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5: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逆反心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物理學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嚴密性和實踐性,表現在:文字敘述比較嚴謹,學生有時能讀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義,從而對教材的理解產生困難;探究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學生的學習程序也未必都遵循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些探究的方法,學生開始學習時很不習慣,自然感到物理難學;抽象思維多于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于靜態思維,學生對思維方式不易跟上,產生思維上的困難,分析、解決問題時,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和研究。物理教學方法運用好壞也是差生產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對于有較強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導致逆反心理。
二、對差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1、培養差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關鍵在自身,但教師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視。
對差生來說,他們非常需要教師的悉心教導和熱情鼓勵。所以平日在課堂上和課外活動時應經常鼓勵這些差生,幫助他們樹立“我能學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體做法是:降低標準,分層要求,創設條件,讓他們在物理教學活動中增強自信心。
2、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差生學習興趣
大凡對物理學習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對物理教師均有較深的成見或誤解。這樣,物理教師有義務幫助化結。一般來說,差生存在一種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揚,對批評較為敏感,若物理教師在課堂上動輒諷刺、挖苦或濫加訓斥,必定會增強其逆反心理,?人為地把他們推向教者的對立面。所以,首先應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尊重他們的人格。課堂上實施微笑教學、鼓勵教學,使其感到有一種親切和諧的氣氛。對他們作業中出現的疑難點要注意個別輔導,多面批、多激勵。
每次考試盡量當面講評,每個實驗逐步地進行指導。這樣,通過教師熱情的教學態度去熔化學生逆反心理的堅冰,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同時,他們也會把對教師的好感遷移到物理學習上去。
3、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應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應當在指出其負效應的同時,分析其另一側面----正效應,對此教師要很好的保護并加以利用。正效應主要有:(1)思維批判性。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把教師當作至高無上的權威,甚至連科學知識也敢于懷疑。這樣的心理品質,教師應悉心保護、正確引導,有利于他們獨立性的發展。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過重或自己不善于處理和自我調節,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引起心理障礙。逆反心理還容易造成感情失控,與家長、教師感情疏遠、關系僵化,甚至對立,學生就會聽不進正確的教育和勸導,可能會造成大錯。因此,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具體原因,抖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在產生逆反心理時,學會自我控制和調節,塑造健全的人格。
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青春期心理特點的影響:
其實,逆反心理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萌發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初中生剛剛進入青春期,作為未威年人,他們面對緊張的學業,升學的壓力和難以處理的人際關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較突出的表現。進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動領域的逐漸擴大和交際圓的不斷拓寬,他們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們感到自己已經長大威人了,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成為他們重要的心理傾向。他們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自尊感明顯增強,做事喜歡自作主張,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獨立,他們對父母和老師之言不再“唯命是從”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師管得太嚴、太羅嗦,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大于其他人的影響。家庭環境的影響具有特殊意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很長,約占其全部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二,父母對子女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對孩子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的照顧過多,尤其是對孩子教育上的要求過多,超過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被強加的、不正常的無形的壓力,易于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也抑制了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展,易產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長提出要求的方式也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臨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擺出封建家長式的威風,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間。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對父母的這種敬育方式就會產生反感、抵觸,而且以后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長期的分歧、敵對、爭吵不休、緊張沖突,會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多疑、心神不寧或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以及行為。
3、學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師在數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也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有的教師比較偏愛某些成績好、聽話的學生,當好學生犯了錯誤也會很容易地原諒他,即使批評也是和顏悅色、和風細雨式的。而聽說一些成績不好、喜歡調皮搗蛋的所謂“差生”犯了錯誤時,教師的表現是疾言厲色、大聲訓斥,即使“差生”沒有明顯的過錯或根本沒有過錯時,教師也不道歉。結果是“差生”不喜歡這個教師、甚至恨這個教師,上他的課就是不聽、故意搗亂,與教師作對。即使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教師。前蘇聯教育家費可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說過:“請你不要忘記,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
其次,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位置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
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時間生活在班集體里,班集體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社會,學生們在以社會化學習為中心的共同活動中形成各種關系,每一個學生在這種關系結構中占據一定的位置,并由此決定了他在集體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級社會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在班級中活動和交往的主導動機之一是他們力求在同齡人群體中尋找自己滿意的地位。如果這種欲望經常得不到滿足,那么社會與個性的對立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他們在班級中沒有知心朋友,他們中不少人也向往集體生活,想與同齡人交往,希望在班級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試圖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學們的注意,甚至不借用與常態相反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學生的成長。因此,作為被師,我們有責任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使之科學轉化。、教育者要有正確的觀點:
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清逆反心理的客觀存在及科學轉化的方法。可以告訴學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發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顯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對。這樣做實際上是頭腦簡單、幼稚、不夠成熟的表現。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他們是長輩,學識和經驗比較豐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從良好的愿望出發,目的是教育、關心和幫助青少年,而不會是故意找茬。也許長輩的態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但是“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厲耳利于行。”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家長和教師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選擇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們也應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積極的一面:有時,家長和教師的做法可能是錯誤的,不切實際的,反抗這一做法則是正確的行為。我們的教育不是培養一味順從的人,盲從或盲拒都是不正確的行為表現,事事順從也不是心理鍵康的表現,相反意味著另一種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培養奇主見、有個性、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我們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其中包括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的獨立性指善于獨立地提出問題,獨立地尋找答案,而不是依賴別人。思維的獨立性與思維的批判性密切聯系著。思維的批判性指思考問題時不受別人暗示的影響,能嚴格而客觀地評價、檢查思維的結果,冷靜地分析問題。
在這里,我們要區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絕,前者是一種缺乏思考的機械的行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選擇,體現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們應該把前者科學轉化為后者,這樣才是正確科學的態度。
2、教師應努力尊重學生
有逆反心理的學生經常受到教師的斥責、懲罰,一般都比較心虛、敏感,對教師懷有戒心敵意,但他們又需要教師的諒解和信任。為了使他們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須首先使他們解除顧慮、擺脫消極的態度定勢。最根本的方法是調整師生之間的關系。為此,教師應自己帶頭真正實意地幫助這些學生。
俗話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作為教師,我們應改變過去嚴厲而單一的批評式的語態,盡量對學生和藹可親、態度誠懇、多與學生交流、談心聊天,讓這些“特殊”的學生覺得老師真心實意地對他友好,消除他們的敵意和戒備心理。我們還應降低對“差生"的要求,盡可能多地鼓勵、表揚而盡可能少地批評、指責。蓋杰和伯令納曾在他們,合著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生的方法。有時教師忘記了他們對于學生的表揚是多么重要。"教師還應對自己的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善于發現“難看"的孩子身上的優點,并尋找時機讓他發現自己的長處,表現自己,改變他在老師和同學中的形象。
