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結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7: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砌體結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砌體結構論文

篇(1)

鑒于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的編寫原則是“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控制”,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兩本標準在有關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條文內容上的一些重復.對此,在編寫時考慮了以下原則:1)標準不同適用范圍原則:在編制《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過程中,在“過程控制”的相應條文編寫時,只針對為實現施工質量合格驗收的某些重要施工環節作出基本要求;而對于《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規范》,則對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作出較具體的規定.2)條文細化原則:由于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遵循“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控制”的編制原則,因此,與之配套使用的《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的個別條文內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規范GB50203中的“過程控制”的相應條文.對此,在編寫《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規范》條文時,著重對砌體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操作技術要求進行細化,作出詳細規定,以區別于規范GB50203針對施工過程控制的原則要求.3)標準完整性原則:對《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過程控制”涉及的部分內容,在施工規范中不需要再細化時,考慮到其內容的重要性和標準編寫的完整性,同時也是為了保證兩本規范間的協調一致,對GB50203的相關條文進行了引用.

2關于濕拌砂漿、干混砂漿及專用砂漿使用時間的規定

砌體施工中的砂漿使用時間是特指砂漿的可操作時間,即砂漿從加水拌合后到仍能施工而不影響其性能的最長時間間隔,而非等同于砂漿的凝結時間.濕拌砂漿是由專業生產廠將加水拌合后的砂漿運到施工現場的成品砂漿.由于砌體施工速度較慢,為使砂漿在一定時間內能保持其可操作性,生產廠一般通過摻加不同種類添加劑及控制添加劑用量等方法調節砂漿的凝結時間,實際上也是調整了砂漿保持可操作性的使用時間,且通過試驗保證所提供的砂漿在可操作時間內不會影響砂漿性能.因此對濕拌砂漿的使用時間應按廠房提供的說明確定.干混砂漿是專業廠家生產的除拌合水外的砂漿粉狀混合物,在加水拌合后即可使用的砂漿.為了解干混砌筑砂漿使用時間與強度的關系,規范編制組對西安市3個不同生產廠家的干混砌筑砂漿進行了試驗分析.試驗所采用砂漿類型均為DMM5,分別放置0、2、4、6、8h后,適量加水使得砂漿稠度保持在約70mm,通過制作砂漿試塊對其強度進行試驗,結果表明,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砂漿強度有所降低,其中不同廠家的砂漿在0~8h強度損失最小約12%,最大超過30%,因此,施工過程中對干混砂漿的使用時間應按廠方提供的說明書確定.專用砂漿中的外加劑種類、用量存在差異,其凝結時間也不同,因此,其使用時間應以廠方提供的說明書為準.

3關于現場攪拌砂漿使用時間3h、2h的規定

砌筑砂漿采用現場拌制時,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砂漿的流動性降低,砂漿稠度變小,砂漿操作性變差,這時如果再加水拌合(重塑)后使用,會影響砂漿的強度.原國家標準《磚石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203-83編制組曾進行了M5和M5水泥石灰砂漿、M5水泥粘土砂漿、M5微沫砂漿拌合后停放時間對強度影響的試驗,試驗砂漿的稠度為80mm左右,氣溫為20~30℃(室內實驗室氣溫).在試驗過程中,砂漿稠度隨停放時間的延續而減小,為模擬施工狀態,對稠度減小的砂漿再加水拌合,使砂漿稠度與初拌時基本相同.試驗結果表明:在一般氣候狀況下,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在3h和4h使用完,砂漿強度降低一般不超過20%,雖然對砌體強度有所影響,但降低幅度在10%以內,又因大部分砂漿在之前使用完畢,故對整個砌體的影響僅局限于很小的范圍.另外,砌體強度除與砌筑砂漿相關外,還與瓦工的操作方法及精心施工程度密切相關,在施工中加強現場質量控制和監督檢查,完全可以保證砌體的砌筑質量.當氣溫較高時,水泥凝結加速,砂漿拌制后的使用時間應予縮短.同時,近年來設計中對砌筑砂漿強度普遍提高,水泥用量增加,因此對現場拌制的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統一按水泥砂漿的使用時間進行了規定,即“現場攪拌的砂漿應隨拌隨用,拌制的砂漿應在3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應在2h內使用完畢.”該規定不僅對施工質量有利,同時便于現場施工時的控制和管理.

4施工質量控制等級施工前的評審及施工中的檢查規定

砌體的施工主要由手工操作完成,質量受到許多人為因素的制約和影響,為保證砌體工程的施工質量,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已參照有關國際標準,按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水平、砂漿強度試驗及攪拌、砌筑工人技術熟練程度等因素對施工質量控制等級進行了分級規定.為了保證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等級滿足設計要求,在國家標準《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規范》中,一方面要求施工前對承建工程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質量控制等級審查、認定,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對現場質量管理、砂漿與混凝土強度、砂漿拌合、砌筑工人技術等級等四要素要求適時檢查監管.當發現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的有關要素變化將引起施工質量控制等級下降時,應立即停工整頓,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回復到要求狀態,再進行正常施工.為便于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的審查、認定和檢查,規范附錄中提供了相應的表格.

5塊材澆水濕潤程度

改用相對含水率的規定試驗研究和工程實踐證明,砌體施工時砌塊的濕潤程度對砌體的施工質量影響較大:例如采用干磚砌筑不僅不利于砂漿強度的正常增長,大大降低砌體的抗壓和抗剪強度,影響砌體的整體性,而且砌筑困難;相反,采用吸水飽和的磚砌筑時,會使剛砌的砌體穩定性差,且易出現墻體平面外彎曲、砂漿易流淌、灰縫厚度不均、砌體抗剪強度降低.關于磚含水率對砌體抗壓強度的影響,湖南大學曾通過試驗研究得出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即砌體的抗壓強度隨磚含水率的增加而提高,反之亦然.根據砌體抗壓強度影響系數公式得到,含水率為零的燒結粘土磚的砌體抗壓強度僅為含水率為15%磚的砌體抗壓強度的77%.關于磚含水率對砌體抗剪強度的影響,國內外許多學者都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試驗資料較多,但結論并不完全相同.可以認為,各國(地)磚的性質不同,是試驗結論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磚砌體抗剪強度隨著磚的濕潤程度增加而提高,但是如果磚澆得過濕,磚表面的水膜將影響磚和砂漿間的粘結,對抗剪強度不利.美國Robert等在專著中指出:磚的初始吸水速率是影響砌體抗剪強度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初始吸水速率大的磚,必須在使用前預濕水,使其達到較佳范圍時方能砌筑.前蘇聯學者認為,粘土磚的含水率對砌體粘結強度的影響還與砂漿的種類及砂漿稠度有關,磚含水率在一定范圍時,砌體的抗剪強度得以提高.近年來,長沙理工大學等單位通過試驗獲取的數據和收集的國內諸多學者研究成果撰寫的研究論文指出,非燒結磚的上墻含水率對砌體抗剪強度影響,存在著最佳相對含水率,其范圍是43%~55%,并從試檢結果看出,蒸壓粉煤灰磚在絕干狀態和吸水飽和狀態時,抗剪強度均大大降低,約為最佳相對含水率的30%~40%.由于各類砌筑用塊材的吸水特性,如吸水率大小、吸水和失水速度快慢等的差異(有時存在十分明顯的差異,例如從資料收集中得到,我國各地生產的燒結普通粘土磚的吸水率變化范圍為13.2%~21.4%),以及環境溫度、濕度的不同,塊材砌筑時適宜的含水率也應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砌筑前對塊材預濕的程度采用含水率控制是不適宜的.為了便于在施工中對適宜含水率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控制,塊體砌筑時的適宜含水率宜采用相對含水率規定.根據國內外學者的試驗研究成果和施工實踐經驗,以及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的相關規定,本次規范制定中,按照塊體吸水、失水速度快慢,對燒結類、非燒結類塊體的預濕程度采用相對含水率控制,并對適宜相對含水率范圍分別作出了規定.

6后置拉結筋的施工質量檢查的規定

近年來,對填充墻與承重墻、柱、梁、板之間的拉結鋼筋,施工中常采用后植筋,這種施工方法雖然方便,但常常因錨固膠或灌漿料質量問題,鉆孔、清孔、注膠或灌漿操作不規范,使鋼筋錨固不牢,導致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不能有效通過化學粘結劑向混凝土中傳遞,起不到應有的拉結作用.因此,在本次規范制定中編制組從確保工程質量考慮,增加了后置拉結筋施工工序規定及對后置拉結鋼筋進行現場非破壞性檢驗的規定.為了保證抽樣檢測結果具有代表性,對填充墻與承重墻、柱、梁、板之間的拉結鋼筋現場實體檢測的抽檢數量,參照了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對建筑結構抽樣檢測的最小樣本容量規定,即實際檢測時抽檢的樣本容量不應少于最小樣本容量的限定量.檢驗結果應符合設計及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的有關規定.

二關于節能減排政策的貫徹

為了貫徹節能減排的方針政策,《規范》在編制中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了體現:1)在材料方面,積極推廣節能環保材料(如燒結類空心磚和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及人工砂、山砂、海砂等)和工廠化預拌砂漿在砌體結構工程中的應用,并在《規范》中對新型材料的性能和使用要求作出了相應的規定.2)《規范》中專門納入了環保章節,特別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3)對復合夾心墻的施工要求作出了相應規定,有利于砌體房屋在節能減排領域的推廣應用.

三標準的先進性

1)預拌砂漿、專用砂漿以及新型塊材的推廣應用,不僅符合節能環保、發展綠色建筑的理念,也有利于建筑施工技術的工業化發展.2)針對不同種類塊材吸水率差別較大的狀況,對塊材澆筑前澆水濕潤程度要求采用了相對含水率的控制方法.3)強化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對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的認定及檢查、整改,并編制了專用表格.4)對夾心復合墻的砌筑技術要求提出了規定.5)按照經修訂的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中填充墻連接方式的要求,對填充墻與主體結構之間的連接進行了規定,并提出了填充墻砌體后置拉結鋼筋的植筋工藝及實體檢測要求.6)注重環保和安全施工.

