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6: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化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體育文化素養教育現狀
體育文化素養的培育離不開體育教育,體育文化素養是一種基本的體育素質,而如何全面提升在校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既是現代教育的現實要求,也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必須。由于大學教育所處于特殊時期,在校大學生的思維、認識和判斷能力在此期間已經達到空前高度,這也是大學生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完成其人格社會化的關鍵時期。但時下守舊的某些觀念、過時的授課方式及非理性課程體系結構設置,讓應該極具現代特點的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教育直面了不少困惑。
1.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意識空泛體育意識
某些守舊的人才培養觀念認為,學校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是建立在減少部分智育教育的代價基礎上,由此表現在學校組織體育活動缺乏廣泛的參與意識,導致體育活動普遍缺乏整體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認識到體育運動的健身功能,但忽視了體育運動對于運動個體的綜合鍛煉促進知之甚少,這從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以及其他體育比賽的舉辦就可以看出,參與體育活動的參與意識、協作意識和榮譽感略顯不足。
2.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有待加強體育能力培養
要大力推行全面的大學素質教育,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側重點要關注大學生的體育能力培養,以及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和生活習慣。而體育能力培養涵蓋自身的體育鍛煉能力和協同他人的體育鍛煉教授能力,在滿足運動個體自身投身健康的體育運動的同時,還要具有適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教授他人完成科學、有效、健康的體育運動。一改傳統的重視應試教育而輕視體育的短視教育的教育行為指導思想,要將體育活動置于積極主動地位,要采用科學有效適合個體運動特點的體育鍛煉載體,完成具有個體特色的體育實踐活動,能夠積極準確地評估己有實際鍛煉效果并持之以恒。
3.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有待加強體育品德培養
我國大多數大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傳統的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體系側重于競技體育技能的培養,也側重于傳授某專用體育知識,或許授課教師在傳授體育技能的時候輕于學生運動品德教育,也或許教授的對象即學生疏于簡單的置身感知而未能仿其神而仿其形,這些現象都要求授課教師必須加強大學生的體育道德教育,要有強烈的行為和言談舉止限制及適度教育影響。
4.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有待加強體育行為的休閑化教育
現代體育活動形式多樣,引導大學生進行適度的運動休閑也應成為體育文化素養培養的一個方面,而不應將體育運動局限于傳統的老幾樣。由于運動休閑所處的人文環境是運動者心懷釋然以愉悅之態自主投身于多種體育鍛煉或參與體育鍛煉娛樂性活動,將體育運動和娛樂的交融促成享受生活的快樂支點,由此獲取身心的愉悅和放松,而將原本嚴格的運動規程、運動成績等進行弱化處理,使運動休閑充斥個性化、隨意化、娛樂化,但又不失運動的基本要素。因此,休閑運動應該成為大學校園的時尚。
第五,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有待修正參與體育行為的優良動機教育。人類對于體育需求是終生的。要強調參與體育行為的優良動機是通過運動鍛煉獲取快樂,在強健體魄、實現娛樂的同時,要強化大學生體育動機是鍛煉永恒,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方案的完成不僅使大學生獲得了部分競技體育的技能,同時也獲得了永久參與體育鍛煉的動力,而不是體育測驗的結束就是運動的終結,要通過體育行為的優良動機教育終生參與體育活動。
三、提高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方法
通過體育文化素養教育現狀分析,建議針對大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培養采用以下方法。
1.要教授大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運動原理
強化其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要通過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體系的實現,提高大學生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提高大學生對于體育意義、體育規律的認知水平,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通過大學體育學習,感知參與運動的心理體驗,增強對于其他學科知識的深刻理解,通過運動獲取穩定、持久的終生參與運動的動力,學會終生享受運動帶來的愉悅,并將這份享受內化為永恒的精神需求,促使大學生接受這個理性的選擇,將體育的隨性喜好轉變為個性標志。不僅如此,還應該教授學生終生獲取更多的獲取體育知識的途徑,促使大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科學性、系統性、完整性,在增強大學生的體質的同時,培養其良好的健身習慣,使體育教育事業體現為大學生未來的終身服務意識。
2.要培育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要通過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體系的實現,通過加強大學生對于多種競技體育運動規律的學習,引導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強烈興趣。通過舉辦多種形式、多范圍比賽,如院系或社團運動會,單項比賽、師生對抗賽等,形成規模、匯聚成傳統。做好院系體育活動的宣傳活動,形成較好的體育運動輿論導向,可以通過報刊、專題宣傳廣告欄目,或者提供專業體育雜志、期刊等,或組織校園文化陣地,要為大學生深度理解體育運動提供知識性、趣味性、競技性俱佳的媒體支持,以體育運動沖擊大學生的視野,吸引大學生,豐富其校園生活。也使大學生在娛樂中鍛煉體魄和意志,在參與中養成健身習慣,提高其活動能力。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既能夠促進體育健康功能發揮,又能夠準確定位體育的內涵和外延。
3.通過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習慣
塑造其良好的人格品德。面對多樣化的體育運動,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喜愛個性化、自由度范圍豐富,大學生的在思考和選擇,促使其能夠正確地、恰當地評估其體育態度,展現其運動天賦,獲得并持久擁有對于體育鍛煉的濃厚興趣。同時,體育運動的協同性訓練,也能夠促進師生、同學關系的融洽,以及和諧學習氣氛,有利于運動積極性的大范圍傳播,形成良好的正向能量。而這種正向能量,能夠默化師生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加師生親切感、可信度,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大學生在愉悅氣氛中生活、學習的習慣。嚴格艱苦的體育鍛煉磨練,將形成大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堅強的意志,嚴謹、規范、務實的作風,在持久的體育鍛煉中內化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這就是體育文化素養教育最為成功的關鍵所在。
