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6 15:27: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貿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貿易論文

篇(1)

求學網小編為你提供論文范文:“國際貿易論文淺論國際貿易摩擦問”,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寫出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淺論國際貿易摩擦問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國際貿易論文淺論國際貿易摩擦問”,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篇(2)

摘要: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逐漸獲得了各國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廣泛的關注。世界貿易組織也順勢建立了特殊的專門研究電子商務政策措施的電子商務工作組。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

電子商務的興起把各種各樣的企業都置于共同的平等競爭的環境下,這不僅有利于各類企業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并增加更多的貿易機會,并且在很多層面上都大大降低了企業交易的費用。電子商務的應用過程中采用了先進的網絡技術,相比以往的國際貿易過程,當今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國際貿程序得到了很大簡化,中小型企業也可以很輕松地進入到國際貿易市場主體的大軍中。

一、促使貿易的主體和貿易的方式產生創新

利用電子商務來完成國際貿易離不開基礎網絡的有效參與,網絡平臺的運用使資源在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下達到了更為合理的分配。在整個經濟領域實現了商品流、信息流、物質流及資金流的四合一統一流程。這時最大的經紀人就成了信息網絡,信息不完全的扮演進出口中介的企業也逐步顯得落后而不能滿足貿易的需求而被淘汰。商品和服務的買賣雙方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著信息的實時溝通交流,使貨物與服務沒有阻礙的自由流動著,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零庫存變為可能。

二、國際化大市場逐步形成,加快了經濟貿易一體化

這個虛擬的貿易大市場是通過電子商務建立起來的,無形的網絡信息的傳遞打破了過去以地域存在為依托的市場觀念并逐步形成了一個全方位開放的立體大市場。市場信息得以傳播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網絡環境的創制,世界市場逐漸被連接到一個個單一的網絡環境中。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擴大化運用改變了全世界市場經濟之間的關系,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流合作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密切。國際貿易在更高的層次上超越了地理界限的制約緣于虛擬市場的形成及進一步擴大。信息虛擬市場的形成使商品和服務也可以完全自由的流動在全球市場范圍內并顯示出貿易的公開完整性和直接流動性特點,這就避免或者減少了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不完全而引起的市場扭曲現象的頻繁出現。相同或相似質量的產品或服務在整個市場上面臨著更加公平而口益激烈的競爭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價值規律作用的完全發揮。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由于通過電子商務進行交易,出于交易者本身的直覺很大部分或者一部分被虛擬的網絡所埋沒,這就增加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再加上網絡黑客以及病毒等的入侵,所增加的網上交易風險也是不可忽略的。

三、國際貿易中的市場營銷模式發生變化

任何有組織有規模的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的營銷策略。當今社會經濟市場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諸多競爭對手中獨樹一幟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使用各種招數來贏得客戶的青睞。互聯網中的網絡營銷作為一種促銷手段出現了企業銷售活動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的使用,該模型可以提高個人和組織成功實現快速交易發生的可能性。企業的這種營銷方式的產生給企業的經營者帶來了很多未曾預料到的好處,真可謂是一舉多得。網絡營銷在電子商務條件下顯示出了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是,做產品宣傳可以在網絡上直接進行,這就造就了網絡營銷的一個特別重要的特點即低成本。第二是,在網絡營銷模式下,顧客可以主動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這樣可以緩解甚至消滅傳統模式下顧客對推銷人員和傳統廣告的抵制情緒。第三是,通過網絡模式的建立,顧客可以直接登錄企業的網頁與企業進行及時的信息溝通,例如對商品或服務信息的咨詢、購買貨物后對商品服務的評價及建議等,客戶和企業之間是很容易建立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的。

四、給國際貿易政策提出了新命題

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逐漸獲得了各國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廣泛的關注。世界貿易組織也順勢建立了特殊的專門研究電子商務政策措施的電子商務工作組。作為一種全新的貿易交易模式,電子商務在其理論的發展及現實的實踐操作中都給現行的國際貿易政策提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命題。這些命題包括了電子商務根本性質的界定問題、國際貿易的安全性問題、關稅問題以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問題等等。這些現實性的問題對國際貿易的良好有序發展產生著極為不利的影響。當前,國際貿易體系己經就貨物和服務貿易達成了兩項重要的協議,即關稅貿易總協定和服務貿易總協定。而電子商務因其自身的多種特征和一些空前出現的新特性對人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人們在以后的貿易政策制定過程中加強對其規則約束的核心點和其難以界定的電子商務行為處理程序的研究。將電子商務運用到國際貿易中面臨非常重大的安全性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來看,世界上并沒有形成系統的統一的國際法來對網上犯罪進行打擊,各國的立法也沒能夠及時的跟上電子商務的發展步伐,有關立法也相對不完善。如同地下經濟樣,網上犯罪無孔不入,如對其他企業知識產權的竊取、利用非法手段對競爭者的打擊,惡意冒充競爭者進行不發貿易活動等。許多公司在不知不覺中就面臨著各種潛在的威脅、不明理由的起訴、消費者信息的泄露等。電子商務進行過程中會要求購貨方公開自己的一些私人信息如姓名及銀行卡卡號和詳細住址等等,這樣一來就增大了消費者的信息泄露可能性,消費者的安全問題就不會得到很好的保障。一些商業公司也在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搜尋客戶的數據資料來建立信息數據庫。而這些數據庫顯然沒有足夠的安全機制做后盾。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增加了全世界整體的經濟福利,整體經濟福利的提高給各類生產商和貿易商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國際分工進一步擴大化,這樣就提高了全世界的經濟福利效益。但是它也帶來的嚴重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也是不能忽視的,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在對經濟全球化過程參與全球利潤的分配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其差距定會越來越大,如果發展中國家不能夠跟上經濟全球迅速電子化、網絡化發展的步伐,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帶來的任何優勢和福利在發展中國家將分配的相對較少。對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它們仍然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參考文獻

1、試論構建現代的國民經濟學李欣廣;當代經濟研究2007-05-15

2、中國法律經濟學研究中的非法學化問題以我國民商法和經濟法的相關研究為例周林彬;法學評論2007-01-13

國際貿易??普撐姆段亩涵h境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近年來,國際貿易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叫環境貿易壁壘,還有一種說法綠色貿易壁壘,主要指一些國家借著環境保護的名義對一些外國產品提出不合理的標準與要求,對外國產品的進口進行一定的限制。這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本文將著重針對環境貿易壁壘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它對國際貿易產生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環境貿易壁壘;國際貿易;影響;環保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一大問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同時也將面臨環境貿易壁壘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制約與限制,在這種嚴峻的發展形勢下,我國必須對自己當前的發展局勢進行科學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來削弱國際環保法規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從而使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占據優勢地位,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一、環境與國際貿易發展的關系

人們的生產活動都不開對環境的依托,在國際貿易的發展過程中,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經濟的發展勢必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目前各國紛紛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經濟的發展不應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來保障經濟發展與環境的平衡。自從綠色浪潮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綠色變成了所有健康、環保的代名詞,這不僅使人們的生活觀念有了一定的轉變,而且對國際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環境問題頻發,全球變暖、水土流失日益嚴重,這引起了世界各地人民對環境問題的普遍關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國際貿易的進行,人類發展并不能擺脫對環境的依托與利用。盡管各國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環境,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環境與國際貿易并未達到一個平衡點,并在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問題。首先,國際貿易的發展確實給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存在一些不協調的因素,另外,一些國家往往會在貿易過程中對其他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進行干預,這實際上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形成了貿易壁壘,發展中國家在科學技術以及生產經驗方面都落后于發達國家,因此在很多方面達不到環境的標準,再加上一些國家制定了雙重標準,這就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形成了一定的環境貿易壁壘。

二、環境貿易壁壘問題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一)對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產生了影響。

近年來,環境貿易壁壘的蔓延日益加快,這與國際貿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當前的情況看,國際貿易發展速度較為緩慢,這使廣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制約,也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就拿我國的發展實際來說,2003年我國的高檔消費品出口總額達到了684億美元,與5年前相比,足足增長了20多倍,并且所占比重達到了31.2%。然而,我國的出口貿易之所以陷入了困境,是因為一些發達國家對我國實行了環境貿易壁壘,他們所制定的一些相關環保的標準,超出了我國目前的生產能力范圍,因而,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速度呈現了緩慢的趨勢。

