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6: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保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態保護論文

篇(1)

海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行政區面積8814km2,轄8鎮1鄉、123個行政村。地處北緯44°02'~45°38',東經128°03'~129°57',地貌類型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境內有林地面積6381km2,森林覆蓋率72.4%。活立木蓄積量6000多萬m3,占黑龍江省總蓄積量的12.6%。林木樹種繁多,有紅松、水曲柳、柞樹、黑樺等針闊葉樹種約20科120多種。現存虎、鹿、貂、熊、榛雞、雉、野豬等野生動物130多種。水資源充沛,有大小河流144條,年水資源總量43.39億m3,水能蘊藏量達500萬kw。境內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20余座,風速在8米/秒以上,風能蘊藏量達10萬kw。礦產資源富集,有金、鐵、水晶、白云巖等金屬、非金屬礦藏34種。旅游資源獨具特色,人文景觀眾多,文化底蘊豐厚,擁有世界最大的東北虎飼養繁育中心、世界漂流組織認定的AA級海浪河漂流、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東北最大的人工水體———蓮花湖。

1.2地方國有林區概況

海林市林業局局機關內設12個職能科室,下設7個國有林場、1個苗圃和5個木材檢查站,全局現有在冊職工1108人。全市地方國有林區經營總面積為44283hm2,森林總蓄積204萬m3。林業用地面積為43965hm2,其中,有林地面積33006hm2,疏林地33hm2,灌木林地10hm2,未成林造林地249hm2,無立木林地209hm2,宜林地221hm2,苗圃9hm2,輔助生產林地10228hm2。

2林區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2.1生態保護問題

2.1.1生態系統退化

一是生物多樣性降低。亂捕濫獵、過度采挖珍貴草藥、森林的“收割式”砍伐、過度放牧和大氣、水、土壤的污染等,使生物種類大大地減少,部分物種將有滅絕的危險。二是生產力下降。植被破壞導致植物量減少,對太陽能的利用減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降低,凈初級生產力下降,次級生產降低,即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數量大大減少。動植物的生物量顯著降低,導致整體生產力下降。三是食物鏈、食物網簡單化。食物鏈縮短、部分鏈斷裂和解環,單鏈營養關系增多,種間共生、附生關系減弱,甚至消失。這樣使系統穩定的食物網變得簡單化、破碎化,系統會越來越不穩定。四是生物利用和改造環境能力弱化,功能衰退。植被的減少,會直接導致植物固定、保護、改良土壤及養分能力弱化;調節氣候能力削弱;水分維持能力減弱,地表徑流增加,引起土壤退化;防風、固沙能力弱化;凈化空氣、降低噪音能力弱化;美化環境等文化環境價值降低或喪失。五是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出現危機和障礙。由于系統退化,食物鏈、食物網簡單化,使得生物循環的周轉時間變短,周轉率降低,因而系統的物質循環減弱,能量流動受阻,大量的營養元素滯留在環境中,系統能量損失增多。

2.1.2災害發生情況

由于森林資源的銳減和生態功能的失調,導致氣候、水文等生態因子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90年代以來,年林地蓄水量由70年代的21億m3下降到15.6億m3。目前,全市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6.8萬hm2,形成侵蝕溝1251條,每年剝失表土2-3mm;江河含沙量劇增,由60年代的0.6kg/m3,增加到1.7kg/m3,年流失總量177萬t,當年清徹見底的牡丹江江水已成為混濁水流。

2.1.3水土流失情況

在全市水土流失面積1680km2中,亟待治理的面積近580km2。山坡上部的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666.2t•km-2•a-1,山坡中部為1907.3t•km-2•a-1,山坡下部為1308.5t•km-2•a-1。水土流失現象導致土地退化,耕地遭到毀壞;江河湖庫淤積,洪澇災害加劇;同時,生態系統調節功能不斷削弱,生存環境逐步惡化,對轄區內生活的人們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隨著水土流失的加劇,土層有效持水量降低、熱量狀況變劣,土地溫度升高,土壤調節水分的功能也隨之下降,影響水資源利用,進而導致水旱災害加劇。

2.2森林資源問題

一是森林分布不均,全市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區和中部丘陵山區,而牡丹江、海浪河流域等生態脆弱地段的森林資源很少;二是可采資源少,全市地方林業林木絕大部分是生長在高山陡坡、江河兩岸、湖庫周圍,主要發揮水源涵養、水土保持作用;三是林分結構不合理,全市地方森林中,幼、中齡林比重大,面積26048hm2,占78.9%,近、成、過熟林面積6958hm2,僅占21.1%,且多為多代萌生的柞樹林。

2.3林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傳統的經營體制制約了地方國有林區產業發展。林區經營始終以消耗資源求發展,新的林區支柱產業還沒有形成。二是地方林區經營管理水平粗放,集約化程度不高。木材深加工、采伐剩余物利用、冠下經濟及林業養殖產業還沒有形成,資源浪費較大。三是林業高新技術推廣少,技術型人才短缺。四是替代產業少,新的財源沒有形成。

3生態保護措施

3.1調減森林采伐量

規劃在“十二五”期間,采伐量由“十一五”期間的2.05萬m3下降到1.23萬m3,下降40%,林木產量由“十一五”期間的1.11萬m3下降到0.61萬m3,下降了45%。規劃在“十三五”期間,采伐量下降到0.72萬m3,下降了65%,林木產量下降到0.33萬m3,下降了70%。加大中幼林撫育力度,同時對生態公益林停止主伐。

3.2森林管護和保護

劃定管護責任區,配備專人管護。劃定管護責任區300個,配備專職管護人員300人,其中,生態公益林管護人員240人,商品林管護人員60人。強化森林防火監管。在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林區野外用火,在林區設置防火設施;發生森林火災,立即組織當地軍民和有關部門撲救;分區分片組建專業防火隊伍,完善防火設施設備建設,提高防火機構和防火隊伍應急和作戰能力。完善病蟲害防治監測體系。每年按照春秋兩季及時組織開展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隨時掌握病蟲害發生發展趨勢,制定病蟲害預警預報制度和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預案,完善病蟲害防治監測體系建設。

3.3森林資源培育

在2010-2020年規劃人工造林356hm2。中幼齡撫育面積7400hm2,其中透光撫育面積3000hm2,生長撫育面積4400hm2。低質低效林改造500hm2。

3.4退耕還林

全市地方國有林區現有耕地450hm2,其中,15°以上的坡耕地150hm2,對超過25°以上的耕地及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及時退耕還林,保護生態環境,總計退耕還林93hm2,規劃在2010-2015年全部完成造林任務。

3.5自然保護區建設和濕地保護與恢復

建立黑龍江蓮花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新建保護管理占3個,保護管理點6個,實施封山育林2300hm2,新建防護林帶30km。對林場的現有340hm2濕地(沼澤地)采取保護措施,增加涵養水源的功能。

3.6林區替代能源建設

規劃完成裝機2萬kw的風電廠建設。建立生物質固化站7個。

4經濟轉型路徑

4.1生態型林業

4.1.1加大森林資源的培育力度

在規劃期(2010—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449hm2,森林撫育7400hm2,低質低效林改造500hm2。

4.1.2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力度

全市地方林業經營總面積44283hm2,現有林業用地面積43965hm2,按照有關規定,需管護人員300人,對管護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熟悉林業知識和林業法律法規,對勝任工作的職工簽訂管護合同,保護好轄區內的森林資源安全。

4.1.3完善森林資源的保障體系

各國有林場(苗圃)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成立專業和半專業撲火隊伍,杜絕森林火災的發生。同時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和生態環境建立監測體系,及時掌握森林資源動態發展趨勢,為森林資源保護和培育提供可靠的依據。

4.2林木加工業

依托雄厚的資產、技術、人才優勢和俄羅斯木材資源,加快構筑以開發區為中心的林木加工產業格局。重點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面向國內外市場的產品,引進大企業、大集團,新上林木加工項目,提高林木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擴大出口產品種類,大力支持出口衛生筷、木制餐具、木制裝飾材料、木制家具、鉛筆板、地板塊、細木工板等產品的發展,積極開拓西歐、北歐及亞洲部分國家的木制品市場,到2015年出口產品達到100種以上。鼓勵有實力的林木加工企業利用俄羅斯豐富的木材資源,辟建原料生產基地,為木制品生產企業提供充足的原料,穩定林木加工業。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加產量和品種,向高附加值產品邁進,支持企業重組聯合,壯大企業規模。到2015年,木材加工業實現總產值29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0個,到2020年,木材加工業將將實現總產值58億元,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

