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6: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論文職業教育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做品牌每一種產品都有其相應的生命周期,但是一旦該類產品成了品牌,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長了其壽命。包裝作為產品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徑,得到了王小帥的充分重視。做品牌就要做精做實,名副其實。具體體現到包裝環節,即要使包裝物既精致又牢固,具有高質量。為達到此目的,博遠在生產中進行質量教育、實施質量監管、堅持質量跟蹤,使出廠產品百分之百處于優良和可控狀態,杜絕了質量事故的發生。
(3)用骨干博遠現有員工一百一十人,核心骨干20人。骨干們默默地各司其職、忠于職守、打理企業,日常運轉有條不紊,王小帥外出非常放心。骨干靠的是王小帥的挖掘、培養,包括從其他企業引進人才。單槍匹馬的年代早已過去,精誠合作才是治企之道。王小帥按此認知身體力行,使用骨干放手不疑,關心骨干細微周到,最近又在考慮建立內部股權激勵機制,進一步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增強團隊凝聚力。
二、職業教育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1.課堂教學與實踐脫節
創業是一個很難具象表達的詞匯,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但是,就目前職業教育大學生創業教育情況看,存在明顯的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主要表現在目前職業教育創業教育主要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沒有充分認識到能力實踐的重要性,進而導致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除此之外,由于創業教育屬于新興學科,缺乏成熟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較空泛,教學手段十分單一,一般以案例分析結合課堂討論為主體,輔之以簡單的情景化教學。隨著社會對于專業化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需求。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我校經過各方面努力,開展了“挑戰杯”、“誠蓮杯”創業大賽及“黃牛莊”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但是由于經費不足、場地緊缺等因素,這些活動仍然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無法充分將課堂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
2.創業教育改革相對滯后
就目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來看,已經不再局限于具備專項技能的專業型人才,而是需要多項技能與較高專業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時候,必須保證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教學內容的趣味化。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創業教育體系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相關的改革工作仍然未能落到實處,部分教育工作者教學觀念陳舊,使得大學生創業教育改革相對滯后,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這種不足在創業教育課中得到充分體現,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課件只是教學過程或教案的翻版,教學改革滯后,對教學環節缺乏規律性認識,教學熱情不高,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3.評價機制的缺失
在進行創業教育的時候,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便于開展實踐活動,一般會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在教學初始階段,學生往往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隨著課程的不斷開展,教師布置的一些作業一般只是小組中部分人員合力完成,其余同學則僅僅在完成的作業后面署名,明顯沒有達到小組實踐合作的根本目的。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就在于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缺失,沒有科學、系統的方式對學生成績進行考核。
三、提高創業教育質量的措施
1.加強課程體系建設與教材建設,充分發揮核心課程的主導地位
創業教育的根本是為社會輸出某個領域的專項人才,因此在進行創業教育的時候,需要與當前專業、社會需求、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緊密的結合,才能構建切實有效的課程體系,充分發揮專業課程在整個創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對于包裝與印刷專業的畢業生而言,要充分重視自身技能的應用,更好地達到執業資格考試要求的相關標準。
2.構建特色素質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不同專業都有其不同的職業素質特點,在進行創業教育時,需要結合相關專業特點,因材施教,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實現專業、職業、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在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要將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理論知識學習擺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充分重視實踐操作能力對于提高創業教育質量的重要性,讓學生學以致用,將理論知識完美地應用于實踐中,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各種問題。
2情感因素對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負面影響
實際的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各類情感因素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很大,積極的情感因素能夠提升職業教育教學的質量,消極的情感因素給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帶來負面影響。
2.1對課程學習的影響
