時間:2023-03-17 17:57: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計算化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是由計算機和化學化工等多個專業交叉融合而成的新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利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化學化工領域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利用現代技術去解決本專業問題的綜合能力。這就要求大學生不僅要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常用化學化工專業軟件的運用,還要提高通過互聯網獲取化學化工信息的檢索能力等。
(2)課程的實踐性特點。
《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與其它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實踐性非常強。除了規定的上機練習實踐教學外,在計算機命令和執行的演示,化學化工軟件程序說明和運行的示范,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和信息資源檢索等都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反復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所以采用傳統的單純理論講授的教學方式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3)課程的前沿性特點。
《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是運用計算機技術來解決化學化工領域中問題的一門新課,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現代科技領域中又是更新換代最快的一個學科,再加上化學化工行業本身飛速發展的特點,勢必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求相關知識前沿,及時注入最新的科技成果才能確保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不斷拓展《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課程的教學內容
《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所涉及的范圍異常廣泛,所應用到的計算機軟件也相當繁雜,而目前各個高校并沒有一套較權威的專門教材。為了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我們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動態的設計與管理。
(1)電子講義取代紙質課本。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化學化工上的應用也日新月異。因此,為了開拓學生視野,把計算機技術在化學化工應用的新信息、新知識和新動向及時充實到教學內容中,以反映當前該學科領域的新理論和新動態,我們結合實際編寫了本課程教學的電子講義,取代了傳統的紙質課本,不僅方便了學生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而且博眾家之長,有效避免了一書獨大的局限性。
(2)師生共同設計學習內容。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來設計和安排教學的具體內容,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我們結合《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的課程特點,由主講教師公布教學大綱和重點,廣泛征求往屆學生和應屆學生意見,采取了教師主導,學生參與,共同完成學習內容設計的方法,受到了學生廣泛好評。
3積極推進《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課程的教學形式及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質量的提高依賴于教學手段改進和教學方法創新。在《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采取了多種形式和方法進行了教學改革與探索: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課我們采用了2/3理論和1/3實踐的模塊教學形式。理論教學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為輔的交互式教學模式。與課堂上的教學相比,學生對于實踐教學表現出更大的興趣。通過上機練習實踐教學不僅能鞏固和融會貫通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反映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現代技術與傳統模式相結合。
《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課的理論教學模塊中,我們采用多媒體與傳統模式并用的課堂教學方法。對于涉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內容,我們多采用多媒體演示的形式進行教學,而對于化學化工知識方面的內容,我們又運用了一些傳統的板書和實物模型展示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現代技術與傳統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3)自主探究與課外輔導相結合。
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是現代大學的基本理念,也是我國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大學生的主體性是需要通過教育實踐來培育、弘揚、規范和定型的。為此,我們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積極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使其成為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在課后,教師要布置相應的課外練習作業,并輔導學生鞏固課堂教學內容。
(4)大輔導與小專業相結合。
《[:請記住我站域名/]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課是化學化工所有專業學生的選修科目,選修的學生人數較多,但專業方向不同。在教學中,我們采用了基礎知識大輔導,模擬實踐與具體小專業方向相結合的方式,做到了個性與共性的有機統一。
(5)師生面對面與網上互動相結合。
在《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教學中,我們不僅在課堂上面對面輔導學生學習,課下還通過QQ群、電子郵箱、微信群等多種形式與學生進行課程內容的交流與互動,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拓展了傳統教學的內容和空間。