此外,要通過改革體育教學方法,加強健身理論教育力度,以及開辟適度數量的高校健身娛樂場所,以滿足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需要。
(1)回收有效問卷119份,其中性別為男性的大學生53人,女性的大學生為66人;
(2)各年齡段中以大二(45.38%)、大三(31.09%)為主,以大一(7.56%)、大四(15.97%)為輔。根據問卷反映的問題可從兩方面具體研究:影響因素、利弊分析。
(一)寢室文化建設影響因素
宿舍氛圍不和諧,室友關系難處理。據數據統計,在119位受調者中63.03%的人認為寢室不合理的作息習慣(如睡懶覺)是寢室文化建設中最大的阻礙因素,而多數人同樣認為衛生紀律不過關、沉溺上網、使用違章電器仍會影響寢室良好文化氛圍的建設(見圖2:大學生宿舍存在的不合理現象)。而相對學習氛圍,調查結果顯示,43.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所在寢室的學習氛圍較一般,花費于看書學習上的時間較少,55.46%的大學生表示平日較多的時間用于上網。公寓集體活動的開展對寢室關系的建立有重大意義,但調查中發現50.42%的受調者表示只有部分寢室成員對公寓、班級等集體活動表現的積極,而不積極或沒興趣仍占據大部分人數。而此不利條件進而成為促進室友關系的障礙,62.18%的受調者認為室友關系較為融洽,但依舊存在小部分大學生認為室友關系不太融洽。寢室生活成為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聊天消遣、看書娛樂成為寢室輕松娛樂的方式,但調查數據顯示,77.31%的受調者在上網中度過,58.82%的受調者在聊天或串門中度過。
(二)寢室文化建設利弊分析
建設目標明晰,處理問題方式積極。調查發現,被調查者能夠積極調整心態,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50.42%的受調者認為因做某事影響室友的休息時會立即停止。面對矛盾時,絕大多數受調者會選擇相互溝通或借助機會道歉并和好。數據顯示,受調者認為寢室文化建設對增進感情、拓展知識面、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氣質、提高生活質量有重大意義,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一定的推進作用,普遍認為寢室文化建設有助于寢室成員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理念的形成,幫助個人滿足自尊心、調節情緒、增進身心健康,更具有對個人模式標準化的作用。
二、大學生寢室文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個體特征的影響
作為群體文化一部分的宿舍文化,其創建的文化形態為師生共享,而高校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及思想理念轉變的重要過渡期,其所處的環境成為主要影響因素,而宿舍是多數高校生生活及接觸最多的地方。宿舍的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及精神文化作為文化建設的主體,主觀因素的發展成為文化創建的決定性因素。性別不同導致文化建設過程中個體表現的不同。相較于男生寢室,女生寢室明顯比男生寢室愛學習,但一般男生寢室的和諧程度常常高于女生寢室;大一學生寢室成員因為剛認識,寢室成員之間會盡量克制自己,避免矛盾;大四階段,就業和準備畢業論文是寢室成員最重要的事情,在寢室的時間變得很少,經常不能全部成員聚在一起,個體因此變得更珍惜最后一年的相聚時間,矛盾反而減少。
(二)學校因素的影響
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宿舍分配、基本設施配置、維修等都與宿舍管理工作直接或間接掛鉤。一般來說,寢室管理制度不僅直接影響寢室的物質文化,如寢室管理規定,如每個寢室的水電費,還直接影響寢室的生活習慣及文化氛圍,如作息時間等、每天衛生大檢查。宿舍文化則是高校管理制度的細化與拓展,高校宿舍規范管理依托高校文化創建的管理制度,而高校文化創建制度則以宿舍文化為切入點,深層次地挖掘高校管理特色,創建優良校風學風,其一定程度上是高校多方決策的重要體現。
二、消極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的封建意識濃厚。歷經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封建統治遺留的家長制、等依然影響著青年人的思維。青年本應該是最具有創新力,最具有活力的時代,家長制在極大程度上講禁錮了青年創新思維的發揮;中國傳統文化體現著中國人保守的作風。受“中庸之道”的影響,中國人處事保守。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保守的思想并不能更好的實現民族復興,創新能力的發揚和培育是發展的必然選擇。創新能力的發展有兩點要求。第一,大學生對新奇事物的接納與探索。青年是思想最為活躍、心態最為純凈的時候,面對新奇的事物,青年往往有不一樣的思慮和考量。然而更深入的了解就要求大學生必須具備厚實的知識基礎。第二,高校教育條件的配備。當代青年生活豐富,高校應該為大學生的創新道路創造更多的挑戰。青年喜歡探索未知的事物,良好的競爭環境更利于青年人的創新思維的成長。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正應該是充滿朝氣和活力,充滿創新力和奮斗精神的年紀,保守的思想很容易使青年喪失活力。因此,為了避免這些消極影響,面對龐雜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選擇的繼承發揚。
三、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構建中國夢
傳統文化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引領,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向有著指導作用。中國夢的構建就是要求青年將自己的夢與中國夢相結合,為了自己和國家的未來不斷進取,最終實現雙贏。同時潛移默化的將奉獻精神、愛國主義節操、團體榮耀等優秀的品格融入青年的思想行動中,使社會文化煥然一新。
(一)建立高校傳統文化教育體制
孔子云“君子不器”而中國的應試教育使得很多大學生成為了學習的工具,學習的僅僅是知識。這種“知識”被視為大學生未來走向社會得到工作的唯一機會。而極少注重學生思想素質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培育。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應該講求“德才兼備”高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開拓,更要重視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培養。薄弱的信念無法支撐沉重的中國夢,只有堅定信念,并不斷的為之付出努力,中國夢才能實現。同時,高校也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的環境,培養大學生明辨是非,發現真善美、往真善美的優良思想。
(二)引導大學生思想方向
大學生作為活躍的青年群體,必將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思想觀念有助于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助于推動社會的進步。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大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更加深入。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帶來的不僅有新鮮的食物,還有浮躁的氣息。懶惰的思想、逃避責任的做法、不誠信的現實同樣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此時如果有著正確思想的引導,大學生就會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可信的。同樣也會知道自己應當怎么做。這樣導向性的思維會逐漸在大學里形成并發揚,會讓大學生更好的樹立自己的理想;更好的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更好的實現中國夢。
大學生廉政文化的主導者為高校行政權力、學術權力的擁有者,其核心內容為公廉和節儉。大學生廉政文化在高校內無處不在,校園的一些相關規定制度、學生、教師以及干部的行為及生活方式等都會涉及到大學生廉政文化。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全能型人才的培養、先進文化和文明的傳承以及建設。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將先進的文化和文明傳承給高校的干部、教師以及學生,用以引導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特別是在現階段全民閱讀背景下,加強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不僅是高校的使命,更是整個社會的使命。
