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6: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傳統飲食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最常用的是音畫同步,即用音樂來復述、強調畫面的視覺內容,音樂與畫面的情緒、節奏一致,視聽統一。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人們逐漸不滿足于用音樂直接表現畫面的情緒、氣氛,由此產生了音畫對位的結合方式,即音樂所表現的情緒、節奏、主題等與畫面中所呈現的情緒、節奏、主題等截然相反,通過對比,反襯,烘托出畫面的內容。這種結合方式有利于音樂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影片具有更豐富的內涵。
從電影音樂與電影的關系來看,它們之間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不管什么樣的電影音樂,對其進行評價,并不是以音樂的音響效果為標準的,而是以是否體現了影片的總體構思為準繩。電影音樂首先應該是屬于電影的,它的存在和發展都必須符合電影的觀念和需要,無論是主題創作音樂,還是資料性音樂,都必須與影片風格統一,與敘事節奏相輔相成,與電影其他的元素相匹配。電影音樂的結構形態語言以及長度,都必須由電影的要求來決定,而不能離開影片孤立地強調音樂的表現性和完整性。總之,電影音樂必須是為電影的整體要求服務,并自然地發展和分寸適當地存在。只有設計自然,在審美主體不知不覺中起作用的電影音樂才是電影音樂的上乘之作。
電影音樂具有對人物文化傳統的表述功能
在電影藝術中,音樂和視覺影像時時刻刻都在描繪著特定民族的風俗、信念與習慣,傳達著知識、藝術、道德與法律的信息,暗示著一種歷史的與人文的氣息。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會有形或無形地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習慣和文化傳統的影響。一個民族的文化具體表現為一種特有的生活方式,一個群體的心靈狀態、習慣與性格特征,是一種物質上、知識上、精神上的生活狀態的整體顯現。作為一種特定生活方式的整體,文化包括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規范,它是信息、知識和工具的載體,是一種從學習中得到的行為方式,也是所有的社會成員共有的。
電影音樂對人物文化傳統的表述往往是以音樂主題的方式實現的。音樂主題是影片音樂的“核心”部分,是描繪人物形象最突出、最富于樂思的旋律與節奏。美國電影理論家邁克爾?拉畢格在《影視導演技術與美學》中說:“一種特殊的管弦樂法或特殊的音樂節拍貫穿整部電影是由角色、場合或情緒所設定的。”電影音樂對人物形象的描繪不是理性的詮釋,而是感性的刻畫,是通過感性的節拍、旋律、節奏以及不同器樂音色的特點來描寫人物文化傳統與性格特征的。在電影音樂中,不同的樂思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與立意,不同的樂器擁有不同的地域色彩與特性,這種旋律的立意與特性不僅能夠突出人物情感和性格的特質,也能為某些場面創造出一種特殊的文化與民族的氛圍。例如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影片《廊橋遺夢》中,導演在兩個主要的場景里通過收音機傳遞出來的、有聲源的意大利歌劇音樂交代了女主人公弗蘭西斯卡的出生地域、文化背景和人物的興趣、品味,并通過歌劇音樂刻畫出主人公內心那種多情浪漫的性格特點以及她美好的個人理想與沉悶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使影片中這對男女之間真摯動人的愛情故事的發生具有人物性格上的依據和可信性。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30-0106-01
一、高師音樂教學的現狀剖析
我國高師音樂教學是我國音樂教育中的主要支撐力量,經過長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我國一些地區的高師民族音樂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師的教育觀念及素質結構、教學方式方法上存在單一、對傳統文化融入不足、多元音樂文化意識淺顯等弊端。大多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時采用的都是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們在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下進行學習,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協作和共同解決問題的互動性,民族音樂課變得較為單調、枯燥、乏味。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音樂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極不平衡,以鋼琴、聲樂、中西器樂和綜合音樂理論教師為主,專職民族音樂教師很少,學科隊伍師資匱乏,重技輕藝,重西輕中。作為教學主體的實踐教學環節開展很少,或者手段簡單,欠科學性,這與當下教育部門所呼吁倡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科學教育理念相違背。種種現象,無疑會制約著高師民族音樂教學的發展和民族傳統文化的進步發揚,作為基礎音樂課程的民族音樂課程教學能效如果滯后,其它的音樂技能和理論知識掌握再深亦是缺憾。因此在現階段,我國高師音樂教學中需要傳統文化的滲透和融入,通過對民族音樂文化、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促進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轉變,調整高師音樂教學的結構,構建科學的、完善的、合理的高師音樂教學體系。
二、高師音樂教學與文化的結合
教育部最新的《指導綱要》中明確強調:提倡學科知識的綜合,注意音樂與文化相結合。應該貫穿“文化中的音樂”和“音樂中的文化”的理念和方法,以利于理解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和音樂在文化整體中的位置和特點。使高師音樂教育在突出師范性的同時還能傳播和創新民族音樂文化,為培養合格的音樂教育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所有的音樂課程尤其是民族音樂課的內容需要向橫向拓展,尋找與其它知識領域的切合點。可以考慮在教學中增加不同地域風格的現代創作音樂的介紹,內容涉及藝術歌曲、群眾歌曲、流行歌曲和器樂作品。特別是運用民族音樂元素創作的流行歌曲、或具有流行音樂外觀形式的民族音樂的介入,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到民族音樂其實無所不在,離我們并不遙遠。這種由導入,漸進趨近的方式,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事半功倍之效,逐漸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和感情,并在此過程中樹立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高師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融入的建議和對策
在觀念上要樹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觀念。把民族音樂放在第一位,扭轉重視西洋音樂輕視民族音樂的觀念。在聲樂、器樂、音樂理論等課程中加強民族音樂文化的內容,盡可能多的向學生灌輸我國的傳統的音樂文化,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去比較中西音樂文化的差異,盡可能多的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成為一個合格的音樂工作者。其次要大力培養和引進傳統民族音樂文化人才,培養一批傳承民族音樂教育的師資隊伍,增強和提高承擔民族音樂教學的教師素質和業務水平,切實提高民族音樂教育效果和質量。再次,調整民族音樂教學的結構。特別是在聲樂教學中要充分吸收民族音樂中合理的發聲技巧,加大聲樂演唱中的民歌曲目;在樂理教學中要加大民族調式理論和民族音階理論教學;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增添優秀民族曲目;在器樂教學中設置民族器樂的教學。
對民族音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要遵循四個原則:第一,促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加強民族音樂的唱奏能力與民族音樂文化視野的統一。要求學生既能掌握所唱奏曲目,又能對所掌握的民族音樂文化資源作理論性系統性的表述,按照民族音樂學的觀點,“既知道是什么,又知道為什么”。第二,提高學生的審美內涵,堅持嚴密的技術結構和深層審美內涵的統一。要求學生以嫻熟的技巧準確掌握曲目所固有的形態結構,并能對該形態所表達的深層審美意蘊有深刻獨到的感悟。第三,知識技能的素質和數量的統一。一方面要求學生準確、到位,并有較高文化品位地掌握唱奏風格,又要對所要掌握曲目的量有硬性要求。第四,傳統的系統性和個人的創造性。既要求學生對傳統的音樂藝術成果有系統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以保證個性創造力的發展。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價值。歷史告訴我們,任何民族在任何時展文化,必須重視弘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離開了傳統文化,就丟掉了文化之魂。在當今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下,“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 等消極思想在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在激烈的社會競爭面前,在各種社會丑惡現象面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處世哲學。面對社會的不公又無力改變,眼看道德水平的滑坡卻無可奈何,最終部分學生把自己定位為“社會看客”,對社會責任淡漠。
一、當代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缺失成因的教育學探究
(一)教育價值取向的偏差———偏重于功利價值