3、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學生在班級中生活,這種班級生活構成學生的“心理活動空間,。德國心理學家勒溫把個人行為的產生變化規律,用一筒單公式示之:B=f〈p、E〉,其中B代表行為(Behaviour)f是變量,p是個人〈Person〉,E是環鏡〈Environmeat〉,P和E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場,即情境。當代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這個情境中,關鍵在于“場中人”的主觀感覺,即心理氣氛。不同的班級具有不同的心理氣氛,不同的情境產生不同的具體行為,學校的教育實踐也證明,營造一個具有民主、寬容、善意友好的班級氛圍,有利于改善學生的逆反心理等攻擊性心理及行為。
教師應善于采用組織手段,在班內組織起有一定層次的正式關系的網絡,為學生日益擴展交往范圍、建立多樣的生活聯系、形成豐富的責任依從關系提供充分的條件,從而使他們逐步深入到人際關系的各個方面去,使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充實和美好。針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幫教小組,給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行為習慣等方面予以特別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學的善意,他們會逐漸消除對立情緒,樂于接受大家,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從中得到教益。
教師可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教育情境,并發揮其教育效能,以培養積極的人際關系、減少消極的人際關系的影響。班主任可以組織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努力使班級體成為良好的交往環境,使所有的學生特別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對交往發生一定的興趣,并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學習交往,從而對活動感興趣、對集體感興趣,逐漸改變原先的態度和看法。
4、指導家庭教育優化
作為教師,應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爭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師的指導下,家長如果能夠意識到與子女和自身雙重角度上考慮教育問題,合理調整教育行為,這將對改善家庭教育質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糾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產生良好的作用。
我們可以引進一個原理——適度原理。即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和期望應采取適中的原則,即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要符合子女的實際,否則家庭教育的功效就會消弱。
首先,家長對子女應給予適度的愛。愛的缺乏和過度的愛都會對子女的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和后果。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嚴勵和慈愛——是一個最難解決的問題。正如奎寧一樣,正如食物一樣,愛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對子女應該有理智、有分寸地愛。
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青春期心理特點的影響:
其實,逆反心理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萌發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初中生剛剛進入青春期,作為未威年人,他們面對緊張的學業,升學的壓力和難以處理的人際關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較突出的表現。進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動領域的逐漸擴大和交際圓的不斷拓寬,他們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們感到自己已經長大威人了,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成為他們重要的心理傾向。他們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自尊感明顯增強,做事喜歡自作主張,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獨立,他們對父母和老師之言不再“唯命是從”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師管得太嚴、太羅嗦,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大于其他人的影響。家庭環境的影響具有特殊意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很長,約占其全部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二,父母對子女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對孩子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的照顧過多,尤其是對孩子教育上的要求過多,超過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被強加的、不正常的無形的壓力,易于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也抑制了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展,易產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長提出要求的方式也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臨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擺出封建家長式的威風,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間。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對父母的這種敬育方式就會產生反感、抵觸,而且以后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長期的分歧、敵對、爭吵不休、緊張沖突,會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多疑、心神不寧或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以及行為。
3、學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師在數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也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有的教師比較偏愛某些成績好、聽話的學生,當好學生犯了錯誤也會很容易地原諒他,即使批評也是和顏悅色、和風細雨式的。而聽說一些成績不好、喜歡調皮搗蛋的所謂“差生”犯了錯誤時,教師的表現是疾言厲色、大聲訓斥,即使“差生”沒有明顯的過錯或根本沒有過錯時,教師也不道歉。結果是“差生”不喜歡這個教師、甚至恨這個教師,上他的課就是不聽、故意搗亂,與教師作對。即使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教師。前蘇聯教育家費可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說過:“請你不要忘記,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
其次,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位置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
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時間生活在班集體里,班集體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社會,學生們在以社會化學習為中心的共同活動中形成各種關系,每一個學生在這種關系結構中占據一定的位置,并由此決定了他在集體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級社會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在班級中活動和交往的主導動機之一是他們力求在同齡人群體中尋找自己滿意的地位。如果這種欲望經常得不到滿足,那么社會與個性的對立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他們在班級中沒有知心朋友,他們中不少人也向往集體生活,想與同齡人交往,希望在班級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試圖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學們的注意,甚至不借用與常態相反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學生的成長。因此,作為被師,我們有責任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使之科學轉化。
1、教育者要有正確的觀點:
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清逆反心理的客觀存在及科學轉化的方法。可以告訴學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發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顯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對。這樣做實際上是頭腦簡單、幼稚、不夠成熟的表現。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他們是長輩,學識和經驗比較豐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從良好的愿望出發,目的是教育、關心和幫助青少年,而不會是故意找茬。也許長輩的態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但是“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厲耳利于行。”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家長和教師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選擇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們也應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積極的一面:有時,家長和教師的做法可能是錯誤的,不切實際的,反抗這一做法則是正確的行為。我們的教育不是培養一味順從的人,盲從或盲拒都是不正確的行為表現,事事順從也不是心理鍵康的表現,相反意味著另一種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培養奇主見、有個性、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我們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其中包括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的獨立性指善于獨立地提出問題,獨立地尋找答案,而不是依賴別人。思維的獨立性與思維的批判性密切聯系著。思維的批判性指思考問題時不受別人暗示的影響,能嚴格而客觀地評價、檢查思維的結果,冷靜地分析問題。
在這里,我們要區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絕,前者是一種缺乏思考的機械的行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選擇,體現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們應該把前者科學轉化為后者,這樣才是正確科學的態度。
2、教師應努力尊重學生
有逆反心理的學生經常受到教師的斥責、懲罰,一般都比較心虛、敏感,對教師懷有戒心敵意,但他們又需要教師的諒解和信任。為了使他們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須首先使他們解除顧慮、擺脫消極的態度定勢。最根本的方法是調整師生之間的關系。為此,教師應自己帶頭真正實意地幫助這些學生。
俗話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作為教師,我們應改變過去嚴厲而單一的批評式的語態,盡量對學生和藹可親、態度誠懇、多與學生交流、談心聊天,讓這些“特殊”的學生覺得老師真心實意地對他友好,消除他們的敵意和戒備心理。我們還應降低對“差生"的要求,盡可能多地鼓勵、表揚而盡可能少地批評、指責。蓋杰和伯令納曾在他們,合著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生的方法。有時教師忘記了他們對于學生的表揚是多么重要。"教師還應對自己的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善于發現“難看"的孩子身上的優點,并尋找時機讓他發現自己的長處,表現自己,改變他在老師和同學中的形象。
3、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學生在班級中生活,這種班級生活構成學生的“心理活動空間,。德國心理學家勒溫把個人行為的產生變化規律,用一筒單公式示之:B=f〈p、E〉,其中B代表行為(Behaviour)f是變量,p是個人〈Person〉,E是環鏡〈Environmeat〉,P和E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場,即情境。當代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這個情境中,關鍵在于“場中人”的主觀感覺,即心理氣氛。不同的班級具有不同的心理氣氛,不同的情境產生不同的具體行為,學校的教育實踐也證明,營造一個具有民主、寬容、善意友好的班級氛圍,有利于改善學生的逆反心理等攻擊性心理及行為。
教師應善于采用組織手段,在班內組織起有一定層次的正式關系的網絡,為學生日益擴展交往范圍、建立多樣的生活聯系、形成豐富的責任依從關系提供充分的條件,從而使他們逐步深入到人際關系的各個方面去,使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充實和美好。針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幫教小組,給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行為習慣等方面予以特別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學的善意,他們會逐漸消除對立情緒,樂于接受大家,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從中得到教益。
