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6: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cad課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選擇合適的教材和處理好教學內容是至關重要的,教材選擇始終以專業和行業需求為依據,注重理論與應用相結合,基礎性與前瞻性兼顧的原則。現有測繪工程cad教材往往偏重于基本圖形的繪制,實例不典型,往往與專業脫節,不便于學生對本專業的理解。因此在授課中將多種教材內容相結合,制定適應應用型本科測繪CAD的教學大綱,并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實習指導書與習題集,明確培養目標,注重理論基礎與專業實踐相結合。
1.2教學內容改革
雖然多個專業都開設CAD課程,但各專業有其自身特點和應用范疇,行業中對CAD操作能力的要求也不同。以測繪工程專業為例,多涉及地形圖繪制,以此為中心,教學中應強調地形圖中點線面等符號的繪制、圖框的制作及與南方CASS專業軟件的聯系,同時結合專業課的內容,講授繪圖時的注意事項,鞏固相關專業知識。而對于房產專業就沒有必要學習地形圖知識,反而應重視自身行業的需求及建筑行業相關標準規范。因此不同專業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更新。測繪CAD在目前以“二維圖形繪制與編輯”為主的前提下,引入二次開發理論方法及專業圖繪制內容,并簡要介紹二次開發的測繪工程應用軟件情況,彌補目前國內測繪CAD教材稀缺等問題。
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
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測繪工程專業CAD課時為48學時,學時較少,所以需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完成教學任務。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多媒體演示教學與上機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錯的教學方式。但缺點是在課程中過于獨立,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理解的東西等到下次上機時卻無從下手,學生得不到立即訓練的機會,不利于對知識的掌握。較為理想的方式是,在機房采用教學管理系統,教師機控制學生機,教師演示的過程既能讓學生見到又能進行師生之間互動,同時配以板書進行講解補充,之后學生親手操作。這樣能夠及時看到自己欠缺之處,并通過親自操作加深記憶,充分實現教與學并舉的目的。如葉愛銀所說,課程結束后再安排2周的實習專周作為強化效果更好。另外在實際教學中,引入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錄像教學:將命令操作步驟或圖形繪制方法進行錄像,便于學生及時查看與回顧;生產項目案例教學:引入專業工程圖件,通過具體例子或實際上產項目,使學生體會并掌握CAD在專業中的應用;網絡教學:讓學生上網查詢CAD軟件更新、應用實例、專業應用等最新進展;引導教學: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通過思考與討論,匯總相同圖形的不同繪制思路,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3考核內容調整
關于CAD課程的考核方式,以往多采用筆試加上機,且強調的是要求學生會用基本命令畫簡單圖形,在這一點上忽略了測繪工程專業要求。所以考核時應注意添加專業應用,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專業工程圖的繪制,綜合平時成績、繪圖速度與準確度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4師資隊伍建設
CAD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在教師的安排上,最好是本專業教師講授本專業CAD課程。因為教師參與過實際生產項目,熟悉內外業實踐經驗與技巧,具有較好的操作和繪圖經驗,這樣在講解一些命令時可以穿插專業實際工程圖紙練習,做到將“CAD”與“測繪工程”有機結合。否則一個專業教師教授多個專業的CAD課程,往往不能較好的了解各行業要求,也可能不知不覺地將自己專業的技術要求帶到教學中去,對其他專業學生可能是一種誤導。因此,教學改革必須重視專師專教的作用。除此之外,授課教師還應該與專業課教師溝通和交流,了解后續課程需要用到哪些知識,做好將專業知識與CAD課程的進一步結合。
5其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創新能力。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不斷更新,CAD軟件也在不斷升級,但在測繪工程專業中對CAD軟件更新要求不高,因為專業制圖軟件南方CASS是建立在CAD平臺基礎之上的。CASS軟件更新較慢,所以CAD使用較早版本即可滿足要求,但為了保證學生對新知識、新版本的了解與掌握,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掌握軟件的方法和要領,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二、多層次實踐教學考核標準的制定
為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采用過程考核為主,對學生的必修實踐項目進行綜合評價,每個項目都有5個考核指標:工作態度、軟件操作的熟練程度或尺規繪圖的熟練程度、出圖的規范性、團隊協作能力和勇于創新能力。5個必修項目加權平均值作為考核成績。課外自選項目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參與分和獲獎分,根據總得分給予物質獎勵和證書。這樣的考核標準更有利于全面、客觀地放映學生的工程素質、技術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對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來很好的效果。
三、多層次實踐教學效果驗證
1.2AutoCAD內容多,操作性強。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集中講解后,學生進行上機操作時,學生往往已經忘了不少的內容。“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2]。微課程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時間短(一般在5-10分鐘),內容精簡,主題突出。
二、AutoCAD微課程教學設計的必要性
2.1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學生利用微課教學視頻,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相應的知識點,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和興趣。
2.2老師把教學內容以項目的形式制作成微課程教學視頻,突出重點和難點,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隨時反復學習來加強理解。
2.3把微課教學視頻放入學院網站,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或無線Wi-Fi,利用PC端或移動客戶端隨時隨地觀看微課教學視頻,打破學習的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三、AutoCAD微課程設計
