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5: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師教學經驗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推動微生物實驗課程的改革
實驗是學生學習和了解微生物的重要渠道。通過實驗進行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微生物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幫助學生認識到實驗教學工作的不足,幫助學生主動探索、了解、觀察實驗,便于學生開展實驗工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充分鍛煉實驗技能,加深對微生物性質、特性的理解,從而提高知識水平。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可以以實驗為契機,讓學生了解環境治理中可能涉及的相關細菌集群的問題,讓學生在參與實驗的同時,了解該知識領域的動向,為學生的后續課程研究工作打下基礎。通過微生物實驗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后續科研與實踐打下良好基礎。
(二)強化實驗課程中的實踐環節
在微生物實驗過程中,實驗涉及許多未曾接觸過的問題。通過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接觸未知的環境和問題,在此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工作過程中,我們要將基礎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增加實驗課程中學生實踐環節的比重,引導學生正確開展實驗,并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微生物實驗教學實踐總結
微生物實驗教學工作的發展,應當在強調基礎知識、理論教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技術條件,通過實驗工作進行創新,從而強化微生物實驗課程教學工作的效果。實踐教學可以很好地將基礎知識與實驗相聯系,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知識,從而強化教學效果。教學內容與環境實際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微生物教學工作的效果。為了方便實驗工作的進行,我們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并對教材內容進行優化、組合,從而拓展基礎知識面,方便教學工作。在微生物實驗過程中,應用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不佳。通過對微生物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革,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強化教學效果。對于實驗工作的改革,我們應當增加實驗中學生參與環節,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實驗、開展實驗。同時,對于學生的實驗工作效果應當進行監督校準,從而強化實驗教學效果。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可以同時開設兩個小組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對比,可以減少學生動手鍛煉的時間,又可以減少實驗的次數,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多層次的研究性實驗教學內容架構
研究性實驗教學不能脫離學生的認知規律,必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安排實驗教學內容。針對環境科學類專業實驗課程多、課程內容難易度相差大的特點,研究性的實驗教學內容需按課程教學時間和年級兩個層次進行統籌安排。
1.課程教學時間層次
環境科學類專業各研究性實驗教學課程所開設的實驗按其難易程度分三個層次: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學時分配分別為總實驗學時數的30%、30%和40%。其中驗證性實驗最簡單,設計性實驗比前者稍難,綜合性實驗最完整。
2.年級層次
對于一年級本科生,主要開設驗證性實驗,進一步強化對有關的基礎理論的認知和鞏固知識,培訓其各項實驗技能技巧、動手能力,以增強創新意識和探索興趣為主要目的開展研究性實驗教學。通過驗證性實驗,深入理解和鞏固理論課堂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對于二年級的環境科學類專業本科生,主要開設設計性實驗,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培訓其對實際實驗現象的捕捉,學會利用現象判斷實驗結果。對于三、四年級的環境科學類專業本科生,主要開設綜合性實驗,在實驗教學中,學生組建實驗團隊,鼓勵團隊自主探究、設計實驗、獨立完成實驗和整理、分析、解釋實驗過程中獲得的實驗數據。在綜合性實驗過程中,教師可組織若干個圍繞環境科學專業的課題,以科研方式引領和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三、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的實施方法
研究性實驗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法與研究性實驗教學內容密切聯系,除了在課堂實驗教學由教師傳授以外,還需要在課外實驗過程中由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外實驗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從而彌補課堂實驗教學時數的不足。課堂實驗教學主要開設驗證性實驗內容;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主要由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在研究性實驗教學相關子平成相關實驗內容。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統籌規劃,集中管理,實現了信息和資源共享,提高了實驗資源的利用率,加強了實驗室管理,營造高效率的實驗教學環境。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各子平臺相對完善并獨立,能夠滿足各自領域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內容的開設要求。各子平臺的常規實驗室面向全院、全校各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24小時開放,大型儀器室則采取階段性預約開放。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平臺,為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開設創造了靈活機動的實驗條件,為研究性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提供了支撐,滿足了研究性實驗教學的空間環境條件和不同課程、不同研究方向所需的條件,有利于促進研究性實驗教學改革和主動性、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四、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的評價方法