教師可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教育情境,并發揮其教育效能,以培養積極的人際關系、減少消極的人際關系的影響。班主任可以組織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努力使班級體成為良好的交往環境,使所有的學生特別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對交往發生一定的興趣,并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學習交往,從而對活動感興趣、對集體感興趣,逐漸改變原先的態度和看法。
4、指導家庭教育優化
作為教師,應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爭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師的指導下,家長如果能夠意識到與子女和自身雙重角度上考慮教育問題,合理調整教育行為,這將對改善家庭教育質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糾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產生良好的作用。
我們可以引進一個原理——適度原理。即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和期望應采取適中的原則,即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要符合子女的實際,否則家庭教育的功效就會消弱。
首先,家長對子女應給予適度的愛。愛的缺乏和過度的愛都會對子女的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和后果。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嚴勵和慈愛——是一個最難解決的問題。正如奎寧一樣,正如食物一樣,愛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對子女應該有理智、有分寸地愛。
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青春期心理特點的影響:
其實,逆反心理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萌發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初中生剛剛進入青春期,作為未威年人,他們面對緊張的學業,升學的壓力和難以處理的人際關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較突出的表現。進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動領域的逐漸擴大和交際圓的不斷拓寬,他們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們感到自己已經長大威人了,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成為他們重要的心理傾向。他們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自尊感明顯增強,做事喜歡自作主張,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獨立,他們對父母和老師之言不再“唯命是從”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師管得太嚴、太羅嗦,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大于其他人的影響。家庭環境的影響具有特殊意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很長,約占其全部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二,父母對子女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對孩子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的照顧過多,尤其是對孩子教育上的要求過多,超過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被強加的、不正常的無形的壓力,易于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也抑制了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展,易產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長提出要求的方式也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臨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擺出封建家長式的威風,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間。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對父母的這種敬育方式就會產生反感、抵觸,而且以后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長期的分歧、敵對、爭吵不休、緊張沖突,會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多疑、心神不寧或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以及行為。
3、學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師在數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也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有的教師比較偏愛某些成績好、聽話的學生,當好學生犯了錯誤也會很容易地原諒他,即使批評也是和顏悅色、和風細雨式的。而聽說一些成績不好、喜歡調皮搗蛋的所謂“差生”犯了錯誤時,教師的表現是疾言厲色、大聲訓斥,即使“差生”沒有明顯的過錯或根本沒有過錯時,教師也不道歉。結果是“差生”不喜歡這個教師、甚至恨這個教師,上他的課就是不聽、故意搗亂,與教師作對。即使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教師。前蘇聯教育家費可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說過:“請你不要忘記,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
其次,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位置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
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時間生活在班集體里,班集體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社會,學生們在以社會化學習為中心的共同活動中形成各種關系,每一個學生在這種關系結構中占據一定的位置,并由此決定了他在集體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級社會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在班級中活動和交往的主導動機之一是他們力求在同齡人群體中尋找自己滿意的地位。如果這種欲望經常得不到滿足,那么社會與個性的對立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他們在班級中沒有知心朋友,他們中不少人也向往集體生活,想與同齡人交往,希望在班級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試圖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學們的注意,甚至不借用與常態相反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學生的成長。因此,作為被師,我們有責任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使之科學轉化。
1、教育者要有正確的觀點:
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清逆反心理的客觀存在及科學轉化的方法。可以告訴學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發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顯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對。這樣做實際上是頭腦簡單、幼稚、不夠成熟的表現。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他們是長輩,學識和經驗比較豐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從良好的愿望出發,目的是教育、關心和幫助青少年,而不會是故意找茬。也許長輩的態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但是“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厲耳利于行。”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家長和教師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選擇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們也應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積極的一面:有時,家長和教師的做法可能是錯誤的,不切實際的,反抗這一做法則是正確的行為。我們的教育不是培養一味順從的人,盲從或盲拒都是不正確的行為表現,事事順從也不是心理鍵康的表現,相反意味著另一種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培養奇主見、有個性、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我們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其中包括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的獨立性指善于獨立地提出問題,獨立地尋找答案,而不是依賴別人。思維的獨立性與思維的批判性密切聯系著。思維的批判性指思考問題時不受別人暗示的影響,能嚴格而客觀地評價、檢查思維的結果,冷靜地分析問題。
在這里,我們要區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絕,前者是一種缺乏思考的機械的行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選擇,體現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們應該把前者科學轉化為后者,這樣才是正確科學的態度。
2、教師應努力尊重學生
有逆反心理的學生經常受到教師的斥責、懲罰,一般都比較心虛、敏感,對教師懷有戒心敵意,但他們又需要教師的諒解和信任。為了使他們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須首先使他們解除顧慮、擺脫消極的態度定勢。最根本的方法是調整師生之間的關系。為此,教師應自己帶頭真正實意地幫助這些學生。
俗話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作為教師,我們應改變過去嚴厲而單一的批評式的語態,盡量對學生和藹可親、態度誠懇、多與學生交流、談心聊天,讓這些“特殊”的學生覺得老師真心實意地對他友好,消除他們的敵意和戒備心理。我們還應降低對“差生"的要求,盡可能多地鼓勵、表揚而盡可能少地批評、指責。蓋杰和伯令納曾在他們,合著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生的方法。有時教師忘記了他們對于學生的表揚是多么重要。"教師還應對自己的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善于發現“難看"的孩子身上的優點,并尋找時機讓他發現自己的長處,表現自己,改變他在老師和同學中的形象。
3、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學生在班級中生活,這種班級生活構成學生的“心理活動空間,。德國心理學家勒溫把個人行為的產生變化規律,用一筒單公式示之:B=f〈p、E〉,其中B代表行為(Behaviour)f是變量,p是個人〈Person〉,E是環鏡〈Environmeat〉,P和E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場,即情境。當代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這個情境中,關鍵在于“場中人”的主觀感覺,即心理氣氛。不同的班級具有不同的心理氣氛,不同的情境產生不同的具體行為,學校的教育實踐也證明,營造一個具有民主、寬容、善意友好的班級氛圍,有利于改善學生的逆反心理等攻擊性心理及行為。
教師應善于采用組織手段,在班內組織起有一定層次的正式關系的網絡,為學生日益擴展交往范圍、建立多樣的生活聯系、形成豐富的責任依從關系提供充分的條件,從而使他們逐步深入到人際關系的各個方面去,使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充實和美好。針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幫教小組,給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行為習慣等方面予以特別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學的善意,他們會逐漸消除對立情緒,樂于接受大家,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從中得到教益。
教師可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教育情境,并發揮其教育效能,以培養積極的人際關系、減少消極的人際關系的影響。班主任可以組織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努力使班級體成為良好的交往環境,使所有的學生特別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對交往發生一定的興趣,并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學習交往,從而對活動感興趣、對集體感興趣,逐漸改變原先的態度和看法。
4、指導家庭教育優化
