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6: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當代建筑設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建筑風格主要是受到一個時期、一個地域以及一個民族等方面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人們就或多或少的會結合上當時的一些地域文化。所謂建筑文化,其主要是在某一個時代當中,由于政治、文化、經濟、地理環境等方面綜合作用而誕生的,它是自然與社會的結合。不同地區之間存在著不同的自然條件,而且經濟發展也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就導致建筑文化出現了很大差異。
一、地域文化的內涵
從大的概念上來講,建筑的設計離不開一個地域的自然環境,如地貌、氣候等;從小的概念上說,建筑存在地域的差別主要是受到城市周圍的建筑風格、地理位置等這些具體因素;此外,建筑表現出的地域性還會因為地區歷史的不同而不同,一個地域的歷史形態受該地區人文環境和人們生活狀態影響。一個地區的建筑會表現出雙重性,它可以表現出該地區的物質財富情況,也可以表現出該地區的一個精神面貌;可以說,他不但是一個藝術產物,而且還是一個技術產物。一個具有非凡意義的建筑,其精神內涵會遠遠超出它自己所具有的獨特功能。作為文化形態的建筑,它組成了人類文化體系,與人類社會發展、經濟狀態、科學技術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密切相關,建筑文化的發展與進步時時刻刻都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二、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一個建筑所表現出來的地域文化性會因為建筑的設計與該區域的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概括起來說,就是歷史人文與自然環境這兩方面,所謂歷史人文,就是社會屬性,表現在歷史遺留或者是人們的意識形態;自然環境就是指自然屬性,包括光照、氣候以及緯度等方面。在建筑設計當中,這兩種屬性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因為在一個特殊的地區或者區域當中進行建筑的設計與應用時,總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當一個建筑設計當中,只存在自然屬性,而忽視社會屬性時,那么在實際的操作當中會發現所設計的建筑與當地的人文是格格不入的,更嚴重的,可能讓該地區的地方特色消失;而如果是只注重社會屬性,而不顧自然屬性的話,那么該建筑會隨著時代的流失而消逝。因此,一個建筑設計要充分考慮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的結合,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一個建筑所表現出來的社會屬性是通過建筑技術以及與特定的社會環境之間進行相互作用,人們將文化意識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術,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調、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賦予到建筑當中,讓建筑表現出這個時代或者區域所具有的獨特意義。建筑設計在一定的情況會受到環境的制約,而這種制約又會反過來與自然環境進行磨合,最后達到一種人性化的設計與自然環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進了建筑的人性化發展,而且還加快了當地社會的進步。這種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建筑的社群文化變得相輔相成,進而讓人們對建筑產生親切感。
三、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結合的途徑及方式
1、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綜合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等方面。
例如錦里,該地區具有蜀漢三國的文化背景,該地區又具有川西的民風、民俗特點,融合了以成都為代表的悠閑文化氛圍,城市的建設中不乏有一些古老的客棧、商鋪以及院落等,而且這些古老的建筑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如銀杏樹或者是古樹參雜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當這些建筑融合進人們的活動時,如表演絕活的藝人、懸掛著長串的紅色燈籠等,就會讓人產生一種滯留在時空的感覺。錦繡廣場中的三國文化墻、文臣廊充分展現了當時該地區的歷史文化,而一些壁畫、浮雕更是將過去的一些歷史事件或者歷史故事刻畫的生動形象。街道兩旁的店鋪更是熱鬧非凡,從側面也反映出了當時的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而石橋上的哪些古老浮雕,更是生動的表現出了當時成都的一種文化特色。
2、要善于借鑒當地傳統的建筑符號,如花紋等裝飾圖案。
裝飾是一種傳統文化,是利用各種裝飾材料進行藝術加工,具有一定的語言和符號,一定信息的載體和功能標志,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以各種存在方式為人們所感知和使用。我們可以通過裝飾的形式就可以判斷出哪些是東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現的區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裝飾中運用了大量的吉祥圖案,取材廣泛,各種人物、景物、動植物都有表現,利用其諧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義。
3、建筑設計要充分考慮當地環境的影響
不同的地域環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與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異,使文脈成為建筑及空間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氣候及地理環境的不同,自然景觀、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現出巨大差異,而他們所形成的空間特征和風格也千差萬別。有高原的粗獷豪邁,也有水鄉的細膩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鎮的古樸清新。
4、應盡量采用當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每個地域都有著自己特有的自然特征和環境特征,所以在選擇建筑材料的時候也要充分考慮,有所區別。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域的建筑材料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湘西一帶盛產竹子,因此當地居民便以此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我國西北地區多以黃土高原為主,氣候干燥,當地居民便以黃土為主要的建筑材料,因此,窯洞盛行。東北地區林木資源豐富,因此,在東北地區農村便用板材圍成籬笆小院,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同樣,在進行城市建筑設計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鑒這些方式,進行改進,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5、建筑的地域性還與當地的人文、歷史有著緊密的聯系,這是該區域的一個歷史文化傳統。
建筑設計師在設計建筑時,要深入該建筑所在的區域進行了解,充分發掘周圍的有用信息,通過與現代的科技技術相結合,才能讓設計師們在繼承歷史建筑物風格的同時,還可以創造出與現今時代相適應的新的創作理念。
例如“南越王墓博物館”具有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該博物館的建筑風格是古代漢文化與當地人文、地理環境融合的產物,然后再運用現代的建筑手法,將這些思想完美的表現在該建筑當中。也就是說,該建筑所表現出來的是當地文化與時代的完美統一,可以說是新地域下的古建筑理念。漢墓的修建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開展的,這也充分表現出了對古代文化的一種保護。
6、建筑理念要與時代要求相匹配。
現代化建筑設計也就說現代化傳統設計,所謂傳統設計,就是指繼承歷史時期的人文因素、歷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現代建筑設計也是以這些因素為基礎的,這些因素雖然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或多或少的改變,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因素會遺留下來與當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個現代的建筑設計如果能夠充分的表現出這些細節問題,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詮釋該地區的特色。此外,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也要學習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膽的去結合西方文化,正確對待西方文化問題。
7、模擬當地的建筑色彩。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對于建筑色彩的表現形式和象征寓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因為地區文化的差異,相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地區所表現出來的象征寓意是有所區別的,甚至有時候是截然相反的,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用來象征圣潔,而在我們國家卻經常和死亡相聯系起來。由此可見,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賦予色彩的含義是遠遠超出了其自然屬性的。將具有相生意義的色彩應用到建筑設計中,將使設計更能體現出其更強的歸屬感和識別性。
四、結語
現代城市設計中,最關鍵問題是如何與地域文化完美的結合,而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結合也是建筑設計的必經之路。文化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是相輔相成的,所以中國建筑文化的發展,也必然是中國建筑師的努力方向,因此,盡早的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是時代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創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作品,才能夠將城市建筑的現念完美的表現出來。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筑行業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果,對我國經濟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隨著生態危機和能源危機的出現,人們對清潔,節能,生態,環保的建筑有著更多的青睞,而新有機建筑就是一種可以滿足人們這種需要的建筑結構,通過遵循自然建筑與周邊相關事物的內在自然規律,使得建筑設計更加生態發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低碳節能環保的社會經濟需要,在生態環境惡化,能源危機加劇的情況下,加強對新有機建筑設計的分析探討,具有深遠意義。
二、有機建筑設計概述
1.有機建筑的概念
有機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現代建筑運動中的一個派別,代表人是美國建筑師F•L•賴特。這個流派認為每一種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夠生存于世的內在因素決定的。同樣地每個建筑的形式、它的構成,以及與之有關的各種問題的解決,都要依據各自的內在因素來思考,力求合情合理。這種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賴特十分欣賞中國的老子哲學),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啟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機的,因而取名為“有機建筑”。
2.手法主義與結構突破
波浪的曲線、不規則扇形、階梯狀平面,作為其具有代表性的三個有機形式語言,在他的設計中重復出現。阿爾托在紐約世界博覽會芬蘭館通過內部空間的塑造,給使用者帶來真實的空間感受,空間體驗變成一系列的發現,從而達到了空間的連續性、整體性。蘆原信義認為阿爾托是“用加法創造空間”,即先確定內部,再向外建立次序,雖然對外部空間會有一些損失,但是內部功能及空間理想狀態能得到充分研究,所以每個局部都十分人性化、充滿關懷。賴特則借助于建筑結構的可塑性和連續性去實現空間的整體性。用面或邊界代替承重墻是賴特“搗毀方盒子”理念的全部內容,他引出了懸臂粱的概念,這使角柱喪失支撐功能,角落被打開,盒子隨之消失,樓板和屋頂在空中伸展開來。而他的有機一開始便意味著把混凝土懸臂設計成自然、樹狀的形式,這種形式的構思從裝飾引申到整個結構。
三、新有機建筑的特征及其手法運作
隨著人類價值觀念的轉化,有機建筑試圖重新詮釋“建筑—環境—人”的關系,從人與自然的宏觀高度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深入考慮建筑問題。在建筑界,新有機建筑受到不同學派的啟迪,以現代建筑偏情一支的理念為基礎,發展中的有機建筑作為一種“活著”的傳統,秉承繼承與發展并行的思想與方法以及共生與互動的原則,隨著意識與技術的變革不斷的修正、拓展和深化,并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實踐中,表現為一種多元綜合、交叉與互補的趨勢。
