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5: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工基礎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工基礎教學論文

篇(1)

1.精講多練,自主學習

集中精力對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重點內容精心組織、精心講授,引導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精講必須多練,著眼能力培養,注重講、練結合,保證練的比重,加強綜合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理論、實踐二位一體教學法

即實踐-理論-再實踐的教學方法。如在電機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察電機模型教具、實物教具,提出本節所講述的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的放矢聽課,并用多媒體課件配合講解電機拖動理論,最后再通過實驗、實習進一步加深印象,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獲取知識;不僅要重視教法,更要指導學生的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教給學生如何理解、分析、歸納、總結問題,避免死記硬背、機械理解,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使傳統授課方式向具有啟發性、思維性、綜合性的授課方式發展,給學生思考和自學的空間,使學生在獲得電工電子技術知識的同時能學會像專家那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其求知欲,活躍學術氛圍,培養創新能力。

在專業知識教學中,從器件、電路產生的背景和需求談起,然后講清其在系統中的作用、結構的構思方法,分析問題的特殊方法,再現“器件、電路的獲得過程”,并為解決新問題作好鋪墊。針對目前聽課人數越來越多的情況,每一堂課均很好地“設計問題”“引導思考”“假設結論”“探索求證”。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聽完課后都覺得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層次上舉一反三。在實驗和大作業中,只設定題目或學生自己擬定題目,對沒有學過的知識進行必要的提示或給出

參考文獻,讓學生獨立思考,通過自己學習來發現知識、掌握原理。

4.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克服學生過分依賴教師的現象,在教學中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還采用:

(1)基于興趣教學法,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

(2)基于問題教學法,教師提出幾個綜合性的問題,然后逐個加以分析,按設定條件一層層提出解決辦法,引導學生領會思路,學習解決問題的途徑。

(3)討論法,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幾個討論題,學生課后分組討論。之后派代表發言,不同觀點之間可以展開討論,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5.拓寬教學途徑,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盡量采用實物、模型、音像和CAI課件等進行形象教學。如電機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又缺乏電機的直觀形象及電機原理中的時空概念,因此這一部分內容難于理解。我們最早是制作實物教具及模型,后來又購進了電化教學設備,如幻燈、膠片投影儀及教學資料片,并制作了教學課件,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電機的結構和現場使用情況。

實踐證明,以上幾種教學方式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的原則,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網絡教學已成為電工學課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運用現代媒體,建立網絡教學與學習網,提高單位學時理論教學的信息量,切實解決課程信息量大與學時少的矛盾。

隨著教學班人數的增加,問答式教學難于開展,學時很少的討論課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電工學網絡教學的開展,將與課堂教學互補,教師可以面對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我們的電工學精品課程的網絡課堂中,將設置“課程介紹”“公告欄”“電子教案”“教學資源”“師生討論”“教師答疑”“問題集錦”“布置作業”等等多個欄目,各司其職,不但方便學習,更重要的是使師生間無障礙地交流。這樣,學習課堂寬廣,學習心情放松,各抒己見,互相啟發,教學相長。目前,已完成電工學視頻教學的制作,正在出版。

6.實驗教學立體化

實驗教材出版化,實驗教學多媒體化,實驗設備網絡教學化,實驗技能網上學習化,實驗問題課中課后網絡討論化,實驗內容開放化。構建教材、教學、資源立體化實驗教學系統。

7.突破傳統考試考核辦法

從多方面考核:問題討論、課外大作業、實驗創新、奇思妙想、期中試卷、期末考試等,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培養不同類型的優秀人才。

三、總結

運用職業教育有關辦學特色和培養目標理論,聯系電工專業教學培養目標,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提出了職業學校電工專業電學教學的改革問題。改革傳統的以課堂為主的教學模式,致力于提高學生專業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推行“雙師型”或“雙師化”物理師資,確保教學最終能夠實現為電工專業服務的教學目標。本文旨在提出符合職業學校電工專業電學教學乃至整個物理教學的具有實踐性、建設性和可行性的對策,以便更好地解決職業學校電工專業電學教學乃至整個物理教學的種種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忠林,梁萍.談職業技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方向[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10).

篇(2)

1.調整課堂教學重點

根據專業的目標定位和后續課程的需要,我們把《電工基礎》教學的重點放在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線性電阻電路、線性網絡電路、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及一般電路的分析方法和三相交流電路。這些章節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一些知識的要點如功率、電源、匹配、電位,電感電容元件、振蕩電路,三相對稱非對稱電路等對以音頻放大電路為主要特征的電子技術,音響技術,數字立體聲技術,和以三相交流大功率用電為特征的燈光技術、舞臺電器控制等課程的學習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電路的暫態分析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不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磁路和鐵芯線圈電路自從設備小型化時代的到來,磁放大電路和電抗器的應用也早被開關電路所替代,這些章節在未來的專業課程中涉及很少,因此不作要求加以刪除。高職學生有它一定的特殊性,相對數理化基礎較差,在教學中要主動適應高職學生的特點,刪繁就簡,以廣度換深度,簡化定量計算,加強定性分析,把深奧的理論還原成淺顯的道理。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工程式思維的培養,使科學向技術回歸,技術服務于應用工程。

2.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增加實訓教學項目

電工基礎是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也是一門專業技能課,有些教師會對此提出異議,覺得電工的基本技能應該是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以外的教學項目。我們對此進行了統籌的安排,變革圍繞教材“講授+實驗”的課堂教學模式,精選實驗內容,增加實訓教學項目,加快理論與實訓融合,使學生在了解電路實驗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驟基礎上,熟悉掌握常用電路元件,電工工具,電工儀器和儀表的使用方法,加強一般電路的連接、電路的測試等操作技能,加強電路常見故障的排查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為此,我們專門組織力量編寫具有專業特色的與《電工基礎》相配套的《電工基礎實訓教程》,實現理論教學、實驗項目和實訓教學環節的相互銜接和優勢互補,實現《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二、建立科學的課程質量評價體系

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書面知識的了解,基本理論的掌握。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是檢驗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能起到檢查和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業績評價體系,立足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思維習慣,從強化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著手,改革考試方式,注重內容實效,更加突出教學過程管理。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平時與期末兼顧,項目訓練與實訓操作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成性成績評價體系,引導學生注重過程積累,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提升教學效果。通過這幾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教學效果明顯變化,學生成績逐年提高,《電工基礎》課程的合格率從以往的百分之六七十,上升到目前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成效顯著。

三、建設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團隊

課堂教學改革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這兩年來,為了著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果,我們十分注重引進行業從業人員充實到實訓兼職教師隊伍。目前,我們三位電工基礎實訓教師都來自行業生產一線,具有高級電工,中級技師職稱。他們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為實訓項目設計,電工基礎課程為專業能力服務和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篇(3)

