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教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6 15:27: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農村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新農村教育論文

篇(1)

一、農村中小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建設的主要內容

我們通常所謂信息化硬環境,是指農村中小學校開展信息化教育教學所需要的器件、軟件等綜合起來可以促進農村教育的環境條件。硬件環境包括各種的教學器材、教學用具以及教學材料等設施,如:電腦、投影儀、交互式白板、電子教室等等,如果沒有這些硬件設備,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活動也就無從談起。我們通常所謂信息化的軟環境,是指農村中小學校開展信息化教育教學所需要的非物質條件、無形條件小學之和構筑而成的環境。軟件環境包括各類的可以觀察和記錄到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監測動態的各類設備、設施,能夠記錄著教學任務的工具。我們通常所謂信息化的人文環境,是指農村中小學校開展信息化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人為因素,以及對信息化教育教學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包括學生的現代教育意識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程度等等。硬件環境建設、軟件環境建設、人文環境建設三者都是至關重要的,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具備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能力的教師,沒有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師,再好的現代教育技術條件,都將難以發揮作用。

二、農村中小學校信息技術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近些年,在我國農村地區實施的“校校通“、“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農村信息化教育水平,縮小了城鄉之間的教育發展差距,但是在整個農村中小學校教育信息化推進過程中,仍存在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諸多問題。經費短缺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每年用于更新信息化教育設備的資金投入仍然不能滿足需求,更不能適應當前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信息行業的技術更新非常快,設備的新舊換代日新月異,一些信息化設備往往經過一兩年就會淘汰。2.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思想觀念滯后。傳統的教育觀念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對教學環境信息化的要求不高。教師對網絡信息化教育的認識不夠、認識的內容不到位,限制了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農村中小學校的管理者普遍在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認知上存在幾個不足,主要是在信息化建設上存在較多的誤區導致產生的學生生源信息上的制約效應,而且也不重視信息化的使用,主要采取的是傳統類型的教學觀念。因此沒有指定的信息化資源利用的具體措施和機制。相當一部分教師對于開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使用傳統類型的教學,用一支粉筆、一個黑板、一張嘴來灌輸式的教學,而不采取現代化的信息化手段進行開展教學。

三、加強農村中小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建設的幾點對策

1.保障并逐步加大中小學校信息化經費投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各級財政部門的聯系,在農村開展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中要求各級財政部門給予足夠的資金保障,并確保每年的信息化教育經費逐年的增加,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教育行之有力的開展,同時學校在使用信息化教育專項經費中也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開支,考慮各方面綜合因素的基礎上做好經費使用的規劃、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學設備的采購等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有些的開展,與此同時也要加強監督和檢查,這樣才能夠使農村信息化教育有效的落實并順利實施,也保證資金可以劃撥到位和使用效益。2.中小學校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觀念要有所更新,素質有所提升。教育信息化首先要從觀念上進行更新和轉變,在現有體制下進行創新、制度上加以改進,同時要進行觀念上的有效突破。因此,無論是各級主管部門還是學校職能部門都要進行教育觀念上的一次轉變,轉變是教育的首要任務。一是教育管理部門的觀念要轉變。教育的管理在整個教育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必須要首先轉變觀念,提高思想認識,深入研究國家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相關政策,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內涵,明確發展思路,為當地教育信息化建設指明方向。二是學校管理者的觀念要轉變。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和運行、應用需要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學校領導是教育信息化的決策者、開拓者,因此轉變校領導的觀念是解決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意識和方向的問題,要喚起校領導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欲望,并要使他們知道如何去發展教育信息化。三是教師的觀念要轉變。教育信息化首先要著力于培養教師應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四是要把師資培訓作為重點。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針對農村年齡結構偏大的教師,探討如何幫助他們提高實際運用現代化信息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讓學生真正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3.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促進教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升是由問題本身所引起的,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不斷進步不斷開拓的過程,在不斷的更新中可以引起學生認識上的改變,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和對知識的渴望。在網絡信息化的時代,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化的建設路徑可以真實的反映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使其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其自身的環境,從而使學生認識自我、提升自我。

總之,農村中小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村中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對于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促進教學改革,加快教育發展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都有積極作用。對于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創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社會體系,更具深遠的意義。

作者:張靜 單位:蘭州市電化教育中心

參考文獻:

篇(2)

1.積極更新觀念

善于用科學的世界觀看問題這要求我們每位參與新課改的教師都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推進課程改革創新,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教師不再是“灌輸者”,而是課程的體驗者、開發者、建設者、執行者和評價者。我們的任務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行家里手”,不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是帶著學生一起走向知識的海洋,因材施教,自由翱翔。

2.必須改變角色

新課改不但要求我們更新觀念,努力改變思想,而且要求教師必須改變角色。這主要體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上。實施課改以后,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也有所改變,已從單純注重知識傳授轉為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創新的培養。課堂上,英語教師要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真誠、寬松和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的教態要和藹可親,要善于走進學生的心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切莫死板著臉,擺出一副威嚴相,那會拒學生于千里之外,教學效果也會事倍功半。要知道,笑容是心靈綻放的花朵,是源自靈魂深處的真誠。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教授詹姆士說:笑容比皺眉頭所傳達的訊息要豐富得多,我們應當把微笑當做金科玉律每天奉行不悖,讓人生笑容之花期延伸到人生之春夏秋冬的每一天。”學生只有真正體驗到了來自教師的溫暖與關愛,才能對老師產生由衷的尊敬與愛戴,才會樂于參與、接受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正如《學記》中所說“,親其師,信其道”正是這個道理。

二、積極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專業素質

面對新課改,教師們有了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迫切感和使命感。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的“內存”,努力培養自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多種途徑掌握新知識、新方法、新手段,再通過琢磨、歸納、總結,結合別人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手段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勇于創造屬于自己風格特點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努力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質

鼓勵學生習慣老師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首先口語必須說得流利、清晰。這是組織英語教學的先決條件。其次,教師教態要有親和力,要自然、親切、熱情、真誠。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和戒備心理,多表揚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認可,讓他們充滿自信。鼓勵學生多開口,沖破自我封閉防線。因為口語的發展也會促進聽力的發展,它們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的。再次,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組織教學,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每節課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學有所創”,讓課堂教學真正"活“起來”、動“起來。

篇(3)