4.3綠色食品加工業

食用菌產業:建設年產280萬袋的食用菌生產基地。2010年—2015年建設廠庫房2000m3,2016年—2020年建設廠庫房擴大一倍。松仁精深加工業:建設松仁加工廠2個,建設廠房3000m2。山野菜加工:建設山野菜加工廠2個,建設廠房2000m2。

4.4現代中草藥

(北藥)產業依托人參、黃芪、刺五加、紅景天及熊、鹿、林蛙等藥用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北藥產業。按照市場需求,積極調整北藥種植結構,增加藥材種植品種。積極擴大全市北藥種植規模,3-5年達到2萬畝以上,保證藥業發展有充足的原料來源。培育藥材批發市場,發揮北藥經紀人的作用,暢通流通渠道,實施科、農、工、貿聯合,實現北藥種植、儲藏、購銷與加工一體化,把海林建成北藥集散地。以黑龍江海林經濟開發區為平臺,逐步組建藥業集團,提升整體競爭力。積極引進新建制藥企業,每年引進3-5戶制藥企業來海林投資建廠。力爭用5年時間,使北藥產業初具規模,把海林建成黑龍江省的北藥生產基地。2010年—2015年建中草藥庫房500m2。

4.5清潔能源產業

建設能源林:面積8萬畝,解決林區能源替代問題。建設沼氣池:7處,供7個林場550戶職工生活取暖。風能開發:完成裝機2萬kw的風電廠建設。

4.6礦業開采及加工業

利用科學技術保護礦產資源,搞好綜合利用,提高礦產品回收率,限制礦產資源過度開采,全面開展地質生態環境治理,做好鐵、金、鎂、大理石、白云巖、泥炭等34個礦種的保護和開發工作。以礦產出讓金為股本,組建礦產開發公司,滾動開發礦產資源,用5年時間使全市礦藏得到合理開發,推動礦業企業逐步走上規模化、集約化、清潔化生產道路。林區有鐵礦資源2處,礦藏13億5千萬m3。2010年—2020年建成年產1500萬噸礦石的生產線。

4.7生態文化旅游業

以開發冰雪、森林生態旅游為重點,突出“雪、虎、山、水、情”五大旅游特色,叫響“林海雪原、威虎山、中國雪鄉、東北虎、蓮花湖”五大旅游品牌。加快以海浪河漂流、中國雪鄉滑雪旅游集合區等基項目為支撐的中國雪鄉景區建設;加快以東北野生珍稀動物大世界、威虎山影視城、佛手山國家森林公園、威虎山國際滑雪旅游度假區等項目為支撐的威虎山景區建設;加快以蓮花湖景區整體開發、九疊泉等項目為支撐的蓮花湖景區建設。進一步優化以雪鄉文化、多元生態、俄羅斯風情、朝鮮民俗為特色的“三區一園一城”旅游格局。地方國有林區規劃建設大森林生態旅游基地2處。

篇(2)

1加強林業部門對林業生態公益功能的經營管理

1.1森林分類經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的戰略問題。我國林業部門也根據這一戰略分別制定了國家及各省區的21世紀林業行動計劃。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林業分類經營有密切的聯系。林地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林業可持續發展不可能通過無限制擴大經營范圍來實現,只有通過對林地資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產力水平才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方向。

1.2林業分類經營

實現林業分類經營,基本指導思想是根據森林主體功能的發揮來經營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資的經濟效果,其經營行為完全是一種商品生產行為。商品生產行為主要受市場經濟規律約束。因此,對于商品林經營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嚴格的計劃去控制,而應由企業根據市場做出選擇。生態公益林則以森林生態公益功能的發揮為主要經營目的,而生態公益功能則不可能直接體現為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通過宏觀調控,以總體功能最佳為指導,協調經營行為,理順經營與受益、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才能保證其經營走上良性發展道路。林業分類經營其實質是林業經營的集約化與細分化。通過分類經營,可使經營對象整體功能發揮最佳,實現高效經營,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即有利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協調社會經濟的發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資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

2.1提高生態認識,加強管理

(1)一是從加速生態建設和實施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標志,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環節。

(2)二是從減輕危害損失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認識。森林病蟲害的嚴重發生,直接制約著森林資源的發展,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損失,保護森林資源,而且能夠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3)三是從實現新世紀林業跨越式發展的高度認識。森林病蟲害防治對加快造林綠化步伐,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資源質量,促進產業發展,擔負著支撐保障任務,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必須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2.2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

預測預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礎。林業部門應該堅持把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轄區內的全部森林資源進行病蟲害調查監測,要以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作為基本目標,確定專人、固定地塊、明確對象、指定方法、定時調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除治,堅決避免平時不調查,等到發現已是嚴重危害的局面。從發展看,全國要以國家級中心測報點為龍頭,以省、市重點測報點為骨干,以縣級測報點為基礎,盡快建立起一個覆蓋全國的、健全的預測預報網絡體系。不僅要能夠及時掌握全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情況、發展動態,進行區域性短期預報或預警,而且能夠結合林木資源狀況、氣候氣象條件等相關資料,為國家林業主管部門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要通過對主要森林病蟲害的一般調查和系統觀測,不斷積累基礎資料,建立起數據庫,用高新技術和監測信息處理系統開展監測與預報工作。當前,體系建設的重點是國家級中心測報點、省市重點測報點的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達到儀器設備現代化、技術先進、管理科學規范,使監測和測報能力能夠適應防治工作的需要。

3完善森林限額采伐制度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為了保證森林采伐限額制度確實有利于使我國的林業發展從木材林業向生態林業轉變,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對該項制度加以完善。

3.1盡快完成森林分類區劃

由國家林業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森林分類區劃標準與方法,各地按照區劃標準與方法盡快完成森林分類區劃工作,在將森林資源區劃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基礎上,將公益林進一步區劃為國家重點公益林和地方重點公益林,將商品林進一步區劃為天然商品林和人工用材林。

3.2根據森林分類區劃制定不同的限額采伐措施

對于重點公益林特別是國家重點公益林,實行禁伐,嚴格保護,只能進行撫育性采伐或者改造性采伐;對于天然商品林實行限伐措施,確保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額度。對天然商品林和人工商品林分別編制采伐限額并執行。

3.3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納入中央和地方財政預算,對公益林分別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給予相應的補貼;對集體及私人業主營造的林木被區劃為公益林的,由國家收購,不愿意被區劃為公益林的,當地林業主管部門應當與集體或私人業主簽訂禁伐、限伐協議并給予相應的補償;對于私人業主營造的商品林,其不愿意繼續經營又不能轉讓給他人的,也應當由國家予以收購并給予一定的補償;逐步建立生態公益林補償金繳納制度,要求生態公益林使用者、直接受益于生態公益林的供水、風景旅游、林地礦產開采、征占用生態公益林林地等經營單位或個人繳納生態公益林補償金。

3.4加強采伐限額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

篇(3)

二、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紅線的法律保障制度體系

1生態保護紅線法律保障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第一,保護優先,兼顧發展原則。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我國生態安全的“底線”,必須明確強調保護優先。當開發活動會損害紅線區域的生態功能時,應以生態保護為重,寧可放棄一定的經濟利益,也要保障紅線區域生態功能的完整與穩定。但不能越生態保護紅線的雷池半步,并不意味著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不允許有人類活動,對紅線區域的生態功能和性質沒有不利影響的開發活動是可以進行的,能夠改善生態環境的活動更是應該鼓勵和支持。第二,預防與治理并重原則。“預防”是生態保護紅線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質,也是生態保護紅線發揮作用的主要方式。“治理”則是指如果紅線區域劃定時已經存在一定的生態破壞或者環境污染,那么政府應當采取積極措施對其進行治理和恢復。環境具有整體性特征,如若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后僅僅著眼于預防,忽視紅線區域內已經存在的環境問題,就可能造成紅線區域環境質量的整體下降,甚至生態功能的喪失,使紅線的劃定失去意義。第三,科學規劃,差異管理原則。我國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差異顯著,因此必須科學規劃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工作,對不同類型的紅線區域采取差異化管理。圍繞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生態脆弱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思路是科學規劃原則的重要體現,既避免了列舉式標準面對地區差異時的不適應性,也避免了定義式標準難以操作的問題。同時,科學規劃還應注重與已有保護區、地區規劃的銜接,重視跨地區協調制度的設計。差異化管理應當以科學規劃為基礎展開,體現“分類管理和分級控制的差異化管理思路”。第四,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原則。社會整體理性來源于個體理性的交流、融合與相互矯正,由此產生的理性共識是法律權威的根本源泉。公眾參與是法律得以良好制定的基礎,也是法律得以有效執行和維護的基礎。如果排斥公眾參與,即使最為巧妙的法律制度設計也必將淪為一紙空文。信息公開是對公眾知情權的保障,也是公眾參與的基礎。只有當公眾對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管理具有充分的了解時,才能真正理性和有效地參與到相關工作之中。第五,權責明確,損害擔責原則。權利和義務應當是相對的,有責無權,責任履行將趨于懈怠;有權無責,則容易造成權利濫用。尤其對于行政機關,當政府落實生態保護紅線不力,甚至故意違反相關制度時,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權責明確,特別是打破部分政府官員“無為而治”、“刑不上大夫”的僥幸心理,才能從源頭上阻斷違法行為的積累,避免積重難返進入惡性循環,保障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得到切實推行。