教育學認為,教育價值是指教育對人和社會的意義、功效和利益。其中培養既善且美的人的價值稱為教育的內在價值或理想價值,造福于社會的價值稱為教育的外在價值或功利價值。對教育價值的不同看法形成了教育者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制約著他們的教育價值取向,進而現實地影響其對教育目標的理解、教育內容的安排、教育方式的選擇等。而當前教育價值取向偏重于功利價值,這種教育價值取向把大學生作為一種“政治人”、“經濟人”或“技術人”來培養,往往會抑制大學生全面的、充分的發展。同時這種教育價值取向使社會過分看重大學生的考試分數和文憑證書,而忽視受教育者自身素質的提高,與素質教育格格不入。在這種教育價值取向的“引導”下,就會很容易出現大學生不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自身素質全面的提高,而重視考試分數與畢業文憑的現象。
1.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沖擊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高等教育大眾化之勢洶涌澎湃,勢不可擋,先后出現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是美國社會學家、高等教育專家馬丁·特羅率先提出,他把高等教育發展分為精英、大眾、普及三個階段。所謂高等教育大眾化,按適齡青年可進入大學學習的百分比劃分,如果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或超過15%,即已進入大眾化階段,達到或超過50%即進入普及化階段。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許多問題得以顯現。大眾化階段,由于入學人數劇增,而國家財力有限,大學不得不面對社會越來越大的升學需求和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的現實壓力。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的加劇,我國大學招生人滿為患,許多大學不考慮自身的容量和條件,盲目追求數量,擴大規模,甚至幻想通過學費來緩解辦學經費的不足。因此,學費的持續增長而校園的工作和學習條件持續退化,最終是學生要面對擁擠的教室和日趨惡化的教學條件。結果,大學質量嚴重滑坡已是不爭的事實。
2.教育評價體系的急功近利
由于歷史原因和特殊國情,我國高校一直比較關注考試成績,把學習成績作為評優和選拔的最重要的指標。如今學習則越來越關注畢業生的考研率、就業率等指標。內部評價體系的急功近利化取向,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外部評價體系雖設置眾多指標,諸如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然而眾所周知,這些指標是無法完全量化的,龐大而復雜的學校是無法僅用數字來衡量的。對學校規模的注重,導致全國范圍內掀起了高校圈地運動,而對學校聲譽等微觀軟性指標重視程度不夠,則導致傳統大學精神的缺失。重理輕文現象依然存在,對于產生經濟效益快的理科院校重視有余,而體現文科院校科研和學術實力的指標在評價體系中很少體現,評價指標中人文科學相關的指標“權重”也過小,教育評價體系的這種工具化合功利性取向,對優秀人才的培養和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二)傳統文化傳播途徑的欠缺
一、引言
在悠久璀璨的中國文化中,中國飲食文化獨具魅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粵菜是中國傳統著名菜系之一,以其獨具一格的特色而聞名中外。隨著廣州亞運會,深圳世界大運會等大型國際性活動的相繼舉辦,廣東的旅游業也將會迅速發展。粵菜向國際友人提供了了解中國、感受中國文化、感受廣東特色文化的窗口。粵菜菜單的翻譯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略,好的菜單翻譯不僅能向外賓傳達菜肴的信息,而且還有利于廣東飲食文化的傳播。粵菜菜單作為一種溝通渠道,它通過文字向食客傳遞廣東飲食習慣和文化信息,在粵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對外交流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為進一步弘揚廣東獨具魅力的飲食文化,促進粵文化與外國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粵菜菜單的英譯日益顯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影響粵菜菜單英譯的因素
1. 粵菜菜式中的詞匯空缺
由于地域差異與文化差異,世界各國各地區形成了不同的飲食和制作方法,并各自承載著豐富的民俗風情、地域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區域飲食文化的特殊性必然也表現出語言的獨特性,如粵菜中的“鴨母捻、油條”等詞匯,嚴格的講,在英語中并沒有相應的詞來翻譯,然而這兩種翻譯過來卻是完全不同的食物,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背景。例如“鴨母捻”類似北方的湯圓,翻譯為“Duck’s twist”,全然沒有原文的意思,“油條”翻譯為“Fried bread stick”。如果對飲食文化和背景知識疏于了解,譯文讀者無法體會到該菜的內涵。
2. 望文生義的誤譯
粵菜菜肴不僅注重色香味俱全,制作工藝精良,而且菜名講究,往往采用比喻、夸張、象征、典故等方式,使得粵菜菜名名稱美妙動聽,形象逼真,而人們在品嘗這些菜肴的同時也浮想聯翩,回味無窮。但是這些菜名的特殊性也給翻譯帶來難度。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考慮菜肴的原料、制作工藝、文化背景等,一旦把握不當,望文生義翻譯,就會造成誤解,不僅影響外賓的食欲,更起不到文化宣傳和交流的效果。
如“鳳爪”就是不是什么鳳的腳,如翻譯為“Phoenix Feet”就會讓外國食客不知所云,產生誤解。根據廣東的文化及中國文化,“鳳爪”即為“雞爪”,如翻譯為“Steamed Chicken Feet with Sauce”就讓外國食客既知道制作原料、烹飪工藝和配料,也能浮想聯翩,激發食欲。又如廣東小吃“生肉包”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譯為“Raw Meet Bun”就會讓外國食客覺得奇怪,一般在國外只見過生牛排、生魚片等可以食用,卻未見過生豬肉可以食用。其實,根據廣東特色和制作工藝,“生肉包”就是蒸豬肉包,因而翻譯為“Steamed Pork Bun”更準確,更能反映出其特色。論文參考,翻譯。
3. 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
粵菜菜肴主要從“色、香、味、形”等方面來評價飲食的好壞。這種飲食觀念導致了與國外的烹飪文化也不盡相同。論文參考,翻譯。西方人不會食用他們認為沒有營養價值的東西,烹飪方法比較簡單,而粵菜烹飪講求整體和調和之美。廣東的飲食除了飲食的目的,還要帶來對美味的渴望,帶來身心的愉悅。而在烹飪原料上國外人不會食用動物內臟,但是這些經過煎、炒、炸等方法稱為廣東人餐桌上美味佳肴。“川貝雪梨豬肺湯”,“桑杏燉豬肺”應分別譯為“Pig Lung Soup with Tendrilleaf FritillaryBulb and Pear”和“Stewed Pig’s Lungwith Mulberry Leaf and Apricot”讓國外食客了解制作原料、工藝和輔料等。
三、粵菜菜單英譯的原則與方法
1. 功能目的理論在粵菜菜單英譯中的應用
功能目的論(skopos theory)強調,翻譯的方法和翻譯的策略必須由譯文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功能決定。根據該理論,決定任何翻譯的首要原則是整個翻譯行為的目的。該理論認為,源語文本(source text)和目的語文本(targettext)是兩種獨立的具有不同價值的文本,具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功能目的理論既重視譯文功能,又照顧原作者和讀者的利益,強調功能與忠實原則。在具體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把譯文功能與處于特定語境的原語文本同時加以細致的分析和考慮,盡可能保持譯文與原文在語言特色上的一致性。
粵菜菜單作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語篇,根據功能翻譯理論來看,粵菜菜單屬于“信息+呼喚”類型的文本,其預期譯文功能是讓外國人對該信息及更深層次的文化有所了解。信息功能是最基本的傳遞菜肴制作原料、烹飪工藝、配料、造型等信息過程。因此,菜單翻譯的核心內容是以目的為指導的“直入主題”,直接介紹、交代具體的制作原料、烹飪方法和配料等,再按照國外食客接受的習慣,讓菜名起到開胃的目的,進而根據烹飪工藝、歷史典故、文化背景進行傳遞,達到飲食文化交流和溝通的目的。論文參考,翻譯。
2. 粵菜菜單的翻譯方法
粵菜菜單不僅在語言表達上充分體現出漢語的語言特點,在句法、詞法和修辭等方面也運用獨特的表達方法,并通過這些表達方法,反映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粵菜菜系較多,融地方特色、傳統特色和歷史典故于其中。因此中文菜單不僅要考慮語言因素,還要兼顧文化信息的轉換。論文參考,翻譯。
根據功能目的理論的原則和跨文化交際的目的,粵菜菜單的英譯方法大體可以規劃為以下幾種:
1)音譯法
語言是系統符號,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接受外來詞。在當前快速發展的國際社會,任何語言都在發生變化,不斷吸收外來詞匯。因而音譯法被應用于粵菜菜單翻譯這種語言特征、文化特色較強的領域,并能取得其他翻譯方法達不到的效果。在粵菜中,有一部分菜名是用地名、人名、象聲詞或地方語來命名的,因而在翻譯中為了保持原有飲食文化的特色和風味,可采用音譯法,讓國外食客接受漢語拼音名稱,了解中國特有的原汁原味飲食文化,從而達到功能目的論的目的,實現飲食文化的跨文化交際。論文參考,翻譯。
如粵菜中的“大同鳳爪”就是按照音譯方法翻譯成“Datong Chicken Legs”,“玉環瑤柱脯”譯為“Yuhuan Scallop Breast”,“麒麟蒸桂魚”譯為“Kirin Steamed Mandarin Fish”。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廣東飲食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隨著國際間交往的日益頻繁得到了外國人的認同和接受。
2)直譯法
直譯法是指在不違反英語語言表達和英語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在譯文中完全保留漢語的指稱意義,使得內容和形式相符。這種翻譯方法不但符合了功能目的論,且實現了語義和語形等值,因而這種方法在菜單翻譯中較為普遍,一般用來翻譯清楚直白的粵菜菜名。例如:“鹵水鵝”(Marinated Goose),“烤乳豬”(Roast Suckling Pig),“蒜香肉排”(Deep-friedSpare Ribs with Garlic)等。直譯菜名實際就是還原菜肴的內容,忠實再現了菜肴的特色,確保了原汁原味,最易國外食客的理解和接受,使人一看便知菜肴的構成和特色。