 

《機械工程控制基礎》課程,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電一體化工程專業(獨立本科)必考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并且是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工程控制論實質上是研究工程技術中廣義系統的動力學問題[1]。機械工程控制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就是根據控制論的理論基礎,研究機械工程技術中廣義系統的動力學問題。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以動態、整體、聯系的觀點研究分析一個機械工程系統,運用控制論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解決機械工程領域中有關自動控制及系統動力學方面的問題。其特點是從信息的傳遞、轉換和反饋角度來分析系統的動態行為;為采用控制的觀點和思想方法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為了使系統按預定的規律運動,達到預定的技術指標,實現最佳控制打下基礎;并且也可以為后續的機械類相關課程的學習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2]。

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研究的問題帶有普遍性,對工程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該課程的開設對培養學生運用控制原理的基本方法教育教學論文,提高分析和解決各種工程問題的能力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為后續專業課學習和今后從事控制工程實踐奠定基礎。

本課程要求考生掌握經典控制理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牢固掌握控制理論基本概念和典型自動控制系統的特點的基礎上,具備對簡單機電系統進行分析的能力,深刻理解并熟練掌握典型系統(特別是一階系統)的時域和頻域特性;能判別系統的穩定性;了解系統辨識的基本原理及相應的方法怎么寫論文。

但是,由于該課程比較抽象,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果也不理想,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本文針對自考生的這種現象,提出了與普通本科教學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針對非自學型自考學生,從教師的講解思路和方法出發,結合本課程的特點,淺談筆者的教學體會,以供同行商榷。

1、了解學生學習現狀

自考學生普遍是,在高中時期學習相對較差,但是,又具有想學會心態。因此,這是最大的一個矛盾,本身的基礎薄弱,又想學會教育教學論文,通過考試。這就需要教師的辛勤付出去幫助學生解決這一矛盾。

本門課程要求以物理,電工學,高等數學為基礎,這些前期課程,學生本身可能就沒有學精通,所以,學習氣機械工程控制基礎就會更難。作為授課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學不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當了解的現狀后,就應該吧學生不會的內容再給補充上。當然這里也存在一個課時的問題,不可能把前期的課程全部都再教一遍,能做到的只是,當本門課程用到哪部分內容后,就把那一部分內容補充上,絕不可能通篇全講。

例如:在第二章講授拉普拉斯變換時,就必須把高等數學中積分和求導的基本公式補充上,不然學生就會因為積分求導不會,而導致拉普拉斯變換學不會。

例如:在講第三章系統的數學模型時,就必須把物理的受力分析教育教學論文,牛頓定律等補充上。這樣學生才可以分析一個機械系統的受力,才可以建立微分方程。在這一章的內容中還要補充上基爾霍夫電壓定律,電流定律,不然學生就很難建立電網絡系統的微分方程。

在補充上述的內容時,主要是要注重對這些基礎理論如何應用。可以通過多講例題,講簡單的例題,來使得學生能會用這些基礎理論。

2、樹立學生學習信心

改變學生對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的厭學心理,解除對這門課產生恐懼的精神壓力,營造出一種比較輕松愉快的心理環境;還應該排除心理障礙,盡快的熟悉本門課程中處理問題的方法,轉變學習觀念。

學生在學習時,剛剛開始學,就會覺得不會,因為,開始部分就是拉普拉斯變換。但是,這一章必須要讓學生學會!這是磨刀不費砍材功。這里當然要用到較多的高數知識,用什么就補什么,這里即使用的課時較多,也必須學會怎么寫論文。一方面這是整個課程的數學基礎教育教學論文,另一方面如果開始學生就沒學會,那么就會導致學生放棄這門課。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讓學生感覺自己會做題,在心理上,學生就會慢慢的建立起信心來。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學生才可以不恐懼,也就不放棄了。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常常通過一些暗示給學生,這門課簡單,易學會,易通過。這對于學生樹立學會的信心和通過的信心,是很有幫助的。

每年都會有一部分考生在聽課過程中或聽完全課程后,進入復習階段時感到心中沒底,加之時間緊,就放棄了,很可惜。所以,進入復習階段,教師更應多給學生鼓鼓勁,讓學生樹立“我能行” 的信心。樹立考試成功的信心,不打 “退堂鼓”。

3、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一般這個階段要放在全課程學完之后教育教學論文,提高學生應試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提分最快的方法。

首先,要掌握考試重點,不能通篇用勁。在全面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掌握重點章節內容,著重掌握系統傳遞函數、方塊圖、誤差分析、時域分析、頻域分析、穩定性判別。從知識點分布來看,本課程試題覆蓋了教材七章的全部內容。單選題覆蓋面最廣,基本上每章都能涉及。填空題覆蓋面廣,覆蓋了教材的七章內容,主要是考查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的能力,也有少部分是計算的。簡答題考查學生掌握基本概念,最近幾年的簡答題多數都是概述、識記基本概念。計算題分布很廣,主要是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從整體來看,教材七章內容知識點分布不均勻,重點章節主要是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而第1章、第2章和第7章是知識點考查較少的章節。

其次,全面分析歷年考題教育教學論文,了解考試中的題型規范,試題難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熟練掌握各種典型的例題。熟練掌握出現在歷年考題中典型題型的解題思路,并多次練習,歷年考題可以反復練習多次怎么寫論文。

例如:勞斯穩定判據的題目,一部分題目為直接運用勞斯判據來判斷穩定性,還有一部分題目為,求取系統中某參數的穩定范圍。但是這類題目,只要多做練習,學生基本都可以掌握。

最后,學生在應試中總是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求學生要做到:1.排除一切思想雜念,一心一意答題。2.拿到試卷后,迅速瀏覽試卷。同時要快速瀏覽考題和相應的分值,按難易程度確定做題的順序,首先做最熟悉的題目和內容;主觀題中如有得心應手題,應先做,然后再按順序答題,遇到一時難答的題果斷跳過教育教學論文,答后面的題,以防在某道題上耽擱時間,影響后面的答題。3.答完卷后別忘記重新考慮最初沒確定答案的那些題,另外要至少全部檢查一遍看有沒有因疏忽而出錯的地方。4.不要盲目提前交卷,在確保沒有漏題的情況下經過兩遍檢查方可交卷。

4、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學完本課程后,進入復習階段,一般說來至少要留出一個月的總復習時間。在總復習期間,教師給學生鼓勁,教給學生復習方法,把學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來。要提醒學生注意:1.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按部就班地復習,提高效率。在復習時更應注意經常翻閱和回憶教材摘要認真領會,揣摩并加以熟練掌握。

參考文獻

[1]楊叔子,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第五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2。

篇(4)

