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法規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6 15:25: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測繪法規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測繪法規論文

篇(1)

摘要:從認識注冊測繪師入手,提出了在注冊測繪師制度影響下,測繪教育應以培養和造就符合國家注冊測繪師基本要求的測繪人材為培養目標。為適應新的培養方向,應調整相應的教學計劃,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改善師資結構,加強工程訓練,提高實踐能力。

關鍵詞:注冊測繪師測繪教育教學改革

Abstract: from understanding registered surveyor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vision influenc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hall be in education train and bring up conforms to the national registered surveyors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talent for training goal. To adapt to the new training direction, should be adjuste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plan, set up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e the teachers' 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improve the practice ability.

Keywords: registered surveyors, mapping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 P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注冊測量師制度是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通行的基本測繪管理制度。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德國、日本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已經有專門的注冊測量師立法,對注冊測量師的申請、條件、注冊程序、執業機構、職責、違法處罰等進行了明文規定。為了推動我國測繪市場與國際測繪市場接軌,在全國建立誠信測繪體系,提高測繪專業技術人員素質,促進我國測繪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國家測繪局和人事部決定從 2007 年 3 月 1 日開始,在我國測繪行業建立職業資格制度,也就是注冊測繪師制度。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必須深化測繪教育改革,要根據專業測繪師的從業要求,確定學生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改善師資結構,加強工程訓練,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和造就符合國家注冊測繪師基本要求的優秀專業人材。

2 認識“注冊測繪師”

《注冊測繪師制度暫行規定》第四條明確指出:注冊測繪師,是指經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測繪師資格證書》,并依法注冊后,從事測繪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

2.1注冊測繪師的執業能力

《注冊測繪師制度暫行規定》要求注冊測繪師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執業能力。一是熟悉并掌握國家測繪及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二是了解國際、國內測繪技術發展狀況,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工作經驗,能夠處理較復雜的技術問題;三 是熟練運用測繪相關標準、規范、技術手段,完成測繪項目技術設計、咨詢、評估及測繪成果質量檢驗管理;四是具有組織實施測繪項目的能力。

2.2注冊測繪師的認證

對注冊測繪師資格的確認,有嚴格的條件和考試程序,申請參加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除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外,必須取得測繪類專業大學專科學歷,而且經過規定時間的測繪實踐。注冊測繪師資格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的考試制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考試設《測繪綜合能力》、《測繪管理與測繪法規》、《測繪案例分析》3 個科目,考試合格者,方可獲得注冊測繪師資格證書。

2.3注冊測繪師與測繪工程師的區別

注冊測繪師與測繪工程師不完全一樣,其主要區別在于:一是注冊測繪師必須通過全國統考合格,并經登記注冊才能獲得注冊測繪師資格;二是注冊測繪師必須有全面的測繪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測量實際操作技能;三是注冊測繪師必須具有豐富的法規知識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必須做到忠于職守、公正、廉潔;四是注冊測繪師必須服從注冊測繪師協會(理事會)和有關部門的自律管理,其行為要受有關法規的約束,并要承擔民事、刑事和法律責任;五是注冊測繪師不是終身制,每 3 年要重新登記注冊,與聘用單位解除聘用關系,或發生重大質量事故等都將被取消注冊測繪師資格。

3 注冊測繪師與測繪教育的關系

我國的注冊測繪師制度主要包括四項內容:教育評估、職業訓練、注冊考試和注冊管理。其中,教育評估和注冊考試兩個重要環節與測繪教育密切相關。教育評估是國家按照有關 標準對高校測繪工程專業的辦學條件、教學過程和教育質量提出要求和進行檢查。通過評估的院校,可以授予測繪工程專業的學士學位。

4 調整和完善教學體系,以適應新的培養目標

4.1堅持道德標準,加強對學生的人格培養

在強調職業測繪師培養方向、強調測繪師進人市場能力的情況下,還必須加強對未來測繪師健康人格的培養。首先,《注冊測繪師制度暫行規定》明文規定注冊測繪師必須履行“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恪守職業道德”、“保守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委托單位的商業、技術秘密”的義務,而這些義務的履行是以健康的人格做為保障的,測繪教育有責任為測繪師履行自己的義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再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出現的“商業主義”正沖擊著測繪教育,這種經濟第一,賺錢第一的價值觀,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學生的道德建設有著嚴重損害,如不加強德育工作,不加強引導,將會助長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把培養方向引向邪路。測繪教育應該面向社會,面向市場,但不能偏離培養合格的職業測繪師的方向,堅持德育標準,堅持教書育人是非常必要的。

