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6 15:27: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建設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建設管理論文

篇(1)

二、“善行河北”道德實踐活動對社會管理的推進

社會管理是多層面、多因素、多路徑的,從道德建設切入就是其中之一。道德建設作為社會管理的“軟方法”之一,需要我們長期地探索研究,類似“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的開展,實現了道德建設的“虛”功實“做”、“文”活“武”練、“軟”實力“硬”打造,為社會道德建設的推進提供多方面的啟示:第一,必須樹立科學實用的道德標準,只有科學實用、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道德標準才能獲得廣泛認同,并轉化為普遍的社會行為準則,必須強化實踐理念,化抽象的理論為生動的案例示范,發揮道德應有的社會作用,才能滿足社會管理的現實需要。第二,必須搭建道德互動平臺,為群眾參與提供便利有效的載體,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道德互動平臺,可以做到踐行道德規范、參與道德評價、自我價值體現。第三,道德建設必須形式新穎、體系完善,逐步形成從組織協調、過程推動到督導檢查、激勵約束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體系,尤其要建設一套奉獻與回報一致的機制,馬克思說:“把人和社會連接起來的惟一紐帶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所以說,道德建設體系必須通過體現“善有善報”合理狀態,才能更好地推進整體社會道德的進步。“善行河北”活動對社會管理的推進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善行河北”優化了河北的社會發展環境,有效培育和發展了各種社會組織,提升了其社會管理的能力。目前我國的社會組織發展還較為緩慢,對政府的依賴性也較強,需要政府有效培育和發展各種社會組織,提升其社會管理的能力,從而不斷發揮各種社會組織的功能,有效地充當政府與公民的中介,推進政府的各項社會管理工作。第二,“善行河北”活動培養了公民道德素質,提升了其參與社會管理的能力。“善行河北”活動滿足群眾的道德訴求,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善行河北”活動體現了民眾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使民眾找到了作為社會主體的價值,使“善行河北”真正成為了群眾性道德實踐活動。第三、“善行河北”活動維持健康的社會道德秩序,倡導高尚的道德價值,創造優良的道德風尚。規范了社會行為。使人們普遍獲得道德認同,接受道德規范,有利于共建良好的社會秩序。

篇(2)

在傳統水利建設管理體制下,項目建設單位同時又是使用單位。在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制約,建設單位容易偏向自己本部門的利益,擅自擴大建設規模,導致項目投資“無底洞化”。

一般來講,解決管理體制問題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進行嚴密的制度設計,解決好權力和利益之間關系;二是實行政企分離,政府主要從事宏觀決策和監管,企業從事具體的建設管理事務。目前,我國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正沿著這兩條途徑前進。

這種管理模式是以組建臨時管理機構如某某工程指揮部等形式來進行工程建設的管理。其優點:在計劃經濟時代,這種管理模式曾發揮了很大作用;其缺點:沒有明確投入、產權、分配的關系,當資金、質量、工期等出現問題時,不便于明確和追究主體責任。

20世紀90年代,建設管理體制開始了明晰產權改革,實行政企分離體制,許多建設單位改制成為獨立法人,從而形成了項目法人責任制建設管理模式。項目法人責任制實質是通過第二條途徑進行制度改革,它具體表現為“建管結合、貸還結合”。項目法人責任制確立了業主在整個投資過程的核心地位,它以業主負責制、招標承包制和建設監理制三項制度為標準制度。我國三項制度從80年代之后在我國的整個建筑市場就開始試點,不斷推廣,水利建設市場也在探索。特別是“98”大水之后工程投入的大幅度提高,使我們有能力由過去水利工程以歲修為主改變為以大規模的基本建設為主,所以以“三項制度”為核心的水利建設管理體制在水利建設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行,為保證大規模水利建設的順利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

2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項目法人責任制落實不到位

項目法人責任制是“三項制度”的核心問題,但是部分項目法人組建不規范,甚至根本未組建項目法人,造成責任主體不明確。行政干預,違反建設程序,只抓工期,不顧質量,資金不能按時到位。

2.2招投標管理中存在不少問題

許多工程在招投標中,委托沒有資質或低資質的單位招投標,從而使低資質或無資質設計、施工、監理隊伍參與工程建設。招投標工作不夠規范,違規操作,虛假招標或直接發包工程導致部分工程存在轉包和違法分包。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同體”問題嚴重,主要表現在質量監督機構、項目法人、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相互隸屬同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其中監理單位歸屬項目法人、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管理。

監理隊伍不足,素質較低,部分人員無證上崗;監理工作不到位,比較突出的是作假賬。不該簽單的簽單,應該核實的不去核實。部分工程項目設計前期工作不充分,設計人員設計水平低,不能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設計因素考慮不到位,設計質量不高,設計質量缺乏有效監督

2.3監督檢查,加強質量檢測

稽察的影響范圍相對較小,威懾能力不夠;稽察整改到位率低、監督力度不足。部分市地質量監督機構還沒有完全獨立建制,政府質量監督機構的定性還不明確,質量管理職能責任不明,質監人員不足,監督缺乏規范統一的工作程序,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存在監督機制失靈的現象,質量檢測工作有待加強2.4驗收工作以及偷工減料問題

實施的建設項目多,但正規驗收的少;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由于驗收率低,已影響到水庫除險加固工作的整體進度,影響到新的項目的實施。

工程多次轉分包,層層收管理費,工程實體資金流失,從而導致部分企業在經濟利益驅使下偷工減料。為節約顯成本,施工不按規范操作,最終導致隱成本大大增加。質量控制體系落后,有待健全,質量把關不嚴。

3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3.1依法規范項目法人職責

項目法人是項目建設主體,對工程項目負總責。進一步加強對項目法人基本條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對項目法人建設行為的考核管理制度,規范和約束項目法人的建設行為。

建立健全科學嚴密的標底形成機制和評標決標的標準、方法和工作程序,推行合理低價中標,防止惡意低價中標行為,遏制轉包和違法分包現象,加強對招標機構和評標專家的管理。

3.2提高監理人員素質,積極推進監理改革

工程監理主要任務是對工程質量、工期、投資進行有效控制,以提高施工單位的技術和管理水平。積極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體制改革,增加監理企業活力,積極引導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開展綜合性工程咨詢服務業務方向發展。