(二)大學生廉政文化的作用
1.大學生廉政文化具有規范和約束的作用。大學生廉政文化的規范和約束作用指的是它自身所具有的調控能力和調控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行使者的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它的規范和約束功能主要表現在制度、輿論以及思想信念三個方面,反之這三個也對廉政文化發揮著直接性的、現實性的約束作用,確保了大學生廉政文化的規范和約束范圍的合理性。
2.大學生廉政文化具有調整的作用。大學生廉政文化的調整作用不僅表現在調控機制上,更表現在精神機制及精神力量上。簡單的講,就是這種調整作用不僅能夠對權利行使者的思想、心理、情緒等起作用,而且也能對權利行使者的行為起作用。總而言之,大學生廉政文化的調整作用主要是對權利行使者在生活中處理與他人關系方面進行調整,確保其和教師、學生等在利益和精神上達成共識。大學生廉政文化調整作用發揮的方式有很多,如教育引導、行為約束、制度制裁等。
3.大學生廉政文化具有引導和激勵的作用。大學生廉政文化的引導和激勵作用指的是廉政文化具有一整套關于行為規范、角色轉變等方面的標準和模式,供權利行使者參考和依照,同時廉政文化所具有的評價、監督、制裁等特性就在很大程度上誘導輿論的方向,以達到開導權利行使者的目的,確保權利行使者依據廉政文化的標準和模式進行思考和行為,使其逐漸形成強烈的道德責任感以及道德理想。
二、全民閱讀背景下加強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
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綜合素質、廉政意識、法治觀念等方面是否健全,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大學生能否樹立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影響。鑒于此,加強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尚且處于不成熟的時期,而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的健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一定的引導作用,對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艱苦奮斗的精神、烘托健康的成長氛圍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有效過程
近年來,經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使人們的生活變得復雜化,人們在生活中面對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容易出現沖突、矛盾甚至會迷失方向,特別是對當代大學生來說,非常不利于大學生健全健康思想的形成。高校在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廉政文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能夠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廉政觀念等,而且能夠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和約束作用,確保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使其逐漸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推動力量
和諧校園不僅僅指的是教師、學生相處關系的和諧、生活及環境的和諧,更指的是以廉政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氛圍的和諧。大學生廉政文化對校園的文化、精神和氛圍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能夠推動大學生形成艱苦奮斗、不受物質金錢誘惑、具有強烈責任心和事業心的精神,引導大學生關注身邊的小事,從小事出發去營造一個良好的廉政氛圍,從而推動整個校園廉政文化的培育和氛圍營造。
(四)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高校作為傳授先進文化和文明的平臺和陣地,其廉政文化建設的加強有助于大學生健全思想的形成,同時大學生進入社會之后也能夠對整個社會起到一定的傳導作用,有利于廉政文化在社會上的宣傳和弘揚,從而對社會民眾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他們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思想,從而加快和諧社會的構建速度和進程。
三、全民閱讀背景下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的目標及任務
(一)引導高校黨員干部及教職工形成拒腐防變的思想
高校在承擔人才培養、文明傳承、先進文化建設重擔的同時,也肩負著建設和倡導廉政文化的責任。高校教職工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應該首先具備抵御腐敗的意識和能力。鑒于此,高校必須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特別要加強對高校黨員干部及教職工的廉政教育,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氛圍,提高黨員高步和及職工的廉政意識和能力。
(二)引導當代大學生形成崇尚廉潔的思想
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受眾人群,是社會和國家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他們正處于思想、行為形成的時期,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和理念的影響。鑒于此,要加強大學生的廉政文化建設,第一,將廉政知識和文化灌輸給他們,推動他們良好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形成;第二,將相關法律法規、黨紀政紀、道德規范的內容和知識灌輸給他們,提升大學生抵御腐敗的意識和能力;第三,為大學生成長營造一個廉政的氛圍,使他們形成廉潔自律、艱苦奮斗、克己奉公的思想和精神,提高大學生的廉政意識和能力,使他們逐漸成為社會和國家需要的全能型人才,為國家和社會奉獻力量。
(三)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并不斷進行創新
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值廉政理論建設和文化建設同時進行的,作為兩者兼具的創意性科學,需要加強對其理論和實踐的進一步研究。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研究過程中,高校是最為核心的陣地,它不僅是先進文化、文明的搖籃,而且匯聚了大量優秀的研究人員,因此,高校要依據指導思想,從廉政文化的內涵、特色、作用、任務、方式、途徑、功效等各個方面加強對廉政文化的假設,推動廉政文化的健全化、系統化和完善化。構建一個涵蓋廉政思想、意識、理論、法規、風尚、文化、活動等的體系和框架,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四、全面閱讀背景下加強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的措施
(一)高校要加強道德教育,為廉政文化建設做好準備