1. 混沌有機的同一整體:“人—建筑—環境”系統的建構
新有機建筑將“人—建筑—環境”視為有機系統的同一整體,并有意識地促成三者之間的互動與同構。
(一) 共生與重構
在與環境關系的處理上,有機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從適應性的有機融合轉向更為主動的共生,甚至對環境進行重構。建筑與環境在自然與社會層面上的有機結合,作為所在環境內在自然結構秩序以及歷史文脈的再現與延續,反映自然與人文形態的秩序性與復雜性;建筑生成后進一步與所在環境相互作用,與環境形成多重的動態有機關聯與提升。
(二)建筑介入環境的方式
有機建筑以動態、謙遜的方式介入自然,嵌入、隱埋、隆起、融合、扭曲、翻轉、皺折、切割多元化的手法隨機應用或交揉構成,形成豐富的大地景觀系統。其中與基地構架的契合是一項重要內容。
2.建筑形態與空間的多層次建構
(一)分形幾何的轉換應用:基于整體的尺度層級體系建構
從生態系統的觀念來看,建筑自身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系統整體,并存在一系列的子系統,如結構構架系統、表皮系統、空間系統、設備系統等,每一個系統都有不同的尺度層級。
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分形幾何,將分維、尺度層級與自相似性等特性引入到設計領域,為表現復雜的結構、動態與韻律提供了靈感和尺度。比如,土層的隔熱保溫、保濕性能營造了展館內的穩定氣候布蘭塞爾住宅“V”字形的體態兩端與草地相連,中部緩緩凸起,使用空間被巧妙地埋于地下,屋面鋪上植被融入環境橫濱國際客運碼頭通過扭曲、褶皺和升降形成連續的表皮與空間,并隱喻“山谷、丘陵、緩坡、洞穴”。
(二)連續空間的建構
當代新興的拓撲學為有機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拓撲界面的流動性和粘連性消解了傳統建筑學中墻體、地面和屋面之間的界限,使建筑空間融為一體。
烏什達一梵德雷建筑,以連續、豐富、整體且形態自由的空間隱喻靈活柔軟的內臟,建筑將傳統意義上模塊化的地板、墻壁和天棚等建筑語匯以一種粘性的流動感表現出來,住宅內部與外部空間形成流動與互動,空間與活動的安排仿佛一個戲劇性的事件
(三)人性化的場所建構
除了建筑形態與空間,當代有機建筑還特別注重場所的建構,關注人造空間與自然空間的交互,注重多重事件的發生與體驗,并盡量避諱傳統建筑語言的片斷性,追求深層次開放的有機空間體系。有機建筑追求自然意趣、奇異空間以及戲劇性故事情節的營造,從注重視覺的空間構成到注重感覺(聽、觸、嗅)的場所營造,還有對歷史記憶的關注等,當代有機建筑完成了從空間到場所的革命性飛躍。
3.建筑“機能”的生態模擬:能動、動態與主動
進化中的生命有機體,在資源消耗上往往最為節約,而且具有自我調整能力。有機建筑旨在像有機體一樣適應環境、優化自身機能,實現高效、低能耗與有機更新。新有機建筑關注建筑與氣候環境之間的相互適應與互動過程。勞倫·亨德爾森(Lawrence Henderson)發展了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適應觀,認為有機體與環境存在雙向互動和協調的整體關系,強調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并產生關聯與影響,各個有機體為適應這些影響而產生變化。
有機建筑把萬物變化的生動過程與靜態形式結合起來,形式追隨“能量”的過程,服從(而非抵觸)自然界中各種活躍的力量并由此而生成特定的形態。這種“能量”,包含著自然結構的力量、風力、熱流和水流、地能、電場與磁場,以及人體具有的微妙能量,如精神、意識等。這些能量的有機整合與互動,可以形成適宜的人居環境。
四、結束語 自然萬物是進行新有機建筑設計的靈感源泉,這是有機建筑崇尚自然,遵循自然內在規律的特性所賦予的。在有機建筑設計過程中,任何有生命的機體,他們的內在結構和外部形態都會對有機建筑設計有著深遠的啟迪和影響,因此,在進行新有機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本著尊重自然規律,遵守一切事物的內在聯系的原則,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使得建筑整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使得建筑整體能夠和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條件都能夠有機的和諧共生,這種設計思想,不僅僅有助于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也對促進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創造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總之,這是新時期一種值得推廣的建筑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1]李世芬 馮路 新有機建筑設計觀念與方法研究 [期刊論文] 《建筑學報》 ISTIC PKU -2008年9期
[2]君鈞,室內設計中的生態主義——未來的室內設計[會議論文] 2003 -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學會2003"歐神諾"南京年會暨國際學術交流會亞洲室內設計聯合會
[3]楊瑞,莫金漢,張寅平,蜂窩光催化反應器實用設計方法及其應用[會議論文] 2004 - 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4年學術年會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節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漸成為一種新時尚。在全國旅游大潮的影響下,旅館建筑作為旅游風景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關注。近幾年,旅游旅館的開發建設如雨后春筍般在各景區興起,然而這種興盛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目前,我國旅游旅館的設計都不能滿足旅游者對休閑娛樂或獨特生活經歷的追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歸于設計中地域性的缺失。
1 旅游旅館地域性設計的表達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屬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為: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因其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特定關聯下,建筑所表現出的共同特性。
從對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響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氣候條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資源等構成的自然因素;②當地的社會生活、文化傳統、民風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構成的文化因素;③當時當地的經濟條件、結構形式、構筑技術及裝飾工藝等構成的技術因素。這三個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響與促進地域性建筑的發生及其發展。
1.1 自然因素
旅游旅館地域特征的體現首先要考慮自然環境的特殊性,特別是位于自然風景區的旅館建筑。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應遵循保護地方自然環境的這一設計原則,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突出環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達建筑與自然的有機關系。
1.2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會形態等。建筑總是和當地的文化聯系在一起,通過與文化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并將當地的地方文化特質體現于建筑之中,從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風格。旅游旅館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體現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旅館不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夠向旅客提供一種獨特、新穎的文化體驗。
1.3 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是指在地域環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產生的技能、經驗、方法和工具的總和,包含建筑的結構形式、構筑技術和裝飾工藝等。技術是建筑的基礎和手段,也是推動建筑發展的動力,技術的運用只有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文化條件以及經濟條件,才能充分發揮技術的本質,給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焦作旅游風景區旅館建筑現狀
特殊的地質結構和氣候條件賦予了焦作獨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資源,形成了五大景區、十大景點。目前已開發建成的景區有云臺山國家級風景區,青天河省級風景區和峰林峽、青龍峽市級風景名勝區。
焦作旅游風景區中的旅館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館建筑。隨著焦作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景區內旅館建筑出現超容量,與環境不協調,建設性的破壞,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問題,使風景區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據筆者調研發現焦作旅游風景區的旅館建筑設計存在以下的問題: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亂搭亂建,與自然景觀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頂建筑較多;忽視對客房的設計。
3 焦作旅游旅館建筑設計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處理旅館建筑這個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本論文的主要出發點,我們不僅要考慮焦作風景區自然環境的種種特征,還要考慮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 旅游旅館的整體布局
旅游旅館的整體布局除了要考慮建筑所處的場所環境外,還要考慮旅游旅館的等級、規模以及性質。焦作的風景區多位于山地,其建筑與自然的協調主要表現為建筑對山地地形的適應,整體平面應遵守“因地制宜、自由靈活”的布局原則。
3.2 旅游旅館建筑造型設計
旅游旅館建筑的造型設計除了要體現建筑的共同規律,還應彰顯其自身特點:建筑造型應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應具有時代感和環境意識。
焦作旅游旅館的建筑造型設計應體現焦作傳統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為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設計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進院和四進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磚木結構,屋面較平緩,灰瓦覆頂;屋內木結構多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為卷云紋,上置異形拱。利用焦作民居進行旅游旅館建筑造型設計,需要設計師對焦作民居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提煉出適合旅游旅館建筑造型創造的設計語匯。
3.3 旅游旅館建筑室內設計
旅游旅館室內設計應充分發揮各個地區、各種文化在當代室內環境中的作用,將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現出來。
3.3.1 旅游旅館室內設計意境的表達
地方傳統文化對塑造旅游旅館室內設計的意境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室內設計的地域風格設計應有主題,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極拳、四大懷藥等。通過以上主題突出空間環境的整體氣氛,表達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所有的設計都圍繞主題展開,創造室內空間獨特的意境。
3.3.2 旅游旅館室內設計的家具設計
家具是室內空間環境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家具通過造型、色彩和材質影響室內環境的氛圍和設計風格。在焦作風景區旅游旅館的室內設計中,應把家具設計的地域風格作為重點研究的內容,家具設計在風格形態上要體現明清時期家具的特點,在功能和形式上將明清傳統家具與現代家具相結合,使家具和整體室內環境氣氛相融合。
3.3.3 旅游旅館室內設計的陳設設計
室內陳設設計對室內空間形象的塑造、氣氛的表達、環境的渲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館室內的陳設設計可體現具有焦作當地特色的室內陳設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設計師可將這些陳設元素置于室內,突出焦作旅游旅館設計的地域特征,營造地域的意境。
4 結 語
風景區的各類旅館建筑,應服從風景環境的整體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環境,理解地域文化、運用技術手段的前提下進行建筑設計,達到人工與整體風景環境地協調融合,這才是旅游旅館設計的成果所在。
參考文獻
[1]錢江林.西南山地風景區旅游旅館建筑設計研究,碩士論文,重慶大學,2005.