3.1微課內容的選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CAD制圖能力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并且通過繪圖員考證,把教學內容劃分為:AutoCAD用戶界面、繪制平面圖形、圖形編輯、圖層、標注、圖塊、零件圖和裝配圖的繪制等多個項目。通過典型案例的選取,采用項目法來組織教學。3.2教學目標的設定。通過圖層的微課程設計,學生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就非常的明確。1)掌握圖層的建立、使用和管理方法;2)掌握在圖層上設置線型、顏色和線寬。
3.3教學過程的設計。圖層的微課程,內容突出,為了使微課程的思路清晰,將本次微課設置成3個環節,總時長約為10分鐘。1)導入環節。微課程因為時間短和內容突出,所以導入環節采用從實際出發來引入問題,向學生展示一張比較簡單圖紙,并提出如何將圖紙中的粗實線、細實線、中心線和標注放入不同的圖層來實現圖形的便捷管理,引入環節大于占1分鐘左右。2)操作演示環節。本環節是本次微課程的關鍵部分,采用操作演示,使學生掌握如何新建圖層并給圖層設置不同的顏色、線型和線寬,中心線圖層繪制中心線,在粗實線圖層繪制可見輪廓線,細實線圖層填充剖面線,在標注圖層完成圖形的標注。并演示圖層的隱藏和凍結功能來說明使用圖層的優點。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實例,使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所學習的內容,該環節大約占7分鐘左右。3)收尾環節。在該環節有針對性的講解圖層使用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點,同時除本項目所展示的圖紙外,預留學生練習圖紙,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該環節大約占2分鐘。
3.4微課視頻的制作。本次微課視頻可以直接使用CamtasiaStudio6.0+PDF+Zoomlt進行錄制,其中CamtasiaStudio錄制屏幕,PDF展示圖紙和必要的文字說明,屏幕畫筆ZoomIt輔助視頻錄制。
0引言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是機械類專業的專業選修課,以應用性為主的理論方法和實踐并重的課程。主要講解CAD技術的基本知識和相應的工程應用理念,在此基礎之上向學生介紹CAD軟件的應用。使學生掌握CAD的基本概念、GAD軟件使用技能和開發中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對CAD基本概念的理解和CAD軟件的實踐能力。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日益普及,多媒體早已進人教育領域,多媒體在教學上的應用,使得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材觀念與形式、課堂教學結構以及教學理論都發生了變革。
本文將圍繞如何借助多媒體的強大功能提高CAD課程的教學效果展開討論,繼而結合研究生能力培養來闡述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
1多媒體教學在CAD課程中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計算機輔助設計》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要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相關軟件操作功能。因此這門課程的教學主要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CAD基本理論的闡述;
(2)結合授課對象的具體專業方向闡述CAD的內涵與外延;
(3)具體CAD軟件的應用教學。
在以上三個方面的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手段將能收到更好的授課效果。
1)對于CAD的基本理論主要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具體闡述CAD的含義及特點、CAD的組成、CAD新技術等等。該部分內容中表示CAD特點與要素關系的圖表較多,可以結合幻燈課件采用重點色突出與層次遞進顯示的方法進行重點闡述。在介紹CAD新技術章節時,可以結合幻燈課件具體展示各種新技術的應用產品模型及分類等等。如有條件還可結合3DS MAX等動態顯示軟件展示CAD產品的工作過程等等。
2)計算機輔助設計是一門通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授課對象的具體專業方向有針對性的闡述CAD的內涵與外延。CAD的概念有狹義與廣義之分,本課程所闡述的內容特指廣義的CAD,即CAD設計工作不僅僅圍繞著幾何造型展開,而且更廣泛的涉及到有限元分析、動力學分析與仿真、運動學分析與仿真等考察產品綜合特性的領域。結合具體授課對象為車輛工程專業學生,在多媒體中引人范例教學法。具體采用章節方式介紹三部分內容:汽車零部件的三維建模及結構強度分析、汽車整車建模及動態仿真、汽車子系統分析與優化。這三部分范例用到了UG,ANSYS,ADAMS,MATLAB多個軟件,根據各范例形象生動地闡述CAD的分析流程及工程實際價值。
3)一般說來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總要落實到一個具體的CAD軟件的應用。本課程所講授的can軟件是UG。由于UG軟件的功能強大,功能模塊眾多,因此選擇常用且基本的模塊進行介紹。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手段現場通過電腦演示,根據遞進關系,先后介紹UG建模基本環境、參數設定方法、常用工具、草圖繪制、實體造型功能等。在利用多媒體現場演示的過程中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介紹軟件之前可以先展示利用UG繪制的各種三維造型及復雜的總體裝配圖,借以闡明UG的強大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基本環境及常用工具的教學可以結合實例進行闡述,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和形象的反映各工具條的基本性能和適用范圍。
(3)草圖繪制中關于幾何約束和尺寸約束的功能需要詳細介紹,這是實體建模的基礎。可在課堂上現場演示從簡單到復雜的草圖繪制流程。為了更好的利用課堂有限時間也可以采用錄制動畫進行放映和講解同步的手段。
(4)三維實體建模在課堂上的演示以簡單模型為主,但該類模型需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應該是復雜模型的簡單基本元素,課后可以布置復雜模型的上機作業,在上機時段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2多媒體教學與研究生能力培養
一方面,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與其本身的專業知識體系是否完備有很大關系;另一方面,研究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并不僅僅是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以便認識新事物、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這才是知識的價值所在。
結合CAD課程教學總結出多媒體與研究生能力培養的關系:
2.1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研究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通過課堂上進行CAD范例講解并與研究生進行互動,使研究生從視、聽、說多方面接觸UG軟件。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研究生攜帶筆記本電腦到課堂,跟隨老師的演示進行實時學習,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極大的調動了研究生的學習熱情。課后布置較為復雜的零件三維造型作業,研究生可以迅速的根據上課所學知識完成作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無疑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2.2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
