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6 15:27: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歷史學科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歷史學科論文

篇(1)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作為歷史學科該如何依托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信息技術用于學科教學的最初表現形式,是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最低層次。教師可以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或多媒體素材庫,選擇其中合適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講解中,也可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編寫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體課件,應用于課堂教學。

1、創設教學情景,促進學生的情感激發

利用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是當前信息技術用于學科教學最普及的一種方式,歷史學科也不例外。歷史學科的特點是講述已經發生的事情,而利用計算機我們可以創設同樣的情景,讓學生具有真實的情景體驗,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事物本身。進行情景創設,使學生置身于歷史事件的環境之中,激發學生的歷史情感。如中的黃海大東溝海戰,可剪輯電影《甲午風云》片段,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當時激戰的場面: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戰場,清軍愛國官兵的浴血奮戰,鄧世昌駕艦直沖敵艦的壯舉及生動感人的旁白,使學生身臨其境,切身體會了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也激發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2、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歷史學科教學難點

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地演示歷史學科中某些復雜的內容。歷史上的一些重大戰役,頭緒眾多。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而利用多媒體把戰爭進程制作成動畫,演示戰爭動態的變化進程,就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如,可把日軍的進攻路線制作成動畫,從陸戰到海戰,從朝鮮到遼東,中日戰爭的進程清晰可見。在演示動畫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對具體過程進行適當的講解,這樣學生既把握了整個進程的全局,又對具體戰役有了充分了解,有利于他們對歷史事件正確的判斷和結論。

3、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歷史教學手法

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教師合理的設計與選擇,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代替了幻燈、投影、粉筆、黑板等傳統媒體,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教學手段,使我們傳統的用“一張嘴巴”干巴巴的說教變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變得具體形象、使看不見的變成看得見、使“靜”的變成“動”的,這時使我們有可能為學生創設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情景,更加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更能為學生所接受。

二、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實施研究課程。

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在于研究課程的開設。信息技術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圍,極大地豐富了信息資源,為以個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學習為特征的研究型課程提供了實施的條件和空間,使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得以進行。

1、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整理、歸納史料

古今中外歷史內容豐富多彩,我們的教科書上所涉及的極其有限,研究課程的開設大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如在實踐中,我給學生的課題是“工業革命與生態環境”,這是一個綜合性課題,它不單單是歷史學科的內容,還涉及地理、生物等學科。關于工業革命的內容,教材上雖有,但涉及較少,關于它的影響也只提到的是對政治、經濟的影響。因此,要完成此課題必須大量查找課外資料,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此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環境。用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就是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的思路。在研究型課程開設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已經能利用網上資源圍繞選題收集資料,下載并保存有關資源。

2、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問題的研究

在豐富資源環境學習下,可以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對大量信息篩選的過程中,實現對事物的多層的了解,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因此教師在課題實施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在課題實施前將所需的資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夾或做成內容網站,讓學生訪問該文件夾來選擇有用信息,也可以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參考信息,如網址、搜索引擎、相關人物資料,由學生自己去Internet或資源庫中去搜索材料。學生通過搜集材料對工業革命有了玩全面的了解,經過綜合分析認識到了在現代工業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得出了這一當今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同時對其它學科也有了更深的認識,這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學科之間的綜合能力及分析能力。

3、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使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學會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學會利用網絡通訊工具進行協商交流。通過討論、交流不斷豐富對研究課題的認識,在任務的驅動下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以及小組協作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個小組內學生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過討論取得一致意見,解決問題。這樣遞增了學生學習的參與率,提高了學習的競爭力,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優勢指導學生進行課外創作,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各類學生的特長。作為歷史學科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歷史小報。本學期我區舉辦了學生歷史小報的評比活動,從各校學生的作品來看,都利用了信息技術這一高科技手段。學生利用網上資源進行排版設計,作品圖文并茂,布局合理,主題明確。取得這們的成果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通過這樣的課外活動使得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達到了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教育目標。

篇(2)

新課程改革為歷史教學樹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學歷史教學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學歷史教師應積極、迅速地反思過去和現在的歷史教學,理解新的歷史課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學歷史教學觀。

一、中學歷史教學的實際狀況與新課程理念

當前中學歷史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巫待解決的問題。反映在課堂教學上就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默默無聲地聽。歷史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過于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反映在考查方式上,則是側重于考查學生對歷史事實的記憶。學生認為歷史就是時間加地點加人物,以為學歷史就是背這些瑣碎、枯燥、死板、乏味的文字。上課勾教材,課后對教材,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成為中學生歷史學習的主要環節。其實歷史不是史料的堆積物,學生不用記住所有的細節、時間、地點,就像一個聰明的木匠并不常常隨身帶著斧據,修水管的人也不常常扛著鉛管。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探索問題、總結歷史學習方法。我國新一輪歷史課程改革確立了嶄新的理念:在課程目標上突出體現知識性、能力性、情感性;在歷史學習的內容上強調現實的、有意義的教學內容;在歷史學習的方式上強調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在教學評價體系上強調目標多元化、方法多樣化并充分考慮和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歷史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二、新課程下的中學歷史教學實施策略

(一)樹立多元化的三維教學目標

新課程理念下,歷史課程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方面樹立其多元化的三維教學目標。多元化的三維教學目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主要表現是從學生學習歷史的全過程、學生的人格發展的視角確立并提出目標要求的。無論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都是站在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立場上進行闡述的。一個教師只有胸懷育人的大目標,把知識教學、能力培養、情感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匯成一股推動學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影響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二)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

歷史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要建立互動型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求教師轉變三種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其次,要求教師以新角色實踐教學。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曾說:“如果你是教歷史的,你的教學任務首先要注意,在你的課堂上,聽講的不是什么抽象的學生,你應該看到,你面前是具體的,活生生的,獨特的人們…這些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抱負和干勁。這一點極為重要。因為只有當人們有了活生生的個性時,思想的熱血才能沸騰起來。”這要求教師破除師道尊嚴的舊俗,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走下高高的講臺,走到學生身邊,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要求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鼓勵他們主動自由地思考、發問、選擇,努力當學生的顧問;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從學生的知識狀況和生活實際出發,靈活變換角色用“童眼”來看問題,懷“童心”來想問題,以“童趣”來解問題,共同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習伙伴;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系,使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親密朋友,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一旦課堂上師生角色得以轉換和新型師生關系得以建立,我們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課堂教學正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和完成。:

(三)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歷史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要注意與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能引起情感共鳴的事件進行穿插。例如一位歷史教師在講授《兩極格局的形成》時,給學生穿插了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您好!爸爸》: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住在東柏林的母親西爾維婭帶著4歲的女兒來到西柏林看望父母。她做夢都沒想到,第二天醒來后,一道墻從此分開了他們的家庭。她的丈夫,孩子的父親還在那邊,孩子想念爸爸,妻子思念丈夫,沒有別的辦法,西爾維婭只能每天下午抱著孩子來到墻邊,來到能看到丈夫下班時經過的地方,向墻的那邊張望,孩子只能遠遠的向路邊的男人大聲喊“您好!爸爸”。聽完這個故事,不用教師多說,學生已經深深感受到美蘇冷戰對第三國造成的影響。引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感知歷史、學習歷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篇(3)