[2]胡衛華.旅游旅館設計的地域性研究.碩士學論文,南京林業大學,2009.
[3]叢麗.生態旅游住宿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東北林業大學,2006.
[4]沈樹東.論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區風景建筑之探討,碩士論文,北京建筑工程學院,1991.
[5]李金鳳.文脈?景觀?功能與風景區建筑的形式探討,碩士論文,北京林業大學,2006.
[6]鮑小莉.自然景觀旅游建筑設計與旅游、環境的共生[D].華南理工大學,2011.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相關研究背景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千年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結晶。在傳統文化中,包括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藝術元素(如圖1),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諸如中國書法、篆刻印章、秦磚漢瓦、京戲臉譜、皮影、文房四寶、剪紙、中國瓷器、國畫、石獅、風箏、如意紋、唐裝、筷子、漢字、太極、八卦等傳統藝術元素被廣泛應用于現代設計領域,創造出新的視覺形態,使其既有傳統元素的形似和神韻,又具有現代設計的意味與形式,能夠喚醒個人與民族的記憶,給人以無比的震撼和無窮的聯想。
在傳統文化廣泛應用于設計領域的大背景下,關于提取傳統藝術元素應用于現代建筑設計中的研究逐漸成為熱點。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園在我國各地大量出現,其新的類型與形式也不斷涌現,但傳統藝術元素在其中的應用方式還較為單一,已不能滿足人們新的視覺要求。本篇論文著重探討傳統藝術元素的應用與文化產業園區建筑的相互關系,得出傳統藝術元素在文化產業園建筑中的應用原則和方法。
二、國內研究領域現狀分析
自從西方建筑思潮進入中國開始,中國的建筑師就從未停止尋求建筑中傳統文化繼承與發揚的道路,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這始終是中國建筑學界的一個熱點。本文根據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檢索,將研究內容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 關于傳統藝術元素應用方面的研究
傳統藝術元素是指具有某種特殊內涵或者特殊意義的標示,是將地域性的傳統文化在藝術上的一種提煉和歸納。它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域、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獨特文化的抽象體現,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對歷史及傳統文化的回憶和演練發揮有重要內涵意義。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燦爛、豐富而厚重,我國傳統藝術元素種類豐富,其中包括種類繁多的民間工藝、形式多樣的建筑園林藝術、多姿多彩的民俗藝術等。本文將文獻中收集到的我國傳統藝術元素進行整理,分為建筑園林類、圖案紋樣類、器物類、文化類、民俗類等五大類(如附表1)。
現今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正在逐步提高,應用傳統藝術元素所做的優秀設計也不斷涌現,在現代設計中運用傳統藝術元素的隱喻象征手法已成為主要的設計手法。國內學術界關于傳統藝術元素方面的研究開展得較為充分,并已取得了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通過對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傳統藝術元素應用的方式與原則也分為注重創新、注重挖掘文化內涵、注重傳統元素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三個方面,分述如下:
1.1 傳統藝術元素創新性應用的研究
羅顯怡從傳統元素的時尚演繹的角度出發,指出在應用傳統元素時必須對其進行創新,將傳統的設計語言滲透到現代的設計之中,創造出新的視覺形態,使其既有傳統元素的形試和神韻,又具有現代設計的意味與形式,能夠喚醒個人的記憶與民族的記憶,進而體現出某個民族的氣質、精神和理念(羅顯怡,2011)。
鑒于中國風格被誤認為等同于傳統元素的拼接,費飛指出中國設計需要中國風格,但對傳統元素的應用不能脫離設計的實用功能、必須注重設計的科學性、需要傳承傳統文化精神、需要創新(費飛,2011)。 邱嵐指出在現代設計中再現“傳統”元素,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的盲目復古和仿古,而是利用現代的手法和傳統美學尺度,對傳統形式進行符合傳統文化特征的再創造,在這種理念指導下設計出的作品是充滿時代感的,并且能夠體現出現階段的思想和技術水平(邱嵐,2011)。
1.2 對傳統藝術元素文化內涵挖掘的研究
通過對大量實例的調查研究和分析對比,楊巍指出在現代建筑中運用中國傳統建筑元素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 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中人文觀念的應用;2. 中國傳統建筑空間設計的應用;3. 中國傳統建筑符號的運用。同時他強調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不是停留在表面效果追求形似,,而是講求神似的追求意境。以現代化的設計手法,以“取其形,延其義,傳其神”為原則,將這些傳統設計元素加以提煉和簡化,恰如其分的運用,就可以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滲透出一股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風味,讓現代建筑設計與中國傳統元素更加完美的結合,并得到提高和升華,創造出現代、簡潔、舒適而又能體現中國主義精神和意境的現代建筑風格,形成一種新的而又適合中國國情和民族審美心理的中式建筑設計(楊巍,2009)。
1.3 傳統元素與技術結合的研究
戴斐指出用當念來整合傳統藝術元素,是實現設計古今融合或傳統風格當代轉化的關鍵,即在文化內涵和審美法則上遵循傳統,在設計手法和材料配置上現代化。各種具典型文化內涵的傳統圖形紋飾,,至今仍有積極的實用意義,可結合當代技術與工藝對這些傳統符號進行抽象、簡化、嫁接等藝術加工,在形式和寓意上予以延伸與拓展(戴斐,2009)。傳統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朵云軒藝術中心與上海京劇院遷建工程”的項目設計就是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在中國風大熱的今天,中國元素作為傳統文化的象征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建筑設計、室內設計、視覺設計中。作為一個建筑設計師,是對傳統的再復制做純粹的中式風格,還是將中國元素與傳統符號以現代的手法與現代的材料表現出來,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邵雋指出“朵云軒藝術中心與上海京劇院遷建工程” 項目雖沒有直接復制這些傳統的中國元素建筑符號,但無論是總體布局還是立面造型以及設計理念,都無處不體現了“國粹園”這一主題。將中國元素與傳統符號以現代的手法表現,給人豁然開朗的印象(邵雋,2010)。
2、文化產業園區建筑方面的研究
文化產業是以“文化創意”為核心,通過技術的介入和產業化的方式制造、營銷不同形態的文化產業的行業。隨著政府對文化產業的大力度扶持,我國的文化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文化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文化產業園區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各地不斷涌現出一批知名的文化產業園,文化產業園的規劃設計與建設模式也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尤其以傳統藝術元素在園區建筑中應用方式的創新最為突出。
王彥輝從文化產業園中建筑設計的角度出發,認為對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不僅體現在對傳統建筑形式要素的提煉與轉化(淺層表達),更體現在對傳統建筑所蘊涵的內在文化精髓的挖掘與傳承(深層表達),在具體設計中,這兩個層面應當是并重的(王彥輝,2008)。尹杰在其論文中分析了南京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的發展模式,描述該創意產業園區的形成思路和發展現狀,分析園區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外部環境的危險與機遇,提出進一步發展的建議與對策,同時探索產業復合型發展模式的得與失,為其他文化產業園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借鑒示范作用(尹杰,2010)。喬峰以河洛文化產業園的規劃目標定位為例,對其整體的場地布局、功能分區及景觀設計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總結,并結合生態自然觀的理論框架,提出了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生態自然的景觀構建模式,針對城市自然遺留地景觀保護與發展的融合,提倡人與自然的共生,促進城市生態的良性發展(喬峰,2011)。郭洋和張清以上海發展較成熟的創意產業園M50為例,采用使用后評價(POE)的研究方法,通過問卷調查、自由訪談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對產業園內外環境進行了綜合評價,嘗試提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設計建議,為今后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郭洋、張清,2010)。
三、對相關研究進展的評述和展望