2.活動開展是快樂社區教育的平臺

社區的教育是全員、全程、全面的教育,是“人人皆學”的教育,是滿足不同人群學習需求的教育。加強對社區居民群眾的學歷教育。縣社區教育學院和四個(武康、乾元、新市、鐘管)分院,憑借其師資的優勢,紛紛開展了學歷教育培訓,主要包括:雙證制高中學歷教育、業余大專、本科學歷教育、自學助考教育等。縣社區教育學院每年的在校業余學歷班學員均在2000人以上,其實施的“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訓教育”更是引人關注,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全縣166個行政村每個村至少擁有一名大學生。加強對居民群眾的職業技能教育。在各鄉鎮社區教育分院(中心)的努力下,村村建起村民學校,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教育,提高就業致富本領。2006年至今,全縣已有10多萬人次參加了各類培訓,許多農民通過技能培訓,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擁有了就業致富的本領,走向了就業崗位。加強對外來民工的技能培訓教育。一是在外來人口較為集中的區域建立外來民工子弟學校,對外來民工定期進行教育和培訓。二是對外來民工進行專業技能等級的免費培訓。2004年至今,已有5000多名外來民工參加了專業技能等級免費培訓,其中4000多名外來民工取得了勞動部門頒發的專業技能等級證書。加強對“弱勢群體”的就業培訓教育。“弱勢群體”涵蓋工礦企業轉崗、待崗、下崗、內退人員,也包括“老、弱、病、殘”。對于轉崗、待崗、下崗、內退人員,各社區教育分院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菜單,進行就業指導。只要有再就業愿望的都可自選培訓項目,進入職業學校或社區教育組織的培訓。通過培訓,絕大多數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增強了就業能力,提高了繼續教育的意識,為轉崗、待崗、下崗、內退人員再就業鋪設了道路。加強對社區黨員干部的創業創新教育。德清的社區教育自開展之初,就積極融入新農村“鄉風文明”的建設。新市鎮社區教育分院開展的黨員干部創業創新教育,成為了湖州市委組織部開展黨員干部創業創新教育的典型。社區的活動是社會文明和諧,家庭和睦美滿,全民強身健體,人人參與的教育活動。各鄉鎮社區教育分院(中心)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參與組織大型群眾性文體活動。一是積極組織開展“社區廣場文化”活動。二是積極組織全縣社區的各種活動,即每年開展一項全縣性的群眾性大型社區教育活動。三是指導各鄉鎮社區教育分院(中心)開展各種活動。如鐘管分院的門球比賽,發展到村村都有門球場,爭創“全國門球之鄉”;新安的中老年登山隊,每個星期都進行登山活動。四是幫助鄉鎮社區教育分院(中心)開展傳承民族文化活動。如新市分院參與古鎮開發,名人挖掘活動。新市鎮有南宋狀元吳潛,結合烹飪專業開發狀元酥餅;清代有宮廷畫師沈銓,開展“沈銓杯”書畫比賽等。

篇(4)

農村教育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推動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先導性的基礎工程,是關系作為“后發展”的農村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步人現代化歷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適應的新農村教育,就必須解決好以下三大問題。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問題

直面農村教育“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傳統格局,探討農村教育應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學理依據,使區域農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歸到引領并支撐農村社會發展的現實軌道上來,這是新農村教育建設必須關注的首要問題。

(一)“姓城不姓農”的傳統格局

傳統農村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其功能定位“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由于國家一統性的傳統定位機制的影響,使得農村教育的功能“異化”為向城市教育輸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農村教育的最大目標變成了讓自己最優秀的子弟離開農村,為城市服務;農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儉用,讓自己的孩子跳出“農門”進入城市社會。這樣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功能性聯系被,使得農村社會難以獲得發展壯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營養。

中國教育的傳統是“學而優則仕”,農民已經習慣了教育遠離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如此歷史傳承中造成的最大問題是:教育逐漸喪失了與當地農村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溝通、對話、互動的功能,農村教育的本體地位日漸消融,獨立自主能力不斷萎縮。形成的最大障礙是:其歷史慣性在現實中仍有巨大張力,農村教育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傳統格局,至今仍未徹底改變。農村教育培養出不為農村社會服務的人,對農村教育而言這是最大的浪費。

(二)“應然定位”的學理依據

“農村教育為農村社會發展服務”的論題,整體而言應該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證自明性,具體而言則主要具有以下學理依據:

“區域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要盡力避免傳統區域開發過分城市中心化傾向,確立農村社會獨立自主的本體地位;要盡力避免農村教育的城市化傾向,確立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需要應然功能定位。農村教育在農村社會這個系統的發展序列上應該姓“農”。

“后發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早發式的地區(如城市),在發展中占據了先手之利,使后發者(如農村)無法重復其先走過的路。這就使得農村教育既要跟蹤社會——教育發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閉門造車):更要研究他們所以如此的內在機制和外部條件,特別是在本地區特有條件、狀況下,如何達標的特有機制與具體條件(不能照抄照搬)。農村教育在自我發展形式上必須姓“農”。“可持續性”發展理論要求我們,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發展的道路,以求得區域間發展的公平性。作為體現社會整體意志的國家和上級政府,必須加大調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區扶持和政策傾斜力度,以縮小區域性差異;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縮小城鄉、工農差異,從而實現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支撐農村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農村教育受道德與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續姓“農”。

“互動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有什么樣的農村社會,農村社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就會有什么樣的農村教育,農村教育也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農村社會要確立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僅僅是立足現有條件辦教育,而是創造條件立足未來發展教育。農村教育在“社會——教育”互動層面上被規定姓“農”。

(三)“回歸本位”的現實態勢

作為革命老區的臨沂農村社會,具有典型的“后發展式”特點,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現代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沒有高經濟價值的物質資源去開發且人均量太低,無法選擇類似“石油輸出、西氣東運”以帶動經濟騰飛的模式;又因缺乏工業化的雄厚基礎和小城鎮化迅速發展的有力拉動,缺乏組織管理農業面向大市場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有效管理資源,也無法靠貸款和大量引進外資以高投入贏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開發人力資源以彌補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資源的現狀是人口多而素質差。如此,歷史留給區域農村社會惟一可行的發展之路,就是農村社會必須依靠農村教育、教育必須優先發展,建立起主動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大農村教育體系。

中國是農業大國,更是農民大國。自八十年代農民從農村舊體制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便開始走向自我解放、發展的道路。他們強烈呼喚能夠重塑現代意義上的新型農民,解除套在自己頭上的素質低的精神枷鎖:能夠以自身的高素質贏得農業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現代化達成農村社會的現代化,以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整個區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他們渴望改變不成體系、弱小而又相互隔離的農村“職教”和“成教”,以及于己無益卻要給予巨大投入的農村“基教”。

農村兒童是農村教育的主體,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將是未來農村社會的新型農民。所以,農村兒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又是現代農村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既為城鎮發展服務,更為農村發展服務;最后,以自身未來新型農民的現代化素質,去實現農村社會的現代化。這大概是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辦學方向,更是農村兒童扎根農村、建功立業的必然要求。

二、結構“調整”是核心問題

有什么樣的應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適應的內在結構來實現這種功能。農村教育回歸到了“主動適應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們在反思批判既有農村教育結構的基礎上,創建農村教育和諧融通的新“三元結構”,這是關系新農村教育體系建設的核心問題。

(一)反思失衡封閉的傳統結構

我國農村教育是由“基教、職成、成教”三要素構成的“三元”結構,而傳統的農村“三教”結構要素本身存在著不平衡性,要素之間存在著封閉性。

“基教”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基礎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國的特殊國情,它得到了超常規的、甚至是畸形的發展,歷史地成為農村教育中的主體、主角和主導方面。“職教”承擔著打造和提升農村教育為區域農村社會(特別是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它應該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主體要素:但由于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較低,特別是產業化、城鎮化水平低,農村勞動力人才市場還在發育之中,它現實地成為農村教育中發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負著培養農民新素質與打造農民新形象的現實職責,它應該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關鍵要素,但由于我國農村“基教”與“職教”的整體水平不高,更缺乏一個建立在“立足農村人可持續發展、農民生活終身幸福”范疇之上的規范有效的發展機制,它只能成為農村教育結構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國區域農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顯的發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結構的失衡傾向,難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優勢。