如前所述,CAD多媒體教學中引入范例教學法闡明課程的廣義應用價值。此方面通過圖文并茂、動畫演示來激發研究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其重要的作用還在于可以使研究生更多的主動積極思考,根據范例舉一反三。課后可布置相關大作業,令研究生根據各自的研究方向進行基于CAD相關軟件的課程設計,為研究生今后開展科研創新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研究生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21—0006—01
在當今信息時代,微電子學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集成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 IC)作為微電子技術的核心,是整個信息產業和信息社會最根本的技術基礎。發展IC產業對提高技術的創新基礎和競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國民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人民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是一個國家參與國際化政治、經濟競爭的戰略產業。模擬集成電路是現實世界和數字化系統之間的橋梁,是現代信息化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發展電子信息化,必須發展模擬IC技術。為了提高我國模擬IC電路的水平,不但要在產業化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還需培養出更多的高質量人才。事實上,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是一個實踐性較強、實踐內容多的微電子學專業的專業方向,因而在教學課程設置時不僅要努力加強理論教學,還需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模擬集成電路CAD》課程作為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方向的核心基礎課程,其教學的好壞關系到學生在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發展前景。在此背景下,根據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微電子學專業的實際情況,結合筆者多年集成電路實際工程經驗以及多年教學實踐,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模擬集成電路CAD》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索。
一、理論教學,以培養學生分析設計能力為目標
《模擬集成電路CAD》是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方向的一門核心基礎課,與其他電路基礎課一樣,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而模擬集成電路具有概念細節多、理論較抽象、工程特征突出、電路結構多樣等特點,在學習中學生普遍反映較難學習。在設置授課內容時,不僅要夯實專業基礎和培養學生的分析與設計能力,還要盡量避免與《模擬CMOS集成電路》等課程的知識重復的問題。
根據教學大綱以及課程內容設置原則,《模擬集成電路CAD》理論教學定為32學時,并將講授內容分為以下幾部分:第一部分,MOS仿真模型及CMOS模擬集成電路CAD;第二部分,單元電路設計、仿真及分析;第三部分,偏置電路設計、仿真及分析;第四部,跨導放大器設計。在授課過程中,以簡單CMOS模擬集成電路基本單元分析為主,復雜CMOS模擬集成電路分析為輔;以分析能力培養為主,設計能力培養為輔;激勵學生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興趣。
二、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為目標
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建立起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流程的概念、熟練掌握各個環境的工具使用,能解決模擬集成電路設計仿真過程出現的問題,促使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深化,因而設置合理的實驗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Cadence、Synopsys、Mentor等最主流集成電路設計工具廠商提供的EDA工具是目前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最廣泛使用的工具。為了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崗位、能盡快進入角色,有必要使學生學習使用這類先進的EDA工具,從而真正幫助學生掌握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根據這一原則,《模擬集成電路CAD》實驗教學定為32學時,并開設如下幾個實驗:實驗一,IC設計工具—Cadence的ADE與版圖大師等的使用;實驗二,CMOS兩級運算放大器的設計、版圖繪制與驗證;實驗三,CMOS帶隙基準參考的設計、版圖繪制與驗證。在實驗過程中,一人為一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教學內容體系確定后,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動性,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轉換,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成果。
針對CMOS模擬集成電路具有概念細節多、理論較抽象、工程特征突出、電路結構多樣等特點,在(下轉第10頁)(上接第6頁)教學手段上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傳統黑板板書為輔,同時在課堂上以動畫的形式展現當前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趨勢及其技術特點,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對學習的結果做出評估,是反映教學效果的手段。而課程開設能否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課程的考核方式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考核方式為試卷筆試與平時成績結合的方式。針對《模擬CMOS集成電路》課程特點,考核方式作如下嘗試:結合課程的專業特點,采用提交論文和現場答辯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針對課程的重點知識點,設計幾個課外小題目,讓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完成電路設計并撰寫小論文,從而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與實踐動手能力。