具體到對某一課程的學習,情感因素給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負面影響十分顯著:掛科。父母及家庭社會的關注,會使學生對課程的認識淺薄;師生關系處理中缺乏情感交流,會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產生對抗或無所謂態度,造成教師的教學質量下降;跟同學缺乏情感溝通,各種利益關系處理不周,會造成同學之間關系惡劣,相互拆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無心聽課學習。嚴重的影響到了該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
2.2對生活習慣的影響
各種不良的情感因素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負面影響表現在:
①個人的衛生習慣:宿舍、教室狼藉不堪;衣冠不整等。
②行為舉止:個性張揚,無論是否文明、禮貌。走路搖搖晃晃、勾肩搭背、東張西望、四處游煙。
③言語習慣:開口便曝粗話、臟話。
④對人、對事的態度:對老師、對同學、對家長沒有感恩之心;事不關己,抱無所謂姿態。
2.3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大多在中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盡如人意,學會了耍小聰明、玩世不恭、享樂主義等消極的人生觀和與眾不同的極端價值觀。考慮問題,往往先從自身利益和角度出發,不顧及他人和社會的影響,遇事講朋友意氣、江湖氣習。
3情感因素對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正面影響
加強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因素關懷,對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好的情感交流、正能量的情感因素對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正面影響。
3.1對職業技能培養教育方式的影響
現階段,國內各職業院校多采取理實一體化教學法,針對不同的群體,加大了感情方面的投入,學校全員負有教育學生的責任,關懷少數人群(如高校開展的“三個一”工程),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育,效果顯著。學生學有所成,就業率明顯提高。加強企業、行業的交流接觸,加深了產教融合,企業、行業的要求融入職業教育的課程,共同開發教材,部分院校把企業辦在學校或把部分課堂搬到企業的車間展開,使學生時時刻刻處于實際的生產環境中;企業、行業的專家走上講臺,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面對面地教授給學生,先進的技術、工藝手把手教與學生,大大地縮短了學生崗前培訓的周期,為企業、行業培養了大批的合適的中高級技工和各類掌握高端技術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教學的質量大幅度提高。注重職業技術院校師生情感的交流與調節,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改變,主要表現在:
①有利于確立學生主體的觀念:a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情感交流會激發學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b在確立學生主體觀念的同時,更明確教師的主導作用。c在職業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會更加在意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②有利于尊重學生,培養學生個性:尊重學生是職業技術院校教師有效實現職業教育教學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學生的基本要求。不僅是人格尊重還有對個性的尊重。培養發展學生個性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素質的培養。
③有利于關心學生,深入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也是培養師生感情的需要;了解學生是為以適當的方法去教育指導學生;教師要理智把握師生關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適當的距離。
④有利于嚴格教育,全面要求學生:a嚴而有理;b嚴而有度;c嚴而有方;d嚴而有恒。從而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的質量。
3.2對學生就業前途的影響
情感因素對學生學成就業的影響很大:首先,師生之間的情感因素對學生就業前途的影響:教師是學生獲求知識的導師和引路人,在學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師的道德品行和知識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內容。無論教師是否意識到,事實上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事的態度都被學生視為榜樣,被學生竭力模仿。其次,社會的關懷、親人的關注,是一種社會化的情感因素,直接影響學生學成就業的成敗,嚴重的會影響到學生就業后的發展與成長。
3.3對學生上崗后成長過程的影響
作為職業院校的學生群體,有其特殊性:職業院校畢業后,大多成為了企業的一線骨干力量,充實了企業的技術工人隊伍。因此,學生上崗后的情感因素或制約著,或拓展著學生的成長過程。
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決定了一個地區的人才需求結構,進而影響一個地區的職業教育結構。雖然從整體上看,我國勞動力的供應是充足的,甚至供過于求,就業壓力很大。但是從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來看,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已經十分嚴重。職業教育是培養各級技術工人的主要陣地,根據市場和產業發展的需求合理發展職業教育,是解決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的重要措施。
2.職業教育發展能促進產業升級
根據我國“十二五”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重點。發展新興產業需要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很多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人才培養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新興產業需要的技術工人、科研人員和管理人才,是我國新興產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內蒙古產業升級與職業教育發展的契合點
職業教育要把握定向性、面向地方性、辦學的開放性、培養目標的技術性等特點,用全新的觀念設置專業,確定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建設師資隊伍,辦出高職特色,為內蒙古地區經濟發展培養出優秀的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