從橫向結構聯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閉,缺乏開放溝通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空間上存在明顯的人為界限,影響了農村教育結構的優化與整體效能的發揮。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農村而非為了農村,所以現實農村教育中占絕對優勢的“基教”呈現相對封閉的大一統趨勢,與“職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職教、成教雖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動,多屬于“定位”不當、歷史欠帳、相互補償等因素造成的無序行為,不是恪守本分、各盡其職基礎上的自覺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農村“三教”三駕馬車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為農村社會發展服務這個總目標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從縱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終身教育,服務于發展變化的農村社會,打通在時間上的界限,構建前后銜接過渡、傳承接力的縱向教育系統上。存在相互割離的間斷性現象。對農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礎,以此為出發點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即初中畢業后),相當部分需要回農村就業、創業的農村學生,因缺乏連續的初中后職業教育,他們只能在沒有崗前培訓、職前教育的情況下,直接上崗就業;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學生畢業后,除少數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當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連續的高中后職業教育,而在缺乏應有職業技能和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到農村就業、創業。在這里。“基教”和“職教”出現脫節與間斷現象。與“基教”連接的“職教”在一定意義上又是“成教”的基礎,然而因為缺乏這個環節,使得農村“成教”成為“職教”的補償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職教,而不能實施自身意義的繼續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終身教育的應然功能。同時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點。也難以真正落實作為職前教育的職教目標,出現一定程度的“雙難”、“雙誤”現象。

(二)創建和諧融通的新型結構

事物的發展是質變基礎上的“揚棄”,它必須具有自我發展的新形態與容納舊我的新格局。農村教育的新發展,同樣需要創造出自己的新結構形態,并在新格局里“推陳出新”。

在“區域農村教育為區域農村社會發展服務”這個總的應然性本體功能定位的規定下,我們確立的農村“三教”各自獨特的價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農村基礎教育,它應是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又為當地農村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基礎性、綜合型的教育;是以學術性學力養成為主、職業性資格準備為輔的基礎性、綜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既要把農家子弟培養成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現代型人才,又要把他們培養成作為新農村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現代型農民。其二,農村職業教育,它應是直接為農村現代化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的職業資格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是以職業資格準備、專業技術訓練為主,以學術性學力養成為輔的TVET。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把廣大的農民(特別是未來的農民)培養成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具有開發創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其三,農村成人教育,它應是直接服務于農村工作者的實際需要的繼續性、回歸性的教育。是以提高農村勞動者的崗位適應、致富能力為核心的綜合實用性教育,也是促進其自我完善與生活幸福為目的的終身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把廣大的農村工作者(特別是農民)培養成有文化、能致富、會生活的發展型人才。

實施農村“三教”綜合改革。創建和諧融通的新農村教育“三元”結構,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其一,在社會實控層面上,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體制。教育是社會的教育,必然通過一整套社會保障體制來實施對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過“教育立法”體制,改變“三教”綜合改革中“無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現象;通過“教育督導”制度,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其二,在教育回應層面上,建立有效的對話溝通機制。通過教育督導室的“督政”功能,體現教育的權利和意志:通過建立專業性的社會中介組織。為改革提供科學公正的有效信息:通過建立高效靈敏的反饋機制,及時獲得教育產品是否適應社會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結構層面上,建立系統的內部整改機制。通過“教育規劃”,使農村教育要享有和區域城市教育對等的地位、平等的發展權:通過“教育結構”改革,建立起不是“脫離、偏離、被動、滯后”,而是“融通、對話、主動適應、自覺服務”的新農村教育體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層面上。建立相應體制系統。通過改革“辦學體制”,鼓勵社會辦學和個人辦學,使教育投入主體多元化,并建立“聯辦、共建、交流、合作”的統籌機制:通過改革“經營管理體制”,引進競爭機制,講求產出效益,提高辦學效益。通過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可試行校長選舉制和教師招聘制,并形成雙向制約機制等。

三、個性“演化”是根本問題

在區域農村社會系統中發展著的農村教育,在與區域農村社會協調互動中發展著自己的主體力量,張揚著自我的創造個性;并以此自覺主動而又超前性地順應和改造社會,書寫自己的“性情”人生。這是農村教育“合規律性與合目性”的自然顯現,也是涉及農村教育可持續發展與建設和諧農村社會的根本問題。

(一),‘雙層級”協調互動

區域農村教育與區域農村社會的“協調互動”,包括宏觀的“社會與教育”和微觀的“功能與結構”雙層級互動形式。

社會本身是個發展著的系統,教育是這個系統中的基礎性、先導性的要素,不同的社會歷史階段上,教育與社會結成不同的結構關系,教育首先被社會歷史性所規定。社會存在與發展的需要,決定教育的應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決定自身要具備的相應結構;豐十會發展變化了,由其決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發生變化與之適應,教育結構也要相應調整而與功能變化適應。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現代社會越來越“依靠”教育來發展自己,教育由社會的邊緣逐步變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動適應,轉為走在前面主動適應。兩者關系越來越密切,相互作用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點,不僅是社會現實的需要,而且更應該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是被動進行結構性調整,而是主動變革以發揮其功能。同時社會要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僅儀是立足現有條件辦教育,而是創造條件立足未來發展教育。如此,教育與社會結成協調互動的發展關系。

由教育與社會協調互動所規定的是教育應然性的功能定位和應然性的結構調整,它與教育現實的結構和由之決定的現實的教育功能之間存在差距,有時差距很大。這便要求我們進入教育系統內部,考察其現實的教育結構如何,由其決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樣;又要跳出圈外,分析應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變化,以此帶來舊有教育結構的調整,逐步建立起與應然功能定位相適應的新的教育結構,從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變。如此,由社會需要決定的應然定位,通過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結構的中介變化,便與應然結構定位、應然教育功能之間,成功實現了協調互動。

(二)“兩特性”自我表現

“協調互動”關系中教育的自主性問題,則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規定性”與“教育發展的主動適應性”兩大教育特性。

從系統論的觀點看,雖然農村教育的“生成”來自其“上位”系統的需要,它的繼續存在和發展也不能脫離“條塊”網絡系統和自身生態系統的制約和幫助,但它一經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體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規定其應在的位置,主動承擔其應負的職責,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屬系統。它體現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獨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規定自己姓“農”。為區域農村社會服務,而不再籠統的姓“圍”、無奈的姓“城”,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

所謂主動適應性是說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場”為中介自動糾偏的反饋機制,而且具有根據變化了的社會需求去有效適應的能動糾偏的“前饋”回路,以保證在社會需求和社會供給之間實現動態平衡。教育作為培養人的過程,周期長而滯后特點明顯,隨著社會發展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相應的社會需求便處于不斷變化中,這就使得普通的反饋機制糾偏的作用和時效大受影響。因此我們引入“前饋”(feedforward)的概念,為了保證前饋效果,需要在農村社會發展需要和應然定位之間加上“外前饋”機制。以不斷檢與矯正功能定位因需要變化而產生的滯后性偏差;在應然定位和應然教育結構之間設置“內前饋”機制,以保證結構主動適應功能定位的變化。進一步,還需將前饋職能“實體化”,以充分發揮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主體能動性。