2生態保護紅線法律保障的主要制度

第一,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修改與退出制度。劃定是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實施的基礎,主要包括紅線布局和范圍確定兩個方面。對于布局問題,應當首先厘清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在統籌已有規劃的基礎上加以確定。而范圍問題,則應著重考慮生態緩沖區的劃定。穩定性是生態保護紅線發揮作用的重要保障,應當對生態保護紅線的修改與退出作嚴格限制。只有在確需修改或紅線區域已徹底喪失生態服務功能時才能進行,且應由統一管理機關審批,并以尋找替代區域、不減損整體生態服務功能為原則。第二,生態保護紅線的差異化管理制度。我國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依照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生態脆弱區三種分類進行,明確了不同紅線區域生態敏感度和生態服務功能的差異,為分類管理和分級控制提供了依據。在分類劃定的基礎上,根據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的性質,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生態保護標準和管理措施。尤其是要制定嚴格的活動準入規則,對于符合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功能定位的活動,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治理方案,建立健全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限制審批制度。第三,生態保護紅線的監測與監管制度。對紅線區域生態狀況的監管極其復雜,想要準確了解區域生態狀況,必須動態掌握水、空氣、土壤、生物等諸多環境要素的狀況及其相互關系,所以對生態保護紅線的監管必須依賴于環境監測。環境監測需要獨立性,以保證監測結論的客觀準確;環境監管也需要獨立性,以保證監管的切實有效;而監測是監管的基礎,因此,應當建立監測與監管緊密結合的獨立監管平臺,形成以技術為支撐、獨立性為保障的監測與監管制度。第四,生態保護紅線的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制度。針對當前地方政府怠于履行信息公開職責、申請信息公開困難重重的狀況,生態保護紅線的信息公開制度應當建立對政府信息公開不力的追責機制。對依法應當公開、依法申請公開而不公開的,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并依法代為公開。在此基礎上,加強環保法律知識的宣傳,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保障公眾對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管理、監管等過程參與的有效性,使公眾的意見建議真正對行政機關的決策產生影響。第五,生態保護紅線的越線追責制度。生態保護紅線一旦劃定,就不能任意觸碰和僭越。越線者,無論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還是行政機關,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要求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建立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相互銜接的法律責任體系。尤其對于另外,為避免“拍腦袋”決策對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應當建立終生追責制,使相關責任人承擔無限責任,真正起到“不可越雷池一步”的警示作用。發揮環境標準在生態保護紅線中的支撐作用生態保護紅線需要環境標準的支撐生態保護紅線的復雜性。第一,不同于針對單一要素的紅線制度,對生態環境狀況的評估需要動態考慮空氣、水、土壤、生物等環境要素的狀況及其相互關系。第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存在差異,決定了“一刀切”式的環境標準很難適用于所有紅線區域;更困難的是調整地區間的利益分配,保障不同紅線區生態保護的整體性。總之,生態保護紅線兼有要素的復雜性和區域的復雜性,構成了一張橫向與縱向、靜態與動態相互交織的聯系網絡,形成了其復雜性的特點。生態保護紅線的約束性。法律的強制力是生態保護紅線約束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到生態保護紅線約束性的轉化需借助環境標準完成。因為立法資源有限,法律、行政法規往往只對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作出原則性規定,同時授權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制定標準,作為具體明確判別合法與否的技術依據和技術方法。在環境保護領域,這一技術依據和技術方法即為環境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的相關法律需要在環境標準的支撐下實現對行為性質的判斷與量度;同時,法律的強制性通過環境標準傳遞到生態保護紅線中,使生態保護紅線的約束性得以實現。

3環境標準對生態保護紅線的支撐現狀

41年來,我國環境標準“發展豐富了保護生態環境的依據、行為規范和技術方法,在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引領環境乃至經濟社會管理,‘倒逼’產業技術進步、結構優化,提供環境監測、評價、監督、管理等工作基礎性、技術性工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但也存在著滯后性、缺乏系統觀念、地區針對性不足等問題,尤其是生態環境標準的缺失,使環境標準對生態保護紅線難以形成有效支撐。滯后性主要體現在滯后于環境保護理論的發展。40多年來,從濃度控制到總量控制,從點源控制到綜合管理,從污染者付費到肇因者負擔,從誰開發誰保護到受益者補償,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再到全過程控制,理論的更新推動著環境保護法學的不斷完善。環境標準作為法律與司法實踐的關鍵連接點,卻嚴重滯后于環保理論的發展。這一情況突出體現在污染物控制上,雖然我國在污染的全過程控制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環境標準對全過程控制的支撐卻明顯不足,大量環境標準仍停留在末端治理階段。缺乏系統觀念主要體現在管理體制和制定思路兩個方面。管理體制上,我國現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復雜,缺乏有效的管理戰略和政策系統,導致環境標準之間缺乏協調性,不同類型環境標準常常無法銜接,甚至相互抵觸。制定思路上,現行環境標準的制定過于重視技術標準,而忽視對制定目的的考量,“從技術標準為出發點制定而形成的環境標準體系難免顧此失彼,雖然體系龐大但難以有一條一以貫之的主線和靈魂”,造成了環境標準體系的零散,難以發揮體系的合力。地區針對性不足主要體現為地方環境標準制定的不合理性。有限的立法資源決定了國家環境標準必然有其局限性,需要地方環境標準對其進行補充。地方應以國家環境標準為基礎,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針對性標準,實現對地區生態的有效保護。但在現實的環境標準制定中,“以GDP論英雄”滋生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常常使地方環境標準表現出一種難以克服的“惰性”——不顧地方實際情況和需要,一味照搬國家標準。生態環境標準的缺失。我國現行環境質量標準主要針對單一環境要素,這種模式固然有其優點,但也存在著忽視生態環境整體性的問題。某一區域水體、空氣、噪聲、土壤等環境要素質量的達標,并不必然表示該區域生態環境的狀況良好。再者,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現行環境標準不可能對影響生態環境的所有環境要素都作出規定,僅通過相互分離的環境要素監測對生態環境狀況進行評估,割裂了要素間的關聯性,存在以偏概全的可能。

4強化環境標準對生態保護紅線的支撐

第一,體現環境保護理論的發展,支撐綜合管理和全過程控制。環境問題的顯現、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環保實踐的檢驗推動著環保理論的發展,而這一發展同樣需要通過環境標準轉化為環保工作的真實效能。最新的環保理論認為,環境保護的實質是綜合性的環境管理,既包括對污染物排放、開發活動和環境質量的監管,也包括對生態功能的監測與保護,其中對污染物排放的監管應當實行全過程控制。因此,應當制定相應的環境標準,對環境綜合管理和污染全過程控制進行支撐,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第二,增強系統觀念。管理體制上,對現有生態環境管理部門進行整合,針對環境標準的制定進行統一規劃和協調。建立專門化的環境標準制定體系,細化部門職能,確立部門間溝通合作機制,最大程度地保證制定體系的高效運轉及不同環境標準間的協調一致。制定思路上,在重視技術性的同時,加強對制定目的的考量。以人為本,關注對生命健康權和環境生態功能的保護,以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或損害生態功能的完整性作為確立環境標準指標的依據。第三,加強對地方環境標準的規制。要求地方環境標準的制定與當地GDP相掛鉤,GDP越高則地方環境標準應當越嚴格,克服地方環境標準的“惰性”,使地方官員無法以粗放型經濟活動、對環境資源的掠奪性開發或對環境生態的破壞來換取GDP的上漲。同時,與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及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相配合,更好地發揮地方環境標準對生態保護紅線的支撐作用。第四,建立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參照我國現行環境標準體系,生態環境標準應包括生態環境質量標準、資源開發生態保護標準、生態環境基礎標準和生態監測方法標準,涉及生物量、土壤侵蝕模數、河流泥沙含量、河川徑流年內變差等指標,且不同類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具有差異性,因此需要積極推進相關基礎研究的發展。生態環境標準注重對區域環境生態功能的考察,可以對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的生態狀況進行動態化評估,同時避免了限定人類活動類型、數量、范圍等靜態規制方式與環境承載力具有彈性之間的矛盾,因而可以為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篇(4)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的戰略問題。我國林業部門也根據這一戰略分別制定了國家及各省區的21世紀林業行動計劃。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林業分類經營有密切的聯系。林地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林業可持續發展不可能通過無限制擴大經營范圍來實現,只有通過對林地資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產力水平才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方向。

