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7: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歷史與社會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社會文化理論與課堂互動的關系
在二語習得理論看來,Krashen認為教師對學生學習知識的可理解性輸入會導致語言習得的發生。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何為可理解性的知識輸入,無法給予準確的界定。但是不可否認學習一定要有外界知識的輸入,這是學習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在Swain看來,語言輸出(學生的語言輸出)才是導致語言習得發生的條件。在習得者語言輸出的過程中,檢驗是否已掌握其語言知識。但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語言輸出從何而來?答案不言而喻,即是有輸入作為基礎。但在具體的語言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論是側重Krashen還是側重Swain的理論,都會相應地忽視另外一方面。實踐證明,能否將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一直以來是學者和研究人員所致力的方向。眾所周知,人是外在社會環境中的一分子,而非孤立存在的個體。因此人類的語言具有社會性。人類又有文明的歷史,因此人的語言具備了歷史性的特點。因此社會文化性是人類語言的一個顯著性特征。單獨地去研究人體的人而脫離語言學習的環境是不正確的。在Vygotsky看來,語言學習的內化是由社會變化而引起的,個人的主觀知識需要經發表而轉化為使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觀知識,這一轉化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過程。因此,客觀性本身應被理解為社會性。也就是說語言的掌握與習得過程是學習者由社會層面轉化或內化到人的心理層面的。三本院校的英語課堂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對而言基礎較為薄弱,單詞量較小,語法知識較為欠缺。幾乎無法形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僅教師獨白講授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無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課堂中進行多種形式的互動式教學顯得尤為必要。語言學習者與外語教師在課堂上的互動是二語學習主要的社會互動形式。這就指明了語言教師應更加注重課堂互動的質量。將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最大限度地交給學生進行語言練習,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語言學習方式(GuiMin,2006)。學生的語言輸出應該得到教師較好的引導與指導。不論是關于語言的輸入還是學生的語言輸出的課堂活動,都不能夸大其作用。課堂活動的組織應該充分考慮到師生間以及生生間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2.1視聽說相結合的方式在綜合英語進入主題課文的教學前,先讓學生觀看一段背景視頻,然后根據內容進行相應的提問。觀看視頻后,先將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該形式是學生個體間的互動。作為同伴(peer),彼此間的語言水平比較接近,同伴間的話題討論可最大程度地給予對方腳手架的作用,從而促使更深入的討論。這種情況下教師組織的協作學習即生生間的討論與交流,可以積極地促進學生的意義建構的發展。小組討論后,由小組內部推薦出一名代表與其他小組的代表進行全班范圍內的話題討論。在全班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其中。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充當了腳手架的作用。在社會文化理論看來,教師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是建構內在心理表征的過程,課堂里學生并不是把新知識生搬硬套地移到大腦中,而是與頭腦中已存的舊知識即自己已有的經驗作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互動根據教學內容創建情景,并且為學生提示新舊知識之間的線索促使學生建構新知識。在課堂中,教師就如同學生習得知識建構的橋梁。教師對學生的語言水平有較好的認識,這使得教師能夠通過“最近發展區”給予學生語言學習的指導和幫助。
2.2教師課堂講授(也稱之為獨白講授)與課堂提問相結合的方式當教師講授新單詞或語法點時,對于學生而言這些知社會文化理論在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的應用李倩(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沈陽110167)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894(2012)14-0118-02外語識往往是枯燥無味的,此時學生基本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因此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學生的課堂提問可引發學生對過去已學知識的聯想。同時,也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例如,對可接受性詞匯的考查,當提到生氣一詞時大部分學生可能想到的是furious,而教師此時可以運用其他類似的表達方式引發學生的聯想,即通過提問關于該詞的近義詞有哪些。例如,同類的表達還有blowup,flyoffthehandle,loseone’scool。因此,進行課堂互動為進行對話交際提供了機會和可能,使語言學習不再是孤立的無生命的符號堆砌的過程了。
1 社會文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論和內化論。中介論認為人所特有的高級認知功能在低級生物性功能(如聽覺、嗅覺)的基礎上產生,以社會文化的產物——符號來中介個體和社會物質世界的關系。人是運用符號工具作為輔助手段來控制和重組低級生物心理過程(這種過程大部分屬于自動的對外界刺激的反射),這種控制使人區別于其他物種,是自覺而有意的,以間接地調節與他人、與自身、與世界的關系。本文由收集整理符號工具包括數字、計算系統、音樂、藝術成果、文學作品,尤其是語言。通過社會互動,語言符號才開始在行為中由外到內發揮心理工具的作用,也就是將自然的心理過程轉化為高級認知功能。
中介的一種形式是調節。調節分成物體調節、他人調節和自我調節。物體調節指個體直接受周圍環境的控制和影響;他人調節指兒童的思維和行動依靠成人的語言;自我調節指兒童能夠依靠自己的語言思維和行動。
在二語學習中,他人調節指學習者在老師、父母、同伴等的指導幫助下進行協作式交談的學習;自我調節指學習者具備了自主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是從他人調節到自我調節的中介過程,依靠面對面的交流一起解決問題。
內化指社會成員把交際活動中的符號產物轉化成心理產物以中介自己的心理活動的過程,是從社會關系或更具體說是社會相互作用逐漸向個人內心品質轉化的過程,并使個人掌控自己的大腦。維果茨基指出,內化過程是從人際活動的心理間平臺轉化成個體的心理內平臺的過程, 內化是通過模仿機制形成的,內化的關鍵在于人具備模仿他人有意識活動的能力。但這種模仿并非機械重復,而是受制于社會文化調節,只有當學習者積極參與社會交流或者在自我話語中創造性地模仿他人的話語時,語言輸入才起重要作用(lantolf & thorne, 2007:201)。
社會文化理論還有一些其他概念,比較重要的是最近發展區和搭架子。
最近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指“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發展水平在成人指導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最新研究表明,最近發展區可以:(1)在專家與新手之間的互動中,能力通過社會互動轉移給新手;(2)在新手與新手的互動之間,能力相當的同伴通過合作、討論得以構建(donato, 1994)。
最近發展區是由教育所創建生成的,兩種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也由教學動態來決定,且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最近發展區的向前發展就是學生學業的不斷進步。維果茨基認為“教育學不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昨天,而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明天為方向。只有這樣,教育學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激起那些目前處于最近發展區的發展過程。繼而他發現,就教育過程而言,重要的不是著眼于學生現在已經完成的發展過程,而是要關注那些正處于形成的狀態或正在發展的過程。
而搭架子指任何成人——兒童或專家——新手的協作的行為。兒童或新手還不能獨立運用某些知識和技能,但可以通過談話借助對方給予“搭架子”的幫助獲得期望的結果。兒童或學習者通過專家或較成熟者進行協作式交談,實現共同理解而最終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wood 等認為支架式幫助有以下六個特點:激化完成任務的興趣;簡化任務;維持任務目標的方向性;突出任務的關鍵特征,以及目前任務完成狀態和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控制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挫折;提供示范。
2 社會文化理論與認知語言學的主要區別
在二語習得研究方面,目前主要有兩大學派:認知派和社會文化派,二者的語言觀、學習觀、研究對象和哲學傾向都不同。一般來說,通過分析事物對立面,更能認識事物本身。這也是社會科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因此,這里談談社會文化理論與認知語言學的主要區別。
在語言觀上,認知派認為語言是心理現象,由抽象規則組成,存在于個人大腦中;社會文化派則認為語言是社會現象,與文化混為一談,無法分割,存在于人們的交際活動中。在學習觀上,認知派認為學習發生在個體內部,學習者將輸入有選擇地整合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通過不斷輸出,逐步將陳述性知識轉化成程序性知識;社會文化派則認為學習是社會參與的結果,學習者運用語言參與社會交際活動,獲得語言和文化知識,轉而成為個人腦內活動的材料。在研究對象上,認知派主張二語習得研究的對象是第二語言的運用,而不是語言習得,語言的使用和語言習得是不可分割的,研究的焦點在于社會/互動因素
及其對語言使用產生的影響。認知派認為學習的最終狀態是學習者的語言水平達到目的語水平或者出現僵化現象;社會文化派認為語言學習沒有最終狀態,學習者永遠都處于學習狀態之中。在哲學傾向上,認知派主張現代派觀點,堅持人和社會環境互為獨立實體的二元論觀點,認為無論社會環境因素發生多大改變,二語習得終究是心理過程,語言學習所處的社會環境變化不會引起習得方式大的變化;社會文化派主張后現代派的觀點,認為社會文化環境中的語言使用對二語習得起著根本性而不是輔的作用,人類心智機能的起源和發展都包含在社會和文化的互動之中。
3 社會文化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指導
3.1 充分學習中外優秀文化
前述內化論認為社會文化理論認為語言學習并不完全依靠學習者對語言知識的內化,批評認知框架下的二語習得研究忽視了社會文化環境對學習過程的影響,進而強調社會環境對語言學習的重要作用,強調人類心智機能的起源和發展都包含在社會和文化的互動之中。因此我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充分學習中外優秀文化,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加深自己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這對內化學生學習能力有益處,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語句隱含的意思,領會作者的意圖,掌握語篇結構,真正學會英語,有效提高交際能力。
3.2 引導學生參加用英語做事的社會實踐
社會文化理論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在人類獨特的認知功能中的核心作用,把語言習得看作是將社會活動和認知過程聯系在一起的社會文化現象(lantolf & thorne, 2006)。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參加用英語做事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創造性地模仿地道的英語。只要我們指導學生多動腦筋,多下功夫,就會找到許多用英語做事的社會實踐,比如到在本地召開的涉外商務洽談會、博覽會、體育比賽中做翻譯助理、志愿者,到外國人經常出入的場所兼職,主動找外國人交流,在網上和外國人聊天等等,方式多種多樣。