篇(2)

砌體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建筑結構。我國的砌體結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紀錄。在歷史上有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它是兩千多年前用“秦磚漢瓦”建造的世界上最偉大的砌體工程之一;建于北魏時期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為高40米的磚砌密檐式塔;建于隋大業年問的河北趙縣安濟橋,凈跨37.37米,全長50.82米,寬約9米,拱高7.2米,為世界上最早的空腹式石拱橋,該橋已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選為世界第12個土木工程里程碑;還有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自豪和繼承的。解放后我國在砌體結構方面更有了很大的發展,下面分三個方面來概括介紹。

1.砌體結構用量大、范圍廣

解放以來,我國磚的產量逐年增長,1990年磚產量增長到6200億塊,是世界其它各國年產量的總和。全國基本建設中,將砌體作為墻體的已占90%左右。在辦公室、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都是采用砌體結構,50年代砌體結構的房屋一般只能建到4~5層,而現在很多城市已可建到7~8層。我國許多中小型單層工業廠房和多層輕工業廠房及影劇院、食堂、倉庫等建筑也廣泛采用磚墻、柱承重結構。砌體結構還用于建造各種構筑物,如煙囪、排氣塔、糧倉、水渠等。此外我國在古代建橋技術的基礎上還建造了多座100米以上的石拱橋,有些還在不同方面創造了世界紀錄。我國積累了在地震地區建造砌體結構房屋的寶貴經驗,我國的絕大多數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設防區,在地震裂度≤6度地區的砌體結構經受了地震的考驗。經過對設計和構造的處理,還在7度區和8度區建造了大量的砌體房屋。據不完全統計,從80年代初至今,我國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層砌體結構房屋已達70~80億平方米。

2.新型材料和技術的應用

60年代以來,我國粘土空心磚(多孔磚)的生產和應用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南京建造了8層空心磚承重的大橋旅館。當時空心磚孔洞率為22%,與實心磚強度等效,但可減輕自重17%,減少墻厚20%,節省砂漿20%~30%,砌筑工時少20%~25%,墻體造價降低19%~23%。根據進一步節能要求,近年來我國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制造出規格為280mm×2~XlU1]×19、孔洞率為40%的燒結保溫空心磚(塊),這種保溫磚的密度為1012kg/m3,抗壓強度10.5MPa主要力學和熱工性能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同時《多孔磚砌體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行業標準為這種磚的推廣創造了條件。近10多年來,采用砼、輕骨料砼或加氣砼,以及利用砂、各種工業廢料、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無熟料水泥砼砌塊或蒸壓灰砂磚、粉煤灰硅酸鹽磚、砌塊等在我國有較大的發展。砌塊種類、規格很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塊較為普遍,在小型砌塊中又開發出多種強度等級的承重砌塊和裝飾砌塊。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全國砌塊總產量約為2500萬立方米,各類砌塊建筑約5000萬平方米。近十年砼砌塊與砌塊建筑的年遞增率都在20%左右,尤其在大中城市中推廣特別迅速。這些砌塊建筑大多是多層的,至于中高層、高層砌塊建筑我國于80年代就著手進行試點工作,在幾座城市都做了試驗樓,為我國中高層砌塊建筑的發展做了開創性的工作。90年代初期,在總結國內外配筋砌塊結構的配套材料、配套應用技術的研究上獲得了突破,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更具有代表性、針對性的試點工程。試點工程實踐證明,中高層配筋砌塊建筑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將中高層配筋砌塊結構體系納入我國砌體結構設計規范中是理所當然的。砌塊作為粘土磚的主要替代材料,在某些功能上強于粘土磚,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和約束配筋砌體對應的是所謂均勻配筋砌體,即國外廣泛應用配筋砼砌塊剪力墻結構,這種砌體和鋼筋砼剪力墻一樣,對水平和豎向配筋有最小含鋼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類同于砼剪刀墻結構,它是利用配筋砌塊剪力墻筋砌塊剪力墻承受結構的豎向和水平作用,是結構的承重和抗側力構件。配筋砌體強度、延性好,和鋼筋砼剪刀墻性能十分類似,可以用于大開間和高層建筑結構。我國從80年代初期主持編制國家標準《配筋砌體設計規范》起,對配筋砌體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用配筋砌體可建造一定高度的既經濟又安全的建筑結構。

3.砌體結構理論的發展

1950年以前。我國可說談不上有系統的砌體結構設計理論。國家建設部于1956年批準在我國推廣應用原蘇聯《磚石及鋼筋磚石結構設計標準和技術規范》。60~70年代初,在我國有關部門的領導和組織下,在全國范圍內對磚石結構進行了比較大規模的試驗研究和調查,總結出一套符合我國實際,比較先進的磚石結構理論、計算方法和經驗。在砌體強度計算公式、無筋磚體受壓構件的承載力計算、按彈性方案考慮房屋的空間工作,以及有關構造措施方面都具有我國特色。

4.對我國砌體結構的展望

砌體結構是由砌塊和砂漿砌筑而成的構件,而砌塊有多種材料的砌塊,我國最古老的砌塊即為磚和石。幾千年來,由于磚、石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可就地取材、生產和施工方法簡便,造價低廉等優點,所以至今仍為我國主導的建筑材料。解放后我國也確實研制出多種材料的砌塊,但都存在著自重大、強度低、生產耗能高、毀田嚴重、機械化水平低、耐久和抗震性能差的特點,所有這些都抑制著砌體結構的發展。因此,我們要針對這些問題,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4.1發展高強輕質的砌體材料

目前我國的砌體材料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強度低、耐久性差的問題。如粘土磚的抗壓強度。我國一般為7.5~15Mpa,承重空心磚的孔隙率≤25%,體積質量一般為4KN/m3。而發達國家的磚抗壓強度一般均達到30~60Mpa,甚至可達到100Mpa,承重空心磚的孔洞率可達到40%~60%,體積質量一般為1.3KN/m3,最輕的可達到0.6KN/m3。根據國外的經驗和我國的條件,只要在配料、成型、燒結工藝上進行改進,可顯著提高磚的強度和質量。如中美合資大連太平洋磚廠生產的百巖磚強度可達20100Mpa。這種材料強度高、耐久性和耐磨性好,并且有獨特的色彩,可作為清水墻和裝飾材料。根據我國對粘土磚的限制政策,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粘土較多的地區發展高強度粘土磚、高空隙率的保溫磚和外墻裝飾材料等。而在少粘土的地區大力發展高強砼砌塊,承重裝飾砌塊和利用廢材料制成的砌塊等。在發展高強塊材的同時,也需研制高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目前最高等級的砂漿強度為M15。要與高強度的塊材相匹配時需開發大于M15的高強度砂漿。我國的《砼小型空心砌塊漿和灌孔砼》行業標準中砂漿的強度等級為M5~M30,灌孔砼的強度等級為C20~C40,這是砼砌塊配套材料方面的重要進展,對推動高強材料結構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據預測,干拌砂漿和商品砂漿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干拌砂漿把所有配料在干燥狀態下混合裝包供應,現場按要求加水攪拌即可。天津舒布洛克水泥砌塊公司已供應這種干拌砂漿,價格比普通砂漿約高0.2%左右。商品砂漿的優點同商品砼一樣,這類砂漿一旦取代傳統砂漿,將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4.2積極開發研究節能環保的新型材料

1988年第一次國際材料研究會議上首次提出“綠色建材”的概念,1992年聯大巴西里約熱內盧以“環境和發展”為主題的各國首腦會議通過了“21世紀議程”宣言,確認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其目標是依據環境再生,協調共生,持續自然的原則,盡量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盡可能對廢棄物再利用和凈化,保護生態環境,以確保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發達國家在實施《綠色建材》計劃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我國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首腦會議為契機,遵循同志的“經濟的發展,必須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決不能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動起來,積極研制“綠色建材”產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國現已加大力度限制高能耗、高資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產品的生產。如對粘土磚(按1996年生產6000億塊粘土磚就毀掉10萬多畝農田、耗能6000萬噸標準煤)國家早就出臺了限制政策。近年來力度更大,一些地區如上海、北京等在建筑上不準采用粘土實心磚,其實這也就間接促進了其它新型建材的發展。如蒸壓灰砂廢渣制品、利用頁巖生產多孔磚、廢渣輕型砼墻板、GRC板、蒸壓纖維水泥板、復合墻板和砌塊就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幾種新型建材制品。

4.3進一步加強配筋砌體和預應力砌體的研究

我國雖已初步建立了配筋砌體結構體系,但需研制和定制生產砌塊建筑施工用的機具,如鋪砂漿器、小直徑振搗棒、小型灌孔砼澆注泵、小型鋼筋焊機、灌孔砼檢測儀等。這些機具對保證配筋砌塊結構的質量至關重要。這種砌體的原理同預應力砼,能明顯改善砌體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國外在預應力砌體和配筋砌體方面的水平很高。我國直到最近才有少數專家對其研究。

4.4加強砌體結構理論的研究

進一步研究砌體結構的破壞機理和受力性能,通過數學和力學模式,建立完善而精確的砌體結構理論,是全世界各國都關心的課題。我國在這方面有較好的基礎,但目前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應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加強對砌體結構的試驗技術和數據處理的研究對促進砌體結構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施楚賢.砌體結構理論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年

篇(3)

為防止或減輕溫度裂縫的產生,在設計過程中應采取必要的措施。

(1)在墻體中設置伸縮縫,從而釋放混凝土土板變形產生的應力,減少裂縫的產生。伸縮縫的間距可根據規范采用。

(2)屋面設置保溫、隔熱層,使室內外溫差減小。

(3)在屋面與墻體接觸部位設置滑動層。

(4)屋面下設置混凝土圈梁,并內外墻拉通。

(5)采用剛度較小的輕型屋蓋。

(6)增加墻體的抗拉強度:

a.在墻體內配置水平鋼筋;

b.頂層墻體加密構造柱;

c.加強墻體薄弱部位,如門窗洞口處設水平鋼筋。以上方法可根據工程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2地基不均勻沉降

