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5: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倫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正激勵
1.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是企業維持員工生存的重要基礎,也是留住優秀員工的主要手段,完善的薪酬制度代表了企業發展效率。企業需要根據員工能力構建激勵政策,讓員工感受到自己付出的辛苦得到回報,員工滿意薪資待遇,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完成企業發展目標。
2.工作氛圍
企業的工作氛圍主要由兩個方向表現,其一是硬件設施搭建,其中包括辦公環境、企業生產、運營配套設施等。其二是企業軟環境,包括文化建設、企業活動、人員競爭、企業培訓等。優秀的工作范圍,可以充分提高員工工作動力,也是最基礎的激勵手段。
(二)負激勵
1.末位淘汰制
通過負激勵方法引導員工健康成長,規范日常工作內容與進度,使企業運營目標順利達成。企業合理運用制度讓員工自我管理是最優秀的管理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制定長期發展方法,并且通過末位淘汰制提高工作積極性。企業發展與業績息息相關,管理者要為企業發展做出階段性發展計劃,并且明確具體目標,根據員工績效分配企業收益,這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企業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對員工進行篩選,采取末位淘汰的方法,激發員工工作動力。員工在受到工作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激發出自身潛能,通過負激勵方法使員工與企業結合,達到共同發展的目標。
2.物質懲罰
負激勵大多數采取精神激勵法,但是也需要搭配物質懲罰,這也是激勵制度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物質懲罰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并且使日常經營平穩有序。激勵理論必須貼近人性化管理,并且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為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企業會形成自組織的分形結構,這種結構能夠實現企業的自我滿足,而且對于企業發展目標以及戰略實施十分有利,企業能夠通過自我轉化實現新型分形單元。這就是說企業組織結構的形成必須重視流程,通過企業資金、信息、物流等方面進行自我考察,對關注企業內部團隊、并行組織等工作的情況,盡量簡化企業管理層次,做好自主控制,強調企業的生產安排。在物流的過程中,應該全面考察產品的裝配過程,優化企業產品運輸結構,對于資金方面應該通過對企業成本、引進資金等方面實現單元控制。企業應該保證分形之間的信息有效。企業對于整體結構應該根據外部環境以及自身條件進行相應的協調,做好管理工作。
1.2企業經營過程分形
企業經營過程的分形主要是由企業自身的組織機構形式決定的,這也說明了企業自身結構發生變化,企業經營過程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所以說結構分形的運行結果能夠直接反應出分形單元的發揮情況,這對于企業組織者來說也是一個直觀的展示,這也關系到企業各個方面的發展。在運行分形管理時,必須保證所有系統都是在一個目標作用下,企業也會根據生產情況對分形元進行調配,主要目的就是能夠保證生產流程保質保量的完成,實現企業的最佳運行狀態。作為企業的結構層來說是十分復雜的,企業經營和生產過程的層次結構必須能夠展示出相似性。這種情況具體的體現在以下方面,企業分形層次都能夠展示出企業的具體運行情況。而且企業的運行體系都是有人參與的,人的理性以及主觀認知都是有限的,所以說,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人所表現出來的個體傾向。
1.3企業功能分形
系統功能即指系統和其外部環境的相互關系,以及二者互動時的功效、能力、性質的展露,屬于系統之內比較平穩的組織次序、聯系方式和外在表現形式(時空形式)。作為擁有特定權限、智能的自治體,協同、自律為分形企業分形單元間所注重。企業整體目標中,所有分形單元憑借組織及其互相間的協作體系,迅速回應環境變化,其所有機構依據市場規律配置組織內部資源,實現資源使用的充分合理。所以,所有機構作用比較雷同,企業整體功能、部門功能同樣有類似趨勢。
2.實施企業分形管理
分形管理模式主要就是把數學上的分形幾何思想運用到實際的企業管理當中,這種管理結構主要就是把企業當中的每個成員作為分形元之一,也就是由這些員工組成了整個企業,通過分形元之間的相互溝通能夠互相啟發,并逐漸形成一種動態結構,幫助企業領導者更好地做決策分析。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內部也應該適當地調整分形元,同時動態結構也會發生改變。企業在使用分形管理模式的時候,劃分分型元的主要依據就是相似性原則,主要就是針對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把專業技能、素質等方面接近的員工分為一個分形元,這樣整個動力結構都會保證是最新型的。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該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2.1劃分分形元
上面已經簡單地提到了企業在進行分形管理時劃分分型元主要依靠的就是相似性原則,這樣就能夠保證企業在功能上趨于完善,在結構上更加完整。
2.2分形元運行方式
在劃分完分型元之后就需要采取合適的運行方式。分形元機制是企業運行分形管理模式的主要依據,分形元本身就具有特定的權限以及智能體等。一方面,作為分形元必須對企業的發展目標認同,而且絕對地服從,這樣分形元才能夠有效而且能夠整體有序。另一方面,作為分形元必須具有一定的決策權,而且有比較自由的活動空間。這兩方面都表明了分形元不僅僅是執行體而且還是企業的決策體,能夠對企業的內部結構進行優化。
2.3分形元間溝通機制
要想穩固分形元結構,就必須采取分形元溝通機制,分形元之間相互溝通,能夠實現信息的交流,隨著時間的增長還能夠讓決策者對企業自身的內部組織情況有一定的了解,進而調整分形元的活動空間,健全分形元內部結構,進而構造出更加適合企業發展的動態結構。如何開始分形元溝通機制主要取決于相似性,每個分形元的價值觀念以及結構形式等都必須保持高度的相似性,這樣才能夠提高溝通的效率,方便動態結構的組建。企業通過靈活的分形管理模式能夠迅速地對運營情況進行檢測,并根據既定目標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企業文化的建立、人力資源配置等都具有很好的管理作用。使用這種管理模式,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也能夠做出更準確更快速的反應。
企業文化,并非企業內部各種文化的機械總和,而是一種完整的自成體系的科學管理理論。那么,企業文化是什么呢?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管理理論。它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管理思想;二是管理實踐。從其管理角度看,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部門,通過自己的管理實踐,精心培育、倡導,塑造的一種為全體員工共同遵守、奉行的價值觀念、基本信念和行為準則;從其實踐的角度看,界定企業文化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企業宗旨、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道德規范、人員素質、企業形象等。這時價值觀念是核心內容。由于企業的情況不同,所以各企業的企業文化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們安裝公司提出的“團結、安全、奉獻、創新”,只是體現了我們公司的企業的風格,而不是我們公司企業文化的全部。