(二)對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產生了制約。

一直以來,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依賴性比較強,這些國家的生產技術水平有限,與發達國家有著明顯的差距,一些產品的輸出主要是靠直接從大自然進行掠奪,而發達國家往往以較低的價格對這些資源實施購買,然后再利用自身現有的技術水平與先進生產技術,對這些生產資料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將能源產品轉換為具有較高技術價值的新產品,并將這些產品重新定價,以超高的價格銷往各大發展中國家,獲取高額利潤,這之間的價格差是難以想象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生產所必須的能量與資源,又不能在這期間獲取相應的補償與回報,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另外,發展中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較為寬松,因此,一些發到國家更愿意將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以逃避本國的環保法律的限制,這使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惡化更加嚴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一直處于霸主地位,而發展中國家盡管近年來已經實現了充分有效的發展,仍然處于弱勢,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

(三)環保產業得到了有效發展。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下,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來保護環境,并對一些高污染企業進行了限制,倡導綠色企業、環保企業,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許多新興的環保企業實現了充分有效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發展體系,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并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使環保產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目前環保意識已深入人心,人們的思想觀念與消費心理都有了一定的轉變,為綠色市場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環保產業也為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指明了一個新的方向。綜上所述,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必須認清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使我國能夠打破環境貿易壁壘,使我國的國際貿易走上一個新臺階。

篇(3)

隨著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已成為國際趨勢,WTO下的多邊貿易談判,使關稅的貿易保護作用變得極其有限,傳統的非關稅政策也僅能在特定條件下使用。于是,因技術體制、經濟技術水平差異等產生的技術性措施以其“合法性”、隱蔽和靈活性演變成貿易壁壘,這種技術性貿易壁壘(TBT,TechnicalBarrierstoTrade)將成為貿易自由化背景下國際貿易壁壘的主體,而“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維持可持續發展”這一全球共同目標使得以環保標準支撐的GBT成為了TBT的核心。

近年來,歐盟了一系列與環保相關的“綠色指令”,包括:PPW指令,《包裝及包裝廢棄物指令》(DirectiveonPackagingandPackagingWaste);WEEE指令,《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DirectiveonWaste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RoHS指令,《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DirectiveontheRestrictionoftheUseofCertainHazardousSubstancesi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ELV指令,《關于報廢汽車的技術指令》(End-ofLifeVehicle);REACH法規,《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法規》(RegulationCoveringtheRegistration,EvaluationandAuthorizationofChemicals);EuP指令,《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DirectiveonEnergy-usingProductDesign),這些指令構成了EU整合性產品政策的基礎,對外形成了GBT。

一、歐盟系列綠色指令的動機

1、利用WTO協議綠色規則缺口構筑貿易壁壘

WTO有關環境問題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其一系列的相關協定中,雖然這些協定規定“不得妨礙正常國際貿易”,但另一方面卻肯定各國的“環保例外權”,而在行使此種權力時,WTO有關環境貿易規范一般都比較概括和抽象,含混其詞、模棱兩可,缺乏有效和明確的約束性,導致了GBT在世界范圍內盛行。

EU正是利用這點,制定出一系列嚴格、繁多、苛刻的綠色環保標準,構筑起“綠色貿易壁壘”,名正言順地達到既有利于EU商品出口,又有利于限制別國商品進口的目的。

2、出于產業保護,培養競爭力的考慮

EU現有25個成員國,人口超過4.5億,是極具吸引力而有價值的市場。EU擔心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力量出口迅速增長,連年對其巨額貿易順差,2006年高達916.6億美元,會擠占了其市場并對當地經濟產生沖擊。而EU東擴后,新進成員競爭力還很弱,加之近年EU經濟增長乏力,為保護對國民經濟、國際貿易、就業綜合影響大的相關產業,培養和提升競爭力,需要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TBT。如REACH法規的立論之一就是為了提高EU化學工業的競爭力,化學工業是eU的三大產業之一,直接雇工超170萬人,年產值約5000億歐元(高全德,2003),顯然EU要極力保護這個重點產業和市場,保持自己在該行業的優勢地位。

3、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

環境問題已是當今人們關注的熱點,EU等發達國家的環保組織、消費者尤其關注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與人身安全、環境保護、動植物健康等相關的產品質量與性能。

二、歐盟最新系列綠色指令解析及影響

1.EU最新綠色系列指令內容概要

EU是最先意識到國際貿易中的TBT問題,早在1985年就批準實施了《關于技術協調和標準化的新方法》,將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擴大到技術領域,強化了對其他國家產品進入EU市場的限制,進入EU市場的產品必須:(1)符合歐洲標準EN,取得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認證;(2)與人身安全有關的產品要取得EU安全認證標志CE;(3)進入EU市場的產品廠商,要取得ISO9000合格證書。同時,EU還明確要求進入EU市場的產品凡涉及EU指令的,必須符合指令的要求并通過一定的認證,才允許在EU市場流通。EU對產品的環境標準尤其嚴格,近年了一系列環保指令,并將今后的立法重點放在強化監管上,特別是加強安全、環保、質量、綠色生態等方面的監管。要應對這些綠色壁壘,就必須對這些“綠色指令”有所了解,下表對系列指令的內容進行了概括:

以這些指令形成的環保壁壘正在或將對我國機電、石化、紡織、制藥等眾多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2.我國對歐盟貿易所受的影響

TBT對貿易影響的作用機制,主要是對進口產品形成數量和價格控制。

(1)數量控制作用

進口國通過對進口商品是否達到其規定的“綠色”技術法規、指令、標準進行合格評定,符合要求的產品允許進口,不符合的禁止進口,從而對進口產品產生數量上的控制。

據商務部2006年12月25日的《2005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調查報告指出:2005年我國出口因TBT而導致的直接損失達691億美元和貿易機會損失達1470億美元,分別約占2005年全年出口額的9%和19.29%。

自2004年以來,EU一直是我國的第一大出口地,對EU出口穩定在占總貿易額的15%左右,EU東擴后我對EU貿易急增,2004年貿易順差達370.4億美元,同比增長48.5%,2005年分別為701.1億美元和42.7%,2006年雖然順差總量有增加為916.6億美元,但是環比從47.2%下降到23.5%,顯示出EU新壁壘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

(2)對我國產品競爭力的影響

當進口商品達不到技術要求而受到市場準入限制時,為維持出口機會、獲得利潤,出口方必然努力設法跨越EBT/GBT以進入進口國市場。而跨越EBT/GBT,就要按進口國的技術要求改進產品質量,提高技術水平,這需要人力、財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導致成本與價格提高,出口競爭力降低,于是通過價格限制起到了限制進口的壁壘作用。

據歐洲家電協會測算,EU的WEEE系統的整個WEEE管理費中,WEEE的運輸和處理費占75%,注冊費占5%,行政管理費20%,廢棄成本每公斤0.41歐元。而RollS指令雖然是自愿性的,只需提供符合性自我聲明,但企業也需支出一些費用:如部件組份材料定性、定量分析的經費;替代品的開發及技術引進的經費、試用和檢測費;生產設備改進的經費;合格評定與認證的經費;環保培訓、環保產品開發、生產和市場調查分析及廣告宣傳的經費等。REACH則將EU市場上3萬多種化工產品和其下游的輕紡、制藥等500多萬種制成品全部納入注冊、評估、許可三個管理監控系統。涉及的成本費用甚為昂貴。完成注冊所需的評估測試,一項既有化學品的基礎配套測試就需8.5萬歐元。EU市場現有的3萬多種化學品僅完成注冊的直接費用就達約26億歐元。

EuP指令則比WEEE和RollS的要求更多。要求企業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都要依照規定參數評估相關環境因素,使得產品在前期獲取信息階段、設計階段、制作階段、后期認證階段都要承擔不少的額外費用,大大增加了產品輸往EU的成本。