3)意譯法
不同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表達形式,當語言表達形式成為翻譯障礙時一般采用意譯法。在粵菜菜單翻譯中,意譯法就是將抽象及帶有聯想性的菜名用具體而清晰的形式表達出來。此外,因為許多粵菜菜名具有一定的典故和文化背景,因而在翻譯中可首先描繪出一幅生動的形象,讓食者未嘗其菜,先聽其名,便已食欲大開。因此,在翻譯若照字面意思直譯,沒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國外食客會不理解。例如:“手抓琵琶骨”(Braised Spare Ribs),“釀鴛鴦膏蟹”(Steamed Two Crabs Stuffed with Mash)等。這類翻譯舍去了粵菜菜名中的比喻形象,只譯出原義,并用簡單明了的英語譯出,將菜肴的制作原料和烹飪工藝介紹給食客,起到對飲食文化的交流。
4)借譯法
借譯法,顧名思義就是借用國外人所熟悉并了解的歐洲菜名來部分翻譯粵菜菜名。論文參考,翻譯。和音譯法的“輸出”相反,借譯法是一種“輸入”,這也是達到功能目的論的一種最佳途徑。中外語言在表達形式上的不同之處和飲食文化中的不同之處,使得飲食文化間的交流產生可能。而這種飲食文化的交流反映在翻譯上就是粵菜菜名的英譯需要借助國外飲食文化的表達。只有這樣,菜單的翻譯才更具有特色,更為地道,更易為國外人理解和接受。
例如:“蜜汁叉燒”(Honey-Stewed Barbecue Pork),“爽脆海蟄”(Shredded Jelly Fish)等。這種譯文通俗地道,容易為外國食客接受。
粵菜菜名英譯方法靈活多變,有時同一道菜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以不同的角度來進行翻譯。具體方法的采用要求譯者根據語境進行判斷和選擇,遵守功能目的論的原則,實現菜單傳遞信息、吸引食客、弘揚廣東文化、促進不同文化間的溝通與交流的目的。
四、結束語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一、飲食文化旅游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些年來旅游業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使得飲食文化與旅游業的融合成為一種新的旅游形式,相關聯的旅游產品不斷涌現,成為當下線上線下熱門的旅游話題。學者趙榮光把“飲食文化定義為食物原料開發利用、食品制作和飲食消費過程中的技術、科學、藝術,以及以飲食為基礎的習俗、傳統、思想和哲學”[1],即食生活、食生產、食思想、食事象、食風俗的總稱。
二、南京飲食文化資源
1、南京飲食文化資源類型
南京的飲食文化包括京蘇大菜文化、鴨文化、野菜文化和小吃文化。京蘇大菜歷史悠久,受人文薈萃的熏陶,京蘇大菜名菜眾多,蒸鰣魚、酥鯽魚、鳳菜心、罐罐肉、燉生敲、素什錦菜、燉菜核、八寶一棵松、松子熏肉、扁大肉酥等都非常有名。南京人鴨的消耗量占全國四分之一,且歷史悠久,有板鴨、烤鴨(北京烤鴨的前身)等,形成鴨文化。南京人素有“一口飯一口草”的傳統習俗,野菜中的馬蘭頭、蘆蒿、腦等十分熱銷,形成野菜文化。南京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品種繁多,著名的夫子廟小吃響徹全國,形成小吃文化。
2、南京飲食文化資源特征
(1)底蘊深厚的文化歷史。江南自古是人文薈萃之地,不少古詩文中都留下了文人墨客的江南美食情結,讀來令人食指大動。如坡的《惠崇江上晚景》中描寫到,“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蔞蒿、河豚留下了一段段東坡居士的江鮮情緣。辛棄疾的《鷓鴣天》中描寫的“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率師征陳友諒至瀟湘所寫》中描寫到“馬渡江頭苜蓿香,片云片雨渡瀟湘”,薺菜、苜蓿頭等自古就是南京人愛吃的野菜。鄭板橋的“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可見鮮筍、鰣魚也是鄭先生的最愛。而在文學巨著《紅樓夢》、《儒林外史》、以及《隨園食單》、《白門食譜》等書中都有關于南京美食的記載。(2)原汁原味的清香口味。南京是個包容的城市,接納了五湖四海的人。“南京菜”就是原汁原味、不咸不淡、小資情調。利用時令原材料,體現了菜肴的原汁原味,對成菜的要求是,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淡而不薄,濃而不膩,突出原材料的本味。其風味特點主要表現在口味醇和、咸淡適中、適應面廣、原汁原味。(3)出神入化的刀工技藝。南京菜講究刀工,擅長刀技,技藝高超的廚師,用一把普通菜刀,或雕或刻,或鏤或削,可以做出多種花樣造型,如月季、、荷花等,在品味這一道道美味佳肴之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精雕細琢的工藝品,讓人不忍心去下口,不得不感嘆廚師出神入化的刀工技藝。(4)古樸淳厚的食俗風情[2]。南京為十朝都會,擁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當地特有的古樸淳厚的食俗風情。如南京有正月初八上燈,十八落燈,講究“上燈元宵落燈面”,是南京人元宵燈節期間的食俗。三月三這天,南京人用薺菜花煮雞蛋,傳說可治頭痛。四月初八在南京郊區有吃“烏飯”(青精飯)的習俗。飯是以南天燭(一名青精樹)葉搗爛濾汁泡糯米,晾干蒸煮而成,據說人吃了能強筋骨、益氣力,被譽為“仙家服食”等。
三、南京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1、飲食文化內涵挖掘不深
目前南京餐飲市場上將飲食與文化結合起來的主題餐廳屈指可數,一些因為定位不明確、菜品和服務不佳,曾經“名噪一時”的主題餐廳已經倒閉或者“奄奄一息”。究其原因是在滿足旅游者的基本溫飽需求的同時,飲食文化的挖掘比較淺薄,僅從菜肴表面的色、香、味、形,難以深層次的體現文化特色。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旅游者不僅僅只是為了品嘗美食而出來旅游,更要滿足精神上的文化追求。
2、旅游項目參與性不強
近年來,美食節目大行其道,前有《舌尖上的中國》,緊接著香港明星謝霆鋒加盟《十二道鋒味》攜好友跨界做“廚神”挑動國民味蕾,掀起舌尖之旅。美食制作過程所展現的誘惑不亞于品嘗美食,而南京旅游市場上目前能讓游客直接參與制作的飲食旅游項目少之又少,旅游項目缺乏參與性,單就品嘗美食,不能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品牌營銷意識薄弱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經離我們遠去,飲食文化旅游作為一種旅游商品,要有自己的運營方式和商業包裝機制[3],在旅游市場上需要品牌營銷戰略,而目前旅游市場上有品牌辨識度的飯店極少,僅有的幾個如“南京大排檔”、“獅王府”、“綠柳居”,大部分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缺乏深層次的包裝和宣傳,品牌營銷意識薄弱,不能滿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4、地方特色不夠突出
蘇菜屬于菜系,南京菜又屬于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被稱為“京蘇菜”,地方特色明顯。近些年來,許多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紛紛引入外地菜肴如川菜、粵菜等,菜品出現了多元化的現象,口味繁雜,菜肴中混雜了其他菜系的特色,失去了本幫菜原有的味道,游客難以再品嘗到原汁原味的京蘇大菜,地方特色不再突出。
四、南京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對策
1、打好文化牌,提升軟實力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南京擁有深厚的民俗飲食文化底蘊,挖掘文化內涵,可以通過對一些神話傳說、名人逸事等加以開發利用來提升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文化含量,在文化上做文章[4]。另外也可以通過定期開展節慶展、美食節等活動,利用微電影微視頻展播、講解員現身說法講解美食淵源,圖文并茂地呈現出南京的飲食文化風情,把文化注入飲食中,增強南京飲食文化旅游的競爭力。
2、激發游興,提高游客參與度
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開發一些參與性比較強的旅游項目,讓游客能夠參與制作美食,體味其中的樂趣。比如在品嘗南京小吃蟹黃湯包時,可以讓游客親自體驗包湯包的樂趣,品嘗湯包時可以告訴游客十二字要領: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后吮湯,讓游客回味無窮。南京的鹽水鴨非常出名,可以在品嘗鹽水鴨時,引導游客親自制作鹽水鴨,最后作為地方特產帶回家鄉等。游客在體驗制作美食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美食制作的方法,而且還體驗到制作美食的樂趣,提升游客的游興。
3、實施品牌戰略,增強競爭力
實施品牌戰略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保證。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游客對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開始追求品牌、質量。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對產品進行包裝宣傳,提高品牌的辨識度。并利用廣告宣傳、節慶活動、美食活動如“農業嘉年華”、“南京美食節”等進行大力宣傳,打響知名度,塑造出特色鮮明的知名品牌,從而塑造出南京地域的文化名片。
4、挖掘特色,體驗地方風味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地方特色飲食是經過長年累月、世代相傳而形成的,也是地方飲食文化的象征。它承載著人文情懷,傳承著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讓游客體驗到當地風味特色飲食,是南京文化旅游的重要內容。比如南京人喜歡吃野菜,可以開發別具一格的野菜宴;南京十大小吃非常出名,可以設計專門的旅游線路來品味地方小吃等,把原汁原味的民間菜肴挖掘出來,才能滿足當代人尋求回歸自然的飲食新風尚。
參考文獻:
[1]王健.青島市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3.
[2]王曉文.試論飲食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以福州為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1,(3):112-115.