企業文化是當代嶄新的企業管理理論。它來自社會文化,但又高于社會文化;它反映社會文化,但又不是社會文化在企業里的重復出現。它把社會文化對企業的客觀要求轉換成增加企業活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這種理論新就新在突破就經濟論經濟的圈子,把人看成是生產力諸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從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上研究企業管理的問題。因此,必須打破過去那種單純用錢管人,用規章制度卡人,用長官意志指揮人的老辦法。企業文化管理理論是把管理的著眼點轉移到提高人的素質,調動人的積極性的企業文化建設上來。這是當今企業求生存,求發展的科學途徑,是企業管理的靈魂。
2.企業文化的管理指導思想,應該是最大限度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
現代企業的活力,不僅表現在生產水平上,更重要的是著眼于企業內在因素的提高及其手段上。曾經說過,生產力諸因素中人是最活躍的因素。因此,企業文化的管理思想,應該是最大限度的放在如何調動員工的內在積極性上為最終出發點,只有這樣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扎實、有效的節節攀升。如何做到這些?這就是企業文化管理所在探索的問題。在這里,我們不妨借鑒下成功企業里的經驗。成功的企業把員工看作是“上帝”。員工一到企業,企業先想到的是員工的吃、住、行方面的問題,并且首先幫助解決,接著培訓,上崗以后還有指導,企業還在員工經常去的場所,設置了許多建議箱,定時搜集員工意見、建議。對員工的意見、建議定期研究、回復,對有特殊意義的建議還要給以獎勵,各級管理人員,按分工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訪……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手段,把員工凝聚起來。員工也為是該企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這樣的企業的員工主人翁意識樹立了起來,以公司為家,以公司為榮。工作起來不是要,而是我要干。這樣的員工,思想境界高了,企業自然也好了,企業好了,員工的后顧之憂也沒了。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朝氣蓬勃,蒸蒸日上,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3.企業文化的管理實踐要明確幾個問題
企業文化既是管理思想又包含管理實踐。如果只有理論,沒有實踐,永遠是空中樓閣。為此,我們在確定是或實踐企業文化時,是要把如何管理好企業的抽象思維,通過口頭或書面表達出來,即把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企業目標、價值觀念、企業精神、行為準則變為員工的努力方向和要達到的目標以后,企業就能無往而不勝。為此,要明確幾個問題:第一,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在企業的目標上。企業目標是什么?包含企業的經營方針、中長遠發展規劃、目標。具體說,應包含企業近、中、遠期的產值、利潤、效益、安全、技術發展方向、員工素質、管理水平等內容,形成“軟”、“硬”結合的目標體系。進而將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基層班組。使員工看得清,方向明,把握得住,這實現目標而盡心盡力。第二,價值觀念是企業文化的靈魂。價值觀念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對企業價值觀念來說,主要是本企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估價;二是,對個人來說,價值觀念主在指對勞動價值的取向和估價。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價值觀的確定同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有著直接關系。因此,企業就必須經常進行道德觀的教育。通過教育,使員工增強責任感、榮譽感和自豪感,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決心為企業有所作為。只有這樣,我們安裝公司才能受到社會的關愛、尊重,從而體現出我們的價值,此時自然也就擴展了我們的生存空間和環境,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第三,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要素。企業精神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是因為它與企業經濟工作融為一體才有生命力。這是因為企業精神反映了企業管理的主體———人的主體意識。企業精神在體現企業基本宗旨,是企業的明顯標志;企業精神還要體現企業特征、發展方向趨勢的文化追求;企業精神還要把員工自信作為企業的支撐點和活力源泉,這就構成了企業的生命力、競爭力和發展的內動力;通過培育企業精神,把員工的個人命運與企業的生存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并且滲透到企業組織的各個肌體,企業也就有了生命力。第四,企業管理標準和制度是企業文化的約束要素。超級秘書網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企業的活動范圍已不再受到國家和地區的限制而走向全球化。為了抵御風險,搶占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多元化的經營道路。加之信息技術、交通技術的飛速發展,也為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經營提供了條件。對于從事多種業務的企業來說,有關各種業務的信息,常常與有關企業整體的信息一樣重要。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上就出現了有關分部信息披露的制度規定。英、美是最早提出分部財務報告要求的國家。1965年英國的股票交易所率先要求上市公司編制分部財務報告,1967年英國公司法首次做出公司應披露分部信息的法律規定,1990年英國原會計準則委員會了SSAP第25號《分部報告》;1976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SFAS14"企業分部財務報告",1997年FASB對此進行了修訂,并了新的SFAS131"分部報告";1981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了IAS14"按分部編制財務資料",并于1997年重新進行了修訂。1994年以來,我國的證監會、財政部也陸續了一些分部報告方面的規定,但總體上說,這些規定比較零散,操作性也不強。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范企業分部報告的編制和分部信息的提供,我國財政部于2001年11月印發了《企業會計準則--分部報告》(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基本上與國際會計準則保持了一致,有利于同國際會計慣例接軌。本文擬從理論上和實務上對分部報告做一些簡要的探討。