本來我國打開EU市場靠的就是價格優勢,而這些指令使我國出口到EU的產品成本普遍上漲6%~20%,加之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將使我國出口EU的產品競爭力大大降低,如不采取相應對策,我國許多相關企業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退出EU市場。

三、積極應對歐盟GBT

應對EU的GBT需要充分熟悉EU市場的規則、加大綠色系列指令的宣傳,同時,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與研究機構聯合行動,從標準國際化、信息交換、市場通行等多方面入手。

1.制定中國的標準化戰略,推行中國標準國際化

美、歐、日發達國家的標準化戰略的共同特點:強化各自標準化的作用,爭取對國際標準化產生更大的影響,財力上大力支持IS活動,更多地參與承擔ISO、IEC等的技術秘書處工作,從而爭取國際貿易的主動權。

例如,按承擔ISO技術秘書處工作數量和資助額計算,各國在ISO中的貢獻率:德國為(DIN)19%,英國(SBI)為17%,美國(ANSI)為15%,法國(AFNOR)為12%,EU總計50%以上(占正軍,2005:P225)。而我國僅承擔一個技術秘書處和五個分技術委員工作,截至2005年1月,僅國際標準5項,且都是非關鍵標準,顯然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和國際參與交流。

中國要有自己的標準化戰略,并積極推行中國標準國際化,這需要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的共同努力,國家要為改革現有標準創造體制并提供相關政策支持。

首先,人才是關鍵。要培養熟練掌握外語、又熟知ISO/IEC國際標準審議規則并具有專業知識和國際標準化的專家。

其次,企業要和研究機構形成合力,積極以生態設計理念研發技術、開發產品,及時申請專利保護并實現產業化,注意與現有國際標準的兼容,在創造標準的過程中塑造品牌。例如,高通公司,作為一家出售知識產權的公司,他們將自己1400多項技術全部申請專利,然后將這一套解決方案申請為國際標準,通過標準許可費用、產品專利費用、芯片等多種形式獲得巨額利潤。

再次,開展GLP實驗室認證,改革和完善我國的檢測檢驗體系,形成權威性的檢驗機構。

目前,我國建立的10個國家級檢測實驗室,尚未取得GLP標準認證,所出具的檢測結果EU不予承認,往往被要求重新提供通過GLP認證的實驗室報告,這大大增加了我國產品在EU登記注冊的費用。我國應當盡快組建符合GLP標準的實驗室,并做好與其他國家實驗數據的互認工作。

2.互動信息交換機制

很多企業感到應對EU系列指令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信息滯后不靈通。應該建立產品生產使用物料中心數據庫,形成企業(廠)集團產業協會專門的國家信息中心一條龍符合性物料的數據中心,讓上下游產品公司分享使用,并及時環保符合物料,為企業節省重復檢測認證成本;及時相關環保法規的動態進展、企業通報出口中所遇到的壁壘困境,通過互動溝通與創新突破GBT。

3.主動獲得市場通行證——“綠色護照”

綠色消費已經成為現代人衡量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出口EU的企業應自始至終本著生態、環保的觀念,在技術創新與進步的前提下,主動獲得相應的“綠色認證”,即獲得通行EU市場的綠色護照,以表明產品符合EU規定的環保標準,是EU認可和鼓勵消費者購買的“綠色產品”。獲得EU市場的綠色通行證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1)獲得ISO14001或EMAS認證

環境管理體系質量認證或EU生態管理及審計體系認證,要求組織通過建立環境管理體系,來達到支持環境保護、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的目的,并可通過取得和經過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認證形式,向外界證明其環境管理體系的符合性和環境管理水平。

例如,上海ABB躍進電機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使其各類電機噪聲指標降低到34分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獲得ISO14001認證后,順利進入歐美市場,外銷產品的比重由35%,猛增到60%。

(2)獲得ELAS(Eco-labelAwardScheme)歐盟生態標簽體系認證

EU通過EEC880/92、1980/2000條例出臺了生態標簽體系,對除食品、藥品外的所有消費品進行該體系認證,并于2005年9月進一步完善。獲得生態標簽的產品可貼上一朵綠色小花,常被稱為“貼花產品”,EU的消費者能夠識別官方認可的“綠花產品”,如今“貼花產品”在EU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

篇(4)

一、我國遭遇貿易摩擦的基本情況

2009年全年,我國實現出口總額12018.8億美元,同比下降16%,但受金融危機影響各主要出口國出口貿易也受到嚴重沖擊,我國占全球出口市場份額仍然上升到9%以上,取代德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國。與此同時,我們應該看到,由于全球貿易總額急劇下滑、各國國內經濟發展困難和矛盾增多、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進一步加劇。2009年是我國遭遇貿易摩擦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成為貿易保護主義最大的受害國,全年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了116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高達12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102%,均達到歷史最高值。其中,美國對華貿易救濟案件涉案總額達76億美元,為上年的5倍多。同時,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也先后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了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在嚴重沖擊全球貿易體系、引發貿易戰的同時,也給全球經濟復蘇以及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由于我國外貿結構調整轉型工作才剛剛起步,相當數量的產品和企業仍停留在較低層次的價格競爭策略上,片面追求出口數量,過度依賴能源資源消耗以及廉價勞動力的支撐,不僅給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巨大壓力,本身不可持續,而且極易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對象。同時,由于應對貿易摩擦的經驗不多,往往會遭受巨額損失。部分國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不符合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最終拖累整個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

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主要原因及趨勢

(一)世界經濟復蘇步伐緩慢,全球出口市場萎縮,經濟復蘇和就業壓力使各國對有限市場的爭奪更加激烈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減緩,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出現負增長。據世界銀行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下滑2.2%。2008年三季度至2009年二季度,美國經濟連續下滑,至三季度按年率實際GDP環比增長2.2%,四季度增幅雖然有所提升,但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2009年10月份以來,一直維持在10%或稍高水平,由于經濟復蘇步伐緩慢,難以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預計2010年失業率還將上升。2009年歐元區GDP下降4.2%,其中德國、意大利、法國GDP分別下降5.3%、5.1%和2.4%。進入2010年后歐元區失業率達到兩位數水平,創下1999年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高記錄。

經濟衰退,使各主要國家進口量大幅減少,全球貿易量急劇下滑,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下跌幅度達到30—50%,預計2009年全年全球貿易量下跌10%以上。為促使經濟回升、保護國內市場、緩解就業壓力,各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加劇,導致貿易保護主義勢頭不斷加深,提高關稅、濫用救濟措施等手段被頻繁使用。而由于我國經濟、貿易率先企穩回升,勢必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對象國。同時部分新興的發展中國家由于與我國的產業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性,產品競爭范圍不斷擴大,也以各種理由設置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產品設卡。

(二)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各主要國家對我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借口

2009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長時間維持在6.82—6.83之間的水平。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由于實行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人民幣也被動地跟隨美元對其他貨幣貶值,實際有效匯率下跌。近期美元呈現一定的升值趨勢,但由于經濟基本面等決定因素并未有實質性改善,中長期來看仍存在貶值的可能,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我國出口回升的作用。美國政府對美元貶值采取放任的態度,本身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隱性表現形式。

(三)哥本哈根會議后綠色壁壘將越來越成為貿易保護主義新的表現形式

近年來,貿易保護手段不斷向著更加多樣、更為隱蔽的趨勢發展,除了傳統的反傾銷、反補貼、特別保障等手段外,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更具戰略性的保護手段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特別是哥本哈根會議以后,氣候變化成為影響各國之間經貿關系的重要話題,氣候變化之爭實質是發展權之爭,發達國家試圖將其與保護主義相結合,構筑新的綠色壁壘。歐盟因不滿意哥本哈根會議的談判結果聲稱將考慮推出碳關稅,美國參議院也擬將碳關稅納入審議中的氣候變化法案,如果這些均成為現實,將會給我國大部分的工業產品出口造成強烈沖擊,出口成本將大幅增加,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將在很大程度上被削減,并最終使我國本已開始恢復和改善的出口局面受到拖累。