環境科學類專業研究性實驗教學需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體系。由于學生自由組合分組進行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學生的課外查閱資料、設計方案,均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驗,這樣教師只能對小組給出學生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部分的成績,對每個同學的設計及在設計中所做的貢獻不能有效評價。所以需將實驗過程考核細化,制定出能詳細考查每個同學的評價方法,這樣對每個同學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和因材施教。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制定了切實有效的環境科學類研究性實驗教學評價方法,每位學生的實驗成績由3個部分組成,分別為:驗證性實驗成績、設計性實驗成績和綜合性實驗成績,各占總分的30%、30%和40%。驗證性實驗,總分30分,由每位學生在實驗課堂中獨立完成并提交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實驗報告情況,給出每位學生的驗證性實驗成績。設計性實驗,總分30分,由小組根據指導教師出具的實驗題目,課外查閱資料,完成并提交實驗方案初稿,經實驗教師指導后實施并提交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實驗方案初稿及最終提交的實驗報告,給出每組學生的設計性實驗成績。綜合性實驗,總分40分,由小組自定實驗題目,擬定實驗方案,經實驗教師指導完善后實施并在課堂開展主題討論。主題討論由教師隨機指定小組內1名學生講主講20分鐘,其余學生補充5分鐘。任課教師根據小組講解情況,給小組整體打分,總分35分。由于講解人是隨機抽取的,因此小組每個成員都必須參與實驗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否則將影響小組其他同學的得分,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監督。班級其他每位同學根據小組講解內容,公開質詢和討論。此時,任課教師根據同學提問情況,給提出問題的同學打分,每位同學的提問,總分5分。
(1)以民族歸屬對待語言,致使種群區別的基礎源于語言,人類社會經濟中產生了地位差別,最突出的就是收入的差異。這個研究階段經常把收入差異的對象定位為美國黑人及白人,在加拿大把母語確定為英語與法語者。
(2)把語言以人力資源對待,并和其他能力技巧同等地位,對語言教育進行投資,就可把收益得到。
(3)語言作為人們身份和經濟資源的符號,也是對社會經濟地位產生影響的屬性。
2商務英語課程改革探索
(1)改革課程內容,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操作能力對其課程設置進行改革立足語言經濟價值視角,有利于商務英語教育質量和語言價值的提高。商務英語的學習能夠帶來經濟價值,這已經為大家所公認。但目前教育出來的學生是以英語和知識還有能力三大板塊為基礎的,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多數情況下英語作為通用英語,和大眾溝通是它的基本作用,但就商務知識方面,大多使用中文,漢語授課為一般狀況,所以完全融合兩者很難,很容易使學生認為商務英語的學習意義不重要。其次,實際商務操作能力不具備成為大部分英語教師的狀態,因此實訓課使學生業務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而通過平時與學生的接觸了解到,對當前的課程期望改革的學生占很大一部分。基于國際商務,培養的人才能夠有效地完成與供應商或客戶談判任務,這就是商務英語教育的目的所在。經濟利益特征表現得很強,所以說經濟上的回報是建立在與用人單位需求相符合的基礎之上的。所以說,商務英語專業要以語言經濟學理論做導向,根據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應具有的知識構成,社會需要的能力要求以及人才數量,對企業進行深入調查,和企業家一同研究商議,確定改變商務英語教學目標,其意義非常重要。通過調研商務英語方面運用較好的浙江省了解到,具備相應的工作才能、工作經驗,在國際商務活動中,能夠完成相應的文秘工作任務,并在涉外商務活動中,涉外交流或談判工作任務能夠完成,是用人單位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要求。基于此,行業和企業的商務專家被課程開發小組教師邀請來,在共同論證后,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目標被確定,即: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方面,了解基本國際商務知識,英語交際能力水平應較高,實際操作相關國際商務業務能力應具備,對相關專業崗位工作過程應熟悉,與周圍外向型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對外事秘書和翻譯以及對外貿易業務都能夠從事,這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才是實際需要的人才標準。
(2)以用人單位及學生就業需求為導向,設置商務英語課程就實現人才培育目的來說,重要的方式以及途徑就是課程,決定教育成功與失敗的因素之一就是課程。而語言經濟學認為語言屬于人力資本,一定的投入是對這種人力資本進行學習并掌握的必備條件;具有高低的劃分是語言價值的特征,使用密度將制約語言發揮的效用。這兩個基本觀點將發揮指導對商務英語課程重新認識作用。這幾年,國內有關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具有經濟價值的要求,不過一直以來,英語學科都束縛著職業英語專業課程內容,在改革中,“針對性”和“職業性”表現得匱乏。那么在商務英語課程的設置上能否以對用人單位和學生需求的滿足作為出發點,人才的經濟價值能否真正實現,將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要實現人才的經濟作用,在商務英語課程的設置上就要以培育目標作為引導,整合人才市場的供需要求,對應的調整所設置的商務英語課程。在與企業和行業專家商討后,以一般專業課程方式設置傳統的語言基礎和專業知識以及應用能力三個模塊,而且設置專業核心和拓展課程,設置這些課程的出發點都是基于企業的需求,實現了有機融合商務知識與專業英語的目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專業基礎課程,它產生的源頭在于企業專家和職業教育專家,以及課程開發小組教師在一起整合研究分析后確定的,展現出下面兩個特點:
1)商務實踐的特點。人們可能存在狹義地去理解商務實踐這種問題,有的人認為實踐僅僅局限于實際業務部門,廣義來說課堂的課程學習也屬于商務實踐。
2)商務語言的特點。用語言學的視角理解商務英語就是在商業行業活動中應用英語,基本語言運用活動涵蓋聽、說、讀、寫、譯等內容,英語特征表現為專門用途,在商務溝通和談判實踐中,能夠有效地運用英語,對實際問題能夠運用英語處理,這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進而使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也就是說,這樣安排的課程和高等教育特點相契合,也和學生職業發展的要求產生同步,培養出的人才才能夠迎合市場需要。語言價值和經濟價值就會不斷提高,從而在一定的投入下,實現最大限度的產出。
1早期發展經濟學關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的相關論述
20世紀50~60年代,在發展中國家紛紛走上獨立之路后,謀求經濟的發展以捍衛經濟和利益成為其首先面臨的重要任務。發展經濟學理論受命于危難之際,以研究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為己任,試圖通過揭示經濟發展的途徑和規律,為發展中國家設計出合理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發展道路。在研究該論題的過程中涌現出眾多的理論觀點和流派,其中的一些理論觀點不同程度地蘊涵著有關經濟安全的理論分析。在這一時期的理論紛爭中,許多經濟學家在探討經濟發展理論的同時也涉及到國家經濟安全和經濟利益的研究。