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提高,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尋求新的休閑方式,旅游的文化性、新奇性、感官體驗受到旅游市場的青睞,美食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舌尖上的中國》大熱,使得游客出行目的不再單一,出行意向選擇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中國飲食文化經歷了五千年的沉淀,有著“烹飪王國”的稱號,并且飲食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排名首位,可見飲食文化不但能夠體現中國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更是旅游經濟效益的體現。川渝地區地處祖國西南,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使得川渝飲食既充滿了江湖味又時時體現著現代文明。川渝飲食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少數民族飲食文化資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及歷史優勢。
一、川渝少數民資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川菜是中國菜系之一,具有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川菜具有麻、辣、鮮、油等特點。而川菜最負盛名的菜肴鈞出于少數民族傳統作坊,如自貢江湖菜、宜賓燃面等。全國少數民族有30個民族分布在西南地區,而每個民族特有的語言文化、服飾文化和飲食文化成為吸引游客的亮點,也是旅游資源開發的重點。目前川渝地區飲食文化旅游資源尚且處于附屬資源,直接帶動經濟效益作用較小,只是通過游客被動消費帶來旅游增長點。
二、川渝少數民資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重視度不夠,規劃發展不協調
如今少數民族地區政府重視旅游業發展,大力開發和建設旅游景區,缺忽視了對民族餐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沒有把飲食文化作為旅游資源看待,忽略了飲食的精神層次,忽略了飲食文化和體驗式消費的結合開發,未能將飲食相關的飲食文化、飲食禁忌、飲食節慶以及飲食禮儀與旅游結合起來提升民族區域旅游品牌,政府缺少對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重視。
(二)飲食知名度低,宣傳推廣方式落后
川渝少數民族美食眾多,但都未形成品牌效應,許多美食只在民間流傳。最傳統的川菜做法、最地道的民族菜肴,只有形成品牌效應,才能傳承和推廣。美食旅游宣傳力度不夠,美食旅游的品牌影響力尚未形成,政府、旅游企業及餐館經營者對美食旅游推動旅游業整體發展所起的作用認識度較低。少數民族地區飲食文化資源極其豐富,但是人們品牌意識淡薄,做工復雜工序繁多的美食,知名度只限于地區,未能全國推廣。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化社會信息交流暢通無阻,傳統的宣傳方式已然不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全國餐飲業競爭激烈,旅游者消費觀念也越來越理性化、推進品牌化發展是大勢所趨。
(三)專業人才缺失,飲食教育落后
餐飲企業隨著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競爭越發激烈。消費者的餐飲選擇與餐飲企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相關。因此,提高餐飲企業人員服務態度和管理水平對少數民族地區餐飲經濟效益起著重要作用。川渝少數民族地區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級廚師極少,甚至有些只有中小學水平。隨著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進入性的提高,游客飲食要求不再是簡單的吃飽和吃好,他們更加注重菜肴的藝術水平及文化內涵。但目前民族餐廳餐飲服務人員素質和教育水平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四)飲食文化內涵缺乏,飲食環境粗糙
川渝少數民族地區美食旅游開發過程中,對美食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挖掘不夠。例如藏族團圓飯吐巴(類似于餃子),面團中將石子、辣椒、木炭、毛線等放于面皮中。每一種物品代表不同的含義,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心腸硬,毛線表示心腸軟,木炭表示心腸黑,辣椒表示嘴如刀。這是一種飲食娛樂,無論誰吃到什么,都必須即席吐出。深度開發美食文化既能滿足游客旅游活動又能體驗當地特色飲食風俗帶來的高層次境界。
川渝美食中除了大品牌大規模連鎖店吸引游客之外,一些口味正宗地理位置偏僻的“蒼蠅”館子同樣受到青睞。川渝地區尤其是民族餐館,常常會出現人流爆滿卻買不到的現象。眾多的“蒼蠅”館子就餐環境簡陋、餐館景觀設計陳舊,極大地影響游客就餐體驗。
三、川渝少數民資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對策
(一)注重資源保護,強化宏觀管理
首先,各民族在旅游發展期間,既要去迎合游客,迎接市場的需要,以獲得經濟和生活上的提高,更要加強對飲食旅游資源的保護,讓其原汁原味地呈現在游客面前,保持飲食文化的傳統性,建立文化保護機制。其次由政府牽頭,制定政策與方針,積極引起餐飲企業方向,實現宏觀管理。加大對特色餐飲創業的扶持獎勵政策、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支持和幫助企業提升餐飲檔次,組織企業參加各種旅游產銷會、博覽會、交易會等,拓展飲食旅游資源市場。
(二)樹立飲食文化品牌,拓寬宣傳手段
一方面要求政府引導川渝少數民族地區餐飲、食品加工、配送等企業樹立起自身的品牌,形成品牌文化優勢;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和支持企業對已有的特色產品的商標注冊,加快形成品牌效應,以品牌為龍頭帶動其他民族旅游行業升級發展。
川渝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應該加強宣傳和推廣,不僅僅是人們熟知的菜肴加大宣傳力度,更應該重視民族特色菜肴的推廣。除了利用電視、報紙、雜志等進行傳統宣傳手段外,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如:微信、微博、第三方等形式進行宣傳。同時,借助電視平臺打造美食節目、視頻直播吸引觀眾眼球、網絡平臺設計美食網、旅游節慶活動提高市場影響力。以此吸引旅游者的關注點,加快川渝少數民族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
(三)加強人才培養,提高飲食教育水平
首先要轉變餐飲企業管理者思維。餐飲企業生存的根本不單單依靠口碑效應更重要的因素是創新。企業管理者只有跟隨市場的要求不斷提高創新水平,才能將民族餐飲做大做強。其次,加強對廚師隊伍的培訓。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注重營養搭配養生長壽,而這些需要專業的營養學廚師。對他們進行再教育不但能夠提高餐飲的內涵更加快了中國餐飲的國際化進程。最后,民族餐飲企業應加強與知名院校的合作交流,既能宣傳本地區的餐飲文化又能提升現有餐飲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四)挖掘飲食文化內涵,改善飲食環境
飲食文化旅游資源中的文化背景、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風土人情以及歷史淵源是餐飲企業提高產品內涵打造品牌影響力的關鍵。飲食旅游的開發還應該注重內涵的開發,將飲食禁忌與飲食文化相結合,既能滿足游客好奇心又能提高美食旅游的開發層次。少數民族餐廳景觀應重點突出民俗特色,圍繞飲食開展多種文化活動,有利于加深游客對美食旅游的體驗,滿足個性化的市場需求。
經歷了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著眼于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征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基于文化研究的廣闊視野來探討華夏飲食文化的翻譯,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問題。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時也是某一具體的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系列特征(蔣紅紅,2007)。無論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里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的飲食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構成著獨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華飲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傳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文化飲食翻譯中,要求譯者必須對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歡的方式去翻譯中國的文化內容。筆者認為,漢英翻譯的目的之一在于讓世界了解中國,促進中華走向世界。但不斷交流與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類共性的認識逐漸擴大,隨著經濟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間的差異不斷在縮少,而中華自身的文化身份卻變得模糊。正如A.L克魯伯所說“每一種文化都會接納新的東西,不論是外來的,還是產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將這些新的東西加以重新塑造。”當我們自豪地看到偉大的中華文化被廣泛傳到世界各地時,我們要注意中國也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沖出和影響。筆者認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趨同過程中保持中華飲食文化固有的個性和特征,保證中華飲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要保持中華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傳播,首要的是保護文化的核心價值不受到損壞(李慶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為尊重,互為補充,以達到人類心靈的溝通,應該是多元文化語境下的一種理想追求。美國著名漢學家約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得生命和營養,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的內容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必須力求表達兩種文化在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那么,翻譯作為跨文化傳通,如何才能發揮其本質價值,讓世界人民都認識中華飲食文化,是值得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中華飲食文化翻譯中的“痛處”——可譯性與不譯性
在翻譯研究中出現了可譯與不可譯的爭論。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譯這一問題,是指文化中的意義,即這種文化意義對本文化群體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對不同文化群體的成員來說,則是陌生的。我們知道,由于世界各國人民所生長環境的地理、氣候及風俗習慣等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相互而言有許多新鮮事物。如中國有許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雞”“雙皮奶”等這些有名的民間食品,要把它們翻譯出來介紹給外國朋友認識確實不容易。因為這些傳統的食品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不能從英語語言的文化中找到相應的詞來表示,而且它們當中還隱含了不少歷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兩語道清楚。
關于如何更好地解決飲食文化翻譯中的“文化”問題,金惠康教授認為,對于這種存在的語言不可譯和文化不可譯,“從翻譯技巧的角度看,譯者若緊扣原語的含義,不死摳字眼,至少能對作者的意思進行詮譯或引申,這樣可實現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譯性”。筆者認為,根據翻譯中的對等原則,這種對等是沒有絕對的對等,在文化翻譯這方面尤為明顯。因此,翻譯時只能通過尋找相通點而不是相同點,使原語者和目的語者能達到一個共識,這是從實踐中已經證明可行的,因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為譯者就要充分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