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關于提取傳統藝術元素應用于現代建筑設計中的研究與日俱增。但由于文化產業園在我國起步較晚,現有國內關于傳統藝術元素在文化產業園區建筑中應用的論文和資料較少,且大多停留在對設計作品的評述上,并無定量化的建成效果評價, 表現為研究內容和方法單一、研究指導意義不強、研究完整性與系統性不足、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性等幾個方面。研究多以感性方面的定性描述為主,未能引入其他學科領域的科學定量的方法和研究體系,使得研究成果無法擺脫表象式的描述。
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在文化產業園建筑中應用的相關研究正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但從相關研究的分析和總結中可得出傳統藝術元素在文化產業園區建筑中的應用往往存在以下問題:傳統藝術元素的應用缺乏創新性、對傳統藝術元素的內涵挖掘缺乏深度、不注重傳統藝術元素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傳統藝術元素應用缺乏系統性與整體性等。此外現有研究多以現象描述為主,缺乏深層次的理論研究。所以未來的研究還需從應用方式的角度做進一步的探討。
傳統藝術元素在文化產業園區建筑中的應用,應取其形與意,正確地把握傳統藝術元素應用的手法,合理的利用文化產業園中的“文化性”特征,對傳統藝術元素中蘊含的文化內涵的形成與發張形成正確理解,將會為傳統藝術元素與文化產業園建筑的融合提供一種策略,及保留了傳統文化,又體現了時代特色。
參考文獻
[1]羅顯怡.變“土”為“洋”——傳統元素的時尚演繹[J].生態經濟.2011(06)
[2]王玉萌.傳統元素符號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1(07)
[3]薛黎靜.傳統裝飾元素“云紋”在酒店設計中的運用 [J].環境藝術.2011(07)
[4]邱嵐.回歸傳統——淺談現代設計新趨勢 [J].安徽建筑.2011(05)
[5]李廣雯.環境藝術中傳統造型元素應用研究 [D].重慶大學.2010
[6]邵雋.淺談中國元素在建筑設計中運用 [J].科技信息.2010
[7]尹杰.南京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發展模式與對策研究 [D].蘇州大學.2011
[8]全寧. 傳統與創新——淺析中國傳統視覺元素與現代圖形設計的融合[J].藝術與理論.2008
建筑在誕生之初就被認為是技術與審美融合的產物。這就意味著一個好的建筑,它必須經得起適用性、經濟性與美觀性這三重考驗。只有正確符合結構邏輯的建筑才能具有真實的表現力和實際的實踐性,單純追求藝術表現而忽視結構原理設計出來的只能是雕塑作品或虛假的造型而已。而伴隨著高層建筑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和建筑高度的不斷增加,其類型與功能也愈加復雜和多樣化,高層建筑的建筑構思與結構設計也越來赳成為工程師們工作的重點之所在。
1、高層建筑的結構性
現代的高層建筑變得越來越纖細,產生更大側移的可能性比以往大體積的多層高樓要大。建筑愈高,自然界所產生的重力荷載、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影響愈大。正因如此,抵消這些荷載的結構作用成為高層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高層建筑對側向荷載的動力反應,可以通過改進結構系統以及選擇有效建筑形狀的措施加以控制。論文格式,結構表現。因此,高層建筑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和結構的有效性能有關,這也就決定了建筑的經濟性。建筑的結構性能可以定義為建筑承受荷載以及抵抗側移的能力,同時也決定著建筑各種體量的組成。
2、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特點
1)水平荷載成為決定因素。一方面,因為樓房自重和樓面使用荷載在豎向構件中所引起的軸力和彎矩的數值,僅與樓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載對結構產生的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豎向構件中引起的軸力,是與樓房高度的兩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對某一定高度樓房來說,豎向荷載大體上是定值,而作為水平荷載的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其數值是隨結構動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較大幅度的變化。
2)軸向變形不容忽視。高層建筑中,豎向荷載數值很大,能夠在柱中引起較大的軸向變形,從而會對連續梁彎矩產生影響,造成連續梁中間支座處的負彎矩減小,跨中正彎矩和端支座負彎矩值增大;還會對預制構件的下料長度產生影響,要求根據軸向變形計算值,對下料長度進行調整;另外對構件剪力和側移產生影響,與考慮構件豎向變形比較,會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結果。
3)側移成為控制指標。論文格式,結構表現。與較低樓房不同,結構側移已成為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關鍵因素。隨著樓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載下結構的側移變形迅速增大,因而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側移應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內。
4)結構延性是重要設計指標。相對于較低樓房而言,高層建筑結構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變形更大一些。為了使結構在進入塑性變形階段后仍具有較強的變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別需要在構造上采取恰當的措施,來保證結構具有足夠的延性。
3、高層建筑結構其他設計方法
1)選擇有效房屋形式以控制側移。由于水平荷載成為決定性因素,因而控制側移成為必要 手段。過去的高層建筑形式多為矩形棱柱體,而從幾何觀點看,這種形式對側移是頗為敏感的。倘若采用對側向力不太敏感的房屋形式,比如外柱傾斜式、上窄下寬式、圓形或橢圓形、三角形和新月形的房屋形式,利用它的幾何形狀所具有的力學特點,就可使結構更加有效,造價也更低。
2)高層建筑地下室的設置。當今高層建筑的下面都設有地下室,這通常出于兩種考慮及需要。一種出于使用要求。比如可將大面積停車場或倉庫、機房、配電間等一系列附屬用房和人防工程等設于地下,從而節約地上建筑面積。另一種,則是出自結構的考慮和需要,因為設置地下室可減輕地基壓力,提高房屋層數,增加房屋抗傾覆力和改善房屋抗震性能和總體剛度。因此,如何減輕作用于地基上的總荷重具有很現實的意義。論文格式,結構表現。
3)高層建筑中轉換層的應用。伴隨著建筑多層次、多功能的發展,轉換層結構應運而生。 轉換層屬水平結構,用它去改變下方樓層柱子的 排列,或過渡上下層剪力墻的不同布置,以此來 獲得特別的樓層柱網即創造大空間并將上部荷載 傳遞到下面相對少而大的柱或墻上,也是現代高 層結構設計的重要內容。
4)高層建筑防火設計。高層建筑因其巨大的高度和復雜的功能,一旦發生火災便將造成巨大的危害。因而高層建筑防火問題若不能妥善解決,高層建筑的存在和發展都將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在進行高層建筑防火設計時,要首先考慮結構防火,比如火災的因素、火災的控制、消防通道、救護工作以及結構的防火方式等。其次,在明確結構防火目的的同時,還要對防火有效時間和防火程度及范圍進行設計。論文格式,結構表現。最后,還要保證建筑的穩定性,即建筑的承重結構必須在防火墻經火災燒毀后仍能殘存下來。論文格式,結構表現。
4、高層建筑結構表現涵義及內容
結構是影響建筑設計的重要因素,當代結構設計已經突破了傳統概念上的“結構支撐”,越來越多的重視結構形態的表現性。結構表現成為建筑創作中形態構思的重要方法,結構表現著重挖掘建筑結構中的藝術因素,尋找結構和藝術的結合,變抽象的結構概念為生動的建筑語言。結構的表現不僅因滿足功能要求呈現出來,而且通過結構工程師和建筑師的合作,還能實現設計者的個人美好愿望。
建筑結構藝術體現是建立在對工程原理特別是結構的原理和性能理解的基礎上,并包含三層含義:效能、經濟和雅致。所謂效能就是指在充分發揮結構優勢基礎上,又充分利用天然資源,從而使其盡可能有效的承受施加在它們上面的荷載。經濟也是衡量一個建筑好壞的標準之一,節約天然資源的要求要和節約社會資源的需要相平衡,要做到用最少的錢建造最多功能的建筑,也正是由于設計者們注重經濟的理念,將建筑造型與結構造型更有機的結合,才創造了許多偉大的結構藝術品。另外,雅致的結構形式更能夠打動人心,引起人們的審美情感。雅致的結構表現因素有很多,比如結構形態的節奏與韻律,張力和動感;結構形態剛與柔的對比;結構形態的簡潔與明確,機理與變化;結構形態的精妙平衡等等。
5、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建筑設計理念
從表象層面看,建筑表現為空間方面的概念和形式是表現總體環境的。論文格式,結構表現。對于某個建筑物的最初方案設計,建筑師考慮更多的是它的空間組成特點,而不是詳細地確定它的具體結構。但是,關于空間形式的整體設想,也要求建筑師必須考慮建筑形式中有關荷載與抗力之間關系的某些準則,即結構概念。這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應當固定在地面上;二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應當具有質量并能承受豎向重力荷載;三是所設想的空間形式必須能抵抗水平風力作用和地震作用。所以,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時,建筑師的基本任務是:一方面要與結構工程師及其他T程技術人員協調合作;另一方面要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建筑立意、場地情況、外力特征、施工條件及效率等因素,尋找出最經濟,合理,美觀的建筑方案。
6、結語
高層建筑設計中,由于水平荷載起主要控制作用,為考慮水平荷載,結構上必須提供必要手段去應付。因此,有些人認為結構在建筑形式中似乎充當了主角地位,這種看法不夠正確。如果說結構是建筑設計的唯一準則的話,那么,我們只能由矩形或圓形的高層建筑,建筑設計也只不過重復使用這種單調的建筑形式罷了。但前面的討論已經給我們啟示,現代高層建筑設計中,結構設計與結構表現必須相互配合,這也說明了建筑師與結構工程師充分合作的必要性。因此,我們可以說建筑不僅反映了建筑師對結構工程師的尊重,以結構的構成來表達建筑的完美形式;它更反映了結構工程師對建筑師的理解,以創造性的結構處理去適應建筑功能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陳天虹,林英舜,王鵬種.超高層建筑中結構概念設計的幾個問題[J].建筑技術,2006,37(5):371-373.