4優化創新《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課程的考核方式
二、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補充傳統實驗方式,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在傳統常規實驗演示中,由于多種因素,有些實驗的過程和現象不顯著,從而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譬如,分子的擴散、氣體的產生及固體的溶解等現象,學生觀察效果并不明顯。假如把這些實驗的演示通過多媒體投影儀來展示,充分運用它具有的定格、慢放、放大和重播等功能,來幫助學生觀察,學生就能很清晰地看到顏色的變化、沉淀的析出和氣體的產生等現象。再譬如,金屬鈉與水反應實驗,由于反應過程較快,學生不易觀察,同樣可以采用多媒體投影儀來輔助此實驗的演示,使整個反應過程清晰起來。另外,像鋼鐵腐蝕這種現象,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也可以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制作課件,來演示這種腐蝕過程。這樣不僅增強了實驗的直觀性,同時也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氣氛,提高了演示的效果,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CAI教學的發展,在國外始于60年代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所倡導的程序教學法,即根據刺激反應—強化原則,及時獲取教學信息的反饋,有效地實行個別化教學。由于當時的計算機發展剛剛起步,軟件開發價格昂貴,操作難度大,并未受到廣泛關注。80年代,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為CAI創造了有利條件,尤其是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使CAI軟件開發更側重于應用,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和結構化,強調與學習者已有的認識結構相匹配,使其在原有認知結構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的輔助達到同化和順應,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近幾年,由于認知心理學理論的日益成熟及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開發,使CAI更注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學習策略的掌握和提供更多的個別化教學選擇。CAI的發展趨勢,正順應了現代化教學的兩個基本趨勢,即強調教學的主體性,強調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目前,我國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時期,堅持素質教育的基本觀點,就要面向全體學生,即通過個體的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同時,幫助學生具備各方面的基本素質,形成合理的素質結構,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而要實現個性的全面發展,必須立足于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這不僅要有雄厚的知識基礎,還必須掌握獲取知識技能的方法,形成自學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未來社會不斷變化的需要。
CAI教學的主要特點,為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施,提供了有益的幫助。首先,計算機信息存貯量大,處理迅速,方便的人機交互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個別化學習環境。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理解和發展水平,調節學習進度和難度,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其次,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可使抽象內容形象化,靜止內容動感化,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直觀、有趣的教學條件;而教師的設問和強化刺激手段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動機,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學習的疲勞和緊張。這樣做既有助于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又使學生獲取準確、深刻的直觀感知,從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第三,CAI可以提供培養自學能力的條件。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構建問題情境,指導學生獨立地上機學習,并輔之以必要反饋練習,及時肯定或解答,幫助學生總結學習方法,查找學習障礙,逐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CAI在提高課堂效率、增大課堂容量、進行全面即時性輔導、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等方面,還具有很好的功能。
CAI的這些功能,決定了它在化學教學中會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雖然很多學校在計算機硬件的配置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軟件的開發和利用上明顯滯后于硬件的配置。而且,相當多的教師對CAI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認識不足,參與不夠,對CAI化學教學模式的研究更鮮為人知。為此,結合我校CAI化學教學的開發和實踐,我們對CAI化學教學模式提幾點看法。
二、計算機輔助化學教學的幾種模式
(一)計算機模擬教學模式
CAI的模擬功能,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中較早開發和利用的一種功能。目前,很多學校的軟件應用是這種教學模式。