(三)“五維度”個性演化

社會教育“協調互動”歷史進程中的教育個性的演化,蘊涵著“本體、主體、中介、意識、實踐”五個層面的合和融通,它是雙邊互動中教育個性的具體張揚。:

1、本體層面。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態因子互動契合的程度。這是標志教育生態系統狀態和進化水平的層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態狀況的本真視角。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諸因子互動的契合度,決定教育系統生態的和諧性,而和諧性的教育生態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2、主體層面。政府、社會、個人強化自身發展并參與、支持教育發展的力度,與教育加強自身改革與發展并主動服務于社會發展的力度。這是標志教育生態系統由自在狀態轉為自為狀態的層面。“力度”表明社會主體具有的自主發展的程度。具體而言,指政府、社會、個人加強自身發展并參與支持教育的發展,這說明社會進化到(人們也意識到)開始依靠教育發展自身,社會教育化亦即“學習化社會”將要降臨的階段:而教育加強自身改革與發展并主動服務于社會,則說明教育已發展到超前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時代即將來臨。兩趨勢的融通、兩力度的融合將重塑本體層面新型的“教育——社會”結構。

篇(5)

農村教育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推動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先導性的基礎工程,是關系作為“后發展”的農村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步人現代化歷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適應的新農村教育,就必須解決好以下三大問題。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問題

直面農村教育“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傳統格局,探討農村教育應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學理依據,使區域農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歸到引領并支撐農村社會發展的現實軌道上來,這是新農村教育建設必須關注的首要問題。

(一)“姓城不姓農”的傳統格局

傳統農村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其功能定位“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由于國家一統性的傳統定位機制的影響,使得農村教育的功能“異化”為向城市教育輸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農村教育的最大目標變成了讓自己最優秀的子弟離開農村,為城市服務;農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儉用,讓自己的孩子跳出“農門”進入城市社會。這樣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功能性聯系被閹割,使得農村社會難以獲得發展壯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營養。

中國教育的傳統是“學而優則仕”,農民已經習慣了教育遠離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如此歷史傳承中造成的最大問題是:教育逐漸喪失了與當地農村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溝通、對話、互動的功能,農村教育的本體地位日漸消融,獨立自主能力不斷萎縮。形成的最大障礙是:其歷史慣性在現實中仍有巨大張力,農村教育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傳統格局,至今仍未徹底改變。農村教育培養出不為農村社會服務的人,對農村教育而言這是最大的浪費。

(二)“應然定位”的學理依據

“農村教育為農村社會發展服務”的論題,整體而言應該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證自明性,具體而言則主要具有以下學理依據:

“區域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要盡力避免傳統區域開發過分城市中心化傾向,確立農村社會獨立自主的本體地位;要盡力避免農村教育的城市化傾向,確立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需要應然功能定位。農村教育在農村社會這個系統的發展序列上應該姓“農”。

“后發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早發式的地區(如城市),在發展中占據了先手之利,使后發者(如農村)無法重復其先走過的路。這就使得農村教育既要跟蹤社會——教育發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閉門造車):更要研究他們所以如此的內在機制和外部條件,特別是在本地區特有條件、狀況下,如何達標的特有機制與具體條件(不能照抄照搬)。農村教育在自我發展形式上必須姓“農”。 “可持續性”發展理論要求我們,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發展的道路,以求得區域間發展的公平性。作為體現社會整體意志的國家和上級政府,必須加大調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區扶持和政策傾斜力度,以縮小區域性差異;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縮小城鄉、工農差異,從而實現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支撐農村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農村教育受道德與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續姓“農”。

“互動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有什么樣的農村社會,農村社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就會有什么樣的農村教育,農村教育也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農村社會要確立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僅僅是立足現有條件辦教育,而是創造條件立足未來發展教育。農村教育在“社會——教育”互動層面上被規定姓“農”。

(三)“回歸本位”的現實態勢

作為革命老區的臨沂農村社會,具有典型的“后發展式”特點,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現代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沒有高經濟價值的物質資源去開發且人均量太低,無法選擇類似“石油輸出、西氣東運”以帶動經濟騰飛的模式;又因缺乏工業化的雄厚基礎和小城鎮化迅速發展的有力拉動,缺乏組織管理農業面向大市場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有效管理資源,也無法靠貸款和大量引進外資以高投入贏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開發人力資源以彌補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資源的現狀是人口多而素質差。如此,歷史留給區域農村社會惟一可行的發展之路,就是農村社會必須依靠農村教育、教育必須優先發展,建立起主動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大農村教育體系。

中國是農業大國,更是農民大國。自八十年代農民從農村舊體制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便開始走向自我解放、發展的道路。他們強烈呼喚能夠重塑現代意義上的新型農民,解除套在自己頭上的素質低的精神枷鎖:能夠以自身的高素質贏得農業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現代化達成農村社會的現代化,以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整個區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他們渴望改變不成體系、弱小而又相互隔離的農村“職教”和“成教”,以及于己無益卻要給予巨大投入的農村“基教”。

農村兒童是農村教育的主體,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將是未來農村社會的新型農民。所以,農村兒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又是現代農村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既為城鎮發展服務,更為農村發展服務;最后,以自身未來新型農民的現代化素質,去實現農村社會的現代化。這大概是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辦學方向,更是農村兒童扎根農村、建功立業的必然要求。

二、結構“調整”是核心問題

有什么樣的應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適應的內在結構來實現這種功能。農村教育回歸到了“主動適應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們在反思批判既有農村教育結構的基礎上,創建農村教育和諧融通的新“三元結構”,這是關系新農村教育體系建設的核心問題。

(一)反思失衡封閉的傳統結構

我國農村教育是由“基教、職成、成教”三要素構成的“三元”結構,而傳統的農村“三教”結構要素本身存在著不平衡性,要素之間存在著封閉性。

“基教”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基礎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國的特殊國情,它得到了超常規的、甚至是畸形的發展,歷史地成為農村教育中的主體、主角和主導方面。“職教”承擔著打造和提升農村教育為區域農村社會(特別是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它應該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主體要素:但由于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較低,特別是產業化、城鎮化水平低,農村勞動力人才市場還在發育之中,它現實地成為農村教育中發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負著培養農民新素質與打造農民新形象的現實職責,它應該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關鍵要素,但由于我國農村“基教”與“職教”的整體水平不高,更缺乏一個建立在“立足農村人可持續發展、農民生活終身幸福”范疇之上的規范有效的發展機制,它只能成為農村教育結構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國區域農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顯的發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結構的失衡傾向,難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優勢。

從橫向結構聯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閉,缺乏開放溝通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空間上存在明顯的人為界限,影響了農村教育結構的優化與整體效能的發揮。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農村而非為了農村,所以現實農村教育中占絕對優勢的“基教”呈現相對封閉的大一統趨勢,與“職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職教、成教雖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動,多屬于“定位”不當、歷史欠帳、相互補償等因素造成的無序行為,不是恪守本分、各盡其職基礎上的自覺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農村“三教”三駕馬車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為農村社會發展服務這個總目標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從縱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終身教育,服務于發展變化的農村社會,打通在時間上的界限,構建前后銜接過渡、傳承接力的縱向教育系統上。存在相互割離的間斷性現象。對農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礎,以此為出發點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即初中畢業后),相當部分需要回農村就業、創業的農村學生,因缺乏連續的初中后職業教育,他們只能在沒有崗前培訓、職前教育的情況下,直接上崗就業;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學生畢業后,除少數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當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連續的高中后職業教育,而在缺乏應有職業技能和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到農村就業、創業。在這里。“基教”和“職教”出現脫節與間斷現象。與“基教”連接的“職教”在一定意義上又是“成教”的基礎,然而因為缺乏這個環節,使得農村“成教”成為“職教”的補償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職教,而不能實施自身意義的繼續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終身教育的應然功能。同時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點。也難以真正落實作為職前教育的職教目標,出現一定程度的“雙難”、“雙誤”現象。

