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5: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城市地理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城市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中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從全球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地理學的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10],全球化、信息革命、網絡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城市、網絡信息空間等成為新的研究領域.從國內看,城市區域化、城市連綿區的趨勢明顯,城鄉統籌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市群規劃、都市圈規劃不斷推出,由此引發的研究范圍不斷拓展,研究尺度不斷擴大,其時代性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明顯.這些成果已經或者正在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顯然,城市地理學教學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最新的研究進展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更好地推動城市地理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而當前的城市地理學教學,大多拘泥于教材,教學內容更新較為緩慢,特別是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應增加城鄉協同發展的教學內容,但僅有個別院校的教學內容涉及該內容,教學中依然是有“城”無“鄉”.
1.2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和方法論教學
我國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絕大部分高校應緊跟社會需求,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而受“理論灌輸式”等傳統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經費短缺等因素影響,高校教學中“重理論教學、輕能力培養”的問題依然明顯.在城市地理學教學中,表現為強調掌握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而對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對由知識到能力轉變有關鍵作用的實踐教學和方法論教學涉及較少,特別是忽視城市地理學日趨強調定量和計量手段的潮流,即使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相應的環節,也多以認知性為主,極少有針對性的、綜合性強的設置課程設計、城鄉調查實習或強調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綜合性作業等,學生的工程訓練程度不足,對所學內容多停留在認知層次上,理論與實踐脫節,應用不靈活,動手能力差,很難將理論方法轉化為技能,這既限制了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也影響了學生就業技能的提高.
1.3案例教學存在較多問題,案例選擇缺乏系統性
城市地理學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緊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這也為開展案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案例來源,使得案例教學法成為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之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選用案例的時候,往往過多的考慮案例的典型性,忽視前后教學內容間的聯系,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區域的案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案例教學應有的作用,但選用不同區域的案例,由于案例的背景不同,每個案例都要花費大量時間介紹,不僅占用寶貴的教學時間,而且學生明顯缺乏感性的直觀認識,增加了其學習壓力.更為關鍵的是忽視了各章節內容上的聯系緊密、關聯性強的特點,選用不同案例,不能體現教學內容的關聯性,割舍前后章節知識間的連貫性,也掩蓋了城市地理學的系統性,學生很難通過不同區域的案例建立起各教學內容間的聯系,使案例分析大多停留在淺層次上,制約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1.4現有教材存在較多不足
目前,國內城市地理學教學多選用由許學強、周一星、寧越敏合編的《城市地理學》(第二版),該教材最大的特點在于闡述理論時,引用了大量最新學術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斷以及海量數字的整理[5],但教材仍然有不足.(1)我國城鎮設置模式多樣,這是導致學生對城鄉劃分、城市地域、城鎮人口統計相關概念內涵不清的重要原因;(2)我國有按戶籍統計和按居住地統計兩個人口統計標準,與之相關的城鎮人口、常住人口、非農業人口等既緊密聯系,又有明顯區別,有必要對其辨析;(3)雖敘述了城市產生與發展的區域經濟地理條件,但缺乏對內在機制及經濟發展水平與城市發展之間關系的解釋,而這一部分內容對于城鎮化道路的選取極為重要;(4)城鎮體系的規模、職能、空間結構互為聯系,理應對城鎮體系的概念、特征、發展機制、類型、相互作用關系系統及城市群做出系統闡述;(5)缺乏對城鄉統籌發展、城鎮化進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的闡述;(6)雖然各章節中有研究方法與手段的敘述,但較為零散,如果能將研究方法與手段作為獨立章節闡述,則效果會更加理想.
2經濟社會發展對城市地理學教學提出新要求
2.1城市地理學教學改革的時代背景
2.1.1我國亟需城鄉規劃人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和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11].一方面,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社會結構轉型不斷加速.另一方面,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不斷凸顯,長期以來的城鄉分離政策和城鄉規劃脫節導致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城鄉二元結構加深[12],工業化與城鎮化引發的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主要依靠土地等資源粗放消耗推動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模式不可持續.當前,城鎮化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13],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抓手[14],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更是將我國城鎮化列為21世紀影響世界的最大兩件事之一[15].我國提出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將城市與鄉村統籌發展作為國家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并頒布《城鄉規劃法》,編制《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等法律、規劃,以促進城鄉協同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顯然,我國亟需大量具有扎實的城鄉規劃理論和技能,能從事城鄉規劃、城鎮化與城鎮體系規劃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2.1.2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1999年,我國高校實行擴招政策.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雖然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更多的具備較高素質的勞動力,但也帶來一系列問題,如辦學條件壓力大、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脫節,造成培養的人才質量大受影響[16],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這必然制約學生的就業.自2008年以來,受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及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經濟下行壓力不斷擴大,加之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工進城務工和企業對高校畢業生提出的更高要求等,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峻.
2.2城市地理學教學改革必要性分析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由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而來,旨在培養能從事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的應用型人才.作為該專業的核心課程,城市地理學在城鎮化水平測度、城鎮化進程及資源環境效應、城鎮體系規劃、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擴展與土地利用等內容上,可供選擇的教學實踐切入點多,可操作性強,綜合訓練程度高.課程將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等理論課程與區域分析與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規劃課程有機銜接起來,并且與地圖學、GIS、RS、地學統計等技術課程聯系緊密,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起著從理論到實踐、從知識到技能轉變的關鍵環節,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培養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管理領域應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載體和平臺,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特別是實踐訓練上作用突出.但如前所述,當前的城市地理學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這與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核心地位明顯不符.因此,城市地理學教學必須緊扣時代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培養目標,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結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教學改革.
3城市地理學教學改革設想
3.1更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就城市地理學而言,其教學理念就是要樹立教學服務就業、提高就業技能、增加就業機會的思想.在教學目標上,要以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方向,在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指引下,摒棄以傳授理論為主的錯誤觀點,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為核心,以工程化訓練為重點,強化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規劃制圖能力、野外調查能力、定量計量能力訓練,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系統掌握課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達到靈活應用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關鍵能力.在師生關系上,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建立新型的人才觀念和師生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在課程考核上,更新考試模式,改變以往重理論、輕能力的局面,以考核能力為重點,弱化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考核,強化關于理論與方法應用的考核,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在考核中的占比.
3.2優化理論教學內容
應緊扣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本著“原理—方法—實踐”的主線,突出課程的實踐性與實用性.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理論教學內容:(1)城市概述部分,增加我國城鎮設置模式,為城市地域、城鎮人口統計等相關概念的講述奠定基礎;增加城鎮人口、城鎮非農業人口、常駐人口及建成區、城市規劃區等內容.結合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增加市帶縣和省管縣的優劣勢分析;(2)城市產生與發展部分,增加城鎮發展的內在經濟機制及經濟發展水平與城市發展的關系;(3)城鎮化部分,進一步充實城鎮化水平的測定與預測方法,增加城鎮化進程的資源環境效應分析;(4)增加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內容,特別是定量計量化和GIS、RS手段;(5)增加城鎮體系,介紹城鎮體系的規模結構、職能結構及空間分布之間的內在關系,系統闡述城市群的內涵、特征、類型、判別等;(6)增加城鄉統籌發展內容,包括內涵、評價、途徑、模式等,增加城鄉結合部;(7)刪除理論性過強的城市經濟區及應用較少的城市市場空間、社會空間和感應空間等,內部空間結構僅保留城市地域結構模式、CBD、開發區.