模擬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利用CAI的模擬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論內容,或不易觀察清楚、危險性較大、難于操作的實驗內容,通過二維或三維動畫形式,進行信息處理和圖像輸出,在顯示屏幕上,進行微觀放大,宏觀縮小,瞬間變慢,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獲取動態圖像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為進一步形成概念,上升為理性認識奠定基礎。
模擬教學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比傳統的掛圖、模型或錄像都更真實地接近于事物的本來面貌,而且可反復播放,因此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本質,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助于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
CAI在化學教學中的模擬教學,主要適用于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內容:如原子核組成、電子云、核外電子運動、化學鍵中離子鍵、共價鍵形成、溶解和結晶、原電池、電解池、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NH3分子結構、有機官能團的結構等。另一方面適用于實驗難以操作、危險性大而觀察不明顯的內容,例如,溴苯制備、氫氣還原氧化銅、氨氧化、乙酸乙醋水解等。此外,工業生產知識內容,如硫酸、硝酸工業制法,煉鐵也可制成CAI課件進行教學。
(二)多媒體綜合教學模式
計算機可以控制多種教學媒體,這是其優于其它教學媒體的特殊功能。實際上,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中,教師上課也有聲音、形象、板書、文字、掛圖和實物等,教師也可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映來調整教學策略。但我們這里所說的多媒體有二層含義,其一是把微機與其它教學媒體相互連接,賦于其它媒體交互性,同時使用幻燈、投影、錄像等手段,使多種媒體有機地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其二是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即“利用計算機交互式地綜合處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多種信息,使它們建立起邏輯連接,成為一個系統”,使之具有綜合性,即一機多用,同時又可形成人機互動,互相交流的操作環境,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情境。
由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是90年代在法國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我國高中配置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學校不多。因此,主要的多媒體綜合教學模式還是指前一種,但未來的發展趨勢,應當是使用多媒體計算機平臺,設計課件,操作使用鼠標,簡單易行,而且教師并不需要有太多的計算機知識,因此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實際上,進行CAI教學,應當逐漸從單純的CAI向多媒體組合的CAI發展。例如,在“原電池”一節的教學中,我們把原電池中原電池原理及形成條件作為本節課的重點,為了突出重點內容講授,讓學生從微觀本質理解原電池的形成,不僅采用了傳統的分組實驗教學,利用投影給出原電池實驗要求、觀察步驟,指導學生實驗,并利用微機模擬原電池所形成的閉合回路,通過電子轉移的流動過程和聲響,及兩極不同顏色的Zn2+離解,H+析出標示出內外電路所構成的閉合回路,使學生認識原電池本質;最后利用錄像播放不同新型原電池的工作情況,使學生最終形成對原電池比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這種多媒體組合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學生認識的時空限制,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系統參與信息的收集過程,形成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更好地發揮學生思維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激發學習興趣,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三)計算機個別輔導教學模式
我們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班級授課制,很難在全班實現個別化教學,而實現個別化教學,又是化學教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重要途徑。由于CAI的課件,主要強調人機交互功能,因此實現一對一的個別化教學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個別輔導模式,主要是用計算機部分地代替教師,按照程序教學的原則,設計不同的層次遞進的教學途徑,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選擇不同的學習程序,提出需要學習的內容;計算機可向學生提問,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作出正確與否的判斷,給出高質量的反饋,如遇困難,還可以適當降低學習坡度,使學生循序漸進,得到知識的鞏固和自學能力的提高。個別輔導教學模式,是一種適合自學的個別化教學方式。如果程序設計的分支越多,預想情況越豐富,越能幫助反復學習,克服障礙,共同達到教學目標,優化學習過程。
這種教學模式,雖然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但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要針對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程序,使學生能用最短的時間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總結自己的個性特點、學習風格,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自學方法,真正實現個別化教育的目標。
個別輔導教學模式,由于受CAI課件的限制及學生計算機使用的熟練程度的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大范圍的推廣,而現有的軟件局限性又較多,因此可嘗試在選修課教學中,進行小范圍的試點,當課件使用比較成熟時再做推廣應用。
以上我們只對現有的常用教學模式進行了歸類,除此之外,CAI的問題解決、教學游戲及查詢和問話等多種基本模式,在個別化教學的課件中都有所表現,在此我們限于篇幅,不再贅述。
三、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踐和體會