【關鍵詞】

初中歷史 認為價值 課堂教學 歷史文化

歷史往往反映著過去時期的民族沉淀,展示著過去和現在、未來之間的某種聯系的一門學科。通過閱讀歷史知識,可以更好的指導人們的實踐,正所謂“讀史可以明智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所以對于初中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增進初中生對民族過去了解,筆者認為,導入人文價值對提升初中生歷史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對策,本論文將從人文價值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作用、教學任務極其實踐三個層面進行了論述。

一、人文價值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中學歷史教學為學生更好的展示了人類社會科學文化發展的繼承性,加強學生對歷史的演變規律的認識,即歷史演變的批判繼承性。正如同志所說的,“學習民族的歷史遺產,并用的方法加以批判性的總結。”我們今天的發展只是中華民族長久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即是我們信奉的唯物歷史觀,但也必須以繼承傳統歷史為前提。我們應正確面對歷史文化,繼承、總結珍貴的歷史遺產。這也正是中學歷史教學的精神理念。在歷史教學中,大力弘揚歷史文化中所蘊含的優秀民族精神,培育學生養成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國家民族責任感等。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的同時,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從小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

此外,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可以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歷史教學中,從歷史發生的背景、對時代的價值意義、歷史成敗的原因等不同的角度展開發散性的邏輯思維,不僅促進了學生對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育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想象思維能力及邏輯判斷能力。

二、人文價值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教學任務

中學歷史教學任務的確認,首要解決的是中學歷史教育的歸屬范疇,是歷史研究的一種形式,還是歷史運用的一種形式,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區別。歷史研究是歷史學家在研究歷史演變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的追求對歷史現象的還原。而歷史運用則是歷史學家在系統整理人類歷史的基礎之上,針對歷史的本質及意義而做出的理論解釋和精神體驗過程。

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已不單是有限的時代、國度,反而包含著更廣闊的歷史時空,在感受過去時代環境、與不同地域的人進行思維性的交流溝通,從而廣泛吸取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智慧及優秀經驗,在世界歷史的無線進程中,感受個人有限的生命體,實現自我生活、價值的超越、升華。

由此可見,歷史學家的工作,往往有著細致、繁雜、明確的目的性特征。而中學生在整個歷史課程的學習過程,還達不到歷史研究的層面,學習的目的也絕不是讓其去尋找人類社會歷史演變的規律,而僅僅停留在歷史的應用層面。在初中歷史教育中,加強對初中生的價值觀念及情感態度的培養,拓展其歷史閱歷積累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并尋求一些規律性研究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分析能力、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的提升。

三、人文價值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學思考

從本質上來說,教育是人尋求社會化的一種途徑,是人實現自我發展與適應社會需求的同時性過程。由于人的社會生活有著復雜性、綜合性的特征,決定著實際問題往往不是單一的靠某一門學科專業知識而解決的。在社會對人才需求所呈現的綜合化特點,使得現代的教育及課程設計也日漸趨于綜合化。而歷史本身就與各種邊緣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學科自身的發展軌跡就是一種歷史形式。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需要深入的挖掘上述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為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創造條件。比如,在與歷史有著深刻聯系的哲學、政治、法律、經濟學時,而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哲學及法律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該時期歷史狀況。

除此之外,人力教育對國家的安定及社會的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盡管,歷史所描述的大多是人類社會的過去,然而,時間是連續不斷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都統一于時間的維度上,過去所形成的史學思維模式,對人類認識現實生活及預測未來都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史學思維模式是人類社會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必不可少的前提,人類社會的發展倘若缺乏歷史教育這一基礎,便也就不存在可持續性的社會穩定及進步。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世界各民族只有相互尊重、了解彼此的歷史文化傳統,才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和平、友好、合作關系。我國歷史學有著包含儒家文化在內的諸多文化內涵,對民眾個人的成長進步,以及民族的繁榮昌盛,都有著基礎性的地位。

總之,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對于初中歷史學科教學實踐,有著越來越高的地位,日漸成為社會文明的強大推動,它不僅可以培養社會成員的歷史意識,歷史學科以其厚重的內涵,還不同程度上吸引著更多的有識之士去拜讀它、專研它。

【參考文獻】

篇(4)

知識的創新是通過有創新欲望和創新能力的人實現的。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人格。

1、使學生具有永不熄滅的創新欲望。

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人格,首先要有不斷創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斷創新的欲望,才能進行有意識、有意義的創新活動,才可能達到創新的目的。中國具有幾千年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對于這些,中學生總是充滿好奇,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在教師看來非常幼稚,甚至是無意義的。但對于學生來說,卻是一種探索、一種創新,是一種好奇心的滿足。故此,不管學生提出的問題多么幼稚、多么無意義,教師都不要簡單地禁止和否定,都要給予熱情的鼓勵和正確的引導,從而使學生具有永不熄滅的創新欲望。

2、使學生具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

創新就預示著風險。一個人創新活動的成功,也許是成千上萬的人創新失敗的結果。面對創新路上的困難,人們只有具備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始終不一的堅持創新,才可能獲得創新的碩果。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應該是歷史學科的優勢。人類歷史上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很多都是經過科學家的艱苦勞動和無數次的失敗才創造出來的。另外,在近代史上,無數革命先烈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在經歷無數次的探索和失敗后,中國革命才取得成功。這些史實都能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產生震撼,從而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升華,逐步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所謂發散性思維,就是圍繞問題多方尋求解決問題的的過程。現行的歷史教材,總的來講比較重視科學性、邏輯性,而對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方面并沒有足夠的重視,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在教學中來彌補。通過開展“歷史小論文”“歷史創作”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創作性思維。

一個學生在歷史小論文中通過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名句,展開多方面的聯想。首先“縱向聯想”,指出林則徐視死如歸的力量源泉來自“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和熾熱的愛國之心”。接著“逆向聯想”,痛斥當今社會上極少數只顧個人利益,而忘了國家利益的渣滓。還展開“橫向聯想”,聯想到當今的青年學生應該繼承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由一位歷史人物,這位同學展開了如此豐富的聯想,充分體現了創造性思維發散性的特點,如果經常開展這類活動,會極大地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思維的獨創性,包括學習過程、方法掌握與選擇的獨特性,思考問題角度與質疑內容的獨特性,解決問題方式的獨特性,學習結果表達的獨特性。

1、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

對現成的科學理論和傳統觀點提出質疑是創造出新穎、超常成果的途徑,也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需要。

歷史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一個學生在《從隋亡唐興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煬帝心胸狹窄、不容賢才是導致隋朝迅速滅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會出現“貞觀之治”是與唐太宗愛護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該生從人才的角度分析隋滅唐興,這在以往著述中很少提及。這種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膽而可貴的。在指導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我們應引導他們善于大膽質疑,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求得解決,這樣才能進步。