前言:面對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不斷接觸,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沖擊之下,面對當前社會發展中不斷涌現的大量的新型科學技術以及建筑設計理念的影響,促使我國傳統建筑設計方法的使用者開始了反思。為了能夠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需要,滿足社會的發展建設,采用科學技術現代建筑設計,將能夠促進該行業的有效發展,提高建筑行業的競爭實力。做好建筑學中設計工作的開展,積極的采用創新的研究策略,必然能夠提高設計研究方法的應用價值。
一、研究進展與成果
現代建筑學的發展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迎合了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面對社會建筑中不斷增強的產業競爭趨勢,為了能夠在湍急的洪水中站穩自己的腳跟,相關的建筑企業不學對建筑的應用技術進行不斷的完善以及更新。所以,這就促進了現代建筑學的創新以及發展,為取得更好的碩果奠定了保障。所以,在現代建筑學的設計以及應用研究的過程中,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將能夠有效的提升設計研究成果的準確性、科學性、可靠性,促進設計研究方法在實踐應用中利用價值的提升,為當代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基礎。
作為建筑領域中設計研究方法學科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的研究方法研究,其較之于設計方法研究而言,常具有研究起步較晚、研究難度較大的現實特點。因此在設計研究方法學領域中,其研究過程的開展及其成果的取得往往又成為該學科領域中的難點所在。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國理論研究界對國外“設計研究方法學”的研究開展了早期的引介和學習。這對其后我國建筑設計方法論研究的下一步開展提供了必要的先期準備和理論支持。1983年,以馮紀忠、楊公俠為代表的武漢華中理工大學的一批學者,就將德國J?Jeodieke所著《建筑設計方法論》加以翻譯出版,為我國研究人員在這一領域中能夠較早接觸到西方相關理論文獻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5年芮杏文、戚昌滋合著的《實用創造學與方法論》一書中對創造學加以了詳細介紹,并在其中對研究所使用的系統論、智能論、離散論、信息論、控制論、優化論、對應論、壽命論和模糊論等九大方法體系加以了介紹和說明。成為介紹并引發我國現代設計科學理論研究發展的啟蒙性著作。
工程學者李貴軒在1989年編寫出版了《設計方法學》一書,全書從工程設計學的視角出發,系統講解了設計方法學所涉及的范圍、進程以及基本設計方法。此外在該書中還就設計與創造的關系、設計與經濟效益、設計與人機工程學、設計方法學與計算機應用等幾個專題展開了有關設計人員及其設計實踐之間關系的討論,并由此成為在設計方法學領域中較早引入對現代技術手段加以專題討論的一部重要著作。緊隨其后,設計研究人員董仲元與蔣克鑄出版了《設計方法學》一書。全書在繼承李貴軒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擴充了針對技術過程與技術系統、設計典型流程以及設計系列化與模塊化等理論領域的研究深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同的時代終將會出現在某一行業中一批新興的建筑大師。在20世紀90年代到來之后,隨著我國有志之士對建筑設計方法的重視以及研究,經過長時間在建筑領域的深入分析,從建筑設計自身所具有的規律以及特點出發,針對在設計當中出現的過程問題、方法問題等進行深度的分析以及研究,最終得出了建筑與環境之間的研究著作。
1999年,東南大學建筑理論學家劉先覺主編出版了《現代建筑理論――建筑結合人文科學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的新成就》一書。該書以專題研究式的方式出發,針對當代建筑理論發展進程中的各種問題和流派加以其百科全書型的解讀,而這種特點同樣也體現在對西方現代建筑設計方法論本身加以介紹和研究的過程中。通過大量翔實而客觀的分析評判,作者從對當代設計方法運動產生與發展、設計方法論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對當今建筑創作發展的啟示作用等多個角度人手,為我們架構出一幅西方社會設計方法論研究的宏觀歷史圖景,并也由此成為我們今后開展研究工作一份不可多得的有力基礎資料支持。
20世紀是科學發展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高度的世紀,他的開展拉動了社會的發展以及建設,促進了各行業之間與科學技術領域的廣泛融合,促進了當代社會的發展以及變化。同時,建筑行業的發展在該階段同樣是得到了洗禮,并最終取得了質的突破。面對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創新思維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基于此基礎上進行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展將十分具有價值。2001年,哈建大教授張伶伶與李存東合著的《建筑創作思維的過程與表達》一書出版。在書中對建筑創作思維加以了三段式界定,同時結合具體創作實例進行分析,對創作思維過程中存在的一般規律和特征加以了分析總結,并且為下一步開展創作實踐與建筑研究提供富有價值的理論支持。此外,在本書研究中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于“創作主體論”的再認識過程,這對于今后我們開展設計創作中設計師主觀能動作用的分析研究也具有積極的參考意義。同年,同濟大學鄭時齡教授從對建筑開展批評的角度出發,在深入研究建筑批評意識、建筑批評價值論、建筑批評符號論以及建筑批評方法論等諸多領域的基礎上完成了《建筑批評學》一書。其中在對建筑批評方法論所開展研究這一部分中,作者就批評所應采取的模式以及批評的規范與標準等問題加以了探索,而這種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樣可借鑒運用到今后所開展的研究過程中來。
二、價值與展望
伴隨當代社會的迅速轉型與飛速發展,在建筑領域中,傳統的設計方法與設計過程越來越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挑戰。以往更多憑借于建筑師個人修養和手工藝操作式的設計模式最先由于無法滿足當代社會中日趨龐大復雜設計對象的要求而不得不進行必要的自我調試與革新,以期由此滿足時展對于速度和效率的追求。并由此成為當代設計研究方法學形成和發展的必要社會需求基礎所在。
與此同時在哲學和思想研究領域中,科學技術哲學、存在主義哲學、批判主義哲學以及結構主義哲學等一批學說流派的確立和興起在對傳統西方古典主義哲學加以批判和反思的同時,也進一步確立了所謂現性哲學的歷史地位。受其影響,在各學科研究領域中相繼出現的相對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以及運籌學等內容也深刻影響到研究發展的進程本身。而這些新理念和新思想由此也為當代設計研究方法學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準備。正是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相關建筑設計與研究方法學目前正日益成為當代建筑學創作與研究舞臺上一門新興的學科領域,其必將對建筑設計與發展研究進程起到深刻的理論意義與影響作用。
結語:綜上所述,本文對現代建筑學中的設計研究方法的發展進行了研究分析,對研究設計方法的演變以及相關成就進行了簡要的概括。面對當代社會建筑工程行業應用發展價值的不斷提升,基于科學發展的視角積極的采取創新的建筑設計方法,必然能夠推動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一、引言
生態建筑的理論與實踐反映建筑師應對環境問題的積極態度,豐富現代建筑的設計理論,開拓出建筑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可以預見,在當今社會高度提倡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大前提下,生態環保型的建筑設計無疑具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生態建筑將成為21世紀建筑的主要發展方向。
生態源于人類對自身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健康就成了目前人類最關心的話題。世界衛生組織(W H O)對健康的定義是,所謂“健康”就是指人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處于良好的狀態。據此定義,而“健康住宅”不僅僅是房地產住宅+綠化+社區醫療保健,并且是指在生態環境、生活衛生、立體綠化、自然景觀、噪音降低、建筑和裝飾材料、空氣流通等方面,都必須以人的健康為根本。因此人在這個墓礎上發展上,建立了生態建筑,為人類提供舒適居住環境的場所。作為一名建筑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應該時時刻刻從生態角度考慮問題,下面其體談談設計中的問題
二、生態建筑設計要點
生態住宅設計,指的就是綜合運用當代建筑美學、建筑技術科學、人工環境學、生態學及其它科學技術的綜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個小的生態系統,為居住者提供舒適、健康、環保、高效、美觀的居住環境的一種設計實踐活動。這里所說的“生態”絕非一般意義的綠化,而是一種對環境無害而又有利于人們工作生活的標志。
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生態住宅涉及的技術體系極其龐大,包括能源系統(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環境系統、聲環境系統、光環境系統、熱環境系統、綠化系統、廢棄物管理與處置系統、游憩系統和綠色建材系統等。簡單說來,其技術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住宅區物理環境(聲、光、熱環境)與能源系統設計,包括建筑規劃、建筑單體設計、建筑能源系統的設計等,同時又與綠化設計以及建材的選擇息息相關,是當前生態住宅設計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智能化住宅區,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訊白動化、物業管理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控制、安全防護自動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三、我國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
生態建筑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并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筑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但是有人認為只要將建筑物周圍加一些綠化就是生態建筑,在建筑物內部點綴一些植物就是生態建筑,建筑物單純的節能就是生態建筑,還有人認為建筑的平面將來有重新劃分的可能就是生態建筑等等。但這些觀點只停留在生態建筑的表面,對生態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