我校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時間較長,不僅在化學學科,在其它各科教學中,都設計過豐富的CAI課件,這主要源于計算機硬件的配置和得力于一批對軟件開發興趣濃厚的中青年教師群體。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也在無形中推動了CAI化學教學的開發和應用。
0、問題的提出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開設的第一門 的計算機必修基礎課程,其內容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計算機基 本知識和基本操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中小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已經暴露了很多弊端,導致教師教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的積極性明顯降低,為此,筆者認為,高校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筆者是在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白皮書)的精神指導下,并借鑒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和山東大學《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提出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方法和模式。
1、現狀分析
1.1學生特點分析
(1)學生起點不同。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濱州學院為例,每年近loo個教學班約4000名學生必修本課程。據不完全統計,90%以上的學生人學前接觸過計算機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已經很高,而約10%的學生沒有學過計算機知識,甚至沒有見到過計算機。這種明顯的差距主要來自地域的差別,來自城市和經濟繁榮地區的學生,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應用水平普遍高于來自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學生。人學前計算機水平較高的學生上課感到內容太淺,而入學前程度低的學生又感到聽不懂、跟不上,課堂上圖圈吞棗,課后難以消化。學生學習起點不一,給教學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學習態度不同。學生學習態度的差異包括學生的專業差異和學生的個性差異兩個方面,文藝類學生的學習態度明顯不如普通系學生。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來自學生對課程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大部分學生只是把這門課當作一門課來學習,沒有充分認識到信息社會對人的基本信息素養的要求。
(3)學習目的不同。有的學生想專升本,學習比較積極主動,其學習的重點在于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不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有的學生認為計算機就是一種工具,只注重動手操作,而忽略了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學習;還有少部分學生純粹是出于對計算機的好奇,好玩而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無論上述哪種情況,都存在一個同樣的問題:知識掌握不系統,沒有完整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的系統結構。
1.2教學內容分析
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我們幾年來一直使用石油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山東省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教材《計算機文化基礎》及其配套教材《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程》。其特點是內容詳細,系統性強。分析非計算機專業白爾學生學習這門的目的,所以泛泛地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學難以突出重點,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
1.3教學模式分析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陳舊,難以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隨著學院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本課程雖然改進了教學手段,從傳統的課堂轉變到多媒體教室,教學內容的表達趨于直觀,增大了課堂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教與學的基本關系沒有改變,仍然是教師處于主動地位,學生始處于被動地位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 生獲取的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單一,這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是無法 適應當前形勢的。實際上,學生缺乏的是學會如何學習,如何通 過多種渠道獲取與學習內容相關的信息的能力。另外,由于同一學習起點的學生也存在著學習上的差異,采取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難以適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不利于因材施教,從而壓 抑了學生個性的發揮,影響了教學效果。
2、教學改革的思路與方案設計
2.1打破傳統自然班授課方式,根據學生學習起點的不同,進行 分組教學。
開課前首先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也可以首先進行摸底考試,根據調查結果或考試成績重新分配這門課的學習班。對于知識掌握良好的學生,一方面可以縮短上課學時,另一方面提供上機和上網學習的環境,使這些學生主要通過自主學習和網絡化學習的方式,在較短的時間里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對于起點較低的學生或者是沒有基礎的學生,應該加大課時數,加大學習內容的輔導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盡可能對不同學習起點的學生開展因材施教活動。