3.3健全施工圖紙的審查制度,提高設計水平

嚴格按照勘察設計的有關條例及規范進行設計;提高設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健全施工圖紙的審查制度,防止隨便變更設計圖紙。

質量監督是代表政府對工程參建各方進行強制性監督而設立的,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就要加強質量監督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的業務培訓,建立敬業、專業、高效的質量監督隊伍;質量監督將采取“誰驗收、誰監督”的原則,或采取“上級監督下級”的原則,不斷完善質量監督體制。工程建設評優和優質工程評審工作全部轉由行業協會制定評優標準和優質工程評審辦法。

3.4整頓規范水利建筑市場,廣泛融資

建立有效的水利建設監督管理制衡機制,建立“同體”回避制度,同時規范工程分包管理;建立信用體系,加強行業自律;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加大對市場主體特別是項目法人監督力度;強化市場準入和清出制度,嚴格管理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的資質;嚴格檢驗進場材料、產品、設備,防止不合格產品進入施工現場;健全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三項制度標準;全面推進三項制度的實施。

水利建設資金籌集來源多層次,結構復雜,這就使項目工程資金完全到位的難度大。而最關鍵的還是這些資金來源對政府的依賴性強,不可預測性大。而且部分水利資金來源依據不明容易產生糾紛。雖然水利項目資金籌措大部分是有法律依據,但有一些地方政府配套出臺集資辦法缺乏法規依據,這導致資金到位不穩定。因此我們應該積極立法,以法律為依據,出臺籌資政策,依法籌集水利資金。

4結語

目前來看,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日趨成熟,為籌集水利資金提供了全新渠道。對那些投資大、周期長、收益高的水利建設項目,我們可以通過成立股份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籌集大量水利資金,這樣做不僅可以緩解企業對資金的饑渴,還引進了市場競爭機制,有利于培育現代市場經濟。如今,經濟全球一體化和金融證券化,水利工程項目也完全可以在資本市場通過發行水利金融債券籌集水利建設資金。

另外,我們還可以在運作機制上下功夫,通過對水利建設投資體制改革,吸引社會各方面閑置資金。

論文關鍵詞:水利建設;管理體制;對策

論文摘要:當前,我國加大對水利基礎建設的投入,水利工程建設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在此,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水利工程的經驗與實踐,概述了我國水利工程傳統建筑管理模式,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問題,并進一步提出了針對性對策。

篇(3)

2子系統物資管理

2.1采購管理

在電力建設中,采購管理是一種基于供應鏈的管理模式,是電力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力建設采購管理系統中,采購部門應對材料采購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并協調好企業與廠商之間的關系;電力項目建設技術部門要根據項目工程的進展和需求,制訂適合企業發展的物資供應方案;廠商要定期與電力企業交流和溝通,了解電力企業的物資信息和物資需求,并確定發貨時間,從而做到按時發貨。此外,還要保證貨物的質量和完整性。在電力建設物資采購管理中,必須實現信息交流,降低物資成本和庫存,并優化庫存管理。因此,在采購管理中,廠商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物資采購管理中的物資信息交流不僅包括企業內部物資信息的交流,還包括企業外部的信息傳遞。企業應掌握內部物資需求的變化情況、物資價格的變化情況等,以此制訂相應的回復單,發送至物資供應商,并實時更新企業內部的物資量變化信息庫。在企業外部信息的傳遞中,企業要為廠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術支持,還要考慮信息平臺的兼容性,并為廠商提供優良的信息平臺,從而為加強交流溝通和提高采購管理系統的穩定性提供技術支持。此外,還要與物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同,制訂長期契約,且明確契約中的條款和規定,從而完善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認證制度,穩定電力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

2.2庫存管理

電力企業庫存管理是物資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企業的庫存量決定了物資量,由于庫存量會不定期變化,因此,在企業庫存管理中,應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庫存管理方法。對于長期給電力企業提供物資的廠商,應按照自身的物資需求在倉庫進行長期代儲,并在使用物資后定期付款,這種方法主要應用于一類物資;對于二類物資和三類物資而言,可根據電力企業的實際需求,由單位按照計劃送貨,以實現企業“零庫存”;對于企業中第三產業組織生產的產品,應充分利用其優勢,遵循“用多少、提供多少”的原則,直接運送至使用單位,運達后再結算;對于供應正常的電力物資,應應用期貨合同運送模式,以減少庫存量。

2.3合同管理

要想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就要掌握供貨合同的具體內容、電力項目建設施工的具體情況和物資生產的運輸情況,并將了解到的工程材料的生產和運輸情況定期傳達至業主;采用先進的管理設備,選取專業的管理人員代保管合同管理;物資管理人員要定期獲取真實的合同備料,了解生產和運輸情況,定期開展設備管理會議,并將物資信息通報給業主;合同管理人員應及時與廠商取得聯系,順利完成設備的生產和發運,及時統計和整理匯報給業主的相關信息,定期與廠商交流設備的發運情況;根據設備標志選取不同的隔離管理方式,將專業設備和工具隔離存放;加強廠商管理,對供應商進行全面評估,從而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降低采購成本。

篇(4)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是這樣,越是優秀,越是有特色,就越容易獲得成功,企業文化也是如此,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文化的內涵和本質,是不是與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相苻合,也就是說,這種企業文化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實質,是不是符合這企業的特點。據了解,東磁公司之所以能在殘酷的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就是由它鮮明的個性企業文化所決定的,東磁的企業文化,形成了一種東磁人特有的“開拓、創新、自強、拚搏”的精神氣質,這種精神氣質在東磁員工當中產生了一種超強的凝聚力,這種力量成了東磁公司在碰到困難時戰勝困難的法寶。所以,筆者認為,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一定要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緊密相連,這種文化一定要帶有鮮明的企業特色,也只有這種企業文化才能真正讓企業、員工、消費者以及社會受益,也惟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企業文化的價值。因此筆者認為,一個企業的文化必須是本企業獨有的,深深扎根于企業土壤上的,只有這樣,才能開出絢爛的精神之花。