(一)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要面向實際應用,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一是推廣在學校和企業分階段培養模式,讓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環境下了解專業技術的發展、應用前沿,熟練專業崗位技能操作,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產學結合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避免產學脫節、學非所用等問題的存在。職業院校要加強校企合作,這樣不僅使企業也有機會承擔社會教育的責任,使院校教師有機會參與企業的發展進程的相關培訓,也會使在校接受學習和技能培養的人才的就業獲得有利的保障。同時校企合作還會縮短新的應用技術轉化成社會生產力的時間,還可以為院校的研發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從而實現區域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狀態。學校應該嘗試與企業或用人單位協同完成教學及實訓過程,使學生既學到理論知識,又掌握實踐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乎社會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進一步推動以工學交替、工學結合為特征的專業建設改革,讓學生通過參與企業工作過程達到學習職業技能的目的,改變傳統教學缺乏崗位情景和職業氛圍的缺陷。二是繼續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及人才培養方案要與職業崗位技能目標緊密結合。課程內容上增加應用性、實踐性,淡化學術性;教學實踐上增加操作性、直觀性,淡化理論性;專業實訓上增加生產性、職業性,淡化綜合性。三是循序漸進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增加實踐教學課時及比重,以教師的職業經驗引導學生,以實踐內容的趣味性與研究性吸引學生,以實踐結果的成功體驗激勵學生。四是在教學氛圍營造上,專業教師角色要有經理味道,貼近企業;教學組織要有企業味道,貼近生產;學生角色要有員工味道,貼近崗位;教學過程要有培訓味道,貼近職業。
2、本科教育轉型職業教育指明了法學專業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主要體現在大學生過剩和技工嚴重缺乏。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今年3月底表示,“中國解決就業結構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是技術技能型”。國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經明確:國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教育,轉型的大學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總數的50%。實際上,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學專業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養實用型、具有獨立操作技能的法律人才,即培養法律職業人才。現在,許多大陸法系國家在法律專業職業教育方面也在進行積極地探索以適應社會的需要。我國在本科教育轉型職業教育的背景下,法學專業教育也要適應新形勢做出相應的調整。由于司法考試制度的實施,使得法學專業比其他專業的職業化道路走得要早一些。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我國法學專業職業體系尚未成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以尋求符合我國國情的法學專業的職業化道路。
二、我國法學專業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措施
我國的法學教育具有多層次性,主要包括法律高職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那么,我國法學職業教育體系也應該具有多層次性。
1、加強法學專業高職教育我國現有的法學專科教育主要包括法律事務、司法助理、民事執行等,以法律事務專業為主。目前法律事務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手段幾乎照辦法學本科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形成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法學高職教育自身的特點與優勢。在我國本科教育轉型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下,應加強法學專業高職教育以適應我國對應用型、技能型法律職業人才的需求。具體措施如下:
(1)明確法學專業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清晰準確地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我國法學專業高職教育的目標可以表述為:培養具備必需的法律理論知識、綜合實務操作能力(電腦速記、文書寫作、現代辦公技能等)、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人際協調能力和較高職業素養的應用型和輔助型法律人才。
(2)用先進的職業教育改革理念培養高職法律人才這種先進的職業教育改革理念就是對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造,即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任務為載體、突出能力目標。項目化改造的特色與優勢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項目化改造突出能力目標。每門法學課程都可以有多種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等,職業教育必須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標。能力目標通常表述為:通過完成×××(具體任務),學生能運用×××(知識),根據×××(標準),能做×××(具體的或某類型的事情)。第二,以項目任務為課程內容的主要載體。能力不是“聽”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也不是“看”出來的。能力只能是自己動手、動腦“練”出來的。學生在“做”中學,邊做邊練能力,邊做邊學知識,將直接經驗與間接知識有效融合起來。隨著課程的逐步展開,學生在提高專業能力的同時,學到系統的應用知識。第三,學生是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應當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過程中去,通過親自完成每個項目來提高應用能力。對課程的評價也應當以“學生學得好不好”為主要依據。
2、完善法學專業本科職業教育我國法學專業職業教育體系中本科的職業教育的構建是核心也是難點所在。現階段,想用學術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應用型、技能型的法律職業人才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們必須對法學本科教育進行徹底地職業化改造,從教育觀念到課程設置、從教學方法到實踐教學,從教材編寫到教師隊伍建設,每個方面都要進行徹底改革。