在每個題目完成后,教師要求學生在提交論文時做好答辯ppt,并利用專門時間進行5分鐘左右的答辯,并接受教師和同學的提問。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更加重視實踐性環節,強化技能水平的提高。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總結與創新的過程。要實現《模擬集成電路CAD》這門課的全面深入的改革,還有待與同仁一道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將加強與同行交流學習,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教學實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以期改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建立健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已成為培養急劇變化的市場所需要的多樣化人才的必然趨勢。我院機電系“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探索,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我院對該專業進行了定位,將核心能力與基本能力的培養明確地分為兩個方向,即CAD與CAM,每個方向均有適當的市場定位,以專業綜合改革為中心,以實訓環節為重點,以有機滲透為特征,通過產學研合作途徑,優化教學過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調整課程體系,構建與完善新的育人環境。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建立固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并完成實訓很不容易,因此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作用,構建適當的專業教學內容,使之適應社會對人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就成為本專業教學改革的中心。我院與首鋼型材軋鋼廠進行的產學研合作教育項目推動了CAD方向教學內容的改革,校內CAM實訓基地的建設及與相關單位的合作推動了CAM方向的建設。
明確的專業定位
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建設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專業方向的定位十分重要。我院“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建立及以后的發展均得益于廣泛的市場調研及專業委員會的指導,得益于教師的“雙師型”素質,得益于開展產學合作教育及技術服務。
2001年3月,我院與首鋼第一型材廠簽訂了研制首鋼第一型材廠圖紙管理軟件的協議書,為該廠的全部圖紙建立了數據庫結構,并對50噸剪頭曲柄飛剪機組的圖紙(藍圖)進行了AutoCAD格式的轉化。在此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2001年7月,我院又進一步與首鋼第一型材廠簽訂了對該廠其他圖紙進行轉化的第二階段協議。2002、2003年,我院分別在計輔001、002、003班畢業實訓中,結合此科研項目進行了《圖紙轉化及數據管理》課題的實訓,同時將相關內容納入課堂教學中。
我們的目的就是通過科研項目使學生在實際工程中得到鍛煉,總結經驗,同時完成《高職CAD專業“圖紙轉化與管理” 教學中產學合作實踐》教研題目,通過教研題目的完成,明確專業的CAD方向及相關課程的主要內容。
2005年,我院成功地建設了數控加工實訓基地,有力地促進了專業CAM方向的發展。
我院明確地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分為兩個方向:(1)CAD方向。核心能力:二維繪圖、三維實體造型、CAD技術應用與開發等,要求能熟練地使用相應軟件進行繪圖、造型并能進行圖紙的數據管理。專項能力:CAD技術的應用開發與圖紙數據管理。(2)CAM方向。核心能力:三維實體造型、液壓與氣動技術、機械制造技術、數控加工與編程等,要求能熟練地使用相關軟件進行實體造型,掌握機械加工的基本技術,能在數控機床上進行操作,有進行數控編程的能力。專項能力:三維實體造型及數控加工。
結合實際的課程內容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面向生產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需要學生不但要具備綜合職業能力,還要在動手能力方面有突出的表現。通過廣泛的市場調研及開展產學合作教育與技術服務,逐步使專業方向得到了明確,實現了專業教學計劃及主要課程的內容與生產實際的密切結合。
專業能力(1)機械設計與制造基本能力。(2)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基本能力。(3)進行數控編程與操作的基本能力。(4)熟練使用計算機,具有一定的文字錄入速度。(5)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外語能力。(6)對材料、熱處理工藝、各種標準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7)對于CAD方向,應能針對不同部門、不同專業的需求進行相應軟件的二次開發;對于CAM方向,應能熟練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與編程技術。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計算機繪圖、數據庫基礎、程序設計、三維實體造型設計、機械制造技術、CAD應用與開發、數控編程與仿真加工等,主干課程的設置圍繞專業的核心能力。
主要課程的內容以“CAD應用與開發”課程為例,要求密切地聯系工程實際設置課程內容,例如“圖紙轉化與管理”項目涉及如下問題:(1)讀圖:讀標題欄及明細表、名稱、圖號、裝配圖號、件號、材料、比例、重量等,了解本圖與其他圖的關系,能對材料進行轉化;能基本讀懂圖形的形狀、尺寸、公差、粗糙度及技術要求等;能對公差、粗糙度、技術要求等進行轉化。(2)轉化中的技術問題:掌握材料、技術要求、公差與配合、粗糙度、螺紋的新舊畫法。(3)圖紙數據的管理:自定義標題欄、明細表、附加欄及樣板文件。定制“表格”,產生BOM,產生“設備清單”、“標準件清單”,合成為一個項目(機組)的管理系統。“CAD應用與開發”課程的主要內容如下:CAD基本知識(CAD/CAM原理及應用、CIMS基本知識、PDM基本知識);自編圖紙管理軟件(使用Access自編多媒體數據庫);AutoCAD應用與開發、CAXA EB開發(AutoCAD應用、基本定制、自定義命令、菜單的定制與開發等);圖紙管理(CAXA、PCCAD〈MCAD&PDM〉的圖紙管理);圖紙處理系統(Vpstudio 6.75、UnisCAD軟件使用)。
實踐環節服務于專業方向
高等職業教育實踐環節的安排應服務于專業方向,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專項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實踐環節體現在專門的實訓課程和課堂教學中。