2.2改變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充分發揮校園網的功能,采用班級授課與學生自主網上學習相結合。將計算機文化基礎的網絡課程及其相關的多媒體課件,放在校園網上,機房全部開放,提供學生自由上網學習的環境,改變學生單渠道從教師那里獲得學習信息的狀況,以培養學生通多渠道獲得信息的能力。具體在理論課上,加大教學容量,縮短學時,鼓勵學生在課后通過網絡進一步對課程自主學習,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字間和學習內容的選擇。在這個教學模式的要求下,借鑒北京交通大學王移芝教授的教改經驗,我們可以采用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即理論知識、網絡教學、實踐教學相結合。對于理論課,我們采用課堂面授、網上自學、周末講座的形式。對于網絡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可以重點、難點輔導,網上答疑等。對于實踐教學,必須完成課程大綱規定的實驗內容,寫出詳細的實驗報告。
2.3加強立體化資源建設、體現數字化學習。
教學資源的建設非常重要。教學資源的建設應遵循以教學設計一體化即內容有機結合、媒體呈現立體化即形式互相補充、教學應用多元化即滿足多種應用的原則。配備一立體化教學資源包,主要應包括教材、實驗指導書、電子教案、網絡課件、試題庫、在線測試、教學支撐平臺、考試系統等多個方面。鑒于教學模式的改革,為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學習平臺的建設不容忽視。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從茫茫網海中搜索信息的隨意性,以提高學習的針對性。這也是筆者申請濱州學院《計算機文化基礎》重點課程建設課題的重要原因。
2.4改革現有考試機制,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
當前的考核方法是,第一學期期末為考試,全校統一命題筆試。這樣的考試方式很難體現一個學生的能力,因為本門課程實踐性強,單純的筆試很難靠出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往往是教學重點與考試重點相脫節。第二學期任課老師自行考查,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的隨意性很大。改革現有的考試機制,在網絡平臺的支持下,對學生的日常學習進行記錄,進行資格認定,占期末成績的50%,而最后的水平測試也只占期末總成績的50%。這種新的考核機制的特點是突出能力考核、注重學習的過程
3、教學改革對師生雙方的要求
3.1對教師自身的要求
教學改革雖然體現學生的主動性,但是并不是把教師給解放出來,而是對教師有更多的要求,教師的任務較以往更加繁重,壓力較以往更重。因此,首先教師自身應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提高文化知識水平,提高信息獲取和處理的能力。第二要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積極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自主式學習、發現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協作式學習等。另外,還要注重教書育人,培養學生掌握在信息化社會中的學習能力。
3.2對學生的要求
二、構建科學的考核制度
受傳統的計算機教學的影響,我國職業計算機教學中依然以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考核為主。而忽視了對其實踐能力的考察。針對這一現狀,計算機教學必須認識到實踐操作的重要性,將實踐與教學理論相結合,這樣才能使計算機考核制度更加合理,具體操作可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計算機思維進行考核,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計算機教學的目標,安排不同難度、不同方式的計算機考核。給予學生的正確的評分,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解決??茖W的考核制度有助于對學生做出客觀的評價,與實踐的結合幫助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三、計算機教學方法的優化
教學方法是計算機教學效率的提高,對于職業教育學生來說,其能力、興趣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十分重要,目前,職業教育為了滿足社會需求,也為了自身的穩定發展,已經開始重視計算機方法的創新。形象教學法、實踐操作法等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象教學法的應用形象教學法目前在職業教學中應用較多,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可。這是由于職業學生多數未參加過高考,基礎水平較差,對學生存在抵觸心理,因此提高其興趣十分重要,通過形象教學法,將計算機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圖像等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并且養成自我探索的習慣。實際上職業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時間反而較多,只是其將大部分時間應用于電腦游戲上,這是其對計算機存在的唯一興趣。學校應抓住這一特點,在計算機課程設置時為其安排娛樂性質的教學方式和內容,給賦予學生更多的操作機會,讓學生在操作中感受計算機學習的樂趣。并且通過一些趣味的計算機內容使學生降低對計算機游戲的沉迷程度。同時培養學生對更高的計算機知識探索欲望,提高職業教育學生計算機教學效率,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的人才。
(二)操作實踐法的應用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是職業計算機教學的根本目的。要做到這一點,應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尊重學生思想的前提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起到引導作用,學生應獲得更多的操作機會?;诖?,校方應增加計算機基礎設備投資,為每個學生提供計算機上機操作機會。減少枯燥的理論講解,教師將基礎理論形象的講解給學生,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實踐證明,將教師演示與學生演練分開有利于提高職業教育計算機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
個性化教學 職業 中學生 計算機教學
當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職業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較往年相比,職業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大部分職業中學生所熟悉的是計算機操作是網絡游戲以及一些聊天軟件,對計算機的系統知識則知之甚少。職業中學計算機課程在引導學生熟練地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需要使學生掌握一些應用方面的技術。
