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6 15:27: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智慧農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智慧農業論文

篇(1)

實踐教學作為農業高職院校區別于普通高校的特色,是教育部門評定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目前,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組織的綜合或各類專項評估中,都把實踐教學作為重要考核內容。老師個人職稱評定、年終評先評估也要突出實踐教學能力。正因如此,目前各高職院校都加強了老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檔案收集、管理和利用。以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來說,農業專業老師參加社會實踐的檔案納入個人業務檔案管理,與本人的科研成果、論文、教學等工作記載一起,進一步充實完善了老師的個人檔案。

2.存在的主要問題

筆者通過我院和其它農業院校檔案管理情況的調研,發現農業高職院校老師社會實踐活動檔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老師建檔主動性不高。前已述及,由于農業專業老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對象、方式和內容多樣,老師在服務的過程中只注重工作任務的完成,而忽視了相關工作規劃、過程和結果的檔案收集和整理。還有少數老師出于個人利益的考慮,對自己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情況刻意保密。比如,有的老師在農業企業擔任技術顧問,收取了一定的報酬,為了不讓學校知道,便多年隱瞞自己實踐活動的情況,盡管老師在社會上很有名氣,其實踐活動的檔案卻仍是空白。二是檔案記載內容不完整。農業專業老師社會實踐活動的檔案是非常豐富的,包括老師與合作方的協議,服務規劃、技術研究與推廣指導過程,服務效果等,既有文字,又有照片、影視,甚至還有實物等。筆者調研的幾所農業高職院校檔案管理人員都一致地反映,幾乎沒有一個農業專業老師的實踐活動檔案是完整的,老師提供的實踐活動檔案資料都非常有限。具體到每一位老師,每年的實踐活動資料不齊全,每項活動的記錄不連貫,提供的資料種類單一,主要是文字檔案,缺少圖片、影視、實物等直觀檔案材料。三是檔案材料不嚴謹。目前,在農業高職院校老師的實踐檔案中,有的只在每年的年度考核表中寥寥數語,服務時限、服務內容無從查證;有的只有簡單的一個表格記載了一些服務成效,給企業增加了多少效益,沒有過程,說服力不大;有的只有老師自己的記錄,沒有合作對象的材料,真實性難以考核;有的只是老師在評職稱時突擊填寫,失去了檔案原始記錄的根本性質。檔案材料不嚴謹,對老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便很難真實地反映,對學校的實踐教學情況的總結評比也難以準確定位和考核。四是缺乏統一管理和利用。目前,農業高職院校對建立老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檔案還沒有硬性規定,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部門,缺少專門人員管理。比如,有的學校由教務處負責,每年年底由老師提供歸檔一次;有的由系部負責,每個學期歸檔一次;有的由專業教研室建立老師服務社會資料室,這些部門一般沒有專門的檔案室,檔案隨處放置,容易毀損。檔案管理不規范、不科學。比如,有的學校老師實踐活動檔案沒有編目、沒有裝訂、沒有入卷,更別說錄入電腦,檔案查閱、利用非常困難。

二、做好農業高職院校老師社會實踐活動檔案管理的對策

1.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提高老師建檔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學校除了規定老師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外,還應制定老師實踐活動檔案管理相關制度,要求專業老師必須對個人實踐活動的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定期上交學校,建立老師個人完整的實踐活動檔案。對建檔積極,檔案完整的老師,由學校給予表彰獎勵,并在評先評優和職稱評定上給予傾斜。反之,對刻意隱瞞實踐活動,不支持建檔工作,也不建立實踐活動檔案的老師,由學校給予通報批評;對突擊建立實踐活動檔案的,不予認可。

2.制定實踐活動檔案條目,增強檔案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每年由學校教務處牽頭,聯合科研處、實訓處、校企合作處以及各系部,制定各專業老師當年參加社會實踐計劃,規定老師應該收集和整理資料名錄,形成檔案條目。每位老師要根據檔案條目,將當年全部實踐活動,每一項活動內容,盡可能多地收集整理各種檔案載體,使實踐活動檔案有血有肉。這樣既豐富了老師個人檔案,又使學院實踐活動檔案更加系統完整。

篇(2)

[3]李廣斌,王勇 西方區域規劃發展變遷及對我國的啟示 [期刊論文]規劃師2007(06);

[4]童隆俊,陳銘 構建“智慧南京”提升城市功能――南京構建“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 [期刊論文]信息化建設 2010(05);

[5]朱敏 智慧城市的愿景路徑及借鑒 [期刊論文]新經濟導刊 2011(04);

[6]陳桂香 國外“智慧城市”建設概覽 [期刊論文]中國安防 2011(10);

[7]吳建新 以智慧政府建設推進智慧城市發展的對策研究 [期刊論文] 中國信息界 2011(05);

篇(3)

學習鄉村傳統生態智慧,建設“美麗貴州”。技術至上帶來了工業時代的物質繁榮,同時造成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物種消失、氣候變化等等不可避免的人類生存危機,貴州鄉村蘊含的“生態智慧”為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鮮活的經驗。從江“稻—魚—鴨”世界農業遺產,金沙“石頭上植樹”奇跡,黔東南林農混作,就地取材的木房子、石頭房子和土夯房子等等,都是“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的完美體現,貴州鄉村向世界展示了山區資源合理利用的傳統生態技術經驗。“美麗貴州”建設的核心是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因此,“道法自然”的村落生態智慧為實現“美麗貴州”建設目標提供了最好的生態技術方案。

篇(4)

[3] RS485總線型土壤溫度及水分傳感器說明書[DB/OL]..