(二)創建和諧融通的新型結構

事物的發展是質變基礎上的“揚棄”,它必須具有自我發展的新形態與容納舊我的新格局。農村教育的新發展,同樣需要創造出自己的新結構形態,并在新格局里“推陳出新”。

在“區域農村教育為區域農村社會發展服務”這個總的應然性本體功能定位的規定下,我們確立的農村“三教”各自獨特的價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農村基礎教育,它應是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又為當地農村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基礎性、綜合型的教育;是以學術性學力養成為主、職業性資格準備為輔的基礎性、綜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既要把農家子弟培養成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現代型人才,又要把他們培養成作為新農村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現代型農民。其二,農村職業教育,它應是直接為農村現代化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的職業資格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是以職業資格準備、專業技術訓練為主,以學術性學力養成為輔的TVET。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把廣大的農民(特別是未來的農民)培養成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具有開發創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其三,農村成人教育,它應是直接服務于農村工作者的實際需要的繼續性、回歸性的教育。是以提高農村勞動者的崗位適應、致富能力為核心的綜合實用性教育,也是促進其自我完善與生活幸福為目的的終身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把廣大的農村工作者(特別是農民)培養成有文化、能致富、會生活的發展型人才。

實施農村“三教”綜合改革。創建和諧融通的新農村教育“三元”結構,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其一,在社會實控層面上,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體制。教育是社會的教育,必然通過一整套社會保障體制來實施對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過“教育立法”體制,改變“三教”綜合改革中“無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現象;通過“教育督導”制度,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其二,在教育回應層面上,建立有效的對話溝通機制。通過教育督導室的“督政”功能,體現教育的權利和意志:通過建立專業性的社會中介組織。為改革提供科學公正的有效信息:通過建立高效靈敏的反饋機制,及時獲得教育產品是否適應社會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結構層面上,建立系統的內部整改機制。通過“教育規劃”,使農村教育要享有和區域城市教育對等的地位、平等的發展權:通過“教育結構”改革,建立起不是“脫離、偏離、被動、滯后”,而是“融通、對話、主動適應、自覺服務”的新農村教育體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層面上。建立相應體制系統。通過改革“辦學體制”,鼓勵社會辦學和個人辦學,使教育投入主體多元化,并建立“聯辦、共建、交流、合作”的統籌機制:通過改革“經營管理體制”,引進競爭機制,講求產出效益,提高辦學效益。通過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可試行校長選舉制和教師招聘制,并形成雙向制約機制等。

三、個性“演化”是根本問題

在區域農村社會系統中發展著的農村教育,在與區域農村社會協調互動中發展著自己的主體力量,張揚著自我的創造個性;并以此自覺主動而又超前性地順應和改造社會,書寫自己的“性情”人生。這是農村教育“合規律性與合目性”的自然顯現,也是涉及農村教育可持續發展與建設和諧農村社會的根本問題。

(一),‘雙層級”協調互動

區域農村教育與區域農村社會的“協調互動”,包括宏觀的“社會與教育”和微觀的“功能與結構”雙層級互動形式。

社會本身是個發展著的系統,教育是這個系統中的基礎性、先導性的要素,不同的社會歷史階段上,教育與社會結成不同的結構關系,教育首先被社會歷史性所規定。社會存在與發展的需要,決定教育的應然性功能“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決定自身要具備的相應結構;豐十會發展變化了,由其決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發生變化與之適應,教育結構也要相應調整而與功能變化適應。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現代社會越來越“依靠”教育來發展自己,教育由社會的邊緣逐步變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動適應,轉為走在前面主動適應。兩者關系越來越密切,相互作用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點,不僅是社會現實的需要,而且更應該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是被動進行結構性調整,而是主動變革以發揮其功能。同時社會要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僅儀是立足現有條件辦教育,而是創造條件立足未來發展教育。如此,教育與社會結成協調互動的發展關系。

由教育與社會協調互動所規定的是教育應然性的功能定位和應然性的結構調整,它與教育現實的結構和由之決定的現實的教育功能之間存在差距,有時差距很大。這便要求我們進入教育系統內部,考察其現實的教育結構如何,由其決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樣;又要跳出圈外,分析應然性功能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變化,以此帶來舊有教育結構的調整,逐步建立起與應然功能定位相適應的新的教育結構,從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變。如此,由社會需要決定的應然性功能定位,通過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結構的中介變化,便與應然結構定位、應然教育功能之間,成功實現了協調互動。

(二)“兩特性”自我表現

“協調互動”關系中教育的自主性問題,則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規定性”與“教育發展的主動適應性”兩大教育特性。

從系統論的觀點看,雖然農村教育的“生成”來自其“上位”系統的需要,它的繼續存在和發展也不能脫離“條塊”網絡系統和自身生態系統的制約和幫助,但它一經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體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規定其應在的位置,主動承擔其應負的職責,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屬系統。它體現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獨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規定自己姓“農”。為區域農村社會服務,而不再籠統的姓“圍”、無奈的姓“城”,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

所謂主動適應性是說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場”為中介自動糾偏的反饋機制,而且具有根據變化了的社會需求去有效適應的能動糾偏的“前饋”回路,以保證在社會需求和社會供給之間實現動態平衡。教育作為培養人的過程,周期長而滯后特點明顯,隨著社會發展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相應的社會需求便處于不斷變化中,這就使得普通的反饋機制糾偏的作用和時效大受影響。因此我們引入“前饋”(feed forward)的概念,為了保證前饋效果,需要在農村社會發展需要和應然性功能定位之間加上“外前饋”機制。以不斷檢與矯正功能定位因需要變化而產生的滯后性偏差;在應然性功能定位和應然教育結構之間設置“內前饋”機制,以保證結構主動適應功能定位的變化。進一步,還需將前饋職能“實體化”,以充分發揮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主體能動性。

(三)“五維度”個性演化

社會教育“協調互動”歷史進程中的教育個性的演化,蘊涵著“本體、主體、中介、意識、實踐”五個層面的合和融通,它是雙邊互動中教育個性的具體張揚。

1、本體層面。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態因子互動契合的程度。這是標志教育生態系統狀態和進化水平的層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態狀況的本真視角。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諸因子互動的契合度,決定教育系統生態的和諧性,而和諧性的教育生態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2、主體層面。政府、社會、個人強化自身發展并參與、支持教育發展的力度,與教育加強自身改革與發展并主動服務于社會發展的力度。這是標志教育生態系統由自在狀態轉為自為狀態的層面。“力度”表明社會主體具有的自主發展的程度。具體而言,指政府、社會、個人加強自身發展并參與支持教育的發展,這說明社會進化到(人們也意識到)開始依靠教育發展自身,社會教育化亦即“學習化社會”將要降臨的階段:而教育加強自身改革與發展并主動服務于社會,則說明教育已發展到超前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時代即將來臨。兩趨勢的融通、兩力度的融合將重塑本體層面新型的“教育——社會”結構。