一、將游戲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傾向于實踐性的課程著重考察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計算機課程也是一門建立在掌握理論基礎上的實用性課程。因此,教師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時應當將學生的個性和發展需求考慮到教學計劃當中。在進行打字訓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游戲引入到教學當中,比如說讓學生通過QQ聊天的方式,讓學生在聊天的過程中掌握打字的技巧。這樣,學生就能融入到情景化教學當中,讓學生在聊天中開始打字的訓練,即使是一些不會打字的學生,也不會因為打字慢或者是不會打字技巧而覺得課程枯燥無聊。此外還可以通過順口溜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記憶各種操作技巧,這些順口溜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記憶計算機的各個部件以及操作過程。
二、利用案例演示和練習鍛煉學生的能力
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案例演示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也是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教學案例,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學生的觀察和揣摩自主進行操作。比如說在進行網頁制作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輔助教學的演示文件,同時還可以提供一些網絡教程的網址,供學生自主前往觀看學習。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制作網頁所需要的圖片素材,以及其他可能會需要的素材。在設置插入層時可以設置層的屬性,然后讓學生自己練習并掌握。當鼠標指向網頁上的某一處圖片時,在鼠標的旁邊就會出現關于此圖片的相關內容,以及在網頁特定位置滾動播放的文字和圖片。通過詳細的操作演示,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操作練習,這樣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分層教學的優勢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眾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學習往往要比一個人學習取得的效率高,合作學習能夠各抒己見,將不同的想法和創意聯系在一起,在合作的過程中,各個成員之間也能進行更好的交流,這樣才能深入地分析和處理問題同時也可以加強不同成員間的默契程度。例如,在學習WORD和EXCEL的時候,能夠熟練操作的分在第一組,不能熟練操作但是稍微了解一些的分在第二組,一點都不懂又不會操作的分在第三組。這樣對學生進行區分層次的分組,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如果遇到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在小組內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也可以在班內解決,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計算機的知識,也可以增進學生間的友誼。而且計算機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起學習有利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對于PHOTOSHAO的學習,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同,而教學大綱的要求只是針對一般學生,將興趣程度比較深的分在一組能夠激發他們的聰明才激發他們制作美圖的興趣。四、做好反饋工作,深入教學個性化個性化教學是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為主要目標,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個性化教學是給學生絕對的自由,任由學生自己玩耍。在個性化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給學生過多的自由時間,反而會激發學生玩的天分,將精力放在聊天、玩游戲、看網頁等對學習沒有太大幫助的東西上,信息技術的水平也很難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而且在學生學習之余,教師應及時的收集反饋信息,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如果班級內大部分人出現相同的錯誤,教師就應該統一講一遍,避免學生們再出現同樣的錯誤。而且,信息的反饋有利于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生的問題所在,然后再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四、總結
綜上所述,職業中學計算機教學中運用個性化教學的方法不僅能夠完成新課標的教學目標,更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在進行個性化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還需要做到統籌兼顧,提高班級整體的學習質量,讓學生展示和發展自己的個性。當然個性化教學并不是那么簡單,還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研究和創新。
作者:郭英華 單位: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鄧莊職業中學校
參考文獻:
1現狀分析
1.1教學手段為促進《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良性發展,教研室多次修訂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不斷推陳出新。在教學手段上,較早應用了國內先進的蘇亞星多媒體課堂教學系統,使教學質量有了質的提高。
1.2教學條件在過去幾年中學院陸續撥出??罡掠嬎銠C設備,改善多媒體教學環境,加強網絡建設,使教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學員的上機條件較好地滿足了教學要求。
1.3師資配置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一線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專業素質和能力不斷提高,年齡梯次和學歷結構逐漸趨向合理。
2存在問題