3.3 激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如前所述,維果茨基認為,就教育過程而言,重要的是關注那些正處于形成的狀態或正在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對學生剛學到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要趁熱打鐵,及時復習,及時運用。這樣,學到的東西才能過手,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為此,我們要認真分析哪些是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據此制定及時循環,及時復習的計劃。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能力一步一步穩固形成,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3.4 引導學生協作式學習
二、教師在大學英語詞匯
教學中的中介作用詞匯學習不是孤立的學習,而是有意義的認知建構。Vygotsky認為認知發展是社會共享活動內化過程的遷移。知識只有在個體作用和互動環境下才有意義。通過課堂各種形式的活動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構建和諧的語言學習環境,從而有效發揮教師的中介作用。
(一)教師是詞匯材料的選擇者和解釋者
臨近發展區是指“實際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Vygotsky認為要讓學習者盡可能地發展其潛能,學習的內容和任務必須高于學習者發展的步伐。在最近發展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作用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從當前區域走向高一層的發展區。大學英語教師必須清楚學習者實際的詞匯水平,包括詞匯量的大小,對詞匯的理解深度等,設定合理的詞匯學習目標,從而激發學習者的潛在發展水平。一個很好的詞匯教學材料應具有以下幾個特征:適合語言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可為語言學習者提供平衡的學習機會;通過有效的方式監控和測試學習者對詞匯知識的使用[5]。語言學習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學習并掌握全部的英語單詞,教師就要按照實際語言交際的需要為學生提供合理的詞匯表,這個詞匯表可以按照高頻詞,學術詞和技術詞[5]來界定,也可按口語詞匯表、聽力詞匯表和閱讀寫作詞匯表來提供。需要注意的是口語聽力對詞匯的要求少于閱讀寫作對詞匯的要求[5]。Vygotsky認為開啟內化的關鍵在于人類具有模仿他人活動的獨特能力,這種模仿不是簡單的重復過程,而是以目的為導向的創造性的認知活動。詞匯學習是一個思維的過程,是把見到的某種東西內化的過程,而認知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在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即概念形成和推理過程中,人的生物構造,身體經驗以及人的感覺知覺能力(觀察、選擇、注意力)和人的想象力(圖式組織、心理意象、隱喻和轉喻認知方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6]。這樣的認知過程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認識世界的過程。正如Nation所說:“詞匯知識可以使語言得到應用,關于世界的知識又增長詞匯知識并促進語言的應用”[7]。展現在語言學習者面前的詞匯材料如果不能合理地使用,也不會促進詞匯學習的效果。完全習得詞匯應包括對詞匯形式的認識和詞匯深層含義的理解。由于學習材料對于詞匯學習者來說都是未曾接觸過的,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習者對詞匯形式的認識和詞匯深層含義的理解上就要起到解釋者的作用,也就是教師的中介作用。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使得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目前的詞匯水平和要求之間的差距,從而縮短發展“最近發展區”的時間。
1•教師幫助學習者認識詞匯的形式
詞匯形式是詞匯學習的根本。如果沒有詞匯的形式,那詞匯學習就是空談。人們一貫的假設是語言學習中意義的學習更重要[8]。許多語言教學者對此提出了異議,Laufer[9],Ellis[10]和Bo-gaards[11]認為對語言形式的認識可以更好地幫助語言及詞匯的發展。因此,教師的任務不僅要為學習者提供詞匯的材料,還要幫助學習者認識詞匯的形式。
2.教師幫助學習者理解詞匯的深層含義
僅僅掌握詞匯的形式只是詞匯學習的第一步,詞匯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使用詞匯,因此理解詞匯的深層含義是必要的。詞匯學習還有一個標準就是“再認”和“再現”。教師需要根據語言材料幫助學習者理解詞匯不同層面的含義要求,這個要求也體現了以意義為核心的輸入(meaning-fo-cusedinput)的思想。通過“閱讀”和“聽”使得詞匯輸入是可理解的[5]。這個過程是學習者由“他人控制”向“自我控制”的轉變。
(二)教師是詞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社會文化理論中“支架”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中憑借自己的能力無法完成任務時,教師可以搭建“腳手架”來支持他們學習。當學生能夠達到目標高度時,腳手架就可以被撤離。Carter[12]和Stahl[13]認為課堂上,單純的詞匯學習對于提高學習者習得詞匯并沒有多少效果。只有與其他教學活動相結合的詞匯學習才是有效的。這也符合語言學習的社會性特征。由于詞匯學習的層面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詞匯學習活動不能是單一的。詞匯學習活動應與其他教學活動相配合,比如與“視聽”教學活動結合;與“口語”教學活動相結合;與“閱讀”教學相結合;與“寫作”教學相結合[14]。教師在這些活動中應該是有效的組織者。同時,學習者與同伴也可以在這些活動中互相支持。
1.詞匯教學與“視聽”教學活動相結合
詞匯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記憶的。而人類在記憶的時候,視覺會給予很大的幫助,視覺幫助下的記憶會有長時間的效果,并難以忘記。一些語言教學工作者曾在這方面做過實驗,比如Shepard和Standing,他們的實驗都表明視覺幫助的記憶成功率和持有率會高于沒有視覺刺激的記憶[15]。同時,人類對于事物的記憶有兩個系統[16],一個是文字的,一個是視覺的,如果這兩個記憶碼能夠重合,對于詞匯的記憶也就會更深刻。同時,語言的環境不僅僅是指文字的環境,也同樣包括非文字的現實環境。傳統詞匯教學中,教學工作者往往把語言的環境認為是文字的環境,并且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只能給學生提供文字的環境。而研究表明,非文字的環境對詞匯的記憶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課堂詞匯教學不僅要給學生提供文字的語言環境,還要提供非文字的語言環境,比如幫助詞匯記憶的聽力材料,圖片,視頻。由于計算機自身的特點,目前能夠給課堂詞匯教學提供這些環境。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在近期成為世界上許多語言教師關注的領域。并在現代語言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7]。計算機可以幫助語言教師實現語言課堂上的語言真實和語言交互。Green[18]認為利用多媒體可以使詞匯教學更有效,是因為多媒體可以提供更多的詞匯展示和變化的語言環境。Diez等研究者[19]曾用電影進行詞匯教學,并報道說電影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詞匯學習的參與程度。Choi[20]也采用了電影來進行詞匯教學,Choi發現學習者對使用電影教學是歡迎的,但選擇什么樣題材的電影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的作用就是為學生選擇適合學習階段的視聽材料,幫助學習者提高詞匯學習效果。
2.詞匯教學與“口語”教學活動相結合
詞匯教學與“口語”教學活動相結合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提高詞匯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辯論”。一些學者認為與教師的辯論有助于詞匯學習的提高,一些學者認為與學習伙伴的辯論也能促進詞匯學習的提高[14]。除了辯論之外,以下幾種方法也適用于詞匯教學與“口語”教學結合:一是模仿視聽材料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可以使用剛剛獲得的詞匯進行模仿。對于程度較高的學習者,教師應鼓勵他們進行語言創新,發展語言能力。二是短劇表演。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學習者深刻理解詞匯運用的環境。這個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把語言認知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更高的水平。三是新聞播報。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生通過口語練習來熟悉最新的現實詞匯。課堂上,有效的口語活動會激發學習者大膽使用這些合適的詞匯,掌握這些詞匯的使用環境。因此,教師在口語活動中的作用就是選擇合適的話題和方式激發學習者使用詞匯。
3.詞匯教學與“閱讀”教學活動相結合
人們一致認為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習者提高詞匯量,但如果是沒有目標的閱讀,并不能保證詞匯量的提高。Hu&Nation[21]認為為提高詞匯量而準備的閱讀材料需根據學習者的級別每50個單詞有一個不認識的單詞。Min[22]通過實驗證明伴隨有詞匯練習的閱讀比單純的閱讀更能提高學習者的詞匯習得,增加單詞量。由此可見,無論是泛讀還是精讀,教師須根據不同的學生級別設定不同的閱讀活動,并在合適的時候給學習者做出詞義的解釋和指導。
4.詞匯教學與“寫作”教學活動相結合
社會文化理論認為,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向學習者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而是用語言作為認知的工具,使學習者發展思維并通過語言認識社會,這個思維過程的形成是學習者成長、獨立的過程。寫作不是單純的詞匯應用,而是通過詞匯的使用幫助學習者思維的形成。寫作過程是一個詞匯產出的過程。在寫作過程中,學習者需要把自己所知詞匯呈現出來,這是一個“再現”過程。寫作是一個很好的使學習者加強詞匯知識的辦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中介作用就是:第一,注意寫作選題的合適性。合適的選題會激發學習者使用更多和有效的詞匯。第二,注意寫作問題的多樣性。如果只有一種寫作文體,學習者會厭倦,因此寫作文體要合理,并時常變化,以提高學習者使用詞匯寫作的興趣。
(三)教師是詞匯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和詞匯測試的策劃者及研究者
根據社會文化理論,教師的中介作用絕非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傳遞者,兩者之間的根本區別在于:教師作為信息傳遞者在課堂上的主要作用是示范和講授知識;而作為中介者的作用是賦予學習者能力,即幫助學習者獲得發展進步,學會處理問題,適應各種情景和變化,掌握應對各種挑戰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策略。社會文化理論認為動機和目標對學習過程和結果起著重要的作用,確定學習者的學習目標和動機,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中介作用的一個重要體現。教師在引導學習者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應做到:
第一,結合所選材料和教學方式隱性地促進學習者的自主詞匯學習。關于隱性學習的效果,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研究定論,但隱性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習者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12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更是壓在每個教師肩上的一副重擔,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略談幾點體會。
第一,改變教師觀念,不斷努力學習,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
歷史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于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歷史教師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分析。要“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就是為了不教。相比于傳統教育注重知識的傳授,新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師應更注重學法指導,其實學法比教法更重要,因為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學法才是知識轉變為能力的橋梁和紐帶。