二、關于分部報告的立足點和目標
信息使用者對跨行業、跨國界集團公司財務信息的需求,導致了合并會計報表與分部報告的產生和規范。從各國的實踐情況來看,對合并會計報表編制、披露的相關制度規定早于對分部報告的有關規定。合并會計報表通過對集團內企業間的內部交易進行抵消,使信息使用者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合并會計報表的缺點在于盡管它可以展示出集團的全貌,但它所表達的集團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僅是對各個經營分部的盈利水平、增長趨勢和風險情況的簡均,未能反映出集團對各個經營分部的依賴程度,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對集團整體風險與報酬進行更精確的預測。正因如此,作為對合并會計報表解釋與補充的分部報告就應運而生了。合并會計報表與分部報告之間是一種綜合-分解-再綜合的關系。首先是合并會計報表在抵消內部交易的基礎上對各個經營分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進行簡單綜合,接著是分部報告按風險與報酬標準(IASC的做法)或內部管理框架(FASB的做法)對合并會計報表進行分解,最后是信息使用者在分部分析的基礎上綜合形成對企業整體經營情況、未來前景的判斷。從這一意義上說,企業集團的合并會計報表是企業分部報告的立足點[]。明確了這一立足點,我們就能更好的理解征求意見稿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包括征求意見稿第3條"如果母公司的會計報表和合并會計報表一并提供,則只需在合并會計報表的基礎上提供分部報告信息"以及第23條"企業應列示按報告分部披露的信息和在合并會計報表或企業會計報表中的總額信息之間的調節情況";明確了這一立足點,也有利于我們更準確地把握企業分步報告的目標,即企業分部報告的編制和披露要建立在對整個企業作出更合理判斷的基礎上,分部及可報告分布的確定、分部報告主要項目的確認與計量、分部信息的披露等都只是作為一個過程、一種手段而存在,分部報告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對整個企業集團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發展趨勢作出更好的評估。
三、關于分部報告的信息質量特征和披露原則
分部信息涉及的最主要質量特征是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對于相關性,IASC的看法是"當資料通過幫助使用者評估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事件或者通過確證或糾正使用者過去的評價,影響到使用者的經濟決策時,資料就具相關性"。我國對相關性的定義比較寬泛,CPA輔導教材《會計》對相關性是這樣定義的:"相關性原則所說的相關,是指與決策有關,有助于決策,如果會計信息提供以后,對經濟決策沒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關性"。對于信息的可靠性,FASB認為是可證實性和如實描述??煽啃栽瓌t在我國又稱為客觀性原則。對于可比性,FASB認為它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一是企業之間的可比性,二是各期間的一貫性,三是報表項目間的一致性。而我國一般所講的可比性僅包括第一個含義。保持各期間的一貫性在我國稱為一貫性原則。至于報表項目的一致性,目前還未納入到我國的會計信息的一般原則中去。一般說來,信息的有用性是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效用函數。在該效用函數中,相關性、可靠性與可比性并非是相互獨立的變量,因此,為了保證效用最大化,人們不得不經常在這三者之間進行權衡,作出取舍。分部報告準則制訂者和信息使用者也同樣面臨這一問題。最初分部劃分是參照政府或其它權威機?怪貧ǖ謀曜夾幸禱蠆販擲嘟械?,考聣q酵恍幸搗縵蘸捅ǔ甏籩孿嗤?,信息使又i咭材艽庸ど壇靄鎩⒄臣譜柿系戎謝袢⌒幸底純齙男畔?,因此,这种划分标准有利企覍т进行比较,繗⑷性较强?捎諦幸當曜紀矸?,蒂Z鹿竟芾淼本衷諢址植渴貝嬖諍艽笞災魅ǎ現ASB也承認"盡管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分類有多種體系,產業分布的確定主要還是依賴于管理當局的判斷",分部信息可比性的提高是以降低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作為代價的。為此,1997年FASB了SFAS131,要求對分部的劃分采用"管理法",即讓企業分部報告與內部報告保持一致,企業在對外報告中所劃分的分部,應該與向企業高層管理部門(或董事會)報告時所做的劃分相一致。FASB認為"管理法"能夠提高投資者對公司經營活動中出現的風險和報酬的洞察力,能夠"直面"企業經營者是如何進行經營管理、如何有效利用資源、如何抵御風險的,即提高了分部信息的相關性。同時,以企業內部管理框架作為劃分標準也保證了信息的可靠性。盡管"管理法"可能降低了分部信息在不同企業間的可比性,但它仍然可以做到:各期間的一貫性、報表項目間的一致性及分部間的可比性。兩相權衡,"管理法"?撓諾閌敲饗緣摹T詵植康幕直曜忌?,IASC及我國的征求意見稿采用了"風險和報酬法",即按業務或地區承擔的不同風險和報酬作為劃分依據。"風險和報酬法"也兼顧了企業的內部管理框架,"企業的內部組織和管理結構及其內部對董事會和總經理報告的制度,通常是確定企業面臨的風險的主要來源和性質以及不同的收益率的基礎,從而也是確定哪種報告形式是主要的,哪種報告是次要的基礎"(IAS14,1997,第27段)。筆者認為,"風險和報酬法"理論上雖然較完美,但可行性較低。實務中,企業很難界定各種業務或各個地區的風險和報酬,分部的劃分依賴于管理層的主觀判斷。而且,審計師也無可操作的標準對分部的風險和報酬進行驗
證,使得企業能以"不同的風險和報酬"為借口而任意操縱分部的劃分,從而降低了分部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同時,若按"風險和報酬法"劃分的分部與企業內部報告所做的劃分不一致,則將提高分部報告的編制和提供成本,武斷的分配和估計可能進一步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明顯的,沒有可靠性和相關性為基礎的可比性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國目前會計人員素質普遍較低及會計信息失真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采用"風險和報酬法"可能得不償失。此外,要引起注意的是,國際會計準則主要是用來協調各國會計準則的,它本身并不直接用于指導企業會計處理,因此,國際會計準則更多強調可比性而不是可操作性。相比之下,FASB的財務會計準則操作性要更強一些。
分部信息的披露受制于"效益大于成本"原則。FASB認為,有效信息的收益包括資本配置和計價的優化與信息使用者保護兩方面。有效信息的成本包括處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訴訟成本和競爭劣勢。各國在對分部信息披露進行規范時,都努力使有效信息的凈效益(信息收益減信息成本)最大化。如為了減少信息披露的競爭劣勢,英國在其SSAP25《分部報告》中規定:"根據董事會意見,如果這些信息的披露將會對公司的利益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那么這些信息可不必披露,但這些信息沒有披露的事實必須予于聲明。"FASB在采用"管理法"對分部進行劃分時,也部分地出于對"效益大于成本"原則的考慮,認為"公司內部設立的利潤中心對分部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很有幫助,有利于降低信息的生產成本"。而我國的征求意見稿在分部披露信息的內容上雖然較好地做到了"簡明扼要"和"充分披露"相結合,但"效益大于成本原則"體現并不明顯,企業為分部信息披露的成本很大,這可能會不利于分部會計準則的實施。進一步講,美國70年代開始的一些實證研究表明,對信息進行管制的結果并不一定具有帕累托法則意義上的社會福利最優(本斯頓,1973;周,1983)。管制的成本是巨大的,而沒有證據表明管制的效益明顯(巴斯塔波,1977)。因此,無論是從分部報告準則的更好實施,還是從信息的凈效益最大出發,分部報告準則的制訂都應該多從愛護企業角度出發,降低企業遵守準則的成本。例如,規定企業在特殊情況下就分部信息披露的免責條款等。