主干職業技能訓練(1)金工實訓:使學生了解金屬的主要成型原理與加工方法。(2)機械CAD:使用CAD軟件進行簡單的機械裝配圖與零件圖設計,使用Word等軟件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使CAD應用水平得到提高。(3)數控編程與操作實訓:掌握數控編程的方法及調試手段,掌握常見數控機床的操作方法,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編制與輸入方法及加工零件的工藝過程,熟悉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4)專業實踐:針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課、職業技能選修課進行與本專業方向相關的社會實踐。(5)畢業實訓: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課、技術基礎課與專業課知識分析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性環節工程制圖、計算機繪圖、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三維實體造型、數據庫基礎、機械檢測技術、機械制造技術、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數控編程與仿真加工、CAD應用軟件、液壓與氣動技術、CAD應用與開發等,所有課程均安排實驗及作業并多數在計算機房上課,采取邊講邊練習的方式。
畢業實訓(1)實訓的目的:以理論知識為依據,以掌握的機械CAD/CAM技術、三維造型與數控加工技術為工具,進行與本專業相關的生產實踐與實習;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與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訓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得到鍛煉。以就業為中心,鼓勵自主選擇實習單位,由指導教師準備實訓題目及指導在外實訓。(2)實訓的效果:專業教學計劃要求的基本能力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學生根據興趣所找的實訓單位與所選的多數題目與本專業相關,CAD技術應用(圖紙轉化繪圖、圖紙管理與圖庫、機械設計等)題目占47.33%、三維實體設計題目占5.33%、數控加工與應用題目占20.66%,其他題目占26.68%;學生在實訓單位的表現多數是較好的。
幾點思考
實訓分題方式結合就業聯系實訓單位,畢業實訓的題目較分散。按名單學號順序對學生進行分組,各組中的題目也較分散。因此,我們對03級學生進行了相對集中的管理與指導。
論文從論文質量上看,有與實訓內容不附及“克隆”的現象。可考慮改為“實訓總結”,取消外文翻譯。論文與實際相差太大,談實際的內容應該多些,改為“實訓總結”可以做到這一點。對論文頁數的要求也不應太多,10頁左右即可。
實訓指導因為題目分散,導致實訓單位的題目不能使學生得到系統訓練,因此可要求指導教師有針對性地增加相應的內容。
實訓與就業的關系以就業為主,要處理好實訓與就業的關系,應盡可能地使學生在實際崗位上得到系統訓練。
能力培養實訓集中反映出學生的設計能力與加工基本知識的欠缺。對土建圖應有適當的要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
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有多種,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而言,進行現場實訓有一定的困難,理想的方式應該是CAD方向去設計院跟隨工程師學習畫圖,CAM方向去機械廠跟隨技術人員學習操作。如果能與某設計院、機械廠長期合作則比較理想。
教師的“雙師型”素質應鼓勵教師參加科研或技術服務,參加畢業實訓指導,廣泛地接觸社會,接觸生產實際,了解社會對專業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及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作用,使教學內容緊密地聯系生產實際。
機械制造是研究機械制造理論、制造技術及制造模式的一門學科,其中,制造技術是直接為生產服務的。目前機械制造行業雖然還是以傳統制造技術為主,但是,現代制造技術正在迅速取代傳統制造技術,掌握新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為生產現場輸送既懂現代制造技術,又有較強動手能力的工藝技術人才,正是高職機械制造專業發展的廣闊市場前景。
目前,高職機械制造專業基本上是參照普通高校相同專業建立起來的。因此,高職教育除了和普通高校機械制造專業一樣需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外,還有與職業技術教育不相適應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問題。在此筆者就高職機械制造專業的改革提出一些思路。
一、注重素質培養,建立以現代制造技術為基礎的課程體系
針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特點,調整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以社會需求和企業需要為依據完善課程體系,采用適于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推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較好地掌握專業技能,適應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加強課程改革與建設,突出了專業核心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專業課程體系上,精縮傳統機械理論課,增加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高新技術的課程。現代化的機械制造技術就是本領域里的先進科技和信息科技的緊密結合,信息科技的關鍵又是計算機技術,大量采用計算機輔助技術與計算機控制技術是機械行業的方向,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數控加工技術是機械制造業中的核心技術。
在具體課程設置上,遵照“夠用”的原則,精減一些重復交叉的內容,壓縮一些不常用的知識,整合一些課程,減少一些課時。原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合并為工程力學,以材料力學的內容為教學重點;機械原理、機械零件設計兩門課程整合為機械設計基礎,以機械零件的內容為教學重點。
在專業技術課程設置上,遵照“實用、管用”的原則,精減一些與專業方向不一致的課程,把機械制造工藝、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合并為機械制造基礎;增加計算機應用技術、CAD技術、數控加工技術、PLC控制技術、數控系統維修技術、CAD/CAM技術的課程和上機練習的時間。
在選修課的設置上注重培養具有專業擴展與人文素質培養的雙重特點。一是在限定理論選修課中,主要進行了專業擴展,開設了工業管理、網絡技術、計算機編程語言、現代設計方法、機械工程檢測技術、工廠供電、機電產品營銷等10門課程,要求選擇其中5門;二是在任意理論選修課中,主要進行的是人文素質的培養,開設應用文寫作、文學鑒賞、音樂鑒賞,美術鑒賞、社交禮儀、心理學、書法、演講與口才、管理科學、中外民俗、市場營銷、領導科學、公共關系、工商管理、普通話等課程,要求選擇其中5門。
二、加強實踐教學,建立現代機械制造實驗實習基地
現代加工技術,很多時候都是在人們的眼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情況下進行的,和傳統加工相比,它顯得更抽象。所以有機械學科的院校,都不惜花巨資建立現代化的CAD設計中心、數控加工實習基地等現代化的實驗室和實習場地,以加強CAD、PLC控制、數控技術、CAD/CAM的試驗與技能培訓,以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