教師的功底決定了教學的深度和力度,教師的視野和知識面的廣度也影響著學生視野和知識面開闊。因而,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在充實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應廣泛涉獵其它學科的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
要從實踐出發,主動走出課堂,面向社會,了解社會實際,積極尋找和發現社會上可供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資源。只有自己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廣博的知識面,才能在課堂上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傳授知識。
第二,創設情境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動,學生靜。是一種傳授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學生總是站在歷史發展的旁觀者的角度看問題,即使再感人的的歷史事原上草 教學論文實也無法激起他們的內心波瀾。如何改變這一狀況,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歷史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歷史人物的內心,使其如身臨其境,體驗人物的心靈, 思考歷史的時限性和復雜性。如講隋煬帝的功過時,我們可以采取模擬當時情景的原上草教學論文方式,先讓學生閱讀相關資料,然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意見不同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雙方可以辯論,這樣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三,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有位哲人曾這樣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存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對關注、認同理解歷史知識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課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導入語言需要簡潔、有效、貼近學生生活,最好是學生已知而且感興趣的問題,有效的歷史課應該有個精彩的開端。
新穎高效的導入教學,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先聲奪人,能抓住學生求知的欲望,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就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教學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這些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產生感情的共鳴。易中天、紀連海的講解為什么引起得到大家的關注?因為他們的講解生動,語言睿智,善于設問,充分調起了聽眾的胃口!同樣的道理,老師的情緒會感染我們的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
第四,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形象直觀”等特原上草 教學論文點被廣大教師所采用,其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于歷史教學中的情景再現。由于歷史是一個包羅原上 草教學論文萬象的學科,它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方面的內容,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很輕松地聚集起盡可能多的資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的加以利用。如講《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課時,我利用《開國大典》的視頻原 上草教學論文來導入。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那讓人熱血沸騰的天安門廣場,同學們被當時的情景所感染,他們興高采烈,群情激昂。
在西安成功舉辦的首屆報告論壇,定位為大學的公共計算機課程教學,在全國高校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力地推動了新一輪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本屆論壇則側重于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同時將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與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研討交流納入到同一個平臺上,有利于發揮學科整體優勢,使基礎教學與專業教學相互交流促進。本屆論壇突出兩個重點,一是信息化進程中計算機學科發展與專業設置、核心課程建設;二是計算機實驗教學、實驗環境建設與工程實踐的探索。計算機課程報告論壇正逐漸成為高校計算機教育界最具影響力的盛會。本屆論壇的特點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前所未有的熱情。本屆論壇專家、教師熱情非常高,到會專家、教師超過第一屆,有300余所高校計算機院系的領導參會。因會場限制,仍有不少教師希望參加而未能到會。近800個座位的主會場座無虛席,有些分會場的教師只能站著聆聽精彩的報告。本屆論壇收到教學論文投稿300多篇,經過程序委員會評審,最終錄取160余篇進行分會場報告和會議期間的張貼交流,會后將組織論文出版。
2.高屋建瓴的報告。本屆論壇報告層次高。李未院士的報告“當前形勢對計算機本科教育的要求”,從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結合高等教育的發展方針,指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建設新型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計算機學科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必須與國家的發展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周巢塵院士的大會報告,把一線教師領到了計算機學科發展與應用的前沿。北京大學李曉明教授、國防科技大學王志英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馮博琴教授的報告從多個角度介紹了計算機教育改革中的熱點問題。這些報告令廣大一線教師受益匪淺。論壇當中不少教師表達了興奮的心情:“參加本次論壇太值得了!”
3.國際化的交流平臺。論壇邀請了美國ACM計算機協會教育委員會前主席Russell Shackelford教授,他結合美國ACM、IEEE-CS等聯合制訂的計算學科系列教學計劃報告CC2001―2005以及美國目前計算學科的現狀,作了題為“為什么目前計算科學教育困擾學生、教師以及院系領導者?”的大會報告,開闊了大家的視野,美國計算機教育面臨的問題和他們的做法,也為國內教師提供了借鑒之處。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張曉東教授結合體系結構課程的教學,介紹了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推動和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的學習和思考。他的一些思想和做法使與會教師很受啟發。本屆論壇通過同聲傳譯手段提高了國際化交流的效率和深度,現場活躍的提問也把會場氣氛推到了,論壇從內容安排到會務細節上,都為構建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國際化交流平臺做了有益的嘗試。
4.豐富多彩的內容。本屆論壇的內容設計更加豐富、組織安排也更加有序。本屆論壇除安排8位專家做大會報告外,還安排了6個分會場48位專家教師做專題報告、100多篇論文張貼交流、5個專題討論(Panels)分會場等。發動和邀請的會議報告人、報告主持人、Panels主持人等近80人,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參與。譬如第三分會場以主題為“計算機學科發展與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建設”的分專題報告,吸引了近200位老師參加。一位來自赤峰學院的老師表示,高等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在計算機專業和相關的新專業建設方面存在著很多困惑和問題,這些問題靠一個學校去想、去解決是有局限性的,通過這些專題報告,發現很多問題是相通的,可以獲得很多好的想法和思路。
5.創新的組織形式。本屆論壇新設立的5個專題討論(Panels)分會場,為專家和教師創造了更易于互動的形式。為了使每個Panels討論的問題更有針對性、更有啟發性、對廣大一線教師更有益,會前論壇秘書處通過與專家、教師的交流和意見征詢,為5個Panels準備了30個討論題目(5個主題和25個子問題)。每個Panels的多位主持人通過這些問題,啟發、引導與會教師展開討論。常常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與會教師爭論熱烈,臺上臺下頻頻交鋒,不時撞出新的火花。這種形式令參會者耳目一新,而且對話專家權威性高,使與會教師收獲很大,也孕育了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新的思想。
本屆論壇得到了許多專家教師的高度贊揚。李未院士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報告論壇有利于把廣大教師聚攏起來,按照國家的發展目標,抓住教育優先發展的有利機遇,促進各個學校的計算機學科教育獲得更好的發展。RussellShackelford教授在談到自己對此次論壇的看法時說:“這個會議組織得非常好,雖然是第二屆,但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歷史悠久的會議,規模盛大,組織井然有序。在美國也很少見到規模這樣大、組織這樣好的會議!”
她堅守愛的教育,堅持“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教與學的改進,指導的《鏗鏘紹韻——紹劇“猴戲”的起源與發展探究》《紹興酒文化研究》《紹興歷史街區保護研究》等八項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獲中國少年科學院一等獎和省一等獎。
【教育信條】用心愛我的學生,讓學生的身心在關愛中健康成長。
《教學月刊·中學版》作為全國中文類核心期刊,經常收到如趙寅芬老師這樣優秀教師的研究論文,我們經常是“先見其文,再遇其人”。筆者認識趙老師也是如此,先拜讀了她的論文,然后再赴紹興采訪了她。初次見面,趙老師優雅而親切的言談,流露出其深厚的文化功底。當談到為人師表者的責任與義務時,她對“傳道、授業、解惑”有著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對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有著獨特的見解。在談話中,每每講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趙老師總能找到合適的例子,而當她描述起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經歷時,眼神舉止之間無不透露出滿心的歡喜與熱愛。而且總要提到自己從中得到的收獲和體會,以及她又是如何把這些體會教給學生的。她告訴筆者,對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正切合其性格——熱情、開朗、愛究根刨底。期間師生關系緊密了,在挖掘師生潛力的同時,對家鄉紹興地區的文化特色也進行了總結分析。她多次提到,在課堂上她很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她用紹興地區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的例子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認識到所學知識對于提升人的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隨著研究的深入,她越來越感悟到:研究性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是變革了教師的教學方式。那么,趙老師是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她的實踐探索有什么獨特之處?從她的研究中,我們又能有什么樣的教學啟示呢?