二、正確的決策是企業文化建設成功的關鍵

一個企業之所以能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筆者認為關鍵在于企業決策者的正確決策。也就是說,企業決策者倡導的文化理念,決定了一個企業文化建設的走向,他的這種文化理念,是否正確,是否切合公司的實際,實際上決定了他所倡導的企業文化能否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和催化劑,從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企業能否生機勃勃地向前發展。因此,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必然是超前的,先進的,同時也是務實的,是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東磁老總何時金認為,企業文化不應該是一種點綴,而應該是一種生產,一種經營,其重要性和重視程度甚至要在生產和經營管理之上。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應該常抓不懈長期要做的工作,絕不是搞幾次活動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和途徑進行滲透、提升,使員工形成一種自覺行動。這茂工作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必然無果而終。

因此,筆者認為企業文化建設,關健在于企業的高層決策者,他們需要把企業正確的文化理念形成一種精神,并進行反復傳播灌輸,讓所有員工都清楚努力的方向,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企業。

三、創新發展是永葆企業文化活力的有力保證

時代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世上萬物也都在不斷變化。企業文化也是如此,它必定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縱觀東磁企業文化發展演變的過程,不難看出其明顯的時展的特點。東磁企業文化從剛起步時的搞活經濟幾次文體活動,建一個規模甚小的圖書室,到現在規模甚大的職工書屋,電腦室,職工藝術團以及無處不在的文化氛圍,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東磁企業文化發展壯大的時代特質。因此,筆者認為,優秀的成熟企業文化的發展之路必定會隨著社會環境、企業制度的變化而進行相應的變化和調整,只有摒除那些落伍的理念,不時增加充實一些嶄新的,與時代同步的先進的理念和知識,才能使企業文化常新而富有生命力。

四、正確的文化理念是企業文化的靈魂

企業文化是企業充滿生命活力的保證,正確的文化理念是企業文化的靈魂。筆者認為,正確的文化理念應該有如下內涵:一是員工個人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只有那些對企業高度關心,并以一種積極態度發揮員工作用的企業,才能培養出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二是持續進步和不斷創新。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積極捕捉那種樂于變革、富于進取和創新的氣息。因循守舊、裹足不前,企業只能在死氣沉沉中消亡。三是對社會的貢獻。一個成功的企業文化,一定要讓身處其中的人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人,企業是對社會有用的企業。只要員工有了這種感受,才真正有了企業文化的靈魂。

五、技術文化培訓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調

先進的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當今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是所有發達國家全力爭奪的戰略制高點。社會上有這樣的流行語:“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專利,超一流企業賣標準”。技術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對企業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筆者從東磁人力知源部得知,東磁公司每年用于員工技術文化培訓和設施建設的投入不下千萬元。去年下半年來,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東磁公司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沖擊,但在這種形勢下,東磁公司非但不減薪,不裁員,而是把那些空余的員工組織起來,免費為員工進行技能培訓,使公司員工的素質不斷得到提升。大投入才能有大回報,東磁公司正是因為有了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篇(5)

2.逐級包保、各負其責

項目管理要具體落實在工程建設當中才有其生命力和現實意義。對于新建工程來說,參建單位多,人員復雜,但相對建設單位來說又存在工程管理人員力量不足等實際問題,顯而易見只依靠建設單位自身的力量來管理好一項工程,難度是很大的。因此,就建設單位來說就要充分發揮和調動好各參建單位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團體優勢,明確目標責任,各負其責。要在工程建設當中真正形成“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人執行,凡事有人考核”的良好局面。對工程建設的安全、質量的管理要形成一個自下而上的管理體系,將參建單位的技術管理人員吸收進來,共同參與施工管理,形成暢通的管理渠道。上情能夠及時下達,下情能夠及時上報,下一級要對上一級負責,實行逐級包保制度,真正實現人人肩上有擔子,人人心中有壓力。只有形成這樣的工作氛圍,才能更好的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才能更好的發揮集體智慧,才能更好的推動工作的順利進行。

3.分工明確、共同作戰

分工明確、共同作戰,就是要細化職責和權限,只有分工沒有協同作戰的意識,形成不了合力,浪費人力資源;如果不進行明確的分工,人就容易滋生懶散習性,遇到問題容易發生推委扯皮現象。要積極推進“強業主、大監理”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好監理公司的監理職能。要努力做到依靠監理但不依賴監理,信任監理但不順從監理;在賦予監理一定的權利和獨立開展工作自主性的同時,要對其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委托監理公司來管理工程,監理公司就應該做到為業主所用,為業主負責,為業主服務;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從維護建設單位的合法權益出發,從對工程建設的安全、質量、工期、造價高度負責的大局出發。監理公司的監理職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工程建設的中間過程就多了一道控制屏障,施工過程也始終會處于可控在控狀態,過程得到有效控制,目標才能得以順利實現。

篇(6)

(一)加強合同管理是市場經濟的要求。隨著市場經濟機制的發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門打破傳統觀念束縛,轉變政府職能,更多地應用法律、法規和經濟手段調節和管理市場,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預市場;承包商作為建筑市場的主體,進行建筑生產與管理活動,必須按照市場規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關鍵內容之一。建筑市場機制的健全和完善,施工合同必將成為調節業主和承包商經濟活動關系的法律依據。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要求。

(二)規范建設各方行為的需要。目前,從建筑市場經濟活動及交易行為看,工程建設的參與各方缺乏市場經濟所必須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發生,承發包雙方合同自律行為較差,加之市場機制難以發揮應有的功能,從而加劇了建筑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規范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建筑業迎接國際性競爭的需要。我國加入WTO后,建筑市場將全面開放。國外承包商進入我國建筑市場,如果業主不以平等市場主體進行交易,仍然盲目壓價、壓工期和要求墊支工程款,就會被外國承包商援引“非歧視原則”而引起貿易糾紛。另外,由于我們不能及時適應國際市場規則,特別是對FIDIC條款的認識和和經驗不足,將造成我的建筑企業喪失大量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同時,使我們的工程發包商認識不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承發包雙方應盡快樹立國際化意識,遵循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規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二、合同在建設項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同在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講,合同在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合同是建設項目管理的核心

任何一個建設項目的實施,都是通過簽訂一系列的承發包合同來實現的。通過對承包內容、范圍、價款、工期和質量標準等合同條款的制訂和履行,業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環境下調控建設項目的運行狀態。通過對合同管理目標責任的分解,可以規范項目管理機構的內部職能,緊密圍繞合同條款開展項目管理工作。因此,無論是對承包商的管理,還是對項目業主本身的內部管理,合同始終是建設項目管理的核心。