4.2完善課程體系,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建議開設《測繪技術文件編寫和論文寫作》課程,目前大學生普遍缺乏寫作基本知識、文字表達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切實提高他們測繪技術文件的編寫水平和論文寫作水平,這既是在校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現實需要也是未來注冊測繪師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對其它課程的內容,在不影響評估的前提下,應和注冊測繪師考試大綱保持一定的對應關系。

4.3加強隊伍建設,逐步形成具有執業實踐的師資結構

各高校應鼓勵和要求專業教師參加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并將自己的切身體會貫徹到教學中去。應大力提倡教師走出校門,積極參與工程設計,增加工程實踐的經驗,以利于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拓寬教學思路。同時,建議有關部門放寬對專業教師的注冊限制,允許專業教師在校外的測繪生產、設計單位注冊,增加參與工程設計的機會,這些措施將有利于把測繪教學與測繪師的執業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

4.4加強工程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目前各高校學生實習多是自找門路,其結果是管理混亂,效果較差。要切實提高實習效果,一是建設一個技術含量高、多功能、綜合性強的校內工程實踐訓練基地(中心),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工程實踐訓練環境和氛圍,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職業化研究和推進,實現學歷證書與技能證書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二是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的研究與實施,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和實訓基地,從而為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崗位需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5 結語

在我國,注冊測繪師制度剛剛起步,在注冊測繪師制度的推行過程中,測繪教育將不斷面臨新的課題,測繪教育的改革是一個動態的前進過程,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相信測繪教育會適應注冊測繪師制度的要求,為國家培養出大量的優秀的職業測繪師。

篇(2)

關鍵詞:

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認證標準;課程體系;測繪工程

一、相關背景

1989年,由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6個國家的民間工程專業團體發起并簽署了《華盛頓協議》,其宗旨是通過雙邊或多邊認可工程教育資格及工程師執業資格,促進工程師跨國執業和國際交流。至今,該協議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我國也于2013年6月19日以全票通過,成為華盛頓協議預備成員國。這標志著我國工程教育及其質量保障邁出了重大步伐,為我國工程類專業學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國際互認質量標準的通行證,推動教育界與企業界的緊密聯系,提升我國工程教育水平和工程師職業能力水平,實現國家新型工業化戰略目標,提升工程行業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重大意義[1]。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最早開始于1992年,經過多年準備,自2006年開始,在土建專業以外的工程領域開始試點工作,通過探索專業評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了適應我國職業制度需要的專業認證體系,成立了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監督與仲裁委員會。認證委員會按認證領域共分為14個分委員會,分委員會對各專業領域組織開展認證工作。目前,由教育部牽頭,我國已對373個專業點開展了認證工作。2012年3月14日,經教育部批準,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被納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同年6月,作為試點單位,武漢大學測繪工程專業第一個通過了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認證。截至2014年8月,同濟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大學和西安科技大學等5所高校測繪工程專業也相繼通過測繪與地理信息類國際工程專業教育認證,標志著我國測繪與地理信息類專業工程認證工作已拉開了序幕。

二、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某個工程專業通過國際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不僅意味著該專業學生從此具有了在各《華盛頓協議》成員國的寬泛的就業渠道,更意味著通過認證的辦學單位工程教育質量得到了國際認可,其國際聲譽也會得到相應提高。然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一套嚴格認證標準體系,其基礎是系列能力標準體系。一個專業,只有其辦學水平能達到所有能力考量標準才能通過最終認證。就《華盛頓協議》規定來看,各國認證標準雖略有不同[2-4],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合格評估的方式,標準一般只是最低標準,且為保證工程教育質量,各國制定的標準都應當具有“實質等效性”。所謂“實質等效”是指包括認證組織、認證程序、認證標準等所涉及的核心要求應具有等效性和可考性。美國做為世界上最早倡導和實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國家之一,1936年就開始對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等大學進行了首次工程專業認證,至今已有近80年歷史,其認證程序和標準體系已經相當成熟。以美國目前的認證標準EC2000為例,就包括三個層次[5]:第一層次適用于基本水平專業的一般標準,該層次是適合于全美高校各本科層次工程專業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第二層次適應于較高水平專業的一般標準,是在滿足基本水平專業一般標準之上的更高層次要求,是適用于全美高校碩士層次各工程專業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第三層次是專業標準,適用于基本水平專業一般標準基礎之上,依據各工程專業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具體要求。并且這些標準并非一成不變,而是由EAC執行委員會在每年1月的年度會議上就其中的某些條款向工程與技術認證委員會(簡稱ABET)董事會提出修改建議,A-BET最高董事會在每年3月的董事會成員會議上表決通過修訂草案,并在下一個認證年度開始執行修訂過的認證標準。