一、十多年漫漫研究路
(一)山重水復疑無路
作為一名在歷史教壇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多年的教師,趙寅芬老師明顯感覺到素質教育雖然實施了這么多年,但是舊的課堂教學模式仍固守不去,課外學習也只能是課堂的延伸。老師的教學點燃不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激蕩不了學生胸中的那層云,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分數的上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學所肩負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會“疑”,然后是探求。因此,趙老師認為:要讓學生學會探究,就得合理應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凡事需得研究,才會明白。”研究性學習教學的嘗試是從課外開始探求的。面對這一全新的學習方法,趙寅芬老師一開始感到很困惑,也走過了一段彎路。首先,她把自己定位過高,把自己當成了專業的研究人員,并決心一定要做出大成果。這導致她心理負擔重。她的研究性學習課題常根據教科書確定研究內容,題目大得驚人,甚至連專業的研究人員都難涉及,如“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與資本主義興起”等。剛開始,學生對這種新穎的研究性學習方法很感興趣,組織小組成員,查閱資料,撰寫研究成果。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生對這些與課堂教學、教材相關的內容慢慢失去了興趣,因為都只是一些脫離生活、書本的內容。研究性學習的課堂也慢慢變成了歷史書本教學的延伸。趙老師的教學與研究也走到了一個瓶頸。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次機緣巧合,在與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員及一些同行交流研究性學習教學時,趙寅芬老師突然想到,為何不從學生熟悉的身邊歷史文化開展研究呢?于是,在2001年,趙老師就圍繞其主持的省級教研課題《歷史研究性課程教學中教師指導作用發揮的研究》,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了探索,從紹興地方歷史文化資源中發掘平時視而不見,但研究價值大的自主學習素材:紹興酒文化、紹劇猴戲文化、紹興書法文化,與紹興英烈、與紹興教育、魯迅與紹興文化等題材。引導學生把自己成長的環境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并開設相關講座,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企業、社區采訪調查。這種從現實尋找研究切入點的做法,有利于學生增強其對歷史的感性認識,拓寬視野。學生在實踐中很容易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再將其與地方史、地方志等文獻資料結合起來,以小見大。這不僅讓學生找到了了解家鄉歷史的切入點,而且也恰恰是歷史思維中小切口、深分析理念的現實再現。
趙寅芬老師與學生在確定研究方案后,就開始了實施,這個實施過程在她的引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如《紹興酒文化研究》課題小組,共同參觀紹興博物館、中國紹興黃酒集團總公司,接著組長對組員進行分工,有的采訪董事長,有的考察黃酒制作車間,聽取技術人員介紹,有的考察鑒湖、咸亨酒店,有的到蘭亭體驗“曲水流觴”、參觀名士故居等,并詳細記錄了活動經過,收集到大量信息。《紹興歷史街區保護研究》課題小組考察了紹興五大歷史街區,參觀了秋瑾故居、故居、大通學堂等地,采訪了歷史街區辦公室有關人員,尋找各種印證課題研究的實物和資料,學生既分工又合作,在附近社區中發放問卷調查表,記錄了活動經過,并在電腦中儲存有關資料,最后由組長負責整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資料收集,再去粗存精,最后由文筆好的王清卿同學執筆寫《結題報告》和《學后感》,顯示調查、研究結果。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盡管沒有驚天動地的成果,但在過程中感受良多,獲益也甚多,正如王清卿同學在《學后感》中所言的:“平日對家鄉的文化視而不見,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竟挖出如此多的學問,一邊是覺著自己以前捧著‘金飯碗討飯’的可笑,一邊感到研究性學習的強大馬力。憑自己的感覺,研究性學習的確讓我們學習氣氛更濃,精神更好。”
《紹興歷史街區保護研究》研究性學習成果較突出地體現了創新性、科學性和主體性,在2004年浙江省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經展示和答辯之后榮獲大賽唯一的社會科學類一等獎。這一學習成果,還在2004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第三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青年科學節上展示交流,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創新建議獲得了國內外專家、學生的肯定以及產生了對紹興的強烈興趣。時任紹興市委書記、市長王永昌對此也給予了極大關注,他讀了《紹興歷史街區保護研究》結題報告后連連夸獎說:“學生能研究這樣的課題,很不簡單啊。”并欣然提筆批示:“……青少年關心古城保護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也是古城保護工作的希望之所在,我們應大力鼓勵更多的人,包括廣大中小學生來關心支持紹興古城保護工作,使紹興悠久的歷史文化不斷得到繼承和提升……”學生的研究成果驚動紹興市委書記、市長,驚動了有關職能部門和專家,并得到市政府8000元科研獎勵基金,受到上海電視臺、紹興電視臺、《紹興日報》、《紹興晚報》、《天天商報》等各家媒體的相繼報道。
通過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嘗試,趙老師深切地體會到一種全新的師生關系,那就是平等合作、共同學習的關系。教師指導而不主導,學生自主而不自流,這樣才能把教師指導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
(三)不待揚鞭自奮蹄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在新形勢下,我必須迎頭趕上”。在2012年浙江省深化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趙寅芬老師在研究性學習原有的基礎上,改編課程內容,開設了校本選修課程《舌尖上的文化——紹興酒文化》,申報該課題的學生很多,人數一再壓縮,仍有60多位學生參加。她計劃通過參觀黃酒博物館、黃酒企業等與黃酒相關的實踐考察,著重對紹興黃酒生產流程、黃酒獨特的釀造工藝、酒典佳話等方面進行研究,讓學生在了解紹興黃酒發展史、黃酒主要品種、釀制工藝、黃酒節等常識,進一步挖掘黃酒文化所蘊藏的深層文化內涵和地方精神,酒與詩詞(介紹賀知章、陸游等名人)、酒與書法(王羲之、徐渭)、酒與戲曲(越劇、紹劇)等,營造“黃酒—文化—情感”氛圍,使學生形成自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從趙寅芬老師研究性學習教學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領悟到:依托地方文化既能發展研究性學習,還能開發校本課程,兩者雖在課程的內涵與實際操作上各有不同,但其落腳點都在于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授生以“漁”。
在采訪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凡好的教學與學習方法,必有可持續性;大凡名師者,似乎都有相通的地方。他們執著于某個方向而不懈努力,并樂此不疲。趙老師就是這樣,她不曾因為別人的意愿影響自己的選擇,不曾因為有更好的就業機會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她在平凡的崗位中獲得了快樂,干出了成績。她把自己的成就感融于學生的成就中,且備感充實。
二、授生“魚”不如授生以“漁”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與“學”是辯證的關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著指導作用,教學工作的完成應該建立在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歷史教育的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這一功能在過去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要使歷史教學與時展同步,就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觀念。在趙寅芬老師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中,常常可以看到教師傾心引情,學生由衷生情,師生、生生之間情感交往的動人情景,這使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培養。在學習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過程中,學生的人格、氣質和修養得到了內化,提高了人文素養。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現“活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和研究的源泉。趙寅芬老師從紹興地方歷史文化資源中發掘平時被忽視但研究價值大的研究性學習素材,引導學生把自己成長的環境作為研究的內容,去尋找他們感興趣和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就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和素質的提高。所以她認為: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不一定要讓學生研究高深的課題,縱使是學生耳熟能詳的家鄉事,只要他們感興趣,就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做,不怕失敗,支持、鼓勵學生自己去尋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有利于改變歷史學科枯燥的面目,使學生愿意親近歷史、感受歷史、探究歷史。
(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彰顯“合力”
在指導學生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實踐過程中,趙寅芬老師認識到:在研究活動過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強化了學生對學習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激勵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養成相互合作學習、分享經驗的個性品質;增強了學生對知識探究性、論證性和批判性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學生形成尊重事實、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升華了學生的道德情感、熱愛家鄉的情感、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和關心社會的使命感。歷史研究性學習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正確、適時地利用地方歷史文化資源,積極吸收本地優良傳統,不僅能使學生成為承襲和弘揚本地區優良傳統的積極力量,而且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歷史教學也將達到較高境界。
緊扣中職德育目標,精心編撰教材,創新德育資源
編輯了三冊富有校本氣息的德育主體教材,即《禮儀與心理》《道德與法紀》和《能力與創業》。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又根據教材進一步拓展課程德育功效的需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理論內化行為的客觀規律,后續開發了《繽紛課堂》《畢業生風采》兩本教材,形成了一整套較具系列性的、完整的德育校本教材,為中職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奠定了物質基礎。