1.2林業分類經營

實現林業分類經營,基本指導思想是根據森林主體功能的發揮來經營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資的經濟效果,其經營行為完全是一種商品生產行為。商品生產行為主要受市場經濟規律約束。因此,對于商品林經營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嚴格的計劃去控制,而應由企業根據市場做出選擇。生態公益林則以森林生態公益功能的發揮為主要經營目的,而生態公益功能則不可能直接體現為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通過宏觀調控,以總體功能最佳為指導,協調經營行為,理順經營與受益、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才能保證其經營走上良性發展道路。林業分類經營其實質是林業經營的集約化與細分化。通過分類經營,可使經營對象整體功能發揮最佳,實現高效經營,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即有利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協調社會經濟的發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資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

2.1提高生態認識,加強管理

(1)一是從加速生態建設和實施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標志,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環節。

(2)二是從減輕危害損失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認識。森林病蟲害的嚴重發生,直接制約著森林資源的發展,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損失,保護森林資源,而且能夠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3)三是從實現新世紀林業跨越式發展的高度認識。森林病蟲害防治對加快造林綠化步伐,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資源質量,促進產業發展,擔負著支撐保障任務,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必須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2.2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

預測預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礎。林業部門應該堅持把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轄區內的全部森林資源進行病蟲害調查監測,要以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作為基本目標,確定專人、固定地塊、明確對象、指定方法、定時調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除治,堅決避免平時不調查,等到發現已是嚴重危害的局面。從發展看,全國要以國家級中心測報點為龍頭,以省、市重點測報點為骨干,以縣級測報點為基礎,盡快建立起一個覆蓋全國的、健全的預測預報網絡體系。不僅要能夠及時掌握全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情況、發展動態,進行區域性短期預報或預警,而且能夠結合林木資源狀況、氣候氣象條件等相關資料,為國家林業主管部門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要通過對主要森林病蟲害的一般調查和系統觀測,不斷積累基礎資料,建立起數據庫,用高新技術和監測信息處理系統開展監測與預報工作。當前,體系建設的重點是國家級中心測報點、省市重點測報點的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達到儀器設備現代化、技術先進、管理科學規范,使監測和測報能力能夠適應防治工作的需要。【摘要】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日趨劇烈。與此同時,森林的生態環境調節功能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林業不但是一個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同時也是生態公益功能生產部門。林業生態公益功能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宣傳上,還要做到針對森林的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3.1盡快完成森林分類區劃

由國家林業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森林分類區劃標準與方法,各地按照區劃標準與方法盡快完成森林分類區劃工作,在將森林資源區劃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基礎上,將公益林進一步區劃為國家重點公益林和地方重點公益林,將商品林進一步區劃為天然商品林和人工用材林。

3.2根據森林分類區劃制定不同的限額采伐措施

對于重點公益林特別是國家重點公益林,實行禁伐,嚴格保護,只能進行撫育性采伐或者改造性采伐;對于天然商品林實行限伐措施,確保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額度。對天然商品林和人工商品林分別編制采伐限額并執行。

3.3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納入中央和地方財政預算,對公益林分別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給予相應的補貼;對集體及私人業主營造的林木被區劃為公益林的,由國家收購,不愿意被區劃為公益林的,當地林業主管部門應當與集體或私人業主簽訂禁伐、限伐協議并給予相應的補償;對于私人業主營造的商品林,其不愿意繼續經營又不能轉讓給他人的,也應當由國家予以收購并給予一定的補償;逐步建立生態公益林補償金繳納制度,要求生態公益林使用者、直接受益于生態公益林的供水、風景旅游、林地礦產開采、征占用生態公益林林地等經營單位或個人繳納生態公益林補償金。

3.4加強采伐限額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

應當加強對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在伐區調查設計、伐后驗收、采伐更新等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其次,雖然對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限額予以放寬,主要由經營者按照森林經營方案確定,但是,人工商品林的采伐同樣事關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因此,經營者應當嚴格按照森林經營方案的內容實施,林業主管部門則應當加強對森林經營方案實施的監督檢查。

篇(5)

1.1生態旅游法律的不健全

雖然我國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很多,但是相應的卻缺少一部專門的生態旅游法,一般的關于我國環境保護的問題,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是在其他環境保護的法律中尋求依據,而且不是每一部環境保護法中都會涉及到生態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規,只有一些小部分會涉及,缺乏法律的完整性,這給后期相關工作人員處理這類問題時沒有有效的依據執行,使整個管理過程更加困難,另外我國一直都是以“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為驕傲,所以在相關環境保護法律中沒有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模式,缺乏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在相關環境法的制定中,一般是由各部委的,立法水平也因立法部門的不同而高低不同,這給相關法律的執行帶來極大的阻礙。

1.2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薄弱

不管法律的如何制定,只有法律的有效執行才算做到起到保護環境的真正目的,這就對執行法律的相關管理機構與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但是近年來,關于法律的執行工作的機構日益混亂,執行人員專業素質低下、管理機制不夠健全、責任制體制混亂,另外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是極其重要的,但是現在公民保護環境的意識極差,只是一味的指望行政管理部門的人員的管理,這些都給生態旅游相關法律的執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1.3對法律的執行不全面

對于整個國家來說,不管有多門健全的法律法規,沒有切實有效的執行法律就等于形同虛設,只有讓制定的法律真正起到相應的作用,這樣的法律才有意義,但是實際上近年來,在環境保護的問題是法律的執行情況并不樂觀,我國的司法部門對法律的執行力度不足,導致法律在執行過程中缺乏其主要的制約作用,阻礙了我國生態旅游業的發展。

2生態旅游環境保護的法律中問題的解決措施

2.1完善生態旅游法律的設立

我國建立法律法規的目的就是通過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的手段達到人們預期的目標與結果,一個國家健全的法律與法規是保護環境的基本保障,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除了要達到促進人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應該突出對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自然環境作為生態旅游的基礎,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給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是自然環境的自我保護能力與再生能力都相對較弱,尤其是近年來人類生產生活的快速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這使得自然環境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國應該為生態旅游行業的管理制定相對比較完善的法律體制,使得人們在對生態旅游的管理方面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避免自然環境遭到更大的破壞,促進我國的生態旅游更加快速發展。

2.2提高人們環境保護意識

人們的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所以在自然環境的保護方面我國應該做到合理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促進生態旅游的發展,在環境保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多種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以自身全面發展為出發點,開辟出一條既有利于自然生態整體的利益同時有對人類個人精神生活得到滿足,真正達到共贏的局面。

2.3加強對環境保護法律的執行

所謂的管理機制就是說相關的工作人員按照一定的方法來實現人民預期的管理效果,但是近年來我國生態旅游業的管理機制相對混亂,人員管理復雜,各個部門之間缺少全面的溝通與交流,對于這種現象國家應該重視起來,按照國家標準建立合理、有序的管理機制,按照相關的法律有序的對工作進行管理,建立合理的責任機制,把一級任務具體到具體的工作人員的身上,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真正做到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積極的執行。

篇(6)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及以環境為中介的人與人和諧相處,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其他有益成果的總和[1]。生態文明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為前提,以協調和諧為宗旨,以人類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它追求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相互依存而共進共榮,強調人類的自覺和自律。黨的十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把生態文明建設同等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個重要部分。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共處,實現人類的永續發展。

1.2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協調好環境利益與經濟利益的關系

環境利益與經濟利益的協調是生態文明建設無法回避的核心問題。在生態文明的理念下,要求我們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環境保護,協調好環境利益與經濟利益。農業生產如何實現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以及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是生態文明的要求,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的生產發展依賴大氣、水、土地等自然資源環境以及國家政策、農業技術等社會資源環境。農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生態環境的制約,自然生態環境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農業生態環境實質是指農業生產及其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水資源、大氣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以及生物資源等要素的總和[2]。同時農業生產過程中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破壞,并且農業生態環境受到污染破壞不能及時的發現,一旦遭受破壞并且很難恢復。因此,在發展農業的同時必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如何協調好二者的關系是農業良性發展的需要也是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