地基不均勻沉降是由于上部建筑荷載及剛度的不均勻,以及地基承載力的不均勻分布產生。裂縫位置多數出現在房屋下部;少數可發展到2~3層;對等高的長條形房屋,裂縫大多出現在兩端附近;其他形狀的房屋,裂縫都在沉降變化劇烈處附近;一般都出現在縱墻上,橫墻上很少見。當地基性質突變時,也可能在房屋頂部出現裂縫,并向下延伸,嚴重時可貫穿房屋全高。裂縫形態特征較長見的是斜裂縫,通過門窗口的洞口處裂縫較寬;其次是豎向裂縫,不論是房屋上部,或窗臺下,或貫穿房屋全高的裂縫,其形狀一般是上寬下細;水平裂縫較少見,有的出現在窗角,靠窗口一端裂縫較寬;有的水平裂縫是地基局部坍塌而造成的,縫寬往往較大??p寬出現的時間大多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也有少數工程在施工期間明顯開裂,嚴重的不能竣工。裂縫的發展變化隨地基變形和時間增長裂縫加大加多。一般在地基變形穩定后裂縫不再變化,極個別的地基產生剪切破壞,裂縫發展導致建筑物倒塌。

為防止或減輕地基不均勻產生的裂縫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大基礎圈梁的剛度。

(2)底層墻體灰縫內設置水平焊接鋼筋網片,鋼筋網片兩端可靠錨固。

(3)采用鋼筋混凝土窗臺板,板端嵌入墻體內。

3承載能力不足

由于結構斷面突變引起的應力集中,使墻體局部產生裂縫。裂縫位置多數出現在砌體應力較大部位,在多層建筑中,底層較多見,但其他各層也可能發生。軸心受壓柱的裂縫往往在柱下部1/3高度附近,出現在柱上下端的較少。梁或梁墊下砌體裂縫大多數是局部承壓強度不足造成的。裂縫形態特征是受壓構件裂縫方向與應力一致,裂縫中間寬兩端細;受拉裂縫與應力垂直,較常見的是沿灰縫開裂;受彎裂縫在構件的受拉區外邊緣較寬,受壓區不明顯,多數沿灰縫開展,磚砌平拱在彎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可能產生斜裂縫;受剪裂縫與剪力方向一致。裂縫出現的時間大多數發生在荷載突然增加,例如大梁拆除支撐;水池、筒倉啟用等。

根據此種裂縫產生的根源,在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結構斷面的變化易緩,以免突變引起應力集中,對不可避免的突變部位,應采取加強措施。

(2)對承受集中力處,增設剛性墊塊,使應力擴散。

(3)對承受彎矩,拉力的砌體可考慮配筋磚砌體或組合磚砌體,充分發揮砌體的抗壓性能和鋼筋的抗拉性能。

篇(4)

CausesandMeasuresofTreatmentforCracksinMasonryStructureBuildings

TongGuangbing

目前,砌體結構的房屋出現各種型式的裂縫,非常常見。其裂縫程度輕重不一,差別很大。輕則影響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觀,嚴重的將形成結構安全隱患,甚至發生工程事故。隨著住宅商品化的發展,房屋裂縫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⒈裂縫的類型及成因

按裂縫的成因,墻體裂縫可分為受力裂縫和非受力裂縫兩大類。各種直接荷載作用下,墻體產生的裂縫稱為受力裂縫。而砌體因收縮、溫度、濕度變化,地基沉陷不均等引起的裂縫是非受力裂縫,又稱變形裂縫。砌體房屋的裂縫中變形裂縫占80%以上[1],其中溫度裂縫更為突出。相對于受力裂縫,變形裂縫的產生機理和影響因素復雜得多,本文主要分析砌體結構的變形裂縫。

1.1砌體房屋的溫度變形

1.1.1溫度裂縫的主要形態

最常見的溫度裂縫出現在混凝土平屋蓋房屋的頂層兩端墻體和山墻上。如在門窗洞邊的正“八”字斜裂縫、山墻上部的斜裂縫、平屋頂下或屋頂圈梁下沿磚(塊)灰縫的水平裂縫、以及水平包角裂縫(包括女兒墻)等。

溫度裂縫是造成墻體早期裂縫的主要原因。這些裂縫一般經過一個冬夏之后才逐漸穩定,不再繼續發展,裂縫的寬度隨著溫度變化而略有變化。溫度裂縫有明顯的規律性:兩端重中間輕,頂層重往下輕,陽面重陰面輕。

1.1.2溫度裂縫產生機理

對于磚砌體的結構,磚砌體的線膨脹系數5×10-6,是混凝土的一半。當外界溫度升高時,混凝土頂蓋變形大,墻體變形相對較小,導致磚砌體和混凝土屋蓋之間產生約束應力。使屋蓋受壓,墻體受拉、受剪。當約束條件下溫度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足夠大時,墻體就會產生溫度裂縫。

混凝土砌塊墻體的線膨脹系數與混凝土屋蓋相同。在夏季陽光照射下,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溫差。屋面最高溫度可達40℃~50℃,而頂層外墻平均最高溫度約為30℃~35℃。屋面和頂層外墻存在10℃~15℃的溫差,兩者的溫差可能引起墻體開裂。另外,從材料上

看,相同砂漿強度等級下抗拉、抗剪強度混凝土砌塊比磚砌體小了很多,沿齒縫截面彎拉強度僅為磚砌體的30%~35%,沿通縫彎拉強度僅為磚砌體的45%~50%,抗剪強度僅為磚砌體的50%~55%。因此,在相同受力狀態下,混凝土砌塊抵抗拉力和剪力的能力要比磚砌體小很多,所以更容易開裂。

1.1.3溫度應力的估算

砌體結構的溫度應力可通過下式估算[2]:

(1-1)

(1-2)

當頂板與墻體材料不同時,

式中,Cx-水平阻力系數,混凝土板與墻體Cx=0.3~0.6N/mm3,混凝土板和鋼筋混凝土圈梁Cx=1.0N/mm3;

t-墻厚;

b-一面墻負擔的樓板寬度;

h-頂板厚度;

Es-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α1-墻的線膨脹系數,磚砌體5×10-6;

α2-頂板線膨脹系數,混凝土10×10-6;

T1-墻的溫度;

T2-頂板的溫度;

L-墻長。

式(1-1)中τmax為彈性剪應力。考慮升溫較快,取應力松弛系數H(t)=0.7~0.8,則砌體的徐變剪應力為:

(1-3)

對于頂層墻體,墻體的壓應力較小,墻體的剪應力近似等于主拉應力。根據式(1-1),墻體的剪應力與溫差、水平阻力系數Cx以及建筑物長度有關。

從式(1-1)可知,墻體剪應力與溫差成正比。因此,采取隔熱措施以減少溫差,可達到減小主拉應力的目的;墻體剪應力與成正比。如水平阻力系數Cx降低30%,則剪應力降低16%。因此,可通過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與墻體圈梁的接觸面處設置水平滑動層來減少頂板與墻體的約束作用,滑動層可采用兩層油氈夾滑石粉或橡膠片等[3];剪應力和建筑物的長度呈非線性關系,增加長度,剪應力隨之增加。

1.1.4溫度變形的估算

粘土和混凝土砌體都有與溫度變化成比例的特性,溫度變形的大小可以根據熱膨脹系數計算。構件受到溫度變化為T的構件,長度變化L可以表達為

(1-4)

其中,L-溫度變形;

α-熱膨脹系數,磚砌體5×10-6,混凝土砌塊10×10-6;

L-受到溫度變化的構件長度;

T-溫度變化。

1.2砌體房屋的收縮變形

1.2.1收縮裂縫的形態

因砌塊收縮引起的墻體裂縫,在混凝土砌塊房屋中比較普遍。在內外墻、在房屋的各層均可能出現。干縮裂縫形態一般有:⑴在墻體中部出現的階梯形裂縫;⑵環塊體周邊灰縫的裂縫;⑶在外墻的窗下墻出現豎向均勻裂縫;⑷山墻等大墻面出現的豎向、水平向裂縫。收縮裂縫一般多出現在下部幾層,有的砌塊房屋山墻大墻面中間部位出現了由底層一直延伸至3、4層的豎向裂縫。

由于砌筑砂漿強度不高,灰縫不飽滿,干縮引起的裂縫往往呈發絲狀分散在灰縫縫隙中,清水墻時不易被發現,當有粉刷抹面時就顯露出來。干縮引起的裂縫寬度不大,且裂縫寬度較均勻。

1.2.2收縮裂縫的產生機理

粘土砌體和混凝土砌體對含水率變化的反應不同。粘土砌塊隨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脹。在含水率降低時磚不會收縮。即這種膨脹不會因為在大氣溫度中變干而收縮[4]。磚中的含水量取決于原材料的種類和燒制溫度范圍。當磚從窯中取出時尺寸最小,然后隨著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脹。當磚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它開始膨脹,在開始的幾個星期內膨脹最大,膨脹會以很低的速率持續幾年,磚的長期濕膨脹在0.0002和0.0009之間[5]。

混凝土砌塊是混凝土拌合物經澆注、振搗、養生而成。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逐漸失水而干縮,砌干縮量因材料和成型質量而異,并隨時間增長而逐漸減小。在自然條件下,成型28天后,混凝土砌塊收縮趨于穩定。其干縮率為0.03%~0.035%,含水量在50%~60%左右。砌成砌體后,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含水量繼續下降,可達10%左右,其干縮率為0.018%~0.07%[6]。對于干縮已趨穩定的混凝土砌塊,如再次被浸濕后,會再次發生干縮,通常稱為第二干縮。混凝土砌塊在含水飽和后的第二干縮,穩定時間比成型硬化過程的第一干縮時間要短,一般為15天左右。第二干縮的收縮率約為第一干縮的80%左右。當混凝土砌塊的收縮受到約束并且收縮引起的拉應力超過了塊材的抗拉強度或塊材與砂漿之間的抗彎強度,會出現收縮裂縫。收縮裂縫不是結構裂縫,但它們破壞了墻體外觀。

1.2.3收縮變形的估算

粘土和混凝土砌體對含水率變化的反應不同。當失去水分時,混凝土砌塊會收縮,而粘土砌塊會隨含水率的增大而膨脹。由水分變化引起的變形可以根據與熱膨脹相同的原理估計[6]:

(1-4)

式中,k-對粘土砌體采用濕膨脹系數ke,對混凝土砌體采用收縮系數km;

L-砌體長度;