篇(5)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來源

“智慧城市”的概念來源基于“智慧地球”理念的提出,“智慧地球”提倡全世界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全方位的聯系與深度互通,“智慧城市”以城鎮化為起點,將數字信息化體現在城鎮化建設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為實現“智慧地球”創造了有利條件。當“智慧城市”成為現實,“智慧”成為一種符號貫穿于城市系統的每一個角落,由于信息交互設計方法的正確實施,居民通過“智慧”的途徑,作出“智慧”的分析,得到“智慧”的成果。“智慧城市”與信息、數字化密切相關,但“智慧城市”不等同于“數字城市”、“信息城市”,“智慧城市”不單單是信息技術的體現,里面包含了生態化、人文化、人性化的諸多方面,作為城市的受用者——城市居民,是我們在建設智慧城市中應該首要考慮的,居民生活方式的智慧化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

二、衡水智慧城市建設的背景與條件

黨的十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2智慧城市的建設順應了時代潮流,也體現了國家對城市發展的宏偉愿望。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衡水市緊跟時代步伐,在城市信息化建設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早在2011年就制訂并出臺了《衡水市電子政務2011—2015年發展規劃》;2012年9月,衡水被確定為“智慧生活”首批20個啟動城市之一;2013年7月19日衡水市政府與河北聯通簽署“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2014年4月22日,由衡水市政務辦、衡水市工信局和衡水聯通共同籌備發起并經市民政局注冊批準的“衡水市智慧城市推進協會”正式成立,并召開第一次研討會。”

三、信息交互設計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方法

(一)建立智慧城市大架構,健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

政府及相關部門在進行智慧城市的全局規劃時,要明確以居民為中心,圍繞健全居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指出建設的關鍵性內容,并且將各個分內容之間的聯系進行整合,以全局性的視角實現信息與設施之間聯系紐帶——技術性,這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條件。以“4G、家庭光纖寬帶覆蓋力度、云平臺、智能城市管理控制系統等信息工具”為智慧城市提供技術支撐。

(二)信息交互設計引領智慧城市良性發展

信息交互設計與多種學科相交叉,與“一種有意識的信息控制活動相關”,致力于將信息做合理的控制和安排,“它密切關注信息表述、處理、檢索、識別、傳達活動的全過程”,達到信息傳達的有效、便捷和準確。4信息交互設計最重要的是以用戶為中心,充分考慮使用交互產品或交互系統的人群需要,最終使得信息傳達的更快,居民與城市對話更加順暢。設計雖不可增加信息量,但設計可以使信息更有序和人性化,這在在一定程度上使信息的密度與強度增大,從而為信息交換創造最佳可能性。理查德.布坎南(RichardRuchanan)曾定義交互設計為:“通過產品的媒介作用來創造和支持人的行為”5該定義將“人的行為”確定為交互設計的核心要素,這就與工業社會區別開來。人對環境發生“動作”,環境給予人“回應”,這一連串的行為過程,產生了交互。

四、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信息交互設計的流程

信息交互設計涉及到智慧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包括:實體城市到虛擬城市;操作系統的外部形態到內部程序的信息交互設計;從物的設計到人與物、人與環境的信息交互設計等,建設智慧城市不以高科技承載的信息傳遞為目的,而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為己任,為居民提供適度、適宜、人性化、智慧化的信息交互方式。因此,合理的信息交互設計構架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信息采集與網絡傳輸

精確地、適時地掌握公共空間的信息成為智慧城中信息交互設計的第一步。對于信息的采集可以通過普通市民已經慣常使用的信息工具,如智能手機。也可以通過為采集信息而專門設計的智能設備,最終實現對自然的、人為的環境進行全面的信息采集。信息采集的目的是要進行信息整合并進行傳輸,通過多種技術的通信網絡進行互聯互通,并且進行數據的深度整合與共享,達到高效且準確的信息資源。

(二)信息整合與信息交互

信息整合通過對信息的分析與處理形成智慧化的信息服務和信息管理。它主要由“公共綜合應用平臺、為政府服務的應用系統、為行業應用服務的系統以及為公眾服務的信息平臺等。”1在“智慧城市”的復雜系統中,信息的交互成效直接決定了城市的“幸福指數”、“智慧城市管理指數”、“智慧城市社會責任指數”城市居民通過信息的的交互實現了生活中人與物的對接與交流,它表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例如:醫院、學校、街道等。

結語:

智慧城市將深刻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未來城市居民在信息交互設計下將會體驗到更智慧化的信息交流模式,居民的城市生活體驗將發生質的變化,居民不會因為信息科技而感到無所適從,信息交互設計與經濟、人文等各個領域深度交融,“人、物、環境”將全面感知、互聯互通,城市生活將變得“智能”、“綠色”、“和諧”。

參考文獻:

篇(6)

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知識需求量增大,圖書館資源和服務逐漸趨向數字化和智能化。尤其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圖書館向純數字圖書館和智慧圖書館轉化[1]。未來圖書館的數據資源豐富、結構復雜,需要通過云計算、數據聚類、相關分析等技術手段實現一站式搜索 [2]。目前,CNKI數字圖書館作為國際上技術領先的數字化學習平臺,為讀者提供跨庫檢索、學術趨勢、學術研究熱點等功能,實現了資源的高度整合和智能交互,滿足了不同人群對知識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目前,智能機器人是國家產業創新發展重點項目和科研熱點項目,本文利用CNKI數字圖書館的學術研究熱點、學術趨勢搜索、指數等檢索功能實現“智能機器人”學術熱點和學術趨勢研究,讓讀者對其有個整體認識。