2、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篇(5)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2)11-055-01

隨著中國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提出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環保教育越來受到重視,但較多出現在地理、化學、生物等與環保聯系緊密的學科。歷史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有不少的可以用于環保教學的教學素材,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滲透環保是可行的。但中學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的困難

首先,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環保問題并未過多的涉及。通觀全文,對環保有所涉及的僅為在課程性質上的敘述:“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課標上我們可以看出, 新課改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更關注人文方面,而對于環保和自然給與的關注較少。

其次,教材的環保材料缺乏,隱形材料多于顯性材料。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新教材的編寫對環保也有所忽略。就高中人教版教材來說,更多的是史實的羅列,而進一步的延伸,隱性知識多于顯性知識。這種隱性資料就需要教師自己挖掘。筆者通觀人教版必修教材,僅在必修二工業革命一課中的學習延伸中明確提到了環保問題。要滲透環保意識,需要教師的不斷挖掘,這為高中歷史課環保意識的滲透增加了困難。

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環保意識的缺失。結合筆者的教學經歷和現階段高中教學活動,在高考壓力下,教師往往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較少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在這樣的壓力下,教師不能完全發揮歷史課的作用,這是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面臨的最大困難。

二、在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的條件

雖然在中學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面臨著眾多的困難,但是在中學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

首先,以史為鑒,可以知得失。歷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也包括眾多的環保材料。在歷史上因為過度破壞環境而導致惡果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黃土高原,今天溝壑林立,水土流失嚴重,絕對不是中華民族形成的水草豐美的的中華故地,通過對比,學生能得出這是長期以來人口增長過速,過度墾殖的結果,能形成直接的感性認識。

其次,歷史課的課程性質有利于環保意識的滲透。歷史作為人文學科,擔負著一定的德育作用,每一個歷史課都不應僅僅是歷史事件的記憶課,而應該有自己的靈魂,能對學生有所啟發才能稱得上是一堂成功的歷史課。在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是歷史課的要求,也是突破新課改的新的增長點。

最后,在高中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有利于增加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當前歷史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僅僅羅列史實,而忽略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把歷史課當成了簡單的記憶課,所以學生對歷史提不起興趣,而在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能讓學生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史實相結合,增強感性認識,提高學習歷史興趣。

三、在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的策略

那么在高中歷史課中如何滲透環保意識呢?總的原則是不能盲目地使用,而要分課程內容來使用,不能為了滲透而滲透,這樣不僅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容易適得其反。總的說來,應該從以下方面操作。

首先,教師要注意挖掘隱性材料。由于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雙重限制,歷史教材上的環保材料并不多,更多的是需要教師自身去挖掘,有意識地滲透環保意識。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是比較可行的。第一,盡量使用教材的圖片和資料。當有材料就沒有必要再補充多余的材料,這在高中歷史必修二中體現的更為突出,必修二是經濟史的內容,人類從漁獵文明到農業文明再到工業文明,對自然的索取越來越多,而對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大,必修二教材主要敘述的是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發展,而這其中有許多材料可以用于滲透環保意識。教師應充分利用這部分資源,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其次,注意學科交叉內容。在學科交叉中,才能碰撞出火花。尤其要注意與地理、化學等學科的交叉。比如講到手工業的發展時,可以使用河南出土的象尊,藝術來源于生活,為何寒冷干燥河南地區會有象群的出現,再結合河南的簡稱“豫”,這說明在商周時代河南地區的氣候是溫暖濕潤的[4]。那為什么會演變到現在的樣子呢?除了自然變化的原因,還有人類自身過度墾殖和開發的惡果,這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最后,要注意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歷史是一門記錄過去的學科,大部分的歷史事件都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尤其是環保意識的滲透,更需要學生形成感性認識,從而付諸實踐。所以,在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聯系實際,以史為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總之,在歷史課中滲透環保意識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新課改背景下歷史課的新亮點,歷史老師要注意挖掘教材資源,結合實際,滲透環保意識。

[ 參 考 文 獻 ]

[1] 閻麗麗.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生態環境教育[A].碩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8.1-3.

篇(6)

 

中學歷史作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的重要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對歷史學科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實現教學目標,也就必須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應當說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渠道,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將語言組織的非常精煉而有邏輯性,勇于質疑,板書工整,概括性強,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關注學生的展示。

一個高效課堂離不開學生精采的展示,教師要在每一節課都首先應該要對學生的展示做了重點的強調和培訓,對學生的展示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要求在展示過程中語言表達要精煉、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對于屢次做不好的同學要進行單獨的培訓。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凸顯主體地位。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欲望,提高學習效率。要注重學生的情感發展,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尤其重視弱勢群體,使他們有信心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有成就感,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每位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欲望,每位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都會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信心,都會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都會有新的收獲,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前后的黑板,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讓學生在展示中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感受到了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于是,學習就容易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成為體現人生價值的一種生活方式。

二、要鼓勵學生的板書。

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書寫板書,在概括板書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指導學生工整書寫,學生在書寫板書的同時也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過程,通過知識的歸納、概括、提煉從而掌握了各章節的知識脈絡,重難點,所以在教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板書的考核與評價。

同時教師對學生無論字寫的好與不好,都要培養學生那種認真的態度,嚴格按要求來書寫,字跡工整、大方;概括性強,重點突出。

三、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

學生的自主學習取決于成績與能力是否能夠并駕齊趨的前提基礎,因為在課堂上會有很多學生自主的時間,如小組討論、自主預習、小組內部展示;在這些時間里,如果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必然會浪費時間,降低了學習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自主的時間里,不斷巡視,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尤其是要關注那些自律性差的同學,在學法上加以指導,在評價上給以鼓勵,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把精力集中到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以便更好的提高成績,只有把這部分學生管理好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才能提高整個班級的成績,從而達到知識與能力共同提高。

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注重點撥和指導,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手段中國論文格式模板。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

四、要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特別關注后進生

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應當說對于后進生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這部分學生往往是傾聽不好,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參與到課堂中的主要分子;在一定程度上這部分學生也是關系到課堂效率是否能夠提高的問題。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后進生的學習狀態,是否能夠認真的閱讀教材,圈出重點;在小組討論中要關注他們是否真正的參與到討論中;在展示的過程中,要關注他們是否認真的傾聽、是否能夠參與展示;在考核中要加強對他們的考核力度,給以相應的加分,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五、要轉變教師個人的思想觀念。

注重課堂中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成為學生的主人,教師要適當的點撥而不是一言堂,避免教師講的過多的現象,真正使課堂達到我們預想的高效。

六、要提高學生展示和質疑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準確、及時的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有很多,教師應當采取多種形式的評價。如課堂展示的評價、課堂質疑的評價、語言組織的評價、成績評價、思想行為評價等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狀況,把評價作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課堂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學生自信、踴躍的闡明自己的觀點,講解的思路也非常清晰、簡潔,有根有據,在落落大方中透著自信。

七、要關注學生的傾聽

課堂上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展示,學生的語言,學生的板書,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傾聽,