重要性是分部信息披露的另一個約束原則。FASB對重要性的定義是"根據周圍的環境,會計信息的遺漏或錯報很可能會改變或影響依賴這一信息的理性人的判斷"(1980)。重要性原則同信息相關性、可靠性關系很密切。在會計中,一般認為重要性原則是財務會計的一個限制性或修正性慣例。根據重要性原則的要求制訂具體的重要性標準是會計規范的重要內容。各國以及IASC在對企業可報告分部的確認上,都對分部的重要性做出了量化的規定。例如,FASB規定,當分部的營業收入、損益或可辨認資產只要有一項達到了企業集團的10%上,就應確認為一個可報告分部;IASC及我國征求意見稿規定,所有報告分部的外銷收入合計應不低于整個合并收入的75%,否則,應增加可報告分部的數量,但同時又規定可報告分部的數量以不超過10個為限。這些都是重要性原則具體的量化指標。
分部報告的信息披露原則和質量特征是一種制約和反映的關系,具體見下圖:
普遍性約束條件效益大于成本
|
|
分部信息的質量特征—相關性——————|——————可靠性—
||||||
||||||
業風報|如可
績險酬|實驗
理評預|反證
解估測|映性
|
|
可比性
———————|———————
|||
|||
分部間可比前后期一貫分部報告項目一致
-------------------------------
"確認"的界限-----------重要性------
-----------
四、關于分部報告的披露內容
征求意見稿要求企業應就報告分部分別主要報告形式和次要報告形式進行披露。其中主要報告信息披露的內容包括分部收入、分部費用、分部利潤、分部資產和分部負債,還包括分部信息與公司合并數字之間的調節情況、分部會計政策及分部間轉移交易及定價基礎等項目。從定義及構成內容上看,分部收入、分部費用、分部資產和分部負債在確認和計量上保持了一致,例如,征求意見稿規定,若利息收入未計入分部收入,則利息費用也不應計入分部費用,相應的利息資產或利息負債也不能計入分部資產或分部負債。這樣就滿足了可比性的第三個含義"報表項目間的一致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正確理解和分析分部信息。
在分部費用的構成內容上,財政部關于《企業會計準則--分部報告》(征求意見稿)的說明中認為:"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是與分部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費用,因此宜將其計入分部費用"以及"發生的營業費用有的可以直接計入,有的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攤計入"。征求意見稿沒有指出若營業費用沒有合理分攤基礎時的解決辦法。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中的營業費用指"企業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以及………"。由于營業費用構成內容比較廣泛,有些項目可能不宜計入分部費用,例如廣告費。實務中,企業經常為整個集團的品牌而支付巨額的廣告費用,這些費用若強行分配給各分部,必然導致主觀、武斷或不為財務報表外部使用者理解等情況[1]。因此,筆者認為,若沒有合理的分攤基礎,應該允許企業分部費用中不包括營業費用,但企業應就該事實提供說明。
五、關于分部報告的財務分析
對分部報告進行分析無疑是必要的。信息使用者必須十分了解有關報告基礎的定義、共同收入與成本的分配方法、內部轉移價格的定價方式等情況,否則,他們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分析分部報告的前提是正確理解分部報告。分析分部報告的目的一般是為了評價企業的經營和財務風險、利潤的來源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分部報告的財務分析應結合"管理當局分析和討論(MD&A)",并在對各報告分部經
營業績單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由于對分部的分析主要是為了評價企業整體的風險和報酬,分析方法應以比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為主。具體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通過對各報告分部的外銷收入與內銷收入的比較分析,了解各個分部的收入對外部客戶的依賴程度。
2.計算各個分部的外銷收入、外銷利潤對整個企業銷售與利潤的貢獻大小,以確定各個分部的相對重要性。
3.計算和比較各個分部的收入、利潤及資產增長率水平,揭示整個企業增長率變動原因。
4.計算和比較各個分部的資產收益率與銷售利潤率,以確定各分部的相對獲利能力,并同企業整體獲利能力進行比較。
5.通過計算企業總資產在各個分部的百分比分布及各個分部資產變動趨勢的分析,更好地理解企業管理層有關的資本配置決策和各分部的重要性。
6.應用百分比分布分析各個分部的本年新增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支出,以及計算各分部的資本支出對折舊費、攤消費的比例,更好地了解企業有關資本的投向情況、企業對各個分部的支持力度和各分部資本支出現狀與需求。
7.計算和比較各個分部的資產周轉率,以確定每一分部資產管理效率以及各個分部對整個企業資產管理效率的影響。
8.利用因素分析法對分部的資產收益率進行分解,以分別確定分部銷售利潤率和資產周轉率對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并解釋各個分部對企業整體資產收益率的影響。
此外,上述分析還應結合各分部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區域經濟條件、產品生命周期、主要客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甚至國內外的政治發展情況等各種因素,以確定這些環境因素對各分部發展前景以及對整個企業的預期報酬與承擔的風險產生的影響。僅僅利用企業定期的財務報告是不夠的。
分部報告的編制、利用在我國還處于不斷摸索階段??梢灶A見,隨著《企業會計準則--分部報告》的實施[1],分部信息披露將對促進社會主義資源配置起到積極作用,但也會在具體實施中暴露一些問題,這些需要得到廣大會計理論與實務工作者及證券監管部門的重視,并在實踐中逐漸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FASB-131,IASC-14(1981),IASC-14(1997),SSAP25
2、《企業會計準則--分部報告》(征求意見稿).江蘇財經信息網.2001.11
3、《分部信息披露:制度比較與會計難點》.丁兆軍、盧文彬.《會計研究》.1998.10
4、《關于企業分部財務報告》.桑士俊.《會計研究》.2000.2
5、《國際會計準則第14號的新舊比較》.朱海林.《會計研究》.1999.2
6、《論改進企業報告》.陳毓圭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年