-收縮變形。

《砌體標準聯合委員會(MasonryStandardsJointCommittee,縮寫為MSJC)規范》[6]規定粘土砌體的濕膨脹系數值ke為0.0003。由控濕的混凝土砌塊砌筑的砌體km=0.15sl,由非控濕的混凝土砌塊砌筑的砌體km=0.5sl。sl為混凝土砌塊的總線性干縮值,其值不超過0.00065。

1.3地基變形

在軟土、填土、沖溝、古河道、暗渠以及各種不均勻地基上建造結構物,或者地基雖然相當均勻,但是荷載差別過大,結構物剛度差別懸殊時,應特別注意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

1.3.1地基不均勻沉降裂縫的形態

地基不均勻沉降裂縫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些裂縫尚隨時間長期變化,裂縫寬度較寬,有時寬至數厘米。裂縫主要分為剪切裂縫和彎曲裂縫。地基不均勻沉降裂縫常見的有:正八字裂縫和斜向裂縫。沉降裂縫多出現在房屋中下部且發生于房屋中下部的裂縫較上部寬度大。

1.3.2地基不均勻沉降裂縫的產生機理

⑴墻體中下部區域的正八字裂縫

一般情況下,地基受到上部傳遞的壓力,引起地基的沉降變形呈凹形,常稱為“盆形沉降曲面”。這是由于中部壓力相互影響高于邊緣處相互影響,以及邊緣處非受載區地基對受載區下沉有剪切阻力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導致地基反力在邊緣區較高。這種沉降使建筑物形成中部沉降大、端部沉降小的彎曲,產生正彎距。結構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特別是由于端部地基反力梯度很大,端部的剪應力很大,墻體由于剪力形成的主拉應力破裂,裂縫呈正八字形。

由于墻體中上部受壓并形成“拱”作用,墻體裂縫越靠近地基和門窗孔越嚴重。且中下部開裂區的墻體有自重下墜作用,造成垂直方向拉應力,可能形成水平裂縫。

⑵墻體斜向裂縫

當地基中部有回填砂、石,或中部地基堅硬而端部軟弱,或由于荷載相差懸殊,建筑物端部沉降大于中部時,會形成負彎距。主拉應力將引起墻體的斜裂縫或倒八字裂縫。局部的沉降不均不僅可以引起斜裂縫,由于垂直沉降還可能引起砌體的水平裂縫。

1.3.3影響地基沉降裂縫的因素

地基、基礎、建筑物構成一個整體,共同工作。其內力和變形形態與土的性質、建筑物與地基的剛度、基礎與建筑物的尺寸形狀、材料的彈塑性性質、徐變等有關。

⑴地基與建筑物的相對剛度

為考慮地基與建筑物的共同工作,地基與建筑物的相對剛度可根據葛爾布諾夫方法確定,該法中彈性地基的柔性指數:

(1-5)

式中,E0-地基土的變形模量;

μ0—地基土的泊松比;

EJ—地基上梁、板或箱體剛度;

a,b-基礎的半長和半寬。

柔性指數表示了建筑物和地基的相對剛度。從式中可以看出,⑴建筑物和基礎抗彎剛度越大,基礎的長度和寬度越小,則柔性指數就越小,結構物或基礎的相對剛度越大。這時在外荷載作用下,地基的反壓力越往兩端集中,則中部彎矩越大,這就需要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滿足結構物最大彎矩的要求;⑵在較好的地基上,地基的變形模量較高,而地基上基礎的抗彎剛度較小,結構物的幾何尺寸較長,則柔性指數相應增大。這時基礎結構接近于柔性板,此時地基的沉降與荷載的分布有關。地基承受荷載大的地方,該處的沉降和變形較大,基礎承受的彎矩較小。

⑵徐變

建筑物的下沉、水平位移、溫度、濕度變化引起的變形,除了絕對數量外,變形速率是一個重要因素。只要變形是緩慢的,則多數建筑物能經受較大的變形而不破壞。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材料都具有徐變特性,在變形過程中,其內應力會隨著變形速度的下降而松弛。

⑶建筑物的形狀

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筑物,如“I”、“T”、“L”、“E”字形等,在縱橫單元交叉處基礎密集,地基附加應力重疊,使地基沉降量增大。同時,此類建筑物整體性差,剛度不對稱,在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時容易發生墻體開裂[8]。因此,遇不良地基時,在滿足使用的情況下應盡量采用平面形狀簡單的建筑形式。

2裂縫的預防措施

在目前的技術經濟水平下,尚不能完全防止和杜絕由于鋼筋混凝土屋蓋的溫度變形和砌體干縮變形引起的墻體局部裂縫。只能通過一些合理的構造措施,使砌體房屋墻體的裂縫的產生和發展達到可接受的程度[3]。

從上節的分析可知,建筑物的長度即伸縮縫、沉降縫或控制縫間距與溫度裂縫、干縮裂縫和沉降裂縫的產生有很大關系。按照歐美規范,如英國規范規定,對粘土磚砌體的控制間距為10~15m,對混凝土砌塊砌體一般不因大于6m;美國混凝土協會(ACI)規定,無筋砌體的最大控制縫間距為12~18m,配筋砌體的控制縫間距不超過30m,這些都遠遠小于我國砌體規范的規定。這也是按我國砌體規范的溫度縫和有關抗裂構造措施不能消除墻體裂縫的一個重要原因。

2.1溫度變化引起的墻體開裂

防止主要由溫度變化引起的砌體結構開裂,宜采取下列措施:⑴當采用整體式或裝配式的鋼筋混凝土屋蓋時,宜在屋蓋上設置保溫層或隔熱層;⑵在屋蓋的適當部位設置控制縫,控制縫的間距不大于30m;⑶當采用現澆混凝土挑檐的長度大于12m時,宜設置分隔縫,分隔縫的寬度不應小于20mm,縫內用彈性油膏嵌縫;⑷建筑物溫度伸縮縫的間距應滿足現行《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控制縫宜在建筑物墻體的適當部位設置,控制縫的間距不宜大于30m。⑸非地震地區,在房屋頂層宜設鋼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設圈梁,可在屋蓋四周檐口下的砌體內,配置適當轉角鋼筋。

2.2墻體材料的干縮引起的開裂

防止主要由墻體材料的干縮引起的裂縫,可采用下列措施:⑴選用干縮值低的墻材??刂破鲋r材料的含水量(先讓材料干縮后砌墻)。采用低強度砂漿和長度小的磚塊,可以避免磚塊的斷裂,并將細小裂縫均勻分散到各個垂直的灰縫隙中,避免變形和應力集中,累加出現大裂縫。⑵面積較大的墻體采用在墻體內增設構造梁柱的構造措施。如墻體長度超過5m,可在中間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當墻體高度超過3m(120mm厚墻)或4m(≥180mm厚墻)時,須在墻中腰處增設鋼筋混凝土腰梁,或設置伸縮縫。⑶嚴格控制以膠凝材料為原料的砌塊的齡期,不足28d的不應進入施工現場。對于混凝土制品,如果以90d的干燥收縮值為基準,28d只完成收縮的80%左右。而且這類砌塊,28d前含水率大,物理化學變形不穩定,干燥收縮值大,特別是蒸壓加氣混凝土,出廠含水率有時高達60%以上。⑷正確掌握各種砌塊使用時的含水率。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和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的含水率分別控制為5%~8%和15%、20%以內。砌體在生產儲存期、運輸、現場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濕,雨季還應做好對砌塊和砌體的遮蓋。施工時,一般提前1~2d灑水稍作濕潤。砌塊含水深度以表層8mm~10mm為宜。

2.3地基沉降引起的開裂

防止主要由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縫,可采用下列措施:⑴建筑物的體型力求簡單;⑵合理設置沉降縫。在建筑物平面轉折處、建筑高度荷載突變處、結構類型不同處以及地基土軟硬交界處設置沉降縫;⑶減輕結構自重。⑷增強建筑物的剛度和強度。設置封閉圈梁和構造柱,特別是增強頂層和底層圈梁、合理布置縱橫墻、采用整體性好、剛度大的基礎形式等;⑸減小或調整基底的附加應力。改變基礎地面尺寸,使不同荷載的基礎沉降量接近。

3工程實例

某房產開發公司住宅樓竣工2個月后,西邊單元外山墻及內外縱墻開裂,開口最大達12mm,經調查,夏季屋面板承受太陽的直射,板截面的最高平均溫度50°C,磚砌體外墻承受的最高平均溫度為30°C。屋面現澆板h=8cm,磚墻厚24cm,MU5、M2.5混合砂漿砌筑,建筑物全長L=50m,求因溫差引起外縱墻頂部磚墻內產生的剪應力。

=0.887Mpa

砌體的徐變剪應力

而MU5、M2.5的砌體抗剪強度=0.1MPa<=0.621MPa故墻體出現溫度縫開裂現象。

4結論

⑴墻體的溫度應力與溫差成正比,隨水平阻力系數和建筑物長度(或伸縮縫間距)非線性增加。

⑵墻體的收縮變形與墻體材料、砌塊的含水率以及建筑物的長度有關。粘土和混凝土砌體對含水率變化的反應不同,當失去水分時混凝土砌塊會收縮,而粘土砌塊會隨含水率的增大而膨脹。

⑶地基沉降裂縫的內力和變形形態與土的性質、建筑物與地基的剛度、基礎與建筑物的尺寸形狀、材料的彈塑性性質、徐變等有關。

⑷影響砌體結構裂縫的因素較多,有些裂縫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混合裂縫。設計時可通過構造措施來防止和減輕砌體結構裂縫的危害。

參考文獻

⒈唐岱新,龔紹熙,周炳章.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理解與應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M]

⒉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M]

⒊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S]

⒋NarendraTaly著,周克榮等譯.現代配筋砌體結構.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M]

⒌BIA.1991.“”Movement-VolumeChangesandEffectofMovement,Part1.”TechnicalNotesonBrickConstructionNo.18Revised.BrickInstituteofAmerica,Reston,Virginia.January.[J]

篇(5)

