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新技術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7: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現代農業新技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現代農業新技術論文

篇(1)

二、推進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信息化建設

1.完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經營結構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的實踐方式,是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發展和經營過程中要建立健全經營結構,對農業的經營體系做出更好的改革,建立相關的制度措施對合作體系做出更好的規定,規范農業的經營體系,聘請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對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的經營方式做調整,加快農業內的人才培養,培養更多的農業專業性人才,定期舉辦培訓會,使農業內的成員的素質和知識水平得以提升。

2.發展農業的特色農業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是土地經營者的經營集合,是未來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生產方式,農業產品的產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生產方式。利用現代技術手段,發展經濟效益高,更加優質額作物。提高生產模式和農業的生產水平,打造產品的產業品牌,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的農作物進行深加工處理,通過自身的加工和包裝轉換成具有產品優勢的產業,成為特色的農業農業,實現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

3.建立現代農業技術信息網絡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所帶來的是農業經濟信息的快速流動、共享,從而加速了農業經濟內部和外部的競爭,建立良好的競爭體系,樹立競爭意識,加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體系的建設步伐,,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業信息市場,逐步形成農業的規模化和產業經營。同時可以通過有線電視播放、村內電話、調頻廣播等方式傳播農業信息。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實現農業資源高效配置。現代農業發展著力點就在于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創新組織經營形式,強化科技支撐,提高農業人員科學素質,加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體系建設。

篇(2)

1.2農村基礎建設薄弱,環境污染較為嚴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污染環境比較嚴重。其主要表現在:四川地區大部分地方處在邊遠山區,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導致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致使農民對新型現代農業技術知識的匱乏,阻礙了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步伐;在這些貧困地區農業機械化程度低,牛耕作業普遍;同時,農村污染較為嚴重,如許多農戶沒有用上衛生廁所;農村衛生院設施條件普遍較差。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著四川地區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

1.3農民綜合素質較低由于歷史原因,四川地區的文盲和半文盲基本上集中在農村,這些人接受科技知識和應用技術的能力很差,綜合素質發展進程比全國水平落后好幾年。近幾年四川地區的農民雖然人均純收入有所提高,但其收入水平比城鎮居民相差甚遠。由于農民收入水平低,有限財力難以支撐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致使經濟增長緩慢,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見,農民綜合素質低導致經濟發展速度緩慢是農村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障礙。

1.4農民受教育程度低,觀念落后由于歷史原因、近似封閉的生活環境、習俗文化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致使一些農民綜合素質相對較低,這些保留著封閉生活傳統和方式的農民對現代科學農業技術的接受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四川地區由于農村大量身強體壯和有較高文化素質的農民外出打工,而留守人員大都是文盲、半文盲以及一些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孩子,這些人知識缺乏,種田不科學。這些低素質的人群成為影響新型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的首要制約因素。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原因,農民思想保守,觀念封閉導致這些人排斥新型的、先進的、科學的農業技術推廣知識和信息。

1.5政府扶持力度不夠,“三農”投入嚴重不足對于四川地區而言,發展新型現代農業技術的最大障礙是各級黨政府的領導同志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識不到位。四川地區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成負增長,政府在制定農業發展戰略和提供配套設施等方面工作進展速度遠遠跟不上新農村發展的速度。政府還在補充、修改和完善農業政策和規章制度等方面投入進展緩慢。雖然每年都有少量的資金投入,但相對農村的需求來說,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嚴重落后,在偏遠的農村則尤為突出。政府在“三農”政策中投入力度的不足間接的制約了四川地區在新型現代農業技術推廣。

篇(3)

目前,在世界經濟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世界各國都把發展現代農業園區作為農業快速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精心組織,統籌規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設高水平的園區,以此來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提高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實力。

在我國,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是近10年來農業現代化建設中涌現出來的一種新的生產經營模式,是實現農業向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轉變的重要措施,是推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我國農業新突破的重要途徑。通過園區的建設,應用現代科技設施裝備傳統農業,改善動、植物生長環境,采用先進技術成果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實現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化經營[1]。所謂現代農業園區,就是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展示現代農業科技為主要目標,在農業科技力量較雄厚、具有一定產業優勢、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城郊和農村劃出一定區域,以農業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單位作為技術依托,由政府、集體經濟組織、民營企業、農戶、外商投資,對農業新產品和新技術集中開發,形成集農業、林業、水利、農機、工程等高新技術設施、國內外優良品種和高新技術于一體的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基地、中試基地和生產基地。

一、農業園區的種類

農業科技園區:也稱為示范農場(Demonstratefarm),是以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為主體的試驗示范基地。這種形式其主要特點是:政府或企業對一定面積的農業用地進行全面規劃,通過高科技的投入,對有限上地進行綜合開發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開發、生產、加工、營銷、示范、推廣等功能為一體的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運行機制創新的農業種植區或養殖區。

觀光農業園:經營者開放自身的農園、農場或牧場,以滿足市民觀賞農村景致、體驗農業生產過程、采摘或購買農副產品的愿望。

二、園區規劃的定位

園區作為新興生產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輻射功能都有一定區域性,為區域經濟服務是其主要宗旨[2]?,F代農業園區的快速發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創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學、規劃合理,要明確建成一個什么樣的園區,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現可看不可學、高檔次低效益的現象。因此,在園區的規劃和選項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資源狀況、農業生產特點和社會經濟水平,因地制宜地進行規劃設計。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園區規劃的基礎,園區建設的一切準則都要以功能定位為起點。園區的主要功能應包括:

展示示范:通過項目建設,把國內外先進適用的生物工程技術、設施栽培技術、節水灌溉技術、集約化種養技術、農畜產品精加工技術以及信息管理技術等引進園區進行展示示范,以帶動區域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龍頭帶動功能:一是園區引進的國內外優良品種進行工廠化種苗的快速繁育,帶動周邊和輻射區名特優品種的普及與推廣;二是通過園區在產后加工、銷售方面的獨特作用,以經濟為紐帶把周邊農民組織起來參與種植和養殖業的生產,逐步形成以科技園區為龍頭的產業化生產流通體系,促進和帶動區域農村經濟向前發展。