三、我國對測繪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認證標準

我國工程專業認證工作開展較晚,直到2007年才初步建立工程教育認證的組織體系,正式出臺了《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試行)》等系列文件,并且完成了在26所高校近80個專業領域的認證試點工作[6]。我國工程專業認證標準分為兩部分,第一部是通用標準,通用標準規定了所有工程專業的一般標準,不分專業和領域。第二部分是專業補充標準,補充標準是在通用標準的基礎上,針對各工程專業領域規定的特殊標準,不管是通用標準還是補充標準,都是工程專業認證的最低標準,申請認證的專業只有同時滿足通用標準和相應補充標準才能通過認證。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試行)通用標準對課程設置的總體要求是:“課程設置要服務于專業培養目標、滿足預期的畢業生能力要求。課程體系設計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對各類課程所占比例的具體要求是: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占本專業課程設置總學分的15%,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和專業課程至少占30%,工程基礎類課程和專業基礎類課程應能體現數學和自然科學在本專業的應用能力培養,專業類課程應能體現系統設計和實現能力培養;工程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20%,此類課程應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設計指導和考核應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至少占15%,以使學生在從事工程設計時能夠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倫理等各種制約要素。測繪工程專業補充標準是在課程體系通用標準基礎上,針對測繪工程專業給出了課程設置的具體要求,這些要求對應于通用標準,依次是: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須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地球科學概論;工程基礎類課程須包括: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圖形學、工程力學或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制圖等;專業基礎類課程須包括測繪學、地形測量、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大地測量學、地圖制圖學、攝影測量;專業類課程須按大地測量學與導航定位、工程與工業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學與地信信息工程、海洋測繪、礦山測量六個方向自主選擇一個或多個辦出特色,不規定具體課程;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應包括我國注冊測繪師職業資格相關的職業道德、崗位職責、測繪法律法規與相關標準及規范等方面內容。

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調整策略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條件下對現有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合理、科學的調整,必須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正確把握和分析我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對測繪專業課程設置的核心要求,二是分析我國測繪工程專業目前課程設置體系與這些核心要求之間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核心要求及分析

如果將專業認證制度看成是一種對學生工程從業能力培養系統的話,那么專業認證的核心即是響應這種能力系統的高校課程設置和組織保障。筆者認為,學生的每一種能力培養目標必定對應著一門或幾門課程的集合。基于工程專業教育的最終“產出”是學生將來以工程師身份服務于社會來考慮,課程體系要求有企業界或行業人員參與是十分合理的。然而,雖然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用標準對畢業生提出了10種能力要求,并且在專業補充標準中也相應給出了具體標準,但是在能力描述上過多的參考了國際慣例,并未按照我國教育實情和學生薄弱環節提出明確要求,這導致了某些認證標準難以掌控。就課程設置而言,舉例來說,在通用標準中,關于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規定的標準是:“應使學生在從事工程設計時能夠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倫理等各種制約要素。”在測繪工程專業補充標準中對課程設置要求相應描述為:“應包括我國注冊測繪師職業資格相關的職業道德、崗位職責、測繪法律法規與相關標準、規范等方面內容。”然而,我國目前還尚未建立起完備的工程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且高等工程教育和行業職業資格教育也遠未融合為一體,導致我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制定在某些方面比較籠統,針對性不強。因此,筆者以為,從長遠來看,我國目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體系必定會經歷一個自我完善過程,各申請認證的專業還應參考國際上其它國家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認真研究提煉出共同的核心要求,按“實質等效性”對本專業進行建設和準備相關認證工作,以提高我國的工程認證水平和增強我國學生的國際競爭力。那么工程教育認證的核心要求到底是怎樣的呢?認真研究我國及國外有關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發現它們在提法上雖略有差異,但不難發現,其核心要求卻是一致的。具體地說,就是強調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學到什么為評估重點,兼顧教學條件和師資。這就是說,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在專業認證過程中都是以工程教育的“產出質量”為導向的,而教學過程被淡化,學生能力評估是重點。