1.德育校本教材的亮點特色。
①貼近實際,源于生活。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平實,通俗易懂,盡減說教色彩。教材盡力貼近學校中職學生的思想行為實際,選用大量的古今典型和案例和學生身邊的實際事例,將抽象的德育理念寓含于現實案例之中力求通俗易懂,輕概念闡述,重事理辨析。
②圖文并茂,事例鮮活。教材大量采用眼下時新的動漫、卡通畫作品做題頭或插圖,既活躍了版面,又適合學生的審美趣味、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③實踐性強,參與面廣。教材十分注重學生的實踐性。各個章節設置了“擂臺比賽”、“談一談”、“議一議”、“辨一辨”等欄目,便于在教學中學生爭辯、師生互動,以達到在議中明理,在辨中懂事的目的。
④自成序列,構成整體。教材從最接近學生切身實際的言行禮儀、心理健康教育入手,然后提升到道德、法紀教育,最后拓展至職業能力與創業精神教育。按照學生從入學到臨近畢業的時間順序,由近及遠安排各冊教材的內容,編排自成序列。同時三冊教材供課堂教學使用,《繽紛課堂》為活動課教材,而《畢業生風采》則作為補充課外讀物,從而構成較完整的教材系列。
2.德育校本教材的良好評價。
①學生的評價。我們先后對1754位學生進行書面問卷調查,聽取他們對德育校本教材的評價,他們認為“很好”、“較好”的評價意見竟高達90.97%的比例。我們曾先后召集107名學生代表舉行座談,同時進行無記名書面問卷調查,100%的學生高度評價,“很好”、“非常好”、“好”、“滿意”、“很不錯”、“不錯”、“較好”則是他們的一致評語。
②學生家長的評價。據我們對收回的1662份學生家長書面問卷調查表的統計,評價“很好”的占47.4%,“較好”的占34.42%,評價“一般”的僅占8.12%。
下表是學生家長對孩子學習教材后行為習慣發生變化的統計。
廣大家長在回答問卷調查“你認為學校德育校本教材哪些內容對孩子影響較好?”這一問題時,一致肯定教材的教育作用。
“整本書都比較好,對這樣年齡段的孩子們是一本比較好的教材”;“該書對孩子在禮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遵守法紀和職業能力教育是一個很好引導,能提高孩子的抵御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對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③教師的評價。透過教師的一份份教學心得、教學隨筆、教學論文,我們深切感受到他們對教材的由衷稱贊。
信息與工程部的徐教師說:“在教授《禮儀與心理》中的禮儀部分后,我恍然大悟,原來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如上課鈴聲響了,老師微笑著站在教室門口,會使孩子產生良好的心理定勢——學習好的孩子會更加充滿自信,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也會受到鼓勵……所以,我覺得在平時工作中應真正地做到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
“教學《道德與法紀》后,我深刻感受到它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統一。突破了傳統教材的束縛,這本教材最大的亮點就是以大量翔實的案例來講透法律法規……所選案例不是東拼西湊的故事,而是具有很強針對性的事例,并且絕大部分是取材于發生在學校的真人真事,極具說服力和警示性。”信息與工程部的陸教師說。
針對學生身心特征,探索授課模式,創新德育形式
德育校本課程的實施呈現一派繽彩紛呈的局面,廣大執教者充分利用這一無拘無束的教學平臺,積極探索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展示自己的教學藝術才華。
還有些教師在不斷嘗試各種新穎的授課形式。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質疑、辯論,讓學生表演課本劇、小品;帶領學生到實地參觀、考察、采訪;引導學生到圖書館借書、讀報、搜集資料,布置學生進行力所能及的動手操作等。
有的教師則主動利用“問題情景”來教育學生,畢竟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是比所呈現的問題要豐富復雜得多。強調在實際應用中解決問題,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是中職開展拓展型課程的基本目標。
許多教師特別重視課外活動的安排與設計,以引導學生深入生活,了解社會,以突出課程的“學生自主性、自愿性和靈活性”的特征。
實踐證明,這些新穎的授課形式收到了異曲同工的教育效果,不拘一格育人才。
適應學生習得興趣,矯正行為習慣,創新德育成效
德育校本教材功效誰人評說?學生良好品德素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則是檢驗其成效的最好標尺。
親身實踐德育校本課程的老師普遍反映:大多數學生通過課程的實施,言行舉止漸移默化地改變著:行為、舉止規范了,言談、禮儀文明了,打架、斗毆減少了,思想境界提高了,就業、創業觀念扎實了。審美情趣得到了改觀,穿奇裝異服的少了;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問好的多了;上樓下樓也能主動讓老師先走;學會了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遲到現象減少了,主動喊“報告”的增多了;通過課程的學習,部分原先心理有障礙的學生得到了疏導,逐步由內向封閉轉變為活潑開朗;一部分原先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增強了自信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學習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教材中很多優秀職校畢業生的事例,讓二三年級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認識到在校學習生活中提高自身能力素養的重要性,開始正視自己所學專業,并且對就業創業充滿期待。
遵循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總結提升,創新德育科研
我們遵循“邊開發、邊研究,邊構建,邊實驗”的原則,努力提升德育校本課程的研究價值。同時在校本教材開發之初積極申報成國家級課題,進行德育校本課程的行動研究,以各階段研究成果的應用推廣,推進課程的持續深化。
研讀《洪宗禮評傳》,剖析洪宗禮母語教育歷程,筆者仿佛在品讀一部教育哲學著作,又仿佛在聆聽一位睿智哲人絮語。語文教學之所以幾十年左右搖擺不定,是因為相互對立或對應的關系沒有理順,諸多矛盾沒有解決。而洪宗禮以其深厚的教育哲學素養,恰當地處理了語文教育領域中諸多矛盾與問題,使母語教育實踐與研究進入了一種合理、完善的理想境界。
一、掌握工具與發展思維
1978年,洪宗禮發表了洋洋萬言的論文《試論語文的工具性》。文章旗幟鮮明地提出語文是學習各門文化知識的工具,是儲備、傳遞、交流信息的工具,是進行思維活動與表達思想感情的工具。其時結束不久,在語文教學領域里,“左”傾毒害還遠遠沒有徹底肅清,該文的發表,確實令人耳目一新,在語文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洪宗禮能夠較早地闡發語文的工具性作用,是因為他將語言文字放到學校的各門學科、社會的各個領域這一大背景下進行觀察與思考,因而看到其間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他清醒地認識到,語言對人的認識有啟示和規范作用,人們只能通過語言來思考世界,也只能通過語言來認識世界,就像人一時一刻不能沒有空氣呼吸一樣,人也每時每刻不能沒有語言憑借。語言又是人類文化傳承的工具,人類積累的經驗、掌握的本領,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靠的就是語言,語言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紐帶。語言能力更是人類最基本的學習能力,看、聽、讀,是語言信息從外化到內化;說、寫、算,是語言信息從內化到外化,而這六種學習活動都離不開思維,抓住了語言能力這一關鍵,也就尋得了力舉千斤的杠桿。
認識到語言與思維密不可分的辯證關系之后,洪宗禮進而提出語言與思維同步發展的觀點,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于是,他分別研究了學生語言與思維發展相適應的一面和不相適應的一面,提出了把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的觀點。據此,他又對語言訓練的要素和思維訓練的要素做了科學的分析,總結出語言與思維訓練同步結合和交叉結合的多種方法,使學生語言能力訓練與思維能力訓練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如結合作文命題,訓練思維的方向性;結合作文立意,訓練思維的深刻性;結合選擇寫作角度,訓練思維的靈活性;結合選材,訓練思維的廣闊性;結合謀篇,訓練思維的條理性。
中學語文教學,必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又必須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兩者的中介在哪里,陣地在何處?洪宗禮告訴我們:在訓練。掌握工具,要靠訓練;發展能力,也要靠訓練。而訓練的媒介和依傍又在語言。通過語言訓練,使思維由謬誤到正確,由模糊到清晰,由膚淺到深刻。抓住語言文字這一工具的訓練,推動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是洪宗禮多年探索的科學之路,他在這條路上愈走成效愈顯赫,愈走體悟愈深刻,愈走見解愈精辟。
二、教師善引與學生善學
遠在上世紀80年代,洪宗禮就提出了著名的“雙引”教學法。他強調要把教師善引與學生善學結合起來,教師的會教應當落實到學生的會學上來。
“雙引”,即引讀和引寫。這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教學藝術,更是一種語文教育觀念。
“引讀”教學法,從10種發展到23種:扶讀法、激趣法、設境法、誦讀法、圈點法、提要法、自讀法、點撥法、提示法、讀議法、置疑法、反芻法、反三法、比勘法、速讀法、小結法、精讀法、探究法、賞讀法、求異法、讀注法、溯源法、歷練法。學生多掌握一種讀書方法,就等于多了一把打開閱讀之門的鑰匙。這樣,學生自己就可以打開知識的寶庫,進入科學和藝術的殿堂。
“引寫”教學法,由原先5種發展到10種:導源引寫法、厚積引寫法、知識引寫法、階步引寫法、觀察引寫法、情境引寫法、激思引寫法、例文引寫法、活動引寫法、說文引寫法。10種方法,一個目的,即豐富學生的寫作源泉,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一旦生活豐富了,眼界寬闊了,思維活躍了,見解深邃了,就能寫出好文章。
“雙引”教學,核心是個“活”字。不同的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可以創造出適合自己和學生的不同教法,總結出屬于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學風格。這樣,就給每個教師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身智慧與才能的平臺。
“雙引”教學,關鍵在于“善”字。教師要善于引導,要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啟學生學習的心智,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指點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習慣。最終要讓學生真正做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只有真正達到學生善學的境地,教師善引才算達到了真正的目的。
“雙引”教學,正確處理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閱讀是吸納,寫作是傾吐;閱讀是基礎,寫作是應用。兩者本就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因而更應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導寫,以寫促讀。“雙引”教學,讀寫并重,實為珠聯璧合,因而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雙引”教學,正確處理了內因與外因的關系。教師的善教是外因,學生的善學才是內因。外因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起著重大作用,但決定學生讀寫能力是否提高的根本還在內因。從這一意義上理解,教師的善教,終極目的還是為了使學生善學。只有學生樂于學、善于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洪宗禮創設的引讀23法和引寫10法,究其實,都是讓學生樂學、善學、高效學的“錦囊妙法”,是哲學智慧的靈光。