教育培訓功能:科技園區要把農業高新技術培訓作為園區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設有一定規模的技術培訓中心,用于進行農業科技培訓和對青少年的教育等。休閑觀光功能:園區在規劃過程中,除保持農業的自然屬性外,還可利用新型農業設施和高新技術展示的現代氣息,加上園林化的整體設計和常年進行的名特優瓜果、蔬菜、花卉、特種珍禽、水生植物和現賞動物養殖的生產與示范,形成融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為一體的、天人合一的現代化農業休閑觀光景點。

(二)產業定位

農業科技園區一般總是與當地的主導產業緊密相連,產業定位應根據區域性主導產業特點和自身的優勢來進行定位,突出一業,兼顧其它,形成特色。為了解決園區產品結構雷同、區域產業帶動能力差等問題,可以運用區域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理論,以區域資源察賦為基礎,以發揮比較優勢為原則,分層次對園區功能定位、分區域和時序對產業發展定位進行研究。

三、園區規劃的重點

在規劃思想上,要明確農業園區規劃不是對農業生產做出具體的指令性計劃安排,而是通過規劃形成一種市場導向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載體,這一組織載體承擔著兩方面的重要職責,其一是向農民傳達政府信息,其二是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在向農民傳達政府信息方面,農業園區要體現政府的有關決策,將政府決策具體化為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生產經營活動,對農民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如政府決定推廣某種新作物(產業結構調整)、新技術新工具(科技推廣)、新的產品標準(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將這些新項目按照符合市場規則的方式集中展示在農業園區中,供農民學習模仿。在向農民傳達市場信息方面,農業園區由于其規模效應,擁有比分散經營的農民豐富的市場信息。農業園區作為農產品市場信息中心,需要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提高農業生產的信息化程度和組織化程度,參與市場競爭。而具體生產什么產品,這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沒有人可以準確地預料到農產品明年的市場需求會怎樣變化,這個問題應該在農業園區的運行過程中遵循市場安排。因此,農業園區規劃的關鍵內容在于尋求一種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載體和運作機制,將高新技術和產品寓于園區中,組織農民參與市場競爭。

農業園區總體規劃的主要思路應該是:凸出功能定位準確、優勢產業突出、空間結構清晰、區域城鄉聯動的發展理念,重點構筑產業、技術和服務三大平臺,吸引技術、人才、資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業、科教機構、村集體、農戶等多元化的建設主體,聚集區內外各種資源,培育龍頭企業,帶動區域農業和農村的發展。

篇(4)

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創新材料和先進制造等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科技的一個突出特征表現為跨產業、多領域的科技集成與融合身還不夠,至少要回答清楚三個問題——“為什么立項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將會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第一個問題就是要交代研究的背景或來龍去脈,幫助受眾理解和消化有關內容;第二個問題就是要點明具體的研究成果,并且是最重要的成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將所有成果堆砌在一起;第三個問題就是闡述該成果的重大意義與應用價值以及對今后研究的影響。

以《農民日報》對“麻育秧膜”的報道[2]為例,開篇先聲奪人,吸引讀者注意,“這可不是一種簡單的地膜,它叫麻育秧膜。只要把它墊在我們水稻育秧盤里,不但能保護秧苗,還能保證機插不散秧,特別方便”。然后圍繞回答上述三個問題展開。為什么立項研究?“在傳統的育秧環節中,一直存在著秧苗根系不牢、容易散秧、取秧運秧不便、漏插率高等問題。有時,農民們已經準備好了插秧機,可由于育秧盤不給力,散秧多,只能臨時又改用人工插秧。這也成為了制約水稻機插技術應用的瓶頸問題”。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利用麻等植物纖維研制出環保型麻地膜,同時進一步改變配方和工藝,研制出適宜育秧育草的麻纖維育苗基布”,“屬于國內外首創”,“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將會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麻育秧膜的使用,不但能有效固定秧苗,利于機插秧早插早發高產;同時,育成的秧苗根系發達、白根多、整齊健壯,即使是下雨天也可機插,易取秧、運輸和裝秧,省工節本。更為重要的是,麻育秧膜的使用,保證了插秧機在插秧時易分秧,對秧苗的傷害更輕,漏插的秧苗更少,插秧后返青快,能顯著提高水稻機插效率和質量”??赐赀@三個問題的回答,對“麻育秧膜”是何物就大致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了。

2 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和大眾關心的話題

將科技成果與當前社會熱點或大眾關心的話題聯系起來進行報道,可提升成果傳播的效果。這也是新聞宣傳工作所要求的“三貼近”原則的體現。很多農業科技成果表面上與社會熱點或大眾關心的話題并無關聯,但實際上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關鍵是慧眼識“珠”,找出這種關聯性,并以此為切入點對成果進行報道。

以《農民日報》對“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報道[3]為例,原題為“加工所‘GTF的結構解析與功能評價項目’榮獲2012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般受眾從題中看不懂“GTF”為何物,也看不出“GTF”與自己有何關系。但文中提到“‘GTF’可作為糖尿病的輔助治療制劑和糖尿病人的保健食品”。因此,《農民日報》在報道時將獲獎成果與大眾普遍關注的糖尿病聯系起來,取題為“中國農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并緊緊圍繞該話題展開報道,引起了糖尿病患者的關注。

3 注重從學術論文和會議中挖掘

學術論文是科研成果或進展的一種常見形式,尤其是發表在國際知名刊物上的高水平論文往往就是重大科研進展的展示。因此,學術論文本身就具有新聞性,其中包含著“為什么立項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將會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等三個問題的答案,只要稍作通俗轉換,就可編寫出高質量的科技新聞稿。目前,國內對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及子刊等國際頂尖雜志上的論文進行新聞報道較為重視,對其他高影響因子SCI論文的新聞報道相對弱化。這里需要提及注意的是,由于國內與國外存在時差,對在國外雜志上發表的論文要搞清楚對應國內的時間,提前準備好新聞稿,并與雜志出版時間同步發稿,保證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以《科技日報》對在《科學》雜志發表有關“H7N9流感病毒傳播機制”論文的報道[4]為例,由于當年我國內地多地出現人感染H7N9病例,引起高度關注,其中該病毒能否在人際間傳播是焦點問題之一,圍繞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自然也會引起公眾的極大關注。相關科研人員與《科技日報》等國內重要媒體記者密切溝通,在前一天精心準備新聞稿件,幾乎與同時見報,并且刊登在頭版報眼等重要版面位置,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學術會議是相關領域科技專家匯聚一起,圍繞某一主題進行研討的一個學術平臺,不僅有科研進展的報告,而且有科技發展的建議,蘊藏著很多科技新聞,但報道時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捕捉受眾關注的問題,提煉核心內容,突出其中具有重要新聞價值的亮點。以《光明日報》對“第五屆全國蔬菜規?;咝в缂夹g經驗交流會”的報道[5]為例,會議內容很豐富,既有技術交流與成果展示,又有產業分析與發展建議,《光明日報》報道時聚焦蔬菜育苗產業的制約因素,闡述了這一產業面臨的三大問題,并提出我國蔬菜育苗技術亟待創新的重點,為行業受眾尤其是科技人員提供了重要信息。