我國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在翻譯研究中,有學者也提到,翻譯是個的行為過程。由于文化翻譯具有跨文化性,翻譯必須做到尊重原文化與目的語文化,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譯文保持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達到宣傳和發揚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問題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從北京各大涉外飯店搜集了3大箱菜譜,共30000多個菜名的翻譯。有關翻譯小組人員研究后,發現其英語翻譯五花八門,有的讓外國客人不知所云。筆者認為,以上所舉雖是小事,造成的卻是國家間的誤解。可見,翻譯的跨文化性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筆者從網絡以及相關一些書籍上收集了幾百個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譯,并對此進行研究,發現存在著三大翻譯上的問題:
1.翻譯得不知所云
“水煮鱔片”翻譯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來翻譯成的英文實在令人啼笑皆非。還有把“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紅燒獅子頭”翻譯成“燒紅了的獅子頭”,“四喜丸子”翻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看了會叫人跑掉。因此,對于菜名的翻譯,譯者切忌沒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義而直接用字對字的方法來譯。這些翻譯或是有明顯的語法錯誤,或是嚴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國人讀后感到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不能達到通過翻譯進行交流的目的。
2.表達不一,讓人糊涂
在中國飲食文化翻譯中,往往會看到一些用詞不一致的現象。由于不同的英語單詞,它所指代的事物,表達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別的。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對點心類的翻譯上。如:
把“饅頭”譯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湯圓”譯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譯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個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幾樣不同的東西來,確實讓人費解。因此,翻譯此類食品時,譯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種食品的性質特點,找準相關的詞來翻譯,不能張冠李戴,更不能順手牽羊,東拉西扯一個詞來湊合,此做法是對文化極大的不尊重。對此,盡管譯者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翻譯,因為翻譯方法是靈活的,但應盡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如“宮保雞丁”這道菜有常見的3種譯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夠準確
由于文化上的差異,在飲食翻譯上,我們不難發現,有不少中國特有的東西是不能在英語字典里找到相關的詞來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們可以用英語表達出其基本意思——一個籠統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細節。如:中國菜當中,有很多是以“肉丸”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個“丸”字,都用‘meatball’來譯的話,筆者認為十分不準確。難道外國人天生來就會知道中國制作‘meatball’里頭究竟是豬肉,牛肉,雞肉還是魚肉?在此,譯者要注意一點,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類肉的,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因此,筆者認為翻譯的準確性不僅是翻譯的一個行為標準,也是一個道德標準,是尊重各國人民文化的表現。而且,這種籠統的翻譯,往往會失掉地方飲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國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還喜歡吃糕點,糕的品種可謂不勝其數。廣東人喜歡吃的早點有“蘿卜糕”和“芋頭糕”,有人翻譯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筆者查閱了《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兩大權威詞典,比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詞意,認為在翻譯兩種食品時,根據它們的選料(蘿卜,芋頭,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點(軟塊狀),最佳的選詞是‘pudding’。
五、飲食文化翻譯的方法
為了能更好地翻譯出中式菜名,筆者認為,了解中國菜名的命名方式尤為重要。根據王秉欽教授在《文化翻譯學》一書中所提,可歸納出六種方式:以寫實物法命名,以寫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數字以及顏色命名。從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寫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顯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調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發源地和發明者來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個歷史典故。有了這些信息,譯者就可根據菜肴的特點來確定翻譯的方法。
另外,從翻譯的內容和本質來看,筆者認為與文藝性的翻譯相比,飲食文化的翻譯更多的屬于科學翻譯,因為它是以傳達實用信息為主的翻譯活動,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維活動和語際活動(黃忠廉,李亞舒《科學翻譯學》,2004)。而且,飲食文化翻譯有很明顯的“準確性,有效性,程式化”(黃忠廉,李亞舒《科學翻譯學》,2004)等科學翻譯的特征。至于怎樣譯,就“要由譯者面對文本,綜合各種因素做出最后決定”,是“討價還價”的結果。(賀微,2006)基于此特征與目的,筆者對飲食文化翻譯的方法歸納如下:
1.直譯法
對于中外兩國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現有相應的詞或表達來翻譯。如各種蔬菜、水果、肉類等名稱可從字典中找到相應的詞來翻譯。如果是一些外國有而本國沒有的食物,我們也可以找出相應的英語單詞來翻譯。可是對于一些本國有而外國沒有的食物,如果外國人有現成的說法,翻譯時就可直接采用,如廣東有一種瓜,當地人稱作“絲瓜”,外國朋友稱為‘Chinesecucumber’;如果沒有相應的詞來翻譯的話,就得改用別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該發生的笑話。
2.音譯法——創中國特色
音譯法可以用來翻譯一些本國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實上,國內許多食品的名稱如“香檳”(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漢堡包”(hamburger)等都是從地道的英語所翻譯過來的,久而久之中國人都知道那是什么東西了。那么,我們也可以直接用我們的讀音來翻譯本國特有的食品,讓外國人都熟悉中國的說法及認識它們,據了解,在美國和歐洲的中餐館中,中文菜單翻譯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譯”,這種方法簡潔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來翻譯,美國人點菜時已經會正解地說“TOFU”,還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這才真正做到了傳播本國飲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諸如此類的,又如“驢打滾”(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來據此讀音定為:Gobelive);再如“饅頭”,“餃子”,“湯圓”不如直接音譯為:Mantou,Jiaozi,Tangyuan,這樣一來,外國朋友也就知道這是地道的中國風味小吃了。
3.混合法
雖然音譯法直接而且很能體現中國的特色,但是,對于一些初次接觸中國飲食文化的外國朋友來說,確實有點為難了他們。為了更好地解決跨文化理解上的問題,譯者還最好在音譯之后稍加注解或補充說明。如,對“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釋;在翻譯“河粉”時,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準確。
另外,對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來命名的菜名,翻譯時可采用音譯與直譯混合的方法來處理。如“宮保雞丁”可翻譯為:‘GongBaoDicedChicken’(筆者譯),“麻婆豆腐”譯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筆者譯),“東坡肉”譯為‘DongPoStewedPork’。
4.意譯法
以寫實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體現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較多地采用意譯,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譯出來,或者再加用‘with+輔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紅燒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時菜雞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魚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魚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蔥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錦甜食
5.圖文聲并用
用意譯法來翻譯菜名,使翻譯有更高的準確性和更強的有效性,但有時候會顯得過長,不簡潔。為此,筆者認為可以用簡潔的翻譯加附上相應的圖片,這樣的效果會更佳。而對于一些含有歷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過服務人員現場解說,或者讓外國朋友翻譯出有關背景資料供閱讀。
六、結論
隨著經濟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斷全球化。事實上,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對外的交流。如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等,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國有機會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同時也把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文化,發揚并傳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環境中,各國人民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途徑,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來探索文化翻譯的另一新意義——文化的傳播。為此筆者想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翻譯展開討論,通過討論,探討目前中國飲食翻譯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歸納出一些相應的翻譯策略用以處理翻譯中的問題,使翻譯真正實現交流,傳承,溝通,創造與發展的本質價值。
參考文獻:
[1]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續編.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2]呂俊.跨越文化障礙——巴比塔的重建.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3]王秉欽.文化翻譯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
[4]許鈞.尊重、交流與溝通——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翻譯.中國翻譯研究論文精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龔光明.翻譯思維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薩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與傳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7]單波,石義彬.跨文化傳播新論.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8]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3).
[9]賀微.譯學研究的視角與選擇[J].中國外語,2006,(5).
[10]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外語教學與究,2002.