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近年來,經濟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使大學生面臨多種文化思潮和理念,這些思潮和理念自身所產生的矛盾和沖突容易導致大學生的思想、行為選擇迷失方向,加之大學生現階段的思想和行為正處于形成時期,這種情況更加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延緩了大學生廉政文化建設的發展進程。鑒于此,高校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為基本原則,以“三個代表”、為基本思想,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正確的廉政意識和廉政能力。第二,加強對教師的學術道德教育。近年來,高校教師學術不端的現象多有發生,如剽竊他人著作用以自身評職,虛構數據、捏造項目以獲取獎勵;泄露考試題目以滿足自身的私欲等。這些學術不端行為在破壞學術氛圍的同時也阻礙了學術事業的健康發展。鑒于此,高校要引導和規范教師的行為,及時發現和糾正教師的學術不端行為,提高教師的學術道德素養,以為大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第三,加強對高校管理層的從政道德教育。為了確保高校管理層對教育事業足夠忠誠、為廣大師生服務、自覺廉政,就要從管理層的道德觀教育入手對其進行從政道德教育,及時糾正管理層的錯誤和疏忽,如缺乏責任心、缺乏愛心、不夠敬業、不夠自律等,為高校管理層堅持敬業、精業、守業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氛圍。
(二)高校要重視校風建設,為廉政文化的建設拓展空間
高校校風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教風建設、學風建設和作風建設。第一,高校要重視教風建設。教風建設作為校風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教師道德素養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學風甚至整個校風建設產生影響。教風通常表現在教師的思想和行為上。鑒于此,要加強教風建設,就有必要將師德作為切入口進行,使教師明白他們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要完成好兩個職責,教師必須首先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為自身的準則,切實在思想、品德、行為、儀表等方面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第二,高校要重視學風建設。學風建設作為校風建設的根基,不僅僅是一個高校的根本,更是培養人才的關鍵所在。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于學風的好壞。現階段,高校一些學生的不良學風現象非常嚴重,如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缺乏學習動力、忽視對自身的管理等,已經嚴重阻礙了高校的辦學質量和效果。鑒于此,學風建設應該以教風建設為導向,將課堂作為其主要平臺進行加強。第三,高校要重視作風建設。作風建設作為校風建設的關鍵內容,直接決定了教風建設和學風建設是否能有序進行。在高校中,良好的作風建設,能夠帶動教風建設和學風建設的進行。而作風建設的加強可以以黨風建設為出發點進行,確保高校黨員干部擁有良好的作風、學風以及領導、工作、生活作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民主管理和科學管理的齊頭并進。
(三)高校要注重校園文化的完善,注重營造廉政的文化氛圍
第一,高校要對校園廉政文化的建設有一個整體的規劃。這個整體規劃由高校的黨委和共青團組織共同負責,要以《實施綱要》中提到的廉政文化的要求為準則,以大學生廉政文化的內涵為出發點,以大學生廉政文化教育的規律為依據,深刻考慮管理層、教師及學生的接受范圍,構建一個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體系,這個體系不僅要具備先進性、針對性,更要具備影響力及滲透力,從而對整個校園文化進行完善,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第二,積極組織并開展有關廉政文化的活動,結合廉政文化的深刻內涵以及校園文化的豐富形式,設計出一系列容易被廣大師生接受的節目或者活動,如圍繞廉政文化進行的文學作品、以廉政文化為基礎的文娛節目等,在潛移默化中對師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影響。第三,要充分利用好廉政文化在校園內的滲透作用。一方面,高校要積極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如可以將現階段無處不在的網絡應用到廉政文化的滲透作用中,開設以廉政文化為主體的教育網站及平臺;另一方面,高校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廉政意識和廉政能力,如可以積極組織和開展廉政文化的宣傳活動和文娛活動。
(四)高校要積極拓寬廉政文化建設的方式和渠道
高校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對廉政文化建設的方式和渠道進行拓展:第一,將廉政文化的相關內容編寫入教材之中。教材作為大學生教育的載體,同樣也是廉政教育的載體。高校可以以當地和自身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編寫有關廉政文化的教材和書本,使大學生廉政文化在高校中的建設更具科學化、制度化。此外,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知識的同時要有意識的融入廉政文化,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潛移默化的受到廉政文化的影響。第二,將廉政文化引入課堂中。高校可以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廉政文化課堂教育,將廉政文化教育歸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第三,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廉政文化。廉政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借鑒校園文化的建設方式進行加強,如開展辯論賽、書畫展等,加強大學生對廉政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高校要注重以多種方式對廉政文化進行宣傳和弘揚,如設立廉政文化網站、開設廉政文化專欄、開展廉政文化講座等,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加強對大學生的廉政教育。
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形勢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著重點和創新點。高校應大力推進以文明、和諧、求知向上為核心的公寓文化建設,不斷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凈化學生的精神家園,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充分發揮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學生公寓文化的主要內涵
所謂高校學生公寓文化,是在學生公寓特定的環境中,宿舍全體成員依據宿舍客觀條件,參與各種可能的活動,所表現出來思想觀念、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包括宿舍的整體布局、衛生狀況、人際關系、道德水準、學識智能、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生活習俗等方面。
從內容上來說,高校學生公寓文化是以高校學生為主體,以宿舍為載體,以物質、意識、制度建設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四個層面。它是一個具有多元素、多層次的有機復合體。
二、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高校公寓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規范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優化育人環境,促進學生文明養成,提升學生素質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良好的公寓文化能激勵大學生自覺培養重集體、講道德的高尚情操,促使大學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思想意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塑造完美的人格,保持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
2.建設優良校風,維護校園穩定的客觀需要