在金工實習、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性教學環節上,精心設計各種綜合性的試驗與實習項目。金工實習,盡快從傳統的普通車床操作過渡到數控機床操作;畢業設計與畢業論文,力爭結合生產實際選題,采用計算機等先進手段進行開發性設計,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提高學生掌握現代設計方法與現代設計手段的技能,又能充分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教學改革的思想很大部分是體現在課程的設置與教材的選配上,所以精化、整合老教材,增編新教材是進行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傳統的基礎知識要講,人文知識要學,新知識要加強,實踐要增加,課時還要壓縮,要處理這之間的矛盾,讓學生做到主動積極地學、自覺地學、創造性地學,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CAD技術,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在教學方法開發過程中引入“基于工作過程教學設計方法”。它主要包括兩個基本過程:第一步,典型工作任務分析。通過“工人專家訪談會”確定某個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按照能力發展和職業成長規律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的難度等級和順序,并對其進行分析描述。第二步,學習領域設計。在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出學習領域,針對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準確確定和描述所對應的學習領域,給出學習目標、內容和基準學時要求,并將學習領域按照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和教學規律進行時間上的排列,得到專業的學習領域課程計劃,完成學習領域設計。
四、教學與科研并重,造就新一代師資隊伍
Abstract: Mold industry is " the mother of industry " in the world,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become the measure of a country's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product manufacturing level important symbol. CAD/CAM technology in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application, so that the mold production technology level and cont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a qualitative leap. This article on the CAD/CAM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mould majo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erence.
Key words : die; CAD/CAM technology; Independent College
中圖分類號:TG7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概述
模具是工業生產中的基礎工藝裝備,也是發展和實現少、無切削技術不可或缺的工具。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表、家電和通訊行業中,有60%-80%的零部件都需要模具加工,輕工制品的生產中應用模具更多,因此模具行業有“百業之母”的美譽。模具生產的工藝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藝水平和產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
CAD/CAM技術是設計人員和產品制造工藝設計人員在CAD/CAM系統的輔助下,根據設計和制造程序進行設計和制造的一項新技術。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的CAD/CAM技術發展很快。根據有關調查顯示,CAD/CAM技術廣泛的應用于模具生產企業。隨著CAD/CAM技術的廣泛使用,模具生產的工藝水平和科技含量將有質的飛躍。采用CAD/CAM技術進行模具設計與制造是模具生產革命化的措施,也是模具技術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而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獨立學院,在模具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模具技術的發展,進行實施教學。將行業的新技能融入到教學中,培養與企業需求“對口”的技術人才。因此,CAD/CAM技術在模具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十分重要。
2 模具專業的課程設置要突出CAD/CAM技術
獨立學院是培養生產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傳統的模具生產技術以手工繪圖,手工操縱加工為主,所以需要手工繪圖能力與手工操作技能高的人才。而現代的模具生產技術普遍以CAD/CAM技術為主,作為為企業培養人才的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就要突出CAD/CAM技術的重要性。通過研究,我們在具體的教學上作了如下安排:
第一學期: 安排2周的Auto CAD軟件學習,掌握Auto CAD軟件的二維繪圖命令。
第二學期: 安排3周的UG/PROE軟件學習,掌握三維繪圖技術。
第三學期: 安排2周的模具CAD/CAM軟件實習,掌握模具運動仿真及零件的加工仿真,輸出加工程序。
3CAD/CAM技術融入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
第五學期:將CAD/CAM技術與《模具測繪實習》課程相結合。《模具測繪實習》課程是學生在學完機械制圖課程后進行的綜合運用制圖基本知識,學會零部件測繪和提高繪圖能力,了解模具結構的一次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模具的拆卸方法,零部件的測量技術,進一步鞏固徒手繪圖和尺規繪圖能力,最終將測繪的尺規繪圖圖紙轉換成計算機二維圖和三維圖,提高計算機繪圖能力。
第六學期:將CAD/CAM技術與《模具課程設計》課程相結合。模具課程設計是模具專業課程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模具設計知識,系統地進行模具設計,從材料工藝性分析、成型工藝的編制到模具結構的設計全過程,為縮短上崗適應期奠定工程實踐基礎。在這一過程中,在培養學生掌握傳統模具設計方法的同時,要求學生運用CAD/CAM技術完成模具的整個設計工作,使學生掌握模具設計的新技術,適應現代模具企業的人才需求。
第七學期:將CAD/CAM技術與《數控加工操作實訓》課程相結合。通過此實訓,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消化數控機床基本內容,了解數控機床編程的特點和步驟,深化工藝處理技術和編程方法,同時,要求學生運用CAD/CAM技術完成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仿真,并輸出加工程序,對程序進行調整后最終在數控機床上實現真加工。
第八學期:將CAD/CAM技術與畢業設計相結合。本畢業設計是一項必修的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在學生已完成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后,通過專題研究、論文綜述、工程設計、軟件工程等方式,綜合應用和深化本專業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設計的課題,實現學生CAD/CAM技術應用的最大化。使學生在臨畢業前,其CAD/CAM技術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更全面、綜合性的訓練。