目前,我國建筑界發表了許多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這些論文對于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
想、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于生態建筑
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筑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四、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思路與對策
1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原則
國際建筑師聯合會第十四次會議宣言指出“:經濟規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應當是探索并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不僅是建筑發展的最終目標,而且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在未來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自然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空間的創造中,以適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市民的多樣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環境屬性
根據生態學的進化論,生態建筑設計包含著資源的經濟利用問題,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問題。今后城市的發展,勢必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展開,為了節省有限的土地,必須建立高效的空間體系,如在地面上建立親和大自然、充滿人情味的低層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態技術建立起巨構城市,向地上空間要效益;充分開展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連接為有機協調的立體網絡。生態建筑設計強調與環境具有最佳關系,對環境破壞最小,一并充分發揮環境效益。與環境互選共生、共同增長是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選擇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與周圍的環境特點以及當地的地理與氣候特征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強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和協調建筑物作為聯系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橋梁,應盡可能多地將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邊,這也是生態原則的一個重要體現。人是自然環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動必須建立在生態化的基礎上,必須與環境建立起一種新的結合和協調關系。從建筑設計到建筑建造、使用、報廢的全過程中,生態建筑對環境的破壞影響最小。與以往建筑設計相同,生態建筑應致力于為人類提供品質最佳的空間和環境,即使建筑本身對環境污染很小,極為節能,但如果人們的各項活動無法在建筑空間中順利展開,其空間的存在與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這樣的建筑無疑是失敗的。生態建筑的功能應更趨合理,空間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與自然環境間的交流。它應該具備更良好的物理環境,盡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并具有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增加“綠色”面積,保護生態平衡
生態建筑外部與自然相呼應,內部空間的設計也應綠色化,即通過精心的室內設計,將室外的綠色引人室內環境。綠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氣,吸收各種有害氣體、慮塵、調節濕度、溫度、減少噪音等。生態建筑的興起為綠化環境開辟了廣闊天地。通過建筑設計,可以使室內空間室外化,運用綠化、水面等劃分空間,這些設計手法在建筑創作上最為常見。如建筑物內的共享大廳、內庭院,在其上部加一個可調節的開啟式屋頂,根據時間季節的變化,由計算機或人工控制,達到室內溫濕度的調節,又可使室內外空間連成一體。另一種設計手法也被建筑師經常應用:屋面綠化。不僅美化了環境,獲得了良好的景觀,而且對屋面剛性防水有維護作用。生態建筑在保護生態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為。
5根據以上發展思路,生態建筑設計對策可以在以下幾個具體環節上進行操作
首先,在宏觀環境方面,城市規劃設計要根據生態原則了解城市發展的自然過程,用它來指導土地的利用和開發建設,同時協調好城市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在空間利用方式、強度、結構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系統相適應;區域規劃,則要與城市整體環境所設立的系統相銜接,研究探討城市改造、更新過程中的復合生態問題等。其次,在微觀環境方面,如單體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等,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建筑與自然因素的關系。由于微觀環境方面極具廣泛性和靈活性,所以,其具體途徑和式、法非常豐富,蘊含著廣闊的創造性生機。
另外,要完善生態建筑設計法律和規范。法律規范是建筑設計的基本依,直接影響我國生態建筑研究的戰略方向。在生態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已頒布了仲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佚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規,對我國節約建筑能耗,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通過立法對建材選擇、每平米能耗標準,對生態技術研究、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進行規范,不僅使建筑設計中采用的生態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鼓勵有利于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為,從而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
五、結語
生態化的思想是人類的取向和必然選擇,城市和建筑設計的生態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
勢。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共識;另一面它為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發展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生態建筑理論的發展將導致建筑科學技術內容的極大豐富與建筑藝術創造的相應發展,推動整個建筑學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作為歷史文化結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質環境和空間形態上的體現,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異才使世界建筑文化變得豐富多彩。而建筑地域性的重要性則需要從學生起開始灌輸,作為培養建筑師的高等院校在建筑學教育中對這一教學方向不能忽視。應當使學生在進入這一學科的初始階段就認識到只有重視建筑地域性的特色才能設計出優秀的建筑作品。
一、建筑地域性
建筑總是在一定的地區、地段、地點內的空間建造,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與建造地點相關的自然、經濟、技術和社會文化地理方面的關聯,是某一地區建筑區別于其他地區建筑的特點,是建筑的基本屬性之一。在建筑設計中必須加以考慮。
影響建筑地域性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地氣候與地形因素,這是客觀存在的。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巨大,南方氣候悶熱潮濕,要求建筑防潮、通風,而北方的氣候風沙大,冬季嚴寒,這就要求建筑注重防風沙和保暖。從地形地貌來看也有平原與丘陵山地的區別,看重慶的吊腳樓與北京的四合院,其為了適應地形從建筑形態上就有明顯的區別。另一個是當地的人文及歷史傳承,這是主觀存在的影響因素,隨著時間的流逝,建筑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予人棲息之處,還承載了民族內涵和歷史意義。縱觀那些歷史悠久的城市,我們總能找到一些某個歷史時期留下來的與其他城市不同的建筑形態,這些建筑形態讓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可以說,地域建筑文化本身就是其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二、建筑學教育中的建筑地域性特色體現
建筑地域性的存在,在培養建筑師的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會打上地域性的印記。早在八十年代,就有人根據當時的建筑風格把建筑學派分為以清華大學為代表的“京派”、以同濟大學為代表的“海派”和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代表“廣派”。這些高校培養出的建筑學學生其設計風格都帶有鮮明的地域性,或者說本校自身的設計風格。
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例,廣州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炎熱多雨,常受臺風吹襲。因此當地的傳統建筑在解決通風、隔熱、防風、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極具特色。而位于廣卅l的華南理工大學于1932年成立,在當時廣州就出現了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國傳統樣式的建筑,例如中山紀念堂、中山圖書館等,且嶺南地區素有開放的商埠文化氛圍,客觀上刺激了建筑業的發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華南理工大學,在建校之初,建筑學科的發展就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之后到五、六十年代,隨著夏昌世、龍慶忠、陳伯齊三位教授的加人,辦學風格開始強調對地方歷史文化和地域氣候的關注,為華南理工的建筑學教育開拓了嶺南現代建筑創作、亞熱帶建筑科學研究、華南建筑史學等整體發展的學科建設道路。1953年,夏昌世教授設計的中山醫學院采用了開敞自由式的布局,結合環境氣候設計了多種遮陽格柵,不但在建筑外觀上通透輕巧,還保證了建筑的遮陽,成為亞熱帶氣候建筑的典范。到了現在,華南理工大學以何鏡堂院士為代表,其建筑學教育延續了一貫的嶺南派建筑風格,不單在研究生教育中以此為主要研究領域,連在本科教育中都開設了嶺南建筑與園林和廣州城建發展史兩門選修課。正是由于其這樣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風格,使得華南理工大學輕易地通過了學科評估。而其培養的學生,長期生活在嶺南,耳濡目染當地文化,教師義側重于嶺南建筑的教授,畢業之后,他們的設計風格都帶上了濃厚的當地風格,成為廣東地區嶺南建筑風格的接班人,讓建筑的地域性得以保持發展。