關鍵詞:飲食文化;地理環境;重慶
一、重慶飲食文化
1.渝派川菜
川菜是全國菜系之一,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其發祥地主要是重慶、成都兩地。重慶的川菜博采全國各大菜系之長,兼收并蓄,妙味無窮。其烹飪制法有30多種,花色菜品有4000多個,味型20余種,香型10多種。[1]現在,大多數重慶人的飲食口味可以歸納為“麻、辣、燙、鮮、香”五個字。這其中“辣”就不必說了,不過西南地區的飲食普遍嗜辣,而重慶的食物能夠在其中獨樹一幟的原因,我想就在于重慶地區的飲食并不一味地追求辣,而是將麻和辣相結合,使得食物更加鮮香。正是因為口味重,重慶人到外地生活,普遍感到飲食不適,覺得外地菜肴不麻、不辣、不鮮,吃在嘴里沒有味,引不起食欲。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聰明的重慶人對山城飲食頗有一番考究,他們通過各種烹飪手段調制出千變萬化的菜肴,漸漸地為重慶的地方飲食創出了一些品牌,如:魚頭火鍋、狗肉湯鍋、芋兒雞等。其中,正宗的川菜味道一般都較濃辣,一些滋補菜系還以中藥材及花朵入味,味道相當特別。食客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選擇。
2.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原本也屬于川菜的一種,但說到重慶飲食,就不得不單獨把它提列出來。重慶火鍋絕對是偏執狂熱的人文地理,由紅油、紅湯、大辣、中辣、微辣延伸到大麻、中麻、微麻鍋底。外地人很不解,全國火爐的重慶八月,溫度40度,但重慶火鍋館門庭若市,人們在空調室、電風扇下,夾起毛肚、鴨腸呼兒嗨喲地狂吞。火鍋起源于重慶的碼頭文化。以前的碼頭工人工資低,工作勞動強度又大,于是工人們就去買江邊屠宰場里難以賣掉的價格低廉的動物內臟,然后把所有的菜不計葷素,統統煮到滾燙的水中,而江邊的風大,為了保持食物的溫度,鍋下始終燒著火。這就是重慶火鍋的雛形。后來經過時代的發展,火鍋在重慶越來越普遍,成為重慶市民的心頭好。雖然現在全國也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火鍋,比如北方的涮羊肉、江浙一帶的海鮮火鍋,但是重慶火鍋作為一個地區的飲食特色,對重慶地區以及重慶人的影響,是其它地區決不能達到的。重慶人喜歡喝著啤酒吃火鍋,無論男女,一上桌的豪邁氣勢,會讓看著的人也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3.小吃文化
在重慶,風味獨特、品類繁多的小吃是重慶飲食文化百花園中一簇芳香的小花。作為一個移民城市,重慶從來不排外,這一點從重慶的小吃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重慶眾多的小吃并非重慶特有,而是外來移民落戶后在重慶發揚光大的。如蘭花豆干、吳抄手、倫敦糕等均來自外地,但這絕不影響重慶把它們當做自己土生土長的小吃;麻圓、包心小湯圓也是各地都有,但重慶把它當做自己的特產;米花糖、桃片雖然與別地有些差別卻是各地常見的小吃,重慶人也敝帚自珍當個寶貝,涼面、豆腐腦更是南北均有的小吃,加工變化后就成了自己的東西。[2]重慶小吃兼收并蓄,不排斥、不拒絕,雖然來自異地,卻能融合本地口味精心改造,創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特色,成為本地名小吃。
重慶也有自己獨創的小吃,比如口水雞、擔擔面、酸辣粉、涼粉、冰粉、涼蝦、油醪糟、怪味胡豆、顆顆香干、涼糍粑、白市驛板鴨、燈影牛肉、提絲發糕、熨斗糕、王記鴨子等。相對外來小吃,重慶原創的小吃個性分明與眾不同。無論是制作工藝還是味型特點,很難找出同類與之相較,真正體現重慶人的大膽創新與聰明才智。正是這些本土小吃與外來小吃,一起形成了重慶小吃獨特的系列。
4.飲茶文化
飲茶習俗是古重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飲茶的方式,茶館的情趣上都別具一格,吸引中外游客的興趣,體現出重慶古老文化傳統和迷人的魅力。抗戰時期寓居重慶的一位作家在回憶戰時陪部重慶的文章中說“領略巴黎的風情在咖啡館,領略重慶的風情在茶館。寫重慶,不可不寫茶館。用蓋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談夭,想談多久就多久。”足見重慶茶館濃郁的巴渝風情韻味,為海內外游客所贊賞。
坐茶館是重慶人的生活習俗,家里有茶不喝,偏要到茶館吃茶。追溯其源,除了自古沿襲的生活習俗外,與重慶地理、氣候等環境也有密切關系。重慶地勢陡峭,人們爬坡上坎,走得腳腿酸軟;尤其是漫長酷夏炎熱的氣候,走得汗流夾背,口干舌燥,很自然想找個歇腳解渴的地方。往往在坡頂和石梯高處、轉彎的街口就有供人歇腳解渴的茶館。昔時整個重慶城沒有公園(直到民國18年始有一處占地1200平方文“尺地寸天”的“公園”),茶館就成為人們休想、散心解悶的好去處。重慶城市房民居狹窄,親友來訪,無法在家中接待,往往起身招呼親友;“走,茶館吃茶去。”以茶待友、以茶會友,促膝談心,既體面又方便。泡上一碗茶,想談多久就談多久,花費無幾,十分稱便。如若進一步分析,重慶人的飲茶之風,與重慶愛擺“龍門陣”之風習密切相關。重慶人豪爽熱情、幽默風趣、男女老少都喜愛閑聊,侃起來就沒完沒了。
二、重慶所處地理位置對重慶飲食文化的影響
重慶市位于四川盆地東部,為長江與嘉陵江、長江與烏江匯合處。所以重慶歷來是長江上游水路交通樞紐,江邊碼頭林立,商船穿梭頻繁,旅人來往如鯽。并且和香港、上海類似,重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在重慶主城區中,祖輩為土生重慶人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都是廣東、上海、江蘇、安徽籍移民的后代,他們把各地的飲食及其習俗帶到重慶,把一些本地不出產的外地農副特產運到重慶,從而極大地豐富了重慶的飲食文化。例如川菜的形成則與“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活動有關。明代末年辣椒傳入中國后,正是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的時期。辣椒從廣東、湖南、貴州向四川傳入,[3]而此時重慶仍隸屬于四川,因此有的學者認為湖廣移民將其長于紅燒、吃辣的風俗帶入正是這種移民影響。
三、重慶氣候特征對重慶飲食文化的影響
重慶的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夏天炎熱,冬天陰冷,降水充沛,濕度很大。重慶人為御風寒,驅潮氣,常吃辣椒,飲燒酒,久而久之,同樣也養成了重辛辣的飲食習慣。重慶地區光、熱、水、等氣候條件優越,十分有利與動植物的生長,加上重慶地區地形復雜,從河谷到丘陵,從山腳到山頂,氣候類型多樣,適宜全國大多數作物生長,因此,重慶地區的物產十分豐富。重慶盛產各種農副產品,優勢品種有生豬、柑桔和茶葉等。豐富多彩的名特食品、名優農副產品,為重慶飲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所以,重慶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其形成和發展,與重慶地區獨特的自然與社會環境,豐富的物產及其鮮明的人文特征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西飲食文化;差異;跨文化交際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中華文明五千年,飲食文化也隨之源遠流長,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意蘊。對比注重“味道”的中國飲食,西方則秉持的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西方人對于飲食一般強調科學與營養,這種獨特的飲食觀也深深影響到了世界飲食文化的發展。誠然,不論中國還是西方,飲食所代表的含義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人們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們對于西方飲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過影視劇、新聞報道、跨國交際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們不妨用文化人類學的視角來探討一下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飲食觀念差異
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這類問題上非常講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國人的飲食觀念中更加注重飲食享受,“講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國人飲食文化的傳統。中國的烹飪技術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講究菜肴美感的傳統,對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國烹飪還對飯菜點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話傳說來命名的,諸如“全家福”、“獅子頭”、“鴻門宴”、 “一清二白”等,可謂出神入化、雅俗共賞。中國民間有句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于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中國飲食對味道的追求和感觀的享受也是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一致的。中國傳統哲學的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這些也是中國飲食的精妙之處,正好體現了傳統哲學的模糊性特點。
對比注重“美味”與“享受”的中國飲食,西方則秉持的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西方飲食一般以科學營養為最高準則,進食猶如為機器添加燃料,特別講求食物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類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熱量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則是次要的。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卻發揮了阻礙作用,如對飲食文化的影響。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用料、服務,講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從美國的東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種味道,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2](P107)這也許正是西方人簡單、理性的一種人文品格吧,我們在考量西方飲食觀念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這一點,總是先入為主,在跨文化交際中帶來很多不適。
二、影視鏡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飲食方式、禮儀及餐具差異
在西方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人們在就餐前后進行簡單祈禱的儀式,中國題材的影視劇中,則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類似的場景數不勝數,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國家的生活習慣和傳統信仰上的差異,進而使得中西方有著各自不同的飲食方式和禮儀。