2.1學員基礎參差不齊,認識存在誤區隨著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逐步下移到中小學,但由于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入學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例如我院衛生士官學員,有的入學前在通信站或機關工作,經常接觸計算機,能夠熟練運用Word、PowerPoint等應用軟件,部分學員還會進行網頁制作、圖像處理等,甚至有的還通過了計算機等級二級考試,但大部分學員從未接觸或很少接觸計算機。我們對2007年新生進行了一次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調查,結果表明,高中學過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占多數,新學員計算機知識的起點較前兩年入學新生有顯著提高,但中學計算機課程偏科普性,理論內容較少,技術含量較低。調查顯示,相當多的學員認識上存在誤區,以為會上網和玩游戲就是會使用計算機了。
2.2學員學習觀念與方法不正確《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對象是新學員,他們尚未擺脫中學灌輸式教育模式,再加上自身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大學的學習模式不適應,學習自覺性差、主動性不高。相當一部分學員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以為僅靠記憶法背概念、不用上機實踐就能學會計算機;還有的學員學習觀念不正確,認為上學就是拿文憑,上不上課無所謂,實驗課也不上機練習。而從未接觸或很少接觸計算機的學員卻感覺計算機深奧難懂,產生畏難情緒,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失去了學習信心。
2.3授課學時不足《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概念性、操作性和實踐性都很強,但課時嚴重不足,加上實驗課只有60學時,如何在短短的60學時內把所有的教學內容組織好,講解到位,是教員面臨的最大難題。
2.4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不夠《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必須要有實驗課來調動學員的興趣,如果實驗做不好,將大大影響教學效果。在對實驗課的調查中發現,95%以上的學員對實驗課的興趣很高或較高,80%的同學認為實驗課對理論課的促進作用很大或較大,但不到5%的學員認為理論課對實驗課的指導作用很大或較大。這說明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不夠,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實驗教學在課程體系中仍處于從屬位置。
3對策
3.1優化教學內容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要結合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現狀,分析學員的實際水平,精選學員感興趣,工作、生活中實用的計算機操作技巧作為教學內容。根據該課程概念多、操作性強、課時少等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抓課程的重點、難點,刪繁就簡、深入淺出。例如,我們將教學重點放在“計算機系統平臺基礎及使用”,即操作系統、網絡基礎知識及其基本應用,建立計算機系統平臺概念有利于學員對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概念、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有較深入的了解,便于他們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認識和使用計算機。
3.2構建學習平臺《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體現了對全體學員的信息技術基礎的共同要求。我們針對學員不同層次的基礎而采取靈活的學習方式。一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為新生提供一個如何學習《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及每個知識模塊應達到的水平要求的實驗指導文件;二是采取靈活的考試方式,學員根據自己的計算機水平,開課前可參加一次計算機基礎測試,考試合格即可免修《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同時開設一批選修課作為補充,例如安排一些常用應用軟件的選修課,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三是配合教學與考試方式,構建一個學員自主學習的網絡教學環境,該教學平臺可以提供學習資源、教學課件,提供交流、答疑解惑,為學員自學、學員與教員交流提供高效方便的平臺。
二、選用的教學方法
1.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進行任務驅動
從具體的專業中提取典型工作,以這些典型工作任務為模塊,進行實例的設計,以完成這些工作任務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盡量把這些任務設計的生動有趣,例如:在學習Word表格的時候,教師提出典型任務:假如要參加一個招聘會,每個同學要做出一份簡歷表,簡歷表要清晰明了,表格設計合理。學生取得任務后,先分組討論,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教師檢查控制,最后進行評價。這樣能夠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技能。對于工作任務的提取可以運用魚骨頭技術,如圖:圖:魚骨頭
2.將知識進行遷移,因材施教
本課程是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所用的教材都是一樣的,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但要將課本上實例認真講解并讓學生實訓,而且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進行知識的遷移,讓所學的計算機知識為專業服務。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情況也不一樣,因此他們的基本操作技能、學習方法、接收方法也有差別,所以計算機基礎的一體化教學也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3.協作學習
根據學生人數和設備數量的關系進行分組,并選出組長,然后布置學習任務,每組進行協商討論拿出完成任務的計劃,由組長展示和匯報,老師進行點評,最后每組成員進行任務調整,實施完成,讓小組內互相學習,小組間互相競爭,這樣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反饋練習,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體驗協作學習的樂趣,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計算機基礎一體化教材