傾聽是一種重要的教學交往活動。通過傾聽,教師能夠知道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能夠掌握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做出及時的矯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立場去了解自己和對方,因此關注學生的傾聽十分必要。在學生傾聽時,教師應該怎樣做呢?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平等的首席,要“蹲”下來,與學生具有相同的高度,這就要求學生傾聽時,教師也要認真傾聽,并且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高度去認識問題,了解學生表達、理解知識的真實情況。

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傾聽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常在課堂上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在展示分工時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組內成員都躍躍欲試,當組長把任務分配完后,有的同學看到自己分到了滿意的任務說興高采烈,有的同學看自己沒機會出頭了則垂頭喪氣,根本沒有心情聽其他人的展示講解,這時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傾聽提出要求,對他們的傾聽進行規范,使他們能夠逐漸養成傾聽的習慣,久而久之,習慣成為自然,也就內化為學生的自覺意識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中生注意力保持較長時間后會出現轉移,所以當學生展示到關鍵處或解決難點問題時,教師可以適時進行一下追問,一個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傾聽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將學生即將轉移的注重力重新收攏回來。

另外,教師對那些認真傾聽的學生可即時地進行口頭評價,讓他們在傾聽中也能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篇(7)

欲取得對當代學科能力的認識,我們應該先討論一個與“能力”有關的問題。

從教育和考試發展史的角度來看,能力是一個歷史范疇,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能力的認識和要求也不同。

教育幾乎是伴隨人類文明同時產生的。蒙昧時代的教育尚未從人們的社會活動中分化出來,其教育的內容和目的是在勞動實踐中和各種部族、宗教儀式中使人們掌握勞動技能和生活規范。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有所養。”由于面對嚴竣的自然環境和低下的生產水平,氏族公社的教育行為對能力的要求,只能是取得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當然,一些帶有精神文化特點的教育內容,如口耳相授的族史、神話傳說等,其中隱約地含有對人類自身歷史的認識成份,但其目的也是為了在精神上取得生存之信念。史載“三歲一考功,三考黜陟,遠近眾功咸興”的狀況;正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與能”的衡量標準在于“功”,即在信念和生存能力上足以為首者。

對蒙昧時代教育的認識很重要,實際上它是人類整個教育意識的樸素起源,正因為它樸素到極至,因而它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教育的實質。試想,在此之后乃至我們當代的教育,又何嘗不是為了提高人們生存、生活的能力呢?

自產生學校教育以來,教育的面貌為之一變,人們對于能力的認識也大大地豐富了。

我國是較早出現學校教育的國家,據孟子說,夏朝就已經有學校,先秦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周代的學校教育。周代的學校有國學和鄉學兩種,這些學校都是教養貴胄子弟的場所。史載“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癢,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著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又曰“師氏掌以一@②詔王。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如教之“六藝”、“六德”、“六行”等等。

這個時期,人們對所謂“能力”的認識與要求大致有這樣幾個特點:

其一,在教育體系上有很強的科目意識,如“六藝”的禮、樂、射、御、書、數,這些科目從能力的角度看代表著人才應具備的各種能力內容。科目的產生,反映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同時也反映了人才的能力構成對社會發展的意義。

其二,對能力的要求有明確的層次劃分。從“離經辨志”到“知類通達”,九年五個階段,各有其能力要求的目標。“小成”階段之前以“學”為主,也就是以知識的積累為主要教育內容,但其間隨著知識的逐漸增加而不斷加強對“識”的要求。所謂“識”就是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在一定知識基礎之上的辨別事物的能力,約束自己并指導社會行為的能力。“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顯然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層次,在這個層次中對所謂“學”的要求是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而貫通,強調了知識的整體性和其結構功能,這就絕非是死記硬背獲得的大量零散知識,而是運用知識內部的聯系而重新組織起來的知識體系,思維能力在其中起了決定的作用。“識”的要求是要識別各種社會現象,以明確的社會意識立身行世。

其三,在能力要求的不同層次上,都有鮮明的經世致用的意識,所謂“辨志”、“樂群”、“親師”、“取友”、“強力而不返”,都代表了一種反映價值取向的社會交際能力和生活能力。

由此可見,當時的官學非常重視對于能力的培養,始終沒有把傳授知識做為學校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把獲得各種專門知識做為一種認識社會事物,參與社會活動的門徑。如果用“學”與“識”來概括知識與能力的關系,那么就應該認為,通過“學”提供一種認識基礎。“學”反映了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文明的具體內容,“識”則反映了對這一歷史時期文化、文明的理解、闡釋、運用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于“識”的要求是認識與吸收,批判與改造,繼承與發展的問題。沒有“識”,“學”便成了毫無生機的東西。

這一點,在當時的私學中表現得也很突出,史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這是指“學”的方面。又說:“孔子以四教:義、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齊、戰、疾”,這是指“識”的方面。可見,孔子是通過對詩、書、禮、樂的教育達到義、行、忠、信的目的,也就是他的能力要求。這便使儒家學派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尋找到了一條認識現實事物的途徑,儒學之所以獲得顯赫的地位,關鍵在于其“識”的內容得到了社會承認。當時的其它學派的接受傳播也都帶有這個顯著特點。

早期的古希臘教育也認為“教育主要是一種實際的事物……是道德性和社會性的”,“只有當我們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好象是奉公守法的君王,訓練他們從我們手中接過由同樣原則支配的職責的時候,我們才能任其自由發展”。在這里,教育同樣被認為是獲取生存、生活能力的一種途徑,有什么樣的教育,通過何種知識培養人,就會造成什么樣的人才,即“一個人開始所受教育的方向將決定他未來的生活”[9]。教育如果不把知識的傳授和對人的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不把錘煉人們的認識能力做為其根本目的,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

早期人類教育的特點是注重人的社會活動能力的培養,由于歷史文化發展階段的限制,還未能在能力培養中注入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說,人們注意到了應該怎樣去生活,但是對為什么這樣生活,生活本身究竟是什么這類問題還缺乏認識。人們創造了歷史,但對于歷史意味著什么,還要從人們已創造的歷史當中去體味。歷史編纂學的產生與發展為人們了解自身的歷史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資料,也為人類的教育提供了更豐富的內容和新的課題。

我國是治史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以史為鑒的觀念源遠流長。先秦時期的史學還沒有從巫祝神學當中分離出來,史學的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秦漢之后以至整個封建社會,我國的歷史編纂綿延不絕,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與此相隨,重視歷史教育也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

秦朝的以吏為師,不足為訓。兩漢時期經史未分,但將《春秋》、《左傳》、《谷梁》、《公羊》的學術做為國家教育。私學乃至察舉的內容,顯然體現了“史”的地位,由于當時是從解經的角度治學,因而歷史的教育功能沒有顯示出來,“史、漢”之后,我國歷史編纂學終于崛起而一發不可收拾,在史職圣神責任的驅使下,各類史籍紛紛問世,其巨大成就如燦爛的星空,昭示著豐厚的華夏文明,也體悟著悠遠的歷史意識。史學的教育也成為我國封建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史識”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