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升級說明了發展中國家的技術不斷提高,技術提高在于技術的不斷積累和對外投資活動的增加。他們發現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對外投資路徑是先向周邊國家進行投資,通過技術積累后再向發達國家進行投資。同時,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總是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科技產業過渡。這三個理論是研究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早期主流理論,對理解發展中國家的跨國企業有一定的幫助。到21世紀初,盡管鄧寧等人指出傳統的OLI框架能夠用來解釋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行為,但他們也承認19世紀60年代和20世紀的環境差異導致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跨國企業的國際化軌跡差異。同時,一部分學者認為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不適用于傳統的理論,他們提出一些新的理論來解釋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行為。Mathews在《龍跨國公司》中提出了LLL(Linkage-Leverage-Learning)分析框架,即聯系—杠桿—學習。LLL分析框架從動態的角度研究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國際化過程:首先,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通過與發達國家的公司建立聯盟等方式來獲取資源;其次,通過杠桿作用和“干中學”的方式對外直接投資。在這個過程中,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可以獲得新的競爭優勢,從而使其獲得成功。LLL分析框架可以用來解釋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國際化加速現象。Luo和Tung從跳板的角度來分析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他們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跨國企業進行國際投資是為了獲取戰略性資產,這使企業能夠與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進行有效的競爭。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將國際化擴張作為跳板,用來彌補競爭劣勢,克服后發劣勢,反擊全球競爭者在本國市場的競爭,并能緩解國內的制度約束,在國際市場中開發自身競爭優勢。
1.2跨國企業海外子公司
主流的對跨國企業海外子公司研究的理論有四個,即戰略—結構理論、母子公司關系研究、子公司角色研究和子公司的發展研究。戰略—結構理論是以錢德勒的“結構追隨戰略”為基礎,跨國企業母公司根據自身戰略方針設立合適的海外子公司。這一理論強調母公司的決策重要性,海外子公司僅僅作為簡單的分支機構來實施戰略。母子公司關系的研究則第一次將海外子公司作為獨立的個體進行研究,這一研究重點分析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縱向關系。Gates對歐美跨國企業的研究發現,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子公司角色的研究是從網絡的角度來研究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這一研究將子公司作為研究的重點。由于不同海外子公司對母公司的角色不同,因此,母公司應該對不同的海外子公司進行不同的控制與調配。對于子公司的發展研究,主要針對國際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從動態的角度探討海外子公司的角色變化過程。White根據海外子公司的業務范圍的不同,將它們分為戰略獨立型、微型復制品型、銷售型、合理制造型和產品專家型。Paterson認為,跨國企業海外子公司的發展將成為未來研究跨國企業理論的一個重要方向。Anders-son通過實證研究發現跨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成為其獲取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之一。海外子公司能從東道國獲取資源,并將這種資源在跨國企業的內部網絡中進行傳播。Frost等人研究了跨國企業海外子公司中的“卓越中心”。這是指某些海外子公司表現出卓越的能力,在跨國企業內部網絡中與母公司有很緊密的聯系。這些特殊的海外子公司的能力得到其他子公司和母公司的認可。在一定的條件下,“卓越中心”將自身的能力傳授給其他子公司,提升整個跨國企業內部網絡的學習能力。同時,Cantwell研究發現,跨國企業海外子公司的角色由能力利用型向能力創造型轉變。這表明海外子公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其他學者也指出,隨著跨國企業海外子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的力量不斷增大,它們對母公司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適當的環境下,海外子公司會改變母公司的戰略實施方向。
2研究范式
傳統的跨國企業理論主要以產業組織理論為基礎,正如折衷理論所描述的,跨國企業主要依靠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來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由于市場環境的日益復雜,傳統的優勢并不能完整地解釋跨國企業的對外投資活動。盡管鄧寧在他的理論中也提到過跨國企業的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知識和聲譽等自身資源能促進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并能夠減輕在海外經營所帶來的不利因素,但資源和能力并未被學者們所重視。直到20世紀90年代,資源基礎觀才逐漸被學者們運用到跨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中,并成為新跨國企業理論研究的出發點。資源基礎觀對前面所提及的不同的研究對象能提供很好的理論支撐。對于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來說,當它們對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直接投資時,主要是進行成熟的技術輸出,即利用其自身技術資源。Tolenti-no指出,本國的技術對于投資國來說可以推動其技術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在對外投資過程中,跨國企業和東道國可以獲得雙贏。Kumar通過研究亞洲的跨國企業指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在發達國家進行直接投資是為了獲取發達國家的技術、銷售網絡和品牌影響力等資源,并且這些企業往往用并購的形式進行對外投資。Thomas也做了類似的研究。他發現,企業的技術水平、國際化經驗、是否進行過聯盟、是否是國際企業等因素對發展中國家企業在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有重要影響。同時,若企業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新的技術資源,其自身也需要擁有足夠的可靠性資源。對于海外子公司來說,這些子公司是跨國企業的網絡結構中重要的學習者和知識吸收者。