根據發展經濟學家劉易斯等學者的觀點,發展中國家經濟落后和不安全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普遍存在著明顯的剛性結構,這種結構剛性不僅表現在經濟結構方面,同時也表現在社會結構方面,為了克服結構剛性,發展中國家必須加快工業化進程。而在推進工業化過程中,受國內市場機制不完善的制約,發展中國家必須注重發揮政府在制定經濟計劃和推進工業化中的宏觀調控作用。經濟學家丁伯根等曾詳細論述了在發展中國家實施經濟計劃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認為發展中國家只有在政府主導下踐行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和經濟增長模式,以資本積累等核心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為驅動力不斷推進工業化進程并最終實現經濟增長,才能更好地維護經濟自和經濟利益。因此,在本國經濟資源、尤其是儲蓄和資本積累不足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應積極引入外資,通過利用外資彌補資本不足的缺陷。其中,最有影響的理論是美國發展經濟學家錢納里提出的雙缺口模型,該模型曾就發展中國家引進外資的必要性進行了相當經典和深入的分析,其中心論點是發展中國家為實現經濟發展目標所需的資源投入與國內有效供給之間存在的缺口只有通過引入外資才能得到有效填補。他認為,外國直接投資的活動不僅能夠提高當地的資本積累并促進經濟增長,而且能夠帶來較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改善當地的就業水平,從而增加發展中東道國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在上述理論的影響下,發展中國家普遍沿襲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道路,實施了以工業化和資本積累為主要內容的經濟發展戰略。針對發展中國家經濟滯后急需實行大規模的經濟變革和重大結構調整的現實,上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議和措施,從而使發展中國家在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績效。如建立了獨立的、全面的國民經濟體系,在增加資本積累的過程中,注重通過引入外資為民族經濟發展服務。從20世紀50~60年代開始,大量的外資涌入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拉美和東亞地區,促進了其國內經濟發展和增長,并使經濟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容忽視的是,這種唯工業化的理論和戰略在總的經濟績效尤其是經濟安全方面卻收效甚微,不僅沒有達到改變結構剛性的預期目標,反而惡化了經濟結構的畸形發展,甚至出現有增長而無發展,失業率上升,貧富分化和社會矛盾加劇等局面,從而嚴重影響到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和發展,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不斷擴大,并且前者對后者的資金、技術以及市場等方面的依賴性也在不斷加大,經濟安全問題不斷凸現并且深深困擾著發展中國家。
2早期發展經濟學在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的局限
發展經濟學的終結目標是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并維持國家的經濟利益和安全。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環境也隨之發生了根本變化。發展中國家在獨立之初,各國經濟相關度相對較低,其時,經濟全球化進程嚴重受制于冷戰格局,從而使進口替代的保護政策和內源式的經濟增長成為發展中國家維護經濟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與之相應,發展中國家開始從自身條件出發研究經濟問題,逐漸形成發展經濟學的理論范式,并一度成為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實踐最受歡迎的顯學。與增長理論、新自由主義理論、制度主義理論等以西方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為范本進行的空洞說教和令人沮喪的結論相比,發展經濟學的根本特征在于能夠立足于發展中國家的實際,而不再以西方較為成熟的市場經濟和基本完成的工業化為背景和依據,深刻地認識和分析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其所提出的各種建議和構想,即使不能完全滿足指導發展中國家經濟實踐的需要,至少也為滿足這種需要提供了現實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思路。其時,雖然傳統的發展經濟學己開始涉及經濟安全問題的研究,但是,在解析經濟安全問題方面仍存在著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處。
2.1對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嚴重忽視
冷戰的終結為蓄勢已久的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提供了歷史性契機,從而使發展中國家的外部經濟環境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在相當程度上,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既往通過進口替代“自力更生”維護經濟安全的思路陷入困境。尤其是國家間經濟相關度的迅速提高使發展中國家對外部市場和世界整體經濟環境的依賴日益加大,對外部因素可能導致的經濟風險和危機的敏感性也明顯增強,而其本身在資本積累、市場環境、制度設施、技術構成等方面的總體劣勢使其脆弱性日益凸現,如何規避風險、順利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而不因噎廢食,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歷史課題,換言之,如何維護本國經濟安全從而確保自身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順利發展是當前發展中國家面對的當務之急,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一系列經濟危機和波動促使這一歷史課題成為影響發展中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環節。但是,面對研究對象內外部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傳統的發展經濟學卻仍以民族國家為限,忽視了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經濟的影響,這種脫離實際的研究理路使傳統的發展經濟學難以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包括經濟安全做出合理科學的解釋,由此導致其理論價值的削弱甚至一度走向了衰落。對此,著名經濟學家.PKrumgna提供的解釋是形式化分析模型的滯后。實際上這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究其實質,原有分析模型滯后的關鍵在于外部環境的徹底改變。由于原有的精制模型本身或多或少地受困于新古典經濟理論中的數理統計與數學模型,從而導致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無法繼續利用相對封閉的研究體系闡釋開放環境中存在的重大的經濟問題并陷入理論的困境。
2.2對經濟安全問題的深入研究明顯不足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的外部問題已不再是資本的匾乏,而是如何因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及時地抓住經濟全球化所提供的發展契機,順利地融入這一進程并實現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的平衡。因此,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經濟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正視和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而傳統發展經濟學的理論范式雖然認識到經濟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并對一些具體領域的安全環境和戰略等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和分析,但始終沒有根據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對經濟安全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與之相應,對其做出的理論回應和解釋也相當有限和貧乏。