作為教師,應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爭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師的指導下,家長如果能夠意識到與子女和自身雙重角度上考慮教育問題,合理調整教育行為,這將對改善家庭教育質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糾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產生良好的作用。
我們可以引進一個原理——適度原理。即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和期望應采取適中的原則,即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要符合子女的實際,否則家庭教育的功效就會消弱。
首先,家長對子女應給予適度的愛。愛的缺乏和過度的愛都會對子女的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和后果。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嚴勵和慈愛——是一個最難解決的問題。正如奎寧一樣,正如食物一樣,愛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對子女應該有理智、有分寸地愛。
“逆反心理”一詞在近幾年廣泛流行,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提到逆反心理,每個人都可以舉出不少例子。比如:對于先進人物的宣傳,人們的反應不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貶低宣傳及宣傳者;當見到商品廣告出現“價廉物美”字眼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種商品的質量肯定是次的”;還有人說:“我一見到他就反感,一聽到他講話就不舒服”……凡此種種,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現。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質是什么,目前爭議很大,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各種關于逆反心理的說法中,《心理學大詞典》的解釋基本上把它的本質屬性揭示了出來,是比較規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換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體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具有強烈抵觸情緒的社會態度。進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緒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逆反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行為傾向是指對逆反對象意欲表現出來的行為,即逆反行為的準備狀態。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關系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對象一出現,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第二,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與其它社會心理一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賴于它所反映的對象,即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對所反映的對象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逆反心理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它產生于客觀存在不符合主體需要之時,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則不會產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簡單被動的反應,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能動反映。
第三,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現在有一種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認為它是好的,就是認為它是壞的,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變態心理。把逆反心理說成是一種變態心理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都可能產生。至于評價逆反心理的好與壞,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抽象地談論它的積極與消極與否是不正確的,因而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其判斷標準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反映。
第四,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某種逆反心理一經形成,將持續較長時間不易改變。每當對象一出現,就以相同態度待之,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種可變的社會態度,在導致逆反對象的條件根本變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會逐漸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歷來都受到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家長的特殊關注。從十二、三歲到十七、八歲,是兒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認識和情感有了飛速的發展,理想、信念、世界觀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由于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呈現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現十分突出。
一是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相當數量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某些個別的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實,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是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育者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對于身邊的榜樣,則冠以“拍馬屁”給予排斥和嘲笑。
三是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好人好事無人夸,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是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觀原因
當今的青少年,往往雖未進入社會,但卻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會,然而他們的年齡、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以及社會閱歷和社會實踐都與社會發展有著一定距離,表現出一種不適應,常常處于一種困惑的矛盾膠著狀態。
第一,年齡與生理條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可能產生,但青少年時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與家長、老師對他們不合實際的角色期待發生激烈沖突所致。同時,也和青少年知識經驗不足以及思維的片面性有關。當人進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出現了第二特征,各種生理機能基本發育成熟。在心理上正處于斷乳期,隨著成人感的產生,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們當大人看待,理解他們、尊重他們。而他們不久之前畢竟還是小孩,許多家長、教師的觀念還來不及或不愿轉變,仍把他們當成孩子看待,對于青少年的煩惱、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給予積極引導。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自然產生了很強的逆反心理。
第二,心理過程發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時期,認識、情感和意志的發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情感、意志的發展先于認知的發展。在認知問題上,又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認識。同時,許多青少年,由于他們的學習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動機不同,在認知過程中,受每個人內部環境的不同影響,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轉化過程中,不能正確地轉到社會所要求的行動上來。因而極易產生逆反心理。轉第三,好奇心的驅使。青少年多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喜歡新事物和新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奇心過強能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上的認知需要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學習興趣,促使和推動學習者去探索有關的事物和認知信息。青少年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們好奇心的具體表
現。一般說來,人們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就是所謂“禁果逆反”。我們有些老師、家長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卻又不說明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結果適得其反,使“不要吸煙”、“不要早戀”之類禁令達不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對于被禁止、批判的電影、文學作品、理論文章卻懷著極大興趣去觀看、查閱……。“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驅使青少年有時甘冒受懲罰的風險去嘗也許并不甜的“禁果”。
第四,思維品質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質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社會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在論證不足的情況下,固執已見,走向極端。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虛榮心很強,但卻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而把教育者的勸說、批評、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對自己自尊心的損傷。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對立面上,出現了在口頭上加以回駁,在行動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第五,身心發展與客觀環境之間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層次的生理、安全需要,開始躍進式地大幅度向高層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審美需要發展。這個發展過程,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與阻礙,從而產生難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沖突是人的心理發展過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來的強度大小也不盡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人,能夠正確對待一切事物,比較容易調節自己的情緒,有能力把自己心理沖突的頻率減弱,保持正常平靜的心理狀態。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有時難于正確對待一切事物,調節不了自己的情緒,沒有能力把心理沖突平息下來。結果,挫折所帶來的消極心理影響不斷擴大,反控制情緒膨脹,“逆反心理”就會隨之而來。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觀原因
第一,傳統的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生產力狀態決定了生產關系是以家庭為本位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關系。家長是財產、生產分配的絕對管理者,家庭成員必須絕對服從。國家是家族的擴大,人人處在等級森嚴的倫理綱常的羅網中,并以之為天經地義。在這種穩固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家庭、血緣、宗法、等級關系和社會制度的影響和作用下,形成和積淀了中國穩定的上下、尊卑、等級、秩序的文化心理結構。在這種心理積淀的作用下,在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中,上級或家長強調自身的權威、特權,而處于相對被動地位的年輕一代,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影響,其思想、行為與長輩容易發生抵觸、沖突;但東方宗法等級社會形成的消極的、依賴的、茍安的社會心理層面,大多數人不愿亦不能與其發生正面沖突,轉而代之以抵抗方面較模糊、泛化的逆反心理。