Birkinshaw指出,跨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在生產經營階段能形成其特有的資源和能力,這些資源能夠推動子公司的成長。同時,這些獨特的資源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運用,才能成為跨國企業的獨特資源優勢。Gupta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他認為,只有當跨國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有學習動機且獨特資源能起到激勵作用時,海外子公司所形成的資源和能力才能被整個跨國企業內部所吸收,形成企業內部的獨特資源。傳統的對海外子公司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于母公司對子公司資源的正向流動,而從資源基礎觀的角度來研究海外子公司則反映了企業資源的逆向流動。梅爾認為,在目前的環境下,資源基礎觀能很好地解釋跨國企業進行對外投資的動因。一方面,跨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自身資源;另一方面,跨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還可以更加有效地開發企業的資源。Child對這種類型的海外投資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他們認為,跨國企業希望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獲得新的資源來增加其自身的戰略優勢,或者是將東道國的某些特殊資源轉移到本國,使企業消除在國內的競爭劣勢。Makino對跨國企業海外投資動因進行了分類,即資源利用型和資源探索型。企業的自身資源決定了其是否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安迪對此進行了解釋,如果企業的資源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企業可以選擇不同的投資地方而不需要依賴當地的資源;如果企業的資源是具有區域限制的,那么在選擇投資區位時會盡量考慮到資源互補和利用的因素。
二、“期待視野”的內涵
“期待視野”這一概念從內部結構上分析是三部分組成的,即類型的現在理解、已經熟識作品的形式與主題、詩歌語言和實踐語言的對立。前兩部分是指讀者在文學接受活動中的定向期待,第三部分是指接受活動中的創新期待。
(一)定向期待劃定了文學接受的基本方向。接受主體在文學接受活動過程中會構成一定的審美心理,并會在這個相對的時間內形成較為穩定的閱讀心理定勢。這種狀態是由“主體的需要和相應的客觀環境”因素決定的兒這種既定形成的接受主體的“心理定勢”就是所謂的定向期待,它是讀者進行文學接受的前提,也將影響或決定繼起的文學接受活動。讀者進行文學接受活動時,其生活經歷和文學經歷會對文本形成一種閱讀期待視野,當讀者以定向期待投入作品之中時就會自動填補文本中的空白并連接其斷裂的部分,充分體會文本的意味。這種表現就說明讀者的閱讀期待是具有預期性的,也就是文學接受活動中形成的“自我世界”,并會試圖將作家構造的“作品世界”納入其中來實現同化。兩者相重疊的部分就是作品被理解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定向期待視野??梢钥闯觯ㄏ蚱诖秊槲膶W接受規定了基本的走向,對文本的任何理解都是定向期待的重新整合。
(二)創新期待使文學接受得以升華。人在進行文學活動的時候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會不斷通過自我調節,積極地改變和應對新事物。所以說,如果讀者在文學接受活動中以定向期待進入,那么在閱讀過程中,讀者的閱讀視野就不會隨其自身的文學經驗的增加得到相應的充實與提高。也就是說,讀者在定向期待的作用下,對作品進行理解,對讀者而言,作家所創造的作品世界不一定與其定向期待視野一致,對于陌生與新鮮的作品世界,讀者有可能會排斥,也有可能引起好奇,于是敞開已有的期待視野來接受新的文學經驗從而順應作品,這就是所謂的創新期待。讀者應以定向期待為基礎對文學作品進行主體理解,并在創新期待視野的推動下不斷尋找和修正定向視野,伴隨文學接受活動的發展,使其閱讀期待視野得到升華
(三)審美距離說。姚斯認為文學史就是作品和讀者的期待視野相互作用,不斷產生審美距離而發生期待視野的改變,從而產生新作品的過程。姚斯將既定期待視野與新作品之間出現的不一致命名為“審美距離”。作品的創新與讀者期待視野之間的距離,決定了文學作品的藝術特性。好的作品往往既滿足讀者的定向期待,又不斷打破他的定向期待,以塞萬提斯的著名作品《唐吉坷德》為例,人們在進行文學接受過程之中,既定的定向期待視野是對美妙神奇的古老傳說的追求,但細讀作品,讀者就會發現,文章寫的并不是他們心里期待的傳統意義上的騎士小說,而是一部諷刺意味極濃的作品,這打破了讀者在閱讀初期的期待視野,被改變諷刺性地被現實。即便如此,這部作品還是成為了流傳歷史的經典作品,在全世界享譽盛名。引導并形成了讀者對騎士小說的新的期待視野。所以說,文學的接受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建立、改變、修正、再建立期待視野的過程。
(四)個人期待視野與公共期待視野。姚斯認為,接受美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公共期待視野。他將期待視野分為個人期待視野與公共期待視野,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共同期待的視野就是所謂的公共期待視野,它決定這這一時期個人期待視野的生成、變化與發展,使其在進行文學接受活動中所受到的公共期待視野下開始并完成。公共期待視野是群眾個體期待視野的融合與升華,它伴隨個人期待視野的發展而發展。公共期待視野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視野和水準的集結,決定了這個時代群眾個體讀者的文學接受的發展與方向。
我們該如何提高執行力呢?
1、不是動作越快就代表執行力越好,如果方向錯了,那么也只能越走越遠,所以第一步要把握好大方向,明白事情的目標導向,困惑的地方一定要問清下達任務的人,開始的方向不能偏。
一、效率理論
效率理論認為購并活動能提高企業經營績效,增加社會福利,因而支持企業購并活動。通過購并改善企業經營績效的途徑有兩條。
第一、規模經濟。一般認為擴大經營規??梢越档推骄杀?,從而提高利潤。因而該理論認為購并活動的主要動因在于謀求平均成本下降。這里的平均成本下降的規模經濟效應可以在兩個級別上取得:第一級在工廠,包括眾所周知的生產專門化的技術經濟、工程師規律等;第二級在工司,包括研究開發、行政管理、經營管理和財務方面的經濟效益。此外,還可以加上合并的“協同效益”,即所謂“2+2>4”效益。這種合并使合并后企業所增強的效率超過了其各個組成部分增加效率的總合。協同效益可從互補性活動的聯合中產生。如一家擁有強大的研究開發隊伍的企業和一家擁有一批優秀管理人員的企業合并,就會產生協同效應。
這一理論在70年代前的西方和目前的我國較流行。但是事實上規模經濟效應在合并中的重要性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大。紐博爾德1970年調查發現,只有18%的公司承認合并動機與規模經濟相關。1980年考林、卡賓和霍爾調查研究后認為,“很難從他們調查的公司看出合并的規模經濟效益”?;萃㈩D調查后競發現獲利能力與企業規模大小不相關。這些事實都是對規模經濟效益假說的反駁和挑戰。
第二、管理。有些經濟學家強調管理對企業經營效率的決定性作用,認為企業間管理效率的高低成為企業購并的主要動力。當A公司管理效率優于B公司時,A、B兩公司合并能提高B公司效率。這一假設所隱含的是購并公司確能改善目標公司的效率。在實踐中這一假說顯得過于樂觀。有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釋為購并公司有多余的資源和能力投入到對目標公司的管理中。此理論有兩個前提:(1)購并公司有剩余管理資源,如果其能很容易釋出,則購并是不必要的。但是,如果管理隊伍為一不可分之組合,或具有規模經濟,則必須靠購并加以利用;(2)目標公司的非效率管理可以外部管理人介入之下得以改善。