2.3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狀況缺乏深刻認識
傳統的發展經濟學雖然存在流派之分,但很多發展經濟學家仍主要以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和分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其所倡導的研究路線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以西方的經濟發展為模板,對發展中國家后發外生型的具體國情以及與發達國家完全不同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初始條件認識不夠。因此,當發展中國家照搬發達國家的理論和經驗時,不可避免在實踐中紛紛遭遇碰壁。一些有遠見的經濟學家曾對此做出了精辟的論斷。如繆爾達爾指出:只要這些理論的使用限制在西方世界,這種假定為普遍適用的理論可能就沒有什么危害,但是,用這些理論來研究諸如南亞等欠發達國家一一這些理論并不適用于這些國家,后果就嚴重了。總之,傳統的發展經濟學理論主要以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歷程解讀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致力于找出經濟發展的共同特征和決定因素,他們秉持內部結構決定論的觀點,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不發達和經濟不安全根源于其內部因素,如資本匾乏、工業化滯后。因此,這些國家要實現經濟發展,維護和拓展經濟安全時,必須革故鼎新,效法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道路并接受其指導。’而事實證明,由于這種經濟理念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中國家經濟狀況的特殊性,因而在指導實踐時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弊端。
參考文獻:
我們不要拘泥于教材,對于那些簡單的演示實驗(如一些試管實驗)或改進一下可以使操作變得簡單的演示實驗,則可以安排成“邊講邊實驗”;課堂教學可以與學生實驗結合起來,把一些學生實驗改進為“邊講邊實驗”。例如:鈉到底有多軟,不親手用小刀切割是無法體會到的;鈉的金屬光澤和表面在空氣中的變化因演示實驗時距離太遠也不易看清;鈉跟水的反應即使使用投影也沒有自己動手做實驗來得真切、細致,激動人心。“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中化學實驗現象有聲、有色、有形、有熱、有光,豐富多變,學生經過自己動手,印象深刻,同時表現了極大的操作興趣。“邊講邊實驗”深化了直接興趣,滿足興趣要求,對感性認識更深刻,興趣更濃,更能達到實驗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
學生實驗(包括選做實驗、家庭小實驗)
這些實驗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和創造性。重視這些實驗有利于鞏固、拓寬學生的化學知識,提高能力,更容易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勵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探索精神,這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開展這些實驗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化學實驗教學是能力培養的源泉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它以豐富的內涵在化學教學中發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不少學生只是圖新奇,看熱鬧,不知道觀察什么,抓不住本質。教師應啟發觀察內容,教給觀察方法。通過實驗學生可以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和思考,可以培養學生細致其觀察能力。對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不能僅停留在感知的基礎上,要對觀察記錄的結果分析判斷,抓住其所以發生反應的實質。例如:將鋅、鐵、銅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稀鹽酸中,可得鋅、鐵、銅三種的金屬性依次減弱的結論。所以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尤其是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模式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革。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是擺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雙語教學正是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把高校素質教育推向前進的又一個新舉措。
一、雙語及雙語教學的界定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據英國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所給的定義是:Apersonwhoknowsandusestwolanguages.Ineverydayusethewordbilingualusuallymeansapersonwhospeaks,reads,orunderstandstwolanguagesequallywell(abalancedbilingual),butabilingualpersonusuallyhasabetterknowledgeofonelanguagethanoftheother.
(一個能運用兩種語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將一門外語和本族語基本等同地運用于聽、說、讀、寫,當然他的母語語言知識和能力通常是優于第二語言的。)
雙語教學(bilingualeducation),也叫雙語教育,“雙語教學”的概念問題,一直眾說紛紜,至今為止,國內外有關雙語教育的界定不下幾十種。根據英國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所給的定義是:
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
(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
我國學者呂型偉認為“雙語教學”不一定就是兩種語言教學,它是用兩種以上語言進行教學的統稱;王本華認為,“雙語教學”就是母語以外的另一種語言直接應用于語言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的教學,是第二語言的學習與各學科知識的獲取同步進行,而不是簡單地為了強化英語教學;華東師范大學雙語課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斌華教授把雙語教學劃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兩種:認為廣義的雙語教育指的是,學校中使用兩種語言的教育。狹義的雙語教育指的是,學校中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傳授某門學科或課程內容的教育,并指出,我國目前開展的雙語教學基本符合狹義的雙語教育的界定,即學校中全部地或部分地用外語(英語)傳授某門非語言學科的教學。
目前,我國高校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是英語,所以,對雙語教學的界定是:“雙語教學”是指除漢語外,用英語作為課堂主要用語進行的學科教學。