4CAD/CAM技術應用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
CAD/CAM技術具有色彩鮮明、直觀性強的特點。《沖壓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是模具專業的兩門綜合性很強的核心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地利用CAD/CAM技術特點進行教學,能幫助學生感知、理解書本知識,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能增強學生對CAD/CAM技術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模具結構時,結合模具CAD/CAM技術的三維造型進行講解,各組成零件及其相對位置關系都一目了然,非常清楚;在講授模具的動作原理時,通過播放模具運動的模擬動畫,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模具的運動過程,教師結合動畫進行講解,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這種教學方法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直觀,使枯燥的講解變得生動有趣,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5 總結
隨著市場的國際化,競爭將愈演愈烈,短周期、高質量、長壽命的模具是模具行業和用戶的追求,這必將使CAD/ CAM技術全面深入地應用于模具行業中。而作為為模具行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獨立學院,在模具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將CAD/CAM技術的學習與應用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始終,使學生真正掌握該項技術,實現與企業設計軟件應用的零過渡。
《建筑CAD》是中職建筑施工專業的一門集知識與技能于一體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筆者根據多年的建筑CAD課程教學經驗,采用“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為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案例教學,任務驅動”與傳統教學比較
1、傳統的建筑CAD教材編排以軟件的運行環境、操作方法和命令為線索,系統性強,理論性強。其教學過程也以知識點為主線來展開,按照教材的模塊、順序授課,先基礎、后運用。由于CAD命令眾多,學生很容易混淆,很快失去耐心與興趣,導致學習興趣降低,課堂教學時效低。
“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各教學知識點分解到各個案例之中,而教學案例都來自實際工程之中,教學與實際相結合,可直接培養學生的實際繪圖技能。
2、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知識點被動接受,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當被要求繪制較完整的專業圖形時,學生往往覺得知識點零散,不能有效地融會貫通,最終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注重教學案例的實用性及趣味性,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 “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的教學實踐
(一)整體把握課程教學目標
CAD功能強大,要在課堂上全面地介紹CAD的各種功能是不可能的。根據中職建筑專業培養目標,主要接觸建筑總平面圖、立面圖、結構圖等工程圖紙。因此,本門課的教學目標為:掌握CAD的二維常用命令和CAD基本繪圖技能,熟練繪建筑施工圖。根據教學目標將教材內容劃分成平面圖形的繪制、文字與標注,查詢管理及打印輸出四大模塊,然后將每個模塊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羅列出來,編制每次課的教學案例和課程任務。
(二)精心設計教學案例和課程任務
“案例”即為教師上課講解用的“例圖”,“任務”即為學生獨立練習的“練習圖”,其知識點內容應當對應一致。教學案例和課程任務的選定、編排是“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成敗的關鍵。教師在設計教學案例和課程任務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突出建筑CAD的專業性,最好使用與之相關的建筑平面圖、立面圖或剖面圖來詳盡講解繪圖命令。結合建筑專業制圖特點來學習本課程,使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生會主動去熟悉教學案例,去探究學習任務,課堂實效性會大大增強。
加強知識系統性,按照“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教師首先應當列出若干個有專業代表性、易操作且能涵蓋絕大多數知識點的“例圖”和“練習圖”,根據教學模塊的劃分,將各個“例圖”和“練習圖”分成幾個階段性步驟,將各模塊知識點巧妙的設計到各個階段性步驟中。為了避免知識點的分散,應對案例和任務進行階段性安排與設置,盡量使各模塊知識點形成一個整體,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知識與技能。
掌握學生學習特征,由淺入深逐步推進學習的過程是知識和技能逐步積累加深的過程,在設計案例和任務時要考慮學習的漸進性。在設計每個教學單元的實例和任務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包含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點,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在不斷地循環反復中得到提高和加深。每個學生必須完成基礎目標層次的任務,然后,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挑戰更高級目標層次的任務,既不能使基礎較差的學生感到吃力,又要為學習較好的學生指明深入學習的方向。
(三)課堂教學的組織過程
1、設計并分析教學案例。讓中職建筑專業學生學習CAD中的哪些命令,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我們主要考慮本專業學生將來工作需要以及自身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刪減,只要“能用、夠用”就行,將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羅列出來。依據這些知識點編制每次課的教學任務,即精心選擇針對與這些任務的教學案例。所有圖紙可在開課時印發給學生,讓學生一開始就明確本次課的教學目標、熟悉任務、探究任務。
2、師生互動分析案例。案例提出后就要一起分析解決方案,哪些步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完成,怎么完成,是否麻煩,哪些步驟還不能完成,為了實現這些暫時還不能完成的命令,我們應該具備什么新知識。通過對該案例的分析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分析知道,需先學習一些什么新的知識才能完成這個任務或使這個任務完成的更為簡單。
3、巡回指導完成任務。具備完成案例的所有知識后,學生單獨去完成任務,教師可以采取巡回指導的方式檢查學生完成任務的進程,一方面發現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普遍性問題集中指出,個別性問題個別輔導,另一方面掌握教學目標完成情況,使工作任務的完成與教學目標的實現統一起來。