(二)目前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普遍存在的問題

高等工程教育認證對師生的雙向要求強調了工程教育認證對工科專業的評估認證不同于以前的高校辦學評估。而缺乏工程教育實踐正是我國高校難以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主要問題之一,這個問題也表現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總結起來,由此導致的課程體系設置問題如下。

1.課程設置科目缺乏系統的服務目標

鑒于國際形式和科技發展對人才要求的提高,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提倡“寬口徑,厚基礎”,各高校培養目標一般也相應為培養具有一專多能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一專多能”一般是通過設置大量課程來體現的,為保證總學時不超限,幾乎所有傳統課程學時都被一定程度壓縮。結果由于執行上的缺陷,“寬口徑”人才成了“四不像”人才現象屢見不鮮,著實可悲。筆者以為“寬口徑”本身沒錯,根本原因是高校在課程設置時,僅僅開出了足量課程,但對所開設的課程服務目標不明確所導致課程簡單“堆砌”成為了這一結果。

2.實踐課程設置不當

當前,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我國高校的共同追求,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工程教育與企業脫節,缺乏行業引導和支持,培養模式單一,導致工程實踐環節不足成為了高校普遍問題。有些高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在職稱和學位壓力下,更多潛心于科學研究,長期忽略工程實踐,結果是很多教師由于缺乏工程經歷無法在教學中深刻地向學生教授工程設計技能和其他的復雜因素。此種情況下,為避免開設教師駕馭能力之外的實踐課程,學校只好勉強設置了一些與既定的培養目標聯系不甚緊密甚至無關的實踐課程來保證培養方案的完整性。

3.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嚴重不足

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目前,各高校都提倡“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模式,這確實是培養師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具體落實形式,可以通過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設立各類各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和SRT項目等形式來實現。然而,這些形式的實踐環節難以覆蓋全部學生,受益面過窄,有時難以持續進行。在筆者看來,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其次要培養創新欲望。在所設置的課程里,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行業現狀、規范和生產作業過程、勞動安全等知識,教師可提出一些生產中的難點問題供學生思考解決,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思維,使他們一旦走向就業崗位,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很快就能發現和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真正為他們在工作中具有創新能力做最好的準備。

(三)專業認證背景下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調整策略

鑒于以上分析,要建立旨在通過測繪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課程體系,就必須在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體系對測繪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核心要求基礎上,對目前我國高校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調整,課程設置需要優先考慮的是培養學生能力,應盡可能提供數量充足的選修課程,從而保證學生對自己能力達成有寬泛選擇余地,充分貫徹以人為本思想,給學生以最大的能力達成選擇自由。具體做法是將目前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所有課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四類課程按性質進行分類并選擇培養特色方向,根據培養特色方向對課程進行模塊化,使得每一模塊皆服務于學生受教育的某項具體“能力產出”,最后各項“能力產出”具體要求,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課程的增減,從而使目前大量課程的“堆砌”成為某一系統目標服務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以上調整工作中,重點是研究如何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辦學特色方向并設置相應課程模塊,最終建立滿足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作者:張俊 董敏 張鵬飛 張顯云 單位:貴州大學礦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白潔.五所高校測繪工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N].中國測繪報,2014-08-08.

[2]樊一陽,易靜怡.《華盛頓協議》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4(8):45-49.