二、我國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已經開始雙語教學的實踐工作,其中一些重點大學的雙語教學開展的更早。有些學校早在2001年教育部出臺相關雙語教學的指導意見以前就開始了雙語教學的試驗工作,比如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還有一些走得更遠一些,他們已經在某些課程中已經開始全英文教學與雙語教學并重的教學模式,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將國際貿易課程開設為全英文和雙語教學的雙重教學模式,特色顯著,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另外,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武漢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蘇州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都是采用外文原版教材用于雙語教學,在教材選用上已有相當成功的實踐。
其他非重點的普通高等院校,雙語教學的起步較晚,大多數處于試點階段,而經管類專業課程則成為試點的重要領域。以紹興文理學院為例,盡管其合作辦學項目早在1999年已經以經濟管理學院為基礎開始運行,但全院性的雙語教學試點工作2003年才全面展開,目前還處于磨合階段。學生才剛剛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有些課程的雙語教學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如國際經濟學的雙語教學中,由于沒有進行英語水平的篩選,男女生英文水平極度不平衡,大部分女生認為雙語教學的效果很好,但大部分男生卻認為效果不佳,這對雙語教學的整體效果不利。
另外,調查結果表明,有些學校,尤其是一些非重點院校,雙語教學效果并不明顯。有些學校只是選用英文版的教材,而教師的教學基本上用漢語,有些雙語課教師外語水平特別是口語能力還不及學生;有些雙語課程只是在課堂上使用英語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交流,作業及考試都是用漢語來完成,學生在課外根本不預習或復習教材,部分學生是專業知識沒有收獲,英語也沒有提高。因此,雙語教學不能搞“一刀切”、“齊步走”,應根據學校、課程、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
三、經管類學科開展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雙語教學的目標問題
確定雙語課程教學目標,不僅有助于明確它與教學目的以及培養目標的關系,還有助于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并可以作為課程實施的依據和課程評價的準則。目前雙語教學中存在一些誤區:如將雙語簡單的理解為“加強英語”,“雙語”班就是英語強化班或“尖子班”或將雙語理解為在課外活動中加入英語興趣小組等,這種觀念使得教師和學生在雙語教學中過于關注英語語言的理解和使用而忽略了要掌握的專業知識。
(二)雙語課程的選擇問題
選擇哪些課程開展雙語教學,關系到最終的教學效果。目前,在雙語課程的選擇上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從理論上講,任何課程都可以開展雙語教學,但必須注意所選課程同時也受到專業性質的制約。一般而言,受意識形態影響較小的自然科學(如數學、物理等)比受意識形態影響較大的社會科學更容易開展雙語教學。但是,經管類學科中許多課程具有國際共同性,如國際經濟學、國際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等等,也適宜開展雙語教學。對于雙語教學的課程選擇應該根據自身的現狀和需要,建立完備的規章制度與實施標準。
(三)教材的選用問題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采用的經管類課程雙語教材模式有如下幾種:
采用國外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信息量大,表達生動,邏輯性強,內容也較先進,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窗口。但是原版教材往往不能結合我國的實際,與其他專業課程銜接性較差,并且許多比較有權威的原版教材不僅昂貴且內容繁多,在規定課時內學生根本就掌握不了,這就使原版書的價值大打折扣。
采用翻譯教材即將中文教材翻譯成外文版的教材。這種翻譯教材無論從內容上還是表達方式上都接近我們的語言,教師容易授課,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滿足教學內容的要求,與其他課程銜接較好。然而,這種將漢語翻譯成英文的教材其內容往往加有個人理解,一些教材經過翻譯后失去了原有的邏輯性,讀來費解。
采用“活頁教材”。現在某些高校沒有固定的雙語教材,多數采用“活頁”性質的教材。這些教材體現各科教師的個性,他們可以根據課程的情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選定教學范圍,但是這類教材質量難以保證,有些甚至有拼湊感,學生閱讀起來比較困難。可見,雙語教材的問題已成為開展雙語教學的瓶頸。
對于教材的選用,針對紹興文理學院雙語教學的教材做了調查。其中,會計專業學生采用的是外文原版教材;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采用的是中英文混編的雙語教材。為了了解兩種不同類型教材的適用性,分別統計了學生對兩本教材適合度評價,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得出兩點:學生對教材適合度評價不高,且差距較大。盡管原版教材具有內容主流,資料新穎等諸多優點,但學生對中英文混編教材的適合度評價遠高于原版教材。說明教材的選擇應結合師生的實際情況,就普通高校的教師、學生總體能力和英語水平的實際情況而言,更適合采用混編的雙語教材。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問題
教學方法與手段是整個雙語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直接關系到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學效果的虛實以及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就成為能否實現雙語教學目標的關鍵。但是,由于受諸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現階段我國高校的雙語教學方法與手段不甚合理。有的教師有時因為下意識組織英語語句的表達而忘記了教學內容,從而造成師生交流上的困難;有的教師用英語板書而用中文講述,只能是名不符實;有的教師沿襲以譯代講的教學方法,不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參與雙語教學課程的學習興趣。這樣,既不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也不能使學生真正學習到專業學科的前沿知識,遠沒有達到雙語教學所期望的教學效果。
(五)師資的問題
師資是雙語教學質量的保證。雙語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系統地掌握所教課程的專業知識,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而且要能夠用英語表達、解析本專業知識,要具有相當高的英語表達能力,發音準確,符合語法及外語的表達習慣。客觀地說,就整體而言,現有教師的知識結構,還很難勝任雙語教學的要求。目前的現狀是,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雖然英語表達能力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不夠,很難勝任除英語外的其他課程的教學,而專業教師,雖然專業知識沒有問題,但是英語表達能力卻較差,讓他們用英語去準確地表達、解釋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確實勉為其難。鑒于這類情況,在雙語教學的課堂上就出現了一半漢語一半英語的混合語言。在雙語教學中,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英語表達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必將使雙語教學走入歧途。在調查中發現(見表2),學生對教師外語水平滿意度與總體教學效果滿意度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六)教學效果的評價問題