3.3構建課程內外結合的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靈活應用狀況的重要手段.城市地理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工科化”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實踐教學:(1)設置課程設計,內容可以考慮與其他章節練習緊密、綜合性強的區域城鎮體系規劃,該部分注重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2)大型課程作業(課程論文),可以考慮區域城鎮化水平的測定與預測、區域城鎮體系職能結構、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測定等,該部分以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定量計量化能力為主;(3)相關專題圖制作,如城市大中小位置分析圖、城市區位圖、城鎮體系現狀圖、規劃圖、城市建成區范圍與城市行政區域等,該部分以培養學生規劃制圖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為主;(4)城鄉區域調查,可以針對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城市發展與區域交通及經濟發展關系、城鄉結合部、城市實體地域調查等內容,該部分以培養學生野外調查相關技能訓練為主;(5)選擇優秀學生參與教師科研以及大學生科研立項,這部分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
在城市考古學、城市史學、歷史城市地理學等學科之外,還有一個關于城市研究的學科體系———城市學。該學科是在錢學森教授于1985年的倡議下建立的,不過只是作為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層次上的學科。他后來又提出“山水城市”這一概念,倡議把中國傳統的山水詩、山水詞、山水畫和中國古典園林結合起來。這樣,歷史文化的內容便包涵于城市學理論之中。近年來,我國還出現了以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的城市學,例如北京學、上海學、香港學、西安學等,這主要是受國外城市研究學術思潮的影響。其中北京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是“研究北京城市及其環境共同組成的城市綜合體的形成、演化、發展的基礎、規律和特點”,研究目的則是“為北京城市發展戰略和管理決策提供應用理論基礎和實證研究”。學者們還指出,北京學不應僅泛泛論述北京現有市域范圍內有史以來客觀存在的各種事實和現象,同時應“深刻地揭示這些現象和事實形成的原因、發展變化的機制、相互之間的關系、所反映的問題實質,以及對北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所產生的影響等”。據此可見,北京學、上海學、香港學、西安學等也包括歷史文化的內容。前所提及的城市考古學、城市史學、歷史城市地理學、城市學等學科的研究內容基本都包含文化要素。然而由于這些學科是與其他相關要素相結合對文化要素進行研究的,所以缺乏對文化要素尤其是歷史文化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的具體闡釋。很明顯,這對該領域的深入研究非常不利。為促進對此問題的進一步討論和思考,筆者特對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進行總結,主要包括:1.探明城市歷史文脈,揭示城市文化稟性與精神風貌;2.彰顯城市文化特征,為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借鑒;3.挖掘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推進城市經濟建設、文化產業與旅游業發展。城市歷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夠深化對城市以往發展規律和當前城市特征的認識,同時對于城市的和諧與持續發展有所裨益,由此可見,其究任務的繁重和作用的重大。
二、有關“歷史城市”之界定
城市歷史文化的研究對象是以“城市”為依托的,此“城市”不是鄉村聚落,必須是歷史時期形成,具有一定的發展史。這是以往常常使人困惑的難題,也是在城市歷史文化研究中必須首要明確的問題,學術界對于必須是“歷史時期”這一問題已經基本意見一致,不過對于我國城市起源的時間,學者們看法尚存在分歧。有原始社會晚期說,此觀點提出,中國城市的雛形是新石器時代后期龍山文化時期出現的古城[9]。但那時的“城”尚不具備城市的功能,原始先民筑城“所以自守也”,僅是防御性設施。《世本•作篇》記載顓頊時“祝融作市”,顏師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將貨物于井邊貨賣,曰市井”??梢姟笆小痹谖覈鴼v史上也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那時的“市”并非穩定的商貿市場,僅是以物易物的場所而已?!读w》曰:“殷君善治宮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辈贿^其中提到的“市”位置是在宮中,顯而易見并不是一般而言的商貿場所,考古學者在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發掘中亦沒有取得城中有“市”的資料和證據?!吨芏Y•考工記》記述了西周都城豐鎬的規制,其中明確提到“前朝后市”。另外,依據《周禮•司市》,周代已有專門管理市場的機構,其職能主要是“去盜”、“止訟”、“除詐”、“均市”、“平市”等。“市”有“大市”、“朝市”和“夕市”之分:“大市日昃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揆諸史實,“城市”最早出現于西周。那時,“市”已經是“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這一地理實體能夠容納不同階層人群聚居,是一個地區的核心,具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功能。由于“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者曰都”,所以中國古代的都城比城市出現早。夏朝初年夏禹所建都城陽城是中國古都學界專家論定的最早古都,遺址位于今天河南登封王城崗,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組所公布的研究結果,其年代為公元前2070年。據前述還可概知,在西周初年我國最早的城市—豐鎬出現之前,還存在一個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時期先民們修筑城址(或稱城堡)與夏商奴隸制社會時期建成都邑之漫長發展時期。
以上所述是總體來講我國城市的起源時間,而每座城市的產生年代是各不相同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學術界一般將清朝覄亡的1911年作為歷史城市研究的時間下限,對于大陸城市而言,也可以定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為與當下有關問題直接相銜接,有一些學者把時間下限定在當今亦無不可,這可以根據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具體問題而定。此外,在“歷史城市”的判別標準即“歷史城市”的定義這一問題上,可以借鑒現代城市科學的一些內容。城市科學、城市地理學都明確論述了現代城市的定義和現代城鄉界限的劃分問題。城市科學關于“城市”的主要觀點如下:城市可容納一定數量的人口;城市是區別于鄉村的社會組織形式,以非農業活動為主;城市是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圍中心的職能;城市相對聚集,以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要;城市要提供必要的物質設施以及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城市是根據共同的社會目標和各方面的需要而進行協調運轉的社會實體;城市具有繼承傳統文化,并加以綿延發展的使命。而城市地理學則將“城市”定義為:城市是有一定的人口規模,并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種特殊形態。城市科學和城市地理學都認為現代城市須聚集一定數量的人口,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具備多種功能。
反觀城市史學界對“歷史城市”的定位,這樣的具體內容在其論述中比較缺乏。有的學者描述“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還有的學者指出:“城市是人類聚落的高級形式,也是區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敝袊臍v史城市學者常運用一種看似無奈的歷史城市標準:凡歷史上曾作為縣一級政府駐地的聚落,即為歷史城市。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先生曾對這一標準提出批評,陳先生指出,“歷史城市”的確定采用這種行政標準明顯有問題。20世紀40年代初,陳先生曾在江西東北的一些地方居住過,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進行說明。有一座非常小的橫峰縣城,當地有民諺:“小小橫峰縣,兩家豆腐店,堂上打屁股,四門都聽見?!比欢驗槭强h治所在地,橫峰被列為“歷史城市”??墒蔷嚯x橫峰不遠的景德鎮,只因不是縣政府駐地則被稱為“歷史集鎮”,即便其是“四大名鎮”之一。漢口作為明清時期武漢三鎮之一,雖然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才成為縣一級的夏口廳,從漢陽縣管轄下脫離出來,但是馬正林教授在其著作《中國城市歷史地理》中卻將漢口與漢陽、武昌并列為歷史上著名的地方城市進行論述,陳先生充分肯定了這一做法。不過,馬正林教授此舉依然是按照行政等級確定“歷史城市”,因為到清代末年漢口畢竟升為縣級行政建置,馬教授在書中也并未確立一個既具學理性又切合實際的歷史城市判定標準。
根據以上所述,本文參照現代城市科學的現代城市定義,結合我國歷史上城堡(城址)、都邑(都城)、城市發展演變史實,來界定我國的“歷史城市”,具體為:我國的歷史城市,是從西周建立以來由軍政衙署、商肆集市、官邸民宅、手工業作坊、壇廟庠塾等五類功能性設施組合形成的擁有較多官民集居之大型地理實體。城市作為一定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功能。上述界定雖然沒有要求“歷史城市”具備縣級以上治所或分封時代王國以上都邑的條件,不過卻要有軍政衙署,也就是具備行使統治管理職能的機構;對容納的人口數量和聚落規模沒有定量規定,卻有定性要求;雖然沒有強調必須有城墻,但是指出必須有軍政衙署、商肆集市、官邸民宅、手工業作坊、壇廟庠塾等設施,也就是說不管城市級別高低、規模大小,為發揮城市的作用,必須“五臟俱全”。
三、關于城頭山古城址并非中國最早的城市問題
前曾述及我國學術界由于對“歷史城市”的判定標準認識角度存在差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出現了很多不同見解。有的觀點指出“中國城市是與西方城市平行發展起來的,已有五千多年歷史”;還有學者認為我國最早的城市是距今約6000年前的湖南城頭山古城址,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將這一見解展示出來,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較大的反響。然而,城頭山古城址是否為我國最早的城市,尚需探究。筆者堅信此說不確,特就此問題進行論證。
(一)湖南城頭山古城址是否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古城遺址尚需深入的考古發掘和研究論證1991年12月,我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位于湖南北部澧縣車溪鄉南岳村的城頭山古城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根據當時的測定其年代距今約4600-4700年。早于河南安陽后崗古城址、登封告城鎮王城崗古城址和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古城址等,因而曾被學者論定是我國最早的古城址,而且被評為199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然而,1995年河南鄭州西山發現了一座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晚的古城遺址,約距今4800-5300年,還有文章指出其年代據C14測定為距今5450-4970±70年間,其筑城年代比城頭山古城址早,為已知年代最早的一處版筑夯土城址??墒?,湖南的考古專家后來又對城頭山古城址進行了幾次發掘,提出其城墻修筑過四次,而第一期城墻的建成時間距今約6000年。這樣,我國最早的古城址就被論定為湖南城頭山古城址。不過,我國史前古城址的考古發掘工作還有很大的開展空間,尤其是在中原發現為時更早的古城址的可能性很大,因而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古城遺址是否為湖南城頭山古城址尚需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和更深入的研究論證。
(二)新石器時代古城址并非城市按照當今城市科學權威的意見:城市是聚集了一定數量的人口,以非農業活動為主,承擔一定地域范圍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職能的地理實體。這是城市的基本性質和特征,那么歷史時期的城市同樣應該具備。但是,“城”雖在原始社會后期就已經產生,但是那時建城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慮和防御的目的。同時這類古城址規模都不大,例如前述城頭山城址,其平面略呈直徑310余米的圓形,面積約7.6萬平方米。并且這些古城址都以窖穴、房屋為多,還有墓葬、陶窯等,功能性設施很單一。一系列考古研究成果表明,這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城址還只是原始先民居住的具有防御功能的聚落,而并非城市。西周的都城豐鎬當是我國最早的城市。
四、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內容
城市歷史文化研究包含的內容很廣,涉及的時段也很長。一座城市產生以來,在該城市及其附近地區發生并與之相關聯的文化事件和現象以及遺留的文物遺跡均在其研究范疇之內。筆者提出幾點原則性意見,以促進城市歷史文化研究領域的發展。
(一)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基礎城市歷史文化研究要充分關注城市興起和發展所依存的地理環境與伴隨城市興衰演變所產的環境變化;另外須緊密結合城市考古學和城市史學的研究成果以及城市科學有關當今城市發展動態與未來發展的新理念、新動向。唯有如此,方可使城市歷史文化研究具有深厚而廣泛的根基和前瞻性動力,從而使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既處于學術前沿,具有創新性,又符合時展需要,有用于世。
(二)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進行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第一層次,屬基礎性的,也就是探討城市所在地區的地域文化。我國歷史綿延數千年,國土面積廣闊,由于歷史進程的差異和自然環境的不同,地域文化十分豐富。就其大者而言便有齊魯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吳越文化、三晉文化、滇黔文化、荊楚文化、閩臺文化、嶺南文化、隴右文化、新疆西域文化、青藏高原文化、關東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地域文化區。盡管這些文化區都是華夏文化體系的組成部分,可各有區別于其他的鮮明特色。所以城市歷史文化研究須注意:城市形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區,其歷史文化便都一定程度帶有該地域文化之烙印。另外還要明確,在不同地域文化區內,其文化狀況又有更下一級的分異。以三秦文化區為例,陜南、陜北和關中三個不同區域的文化就明顯有差異。屬于長江水系的陜南秦巴山區,巴蜀文化和荊楚文化對其影響更多一些;晉北文化和蒙古草原文化對陜北黃土高原地區的文化影響更大一些;而關中地區則為長安文化涵蓋的地域范圍。所以,在西安城市歷史文化研究中,便應當注重研究三秦文化尤其是長安文化及其對西安城市文化的影響。而武漢城市歷史文化研究便要結合荊楚文化尤其是江漢平原之地域文化。在三門峽地區,因屬中原文化大區內之河洛文化亞區,還屬河洛文化亞區之虢文化區,所以應把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和虢文化結合起來分層次進行研究。第二層次,屬主體性的,也就是探索城市區域內與城市發展相關的各種文化現象及其嬗變。不僅包括現存的,而且包括歷史上出現但現在只有遺跡和余韻的;既包括物質文化,也包括非物質文化。就其大者而言有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包括建筑設計與施工技術、城市規劃等)、服飾飲食文化、禮儀文化(包括倫理道德和祭祀活動等)、歌舞競技等。第三層次,屬升華理念性的,也就是研究制度文化和理論觀念等。即以第一、第二層次研究為基礎,把城市所屬地域文化和城市主體文化相結合,進行理念層面的總結和提煉,從而取得更深入的認識,獲得理論性成果。以城市規劃為例,既要厘清陳明歷史上的規劃內容和實施情況,也應揭示闡明古人制定該規劃的指導原則和思想觀念。應當加強探討城市歷史文化的理論問題。這一理論研究工作與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第三層次是兩個范疇。倡導對城市歷史文化主體部分相關問題進行升華性研究,僅是研究具體歷史文化現象和事件。此處則是倡導對城市歷史文化這一學術領域整體研究工作進行理論探索,其目的是促進這項當前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以期該領域理論性的探索取得突破性進展。