[3]ABET.AccreditationCriteriaforEngineeringEducationPro-gramme[EB/OL].(2007-03)[2014-05-27].EngineersIreland/media/SiteMedia/SiteMedia/services/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Criteria-for-Engineering-Education-Programmes-FINAL-amended-Mar-09.pdf

篇(3)

[中圖分類號] U412.36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11-74-1

據調查結果表明,人才、管理、科技、文化、法制五大要素對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的提升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但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始終保持著動態的發展狀態,因此必須加強對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五要素的建設與創新。為了深入研究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的五要素,本文引入具體工程實例展開論述:某高速公路全長64.31km,設計速度80km/h,工程沿線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該工程橋隧比例接近45.04%,其中包含一條16公里的特長隧道。總而言之,該高速公路具有工程勘察設計難度大、總投資規模大等特點。為了確保該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工程建設方面決定從人才、管理、科技、文化、法制五大要素著手。

1科技要素

科技要素對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的提升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而一流的軟件平臺與硬件設施是科技型企業實施現代高速公路質量控制的必要條件,其中硬件設施是指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控制所需的儀器設備。結合該工程的具體情況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設方面大膽引入數字化技術(見圖3-1)。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航空攝影測量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GPS(衛星定位系統)、RS(工程地質遙感技術)、DTM(數字地面模型)、CAD(計算機輔助與繪圖系統)及地震測井、地震折射、樁基無損檢測等先進的物探技術被隨之引入高速公路勘察設計領域。該工程建設方面普遍采用“3S”技術及各種先進技術,由此實現野外控制測量及道路與路線放樣,同時高速公路區域內地形、植被、巖性、地層、地質災害等的判釋也實現線到點、面到線的結合,進而大幅度提高測設的精度,同時也為優化路線方案提供可靠地基礎。

2人才要素

大量實踐證實,科技型企業的人才素質(如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技術素質等)對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創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的根本保障。結合該工程的具體情況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設方面主要從如下方面實現人才素質的提升。

(1)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工程建設方面必須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機制與體制,尤其要求建立健全擇優聘用、競爭上崗、公開選拔等人才制度,由此形成能進能出、能上能下、人盡其才的人才選拔機制。

(2)完善人才素質評價體系:工程建設方面必須建立健全由業績、品德、能力、知識等組成的人才評價體系,由此形成公平的、科學的評價機制,進而為專業人才營造出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

(3)制定科學的分配方法:工程建設方面必須健全管理、技術、知識等要素參與分配,由此形成報酬靠貢獻、崗位靠競爭的獎勵機制,進而營造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同時為吸引人才、激勵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所需條件。

3管理要素

管理要素對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質量管理必須立足細節,從技術與制度等層面防止勘察設計缺陷的出現。結合該工程的具體情況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設方面結合ISO9000標準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同時兼顧管理精細化、規范化、個性化的高度融合;建立健全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同時制定最高管理者代表,此外質量管理的加強措施還包括:規范質量管理部門及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健全質量信息與反饋網絡;健全質量管理與改進機制;分階段組織開展管理評審、內審、監督審核;采用統計技術分析設計過程及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存在的問題等,由此實現對高速公路勘察設計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進而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

4法制要素與文化要素

4.1法制要素

國家法律法規是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的重要保障,一旦脫離規律法規,后果不言而喻。截至目前,國家已經初步建成公路勘察設計質量控制的法律體系,其中包括《測繪法》、《建筑法》、《公路法》、《計量法》等。結合該工程具體情況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設方面要求高速公路勘察設計必須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部分)。

4.2文化要素

文化是企業精神的體現,同時也是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控制意志、理念、行為規范的體現。前文所提及的人才、科技、管理法制等要求皆蘊藏著文化的豐富內涵,此乃質量文化。質量文化的形成貫穿著整個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控制的全過程,其是企業質量態度、質量意識、質量價值觀、質量行為、質量形象、服務質量、產品質量的總和。基于此,工程建設方面應高度重視質量文化的建設,由此實現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的提升。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受到文化、科技、管理、文化、法制五大要素的影響,其中人才素質對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科技要素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設方面針對文化、科技、管理、文化、法制五大要素分別提出不同的措施,其中人才方面包括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完善人才素質評價體系、制定科學的分配方法等;管理方面包括結合ISO9000標準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質量信息與反饋網絡、質量管理與改進機制等;法制方面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部分)等法律法規,由此實現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志強.高速公路主體設計單位對外委勘察管理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38(15).

[2]鐘金如.淺談軟土路基勘察設計質量對施工質量造價控制的影響[J].才智,2011,(14).

上一篇: 用電管理技術論文 下一篇: 外交藝術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婷婷 | 亚洲视频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 原创AV巨作无遮挡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