(二)施工合同是承發包雙方履行義務、享有權利的法律基礎

為保證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通過明確承發包雙方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可以合理分攤承發包雙方的責任風險,建設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發包雙方基本的權利義務關系。如發包方必須按時支付工程進度款,及時參加隱蔽工程驗收和中間驗收,及時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和辦理竣工結算等。承包方則必須按施工圖紙和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組織施工,向業主提供符合約定質量標準的建筑產品等。合同中明確約定的各項權利和義務是承發包雙方的最高行為準則是雙方履行義務、享有權利的法律基礎。

(三)合同是處理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種爭執和糾紛的法律證據

建設項目由于建設周期長、合同金額大、參建單位眾多和項目之間接口復雜等特點。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業主與承包商之間、不同承包商之間、承包商與分包商之間以及業主與材料供應商之間不可避兔地產生各種爭執和糾紛。而調處這些爭執和糾紛的主要尺度和依據應是承發包雙方在合同中事先作出的各種約定和承諾,如合同的索賠與反索賠條款、不可抗力條款、合同價款調整變更條款等等。作為合同的一種特定類型,建設工程合同同樣具有一經簽訂即具有法律效力的屬性。所以,合同是處理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種爭執和糾紛的法律依據。

三、目前建設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工程建設的復雜性決定施工合同管理的艱巨性。目前我國建設市場發育尚不完善,建設交易行為尚不規范,使得建設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合同雙方法律意識淡薄,其主要表現在:

1、少數合同有失公正。合同文件存在合同雙方權利、義務不對等現象。從目前實施的建設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絕大多數條款是對發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強調了承包方的義務,對業主的制約條款偏少,特別是對業主違約、賠償等方面的約定不具體,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處罰辦法。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為施工合同執行過程中發生爭議較多的一個原因。同時,由于目前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和不規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隊伍與建設規模嚴重失衡,致使業主在建設工程承包中占據主導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條件,將自身的風險轉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場處于買方市場,承包商為了獲得工程,只好接受。個別承包商在實施這樣的工程合同時,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就會采取偷工減料或非法分包甚至分非轉包等手段,給工程建設帶來隱患。

2、合同文本不規范。國家工商局和建設部為規范建筑市場的合同管理,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體現雙方的責任、權利和風險。有些建設項目在簽訂合同時為了回避業主義務,不采用標準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規范的文本進行簽約。通過自制的、籠統的、含糊的文本條件,避重就輕,轉嫁工程風險。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頭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達任務,待工程完工后,再補簽合同,這樣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約束作用。

3、“陰陽合同”充斥市場,嚴重擾亂了建筑市場秩序。有些業主以各種理由、客觀原因,除按招標文件簽訂“陽合同”,供建設行政主管部分審查備案外,私下與承包商再簽訂一份在實際施工活動中被雙方認可的“陰合同”,在內容上與原合同相違背,形成了一份違法的合同。這種工程承發包雙方責任、利益不對等的“陰陽合同”,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重損害承包商利益,為合同履行埋下了隱患,將直接影響工程建設目標的實現,進而給業主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失。

4、建設施工合同履約程度低,違約現象嚴重。有些工程合同的簽約雙方都不認真履行合同,隨意修改合同,或違背合同規定。合同違約現象時有發生,如:業主暗中以墊資為條件,違法發包;在工程建設中業主不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發包人不及時辦理竣工結算手續,甚至部分業主已使用工程多年,仍以種種理由拒付工程款,形成建設市場嚴重拖欠工程款的頑癥;承包商不按期依法組織施工,不按規范施工,形成延期工程、劣質工程,嚴重影響工程建設市場。

5、合同索賠工作難以實現。索賠是合同和法律賦予受損失者的權利,對于承包商來講是一種保護自己、維護正當權益、避免損失、增加利潤的手段。而建筑市場的過度競爭,不平等合同條件等問題,給索賠工作造成了許多干擾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護意識差、索賠意識淡薄,導致合同索賠難以進行,受損害者往往是承包商。

6、違法承包人利用其它承包商名義簽訂合同或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簽訂合同的情況普遍存在。有些不法承包商在自己不具備相應建設項目施工資質的情況下為了達到承包工程的目的,非法借用他人資質參加工程投標。并以不法手段獲得承包資格,簽訂無效合同。一些不法承包商利用不法手段獲得承包資質,專門從事資質證件租用業務,非法謀取私利。嚴重破壞了建筑市場的秩序。

7、違法簽訂轉包、分包合同情況普遍存在。一些承包商為了獲得建設項目承包資格,不惜以低價中標。在中標之后又將工程肢解后以更低價格非法轉包給一些沒有資質的小的施工隊伍。這些承包商缺乏對承包工程的基本控制步驟和監督手段,進而對工程進度、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二)不重視合同管理體系和制度建設

一些建設項目不重視合同管理體系的建設。合同歸口管理、分級管理和授權管理機制不健全,誰都可以簽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確,或有制度不執行,該履行的手續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審查和評估步驟。缺乏對合同管理的有效監督和控制。

(三)專業人才缺乏也是影響建設項目合同管理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建設合同涉及內容多,專業面廣,合同管理人員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法律知識和造價管理知識。很多建設項目管理機構中,沒有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員缺少培訓,將合同管理簡單地視為一種事務性工作。甚至有的合同領導直接敲定由一般辦公人員辦理合同。一旦發生合同糾紛,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四)不重視合同歸檔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一些建設項目合同管理仍處于分散管理狀態,合同的歸檔程序、要求沒有明確規定,合同履行過程中沒有嚴格監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沒有全面評估和總結,合同管理粗放。很多單位合同簽訂仍然采用手工作業方式進行,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儲伽工和維護手段落后,合同管理應用軟件的開發和使用相對滯后。沒有按照現代項目管理理念對合同管理流程進行重構和優化,沒能實現項目內部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三、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對承包商的資質管理。通過嚴把建筑承包商資質管理關,從總量上控制建筑施工隊伍的規模,解決目前建筑市場上供求失衡與過度競爭問題,從根本上杜絕壓級壓價。同時,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承包商參與市場行為的監督管理,對承包商的違法行為要嚴肅處理,維護正常的建設市場環境,確保建筑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