秦漢時期是移風易俗的時代,帝王和朝廷官員們做了一些文化重建工作,這與動亂后必然有一段收拾文明的階段有關。人稱:“前漢重師法,后漢重家法;先有師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師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師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學,是師法。施家有張、彭之學;孟有翟、孟、白之學;梁丘有士孫、鄧、衡之學,是家法。家法從師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師法,又從田王孫一師分出者。”[10]當時的教育與選才皆從師法家法而出,但這時的經學傳授已然不僅僅是為了收拾典籍,而是人們對歷史見解的一種反映。史載:“西京博,但以名流為之,無選試之法,中興以來,始試而后用,蓋欲其為人之師范,則不容不先試其能否也”[11]。另(太和四年)詔曰:“世之質文,隨教而變。兵亂以來,經學廢絕,后生進趣,不由典謨。豈訓導未洽,將進用者不以德顯乎?其郎吏學通一經,才任牧民,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皆罷退之。”[12]顯然,那時對于試圖習經謀官者來說,僅誦經文、釋經義已被認為是“浮華不務道本”,而將經義融于德行者,方可牧民。所謂“世之質文,隨教而變”,反映了人們從被動地皓首窮經到把經義做為歷史文明,從中汲取“德”或“政”的營養,為現實所用的轉變,而如何去汲取,如何施德政于民,則反映了一個人歷史見識或者說能力。

魏晉以降,務實之風日開,史學作為正統文獻而成為人們論學選才的重要內容。隋“仁壽三年七月,詔令州縣,搜揚賢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識治亂,究政教之本,達禮樂之源者,不限多少,不得不舉”[13],唐初秀才科即重史籍,史載“三史皆通者獎擢之”[14]。

科舉以來,特重史識,朝廷也將史識作為評價入試者的標準,所謂“歷代史書,皆記當時善惡,系以褒貶,垂裕勸戒,其司馬遷史記、班固、范煜兩漢書,音義詳明,懲惡勸善,亞于六經,堪為世教,國子學有文史直者,宏文館宏文生,并試以史記兩漢書三國志,……每史問大義一百條,策三道,義通七,策通二以上為及第……其三史皆通者,請錄奏聞,特加獎擢”[15]。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史為試和以經為試有重大區別,以經為試大抵是代圣人立言,較少創作,充其量是在發揮其師承。而以史入試則不然,它不苛求轉述史籍之內容,重在闡其“大意”,重在古今之通變。這和我們當今所說“能力要求”已相當接近,所不同者,僅為用什么指導思想去認識古今之通變。

近代以來,人們日益注重將教育測量與學科能力要求的研究結合起來,使歷史的研究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的途徑,以1934年會考試題一例看:“自機械發明,工業發達之后,社會漸呈“工人失業”及“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之現象,其故安在?試言大略”[16]。此題顯然是試圖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去分析社會現狀,它完全符合測量的要求和史學認識的特點。

時至今日,對歷史學科的能力要求集中在如何啟發和測量學生的思維能力上。臺灣周梁楷先生認為:“歷史教學及測驗目標,除了‘歷史知識’的層面,還應該培養學生具備下列幾項認知的能力:(1)基本的歷史思考(historicalthinking)能力,包括有分析的、推證的、綜合的和判讀史料的能力。(2)初步的歷史方法(historicalmethod)。包括使用圖書和收集資料的方法和知識。(3)了解歷史學(historiography)的本質。包括史學的意義、史學史,以及如何理解或感受歷史的情境。”[17]。

由是觀之,對歷史學科能力的認識是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的。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認識:

1.對歷史學科能力的認識是隨著史學自身的發展而發展的。這其中,在史學成為一種教育目的之后,人們才有意識地去探索所謂“能力”問題。

2.最初人們希望了解或闡釋自身的歷史是為了獲得一種生存能力、社會生活能力,就我國的情況而言,中唐以后由于歷史編纂學的發展和史學史的研究,認識和闡釋歷史逐漸成為人們認識社會的一種方法,但取得生存能力和社會生活能力的這種樸素內核仍被容在其中。產生以來,科學的歷史理論和方法真正成為人類認識自身歷史的武器,但的理論與方法絕非憑空產生,它是人類歷史文化科學的總結。我們今天討論“能力”問題,不能僅僅從理論出發,而要去研究人們對“能力”認識的歷史過程,這樣,才能揭示“能力”問題的教育含義和歷史、現實的含義。

3.“能力”既是一個歷史范疇,既反映了不同時期人類對自身歷史認識、闡釋的程度,那么,它的教育意義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它能夠很自然地溶入我們對歷史的敘述當中去。其次,的史學理論能夠指導我們對歷史學科的能力進行科學概括,也就是說,如同歷史一樣,它不是一個即可以這樣講,又可以那樣講的東西,它是有客觀標準的。

4.當代史學研究的多樣化趨勢,為我們加深對“能力”的認識,擴大我們視野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本人認為,史學的意義和感受歷史的情境是我們當代人類體味自身歷史的主要觀念,也是從中提煉學科能力的一個研究課題。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能力是什么”這個問題了。它基本上應包括這樣幾個含義:歷史學科的能力是我們要求人們所能達到的對歷史認識的某種水準;能力應表現為知識的、理論的、方法的內容;能力的主要意義在它的教育功能,其次,它是可以被測量的;歷史是發展的,能力要求也是發展的,不斷加強對能力教育和測量的力度,反映了能力自身的特性。

篇(8)

二、巧用教學資源

為歷史教學拓展平臺歷史是人類過去的記憶,包括人類過去的生產、生活、戰爭、建筑、文學,藝術等,歷史包羅萬象無處不在。我們在歷史教學中不能只拘泥與教材,歷史教科書是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是歷史教育資源的核心部分,但絕不是全部。真正鮮活的讓學生喜聞樂見的歷史是蘊含在我們的生活中。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圖書、影視資料、歷史文物、歷史遺址、人文遺跡、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有效資源,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一)教師用活課內多媒體資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走進了課堂教學當中。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為我們利用教學資源提供了平臺。而借助多媒體聲、光、色、像的特點吸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接受大量的歷史知識,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大量增加,成為一種非常重要且容易獲取的資源。特別文獻記錄片能真實地再現某個歷史事件,剖析某些歷史人物,提供某一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全面地理解歷史,不同角度觀察和感受歷史。例如在講解《第二次》時,播放電影《》片斷,那一幕幕生動的畫面、感人的場景,使學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在影片中,自然迸發出愛國之情,再結合文本閱讀,使學生樹立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決心,這種教育效果是傳統教育模式難以企及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學會利用身邊人文資源不光教師在教學中會利用教學資源,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身邊資源學習歷史。電視、網絡資源是豐富而又便捷的教學資源。不僅老師會利用網絡為教學服務,也要引導學生在預習中利用電腦查閱歷史資料,全面了解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歷史教科書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有限的,圖書也是學生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簡單地用教科書會產生單調乏味的感覺。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如“中華五千年”“中國皇帝傳”等歷史讀物。這類讀物篇幅短小精悍、文筆生動,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輕松學習歷史。身邊人文資源是學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歷史資源。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很感興趣,喜歡探究。作為一個歷史教師,應當隨時隨地帶領學生拜訪那些歷史見證人、歷史事件的親歷者、閱歷豐富的長者等。讓他們現身說法,從不同層面,多種角度為學生再現真實的歷史。每個家庭都經歷了歷史變遷,家庭歷史就是國家歷史的縮影。教師引導學生看家譜、不同時代的照片、圖片、實物,聽長輩講過去的事情。學生充分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學習歷史,感受歷史,不僅能夠豐富其歷史知識,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時,課文講述的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學生沒有興趣。針對這一狀況,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小記者訪問自己爺爺奶奶,聽老人講述過去的經歷,并記錄,在課堂上開個故事會,讓小記者講述祖輩的故事。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建國初期經濟建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從而對我國取得的巨大建設成果加深認識。