三、應對建議

(一)切實將經濟增長的動力轉到主要依靠內需上來

除2008—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之外,近年來,其它年份中凈出口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增加,經濟增長呈現明顯的外需拉動特征,外需波動已成為經濟運行中必須面對的風險。因此,要力爭將持續穩定增長的動力更多地建立在經濟自身和企業內部,堅持主要依靠內需實現經濟健康穩定發展這一長期戰略方針不動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注重靈活審慎地把握政策調控的方向和力度,統籌考慮、循序漸進,避免矯枉過正,失去經濟發展既得的良好局面。

(二)轉變粗放型的外貿增長方式

積極推動外貿出口轉型升級,由規模導向型向效益導向型逐步轉變,避免片面追求出口的增長速度和規模,以免激化與主要貿易伙伴國之間的矛盾,促使對外貿易健康、可持續發展。妥善解決國內出口企業之間競相壓價、惡性競爭等問題,引導企業加強自律,提升出口產品檔次,避免盲目的數量擴張和簡單的價格競爭。引導企業加深對WTO規則和貿易救濟知識的了解,加強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學會運用金融工具規避外貿風險,提高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

(三)堅持以我為主,積極穩妥地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密切關注各主要貿易伙伴國和國際市場上主要出口競爭國匯率政策的走勢,積極應對可能因競相實施匯率貶值而引發的貿易戰。堅持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立場,妥善處理發達國家對我國施加的升值壓力。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調控機制,在合理水平上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控制好升值預期。推進外匯市場建設,加強外匯市場價格傳導機制、外匯流動性管理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建設。開發適用的匯率衍生產品,鼓勵出口企業運用匯率避險工具規避風險。積極促進人民幣國際儲備、國際結算與國際流通進程。

(四)形成部門合力,建立貿易摩擦應急反應體系

篇(5)

“國際貿易論文國際貿易與實務”怎么寫呢,請看求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文

國際貿易論文國際貿易與實務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國際貿易論文國際貿易與實務”,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

篇(6)

(1)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有利于企業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美歐日等境外企業和我國境內企業之間的貿易,通常是以它們的本國貨幣進行計價結算,這樣由此帶來的美元、歐元和日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匯率風險通常主要由境內企業承擔。如果能以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則境內企業可以避免承受這類匯率風險。從而當人民幣用于跨境貿易結算時,我國和周邊地區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的企業所承受的外幣匯率風險即可部分消除。

(2)有助于企業營運成果清晰化。當我國進行貿易結算時,通常其經營成果較為透明,表現為進口企業的成本和出口企業的收益能夠較為清晰的固定下來,這樣就有利于企業進行財務核算。

(3)人民幣結算節省了企業進行外幣衍生產品交易的有關費用。當企業在貿易中以非本幣進行結算時,通常為規避匯率風險而委托銀行進行衍生產品交易,從中資商業銀行遠期結售匯的收費標準來看,買入三個月的美元按交易金額的2.5,賣出三個月的美元按交易金額的5收取費用。而一般的外資銀行這項交易的收費標準則普遍高于中資銀行,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我國企業進行國際結算主要使用美元歐元和日元等國際貨幣,因此為控制匯率風險承擔了大量的外幣衍生產品的交易費用,從而增加了企業的交易成本,削弱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若采用人民幣用于國際結算,我國企業為規避匯率風險所承擔的衍生交易費用即可大幅降低。

(4)人民幣結算節省了企業兩次匯兌所引起的部分匯兌成本。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與我國之間的貿易大都采用美元結算,而其國內又不能進行美元流通,這樣結算通常要經過本幣-美元-本幣的兩次兌換,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公司的內部交易的貿易之中。若人民幣用于跨境貿易結算的話,則可減少其中一次兌換并節省有關費用。

(5)跨境貿易用人民幣結算可以加快結算速度,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減少一次匯兌本身就減少了資金流動的相關環節,簡化了結算過程,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由于不需要進行外幣衍生產品交易,企業可以減少相應的人力資源投入和相關資金投入,這也有利于企業加快運轉速度。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人民幣用于跨境結算帶來了機遇,但是挑戰與機遇并存。人民幣結算也可能會引起境外債權債務關系,外匯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在人民幣境外債權債務方面,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會形成外國企業持有人民幣的現象,由此可能引發諸多問題。在外匯管理方面,人民幣用于跨境結算可能會使當前的進出口核銷制度出現一系列的操作性困難。

我們不難看出,人民幣結算試點,其作用也不可高估。當前人民幣貿易結算規模的穩定和擴大尚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

(1)人民幣結算尚處于試點階段,是否擴大到香港和東盟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還要根據試點的效果來穩步推進。

(2)即使人民幣結算擴大到其他國家,其使用規模既受限于這些國家所持有的人民幣規模,又受限于境外客戶使用人民幣的意愿。此外,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情況下,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的水平主要還是取決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復蘇,從這一角度分析,人民幣結算對出口的直接刺激作用仍有待觀察。

篇(7)

(一)中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數據統計差異值

根據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原理和國際收支賬戶分析方法,中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數據統計差異值主要受以下5個因素的影響。

1.貿易雙方的統計口徑和方法不同。

統計口徑和方法不同,如統計轄區不同、運輸時滯不同以及再出口內涵不同①等,都會造成中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數據統計差異。但由于統計口徑和方法不同所產生的影響會相互抵消,其對雙方貿易數據統計差異值的綜合影響是有限的。

2.到岸價與離岸價的差別。

世界各國海關和統計機構通常以到岸價(CIF,貨物價值包括從裝運港至目的地港的運費和保險費)記錄和計算進口貨物價值,同時以離岸價(FOB,貨物價值不包括從轉運港至目的地港的運費和保險費)記錄和計算出口貨物價值。到岸價與離岸價之差主要由出口國(原產國)運送貨物到進口國(目的國)的保險費和運輸費構成,大概為離岸價的10%。

3.轉口貿易及其增加值。

中國經轉口國或地區轉運到貿易伙伴的貨物價值通常高于轉口國或地區直接從中國進口時的貨物價值,這是因為轉運商為追逐利潤而抬高了貨物價格。這部分增加值沒有計入中國的出口統計數據,但被計入了貿易伙伴的進口統計數據。

4.加工貿易增加值和走私。

加工貿易商品在出口后可能被中間商購買,經中間商再轉賣給貿易伙伴,中間商為追逐利潤的加價行為會使貿易伙伴的進口報關價格高于加工貿易商品的出口報關價格。由于沒有足夠信息用于判斷被中間商購買和轉賣的貨物價值,因此很難量化中間商加價行為對中國與貿易伙伴貿易數據統計差異的影響。同時,貨物走私逃避了海關監管,這也會造成進出口雙方貿易數據統計的差異,如走私的貨物價值未記錄在出口國的出口賬戶,卻記錄在進口國的進口賬戶上。

5.貿易偽報。

貿易偽報是不法分子故意在進出口的貨物價值上弄虛作假,以達到掩蓋非法資本流出或流入的目的。貿易偽報可分為出口偽報和進口偽報。出口偽報,即出口商利用與貿易貨物實際價值不符的報關單證進行貿易活動,包括出口低報和出口高報。出口低報是由出口商開出低于出口貨物實際價值的發票,進口商將發票金額與實際貨物價值的差額存入出口商在國外的賬戶,其目的是騙取外匯,躲避監管,將資本抽逃到海外;出口高報是出口商以高于出口貨物實際價值的發票向本國海關申報,其目的是繞過資本項目監管,使國外資本非法流入國內。進口偽報,即進口商利用與貿易貨物實際價值不符的報關單證進行貿易活動,包括進口高報和進口低報。進口高報是國外供貨商開出高于進口貨物實際價值的發票,國內進口商向貨幣當局申請的用匯高于實際用匯,其差額就存入了進口商的國外賬戶,其目的是騙取外匯,躲避監管,將資本抽逃到海外;進口低報是指進口商向海關申報的進口貨物價值低于實際貨物價值,使本應匯至境外的貿易結算資金滯留國內,其目的是繞過資本項目管制,使國外資本非法流入國內。上述5個因素是造成中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數據統計差異的主要原因。統計口徑和方法不同以及加工貿易增加值和走私的影響雖然難以測算,但這些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會彼此抵消,其綜合影響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到岸價和離岸價的差別可按照國際慣例將其換算成統一的計價方式。轉口貿易及其增加值的影響也可根據中國與轉口國或地區的轉口貿易數據進行估計。貿易偽報是一種隱蔽的非法行為,其影響很難直接測算,但可以從中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數據統計差異值中剔除主要的可觀測因素后進行間接測算。值得注意的是,貿易偽報下會同時產生資本外逃和資本非法流入。出于研究目的,本文剔除資本非法流入的影響,以出口低報導致的資本外逃與進口高報導致的資本外逃之和,對貿易偽報下資本外逃的規模進行測算。