(1)明確法學本科教育目標,更新教育觀念我們在法學本科教育的性質是“通識教育”還是“職業教育”的爭論聲中,迎來了本科職業教育的轉型。那我們現在應該如何定位法學本科教育呢。筆者認為現階段法學本科教育應該是由通識教育向職業教育的轉變。這個轉變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但是這個轉變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不是急轉彎即不是對先前法學本科教育的全盤否定。法學專業本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我們這次職業化改革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以適應市場需求來提高就業率,但是我國的法學還需要一定的學術研究性人才來保證法學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法學本科教育有雙重的責任,既要培養法學研究的后續人才又要為社會輸送大批職業素養高的應用型法學人才。因此法學本科教育的具體目標可以表述為:旨在培養理論功底深厚的學術研究型人才和職業能力突出的應用技能型人才。
(2)完善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內容方面,除了法學核心課程以外還應增加培養職業能力的課程,如:司法文書寫作、辯護技巧、證據收集、司法會計等;在課程設置階段上,可以施行分階段因材施教。大一進行以法學基礎、法律邏輯、法制史等為主的基礎法學教育,大二、大三進行以三大法、三大訴訟法為主的應用法學教育。大四則進行分流,允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選擇學術型的在大四主攻考研;選擇職業型的在大四進行全套的實踐教學。
(3)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改革是這次職業化改革成敗的關鍵,我們可以借鑒法學高職教育的“項目化”方法,即把若干個相互聯系的法學知識改編成“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項目”的解決全方面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里舉個實例加以說明。這個“項目”是買賣合同標的物所有權轉移問題。首先,交給學生兩個典型的導入案例。【案例1】甲、乙于8月15日訂立一貨物買賣合同,約定甲于9月1日前交貨。交貨方式是甲辦理鐵路委托運輸,運費由乙支付。8月20日,甲辦妥與鐵路局的托運手續。問:貨物所有權何時歸乙所有?【案例2】甲賣一母牛給乙,價3000,約定乙于6月1日至12月1日之間,春歲月155每月付500元,12月1日前付完,母牛即為乙所以。隨后甲于5月31日將牛交至乙家中。后乙于11月28日付清所有價金。問:母牛何時歸乙所有?其次,給學生布置任務然后分組完成。任務一:兩個案例如何解決,并找出相關法律依據;任務二:兩個案例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任務三:買賣合同標的物所有權轉移中動產和不動產的異同。任務四:歸納買賣合同中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原則和例外情形。再次,教師對以上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并幫助學生把相關知識點進行系統歸納和相關法理的講解。最后,教師將近三年司法考試中本“項目”的試題交給學生,進行真題測驗。這樣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鍛煉了學生演繹和歸納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了其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操作能力。
(4)加強實踐教學現在許多本科院校都已經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開展了多層次、分階段的實踐教學活動。例如:案例教學、法律診所、法律援助中心、模擬法庭、法律咨詢、畢業實習等。現在的關鍵是要把這項工作真正落實好,而不是走過場。那就需要建立配套的機制,例如:建立實踐教學的科學評價標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親自動手、獨立思考。
(5)重視教材編寫我國法學本科專業教材的現狀不容樂觀,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許多院校還在使用多年前出版的由本校老師編寫的教材。這些教材幾乎是純理論性的從該學科的體系、歷史沿革到概念、性質、特點一應俱全,有些甚至通篇沒有一個案例。要編寫出適應法學職業教育的各門課程的教材是個浩大的工程。首先,編寫的人員應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有豐富的職業經驗。其次,編寫的內容要適應法學職業教育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要有理論知識,還要有現行法律的具體應用。最后,還應編出配套的習題和司考真題。
(6)提高教師職業素質影響法學職業教育成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法學教師的素質,他們的職業化水平直接影響畢業生的職業化水平。現在的法學教師大多是出學校門再進學校門,沒有豐富的法律職業經驗,他們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的職業素養可想而知。為了法學職業教育的成功,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增強法學教師的職業素養。為此,要建立長效機制,真正打通人員交流的渠道,例如,要求法學教師在任期內,最少有半年的時間在相關司法實踐單位進行掛職鍛煉;學校每年必須邀請現任法官、檢察官或律師來學校進行講座或進行實踐教學的指導工作;鼓勵法學教師兼任律師。
3、改革司法考試制度以發揮其對法學職業教育的積極作用司法考試制度的實施影響了整個法學教育體系,尤其是法學本科教育體系。一方面,許多本科院校逐漸拋棄正常的法學教育模式,開始以司法考試為指揮棒,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考核方式都圍繞著司法考試轉,不少高校把司法考試的通過率作為評價高校辦學質量的最重要的標準,結果有些高校演變成了司法考試的培訓班。另一方面,它的實施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距離。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司法考試制度,充分發揮其對法學職業教育的積極作用,實現司法考試與法律職業的良性互動。具體改革措施如下:
(1)完善報考條件第一,我國的司法考試應該以法律教育經歷為前提和基礎,排除非法學專業畢業生的報考資格。純應試的司法考試輔導班的出現使得非法學專業的考生能在短時間內提高考試成績,這增大了其通過司法考試的偶然性。這種偶然性使得不具備扎實法律理論功底的人員充實到法律職業隊伍中。這些人員往往只會機械地運用法律條文解決案件,不懂得法律條文背后的法律精神,對于沒有具體條文可以應用案件更不懂得通過一般法理來實現公平與正義。因此,這些非法學專業的畢業生應該排除在司法考試之外。當然,這些人員要想參加司法考試完全可以通過本科院校的第二學位或自修獲得法學教育經歷。第二,增加法學專科畢業生的報考資格。將大量法學專科的學生排除在司法考試之外是不合理的。現在大多法學專科教育都能用三年的時間完成法學本科四年的課程,因此,應該將所有的法學專科畢業生納入司法考試范圍,而不僅限于某些特殊地區的法學專科畢業生。
(2)設立專門的司法考試組織機構現在的司法考試由最高法、最高檢和司法部共同組織,其中以司法部為主。由于各部門職能差異往往在司法考試的命題、標準答案等方面出現偏差,這嚴重影響了司法考試的權威性。因此,建議建立獨立的司法考試組織部門,從命題、閱卷、爭議處理等方面進行專門管理,最大程度體現司法考試的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
(3)改革考試形式和體制我國可以借鑒英美法系和許多大陸法系國家分階段考試的體制。第一階段以主觀題為主,以筆試的方式進行,主要用來考查考生的法學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法律職業素養。第二階段以主觀題為主,以筆試加面試的方式進行,主要考查考生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中包括分析判斷的能力、推理論證的能力和解釋說服的能力等。