篇(6)

2關于職業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能力強弱因素的分析

2.1目前來說,我國的職業教育服務體系是不健全的,新農村建設存在各個環節的問題。比如有些地區的地方行政官員,難以把握好當下職業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性,沒有那種良好的意識,在經費方面,有些部門相互扯皮,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實,我國政府的相關優惠政策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在我國新農民的建設環節中,人員配備是相當不足的,很多地區都沒有落實好農村成員教育的相關細節工作,很多地區也沒有進行農村成人教育教師的專職配置。有些鄉鎮干部的心里,根本就沒有農村成人教育的落實意識。并且在當下工作階段,農村成人職業學歷教育及其職后培訓教育相互脫離,這都說明我國服務新農村建設體系的缺乏,難以保證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難實現其功能的開拓,這就需要進行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推廣,保證不同培訓結構溝通及其聯系環節的協調。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服務教育需要落實好三個環節的內容,比如進行基礎教育環節、職業教育環節、成人教育環節等的協調協調,保證當地農村職業學校功能的發揮。

2.2我國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體系是不健全的,難以有效推動我國新農村的建設,其專業及其課程設置也很難滿足市場的經濟發展需求,比如過于單一的培訓項目,過于落后的教學內容,其課程結構不夠科學,難以保證培訓實踐性的落實,難以適應當下新興產業的發展。并且培訓機構不能與就業指導服務部門進行有效聯系,也就不能落實好新農民的就業問題。農村勞動力轉移體系的不健全,輸出信息平臺的建設不完備,也影響了培訓的轉移工作。

3職業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型優化方案的應用

篇(7)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質健康被現在的老年人越來越重視,而被成、青、少年一代則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中忽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告別體力活的年代,繁多的作業以及補習班讓我們不得不擔憂孩子們因缺乏體力活動,而出現體質下降。

一、小學生體質下降的普遍原因

(一)過大的學習壓力,繁重的課業負擔

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父母對孩子的學業更注重,對孩子的期望也提上日程,父母們紛紛把子女送到一些課外培訓班、補習班等等加強學習輔導。課業繁重,學生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鍛煉身體。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殘留在義務教育階段文化課教師身上的分數錄取制仍然沒有改變,一年級的孩子是很有靈性的,而回頭看六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已經被繁重文化作業所“壓迫”,長期發展下去不僅影響孩子的體質健康,同時還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營養搭配的失衡

飲食營養的優化搭配在小學生長身體的關鍵期間有助于補充每天都需要的能量。而今的時代,許多農村生活水平城市化,富足的父輩充分地滿足孩子們在飲食上的需求,各種碳酸飲料、洋快餐雖然豐富了學生飲食,卻對孩子的體質健康無益。

(三)學校體育課教學實施的不到位

國家明文規定小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但是實際的一小時鍛煉又有多少學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體育教師為了避免學生鍛煉出事故大大降低了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許多體育器材在學校里只是一種擺設;另一方面學校領導的不重視,以致造成學校其他學科的教師對學生體育運動鍛煉的忽視,尤其在一些農村學校里由于學校的師資力量有限,許多體育教師多是其他學科教師兼職的,由于體育專業知識和體育教學技能的有限,小學的體育課等于是學生的休閑課,毫無實際的運動,甚至連體育課都被其他課程所取代。體育運動可以鍛煉一個人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品質,可以培養人的團隊合作精神。這些都是文化課無法替代的。

二、小學生身體體質改善的措施

(一)增強體質,促進身體的健康成長

在當今社會,小學生擁有健壯的身體,才會更好地去學習知識,改造世界。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小學生的體質的提高,從小培養積極向上,吃苦耐勞的思想,這為將來建設祖國創造良好的條件,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以健康的體質為基礎,嚴格地把關,真正的從小學就開始加強學生的身體鍛煉。

(二)增強體質,切實促進心理綜合發展

在文化課學習之余,有效地結合一些體育活動,能使人體左右腦的運用平衡,同時喜歡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現今的小學生學習壓力大,心理比較脆弱,知道父母用心良苦,所以也不怎么會對父母說,長久發展下去容易導致孩子身心發育不良。體育運動,在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對學習壓力緊張的孩子們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三)增強體質,提高社會適應力

社會的發展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綜合型人才,而體質健康的人更容易適應新型的生活。只有擁有健康的體質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壓力和責任,相反沒有健康的身體,即使從事尖端的科技也是短暫的。從小只注重小學生的文化成績,只是片面地發展學生。

三、提高學校體育,促進小學生體質的改善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把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歸究于農村學校器材缺乏、場地有限等客觀因素上,而往往忽視教師自身的原因。最明顯的現象就是體質狀況相近的兩個班級的學生接受兩位不同教學方法的體育教師的授課,一個學年下來學生的運功能力,運動興趣會發生很大變化,這也充分說明學生具有向師性,學生的直接感覺對象是老師。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的,教師的言行舉止時刻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體育課的教學必然會對教師的素養提出極高的要求。

(一)通過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天生具有好動,愛新鮮事物,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提高學生的興趣,需要多變的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開始教學時注意緊抓學生的課堂紀律,之后不必擔心不好組織,而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注意適當的“松”,發揮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有效激發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又培養了他們的組織能力。

首先,體育課堂教學疑問化。在體育教學中,有目的、有預見地給學生“設置疑問”,讓學生親身體驗,解決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開拓學生的思路,在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的同時,又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在進行跳遠的課程上,讓學生們嘗試,并對比思考如何能跳得遠,并提出問題:為什么要腳后跟著地,為什么起跳時要快速收腿,落地時為什么要屈膝緩沖落地,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從而激發學生主動鍛煉的積極性。

其次,教學方法手段多樣化。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主要在于體育教師多變的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如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籃球的故事,并利用學校的場地,給學生們自主的空間,以教師為裁判,學生分成幾組,其他班級成員為拉拉隊,以五分鐘為半場規劃,對一般的犯規給予默認,提高小學生的激情,以進球的多少和大型的犯規次數給學生作出合理的評價,并給勝利的一方發小獎品。學生正當的欲望得到滿足,就能集中思想去進行下一步的學習,積極地提高體育課的興趣,快樂地參與體育興趣活動中去,從而間接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這說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興趣,更多的在于體育教師的培養。

最后,加強體育活動課的選擇性、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加大小學生喜歡的教學競賽課程安排和娛樂體育活動,在體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有喜歡的體育項目,從而激發學生自足鍛煉的熱情。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進行多種選擇性的活動,改變了體育教學中單純對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增強體質的身體教育觀念;改變了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的局面,真正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同時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身心,也培養了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優美語言藝術的應用

在體育教學中語言藝術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興趣程度。我們應該用小朋友的語言特色,詼諧地給予他們幽默,讓他們在被肯定中增加對體育的興趣。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生動有趣,幽默動聽,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歡快、喜悅的情緒,使學生精神振奮,課堂隨之呈現活躍和諧的樂學氛圍。如在傳接球技術教學時,有些男生做得比較好,應該多表揚,同時請他為大家做示范,完成時不論好壞,都請同學們掌聲鼓勵。借以激發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認真上好每堂體育課,而且又成為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好幫手。