篇(9)

(一)課堂氣氛“嚴”與“活”的關系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學好歷史的關鍵,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和在嚴肅、緊張的氣氛中學習,其效果是不同的。歷史教師要有駕馭課堂氣氛的能力,既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又必須有張有弛,拿捏自如,做到有“嚴”有“活”。具體來講,歷史課堂的“活”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在討論歷史問題的時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歷史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嚴”指的是歷史課堂上要有嚴格的紀律,在教師講解問題時,學生要認真聽講;在參與小組討論時,學生不能無拘無束,信口開河,要有組織、有秩序地回答問題。

(二)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尤其要注重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在這一理念下,歷史教學不但要注重教給學生歷史知識,讓學生懂得歷史,更重要的是通過歷史教學讓學生學會運用學過的知識去分析、判斷、比較、歸納一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必須注重課堂教學設計,通過創設情境等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鍛煉思維能力。

(三)準確把握“疑”與“釋”的關系學習過程就是不斷突破疑問的過程,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即要注重“設疑”,更要注重“釋疑”。這是教師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創設一些問題情境,以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時刻處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渴望中。例如,在講解“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時,教師可先不說出問題的答案,而是通過材料設置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通讀材料后去思考,教師只需給予適當點撥即可。當然,在設置問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設置適當的問題情境,保證學生能夠在討論和充分的探究以后找出問題的答案,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這種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教學手段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以優美的課堂語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任何課程的教學,對教師語言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正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珂所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見,教學語言的成功與否對于課堂效果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歷史教師要注意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讓歷史課堂的語言充滿趣味性,這樣學生就會對歷史課堂充滿期待,喜歡上歷史課。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歷史教師必須加強專業知識的積累,提高知識儲備量,并和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如此便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畫龍點睛的小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好奇心

篇(10)

文學理論是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觀念:文學理論是一門“以美學方法論為總的指導,從理論高度和宏觀視野上闡明文學的性質、特點和一般規律”,的學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學史提供的大量材料與文學批評實踐所取得的豐富成果為基礎,同時為文學史、文學批評提供理論指導。文學理論課程體系對于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關系著學生的理論水平,決定著學生能否以科學的方法對具體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進行科學的分析與評價。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這一目標。現實中的情況如同相關學者指出的那樣:“在大學的文藝學研究與教學中,或者說在教科書形態的文藝學知識的生產與傳播中,文藝學的危機就表現得尤其突出。學生明顯地感覺到課堂上的文藝學教學知識僵化、脫離實際,它不能解釋現實生活中提出的各種問題,也不能解釋大學生們實際的文藝活動與審美經驗。在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這樣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教文論的不講作品,講作品的沒有理論,理論因為與生動的文學實踐相隔離而顯得抽象、缺乏實際意義,文學實踐也因為缺乏理論的引導而顯得感性、隨意。尤其是對于高師院校而言,人們往往對于那些玄奧、費解的理論觀念對于中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意義存在著疑慮,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人們對于文學理論相關課程的開設價值的懷疑。

這種狀況的存在固然與人們認識上的某些誤區相關,但它也與我們在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有著直接的聯系。在圍繞著“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面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所展開的一項調查中,筆者曾向近十年來由各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分配到中學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的畢業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有機會回到高校中文系學習,你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在問卷中表示希望進一步“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提高自己分析、闡釋相關文學作品的能力”。然而,當在同一份問卷中問及他們:“你覺得大學中文系應當減少課時的專業課程是什么”時,許多畢業生選擇了文學理論方面的課程。在這里,提高理論素養的要求與削減理論課程課時的希望之間的矛盾鮮明地表現出來,這一矛盾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在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學理論諸多課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學生理論素養的作用,問題出現在什么地方?因而,對高師院校的文學理論課程體系進行學科反思,對其所涉及的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清理,從而對文學理論課程在高師院校中文系課程體系中的意義進行評價,這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文學理論課程體系在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首先是由文學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所決定的。文學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生活、吸收人類傳統中優秀的文化價值觀念,幫助他們培養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感,陶冶情操,發展個性。這種獨特的學科價值,是其他學科替代不了的。文學作品的語言一般是規范、優美的語言,是理想的母語教育范文,中學語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課文是文學作品,這體現了人們對于文學教育在中學語文學科中的重要性的認識。因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fal。從這一要求出發,普通高中語文教材選用了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課程標準”還向中學生推薦了大量的課外經典讀物,其內容涵蓋了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包括《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子夜》、《邊城》、《巴黎圣母院》、《復活》、《老人與海》、《變形記》、《西廂記》及普希金、莎士比亞的作品等等。這些都說明了文學教育構成了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文學教育既然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指導學生進行文學欣賞也就構成了中學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職責。面對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語文教師對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觀的層面上,他應當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能夠站在理性的高度對一定時期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作出理性的把握,這樣,較強的文學理論素養就成為我們對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學語文教學不同于大學教育,它不要求向學生講授系統的文學理論,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欣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并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朱光潛的《談美書簡》、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等文藝理論名著。另外,“課程標準”還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這里所要求的審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識的培養,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對一定文化現象進行闡釋的能力,實際__卜都是指向學生理論素養的提高的。中學語文教師承擔著指導學生展開文學欣賞,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分析和闡釋一定文化現象的能力的使命,這就對高等師范院校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理論素質培養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學生理論素養的提高,固然與他們對文學史的學習、作品的閱讀有著緊密的聯系,然而,對文學理論的全面、系統的自覺把握,是離不開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開設的。

就高師院校文學理論課程開設的目標而言,它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素質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文學理論的一般知識,為他們能正確認識、分析文學現象奠定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畢業生,應當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學素養,他們對于文學的認識不應當停留于感性的層面上,而應當對文學的性質、特點,文學作品的構成、文學創作、文學作品欣賞的一般規律有較為深人、全面的認識。只有如此,他們才可能科學地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歷史條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種文學現象,才有可能深人淺出地引導學生進行文學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當前中學語文教材選用了許多中國古典詩詞,在對這些古典詩詞的欣賞中,就離不開對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認識,特別是文學理論中關于“意境”的理論是我們解讀這些作品的的關鍵。然而,我在圍繞著本課題的相關調查中曾向畢業生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對‘意境’、‘典型’、‘靈感’、這些術語的熟悉程度如何”?約有60%的畢業生選擇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確切內涵”。這一回答是很不能讓人滿意的,這些概念都屬于文學理論中的基本范疇,缺乏對其內涵的充分認識顯然是不利于他們對學生閱讀的指導的。