(二)貿易偽報下資本外逃規模的測算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在對中國與貿易伙伴進出口貿易數據,特別是轉口貿易數據進行CIF/FOB轉換①和相應調整后,先計算出中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數據統計差異值;然后再從統計差異值中剔除資本非法流入的影響,就能計算出中國出口低報導致的資本外逃和進口高報導致的資本外逃,兩者之和即為貿易偽報下資本外逃的規模測算值。1.出口低報導致的資本外逃MEit=PIitCi-ΔV()it-DEit(1)式(1)中,MEit為中國與貿易伙伴i在t年出口項下的貿易數據統計差異值;PIit為貿易伙伴i在t年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價值;Ci為貿易伙伴i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到岸價與離岸價轉換系數(2),經過轉換,雙邊的貿易統計數據都調整為以離岸價計算的貿易統計數據;ΔVit為中國在t年經轉口國或地區轉出口到貿易伙伴i的轉口貿易增加值;②(PIit/Ci-ΔVit)為貿易伙伴i在t年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價值;DEit為中國在t年對貿易伙伴i出口的貨物價值。式(1)中,MEit>0,說明中國不法分子低報出口貨物價值,其加總就是一定時期內(i=1,2,3,…,n)中國出口低報導致資本外逃的規模測算值;MEit<0,說明中國不法分子高報出口貨物價值,其加總就是一定時期內中國出口高報導致資本非法流入的規模測算值;MEit=0,說明沒有出現貿易偽報行為。因此,中國出口低報導致資本外逃的規模測算值為:CFE=∑MEit,MEit>0(2)2.進口高報導致的資本外逃MIit=DIitCi-ΔV''''i()t-PEit(3)式(3)中,MIit為中國與貿易伙伴i在t年進口項下的貿易數據統計差異值;DIit為中國在t年從貿易伙伴i進口的貨物價值;Ci為中國與貿易伙伴i進行貿易的到岸價與離岸價轉換系數(CIF/FOB),經過轉換,雙邊的貿易統計數據都調整為以離岸價計算的貿易統計數據;ΔV''''it為貿易伙伴i在t年經轉口國或地區轉出口到中國的轉口貿易增加值;③(DIit/Ci-ΔV''''it)為中國在t年從貿易伙伴i進口的貨物價值;PEit為貿易伙伴i在t年對中國出口的貨物價值。式(3)中,MIit>0,說明中國不法分子高報進口貨物價值,其加總就是一定時期內(i=1,2,3,…,n)中國進口高報導致資本外逃的規模測算值;MIit<0,說明中國不法分子低報進口貨物價值,其加總就是一定時期內中國進口低報導致資本非法流入的規模測算值;MIit=0,說明沒有出現貿易偽報行為。因此,中國進口高報導致資本外逃的規模測算值為:CFI=∑MIit,MIit>0(4)綜上,中國貿易偽報下資本外逃規模的測算值(TCF)等于出口低報導致資本外逃的規模測算值(CFE)加上進口高報導致資本外逃的規模測算值(CFI),即:TCF=CFE+CFI(5)

二、樣本選擇與處理

在具體測算中國貿易偽報下資本外逃的規模時,需要對理論模型中的相關變量及其樣本數據進行選擇和處理,以提高所做測算的合理性和精確度。

1.樣本期為2001—2011年。

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實行了一系列關稅減讓措施,相繼落實了各項改革承諾,中國與海外國家或地區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這為貿易偽報下資本外逃提供了較多的渠道和機會。從樣本數據的可得性和質量考慮,2001—2011年的樣本數據是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內外一些權威統計機構提供的,而且截至2011年,研究所需要的年度樣本數據是齊備的。因此,本文選取2001—2011年作為樣本期,樣本數據為年度數據。

2.以香港作為中國與貿易伙伴轉口貿易的第三方。

香港是著名國際自由港。一方面,中國內地是香港轉口貨物最重要的來源地,2001—2011年香港轉口貨物中,原產地為中國內地的貨物價值為19541億美元,占轉口貨物價值的62%;中國內地也是香港轉口貨物的重要目的地,同時期香港轉口貨物中,轉口目的地為中國內地的貨物價值為15219億美元,占轉口貨物價值的48%。另一方面,香港統計和公布的轉口貿易數據比較詳實,包括中國轉口到貿易伙伴的貿易數據和貿易伙伴轉口到中國的貿易數據??梢哉J為,選擇香港作為中國與貿易伙伴轉口貿易的第三方較為合理。

3.對轉口貿易樣本數據的處理。

為消除香港轉口貿易對中國與貿易伙伴貿易數據統計差異的影響,就需要知道香港轉口貿易具體的轉口目的地。因為現有樣本數據只包含中國內地通過香港轉口到貿易伙伴的整體貨物價值,以及貿易伙伴通過香港轉口到中國內地的整體貨物價值,并沒有細分到具體國家或地區的轉口貨物價值,所以本文首先計算中國內地通過香港轉口到貿易伙伴的總轉口貿易增加值(∑ni=1ΔVit)和貿易伙伴通過香港轉口到中國內地的總轉口貿易增加值(∑ni=1ΔV''''it);然后將它們從中國與貿易伙伴貿易數據統計的總體差異值中扣除,以消除轉口貿易及其增加值對中國與貿易伙伴貿易數據統計差異的影響。另外,考慮到香港轉口的到岸價與離岸價的差別,本文借鑒相關文獻,特別是楊汝岱(2008)所做的研究,將中國到香港的CIF/FOB轉換系數Ca和貿易伙伴到香港的CIF/FOB轉換系數C''''a均按104%進行計量。香港轉口貿易的整體增值率為[轉口額-(進口額-留港自用)]/(進口額-留港自用),根據經濟學家進行的估算,中國內地轉口貿易增值率比香港轉口貿易整體增值率約高出10%,貿易伙伴經過香港轉出口到中國內地的轉口貿易增值率按香港轉口貿易整體增值率計算。香港轉口貿易整體增值率和香港轉口貿易增加值的測算結果見表1。4.主要貿易伙伴國或地區的選擇。由于貿易伙伴國或地區的選擇對最終測算結果有較大影響,為測算中國貿易偽報下資本外逃的規模,本文需分析中國與貿易伙伴的進出口統計數據,并計算兩者之間的統計差異。本文在選擇貿易伙伴國或地區時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選擇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因為它們的市場化程度高、資本管制少、統計數據也齊備;二是選擇與中國貿易往來比較密切的國家或地區,因為它們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貨物價值占中國全部進出口貨物價值的比重大,以此測算貿易偽報下資本外逃規模的結果就更加準確。基于這樣的認識,本文選取美國、日本、德國、荷蘭、法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英國、香港、韓國、新加坡、臺灣、印度尼西亞、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比利時、丹麥、芬蘭、澳門、越南、波蘭、土耳其、伊朗、南非、巴西、墨西哥、巴拿馬和智利等32個國家或地區的樣本數據。樣本期內,這些國家或地區在樣本期內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價值平均占中國全部出口貨物價值的87%,其向中國出口的貨物價值平均占中國全部進口貨物價值的80%(表2)。

篇(8)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際貿易中心共同的《2010創意經濟報告》顯示,2008年,中美兩國已成為世界創意產品貿易額最大的兩個國家,其中中國每年的創意產品出口已經突破800億美元,在全球創意產品出口市場所占的份額已突破20%,達20.7%;而美國在全球創意產品進口市場更是多年來持續占據20%以上的份額,位居世界第一。如表1和表2所示,中國創意產品年均出口額和進口額由2002年的323.23億美元和26.23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256.46億美元和95.78億美元,年均增長16.3%和15.5%;美國創意產品年均出口額和進口額由2002年的170.51億美元和683.31億美元,增加至2011年的343.76億美元和836.95億美元,年均增長8.1%和2.3%。