一、智能機器人

機器人是一種可編程和多功能的,用來完成搬運、安裝、焊接、切割等不同任務的操作機,或是為了執行不同的任務而具有可改變和可編程動作的專門系統[3]。 智能機器人則是一個在感知、反應、思維方面全面模擬人的機器系統,融合了機械、電子、傳感器、計算機、仿生學、自動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學科知識的復雜智能機械,可以代替人從事危險復雜的工作,例如在工業、農業、軍事、航天、醫療等多個領域大顯身手。目前,各國正加快智能機器人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如美國再工業化和工業互聯網戰略、德國工業 4.0 戰略、日本機器人新戰略、韓國機器人強國戰略等,機器人技術引領當今科技和產業發展態勢。中國通過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 2025”發展目標、“十三五”規劃,,將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4][5]。

二、 “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控制”主題熱點搜索

本文以“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控制”為主題進行“學術研究熱點”檢索,檢索結果顯示了按照熱度值排序的熱點主題相關的主要知識點、主題學科名稱、熱度值、主要文獻數、相關國家課題數、主要研究人員數和主要研究機構數。“智能機器人”相關知識點主要有移動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仿人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機器人導航、遠程操作、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模糊控制等知識點。

智能化是機器人控制和產業創新發展的重點。關于“智能控制”的熱點知識主要包括模糊控制、神經網絡、遺傳算法、學習控制、自適應控制、變結構控制、預測控制、專家系統、非線性系統等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代表著“智能機器人”主要研究方向。

三、“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控制”主題學術趨勢和研究發展

CNKI數字圖書館提供“學術趨勢”檢索功能,為科研工作者了解“智能機器人”發展趨勢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本文通過“學術趨勢”功能檢索“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控制”主題的學術趨勢,圖中不僅提供學術關注度,還提供熱門被引文章供讀者深度研究。圖2顯示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控制方面的從1997年至2015年論文收錄量逐年增大,2015年收錄量達1343篇。讀者可以從圖2中及時掌握每年學術熱點論文,從中深入學習“智能機器人”的具體研究方法和科研理論,為理論創新尋找突破口。

另外,CNKI數字圖書館還具有“指數”功能,通過對“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控制”主題進行檢索,得到以下各項信息:

“學術關注度”和“媒體關注度”是我們進行科學研究時比較關注的兩個方面。通過對關注度的分析發現最近三年科研工作者和媒體對智能機器人的關注度劇增,預示著國家加大了“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投入和研究力度。

“關注文獻”和“研究進展”搜索功能為讀者提供了當前“智能機器人”領域高被引論文、下載量比較大的論文以及最新相關論文,為科研工作者迅速把握“智能機器人”研究的內容和研究趨勢提供幫助。

“學科分布”為讀者提供“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控制”在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情況和“相關詞”的統計情況。通過分析可知,移動機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路徑規劃、機器視覺、圖像處理、虛擬現實、語音識別、聲源定位等是分布在不同學科領域的“智能機器人”相關詞,也是“智能機器人”目前重要的學術研究方向;單片機、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智能家居、智能電網、物聯網、RFID、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智能交通等是分布在不同學科領域的“智能控制”的相關詞。因此,我們通過它們可以了解到跨學科智能機器人的研究動向。

“機構分布”顯示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多所研究機構是文獻的主要提供單位,這為讀者認識機器人研究機構提供參考。

結論

CNKI數字圖書館提供的“學術研究熱點”、“學術趨勢”和“指數”功能為我們展示了“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控制”的研究熱點和學術研究方向,為讀者科研選題和科學研究提供學術參考。通過對“智能機器人”關鍵知識點的、經典科研論文和最新科研論文的深度分析,探索和挖掘智能機器人發展的技術空白點,發現最新研究方向。目前大學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和智能搜索功能還比較弱,需要進一步加強圖書館智能搜索引擎的構建和其他智能交互平臺建設才能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率和服務效能。

參考文獻:

[1]陳臣. 基于大數據的圖書館個性化智慧服務體系構建[J]. 情報資料工作,2013,06:75-79.

[2]王長全,艾. 云計算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與服務模式創新[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01:48-51.

篇(7)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智慧城市與智慧經濟

智慧城市是由在人力和社會資本,以及在交通和信息通訊基礎設置上的投資來推動可持續經濟增長和高生活質量,并且通過參與式的管理對上述資源及自然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1]。

智慧城市經濟體系需要重點考慮運用信息通信技術及時反饋城市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等所產生的各種需求,從而達到城市生產、消費、交換和資源配置機制的智慧化,由此,智慧城市經濟體系包含城市產業體系、經濟活動的智慧空間布局、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經濟支撐體系。

智慧經濟是指集知識、環境、科技、信息、文化、道德于一體的戰略性經濟、創新型經濟。智慧經濟有以下特征:①經濟發展更依靠高級管理人才實現經濟協調發展;②智慧型勞動者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體;③實現能源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社會處于和諧狀態;④社會經濟發展多元化,農業、工業、信息、知識、技術都在各自領域內對社會和諧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智慧經濟講究以人為本,以人類智慧駕馭財富,讓資本服務人類、造福人類,實現經濟規模更優化,人與自然更和諧。