此理論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購并的效率的動因。它能解釋具有相關知識和信息的相關產業購并活動,卻無法解釋多角化購并。
二、問題及管理主義者
問題是Jensen和Meckling在1976年提出的,認為在過程中,由于存在道德風險、逆向選擇、不確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產生成本,他們把這種成本概括為以下幾方面:所有人與人訂立契約成本;對人監督與控制成本;限定人執行最佳或次佳決策所須的額外成本;剝余求償損失。
購并活動在問題存在的情況下,有以下幾種解釋:
(1)購并是為降低成本。1983年Fama和Jensen認為,公司問題可由適當的組織程序來解決。在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決策的擬定和執行是經營者的職權,而決策的評估和控制由所有者管理,這種互相分離的內部機制設計可解決問題。而購并則提供了解決問題的一個外部機制。當目標公司人有問題產生時,通過收購股票獲得控制權,可減少問題的產生。
(2)經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在公司所有權和控制分離后,企業不再遵循利潤最大化原則,而選擇能使公司長期穩定和發展的決策。Muller關1969年提出假設,認為人的報酬由公司規模決定。因此人有動機使公司規模擴大,而接受較低的投資利潤率。并借購并來增加收入和提高職業保障程度。馬克斯、威廉森等認為經理的主要目標是公司的發展,并認為已接受這種增長最大化思想且發展迅速的公司最易卷入到購并活動中。Fuss1980年發現購并公司經理在合并后的兩年里平均收入增加33%,而在沒有購并活動發生的公司里,經理的平均收入只增加20%。1975年馬克斯和惠廷頓發現公司規模是影響經理收入的主要因素。這些證據證實了這一理論。
1977年辛格和米克斯對購并后的企業利潤情況的研究表明,合并后的企業利潤一般都下降。這一證據表明企業合并注重的是企業長期發展,而不太注重利潤情況,甚至犧牲短期利潤。但Lewellen和Huntsman在1970年的實證結果顯示,人的報酬與公司的報酬率有關而與公司規模無關。這一結論是對經理論的挑戰。
(3)自由現金流量說。這一理論源于問題。MichaelJensen(1986年)認為自由現金流量的減少有利于減少公司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沖突。所謂自由現金流量是指公司的現金在支付所有凈現值為正的投資計劃后所剩余的現金量。如果公司要使其價值最大,自由現金流量應完全交付給股東,但此舉會削弱經理人的權力,同時再度進行投資計劃所需的資金,將在資本市場上籌集而受到監控,由此降低成本。
除了減少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外,Jousen還認為適度的債權由于必須在未來支付現金,比經理人答應現金股利發放來得有效,而更易降低成本。他還強調對那些已面臨低度成長而規模逐漸縮小,但仍有大量現金流量產生的公司,控制其財務上的資本結構是重要的。此時購并的含義是公司借購并活動,適當提高負債比例,可減少成本,增加公司價值。
三、內部化理論
內部論又稱交易成本理論,它是在70年代后期興起的。這一理論不再以傳統的消費者和廠家作為經濟分析的基本單位,而是把交易作為經濟分析的“細胞”,并在有界理性、機會主義動機、不確定性和市場不完全等幾個假設的基礎上展開,認為市場運作的復雜性會導致交易的完成需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尋、談判、簽約、監督等成本)。為節約這些交易成本,可用新的交易形式——企業來代替市場交易。這一理論在解釋購并活動的同時,認為購并的目的在于節約交易成本。通過購并節約交易成本,有以下方面:(1)企業通過研究和開發的投入獲得產品——知識。在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和外部性的情況下,知識的市場難以實現,即便得以實現,也需要付出高昂的談判和監督成本。這時,可通過購并使專門的知識在同一企業內運用,達到節約交易成本的目的。(2)企業的商譽作為無形資產,其運用也會遇到外部性問題。因為某一商標使用者降低其產品質量,可以獲及成本下降的大部分好處,而商譽損失則由所有商標使用者共同承擔。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有兩條:一是增加監督,保證合同規定的產品最低質量,但會使監督成本大大地增加;二是通過購并將商標使用者變為企業內部成員。作為內部成員,降低質量只會承受損失而得不到利益,消除了機會主義動機。(3)有些企業的生產需要大量的專門中間產品投入。而這些中間產品市場常存在供給的不確定性、質量難以控制和機會主義行為等問題。這時,企業常通過合約固定交易條件,但這種合約會約束企業自身的適應能力。當這一矛盾難以解決時,通過購并將合作者變為內部機構,就可以消除上述問題。(4)一些生產企業,為開拓市場,需要大量的促銷投資,這種投資由于專用于某一企業的某一產品,具有很強的資產專用性。同時
銷售企業具有顯著的規模經濟,一定程度上形成進入壁壘,限制競爭者加入,形成市場中的少數問題。當市場中存在少數問題時,一旦投入較強專門性資本,就要承擔對方違約造成的巨大損失。為減少這種風險,要付出高額的談判成本和監督成本。在這種成本高到一定程度時,購并成為最佳選擇。(5)企業通過購并形成規模龐大的組織,使組織內部的職能相分離,形成一個以管理為基礎的內部市場體系。一般認為,企業內的行政指令來協調內部組織活動所需的管理成本較市場運作的交易成本要低。
內部化理論在對購并活動的解釋上有較強的說服力。但由于其分析方法和所用概念的高度抽象,使其難以得到系統檢驗;又由于分析過程及所得結論過于一般化,使其很難在管理領域得到過用。
四、價值低估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購并活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目標公司的價值被低估。當一家公司對另一公司的估價比后者對自己的估價更高時,前者有可能投標買下后者。目標公司的價值被低估一般有下列幾種情況:(1)經營管理能力并未發揮應有的潛力。(2)購并公司擁有外部市場所沒有的目標公司價值的內部信息。(3)由于通貨膨脹等原因造成資產的市場價值與重置成本的差異,使公司價值有被低估的可能。
Tobin以比率Q來反映企業購并發生的可能性。其中Q為企業股票市場價值與企業重置成本之比。當Q>1時,形成購并的可能性較大。當Q<1時,形成購并的可能性較大。美國80年代的情形說明這一點。在80年代美國購并高漲期間,美國企業的Q比率一般在0.5--0.6,但當一家公司投一家目標公司時,目標公司的股票行市形成溢價,一般溢價幅度在50%左右。如果一家企業比值為0.6%,股票溢價50%,那么購并總成本為資產重成本的0.9倍,比新建一家企業便宜10%,而且這種購并形成的投資,在投資完成后,可立即投入運行。還有人認為,當技術、銷售市場和股票市場價格變動非迅速時,過去的信息和經驗對未來收益的估計沒有什么用處。結果是價值低估的情況屢見不鮮,并且導致購并活動增加。因此,價值低估理論預言,在技術變化日新月異及市場銷售條件與股價不穩定的情況下,購并活動一定很頻繁。
五、市場勢力論
這一理論認為,購并活動的主要動因,是因為可以借購并活動達到減少競爭對手來增強對企業經營環境的控制的目的,提高市場占有率,并增加長期的獲利機會。下列三種情況可能導致以增強市場勢力為目標的購并活動。(1)在需求下降,生產能力過剩和削價競爭的情況下,幾家企業結合并起來,以取得實現本產業合理化的比較有利的地位。(2)在國際競爭使國內市場遭受外商勢力的強烈滲透和沖擊的情況下,企業間通過聯合組成大規模聯合企業,對抗外來競爭。(3)由于法律變得更為嚴格,使企業間包括合謀等在內的多種聯系成為非法。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合并可以使一些非法的做法“內部化”,達到繼續控制市場的目的。