1.3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關乎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實現

農業是與自然聯系最密切的產業,如何發展好農業是生態文明建設一項重要內容。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所依賴的基本條件,農業生態環境是生態環境的一部分,農業生態環境的狀況直接影響到整個生態環境系統的變化發展。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生產發展之間關系十分密切,農業生態環境破壞則導致農業發展受阻,農業生態環境優良,農業就可以得到可持續發展。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可動搖,農業的發展狀況關系到國計民生。然而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否關系到我國糧食安全、農村經濟社會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影響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實現。

2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生態環境破壞也愈演愈烈,環境利益與經濟利益關系失衡。一方面,我國的農業發展成就巨大,糧食首次實現了“十連增”,滿足了十幾億中華兒女的物質需求;另一方面,發展帶來的代價也頗為巨大,對于農業資源的過度開發,我國農業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農業生態環境狀況令人堪憂。

2.1我國農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和農業生態環境破壞不斷加劇

我國農業生態破壞不斷加劇主要表現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嚴重,人均耕地逐年減少,草場退化等方面。我國是土地荒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人均耕地水平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表示,全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來看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土地環境形勢依然嚴峻。耕地土壤環境堪憂,區域性退化問題較為嚴重。全國年內減少耕地面積8.02萬hm2。全國現有土壤侵蝕總面積2.95億hm2,占國土面積的30.7%[3]。我國農業供需矛盾突出,對農業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但農業人均資源有限,加之在市場經濟下,農業要增強競爭力,于是就不斷利用各種手段的開發農業資源,導致農業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加劇。根據第二次土地調查結果,截止2013年,我國有333.3萬hm2左右的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全國因草原退化、建設占用等因素導致草地減少1067萬hm2,具有生態涵養功能的灘涂、沼澤減少10.7%[4]。

2.2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1)農業生產過程中化學物質的使用導致土壤污染,我國的化肥使用量大約是5800萬t,是目前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大的國家。還有我國農藥使用量是180萬t,農膜240萬t,加之農村畜禽養殖濫用藥物,這些化學物質的使用導致土壤污染加劇和地力的下降[5]。(2)工業“三廢”污染,我國每年排放的工業廢水、廢氣和固體物排量逐年增加,使得農業的水源、農田、農村大氣受到嚴重污染,給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近年來,農村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其中某些企業技術含量低,環境保護意識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對于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雪上加霜。(3)農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導致水體和土壤的污染,農村畜禽養殖業逐漸走上了規模化道路,其產生的畜禽糞便等污染物隨意排放,沒有得到科學的處理,對大氣、水體、農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嚴重破壞了農業生態環境。此外,我國農業生產結構不合理、資源開發方式粗放、農民環境保護意識淡薄且法律在農村地區適用弱是導致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又一方面的因素,而且我國現價段的技術水平也限制了農村與農業環境污染治理力度。

2.3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破壞的實質———利益沖突

我國已經形成了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環境法律保護體系,在保護生態環境預防和制止環境污染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法律在協調環境利益與經濟利益方面不夠完善,不能適應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不能有效的防治生態環境污染。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領域,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涉及到多方利益關系,利益沖突是導致農業生態環境破壞的關鍵所在。利益沖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管理機構自身利益與環境利益沖突,政府部門對經濟利益的追求不能有效得到遏制,進而還是出現了一邊治理、一邊破壞的惡性循環,最終還是使環境利益受到損害。第二,環境保護者與受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我國的生態補償制度并不完善,缺乏有效促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優惠政策。第三,排污企業與受害者的利益沖突,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治理排放的污染物,守法的成本大大高于違法的成本,大都企業都寧愿排污受罰而不進行污染治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稅收而對于排污企業的放任行為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加劇。這些沖突的存在是因為缺乏有效的法律調整規制手段。

3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現狀

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日趨惡劣,這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背道而馳。面對日益嚴重的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歸根結底還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手段是解決農業生態環境問題的核心手段。我國法律在平衡農業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1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立法缺失

一方面相關立法規定過于原則化,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某些領域存在立法空白。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我國已經制定了環境保護法、農業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法律法規,涉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行政法規規章和地方性法規也有許多。但是農業生態環境是整體的內在系統化的,需要一部綜合性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目前這些有關立法是分散的且規定都過于原則化,不適應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例如,《環境保護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了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治沙化等生態失衡現象和第四十九條規定防治農業污染等,這兩條原則性的規定,實際操作很難,并且把農業生態資源保護與農業環境割裂開了。《農業法》第八章農業資源與農業就保護,其內容基本上是對環境保護法中兩個條文的再次表述,缺乏措施性的規定,在發生農業生態環境污染事件時很難適用到具體問題中去。我國一些地方也制定的一系列農業環境保護的法規,但是這些地方性環境立法過于原則,缺乏應有的規范性,可操作作性不強,沒有體現地方農業生態環境的特殊性,以致有些空泛的規定和政策式的規定無法執行,難以達到預期的法律效果。在一些重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立法領域還存在立法空白的現象,在生態農業、水污染、土壤污染、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還很欠缺。缺乏專門針對于農業生態環境特別的法律規范。在我國的現行法律體系中沒有建立公眾參與、行政指導、行政強制以及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機制等方面,不利于調動公眾參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由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存在的這些問題,導致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許多方面不能有效的開展起來,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2現有法律制度體系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缺乏適應性

我國已經建立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農業生態補償制度等一系列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制度,但制度與制度間的協調性和配套性較差。這些制度主要針對大城市的污染,對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定較少。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基本制度主要包括耕地制度,劃區輪牧、休牧和禁牧制度,捕撈限額和禁漁、休漁制度,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物種資源保護制度以及農業安全生產安全使用制度,這些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法律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與缺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關立法,禁止性規范較多,鼓勵性規定較少,缺乏激勵機制。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同時,重視政府的作用,賦予政府的權力較多,沒有發揮農民的主動性去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責任制度不完善,有關破壞生態環境的法律責任的規定不全,許多法律都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禁止性規定,但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規定,從而使禁止性規定與法律責任的承擔沒有相互呼應,屬于法律責任的缺位。另一方面,法律責任的規定在對生態功能保護的違法行為處罰較輕,還有一些社會危害性大、破壞性強的環境違法行為,僅僅設置了行政責任追究機制,沒有相應的刑事責任條款的規定。由于法律責任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威懾和制裁作用,不利于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

3.3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體系存在缺陷

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存在“體制不夠嚴密”和“相應程序缺乏”兩大方面的體系性缺陷。就執法體制而言,首先執法主體林立,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管理體制是統管與分管相結合的多部門分層次執法體制,實踐中,這種體制導致農業環境執法主體林立,各個執法主體之間相互扯皮或推諉的現象產生;其次,行政執法權分散,行政執法權分散于植物保護、種子、土肥、環境保護等各個機構中,這種分散的行政執法權力很容易導致執法不一、相互沖突等現象,農業執法秩序處于混亂的局面。就執法程序而言,實踐中,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過于強化環境管理機構的權利,缺乏對環境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應有的程序性保障機制。在現行有關農業環境立法的相關法律法規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行政部門與公民的權利義務關系在法律上具有不平衡性,過多的確立和保護的是政府的權利和利益。一方面,它賦予環境管理機構很多的權利,但缺乏對其環境管理行為有效的監督機制。另一方面,它賦予環境管理相對人很多的義務,卻很少規定保障環境管理相對人權益實現的程序機制,導致環境管理相對人的合法環境權益得不到保障[6]。

4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完善建議

4.1強化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立法

首先,根據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客觀規律,盡快制定出一部綜合性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以解決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立法過于分散的問題,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更直接有效的法律依據。地方性立法應該更加注重地方農業生態環境的特殊性,因地制宜的制定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強的相關法律保護措施。其次,建立健全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規定的可操作性,盡快制定《沙漠化法治法》等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對現行的《農業法》、《農業技術推廣法》等農業生態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進行適當的修改。再次,填補農業生態環境立法空白,目前我國國務院已經于制定并實施《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對于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鑒于此,還應加強生態農業、土壤污染、水污染、面源污染等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填補在這些領域的空白。同時農業環境標準體系也可適時的做些調整,以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最后,建立公眾參與以及有利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激勵機制,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強行政強制、行政指導等手段,調動和鼓勵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經濟激勵機制,對于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有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或者其它方面的經濟優惠,調動各階層的積極性,參與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來。