一方面,學生公寓是學校的細胞,是學生學習、生活、社交、娛樂的主要場所,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重要環節。高校通過積極正面的教育引導、嚴格規范的校紀校規、典型的正面示范、良好的輿論導向、有力的獎懲措施等手段,教育引導和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并增強集體主義信念、對公寓寢室、學校和社會產生歸屬感,在思想和行為上與集體成員相一致。因此,建設好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是創建優良校風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維護高校安全穩定的客觀需要。穩定壓倒一切,縱觀我國高校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高校通常是各種思潮與社會穩定的晴雨表,一些社會思潮往往是首先在高校中敏感地表現出來。大學生思想活躍、社會責任感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然而他們社會經驗少,對事物的認識和自身的情緒容易受到相互的影響和感染,好多“集體創意”都直接或間接的出自于學生公寓。因此建設好大學生公寓文化對維護高校乃至整個社會安定秩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高校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凸顯其育人功能。新形勢下,主動占領學生公寓這塊育人陣地,大力加強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對于促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健康全面成長意義重大。在長期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實踐中,我校從學生公寓工作體制的創新入手,突出學生公寓精神文化的感染力、制度文化的約束力、行為文化的示范力、環境文化的熏陶力,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初顯成效。
1.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創新學生公寓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
為適應新時期對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進一步理順學生公寓管理體制,我校學生公寓主要采取的是學生工作處傳統管理模式與社會化物業管理模式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學生工作處主要負責對公寓園區學生的養成教育、常規管理、床位管理、開展一系列公寓文化活動,并對物業公司進行監督考核等;社會化物業管理主要負責衛生保潔、安全保衛、設施維修等服務性項目。
為了加強對學生公寓的組織領導,我校貫徹執行分管校領導、學工處副處長負責制,直屬于學生工作處的職能部門宿管辦代表學校行使學生公寓管理職能。我校學生公寓管理規范、科學、高效,按照“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工作理念,積極倡導“服務管理”模式,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同時,更注重服務學生、教育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和服務功能,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住宿環境。我校學生公寓分為兩個公寓園區,宿管辦干事分工明確,一名負責a公寓區女生教育和對物業公司的監督考核,一名負責b公寓區男生教育和對物業公司的監督考核,一名負責b公寓園區女生教育、全校床位管理、公寓文化建設。
同時,健全了公寓學生管理組織,拓寬了民主管理渠道。成立了校宿管部,并下設公寓自治管理委員會,各樓棟有棟長,各樓層有層長。在宿管辦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開展宿舍衛生檢查、安全隱患查處、文化氛圍營造、學生宿舍聯誼、公寓信息傳達、學生意見反映、先進典型建樹等工作,進一步強化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意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宿舍的民主管理與服務的熱情、積極性,使學生公寓真正成為學生的家園,學生成為公寓的主人。
2.推進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創新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方法和手段
我校公寓文化建設在實踐中探索前進的道路,也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大膽的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四個因素有力的糅合在一起,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動,提高公寓文化的品位,使公寓文化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知識、增長才干、提高素質、陶冶情操、錘煉品德,為早日成才打下基礎。
①推進優秀文明寢室建設,創建節約型公寓
為了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學生公寓的步伐,加強學校學生的文明修養,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學工處宿管科自2007年以來,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推進文明寢室建設,共建節約型公寓”主題教育活動。此類活動以推進學生公寓文明建設為主題,以充分體現學生寢室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陣地作用為主要內容,積極發揚優良傳統,增強節約意識,共創節約型公寓。
“優秀文明寢室”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宿管科對全校學生寢室進行全面檢查,對內務衛生優秀、學習風氣良好、晚就寢按時熄燈、不使用大功率電器、節約用水用電、愛護公物的寢室進行通報表揚并予以“優秀文明寢室”掛牌;對一學年度連續3次以上被評為“優秀文明寢室”的寢室評為“五星級寢室”;在“優秀文明寢室”、“五星級寢室”的寢室長中評選出“十佳優秀寢室長”等。
為了保證評比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學工處宿管科制定了《學生住宿管理規定》和《優秀文明寢室評比細則》,嚴格規范宿舍檢查程序和考核標準,并接受全校師生的監督。
②建設“示范性”公寓,打造環境友好家園
園區“示范性樓棟”創建活動,即先選擇一棟公寓作為試點,繼而全面鋪開。活動旨在加強對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要求每個宿舍每天自行將生活垃圾帶出公寓,放在指定地點,杜絕亂扔、亂丟、亂吐現象的發生,共同打造和諧、潔凈、舒適的生活環境。
活動的主要內容有:
(1)所有同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亂扔、亂丟、亂吐行為的出現,并請大家相互監督。(設有舉報電話)
(2)請寢室長安排好衛生值日表,每天由值日生將各寢室的生活垃圾帶出公寓,丟在指定的垃圾桶內。
(3)請勞動課任務區分在各樓棟的同學按質按量地完成每一次勞動任務。
(4)請各寢室的同學自覺維護好宿舍門口的衛生,勤掃勤拖,齊心協力,共同打造潔凈、和諧的美好家園。
活動的宣傳方式:
(1)學工處宿管辦在各公寓園區利用櫥窗進行了前期活動宣傳,并統一制作精美的宣傳標語張貼在各個公寓樓層。
(2)經過前期多層次組織,召開動員大會,向各系宿管干部、學生公寓自治管理委員會干部將活動的宗旨和意義宣講透徹,通過干部向每一個寢室宣傳。
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各樓棟的同學們正在逐步適應這一新的管理模式,我校學生公寓的樓道(尤其是女生公寓)呈現出干凈、明亮的局面,公寓公共環境明顯好轉,生活垃圾基本已經帶下樓。
3.舉辦“寢室文化節”,豐富寢室文化生活
大學生寢室是校園文化的窗口,寢室集體作為大學生基本群體組織相對于其他學生組織有著獨特的功能和影響。寢室成員長期的共同生活影響著每個成員的生活方式、學習態度、行為規范、價值理念和理想信念,形成獨特的寢室文化。為了進一步推進寢室文明建設,營造溫馨舒適的寢室環境,校學工處、宿管辦每兩年舉辦一次寢室文化節,更好地加強我校學生的文明修養,提高宿舍文化的品位,陶冶學生情操,創造綠色環境,營造溫馨氣氛,營造健康、活潑、文明的生活氛圍,豐富大學生寢室文化生活。