第二,社會因素的影響。逆反心理的形成與一定時期的社會條件、社會環境有著密切關系。當代的青少年生長在改革開放時期,在社會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泥沙俱下,魚目混珠,一段時期以來,由于個人主義和金錢意識的泛濫,有些人民公仆成了金錢的奴隸。他們為了追名求利,置黨紀國法于不顧,、貪污腐化、行賄受賄、執法犯法等現象屢禁不止,在社會上造成極壞的影響。而對現實生活中的丑惡現象,多數人把它化為批評和監督領導干部的動力,少數人則以偏概全,不能劃紀國法與不正之風的界限,不能區別絕大多數干部奉公守法與極少數敗類營私舞弊的本質差別,一概采取不信任態度,于是,助長了逆反心理定勢的形成,對宣傳乃至宣傳內容產生很大的抵觸情緒。這種心理氛圍對青少年勢必會產生一定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當的影響。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開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當代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發生了明顯變化。首先,生活動機和意向呈多維性。他們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選擇的非程式化、非單一結論的觀點,追求享受與奮斗并舉的生活,愿意享樂與奮斗交替存在。其次,重物質、重利益、重現實的價值觀。對物質生活熱烈追求和向往,在精神生活中崇尚現實的快樂原則,對個人對社會十分注重效益的兌現。再次,強調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他們用懷疑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喜歡人云亦云,不喜歡現成的答案,十分珍惜自己的時間,強調自身的價值。面對這些新的特點和新的變化,原有的靜態化、程式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很難適應,產生了一種較強的惰性作用,容易引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五、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
對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教育者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現實態度。首先,要認識到逆反心理是一種跨文化的社會心理現象,這種現象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出現。只要根源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因此,對于青少年中出現的逆反心理,應泰然處之才是。其次,要正確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質。逆反心理雖是一種抵觸性很強的態度,但是,積極的逆反心理卻是一面明鏡,如能加以正確地利用和引導,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進我們改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對待青少年中消極的逆反心理應注意分析原因進行克服、矯正和教育。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著眼于社會環境和社會條件的改善,杜絕逆反心理滋生的社會土壤。只要我們把改革、開放堅持進行下去,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不斷地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只要我們不斷推進社會進步和民主化的進程,通過扎實有效地搞好縣級以上干部的三講教育,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的犯罪分子和刑事犯罪活動,使黨風和社會風氣發生根本好轉,逆反心理的許多消極因素就會失去存在的條件。
第二,要著力提高領導干部和政工隊伍的素質,消除逆反心理產生的誘發因素。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學校領導和教師,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與所履行的職責相符,只有“有理想的人講理想,守紀律的人講紀律,有獻身精神的人講獻身精神”,榜樣示范,現身教育,才最有說服力。
第三,努力增強青少年的信任感。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育者特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大量艱苦的、創造性的工作。我們不能用老眼光看新問題,要根據21世紀青少年的特點,改革和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要努力克服宣傳教育中的模式化、八股調、“假、大、空”。要實事求是,改進工作作風,盡力教育、引導和滿足青少年的政治期待。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發揮非權力因素,增強青少年的信任感。在充滿信任的環境中,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和穩定的心理系統,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礎。
第四,開展科學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科學的教育。首先應認識到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和心理迅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他們會出現五大高峰:體力高峰、智力高峰、社會需要高峰、創造高峰、超常行為高峰。這五大高峰反映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五大特點:好勝、好奇、好變、好動、好疑。相應地會出現三大矛盾: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廣闊性、靈活性與傳統思維模式及正統思想的矛盾;自我意識的獨立性和社會依附關系的矛盾;強烈的需要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質是什么,目前爭議很大,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各種關于逆反心理的說法中,《心理學大詞典》的解釋基本上把它的本質屬性揭示了出來,是比較規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換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體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具有強烈抵觸情緒的社會態度。進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緒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逆反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行為傾向是指對逆反對象意欲表現出來的行為,即逆反行為的準備狀態。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關系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對象一出現,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第二,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與其它社會心理一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賴于它所反映的對象,即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對所反映的對象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逆反心理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它產生于客觀存在不符合主體需要之時,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則不會產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簡單被動的反應,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能動反映。
第三,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現在有一種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認為它是好的,就是認為它是壞的,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變態心理。把逆反心理說成是一種變態心理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都可能產生。至于評價逆反心理的好與壞,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抽象地談論它的積極與消極與否是不正確的,因而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其判斷標準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反映。
第四,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某種逆反心理一經形成,將持續較長時間不易改變。每當對象一出現,就以相同態度待之,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種可變的社會態度,在導致逆反對象的條件根本變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會逐漸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歷來都受到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家長的特殊關注。從十二、三歲到十七、八歲,是兒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認識和情感有了飛速的發展,理想、信念、世界觀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由于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呈現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現十分突出。
一是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相當數量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某些個別的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實,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是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育者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對于身邊的榜樣,則冠以“拍馬屁”給予排斥和嘲笑。
三是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好人好事無人夸,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是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觀原因
當今的青少年,往往雖未進入社會,但卻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會,然而他們的年齡、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以及社會閱歷和社會實踐都與社會發展有著一定距離,表現出一種不適應,常常處于一種困惑的矛盾膠著狀態。
第一,年齡與生理條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可能產生,但青少年時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與家長、老師對他們不合實際的角色期待發生激烈沖突所致。同時,也和青少年知識經驗不足以及思維的片面性有關。當人進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出現了第二特征,各種生理機能基本發育成熟。在心理上正處于斷乳期,隨著成人感的產生,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們當大人看待,理解他們、尊重他們。而他們不久之前畢竟還是小孩,許多家長、教師的觀念還來不及或不愿轉變,仍把他們當成孩子看待,對于青少年的煩惱、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給予積極引導。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自然產生了很強的逆反心理。
第二,心理過程發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時期,認識、情感和意志的發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情感、意志的發展先于認知的發展。在認知問題上,又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認識。同時,許多青少年,由于他們的學習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動機不同,在認知過程中,受每個人內部環境的不同影響,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轉化過程中,不能正確地轉到社會所要求的行動上來。因而極易產生逆反心理。
第三,好奇心的驅使。青少年多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喜歡新事物和新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奇心過強能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上的認知需要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學習興趣,促使和推動學習者去探索有關的事物和認知信息。青少年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們好奇心的具體表