中國人從古至今就普遍進行共餐制,并且比較講究餐桌用餐禮儀,這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了。通常中國人吃飯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飯的時候,大家按照年齡輩份圍著圓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賓或長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別落坐。尊貴的客人通常坐在離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則面朝門而坐。主賓動筷后其它人才開始夾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邊聊邊吃,常會出現互相夾菜、敬酒的場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還會想方設法讓客人多吃,這是中國人的讓食習慣。在餐具使用上,中國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壞食物本來的風貌,顯得文雅溫和,這也體現出中國人的一種“和為貴”的文化取向。請客吃飯對于中國人來說,其意義遠超出“吃”本身的意義,因為它具有聯絡感情、人際交往和處理事物的深層功能。通過這種飲食方式,人們可以交流感情,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實現團結、禮貌、共趣的餐桌氛圍。餐桌上長幼有序的飲食禮儀,更可以使人們重視家庭、家族的團結,以及加深血緣、親戚之間的關系等等。
西方人受傳統形而上學的哲學思想影響,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響,人們形成了以個人為中心并尊重個人權利的飲食意識,也絕不隨便干預他人的隱私。在這種思想意識影響下,西方人在餐桌上個人吃個人的,個人喝個人的。但西方人也極其重視餐桌禮儀。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貴,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兩側,男女主賓分別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側。無主賓時,女士且年長者優先。若是男女一同進餐,男士應為女士拉開椅子。兩同性進餐,靠墻的位置留給年長者。[3](P28)“女性優先”以及“尊重長者”在餐桌上體現的非常明顯。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靜,注重個人的獨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讓食的習慣。就餐期間交談也是小聲低語,付賬多采用AA制,不會造成不便。相比中國,刀和叉則是人們普遍使用的餐具,這也具有一種獨特的飲食情懷。
三、中西飲食在內容上的差異表現
關于中西飲食內容的差異,往往和各民族國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有關,當然,各自的飲食觀念也深深地影響著各自的飲食內容,這種差異的表現并不能一概而論,下面就扼要舉例說明之。
中國的飲食內容風味多樣、獨具特色。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聞名于世了。中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就當地物產和習俗而言,如中國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國南方多產水產、家禽,人們喜食魚、肉;中國沿海多海鮮,則長于海產品做菜。就各地氣候而言形成了多種口味,一般說來,中國北方寒冷,菜肴以濃厚,咸味為主;中國華東地區氣候溫和,菜肴則以甜味和咸味為主,西南地區多雨潮濕,菜肴多用麻辣濃味。就中國飲食的內容而言,“選料”則是其核心所在。選料,是中國廚師的首要技藝,是做好一品中國菜肴美食的基礎,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運用的技巧。每種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輔料、調料等等,都有很多講究。這里講究的就是“精”、“細”二字,孔子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是這個道理。中國人的飲食更講究養身,食醫結合,飲食要四季有別,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這種飲食方式和內容也是中國人延年益壽、享受生活的一種情結所在。值得一提的是,還有節日歲時的飲食各有不同,這和中國傳統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比如除夕、春節吃“團圓”飯,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當然,飲食當中的飲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國飲食內容的精髓,貫穿于日常飲食生活的始終,人們品茶論道、飲酒作樂,可謂別有一番風味。
與中國復雜的飲食內容相比,西方的飲食則顯得簡單明了了許多。中國人吃飯講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則多以肉食為主、素食為輔,同時注重的是科學營養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點有意大利菜、法國菜、美國菜、德國菜、俄羅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麥當勞”已然風靡全球,西方的飲食內容給人的印象自然是漢堡、雞翅、牛排、薯條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熱量的食物就是這種飲食文化的特點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樣被西方人所適應,并且是人們心目中的美食。這種簡單明了的飲食,正是體現了西方人的理性邏輯。人們不會再吃上面浪費更多的時間,而是在享受這種飲食的自由感覺,但是又不乏對飲食科學營養的考慮。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飲食中的宗教情結,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的非常明顯。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節日飲食上是遵守一些禮俗的。圣誕節為了紀念耶酥的復活,信徒們要舉行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進食,減少娛樂。復活節是孩子們歡樂的節日,用小動物形狀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裝點的精美甜點,是節日中的重要食物。還有狂歡節、感恩節、萬圣節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們每次進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禱告,感謝上帝賜予美好的食物。這種具有簡單宗教儀式的進餐內容,與中國的飲食內容具有明顯的差異。當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紅茶等西方人最愛的飲品,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內涵。
四、結語
中西飲食文化上的諸多差異,體現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國家之間的偏見與攻擊,往往是由很多差異引起的。著名的美國文化人類學家赫斯科維茨提出的“文化相對論”是值得我們用來反思自我的良藥。任何一種行為,比如信仰、習俗(包括飲食文化在內)等,只能用它本身所從屬的價值體系來評價,沒有一個對一切社會都適用的絕對價值標準。中國擁有的飲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飲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蠻,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內的諸多因素所導致的結果,比如、自然地理環境、人文性格等等。隨著世界全球一體化步伐的加快,飲食文化從一元向多元發展。各種飲食幾乎沒有了地域界限,中國飲食也在不斷吸收西方飲食理性和科學的特點,西方飲食現在也開始研究美味和烹飪技術。從文化上講,中西方揭開了飲食差異表面的面紗,看到的是背后蘊含的深厚文化知識,中西的這種學習和交流,從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將進一步推動跨文化交際的深度和廣度,從而達到交際共贏。(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趙紅群.世界飲食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中圖分類號:G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4-7387(2012)01-0105-04 無獨有偶,翁敏華教授的《論兩宋的飲食習俗與戲劇演進》一文和美國漢學家奚如谷先生的《玩食物:宋元時期的表演、食物和人工美學》一文無論是從標題、內容、核心話題、選取文獻資料、列舉事例等多方面非常地相似,但二人事先并不認識或者溝通交流過,這在東、西方學術界均是很少見卻又很有趣的現象。奚如谷先生他在文章的序言里亦提及兩文甚似。正是由此巧合相似而又時空相遇,才讓兩文的對比更有價值,亦能對兩宋時期的飲食文化和戲劇藝術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一、 人文語境的不期而遇
在人文語境選擇上,兩文均選擇了兩宋時期的大都市進行個案研究以此探析當時飲食文化與藝術之關系。兩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城市商業、手工業迅速發展,市民階層人數急劇擴增。市民對文化娛樂要求的提升使城市文化娛樂活動勃興,不斷走向大眾化和商業化。北宋詞人柳永在《望海潮》中稱:“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足可窺其態勢。此兩文中翁文提到城市主要有東京,汴京,杭城,臨安;奚文有開封,杭州,東京,汴梁 兩文均以市民日常生活居所作為大環境,以此了解兩宋大都市的商業發展程度、人們消費水平、人口數量及政府政策對飲食文化和戲劇藝術的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首先是社會經濟及城市商業快速發展。“土薄水淺”的江南逐漸成為“魚米之鄉。”丁特起在《靖康紀聞》稱:“京師,天下富商大賈所聚。”據文獻,當時通過汴河輸入汴京的物資,其數量之眾,無法計數。《宋史?河渠志》中御史中丞梁燾言:“汴河……歲漕江、淮、湖、浙米數百萬石,及至東南之產、百物之寶,不可勝計”。此外,《東京夢華錄》卷二亦有:“東去乃潘樓街……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正由于城市商業經濟的發展,一方面眾多城市居民已超越溫飽問題,有了更高的飲食要求,另一方面,藝人們也逐漸擺脫了維持生計的尷尬,轉而追求藝術,這使飲食文化和戲劇藝術的融通有了前提條件。
其次是人口數量驟增。當時開封是“人煙浩穰,添十數萬眾不加多,減之不覺少。”[3] “御街游人嬉集,觀者如織。”[4] 汴京亦熙熙攘攘,肩摩轂擊。據《夢梁錄卷十八?戶口》載,到宋度宗咸淳年間,臨安城人口已過百萬,足有一百二十多萬人口。宋人曾鞏說:“今天下甲卒百千萬人,戰馬數十萬匹,萃在京師,仍以七亡國之士民集于輦下,比漢唐京十倍其人矣。”[5]隨著人口聚集,消費生產的速度空前提高,促進了商業發展。
再者,政府政策開放寬松。當時東京開封已廢除傳統的“宵禁”法令,宋太祖趙匡胤于乾德三年(965)下令開封府:“京城夜市至三鼓已來,不得禁止。”[6]商品貿易沒有時間的限制,夜市普遍出現,至徽宗政和、宣和間尤盛。“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7]“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8]“夜市駢闐,至于通曉。”[9]從而使市民經濟發展有了更加寬松的政治環境和自由安排的空間。