二、智慧城市的智慧經濟評價與智慧空間布局思考

智慧經濟指標集中體現了城市整體經濟的內涵特色和結構特征,是進行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實現整體經濟優化升級的重要觀察點。

1.從城市創新創業水平、經濟產出能耗水平、互聯網產業發展水平等評價智慧經濟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國脈互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組織開展的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提出智慧城市的智慧經濟指標包括城市創新創業水平、經濟產出能耗水平、互聯網產業發展水平三項[2]。創新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動力,而創業是經濟活力的重要助推器。城市創新創業水平主要評估城市研發水平與創新能力;經濟產出能耗水平指標主要來衡量城市節能水平及經濟發展質量;城市互聯網產業發展水平通過考察城市電商發展規模與信息產業產值來綜合評估。

2015年報告顯示,總體來看我國智慧經濟發展不均衡,且差距較大,導致兩極化較為明顯。具體來看,我國整體創新創業方面還有所欠缺,對綠色環保意識還較弱,資源利用率不高,加之互聯網、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不高,對傳統產業帶動性不強,需加大經濟轉型力度,提升綠色新型產業發展水平。

2.從城市創新力、軟件開發能力、數字內容產業、信息服務業水平、文化互動、文化體驗、設計業水平等評價智慧經濟

上海社科院信息化研究所開展了全球城市智慧建設的評估研究,提出城市智慧經濟指標包括城市創新力、軟件開發能力、數字內容產業、信息服務業水平、文化互動、文化體驗、設計業水平[3]。前四個指標衡量數字技術的創新程度,后三個指標體現了文化內容的創意程度,兩者構建了立體化的數字創意經濟體系。文化互動考慮了一個城市在文化方面的區域輻射力和影響力,文化體驗關注一個城市的政府、企業、市民共創造的設施、活動和網絡關系。

報告提出,香港、北京、上海等亞洲城市智慧經濟,有的產業基礎強大,有的文化互動突出,具有明顯的結構優勢特征。

3.智慧空間布局

智慧空間是在遵循技術哲學邏輯下密切結合時代先進技術,并用來服務于城市空間營造的系統化空間模式,其兼顧頂層設計、城市尺度和近人尺度,以提升城市空間效率、優化社會經濟運作和權衡人類多元訴求為宗旨,并通過高效、彈性的空間政策保障實施的動態空間策略[4]。智慧空間代表了更加緊密的時空聯系、更加全面的要素流動。

城市空間的布局發展是一個涉及到地理、人文、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綜合因素的問題。我國的城鎮化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今天很多問題采用傳統理論無法很好的解決,因此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結合我國的體制特點和城鎮化特點,結合土地和金融制度的改革,在“空間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方面進行研究與深化,才能更好地解決當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三、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的智慧經濟發展

1.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經濟增長的多因素分析

胡軍燕等[5]分析了城市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科技實力、經濟基礎及城市開放度的關系,探尋智慧城市經濟增長的關鍵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環境因素中工業固體廢物排放正向顯著影響智慧城市經濟增長,其它因素不顯著;科技水平與經濟基礎對智慧城市經濟增長影響不顯著;城市開放度正向顯著影響經濟增長。

2.智慧經濟與智慧城市建設之間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關系

(1)制定智慧經濟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穩步推進智慧經濟建設

針對當前智慧城市建設“過熱”現象,需要謹防盲目地跟風,應該理性地結合當地實際,重構和完善頂層設計[6]。

(2)強調城市特色和比較優勢,重點突破,示范先行

構建智慧經濟體系時,首先需要最先完善最基礎的或者是具備示范意義的智慧經濟項建設,依托其代表性和特殊性進而形成特色經濟[7]。具備高辨識度、可替代性低的經濟體系,將為其整體經濟智慧化轉型構筑堅實的基礎。追求經濟體系智慧化升級,要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探索新的具備優勢的經濟增長極,最終實現智慧經濟高速、高效的建設。

3.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在于實干,以人為本

在技術已經不是問題的當下,建設智慧城市更多的是需要融合人的膽識和智慧,創新融資模式,吸引、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進入智慧城市建設行業,選擇好突破口和抓手,真抓實干。

四、結論

1.智慧經濟指標集中體現了城市整體經濟的內涵特色和結構特征,是進行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實現整體經濟優化升級的重要觀察點。城市的智慧經濟指標可以從城市創新創業水平、經濟產出能耗水平、互聯網產業發展水平三方面評價,也可以從城市創新力、軟件開發能力、數字內容產業、信息服務業水平、文化互動、文化體驗、設計業水平等方面開展評價。

2.智慧空間布局代表了更加緊密的時空聯系、更加全面的要素流動。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結合我國的體制特點和城鎮化特點,在多方面進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決當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3.智慧經濟是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智慧城市建設將不斷促進智慧產業發展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二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4.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在于實干,以人為本。

參考文獻:

[1]顏慧超,等.全球智慧城市研究前沿與實踐標桿[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3,4.

[2]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國脈互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第五屆(2015)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R].2015,11.

[3]陳桂龍.解讀全球智慧城市[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6(3):30-37.

[4]吳健生,何東冉.基于ICT 視閾的智慧空間營造[J].規劃師,2015(12):83-88.