五、關于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理論問題
Abstract: the city is a kind of human activity effect is strong landscape, its internal material flow, energy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population flow, very a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erious disorder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urban landscape inflation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contradictions of shrinking broken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urban morpholog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urb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research hot spo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ecology view of urban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ecology connotation, the urban landscape overall planning and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method and wa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landscape;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 P9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當今世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生態學隨之迅猛發展,成為時代背景。在這樣的生態浪潮激蕩下,城市景觀結構研究成為了城市地理學和城市規劃研究的核心內容,傳統的城市空間結構著眼于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規劃學的脈絡而展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景觀生態學在城市景觀領域的研究逐漸興起,它引起了對描述、解釋和規劃景觀結構的傳統方法的重新思考,也為城市空間結構研究的傳統研究和科學交叉提供了新的視角,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景觀規劃理論原則上的指導,甚至為景觀規劃的研究與實踐提供方法論。
一、景觀與景觀生態學的概念分析
景觀生態學中景觀(Landscape)概念的引入將地理學家采用的表示空間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態學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方法結合起來。弗曼(1995)對景觀的解釋是由相互作用的重復出現的生態系統或土地利用類型的空間鑲嵌組成的異質區域。它具有空間異質性,是實在的地理實體,即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統整體。
景觀生態學是1939年由德國地理學家C.特洛爾提出的,對其最簡單的表述就是研究在一個相當大的區域內,由許多不同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即景觀)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協調功能及動態變化的一門生態學新分支。它給生態學帶來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由此應運而生的“生態景觀”強調重視景觀的生態效益、利用綠色景觀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等。
城市景觀整體規劃特征
從景觀生態學的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類干擾為主的景觀,是一種連續的景觀,城市主體的研究以城市地域社會為對象,探討人類活動與城市的互動關系。
總結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成果不難發現,城市景觀綠化是對城市公園系統、綠地系統和城郊風景區的規劃與管理,城市是其對象與主體。城市景觀格局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城市景觀組分類型中以高密度的人類活動為主體,強調以人為本,突出人性化原則;其次,城市景觀組分的空間分布主要受人類有目的的規劃、建設、活動的決定性影響;第三,城市景觀組分的內涵性重組和外延性擴張行為非常頻繁;第四,城市景觀組分的鑲嵌性分布特征十分突出,相互之間的功能聯系一般通過發達交通系統中的能流、物流和人流來實現;最后,城市景觀具有生態脆弱性和破碎性,城市景觀主要靠人為輸入或輸出不同性質的能量和物質來協調和維持,變化極快且對人類調控存在高度依賴性,城市功能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類活動失調,就很容易導致城市生態衰退。另外,城市交通系統網絡將城市切割成許多大小不等的斑塊,城市景觀要素斑塊之間及其與城市外部之間的,與人類活動相關的能量和物質流同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觀中的“自然”生態過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觀生態連通性,就成為維持城市景觀生態過程和環境功能的基礎。
三、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的內容與設計原則
李團勝(1998)認為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的內容應該包括環境敏感區的保護規劃、綠色空間體系規劃以及城市外貌與建筑景觀規劃。由此總結生態規劃主要包括如下內容:收集和調查城市景觀生態的基礎資料:對城市進行景觀生態分析與評價,即從景觀生態學角度分析城市景觀的要素、結構、功能,這是做好景觀生態規劃的基礎性工作;擬定城市景觀生態規劃;最后,提出合理城市規劃的原則,對城市空間及景觀布局進行合理規劃。
城市景觀是一系列生態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與功能的整體,在規劃中應把景觀作為一個整體單位來思考和管理,實現優化利用。此外,在城市景觀規劃中應遵循合理安排城市空間結構,相對集中開敞空間,組織和諧的土地利用,保持和恢復景觀生態過程與格局的連續性,維護自然斑塊之間的聯系,以綠色生態空間體系建設為中心的保護環境敏感區等規劃原則。
城市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
從方法論的角度上看,城市景觀生態規劃是就對景觀中一系列的生態進行整合規劃,此種整合是在整體和生態設計觀念基礎上的創造。與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偉大理想不同,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對現成結構的把握及改良,此種思想與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理想不謀而合。
在整合理念的基礎上進行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總目標是改善城市景觀結構與功能、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促進城市景觀的持續發展。具體有如下目標:①生態穩定性。即維持城市景觀的生態平衡,景觀的結構功能保持一致性和連貫性。②通達性。有效地確保城市生活的方便,各斑塊間有廊道共同,交通易于到達。③舒適性。從自然生態和社會心理兩個方面去創造一種能融合技術與自然于一體的理想環境。④美觀性。通過景觀規劃使景觀結構適量有序又富于變化,符合大眾的審美要求并富含文化特征。
五、總結
現代城市景觀是文化和自然的載體,它在百年間的歷史演進中,承載著民族藝術追求、實用性理念與時尚精神。在突飛猛進的城市設計浪潮,沖擊著現代城市的景觀設計的迅速發展,它將對未來全球化的城市景觀設計的形成和趨勢產生重大影響。本文結合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進行城市景觀的規劃與設計,構建現代城市景觀結構生態優化模式,對于指導城市空間結構的改造和重建過程,以及維護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秀珍 肖篤寧著:《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1995年 第2期 維普資訊網。
1957年,城市地理學家戈特曼(Gottmann)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名論文――“大都市帶:美國東北海岸的城市化”,并由此開辟了城市地理學的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在這之后國外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展開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并衍生出一系列相關概念:都市區、都市(城市)帶、大都市帶(都市圈)、都市連綿區。這些概念與城市群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都市區(Metropolitan Area)是一個以中心市及與其保持密切社會經濟聯系的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縣、市共同組成的具有城鄉一體化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都市區的概念可以超越市區界,往往是跨城市行政區的區域聯合。如果有幾個彼此鄰近的大中城市作為中心或其中心市是一個百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可稱之為大都市區。
在發展中國家,與都市區概念類似的是麥吉(T.G.McGee,1991)提出的所謂的Desakota區域。加拿大地理學家麥吉(T.G.McGee,1991)在對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進行長期研究后,創造了“Desakota”(“城鄉融合區”)一詞。將其定義為“沿大城市核心間的交通走廊延伸的農業活動與非農業活動高度混合的地域”。Desakota這種亞洲獨特的新型城市化區域,在形態上類似于西方的大都市區,但它的空間結構特征和發生機制與西方存在差異。
雖然都市區在我國沒有相應的地域劃分,但城市功能地域是存在的。對應于西方都市區概念,1987年周一星提出建立“城市經濟統計區”,其界定方案為:
1.城市市駐地非農業人口20萬人以上的城市可作為中心市;
2.劃入的鄰接地區以縣域為單元(因為統計資料易取得),其標準有三,一是全縣(含縣級市)的GDP中非農產業占75%以上,二是全縣實有勞動力中非農勞動力占60%以上,三是與中心市毗鄰或與滿足以上兩條件且與中心市毗鄰的縣(市)相鄰;
3.如果一縣(市)能同時劃入兩個都市區則確定其歸屬時主要依據行政原則(即視其行政歸屬而定),同時結合聯系原則(即視其與哪一個中心市聯系強度大而定)。
大都市帶就是以都市區為基本組成單元,沿著特定軸線發展的巨大多核心城市系統,是城市化高級階段的產物。大都市帶具備以下特點:1區域內有比較密集的城市;2由存在著各種形式的密切交互作用、空間形態相連的多個異質子系統(都市區)構成;3擁有便捷的交通走廊(Corridor);4是國家的核心區域,具有樞紐功能(Hinge)和培養器功能(Incubator)。
周一星(1991)歸納了都市連綿區形成的5個必要條件:1.具有兩個以上人口超過百萬的特大城市作為發展極;2.有對外口岸;3.發展極和口岸之間有便利的交通干線作為發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兩側人口稠密,有較多的中小城市;5.經濟發達,城鄉間有緊密的經濟聯系。
周一星在1988年的夏威夷國際會議上,提出中國東南沿海已經形成了兩個都市連綿區,即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含港澳)地區,并認為遼中南、京津唐、山東半島和福建沿海也有都市連綿區的雛形或形成的潛在可能。
都市(城市)帶或稱都市(城市)聚集帶被中國城市地理學界的學者較多使用,是指以若干地域相鄰,經濟聯系較為緊密的城市為結點;空間分布與產業分布以沿交通干線分布為特征的帶狀城市組合形式。當都市(城市)帶內各城市規模進一步發展,城市實體空間相接或幾個不同都市(城市)帶隨著不斷地發展逐漸連為一體,就形成了更高層次的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因為在我國常以中心城區指代城市,而都市(城市)帶并非城市建成區的連片,為了不引起混淆,筆者認為叫做都市帶更好。
關于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 或Urban Cluster)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具有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類型和等級規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一個或兩個超大或特大城市作為地區經濟的核心,借助于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綜合運輸網的通達性,以及高度發達的信息網絡,發生與發展著城市個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姚士謀,2001)。
筆者認為城市群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城市群包括都市帶和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此時都市帶和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都是城市群的一種特定類型,前者可看作是城市群的低級形態,后者是城市群的高級形態。狹義的城市群指介于都市區與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的一種城市組合形態,相當于都市帶。此時,城市群或都市帶可認為是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的一種低級地域結構。因為從人口規模看,即使較成熟的城市群也只達到后者的1/3~1/2。此外,在交通網絡的規模、經濟地理網絡的發育程度、城鄉一體化水平等方面城市群或都市帶與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都不能相提并論。其與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的曲別還在于前者更強調城市的密度和空間組合形態,它可以由若干個中小城市的組合,不一定有十分突出的中心城市,而后者則是以特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體系比較完整的城市復合體。姚士謀等(2001)提出的城市群的概念沒有將都市區與大都市帶(都市連綿區)作明確的劃分,可以認為是較為廣義的概念。
中國的城市群問題研究應該像西方一樣建立在嚴密的學術概念之上,因而對相關概念加以辨析和澄清,對研究的對象首先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無疑就成為首要的工作。
參考文獻:
[1]Jean Gottmann. Megalopolis: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 1957,33:189-220
[2]姚士謀,朱英明,陳振光.中國城市群[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012-0038-03
一、引言