迄今為止,我校已成功舉辦三屆“寢室文化節”,均由學工處主辦,宿管辦承辦,各系協辦。第一屆“寢室文化節”以“我愛我家”為主題,第二屆以“溫馨、和諧、個性”為主題,第三屆以“弘揚美德、增進團結、美化環境、展現自我”為主題。通過開展動員大會、寢室形象設計大賽、寢室文化生活作品征集大賽、寢室趣味運動會、“紅色之星”黨員先進模范寢室創建活動、“十佳宿管干部”評選、“優秀寢室長”評選、“活動組織工作先進個人”評選、寢室文化節頒獎晚會等九個涉及文化、體育、娛樂、藝術、生活等的一系列活動,有效地推進了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和寢室文明建設。
總之,當前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既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這給公寓文化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何更好地構建新型高校公寓文化,進一步發揮高校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朱志猛,張顯偉.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模式[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0,8(5).
[2]陳益飛.高校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報,2010(10).
作者:劉必春 單位:鹽城師范學院黨委委員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專業學習和應付考級、考證上,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下,加強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1.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現狀的客觀需求。雖然目前很多高校出現“國學熱”現象,但事實上傳統文化教育已逐步顯現出弱化、扭曲等趨勢。一方面,很多高校所推行的專業化、精英化教育模式,極大地誤導和限制了傳統文化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從學生群體來看,大家對傳統文化教育的理解比較狹隘:容易將文藝匯演、主題教育、周末文化等校園活動片面地冠以傳統文化之名并加以推廣宣傳,同時在活動中注重活動內容的即時效應、活動形式的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傳統文化教育倡導的儒家思想,忽視了思想的滲透應該是逐步引導、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因此,在傳統文化教育“弱化”、“扭曲化”的現狀下,高校只有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廣大青年學生,才能使他們在情感上和理性上自覺接受、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大學生傳統文化傳承提供了保證。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們已處于一個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互相滲透的時代,傳統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此時,只有通過教育引導大學生認同和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抵御各種錯誤的文化思潮,為高校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保證。在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等為人處事標準中,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1](P122)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大學生傳統文化發展提供了動力。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它們是引領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而不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斷發展的不竭精神動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已經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高校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陣地,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激勵他們進一步煥發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教育廣大學生珍惜和重視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認真學習傳統文化的精髓。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大學生傳統文化創新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導向,積極發掘傳統文化中具有世界普遍意義的基本特性,并以此為基礎,在的進一步指導下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與發展,在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的同時,吸收借鑒一些西方優秀文化中的互補性內容,真正做到取長補短,熔鑄出具有時代性、代表性、先進性的新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文化發展的指明燈,指引我們既著眼于傳統文化縱向生長與融合,不斷推陳出新,又注重全球文化的橫向雜糅,克服外來文化沖擊,實現“傳統、現代、外來”三者的有機融合,產生出真正的本民族的現代文化,服務我國乃至全世界傳統文化的現代教育。
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為前提。一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減少市場經濟的負面作用,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二要注重傳統文化的實用性,中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強調的“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可以通過具體事例激勵廣大學生樹立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人生態度,培養學生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奮斗精神,積極、主動去打造健康、健全的人格魅力。大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要以課程教學為基礎。首先要將傳統文化的教育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和教學中要有機的融入傳統文化的內容,教學中著重以引導、感染為主。其次要多開設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選修課。現在的大學生,特別是理工科學生,傳統文化底蘊不足,要改變這種現狀,重要的舉措是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考慮多開設一些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人文社會科學選修課。[2](P64)可以通過規定大學生必須閱讀的人文科學書目,來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一些經典的人文科學知識,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