4.2健全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制度,優化制度配套環境

完善我國現行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在相關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中增設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條款。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是黨在十報告中的要求。為了使生態恢復補償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建議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政府財政投入和支持力度、實施綠色國內生產總值制度等[7]。健全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責任制度,一是,明確法律責任,對于破壞和污染農業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為追究農業生態環境違法的法律責任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二是,嚴格法律責任,對于破壞農業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不僅要規定罰款這樣行政處罰,還應當規定限期治理與修復、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等行政處罰措施,并調高罰款數額標準。對于構成犯罪的農業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應明確規定其刑事責任追究,使得法律發揮威懾和制裁作用,為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4.3健全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體系

一方面,變革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統分結合的執法體制,建立專門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綜合執法主體,規范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執法主體,明確執法主體職能。這樣便可以集中行政執法職能,把執法人員的指揮管理、安排執法經費的安排、調配執法力量的調配統一起來,解決了行政職能過于分散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行政主體之間相互推諉等弊端的出現。另一方面,強化行政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作用,規范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執法程序。加強農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的外部行政程序建設和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程序權益。建立諸如告知公示制度、聽證制度等制度,確保公眾能夠參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來,確保農業生態環境執法主體依法執政,防止濫用自由裁量權的現象出現。同時強化司法手段,通過司法審判懲罰和制止重大污染環境犯罪、環境失職犯罪,以增強法律的威懾力。

篇(7)

二、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對策

(一)加強宣傳,提升環保監督意識

1.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活動。“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指南,如果不為人知而且也無法為人所知,那么就會成為一紙空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對大氣、水源等涉及民生的污染有所認識,但對于哪些情況涉及到犯罪還不清楚或是比較模糊。因此,檢察機關要結合自身職責,與有關單位配合,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深入到企業、社區、鄉鎮等宣傳和引導了解生態環境資源犯罪的相關問題,通過以案說法、發放宣傳資料,判決書上網、典型案件報道宣傳,定期公布一些生態環境資源案例等形式,進行有關法規及有關環境保護知識的普及教育,提高社會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2.樹立環境保護司法意識。每一名檢察人員要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環境保護責任和環境保護法制觀念,并貫穿整個司法實踐活動中。檢察機關應會同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等部門,深入環境保護一線執法部門,宣傳環境保護中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教育和引導環境保護監管人員嚴格、公正、高效、廉潔地適用法律,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觀念,提高環境保護監管人員的司法意識。

3.拓寬環境保護參與意識。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多環節、多領域,貫穿于整個社會。要實現全民治理,參與環境保護人人有責,這個責任首先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在環境保護監管方面,環境保護執法部門積極工作,加強環境保護監管,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國環境整體狀況令人擔憂,如水源、大氣污染等等,這就要求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保護我們的環境。檢察機關應密切與人大、政協、環境保護等部門配合,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暢通公眾參與舉報、揭發環境資源犯罪的渠道,讓環境違法犯罪付出巨大成本,以提高全社會的法制、環境保護意識。

(二)建立機制,提升環境保護監督水平

1.建立環境保護監督機構。目前,檢察機關針對環境保護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應結合司法改革和各地實際,考慮建立與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對接的機構。在環境保護問題突出及案件量大的地區,檢察機關內部應成立專門環境保護的監督機構,全程負責此類案件。其他地區檢察機關成立非常設機構,建立一套涉及環境保護案件近似于“綠色通道”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每個部門都確定專人具體負責,以提高處理環境保護犯罪行為的工作效率。

2.強化環境保護監督責任制。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保護問題,檢察機關必須切實轉變觀念,將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機制建設、人財物投入、犯罪案件辦理情況及管轄地區的環境狀況等指標予以量化,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進行獎懲和作為晉升提拔的依據之一,對違反相關規定造成一定后果的檢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行“環境保護工作一票否決制”,取消其年度的評先評優資格,并追究其相應的責任,以提高環境保護實績考核制度的權威性。

3.落實環境保護監督公開性。環境保護監督的公開性就是保證其合法、公正,增強環境保護監督的透明度,把工作置于陽光下,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檢察機關應增強全體工作人員參與環境保護監督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同時,全面推行環境保護監督的政務公開,向公眾公開環境保護監督的依據、政策界限、具體程序等,建立環境保護案件的回訪制度,多方面、多渠道征求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見和建議,以提升公眾對環境保護監督的知情權、參與權。

4.加強環境保護監督隊伍建設。加大環境保護監督投入力度,在人財物的投入上向環境保護監督工作傾斜,改變環境保護監督工作能力弱,裝備差,偵查監控手段落后的現狀,增強環境保護監督隊伍的執法能力。加大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注重招錄環境保護法學專業人才,積極開展專題培訓,努力培養一批精通環境案件辦理的專家型、復合型人才。在人民監督員中選任具有專業知識或業務背景的人員參與檢察機關辦案。根據工作需要,聘請專家、技術人員組成專家委員會,幫助解決檢察工作中遇到的專業性、技術性難題。同時,要加強檢察隊伍的業務素質建設和廉政建設,嚴把“人情關”、“金錢關”和“權力關”,杜絕環境保護監督人員與環境違法企業有金錢來往或在執法過程中的現象,將環境保護監督隊伍打造成一支敢作敢為、敢打硬仗、善打困難仗的強兵。

(三)發揮職能,加大環境保護司法監督

1.依法打擊環境保護領域的犯罪活動。在查處環境保護領域違法行為過程中,單憑某個部門之力,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環境保護問題。公安、環境保護、國土、林業、農業、交通、工商等職能部門應整合執法資源,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建立健全以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共同配合、共同預防為主要內容的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制度,形成合力。作為國家賦予檢察職能的檢察機關,其檢察職能幾乎貫穿于查處違法犯罪整個過程。如何有效地發揮自身職能,是打擊環境保護領域違法犯罪活動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檢察機關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掌握本地基本情況,圍繞項目建設審批、環境保護監管等方面,排查案源。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黨委政府關注、損失后果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環境污染及妨礙環境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犯罪案件,要積極履行批捕、職能,依法從重從快予以打擊。對于督辦的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檢察機關要及時介入引導偵查,提出取證意見。同時,準確把握罪與非罪、重罪與輕罪的界限,在案件移送標準、證據收集審查、犯罪數額認定、法律適用、管轄設置等方面達成共識,統一執法尺度和證據標準,形成打擊合力,提高執法效果。

2.查辦和預防環境保護領域的職務犯罪。當前,檢察機關在查辦環境保護領域職務犯罪時,要結合本地實際,重點查處和嚴懲國土、水利、環境保護等重點部門、、貪污賄賂、失職瀆職,導致生態環境嚴重破壞,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行為。在查辦環境保護領域的犯罪案件過程中,檢察機關還應當研究危害生態環境職務犯罪發生的重點領域、部位、環節、人群、案發特點和規律,查找相關政策、規定和制度存在的問題和監督管理存在的漏洞,制定相應的預防對策。此外,環境檢察工作也要堅持“懲防并重、綜合治理”方針,發揮預防犯罪的先期屏障作用,促使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重點從事后治理向事前保護轉變,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從源頭上扭轉生態惡化趨勢。在預防環境污染和破壞方面,環境檢察預防工作應當密切關注有關開發行為的行政規劃和審批環節,開展專題調研,找準此類環境問題癥結,提出預防對策,督促落實檢察建議。

3.開展對環境保護領域犯罪案件的訴訟監督。檢察機關查辦環境保護領域的犯罪案件,需要內部反污、反瀆、偵監、公訴等多個部門緊密配合,依法運用立案監督、檢察建議、查辦職務犯罪等手段,督促環境行政執法機關及時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加強對涉及環境保護領域的犯罪案件、妨礙環境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犯罪案件的立案監督。同時,充分發揮追捕、追訴職能,切實解決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問題,加強對審判活動和刑事、民事、行政判決裁定的監督,依法對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涉及環境領域侵權案件的刑事、民事、行政判決裁定提出抗訴。依法支持人民法院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執行工作,規范執行行為,促進判決裁定的有效執行。

(四)完善法規,健全環境司法保障

1.在刑法中擴大行為犯,增設危險犯、過失犯的刑法責任追究。由于有的危害環境行為與其危害結果之間有空間與時間距離,而且危害結果一旦發生,則無法挽回。如果刑法只是懲治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后果的行為而不懲治危險犯,則會削弱刑法在預防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方面的作用。為了有效地預防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在環境刑事立法中,對一些諸如污染環境罪、破壞自然資源罪等罪名,以行為犯來追究刑事責任,只要發生了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的行為,不論是否造成實際的危害結果,只要危害行為屬實,達到一定的持續時間、數量或程度,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以便更加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不僅對污染和破壞環境并已造成嚴重結果的行為進行制裁,還要規定處罰危害環境的危險犯。