同時,在調查中我還發現,在中國古典詩詞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字、詞的解釋和翻譯方面,而忽略了引導學生進人到對這些作品的藝術境界的感受、體驗之中,這與他們的文學理論基礎方面的不足有著直接的聯系。實際上,中學語文教學所涉及的文學作品是有相當的廣度與深度的,比如:李商隱的《錦瑟》詩是中學語文課外閱讀篇目之一,對于這首非常晦澀、含蓄、“幾同無字天書”詩歌,中學語文教師如果不了解中國古典藝術的一般審美特征,是很難說得上為學生的欣賞活動提供指導的。對于教師文學理論素養的要求是貫穿于中學語文教學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學的性質、特征、文學的構成、文學的創作、鑒賞、發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學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作品,其內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學類型。如何引導學生展開對這些作品的欣賞和閱讀呢?這就離不開對各種文學樣式、創作思潮的理論把握。對于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這些作品的分析,也離不開文學理論中關于“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關理論,而對于《變形記》、《等待戈多》等作品,就離不開對現代主義文學的理論把握。

其次,文學理論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文學理論作為對創作實踐的理論概括,其根本意義在于為人們提供一種從理論的高度去認識、評價具體的文學現象的能力。文學理論作為中文系的一門基礎理論課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識性學科,不是僅僅介紹各種文學理論知識和各家各派的觀點就行了,關鍵的是它必須闡明文學理論本身的”學理”,著重培養學生分析、闡發作家、作品以及各種各樣的文學現象的能力,使他們對文學的認識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觀的層面上。它當然要介紹各種各樣的文學理論觀點,但不能滿足于單純的知識介紹,更主要的是要為學生面對紛繁復雜的文學現象提供一種認知方式。向研究型、學者型的教師轉化,這是我們對中學語文教師的理想要求,我們很難想象一名基礎理論匾乏,缺乏較強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畢業生能夠成長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因此,在高師院校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中,對各種理論問題的內在意義、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的把握,最終都指向為學生提供一種理論思辨能力,引導學生對具體的文學現象從理論的高度上展開思考,通過不斷加強這種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

再次,文學理論應當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分析各種文化現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養他們能夠面對現實進行思考的能力。”文學是人學”,文學是對人類生活狀況的整體反映,文學作為人類文化的載體,它總是與人類的政治、經濟、歷史、宗教、哲學等文化現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文學理論固然是以文學為研究對象的,但這種研究并不僅僅局限于文學本身,它通過文學涉及人類廣泛的社會現象、文化現象。當前文藝學領域正在發生的“文化論”轉向就體現了這一內在要求,它強調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價值閱讀”,發現文學所承載著的文化意義。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文學理論教學不僅要傳授關于文學的一般知識,更要從文學的角度出發,教會學生如何面向現實進行理論思考,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分析、評價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文藝作品中所蘊含著的文化意義。特別是近十年以來,文化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典意義上的文學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網絡、大眾傳播媒介的出現、“文化工業”的興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文學與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復雜地結合在一起,文學理論要取得鮮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視這一趨勢的存在,一名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不僅應當具有闡釋文學經典的能力,還應當具有引導中學生面對現實社會中豐富、復雜的文學現象、文化現象進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師范院校文學理論課程教學與研究的現狀而言,有兩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學理論本身的實踐性問題。在高等師范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當代中國文藝學學科體系主要是以文學概論為基礎,以美學、西方文論、中國古代文論以及馬列文論為輔的課程體系。從知識結構方面來說,這一體系是無可非議的,它很好地涵蓋了古今中外關于文學的一般觀念,能夠反映出不同時代,不同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人們對于文學的一般規律的認識。但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看,這一體系在強調了學生對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相關知識的掌握的同時,卻對文學理論本身所固有的實踐性缺乏足夠的重視,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往往不得不面對一種現象:基礎理論與文學實踐相脫節,文學理論課程與文學史、作品選課程各講各的,文學史、作品選讀的課程往往對文學理論問題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往往與具體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的研究相脫節,這種趨勢在近年來尤其嚴重。理論為文學史、文學批評提供指導,在很大程度上淪為一句空話。特別是近二十余年來,當代中國社會的審美意識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我們的大學文學理論課程往往無視這一變化:“文藝學研究的范圍局限于經典的作家作品(甚至連在西方已經經典化了的現代主義的文學藝術作品也很難作為”例子”進人文藝學教材),并且堅持把那些從經典作品中總結出來的”文學特征”當作文學的永恒不變的本質與標準,建立了相當僵化機械的評估一篩選一排除機制。這就日益喪失了與現實生活中的文化一藝術活動進行積極對話的能力”(陶東風《大學文藝學的學科反思》)。知識僵化,脫離實際,不能解釋現實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復雜的文學問題。這成了人們對于文藝學學科的一個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問題是:如何面對人類豐富的文藝理論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能夠較全面地對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學現象進行闡釋的文學理論體系。中國現代文藝理論體系處于西方文化的絕對影響下,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特別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西方文藝觀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觀念、新理論不斷涌現,理論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論界的一道基本景觀,這些理論往往自成體系,在不同層面上都具有自身的價值,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對其加以整合,這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這一間題突出地表現在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方面,文學理論教材編寫的難度是困擾著文藝學界的一個基本問題。應該說,二十余年來,國內文藝學研究有了巨大的進展,但文藝學研究成果向教學領域、教材編寫領域轉化的效果卻還很不盡人意,其中困擾著大家的一個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內容的先進性和普適性的關系的處理問題,對這兩者關系的處理,也就是教材的編寫者的學術個性和教材涵蓋當代學術進展的客觀性的關系的處理問題。

從中國當代文學理論體系的發展演變過程來看,在蘇聯文論模式的影響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學理論體系主要建立在現實主義反映論的文學觀的基礎之上。作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著廣泛影響的大學文學理論教材,以群主編的《文學的基本原理》雖然承認”萬古不變的文學原理是不存在的”,對于文學理論的研究應該”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系起來加以考察”川,但在具體的理論闡述中,教材卻以反映論的理論模式代替了對古今中外紛繁復雜的文學現象的認識,觀念嚴重滯后,知識老化、僵化。當前文學理論界對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著足夠的認識的,也在突破這一模式方面做出過許多努力,近幾年所出的幾樣教材的確有不少新意。但是,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論上的前沿性的同時,卻又r帶來了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對各種理論觀念的整合差強人意,特別是在本科文學概論教材的編寫中,對于大學本科低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文學素養考慮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論問題往往過于寬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談,但什么都談不透,整部教材讓學生覺得晦澀難懂,教師也很難取舍。