2組織各種形式的短期培訓
知識大爆炸時代的來臨,意味著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緊迫性。今后的工作實踐中,必須要重視職業教育與培訓,探索繼續教育形式,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終身教育體系,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也是當今社會教育發展必然趨勢。針對此,農業職業教育部門要腳踏實地地辦學,摒棄過去只重視學歷教育的舊教育觀念。在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種形式辦學思路,將學歷教育與培訓結合,全日制與部分時間制結合,大力開展非學歷崗位資格培訓和各種形式的單項技術和技能的培訓,推行多種形式辦學,擴展農業職業院校的辦學功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專業、不同崗位農業高職人才的需求,推動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和學習型城市的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
3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職業教育路子
長久以來,農業科研、教學、實踐都存在相互脫節的問題。探索實踐產、學、研相結合的職業教育路子,對于落實好職業教育培訓意義重大。當前,黑龍江省市級、省級龍頭企業有近百家,農業職業教育應加強與這些企業的合作,了解農業實踐各行業人才的需求趨勢,加強訂單、定向培養力度,確保人才培養的時效性。同時,近些年來,黑龍江在科技示范場、示范園區投入很大力度,這些示范園區、示范場多屬廳、局、所管轄,農業職業培訓部分可將其作為實訓基地,時刻關注農業高新技術發展態勢,掌握領航農業的高新技術。
職業教育工作過程是職業人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的完整過程。基于工作過程的總體課程設計,對于網頁設計課程來說,學習領域可以采用網站項目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以項目為載體,將知識融于項目。這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強調學生在密切聯系有意義的“任務”情境中,通過完成項目任務來掌握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做到“教學、做”一體化,真正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課程進度表可以按照實際網站的項目開發流程來安排,從確定網站需求、選擇網站建設與管理工具,到規劃設計網站結構與欄目、準備網站相關文字與圖片等素材,再到軟件平臺中定義站點創建具體頁面,依次實現網站各個子欄目模塊,最后與推廣網站。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效果對各個單元學時數進行靈活調整。單元學習情境的設計融入課程涉及的知識點,遞進安排各個單元知識點的順序,既要有基于工作崗位的過程性知識,也要兼顧課程理論知識,學生學習完課程后,打好理論基礎,同時具備再學習的潛力和能力。例如在網站項目中,選取典型工作任務-制作公司網站搜索頁面來設計單元學習情境。
1.2課程實施
根據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目標及項目進度安排教學單元,遵循的原則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按照網頁制作的工作過程來安排具體的教學活動。教師的角色是引路人,拋出問題,提示解決思路,由學生具體負責完成工作任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給出參考意見。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只需提示完成任務的思路和關鍵點。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還需要準備有具體步驟的實踐指導書,供學生參考,對照完成并排除錯誤。
1.3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以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優化為出發點。學習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結束后,學生是否掌握了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學生是否了解到職業崗位開展工作的具體流程,并具備能力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務;
(3)引入外部評價,如企業專家的考評,客觀評判學生的知識水平、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否符合社會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成績評價方法最好以形成式考核為主,按照項目進度逐步推進,學生的階段性成績不斷被累計,形成性評價可以確保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活動有序開展,監控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保障良好的教學質量。
高校體育教師是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完美結合者。但是由于受到當代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以及長期應試教育影響,一些體育教師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知識水平等方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之處。
1.1高校體育教師文化水平滯后
如在知識結構、教學水平方面:知識、智力及專業教育能力是教師素質的重要構成因素。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教學忙于應付考試,片面去追求達標率。而忽視了終身體育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加上少數體育教師文化基礎相對薄弱,而學習、進修、繼續教育機會又不多。久而久之,形成了體育教師文化專業知識結構單一陳舊。同時體育教師教學多重教輕研,理論水平、業務水平相對停滯。
1.2高校體育教師思想素質、心理素質不積極