最后是文化生活的興起。“諸坊巷、馬行,諸香藥鋪席、茶坊酒肆,燈燭各出新奇。”[10]“池苑內除酒家藝人占外,多以彩幕繳絡,鋪設珍玉、奇玩、匹帛、動使、茶酒器物關撲。”[11]值得關注的是“瓦舍”(“瓦市”、“瓦肆”、“瓦子”),這不僅是市民俗生活的聚集地,亦為民間娛樂文化中心,瓦舍中設有演出各種技藝的勾欄(“勾闌”),內有戲臺、戲房(后臺)、神樓、腰棚(看席)。瓦舍百戲雜陳,伎藝繁多,《東京夢華錄》里記載北宋的東京開封有“大小勾欄五十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而《夢梁錄》里言及南宋的杭州,“杭城之瓦舍,城內外合計有一十七處。”[12]《西湖老人繁勝錄》則載:“城內五座,城外二十,共計二十五座。”[13]瓦舍的出現體現了宋代市民文化娛樂的大眾化、商業化和公開化,它的流行也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愿望和審美趣味,乃至一種生活價值取向。
二、 核心話題的如出一轍
思想是精神的言說機制,一個時代的主要時代特色和思想精髓主要是有核心話題來體現。兩文所選取的核心話題即:飲食和戲劇。
飲食文化,歷來有之。《管子》曰 “一農不耕,民有饑者。”“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14]賈思勰在《齊民要術》序里說到“民可百年無貨,不可一朝有饑,故食為至急。”[15]中國人一向崇尚“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的生活哲理,在飲食上講究調味、調色、調形,合好吃、好看、好賞為一體,甚至講究盛放食物器物、吃飯地點以及配以欣賞的娛樂項目。宋代酒樓食市發達,酒樓林立,各種精美菜肴,小吃名點,應有盡有。不同地區在食物結構、餐飲習慣、營養觀念、飲食禮儀等方面的區別促使了地方特色菜的出現,如南方菜、川菜、北食等已初顯雛形。在翁文中,飲食方面內容涉及烹飪方式、調制方法、風味小吃、食品名稱;人物為飲食商販;促銷手段主要靠叫賣聲[16]、“敲打響盞、歌賣”地點為飲食市場、酒樓、食店、食鋪、夜市等。戲劇方面內容涉及戲劇伎藝節目、牌名、唱令、唱詞、官本雜劇段數;人物有藝人、活動藝人等,節目名稱:、有《張協》、《洛陽縉紳舊聞記》、《莊稼不識勾欄》地點為伎藝市場、勾欄瓦舍、不固定戲場(十三軍大教場、貢院前開闊地,寺廟大殿[17]等)在奚文中,飲食方面內容涉及南食,北食,川飯、食品名稱、風味小吃等。地點為大酒樓 、食店[18]、食鋪、食攤、茶肆等。重點是孝東門大街、馬行街、東南塔等街巷的瓦舍、店鋪;促銷手段主要靠叫賣、吟賣、散叫;戲劇方面:內容分雜劇(戲文),南戲(南曲) 嘌唱、宮調京瓦伎藝[19]、諸雜大小院本名目、曲牌名;人物是藝人;曲目為《張協狀元》、《白兔記》、《文八娘》;地點在京瓦伎藝市場 、州橋夜市、戲臺 、戲場。無論是在傳統圖畫還是影視作品里,戲場的觀眾席中皆有若干桌椅,戲迷們一邊看戲一邊吃茶點;而在達官貴人家里或者相當規模的酒樓、茶館,戲劇表演是吃飯請客的必點節目。
每分列環餅、油餅、棗塔為看盤,次列果子……看盞者,舉其袖唱引曰“綏御酒”,聲絕,拂雙袖于欄干而止。[20]
行業之間的競爭隨著市場擴大而出現,飲食業經營者們除了拼口味、比特色,,還要以更多新穎把戲來吸引顧客,藝術故融入飲食文化,劇演當宴,邊看邊吃,飲食走向娛樂化。《茶肆》 記載: “向紹興年間 ,賣梅花酒之肆 ,以鼓樂吹 《梅花引》 曲破賣之。”不論官營或私營酒樓,均設有官妓或私妓數十人。《酒肆》亦言:“濃妝數十 ,聚于主廊搛面上 ,以待酒客呼喚。”同時備絲竹歌女為酒客彈唱助興。在戲劇方面,擁有固定藝人的場主為了劇院盈利、藝人們為了出名、外地流動藝人為了謀生,就得使自己演出更市民化、生活化,觀念更開放、內容更自由、形式更多樣。內容上,歷史性故事擴展到生活化虛構事件。形式上諸加雜劇、嘌唱、宮調、清音、小唱、唱叫、執板、慢曲、曲破、傀儡、影戲、相撲等。地點亦從劇院到瓦舍、廣場、酒樓、飯店、茶肆等公共場合。翁文言到“我們能尋找到許多資料,用以說明飲食與戲劇二者的關系,這民間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質享受與精神娛樂兩個方面,有著怎樣密不可分、妙不可言的關聯。”[21]
三、 研究方法的心有靈犀
(一) 文獻研究:針對兩文中所出現的引用文本或參考資料的歸納,可看到翁文主要涉及《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筆記體小說。《清明上河圖》、《事物紀原》、《都城紀勝》等。奚文引用文本最多為《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都城紀勝》、《事物紀原》等。兩文均涉及《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都城紀勝》、《西湖繁勝錄》等一些當時記述兩宋都城狀況文本中研究兩宋都城的商業發展和戲劇演變筆記體小說,可以看出兩篇文章都是在搜集、鑒別、整理文獻資料特別是兩宋筆記體小說的基礎上分析飲食民俗與戲劇藝術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引用的文獻資料都是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當時社會民俗生活的,而兩宋都城民間娛樂文化的繁榮發展、經濟高度發達,從而為藝術的演進提供了可能性。這樣的文獻研究不僅具有史實支撐,亦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舉例論證:兩文在所選取的事例很多處均相同,此處略舉兩例。
1兩文都將《東京夢華錄》中的節日為例。至元宵節時,市食商販們謹伺于外,“游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余里,擊丸蹴,踏索上竿。”[22] 京尹選擇穿著整潔華麗、善于吟唱叫賣的商販進宮,商人叫賣,兜售自己的商品, 他們比的不僅是食物或者貨物的質量,還有市食商販們所穿著服飾和吟唱叫賣的嘴上功夫以及歌唱技巧、內容、擇詞、腔調,這些是否更能夠吸引那些皇家貴族、妃殯內人的眼球,從而能夠大賺一筆,皆數倍得值,甚至有人一夜致富,濟身于富商行列,一年一次的這樣的致富機會,怎不叫兩宋商人再三再四地在饒舌和歌唱技巧上多下功夫和心血。
2兩文均講到《夢梁錄》卷三中的“假”字,從而展開對菜名中“假”的分析,并采用了很多相同的文獻資料作為理論依據。在《東京夢華錄》里有:假河、假元魚、假蛤蜊、假炙獐[23]、假面披發[24]、金犀假帶[25]肚羹[26];在《武林舊事》里有假公權炸肚[27];在《夢梁錄》里有供假沙魚。[28]還有半真半假的,如腰子假炒肺、假團圓燥子等等。此外,由于宋代佛教盛行,佛徒眾多,素食流行,用“假”葷名來取代真葷菜亦為常見,《夢梁錄》載有假河、假炙鴨、假羊事件等等。戲曲到了宋代,亦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從扮演固定角色到多個角色的輪轉;從具體人物到抽象一類人物的扮演;從歷史人物傳說到虛構人物故事的轉變;充分說明戲劇的表演已經更加的規模化、成熟化和多樣化。藝人能表演多種發言語調、步履動作、服飾扮相以及故事情節。“假”、“作”、“弄”、“裝”、“扮”等詞匯不斷地在戲劇中出現。“每名四人簇擁,多作仙童丫髻。” [29]“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30]“副凈色發喬,副末色打諢,又或添一人裝孤。”[31]等等。戲劇與飲食一樣,追求綜合之美、聲色之好、真假之趣。兩文在分析為何用“假”及把飲食上的“假”風尚和戲劇中的“假”聯系起來時均有相似之處:“假”一般都是作平日比較稀罕之食物,多為山珍海味或資源稀缺型食物;將食物的美味和人為創造的趣味統一起來。無論是飲食上的“假”還是戲劇上的“假”都是對人的模仿力、創造力的肯定和贊揚。
(三)對比研究:通過對兩文的分析研讀,發現兩文在闡釋飲食文化對戲劇藝術的影響、戲劇藝術又是如何被飲食文化所借用時,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了對比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我們可看到,一方面飲食文化對戲劇藝術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戲劇從表演的方式、選用的題材、活動的地點、呈現的形式等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沖擊,而另一方面,戲劇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娛樂性、趣味性、重精神享受的性質被飲食文化所汲取,在菜品的要求、進餐的配套設施、宣傳的方式等方面亦得到啟發,不僅戲劇表演本身更多元化,節目更豐富多彩,飲食品嘗也更具有藝術性,身心享受結合得惟妙惟肖,從而構成了一道獨特文化風景線。
當然,兩篇文章亦有差異。因為個體的主觀經驗和理論積淀決定著哲學家關注、體察現實的視域的廣度和深度,奚文中,以中文語言的構詞選詞如表示滋味、味覺等的詞語(如“甜言蜜語”、“清脆”等)出發,引導出飲食何以體現藝術和文化,突出飲食是一種表演,在烹飪方式、食物種類、進食的環境等都有考究,認為正是由于中國人的飲食重視色、香、味、形的和合體驗,更是一種注重享受的美感飲食文化,在飲食文化和戲劇表演二者之間,更加凸顯飲食文化對戲劇表演的影響,反映出當時京都飲食文化的快速發展和影響力。翁文則側重從市場消費的視角來連接飲食和戲劇,以“消費”作關鍵詞,“市場”作背景,將二者放置在文化的視閾下進行品格上的對比研究,從而融合二者之特色,完善其享受之感,吃喝玩樂化為一體,用餐時的表演和觀戲時的小吃,就是將兩者融合的完美體現。
綜而論之,翁文和奚文更像是生活在不同國度的雙胞胎,從不同的文化視閾、生活背景、思維習慣等來探討了一種相同的社會文化,結果卻是采取相似的路數,得到相仿的結論,豈不奇哉?筆者認為亦是給那些老是強調中西矛盾、沖突的人一個重新思考、重審歷史的機會。
參考文獻:
[1][21]翁敏華:《論兩宋的飲食習俗與戲劇演進》,獲1986年校慶論文獎,《戲劇藝術》1988年第1期,北京:知識出版社《中國戲劇起源》一書所收,1990年版。
[2]Stephen H.West. Playing With Food: Performance, Food, and The Aesthetics of Artificiality in The Sung and Yuan,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 57, No. 1, (Jun., 1997 ),pp.67-106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3][4][7][8][9][10][11][17][18][19][20][22][23][24][25][26][29]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卷十?大禮預教車象、卷五?民俗、卷三?馬行街鋪席、卷二?酒樓、卷八?中秋、卷六?十六日、卷七?范苑內縱人關撲游戲、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觀神生日、卷十九?瓦舍、卷四?食店、卷五?京瓦伎藝、卷九?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序言、卷六?元宵、卷二?酒食果子、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卷九?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之史部十一地理類八雜記之屬。
[5]曾鞏著:《戶口》,《隆平集》卷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別史類。
[6]徐松輯錄:《宋會要輯稿?食貨志》(永樂大典本)三八?二六至四四。
[12][28]吳自牧著:《夢梁錄》卷十九?瓦舍、卷三宰執親王南班百官入內上壽賜宴。
[13]西湖老人:《西湖繁勝錄?瓦市》。參見黃仁虎、嵇璜著:《欽定續通志》卷一百五十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別史類。
[14]李山譯注:《管子?牧民》,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