篇(8)

前幾年,臺灣最早的農業生活刊物《鄉間小路》改版,用插畫的元素設計每期封面,在主題企劃上,更是從吃入手帶領民眾認識農業:日常吃到的米是在哪里種的,有什么特色,是哪些農友種的。農夫們的面孔因此慢慢變得清晰,農業也不再脫離日常生活。

高雄美濃有一家由三位85后創辦的“野上野下文化有限公司”。三個人,有的做插畫,有的做設計,有的做企劃,這個留“美”文創工作室將文創包裝理念帶入農村,為農產品說故事,為農會舉辦的應季農產品宣傳活動做出好看的海報和文案。他們嘗試從日常生活出發,凝視美濃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景,透過《野上野下》手帖來發現這塊土地上的生命力。除了手帖的采訪與編輯,他們延伸了野上野下的內涵,在野上野下的過程中,以美濃的自然為材料,以美濃的產業、人物、景觀為意象,加上紙張、陶土或棉布等天然素材,發展具有美濃野味的文創商品。

“上下游”由五位分別來自媒體專業、農業耕作、生產制造、編輯采訪、網絡科技、工藝創作等領域的人一起創辦,這個關心農業以及友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集合新聞和市集兩個平臺,獨立制作新聞(從食物出發,連結土地到餐桌),也開發小農商品(加工品),并選擇其他農作良品、小刊物在網絡販賣。

有人以農產品開拓出文創品牌;有人為農產品搭建產銷結合平臺;也有人以獨立刊物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在地風土的關懷。總之,認識鄉土的平臺越來越多。

譬如,沈岱樺她們創辦的《風土痣》。

《風土痣》是一份形式新穎關心“土”事的刊物。創刊人之一沈岱樺,是《鄉間小路》雜志改版時的編輯。傳播系畢業的她,在碩士論文時問了一個問題——“臺灣1990年代以降飲食文化論述的改變”,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她發現農業是讓變化產生的根本。沈岱樺第一份工作是在農業出版社當編輯,此后都在農業采訪的第一線,無論是撰寫稿件、編輯書刊、策劃展覽,她所從事的工作都與臺灣這片土地有關。

《風土痣》是沈岱樺和前同事插畫師,也是美術設計師的王春子一起創辦的。在前年11月推出的試刊號編者話里,她們寫道:“有內心的關注,結合自己發聲的方式,業余報刊《風土痣》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學生時代,教授會稱這是志業,出了社會做事,發現自己關心的是土地之事,才懂志業是用在此刻。風土作為一種志業,除了傾心于記錄作物的生長條件、人文氣息、文化地景的風土志之外,更喜歡這是一種見微知著,由病癥到病灶的‘痣’的觀察。”而取“痣”非“志”,是希望保持幽默態度觀察風土世界。“痣(mole)有標記之意,將風土地域的標記視為土地的痣,更何況有人說過痣的形成如同天線的功能,無形中會發出一股信念,也會接收一股磁波。作為一名有痣之士,能像天線寶寶一樣發出信號,接收磁波,感知風土。”

這份以雜志邏輯編輯的報紙,每期只關注一個主題。試刊號出刊時時值冬季,臺灣農家喜把盛產的東西用腌制的方式保存,有感于生活中有數不盡的食物透過腌漬發酵美味,“從最原始的一層鹽巴,一層食物,彼此交疊覆蓋,起初為了保命,日后竟成為各地風土的飲食文化”,《風土痣》從“腌漬”開始挖掘身邊隱藏的風土智慧與生活故事。創刊號以生命的開始“種子”作為主題,9月推出時恰逢臺灣農作第二季,也讓許多并不了解農事的讀者知曉,原來播種并不只在春天,金秋也同為播種的季節。解釋主題企劃的考慮時,岱樺說,“《風土痣》的‘風土’二字借自葡萄酒文化,做農業刊物時經常跑產地,發現臺灣中部濁水溪流經的農田稻谷長得和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樣,沐浴不同風向的太平洋的風,出產的蔬果即便種類相同選種也有差異。在討論風土條件的時候,其實更重要的是人,就好像葡萄酒,不同的風土條件孕育不同的葡萄果實,可出來的口感也跟不同人的不同釀制方式有關。”

隨著四季晴雨觀察農漁業延伸出的食物、人物、職業、民藝等在地生產文化,再多一點關心環繞于日常生活的人事物,期望透過雜志讓讀者理解臺灣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地方智慧,也讓來臺灣旅行的人對臺灣有更深的了解。這是她們想做的事。

海峽旅游:《風土痣》受到讀者的肯定,你覺得和臺灣人對鄉村“關懷”的情緒是否有關?臺灣人的“鄉村關懷”是怎樣的一種情緒?

沈岱樺:《風土痣》受到讀者肯定,鄉村關懷并不是最直接明顯的關系。從“no.00”題目腌漬到“no.01種子”,再到“no.02火鍋”,想和讀者分享的并不是只有鄉村。“00腌漬”因為冬日保存食物關系,帶著讀者一探農村媽媽的腌漬絕活。“01種子”是《風土痣》的創刊號,種子是從土里長出來的食物源頭,也代表對刊物的期待與希望,于是從種子切入,介紹讀者平日不會遇見的育種員,感受種子得來不易。