現。一般說來,人們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就是所謂“禁果逆反”。我們有些老師、家長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卻又不說明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結果適得其反,使“不要吸煙”、“不要早戀”之類禁令達不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對于被禁止、批判的電影、文學作品、理論文章卻懷著極大興趣去觀看、查閱……。“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驅使青少年有時甘冒受懲罰的風險去嘗也許并不甜的“禁果”。
第四,思維品質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質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社會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在論證不足的情況下,固執已見,走向極端。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虛榮心很強,但卻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而把教育者的勸說、批評、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對自己自尊心的損傷。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對立面上,出現了在口頭上加以回駁,在行動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第五,身心發展與客觀環境之間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層次的生理、安全需要,開始躍進式地大幅度向高層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審美需要發展。這個發展過程,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與阻礙,從而產生難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沖突是人的心理發展過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來的強度大小也不盡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人,能夠正確對待一切事物,比較容易調節自己的情緒,有能力把自己心理沖突的頻率減弱,保持正常平靜的心理狀態。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有時難于正確對待一切事物,調節不了自己的情緒,沒有能力把心理沖突平息下來。結果,挫折所帶來的消極心理影響不斷擴大,反控制情緒膨脹,“逆反心理”就會隨之而來。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觀原因
第一,傳統的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生產力狀態決定了生產關系是以家庭為本位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關系。家長是財產、生產分配的絕對管理者,家庭成員必須絕對服從。國家是家族的擴大,人人處在等級森嚴的倫理綱常的羅網中,并以之為天經地義。在這種穩固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家庭、血緣、宗法、等級關系和社會制度的影響和作用下,形成和積淀了中國穩定的上下、尊卑、等級、秩序的文化心理結構。在這種心理積淀的作用下,在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中,上級或家長強調自身的權威、特權,而處于相對被動地位的年輕一代,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影響,其思想、行為與長輩容易發生抵觸、沖突;但東方宗法等級社會形成的消極的、依賴的、茍安的社會心理層面,大多數人不愿亦不能與其發生正面沖突,轉而代之以抵抗方面較模糊、泛化的逆反心理。
第二,社會因素的影響。逆反心理的形成與一定時期的社會條件、社會環境有著密切關系。當代的青少年生長在改革開放時期,在社會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泥沙俱下,魚目混珠,一段時期以來,由于個人主義和金錢意識的泛濫,有些人民公仆成了金錢的奴隸。他們為了追名求利,置黨紀國法于不顧,、貪污腐化、行賄受賄、執法犯法等現象屢禁不止,在社會上造成極壞的影響。而對現實生活中的丑惡現象,多數人把它化為批評和監督領導干部的動力,少數人則以偏概全,不能劃紀國法與不正之風的界限,不能區別絕大多數干部奉公守法與極少數敗類營私舞弊的本質差別,一概采取不信任態度,于是,助長了逆反心理定勢的形成,對宣傳乃至宣傳內容產生很大的抵觸情緒。這種心理氛圍對青少年勢必會產生一定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當的影響。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開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當代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發生了明顯變化。首先,生活動機和意向呈多維性。他們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選擇的非程式化、非單一結論的觀點,追求享受與奮斗并舉的生活,愿意享樂與奮斗交替存在。其次,重物質、重利益、重現實的價值觀。對物質生活熱烈追求和向往,在精神生活中崇尚現實的快樂原則,對個人對社會十分注重效益的兌現。再次,強調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他們用懷疑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喜歡人云亦云,不喜歡現成的答案,十分珍惜自己的時間,強調自身的價值。面對這些新的特點和新的變化,原有的靜態化、程式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很難適應,產生了一種較強的惰性作用,容易引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五、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
對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教育者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現實態度。首先,要認識到逆反心理是一種跨文化的社會心理現象,這種現象過去有,現在有,將來還會出現。只要根源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因此,對于青少年中出現的逆反心理,應泰然處之才是。其次,要正確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質。逆反心理雖是一種抵觸性很強的態度,但是,積極的逆反心理卻是一面明鏡,如能加以正確地利用和引導,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進我們改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對待青少年中消極的逆反心理應注意分析原因進行克服、矯正和教育。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著眼于社會環境和社會條件的改善,杜絕逆反心理滋生的社會土壤。只要我們把改革、開放堅持進行下去,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不斷地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只要我們不斷推進社會進步和民主化的進程,通過扎實有效地搞好縣級以上干部的三講教育,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的犯罪分子和刑事犯罪活動,使黨風和社會風氣發生根本好轉,逆反心理的許多消極因素就會失去存在的條件。
第二,要著力提高領導干部和政工隊伍的素質,消除逆反心理產生的誘發因素。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學校領導和教師,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與所履行的職責相符,只有“有理想的人講理想,守紀律的人講紀律,有獻身精神的人講獻身精神”,榜樣示范,現身教育,才最有說服力。
第三,努力增強青少年的信任感。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育者特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大量艱苦的、創造性的工作。我們不能用老眼光看新問題,要根據21世紀青少年的特點,改革和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要努力克服宣傳教育中的模式化、八股調、“假、大、空”。要實事求是,改進工作作風,盡力教育、引導和滿足青少年的政治期待。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發揮非權力因素,增強青少年的信任感。在充滿信任的環境中,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和穩定的心理系統,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礎。
第四,開展科學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科學的教育。首先應認識到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和心理迅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他們會出現五大高峰:體力高峰、智力高峰、社會需要高峰、創造高峰、超常行為高峰。這五大高峰反映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五大特點:好勝、好奇、好變、好動、好疑。相應地會出現三大矛盾: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廣闊性、靈活性與傳統思維模式及正統思想的矛盾;自我意識的獨立性和社會依附關系的矛盾;強烈的需要
逆反心理,是人們對待事物的一種特殊態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傳統的觀念定勢與特定的教育情景下產生的認知信息相對立,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背離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的結果。其心理機制的過程是:首先,教育的內容及相關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受教育者接觸并理解教育的內容,并將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觀點和態度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態度觀念加以比較;最后,經過比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態度反應。如果受教育者經過比較分析之后,確認與原有的認知相悖,就會產生抵制,進而產生逆反心理。可見,逆反心理的實質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逆向心理傾向。逆反心理作為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主要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三大要素構成的。
二、成人中專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成人中專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正確輿論的過程中常常存在著逆反心理這一特殊心理活動現象。那么,成人中專學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主觀因素
逆反心理的產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時期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發展緊密連在一起的。
1.成人中專學生由于大腦的發育成熟并趨于健全,腦機能越來越發達。思維的判斷、分析作用越來越明顯,思維范圍越來越廣泛和豐富。特別是思維方式、思維視角已越出童年期簡單和單一化的正向思維,向著逆向思維、多向思維或發散思維等方面發展。尤其是在接觸社會文化和教育過程中漸漸學會并掌握了逆向思維等方法。正是思維的發展和逆向思維的形成、掌握,為逆反心理的產生提供了心理基礎和可能。
2.成人中專學生在性方面的發育逐漸成熟,由此引發的性征越發明顯和突出,隨之性別意識、性意識便逐漸強化和建立。由于性的發育,性別意識、性意識進一步在心理上產生斷乳,進而形成漸趨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成人意識。正是這些意識的形成,使他們認為自己已長成大人,理應自己管理自己、決定自己。面對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指教,他們會有意無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離。教師誨人不倦的施教,家長苦口婆心的相勸,等等,早已被強烈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意識驅散了。
(二)客觀因素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根本環境,它是人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質和個性。一些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他們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或命令式、專斷式等慣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等,這些都無形地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種壓力。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時,便在情感上對家長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說教、勸說產生抵觸,在情緒上不滿,進而產生逆反心理。