在思想素質、心理素質方面:“有的教師被錢所迷,一切向錢看;也有人為權惑,千方百計改行,有的怨天尤人,教學不積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沒有上進心和開拓精神,失去了對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熱愛”。近兩年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工作雖然有所加強,但由于學生基礎差,底子薄,難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些不僅嚴重地影響了高校體育教育質量的提高,而且與全民健身計劃相悖,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眾所周知,高等學校是為國家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殿堂,而體質又是構成人才的重要因素,沒有健康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即使專業水平出眾也會“力不從心”。更重要的是,“高素質的體育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和楷模。‘親其師,信其道’在師生矛盾上,高校體育教師往往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往往能與學生形成良好的關系。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使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融于課堂,才能盡快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高等體育教育的著眼點和主要精力除了要放在提高學生的體質上以外,還要注意培養大學生對體育的參與意識,加強終身體育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和有關的體育知識;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自覺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學生能在獨立鍛煉過程中;對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等有較好的自我調控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自我鍛煉成為其自主活動,使他們的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這將對學生以后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
二、高校體育教師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全面影響
1.體育教師人際行為對學生的影響
“在體育教育中,師生關系的本質是教育性的。師生交往本身就是教師人格精神與學生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教師人格精神必定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啟迪和影響”。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將直接關系到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和學生身心成長。從人的心理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作為一個體育教師,喜歡運動能力強的學生而不太喜歡體育運動能力差的學生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作為老師所有的學生都是你的學生,就必須做到一視同仁。對能力差的學生還要更加關心和鼓勵,這也是關系到教師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人際交往是一種雙邊活動。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都具有相互交往的需求。學生希望體育教師能了解他、關心他,體育教師更希望得到學生的支持和信任。體育教師人際行為對學生所產生的心理和行為影響是建立在信服基礎上的,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轉變成學生的內驅力來起作用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地了解每個學生,對學校體育工作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在交往過程中,體育教師的高度工作熱情和責任感學生是會感受到的。當學生認識到身體素質的提高、體質的增強及今后的成長需要這種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學生疾苦的好體育教師時,他們自然會對教師產生尊敬的感情,歡迎他、接受他。在正確的動機下,學生愿意接受體育教師的教育并努力的完成他布置的教學任務。
2.體育教師的人際交往態度對學生的影響
交往態度在體育教師與學生整個人際交往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并決定著交往的內容和效果。態度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尊重、信任、同情、理解、熱愛等積極的交往態度,能促進人際交往的發展,是建立良好師生人際關系的基礎;歧視、蔑視、厭惡、猜疑、冷淡等消極的交往態度,則嚴重影響著交往的形成和發展,甚至造成師生人際關系的對立。同時嚴重地損害教師的個人形象。在體育教學過程無論何種基礎的學生,沒能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是常見的現象。此時,體育教師不應對學生進行過分指責,更不能諷刺或羞辱他們,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體育教師表揚和鼓勵的效果比簡單的批評要好。特別是對體育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出現的錯誤和失誤,體育教師應幫助分析原因,總結經驗,使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的能力,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使他們從中積累練習的經驗。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來確定人物和要求,在練習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潛在能力,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條件,讓他們在練習過程中建立自信心,不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3.體育教師的人際交往情感對學生的影響
一個體育教師帶著厭煩的表情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馬上就會產生疑懼戒備心理。學生把這種消極情緒狀態反饋給老師,就形成一種不良的氣氛,影響交往的效果。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體育教師的心理和行為。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前提,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對表現好的、基礎好的學生,要看到他的弱點嚴格要求;對后進或體育基礎差的學生要循循善誘,熱情輔導;對身體有病的學生要關懷照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理解愛護的基礎上,既嚴格又親密做到動之以情。
三、改進高校體育教師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全面影響建議
3.1運用吸引效應,塑造儀表美與心靈美的美好形象
體育教師的儀表美是學生直接感受到的一種形象美。能長久地留在學生的心中,體育教師重視自己的儀表風度、衣著服飾、動作示范,以形成形象吸引力。體育教師服飾端莊、大方整潔、活潑的運動服裝,能給學生端莊高雅之感,并給學生以美的感受,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體育教師的心靈美蘊含在深層的因素中,它對體育教師美的形象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是最終贏得學生尊敬、愛戴的決定性因素。