本課程教材采用人民郵電出版社陳秀莉編寫的《計算機基礎應用一體化》,選用本教材的原因是因為該教材采用任務驅動的思路,將基本應用和操作融入到了具體的案例中,根據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對教材的講解進行了一些增刪,比如:增加了Excel對測量數據的處理內容,刪掉了數制和編碼部分的講解等等。
三、教學設計
該課程以學習任務為載體,以學科內容為中心,按照新手——生手——熟手——能手——高手的邏輯順序排列學習任務,強調與工作世界、就業環境的對接,更重要的要強調該課程與專業的對接。比如學生是樓宇自動控制專業的,就要圍繞網絡布線的實例多講解,如果學生是測量專業的,就要利用學生的測量數據進行實例講解,那么對于大專班的機械設計專業學生,就要多講解個人簡歷和畢業論文方面的實例??傊?,教學設計要以興趣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將理論教學與技能實訓統籌安排,讓學生真正掌握計算機相關操作。
四、選用的教學方法
1.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進行任務驅動
從具體的專業中提取典型工作,以這些典型工作任務為模塊,進行實例的設計,以完成這些工作任務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盡量把這些任務設計的生動有趣,例如:在學習Word表格的時候,教師提出典型任務:假如要參加一個招聘會,每個同學要做出一份簡歷表,簡歷表要清晰明了,表格設計合理。學生取得任務后,先分組討論,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教師檢查控制,最后進行評價。這樣能夠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技能。對于工作任務的提取可以運用魚骨頭技術,如圖:圖:魚骨頭
2.將知識進行遷移,因材施教
本課程是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所用的教材都是一樣的,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但要將課本上實例認真講解并讓學生實訓,而且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進行知識的遷移,讓所學的計算機知識為專業服務。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情況也不一樣,因此他們的基本操作技能、學習方法、接收方法也有差別,所以計算機基礎的一體化教學也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3.協作學習
根據學生人數和設備數量的關系進行分組,并選出組長,然后布置學習任務,每組進行協商討論拿出完成任務的計劃,由組長展示和匯報,老師進行點評,最后每組成員進行任務調整,實施完成,讓小組內互相學習,小組間互相競爭,這樣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反饋練習,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體驗協作學習的樂趣,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
2會計電算化網絡教學模式的建設
2.1網絡資源的建立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料全部依托于教學平臺進行上傳,教師將資料從難度上分為基礎、專業、能力3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建立資料、任務和討論3個區域,通過層次和功能的分區,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
2.1.1基礎模塊該模塊主要針對課堂教學前學生對相關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幫助學生了解各章節的教學內容以及重點、難點,意在為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料,同時也為理解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日后學習提供相應幫助。
2.1.2專業模塊該模塊主要針對課堂教學后學生對相關教學知識的鞏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學習相應內容,并將作業進行上傳,做對所教學知識的加深理解以及操作方法的鞏固。此外,學生在遇到相關資料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還可以進入討論區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討論區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意見。
2.1.3能力模塊該模塊主要針對有額外知識需求的學生。學生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后,可對這一模塊的知識進行學習和討論,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學生的差異性,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基本教學安排的前提下,得到相應的知識內容和練習。
2.2課程教學的開展
2.2.1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在課前要求學生進入網絡教學平臺,根據任務區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學習基礎模塊中的資料,并鼓勵學生在討論區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實現對課程內容的預習。一方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2.2.2課后鞏固階段在專業模塊中,將其他高校相關課程的教學視頻及資料進行上傳,這部分資料與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較為緊密,學生可針對自己課上遺留的問題,下載相關資料,從而對課上沒有熟練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學習。針對課堂練習中的常見問題,教師可通過問題的形式上傳至專業模塊的討論區,遇到問題的學生不再通過“提問-教師回答”的簡單模式獲得答案,而是通過討論,參與到問題的探討中,在教師的引導和同學的幫助下,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點。此外,針對課程操作性較強的特點,教師在課程講授后將相應的練習上傳至任務區,意在通過任務的完成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中。
2.2.3課后提升階段會計電算化課程講授的內容多集中于一般企業常見經濟事項的處理,一些特殊企業、業務的處理不可能一一涉及。針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事先上傳相關知識點內容,并提供必要的學習思路,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可選擇知識點進行拓展學習,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