臺灣一直有些人,對鄉村帶著關懷的情緒,有的人寫詩,如吳晟;有的人唱歌,如林生祥(早期是交工樂隊);有的人做社運,如蔡培慧(臺灣農村陣線發言人);有人作刊物,如舒詩偉(青芽兒)等等。1999年臺灣發生“921大地震”,把南投震垮了,南投是臺灣唯一不靠海的鄉鎮,也是主要茶區,很多人投入賑災行動、社區關懷;2009年的“八八風災”,也震跨了南臺灣高雄山區,如甲仙、桃源。很多人的家沒了,當關注農村的朋友,社會運動團體進入當地幫助居民重建生活,最后村民還是必須回到這塊土地上,也因此大家開始思考和環境共好這件事,可不可以不噴灑農藥,可不可以不用除草劑,可不可以友善耕作。經過天災,再加上人禍(如苗栗大埔事件),臺灣人都深刻感受到土地的可貴。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也震醒了很多人:社會的發展不應該只看高科技與商業行為,對土地的珍惜是很重要的。這期間,臺灣也流行單車旅行、島內出走,以農產品為基石的文創品牌紛紛出現在市場上,認識鄉土的媒介變多了。

海峽旅游:臺灣有許多幫助農業的平臺,比如大王菜鋪子、主婦聯盟、248農學市集、彎腰農夫市集等等,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些平臺?

沈岱樺:出現這些平臺的原因,綜合來說,是希望農民的臉孔可以被認識,不再像是以往蔬果農作都是透過大盤商收購,惡性循環使得農民收入低薄。同時也讓農民接近消費者,對自己耕作的蔬果更有一份責任,不僅要讓消費者吃得健康,也顧及土地的友好。

你提到的這些平臺,都是一些長期以來關注農村的朋友自發建立的。再往前追溯,農業開始被注意跟1990年后流行飲食寫作有關,飲食作家,比如韓良露、葉怡蘭等等,她們除了告訴大家什么東西好吃外,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讓大家思考食物和土地關系的媒介,這些食物是被誰種的,在什么時候吃最好。飲食作家和飲食研究者透過媒體不斷發聲,美食記者也開始關注,食物不是只是從餐廳端出來的一道菜,而會溯源到誰養的鴨誰養的魚,越來越多這樣的報道成為民眾認識農村的渠道。此外,臺灣出版界近幾年也出版了好多跟返鄉種田、綠色食物、綠色建筑有關的出版物。

臺灣社會回到思考怎么樣跟土地共好,怎么去過更自然的生活,于是有人會把這些跟文創產業做結合,就有所謂的“農創”出現。應該說整個社會氛圍到了就自然出現。

篇(9)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能夠繁衍生存,得益于農業的發明。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考古學研究的進展使農業起源研究成為高層次理論探討的一個熱門課題。考古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的許多學者參與其中,通過孢粉學、糞化石、民族植物學、植物硅酸體分析、人骨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對了解我們的先人吃什么以及農業如何起源問題帶來了希望。

    一、農業起源是一種漫長的演化過程。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這片莽莽大地是塊肥沃的田園。這里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千萬年的故鄉。眾所周知,早在四五十萬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帶就已經發現了猿人,叫“中國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國猿人北京種”。從古猿人到廣東曲江縣的“馬壩人”(介乎于猿與智人間的過渡人類),再到內蒙古的黃河套地帶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真人),他們已經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們用制造的石刀石錘,來與野獸像鹿、豹、熊、虎、土狼、野豬等搏斗,獵取食物。為了避免風雨等自然現象和野獸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稱“穴居野處”,“茹毛飲血”的洪荒時代。整個舊石器時代的經濟是簡單的狩獵采集經濟,其特點是:(1)通過流動來保證資源供應;(2)通過分裂來緩解人口資源的壓力;(3)領土占有意識較弱;(4)強化群體之間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時代,先人們在石器的制造、捕獵能力等方面的技術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隨著獵物的不斷減少,人口的不斷增加,獵肉儲存困難以及季節變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只能靠野生植物沖饑,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久而久之,先人們就漸漸的嘗試保護、種植可食植物,來彌補肉食之不足。然而開啟了農作物種植之先河,這是一個比狩獵更艱辛、更漫長的過程。因此,中石器時代的“廣譜革命”是因生態環境和資源變化的影響,食物資源的絕滅、消失和遷徙迫使人類探尋新的生存資源。廣譜經濟的特點是:

    (1)通過強化采集來保證食物供應;(2)增加勞力投入;(3)強化領土意識;(4)減少群體之間的食物分享。人類借鑒動物覓食的習性和規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過嚴密組織、強化勞力投入、利用各種技術來開拓、利用和儲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時代是利用經濟向農業生產經濟轉變時期,是農業的發軔。究其原因,正如美國考古學家博賽洛普《農業發展的條件》(1965年出版)和美國考古學家科恩《史前期的糧食危機》(1977年出版)的論點:農業起源是對資源短缺和人口壓力的一種反應。

    二、農業起源的發展階段。農業起源應該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即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興起。農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經過人工篩選后成為栽培植物,該階段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變化不大。原始農業的興起是指農作物的種植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成為先人重要的生計從業活動,進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農業的興起。

    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農業起源中心區之一。最早從理論高度闡釋農業起源的蘇聯植物學家瓦維洛夫分辨出8個農業起源的中心,它們是:中國(136種植物)、印度(117種植物)、近東(83種植物)、委內瑞拉高地(49種植物)、安第斯山(46種植物)和蘇丹—阿比西亞(38種植物)。中國的農業起源,一是以種植黍和粟兩種小米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起源;二是以種植稻谷為代表的南方稻作農業起源。考古工作者通過碳十三與氮十五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選法等,對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和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研究結果證實,中國栽培稻起源時間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過對內蒙赤峰西遼河上游地區興隆溝遺址的研究,目前學術界認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鋪地黍或野糜子,這四種植物都是現今常見的田間野草。興隆溝遺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總之,農業起源對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影響是使人口大規模的集聚,利用群體的智慧和力量來改造自然,促進社會結構向高層次演進。