教學管理是為了實現教育教學目標,按照教學規律和特點對教學工作全過程進行的管理。我院始終把教學管理作為學院管理的核心,從教學管理機構、課堂教學管理、教研管理、教師培訓管理等幾個方面加大了內部管理力度,狠抓教學管理這一學校管理的核心,真正把教學作為學校工作的中心。

一、機構健全,管理有效

為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必須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機構,確立機構職能,并充分發揮它們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為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我院建立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完善教學管理機構,形成教務處、各系部、各教研室教學管理網絡,健全各部門的管理程序,崗位職責,不斷完善和加強各職能系統的運行機制與調節手段。

首先,教務處、各系部依據學院的師資、學生情況、教學條件、社會企業需求等,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理論教學、實習教學),結合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合理調整教學力量,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原有的知識結構及各專業的特點編排課程表,安排教學活動,建立穩定的教學秩序。

其次,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提出質量標準,對教學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如教務處、質量管理員進行抽查,各系部、各教研室領導每天進行檢查,每一月召開一次學生座談會,每學期對所有教師進行一次全面考核(學生評教),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法。

第三,學院德育工作委員會,結合德育教學工作內容及企業社會對現代技術工人的要求,制定全校德育工作教育計劃。不同年級、同一年級不同階段制定詳細周密的實施方案,如開展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等,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四,教師結合教學活動,學習教學管理理論,舉行各種講座,建立“一幫一”“一對紅”的幫教活動,研究課堂教學管理與控制,指導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落到實處。

二、課堂教學,求實創新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和學生學習最基本、最主要的實踐活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我院緊抓課堂教學控制與管理這一主要環節,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加強課堂教學的自主化。

首先,明確教學目的,職業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大力促進教學與生產實踐、技術推廣、社會服務緊密相結合;教學模式由傳統形式向就業模型轉變,加強實踐性教學,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訓。為此,每學期制定教學計劃時,理論教學本著實用、夠用、會用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緊扣目標和原則,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習教學結合專業特點和企業要求選擇課題,加強教師的巡回指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其次,調整教學結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理論教學刪減不必要的深奧理論推導,在保證為生產實習教學服務的前提下,調整教學結構,抓好每個教學環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實習教學做到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學生根據教學要求,實習前必須做好加工程序分析,繪制好加工圖樣,教師加強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培養學生的成本意識、質量意識,為學生將來的工作打好基礎。

第三,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德育教學工作形式多樣。結合不同時期學生狀況,開展演講比賽,征文活動,學生走出課堂,服務社會,在實踐中感悟人生。實習教學開展技能比武,由教師命題,學生自行設計加工程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零件加工,設備安裝和調試,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教研活動,常抓不懈

我院采用各種方法和必要的制度,調動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積極開展教研活動。

第一,建立教研管理體系,學院建立“教務處—各系部—各教研室—個人”四級教研體系,教務處每學期提出教研活動指導性提綱及要求,各系部、教研室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每兩周開展一次教研活動。學院制定一系列教研成果,獎勵政策,如教研論文獎、教研成果獎、教學特殊貢獻獎等。

篇(5)

山東科技大學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于2002年正式組建,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山東礦業學院礦電實驗室。先后被評為省級雙基一類實驗室、省級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實驗室、省級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07年被批準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2012年通過驗收。中心下設18個實驗室和2個實驗基地,設備資產總額1 900余萬元,面積3 660余平方米,儀器設備4 300余臺套。現有教師69人,其中專職教師45人(博士22人,高級職稱32人)。面向全校9個學院、42個專業開設20門理論課程、19門實驗課程,實驗項目255項。每年接納5 300多名學生完成計劃內實驗人時數28萬,指導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和其他實踐教學任務21萬人機時。

創新實驗教學理念,確立中心建設思路

山東科技大學是一所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工科優勢突出,具有鮮明的煤礦行業特色,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5所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之一。學校歷來重視實踐教學,長期以來“吃苦耐勞、動手能力強”是用人單位對該校畢業生的一致評價。

中心2007年被批準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中心系統地梳理了建設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以高水平學科平臺為依托,夯實基礎,強化綜合,倡導創新”的實驗教學理念,注重“知識、實踐、創新”的有機統一,實行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一體化,從根本上改變輕實驗、重理論的傳統教學觀念。采取“科學定位、系統規劃、逐次推進、不斷完善”的建設思路,通過學校投資、教改項目立項、社會捐贈、自制儀器設備等方式不斷推進實驗室建設,把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貫穿于實驗教學各個環節,不斷更新實驗內容、改革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積極研發實驗教學儀器,解決教學難題

中心非常重視現有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提高設備使用率,使之最大限度地服務于教學及科研:(1)常態化、制度化管理。每學期末各實驗室統一上報需要維修的設備清單,由中心統一聯系廠家維修。對于小的故障,由實驗室管理員或任課教師實時維護,所需耗材從中心運行經費中隨時解決。(2)鼓勵任課教師自制教學儀器。自制教學儀器的一大優勢是便于維護,保證設備有較高的完好率和利用率。(3)建立實驗教學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自動化、信息化管理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為解決購置設備不能滿足教學需求的難題,中心鼓勵教師、學生積極參加教學儀器的改進和研制工作。近年來投入30萬元用于教學儀器研制,開發了虛擬信號分析儀、DSP實驗系統、模擬電子實驗系統、數字電子實驗系統、EDA實驗系統、單片機實驗系統等500多套實驗儀器,其中虛擬信號分析儀獲2010年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實驗教學成果二等獎。本文推薦2種自制實驗教學儀器。

(1)高性價比的便攜虛擬信號分析儀

儀器設備是示范中心建設中的關鍵問題之一。目前我國高等學校電工電子類基礎實驗室中,所配置基礎儀器通常是函數信號發生器、雙路示波器、雙路直流電源等。層次高一點的實驗室雖然配備了少數頻譜分析儀、數字存儲示波器、任意波形信號發生器,但是由于臺套數太少,大部分學生沒有機會熟悉使用這些高端儀器。

針對這種情況,中心開發了一種具有很高性價比的便攜虛擬信號分析儀。該儀器集信號源、示波器、記錄儀、頻譜分析儀、時頻分析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成本低廉,體積小,重量輕。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硬件部分自行設計、制作,核心軟件采用C#語言自行開發,擁有源代碼,便于不斷開發完善。

該儀器已在學校電子技術、DSP技術等課程實驗以及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獲得推廣應用,對于提高實驗教學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圖1a為虛擬信號分析儀電路板。圖1b為PLAB儀器工具箱(PLAB意為個人實驗室,即Personal Laboratory),包括虛擬信號分析儀、萬用表、常用工具等。由于大部分學生擁有筆記本電腦,再加上一套這樣的儀器工具箱就相當于擁有一個便于攜帶的小型個人電子實驗室,在校園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開展實驗活動。