4 把握農業科技新聞報道的節點

農業科研具有明顯的周期性與不確定性,但作為農業科研項目又有明確的階段性任務,因此要全過程跟蹤科研項目的研究進程,并利用階段性項目推進會、進展匯報會、國內外相關領域研討會等機會不失時機地報道科研項目的重大進展。同時,在報道時要有所選擇,可能細數成果不少,但不必一一點到,應突出其中一項重要進展,并說深說透,否則會給人“零零散散&rdqu o;和“平平淡淡”的感覺,印象不深。以《中國科學報》對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重大突發性自然災害預警與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實施一年來進展的報道[6]為例,該項目在2012年啟動,2013年召開項目推進會,會上6個課題研究團隊分別匯報了項目實施一年來的進展,合計大大小小的成果多達數十個。但《中國科學報》僅選擇了其中一項相對成熟和重要的成果——“全國突發災害數據庫初步建成”作為主題展開報道,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此外,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開展農業科技成果的報道,結合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農時季節更有針對性,傳播效果也會更好。以《新華社》對“水稻缽苗機插新技術”的報道[7]為例,該技術據稱是水稻生產技術的一次更新換代,已在水稻產區大面積推廣應用。該科研團隊利用5月份東北水稻育秧季節,在黑龍江墾區組織召開水稻缽苗機插技術現場觀摩會,邀請《新華社》等媒體觀摩報道,介紹該技術的優勢及應用前景,讓人感到很接地氣。

5 融科學性、通俗性與藝術性于一體

農業科技新聞首先姓“科”,科學性是第一位的,客觀、準確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但現代農業科技日益復雜與深奧,若僅從專業的角度去報道,恐因專業術語與專業詞匯的晦澀難懂而限制一般受眾的理解,使得其報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對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報道,在尊重科學性的基礎上,應力求通俗易懂,變“專業化”為“科普化”,同時為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可適當應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賦予報道的藝術性,從而使科技新聞的報道更具影響力和傳播力。

以《光明日報》對“水稻株高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研究進展的報道再次,在新聞主體中盡量少用專業術語與專業詞匯,并且不同層次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盡可能簡單化,避免因復雜的機理而造成“云里霧中”,給人理不清頭緒,影響傳播效果。

總之,通過以上5種不同的視角,可以對現代農業科技成果進行及時、充分、有效地報道。當然,形式決定于內容,具體到某項成果,究竟采用哪幾種視角進行報道,可根據成果內容的復雜性而定。

參考文獻

[1]張軍.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與發展重點[J].農村經濟,2011(8):3-5.

[2]吳佩.麻育秧膜:讓水稻機插育秧更高效[N].農民日報,2013-04-24.

[3]李紫陌.中國農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N]. 農民日報,2013-04-17

[4]瞿劍.H7N9病毒或可人際傳播[N].科技日報,2013-07-20.

[5]胡其峰.我國蔬菜育苗產業面臨三大問題[N].光明日報,2013-04-10.

篇(5)

主管單位:北京市農業局

主辦單位: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6966

國內刊號:11-2222/S

郵發代號:2-87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000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北京農業》雜志是北京市農業局主管的1981年創刊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是中國知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AED)統計源期刊。多次獲得全國優秀農業期刊獎、華北地區優秀期刊獎、北京市優秀科技期刊獎;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辦刊宗旨

《北京農業》雜志在2007年經北京市新聞出版局批準,由月刊改為旬刊。分別為上旬刊(實用技術)、中旬刊(種業動態)、下旬刊(科技論文)。全年36期?!侗本┺r業》具有強烈的生產性、實用性、技術性、知識性。本刊立足華北,面向北方,憑借首都的科技實力和豐富的情報信息資源,先人一招向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及農民提供最新技術和致富信息。內容新,信息量大,是《北京農業》的最大特點。

《北京農業》緊緊圍繞北京市農委、北京市農業局的中心工作,圍繞“三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推廣農業先進技術、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傳遞農民致富信息、報道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新舉措、新模式和首都新農村建設的新典型、新經驗;為種子經營者提供決策參考、行業信息、產品供銷服務,為種業企業構建更寬闊的媒體平臺;為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提供發表科研論文的園地?!∫允锥几骺蒲性核⑥r業大專院校、農業部等農業管理部門為依托,濃縮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和農業政策信息,為農業增產,農民致富服務。

開設欄目

都市農業 專家論壇 政策法規 熱點聚焦 高效模式 蔬菜世界 果樹大觀 致富向導 科技要聞

花卉中草藥生產

畜牧水產 寵物博覽 農機廣角 糧經作物 農村能源 他山之石 決策參考 簡明資訊 食用菌園地 農產品市場信息

投稿需知

1. 請在“郵件主題”里注明論文的標題和姓名,并保證您的每篇文章4000字符;有作者聯系方式和地址;

2. 有題目、摘要、署名單位和關鍵詞的英文翻譯;

篇(6)

創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是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道路的重要載體,是逐步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和推廣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模式、發展成果的良好平臺,也是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的重大舉措。

1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比較

1.1現代農業的基本認識

1.1.1農業是指人類利用植物和動物的生活機能,轉換貯存能量,并通過人工培育、耕作或飼養從而獲得其產品的生產事業和部門。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農在這指種植業,是利用植物的生活機能,通過人工培育為人類提供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的生產部門。

1.1.2現代農業,是指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的,現代工業力量裝備的和現代方法經營和管理理論,生產的效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農業。結合中國實際從核心內涵來講,是運用現代工業裝備、管理方法、經營理念、科學技術,提高農業資源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形成一個產業體系,即貿工農相結合的多元化、多功能、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體系。與我們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依托高科技投入,依靠的是市場導向,由單純依靠資源轉變變成依靠提高資源利用率增長方式,同時依靠市場導向,轉變農業發展方向,重點突出“一體化”,將“一體化”貫穿于產前、產中、產后三個領域。