篇(10)

摘 要:中國傳統哲學以人的現實生活為起點,構建了以注重社會生活和精神享受為特色的人生哲學,從而與包括西方哲學在內的其他哲學形成了鮮明的區別,在人類哲學史上寫下了燦爛的篇章。與此同時,中國哲學也形成了幾個與眾不同的甚至與一般哲學思想背道而馳的獨特價值取向,即所謂“三重三輕”。第一,重人事活動輕物質利益,表現為高度重視政治、人倫等社會關系,輕視、排斥甚至否定經濟、自然等物質關系。第二,重道德價值輕智慧作用,中國傳統哲學在道德與智慧之間,推崇、抬高道德,貶低、排斥甚至否定智慧。第三,重情感直覺輕理性邏輯,中國傳統哲學重視、偏愛人的情感、直覺,輕視甚至排斥理性思維、邏輯,這一價值取向,是古代中國人思維方式的突出表現。

關鍵詞 :中國哲學;價值取向;“三重三輕”

中圖分類號:B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4)22-0254-02

收稿日期:2014-06-18

作者簡介:李國祥(1960-),男,上海人,教授,從事與中國哲學研究。

中國傳統哲學蘊涵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本質和精神,體現了中國人的價值追求和生存方式。它以人的現實生活為起點,構建了以注重社會生活和精神享受為特色的人生哲學,從而與包括西方哲學在內的其他哲學形成了鮮明的區別,在人類哲學史上寫下了燦爛的篇章。正如張岱年指出:“可以說中國哲學家所思所議,三分之二都是人生問題的。世界上關于人生哲學的思想,實以中國為最富,其所觸及的問題既多,其所達到的境界亦深。”[1]但與此同時,中國哲學也形成了幾個與眾不同的甚至與一般哲學思想背道而馳的獨特價值取向,即所謂“三重三輕”,值得我們探討。

一、重人事活動輕物質利益

這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第一個價值取向,表現為高度重視政治、人倫等社會關系,輕視、排斥甚至否定經濟、自然等物質關系。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治人為本,治物為末”。在古代中國,“治物”通常被認為是小人的事,“治人”才是君子的事。所謂“治物”,指處理具體事情、解決具體問題的活動,包括工農業生產、交通貿易、建筑施工、科技研究等活動;所謂“治人”,大體就相當于現在所說的處理國家事務的“政治”活動。“治人”意味著對人和社會生活的控制,這種控制必須以政治權力和制度的確立與完善為前提,因而政治問題一直成為中國古代哲學家們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大都集哲學、政治、倫理與歷史的反思于一身,他們都要求按照自己的哲學信念來生活,他們的行動構成他們的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的哲學要求他們身體力行,他們本人就是實現自己的哲學及政治倫理主張的工具。

儒家創始人孔子,既是哲學家、思想家,又是政治家、社會活動家,還是教育家、養生專家。他的學說以“禮”為出發點,而“禮”是一個揉政治與倫理為一體的傳統概念。“禮治”、“德治”,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原則立場和基本觀念。《論語》一書中,直接論“政”的,共有22處,而“政”字出現得更多,達到41次。孔子以維護政治傳統和社會倫理的姿態出現,力圖使自己的思想不帶有個人的性質,使得他的主張容易被社會所普遍認同,尤其是被以正統自居的統治者所認同,由此成功地使儒家思想成為統治階級的統治思想,進而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主流。

從表面上看,道家似乎是消極避世、遠離政治的,其實并非如此,道家遠離現實和政治的行為本身即包含了在思想上對現實和政治的一種獨特看法。事實上,道家不僅關心政治,而且能從歷史高度議政論政,提出了許多具體而獨特的政治策略、計謀和手段,以致有人把道家學說稱為“君人南面之術”。在《老子》一書中,直接議論如何治“國”的有21處,如何治“民”的,有33處,而論及“天下”的多達56處。由此可見,道家實際上也很重視政治活動,也有“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精神和遠大抱負,只是在政治原則與實踐方法上與儒家有很大的區別罷了。

中國哲學以政治和倫理為研究的起點,與西方哲學以自然科學為研究起點相比,層次并不低,從某種角度看,中國哲學研究的層次比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之后》之類著作的研究層次更高、更難。自然現象條理清楚、黑白分明,比較容易鑒別和把握;社會現象則不然,其復雜、治亂、安危、變更,并不總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認識者具有很強的認識、體悟、把握能力。因此,中國哲學家普遍認為,“治人”難于“治物”,“真正”的哲學,應該研究“人”本身,以“人”為主要研究對象:應該研究人的種種相互關系,應該探求最佳的“天下大治”方案,尋求“人和”模式,以“治人”為本,決不能陷入于“物”的研究之中,以至迷失方向、“玩物喪志”。中國哲學的這種思想,盡管有一定片面性,甚至給中國文化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合理性,為人類哲學的發展指出了一條光明的道路。中國古代哲學從總體上注重政治倫理活動,可以更好地替代西方工業文化在現實生活中僅僅依靠基督教勸善、協調關系的功能,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穩步發展。