四、建立合理,形式多樣的評價制度

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意識和態度,加深體育鍛煉對促進身心健康的認識,這離不開評價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評價既可以幫助也可以提高對體育的情意、態度和價值觀,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鍛煉。

首先,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英國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個戰栗的心理上寫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張振動的紙上寫上平整的文字一樣。這說明教學氛圍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感到安寧和自由時,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學生對體育才能產生積極的情感與態度。

其次,廣泛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機會,這不僅使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樂趣,學生在課堂中感受主人翁的角色;又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推進學生的認識和行動,努力去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

再者,適當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能促進學生對運動技能更好地掌握,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我評價的合理開展,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獲得智力技能和開拓學生的創造能力。

使教師明確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個別對待,同時也能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自我。積極給予學生正確合理的評價,才能讓學生提高對體育的興趣,才能讓讓學生在激勵滿足中成長奮進。

五、結論與建議

在新課改的今天,要有效地促進小學生體質的改善,離不開農村學校體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時也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參與帶動小學生。讓小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運動,就需要培養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要想提高學身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就必須找出學生討厭上體育課的原因,并想辦法去解決。只有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基本上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經過實踐證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良好語言藝術的應用,建立合理、形式多樣的評價制度,是促進體育課質量強化,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途徑。只有積極地提高了小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體質才能更好地改善,才能更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篇(8)

國外推進農村信息化的做法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模式。美國、日本等國政府有健全的體系、充足的資金投入,并有完善的立法,農村信息化發展先進;德國、日本等國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注重信息系統服務建設;法國、加拿大等國形成了多層次農業信息服務格局,服務主體多元化;印度、韓國等政府對鞏固和穩定農業及農村投資力度較大,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視農村電信服務、加強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培訓,并與國際合作制定農村信息服務優惠政策。總體上講,國外推進農村信息化的做法和經驗主要體現在營造良好的農村信息化發展環境。該文簡要介紹了5個國家農村信息化的發展模式及發展水平,以為我國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研究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信息化發展途徑與政策措施提供參考。

1國外農村信息化發展現狀

1.1美國

美國政府頒布法律、制定政策,全方位地規范和引導農業健康發展。通過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指導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法律體系,從而保護農民正當利益,維護農業市場秩序,保證公平交易。在信息資源建設方面,政府穩定、足額的投入有效支持了公益性農村信息資源的長期積累、高效管理與廣泛應用,每年有10億美元的農業信息經費投入,占農業行政事業費的1/10。在信息共享方面,由政府生產、擁有和政府資助生產的農村科技信息實行“完全與開放”的共享政策,對于公益性、基礎性農村科技信息的共享,采用國家調控下的事業性運行模式,兼有商業化運行模式;非官方投資產生的數據,一般是在保障私人財產權收益和商業秘密的前提下,通過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實現信息共享。

1.2日本

日本是以資源節約和資本技術密集型模式發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全面干預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政策。長期以來,日本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投資方向及政策的制定,以及科研與技術的推廣工作。一是根據實際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規則和運行性規則及發展政策,促進日本農村信息化的有序運行。二是建立較完善的農業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從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到信息系統的應用與推廣,農產品信息及時、準確和全面。三是通過農業科技信息網無償向農民提供各種技術信息,同時,為了能讓農民通過網絡享受到技術服務,提高農村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日本政府將農戶購買計算機納入了補助金范圍之內。

1.3法國

法國是以生產集約與機械技術的復合型模式發展。法國的農村信息服務主體很多,但服務內容、服務對象、服務規模有所不同,彼此之間具有很好的互補性。服務主體包括國家農業部(負責向社會定期或不定期地政策(法規)信息、統計數據、市場動態等)、農業商會(主要是傳播高新技術信息,舉辦各類培訓班,組織專家、學者講課和發表文章,協助農場主做好經營管理)、教育科研系統(培養農業科技信息方面的學生和面向社會咨詢)、行業組織和專業技術協會(為該組織成員收集有關的技術、市場、法規、政策信息)。在法國,官方的信息服務為財政支持,不實行收費;專業技術協會、行業組織的相關信息服務,一般只收取成本費。

1.4加拿大

加拿大在推進農村信息化過程中,非常注重涉農信息資源的整合。通過政府、協會等部門共同參與,合理分工,有效地推進了涉農資源整合,極大地方便了廣大農民獲取實用信息。加拿大政府通過設立農業信息服務中心,整合來自各個部門的涉農信息,通過互聯網、報紙、電視、電話等多種渠道無償向需求者提供信息。加拿大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較為健全,各類農產品都成立了協會,協會都有站,并有專業人員負責收集、處理信息并集中。行業協會直接為會員提供農業信息和技術方面的信息服務,農民從一個協會網站或通過咨詢工作人員便能夠獲取該類產品或農作物的全部信息。通過專業協會的服務,農民能夠方便獲取涉農信息,提高了在農產品市場的競爭力。

1.5印度

近些年,在發展中國家,印度在農村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做出不少有益的嘗試。印度農村信息化發展是由中央政府建立各種基本項目,幫政府負責項目的實施工作。印度政府全面推開的“知識信息計劃”,意在運用信息技術服務于廣大農村地區的人們。該項目非常成功,它采取公私共享的合作模式,前期由政府承擔,實施運行由村民自治組織負責,做到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條件下幫助農民真正享受到信息服務,同時也培養了一批農民信息技術人才,保證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性。

2世界農村信息化發展趨勢

21世紀,信息技術正滲透到農業的各個領域,對于農業生產、農村經濟、農民生活等方面正在產生積極影響,可以預見,信息技術作為21世紀農業主導技術之一必將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當前,世界農業大國在信息技術方面已經走在前列,在農業數據庫開發、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應用以及農業生產自動化控制等方面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成為世界農村信息化發展的領頭羊。

2.1網絡和數據庫建設向全面、系統、實用、方便方向發展

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網絡遍布每個角落,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基本到位。世界各國正在加緊建設農業信息服務系統數據庫,數據存儲不斷擴大、信息資源不斷增加,并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此外,網絡設施的建設也越來越多地考慮到用戶的實用和方便,努力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一是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重點是統一規劃“信息高速公路”的技術路線選擇,確保高效暢通。二是加快研究和建設第3代互聯網,促進網格技術開發應用,推進網上可視技術的改進和擴大應用。三是逐步擴大應用和建設移動網絡系統。四是加強網上安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盡量減少網上不安全因素和可能造成的損失。五是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重點是有效地實現網上交易,研究和開發高效查詢、訂購、支付技術。

2.2由單一的農業技術向多元化、集成化方向發展

國外大多數國家的農業技術創新道路的主體呈現多元化、集成化模式,在農業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遙感技術等多項技術成功應用后,正在將幾項或多項技術努力集成在一起走節約型技術創新之路,以提高多元化、智能化、集成化,實現農業的高度自動化。

2.3農業信息技術向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國外利用信息技術有效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已開發研制出多種用于專業化生產的系統模型,技術已趨成熟,并切實為農業生產服務,農業信息技術已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這些系統模型對于農戶的生產實踐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并為農戶走向市場發揮了巨大作用。