(2)C55x DSP實驗教學系統

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豐富的片上資源和靈活的對外接口,在電子信息、通信、計算機、儀器設備、自動控制、醫學、消費類電子、軍事等領域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DSP技術已成為高校電氣信息類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重要技術,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校陸續開設了DSP類課程。

中心教師選用TI公司的C5000系列C55x芯片為核心開發了一套功能強大的DSP實驗教學系統(如圖2所示)。考慮到DSP區別于其他各種嵌入式處理器的突出特點是具有高速實時信號處理能力,因此在主系統板設計中設置了4路高分辨率的模數轉換器(ADC)和數模轉換器(DAC),并配置了相應的4路模擬信號輸入輸出通道,以強化系統的信號采集和處理能力。同時為該系統配備了自制虛擬信號分析儀,為系統提供豐富的各種測試信號,對系統輸出信號進行波形記錄、頻譜分析和時頻分析。

另外,系統所配置的關鍵設備XDS100仿真器也由中心教師自行開發。中心是國內最早推出XDS100仿真器的單位之一,最早將該型仿真器進行開源,為國內DSP技術愛好者自制該型仿真器提供技術支持。

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一體化,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無論是實驗室建設還是實驗教學,教師隊伍培養是關鍵,中心將其列為工作重點之一:

(1)實行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一體化。中心不但承擔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任務,同時還承擔相應理論課程的教學和課程建設任務。要求教師必須參與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符合教師條件的實驗人員可兼理論課,工作量計算與理論課教師相同;對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研究給予經費支持,并實行獎勵措施。

(2)中心建設與學科建設緊密融合。中心教師不但從事實驗教學、理論教學工作,同時也參加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吸引并穩定一大批優秀人才從事實驗教學工作,不斷把先進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成果,使實驗教學始終保持高、新水平。

(3)重視青年教師培養。對新進青年教師進行崗前規范化培訓;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引導青年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實踐;鼓勵并指導青年教師參加學校講課比賽;鼓勵資助青年教師參與指導學生學科競賽活動;資助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和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4)重視學術交流和對外交往。除了積極主辦、承辦高層次學術會議之外,還派遣骨干教師赴美國、英國、德國的知名大學訪問,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訪。

突出創新特色,收獲建設成果

中心在建設過程中呈現出三大特色:(1)形成了集“研究性、自主性、開放性”于一體的層次化創新性實驗教學模式,使創新活動及早開展并連貫化,由原來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變為面向大部分學生的大眾教育。(2)自制教學儀器層次高、批量大、應用效果好。(3)中心建設與學科建設緊密融合,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從事實驗教學工作。

在創新性實驗方面中心做了以下工作。

(1)中心提出集“研究性、自主性、開放性”于一體的電工電子創新性實驗教學理念。創新性實驗必須具備3個基本屬性,①研究性:具體實現方法多樣性,得到的實驗結果具有多樣性,學生只要獨立完成,出現雷同結果的概率極小;②自主性:學生根據總體題目要求,自擬具體的實驗題目,自主提出實驗方案、完成實驗和實驗報告,指導教師的任務主要是管理和提供基礎支持;③開放性:通過實驗室開放活動完成,指導教師要確保階段性檢查督促和對最終結果把關。

(2)開發了模擬電子、數字電子、EDA、DSP、單片機、虛擬信號分析儀等10種、500多臺套新技術含量高、模塊化的實驗教學設備,學生可以方便地進行模塊組合完成多樣化的創新實驗。

(3)分基礎新技術綜合三個層次開展創新性實驗項目建設。其中,結合電路、模電、數電、單片機、EDA、電機與電力拖動、電力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等電工電子類專業基礎課程建設了32個基礎類創新性實驗項目;結合DSP、PLC、PSOC、高端微控制器技術(ARM和MSP430等)、新型電子器件、傳感器、圖像處理、語音處理等新技術課程建設了30個新技術類創新性實驗項目;結合學校科研特色,建設了12個綜合類創新性實驗項目。

(4)開設創新學分和創新性實驗課程。創新性實驗為選修課,在4至6學期每學期安排1次課。學生完成一個創新性實驗可獲得1創新學分。將創新性實驗教學分為3個層次進行。第一為基礎層,主要覆蓋電路、模擬電子、數字電子、單片機、EDA、電機與電力拖動、電力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等專業基礎類課程。第二為新技術應用層,主要覆蓋DSP、PLC、PSOC、高端微控制器技術、新型電子器件、傳感器、圖像處理、語音處理等新技術課程。第三為綜合創新層。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術,結合學校科研優勢,面向實際問題提出新課題。通過3個層次的創新性實驗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專業基礎課學習階段就參與創新活動。創新活動由淺入深,最終達到較高的水平。

篇(6)

一、前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緊缺人才。隨著產業發展模式的變化,教育模式必須轉方式、調結構,跟上新興產業發展步伐,并能為新興產業提供急需人才。高等職業教育物理學科目前存在著學科建設應用性成分不明顯、高職特色不突出、“雙師”素質教師匱乏、教材滯后、基地建設和實踐環節薄弱等問題,與當地產業結合、與企業掛鉤的實訓模式更是沒有體現出來,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所以物理學科建設也要圍繞新興產業進行改革。

二、物理學科建設與改革的重點

1.學科指導思想,包括高職教育物理學科建設如何融入新興產業發展內容,如何與區域經濟建設密切結合問題,如何進行前瞻性人才培養,如何轉方式、調結構,合理進行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建設、教學方法等研究,特別是注重教材差異化建設,充分挖掘教材內涵,不斷滲透現代裝備、新能源、新光源、交通、環境、信息網絡等研究領域的內容,將物理學科置于一個廣闊的時代背景上。

2.凝練學科研究方向,突出高職應用性特色,為學科優勢發展奠定基礎。

3.解決好平臺建設問題。要配齊學科發展配套的儀器設備,完善實驗實訓條件,搞好基地建設和校企合作,為科研成果向企業推廣和產業化做準備。

4.解決好學科隊伍建設問題,包括物理學科創新型師資隊伍培養問題、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建設問題、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和職稱結構問題、“雙師”素質結構、團隊的學術水平及學術研究問題。

5.完善學科項目建設問題,包括教科研項目與課題、優質課、精品課程、教材建設、優質資源開發、優秀教學論文等。

6.考核評價體系建設。

三、物理學科建設與改革具體的實施辦法

1.學科理念的現代化。在加強“三基”教學的基礎上,必須強化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

2.教材內容的案例化。高職物理學科的教材內容還沒有完全擺脫抽象的理論知識、公式推導等,所以教材的改革在內容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職業特點,刪繁就簡,夠用為度,引入新知識、新內容,每章節后編寫一些實際案例,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3.教學內容的專業化。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注重經典理論的整體性與現代科技的合理取舍,充實物理學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產業中的應用。在夯實物理學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物理知識的拓展與更新。