三、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
洪宗禮對語文教學的改革,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他在初高中各年級開展多項教學實驗,連篇累牘地在教育教學報刊上發表經驗總結、教學論文、教案教例,多產也高產。研究的領域囊括了語文的地位、目標、功能,語文教學的原則、思路、方法,乃至備課、講解、練習,從宏觀到微觀都有涉足,但他認為仍然沒有找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科學之路。
這位有心人一邊在不斷探索,一邊也在不輟思考:為什么語文教法改革多年而成效仍然不顯著?為什么進一步的改革竟然難以深入?經過多方研討,深入思考,他終于豁然開朗:是教法受教材的限制,是語文教材編寫理念與方法的陳舊,使語文教法很難改進。而先進的教材思想可以引領教學行為。于是,他決定用教材制約教法,用先進的教材理念改變落后的教學理念,用科學的教材編寫方法保證科學的教學方法的實施。終于,教材的面孔變了,“文選”加“練習”的傳統模式被突破了,先進科學的教法實施,實用易行的學法指導,都編進了語文教材。
怎樣引讀引寫?他在語文教材的閱讀訓練中設計了“引讀程”,在寫作訓練中設計了“引寫程”。在“引讀程”和“引寫程”中教給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方法。“讀寫程”中,教讀課文有讀前、讀中、讀后提示,交給學生讀書的鑰匙。自讀課文則授之以基本的閱讀習慣與方法,指導學生獨立閱讀,并引導學生進而拓展到課外,形成一個知行結合、讀寫結合、課內外結合的開放系統。這樣的教材編寫體系與方式,使教師一講到底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很難實施,從而給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提供了方便之門。這樣,融教法改革于教材改革之中,又以教材改革促進了教法改革。
在語文教學領域,人們容易覺察的是教師與學生、教法與學法、知識與能力、閱讀與寫作等等方面的矛盾。洪宗禮的不同凡響之處,在于他看到了教材與教法之間的矛盾;洪宗禮的勝人一籌之處,在于他運用了抓主要矛盾的哲學觀,牽住了教材這一“牛鼻子”,牽動了教法與學法的改革,使語文課本不僅成為學生文質兼美的“范本”,而且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路標”。
四、教材完善與理念更新
洪宗禮編寫語文教材歷時20余年。20多年來,語文教材日臻完善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語文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
20世紀80年代初,洪宗禮著手編寫初中語文“單元合成,整體訓練”教材,旁及寫作教材《三階十六步》、《作文百課》,思維訓練教材《中學生思維訓練》、《寫作與辯證思維》,讀、寫、思三者并駕齊驅。從1985年到1987年,教材實驗從江蘇省揚州市教科項目,逐步升級為江蘇省教科所、教研室和普教局的實驗項目,1988年語文教材正式出版。江蘇省內有兩百多個實驗班、全國有15個省市分設了樣本班。1992年,洪氏語文教材經國家審查通過,進入國家教委的新教材用書目錄,教材實驗區由64個縣市增加到72個縣市。洪宗禮實現了教材編寫的第一次跨越。
從2000年開始,洪宗禮又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語文大綱〈試用修訂〉》,主編了經國家審定通過的推薦全國試用的義務教育第二套初中語文教科書。第二年,這套語文教科書經教育部中小學審定委員會審查,作為一類教材通過,自2001年秋季起逐步進入到全國26個省市的六百多個縣市實驗區,北京海淀區也選用了這套教材。至此,許多教材如“萬花紛謝”,唯獨“洪氏教材”在民間送審教材中“一花獨秀”,且與人教版教材雙璧輝映。洪宗禮實現了教材編寫的又一次跨越。
教材建設跨越是“果”,教學理念更新是“因”。上世紀八十年代,洪宗禮的“五說”語文教育觀和“雙引”語文教學論逐步形成,為追求語文整體綜合效應,“單元合成,整體訓練”語文教材編輯成功。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教育部制訂的《國家語文課程標準》頒布實施,洪宗禮敏銳地從中吸收了新的元素,概括成六大理念:人本理念、整合理念、主體理念、開放理念、彈性理念、民主化和人性理念,并據此改進了他自己主編的國標本初中語文實驗教材。同樣,“單元合成”教材、“國標實驗”教材的建設實踐,也對“雙引”語文教學理念的更新給予更深刻的啟迪。
洪宗禮回顧了幾十年教材建設的歷程,總結了幾十年理念更新的體會,深刻地認識到:“教材是一座大廈,理論研究則是大廈的堅實墻基。”“理念支配著制約著教材編寫,接受新理念,摒棄舊思想,當然是痛苦的,我甘愿‘享受’痛苦。”幾十年來,他一直堅持科研立教治編,邊教邊編邊研,編研結合,使教材建設與理念更新互為因果,相互依賴、相互促進。
洪宗禮在語文教材建設方面卓有成效,在語文理論探究方面也多有建樹。他是語文教學大海中的弄潮兒,也是語文教學殿堂上的思想者,更是善于用辨證法把握事物因果聯系的哲人。
五、思接千載與視通萬里
“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這是1500年前,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描述的神思之神采,也是洪宗禮從事語文教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和哲理思考。他在教法改進、教材建設、母語研究諸多方面,不僅回眸歷史,繼承了古代優良傳統,而且開拓視野,吸收了國外優秀文化。
對傳統語文教育的繼承。幾十年來,他所發表的語文教學論文,他所出版的語文教學論著,無不閃耀著傳統語文教學智慧的光芒。“五說”語文觀、“雙引”教學論、語文教育“鏈”,既活躍著嶄新時代的理論元素,也滲透了千年傳統的寶貴經驗。僅以他所倡導的“引讀法”為例:“反三法”繼承了孔子的“舉一反三”法,“溯源法”繼承了孟子的“知人論世”法,“提要法”繼承了韓愈的“提要鉤玄”法,“自讀法”繼承了朱熹的“讀書三到”法,“誦讀法”繼承了傳統的“吟哦諷詠”法。為了編好語文教材,他還潛心研究了以《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為代表的蒙學教材,以《文選》《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為代表的文選教材。泱泱大國,悠悠歷史,成了洪宗禮研究語文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對百年母語教育的審視。他通過對20世紀以來語文課程教材發展的客觀描述,動態地呈現了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百年歷程的基本脈絡,揭示了歷史變革的意義、局限和基本動力,探尋進一步發展的內在動力。進而探討語文教材的編制思想,揭示其本質特點,進行正確的功能定位和價值引領,以提高自身語文教科書的編制水平。為達此目的,他搜集了我國近百年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數千份,涉獵各類語文教材九百多種,選文逾萬篇,對百年母語教育進行了審慎而細致的研究。
對國外研究成果的借鑒。他的研究領域不僅縱向時間跨度長,而且橫向空間跨度也很大。研究母語課程教材,覆蓋面達45個國家和地區,橫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語言種類涉及世界語系26個語種,其中包括聯合國6種工作語言。從國外收集到新頒布的不同語種不同類型的母語課程標準與教材近百套。這是對異國多元文化的一次巡禮。外國母語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使他大開眼界,大受啟迪,更促使他向更廣的空間、更高的層次,做“更上層樓”的思索與探求。
“思接千載”是一種瞻前顧后、撫今追昔的思維方法。這一方法使他“觀古今于須臾”(陸機《文賦》),從百年乃至千年優秀傳統中獲得豐富的滋養。“視通萬里”是一種兼顧八方、通達廣闊的研究方式。這一方式使他“撫四海于一瞬”(陸機《文賦》),從他人乃至域外領先成果中得到深刻的啟迪。洪宗禮對這方面體會深刻、見解精辟:“中外各有長短。我之長,當然要弘揚;我之短,可以用他人之長來補。這樣,我們的知識會更扎實,經驗會更豐富,智慧會更有靈性。”
洪宗禮研究母語教育,主張“在中西合璧中逐步完成自塑、創造”,因而他的學養源遠流長,他的視野廣闊恢宏。
六、跨出一步與遠矚一生
洪宗禮對母語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至今已整整半個世紀,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教學實驗,第二階段是教材編寫,第三階段是理論研究。前兩個階段各約20年,后一個階段約10年。但時間的起訖,并沒有截然分開,而是呈現了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提高的動態過程,其間相互交叉,相互滲透,更相互促進。
洪宗禮對母語教育的實踐與研究有兩大特點:
其一,認準目標,心無旁騖。洪宗禮告訴我,他每天都在走路,有時甚至在跑步,因為只有不懈追求,不厭思考,不停探索,不斷跋涉,不輟勞苦,才能在有生之年走到心向神往的語文教育改革目的地。他只要認準目標,就會為之奮斗一生,完全進入一種著魔的忘我境地。上世紀80年代,他放著市委常委不當,大市教育局長不就,師范院校教授不任,一門心思撲在母語教育實踐與研究上,如饑如渴,如癡如醉。“洪宗禮活著就是為了語文,一個人的生命和事業融在一起,已經分不清你我”。這是當代著名雜文家王棟生先生對洪宗禮一生的概括,準確、形象而又十分精辟。
其二,環環相扣,步步登高。洪宗禮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將其總結為四步:學(學習積累)、教(教書育人)、研(研究教材教法)、留(撰著、為后人留下精神財富)。這四個步驟和前面介紹的三個階段,異曲同工,都是圍繞母語教育實踐與研究這一中軸進行的,教書育人的實踐與研究,孕育了教材編寫藍圖的構成與實施,教材編寫歷程中的領悟與困惑,促使他進入到了中外母語教育領域的比較與探求。洪宗禮在一步一步攀登母語教育實踐與研究的高峰的過程中,抱著“會當凌絕頂”的宏圖偉略,最終實現了“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
跨出一步與遠矚一生的關系,是積跬步至千里、匯細流成大海、聚小勝為大勝的關系。洪宗禮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堅實,都不忘最終目標的實現;最終目標的召喚,又使洪宗禮邁出的每一步都很穩健,都充滿必勝的信念。這樣,一步一步的積累,構成了洪宗禮傳奇式的輝煌人生;而一生藍圖的設計,又使洪宗禮跨出的每一步,都始終朝著圖示的正確方向,不走岔道,不做搖擺,穩步前進,穩操勝券。
七、有為無為與有我無我
最近一位與洪宗禮相交甚厚、相知頗深的摯友,對他做了一個十分科學、十分辯證的概括:洪宗禮既具備儒家的入世精神,又具備道家的出世智慧。此言一語道破了洪氏母語教育改革成功的“天機”。
洪宗禮編寫語文教材,主持課題研究,確實大有“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教材編寫組組成人員有四圈:第一圈是幾位有特長的常務編委,第二圈是省內外高教界、中語界的“精英”,第三圈是為教材把關的學科專家、課程專家,第四圈是關注教材的教師、學生和教研員。主編是四圈的核心、指揮,擬訂編寫方案,分配編寫任務,修改編寫教材,都由主編主持。對于主編一職,洪宗禮當仁不讓。他在總結“主編之道”時顯露了一股“霸氣”:“遇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尷尬時,應該說:‘我主編最有理’,否則就會讓人莫衷一是,是非不辨。”從上世紀末,他又邁上了新的征程:研究中外母語教育,給我國的語文教育改革尋得另一條科學有效的途徑。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異想天開地不少國家級教育科研機構、出版單位都在這一難題面前卻步,而洪宗禮作為一個中學教師居然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一百六十多位,協力攻關,試圖敲開這一藏金蘊玉的寶庫之門。
洪宗禮面對財富、仕途不為所動,面對死亡、災難不被所嚇,真正達到了“無為”“無我”的境界。對于出版社所發稿酬,洪宗禮多用于發展教材、搞課題研究,稿酬分配寧虧自己不虧他人,對已仙逝的編者仍給他們的家屬發放稿費。他將個人所得的300萬稿酬捐給學校資助貧困生、獎勵優秀生,建筑中外母語教材研究中心大樓。2005年他因疲勞過度,以致生命出現危險,住院108天,醫囑休息一年。可他出院兩個月,就去北京開會。他幾乎拒絕一切宴請與稿約,用有限的生命,去延續他無限的事業。