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要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讓學生在校園里處處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學校散發著民族文化教育的氣息,讓學生時時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著力以傳統文化元素構造校園文化的環境氛圍。如組織開展講壇、報告會、學術探討等第二課堂來推廣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學生會、社團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利用校園網絡和教育功能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建設,使大學生時時處處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使校園文化深入人心,從而切實提高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素質。[3](P6)4.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學生的親身體驗為保證。高校可以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充分發揮校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示范與輻射作用,使傳統文化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利用團日活動、周末文化活動、主題教育活動、民族節日等適時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將課堂上枯燥的說教融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還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組織學生圍繞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一系列活動,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溯源、發展、創新來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可定期舉辦學生宿舍文化節活動、文明公約踐行評比、學習技能競賽活動,大力推行“免檢宿舍”、“黨員示范宿舍”,將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引入學生宿舍、融入學生生活、進入學生大腦,使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領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對大學生審美鑒賞與表達能力的影響
大學教育是通過對學生綜合能力訓練與培養來達到培育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目的,只是當前的教學制度與人才培養目標很難使現當代文學這門課程得到足夠的重視,課程的豐富性與完整性都被大幅縮減。在新的形勢下,中國現當代文學這門課程不得不做了許多改變,從之前對單純文學知識的教授到現在對教學體驗和審美的重視,學生們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變成了現在的積極求學。這些調整不僅喚起了學生對文學的熱情,也培養了他們的寫作與表達能力,不僅適應了新的社會潮流,也治愈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痼疾。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一些與網絡技術類似的科技產物出現并且影響著許多年輕人的思想與行為,年輕人更容易接受與理解嶄新的事物,并且大多數情況他們傾向于從網絡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說現階段大學生的思想養成受到網絡世界很大程度的影響。
2.獨立的人格和維權意識思想
由于時代的變遷,新世紀的年輕人在思想上與老一輩人呈現較大的不同,這集中表現在性格方面,比如現在的大學生群體思維活躍,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打破常規去看待問題,找到最合適最具有挑戰性的解決途徑,因此,現階段年輕人更有思想頭腦,也更加大膽。在此基礎上,他們形成了較為獨立的人格意識與維權意識,并且認識到法律能夠給自身權益帶來保障,因此,學校應該抓住這一點對其進行良好的權益意識教育。
3.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這一代年輕人代表著時代的新鮮血液,他們廣泛采納與吸收各種新知識,具有較強的思辨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年輕人還具有開放性的思維與創新意識。
4.脆弱的心理及較弱的抗挫折能力
正是因為現階段年輕人有著突出的個性和鮮明的性格,導致他們在遇到大的困難并且不知道怎樣去解決時容易出現懈怠心理,因此,可以看出這一代的年輕人內心比較脆弱,多愁善感,抗挫折能力較差,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學校應該疏導學生的心理,這樣一來才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二、大學生入學文化素質教育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究
1.把握新生心理,做好迎新工作
對于剛剛入學的新生來說,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嶄新的,在這里他們會遇到新的學習場所、新的老師和同學、新的生活環境,學生對一些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充滿好奇和期待,在這樣一種心態下,學校和教師應該抓住新生的心理特征,將文化素質教育貫穿到大學生的入學文化教育過程中,教師通過鼓勵讓學生放松緊張的心情,讓學生在新生入學儀式上自我介紹,讓同學之間相互了解,并且新生在入學期間遇到的問題與心理困惑都可以與教師溝通解決。
2.加強大學生品行規范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學校為了能夠給新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讓新生從入學以來就能夠迅速進入正常的學習與生活軌道,在新生入學時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校規校紀以及思想道德的相關教育,這樣一來能夠讓新生在了解自己所就讀學校的一些基本情況時還能夠對自身提出一定程度的要求,讓新生從入學以來就形成自覺約束行為的意識,共同維護學校的整體氛圍。具體舉例來說,可以在進行入學文化素質教育時讓學生學習校內管理規章紀律、違紀處罰條例規則、住宿環境管理細則、教師評級機制、校園網絡管理以及成績公示細則等。通過對這些條例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學校內部管理的大致情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八榮八恥”的榮辱觀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日常文化知識的同時謹記國家與社會的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在入學時讓學生了解在學校需要遵守的紀律規范。
3.開展入黨啟蒙教育
在新生入學時,除了詳細介紹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外,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就是對學生進行入黨的啟蒙教育,這是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必上的一堂課。在這樣一堂課中,學校告訴學生要想在未來為社會與國家貢獻力量、實現人生價值,就應該在此時此刻踐行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黨的教學理論,開展一系列講座以及宣傳活動,讓學生從以新生的角色進入學校開始,就能夠感受到國家以及社會對自身發展的殷切關懷,在這樣一種文化素質教育模式下,能夠讓學生懂得珍惜眼下的學習時光,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到學習與生活當中,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切實努力與奮斗。