(二)中國創意產品出口排名世界第一

由表1可以看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后,中國的創意產品出口額均超過美國創意產品出口額,特別在2008年和2011年金融危機前后差距最大。2008年和2011年中國的創意產品出口額分別為848.07億美元和1256.46億美元,分別超過美國350.0億美元和343.76億美元。并且通過圖1可以看出,美國創意產品出口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要大于中國所受到的沖擊,因為在金融危機后,中國的創意產品出口雖然遭遇了一段時間的衰退卻迅速在2011年達到了歷史最大值,而美國的創意產品出口雖然也在持續回升,但恢復幅度遠小于中國,并且2011年的出口額低于2008年。

(三)美國創意產品進口排名世界第一

由表2可以看出,中國的創意產品進口額從2002年的26.63億美元持續增長到2011年的95.78億美元,但一直未突破100億美元大關;而美國,由2002年的683.31億美元增長至2011年的836.95億美元,大幅高于中國。由圖1可以看出,美國的創意產品進口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同樣大于中國,中國的創意產品進口在金融危機前后一直保持相對平穩的增長;而美國創意產品貿易進口額由2007年的955.25億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899.71億美元,2009年更是下降到717.21億美元,其后雖然保持增長,2011年的進口額也未能超過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四)兩國凈出口情況相反如表3所示,在創意產品方面,中美兩國的凈出口情況剛好相反,中國呈現出多年的貿易順差,而美國則表現為貿易逆差。并且中國的貿易順差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后均表現出逐年遞增的情況,由2002年的296.6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1160.68億美元。金融危機前,美國的貿易逆差保持著增長的狀態,由2002年的512.8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631.77億美元;金融危機發生后,美國的貿易逆差總體上處于減少的狀態,由2007年的631.77億美元減少至2011年的493.19億美元,但總體上逆差仍然較大且較為穩定。

二、中美兩國創意產品分類貿易情況分析

(一)兩國創意產品出口情況

2002—2011年中國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出口結構,以手工藝品、設計、新媒體和視覺藝術類產品為主要出口對象,其中設計類產品的出口比重多年保持在70%左右,并在2011年達到76.94%;而視聽產品、表演藝術品和出版類產品出口占比很小,三大類產品的出口總額占比不到3%。美國的創意產品出口結構以藝術工藝品、設計、新媒體、出版類產品和視覺藝術品為主,2002—2011年藝術工藝品和出版類產品的出口比重呈現出逐年遞減狀態,分別從2002年的8.47%和22.03%降到2011年的3.87%和14.61%;設計產品的出口比重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多年來占據美國創意產品出口的首位;而新媒體和視覺藝術出口比重則表現為逐年遞增。

(二)兩國創意產品進口情況

2002—2011年,中美兩國設計類產品進口占各自創意產品進口的比重均居首位,其中2011年中國和美國的設計類產品占創意產品出口比重分別為49.65%和67.71%。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創意產品進口結構相對均衡,即便是占比最大的設計產品也沒有超過50%。同時,中美兩國視聽產品和表演藝術類產品占比均不足1%;兩國藝術工藝品占比均呈現遞減趨勢。

篇(9)

一、關于提高我國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途徑

(一)實施科技興貿戰略,著力優化進出口結構

著力優化進出口結構。繼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擴大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產品和農產品出口,進一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出口商品價格要全面反映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和資源環境代價。鼓勵企業履行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規范出口秩序,遏制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低價競銷和惡性競爭。進一步優化進口商品結構,抓住當前國際石油價格回落的有利時機,適時擴大原油進口,充實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進一步提高進口的便利化程度,適當減少進口自動許可目錄產品。抓緊研究進口信貸、進口融資擔保等政策,為促進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進口創造條件此外,實施科技興貿工程,自主創新能力有所增強??萍寂d貿工程是商務部13項重點工程之一,通過建設一批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運用政府相關的特殊政策,如典型的技改貼息以及新型產品的研發和資助等,在最大程度上的鼓勵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以及再創新,進而使得企業能夠獲得屬于自己的高新技術產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二)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對對外貿企業的扶持和管理

就目前的形式而言,我國外貿經濟效益的提高不外乎是外貿企業利潤的提高,因此,在我國政府的角度來看,政府應該轉變期職能,即是必從過去的外貿經營者轉變為外貿宏觀調控者,從直接的行政干預轉變為通過匯率、關稅等經濟手段進行間接調控,進而通過對外貿企業的扶持和管理提高產品在國際的競爭力,簡單而言,由于我國現在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政府在經濟建設中的職能必須有所改變,必須要與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相適應。簡單來說,政府在改變職能后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樹立正確的經營指導思想,明確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將一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2、轉換外貿企業經營機制。要逐步推行股份制,朝著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的現代企業制度轉變,使外貿企業真正走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道路。

3、開展工貿、技貿、農貿結合,走實業化、集團化、國際化道路。

4、抓緊出口生產企業的技術改造,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商品質量,增強出口商品的競爭能力;增加適銷對路產品的出口,提高外銷價格,從而提高外貿企業的經濟效益。

5、加強經濟核算,節省費用開支。

6、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7、提高企業素質,特別是提高外貿工作人員的素質.

(三)以競爭優勢導向為主的平衡型發展戰略

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式來看,出口導向戰略是我國的現行的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基本戰略,由于該戰略使得對外貿易所帶來的利益并沒有與對外貿易數量同種程度增長,這也使得粗放型經濟貿易增長方式容易出現,從而影響了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競爭力。因此,實行平衡型的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戰略是我國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我國的基本情況來看,我國的自然資源、資本、技術等資源稀缺,因此,必須要充分利用國外的優秀資源。同時,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趨勢正在加強,我國對世界各國的依賴性和競爭性也在逐漸加強。所以,我國還要將競爭優勢作為自己的導向,通過增加對外經濟貿易,增大就業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要根據目前國家的經濟的以及國情,因地制宜的制定提高我國的對外貿易經濟,也即是應該實際努力的去發揮出我們所具有的資源優勢,通過優勢導向,吸引國際投資,進而達到發展金融等相關行業的目的。不僅如此,我國政府應該鼓勵各企業及個人去培植資本優勢,從而去盡快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拉動內需,促進我國的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實現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論文范文二: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狀況分析

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現狀

1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的結構分析

從歷年統計數據來看,浙江民營企業中以勞動密集型企業所占的比重相比于技術密集型企業大,這證明了浙江民營企業出口商品的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尤其應加大技術密集型企業比重。2010年浙江出口額居前十位的商品見下表[1]:表2.22010年浙江出口額居前十位商品從表2.2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出口商品以輕紡、服飾、鞋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約占總出口量的31%。這類商品主要是靠其低廉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國際化程度低,使其容易受到進口國反傾銷等措施的限制。從下圖2006-2010年浙江省主要商品出口情況看(數據來源:浙江省統計年鑒),各類主要商品出口額均有上升趨勢,且機電產品所在比例較大。雖然機電產品比重有較大增加,但所出口的機電產品產業鏈比較短或處于產業鏈終端,附加值比較低。因此,總體而言,在浙江民營企業出口的工業制成品中,低附加值的產品占較大比重。

2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的貿易方式分析

貿易方式主要分為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和其他貿易方式。與全國及江浙滬等貿易大省有所不同的是,浙江對外貿易形成了以一般貿易為主導的獨特貿易方式結構。浙江省出口貿易中一般貿易額的比重如下表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1993年至2010年,在浙江省出口貿易中,出口額和一般貿易額都呈上升趨勢,一般貿易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5%~82%。一般貿易為主導成為浙江貿易的主要特征。因此,以一般貿易為主導的貿易方式結構體現了浙江擁有發達的區域經濟結構,也體現了長期以來浙江外資比例偏小的特點。一般貿易的產品附加值較高,出口企業的利潤也比較多,同時有利于創立與推廣出口品牌。從收益與成本分析來看,一般貿易更有利于出口企業的創利于發展。目前,浙江民營企業出口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轉變,從出口產品發展到輸出企業再發展到輸出產業集群,已經有許多同行業企業組團前往國外投資,在國外形成了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這樣不僅可以及時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也能繞開出口國的貿易壁壘。