從1981年我國開始恢復了國債發行,在二十多年里國債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僅國債發行規模逐漸擴大,國債品種越來越多樣化,而且國債發行和流通機制也逐步優化。同時國債的發行方式日益市場化,經歷了從傳統的行政動員和行政分配,到1991年的承購包銷,進而到現在的“基數認購、區間投標、差額招標、余額分銷”,以及“自由投標、變動價位、二次加權、全額招標”的招標方式的演變。我國債券市場經歷了實物券柜臺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代表的場內債券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代表的場外債券市場三個主要階段的發展過程。1997年6月以后商業銀行退出交易所債券市場,將其所持有的國債、融資券和政策性金融債統一托管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并可進行債券回購和現券買賣,銀行間債券市場就此啟動。截至2004年底,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戶的投資者總數達5354家,涵蓋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信用社、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及其它非金融機構類投資者,其組織成員已經基本覆蓋了我國金融體系,一個開放的、具有較大規模的合格機構投資者市場已經形成。2004年財政部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14期共4413.9億元記賬式國債,其中跨市場國債有8期共3398.7億元,占整個發行量的76.69%。但由于我國債券市場起步較晚,目前還不夠完善,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我國國債期限結構存在的問題

1.國債期限結構較為單一

由于我國短期和長期國債的發行規模較小,15年期以上的國債品種較少,5年~15年期國債在可流通國債中占絕對比重。從資金供求情況來看,市場上的長期資金供大于求

2.投資行為短期化

證券投資行為短期化。我國的資本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也是一個轉軌的市場。

由于比較復雜的原因,使得證券市場的投資行為的主體是投機而不是投資,這在中外股市換手率的巨大差異上表現得很明顯。20世紀90年代美國紐約交易所年平均換手率在20%年~50%之間,而2000年我國深滬股市流通股的平均換手率分別是499.1%和503.85%,即上市流通的每一張股票平均每年要換手5次左右。我國股票換手率持續居高不下,一方面反映了我國的證券市場缺乏長期投資價值,也反映了我國的投資者長期以來都缺乏長期的投資觀念。

其次實體投資行為短期化。我國企業投資短期化傾向非常明顯。由于銀行信貸資金有著明確的還本付息期限,受此制約,一方面企業難以用短期信貸資金進行長期項目投資,而自有資金數額又極為有限,因此,難以有效地展開技改、更新及其他類型的投資;另一方面,為了能夠按時償還到期債務本息,相當多企業只得選擇一些短期見效的投資項目,由此,企業投資的短期化演化為經濟運行的短期化。

實體經濟行為的短期化意味著在經濟行為主體的觀念當中,是沒有期限或者沒有長期的概念的。實體經濟行為的短期化反映在金融領域就是金融行為的短期化,在國債市場上就表現為對于期限的無差異化。在國債市場上,由于缺乏實體經濟的長期行為的參照,因此長期國債的定價就缺乏相應的基準。在這種情況下,就只有依據短期的收益率水平,來確定長期債券的收益率。所以“長債短炒”現象在金融行為短期化的影響下就是必然的。

3.物價變化走低趨勢

由于技術進步日益提高,且技術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因此,物價的下跌成為一種常態。在經過20年改革之后,1998年我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趨勢。短缺經濟得到了基本消除,大量的工業品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過剩??傂枨蟮牟蛔?,影響到物價的走低。而物價的走低趨勢又制約了利率走高的可能性。因此,至少從中期來看,我國的利率是難以上升的。這反映在國債利率上,就是長期利率趨于平緩甚至下降的趨勢。

二、健全我國國債市場利率期限結構的建議

針對我國國債市場利率期限結構存在的上述問題,對健全我國國債市場利率期限結構提出如下建議。1.完善國債品種

增加不同期限的國債品種,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除充分考慮償債周期和償債能力外,更需要對應債主體的投資行為模式進行分析,以確定長、中、短期相互搭配、相互彌補的期限結構。發行原則是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發行短期國債,適度發展中期國債,增加發行長期國債,建立債券種類多樣化、期限分布均衡化的國債期限結構。不僅有國債,還要有企業債券;不僅有短期債券,還要有中長期債券,具有足夠的規模與流動性?,F在財政部國債發行是按年度發行額管理的,這是制約短期國債發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國債發行如果實行額度管理,在長期內統一規劃國債的品種與數量將有利于國債期限結構的改善,改變目前偏重于中期國債,長期和短期國債不足甚至空缺的狀況。今后應增加短期國債,控制中期國債,發展長期國債。

2.實現國債利率的市場化

在西方國家,短期利率是由中央銀行制定與調整的,而中長期利率則是由市場決定的。中央銀行在實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應該采取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的辦法,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而帶動貨幣市場利率下限降低。與我國目前活期存款利率相比,貨幣市場的收益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將帶動大量的資金進入貨幣市場,使得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下降,也為中短期國債收益率下降打開了空間。1999年以來,我國加大了通過招標發行國債的規模,不僅增加了市場中可流通的現券量,而且提高了國債發行的市場化程度,這種方式今后要繼續保持,并且在發行方式上應不斷完善。

3.擴大國債市場的投資者種類,促進國債市場的流動性

1998年10月人民銀行批準保險公司入市;1999年初325家城鄉信用社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1999年9月部分證券公司和全部的證券投資基金開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交易;2000年9月人民銀行再度批準財務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至此,代表中國批發債券市場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其組織成員基本覆蓋了我國的金融體系。但是,目前的投資者數量還很少,一般的非金融企業無法進入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

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首先,適當引入外國投資者。目前為止,我國尚未允許國外投資人參與國內國債市場,而是利用境外借款或發行債券的方式舉借外債。其次,鼓勵基金參與國債的投標。雖然1998年新上市的5只基金(金泰、與世無爭、興華、裕陽、安信)中,有在未來的投資組合中其國債投資比例占其整個資產比例不少于20%的規定,但國債在基金資產結構圖中占有的比重仍是微不足道的。再次,引入遠期國債交易機制。遠期交易具有價格發現與價格收斂的作用,即期市場上現貨債券價格受遠期市場交易的影響,會更趨于合理,使國債現貨市場的利率形成機制更趨合理。

4.發展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債券投資基金

由于債券投資基金具有專業投資和規模經濟的優勢,它們的投資風格更加穩健,有利于國債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但我國目前仍十分缺乏專業的債券投資基金。在發展機構投資者的同時,建立債券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雙向報價,有利于發現市場價格,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篇(6)

論文關鍵詞:形式邏輯;系統;企業組織結構;分類

目前,在國內出版的管理學相關著作中,通常把企業組織結構形式劃分為直線型、職能型、矩陣型和事業部型,等等。這種分類方式存在著普遍性的邏輯錯誤。本文即針對這個問題,探討分類的前提及分類時應該遵守的邏輯規律,目的在于揭示進行邏輯學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1對事物進行分類的前提

對事物進行研究的前提,就是明確對象。確定研究對象時所應用的基本方法和所遵循的基本思維規律就是“一分為三”。確定研究對象的過程,也就是把世界“一分為三”的過程?,F代系統論認為構成宇宙的物質的基本存在方式就是系統。所謂系統,就是相互作用著的若干要素的復合體。

如果以系統來劃分空間,宇宙可以在任何一個層次上分割為3部分:系統、系統的內部要素以及系統的外部環境(系統、要素、環境)。宇宙中每一個層次的系統都可以作為研究和思維的對象。針對某個企業而言,可將宇宙分為:企業內的要素、企業本身(以系統整體存在)、企業環境(企業系統邊界外的部分)。企業的要素在這里指的是針對企業整體的下一級組織,可能是職能部門或事業部或項目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系統是以層次性體現出來的,分類即用某個標準,對企業這個系統向內進行的劃分,邏輯上只能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逐步進行。顯然,在思維中產生對象的過程就是把時空“一分為三”的過程。

2分類時應該遵守的4個邏輯原則

2.1每次分類的標準要同一

對某個事物進行分類時,每次分類的標準(根據)只能是1個,不能是2個或2個以上。否則,就犯“分類標準不同一”的邏輯錯誤。如把“文學”分為“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民間文學”,就同時采用了3個不同的分類標準對“文學”進行分類。針對“企業組織結構”,假如按照“企業對管理工作的高度授權是基于項目、產品或區域的選擇”的標準,企業組織結構可分為:項目型和職能型,或產品事業部型和職能型,或區域事業部型和職能型。

2.2分類后各子項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外延

分類后的各子項外延之和與母項的外延必須相等,否則,就犯“多出子項”或“子項未盡”的邏輯錯誤?!岸喑鲎禹棥敝阜诸惡蟮淖禹椡庋又痛笥谀疙椡庋?。如把“高校教學人員”分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見習助教、研究生”,就多出子項“研究生”。研究生雖然有時也承擔部分教學任務,但他們是學生,不是教學人員?!白禹椢幢M”就是分類后的子項外延之和小于母項外延。如把“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漏掉了“微生物”。

針對“企業組織結構”,假如按照命令傳輸是否是線性的標準,結果只有兩類:直線型和非直線型。而非直線型往往以矩陣型組織為主。

2.3分類后的子項之間互不相容

違反這條原則,就會犯“子項相容”的邏輯錯誤。例如,有輔導員把“班級里的學生”分為“三好學生、積極分子和后進生”,就犯了“子項相容”的錯誤?!胺e極分子”與“三好學生”是交叉關系,與“后進學生”也是交叉關系。“子項相容”的邏輯錯誤通常是由分類標準不惟一引起的。如把“企業組織結構”分為“直線式、職能式、矩陣式”3種類型,即犯此錯誤。因為同時采用了2個分類標準,導致了“直線式”和“職能式”有交叉的共同部分——直線職能式。

2.4分類應當按層次逐級進行,不能越級

事物以系統方式存在,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具有層次性,其上有屬概念,其下有種概念。分類就是把一個屬概念分成幾個并列的種概念,如果需要,可以將種概念再分為次一級的種概念,這樣逐次進行。如果在分類時混淆了屬種層次,就會犯“越級分類”的邏輯錯誤。例如,漢語“詞”可先根據能否充當句子成分這一標準,分為“實詞和虛詞”,然后可再把“實詞”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等,把“虛詞”分為“介詞、連詞、助詞等等”,如果需要,還可繼續分下去。但是,如果越過“實詞和虛詞”的層次,將不同層次的概念并列,如把“實詞”與“介詞、連詞、助詞”等等并列,就屬于“越級分類”。