2.學校不良因素的影響。學校是學生成長和社會化的主要環境,學校不良因素的作用是逆反心理形成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主要因素。學校不良因素對逆反心理產生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師教育指導思想的偏離和方法上的不當。教師不認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教育從內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學生對教育產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師在施教過程中,不尊重學生,不顧及他們的心理感受與體驗。當他們出現問題時,不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而是一味強調師道尊嚴,導致他們因對教育者本身的排斥進而對教育產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性格、能力、成績等方面不能客觀評價,過于注重分數,對學生的一點小錯就揪著不放,使學生產生“老師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
3.大眾傳播及社會文化的影響。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及大眾傳播事業的發展,大眾傳播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日益擴大,不僅給青少年提供了學習、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徑,而且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成人中專學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及調適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因此,教師有責任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使之科學轉化。
(一)教育者要有正確的觀點
我們應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積極的一面。有時,家長和教師的做法可能是錯誤的、不切實際的,反抗這一做法則是正確的行為。教育不是培養一味順從的人,盲從或盲拒都是不正確的行為表現,事事順從也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現,相反意味著另一種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教育應該是培養有主見、有個性、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我們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其中包括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二)教師應努力尊重學生
有逆反心理的學生經常受到教師的斥責、懲罰,一般都比較心虛、敏感,對教師懷有戒心、敵意,但他們又需要教師的諒解和信任。為了使他們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須首先解除顧慮、擺脫消極的態度定勢。最根本的方法是調整師生關系。為此,教師應自己帶頭真心實意地幫助這些學生。
中等職業中專學校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十五六歲至十八九歲.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這一時期是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也是產生心理困惑、心理沖突最多的時期。而最容易出現的心理表現就是“逆反心理”。筆者從多年的心理教育工作出發.進行了多次的心理測試,深入研究了職校生的逆反心理問題,這里僅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逆反心理的特點及心理構成
逆反心理.是人們對待事物的一種特殊態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傳統的觀念定勢與特定的教育情景下產生的認知信息相對立、與一般常態教育要求相背離的對立情緒和行為意向。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的結果。其心理機制的過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內容及相關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觸并理解教育的內容(信息)。并將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觀點和態度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包括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知識修養)和態度觀念加以比較;最后.經過比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態度反應。如果受教育者經過比較分析之后.確認與原有的認知相悖就產生抵制。進而產生逆反心理。可見,逆反心理的實質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逆向心理傾向。逆反心理作為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主要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三大要素構成的。
二、職專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職專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正確輿論的過程中常常存在著逆反心理這一特殊心理活動現象.根據《心理科學》雜志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職專學生中經常存在逆反心理的達32.6%.偶爾存在逆反心理的達89.4%。有關專家將職專學生的逆反心理歸納為“五性”:即沖動性、盲目性、從眾性、執拗性和攻擊性等。那么.職專學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主觀因素。逆反心理的產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時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緊密連在一起的。
1.職專學生由于大腦的發育成熟并趨于健全。腦機能越來越發達.思維的判斷、分析作用越來越明顯,思維范圍越來越廣泛和豐富。特別是思維方式、思維視角已越出童年期簡單和單一化的正向思維.向著逆向思維、多向思維或發散思維等方面發展。尤其是在接觸社會文化和教育過程中漸漸學會并掌握了逆向思維等方法。正是思維的發展和逆向思維的形成、掌握.為逆反心理的產生提供了心理基礎和可能。
2.職專學生在性方面的發育逐漸成熟.由此而引發的性征越發明顯和突出,隨之性別意識、性意識便逐漸強化和建立。由于性的發育而導致的性別意識、性意識又進一步在心理上產生斷乳,進而形成漸趨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成人意識。正是這些意識的形成.使他們認為自己已長成大人,理應自己管理自己.決定自已。面對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指教.有意無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離。教師誨人不倦的施教、家長苦口婆心的相勸等等,早已被強烈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感意向驅散了。
3.職專學生盡管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有了極大的飛躍.但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又是不早衡甚至是亍盾的。這種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現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體來說職專學生所處的時期.由于閱歷和經驗的不足.造成其認識的不堅定性和易動搖性;他們的思維雖然具有獨立性、批判性.但他們認知事物和看問題時的偏差太大.從而出現認識上的片面、偏激、固執和極端化。對老師的正常教育往往從對立面去思考,把老師的勸說、要求、批評.把家長的指點、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壓”.是和自己過不去.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進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對立面上。
(二)客觀因素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家庭是職專學生成長的根本環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質和個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他們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庭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或命令式、專斷式等慣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這些都無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種壓力.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時.便在情感上對我們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說教、勸說產生抵觸.在情緒上不滿.進而產生逆反心理。
2.學校不良因素的影響。學校是他們成長和社會化的主要環境,學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學校不良因素對逆反心理產生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師教育指導思想的偏離和方法上的不當。教師不認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教育從內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學生對教育產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師在施教過程中.不尊重學生.不顧及他們的心理感受與體驗。當他們出現問題時.不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而是一味地強調師道尊嚴.導致他們因對教育者本身的排斥.進而對我們的教育產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性格、能力、成績等方面不能客觀評價.過于注重分數.對學生的一點小錯就揪著不放.使學生產生“老師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
3.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晌。同輩群體是指同齡或相近年齡組成的群體。在眾多同輩群體中.他們受同輩群體的影響最突出對同輩群體的依賴最明顯。這是因為在同輩中,他們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愛好、興趣和共同的行為傾向.它們之間相互容易認同,最能達到或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比如在職專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觀、出風頭、唱反調等就使一些本來正常的心理上被潛移默化了.再加上自身心理的不穩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輩群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4.大眾傳播及社會文化的影響。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及大眾傳播事業的發展,大眾傳播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日益擴大,不僅給青少年提供了學習、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徑,而且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職專學生逆反心里的教育及調適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職專學生的成長。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使之科學轉化。
(一)教育者要有正確的觀點
我們也應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積極的一面:有時.家長和教師的做法可能是錯誤的.不切實際的.反抗這一做法則是正確的行為。我們的教育不是培養一味順從的人,盲從或盲拒都是不正確的行為表現.事事順從也不是心理鍵康的表現,相反意味著另一種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培養有主見、有個性、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我們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其中包括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在這里.我們要區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絕.前者是一種缺乏思考的機械的行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選擇.體現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們應該把前者科學轉化為后者.這樣才是正確科學的態度。
(二)教師應努力尊重學生
有逆反心理的學生經常受到教師的斥責、懲罰.一般都比較心虛、敏感.對教師懷有戒心、敵意,但他們又需要教師的諒解和信任。為了使他們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須首先使他們解除顧慮、擺脫消極的態度定勢。最根本的方法是調整師生之間的關系。為此,教師應自己帶頭真正實意地幫助這些學生。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教師應善于采用組織手段.在班內組織起有一定層次的正式關系的網絡,為學生日益擴展交往范圍、建立多樣的生活聯系、形成豐富的責任依從關系提供充分的條件.從而使他們逐步深入到人際關系的各個方面去,使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充實和美好。針對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幫教小組.給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行為習慣等方面予以特別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學的善意.他們會逐漸消除對立情緒.樂于接受大家.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從中得到教益。