1.2發展現代農業的現實要求

1.2.1從國際上看,歐美等發達國家,已于上世紀中葉先后步入現代化階段,澳大利亞著重發展生態農業,農地已占到全世界總生態農地的50%;法國等歐洲國家注重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同步提高;美國則借助發達的現代工業裝備農業,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主要目標。

1.2.2從國內來看,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具備了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基本條件和能力,中央提出把“推進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著力加快現代農業,是從根本上補齊農業短板,實現“三化”同步推進的重要舉措;農業生產現狀也要求發展現代農業,破解農業生產難題。

1.2.3目前,我國農業勞動力已逐步進入農民老齡化、土地流轉加速、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業生產成本攀高、生態環境破壞加劇,農民缺乏市場主動性、話語權,傳統農業已無法滿足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重任,急需發展現代農業來支撐。

2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產生與發展的必然性

2.1現代農業的模式

現代農業的模式大體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合作社模式。農業合作社,就是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成立的農民集體生產組織。第二種是公司加農戶農業開發模式。就是由龍頭企業、公司作為開經營主體,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組織形式,向農民租賃土地使用權。第三種是農業科技園區模式。由政府、民營企業、農戶等投資興建,以企業化的方式進行運作,以農業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單位作為技術依托,引進國內外高新技術和資金、各種設施,集成現有的農業科技成果,對現代農業技術、新品種、新設施進行試驗和示范,形成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據初步統計,2011年首批52個國家現代示范區糧食總產量達到7600萬噸,以占全國6%的耕地生產了13%的糧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標準農田比重達到9900元,均大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2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建設與科技應用創新密不可分

2.2.1根據抽樣調查表明,糧食產量保持在90萬噸左右,糧、油、肉基本實現自給,但農業總體上仍是粗放型的生產經營方式,農田作業機械動力104.9萬千瓦,農機化作業率為36.6%,比全國平均水平低近10個百分點,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村勞動和從事工業人數、外出就業人數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牧民的收入大部分來自傳統農牧業。這就需要一種農業科研基地,把科研成果放大,并向周邊地區示范傳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就是通過其所有的試驗、示范、推廣的功能將科技新成果轉化成農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學得起、用得上”的實用技術,從而實現了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

2.2.2土地資源豐富,戶均耕地面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3%,還有大量的開墾荒地,草場承包主要到村、組,有利于開展規模化經營,但農民組織程度低,農作物種植良種覆蓋率和良種統供率水平仍然較低。在創建科技示范園區,合理的引導促種養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和集體經濟組織等經營主體,形成適宜地區實際和產業特點的示范區建設模式、管理模式和產業化發展模式,圍繞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地,發展立體種養業,改善環境,關鍵是讓農民接受并運用新技術、新成果,而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其示范作用,讓廣大農牧民親眼看到新技術成果的巨大經濟效益,從而自覺地接受新技術成果。

2.2.3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基本功能:一是試驗功能。通過在園區對農業新技術、農作物新品種進行試驗和示范,摸索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運行模式,從而總結出適合當地特點的行之有效的技術轉化的運行機制。二是示范推廣功能。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新技術和新成果一旦在市場上獲得成功,農牧民親眼看到好效益,就會競相采用,從而起到了農業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廣作用。比如,拉薩市凈土健康產業,就是以農牧業為基礎,聯動二、三產業,發展凈土健康產業利用農牧業龍頭企業和扶持和壯大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牧區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三是增收增效功能??萍际痉秷@區最終目標是促進農業發展,幫助農民致富,真正給廣大農民帶來看得見的實惠。曲水縣作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為促進農牧業集約化生產,專門成立了土地交易所,農牧民可將自有土地流轉出租,收取租金,同時也可到種植基地打工。2013年農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城關區白定村共有2132人,其中外來流動人口1150人,所有凈土健康項目投產后,計劃轉移勞動力972人,約占本地人口的99%;預計年人均收入將達到9394元,為傳統農耕方式年人均收入的近兩倍。

3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存在的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起步晚、技術落后和信息不暢。

3.1由于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起步較晚

作為一種創新形式,農牧民文化和科技水平還不高,對農業產業化缺乏產業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

3.2缺少相應的技術和管理人員

地處雪域高原,生態環境本身較為脆弱,動植物生長對生態環境的要求也較為苛刻,目前專業技術人員主要是針對青稞、油菜、小麥、奶牛等常規動植物的種養,涉及現代農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緊缺。

3.3信息交流相對滯后

影響示范園區新技術示范、推廣及園區生產的產品缺乏應有的活力。

4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議

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拓寬思路、引進人才、優化配置這三個方面必不可少。

4.1利用示范園區拓展農牧民思路

通過加大對示范園區的宣傳力度或組織農牧民群眾到內地參觀學習,了解農業新技術、農作物新品種、農業科技新成果,把示范園區打造成實訓基地,讓農牧民群眾在示范區里學理論、學技術、學經營。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提高農牧民的文化素質、科技水平和市場開拓能力,促使其轉變觀念,消除農牧民對示范園區的疑慮,積極主動服務于示范園區,積極引導農業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參與示范園區建設,爭做示范園區的主人,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

4.2做好人才引進、技術引進

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應根據自身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和生態類型,積極引進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大力引進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引進市場開發潛力大、增收效果明顯的農產品是增強園區輻射帶動能力的關鍵,也是實現農業與國內外大市場接軌的關鍵。只要有可靠的技術依托、人才隊伍,就能為示范園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保證。

4.3優化配置區內運輸網絡資源,做好園區品牌的營銷

堅持政府支持引導和市場化經營有機結合,加大對鐵路、公路、民航三大運輸網絡資源的整合力度,創新和發揮信息化平臺作用,將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辦成“內聯農戶、外聯市場”的龍頭產業。在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同時,積極與國內、國際生產加工企業建立聯系,大力開拓銷售市場,為農業、農民提前、產中、產后全方位服務,推動當地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經營。

參考文獻

篇(7)