3企業組織結構分類中存在的邏輯問題

3.1企業組織結構的定義

什么叫組織結構?可定義如下:組織結構指組織中對人的責任、權力和利益的安排所表現出來的結構特征。其表現為職能部門和崗位的設置、部門之間的指令關系的界定等等。責任,即職責,就是分內應做的事;權力,指個人職責范圍內的支配力量;利益,即回報,是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總稱。

實現組織目標是進行組織結構設計的目的。因此,企業組織結構可定義為:指企業中對人的責任、權力和利益的安排所表現出來的結構特征。

3.2相關著作和教材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分類時存在的主要邏輯問題

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分類并不復雜,然而目前在許多的管理學教材和相關專著中,往往把企業組織結構分為明確的幾種類型,這是很不恰當的。把企業組織結構描述成幾種固定的類型,會導致學習者思維的僵化,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習者的獨立思考能力。事實上,對相關基礎概念進行準確的界定,是對事物進行深人研究的前提和基礎。相關文獻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分類時,存在2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疏于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精確而嚴謹的定義;二是在分類時,不遵守邏輯原則,導致出現邏輯錯誤,表現如下。

3.2.1分類標準不同一

管理學教材中,在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分類時,存在許多邏輯問題,卻鮮有人論述。例如,文獻[3]把企業組織結構分為:直線型組織、職能型組織、直線職能型組織、事業部制組織、矩陣制組織、委員會制和網絡組織;文獻[4]則把企業組織結構分為:直線制、職能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矩陣制、控股型和網絡型。文獻[5]則用組織部門化的概念取代組織結構的概念,也指出了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形成不同的部門化形式。把組織結構分為:職能部門化、產品和服務部門化、區域部門化、顧客部門化、流程部門化、矩陣型結構、動態網絡型結構。文獻[6]把企業組織結構分為職能型組織、項目型組織和矩陣型組織。

文獻[3]和文獻[4]的不足之處在于:對組織結構進行分類時,同一層采用的分類標準不惟一。文獻[5]的不足則在于:沒有給出依據某一個標準劃分后的全部分類結果。比如說,按照產品管理職能是否部門化的標準,對此標準進行肯定的回答,表現為職能部門化,卻沒有指出否定情況下,表現為什么。文獻[5]中,其他幾種類型的劃分也都存在分類結果不完整的問題。文獻[6]中,出現了3種平行的組織結構分類結果,卻用了3個標準來劃分。

3.2.2分類后各子項外延之和不等于母項外延

在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分類時,文獻[3]~文獻[6]中,都存在分類子項外延之和與母項不合的問題。僅僅采用列舉法,把企業組織結構分為6種、7種乃至更多,種概念之和總是小于屬概念。原因在于沒有理解正概念和負概念的含義,導致分類后的子項外延之和小于母項外延,邏輯上出現漏洞。

3.2.3分類后的子項相互包容

文獻[3]~文獻[6l在對企業組織結構分類時,同樣也犯了種概念子項相容的錯誤。例如,直線型組織、職能型組織、直線職能型組織、事業部制組織是不能并列的,因為組織是分工的產物,直線型和直線職能型有互相重疊的部分,即子項是相容的。

3.2.4跨越層次進行分類

概念是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是思維的基本單元和形式。事物以系統形態存在,具有等級與突現、通訊與控制的特征。因此,概念亦以系統的形式存在,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分類中的屬概念和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即屬種關系,就是概念的層次性的體現。所謂跨越層次分類,指的是將不同層次的分類結果,表述在同一個層次內,如文獻[5]中所指出的第四種類型“顧客部門化”?!捌髽I”與“部門”之間表現為屬種關系,“顧客部門化”實質上是對企業內的一個部門即市場經理部(種概念)的分類,根本不是對企業(屬概念)的分類,原本屬于種概念的分類結果,卻和屬概念的分類結果并列,出現“越級分類”。

4針對“企業組織結構”3種較為常用的分類標準及分類結果

4.1第1種分類

a.分類標準:企業中命令傳輸是否線性(即每個組織單元是否只向一個上級負責,一個上級對下級直接行使管理和監督的權力)。

b.分類結果:A直線型組織;B非直線型組織(包括矩陣型組織)。

矩陣型組織作為非直線型組織的主要代表。所謂矩陣型組織結構,它是由縱橫兩套系統交叉形成的復合結構組織:縱向的是職能結構;橫向的是為完成某項專門任務(以項目為代表,如新產品開發)。而根據對職能部門與項目部門的指令權的分配比率,一個矩陣型的組織又可分為3種類型:弱矩陣型(項目部門指令權低)、平衡矩陣型(職能部門與項目部門平分指令權)和強矩陣型(項目部門指令權高)。

4.2第2種分類

a.分類標準:企業是否基于特定的項目、產品或區域,對管理工作高度授權。

b.分類結果:A項目型或事業部型(包括產品事業部型、區域事業部型);B職能型組織。若基于項目(具有特定目標的一次性活動)而高度授權,則為項目型。對于事業部型組織,若管理工作的高度授權是基于某個特定的產品,則為產品事業部型;若授權是基于特定的地域,則為區域事業部型。職能型指企業的管理工作由各個職能部門分別承擔一部分,不再高度授權于特定的項目、產品或區域。

4.3第3種分類

a.分類標準:按管理層次(管理級層)的數量多少。

b.分類結果:A扁平型組織(管理級層少);B金字塔型(管理級層多);C過渡型(管理級層介于前兩者之間)。

現實中往往運用2種或以上的標準,從不同角度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分類。例如,直線職能式組織,就是從2個角度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分類的結果。也可以逐層分類,例如,將職能型組織或事業部型組織。再按管理層次(管理級層)的數量多少,細分為6種更加具體的組織結構類型。同理,以職能型企業組織的某個職能部門——營銷部為對象,按照營銷管理是否基于地域而高度授權的標準,則可將營銷部分類為:區域事業部型(表現為各區域營銷方案自主安排)和職能型(全部營銷管理工作由下屬各個職能部門分擔,表現為各區域營銷方案致)。

篇(7)

(2)在養殖業(包括畜牧業、漁業等)結構中:①養殖業長期依附于種植業,缺乏獨立化的格局未能根本改變,導致其飼養水平難以提高,管理方式難以改善,生產規模難以穩定擴大,產品質量難以穩定提高。②對養殖業產品的開發利用不充分,主要局限于食品類,而對蘊藏著巨大效益潛力的非食品類養殖產品的開發利用則嚴重不足。③畜牧業結構長期偏重于耗糧型的養豬業生產,對節糧型的食畜牧業和飼料報酬率、蛋白質轉化率高的禽類生產發展不足。④漁業生產也有個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3)在農林牧漁業結構中:林業發展相對滯后的狀況長期難以根本改觀。改革以來在農林牧漁業產值結構中,林業的比重雖然一度有所提高,但其后又逐年下降。林業的比重1978年為3.4%,1997年仍然維持在這一水平。林業的發展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更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因此,林業的發展是農業穩定增長的保證,林業發展的滯后影響的不僅僅是林業自身。

2.農業結構變革中的問題

(1)市場信息不靈,導致決策選擇失誤。一方面,農產品價格反映供求關系具有即時性,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價格失真;另一方面,農業生產調整需要經過一定的周期,小規模兼業農戶對于價格走勢和市場潛力的反映較為遲鈍,其經營結構的調整往往表現出較強的模仿和從眾傾向。上述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往往導致農業結構的調整此時一哄而起、彼時一涌而下的結局。甚至出現農民根據市場需求按排生產,什么賺錢就生產什么,生產什么就賠錢的矛盾格局。從而形成農業結構調整的障礙和調整過程中的資源浪費。

(2)行政干預多、示范引導少,農業結構調整的過程難以轉化為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積極參與的過程。

(3)由于農村中介組織發展不足,農業結構凋整缺乏服務體系的有效支持。

(4)政府對鄉鎮企業發展支持硬,對農業結構調整支持軟,農業結構調整得不到稅收、信貸、政策等方面的有效配合。

篇(8)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強勁發展,建筑行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目前我國建筑結構設計面臨著諸多問題,而避免因設計問題導致事故的發生,加強對建筑結構設計的管理,增進對建筑結構設計的管理與創新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首要任務。因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設計人員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扎實自己的理論知識,豐富自己的建筑設計實踐,為推進我國建筑結構設計的大發展而不懈奮斗。

1.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現狀分析

由于設計者不斷豐富的設計經驗,以及不斷發展的建筑技術,人們面前經常會看到高質量的建筑結構的設計頻繁被挖掘,隨著計算機計算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在建設結構設計中的廣泛的應用,所有的設計單位都在為了徹底脫離圖板進行著努力,可是部分結構工程師產生了一種錯覺,感覺結構設計很簡單,只要遵循手冊、圖集以及規范就行,然后等待建筑師給出空間形成方案,借助于計算機去完成它,在整個過程中自己扮演了一個東拼西湊的畫圖匠而已,實際上設計者的精力、知識以及時間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有的時候還會和建筑師在進行交流時產生矛盾和分歧,建筑物是空間結構,其中的構件以某種復雜的方式聯系起來共同工作,目前,人們對于具體的空間結構整體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使用了很多的簡化以及假定。

2.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2.1地基和基礎的承載力不準確

地基和基礎的設計向來是結構工程師特別重視的內容,這個階段設計內容的好壞對后期的設計工作有著直接的影響,并且地基和基礎對整個工程的造價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與建筑工程的成本有著直接的關聯,可是有的設計者在對多層民用建筑設計的時,在計算基礎、梁以及柱的負荷的時候,所計算出的荷載值沒有按照設計規范,因而導致采用的荷載值偏大。還有一些設計者沒有給予軟弱地基的危害有足夠的重視,對于有些軟弱地基應該采用換土墊層措施時,沒有進行換土墊層設計,單單的只憑借經驗進行處置,僅僅采用了砂墊層的處理措施加強了地基的承載力,也沒有計算墊層的寬度和厚度,這樣不僅浪費了資金,而且也降低了建筑結構的安全性,甚至有的房屋建筑連地質勘察報告都沒有,簡單的參考附近的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礎的設計材料,或者是僅僅根據建設單位的口頭介紹就完成了施工圖的設計。