3.2以愛之情,期待學生,完善自我
“在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向學生傾注了全部的愛,動之以情,深于父母,曉之以理,細如雨絲。和藹可親的語言、嚴肅認真的教態、熱情耐心的指導、準確優美的示范,使學生從內心感受到教師的愛,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同時,教師在完成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嚴格訓練,嚴格要求,以語言、神態、行為等激勵手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不斷完善自我,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良好的教師形象。
3.3不斷提高威信,擴大影響力
二、應用型本科職業教育目標下教學案例素材的選擇要求
案例、學生準備和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三個基本要素。案例是案例設計者運用一定方法,通過對特定事例進行選擇和加工,是對特定事例的真實情景的描述。案例是案例教學的支撐平臺和基礎條件,案例素材的選擇在案例教學活動中具有關鍵性作用。培養應用型、職業化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案例素材的選擇應切合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案例素材應源自行業生產與管理實踐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在科、教、文、衛、體等行業從事相關管理的人才,要為行業培養應用型、職業化的人才,案例素材應源自行業生產與管理的實踐。現有的一些公共管理案例具有廣、泛和雜特點,與行業的實際管理脫節,不適合培養應用型、職業化人才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應鼓勵和安排案例教學教師到科、教、文、衛、體等行業掛職或兼職,使案例教師深入到行業生產與管理的實踐中去,從而獲取源自一線管理的相關資料,同時大力開展與行業內管理人員合作開發教學案例,并聘請行業內管理人員到校兼職案例教學教師。這樣才能使案例素材與行業實際管理對接,真正實現教學過程與實際管理過程銜接。
(二)案例素材應體現行業管理的具體問題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應用型、職業化為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本質上要求所培養的人才具有解決具體管理問題的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化素養。因此,案例素材選擇的基本要求是素材體現的是行業管理中的具體問題和職業標準,通過運用這樣的案例進行教學,才能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使案例教學的內容與職業標準基本一致。目前眾多的一些公共管理案例素材主要側重于反映一些宏觀方面的問題,體現行業事務具體管理方面的素材較少。現有一些案例素材不適合地方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職業化人才的要求。案例教學教師應在參與行業實際管理過程中挖掘出一些體現行業管理具體問題的案例素材運用到案例教學中去。
(三)案例素材應具備適用案例教學的可行性反映
公共事業管理實際管理領域方面的素材眾多,但并非所有的素材拿來都適用于進行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教師在進行案例素材選擇時要充分考慮素材用于進行案例教學的可行性。素材適用進行案例教學可行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是案例素材應具有可讀性,講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是案例素材應具可討論性,素材反映的問題能拿來進行討論,并有討論的必要;再次是案例素材應具有代表性,其反映的問題應該是行業管理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問題;最后是案例素材應具有指導性,通過案例教學分析能得出對行業具體管理具有指導性的管理建議,從而使學生通過案例教學能夠解決實際管理中的問題。
三、應用型本科職業教育目標下教學案例問題的設計
要求教學案例問題的設計是案例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關系到案例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案例素材猶如一盤好的“食材”,最后能否做成一盤“佳肴”關鍵還是要看教學案例問題設計的如何。案例教學教師針對選擇的案例素材進行問題設計時應以應用型、職業化目標為落腳點,以培養學生解決具體管理問題能力,塑造學生職業素養為抓手。
(一)教學案例問題應具相關性
設計的教學案例問題必須與案例素材本身密切相關,不能脫離行業管理實際,設計的問題應源自于案例,并服務于案例。學生才能從案例素材本身出發去挖掘信息來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真正掌握解決行業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設計的問題與案例素材相關性不強,甚至毫無相關,會使學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對問題不屑思考,這樣必然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目標和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案例教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案例問題時應緊扣案例素材,使所設計的讓學生討論的問題應是真正反映素材所體現的行業管理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案例問題應具討論性
教學案例問題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問題具有可討論性,這是案例教學教師在設計案例問題時必須高度注意的問題。如果所設計的問題,其解決方案一目了然或只是回答“是”與“否”的話,這樣不具可討論性的問題難以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具有可討論性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探索問題解決方案的動力,驅使學生去尋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標準、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決策方案,從而真正訓練學生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課堂上的相互討論與爭論,能夠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思辨,學會尊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三)教學案例問題應具操作性
以應用型、職業化為導向的教學案例問題應該具體化,這樣才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如果設計的問題抽象或模棱兩可,學生對于案例問題就會難以掌控,這既不利于學生課堂討論前的準備,也不利于案例教學教師對課堂討論的引導。針對抽象或模棱兩可的問題進行課堂討論,難以訓練學生掌握行業具體管理問題的能力,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不符合培養應用型、職業化人才的目標要求。案例教學教師在設計案例討論問題時,應堅持設計的問題反映的就是行業管理中具體問題的原則,盡量避免概念化、抽象化或模棱兩可的問題出現。