農業現代化要求運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現代農業技術和設備武裝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農業信息技術作為軟支撐部分,通過收集、加工、傳遞應用各類信息,使硬支撐部分的潛力充分發揮。農業信息化將使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的農業產業經營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識,加速科學技術的應用速度,促進農業實用科學技術的全面推廣和普及。農業信息化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技術培訓和教育,促進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科技意識的增強,從而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1]。

一、農業信息技術在實現農業現代化中的作用

1.農業信息技術加速了傳統農業改造和農業現代化管理

農業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中國土地遼闊,自然條件復雜,氣象和生物性災害頻繁,農戶規模小而且分散,再加上幾千年傳統的生產方式,因而呈現出生產的分散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穩定性。而先進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傳遞技術將有效地克服傳統農業生產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業弱勢。將農業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遙感技術(RS)、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等相結合,大大加強了對影響農業資源、生態環境、生產條件、氣象、生物災變和生產狀況的宏觀監測和預警預報,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可控性、穩定性和精確性,并能對農業生產過程實行科學、有效的宏觀管理。

2.農業信息技術促進了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

落后的生產管理水平和小農意識經營管理水平,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障礙。隨著農業信息系統(GIS)的建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農業信息網站及時準確地向農民提供政策信息、技術信息、價格信息、生產信息、庫存信息以及氣象信息,提供中長期的市場預測分析,指導幫助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和經營。建立農產品和農業服務貿易的快速交易通道,農民在網上洽談,交易在網上實現,降低了農產品的銷售成本。在網上獲得農業生產訂單,減少了農業生產的盲目性。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農業生產者可以與不同產業結盟,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穩定市場占有量,并不斷拓展新的市場。由此可見農業實現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說農業信息技術對整個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農業科研、農業教育以及農村發展和農村文化生活產生了無法估量的積極影響,成為現代農業的主導技術之一,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2]。

二、農業信息技術培訓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要途徑

1.加強信息技術培訓的重要性

“十二五”農業發展方向就是建設農業現代化,就寶應縣來講,農業現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低,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因素。要改變這一現狀,出路只有一條,必須加快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及農業生產者在計算機操作、網絡知識、農業信息采集上傳技術和農業專家系統應用技術等高新技術培訓,讓更多農民掌握現代農業科技技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大幅度提高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對先進農業技術及工具的采用,決定著對農產品市場信息的捕捉、分析與判斷。農民不僅是農業的主體,更是農民增收的主體,只有培養出覺悟高、懂技術、善經營、能創業的現代職業農民,才能使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2.農廣校是農民信息技術培訓的重要陣地

寶應縣農廣校在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為現代農業科技示范推廣的一個重要渠道。2005年寶應縣農廣校實施了農業信息技能培訓工程項目。累計培訓學員3500人,培訓對象從對農民的培訓向農村干部、農村加工、流通、生產經營等龍頭企業和鄉鎮企業的領導、技術人員和從業人員延伸。寶應縣農廣校在科技教育培訓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取得較好的培訓效果。通過問卷調查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76份,涉及14個鄉鎮。從調查的學員分析看,90%以上的學員都掌握了農業信息技術,80%的學員,特別是村干部學員能用所學的農業信息技術和生產技能發家致富,成為廣大農民群眾致富的領頭雁,一大批學員成為當地發家致富的典型戶。學員祁國銀入學前種糧為主,零星張了5畝田藕,由于缺乏市場信息觀念,藕難賣。通過兩年培訓學習后,運用現代農業技術和網絡信息,發展了200畝藕田,而且帶領全村發展荷藕產業,興辦了荷藕加工廠,系列藕制品出口國外。帶動全村經濟大幅上升。學員陸書詠,經營大棚蔬菜種植已經有很多年,通過培訓后種植面積達150畝。一家日本公司為辣蓼的生產在網上尋找合作伙伴,陸書詠在網上看到這信息,立即和對方取得聯系,經過多方的交流,雙方就合作事宜達成了共識。目前,日方對寶應進行現場調研后,決定與陸書詠就辣蓼項目進行長期的合作,項目一期投資200萬元,實施規模達300畝。像這樣學以致用、致富的學員還很多。

3.農業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的新路子

在終身教育已成必然趨勢的新世紀,隨著農業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農民對教育培訓的需求必然是多層次的。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要適應農民的廣泛需求,農廣校要積極創造條件,拓展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的科技培訓,實現各層次教育的連貫和溝通。采用更多為廣大農民樂意接受,為廣大農村干部和科技人員所歡迎的形式和載體。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利用網絡教學,增強培訓手段。如農廣校借助網絡等高科技手段開展遠程教育培訓就是借科技之力傳播科技之業的好形式,使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更為直接有效的服務,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篇(8)

1 回答好三個問題

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創新材料和先進制造等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科技的一個突出特征表現為跨產業、多領域的科技集成與融合[1],其復雜性、專業性與深奧性遠超傳統農業技術,也超出一般受眾的知識范疇和理解能力。因此,對于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報道不像傳統農業技術那樣容易說清楚,僅介紹研究成果本身還不夠,至少要回答清楚三個問題――“為什么立項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將會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第一個問題就是要交代研究的背景或來龍去脈,幫助受眾理解和消化有關內容;第二個問題就是要點明具體的研究成果,并且是最重要的成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將所有成果堆砌在一起;第三個問題就是闡述該成果的重大意義與應用價值以及對今后研究的影響。

以《農民日報》對“麻育秧膜”的報道[2]為例,開篇先聲奪人,吸引讀者注意,“這可不是一種簡單的地膜,它叫麻育秧膜。只要把它墊在我們水稻育秧盤里,不但能保護秧苗,還能保證機插不散秧,特別方便”。然后圍繞回答上述三個問題展開。為什么立項研究?“在傳統的育秧環節中,一直存在著秧苗根系不牢、容易散秧、取秧運秧不便、漏插率高等問題。有時,農民們已經準備好了插秧機,可由于育秧盤不給力,散秧多,只能臨時又改用人工插秧。這也成為了制約水稻機插技術應用的瓶頸問題”。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利用麻等植物纖維研制出環保型麻地膜,同時進一步改變配方和工藝,研制出適宜育秧育草的麻纖維育苗基布”,“屬于國內外首創”,“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將會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麻育秧膜的使用,不但能有效固定秧苗,利于機插秧早插早發高產;同時,育成的秧苗根系發達、白根多、整齊健壯,即使是下雨天也可機插,易取秧、運輸和裝秧,省工節本。更為重要的是,麻育秧膜的使用,保證了插秧機在插秧時易分秧,對秧苗的傷害更輕,漏插的秧苗更少,插秧后返青快,能顯著提高水稻機插效率和質量”。看完這三個問題的回答,對“麻育秧膜”是何物就大致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了。