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面臨的主要問題

受國際環境因素和國內人民幣升值壓力、企業融資困難、貿易方式、管理模式落后等問題的影響,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的局面更加嚴峻,壓力和風險也逐步上升,嚴重制約了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

1浙江民營企業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品牌效應低

浙江民營企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依靠廉價勞動力,控制產品成本以獲取競爭優勢,真正具有競爭力的高科技產品很少。出口產品大多是檔次低、科技含量低的產品,在越來越精細的國際分工面前處于產業鏈的末端,如機電產品、服裝及衣著附件、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鞋類、家具等均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不少民營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產品科研和技術的投入,只計較眼前利益而忽視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同時,浙江民營企業產品品牌效應弱,競爭力不強。世界品牌實驗室評估,2005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中,浙江有45個,品牌總價值為1463.17億元,而青島海爾一個品牌價值就達626.43億元[2]。雅戈爾品牌價值為28億元,是浙江省品牌價值最大的。在一些消費者眼中,浙江產品就代表著價格低廉,質量低下的產品,浙江的塊狀經濟產品絕大部分還屬于大路貨甚至低檔貨。另外,在世界品牌實驗室2007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的評估結果中,雖然浙江品牌上榜率為48個有所增加,成為全國第三,但是在品牌價值排行前65名中卻沒有任何浙江民營企業的品牌。浙江民營企業只顧降低成本,不重視其品牌建設以及品牌意識不強的現象普遍存在。目前,浙江許多民營企業都存在對品牌文化建設資金投入少,品牌文化設計推廣度和深度不夠,并且缺乏對企業品牌文化的核心價值的定位。另外,在品牌文化推廣過程中推行的重廣告輕品牌的營銷手段,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傳輸品牌文化,造成品牌推廣手段單一的局面。以上幾種誤區,均不利于提高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2浙江民營企業資金周轉不足、融資困難

浙江民營企業一般都規模較小、資金不足,融資手段和工具還不規范和穩定,銀行出于風險考慮,一般來說都不愿意對民營企業提供綜合授信服務,并且往往實行業務分批審批,這樣以來就很容易導致出現延誤民企的商機,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浙江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難關。目前,國有商業銀行主要還是服務于國有大中型企業和政府項目,不能滿足民營企業的融資要求。調查數據表明,有80%的浙江民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資金缺口。其中11.15%的企業表示有很大資金缺口,急需融資在通過對企業現有融資主要渠道及各渠道的重要程度調查表明,銀行貸款和自有資金仍是目前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民間借款正逐步成為企業融資的一個補充。另外從重要程度來看,自有資金仍是企業融資的最為主要的途徑,其次是銀行貸款、民間借款。銀行貸款雖然是對于企業來說最為重要的途徑,但并非是企業的第一選擇,可見貸款難的問題在民營企業中仍屬于普遍現象。

3浙江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浙江民營企業大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但是其盈利模式還是過于傳統,依然是四低打天下,即低成本、低價格、低技術和低附加值。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大,浙江省大多數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都是以仿造為主,遏制了企業的研發能力、創品牌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獲取。有句話說的好,一流設備、二流質量、三流價格,企業投入大量的研究開發和裝備改造費用,有制造優質產品的能力,卻無法在高端市場競爭,只好以中檔產品立足于中端市場,最終導致奔馳轎車拉黃沙的現象,這就是浙江許多民營企業的現實寫照。由于民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科技含量較低,極大地降低了民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促進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發展的對策

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在發展中存在諸如對外貿易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品牌效應低、融資困難等制約和限制性因素。為了進一步促進和優化浙江民營企業對外貿易,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1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實施品牌戰略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高新技術向產品轉化的速度明顯加快,新產品不斷涌現的今天,要在競爭空前激烈的國際市場上保持優勢,最重要的在于加快科技進步、發揮科技在產品生產中的關鍵性作用。與此同時,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實施品牌戰略更是浙江民營企業最有效的途徑。浙江民營企業開拓海外市場主要依靠的途徑,一是借船出海,接受國外企業的委托加工,從事貼牌生產(OEM);二是主動出擊,從事直接出口,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優勢。但是,企業不能只停留在貼牌生產上,因為貼牌生產只能獲得低廉的加工費。浙江民營企業要不斷地做大做強,必須得主動出擊,從事直接出口,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優勢。

2擴大融資渠道,提高企業實力

浙江民營企業要解決融資困境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協調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首先要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風險管理,在強調防范風險、明確責任的同時,建立相應的貸款激勵機制,對信用等級優良的小企業可適當發放信用貸款。因此,民營企業必須認識到誠實守信是增加民營企業貸款、融洽銀企關系最好的辦法,要在社會上樹立起守信用、重履約的良好形象。同時,政府也應該為保障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對外貿易構造一個完善的資金扶持系統。只有構建完善的資金扶持體系,同時注重浙江中小型民營企業資金的積累,才能更好地保障其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浙江民營企業過度依賴間接融資渠道,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來看,結構單一的間接融資方式在民營企業自有資本不多、經營風險較大的環境里不僅限制了民營企業的融資規模,而且難以規避企業的道德風險,增加企業的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使企業的破產風險增大,所以要想方設法拓寬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4]。

3轉變貿易方式,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篇(10)

任何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交流時,必須要了解、掌握不同結算方式的適用條件,任何一種對某一方絕對有利,而對另一方可能帶來重大風險的結算方式最好能夠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不過度使用和推廣,在口常結算中企業必須要對不同結算方式進行相應的管理和防范,以便尋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保障雙方利益。

一、匯付風險的管理和防范

匯付結算中,無論哪種匯付形式,出口商均承擔的是主要風險,所以對于匯付風險的管理和防范工作,也就是出于降低出口商風險的角度而采取的措施。

(一)慎用賒銷和貨到付款

前文己經提及到賒銷和貨到付款對出口商的影響,特別是當貨物離開后,出口商一旦失去對貨物的控制權,可能就會遇到進口商惡性拖款或者不支付事件,導致大量貨款無法追回,影響出口商融資再發展。所以,在國際貿易結算中,最好采用開立信用證或者其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策略,盡可能的降低結算風險。

(二)估量準確預付比例

預付定金是匯付結算中比較常使用的結算方法,出口商對于預付定金比例的設置也是一門精深的學問,過高進口商非但不接受還有可能導致結算失敗,過低又顯得定金如同雞肋一樣食之無味。一般情況下,預付定金按照合同總值的百分之三十支付,或者參照發達國家的根據運輸距離的費用來設置預付金額,這樣做既可以保障出口商的基本利益,又可以在不觸及進口商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牽制其活動,敦促其盡快完成余款支付。

二、托收風險的管理和防范

托收這種結算方式主要考驗的是進口商的信用度,結合前一章節對托收風險表現形式的分析,因此可以認為托收風險的管理和防范其實就是對進口商的防范,主要針對點是進口商的信用度、進口商所在地的各項交易習慣和政治、經濟環境等方面。首先,在當今錯綜復雜的國際化市場中,我國企業為了更快地融入到世界大家庭中,盲目地選擇一些合伙伙伴,特別是有些不法分子看到有些企業忙于擴大規模的動機,介紹一些根本不了解或者剛成立的公司,欺騙出口商的貨物及錢財。所以,我國的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面對每次跨國合作時,務必提前做足功課,調查清楚進口商的信息,看清楚合作協議的每項要求,不要因為單純利潤而對國家、社會、自身企業發展帶來不必要的損害。其次,國際貿易交流中,出口商對于進口商的挑選是十分有必要的,按照美國一份調查顯示,客戶群中有60%的新客戶是由老客戶帶來的,所以對于出口商來說,建立一個客戶的信用檔案,給信用好的客戶一定的優惠價格,這樣既可以維護好與信用優秀客戶之間的合作,又能夠促使老客戶主動介紹新客戶。信用檔案的建立是一門專業性、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有專門人員從合作前期調查、搜集進口商信息、了解其經營生產情況和財務狀況,一定不能抱有僥幸心理,以實際行動避免錢財損失。