篇(8)

產業融合的主體是那些從事融合型產品生產與服務的企業,而不是從事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主體自然是指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企業(農戶或合作社或企業集團);產業融合的客體是指產業融合主體直接作用的對象或目的物,具體而言,是指融合型產品。所謂融合型產品是指原來相互獨立的產品或模塊通過整合而融合為多個產業屬性或功能于一體的新產品。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客體自然是指具有創意功能融合特征的農產品、旅游產品。

產業融合涉及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產品、市場、制度等構成要素,因此,產業融合的識別可以從技術融合、企業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與制度融合等變量來加以考慮[3]。

1.1企業融合

企業是產業的主體,通過衡量企業融合可以反映出不同產業企業行為或經營內容的相似性程度。企業并購、投資業務、戰略聯盟及產品銷售等都可反映出企業業務內容。因此,在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過程中需要企業的重新組合,要么通過市場使農業企業、旅游企業和文化創意企業通過市場實現外部合作,要么通過股份制改造實現三方合一,在股份制企業或企業集團內部實現合理分工。

1.2資金融合

資金融合是產業融合的基礎,通過資金融合可以為產業融合奠定基礎。資金融合可以通過股份制、基金制、租賃制、信貸制、合作制等方式,實現資本集中和聚集,進而實現企業及其產業的融合。

1.3技術融合

技術融合是產業融合的前提,通過衡量技術融合可以反映出不同產業共享相似技術的程度或技術向其他產業擴散的程度。在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過程中需要現代農業、旅游和文化創意技術的融合。

1.4人才融合

實現產業融合,需要不同類型人才的有機融合。人才融合主要通過內部培育和外部引進兩種方式進行。當然,也可以通過市場進行外部人才交流合作的方式實現人才的融合。

1.5產品融合

融合型產品創新對于產業融合的出現與實現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判斷融合型產品的生產量在多個產業中原有產品生產量的比重,可以反映出產品的融合程度。在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過程中實現農業產品、旅游產品和文化產品的相互融合,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服務,打造滿足多功能需求的復合型產品。

1.6制度融合

宏觀層次的產業管制制度對于產業系統的開放性,微觀層次的標準與設計規則對于產品的融合等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過程中需要區域產業政策、管理制度的有機配合。

2北京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路徑選擇

2.1政府主導,整體規劃設計,開發經營該路徑的主要特點是政府主導、統一規劃設計,通過政府的組織、協調機能組織整理農村集體農業和旅游資源,爭取政策扶持資金或財政補貼資金,引入人才、科技和文化創意元素,促進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圖2)。例如,北京房山區蒲洼鄉黨委政府充分利用深山區的生態資源和政策集成比較優勢,統籌規劃、設計,整體開發溝域經濟走廊。沿議合—蒲洼—寶水—東村10km溝域,發展溝域林下冷涼經濟,打造出一條花果、風景走廊。開發“蘑菇宴”,恢復山梆子戲等特色文化,打造繡掛飾、鞋墊、葫蘆烙畫等工藝品。建設了花臺綜合生態觀光園、中華蜂科普園、畫家寫生基地,立足冷涼的高端休閑、度假、旅游,已發展成為蒲洼的主導產業之一,使全鄉近1200人就地就業,人均純收入從2006年關閉煤礦后的2130.0元增加到2011年的7492.6元。

2.2市場主導,政策支撐,企業開發經營該路徑的主要特點是政府通過提供優惠的政策支撐和優質的社會服務,引進社會資金,利用企業集團的資金、技術、人才優勢,由企業整體規劃設計、開發建設,促進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圖3)。最典型的是北京房山區大石窩鎮,引進北京天德園種植有限公司和北京騰氏集團公司,開發了集會所、休閑、會展為內容的低碳高端溝域經濟項目,即“美石谷會所”、“阿爾卑斯農場”。

“十一五”期間,北京房山區充分發揮全區生態資源優勢,大力引進生態休閑產業,成功吸引了中國北京農業生態谷、首創奧特萊斯、青龍湖國際紅酒城、云居寺文化景區等一批重大生態休閑產業項目。截至2011年底,全區已入駐的投資10億元以上的生態休閑產業項目達10個,計劃總投資410億元。目前,在談的投資10億元以上的生態休閑產業項目,還有北京文化生態城、周口店世界文化傳承示范區、佛子莊綠色財富論壇產業園等13個,計劃總投資1000億元。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房山現代生態休閑產業有望打造成為一個千億產業集群,將有力推動房山轉型發展和首都世界城市建設[4]。

2.3市場主導,政策引導,集體開發經營此類開發路徑的主要特點是在政府科學指導和提供基礎服務的基礎上,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整理村域農業和旅游資源,通過市場吸收社會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促進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圖4)。此路徑以霞云嶺鄉四馬臺村為典型代表,但其缺點是受村域資金和實力的限制,實現規模經濟困難。

2001年來,北京房山區四馬臺村不斷探索和創新,走出了一條“以黑養綠、以綠興旅、以旅富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2010年全村實現農村經濟營業總收入17221萬元,人均純收入26502.4元。主要舉措是:①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綠色經濟。充分利用村內約337hm2仁用杏資源,投資3000余萬元,實施年加工能力1000t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形成規模化生產體系;②依托廣闊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利用萬畝松林資源,實施千畝林下食用菌栽培,豐富旅游項目,在林間地種植中草藥黃芩,制作成“黃金茶”,作為特色茶飲,在打造知名品牌,豐富本地旅游市場的同時,開發北京市場,打入國內市場;③發展特色養殖,豐富旅游項目。建“蜂情園”,養殖優質蜂500箱,開發蜂蜜、王漿、花粉等系列蜂產品,演繹蜂產品文化,發展旅游項目,以供游客參觀和購物。

篇(9)

二、文化旅游發展時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面臨的挑戰及原因分析

20世紀80年代初期,黔東南就開始在雷山郎德等民族村寨開發民俗旅游,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帶來了嚴峻挑戰,民族文化正面臨淡化消亡的險境。如在民族服飾方面,愿意穿著民族服飾的人越來越少,自覺學習、懂得制作民族服飾的人更少,現在的年青人幾乎不想再制作民族服飾,民族服飾文化傳承漸顯后繼無人之勢。在民族歌舞方面,許多地方酒歌不再廣泛傳唱,情歌不再時興游方活動,失去生活載體而逐步消失。如在水族村寨,結親當天男方派一男兩女未婚青年到女方唱一夜歌,是全寨最熱鬧的事,當天全寨人都會來欣賞對歌,可現在年青人不會唱、不愿唱也不愿聽了,原來走進新娘家的門、走出新娘家的門以及整夜唱歌的習俗已不再。在民族語言方面也呈逐漸萎縮之勢。外出務工是當前鄉村民眾收入的主要來源,他們紛紛外出甚至舉家外出務工、經商,一些既會講民族語言又會講漢語的父母,已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講本民族的語言,而是更愿意讓孩子說漢語甚至標準的普通話等等。民族文化保護的保護傳承已成為一道世界性難題。這是因全球化、工業化浪潮所帶來的標準化、有序化,對人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巨大變化,對自由化、無序化的農耕文化帶來巨大沖涮,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和不適應性日漸凸顯。此外,文化旅游的開發不當也帶來一定的破壞性,原因表現如下。

原因一:資源特征相似與開發中的“重建”問題黔東南的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灑落在全州境內的廣大民族村寨,苗族文化主要集中在環雷公山的苗族同胞村寨,以及部分存留于月亮山上的苗族同胞村寨。侗族文化又分南侗文化和北侗文化,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南侗的黎平、從江、榕江三縣的廣大侗族村寨,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錦屏、天柱、劍河、三穗等縣的侗族村寨,水族文化主要集中于榕江以及從江、雷山、丹寨、劍河等縣的水族村寨,不管是苗族文化、南侗文化、北侗文化,亦或水族和其他民族同胞文化,在同一文化區域內同一民族的文化資源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這對打造極具個性特色的景區景點帶來巨大難題。與此同時,在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進程中,有時以“重建”方式打造旅游景區景點,不僅導致旅游產品的高度同質化,還造成旅游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破壞。