2 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和大眾關心的話題

將科技成果與當前社會熱點或大眾關心的話題聯系起來進行報道,可提升成果傳播的效果。這也是新聞宣傳工作所要求的“三貼近”原則的體現。很多農業科技成果表面上與社會熱點或大眾關心的話題并無關聯,但實際上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關鍵是慧眼識“珠”,找出這種關聯性,并以此為切入點對成果進行報道。

以《農民日報》對“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報道[3]為例,原題為“加工所‘GTF的結構解析與功能評價項目’榮獲2012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般受眾從題中看不懂“GTF”為何物,也看不出“GTF”與自己有何關系。但文中提到“‘GTF’可作為糖尿病的輔助治療制劑和糖尿病人的保健食品”。因此,《農民日報》在報道時將獲獎成果與大眾普遍關注的糖尿病聯系起來,取題為“中國農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并緊緊圍繞該話題展開報道,引起了糖尿病患者的關注。

3 注重從學術論文和會議中挖掘

學術論文是科研成果或進展的一種常見形式,尤其是發表在國際知名刊物上的高水平論文往往就是重大科研進展的展示。因此,學術論文本身就具有新聞性,其中包含著“為什么立項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將會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等三個問題的答案,只要稍作通俗轉換,就可編寫出高質量的科技新聞稿。目前,國內對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及子刊等國際頂尖雜志上的論文進行新聞報道較為重視,對其他高影響因子SCI論文的新聞報道相對弱化。這里需要提及注意的是,由于國內與國外存在時差,對在國外雜志上發表的論文要搞清楚對應國內的時間,提前準備好新聞稿,并與雜志出版時間同步發稿,保證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以《科技日報》對在《科學》雜志發表有關“H7N9流感病毒傳播機制”論文的報道[4]為例,由于當年我國內地多地出現人感染H7N9病例,引起高度關注,其中該病毒能否在人際間傳播是焦點問題之一,圍繞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自然也會引起公眾的極大關注。相關科研人員與《科技日報》等國內重要媒體記者密切溝通,在前一天精心準備新聞稿件,幾乎與同時見報,并且刊登在頭版報眼等重要版面位置,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學術會議是相關領域科技專家匯聚一起,圍繞某一主題進行研討的一個學術平臺,不僅有科研進展的報告,而且有科技發展的建議,蘊藏著很多科技新聞,但報道時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捕捉受眾關注的問題,提煉核心內容,突出其中具有重要新聞價值的亮點。以《光明日報》對“第五屆全國蔬菜規模化高效育苗技術經驗交流會”的報道[5]為例,會議內容很豐富,既有技術交流與成果展示,又有產業分析與發展建議,《光明日報》報道時聚焦蔬菜育苗產業的制約因素,闡述了這一產業面臨的三大問題,并提出我國蔬菜育苗技術亟待創新的重點,為行業受眾尤其是科技人員提供了重要信息。

4 把握農業科技新聞報道的節點

農業科研具有明顯的周期性與不確定性,但作為農業科研項目又有明確的階段性任務,因此要全過程跟蹤科研項目的研究進程,并利用階段性項目推進會、進展匯報會、國內外相關領域研討會等機會不失時機地報道科研項目的重大進展。同時,在報道時要有所選擇,可能細數成果不少,但不必一一點到,應突出其中一項重要進展,并說深說透,否則會給人“零零散散”和“平平淡淡”的感覺,印象不深。以《中國科學報》對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重大突發性自然災害預警與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實施一年來進展的報道[6]為例,該項目在2012年啟動,2013年召開項目推進會,會上6個課題研究團隊分別匯報了項目實施一年來的進展,合計大大小小的成果多達數十個。但《中國科學報》僅選擇了其中一項相對成熟和重要的成果――“全國突發災害數據庫初步建成”作為主題展開報道,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此外,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開展農業科技成果的報道,結合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農時季節更有針對性,傳播效果也會更好。以《新華社》對“水稻缽苗機插新技術”的報道[7]為例,該技術據稱是水稻生產技術的一次更新換代,已在水稻產區大面積推廣應用。該科研團隊利用5月份東北水稻育秧季節,在黑龍江墾區組織召開水稻缽苗機插技術現場觀摩會,邀請《新華社》等媒體觀摩報道,介紹該技術的優勢及應用前景,讓人感到很接地氣。

5 融科學性、通俗性與藝術性于一體

篇(9)

1.園區簡介

川中丘區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是省級農業科技園,位于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距內江城區12公里,規劃面積1萬畝,總投資1.74億元,將通過3年建成年產值達3億元以上。該園以新聞巨子范長江故居所在的趙家壩為核心,總體設計分為:“一館一廊、兩街一市、板塊(一館:范長江紀念館;一廊:長江文化長廊;兩街:長江街和商貿街;一市:農產品集散市場;板塊:特種水產、設施蔬菜、彩色農業、林果示范、花卉苗木、濕地農業、觀光旅游、加工與居民集居)”。園區是集旅游、觀光、休閑、農商貿、產業發展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園。

2.園區規劃背景條件

2.1 政策指導、實地謀劃

按照2009年省委、省政府21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帶動全區農民工創業園區建設,由我區農勞辦考核和申報,經內江市勞務開發暨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并于2010年7月8日認定(即內農勞領發[2010]06號文件),命名川中丘區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為“內江市農民工創業園”稱號。園區是我區積極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實施失業返鄉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的一次成功嘗試。

園區在傳統農業基礎上,根據川中優勢來謀劃產業,將名人故居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打造一個“既有紀念性、又有地標性和科技示范性”的現代化農業生態觀光園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2 農業示范園建設與紅色旅游的互動整合

田家鎮是以農業經濟發展的中等鎮,還是新聞巨子范長江的故居,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意義。面對成渝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建設這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內江改變傳統觀念和創新機制,將名人效應、紅色旅游與生態觀光農業相結合進行開發,既能避免單純開發名人故居和單純建設農業園區存在的內容單一、形式不新的弊端,又能通過擴大載體。獨辟蹊徑實行“文農聯姻”,大打“長江牌”,以此擴大東興區的對外影響力和促進東興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2.3 規劃起點高、規模大