三、當代建筑學教育中建筑地域性發展的誤區
我國目前已有80多所高校建立了建筑系科,各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和風土人情不盡相同,學生所受的環境熏陶也不盡相同。但是在改革開放后,海外建筑設計的大量涌入讓各地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城市逐漸喪失了自己的特色,淪為一個技術性的人T產品聚集體。居住小區缺乏與周邊的聯系正淪為一個個封閉的城中村。城市街區形態與單體建筑之間豐富復雜的聯系機制被簡化為幾個僵化的數據控制,人們缺少交流的地方,社會變得冷漠,地方文化特征也面臨被消解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學教育也面臨著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海外的建筑書籍和互聯網讓人們的眼界變得開闊,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世界建筑的大同;另一方面,我們過快的城市發展速度,忙碌的出圖出方案使多數院校的教學不能深入的挖掘教學特色、院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只是平平淡淡培養出能夠快速出圖的好手。建筑的地域性需要建筑設計師來完成延續,建筑學教育地域性的喪失將會使得我們的城市更進一步的喪失地域感,建筑學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四、把握建筑學教育規律,挖掘、建設本校的建筑地域性
在當代中國的建筑創作中,地域性建筑設計無疑是一個重要且值得肯定的探索方向,在建筑學教育中,建筑地域性的挖掘和建設也是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去做的事情。像清華、同濟、華南理工這些學校,保留其地域性是十分重要的策略,而那些還沒有找到自己辦學特色的學校則需要深入挖掘出當地特色。具體的方法可以包括:
其一,挖掘和依賴本地資源,教師本身提高對當地地域性的了解與掌握,這樣才能更好地教授學生。
其二,加強教材建設與教學內容更新相結合。在保證評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強化本地特色。例如北方的建筑御寒保暖技術、南方的防潮隔熱技術等等。
其三,改革實踐教學環節,參與到當地的實踐項目或者科研項目中去,讓學生在實踐項目中更直接的體會到當地建筑地域性。
吳良鏞先生曾經指出:“中國擁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又有著豐富的東方哲學思想與美學精神,因此,如何運用現代的理念和技術條件,吸取傳統文化的內涵,創造優美的生活環境,探索新的形式,這可能是尋找失去的靈魂。避免世界文化趨同,促進當代城鄉環境豐富多彩的途徑之一。”建筑學教育作為培養建筑師的搖籃,也必須充分認識到這點,挖掘出自身的地域性特點,從而讓我們的建筑地域性得以延續。
[參考文獻]
Abstract Based on the plast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rete building, propos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 cases,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trends. Analyzing the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s from genius loci, brutalism and literati aspects. Making an explicit explanation on the influence that the changes of concret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under the concre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crete building, plasticit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genius loci
1.相關理論解讀
1.1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建筑在形體上能被模板規定成任意形狀,建筑形體的規定性不強,自由度很大,可塑性是使混凝土的表現力完全不同于其它建筑材料的最主要性質。混凝土的成型過程是一個由動態變為靜態的過程,混凝土的流動性使它可以依據模板而塑成任何形式。也就是說混凝土沒有固定的形式,它的最終形態有模板決定,這就為建筑中的美學考慮提供了多種可能性。與磚石、木材等傳統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許多不同的材料特點。首先,由于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結構的各個部分是以一個整體狀態結合在一起的;其次,混凝土是在一種半流質狀態中制作的,因此它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狀。
以上兩個特點,都可以基于混凝土的可塑性所延展出的,而正是由于建筑師和結構師們利用了混凝土的這一特點,使之成為現代建筑設計中常用的、用于表現建筑師意匠和營造特定建筑美學的“神器”。從設計上來講,混凝土的流體狀態及力學性能使得它廣泛應用于專注形態塑造的建筑,也流露出技術上的美學意義,這充分展現了技術與藝術的高度統一。
1.2建筑美學
建筑美學是藝術美學和建筑學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學和美學的基礎上,研究建筑領域里的美和審美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雖然建筑伴隨人類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但建筑美學的出現卻是20世紀的事情。英國美學家羅杰斯?思克拉頓從審美的角度論述了建筑具有實用性、地區性、技術性、總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學的創始人。美國現代建筑學家托伯特?哈姆林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學的基本內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學理論與現代主義聯系較多,美國建筑大師文丘里則從符號學的角度來探討建筑的美和審美問題。
1.3混凝土建筑的發展歷史
從材料的工程學和結構角度來看,羅馬人將混凝土從天然的填充料發展成主要的結構材料。萬神廟穹頂的建造過程沒有使用模板,而是采用臥磚分層圈砌。隨著羅馬帝國的消亡,大多數重要的結構和工程發現及研究并沒有延續下來,18世紀以前,混凝土并沒用被當成建設的主流材料。
到19世紀,法國首先開始使用混凝土作為建筑立面的表現材料。水泥的發明直接推動了混凝土材料的發展,此后混凝土的運用也日益廣泛。意大利建筑師皮埃爾?奈爾維在推動混凝土使用的路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對于鋼筋混凝土的應用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奈爾維既是建筑師,又是一位詩人,他努力將建筑與詩歌的韻律和節奏運用到自己的建筑設計中,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喜歡稱他為“鋼筋混凝土詩人”。
2.混凝土建筑之美學解讀
在建筑理論流派多元化的今天,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也是多元的。由于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可塑性特點,使之不僅成為一種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在體現建筑的美學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將從三個方面并結合相關案例來解讀基于可塑性特點而建造的混凝土建筑的美學價值。
2.1場所精神之美
建筑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形式問題,也是空間的營造,或者更為主要的,是作為空間基礎的“場所”的營造。混凝土建筑營造空間氛圍的時候,其意境含蓄、韻味雋永。阿爾瓦羅?西扎設計的葡萄牙館就表現了對混凝土柔性特征的探索。
他用一片薄薄的混凝土幕用金屬線懸掛在兩邊的建筑上,形成一個3900平方米的有頂廣場。這塊巨板長65米、寬58米、高10米,兩端對稱。用纖薄的混凝土板展示了混凝土結構的柔性,打消了人們心中對混凝土厚重龐大的印象。屋面像雨篷一樣輕巧地覆蓋在中央廣場上方。絲毫體會不到混凝土屋面的沉重堅實感。這個結構就是模仿傳統的葡萄牙集市:在厚重的房子前面支起一片帳篷。通過輕薄的混凝土構件,營造了一種傳統集市的場所感,讓人們在置身其中時,忘掉了繁華都市的喧囂,去體味古樸和諧的市井之風。
2.2粗野主義之美
“粗野主義”是50年代到60年代喧噪一時的建筑設計傾向。粗野主義經常將混凝土毛糙的方面暴露出來,極其夸張那些沉重的構件,并把他們冷酷地碰撞在一起。混凝土的可塑性特點和視覺效果符合了粗野主義所倡導的審美觀念。作為粗野主義的倡導者,柯布西耶設計建造了許多迎合粗野主義審美觀念的建筑,最有代表的應是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可以說是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建造的混凝土建筑典范之一,這個建筑也是柯布西埃新的探索的結果。郎香教堂是他絕無僅有的非幾何形式的有機形態建筑。它粗壯敦實的體塊,混沌的形象,巖石般穩重地屹立在群山間的一個小山包上。頂部呈自由曲線形,用兩層鋼筋混凝土薄板構成,在邊緣上兩層匯合并向上翻起。從內部往室外看去,窗戶成為一個個透光的方孔,造成一種不穩定感,迫使人們面向祭壇方向,造成很特殊的宗教氛圍。
2.3文人意匠之美
隨著混凝土澆筑技術及輕骨料的不斷更新,混凝土建筑的外表形式有了新的種類,越來越多的建筑師開始選用清水混凝土作為建筑外表皮飾面或內部構件。這些建筑師往往具有文人的氣質。他們將思想通過混凝土來表達出來,比較出名的有安藤忠雄、路易斯?康、劉家琨等。在他們的作品中,混凝土是最常見的材料。他們傾向于一種淡雅的文人墨客的情愫。在嚴格的技術控制管理之下,混凝土表面質感變得極為細膩柔和,這種混凝土與表現結構力度的混凝土略有不同,它顯示出混凝土的另一面,在空間表現上具有獨特的魅力。以下以劉家琨設計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館為例。