原因二:重資源開發與創新不足的問題當前,黔東南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大部分還處于把旅游資源直接當作旅游產品來打包和兜售。在開發中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主要目的,甚至把文化當做發展旅游的唯一“資源”,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出現旅游至上、唯利是圖的傾向。為迎合和滿足游客的欲望,任意復制、篡改、偽造文化。側重于餐飲、住宿、娛樂等基礎設施“硬建設”,側重打造“農家樂”,千方百計地向游客提供具有農村風味的吃喝玩樂的設施招徠游客,以盡快賺取利潤,而在“文化”兩字上下工夫還不足,對于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充分利用還不夠,對文化旅游產品、旅游開發模式的創新有待加強。

三、推進文化旅游發展與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良性互動的建議

建議一:明確發展定位,創新發展理念一是結合地區實際,明確發展定位。結合黔東南、立足貴州、放眼全國、面向世界,秉承原生態民族文化優勢,將黔東南文化旅游放在全省、全國、全球價值璉的布局中來謀劃,優先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將文化旅游作為全州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加以培育、打造。二是堅持生產性活態保護。敢于在市場化進程中保護文化,既要藏藝于民,更要載藝于旅、顯藝于市,讓文化與市場對接,激發文化主體的動力,讓反映民族根與魂的文化能夠傳承后世,讓原生態文化環境得到滋養,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求發展。三是突出苗、侗族特色文化。大力發展以苗、侗民族文化旅游為核心的文化旅游,讓外界更多了解、更多深入、更多享受原生態文化魅力、體驗濃郁民俗風情,不斷把文化旅游業做特、做新、做精、做大、做強。四是以當地民眾為根本。充分考慮到當地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訴求,以傳承人和當地群眾為根本,關注傳承人命運,呵護傳承人,關注守望者,保留文化主體人,激發眾人參與,由個人傳承變為群體傳承,實現“要我保護”到“我要保護”的文化自覺。

建議二:突出個性特色,打造“三個”集群一是打造環雷公山原生態苗族文化旅游集群。以雷山、雷公山和苗嶺為中心,包括雷山、榕江、臺江、劍河、丹寨等縣的典型苗族村寨,積極推進蝴蝶園、亞熱帶鳥園、紅豆杉植物園、苗藥植物園和中國苗族文化體驗中心等產品項目的建設,打造世界級的原生態苗族文化旅游區。二是打造黎從榕原生態侗族文化旅游集群。重點打造肇興侗寨旅游區、七星侗寨文化旅游區、小黃等侗文化產業園、岜沙苗寨景區建設、三寶侗寨侗文化旅游區、五榕山城市主題公園及旅游休閑度假區、八舟河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等,打造世界級的原生態侗族文化旅游區。三是打造舞陽河流域原生態自然文化旅游集群。以舞陽河和鎮遠古城為核心,包括報京侗寨、杉木河、云臺山、黃平革家寨、飛云崖、舊州、劍河溫泉、谷隴苗寨等,打造在國內、國際有影響力的,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原生態民族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

篇(10)

2向海濕地生態旅游環境

向海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通榆縣西北部,屬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0.67萬公頃。地勢由西向東微微傾斜,海拔在156-192m之間,壟狀沙丘與壟間洼地交錯相間排列,呈西北-東南方向延伸,表現為沙丘榆林-茫茫草原-蒲草葦蕩-湖泊水域的自然景色。向海濕地年平均蒸發量大約為降水量的五倍。區內有向海水庫、興隆水庫、尖底泡等水庫及自然泡沼22處大型的和上百個小型自然泡沼。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濕地生態環境及珍稀水禽保護研究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3向海濕地生態旅游SWOT分析

3.1優勢

3.1.1景觀風貌原始自然。許多國內外學者專家贊譽向海自然保護區的景觀如“人間仙境”。向海擁有優越的水文條件,特殊的地貌,多種生物類型、復雜的生物區系與生態環境。向海的生態旅游景觀可謂是“貴在原始,美在自然”。區內廣闊的濕地景觀,姿態各異的蒙古黃榆,綠浪翻滾的蒲葦不僅呈現出原始野趣,更添誘人的風采。

3.1.2旅游資源類型多樣。通過參考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和相關調查。

①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向海自然保護區屬溫帶半濕潤草甸草原景觀,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有野生植物約600種,其中藥用植物263種,隸屬76科256屬,木本植物以蒙古黃榆為主,擁有我國半干旱區唯一集中成片、生長較好的黃榆天然林。保護區內總計有鳥類17目53科132屬286種,其中8種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②人文資源的特色性。通榆縣境內有26處古代文化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敖包山遺址和烏蘭塔拉遺址,香海廟是藏傳喇嘛廟,有著濃郁的宗教神圣感。通榆縣內有三個蒙古族鄉,具有濃厚的傳統民族文化氣息。向海水庫的魚兒肉質鮮美。當地放養的蛋鴨常年以魚蝦為食,所產的鴨蛋是純綠色有機鴨蛋。

3.2劣勢

3.2.1旅游開發度弱,景觀欣賞度低。第一,景點的可觀賞性較差。向海自然保護區較具有特色的景點只有仙鶴島和博物館,其他的博物館、蒙古黃榆、千鳥巢等都是少有人問津,缺少自然美感,難以激起游客的觀賞興趣。第二,旅游活動的參與性不強。向海主要的旅游活動就是觀賞,觀賞向海濕地地貌特征,觀賞鳥籠里的各種鳥類,觀賞蒙古黃榆;第三,缺乏對輔助資源的利用,已利用的旅游資源主要集中在濕地景觀和生物景觀,而向海的大水庫水質清澈、水面遼闊、沙質細軟,卻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和利用,包括周邊的民俗風情等都沒有和向海形成一個完整的旅游圈。

3.2.2環保意識淡薄,監測手段缺乏。向海核心區邊緣的緩沖地帶坐落著自然屯15個,從事農牧漁業的居民千余戶,野生動物的活動嚴重受人類影響。部分環保意識匱乏的當地居民和經營者受利益驅使過度開發濕地資源,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同時,也有部分游客缺乏文明旅游意識,會隨意采摘濕地植物,驅趕鳥類、隨意丟棄垃圾等。開發保護區旅游資源時,未兼顧對游客行為的管制,不能從監管制度上對游客行為加以約束,無形中對景區環境的維護造成了巨大壓力。

3.2.3基礎設施落后,專業人才缺乏。向海的景點較為分散,交通的可達性較差,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備。向海保護區由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進行統一管理,旅游管理專業的人員相對匱乏,使得景區在經營和管理方面缺少專業規劃,景區自然環境維護缺乏專業措施。

3.3機遇

3.3.1生態旅游發展得到重視。據調查,向海自然保護區吸引了國內大多數游客駐足,所創旅游收入在國內旅游總收入中所占比例高達95%。該地區以生態旅游為主,而國際旅游則以國外專家為主體的科考旅游為主。由于白城市周圍分布著東北三省的幾大城市,位于科爾沁草原西部,倡導生態旅游無疑是開發當地旅游資源的主要途徑。國內外生態旅游是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選擇,因而越來越受到各國旅游界的重視以及人們的歡迎。

3.3.2調水工程的成功實行。由于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向海濕地面積的銳減,國家先后兩次從察爾森水庫為向海濕地應急調水。2011年6月,由察爾森水庫放水,通過洮兒河、引洮入向工程實現向向海水庫及濕地調水,“引察入向”調水工程中進入向海濕地水量達7296萬立方米,恢復濕地面積15000公頃。及時挽救了向海濕地的生態環境,為“長吉圖”的發展提供生態保障,這給白城市生態產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3.4挑戰

3.4.1生態旅游與傳統農業發展的博弈。白城市的主要產業發展是農業,農業生產在GDP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生態旅游與傳統農業在資源利用上存在差異,發展生態旅游必然會暫時削弱掉傳統農業的一部分利益,這樣嚴重的影響了當地傳統農業生產者正常生產,從而產生抵制情緒,以短視利益排擠生態旅游,不利用濕地生態旅游的發展。

3.4.2同質化濕地生態旅游區的競爭。白城市處于科爾沁草原,濕地景觀較多,如莫莫格自然保護區、查干浩特等,周邊的城市濕地資源較為豐富,開展的旅游項目也趨同,甚至知名度更大,如齊齊哈爾市的扎龍自然保護區、大慶的龍鳳濕地等。由于旅游業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各地政府積極開發旅游市場,使得其發展受到嚴峻挑戰。

上一篇: 飲食養生與保健論文 下一篇: 小學德育教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久 | 日韩一区三区视频 |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 在线人成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 五十路丰满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