2.4向生態型和可持續性方向發展

當前,世界所進行的農業發展趨向已由常規型向生態型發展,計算機數據模型、生產診斷決策系統及農作物病蟲害預警預報等項技術都注重考慮環境保護和農業的持續發展。特別是精確農業技術,能夠控制同一地塊中不同位置所需施肥量和植保劑的施用量,以避免由于過多施用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經濟浪費。

3國外農村信息化啟示

盡管中國中、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均衡,甚至在同一地區內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可能選擇統一的信息化發展模式,但是國外一些好的經驗與做法,仍然值得借鑒。一是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信息化,建立強有力的管理體系。在一定時期內,農村信息化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重視,政府要起著主導性作用[1]。國外對農村信息化的重視主要體現在建立領導體系、保證資金投入等方面。首先,政府重視農村信息化工作,依靠政府職能,建立權威性的信息制度,及時、準確、全面地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服務。其次,在政策上保證農業的發展,圍繞管理體制、投資結構、技術推廣進行政策上的調整。二是科研、培訓和推廣緊密結合,推進農村信息化。通過科研、培訓和推廣三者的相互結合、緊密協作,保障農村信息化發展[2]。加大農業技術創新力度,完善各種技術創新體制,建立研發機構和推廣應用部門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三是健全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提供多種形式的信息服務。由于生產者、經營者的信息需求多種多樣,需要有多元信息服務主體,在服務內容上有所側重,所以應注重培育和發展信息服務業,推動涉農信息服務主體多元化,信息服務形式多樣化,更好地滿足農民的個性化信息需求[3]。四是注重資源整合,提升農民獲取實用信息能力與水平。一方面,要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充分調動社會組織(協會、自治組織)、企業、科研等部門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合理分工,共同推進涉農資源整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整合來自各部門的涉農信息[4]。五是建立健全農村信息化相關法規。建立健全政府對農村信息化方面制度、法規體系、支持政策體系,并建立高效的農業管理體系。注重維護農村信息化主體的權益,保證信息服務、技術服務的真實性、有效性等,積極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

4參考文獻

[1] 劉盛華.遼寧農村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展望[J].農業科技與裝備,2009(3):164-165.

篇(9)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由于沒有專業的師資我鎮部分學校課表上開設信息技術課,而課堂上卻上不了微機課。然而,目前社會上評價學校主要看的是升學率。因此,信息技術課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就學生而言,他們想學,因擔心影響必修課程的學習而不得不放棄。從部分家長和教師看,把信息技術課稱為微機課,在認識上產生誤區,以為只是教學生打打字,反正不是“主科”,也不是中考科目。還有少數學生家長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讓學生玩玩游戲,對學生學習這門課加以阻攔。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信息技術課將被納入考試中。所以,農村中小學如何開設信息技術課,先要解決的是認識問題。

首先是要轉變傳統教育評價標準和傳統的教育價值觀,將知識型人才觀轉變為素質型的人才觀。以前,我們評價教育結果的唯一標準就是考試分數,知識的擁有量是一個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標志,但知識量的急劇膨脹使得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全部知識。在信息社會,大量信息的存儲、檢索極其方便,使得博聞強記已經不很重要,相反,怎樣利用現有知識,創造新的知識,如何利用、檢索、加工復雜的信息則更為重要。

其次,要重新認識學與教的關系。我們國家長期實行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體制,這種體制對于系統的傳授知識具有一定優越性,但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至終處于受灌輸的被動地位,難以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這種壓抑學生個性、不讓學生主動思考、扼殺創造性思維等是與當代素質教育的根本精神相違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由學生通過與周圍學習環境進行交互,主動思考、主動探究而得到的。

轉變教育觀念不能是口號,要以實際行動來體現。學校聯入Internet,學校里的每臺電腦上隨時都可以上網或調用、檢索和下載相關的資料,為廣大師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提供了物質基礎。要求教師不僅要樹立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遠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有利資源,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不斷完善自己的素質,主動迎接各種挑戰,以適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學校盡可能將機房向學生和教師隨時開放,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自已學科所需要的學習資料,教師同樣也可以查詢、下載自已所需要的教學信息為自已的教學服務,讓師生從實際工作和學習中轉變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但由于諸多原因,想連入英特網的連不上,連上了的卻閑置和浪費著資源。

二、利用已有資源,解決資金缺乏難題

農村教育中,雖然已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讓其開展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金的缺乏。從單位建設來看,即使有點錢也大多花在排危和校園環境建設等這些基礎的設施上去,解決“溫飽”問題,不敢奢望把它而花在信息技術教育設施上。我鎮五所學校組建的微機室,因學生入學高峰期,學生多計算機少,上課時也是兩、三個學生共用一臺電腦,由于經常停電或電壓低,時常無法正常使用,只能“望機興嘆”這樣,信息技術教育就缺乏它必備的物質載體,實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生源大多來自農村,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學生擁有自已的計算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數量也極其有限,而計算機又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最基本設施。沒有足夠的計算機,在農村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由此可見,資金缺乏,是影響實現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的最大制約因素。

但是,為了提高將要進入社會并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的勞力素質,在資金的投入方面,中心校也在想方設法利用學校有限的資金因地制宜尋求有效的方法來發展信息技術教育。我們現在已有兩所學校組建了一間多媒體教室。爭取在五年內在兩所學校建成校園局域網,其他三所學校各建成一間多媒體教室。

三、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篇(10)

二、學生健康的心理對美術教學的意義

1.學生健康的心理能夠提高課堂參與度

美術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我會用寬松的氛圍讓學生自己挑選主題和素材,讓他們從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東西入手,例如,他們喜歡的卡通漫畫、剪紙手工、身邊的各種花草等,通過變形、添加、組合等各種方式創作,尋找每幅作品的特色展示和表揚,增強學生的信心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實踐證明,積極的心理學習態度能夠推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美術課堂活動之中去創作,去用作品展現自己的情感態度,這樣不僅能夠確保美術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而且對學生的表達和表現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學生健康的心理能夠給作品賦予意義

繪畫作為一個能夠展現學生心理的平臺,不僅能夠展現學生的心情,表達學生的思想情感,還能傳遞親情。例如,一次以“星空”為主題的創作課上,一個平時比較內向的女孩畫了滿滿的星星,下面是空空的草坪,然后在那里發呆。我就跟她聊天,她告訴我她喜歡星星,她說看到星星就想媽媽,可是媽媽在好遠的地方打工,好久不見媽媽,好像不太記得媽媽的樣子了。我問她還記得媽媽的背影嗎,這么美好的夜晚,你和媽媽都坐在草坪看星星,和星星聊天好嗎?等暑假的時候給媽媽看,告訴她你跟星星說了什么,問媽媽想跟星星說什么好嗎?她頓時眼睛放光,高興地說老師我試試,后來她在畫面上畫出了一對相依的母女看星星的場景,感動了整個班級。所以,學生的心理直接決定了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內容,所要傳遞的情感。如果作品中表達的是愛,那么,愛就會隨著作品的鑒賞而被傳遞下去。因此,學生的作品體現了學生的心理,同時,學生的心理給作品賦予了情感和意義,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走進學生心理,幫助和引導學生用作品傳遞正能量,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上一篇: 青少年德育教育論文 下一篇: 智能化建筑設計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永久免费中文字幕 | 一区欧美日韩精品一级毛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 伊人天堂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