設計者最初的設想是希望用清水混凝土表現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但由于施工技術原因,難以在澆筑過程中保證墻體的垂直度,只好采用一種叫做“框架結構、清水混凝土與頁巖磚組合墻”的組合墻特殊工藝。整個主體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凹凸窄條模板,形成明確的肌理,增加外墻的質感和可讀性。為使建筑整體像一塊“冷峻的巨石”建筑外部整體擬采用清水混凝土。在他眼中,在流行給建筑涂脂抹粉的年代,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僅僅是建筑方法問題,而且是美學取向和精神品質的問題。
4.結語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型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藝及混凝土材料添加劑的更新,會給未來混凝土建筑的外觀表現及內在功能帶來新的沖擊和變革。同時,對于混凝土建筑的美學思考也會慢慢的改變。但是,最為混凝土最重要的區別于其他建材的特點――可塑性特點永遠不會消失,也正是利用這一特點,混凝土建筑較其他的建筑所具有的獨特的美學價值永遠不會消失。圍繞可塑性原理,混凝土建筑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值得每一個人期待,也值得每一個建筑師大膽的去嘗試這種充滿挑戰性建筑實驗。
參考文獻:
1. 萬書元,當代西方建筑美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2. 汪麗君、湯桂元,“詩意”的建造――混凝土的表現之美,新建筑,2003(6) 74-77
3. 李有芳,當代中國建筑美學思潮,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7.6
4. 杜清華,混凝土的現代建筑藝術表現,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7.6
5. 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現力,同濟大學碩士論文,2007.3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建筑技術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特別是對智能建筑的研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充分體現出綠色環保的概念,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生態建筑。現如今,現代生態建筑設計已經成為為了人類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第一,生態建筑設計思想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共同的思想觀念;第二,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發展又多了一條新方法。完善的生態理論能夠豐富建筑科學內容,使建筑具有一定的藝術氣息,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這樣,既符合生態建筑的基本原則要求,又可以滿足社會各種群體的多樣化的需求。
1 當前生態建筑發展中出現的諸多問題
1.1不能正確理解現代生態建筑的含義
現如今,對于生態建筑的觀念的理解出現了很多不同,然而,生態建筑的核心內容卻是非常一致的。其內容主要是需要充分考慮到本地區的自然環境,結合建筑學和生態學的理論知識,科學的組織建筑和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建筑物和周圍的環境組合成一個整體,保證建筑物室內的良好的氣候條件,提高建筑物的調節能力。與此同時,生態建筑物的特點還要盡量的減少使用土地資源、節約水資源、節省能耗、低污染、使用壽命較長等特點。然而,有人卻錯誤的認為只有在建筑物的四周增加綠化面積就稱為了生態建筑;只要節能就是生態建筑等錯誤想法。事實上,上述觀點都是只看見了生態建筑的表面內容,不能正確理解現代生態建筑的含義。
1.2對現代農村生態建筑缺少深入研究
現如今,我國仍然是屬于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對于我國來說,生態建筑的體系研究還不夠深入,特別是城鄉差距很大。近幾年,我國對各種學科的研究大多數都在一些比較發達的城市中,對現代農村生態建筑缺少深入研究,尤其是我國東北地區。其中,很多的研究都以本科專業的角度作為基本的出發點,盡管有很多學科,但是,這些學科并沒有完全結合在一起展開研究,尤其是怎樣在某些特定的地區把人們的居住歡歡和植物環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是當前生態建筑行業首先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1.3現代生態建筑往往缺少具體的實踐
近幾年來,我國已經發表了很多篇有關生態建筑的論文,發表的這些論文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生態建筑的順利開展產生了一些積極影響,然而,發表的很多論文都只是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理論、基本的設計原則以及國外先進生態建筑技術的文章,卻缺少具體的實際操作模式、分析環境效果的測評等內容。
2 現代生態建筑設計的原則和有效對策
2.1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現如今,建筑設計需要不斷滿足人們日常的所有需求。目前,滿足人們生存、發展的需求,不單純是促進建筑行業發展的基本目標,同時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所在。今后建筑設計過程中,正確認識人的主體地位,同時更要處理好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重點強調以人為本的原則,而且具體表現在建造城市過程中,這樣,可以滿足社會各種群體的多樣化的需求。
2.2 因地制宜,尊重生態環境發展的特點
結合生態建筑學的理論知識,其中主要內容主要有資源的有效使用問題,特別是土地利用問題非常重要。在未來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必然將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開發利用,所以,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空間系統,例如:在地上可以建造接近自然、滿足人們要求的低層、密度大的建筑物;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將地上和地下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結構。現代生態建筑重點強調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盡量做到不破壞環境或者是少破壞環境,將環境效益充分發揮出來。人類和環境共同生產和發展是進行現代生態建筑設計的最重要原因。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選擇建筑地址時,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條件,同時要和本地區的環境、氣候特點等相適應,盡量做到因地制宜,尊重生態環境發展。
2.3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建筑物事實上是人類和自然環境聯系的一座橋梁,因此,要盡量把自然元素都能引入到人類的生活的周圍,同時也正能體現出生態的特點。人類可以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人類所進行的一切生產和生活都要建立在生態化的基礎之上,由此看來,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必須建立一種協調的關系。無論是從建筑設計、使用和報廢的方面來說,要求生態建筑破壞環境的影響要盡量小。
2.4 擴大“綠色”面積,保持生態平衡
現如今,現代生態建筑已經成為建筑行業研究的重點話題,因此,生態建筑設計不僅要求外部的設計要和自然相適應,而且建筑物的內部設計也應該遵循綠化的原則,也就是說經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把室外的綠色環境及時引入到室內環境中。由于綠色植物具有制造新鮮氧氣、吸收溫室氣體、自動調節溫度、降低噪聲的功能,因此,生態建筑主要以引進綠色為主。經過精神的設計,將室內的環境和室外的環境有一些相似,其中,有很多常用的設計手段,例如:一方面,可以在建筑客廳的屋頂上,加上一個具有調節功能的屋頂,隨時根據季節的不斷變化的特點,通過人工控制的手法,使室內的濕度和溫度調節到適合的范圍之內,這樣,室內和室外可以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屋面綠化的方式。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而且景觀優美,同時使屋面具有防水的功能。
生態建筑的順利發展,不僅能夠維持生態平衡的優點,而且還可以人們居住的自然度也有所提高。生態建筑設計可以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從宏觀的方面來考慮,城市規劃在遵循生態原則的基礎上來認識城市發展的過程,運用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知識來指導土地的使用和開發,而且還要正確處理好城市內部結構和環境之間的關系,要求建筑物的設計要和結構與功能等和自然相適應,與此同時,還要深入研究在改造城市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符合型生態問題。第二,從微觀的角度來說,對于單個建筑設計,要正確處理好建筑物整體和局部、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等等。由于從微觀角度來分析生態建筑具有廣泛性、靈活性,因此,建筑物的表現形式和方式都非常豐富,具有廣闊的創造性。
3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社會各界對建設生態、可持續的建筑研究觀點越來越重視,很快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發展。在觀點提出后,很快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現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項基本發展戰略。隨后,又開始出現了生態建筑理論和實踐。在當代,“生態建筑”“綠色建筑”等等不僅是人們所追求的,而且也是建筑學發展的前沿學科。本文通過深入探討和分析我國現代生態建筑設計,進而找出了現代我國生態建筑發展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從而現代生態建筑設計的原則和有效對策。
參考文獻:
[1]劉進.對現代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探討[J].山西建筑,2011,(27).
[2]張偉,鹿詠.現代生態建筑設計與"包豪斯"設計理念的對話[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3]華力江.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生態建筑設計[J].中國房地產業,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