城市總體規劃是專業指導委員會確定的核心專業課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法定規劃中居于核心層面的規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在城市規劃專業教學體系中處于整體集成和綜合檢驗的地位。由于能夠將多門相關專業基礎課程的知識融會貫通到該課程的教學中,因此內蒙古工業大學教研組申請《城市總體規劃》為精品課程。獲批后以該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內蒙古工業大學通過調整課程體系設置、改革教學方法等手段,將區域規劃、城市經濟運行、行政管理等相關知識融入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教學中,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與構架,實現該課程與前置和后續課程的有效銜接,廣泛拓展學生專業知識,對學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城市規劃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與特征
(一)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
內蒙古工業大學的城市規劃專業設立于2002年,現行教學體系建立在建筑學大平臺之上,課程設置采取2+3的培養模式。城市規劃專業一、二年級專業課程設置與建筑學專業的課程設置較為接近,進入三年級之后逐漸開設城市規劃專業課程,形成以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發展史等理論課和城市規劃設計課程為核心的教學體系。其中,城市總體規劃開設于第七學期,共108學時,采取真題真作和真題假作的方式,完成一個小城鎮的總體規劃編制。學生通過現場調研、基礎資料搜集整理、分析預測、方案設計、圖文表達、方案匯報等學習過程,將前期有關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和城市經濟學等課程的知識應用于規劃實踐,培養學生熟練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綜合知識進行方案設計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學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如表1所示,城市規劃理論課程開設時間與教學內容均與規劃設計課程相配合,注重與規劃設計課程的前期調研環節、基礎資料整理分析、規劃預測等內容的有效銜接。城市總體規劃的前置課程有:城市規劃初步、城市規劃原理、中外城市發展與規劃史、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地理學等,分別開設于1~3年級;與總體規劃課程同時開設于第七學期的課程有:城市經濟學、城市市政工程規劃等;后續課程有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師業務實踐和畢業設計等。
(二)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
1.系統性
城市規劃課程設置采取“2+3”的培養模式,前兩年的課程設置與建筑學專業基本相同,從第五學期開始開設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發展史等城市規劃專業理論基礎課,為后續城市規劃設計課程奠定先期理論學習基礎;第六學期開始開設規劃設計課程,轉入城市規劃設計學習階段。這種從“建筑初步”、“城市規劃初步”到“建筑設計”再到“規劃設計”的課程設置方式,遵循了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的規律,符合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規律,系統性較強。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建筑學專業訓練后,具有一定的空間把握和形體塑造能力。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學習居住小區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間穿插城市設計及景觀設計內容,課程設置也是由簡及繁的漸進式、系統性教育方式。
2.綜合性
內蒙古工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置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以復合型人才培養為核心,是基于其建筑學院學科特征和城市規劃專業辦學特點而產生的具有專業稟賦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城市規劃專業知識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學習建筑學、城市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等領域的知識。
按照這個培養方案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和景觀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較強,畢業生可從事規劃設計、規劃管理、建筑設計、建筑咨詢等工作,就業面較為寬泛。
3.實踐性
城鄉規劃學科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城鄉規劃教育也是圍繞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綜合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以專業課為核心,學科基礎課和實踐教學為輔助,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包括總體規劃在內的規劃設計類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課程題目的選擇、教學過程安排和作業成果制作,均模擬實際項目運行過程,讓學生盡早在實戰中融匯專業知識,增長實踐技能。
三、總體規劃教學方法探索
(一)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城市總體規劃與其他學科基礎課高度關聯,所學相關內容易于在城市總體規劃教學中得到綜合應用,改善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教學效果,對于提高城市規劃專業教學水平、提升專業影響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倡導選擇合適題目 “真題真作”或“真題假作”,以學生為主體,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性、自主性學習,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積極參加專題研究,將學習成果作為實踐項目的組成部分,實現課堂教學與社會服務的有效銜接。
真題性題目選擇,能夠將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科研活動有機結合,依托實踐項目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解決相關理論課程相互獨立、缺乏實踐支撐的問題,學生在生產實踐中得到真實的訓練,運用多學科相關知識解決城市問題提高了對城市綜合性的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做到對其他相關課程的有效銜接和專業知識領域的拓展。
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擴大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大膽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開放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等方法,建立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多項交流的教學平臺。
城市總體規劃教學中,突出實踐與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發現問題,養成以問題為導向,運用所學習的相關知識進行專題研究,主動查找文獻、解析案例、探索解決方法的良好學習習慣,全面鍛煉學生的調查、分析、研究、規劃和表達能力。
將教學成果作為實踐項目成果的組成部分,鼓勵學生參加實踐項目,成為實踐項目的組織者和設計者。從現場踏勘、基礎資料收集整理、現狀分析、方案設計、成果匯報等各環節均由學生作為主要完成者,全面鍛煉學生的基礎調研、方案設計、組織協調和圖文表達能力。實踐環節的參與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專業特征的認知程度,加深了對城市的理解和對城鄉規劃學科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方法
城市總體規劃涉及城市經濟、社會、文化、交通、等許多領域,綜合性較強。與此相適應,目前開設的其他學科類課程有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城市經濟學、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等課程,作為總體規劃課程學習的輔助。課程開設時間與教學內容均與規劃設計課程相配合,注重與規劃設計課程的前期調研環節、基礎資料整理分析、規劃預測等內容的關聯銜接。
通過《城市地理學》的學習,培養學生宏觀區域分析能力,為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提供區域和城鎮體系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冻鞘薪洕鷮W》課程教學中注重城市經濟學基礎知識和城市規劃分析預測方法的講授。通過《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我國城鄉規劃法規體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規劃管理的內容和方法。通過《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規劃》等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了解總體規劃中城市市政方面的知識,并為總規課程的學習提供技術支撐。
通過交叉學科知識的學習,實現專業知識的銜接與拓展,引導學生分析研究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各類社會現象和城市問題,為城市總體規劃階段《專業調研》中的基礎資料收集、整理、分析提供理論支撐及方法,并與《社會綜合實踐調查研究》等實踐環節相配合,讓學生了解城市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為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人口、城市化、經濟分析預測等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論基礎。
(三)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
傳統的“滿堂灌”授課方式難以應對信息化時代對課堂教學方式的沖擊,城市規劃教學中的理論課程講授需要具有靈活性和啟發性,要引導學生學習相關學科的已有理論成果,關注城市發展中的新問題、新現象,不斷開拓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本次精品課程建設中,為達到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內蒙古工業大學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以及改革。
第一,引入實踐案例的教學方式方法。以經典案例評析為依托,講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基本內容、方法和編制程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直觀、便于理解的實際案例分析深化理論知識學習。
第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隨著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和便捷化,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傳統講授式的課堂方式很難滿足學生獲取知識多樣化的需求,教師需及時改革教學模式,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更直觀地通過圖片、視頻介紹規劃案例。
第三,課堂中引用并推薦恰當的閱讀書目和資料也是增強學生興趣的有效方式之一。設置熱點問題討論環節,教師引導并鼓勵學生自主完成資料查閱和問題分析,以課堂分組討論或小論文的形式完成。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從社會經濟發展、區域地理背景等多個方面深入分析問題的成因,擴寬了知識面、培養了邏輯分析能力,不同學科視角和研究方法對城市要素的分析成為學生完善規劃設計構思的基礎。
第四,開展專題研究教學。按照城市總體規劃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需求,增加有關區域分析、人口、城鎮化和產業分析預測、環境生態保護建設等專題講座,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根據城鎮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分析手段和方法。
(四)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
由于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規劃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對多重目標模式和多重行為主體利益關系的協調,一個合格的規劃師應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扎實的基本功和廣博的知識,并具備較強的協調溝通能力和持續的規劃創新能力,因此城市規劃教育中應更加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總體規劃教學中,通過現狀調查、現場踏勘、資料分析、方案討論、成果制作等途徑,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首先,城市總體規劃綜合性較強,教學中將多學科知識貫穿其中,引導學生熟悉現狀、認真進行現場踏勘、方案構思和多方案比較,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功和知識獲取能力。工作中不斷更新觀念,迅速吸收新知識,獲得新信息,沖破傳統物質空間形態規劃的束縛,從城鄉的空間布局、經濟功能、生態環境、社區結構、文化氛圍、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其次,應具有較強的協調溝通能力。一個好的規劃一定是設計團隊集體創作的成果,創作過程中經常要協調各種關系,因此協調溝通能力成為規劃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城市總體規劃課程中,應通過各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溝通、團隊協作能力。
再次,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傮w規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圖文表達能力。教學過程中,現狀調查、初步方案構思和最后方案都要求學生匯報,匯報過程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準確、熟練地表達出規劃意圖。由于總規編制中的文本和說明書撰寫要求較高,這也鍛煉了學生的文字處理能力;而草圖和最終成果制作,也鍛煉了學生的圖文處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結語
城市總體規劃是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在城市規劃專業教學體系中處于整體集成和綜合檢驗的地位。借助城市總體規劃精品課程建設的契機,通過課程體系的完善、教學方法的改革,及時轉變教學思路,將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社會經濟類課程與城市總體規劃課程實現更好的銜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產、學、研、用相結合,增強城市規劃的專業特色。
[ 參 考 文 獻 ]
[1] 楊光杰.城市規劃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規劃師,2011,10(27):111-114.