2.2 鋼筋混凝土結構梁柱抗震設計存在的一些問題

工程師在鋼筋混凝土中的抗震問題中,他們一直都堅持強柱弱梁原則,從而結合經驗得出了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設計原則。如果一個建筑的梁壞了,那么將導致建筑物的局部收到破壞,但是如果一個建筑物的柱子壞了,那就必將導致建筑的整體遭受破壞,由此得出了強柱弱梁的原則。然而,從建筑行業的經驗來看也并不是柱越強越好,柱的強度還要受到軸壓比的限制,在大地震來臨的時候,如果柱的軸壓比過高將會使柱的附加軸壓比加大30%以上,這對建筑物的安全產生了很大的威脅。因此,強柱弱梁原則并不能完全消除建筑物不會倒塌的威脅。

2.3剪力墻砌體結構挑梁存在裂縫問題

底層框架剪力墻砌體結構的房屋是指底層是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其上部是多層的砌體結構房屋。這種類型的房屋一般都是沿街的賓館、住宅、辦公樓,其底層多數都是商店,這樣的建筑的結構形式有效的提高了底層空間的經濟利益,然而,一些設計師單純的追求單一建筑立面上的造型來加大使用面積,在設計時把二層以上的部分橫墻甚至外層挑墻設計到了懸挑梁上,雖然各層的設計有挑梁,但是實際結構中的底層挑梁承載常常出現大部分的裂縫,這樣的現象在臨街的一些砌體結構中十分的常見。

3.建筑結構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3.1地基和基礎承載力計算時的注意事項

在地基和基礎設計的階段,設計者在設計時應該滿足建筑的整體性好、地基承載力的要求以及建筑物容許變形,并且基礎形式應該能夠調節不均勻的沉降,對于一些高層的建筑物普遍采用設置地下室用來減小附加應力和地基的沉降量,這樣一來有助于滿足天然的地基的承載力以及整體的穩定性,不僅如此,在地基基礎設計的過程中還要與地方性規范相結合,對于多層建筑物,尤其是軟土層覆蓋層的厚度相對較大的地方的多層建筑物,一般采用地基處理的方式的措施來控制建筑物的沉降,普遍使用的軟土地基的處理手段比較的多,但是在選擇地基的處理措施之前,首先對地基進行認真的研究,并且結合上部的結構以及環境情況,然后,遵循工程設計的要求,明確地基處理的范圍和確定處理后必須達到的技術標準,以及相關處理方案的適用性,經過對方案的對比,去頂安全實用以及經濟合理的方案。

3.2鋼筋混凝土結構梁柱抗震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需要保證建筑物的軸壓比在各種建筑物中不超過1%,與此同時要注意柱斷面和重點部位配筋的特別處理,需要加強對角柱和邊柱,一般要對箍筋進行加密。第二,對框架柱和小截面柱的鋼筋進行科學配置,確保他們不低于20,我們需要對矩形的柱面應用對稱配筋的方法,提高它們的穩定性。第三,針對梁配筋要進行合理的設計,面對梁配筋,我們需要著重對梁中部的配筋進行加強,對梁支座部分的配筋進行適當的降低也應依據情況而定,這樣就有助于梁鉸機制的形成,在地震來臨的時候,柱的實際承載力由于梁端塑性鉸的作用而增加。

3.3剪力墻砌體結構挑梁存在裂縫問題的解決措施

在一般的建筑結構設計中所設計的挑梁都是根據它的墻體的荷載以及承受本層樓蓋的荷載計算得到的,但是實際結構中的懸挑梁的上部的墻體通常是整體砌筑的,因此,挑梁上部的樓蓋以及墻體的荷載實質上是由上往下傳遞的,所以要想改變剪力墻砌體結構挑梁存在的裂縫問題,就需要改變受力路線以及計算簡圖,或者是可以注意施工的工藝以及施工順序。

4.建筑結構設計中應當注意的地方

4.1建筑結構設計

經濟、安全、適用以及便于施工是建筑結構設計的原則。這幾個原則非但互不矛盾,而且還相互關聯,這四個原則也是一項優秀工程設計的不二選擇。方案設計、結構計算、施工圖設計是建筑結構設計中的一般步驟。方案設計期間建筑高度與層次、場地類別、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是確定建筑物結構形式的重要依據。受力桿件和承重體系的安排布置主要來源于不同的結構形式。建筑設計之后通常是結構設計,建筑設計決定了結構設計,而結構設計有時也會反作用于建筑設計。建筑設計要因結構設計的能力大小而定,而且建筑設計也不能被結構設計破壞。一般建筑設計能否實現要看結構設計,因此結構設計也很重要。

4.2 防止砌體出現裂縫

建筑工程中砌體結構出現裂縫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觀的好壞很大成分上是由于砌體出現裂縫引起的。嚴重的裂縫不但會影響結構的承重能力,有時甚至會導致房屋的坍塌。大多情況下,裂縫是事故發生的前兆,因此,一定要重視裂縫的出現并及時處理。建筑材料使用不當,溫差,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是裂縫出現的主要原因。

4.3 在試樁階段對抗拔錨樁裂縫進行控制

所使用的構件的裂縫寬度是在不影響試樁構建承載力的前提下進行的。但是要注意到基礎底板的作用和地下水浮力的作用,也應該考慮到各個階段的分項系數以及作用在箱體上的荷載,這些都應該具體的、認真的分析。在對極限狀態的正常使用時,不同的組合方式是由不同的目的決定的?;A板上的可變荷載和永久荷載。如果當基礎板下沒有樁基礎時,這就需要依據結構的平衡狀態,使其上部和下部的所有載荷的作用達到平衡;如果板下要是有樁基時,出現上部豎向荷載被樁相平衡的情況時,這個時候的基礎底板受到的荷載一方面是板的自重和頂版面的可變荷載以及永久荷載,另一方面就是水浮力之和與可變的地基反力。

5.小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人們對建筑結構設計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而這些要求也因科技的不斷發展得到的滿足。在設計過程中文中所說到的問題也很容易出現。建筑項目的關鍵是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結構設計也是順利完成建筑工程的依據。建筑結構的設計人員應該多多提高自己的建筑結構設計水平,加深對結構設計知識的認識和建筑結構設計的內容的認識,多留意結構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篇(9)

那么,什么是公司治理結構呢?顧名思義,公司治理結構問題是伴隨著現代公司制度的建立而產生的,盡管這一概念的使用已逐漸有泛化的趨勢。關于現代公司的概念國際上并無一個標準的定義,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著名企業管理史學家錢德勒所給出的定義,即現代公司是指由支薪的高中層經理人員管理的多單位企業。上述定義揭示了現代公司的重要特征,那就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不再是本家本人,而是職業經理人員?!,F代公司之所以被稱為“現代”,關鍵就在于它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或者控制權)的分離,而與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的古典企業相區別。

歷史地看,現代公司的出現是生產社會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生產社會化的發展使得生產所需要的投資規模超過了私人投資者所能承受的限度,這客觀上要求資本的集中;而大規模的投資如果由單個投資者所提供,也加大了其投資風險。因此單個投資者存在著分散投資風險的內在需求,從而以有限責任為基礎的股份公司應運而生,這正是現代公司的典型形式。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每個企業所有者人數的增加,所有者直接管理企業成為一種成本高昂的行為;同時由于個體之間存在著能力的差異,所有者未必是合格的企業家。因此從市場上選擇一個善于經營的人代表所有者管理企業就是理性的選擇,委托一關系由此產生,所有權和經營權實現分離。

但是由于委托人(所有者)和人(經營者)是不同的利益主體,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數,因此二者之間潛在地存在著激勵不相容。而且人(經營者)擁有關于其自身知識、才能、掌握的機遇和努力程度等的私人信息,這都很難為委托人(所有者)所觀察和監督,而理性的人(經營者)又具有偷懶和機會主義動機,因而在委托人(所有者)與人(經營者)相比處于信息劣勢的情況下,必然有成本或激勵問題的產生。斯密最早觀察到了股份公司中存在的這種委托一矛盾,而Berle和Means進一步清晰地揭示了現代公司中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和由此所產生的所有者的利益和經營者利益往往背道而馳的現象。

為了解決現代公司中廣泛存在的委托一問題,就必須設計一套相應的制度安排,使成本最小化,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這種制度安排就是所謂的公司治理結構。

按照米勒的定義,公司治理是為了解決如下的委托一問題而產生的:“如何確知企業管理人員只取得為適當的、盈利的項目所需的資金,而不是比實際所需多?在經營管理中,經理人員應該遵循什么標準或準則?誰將裁決經理人員是否真正成功地使用公司的資源:如果證明不是如此,誰負責以更好的經理人員替換他們?”

梅耶則將公司治理定義為:“公司賴以代表和服務于它的投資者利益的一種組織安排。它包括從公司董事會到執行人員激勵計劃的一切東西?!局卫淼男枨箅S市場經濟中現代股份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相分離而產生?!?/p>

科克倫和沃特克指出:“公司治理問題包括在高級管理階層、股東、董事會和公司其他的相關利益人(stakeholder)的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具體問題。構成公司治理問題的核心是:①誰從公司決策/高級管理階層的行動中受益;②誰應該從公司決策/高級管理階層的行動中受益?當在‘是什么’和‘應該是什么’之間存在不一致時,一個公司的治理問題就會出現。”

錢穎一認為:“在經濟學家看來,公司治理結構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業中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團體——投資者(股東和貸款人)、經理人員、職工——之間的關系,并從這種聯盟中實現經濟利益。公司治理結構包括:①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權;②如何監督和評價董事會、經理人員和職工;③如何設計和實施激勵機制?!?/p>

吳敬璉更進一步將公司治理結構具體化為:“所謂公司治理結構,是指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即高級經理人員)三者組成的一種組織結構。在這種結構中,上述三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制衡關系。通過這一結構,所有者將自己的資產交由公司董事會托管;公司董事會是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擁有對高級經理人員的聘用、獎懲以及解雇權;高級經理人員受雇于董事會,組成在董事會領導下的執行機構,在董事會授權范圍內經營企業。”

張維迎在闡發扭力的觀點時指出:“公司治理結構狹義地講是指有關公司董事會的功能、結構、股東的權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廣義地講是有關公司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這些安排決定公司的目標,誰在什么狀態下實施控制、如何控制及風險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業成員之間分配等問題。因此,廣義的公司治理結構與企業所有權安排幾乎是同一個意思,或者更準確地講,公司治理結構只是企業所有機安排的具體化,企業所有權是公司治理結構的一個抽象概括?!?/p>