4.教學重點的職業化。在保證各專業方向所必需的物理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專業需要,對課程內容作分塊刪減,重點講授與職業關系緊密的相關部分,對于一些關聯不大的章節內容可少講或不講,物理實驗的側重點也不同。如土木工程、機械專業對具體問題的求解過程方面要求比較高,力學部分尤為重要。

四、物理學科建設與改革的創新點

1.通過凝練物理學科研究方向,更加突出高職教育應用性特點,體現高職育人特色。

2.通過學科隊伍建設,打造新型師資團隊,改變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加大校企合作和產學研力度,帶動教師雙師素質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通過搭建學科平臺,完善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配齊學科發展所需的各種儀器設備,保證師生實訓順利開展,保證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順利進行。

4.通過物理學科建設研究,能夠更加清晰高等職業教育學科發展特點和人才培養特點,形成系統理論,并為其它學科建設奠定基礎。

總之,物理教學在高職教育中是不可偏廢的,但物理學科必須進行改革,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和課程觀,要緊貼就業市場,為學生的職業服務,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胡炳元 文春帆 物理(電工電子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任長松 課程的反思與重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課程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篇(7)

積極構建主食產業化人才高地

在2011年11月召開的河南糧食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河南省糧食局局長苗永清指出,根據國家糧食改革信息和河南省主食產業化發展趨向,河南糧食職業教育應該承擔起應當的職責。隨之,今年3月,河南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主食產業化和糧油深加工的指導意見》,這標志著河南省主食產業化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我們要求學校領導班子牢牢把握好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經濟發展的大好時機,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利用好現有成型的糧食職業教育體系的優勢,為河南省主食產業化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市場辦學,服務學生就業”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適應區域和行業發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努力構建主食產業化人才高地。一是創新專業設置,為主食產業化服務。去年以來,在原有的糧油加工和貯檢專業的基礎上,為服務主食產業化,又增設了食品工程專業,畢業生可在國家糧食儲備庫、大中型制粉企業或飼料加工企業從事糧油儲藏管理、糧油品質檢驗、設備操作管理、購銷和運輸管理等工作。專業設置更加密切地對接產業、企業、崗位和生產過程,對應專業技能、職業崗位和職業標準,有效滿足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已形成了培養目標明確、適應市場需要的食品工程、財會、工美、經貿、計算機、機械、電子、汽車等8個系25個專業(方向)群。學校目前已擁有糧油貯檢、會計電算化、室內設計等學校骨干專業和計算機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等一批省級重點示范專業。二是創新了職教教材。學校依照教育部既定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對接職業崗位標準,根據崗位技能要求的變化,重點研發適應新興產業、新職業和新崗位的校本教材,如《實用會計基礎》《實用統計基礎》等。三是創新了教學方式,大力推進討論式、探究式、協作式和自主學習,利用已建成的教學網絡,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建立了項目庫、案例庫。同時狠抓實驗實訓設施建設和技能培養,先后建立了糧油貯檢中心、數控專業實訓中心,電子電工實訓中心、汽車專業實訓中心、服裝實訓中心、CAXA實訓機房、汽車駕駛模擬室、網絡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等專業實訓中心和實訓室30余個,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20余家。其中,數控技術實訓中心是國家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實訓中心,汽車運用與維修實訓中心是教育部與上海通用汽車公司合作的“AYEC”(青年人才培養計劃)項目重點建設實訓中心。四是創新了教學質量評價監控體系。樹立新的教學質量觀,進一步明確教學質量標準,嘗試建立由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通過強化技能教學,開展技能競賽,有效推動教產結合、校企一體化,促進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特色,建立多元化的質量評價模式。

因學校實訓設備先進、種類齊全,2009年全省數控大賽在學校數控實訓中心成功舉辦。由于實訓教學扎實有效,學生技能嫻熟精湛,項目集訓組織得力,學校師生多次在全國及省、市舉辦的技能大賽中吞金納銀,先后獲得省級一等獎15人次,二等獎26人次,在全省職業學校中名列前茅。近年來,學校連續三次被評為河南省最具影響力的十佳職業學校之一。

打造出河南職業教育航母

學校實施面向市場的開放辦學戰略,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引廠入校、工學結合、探索廠校一體和集團化辦學新路。2009年由學校牽頭組建了河南省科貿職業教育集團,以行業學校、聯辦企業為基礎,初步形成了教學、生產、科研為一體的集團化辦學格局。職教集團現有成員單位37個,在校生規模近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河南職教航母。

河南省科貿職業教育集團秉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認真做到“四個統一”(統一招生標準、學標準、統一考評標準、統一畢業標準)來規范辦學環節;強化管理,全面落實“四個統籌”(統籌教材管理、統籌教學管理、統籌實訓管理、統籌實習管理)來提升教學質量,構建面向河南、輻射全國的技能人才超市,拓展融資渠道,進而穩步推進科貿職教集團教學、培訓、生產、服務一體化的股份制法人實體進程。

集團大力倡導“依托企業辦專業,依托專業興企業”的辦學理念,重視引企進校工作,構建校企一體化建設。2011年與南陽奧達石油機械有限公司的合作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入運營。2012年4月份,學校先后與淅川縣糧食局、鄧州市糧食局等單位簽訂了行業人才長期培養協議……這些項目既滿足了企業的生產與經營,也讓學生在生產線上學到了真本領,形成了學校、工廠一體化,真正讓學生實現了半工半讀、工學結合,并為200余名家庭貧困學生提供了勤工助學崗位。

工學結合的不斷深入,吸納了一大批優秀企業積極參與教育教學全過程,集團內校企共建了一批技術先進、設備齊全、合作穩定的實訓基地,逐步實現了學校與企業、專業與行業、課程與崗位的對接,強化了學生技能培養,優化了教師能力結構。科貿職教集團正逐步走上規模化、集團化、品牌化發展的道路。

鍛造出一支專業過硬的職教隊伍

學校堅持從嚴治學、從嚴治教方針,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嚴格、嚴謹、細致扎實的辦學傳統滲透在日常教育教學和管理的方方面面。4月6日組織校科兩級干部召開了2012年招生與主食產業化主題研討會,引導廣大中層干部積極應對主食產業化給糧食職業教育帶來的發展機遇,以主人翁的姿態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身體力行。

經過多年的鍛造,學校名師薈萃,專家云集,現有教職工382人,其中,高級講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會計師65人,有省級教育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骨干教師11人,雙師型教師86人。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和校本培訓,在省市組織的教師課件制作大賽中獲得省級二等獎和市級一等獎以上15人次,在省市組織的優質課大賽中獲得省級二等獎和市級一等獎以上9人次,50人次在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各類技能大賽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學校還從糧食系統聘請了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技術和管理專家72人組成兼職教師隊伍,讓他們把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經驗、最新的理念及嚴謹卓越的企業精神帶進課堂。學校被確定為河南省職業學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基地,2008年和2010年先后兩次被評為河南省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單位。