天下物,得失相生,舍棄方可獲取;天下路,曲直相較,繞道方可徑直;天下事,有無相依,無為方可有為。洪宗禮深諳其中的辯證規律,他確實舍棄得不少,犧牲得很多,但得到的是事業的大獲全勝、大功告成。洪宗禮是一位大智大勇大巧者,洪宗禮的成功,也是辯證法的勝利。
八、生命長壽與事業常青
洪宗禮有“拼命三郎”這一雅號,業內人士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為了母語教育的實踐與研究,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學習和思索,犧牲了健康,拖垮了身體,還幾度面臨死亡的威脅。但他置這一切于不顧,即使已逾“花甲”之齡,仍然放棄了一切假日,經常工作到夜里十二點以后。他認為,既然閻王爺給了我“一生”,我就要把它用足。他追求的是事業上的“長壽”。
洪宗禮也深知,沒有生理上的長壽,事業上的長壽就難以保證。所以,近年來他也十分珍視健康,珍愛生命,用生理上的長壽支撐事業上的常青。他堅持每天下午散步一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時;他一手抱兩個雙胞胎孫女,戲稱所抱者為雙“千金”,價值連城;他更把思索不綴看做是老年養生的重要方法,一旦捧上書本,提筆寫作,就進入思考的妙境與樂境。
他看到,人的生命終歸有極限,但事業的延續與拓展并無終端。因而,近十年來,他規定自己:“意志不老,知識不老,智慧不老,心態不老”。他更加勤奮,更加刻苦,也取得了更加輝煌的成就。誰能相信,在跨入“古稀”之齡之后,他竟然出版了10卷本《母語教材研究》、6卷本《洪宗禮文集》,總字數達817萬之多。近兩年來,他被聘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和“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導師。他創造了一個普通中學教師很難創造的奇跡,他站到了人生事業之巔峰。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擁有廣博多樣的地域自然環境和特定的人文環境,中華民族善于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導人居環境建設。我國主流文化的形成,與中原地區密切相關。中原地區的文化有別于一般地域文化,帶有正統性的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鎮建設越來越突出地域性特點,傳統美學在當代城鎮建設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我國目前城市的建設受到國外“城市美化運動”的影響,在城市建設思維上出現了情與理權衡的偏差,出現了千城一面的現象,從而失去了地方特色。本文分析了中原地區城市綠地建設的思考,并試圖從中原地區美學思想的角度,探討符合國人審美心理的現代中國城市綠地建設的意義。
1對我們有影響的中國傳統美學
我國從前秦時期就形成了以審美意象為主要特征的傳統美學思想。傳統美學影響到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至今我們某些處理問題的方式還受這些思維方法影響。老子提出“道”是萬物的起源,是宇宙的基本評價尺度,這影響到國人在看待空間界限上與西方人的差別:在老子的思想中,重點突出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觀點。孔子則重視個人的美育在社會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欣賞自然美方面,孔子提出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觀點,認為對自然山水的欣賞要符合欣賞主體的道德觀念。
我國古代環境美學思想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整體和合的思維方式在今天看來尤具借鑒意義。風景園林師們要善于吸取前人的智慧、他人的經驗,科學分析和正確處理城市住區與城市景觀、城市住區與周邊環境、城市住區內部景觀等關系問題。
2中原概念及其文化基本精神
2.1中原概念的形成及其區域優勢
中原既是一個地理學的概念,也是一個歷史學的概念。漢代以后稱河南一帶為中土或中州、中原,在這個地域內產生和流布的文化,學界泛稱為中原文化。
中原一詞最初不是作為地域概念出現的,只是一個普通名詞,后來逐漸演變成為中州之地的專用術語。中原地區歷史悠久,中原文化的源頭博大精深,其影響力輻射四方。北宋以后雖然趨于衰落,但其影響依然綿延不絕。
2.2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原地區長期作為中國歷史上政治的焦點和文明核心。因此,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區域,這一地區的文化有別于一般地域文化,帶有很強的正統性特點。剛健勤勞,自強不息,中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個突出特點,即自強不息,剛健有為;主張大一統,崇尚和為貴,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個突出的方面,是崇尚和為貴的大一統思想;注重發明創造,是中原文化的一貫精神。
3美學思想在城市綠地建設中的應用
3.1關學思想在城市建設中的結合運用
1992年,錢學森先生在《美術》雜志上提倡中國畫要畫關于現代城市的題材,“城市山水畫”這一提法開始傳開。畫家祝林恩創作了一系列表現城市風光的作品,開創了“城市山水畫”這一新的領域,祝林恩也被稱“中國城市山水畫”的開創者,“城市山水畫”表現的是城市風光和都市生活,寄托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美好向往和藝術性追求,對現代化“山水城市”的建設也提供了參考。
生活的藝術是一種技巧,而藝術的生活則是一種境界。優美生活的體驗要求城鎮居民具有一定程度的審美意識與審美素養。城市美學正是通過城市的審美與藝術活動來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城市綠地是城市環境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城市美學相輔相成,通過城市美學的指導思想創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環境,從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質、內在修養,鑄造城市居民的高品質生活。奧地利建筑師卡米羅·希特的《按照藝術的原則建設城市》正是現代城市美學藝術說的代表,他的藝術原則著眼于關系,特別是城市設計和景觀規劃設計者可以直接控制和創造城市環境里的公共建筑物、廣場與街道之間的視覺關系,這種關系應該是民主的并且互相輝映的,每個物體之間應該無論從視覺體量或比例尺寸感受上都應有相對應的關系,人們可以從這種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系中找到城市環境景觀的直觀感受。除此以外,城市綠地建設相連更多關系的現代城市美學思想,就是我們不可不提的19世紀英國社會活動家埃布倪澤·霍華德的花園城市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然說城市現代美學。其代表作《明日的花園城市》集中體現了他的美學思想。這種思想就是通過對城市地塊的規劃設計,使城市布滿各種綠地并且每塊綠地在空間上相互聯系交織成網帶有均衡的觀點。
3.2山水園林關學與山水城市建設
中國古典園林其實是風景名勝之集大成的“集景文化”,它把山、水、建筑、花木作為造園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都與山水有著極為深刻的內在聯系,離開了山水就沒有中國園林。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是以小見大的深遠意境,山水在園林中,通過欣賞園林中山水可以聯想到無限的自然景色,從而達到與自然親近、驅除煩惱、陶冶性情的目的。現在,在建設山水城市的進程中,了解山水文化的特征,吸收古典園林中的美學思想,做到“古為今用”,對建設“山水城市”有重要的意義。山水詩、山水畫、山水園林的美學特點是一致的,其所追求的都是詩畫意趣和超越形似強調神韻,都是在“神似”上大做文章的。我們要全面地、正確地去理解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傳承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吸收中國山水美學的精神,營造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使現代化的“山水城市”真正具有中國特色和富有東方文化的內涵。4中原地域美學思想在城市綠地建設中的應用
4.1城市綠地建設文化性的內涵
城市綠地建設本身具有文化屬性,其可以憑借城市的合理利用來構建。城市這種形式在人類文明的長期進程中,與人類文化有機融合,從而向人們傳達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城市綠地建設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精神文化主要體現在語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物質文化主要體現在植物文化、生態文化、建筑文化等。
4.2城市綠地建設文化性的體現
城市綠地文化性在大都借風物抒感,借物詠志,如“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體現了華夏文化的無窮魅力。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市樹市花及花卉展,如洛陽牡丹花會、開封展等代表著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植物文化性在宗教方面更是大放異彩,人們也常常表達對宗教神靈的敬仰,菩提樹等成為溝通神靈世界的媒介。
4.3中原地域關學思想在城市綠地建設的體現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A-0053-03
南寧市奧園小學沒有悠久的歷史,也沒有華美的外飾,更沒有輝煌的成績。學校啟用于2013年9月,三年來,在南寧市經開區管委會、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已步入良性軌道,以純正的校風、優美的環境、先進的管理、扎實的教學影響和培育莘莘學子。
學校圍繞“讓兒童的世界充滿魅力”的教育理想,踐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的辦學理念,把學校辦成品位高雅的書香校園、教師專業成長的精神家園、學生學習求知的智慧樂園與強身健體的運動奧園。為使學校持續發展,我們始終追尋教育夢想,探尋教育真諦,由此走出了一條“育生命自覺,創魅力校園”的學校文化建設之路。
一、打造銳意創新的魅力團隊
(一)首抓師德師風建設
我校結合南寧市教育局工作精神,開展師德師風系列教育活動,倡導“敬業樂教、博學善導”的教風,開展“魅力育人先進團隊”評比活動,用以揚正氣,立新風,求合作,謀發展,營造思想健康、積極向上、合作競爭的校園文化,人人自覺形成“奧小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共識。
(二)強化學校管理團隊的服務意識
全體行政人員團結一心,通力合作,時刻牢記“學校管理,師生為本”的服務宗旨,思師生之所慮,急師生之所需,以真誠的心態對待人,以公正的態度看待人,以寬厚的胸懷理解人,用人格的魅力感染人,用淵博的學識引導人,用充沛的精力帶動人,用踏實的作風影響人,努力把我校中層管理隊伍建設成一個講奉獻、淡名利、重大局的充滿朝氣的魅力管理團隊。
(三)重抓教師專業發展
我校教師隊伍年輕化,其中33%的教師剛大學畢業不久,31%的教師為高中、初中教師甚至教師以外行業人士公考進校,大部分教師缺乏小學教育教學經驗。面對這樣的情況,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成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從最基本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與輔導等常規教學管理工作開始,采用“先行課”的集備方式備課,組織多種形式的示范課,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活動。將說課、評課、朗誦等教師基本功訓練常態化,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比賽、讀書活動、沙龍研討等行之有效的活動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經驗共享、教學方法共享等,建立一支有終身學習理念、善于行動研究、學會教學反思、做到同伴互助、有著專業引領、能做課題研究的可持續發展教師隊伍。