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上述定義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公司治理問題的產生,根源于現代公司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以由此所導致的委托一問題;

(2)司治理結構是由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物理層次”的組織架構,及聯結上述組織架構的責權利劃分、制衡關系和配套機制(決策、指揮、激勵、約束機制等)等游戲規則構成的有機整體;(3)公司治理的關鍵在于明確而合理地配置公司股東、董事會、經理人員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力、責任和利益,從而形成其有效的制衡關系。

2.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

由上文可知,公司治理結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根源在于現代公司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以及由此所派生出的委托一關系。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觀點,不妨舉例說明之。假定某投資人(所有者)投入資本建立了一家企業,出于各種原因(比如,這個投資者只有錢,但無經營才能;或者他覺得選一個人去經營更能使其投資獲得好的回報等),這個投資人并沒有直接經營這個企業,而是選了(或從市場上招聘了)一個人作為他的人去經營這個企業。這時,這個投資人將面臨兩個重要問題需要解決,一是他怎樣才能選到高素質的經營人才,二是他如何使這個選到的人努力工作為他創造效益。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好,這個投資人的投資將會面臨很大的風險,而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制度安排,就是所謂的公司治理結構。因此,公司治理結構決不是物理的“結構”或機械的“結構”,而是所謂的制度。但這種制度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寫在紙上的制度,而是一種權力分配的安排。這種權力分配 由于依托于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各種組織(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而這些組織又彼此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容易形成權力的制衡,有利于保障公司正常的決策和管理秩序。

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如果這個投資人自己就是企業經營者,那么上述復雜的制度設計是不是就會變得很簡單?答案是肯定的。試想,由于企業的經營收益是屬于投資人的,那么他一定會有積極性努力工作把企業搞好;另一方面,他也一定會自我約束自己,避免作出錯誤的決策,使企業受損,因為投資的損失也是由他來承擔的。顯然當所有權和經營權統一的時候,公司治理結構處于理想狀態,因為激勵和約束可以實現匹配和自我強化。推而廣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當子公司不能達到母公司期望的收益的時候,母公司往往有減少子公司的經營自主權,轉由自己來經營的沖動,雖然這樣做未必會使子公司的經營狀況得以改善,但至少可以不必為激勵和約束子公司經營者費腦筋。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his knowledge and related work experience, professional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design related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electric line; Electrical vertical shaft;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現代化電子產業的發展,城市智能化建筑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以及網絡通訊技術,在城鎮住宅建設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使建筑中各類電氣管線越來越多,所占的位置也越來越重要。所以建筑電氣管線與結構的設計及施工配合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本文就電氣專業與建筑結構的相關問題做一個簡要的探討。

1電氣管線的預埋與結構的關系

電氣管線的敷設方式可分為明敷和暗敷兩種。其中明敷是將管線安裝于墻壁、頂棚的表面,對結構影響不大,而暗敷則與明敷完全不同,是將電氣管線埋設在結構構件中。電氣管線的預埋是建筑安裝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電氣預埋管線的特點是根數多,平面布置復雜,特別是墻體中的垂直預埋管線和樓板中的水平預埋管線,不僅會削弱結構構件的截面,而且還會對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

1. 1垂直預埋管線在結構墻體中的敷設

當垂直預埋管線埋設于鋼筋混凝土柱或鋼筋混凝土剪力墻中時,敷設方法相對簡單,只需將線路套管改為鋼管,并與結構鋼筋綁扎固定,若電線管路埋入墻體或混凝土內時,管路與墻體或混凝土表面凈距應不小于15 mm。由于電氣管線直徑較小,對混凝土墻、柱影響不大,可根據需要靈活布置但也要避免將多個管線并列緊貼(即管線之間不留縫隙)穿過結構構件,使得混凝土在該部位振搗不密或不連續,對構件形成較大的削弱。而當管線垂直埋設于砌體墻體中時,埋設方式相對復雜,這也是電氣安裝工程與土建工程矛盾較多的地方。結構墻體的形式主要有砌體結構中的承重墻和混凝土結構中的非承重填充墻兩種。

1. 1. 1在砌體結構承重墻上的埋設

砌體結構包括磚砌體、混凝土砌塊砌體、石砌體等。

(1)在砌體結構中,不允許開設水平及斜向通槽,水平預埋管線通常埋設于每層圈梁中。埋入墻體的垂直預埋管線,特別是當并列埋設的管線較多時,應按GB 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中的規定進行埋設,即“不應在截面長邊

(2)管徑較大或多根管線集中暗埋時,應將墻體完全斷裂砌筑,形成開口墻。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規定,開口墻端部必須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證墻體的穩定性。

(3)對于局部削弱的墻體,由于墻體剛度變化和應力集中,遇地震會遭到破壞,應采取墻體加筋或預埋管道等措施進行處理。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在砌筑磚墻時留下120 mm深的凹口,寬度可按并列管線數量采用一磚或半磚,待管線預埋后再用C 20細石混凝土填實。

(4)當采用空心磚或混凝土空心砌塊時,則可利用砌體中的孔洞埋設管線,按GB 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規定,即“對受力較小或未灌孔的砌塊砌體,允許在墻體的豎向孔洞中設置管線”。但實際上常用的KP 1型多孔磚孔徑約20 mm,DM 1型多孔磚孔徑約18 mm,都較小,而且砌塊較重,組砌時要求灰縫錯開,因而這個方法不便于施工。

(5)當墻體為半磚墻時,GB 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規定,在半磚墻內不準暗敷管線,如不可避免,則可采用局部加設混凝土構造柱的形式,將管線埋設于柱內。

1. 1. 2在混凝土結構填充墻上的預埋

混凝土結構中的填充墻只承擔墻體本身的自重,常用的有加氣混凝土砌塊、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塊等,此類材料的特點是強度低,自重輕,即使發生破壞對主體結構也無影響。因此,在填充墻上預埋管線只需要考慮抗裂、隔聲等因素,且在填充墻上開槽不宜超過墻體厚度的一半。

1. 2水平預埋管線在結構樓板中的埋設

結構上樓蓋主要有預制裝配式樓蓋、現澆混凝土樓蓋以及疊合板樓蓋等,這里針對預制裝配式樓蓋和現澆混凝土樓蓋兩種形式加以討論(疊合板樓蓋可參照現澆樓蓋)。

1. 2. 1水平預埋管在預制裝配式樓蓋中的埋設

預制裝配式樓蓋包括預制雙向預應力大樓板和預制預應力空心板,而通常使用的是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在預制板樓蓋中,電氣管線的敷設要與預制板的布置方式相配合,使管線沿預制板中圓孔或板縫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圓孔中布置管線時,引出鑿孔要避開板受力主筋位置。當管線沿板縫布置時,由于通常板縫寬度為20~30 mm,預埋管線會導致灌縫無法密實,因而可適當調整板縫至40~50 mm,并在板縫中增設一根Φ12 mm附加鋼筋。

1. 2. 2預埋管線在現澆混凝土樓蓋中的埋設

目前,預制裝配式樓蓋已經越來越少,而現澆混凝土樓蓋以其成本低、施工工藝簡單的特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氣管線在現澆板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較為靈活,但不宜將管線在現澆板內交叉,也不可并排布置,應按《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部分的規定,即敷設在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內的電線管最大外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這就要求結構設計者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對電氣管線的數量及管徑的大小有明確的概念,從而確定適宜的板厚。由于現澆板的板厚一般為80~150 mm,管線對混凝土截面的削弱比較大,而且通長的管線會在混凝土板內造成薄弱帶,再加上有些施工隊伍的施工質量較差,處理不慎就會引起混凝土板開裂,留下工程隱患。目前,尤其是在住宅工程建設中,這種敷設引起的裂縫較為常見。

此外,管線的敷設還要考慮建筑物的耐火等級,當建筑物的耐火等級為二級時,應符合《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中的規定;當建筑物的耐火等級為一級時,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則應>50 mm。在配線數量多、管線粗的情況下,還應合理配置豎井,若豎向配線時,應敷設于電氣豎井中;若橫向配線時,應采用電纜橋架在吊頂內敷設,以避免穿梁、樓板時對結構造成影響。

2結構布置與電氣管井的關系

現代多高層住宅中穿越樓層的垂直管線愈來愈多,包括強電系統管線,電話系統管線,有線電視系統管線,寬帶網系統管線,物業管理系統管線,保安系統管線,報警系統管線等,面對電氣管線數量和名目的繁多,面積較大的強、弱電豎井是必不可少的。

在多層住宅中,主要靠磚墻承重,磚墻承重的墻體(尤其對于截面較小的墻體)不允許受到較大的削弱,否則會造成建筑物的安全隱患。而強、弱電系統眾多的管線和較大尺寸的箱體,如果全部暗裝于墻體內,對于墻體的削弱是很嚴重的,既給土建施工造成不便,又給電氣安裝預埋帶來困難,更重要的是給建筑帶來安全隱患。因此,電氣豎井的設置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電氣豎井的大?。阂话闱闆r凈深應>300mm,寬度應>1 000 mm。

(2)電氣豎井的布置:必須設置在樓梯間休息平臺或電梯間前室等公共部分。

(3)電氣豎井的材料:應采用黏土磚墻,以利于電氣的安裝和日后的改造,厚度為120 mm。

(4)電氣豎井的施工:電氣豎井內是有樓板的,該樓板要待電氣管線全部安裝完畢后才可進行澆注。若要預留孔洞,則應按電氣專業的要求進行留設。

鑒于以上分析,管井長邊尺寸>600 mm時,沿長邊最好設置鋼筋混凝土梁。其原因有兩個方面:

(1)管線較多時,管井內混凝土振搗不易密實,也不易進行加固,這樣會給整個房間造成安全隱患。

(2)豎井的墻為黏土磚墻,重量較大,管井較大時,墻也較長,若將其直接置于樓板上時,樓板的負荷就會過大,甚至會引起裂縫,因而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梁,以避免上述隱患。

以上這些只是作為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幾點思考,希望能為廣大的讀者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2]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上一篇: 鄉村振興論文 下一篇: 財經類專業論文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一区区日韩国产欧美- | 日本午夜片源在线看免费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视频 | 五月天婷婷综合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