園區的總體設計分為“一館一廊、兩街一市、板塊”,把川中丘區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打造成具有丘陵地區特點的現代特色農業的亮點、增長點。園區以田家鎮8個村、5個壩為中心;以無公害大棚蔬菜規模種植、苗木繁殖和名特優水產養殖及種苗生產為主導產業;以范長江故居為載體的文化資源作為紅色觀光旅游的主要內容。項目基礎設施規范化,田網、路網、水網、電網“四網”配套;生產過程標準化,通過專合組織、合作社等組織連農戶建基地,實現規?;a和農產品銷售現代化。

2.4 完善的鎮政府信息公開網

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政府信息網開設了“單位簡介、政務公開、政策法規、領導分工、信息動態、辦事指南、圖片新聞、便民服務”八個板塊,涉及農村黨的建設、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農村社會穩定、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教育等諸多方面,與“三農”問題息息相關,有利于建立一條多途徑、廣覆蓋、全方位送科技信息下鄉、進村、入戶的新途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有利于滿足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對科技信息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提高科技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5 尋求科研合作,修復范長江故居

園區與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建立技術合作關系,依托專家教授、區鄉農業科技專家和技術人員,推廣種養殖優良品種,推行標準化生產,提升園區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充分展示現代農業的新技術、新品種,避免低水平運行,真正將示范區建成輻射帶動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和農民增收的示范窗口。

范長江故居修復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故居保持了舊有風貌,并對周邊環境進行了設計。故居修復和周邊環境打造按照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建設規劃,做到規劃新、環境美,將之建設成為集旅游、紀念、參觀于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有新聞理想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朝圣”的地方。

3.園區建設成效

3.1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大成績

建成三元村、正子村生產便道10千米、機耕道2千米;新建港灣式停車站1個;獅子村通村公路資金全部到位,目前正在建設中。全年新建山坪塘139口、河堰1處、郭家壩二級堤灌站80千瓦,整治垮塌渠溝260米,渠道掏瘀10000米,建成田間自流管網4千米,改善了全鎮農業用水條件,成功實施了羊寺溝病危水庫泄洪渡汛。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255口,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為農業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增強了經濟發展后勁。

3.2 城鄉統籌效果明顯

由于歷史和體制的原因,田家鎮城鄉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差距較大。近年來,經濟和社會事業均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在城鎮開發、重點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新農村建設方面,大力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先后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廣播,村村通有線電視及農村遠程教育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社會保障方面,我鎮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合作醫療、農村規范化衛生室、優化教育資源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為統籌城鄉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轉貼于

3.3 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鎮政府結合實際,科學規劃,將正子村趙家壩作為農業示范園區的核心區。該區域目前已入住農業示范園、范長江故居修繕和新農村建設三大項目。園區內已有蔬菜種植大戶(10畝以上)59戶,種植面積1458畝,水產養殖290畝;園區內范長江故居修繕工程現已完成房屋賠償、道路建設等各項前期工作,房屋修繕工程已接近尾聲;新村五改建設已完成92戶,已規劃建設新農村風貌改造工程18戶,村辦工程已相繼完工。

3.4 對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支撐作用

川中丘區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建設整合了資源,把很多分散、零星的項目資金進行了重新配置,集中力量辦大事,建一塊成一塊,建一片成一片,拉動了一方農民增收致富;實現了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材料、新農機在園區的充分應用,充分體現了現代元素,為東興區的新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實現了規?;a,在規?;幕A上帶動標準化生產,進而實現品牌化;創新了經營機制,通過大流轉、小業主等模式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4.園區發展戰略構想

4.1 加快發展農村教育

園區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必須發展農村教育,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一是堅持九年義務教育,依法保障農民受教育的權利,防止中小學生輟學,成為新的文盲;二是努力辦好技術教育,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和推廣先進技術,特別是把園區科技示范戶、專業大戶作為農業技術培訓的重點,把農民技術教育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職責來抓;三是區內廣播、電視等輿論宣傳部門要面向農民和經營戶,多宣傳科學文化、科學致富的新知識、新經驗;四是加快園區社會保障改革的步伐,發展衛生事業,改善醫療條件,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

4.2 做好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與產品研發工作

通過技術創新來達到農產品創新以占領擴大市場份額并最終滿足園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據統計,國內農產品創新成功率僅在10%以下,其中技術因素是影響產品創新的重要因素,成功的技術創新是川中丘區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產品創新與研發前提和關鍵,做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與產品研發工作三位一體,從而在發展農業產業和觀光旅游業的基礎上帶動二、三產業的發展。

4.3 協調人口與資源的關系,優化人力資源與土地的組合

園區要充分開發豐富的人力資源,還要合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從而協調兩者的矛盾。將勞動力從耕地領域轉向非耕地領域,一部分在園區就地轉化,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從事農業產前和產后服務,以及進一步投放到改土、造林、筑路等農業基本建設項目上去;另一部分引導轉向第二、三產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園區土地資源的利用,要通過深度開發和廣度開發,挖掘其生產潛力,并且應注意合理保護,建立資源節約型生產體系,著眼于可持續發展。

4.4 發展現代農業,建立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篇(10)

我國對農業科技園的探討始于20世紀80年代,1994年提出農業科技園建設,到1996年才開始發展,至1999年后全國開始進入建設農業科技園的高峰。目前,我國共有國家級農業科技園65個,分別是2001年8月第1批認定的2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2004年4月認定的第2批15個國家農業科技園、2010年12月認定的第3批國家農業科技園27個,另外,還有2010年3月有公布確定沈陽輝山農業科技園和江西井岡山農業科技園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目前,全國縣級以上的地方農業科技園已達六千多個,園區的類型也呈現多樣化,有政府主導、科研院校主導、企業主導、國際或者地區之間的合作以及其他類型的農業科技園。 