4.開展專業性創新教育
每個新生在入學的時候,都會選擇一個自己心儀的專業作為未來四年主修的領域,但在過去新生入學時,并沒有對新生所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而新型模式下的入學教育更加注重以學生所選專業為基礎進行與專業相關的教育與學習指導,這樣一來能夠讓學生在進入學習與生活正常軌道之前就對自己所選擇的專業有初步的了解,并且通過這一模式,能夠提出自己所選專業存在的問題,并與相應的任課老師進行溝通。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更好迎接專業課的學習,這對未來的就業與發展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由此可見,各大高等院校應該重視入學教育這一環節,加強對學生的入學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文化素質的培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將該階段的教育模式與時代背景相聯系,順應時展的潮流,讓新一代大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下學習知識以及相關技能,為各個專業領域輸送更加優秀的人才。
作者:孫巍 單位: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入大學之后,特別是90后的學生幾乎每人手里都有1臺電腦,美其名是用于學習工具,實際90%以上的孩子都用來打網絡游戲。有的學生甚至是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分晝夜,黑白顛倒,更甚者不去上課或上課睡覺,遲到的現象很多,就更別提學習專業知識,有的寢室全體成員集體玩1個游戲,學習興趣就更淡了,學生無心學習,有的甚至產生厭學心理,使得寢室環境不良風氣高漲,低級趣味蔓延。
1.2寢室內衛生較差
90后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多,從小嬌生慣養,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很多寢室,學生的衣服、襪子、鞋、書本等物品,隨處擺放,亂扔亂掛,垃圾隨地都有,地不掃、不擦,被褥不疊,有的被褥1年不洗1次,寢室內空氣污濁,氣味熏天,讓人無法進入,大一新生入學時衛生現象較好,隨著年紀的增長,寢室內衛生情況和個人習慣就會越來越差,很多學生認為寢室是自己自由活動的地方,因此在寢室衛生和個人生活習慣上就無所顧忌,導致寢室內臟、亂、差。
1.3學生對個人貴重物品管理松懈
寢室內成員缺乏安全意識。被偷、被盜的現象時有發生,大多數是由于學生安全意識太差而造成的,銀行卡密碼管理不嚴密,鑰匙亂放,門不鎖,寢室內網線亂接亂掛,都為寢室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隱患。寢室內很多學生吸煙,喝酒,使用違章電器,如加熱棒,熱得快等,有的寢室甚至有打撲克,麻將等賭博現象,這些都是文明寢室的“天敵”。
1.4寢室成員之間交流溝通較少
寢室成員都是來自不同的城鎮,農村。大家的生活習慣各有不同,家庭環境、經濟條件不同,同一寢室不同成員相互交往溝通不多,部分學生分幫派,城鎮的一組,家庭條件好的一伙,這種現象時有發生。寢室是除了上課學習之外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最多的的地方,1個寢室的成員大多數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學生受家庭環境,經濟條件和區域的影響,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因此,他們在互相交往時就會出現分歧,高傲的學生不會很好的處理這些事,就會導致與學生間關系不融洽,互相不理不睬,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孤僻、自私的個性,成為大家眼中的“怪人”,還有的學生只限與寢室成員交往,不和班,系其他同學來往,從而導致大學生交往面窄,缺乏和其他學生溝通與交往,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2加強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的對策
2.1建全寢室管理制度,加強寢室管理隊伍的建設
寢室文化建設一定要有一套完善、建全的管理規章制度,保障每個大學生都有良好的,有序的生活學習環境,讓他們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把寢室建設成一個“清,新,潔,美”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應該把《寢室管理規章制度》、《值日生制度》等列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評里,載入檔案中,作為學生評獎助學金的一個重要依據,從而規范了大學生的行為,對寢室文化建設起到了激勵和督促的作用。寢室文化建設中必須要加強對管理隊伍的建設。現在學生寢室管理,都歸后勤部門,后勤管理員應充滿工作熱情,態度和藹,注重在管理中教育學生,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增強大學生對他們的信任度,同時,輔導員應時長下寢室,多與大學生溝通,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有助于大學生寢室文化的建設。加強學生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建設,加強學生會每天查寢的力度,協助輔導員、后勤管理人員共同服務于學生。
2.2加大寢室內設施的投入,改善寢室環境
目前,學院寢室內人員多,寢室內物品配備不齊,在調查中,有60%以上的學生希望住到4~6人間,26%的學生希望住到6~8人間。關于“你希望自己的宿舍清,新,潔,美嗎?”這一問題的回答,30%的學生希望馬上改善,67%的學生希望改善,3%的學生認為還可以,不用改善。可見,我們的大學生迫切的希望加強寢室內的物質文化建設,擴大寢室空間,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寢室內設施的投入,從而改善寢室內環境,給學生們創建一個干凈,清潔,溫馨舒適的家。
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而當前教育培養的卻是一些中規中矩和生搬硬套的“聽話人才”。傳統“聽話式教育”模式就是讓學生聽話、遵從的模式,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化特點和個性化發展需求,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容易使其產生思維定勢,當其走出學校后,更無法參與和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三、傳統“聽話式教育”模式的創新
當代大學生以90后為主,突出“新”的特點,這部分群體絕不是簡單的又一代人的成長,這是真正一代與互聯網全面接觸的群體。這也是對社會進行全面“接管”的一代,其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均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基于這一特點,必須對傳統的“聽話式教育”模式進行創新。
1.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受“快餐”文化的影響,樂于接受新事物,知識面較廣,但是掌握的信息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需要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90后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們思想獨立,多從自我角度出發,以個人價值作為對事物的主要衡量標準。大學生有創新意識,但自控能力不強,合作意識單淡薄,需對其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當前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就業難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易受到功利思想的影響,加之其內心脆弱敏感,更需要采取新的管理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