大河千里,蘊積乃深。優秀的教師隊伍使學校科研碩果盈枝。近3年來,在CN刊物上共100多篇,在省級以上教學論文評選活動中獲獎論文60余篇,承擔完成省部級教學改革實驗項目11項,獲省級以上獎勵10余項,組織開發了《企業財務會計》《營銷策劃實務》《數控銑銷技術》等校本教材10余本,在全省和兄弟學校中推廣使用,取得了較好的使用效果。

培育出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學校秉承 “品正、學篤、技精、身健”的校訓和“不甘示弱,爭創一流”的校風,提出了“以名人打造名校,以名校弘揚名人” 的辦學理念,塑造了商圣范蠡文化為特色的校園文化。經過近幾年的基礎建設,校園里,高樓林立,花草相擁;道路邊,雪松垂柳相映生輝;校友園,荷塘月色,曲廊亭榭;各種勵志標語,文化墻,校長寄語、名人名言在校園隨處可見。和諧優美的育人環境,為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精神氛圍。

育人德為先。學校認真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強化主食產業化服務意識,建立了“一個班子四條線”的德育工作網絡,全面落實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形成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格局。

學校一直貫徹“厚愛嚴管”的教育方針,創新學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學生管理中率先實施“準軍事化管理”和“一日生活制度”,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省內外數十家兄弟學校專程來學習“準軍事化管理”經驗。

學校將人文素質培養與日常教育活動緊密結合,第二課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體育運動會、學生技能運動會、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校園歌手大賽等健康向上、喜聞樂見的活動滿足了學生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篇(8)

一、學院教研活動的現狀分析

學院各系部堅持開展教研活動,有利于推廣教學經驗,及時地傳遞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加快和深化教學改革。在當前學院內涵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教研活動實效性是教學各部門責無旁貸的任務和職責。然而,目前學院教研活動大多流于形式,實效性不強是不爭的事實。據筆者分析,存在如下現狀:

(一)有教研計劃,落實不嚴監督不到位

學年或學期初會制定教研計劃,但真正能按計劃落實的較少,一般的教研活動都是一周一次,但每次教研活動不過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并且大多成為管理例會,工作任務布置多,日常事務討論多,而深入的教學研討較少,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教研。

(二)活動形式單一,主題不明確

現在的教研活動內容、形式上都較為單一,大多是:公開課、聽課評課、集體備課、教材研討等。特別是很多教研活動延續性連貫性差,虎頭蛇尾,有頭無尾,時間到就結束,效果不理想,談不上有具體成果可言。

(三)教研有效性不強,教師參與度不高,應付了事

教研活動流于形式,有效性不強在各教學部門普遍存在。如聽課后,教師點評有時是礙于面子,只是無關緊要地進行泛泛而談的點評,沒有深入思考,不能探索問題的本真;在教材研討會上,教師沒有思想上的交流與碰撞,發言無創新理念,常常出現“雷同意見”;而集體備課更常常是大家一起看優秀教案、念教學論文,教師自己忙著寫教案做課件,不作深入討論;有的教研活動甚至還出現吹牛聊天等待教研活動結束的現象。

二、如何有效開展教研活動

通常,學校教研活動的基本因素包含三個方面,即教師自我反思,教師間互助,專業引領。抓準要解決的問題是一次成功教研活動開展的關鍵點,制定教研活動計劃時就要明確每一次活動要解決什么問題,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決定教研活動能否科學、有序地開展。筆者認為開展有實效的教研活動,理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教研組建設,建立學習型教研組

教研組是學校按學科劃分的教學研究基層組織,是職業教育發展新形勢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學習共同體,我們應該重視這一團隊的組建工作,要充分發揮教研組在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教研組一般根據學科類別組建,由同一學科的教師組成,結合我系實際情況可以依據不同專業的不同課程歸類,筆者認為大致可組建7個教研組。以相近學科教師組成教研組,如專業基礎課以禮儀、形體、溝通等學科組成教研組;以汽車文化、底盤、發動機、電工電技、汽車技術等學科組成教研組;專業核心課則可細分,以單一學科(崗位方向)分組,如汽車美容、汽車銷售、服務顧問、保險理賠、大客車駕駛等各為一教研組。教研組要選拔一名骨干教師擔任教研組長,負責制定小組教研活動計劃、布置任務、組織教研活動的開展、工作檢查、成果總結匯報等。2、教研組組建,選拔好教研組長,接下來就是定位,應定位成為學習型教研組。學習型教研組是指通過培養教師的自主學習和團體學習,形成教研組的學習氛圍,進而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實現團隊共同愿景而開展創造性工作的教研組。通過學習研討,促進教師在思想觀念上不斷拓展和創新,在新教法和教學思路上不斷推陳出新,在專業發展同時實現自我素養持續提升。

(二)創新教研活動形式,提升有效性

1、教研活動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如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公開課教學(匯報課、新課程展示)、案例式的集體備課、課題研究、校際間學術交流活動、專題式的教學研討、聘請外地名師觀摩、利用網絡觀看精品課錄像活動、專題案例分析活動、學情分析交流、教學質量分析活動等等。2、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開展,必須要關注有效性。首先,做好活動規劃,設計教師參與點。要得到活動的真實收獲,必須讓教師融入其中,激發教師思考。活動開展前要制定教研活動方案,明確主題、目標、活動次數時間、活動形式、參與人員、具體實施過程、效果反饋等。有了方案就要進行鋪墊熱身,讓教師了解活動的內容和要求,引導和指向,讓教師有備而來,保證后續活動的順利開展。其次,主體活動,即活動的實施。這是開展教研活動的重點環節。包括教研組長下達任務、各組員完成任務、教研組長組織研討以便聚焦突破。最后,后續跟進與評估。專題教研活動結束后,離不開對活動有效性的評估,包括活動效率、活動效益、活動效果。通過個人反思、集體反思,總結梳理,形成結論,同時醞釀下一教研活動的主題。

(三)專家引領作用不可替代

篇(9)

基地創建 2008年8月,蒼南縣教育局在原云巖中學閑置校產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性改造,建成蒼南縣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實踐基地擁有實訓樓、綜合樓、拓展訓練場、農業實踐區域等活動場所,占地30畝,建筑面積7700平方米;與當地“村民合作社”合作開辟學生農業實踐區,占地30畝,共計占地面積60多畝。2012年,蒼南縣人民政府蒼政發〔2012〕16號《關于印發蒼南縣教育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把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工程列為“十二五”蒼南教育十大建設工程。蒼南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綜合實踐基地的建設,2010―2014年,各級財政對基地建設資金投入共計1200多萬。基地獨立編制,蒼南縣編制委員會蒼編〔2008〕31號,就批準了創建縣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為蒼南縣教育局下屬事業單位,核定編制10人。2009年12月15日,蒼編〔2009〕34號文件又將編制10人調整為20人,以進一步推進基地建設。