教師在批評教育高年級學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高年級學生不聽話甚至逆反對立的現象。這種逆反心理可以說是當前學生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學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其后果是嚴重的。它會導致高年級學生自暴自棄、冷漠、多疑、不合群的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學業荒廢,甚至有的還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研究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尋求解決良策是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1.高年級是學生逐漸進入青春期的重要階段,正處于人生的過渡時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做事喜歡自作主張而不希望成年人干涉;他們渴望獨立,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他們對父母和老師之言不再“唯命是從”了,希望能擺脫成人的監護和束縛;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情傾向于批判態度。但是,對于許多做父母的來說,在他們面前孩子永遠是孩子,所以,他們因此可能在有意無意當中忽視了對孩子的應有的尊重,而當他們--我們的孩子感到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自我表現欲望受到妨礙時,就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并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來確立自我與外界對立的情感。
2.高年級多數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由于閱歷和經驗的不足,他們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實踐意識。但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讓孩子不走彎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經驗阻擊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驅使,聽不進大人們忠告,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樣,孩子不聽勸告的逆反心理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
3.學校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也是造成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部分教師的教育指導思想偏離,存在著應付差事的想法,不認真鉆研教材教法,使得課堂上死氣沉沉,呆板乏味,學習意志較差的學生就會產生反感的情緒。
二、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的消除策略
怎樣克服和消除高年級學生的“逆反”心理,引導和教育好有“逆反”心理的學生?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用尊重和理解去打開學生的心扉。
按照學術界現有的概念表述和概括來看,逆反心理屬于情感范疇,又叫反常情緒。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之間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即帶有較強烈的抵觸情緒。”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標對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進行教育、引導,或對受教育者偏離目標的思想、行為進行抑制、糾正時,受教育者產生排斥、抵觸、厭惡等情緒的心理現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逆反心理的常見類型
(一)超限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刺激的強度過大、過于集中而導致客體產生抵觸、排斥的心理。生物學與心的研究表明。對于任何刺激,包括給機體帶來巨大滿足的刺激,機體的接受都是有限度的。當刺激超過一個最適當的水平之后。刺激對機體的意義就會從帶來滿足轉向造成傷害,此機體就會逃避這種刺激。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內容一旦超過某個限度,也必然引起大學生的逆反情緒。特別是對于好奇心旺盛的大學生們來講,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手段和方法等反復呈現,不但不能滿足內心的需要,反而在客觀上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講座中常出現的“溜號”現象。有時不是因為講座不精彩,而是講座的時間超出某些學生的心理承受極限,使得學生在講座持續1個多小時開始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2小時后出現了三三兩兩的退場者,會場秩序較混亂;3小時后已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離開了會場。總體來看這樣的講座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在講座中出現了明顯的“超限逆反”現象。
(二)信度逆反心理
信度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產生的對信息源信度的懷疑、否定的一種逆反心態。一種情況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傳遞的內容無可非議,而本人的人格卻不端正;另一種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無可非議,而傳遞的內容卻是虛假的或含虛假的成分。如此等等,都會造成受教育者對教育者本人或所傳播的內容產生懷疑,繼而引發逆反心理。如大學生逃課、遲到、考試作弊等。隨著大學年級的遞增。這類違規現象也隨之遞增。雖然校紀、校規明確了此類行為的處分規定,但是很多時候并沒有按規定執行,致使校方的信度喪失,使學生產生信度逆反心理。
(三)自主逆反心理
自主逆反心理是指客體因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威脅,為了維護其自尊心所產生的逆反心理。自主理論認為,人都存在著一種趨向自己做主的現象。當對方施加壓力,使人感到自主地位受到觸動時,就可能誘發逆反心理,從而拒絕別人的意見。比如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有些教育者常以不容置疑的口氣,簡單粗暴地要求學生絕對服從,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肆意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甚至不顧場合,在眾目睽睽之下強迫學生做傷自尊的事這就很容易使大學生產生自主逆反心理。
(四)禁止逆反心理
禁止逆反心理主要是由于這種禁止不僅引起人的注意,而且誘致人的注j馥力集中到“禁止”上。思政工作中的禁止逆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中忽視了青年學生所處青春期的好奇心理所致,最直接地表現在“越是不準干的事,越是偏要做”。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沒有充分的教育疏導,而只是簡單地禁止做某種事情,就會激起大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引發“探究反射”,形成與禁止相悖的意向和行為。如目前的情況是大學生校外同居現象日益增加,這種現象在當前的和輿論范疇中是不被提倡的,在高校里更是用嚴格的校規校紀加以禁止。不過只要思政工作者引導適當,加強對大學生的愛情觀、性知識和心理健康教育,這一現象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還表現出情境逆反和評定逆反等心理現象。情境逆反心理,是指因時機和場合不恰當而引起客體的逆反心理。情境逆反心理說明即使是對于應該接受的引導信息’由于引導時機和場合的不適宜,對象也會“緊閉心扉”予以抵制。評定逆反心理是由于思政工作者對思政對象不恰當的評價而引起的,過分地表揚與批評都會使思政對象產生抗拒和抵觸的情緒。有許多老師總是自覺不自覺地過分表揚中意的學生,這樣往往使班內其他同學產生一種不公平、不服氣的感覺;同時又自覺不自覺地過分批評那些不中意的學生,這樣不僅被批評者不服氣,甚至久而久之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敵對情緒,而且班內的其他同學會打抱不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常見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一)與大學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關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體能和智能迅速發展,身體各種機能趨于健全,大腦發育成熟,思維和分析的能力越來越強,思維方式由單一化的正向思維向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發散思維和抽象思維等方向發展,這為逆向心理的形成提供了生理基礎。同時,大學生進入高校以后,其個性意識、自我意識、獨立意識日趨強烈,需要多樣化,情緒不穩定,自尊心和好奇心強,其心理正處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的過渡時期,在認知的過程中知識積累、生活經驗和實際鍛煉等方面還很缺乏,看問題易主觀武斷,極易產生認知偏差,有時為了滿足自我表現和引人注意的需要,行為上有較強的反控性,在情緒和行為調控能力上易動蕩多變和缺乏克制力。
(二)由學校、家庭和等客觀因素所致
1.學校因素。如學校思想內容陳舊,不能鷦決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問題,難以引起他們思想上的共鳴;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單調、呆板、缺乏靈活性,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質不高,不能夠憑借自己的學識、人格魅力征服、說教學生,使學生產生認同感。
2.家庭因素。家庭是大學生成長的根本,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孩子不同的品質和個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大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三是社會因素。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種種矛盾沖突和各種社會不良風氣極易導致大學生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認識定位不清晰,努力和奮斗的方向不明確,生活動力不足,這使得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逆反心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逆反心理的應對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良好的人格形象
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會產生信度逆反心理主要是由于對教育者的人格產生懷疑,對教育者的說教就會產生反感,并進而質疑教育內容的真實性和可行性。所以。教育者要身體力行、言行一致、為人表率,成為學生所敬重的人,這樣才能得到學生心理上的認同,有效抑制逆反心理的產生。此外,教育者還要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了解并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學、心、、學等相關學科知識,且要善于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去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實踐中經驗教訓,在實踐中長見l識、增才干。
(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上,既要與教育對象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又要反映教育對象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內容須真實可靠,避免“假、大、空”,要體現時代性,富有科學性和針對性,要貼近學生關心的重點、熱點問題,著重消除大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在方法上,要從灌輸式向啟發式、從說教式向引導式、從單一式向復合式、從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魔分利用一切社會資源其是網絡、多媒體和現代傳媒等手段,改變以往靜態化、程式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努力構建—個更加自由、平等、開放的交流溝通平臺。
(三)提高大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心理素質
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增強他們的政治信念,堅定他們的政治方向,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此外,還要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高校可以通過開設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通過心理咨詢室、心理協會等載體,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引導和人格塑造,使他們具有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優良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學生自我調節的能力。大學思想政治素質好了,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能力強了,就能從根本上消除逆反心理的產生。
(四)靈活運用教育機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