[2] 顧鳳霞.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59-62.
從另一角度看,微區位研究涉及共性和個性研究兩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城市空間、環境結構、區域場勢等背景基礎研究,后者則結合區位主體的自身性質,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城市商業微區位關聯效應研究探討不同主體的區位選擇特征。本文以商業區位研究碩士論文為切入點,探討區位關聯問題;其中既包括區位關聯本質、形成機理等共性的探討,也對商業區位中的關聯類型及其特征、不同關聯類型間的相互聯系等個性問題進行分析。
首先,從邏輯實證主義角度入手,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手段,利用MapInfo制圖功能,對商業研究樣本進行空間定位,直觀反映出不同商業行業的空間分布特征;并結合Excel、SPSS10.0等通用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從中觀層面對各商業行業研究樣本進行系統、高效的研究分析。
其次,以結構主義方法論為指導,從城市空間結構、商業網絡結構的背景入手,通過對微區位共性研究的背景影響因素探討,研究分析在城市空間,這一差異場勢平臺下,商業區位的空間分布特征。并引入經濟學中的外部經濟理論,對區位關聯的本質及形成機理進行理論分析。
再次,在共性研究的基礎上,同樣注重個性研究。不同區位主體,其區位選擇特征也不同,不存在超脫于主體的共同區位理論。盡管本文僅以商業為研究對象,但不同商業行業間,在經營門檻限制、店鋪規模、行業自身空間結構等內容上依然存在較大差異。研究注重案例收集,在對微區位關聯類型進行劃分時,通過對同類案例的分析,歸納總結不同關聯類型的特征表現,探討各關聯類型間的發展聯系。避免與實踐脫節、實用性差等研究缺陷,進一步加強本研究的實際指導意義。
最后,關注現代居民消費行為特征,從人本主義角度,研究不同亞文化人群消費行為差異所引起的商業微區位關聯現象。一方面,對亞文化人群密集區域周邊的不同商業區位關聯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對已具備一定規模的商業中心(街),因主體消費群的社會文化類型不同,所引起商業中心(街)購物消費文化差異,而最終導致新入駐商家文化定位的關聯效應也進行了探討。
商業區位研究,相對于其他區位主體研究,較為成熟。但以往商業區位相關研究多為對傳統區位理論的驗證與補充,或利用商業經營理論,對商鋪區位選址過程進行探討。其中較注重碩士論文商業集聚效應對區位選擇的影響分析,對于城市微觀環境下各商業經營單位由于經營內容、行業性質、銷售特征等引起的相互聯系及其空間區位效應尚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以人本主義方法論為指導,從消費者購物行為偏好入手,借鑒近年來城市地理學及區位論研究中科學、有效的研究方法,結合不同商業行業區位選擇特征,試圖較為深入、全面地探討商業區位關聯效應這一論題。
③《三秦都市報》:西安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出爐.http://
/,2014-03-26.
④《西安晚報》.西安2015建成國家森林城市,2017森林覆蓋率50%.
http:///, 2012-12-06.
參考文獻:
[1]高向東.大城市人口分布變動與郊區化研究――以上海為例[M].上海:復旦大學出
版社.2003.
[2]高琳.西安市居住郊區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芒福德.城市發展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根特城市研究小組.城市狀態:當代大都市的空間、社區和本質[M].北京:中國水利
水電出版社,2005..
[5]劉新靜.改革開放以來上??臻g文化變遷研究[J].藝術百家,2011(6).
[6]《西安城區變遷地區集》編纂委員會.西安城區變遷地圖集[M].西安:西安地圖出
版社,2014.
[7]Charles Waldheim.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6.
[8]Stan Allen. Mat Urbanism:The Thick 2-D[M]//CASE:Le Corbusier’s Venice
Hospital and the Mat Building Revival, 2001.
[9]楊銳.景觀城市主義在工業廢棄地改造中的應用――以美國馬薩諸塞州軍事保護
區的景觀再生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08(10).
[10]葛舒眉,張京祥.優雅地存在:景觀都市主義視角下的河流復興[J].國際城市規
劃,2012(3).
[11]楊銳.景觀都市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中國園林,2009(10).
[12]Mingione.E.The new urban poverty and the underclass: introdu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and Region Research,1993(17).
[13]蘇勤,林炳耀.我國新城市貧困問題研究進展[J].中國軟科學,2003(7).
[14]邢蘭芹,王慧,曹明明.1990年代以來西安城市居住空間重構與分異[J].城市規
劃,2004(6).
[15]暴向平,薛東前,劉溪,等.基于多尺度的西安市新城市貧困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29(1).
[16]余佳,丁金宏.大都市居住空間分異及其應對策略[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社
版) .2007,39(1).
[17]王東升.試論城市空間結構演化機制和我國大城市空間優化模式[J].青島理工大
學學報.2013,34(2).
[18]Wu F L. China's changing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mor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Urban Studies,2002, 39(7).
[19]李利民.西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報解讀[EB/OL].西安市統計網.