針對上述各種情況,對于當前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教學,有幾方面的問題需要我們進行認真的思考并作出相應的改革。這主要涉及到優秀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加強,特別是應注意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性與時代性,加強文學理論、文學史與作品選之間的聯系,開設富于實踐性的文學批評與鑒賞課程,同時,作為對轉型期時代文化狀況的回應,把文化研究納人到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系統之中。

教材的編寫是文學理論課程建設的難點之一。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傳播方式的改變以及“全球化”的趨勢使我們從以往那種單一、封閉的環境之中走了出;來,地球上每一種創作思潮、理論觀念都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多元化已經成為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的共同認識。表現在文學理論界,理論上的創新、學術觀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論觀念、審美取向各領數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種各樣的文學觀念整合到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文學理論課程體系之中,使我們的理論體系有足夠的覆蓋力,從而獲得更強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學理論成為各種理論觀念的拼湊,而能構成一個自足的體系,這無疑是高校文學理論教學中所巫待解決的問題。如同童慶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樣:“過去文學理論只關注現實主義,不關注現代主義。實際上現代、后現代都要關注,各個方面都要照顧到,這樣才完整”。然而,困難在于: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的建設正處于一種尷尬的“失語”狀態之中,雖然理論界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氣象,但面對豐富的文論資源,不同學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學術興趣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選擇哪些觀點、學說來加以介紹,如何依據教學的需要,把這些觀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統中去,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個問題。

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教材內容的先進性和普適性的關系的處理問題,即既要使教材能夠體現出學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內容的普適性為編者本人的學術個性所掩蓋。大學教材與學術專著有著很大的區別,優秀的學術專著往往帶有著者鮮明的學術個性。而對于文學理論教材而言,它不應該只是講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應當客觀地介紹人們對于文學的性質、特征,文學作品的構成以及文學創作、鑒賞及文學發展的一般規律的認識。文學理論教材的個人風格,不應沖淡其理論的全面性、普適性,而應當綜合本學科國內外主要的成果,特別是對于作為基礎課程的“文學概論”課,它應具備較強的知識性,應當在綜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具有普適性的文論體系,而不宜過多的強調編寫者個人的學術興趣。其中應特別注意文學理論研究成果的繼承與創新問題,如果我們缺乏對當代學者科研成果的吸納,教材便往往缺乏時代感,與時代相脫節,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對以往學者研究成果的繼承,如果僅僅因為“創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優秀成果,就會使文學理論失去豐富的學科資源而顯得漂浮、淺薄。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者應當具有廣闊的學術視野、海納百川的學術胸襟,把歷史上不同學者關于某一文學理論問題的優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應避免把教材作為宣講個人學術觀念的地方。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間題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論的深淺程度問題。20世紀世界文學理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此我國的文學理論研究界也給予了充分的注意,這對于全面地反映當代文學理論的發展狀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對于《文學概論》這樣的課程,在注意到人們關于文學的觀念的多元化的同時,是否也應當考慮到其作為基礎課程的性質,內容不應過于繁雜,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術語名詞滿天飛的局面。“文學概論作為講授文學理論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識的課程,是文學理論的初步。文學理論中所包含的各個方面的問題,它都概括地講到,但它只講最基礎的東西,不涉及其中比較專門的復雜問題。它是概論,不是專論”。一方面,文學概論是為大學低年級學生所開設的一門課程,這一階段的學生文學方面的素養還相對不足,如果這一門課過于艱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響到他們學習理論的效果,甚至影響到他們學習文學理論的熱情。另一方面,師范院校的文學理論課不是培養專業的文學理論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養合格的中學語文教師,我們在注意到引導學生了解文學觀念的豐富性的同時,是否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學以致用問題呢?因此,對教材所涉及的理論問題的深度與廣度的慎重考慮是我們在教材編寫中所必須注意到的。

就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建設而言,傳統上分層開設課程的做法是值得繼承的,在大學低年級以開設文學概論課為基礎,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理論素養。在大學三年級以后逐漸開設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等文學理論的分支課程,分別在相應的領域作進一步的深人學習。在此之后,可結合師資狀況開設中國古典美學、文心雕龍研究、當代文學思潮研究等專業性較強的專題課程,對這類課程必須突出其選修性質,以適應不同學生的興趣。

問題的關鍵是必須是對每一階段的具體某一門課程開設的價值、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當有一個較為明晰的認識。從提高學生文學理論素養的需要出發,我們可以把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課程分為三類: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文學概論”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其目的在于向學生介紹歷史上人們對于文學的性質、特征,文學作品的構成以及文學創作、鑒賞及文學發展的一般規律的認識。它是文學理論的初步,基礎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開設一般放在第二、三學期比較恰當。

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是在學生學習了“文學概論”課,對文學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經過對文學史的學習、閱讀了一定數量的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中國、西方文學理論發展的一般狀況。它是在“文學概論”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深人,如果說“文學概論”課是側重于對歷史上人們關于文學的本質、規律的綜合性的介紹的話,那么“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等課程則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學理論的發展歷程中,具體了解不同時代、不同理論家關于文學的認識發展過程。這類課程可列為專業必選課,放在三年級開設較為恰當。對于馬列文論、美學原理這些以往在文學理論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課程,就其性質而言,它們在內容、課程性質方面與文學概論課多有重復之處,將其作為必修課并無多大的意義,可將它們歸人選修課的范圍。專業選修課的開設對于學生理論素養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視的,但在這一類課程的開設中應當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必須突出其選修的性質,以適應不同學生興趣的需要。另一方面,這一類課程為提高課,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它的開設應當根據各個學校的師資條件而定,在此類課程的開設上,應特別強調教師的學術特長,以保證其學術性,達到引導學生在相關問題的研究中提高理論素養的目的。

在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建設中,對傳統的文學理論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們需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

首先,應加強文學理論課程的實踐性,改變文學理論與文學史、作品選讀之間相互脫離的現狀。文學理論來自于對文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它源于實踐而又面向實踐,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沒有任何理論可以超越具體的實踐而存在。文學理論并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最終目的,它應當為學生提供理論思維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提高其闡釋、分析具體文學現象的能力,這些能力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就可以實現的,而只能在學生的具體實踐中才能完成。在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學理論的教學往往成為抽象的理論灌輸而與鮮活的文學實踐相脫離,理論因為與生動的文學實踐相脫離而顯得抽象、缺乏實際意義。這正是導致學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缺乏闡釋具體作品的理論素養,另一方面卻認為高校文學理論課程缺乏實際意義而應當削減課時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加強文學理論課程與文學史、作品選讀之間的聯系就顯得特別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學校雖然也開設有文學批評課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評理論的講授,對于文學批評與鑒賞的實踐性質缺乏充分的注意。與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夠針對這種狀況,開設文學文本解讀、文學批評實踐等課程,在對具體文本的解讀中培養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這是很值得借鑒的。

上一篇: 形式與政治論文 下一篇: 本科計算機畢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 亚洲天天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亚洲鲁丝片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