(二)加強工程招投標管理,建立與工程量清單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國家已經出臺了招投標法,并全力推行工程量清單報價體制。但在招標形式和方法上要兼顧業主和承包商的雙方利益,過份追求招標過程的嚴格、完善,并不一定能達到的招標的最佳效果。建議在招標形式上應該重視原則,突出效果。同時,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法推廣實施后沒有新的計價辦法配合相應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標所確定的工程合同價在實施過程沒有相應的合同管理措施。建議盡快研究相應配套措施和管理辦法,健全體制,完善操作。

(三)借鑒國際經驗,推行適用于市場經濟的合同示范文本。隨著我國加入WTO,建筑市場同樣面臨對外開放問題,在工程管理的許多方面要與國際慣例接軌。因此,在合同管理方面,我們要不斷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以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新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很大程度地參考了FIDIC文本格式,較以往合同文本有較大的改進,有利于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應該嚴格執行。

(四)推行合同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加強建設項目合同管理隊伍建設,加強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實行合同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亦是提高建設項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國己正式推行注冊造價工程師制度,造價工程師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搞好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議在建設項目管理機構中設置注冊造價工程師崗位,專司合同管理職責。

(五)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證施工合同全面履約。為保證施工合同全面履行,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應把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列為整頓規范市場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在嚴把審查關的基礎上,加大合同履約管理力度。,對資金不到位的項目不予辦理工程報建手續,不得組織招投標,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施工許可;堅決取締墊資、帶資施工現象,努力凈化建筑市場,進一步維護承包商的合法利益。

(六)加強合同法律意識,減少合同糾紛產生。承包商由于缺乏法律和合同意識,在簽訂合同時,對其中合同條款往往未做詳細推敲和認真約定,即草率簽訂,特別是對違約責任,違約條件未做具體約定,都直接導致了工程合同糾紛的產生。因此,在簽訂合同過程中,承包商要對合同合法性、嚴密性進行認真審查,減少簽訂合同時產生糾紛的因素,把合同糾紛控制在最低范圍內,以保證合同的全面履行。

篇(7)

眾所周知,邯鋼成功的經驗是模擬市場核算,根據市場銷價不斷自覺地主動地持續地降低原材料和成本。邯鋼認真實行“包保核”,包就是要求每個職工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任務,保就是保證給后續部門職工提供便利和條件,核就是根據勞動成果核定每個職工的獎金工資和福利,真正實現按勞分配。邯鋼通過實行“包保核”,使得企業福利和職工工資收入掛鉤,邯鋼廣大職工才能夠始終保持社會主義的積極性,能夠堅持不懈地提高產品質量,生產適銷產品,不斷降低成本。

邯鋼將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核心的管理思想具有普遍意義,作為建設企業,尤其是建材企業,其競爭的實體要素趨同,如生產的產品趨同,質量趨同,生產技術和工藝趨同,產品功能也趨同;同時這類企業在競爭中受品牌價值、企業形象等軟因素的影響也不大。在硬性因素趨同,軟性因素不起作用的條件下,企業欲取得競爭的勝利只有在成本上下功夫,通過降低成本來贏得價格競爭的勝利。邯鋼成本管理的普遍性有以下兩方面:

一是成本在任何企業經營管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最終目標就是獲取利潤,而利潤=收入-費用,這里費用就是成本+稅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是很難有大的變化的,也就是說企業收入很難有大的突破,而稅金又是按固定比例上繳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獲利多少關鍵取決于成本的高低。在同一類型的企業中,誰的成本低誰就能獲得比他人多的利潤,誰就占有了市場競爭的優勢。

二是成本管理屬于企業內部管理,因此容易通過采取內部經營管理制度創新取得明顯成效。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內部管理弱化,成本管理的預期收益潛力很大,將成本管理放在突出地位,挖掘蘊藏在企業內部的巨大利潤源泉,是國有企業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走向成熟,企業管理走向科學的一個重要階段。

2、強化企業成本管理的措施

2.1更新觀念,樹立作業成本管理思想

作業成本管理思想建立在一種新的企業觀的基礎之上,即把企業看作是為滿足用戶的需求而設計的作業集合體,要求企業始終面向市場,同時把企業生產過程分解為增值作業和不增值作業兩部分,要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應盡量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對于增加價值的作業,也要提高其運作效率,減少其資源消耗。

邯鋼“模擬市場”的做法,就是以市場為起點,從產品在市場上被接受的價格開始,采取“倒推”的方法,一個工序一個工序地剖析其潛在效益,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最終核定出先進合理的目標成本,同時通過制定的先進合理的目標定額和目標成本實行成本否決,把重點放在提高各項作業的質量和效益上,對不必要的作業和質量不佳的作業實行否決,以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

2.2搞好成本的全過程控制

邯鋼成本管理中的目標成本主要是圍繞著生產環節,這也就存在了不足之處,即并未涉及生產的事前和事后階段。因此,建設企業在強化成本管理之時,應唱好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部曲。

成本的事前科學預測,重點是目標成本的制定,這是實施成本控制的關鍵。制定目標成本事前要做好基礎資料的搜集、整理和測算,對影響成本升降的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把人力、物力消耗和費用開支劃定在一定的標準內,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目標成本,并逐步修正和調整。

事中控制是為了及時檢查目標成本的執行情況,測算目標成本能否完成,發現脫離目標的偏差,及時分析原因,對不利因素采取措施加以排除,并施以種種控制手段,以保證目標成本的實現。在實施事中控制時,堅持以材料消耗定額為標準,控制材料耗費;以控制出勤率指標,來保證總產量任務的完成,限制生產工時的浪費。通過縱向的層層把關,橫向的檢查、監督,把事中成本控制落到實處。

事后分析是下一輪事前科學預測的開始和這一輪成本控制工作的改進、提高。通過事后分析查原因,找不足,正確評價業績,合情合理地實施獎懲,是對實施成本控制工作的肯定,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繼續。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總是有差異的,通過事后分析,及時檢查、修正、補充,以達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2.3建立成本管理責任制