基地運行 基地實踐教育教學活動已經進入正常化運行階段,截至目前,基地已開展活動333期,參與實踐活動近10萬人次,實踐活動深得參訓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歡迎,教育教學效果顯著,社會反響良好。基地持續深入開展“實踐基地山區行”活動,把“流動科技館”、手工制作、航模制作與發射等項目,送到偏遠且不能來基地的薄弱山區學校,讓山區學生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到基地活動課程的樂趣。截至目前,基地已開展18期“實踐基地山區行”活動,足跡遍布全縣各偏遠鄉鎮,行程達1000多公里,為18所學校近6000名學生送去了優質的綜合實踐活動資源,讓基地的實踐教育活動惠及全縣的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學生。“實踐基地山區行”活動已然成為基地的一項常規、特色工作項目。

課程建設 我們依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結合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美術、體育、科學等等課程標準,充分挖掘蒼南的課程資源,研究構建富有蒼南特色的內容涵蓋農業實踐、人文地理、生存教育、科技探究、手工藝術制作、軍事拓展課程、海洋文化教育、環境保護教育實踐基地課程體系,形成30多個具體項目。基地總部已開設包括中國結制作、快樂電工、科技探秘、農業實踐、軍事拓展等18個活動項目,成為省、市“手工藝術制作”教研大組的掛靠單位。基地的“中國結藝”被授予省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優秀活動項目的榮譽稱號。為了進一步總結提煉實踐課程建設成果,基地將對原有匯編的《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活動課程指南》進行進一步的修訂完善,形成相對穩定的課程體系,并正式出版發行。

師資建設 為了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我們制定教師從“專業轉型”“一專多能”向“專家型教師”三步走大成長規劃,以校本教研為立足點,以省培計劃為助推,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專家指導和外出學習考察為有效補充,全面做好師資培訓工作。在積極支持教師參加省師資培訓的同時,在已開展的教師“三個一”教研活動基礎上,加強校本教研工作,包括扎扎實實做好磨課、評課、議課,組織教師對每一節課進行多次的研磨,不斷完善。基地還組織全體教師前往蘇州吳中基地考察學習,選派教師參加全國基地現場會,派出教師參加省、市教研大組在溫嶺、溫州、鹿城、平陽、文成等地開展的教研活動達到20多人次。基地教師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撰寫實踐教育教學論文,分享教學經驗成果,多次在《浙江教育技術》刊發。

2 一個山海文化教育分基地和兩個質量教育基地(“X”)

山海文化教育分基地 2013年上半年,信智山海文化教育分基地正式開放,首批來自龍港三小、錢庫二中的學生在山海文化教育實踐分基地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山”“海”主題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內容包括踩沙灘、觀水族、做貝藝、睡帳篷等,開啟了基地露營實踐新模式。現建有水族館、大漁灣戰斗史跡陳列室、漁業文化展示館、海貝手工制作室等,并租用學校后山200余畝山地作為真人CS、定向活動、果樹管理與采摘、拓展活動場所。分基地的建設舉措,既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實踐活動需要,也有效破解了基地總部規模受限的問題。

兩個質量教育分基地 溫州市老李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熊貓乳業集團有限公司是蒼南縣本地最為規范,質量最好的企業之一,主要生產經營鹵制品及煉乳產品,在國內都具有良好的聲譽。我們在這兩家企業里建立蒼南縣學生質量教育基地,通過參觀了解生產流程、體驗質量生產環節,對學生進行質量教育。

3 做好校內實踐活動場所建設(“Y”)

浦亭學校農業實踐基地 蒼南縣的浦亭學校農業實踐場所建設已經開展了10多年,目前該校開辟有20多畝的校內農業實踐場所,系溫州市示范性基地。在原有基礎上,我們加強了對浦亭學校的校內農業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的指導,幫助其做好合理規劃更深層次發展,使之成為我縣農業實踐場所建設的一個樣板,成為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篇(10)

作者簡介:劉慶雪(1980-),男,山東鄒城人,山東科技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講師;公茂法(1959-),男,山東臨沂人,山東科技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山東 青島 266590)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特色專業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7-0068-02

“電路”課程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電氣信息類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整個本科教學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本課程內容抽象,理論較多,系統性、邏輯性強。因此,“電路”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電路”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電路的基本概念、一般電路分析理論和電路分析方法,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規程和方法,為電類專業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1,2]這也是電類專業人才培養所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于“電路”概念多、定理復雜、內容抽象,定理等概念的理論推導過程設計到“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復變函數”等知識點,對于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大一大二學生而言,要想學好該課程比較困難。山東科技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電路”課程教研組教師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合理,其中有多位教師有多年電路教研經驗,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實驗教學幾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電路”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工程實踐性,因此,如何讓學生在學好基礎理論的同時又能了解和掌握所涉及的相關實踐知識,是當前該教學改革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課程組教師通過近年的探索和實踐,在以下方面作了改進和探索,并取得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確保基本理論和定理的前提下,摒棄一些技巧性過重且與實際脫鉤的內容,加強學生實踐環節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確立了“電阻電路分析與動態電路分析并重;時域分析與相量分析及s域分析并重;直流分析與交流分析并重;方程分析與計算機輔助分析并重;解析方法與仿真方法并重”的新課程體系。通過優化課程內容,引入計算機輔助分析的新內容和計算機仿真、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先進手段,基本滿足了教學需要,并發表了多篇教學論文,獲得多項教學獎。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填壓式”的,這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中國特定的教學模式的產物,在中國傳統應試教育背景下,有它特定的積極作用。但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失去了它昔日的光彩,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并且,這種“填壓式”的教學模式往往會使得課堂氣氛異常壓抑和沉悶,以至于使得學生產生消極學習甚至厭學的情緒,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電路教研組教師在教學中發現,由于“電路”課程理論性比較強,涉及數學知識比較多,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針對這種情況,教研組成員積極改進傳統教學方法,重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增加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等幾個方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采用引導式教學法

教師在上課時主動引導學生對課程相關內容和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當然,學生是否按照教師事先準備的思路去積極思考,關鍵在于所引導內容和問題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于所提出的問題是否與所要引出的問題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教師在授課前應根據所要講授的知識點以及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仔細設計本堂課的具體內容,包括板書、教案準備、知識引入、課堂提問、課后作業等。比如,在講授電路定理中的戴維南定理這一節內容時,可以列舉學生日常生活中MP3的例子,對耳機來說,MP3所有的其他電路部分都可以看出一個實際電壓源。然后再進一步舉例:對于所有的負載而言,負載外的所有電路部分都可以看成一個實際電壓源,直到引出本堂課所要講的戴維南定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讓學生明白所要學的內容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3]