二、重道德價值輕智慧作用

中國傳統哲學在道德與智慧之間,推崇、抬高道德,貶低、排斥甚至否定智慧,其價值取向又與一般哲學不同。西方的“哲學”一詞,源出希臘文philosophia,意即愛智慧。按黑格爾的說法,“哲學”一詞的最早使用者是畢達哥拉斯,原意包含“愛”與“智慧”兩方面的內容。顯然,這種“哲學”的定義,不完全適用于中國哲學。中國哲學的本質特點,不是“愛智慧”,而是重道德、輕智慧。中國哲學的最高目的據說是“成圣”,最高的哲人就是圣人。“圣”在漢字中最初有聰明智慧的涵義,所以《說文解字》釋其本意為“通”。但經過哲學家們的解釋、使用和發揮,其基本意義卻變成“德”了,而與“智”相去甚遠。孟子認為圣人是“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資治通鑒》上說,“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2]。就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定位可見,儒家是以德才結合為標準來定位人格的。由此可見,在古代中國,哲人、圣人,主要是一種道德的楷模、理想的人格,并不具有智慧的含義。先秦每一位大哲學家,都認為圣人與王者最好是同一個人,由圣人親自擔負“治國平天下”的職責,那就是最理想的政治。所以,每一位中國哲人所描繪的“理想國”,都有“哲學王”來領導。在孔子看來,如有人“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那就不是一般的仁人,而是“圣人”。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的“哲學王”是知識型、理論型的,而中國的“哲王”、“圣王”則是道德表率型、實踐型的,兩者有著極其鮮明的區別。

許多中國哲學家不僅不愛智慧,反而有一種輕智慧、乃至貶智慧的傾向,這種傾向在道家哲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老莊的“理想國”,其實是一種“愚人國”。在這種理想國中,“圣王”要以身作則,帶頭愚化自己,同時也要以“愚化”作為治國治民的根本方法。他們的主要理由是:“智慧出,有大偽”(《老子》第十八章)。就是說,智慧與道德是根本對立的,智慧必然敗壞道德,智慧的發展就意味著道德的退化。可以說,智慧與道德的矛盾與二律背反,始終深深地困擾著老子與莊子的天才的頭腦,是他們思考“人”和整個道家思想體系的一個總的理論前提和基本原則。在《老子》一書中,論“智”僅7處,論“圣人”共32處,皆有明確的貶抑智慧、否定機巧的傾向。如:“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第十二章),“絕學無憂”(第二十章),“絕圣去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這就是說,“圣人”治理天下,要簡化民眾的頭腦,填飽民眾的肚子,強化民眾的筋骨,永遠使他們沒有知識、沒有欲望,這樣,即使是聰明人也不敢妄做主張。因此,“圣人”一定要“為天下渾其心”。

老子的這個思路被莊子所繼承,在莊子那里,進一步把所謂“渾沌”當作一個表示人及人類最高境界的范疇。顯而易見,在老莊的“理想國”中,談不上開發“民智”,同時也談不上開發“君智”,因為國君必須從我做起。在道家看來,連哲學家都應以愚為上。哲學家與眾人的不同,就在于他有一顆“愚人之心”。即使別人都玲瓏透剔,只有他一個人是昏昏的、悶悶的,因為他已經脫塵拔俗,達到了“道”的高度。而超越了一切聰明的“昏昏悶悶”的大智返愚者,應是國王的楷模,國王就應該是這樣的人。這樣一個超越了智慧、拒絕運用智慧的國家,才能成為得道之國、至治之國。

一般說來,中國的哲學家都不愿意做智叟。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覺察、體悟到,機巧、智慧在社會、人生中存在著消極的作用,這種作用有時是非常嚴重的。他們崇尚道德價值,有意用道德化的手段來抑制智慧化的追求。貶低智慧,必然貶低科學技術。儒家認為,“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所以它堅決反對“奇技巧”,即使對“小人”也不例外。道家走得更遠,道家對科技進步持徹底否定態度。老莊認為,人類的科技成果不是人對這個世界的貢獻,而是人類給客觀世界帶來的災難,因而主張封存一切科技手段乃至文化成果,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狀態去。這種思維方式是非常片面和荒謬的,給中國哲學和科技發展帶來嚴重不利的影響。

三、重情感直覺輕理性邏輯

重視、偏愛人的情感、直覺,輕視甚至排斥理性思維、邏輯,這一價值取向,是古代中國人思維方式的突出表現。因篇幅有限,茲不探討。

總之,中國傳統哲學不是將人的精神和情感客觀化為彼岸的人格神即上帝,而是在主體自身求得解決,此即所謂“安身立命”之學。從孔子的“知天命”到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都主張返回自身,通過內心體驗,勿需邏輯推演,就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地。道家莊子所謂“天在內,人在外”,也說明天道內在于人而存在,“心齋”、“坐忘”就是內在體驗的重要方法。佛教天臺宗的“自性說”、禪宗的“明心見性”說,都說明佛性在自家心里,是自家本有的“無盡藏”,不需外求。在有限中實現無限,在暫時中探求永恒,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情感的快樂,不需要什么深奧的理性分析與精確的邏輯論證。所以,早在1943年金岳霖先生就指出:“中國哲學的特點之一,是那種可以稱為邏輯和認識論的不發達。”[4]誠哉斯言!

參考文獻:

[1]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165.

[2]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98.

上一篇: 材料類專業導論論文 下一篇: 高校輔導員師德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楼国产 |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观看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日本精品一二二区在线 | 亚洲精品特黄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