實行成本管理責任制,就是按生產組織系統,在企業內部劃分若干個成本中心,各成本中心只負責計量和考核發生的成本費用,每一個成本中心有辦法計量、控制并調節的可控成本之和即形成該成本中心的責任成本。實行成本管理責任制,把企業的責任成本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一個責任層次直到執行人,有助于增強職工成本意識,實行全員成本管理,有效地克服了職工成本意識薄弱的問題,使廣大職工樹立起全員全過程的自我控制意識,以責任控制成本,以利益驅動責任,調動各層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企業應從三個方面著手,有效地發揮成本管理責任制的控制作用:一是在總經理的領導下,建立以“三總師”,即總經理、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為主要責任人和以各科室責任歸口的橫向成本管理責任制;二是建立總經理、各分部經理、班組長全面負責的縱向成本管理責任制;三是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實行節獎超罰,使之與每一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由這三個方面,形成縱橫交織、立體交叉的成本管理責任制網絡,加之以嚴格的責任成本考核制度,從而促進企業目標成本的實現。

2.4提高領導者素質,強化成本管理意識

現代企業管理就是人的管理,領導者在企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往往造就了一個企業的興衰成敗。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強烈的成本管理意識是一個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成本核算是企業經濟核算的核心,是進行經濟核算的依據。如果管理者沒有成本核算的基本常識,沒有強烈的成本管理意識,不能把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就很難在生產經營中進行正確的決策,企業也就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勝利。然而,提高領導者素質,強化其成本管理意識,并不是一促而就的事情。領導者應該有“如果不提高自身素質就可能被淘汰”的內在動力,和市場競爭的外在壓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2.5建立現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成本管理工作質量的提高,范圍的擴大,信息量大幅度增加,傳統的手工處理方法已無法及時、準確地完成這些信息的處理、傳遞及反饋過程,以致于影響了企業決策的科學性。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為現代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得原先手工難以解決的繁雜問題便于解決,同時對成本信息失真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式。目前我國只有少數企業采用了信息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現代成本管理的發展。解決的辦法主要應加大人力、資金的投入,尤其應在軟件開發和人員培訓方面下功夫,盡快建立企業的現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為完善企業的成本管理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虹,顏廷標邯鋼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思想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財務與會計,2001,(4)

篇(8)

一、努力實踐新時期治黃新思路,調整水土保持發展戰略

經過半個世紀堅持不懈的努力,黃河治理開發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黃河情況復雜,治理難度大,目前洪水依然威脅下游兩岸;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已成為黃河治理開發和管理所面臨的三大難題。為此,水利部黨組提出了“堤防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水質不超標、河床不抬高”的黃河治理目標。黃委通過對《黃河的重大問題及其對策》研究,確立了水土保持在實現“四大目標”中的基礎地位,把治理黃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作為實現“河床不抬高”戰略目標的根本措施。并結合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點和規律,確立了“防治結合、保護優先、強化治理”的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思路。這一基本思路的提出,對今后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總體部署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根據這一基本思路,認真總結流域水土保持幾十年經驗,黃委提出了“圍繞兩大目標,抓住兩個重點,實現兩個轉變”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新的發展戰略。“兩大目標”即實現千方百計減少入黃泥沙、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兩個重點”即以黃河中游7.86萬平方公里多沙粗沙區為治理的重點區域,以治溝骨干工程為主體的溝道壩系為建設的重點措施;“兩大轉變”即由分散治理向集中規模治理,由低標準平均安排向高水平重點扶持的轉變。圍繞這一新的發展戰略,黃委組織編制了《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劃》,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步驟;完成了《黃河中游多沙粗沙重點區域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項目建議書》,近期正組織編寫《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淤地壩建設規劃》;啟動實施了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形成了由重點支流治理、示范區、治溝骨干工程專項、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貸款項目等構成的相互支撐的工程格局,使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步入規模化治理、區域化發展的新局面。

在這期間,各省區積極轉變觀念,調整思路,把水土保持作為振興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大事來抓,狠抓精品工程建設,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全面駛入西部大開發的快車道。

二、以“數字黃河”工程建設為契機,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宏觀決策水平

“數字黃河”工程是黃委為全力推進治黃現代化建設而啟動實施的一項宏偉工程,它的建設將有力地推動新時期治黃理念和技術創新。作為該項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字水保”工程,是全面實現水土保持管理現代化,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程。黃委在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數字化技術和現代網絡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水土保持工作的特點,編制完成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綱要》、《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規劃》,提出了監測網絡建設和數字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目標和關鍵技術,為今后全面建設現代化監測系統和數字水保工程提供了總體框架和宏觀指導。目前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項目(第一期)已正式在水利部立項。為了全面摸清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基礎信息,歷時三年,順利完成黃河流域水土保持遙感普查及水利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生態農業技術引進項目(948項目),獲得一系列基礎數據和成果,信息總量達206千兆,初步建立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庫,為“數字水保”及“數字黃河”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依據水利部要求,流域各省區也圓滿完成了第三次遙感普查工作。山西省還啟動了“數字水保生態”工程,完成了《山西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統總體設計》。該工程目前已投資80萬元,完成了硬件的配置,整個數字化輸入工作已開始進行。陜西省在全省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建設規模上繼續擴大,覆蓋面更廣,已建成市縣級監測分站31個,泥石流滑坡預警監測點3個。這些工作的開展,為全面提高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宏觀決策和監控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大力實施封禁治理,充分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恢復植被

為貫徹落實中央治水方針和水利部黨組的治水新思路,黃委在黃河流域和黑河、塔里木河等12個縣率先實施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工作,2002年共完成封育治理面積79900公頃。同時在青海、四川兩省啟動了黃河源區水土保持預防監督項目,目前項目正在有序進行,已完成了人為水土流失普查和“三區”劃定等前期工作。水利部也在全國106個縣(市、旗)啟動實施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工程”。各地為了使封禁治理真正做到封得住、綠起來、能致富、不反彈,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山西省充分考慮農民的實際利益,采取了“以建促封”等五項舉措,保證了封山禁牧、生態修復的順利實施。省政府還專門出臺了《關于在水土流失防治區實行封禁治理的規定》。陜西吳旗縣1998年在全國率先作出了封山禁牧、退耕還林還草的決定,經過四年多時間,境內林草覆蓋率從1998年前的18%增加到49.6%,水土流失逐步減少,農民收入穩中有增,創造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奇跡。內蒙古烏蘭察布盟,積極實施“進一退二還三”戰略,全盟有一半耕地退了耕,林草覆蓋度也由原來的20%提高到40%,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31%,貧困人口提前兩年基本解決了溫飽。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全流域全面開展生態修復積累了寶貴經驗,對加快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步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以全面實行工程建設監理制為突破口,在全國率先推行了水土保持“三項制度”改革