由于雙語教學教師的工作量是非常大,但對雙語教學的考評方式與傳統考評辦法并無區別,長此以往,不利于教師積極性的發揮和雙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各高校應科學、公平地看待雙語教學課的工作量,設計一套有效地調動教師積極性的激勵機制。
四、完善雙語教學的對策
(一)明確雙語教學目標
經管類本科專業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應該具有雙重性。
首先,在經管類本科專業課程中采用原版教材,進行雙語教學,通過漢英兩種語言文化的聯系和對比來促進教學內容的創新,使學生獲取學科前沿最新知識。
其次,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通過直接學習國外原版教材來掌握所學課程的專業知識,不僅能夠閱讀所學課程所涉及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英語文獻資料,而且還能夠用英語以口語和書面的形式、采用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處理和交流與所學課程有關的專業知識和信息。
(二)合理選擇雙語課程
雙語課程的選擇應遵循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雙語教學應選擇那些具有國際共同性,其詞義、表述、專業術語的理解和表述比較一致的課程,而經管類學科的許多課程都符合這一要求。
第二,要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地選擇雙語課程。
第三,先實踐性課程后理論性課程。比如筆者所在學院在國貿專業雙語課程的選擇上,先開設了《國際市場營銷》,然后開設《國際經濟學》。《國際市場營銷》是一門實踐性相對較強的課程,再加上學生之前已經用漢語學習了《市場營銷》,學習起來比較容易。而《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相對較強的課程,學習起來難度較大,但由于學生之前已經用漢語學習了《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課程,而且《國際市場營銷》的雙語教學使學生逐漸適應了雙語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并營造了一定的雙語氛圍,學生在接受雙語《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時也就相對容易了。
(三)完善雙語教材建設
完善雙語教材建設包含兩個層面:一是要選好教材;二是要加強雙語教材的編寫。
選好教材是雙語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選用教材的首要原則是選擇反映最新科技發展水平的適用教材,各高校的老師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用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材。在雙語教學的初期最好選擇同時有中譯本的外文教材。同時,應加快英文版教材建設,對一些針對性和區域性強的課程,應盡快組織國內有關院校教師編寫英文版教材。這樣的英文教材比較適合我國國情,同時,教材結構和內容與國內現行中文教材也大體一致,便于教學,也便于學生接受。
比如,紹興文理學院王道文教授編著寫的《StrategicManagement》雙語教材,使用國外特別是美國先進的戰略管理理論,以及國內典型大公司的案例,很受學生的歡迎。
(四)創新雙語教學模式
對于經管類本科專業來說,雙語教學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教學方式也應該是相延續的,盡管當前我國雙語教學的總思路為保持型雙語教學,但在此認為經管類本科專業的保持型雙語教學應采用“滲透、整合、思維”梯進式雙語教學模式。“滲透、整合、思維”梯進式雙語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美國加州大學克拉中教授的“輸入假說”理論和“直接法教學”理論。
“滲透、整合、思維”梯進式雙語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將雙語教學從低到高分為三個階段:
滲透階段,即“用英語學習”階段。這一階段的雙語教學目的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一些機會接觸英語。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學生普遍會增強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興趣,并能主動地去學習專業知識和擴充自己的專業詞匯量。
整合階段,即“用英語表達”階段。這一階段的雙語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用英語來表達中文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漢語和英語整合起來,不分主次,交替使用,互為主體。教師很自然地將漢語和英語交替使用,學生也很自然地將他們會表達的意思用英文回答,課堂上英語的使用不是硬性規定,而是一種自然流露。
思維階段,即“用英語思維”階段。這一階段的雙語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來思考解答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形成英語思維。這一階段的實現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與配合,營造一個好的“英語校園”環境,能讓學生時時、處處看到英語、聽到英語。
此外,在各方協調下舉辦一些豐富的英語類文化活動,真正地讓英語學習“活”起來,深入雙語教學的開展。
(五)加強雙語師資建設
學校可以選擇英語水平高、責任心和上進心強的教師先行開展雙語教學。鑒于目前我國師資水平的現狀,必須對非英語專業的教師進行英語方面的輔導(英語語音,語法等),可以通過多渠道培訓一批英語口語流利的教師隊伍。
有條件的高校應組織雙語教學的教師到英語母語國家去進行短期進修,這樣既可以了解國外學科動態,又可以學習到先進的教學方法,更可以提高英語水平。比如,紹興文理學院經管學院多年來一直重視教師隊伍的外語培訓,從2001年學院就啟動教師的英語語言培訓工作,舉行外語培訓班,學院請外教授課,要求中青年教師參加,提高教師外語閱讀和口語能力,并使更多教師能承擔雙語教學任務。另外,學院近幾年每年選派3-5名左右教師出國深造,讓他們廣泛參與雙語教學,提高雙語教學質量。
(六)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雙語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教學質量評價包括對教師的評價和對學生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可以從教學基礎文件建設和教學效果兩方面進行,教學效果又主要表現為學生的成績評定和專家、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整體評價。除了檢查對課程內容本身的掌握情況可以運用書面試卷考試外,還應當通過對學生的語言技能的進步情況進行必要的考核。同時,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和獲取學生對雙語教師教學效果的整體評價。不過,雙語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必須把現行的結果性評價與過程監控結合起來,不能盲目套用原有評價標準,要充分尊重教師在授課中的自和個性,在教學材料和教學方式選取上給教師廣泛的自。
本次調查中,有73.7%的同學建議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英語能力的提高和學習興趣的增加共同作為評價雙語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
參考文獻:
1、姚曉艷,段會川,劉偉.雙語教學教材建設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7).