我國農業科技園的概念是在1994年提出的,從無到有,至今雖只經歷了18a的發展歷程,但農業科技園的學會組織、發展模式、類型、理論等各方面不斷深入,發展迅速,如:成立了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園區分會,已舉辦過11屆中國農業園區論壇等,出版了《中國農業科技園區持續發展》和《農業科技園區規劃理論與實踐》等眾多的相關專題論文集?,F階段有關農業園區規劃的法規有:《農業科技園區指南》、《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十一五“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綱要》、《農業部關于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意見》等,以及各省、市、縣的農業科技園均有相關的法規和政策,但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關于全國農業科技園區通用法律法規體系和技術標準規范體系,致使各地的農業科技園發展導向模糊,各農業科技園良莠不齊,但總的方向仍然保持快速向前發展。 

2 中國農業科技園的歷史沿革 

如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樣,都要經歷從萌芽到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只有經歷了曲折漫長的成長,才能不斷的完善。本文把農業科技園發展歷程和前人研究的資料進行綜合整理,從科技史的角度展開研究,針對農業科技園史進行梳理,把農業科技園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進行研究,力求呈現中國農業科技園清晰的變革過程。 

2.1 農業科技園萌芽(20世紀80年代~1992年農業產業化的提出) 

農業科技園萌芽時期是20世紀80年代到農業產業化的提出。長期以來,中國農業一直是傳統型農業。改革開放后,隨著農業體制和結構的調整,人們的認識也進入質的深化,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號召下,農業與科技的相聯性變得更為緊密,農業技術與農業科技大步的走入普通農民的視野,探討如何推動發展生產力是這個時期的主旋律。與此同時,改革開放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外面世界的信息,同一時期這個階段,美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完全實行了農業機械化和規?;a方式也逐步由粗放型轉化到集約型,其農業生產特點和效益有較之明顯的優勢。 

我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要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最主要的就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但是如何突破呢?人們已經意識到應該實行農業科技變革。農業科技變革是一個求變的過程,是呈隱性的,人們開始大量的把產前、產中、產后各種整體與部分相結合,只是當時無法清晰的表達出這個概念,這一時期一直持續到農業產業化的提出。 

2.2 農業科技園的發端 

農業科技園的發端是以農業專業化、產業化經營作為一種新的生產經營方式。農業產業化誕生于1992~1993年,是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時期。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種新的生產經營方式,主題是探討如何形成規模和提高產量。 

20世紀80年代末新加坡首先明確提出了農業科技園這個新概念,新理論需要一個時間檢驗的過程,直到新加坡農業科技園成功得到肯定時,很多國家開始效仿設立農業科技園區的做法。中國此時正是全國農業產業化的運作期,各地都開始運行農業產業化,打造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經營特色。國內對農業科技園探討還只停留在與農業產業化進行對比,以及對新加坡的農業科技園進行研究,如:發表最早的農業科技園的論文是1992年刊登在《東南亞研究》期刊上的《新加坡的農業科技園》一文,中國農業科技園區正是基于此而開始發端。 

2.3 農業科技園的興起 

農業科技園興起階段為1994~1999年,這時期農業科技園的建設還處于摸索階段。 

隨著科技的進步,利用科技成果圍繞農業產業化進行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在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現代農業概念,即:利用生物學、信息技術等高科技運用到農業產業化生產當中。當然這一期間的類型是以政府主導為主,科研院校參與為輔。因為在建立農業科技園的時候,選擇的是高投入、高技術的項目,同時需要配置相應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這一時期農業科技園主要是以引進國外技術為主。1993年北京建立的以展示以色列設施農業和節水技術為主體的示范農場,1994年上海建立的引進荷蘭技術進行工廠化生產的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2]。值得注意的是,煙臺、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城市也都相續開始在做農業科技園的實踐嘗試,雖然規模和動作比較小,還處于興起階段,但這一舉動直接推動了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

       2.4 由點到面發展 

農業科技園興起后實踐的直接后果,即經濟效益導致了對農業科技園的發展由點到面全面鋪開,這一階段為2000~2011年。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聯合管理辦公室統計,2002~2008年間,試點的36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就自主開發科技項目2331個,引進農業新技術3870項,實現年產值959.92億元[3]。 

這一時期各種農業科技園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2年,全國各級各類農業科技園已達六千多個。從類型上來看,由興起的政府主導單一模式發展為以企業型主導園區、科研院校主導或參與的綜合農業科技園等各種類型。從功能上看,從示范功能發展出培訓功能、科研功能、示范功能、推廣功能以及公司與農戶形成基地的“龍頭”功能。當然,還可以從經營方式、立項類型、生態類型等各種角度進行劃分。總之,不管如何劃分,農業科技園區的發展蓬勃向上,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農民的增收起著顯著的作用。 

2.5 農業科技園現今狀況 

農業科技園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層次、多功能的示范園區,包括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企業和民營農業科技園區、都市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工廠化高效科技園區、生態農業園[4]。農業科技園有效輻射帶動了農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及農業產業化,使大家認識到科技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是農業科技園的必然選擇。 

企業—生產—科研三者高度結合,相互依賴的程度加深,但農業科技園只是一個平臺,與國外對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存在的問題就是管理體制和政策及科技人員三者之間的協調關系,人的因素決定著農業科技園的發展之路,目前急需突破現有的理論框架,加深農業科技園的認識,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把外延和學科交叉結合進行徹底研究應用,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生產潛力,所以現今階段依然處于成熟完善階段。 

3 中國農業科技園的未來發展 

農業科技園自萌芽、發端、興起、發展,這一切悄然的轉變,它的歷史進程與人們的認識和政府的重視程度緊密相聯。從事物發展的關鍵主體來看,人的因素至關重要。為農業科技園源源不斷地輸入人力資源,才能保證農業科技園日益發展壯大,更好地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由此,培養適應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的相關人才就成了必然。目前,國家研究生教育逐步加大專業碩士人才培養的力度就在此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特別是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的培養,不僅學制縮短至兩年,而且更加注重與生產實際的結合,這無疑為農業科技園的發展儲備了潛在的人力資源。農業科技園建設逐步走向常態化和高端化的發展趨勢,對農業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一方面可以促進涉及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相關學科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的培養正迎合了農業科技園發展的需求,二者一拍即合,具有很大的合作潛力。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二者密切合作,定能開拓更為廣闊的互惠雙贏空間。 

參考文獻 

[] 王朝全.從農業技術的物品特性論農業科技園的制度邏輯[J].中國科技論壇,2003(2):67-70. 

上一篇: 體育教育專業論文 下一篇: 高中政治教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全部一级视频 | 在线āv视频国产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日韩国产欧美丝袜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婷婷色免费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