一是在黃河水保生態工程等重點項目中全面推行工程建設監理制,成立了西安黃河監理有限公司,對黃河水保生態工程項目進行了全面監理;頒發了《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施工監理暫行規定》,對監理的有關程序及實施細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山西省有11個地(市)成立了水土保持監理機構,在湫水河重點治理區、國家財政預算內專項資金水土保持項目、汾河上游項目中實行了工程建設監理。寧夏、內蒙、河南等省區也在一些國家重點項目水土保持項目中推行了工程建設監理制。

二是在水土保持治溝骨干工程建設中進行了招投標試點。山西在項目執行中,對于較大投資的治溝骨干工程大都采用招投標的辦法,公開、公平、公正地擇優選定施工隊伍。青海西寧市對谷坊、淤地壩、溝頭防護工程實行招投標,選擇技術力量強的工程隊進行施工,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青海互助縣對水保治溝骨干工程還實行了議標制。

三是為強化項目管理,明確項目責任,首次將黃委的西峰、綏德治理監督局作為示范區項目的建設法人單位。五年來,通過推行“三項制度”改革,流域內水土保持項目的建設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五、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

為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效益,黃委和流域各省區業務部門在規范工程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根據國家對基本建設項目的管理要求,全面規范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要求水土保持工程項目要嚴格按照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四個前期工作程序進行操作。并按此開展了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項目。二是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和規定,從項目的立項、審批、設計、施工、驗收和管護等都有嚴格規定。出臺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溝骨干工程建設和管理規定》、《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年度檢查辦法》和《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竣工驗收辦法》等一系列管理辦法。三是改革資金管理辦法。為管好用好中央資金,黃委下發《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中央財政資金報賬制管理暫行辦法》,要求設立專門的資金報賬賬戶,明確了資金報賬程序。耤河示范區在黃河水保生態工程建設中率先實行了報賬制;山西省在總結世行貸款項目和汾河上游重點治理項目報賬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省水土保持項目中全面推行了報賬制。項目管理的規范化,促進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從計劃經濟和行政指令的管理方式向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代化管理方式轉變。

六、水土保持關鍵科學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基礎工作得到明顯加強

開展的《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區域及產沙輸沙規律研究》課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確定了黃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的重點區域,為下游防洪減淤、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還組織開展了《黃土丘陵溝壑區小流域壩系相對穩定及水土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山坡地生態穩定與經濟持續發展技術研究》、《黃土高原不同類型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關鍵措施與組合研究》和《水利水保工程對黃河水資源的影響研究》等一批水土保持科研課題。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為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基礎工作也得到了加強。在完成流域性宏觀規劃的基礎上,先后編制了《黃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區治溝骨干工程建設規劃》和《黃河流域坡耕地治理規劃》等專項規劃和《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窟野河規劃》等11條支流的規劃報告。完成了《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窟野河榆林項目區可研報告》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這些前期工作開展,儲備了一批項目,提高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的技術含量。

七、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成效顯著

五年來,在流域機構統一協調和督促下,流域內300多個縣組建了監督執法機構,組建率達92%。230多個縣(市)制定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規和政策,基本實現了預防監督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目前,全流域縣級預防監督規范化建設已經完成,并于2001年進行了全面驗收。同時黃河上中游6省區開展規范化建設的10個試點地(市、盟),174個國家重點防治區的規范化縣(市、區、旗)也全部驗收合格。城市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也逐步深入,蘭州市西固區、太原市、韓城市三個全國水土保持城市試點順利通過國家組織的驗收。各級人大也加大了水土保持執法情況的監督檢查。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

一是水土流失面廣量大,治理難度愈來愈大。

二是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公路、鐵路、能源等基礎設施都在大規模地進行建設,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強度不斷增加,使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明顯加大。

三是流域水土保持監測系統雖已開始啟動建設,但還不能滿足流域水土保持各項工作的需要。還存在信息的時效性得不到保障、信息的準確度難以核實、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利用程度不高,尚未建立規范的信息機制等問題。

今后一個時期,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國務院批復的《黃河近期重點治理開發規劃》為依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按照“防治結合,保護優先,強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方略,以多沙粗沙區為重點,加快以治溝骨干工程為主體的小流域溝道壩系建設,促進退耕還林還草;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采取封山育林、封坡禁牧等措施,加快林草植被恢復和生態系統的改善;通過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實現由傳統水土保持向現代水土保持轉變,調整產業結構,節約保護,優化配置,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展區域經濟,減少入黃泥沙為目標,建設黃土高原地區生態屏障,為治理開發黃河,實現區域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順利實施提供支撐和保障。

在治理的戰略布局上,將以水土流失最嚴重、對下游淤積影響最大的黃河中游7.86萬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區為重點,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治理。在治理的措施安排上,把溝道壩系工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近期將認真落實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前期工作座談會精神,抓緊完成《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淤地壩建設規劃》。積極組織協調流域各省區完成本省區淤地壩建設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在前期工作順利完成后,全面啟動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工程。同時啟動建設一批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安全穩定、效益突出、管理規范的示范小流域壩系,為黃土高原大面積進行溝道壩系建設提供示范和樣板。組織淤地壩建設管理體制研究,在廣泛調研黃河流域淤地壩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形勢要求,探索淤地壩建設新的管理體制和機制,為大規模淤地壩建設做好準備。

在生態建設中,繼續抓好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重點圍繞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在項目前期工作、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監測、機制體制運行等方面作進一步加強。近期著重抓好黃河水保生態工程重點支流治理項目的中期調整、耤河示范區建設和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

篇(9)

二、地方金融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地方金融管理體制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在我國不斷推進金融行業改革創新的歷史條件下,地方金融機構也應該大膽創新。地方金融行業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由于創新存在盲目性,地方金融管理體制仍然還存在不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第一,國家與地方金融管理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順暢,比如地方金融機構中包含大量擔保公司與典當公司,國家并沒有很好地將其納入管理范疇,增加了地方金融系統風險;第二,地方金融管理體制不健全,國家很難對地方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監管,甚至出現許多金融機構脫離了國家金融監管范疇,增加了金融風險的發生可能。另外,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不同地方立足于本區域利益,制約了地方金融發揮其合力,不利于地方資源的有效配置。