忽視實驗教學。我國高等院校經濟學類各專業課程設置具有較大的共性,專業課中分為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方向課,理論課程過多過繁,實驗教學課程比重較小,且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這種培養模式的最大問題就是使學生重理論、輕實驗,重書本、輕能力。經濟學類的金融與貿易專業都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其理論與實驗應該緊密相連。
2.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是一種有目的、環環相扣的鏈條,從而達到系統的功能。專業實驗性教學的一些具體環節由于缺乏明確的子目標,從而影響著這方面教育總體目標的實現。如經濟學類各專業都對計算機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相關的實驗環節如果僅限于單純的電腦打字、數據庫操作等內容,沒有結合經濟學的相關內容,就容易導致實驗內容單一、教學方法落后、評價方法不科學、控制措施失效,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3.實驗教學形式單一。
目前,經濟學類各專業的實驗性教學主要是以上機模擬的形式出現,但從總的情況來看,效果難以得到保證。究其原因,是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缺乏明確的制度安排,導致教師對于實驗教學積極性不高,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我校計量經濟學課程實驗環節教學改革的回顧
改革經濟學類各課程的實驗教學環節,對建設同濟品牌的經濟學專業、培養我國金融與貿易領域亟需的專業人才,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學專業的八門核心課程之一,是經濟學、數學和統計學三門學科的結合,其理論和方法是多門學科相互滲透和交叉的結果,體現了現代經濟學發展中注重定量實證分析的特征,非常適合將該課程的教學作為一個平臺,強化課程的實驗教學,使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研究能力。因此,本課程教學團隊著力于改變觀念,研究、探索和實施計量經濟學課程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各項改革設想,采用先進的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研究型人才的培養為首要目標,并以此為基礎改革課程教學計劃、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構建了基于實驗教學的教學體系,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可操作的實驗教學成果并應用于教學實踐。具體而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教學培養目標明確。
針對本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的定位,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實驗教學設定了非常明確的目標:一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要求學生善于將各門經濟課程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三是通過實驗性教學環節使學生進一步擴大知識視野,拓展研究能力。學生從大量的實驗中摸索規律,有助于將專業基本理論加以整合并與實踐緊密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驗中進一步升華所學的理論。因此,在該課程教學大綱中明確了該課程的應用性和學科的交叉性,以及配合相應的計量軟件應用來進行實驗教學,保證了實驗教學在整個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學內容豐富。
計量經濟學課程所涉及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課堂教學中也較難直接接觸到很多實例,使得學生在理解時有一定的困難。將相關理論和方法與經濟現實問題和具體實例結合起來,通過實驗教學環節中應用大量現實案例分析,所選定的案例既與課程內容緊密聯系,又是來自當時社會所關注的現實問題,使學生通過典型案例的閱讀、分析和討論,能加深對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通過對案例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能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運用理論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參與分析和決策,活躍課堂氣氛,進而產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的欲望。
3.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通過對全國各重點高校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情況的調研,發現各校均于近年來加強了該課程的實驗教學,主要的形式一是配合教學內容,上課時進行相關軟件的演示;二是運用相應的計量軟件,安排學生直接上機實驗。另外,有些高校自己進一步編寫仿真實驗或編制相關的課程教學軟件。根據本校的實驗教學條件,采取了根據所用教材各章節的內容自己重新編寫了該課程實驗教學的大綱和實驗教學手冊、教學指南以及相應的案例,提出相應的實驗要求和內容,安排學生在實驗室完成各項實驗操作訓練,并在此基礎上引入課堂交流和討論。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亦納入對學生的最終課程評價成績。從近年來以研究型人才的培養為首要目標,對計量經濟學課程實驗教學進行改革以來,有效地將計量課程的專業理論、技術學習與實驗教學融為一體,既豐富了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能將相關理論和方法與經濟現實問題和具體實例結合起來。因為實驗教學環節中應用大量的現實案例分析,所選定的案例既與課程內容緊密聯系,又是來自當時社會所關注的現實問題,使學生通過典型案例的閱讀、分析和討論,能加深對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通過對案例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能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其運用理論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定量分析能力。本課程實驗教學的實施,使得經濟類專業畢業的學生,具有更強的專業理論和方法的應用能力,在定量分析能力方面有較大的提高,更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學位論文的寫作以及進一步的深造提供了有力支撐,適應社會對研究型專業人才的需要,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進一步改革的思考與建議
由于2013年剛開始嘗試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實驗教學,許多地方還有待于進一步地提高和完善。比如,實驗的指導人員不夠,實驗的數據不夠豐富,不同專業的學生怎樣設計不同的案例來提高專業的針對性,怎樣開發編寫適用的仿真實驗,等等,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實驗課程建設中加以完善。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
1.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學改革成功與否,關鍵的因素是教師,要提高教師的能力使之與教學方法的改革相適應。其原因在于教學方法一般是由教師選擇、設計,教師是教學方法改革的主體。只有教師準確、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負責實驗教學的教師應通過加強學習、收集新資料,來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能將教學與科研統一起來,掌握科研成果的前沿,并把前沿理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技能,這樣才能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2.建立激勵機制。
把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真正落到實處,在制度上真正鼓勵教學方法的創新。為此,尤其重要的是,在教學配套上要做相應的調整,在課程設置、成績評定標準、教師教學質量的檢查與評估等方面應加強對實驗課程的支持。
研究型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導向,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獲得豐富的研究體驗和科學的文化知識,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分析、判斷大量的信息材料,進行積極探索和體驗。研究型教學的整個過程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探索實踐。
1.2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課堂環境是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問題,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標所在。師生關系平等能讓課堂氣氛融洽,促進相互間的交流和思想觀念的碰撞,使學生成為自我開發創造力的主體。
1.3創造性與潛在性的統一
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宗旨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它是一個能動、創造性地教學過程,需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相關知識,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尋求“主觀能動性”的解答。
2中國區域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區域經濟學的教學地位和實踐價值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分享,但其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效果差等問題也受到學界和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區域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學科自身發展不足,教學方式不科學,教學效果不佳等。