三、信用證風險的管理和防范

信用證風險的管理除了必須實行的提高信用規范外,還需要其他幾個方面進行管理和防范。

(一)認真調查申請人和開證行的信用情況

現在的信用證結算方式多是通過互聯網挑選合作商和開證行的,所以國內的出口商對于一些國外企業和銀行并不熟悉,有些國外進口商偷偷隱瞞出口商私自在合同中設置一些條款限制出口商結算,或者要求一些我國企業不容易實現的條款。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我國的企業必須要合理謹慎地挑選進口商,通過多種渠道調查這些進口商的信譽狀況,比如通過駐他國辦事機構、行業協會等;其次,確定好進口商后,要求對方選擇信譽有保證的銀行作為開證行,因為往往這種銀行對自身信譽更為重視,對待存在明顯欺詐性軟條款的信用證開具更為慎重,降低開證行和申請人相勾結欺騙受益人或出口商利益的概率,避免出口商被欺詐或者陷入被動局面。

(二)認真審查信用證

出口商在收到銀行開立的信用證后,一定要對信用證的內容進行盤查,核實其是否和合同一致,信用證內是否含有隱藏限制條款,一旦發現立即令對方給予修改;另外還要對信用證的真偽、冒信用證同時及時告知對方進行整改出示的印章給予嚴格把關,一旦發現偽造、假,以防后期給自己帶來隱患。為了從根本上降低信用證風險,筆者認為最佳方法是逐漸推行統一的信用證格式和內容,對基礎的信用證內容給予一定的規范和提示,對于一些特殊情況的條款另加說明,這樣既能夠降低進出口雙方因信用證軟條款印發的各種風險,又可以在我國逐漸形成一個完善、全面、規范的信用證格式,推進信用證結算在我國國際貿易交流活動中的應用。

四、銀行保函風險的管理和防范

(一)提高進口商和銀行的信用防范

根據銀行保函的概念,對銀行保函風險的防范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加強對保函申請人也就是進口商的信用風險防范,提前調查清楚進口商的信譽和誠信情況,對過往該進口商的業務狀態進行考量,以避免后期進口商以沒有支付能力而影響出口商的貨款回收時間;二是加強對擔保銀行風險的防范,作為第二性風險方銀行的資信調查在銀行保函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細節,當進口商財務出現問題沒有能力支付貨款或者余額時,銀行就必須依照保函規定代為支付這些金額,所以擔保銀行的風險防范是降低銀行保函風險的前期必要準備工作。

(二)提升保函技術操作能力

銀行保函業務的應用己經深入人心,保函的口常操作和處理也多以計算機為基礎設施,圍繞互聯網展開。所以,在口常處理銀行保函時,一定要認真、細致,一旦保函的時間、金額、有效期、索賠條件生成,透過計算機發往進出口雙方的速度是非常快速的,不像之前傳統紙質文件存在一個緩沖時間,因此銀行人員在對保函進行操作時,一定要謹慎、認真,充分理解相關的各個要素。

有關國際貿易的論文范文二: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影響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到來,我國經濟市場開始有了新的改革和發展,國際貿易中的電子商務已經成了我國的主流業務,對于各個企業來說更是通過電子商務開始與國際接軌,國際貿易中的電子商務本身已經與我國企業發展和改革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從現今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現狀來看,我國應該及時根據市場主流對本國電子商務業務進行更新,這樣才有可能看到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本文就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影響與我國的應用策略進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應用策略

國際貿易中的電子商務其實是因為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而逐漸改革的,尤其是在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時代,電子商務已然成了國際貿易的主要途徑,可以說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成就了國際貿易,所有的商業信息開始通過電子商務流向國際,使整個國際貿易市場更加多樣化,若我國掌握了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的運作規律,那么就能使我國的電子商務得到一個更好的發展。

一、我國應用電子商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水平較低。

我國企業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企業單獨開展網上采購和銷售目前只能算少數,因為許多企業根本無法完成電子商務的整個運作流程,雖然我國有一小部分的企業能夠單獨完成電子商務運作流程,且積極性十分高渴望能夠將企業電子商務帶上一個新的高度,但是這類企業沒有認識到電子商務的真正意義,仍然對電子商務國際化呈待定的狀態。

2、網絡不安全。

由于電子商務的整個運作過程需要經過許多復雜的環節,如資金轉向、資料安全、物品安全等,尤其是用戶在互聯網上結算時的信息安全更加重要,但從我國電子商務整個運作過程來看,我國電子商務仍然存在著網絡不安全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黑客攻擊現象過多,另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本身就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使得整個網絡安全更不安全。

3、沒有相關法律約束。

電子商務不僅與用戶、企業有著緊密的聯系,更與工商行政管理、保險、銀行等部門有著不可或缺的關系,若電子商務的物品地區不一致,還與地區、國家有關,由此可見電子商務確實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對其進行約束,但是由于我國電子商務目前才剛剛起步,還處于一個不穩定的狀態,沒有一個完善的、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法律法規來對其進行很好的約束,因此我國電子商務常常在地區不同的調節上出現問題。

二、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影響

1、改變國際貿易方式。

第一、不用再進行面談直接可通過網絡的形式完成國際交易;第二、完全和不完全國際貿易方式,完全國際電子商務貿易方式為可直接通過電子商務市場完成貿易,不完全國際電子商務貿易方式為,一些物質類的東西無法實現互聯網交易,需要借助其他交易方式;第三、將傳統票據的交易形式轉變為流程交易形式,直接改變了國際貿易交易形式。

2、改變國際貿易銷售方式。

第一、網絡互動銷售,由客戶對電子商務中的物品發起提問,電子商務操作人員對其進行解答,并以互動的形式完成銷售。第二、整合式銷售,這種銷售方式是因為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而存在的,這種銷售方式基本不用通過溝通的流程,一般是直接一對一地進行銷售。3、改變國際貿易管理方式。電子商務已經對國際貿易的銷售和交易等流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自然而然也會逐漸改變國際貿易的管理方式,如下:第一、商品招標;第二、許可證發放;第三、海關管理;第四、進口商品的檢驗管理;第五、過程國際化管理。

三、我國應用電子商務的有效途徑

1、提高對電子商務的認識。

我國企業要想使電子商務有一個好的發展,首先就應提高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深入了解電子商務市場各個環節,才能夠正確認識電子商務。第一、了解電子商務的互聯網特點;第二、了解電子商務客戶的喜好;第三、了解電子商務網站的銷售形式;第四、了解企業在電子商務行業的實際運作情況;第五、了解商品銷售不出去的原因;第六、了解電子商務如何與國際接軌。

2、選擇正確的電子商務網站。

一個好的電子商務網站能夠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選擇適合企業銷售、發展的電子商務網站更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從我國目前電子商務網站的現狀來看,今后我國電子商務網站只有兩種發展可能,一是門戶化、大型化,如阿里巴巴,二是專業化、行業化,如中國玩具網。

3、制定電子商務計劃。

制定電子商務計劃既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實現電子商務與國際接軌的重點項目,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而制定有發展前景的計劃,可以從計劃時間長短、實施計劃的目的等而制定。

4、建立多樣化電子商務網站。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網站基本都屬于服裝行業,其他行業的電子商務網站基本沒有,針對這一問題我國可以根據商品類型的不同,創建多樣化的電子商務網站,尤其是可供人們快速消費的網站,或者建立一些富有我國傳統文化特色商品的電子商務網站,使更多人能夠了解我國文化特色,以此來實現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接軌的目的。綜上所述,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影響,不僅只影響了國際貿易市場的運作形式,更影響了整個電子商務的改革發展流程,對于我國電子商務正待發展的國家來說,我國企業還需要根據企業的自身條件來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電子商務網站,尤其是要針對現今電子商務市場情況來制定相關的企業電子商務計劃,才能使我國電子商務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璐.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4

上一篇: 規范職稱論文 下一篇: 體育體育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卡通动漫中文字幕 | 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视频 | 亚洲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