(二)地方金融管理主體權責有待強化

各省市建立的地方金融管理主體不盡相同,甚至有些省市沒有專門的金融管理部門,成立的金融管理部門名稱存在權責不清晰、職能不明確、多頭管理等問題。比如有的省市對不同地方金融機構設立不同的管理部門,省金融辦、國資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部門負責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信托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多頭管理的存在,會導致金融管理機構職能交叉情況的出現,對于充分發揮地方資源的優勢是很不利的,也容易引發不同金融管理機構互相推諉扯皮,導致金融管理效益低下。

(三)地方金融監管與地方金融發展不符

當前我國對地方金融機構實施“一行三會”管理模式,對地方金融機構準入嚴格把關,在抑制地方金融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過,由于不同省市對金融資源需求不一樣,中央政府對各省市地方金融采用“一刀切”管理模式,沒有考慮到不同省市金融資源需求的差異性,導致有些省市金融資源嚴重不足,制約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因此,建議地方金融監管的權力下放到省市,讓各省市能夠針對本省市需求情況合理配置地方金融資源。

三、完善地方金融管理體制建設的建議

(一)引導建立正確的地方金融發展觀

地方政府只有樹立正確的地方金融發展觀,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現狀,切實做好地方金融發展規劃。為此,國家應該進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管理法律法規,對地方金融機構的權責進行規范,中央政府主要對地方金融預算做好管理工作,控制地方金融風險。

(二)對中央與地方金融管理的邊界進行明確規定

地方金融管理體制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優化地方金融管理體制,需要界定中央與地方金融管理的邊界。中央對地方金融管理發揮總領作用,引導地方金融管理的良性發展,使得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更加協調。中央對地方金融管理領導過程中,要遵循“垂直監管,地方協調”原則,即中央金融機構負責監管工作,地方金融機構負責協調工作。總而言之,地方金融管理體系要秉持中央金融機構監管,地方金融管理機構負總責,理清地方金融管理機構的職責,規范地方金融日常管理制度以及風險處置流程制度,確保地方金融業健康穩定發展。

篇(10)

2電網建設實施精益管理的客觀要求

事實上,隨著我國電力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如今在電力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想要實現最佳經營效果,就需要其結合綠色經濟和生態經濟發展的整體要求,創新企業經營思路,優化電力企業管理機制,從而實現整個電網建設發展的最佳效果。對于電網建設來說,其推動精益管理,實際上是一項整體、全局性的工作,其支撐點在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電力資源的具體應用依賴不斷深化,尤其是在我國科學發展和清潔能源應用戰略不斷成熟背景下,各行各業在具體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電力資源的利用程度不斷深化,直至成熟。結合國家電網公司的整體發展要求和具體工作需要看,注重處理電力企業內各個環節中,其管理內涵與精益管理理念的全面融入與匹配,就成為現階段整個社會發展相結合的整體需要。精益管理是一項綜合化管理理念,在該理念中,其集中闡述的是企業全員參與和集中融入,可以說,想要真正應用好精益管理的整體要求,通過將該管理理念融入到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細節當中,而精益管理實際上是一項集體性活動,其在應用過程中,要注重將管理成本把控進行全面分析,同時也要將成本意識、效益理念融入到整個管理活動中,注重融入先進的生產理念,從而確保整個電網建設能夠實現最大經營效益。當然,想要實現精益管理的最佳應用效果,其必須做到管理目標與建設問題相結合,持久創新與企業發展相融合以及企業技術革新與企業管理機制優化相結合,通過全員持續參與,從而實現整個企業精益管理的最佳效果。而在電網建設實施精益管理過程中,要想實現最佳管理效果,要將企業發展與行業標準想融入,通過積極組織相關發展團隊,從而為該管理理念的具體應用和全面融入提供基礎平臺。客觀上看,要想根本性推行好精益管理理念,就必須充分挖掘和調動社會全員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通過開展QC活動和員工管理等多樣化思維,進而實現電網建設發展的理想推進。

3電網精益管理建設對茶葉企業減負增效的客觀影響

在當前茶葉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融入全新思維和價值理念,特別是就茶葉產業的整體轉型發展訴求看,其想要順應時代要求,就需要充分發揮電力的動力支撐作用和價值。因此,做好電網管理,提供高效的電網服務機制,進而大大降低茶葉企業在生產與經營過程中的具體成本。客觀而言,當前茶葉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其需要充分有效的考慮生產環節的全面優化與整體完善,特別是對于茶葉企業自身來說,創新企業經營理念作為其轉型發展的基礎性需要,完善各項經營元素,從而為茶葉企業減負增效提供有效支撐。茶葉企業作為一種產品生產為主的企業,其在茶葉生產加工過程中,有著龐大而成熟的電力需求,而對于電網建設來說,其作為當前時展過程中的重要元素要求,推進實施精益管理,其能夠從成本控制視角,來實施具體的企業生產經營。當然,良好的電網建設,能夠讓茶葉企業實現全面而系統化發展。當然,茶葉企業快速發展的形式和具體特征,也使得電網建設過程中,必須探究做好精益管理的實施思路。所以,在當前電網建設實施精益管理過程中,如何結合時展趨勢,應用精益管理理念,從而為茶葉企業降低發展負擔和成本,增加發展效益提供充足動力,就極為必要。結合茶葉企業轉型發展具有需要看,完善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思維,是企業轉型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和價值元素。就電網建設活動實施狀況看,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和價值思維,恰恰是當前整個茶葉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要素。而電網建設作為當前國家電力事業發展體系中,極其重要的內容,該建設工作本質上看,是國家各項事業創新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元素。因此,通過多元要素的體系化融入,從而實現茶葉企業轉型模式創新發展的全新優化。在電網建設推進過程中,實施精益管理,將為電網建設有效推進提供全面支撐。

4結語

結合當前電網建設和茶葉企業發展訴求看,融入時代特征和多樣化內涵,已經發展成為整個茶葉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就整個電網建設日益推進狀況看,精益管理不僅是提升企業經營效率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降低茶葉企業運行成本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電網建設精益管理理念融入過程中,其將為茶葉企業降低發展成本,增加企業經營效益,提供重要支撐。

參考文獻

[1]李燕彬.實施精益管理推進標準化建設確保電網生產管理再上新臺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1):111-115.

上一篇: 管理溝通案例論文 下一篇: 機械導論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 亚洲小电影91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午夜视频一级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