同時,我們通過專業培訓、外出學習、網絡平臺交流、自我研修等多種形式,定期聘請各學科專家進校進行專業教學理論、教學技能等主題培訓活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外出觀摩,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使得我們的教師隊伍更有活力、課堂教學更有效率、學生發展更有潛力。
二、豐富文化內涵,彰顯魅力德育
德育是智育的前提,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體現在學業上,更體現在生活中。學校依據實際情況與學生成長的需要,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與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開展系列體驗式德育活動。
(一)讓每個主題德育活動都充滿靈動感
學校充分利用節假日、少先隊活動等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如“我的活動我參與”“我的旗臺我做主”“我的農場我播種”等活動,以晨會、課程、傳統節日、主題班隊課、勞動體驗等形式,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起學生對自我的生命自覺,點燃教師教育火花,創新德育模式,讓育人更“生態”。
(二)讓每個專題教學活動都樂開懷
學校定期開展學科活動月,在語文活動月開展每日誦讀一首經典詩詞、聽寫詞語比賽、背書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領略到祖國文化的魅力;在英語活動月開展英語歌謠比賽、制作圣誕賀卡比賽、圣誕Party等活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感受英語的魅力,了解西方文化;在數學活動月開展數學智慧樂園、計算、實際解決問題等活動,通過說、唱、玩、跳、演、畫、書等方式,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提高學習質量。
(三)讓每項禮儀教育都有效
學校從“走好路、寫好字、唱好歌、掃好地、排好隊、做好操”等小事做起,以“開筆禮”“小腳丫”“輕聲慢行”、師生約定、有序路隊、“向陽花開”擂臺等體驗活動為突破口,教育和引導學生做一名“德馨學實、陽光智慧”的魅力少年。
(四)讓每個家庭資源共享
學校加大家長W校建設力度,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學校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出發,引導家長正確而又有效地開展家庭教育,從而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與支持,有效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有效整合學校、家庭與社會的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五)讓每位班主任做到潤物細無聲
良好的班風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班主任隊伍非常年輕,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班主任班級管理培訓上,常態化地開展與專家面對面的班主任理論學習、校內交流、組內研討、班內實踐、走出去拓寬視野等活動,切實抓好青年班主任班級常規管理工作,要求每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都能做到潤物細無聲。
(六)讓每個演練都入心
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孝敬教育等活動常規化、日常化,時時講安全,處處有平安,周周有教育,月月有演練。如開展“消防安全”“防恐防暴”“防拐防騙”“應急疏散”等安全演練,做到專項活動精練有效,專項技能掌握牢固,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學生、家長的安全、健康意識,共同提高師生應急避險等能力。
三、教研相長,提高教學質量
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技能和素質,破解我校面臨的師資隊伍結構困境,我校主要從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扎實開展課題研究等方面著手,教研相長,提高教學質量。
(一)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制定“人本化”教學管理制度,制定“人本化”的學校業務素質規范標準,建立健全教師考核評價體系,為教師創造一個超越昨天的工作環境。教師要成長,離不開目標的引領。學校做好引領示范工作,教師個人做好成長規劃,明確奮斗目標及努力方向,引導每一位教師不斷前行和自我完善。
2.構建“魅力”課堂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求教師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技能,關鍵點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我校把教師的課堂教學作為主陣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創建“三課制”:新進教師亮相課、青年教師展能課、資深教師示范課。將“三課制”常態化、制度化,結合學科特點,進行魅力課堂范式的研究,通過示范引領課、課堂大比武、先行課等教學活動,構建學生喜歡的高質量魅力課堂。
3.扎實開展教研組研討活動
一是創新“先行課”的集備方式,精心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扎實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二是研新課程標準,聘請專家進行新課程標準專題講座,開展教研組集體研讀新課程標準活動,然后自我內化,達到“人人會背新課標,人人會用新課標”的目標,按新課程標準要求指導教學。三是要學會學習,做有心人,努力提高教研活動效率。要求教師注意搜集個人在教學中常遇到的典型問題,在學科教研會上組織教師開展研究、探討活動。通過教研會議這一平臺,教師將本人平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明顯成效的做法分享,以集體的智慧提高教科研活動的整體水平。
(二)扎實開展課題研究,提高學校辦學品位
1.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意識。著眼于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困惑,問題即課題,做到研究一個課題,解決一個問題,為全面提高教師課題研究能力和教學質量打下扎實的基礎,以研促教。
2.扎實開展已有的課題研究活動。學校認真組織開展已有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把課題研究融入教育教學工作,在實踐活動中開展研究活動。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各教研組長通力協助,為教師的課題研究搭建平臺。
3.認真組織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論文評比、教學隨筆評比、教育教學經驗分享等活動,激發教師寫作興趣,鼓勵教師積累素材。
(三)推進魅力課程建設,打造特色品牌
1.魅力體藝
推進魅力體藝特色課程,實施體藝“2+1”項目。為此,我校在認真扎實上好每一節體藝課的基礎上,開展好“小主播”、舞蹈、合唱、古箏興趣小組活動,增設“蘭亭序”書法班,開展“大課間”活動,擴大學生選擇課程自利,朝著“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兩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特長”的目標努力。開展多姿多彩的體藝活動,創設魅力張揚的平臺。每學期創辦一次主題體藝實踐活動,展示體藝成果,實現“人人享有藝術,人人擁有健康”的體藝培養目標。
2.魅力書法
書法教學課程化。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堅持做到“每天一寫”“每月一賽”相結合,引導孩子“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在寫字訓練中領悟做人真諦。所有老師齊抓共管,所有學科的書面作業都要督促學生寫好規范漢字,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落到實處。
3.魅力晨誦
編制校本晨誦內容,制作課件,每天早晨讓學生誦讀經典美文,以此開啟學生新一天的學習生活,以經典文化熏陶學生。
所有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充分利用教師、社區與家長資源,打造能勝任特色課程教學的教師團隊。通過多元的課程與評價,讓學生擁有自己的精彩。
四、氛圍營造,文化浸潤
學校文化是學校校長、教師和學生所具有和共享的信念、價值觀,這種信念、價值觀是學校發展壯大的原動力。對學生影響最大、最長遠的不是某一門學科、某一種知識,而是學校的文化,一種逐漸形成的思想品質、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對教師影響最大、最長遠的不是某一項制度、某一種外在約束力,而是學校的文化,一種逐漸形成的價值理念、心智模式與行為方式。所以,我校以校園環境為載體,營造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校園氛圍,滋養學生的心靈。
(一)營造具有“生命自覺”的校園環境氛圍
要想凸顯“育生命自覺,創魅力校園”的學校核心價值文化主題,讓環境來說話、用環境滋養心靈是重要的一步。我校校園文化從班級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兩方面進行打造。
1.班級文化建設
創建文明和諧的班級樂園,是我們的目標。每年十月是學校班級文化建設主題月,每次班級文化建設都會精彩紛呈,在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建設下,帶來一份份驚喜。人文班級、生態班級、文明班級和“會說話的班級”,正投射出“奧小人”的氣韻與魅力。
2.校園文化建設
讓學校每個角落充滿魅力,以環境文化熏陶人,夯實育人物質基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引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主動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以“六個一”(即建設一面墻、一個花圃、一堵圍墻、一個通道、一個井蓋與一個農莊)為載體,把學校建設為品位高雅的花園。
(二)文化浸潤生命,打造魅力人生
校園文化應為學生展現生動活潑、健康和諧的自由靈動天地,而且讓他們的能力和人格在這個天地中得以提升。讓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挖掘學生潛能、特長,不僅可以為學生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搭建平臺,更能讓學生深切地感受校園文化的內涵,提升自己的境界,以文化浸潤生命,打造魅力人生。學校通過藝術節、英語節、體育節、讀書節、語數英活動月、少先隊活動、安全活動月等,營造高雅、文明、安全、和諧的校園文化。
(三)營造魅力“悅”讀的書香校園
我校全方位做好“悅”讀的服務工作,讓書香在校園中飄蕩,讓生命在閱讀中精彩,讓學生發自內心喜歡閱讀。
首先,建設開放性的圖書館、校園“魅力書吧”,全天候開放,學生可以隨時到閱覽室閱讀。其次,每個教室都設有書櫥,形成開放的班級圖書角,學生課余隨時閱讀,班與班之間經常交換圖書,營造一個隨處有書閱讀的氛圍。再次,每年開展一次讀書節,讀書節上開展圖書交換、閱讀卡評比、讀寫比賽、手抄報比賽等活動。第四,開展“好書推薦”活動,引導學生在六年時間內閱讀100本書,讓經典美文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生命境界。最后,學校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教學內容主要是閱讀指導課、自由閱讀課、讀書匯報課等。此外,開展“每天三讀”活動,每天早讀課教師引領學生誦讀經典美文,每天下午14:30為全體學生讀讀寫寫時間,每晚開展一次15分鐘的親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