http:///ptl/def/def/index_923_6225_ci_trid_102242.htm.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兩大基本分支學科之一,在教育部頒布的學科專業目錄中,人文地理學是三個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中國科協從2009年開始開展學科發展研究,在地理學學科發展研究中,地理學家指出“明確人文-經濟地理學學科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人文―經濟地理學的科學地位得以進一步明確和鞏固,這既體現了地理學學科結構的客觀要求,也充分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別是高師院校在課程設置、課程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實踐環節、教學觀念等方面并未真正凸顯人文―經濟地理學的核心地位。因此,高師地理科學(師范)專業面對中學新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現實,加強高師人文地理學課程建設顯得尤為迫切。
一、高校地理學類專業人文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與中學地理課程體系脫節
目前高校特別是高師地理科學專業課程體系中,重自然輕人文―經濟,與中學課程內容脫節嚴重。(1)自然地理課程,所占課時偏多,人文地理課程比重偏低;(2)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課程截然分開,忽視了地理學的統一性、區域性特征,如中國自然地理、中國經濟地理等;(3)部分自然地理過于專業化,如地質、水文、土壤、植物以及氣象等教材的內容過多過深,許多內容與中學教學內容關聯度很低;(4)在中學地理新課程內容體系中,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已超過60%,除傳統的農業、工業、交通、貿易等內容外,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城鄉規劃、文化地理、休閑地理等內容增加,而目前高校人文地理課程開設過少,明顯薄弱,如重慶兩所有地理科學專業的高校,西南大學專業必修課程801課時中人文地理類占22%,專業選修課程設計692課時,人文地理類占13%;重慶師范大學專業課程中自然地理類課程課時占專業課總課時的70%以上。
2.人文地理系列課程及內容體系不適應基礎地理教學改革的需要
當前,高師人文地理類課程內容在時代性、實踐應用性與基礎地理教學內容的契合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缺陷,教學內容的“陳舊、混雜、空洞、盲從”比較突出,導致與中學教學內容脫節,不能很好滿足中學地理教學改革的需要。(1)內容、資料相對陳舊,反映當今科學發展和實踐的最新成果不足,缺乏時代感,這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密切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極不適應;(2)大學教材內容與中學教學內容分裂,如經濟地理學內容與區域經濟學無異,而中學新課程改革涉及的必修內容主要是產業活動與地域聯系、地理環境與人類(經濟)活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等;(3)教材內容盲目追逐國際熱點,機械照搬國外課程內容,抽象深奧理論的翻譯與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的內容太多,而輕視我國數十年人文―經濟地理理論研究與實踐成果,這必然削弱其實踐性;(4)人文地理學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結合關系,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研究應貫徹始終,但一些大學教材內容多是諸多內容的混合雜糅而不是有機綜合,或“分支拼盤”,或人地關系中心論題不顯,以致于學科特色盡失,從而導致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無所適從”,出現“人文地理學到底是不是地理學”的疑問也就很自然了,同時還導致人文地理學與其后續區域地理內容體系脫節,其理論基礎課程的作用也被削弱。
3.人文―經濟地理實踐課偏少,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人文―經濟地理類課程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均較強的特點,實踐性課程理應成為高校地理科學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在人才培養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師院校的現行課程體系,基本上仍然屬于重理論知識傳授,輕能力的培養;重必修課,輕選修課;重理論,輕實踐的課程設置,表現為理論課程偏多而實踐課程薄弱,缺乏能力訓練。部分學校由于多種原因,不開設野外實習課,大部分高師院校更沒有設置獨立的人文地理實習課程,致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僅是一些死教條、死知識;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沒有學深、學透,很難適應中學常規教學以及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需要。如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新培養方案中僅有自然地理類課程和綜合實習而沒有人文地理實習。
4.人文地理課程實施觀念和教學方法改革滯后
地理科學專業人文地理系列課程設置中,培養實際需要的理論知識和能力訓練的課程太少,甚至某些培養中學教師必備能力的課程根本沒有。有些課程設置,如選修課不是從學生需要或培養目標考慮,而是從教師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來設置課程,整個課程缺乏務實的內容,學生缺乏足夠的能力訓練。人文地理學教學中,重接受學習輕發現學習,即重視教師向學生傳授系統知識,重視學生存儲知識和積累信息的能力,教學方法則過多地采用單一傳遞、講授、灌輸的方式,多元啟發式教學應用缺乏,因而,導致學生探究與發現能力以及實踐與創新能力不足。
二、高師地理科學專業人文地理系列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的優化
1.修訂地理科學專業培養方案,科學架構人文地理學課程體系
修訂高師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真正確立人文地理學作為地理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地位。首先,將人文地理學通論、經濟地理學作為主干專業必修課程;其次,為了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圍繞中學新課程標準對應開設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鄉村地理學、旅游地理學、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課程;同時,應將人文地理系列課程教學分為理論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以突出課程的實踐教學地位,鑒于課時及經費等實際情況,人文地理系列課程可以聯合進行實習,并在培養方案中體現“人文地理系列課程實習”課程設置。
2.改革優化理論教學內容,創新人文地理學通論內容體系
針對目前地理科學專業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應堅持經典與現代結合、基礎與前沿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國際與國內結合、教學效果與學習收益兼顧、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對接等原則進行課程理論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人文地理學研究以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為主線已成共識,因此,人文地理學課程內容改革應該圍繞以下主題:人地關系概述(理論、內涵、地理學研究重心)、各種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研究(經濟、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從四個方面展開:①地理環境對各種人類活動的作用規律分析,突出地理環境的基礎性作用,②地理環境作用下的各種人類活動空間分異規律,③各類具體人類活動區位規律,④各種人類活動空間變化趨勢等,各種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沖突與協調。
其中,人文地理學中的經濟地理學內容體系可架構為:(1)人類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結合關系即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布局體系或經濟活動的區位與空間組織是其研究對象;(2)經濟活動區位因素分析(自然、技術、社會條件、經濟基礎、文化背景等);(3)企業區位規律;(4)經濟部門區位規律:經濟部門差異與區位因素時空變化的交互作用分析,包括農業區位、工業區位、服務業區位;(5)經濟活動空間結構:產業部門差異與區位因素時空差異及其動態演變必然導致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包括區域空間結構模式、區域空間結構演變規律等;(6)經濟區域與區域協調發展:經濟活動區域的分異必然導致區域分工及經濟區域形成發展,包括經濟區域劃分、區域分工,區域協調發展等內容;(7)經濟活動全球化發展:全球化使經濟活動區位選擇空間擴大,經濟全球化基本特征及其區域影響是地理學的關注點;(8)經濟地理學的方法論。
3.構建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強化人文地理實踐能力培養
人文地理學的實踐應用性非常強,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是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基于人文地理實踐教學薄弱與經費緊缺的客觀現實,從專業培養目標需求出發進行人文地理學實踐教學體系重建,遵循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需要與可能結合等思路設計形成驗證性與綜合性、研究性相結合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其內涵是:(1)課堂內實踐性問題-探究等;(2)實踐性作業,包括人類生活活動區位評價、論文寫作、數據分析處理等;(3)短程野外實習,包含人文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或人文地理綜合短程野外實習;(4)綜合野外實習,與自然地理和區域地理等課程聯合組織綜合實習(沿線開展經濟、旅游、聚落、人口、文化、民族、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內容的實習);(5)參與各種課外科技活動;(6)圍繞人文地理內容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4.注重課程教材選擇與建設,提高人文地理學教學效率
目前人文地理學通論教材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人文地理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人文地理學》和高等學校教材《人文地理學》(陸琳主編)。主要教材各有特點,地理科學專業可以選擇一種主教材,但同時應依據人才培養目標,經典與現代結合、國際與國內人文地理研究實踐結合,與基礎教育銜接的要求優化更新教學內容。分支學科教材發展參差不齊,經濟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工業地理等教材建設較好,其他分支學科的教材急需建設,同時已有的經濟地理、人口地理等教材也應不斷完善優化內容體系,如經濟地理學目前沒有針對師范專業的教材,高教社《經濟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導論》(修訂四版)都不能很好地滿足師范專業教學需要,《人口地理學》內容和資料也需更新,因此地理科學專業人文地理類教材建設尚顯急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唯教材是從,必須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在充分突出科學性、理論性、系統性的前提下創造性地利用和開發教材,教師力求人文地理學教學內容體系實現經典與現代、理論與實踐、高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國際與國內相結合,從而發揮教材在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中的科學高效的引領作用。
三、高師人文地理系列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1.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融合
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重點、難點內容上,采取教師主講的教學方式,如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但同時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強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利于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創造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我們對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將啟發式、討論式、問題―探究式、角色參與、實踐性作業、課程論文等方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這些方法有利于“主導”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如經濟地理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經濟區位的現實或熱點,將課程內容與經濟區位實際相聯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討現實問題、尋求理論解釋,從而使其掌握原理知識,再應用于實踐。這么做能增加教學的廣度與深度,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與加強實踐教學相結合
豐富的現代信息網絡資源為豐富人文地理教學提供了平臺。受課時限制,人文地理課堂教學應精細化,但其綜合性、交叉性要求學生吸收廣博知識和多種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教師利用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及精品課程網等,可開發多種教學資源,實現教學過程的全程網絡化,方便學生學習研究。人文地理的實踐應用性決定了教學中重視知識原理與經濟發展實踐結合的必然性,一方面,教師精選國家、地方以及教師科研實踐中有關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或者圍繞某人文地理問題讓學生收集多種地理信息資源并提供案例,師生共同分析,這有利于學生應用知識能力和學習興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人文地理實踐教學環節,將實踐教學融入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課堂內),設計形成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以此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3.完善學習管理制度與課程考核多元化相結合
加強課堂管理,同時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實行結構成績制:(1)課程考核成績結構化。如,作業、問題-探究問答、課程論文寫作與交流、網絡學習、期末考試等。(2)考核方法多樣化。平時考評考核包括作業、課堂討論、課堂問答等,課程論文評價包括選題價值、寫作水平、團隊合作精神、工作開展情況等,期末考試包括題型、內容、難易、綜合程度全面考慮。(3)考核內容的多元化。既考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綜合運用能力,也重視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主動性、創新性考核,一般通過筆試、口試主要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通過作業、討論交流、課程論文寫作考核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通過課程論文寫作及交流、課堂問答、出勤、科研成果等情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學風與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
4.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信息容量大(特別是地圖)、清晰性強、交互方便、信息獲取快捷等優勢,人文地理教學應在繼承與創新傳統教學手段的同時,積極探索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其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并使用內容和案例豐富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課件內容精煉準確、重點突出。交互性好,黑板效果和掛圖效果優秀的課件,更利于人文地理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其二,通過網絡與學生實現互動交流,及時為學生提供學習服務,并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改進。其三,課程建設的基本過程、內容、所有教學文檔上網,給學習者提供較好的平臺。
教學方法多元化,一方面,推動教師鉆研教學,提高教師“主導”能力。多元化教學法要求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教師“主導”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多元教學法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有很強的實際觀察分析能力,必須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研究教材與學生、理論與實際等諸多問題,因此,多元化教學法有利于促進教師努力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多元化教學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多元化教學法要求學生自己或教師與學生共同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梁育填.提升人文-經濟地理學科地位,服務國家和社會重大需求[J].經濟地理,2010,(3):357-361.