二、CBE職教課程論指導下的口譯實踐教學
職業能力準確地說應是“任務勝任力”,因而職業教育課程論認為,既然這里包含了“任務”和“勝任力”兩層意思,那么脫離具體任務的職業能力是不存在的。學者也認為課程應讓學生能在與各種相當復雜的職業情境交往中,特別是從自己的行為在各種復雜關系中產生的影響中取得經驗。職業能力的本質可表述為知識與工作任務之間的聯系。能進行這些復雜聯系的人,才可稱為能勝任工作任務的人,也才可能稱為具有職業能力的人。由此可見,進行情景式的口譯教學設計對口譯教學有多重要。如劉育紅認為,情景建構可以幫助課堂教學與口譯活動形成一定的鏡像關系,在譯員的心理素質、認知能力以及職業化發展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教師只有在具體的高度仿真甚而真實的工作情景、工作任務中,引導學生構建知識與工作任務的聯系,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然而,絕大多數地區和學校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完全真實的口譯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務,因而本文探討如何在口譯教學環節中模擬仿真的口譯工作情景。CBE職教課程論對口譯教學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課堂設計力求高仿真度
例如:教師提前兩天告知學生他們即將為CNN某記者就西非人口販賣問題訪談節目進行現場口譯。表2是基于能力標準進行的教學設計。通過課堂實踐,師生均感到基于口譯工作任務的情景式教學模式授課效果良好。一些同學在日志中寫到“觀看口譯錄像后,發現許多方面需改進,如缺乏同聽眾的眼神交流等”;“經歷此次口譯任務,學會了如何進行譯前準備”。事實的確如此,在第一堂課時,學生普遍口譯準備耗時在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搜集資料數量有限、形式單一,雜亂無章。學生普遍認為此次英漢口譯任務無需查閱中文資料,絕大多數同學對該話題的熱點詞匯如“蛇頭”和“人販子”等概念模糊,對于非洲的“娃娃兵”“隸”等社會問題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知之甚少。對于主題知識和背景情況的缺乏了解給學生口譯任務的完成造成了障礙。通過首次體驗式“口譯準備”,同學們意識到自己在口譯準備過程中的問題。到第二堂課時,同學們口譯準備的時間普遍達到3小時左右,找到的主題知識材料包括音頻、視頻、中文材料和英文材料,話題相關知識范圍也擴大不少。事實證明,如上述基于口譯工作任務的情景式教學效果突出,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與口譯課堂的積極性。
(二)教學材料選擇需緊緊圍繞口譯工作實際
前面探討了口譯課堂聽譯部分的教學,這里筆者想以視譯為例。我國口譯界更多地把視譯當作同傳的分支———帶稿同傳。實際上,視譯對于聯絡陪同、商務洽談、旅游走訪等場合的交傳譯員來說是經常碰到的,比如旅游景點文字介紹的口譯、法庭上出示的文字證物的口譯等。澳大利亞翻譯資格考試認證局(NAATI)翻譯資格考試3級口譯將視譯列為其三大題型之一。根據職業教育課程論的觀點,只要是崗位需要的職業能力就必須納入教學范疇。由于視譯的特殊性,輸入語是書面語,而輸出語則是口頭語。教師對于視譯材料的選擇需慎重。視譯的材料應該是口譯職場可能碰到的書面材料,如書信、報告、公司簡介等,而遇到演講稿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同樣,口譯員在工作中,需要視譯長篇文學作品的情況更為少見。這樣的材料是不適合用來做視譯教學的。對視譯訓練材料的有效選擇直接反映了教學模式是否是能力本位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
2加強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督導建設
在我國的高等院校當中,教學督導是廣泛存在的,它不僅能夠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而且能夠使高等院校的管理更加的現代化,它的許多功能在促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在加強各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督導方面,本文有以下幾點意見:第一,現有的許多高等職業院校在教學督導建設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而且很不完善,在人員配置方面也是參差不齊,所以各高校必須建立一個高素質的隊伍來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進行;第二,我們現有的督導機制不健全,必須進行相應的完善,對教師進行監督考核,教師之間互相監督、互相評審;并且鼓勵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打分審評;第三,教學督導在進行工作時,一定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教學督導,不能以工作的原由對教師進行個人恩怨的打擊報復,在進行監督舉報時,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據;第四,教學督導隊伍不能僅是對教師教學進行簡簡單單的監督,更要用好的方式方法去引導教師,彌補他們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之處。
3加強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以及企業與高等職業院校的合作
在我國,有很多高等校院擁有教學實踐基地,如果說課堂是學生學習理論的重要環節,那么實踐教學基地便是將理論付諸于實際應用的最好場所。所以,實踐教學基地在高校培養高素質學生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我國政府對建設教學基地的事情是非常重視的,國家對各省市的高校都撥付了大量的資金用于教學實踐基地建設,高校在建設教學基地時不僅要建設校內的教學基地,而且要與企業聯手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在這方面,哈爾濱理工大學就做得非常好,它不僅在校內投入巨資建設了大量的實踐教學基地而且還與長春一汽汽車廠聯手建設了校外基地,讓學生們不僅能夠自己親手操作現代化機器,而且還能見識到當今市場最前沿的高新技術。高校在進行實踐教學基地時,一定要盡量地營造出現代化企業的氛圍,使學生們學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個企業的文化;在選擇現代化機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引進當前世界上先進技術設備,讓學生們切身體會到高新技術的魅力;各高校在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時一定要考慮到經濟效益,我們都知道,實踐教學基地在購置技術設備上往往需要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資金,而只是簡簡單單地進行教學使用,無疑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所以我們的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閑暇之余可以將其轉化為有效的生產力,為高校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