4、總結任務評定成績。教師要對學生完成案例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和評價,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查漏補缺,對部分難點要進行示范,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評價,實行鼓勵性評價,同時注意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激勵學生的成就感。結合評價給出學生案例完成成績,作為該課程總評成績的一部分。
“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比較適用于《建筑CAD》這種操作性與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這一模式完全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體現,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實處,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而不再作為與學生并存的主體而使二者對立起來。由于任務的出現,就會出現完成目標的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競爭與協作中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機械制圖》是機電專業的入門課程,它是職業教育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機械制圖》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圖,讀圖和制圖能力,并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把一個具體的機械零件繪制成平面圖形,再把一個平面圖形想象成立體的機械零件,這一教學目標和要求,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無疑是難的。高職學生源大都是高中篩選后的較差生源,尤其是近幾年由于生源數的下降,鄉鎮一級的高級中學也加入到職業教育競爭的行列中,生源的質量逐步下降,這門課程大學生學起來都有點難度,對于職校生來說就更不容易了。目前各個學校都在進行教學改革,在《機械制圖》教學方面也進行了諸多的嘗試,普遍的做法是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方法,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學生帶到了多媒體課堂,將CAD與《機械制圖》兩門課程融合到一起,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對教學質量改進很有幫助,但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嘗試過程中應注意幾個結合。
1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將多媒體手段運用于制圖教學中,借助動態旋轉,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應手,教學形象生動,節約了教學時間。但是很多教師往往是用電子教案代替了一切,電子教案中文字圖像什么都有,講授知識點、畫圖等整個教學過程都可以在電子課件上展示給學生,殊不知這樣教學教師省了不少事,學生也跟著省了不少事,這樣課上下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提高甚少。制圖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投影的結果,而且要讓學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來的,沒有動手的過程,只是眼睛看了精彩,那只能是過眼云煙,看了就忘,進不了大腦。機械制圖教學既有直觀性,又有抽象性,必須充分認識學科特點,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適當運用多媒體優化組合,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所謂“適當性”,即用在“精彩”之處,用在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突破難點、強化重點之處,用于有利于內化教學內容之處。切不可單一以多媒體為中心設計教學過程,圖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畫龍點晴,而是畫蛇添足。
例如在講授組合體視圖的畫法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教者在分析組合體視圖時,要充分利用掛圖、實物模型,還可以讓學生按三視圖尺寸用橡皮泥、蘿、土豆塊等自制模型,師生共同分析組合部分的相對位置、組合方式。但對于相對復雜或模型未能表達清楚的組合部分,可運用多媒體課件解決難點,由相應的三維立體圖引導學生的思維,甚至可以進入其內部進行觀察,研究哪兒需要有線條,哪兒無線條?從而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時必須“適當”地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互滲透,以人為主,以機為輔,揚長避短,相輔相成,才能使機械制圖教學達到理想境界。
2 《機械制圖》與CAD相結合
CAD技術是現代化制圖的需要,它作為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具有擺脫手工繪圖的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機械制圖知識的支持,機械制圖是訓練學生的識圖和制圖的能力,是培養學生思維,樹立三維圖形和動手繪圖能力的課程,是CAD技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機械制圖知識,即使會使用CAD,也將僅僅是一個描圖員,因為他不可能創造出新的應用圖形及機械圖紙。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職業學校已經將《機械制圖》與CAD作為一門課程來教,但如何安排其順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是學過Ⅸ機械制圖》后再學CAD,這種教學的結果是把課程割裂開來,仍然是作為兩門課程來處理,不能做到用CAD繪圖及時地鞏固所學的機械制圖內容。而將兩門課融合為一門課講授,以CAD為主,《機械制圖》為輔,以《機械制圖》為線貫穿始終,在講CAD時與《機械制圖》結合起來,時時不忘《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用CAD帶動Ⅸ機械制圖》,每講一節CAD時,對機械制圖作相應的簡要介紹,尤其是要按照機械制圖知識建立三維立體圖形去體會cAD作法,在CAD作圖完成即初步檢驗圖形,并應留一定量的作業,全部要用CAD來完成,最后訓練出來的是能夠結合機械制圖且熟練掌握應用CAD的人材。這樣做的優點是兩者兼顧,既應用了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又適應了CAD的先進性,既在頭腦中建立了三維立體圖形,又應用計算機繪制了圖形,并且可以較早甩圖板繪圖。使學生結合機械制圖作圖法,進一步深入與透徹理解CAD命令。
這樣一種《機械制圖》與CAD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法應是CAD與《機械制圖》教法的發展方向,兩者合二為一,適合職業學校的學生掌握實際應用技能,形成職業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