[2] 陸大道,陳漢欣.繼承傳統 開拓創新[J].經濟地理,2006,(1):1-2.
[3] 范牡丹,肖自明.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高師教育提出的新課題[J].改革與戰略,2007,(2):139-141.
[4]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學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若干問題[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5] 李俊峰,劉學梅.新課改背景下高師地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構[J].中國地質教育,2008,(2):102-105.
[6] 田建文.高師地理教育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J].當代教育論壇,2007,(9):123-124.
國外對城市空間格局的研究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城市形態研究、實證主義分析和以結構主義為代表的多元研究范式,基本走向是轉向對深層制度性因素的關注。
早期的城市形態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出現了歐文的“新協和村”,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等假說。20世紀20-40年代,形成了芝加哥學派有關城市形態的三種經典的城市發展模式,即同心圓、扇形和多核心。20世紀50年代以后,實證主義分析興起,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引入了大量的計量手段,試圖通過對統計數據的歸納和抽象再現城市結構。這一方法在今天伴隨著“新經濟地理學”的出現和GIS(地理信息系統)手段的繁榮仍然得以延續。特別是克魯格曼等一些聲名顯赫的經濟學家延續了阿隆索、克里斯塔勒等學者演繹分析的傳統,在一系列假設條件下,將城市空間視為自組織的系統,通過數學模型論證了城市發展的多中心模式。代表性的理論如克魯格曼(1996)的多中心城市結構空間自組織模型。麥克唐納(1987)對次中心的識別方法進行了評述,?;龋?989)提出了多中心都市區人口密度分布的三種理論模型。此外,一些學者通過對洛杉磯等城市的實證分析,支持了城市空間布局正在向多中心發展的趨勢(比如,朱利亞諾、肯尼思,1991)。
與城市經濟學不同,在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和城市規劃學的范疇內,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由于對經濟停滯、貧富不均等現實問題的內在機制缺乏解釋,城市空間結構研究的主流開始轉向行為主義、人文主義和結構主義等多元范式。特別是結構主義方法影響最為深遠,代表作有哈維(1973)的《社會公正與城市》等,這一流派主張決定城市空間結構的是隱藏在表面世界背后的深層社會經濟結構。他們將“社會-空間”視為辯證統一的整體,對于城市空間格局與社會公正的關系給予了莫大關注,從這一學說出發,優化城市空間格局與改善社會公平是一體的,給予城市貧民同等的公共服務是優化城市空間格局的核心問題。21世紀初,后現代主義等思潮興起,形成了所謂的洛杉磯學派和紐約學派。他們以各自城市為模板,對于傳統的芝加哥學派所主張的三種城市發展的經典模式發起了挑戰。洛杉磯學派認為在全球化和后工業化的背景下,城市發展具有低密度和隨機性,特別是迪爾(2002)的《城市與社區》一書提出了相應的主張;紐約學派(代表人物哈勒,2003)則主張城市空間的集中性,將緊湊集中的紐約城市發展模式視為最理想的城市空間格局。總之,國外對于城市空間格局的探討仍處于爭鳴狀態,并沒有一個公認的理想的現代城市空間格局。但是,關注社會公平公正、經濟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是各流派對于城市空間格局探討的基本出發點。
二、國內相關研究
國內學者對于城市空間格局的研究同樣給予了高度重視。在中國知網以“城市空間格局”為篇名搜索到文獻286條,以城市空間結構為篇名達到1242條。這些研究從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球化、區域協調發展等角度對城市空間格局進行了較全面的分析。
生態視角主要有俞孔堅(2009)、汪勁柏(2006)等,他們認為需要從空間上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精明增長與精明保護的雙贏。俞孔堅等應用景觀安全格局理論和方法,提出保障北京生態長遠安全的土地利用格局與實施戰略,主張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并不在于必須犧牲很多或更多的建設用地,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空間格局設計,用盡可能少的土地來獲得盡量好的生態效益。
經濟視角的研究最多,譚遂、楊開忠等(2002、2003)基于自組織假設探討了城市空間結構的數學模型。王錚等(2001)以上海為案例,嘗試進行了城市空間結構的復雜性研究,指出不僅存在人們認識到的多中心,還有可能存在產業帶動的多重結構(比如多個伯吉斯環相間出現),呈現混沌特征。張蕓、梁進社等(2009)認為在專業化和外來投資雙重推動的產業功能郊區化進程中,北京呈現出具有多個亞中心的網絡化空間結構。馮健、周一星(2003)利用五普數據研究1982-2000年北京都市區人口增長與分布規律,發現1990年北京都市區雙中心結構剛剛發育,2000年多中心結構比較明顯但并不成熟。吳文玨、馬西亞(2006)用多中心模型研究上海都市區,結論是上海人口空間結構已經由1990年的單中心結構演變為2000年的多中心結構。隨著GIS技術的成熟,很多學者應用這一手段研究城市產業的布局,比如,張景秋等(2010)通過對北京城市寫字樓2009年調研數據的空間統計,研究北京市辦公業的空間格局演變及其模式。張曉平、孫磊(2012)指出北京市的制造業在中心城區的集聚度明顯減弱,呈顯著的郊區化集聚,總體空間格局呈現出大都市區尺度上的擴散及產業園區尺度的再集聚特征。
社會視角的學者主要關注了城市內部的不均衡發展,特別是北京南北城發展不協調的問題。顧朝林、克斯特洛德(1997)描繪了在流動人口涌入之后,北京社會極化和空間分異現象。于濤方、吳泓(2009)認為在全球化戰略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具有全球控制和命令職能的城市功能,如金融保險業、商務服務業、科研等方面在各種積極要素(如國際航空樞紐、大事件、戰略空間)推動下不斷集聚在北城區,從而直接導致了北城區的經濟運行本質上領先于南城地區的事實。
文化視角的城市空間格局研究最少,包書月、張寶秀(2011)闡述了北京城中軸線發展歷程及其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提出依托這一傳統文化軸線,打破現有的單中心發展空間形態,發展多中心,進而也使交通打破多層次環狀結構,發展網絡新格局。周尚意、趙繼敏等(2006)通過對西城區地上不可移動文物價值的評價,指出文物保護對于城市文化空間格局具有重要影響。此外,高宏存(2010)指出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重塑著城市空間結構,趙繼敏(2010)對藝術區的分析,部分印證了這一說法。
全球化視角,伴隨著北京提出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國內很多學者關注了城市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響,致使空間格局產生的發展變化。比如,顧朝林(2012)針對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提出了北京城市功能區調整的建議。龐晶、葉裕民(2012)認為全球化和產業鏈垂直分離將推動城市的擴張和多中心城市形態的形成。
區域協調發展視角,由于北京的城市發展與周邊地域是不可分割的,一些學者探討了北京城市空間結構與京津冀協調發展問題。比如,趙堅(2008)指出北京應當形成從中心大團出發以軌道交通為主軸向東向南發展的城市形態,這不僅為北京的長期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且有利于形成產業集群,推動京津冀區域的協調共同發展。
除了以上幾方面外,還有大量的研究對北京為代表的城市空間的演變進行綜合分析,它們或基于歷史資料,或運用GIS、數學模型和統計分析對北京的城市空間格局演變進行預測,比如,柴彥威、塔娜(2009)分析了北京市64年來在人口、居住、產業、社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相應空間格局的演變;龍瀛、毛其智等(2010)開發了基于元胞自動機(CA)的北京城市空間發展分析模型(BUDEM),用于對北京的城市空間發展進行綜合分析及預測。王靜文、毛其智、黨安榮(2008)利用1982、1993、2003年北京城市地圖,通過句法分析建立了解釋北京城市空間演變的模型。
由于城市空間格局內在成因的復雜性,對于如何優化北京城市空間格局,學界有多種建議。比如,俞孔堅等(2009)基于生態安全視角的滿意城市空間格局;趙弘(2009)基于經濟全球化視角提出的北京在中心城和新城之間落差過大,需要學習東京等城市的經驗,建設三個副中心;于濤方、吳泓(2009)基于全球化背景和區域公平發展的目標,提出對北京南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要節事安排等。這些建議具有重要價值,但這些往往基于以上提到的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等某些角度,而綜合考慮各種視角,并提出明確優化方案的研究較少。
與西方城市空間研究相比較,國內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經驗主義和實證主義,對于空間結構的內在機制探討較少(殷潔、張京祥等,2005),僅有的一些研究,比如胡軍、孫莉(2005)、石崧(2004)等,指出推動中國城市空間的主體包括政府、企業和居民三者,呈現多種力量博弈的態勢。因而,我國城市空間格局的優化也應當綜合考慮政府、企業和居民三方面的作用。由于政府、企業和居民對于生態、經濟、社會等方面利益關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企業更關注經濟利益,居民更關注生態環境),城市空間格局的優化綜合考慮各種視角尤為必要。
三、當前城市空間研究的啟示
由于自然、社會、經濟條件不同,紐約、洛杉磯、東京等世界城市形成了不盡相同的空間結構。因而,我國大城市空間布局不能簡單模仿,需要從城市發展的基本原則進行推導。
城市社會經濟與空間結構是辯證統一的整體。無論國內外,城市空間格局有著共同的推動主體(政府、企業和居民)和相似的目標導向(追求經濟發展、社會公正、生態安全和文化繁榮等)。因而,城市空間格局的優化需要分析各利益主體的訴求,從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多維視角綜合考慮,在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確立城市空間格局優化的原則和標準,在統計資料的支持下,測算適宜城市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發展的空間區域,提出城市空間格局的優化方案,并對其進行綜合集成,得到最終結果。
四、北京城市空間格局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我國城市中,北京城市空間布局出現的問題非常復雜,城市交通更是被冠以“首堵”之稱。如前文所述,城市空間格局的研究應從自身特色出發,分析城市空間布局的核心問題。比如,《2004-2020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立了北京“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格局。北京規劃委網站曾指出這一規劃是科學的。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北京的人口規模等指標已經超過了預期,PM2.5等生態環境問題凸顯。針對這一現實問題,在綜合國內外對城市空間格局的各研究流派觀點的基礎上,通過綜合集成的方法和實地調研的手段,面向2020年,對優化北京城市空間格局的探索性研究,筆者認為其思路應該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通過訪談、問卷等手段深入調研北京典型的產業集聚區、大型社區、文化功能區和生態保護區,綜合考慮政府、企業、居民(包括非政府組織)等利益主體對城市空間的訴求。從生態、經濟、社會和文化幾個方面分別提問,匯總調查結果,發現各方最關注的核心問題。確立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在整體空間格局優化中的地位和價值。
2.運用GIS和空間分析技術,判別出維護生態安全、經濟發展、社會公正、文化繁榮的關鍵性空間格局,進而綜合、疊加各單一過程的格局,構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空間格局優化方案。
3.綜合集成多目標導向下的空間格局優化方案。在步驟1調研結果的指導下,綜合步驟2的各種優化方案,得到多目標下的空間格局優化方案。
4.在不調整空間政策和調整空間政策兩種前提下,預測2020年北京城市空間格局。這里,空間格局變化的預測可以利用相關分析和知識模型與空間分析相結合來實現(知識模型是用數學方法和知識表示方法相結合共同完成的對系統的描述)。
參考文獻:
[1]Harvey,D.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73.