2.1學科自身發展不足
近年來,區域經濟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探索均得到了迅速發展,大部分高校開設區域經濟學專業碩士、博士點,為我國培養高水平經濟學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教師資源緊張、教材建設和課程大綱建設滯后、課程設置參差不齊、缺乏系統的教學內容框架等自身發展不足的問題。區域經濟學是一門以問題為導向的科學,因此我國區域經濟學研究大多是針對實際問題的應用研究,而其理論體系建設相對較落后。
2.2教學方式不科學
在教學方式和手段上,大多教師習慣于“灌輸”式的課堂講授,多年來一直沿用一種教案和教學模式,缺乏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去創新和探索。老師把學生看成接納知識的容器,要求全盤記錄和死記硬背所教內容,缺乏課堂溝通與實踐教學環節。
2.3教學效果不佳
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學生真正學到的內容不多。課程學時普遍過短及課堂教學內容過多致使學生不能全部消化現象較為突出,還有些課程內容不能進行詳細講述等問題十分突出。其二,學生缺乏實際轉化能力。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過分強調知識的獲取,而往往忽略實際轉化應用能力的培養。現實當中大多學生無法運用所學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學習和應用脫鉤現象十分突出。
3基于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區域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具體思路
3.1更新教學理念
區域經濟學課程的實踐性質和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由于長期以來過于強調理論而缺乏對區域經濟學的應用實踐應用,學生對區域經濟理論沒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較抽象的理論層面,例如,在介紹區域經濟發展時,更多關注的是區域發展的基本理論,而忽略現實區域問題與區域經濟理論相結合等問題。與區域經濟學作為“致用之學”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研究型教學模式下的區域經濟學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學生知曉理論內容的基礎上,分析不同理論產生的背景、發展脈絡、適用條件、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在實際中應用,使學生能夠理解整個理論體系的框架結構。通過定量化方法的傳授,提高學生對實際經濟問題的分析能力,通過調查研究、案例分析、課堂討論、課程論文等方式,提升學生應用區域經濟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要緊緊抓住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熱點”與“難點”問題,把抽象化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加深對區域經濟理論的理解,提高其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區域經濟問題的能力。
3.2改革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能力。
區域經濟學作為偏重實踐的一門課程,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具有更為顯著的效果。
(2)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的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對于科學研究來說至關重要。同樣的實驗現象、實驗結果,思維方法不同,得到的結論可能完全不同。
(3)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培養學生的素質。
素質是保證人們成功進行實踐活動的穩固的心理特征的綜合,嚴謹的作風、開拓進取的精神、辯證唯物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團結協作的品格、節約勤儉的品質都是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培養的。
3.3轉換師生角色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跟著老師走,老師跟著考試走,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長此以往,教師和學生都失去了活力,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更是陷入了單一化。教師的角色是教材的執行者,任務是傳授知識。在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指導下,教師將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脫出來,盡快轉換教師角色,樹立新的教學觀念,構建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關系。
3.4改變考核評價
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改變單一的考試方式,重點考察學生在平時研究學習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分析應用能力,考核方法可以是調查報告、論文寫作、科技制作,等等。
二、獨立學院學生學習特點分析
1.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在近幾年高考中,獨立學院的高考錄取分數遠低于二本,獨立學院學生的高中數學基礎比較差。而且在我院開設“經濟數學”課程的專業中,文科生比例占到了50%左右,同一課堂上學生的數學素質差異較大,導致課程授課計劃的制訂、教學進度都會受到極大影響。2.學生性格外向,思維活躍獨立學院學生性格外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較好,喜歡跟教師進行知識的互動與交流;家庭條件較好,喜歡社會實踐,可以通過家庭力量和社會力量的支持進行自我創業,實現自我人生目標;比較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在學校和社會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喜歡在學習中進行動手實踐和操作。像我院學生就經常參加全國數學建模競賽、說課比賽和職業生涯規劃活動等。基于以上情況的分析,筆者結合近幾年的教學經驗,為了在上課過程中激發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也為了實現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出了在“經濟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實驗的思想。
三、通過軟件在“經濟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實驗
二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
革新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培養的是高素質、寬厚基礎與獲取新知能力的人才,目前實驗教學方法中“抱著走”及“照方抓藥”的教學方法脫離實際,與素質教育極不相稱。因此注重對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學習方式。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設計和準備實驗,特別是一些綜合性實驗,教師給學生一些啟發性指導,避免學生養成坐享其成的習慣。對于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實施“方案設計-實驗探索-合作討論-撰寫報告-考核評價”教學方法。方案設計:學生提前將綜合設計實驗的題目、實驗設計方案和所需要的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提交給指導教師。經共同討論修改合格后,進入下一步工作;實驗探索:學生按照討論修改的方案進行實驗,教師根據學生實驗進展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合作討論:綜合設計實驗結束后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與總結,共同提高;撰寫報告:實驗報告按要求提交電子版。優秀的實驗報告可在實驗中心網站上;考核評價:制定綜合設計實驗成績評定標準細則,包括查閱資料、方案設計、實驗方法、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協作精神、實驗安排、創新內容、演示效果和實驗報告等部分。對于驗證性實驗,在進行每一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對實驗項目進行詳細講解,加深學生對本實驗項目的理解,提高實驗興趣。教師在講解完之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獨立進行實驗過程,鼓勵學生之間組成團隊協作進行實驗,以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完成實驗基本要求之后,教師再鼓勵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索,將實驗原理推廣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去,并設計出詳細的方案,進而培養學生進行研究式學習的能力。
三實驗教學特色
1構建完備實驗教學體系
將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互相呼應、互相配合,讓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上得到同步提高。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和鼓勵學生發揮自我學習和創新的能力,形成學生在實驗課堂內外均得到鍛煉的局面。與各相關企業建立廣泛密切聯系,構建學校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
2以人為本,個性化培養
通過整合和改進實驗課程教學內容,開展靈活多樣實驗教學模式,將講授型、個別輔導型和設計研究型等新的實驗教學模式相結合。使學生系統掌握實驗基礎知識,增強他們的實際動手和操作能力。同時,通過先進的設備和不斷更新的技術和教學素材,實現師生之間的交互式教學,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