2.化抽象為形象教學法

“電路”課程中的很多概念和知識點比較抽象,不但教師很難形象地表達,而且學生也很難理解與掌握。對研究對象的有關信息進行形象化地加工,這樣貯存在大腦里的形象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比較、整合、轉化等),從而從形象上認識和把握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對于二階電路問題,如果花大量時間講解怎樣求解二階微分方程,學生會感到非常枯燥,而且學完之后依然沒有一個感性和具體的認識。在對待二階電路問題時,首先要向學生講明白,分析任何電路包括二階電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對電路進行列方程,然后求解方程。由于二階電路的特殊性,描述電路的方程為二階微分方程,至于如何求解二階微分方程不是“電路”課程學習的重點,因此,只對二階微分方程的求解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總結就可以了。最后可以舉例汽車的減振系統和天平測量時的振蕩等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來說明二階系統振蕩的意義,這樣,更容易使得學生對所學的抽象問題進行深刻理解,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歸納總結式教學法

由于“電路”課程本身的特點,電路分析的方法特別多,這些分析方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學生學起來吃力且不容易掌握和運用。這就要求教師在電路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經常歸納總結,并且多做多講習題,以達到讓學生徹底掌握知識的教學目的,才能使得學生真正弄清幾種分析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區別。而且“電路”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課程,每個章節的內容是緊密相關的,只有教師及時歸納和總結,學生才能理順整個課程體系的來龍去脈。例如:在講授線性電路的復頻域分析法時,可以通過簡單的典型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分別用時域分析法、相量法和拉普拉斯變換法進行分析求解,這樣可以給學生以切身感受,真正體會到這三種電路分析法各自的優缺點,然后教師再加以總結,學生就可以有比較的理解記憶和掌握。對于簡單的一階動態電路,用經典的時域分析法求解比較簡單;而對于復雜的高階動態電路,拉氏變換法是最好的分析方法,相量法是分析正弦穩態電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

三、教學手段的改革

在“電路”教學中,教學手段的好壞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近些年學校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其中多媒體的應用是最主要的改革內容。對于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采取課堂現場電路仿真實驗演示;對于學生平時沒有接觸的常用電路元件,盡量讓教師帶入課堂,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以增加學生的整體印象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的運用使得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大了所要講授內容的信息量,特別是由于“電路”課程本身的特點,電路圖比較多,且復雜,如果單靠教師的板書,很顯然將會占用大量課堂時間。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就會使得教師能夠騰出時間進行講解課程中的難點和重點。另外,多媒體是多種媒體的結合,如果運用得當就可以對學生形成多種渠道感知和學習知識的刺激,也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多媒體的使用到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有限的時間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和信息量,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轉化成形象的容易理解的圖片,使得學生能夠輕松直觀地理解所學知識的內在原理,從而更好地找出其中所蘊含的規律。

四、實驗教學的改革

電路實驗是“電路”課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實驗教學和課堂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學習電路知識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更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實驗操作技能的渠道。電路實驗是檢驗電路理論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從而增加學生由理性到感性,再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認識。電路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實際中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方式。

傳統的電路實驗教學都是學生在實驗指導書要求下,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按部就班地完成電路實驗項目。這種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起不到電路實驗應有的作用。“電路”課程作為電氣信息類專業學生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幫助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方式無疑更為重要,因此,電路實驗的改革應該從以上幾個方面實施。

1.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

學院從2007年開始就著手進行實驗指導書的編制,并于2008年編制一套電路實驗指導書,并在此基礎上于2010年出版電路實訓教程一部。無論是實驗指導書還是實訓教程都重點突出了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對一些理論性過強、與實際脫鉤的實驗項目進行了刪減,目的就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實際動手的能力。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增加對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意思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

2.開放實驗室

學院電路實驗室隸屬于國家級電工電子中心,因此,實驗室除了承擔本學院電類專業學生的電路實驗課之外,還承擔著其他學院相關電類專業學生的相關電路實驗項目,這樣將會面臨接受大量學生進行電路實驗的問題,勢必會造成基礎較差的學生不能在課堂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實驗項目。為了幫助這部分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實驗,從2007年開始,實行電路實驗室全天開放,這極大地鼓勵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對于參加各類電子競賽和科研立項的學生,電路實驗室為這部分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實驗平臺。

3.增加虛擬實驗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以硬件為主的電路實驗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虛擬實驗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在普通的PC機上就可以完成虛擬實驗。流行的虛擬仿真軟件功能異常強大,界面逼真,模擬程度幾乎跟傳統的硬件實驗一模一樣,可以完成所有硬件實驗所能完成的實驗項目。另外,虛擬實驗還具備傳統硬件實驗所沒有的優勢,電子元器件和實驗儀器不會損壞,也不會出現故障,避免了學生由于操作不當所造成的安全問題。

由于電路課程本身的特點,虛擬實驗還可以完成傳統硬件實驗不能完成的功能。比如在觀察二階電路頻率特性曲線時,傳統的硬件實驗,如果由于操作不規范所引起的測量誤差問題就很難繪制出頻率特性曲線,但如果利用虛擬實驗,只要參數設置得當,就能夠很順利地繪出頻率特性曲線,并且可以繪出不同參數下的頻率特性曲線,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品質因數的大小跟頻率特性曲線形狀的關系問題。因此,虛擬實驗可以極大地提高實驗效率。

以校園網為基礎建立了虛擬實驗平臺,學生可以從校園網下載常用的虛擬仿真實驗軟件,如Pspice、Multisim等,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虛擬平臺這種開放式的教學環境自由學習。

五、結束語

從2006年至今,電路教研組對教學大綱、教材編寫、內容整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驗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007年“電路”課程被評為“山東省精品課程”,下一步準備申報國家級精品課程;2010年課題組成員編寫教材《電路實訓教程》一部,并由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出版;2011年榮獲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近年來學生創新活動中屢獲佳績,其中在國家級及省級競賽中獲得多項大獎。由于國內相當一部分工科院校特別是知名高校把“電路”作為研究生初試課程,近幾年學院學生考研率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也較之過去大幅提升,其中一次性就業率各個電類專業都在90%以上。

如何對“電路”課程的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一直是電路課程教育工作者們所面臨的重大課題,需要廣大教師進行不斷努力和實踐。

參考文獻:

上一篇: 財務分析課程論文 下一篇: 小學生美術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在线视频欧美二区 | 尤物193国产在线精品 | 亚洲日本香蕉电视频 |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