[2]Krugman,P.The Self-organizing Economy.Cambridge,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Ltd.1996.
[3]理查德·格林、詹姆斯·皮克,著.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譯[M].城市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4]顧朝林.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空間結構調整(英文).北京論壇(2012)城市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 2012.
[5]殷潔、張京祥,等.基于制度轉型的中國城市空間結構研究初探[J].人文地理.2005(3):59-62.
[6]俞孔堅,等.北京市生態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長預景[J].生態學報.2009(3):1189-1204.
[7]柴彥威.城市空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不過,從2013年開始,填報高考志愿時就看不見它的身影了。因為在2012年,教育部將這個專業拆分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兩個專業,從2013年開始招生。
拆分前的“資管”屬于人文地理學的范疇,研究的是資源環境以及城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檢測等。拆分后,“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仍舊屬于人文地理學,側重對城鄉規劃與管理的研究;“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則屬于自然地理學的范疇,側重對自然資源管理及環境保護的研究。
作為“資管”專業倒數第二屆的畢業生,看見自己所學的專業“消失”了,不免有些傷感,但對今后報考的同學來說,拆分后的專業方向劃分更細,專業學習自然也會更有針對性。
如果大家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這兩個專業感興趣,不妨聽我描述一下它們的前身:“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兩個“不是”: 不是“城市規劃”,不是文科專業
經常會有同學把“資管”專業同“城市規劃”專業弄混,我自己填志愿時也是,一直糾結填哪個,不清楚它們之間有什么差別。
首先,兩者的學科屬性不一樣。“資管”屬于理科,是地理科學類專業,4年制,主干課程為地理學、環境學和管理學。而城市規劃專業則屬于工科,是土建類專業,5年制(個別院校是4年制),主干課程是城市規劃設計學和建筑學,對美術基礎有要求。
說到這兒也許你會覺得奇怪,地理在高中時明明是文科生學的,怎么到了大學會變成理科專業?在我們的課堂上你甚至可以聽到這樣的“呼喊”:“我們在高中學的是理科啊,地理基礎約等于0啊,老師你講得再詳細點吧,跪求啊,老師!”
實際上,高中階段的學習只是讓我們對地理學有基本的認識,可以說,那時候學的很多內容是“常識”,是每個人都應該知曉的,而大學的學習則會更深入。據我所知,勘探、石油工程、巖石力學等自然地理學的專業,招收的都是理科生;只有少部分人文地理學的專業,比如地理教育、旅游地理、區域地理等,是文理兼招的。所以,如果你將來想從事地理相關行業,一定要慎重考慮自己在地理及其他文理科目上的成績水平。
其次,兩者學習研究的側重不同。雖然“資管”和城市規劃都有規劃方面的培養目標,有一些課是相通的,比如區域規劃、城市地理學,但相對而言,“資管”更側重于學術研究,城市規劃則更偏向實踐。
可以說,“資管”研究的是如何對一整片區域的資源和環境展開合理規劃――是留作農用還是建設城鎮、怎樣最大化合理利用該區域的資源;而城市規劃更為實際,研究的是怎樣合理建設一座城鎮,比如市政設施和道路交通如何排布、住宅與工商業功能區如何劃分等。
“三駕馬車”: 地理、規劃和建筑
地理、規劃和建筑三方面的課程,可以說是“資管”專業的“三駕馬車”。
其中,地理方面的課程,如“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應用”,可以算是整個專業的基礎。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用來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比如江西某縣臍橙種植區劃,就是通過GIS分析該區域土壤性質特點、農林業分布情況及土地利用情況后,生成的種植區劃圖。
遙感技術就是從空中乃至宇宙空間對大范圍地區進行觀測,形成的圖像能夠體現地質、地貌、土壤、植被、水文、人工建筑物等地物的特征。遙感應用課上,除了了解遙感技術的原理,我們還會學習如何處理遙感圖像、分析遙感數據。這是我個人特別喜歡的課,因為坐在電腦前看著那些圖像,就好像自己懸在空中觀察神州大地,感覺十分奇妙。
規劃方面的課程,如“城市規劃原理”“區域規劃”,結合了經濟學和地理學的知識。因為在對一片區域進行規劃時,一定是立足當地的資源條件,并充分結合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的。
建筑方面的課程主要安排在大學前期,學得不深。所以看到課表中有“建筑制圖”“建筑工程制圖”時,“手殘”的同學千萬別害怕,課上學的都是比較簡單的徒手作圖,沒有美術基礎也能“Hold住”。
除了這些主干課程,學校還開設了大量選修課,將來想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可以選修“不動產估價”,想研究環境科學的可以選修“環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總之從興趣出發,學自己想學的。
一大特色: 大量實踐機會
除了課堂學習,“資管”專業的學生還有很多外出實踐的機會,比如環境規劃實習、土地規劃實習、城市規劃實習、居住區域規劃實習等,這可以說是這個專業的一大特色。
大二那年暑假,由老師和研究生學長帶隊,我們進行了江蘇九市農村生態文明和城鎮化建設情況調研,我去了揚州、泰州和蘇州三個地方。
問卷調查是調研的主要手段。我們挨家挨戶造訪農戶,記錄每戶人家的人口數量、收入情況、土地數量和土地性質,以期了解在土地整理前后當地生活環境、水質、土壤環境的變化。
為了做好調研,我們一隊六人真是拼了。大家對農村都不熟,有些地方比較偏僻,根本見不到什么人,想問路都問不著,常常一天就在各種找路中過去了。而讓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村子里的老人們,一聽說我們是來調研的農業大學的學生,特別熱情,非要拉我們去家里坐坐,說我們是為老百姓做事的,還讓我們給當地政府提意見,少規劃不合理的建筑用地。
除了進村開展問卷調研,我們還走訪了區政府和鄉政府,搜集能夠反映這個地區城鎮化建設情況的數據,比如鎮上人口的遷移變化情況以及土地使用情況――是用作耕地還是建造房屋。之后我們還查閱了2000年到2013年江蘇省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政府文件、會議記錄等,結合調研成果匯編成冊,并在省級會議上作了匯報。
有時候我會想,理論知識學得再多,也得在這樣的實地調研中去深入體會和應用,才有踏實的收獲。我也聽到過同學抱怨我們專業學得太雜,有些課程只是略微涉獵,不利于將來找工作,可是有個學長的經歷讓我受益匪淺。他在四年里跟著導師做了很多項目,村鎮規劃、旅游規劃、水源地保護等,還以本科生的名義發表了兩篇論文,這對他后來找工作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所以,學的課程都一樣,關鍵還是看個人能力,抓住每一個學習、實踐的機會才是王道。
關于未來: 想要專業對口的工作,考研吧
現在,我即將畢業了,不過我不打算工作,準備繼續讀研,班上大部分同學也是一樣的想法,這與我們專業的就業情況有關。
與“資管”專業對口的就業方向主要是各省、市、縣的規劃、環保、國土、建設等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這些單位在招考時大多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所以想從事這方面工作,就得繼續深造。
那么,考研可以考什么方向呢?
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主要有三大方向,分別是:研究水文、地貌、氣候、土壤等的自然地理學,研究城市規劃、區域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等的人文地理學,研究遙感技術與應用、攝影測量與遙感等的地理信息系統方向。相對來說,選擇地理信息系統方向將來就業會更好些,當然這個方向的考研難度也大些。
你也可以選擇跨專業考研,比如城市規劃專業。雖然某些課程與我們專業相通,但城市規劃專業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繪圖考試,徒手作圖能力較弱的話,考起來會比較辛苦。
【院校鏈接】
開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院校有:
南京大學 武漢大學 中山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云南大學 濟南大學 西南林業大學 南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