1980年惠廷頓研究發現大公司在利潤方面比小公司的變動要小。這說明大公司由于市場勢力較強,不容易受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規模、穩定性和市場勢力三者是密切相關的。
事實上,由于美國等發達國家信奉自由競爭市場的哲學立場。因而企業購并會受到壟斷法的強硬約束。在購并產生過度集中現象時,常借由法庭控訴和管制手段來干預購并活動。
(一)現實障礙經濟責任的優先性
給國企履行社會責任形成了現實障礙。企業的經濟責任要先于其社會責任(Carroll,1979),因為沒有經濟責任的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沒有物質基礎。國有企業當然地具有“企業”追求利潤的本質屬性,一方面國有企業要按要求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利潤增長、利稅繳納等經濟責任要求外;同時也存在股東投資回報、技改創新投入、職工待遇改善等基本支出。盡管國企在融資、資質獲取、經營許可等方面具有一般企業所不具有的天然優勢,但因為國有特性,其在具體經濟指標等經濟責任的履行方面往往被加重了砝碼。這就致使在現實中,不少人、特別是少數國企內部的管理人員,經常性地把“企業的經濟責任要先于其社會責任”中的“先于”理解為“高于”或者“大于”,把企業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履行經濟責任上,客觀上無力顧及或主觀上有意回避社會責任的履行。
(二)無形困擾較高的社會成本支出
給國企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要求。社會成本的客觀存在使得企業必須履行社會責任。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其經濟功能是為社會和市場提供各種有益的產品和服務,但在其實現經濟功能的過程中,它同時要對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各種影響。社會為了克服或忍受企業的負面影響,必須支付一定的社會成本,這就要求企業對社會承擔一定的義務和責任。因為企業產生社會成本的事實不以其性質而改變,凡是企業都會存在社會成本??傮w上國有企業相對占有較高的社會成本。如電信類國企,因獲得國家的特許而占有天然壟斷地位;電力類國企,在項目的移民、征地等問題上得到了政府與社會的更多支持;金融保險等國企,運營的資本直接來自于國家,等等,國有企業在擁有資源占用、資源消耗,取得的政府許可、公眾支持等方面都較其他企業有較多的特殊性,也就是說國企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占用了較高的社會成本。相對較高的社會成本占用,使得社會就對國企履行的社會責任有了比其他企業更高的期望與要求。事實上,有時這種期望與要求還在公眾中被放大,以致遠遠超過國企的能力,從倫理上給國有企業造成很大的預期壓力,無形中困擾著企業。綜合上述兩點,國有企業因為其權屬的公共性,一方面不得不集中力量履行好經濟責任;另一方面又因較多地占有公共資源等社會成本,被寄予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期望與要求。這致使國有企業在協調履行好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上顯得無所適從。即是說,在企業的履責能力相對有限的前提下,國有企業本身的意愿(或行為)與社會公眾的意愿總是存在一定的分歧,這種分歧又時時困擾國有企業權衡如何履行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意愿(或行為),這就是國有企業的責任困境。
二、突圍從倫理學視角來看
國有企業應當獲得公正的倫理環境。就國有企業本身的倫理選擇來說,其“既不應當獲得也不應該尋求不公平的對待”。具體地說,若不很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公眾會對企業有意見,并可能將這種意見轉化為對產品服務的好惡偏見,最終影響企業的口碑與經營業績;若不很好地履行經濟責任,企業經營業績受影響,最終企業將無條件也不可能很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國有企業自身,以及社會公眾應該從其權屬的公共性出發,建立協調的倫理秩序來突破前述困境。國有企業具有公共性和市場性兩重屬性,有學者稱這兩重性為公共性和企業性。所謂公共性主要指國有企業所有權的公共性,所謂市場性是指企業的經營自主性和內部效率性(植草益,1992)。在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相對完善的時下,盡管各個層面對于企業性質的問題已經關注較少,但我們要研究企業行為,毋庸置疑應當且必須從研究企業的出資人或所有者出發。一般地,企業通常是按照股東(投資人)的出資比例來確定經濟責任與分配經營成果。所有權的公共性從權屬關系上決定了企業必須主動按照公共意志(國家意志、公眾意志)來開展經營管理活動,國有企業的出資人是能代表所有公民普遍意愿與權益的國家機構(在形式上可能是政府及所屬管理部門委托的具體機構或個人)。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維護并實現國家意志、公眾意愿自然就是其邏輯起點。其倫理困境突圍的關鍵,在于以權屬的公共性為總體尺度,協調好企業自身利益與國家、公眾利益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
(一)倫理基礎
商業價值社會上存在一種不太好的認識傾向,認為國有企業是國家的,講奉獻、維穩定、促和諧、保就業、做增量、獻愛心等等都要他們承擔。誠然,企業都應該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但國有企業履行更多社會責任的前置條件是企業自身必須獲得良好的運行發展與經濟收益,否則,談其社會責任就如無源之水。德魯克認為,管理中的倫理和責任對組織(企業)與社會的連續性至關重要,一般倫理原則應適用于所有組織與個人,而不能對企業組織提出特殊的倫理要求,因為企業沒有特殊的地位。他所強調一般的倫理原則(標準)有兩個層面:有時一些企業被不公平地要求滿足高于普通公民的道德標準;而有時企業將不道德操守視為合理,因為這些企業認為他們對股東和雇員有其特殊責任。這就是說,作為具有一般企業特征的國有企業,在其經營管理活動中首先不應當獲得不對等的要求。一般商業倫理有哪些內涵呢?一般商業倫理應是“從大家的認知中抽繹”出來的得多數人認同的觀點、認識———以人為本、平等公正、趨利向善、誠信經營等都是目前普遍為社會所贊譽、被所有企業所認同的一般商業倫理的具體內涵,這也是企業所應遵循的商業價值。于國企來講,其“經濟責任先于社會責任”,應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商業價值觀。從這個角度,以一般商業倫理為基本的價值取向是國有企業內在發展對社會的倫理訴求,也是國有企業協調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倫理基礎,更應該是社會給予國有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倫理空間。
(二)倫理邊界
限度生存限度生存的發展原則是社會對國有企業協調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沖突的建設性要求。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生存是人類最基礎的需求。將企業視為一個活化的整體,其最基礎的需求仍然也應該是生存,因為企業若不能生存,就無法談及履行好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正如人的需求沒有止境一樣,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對規模的擴張、利潤的追求,乃至為形式上社會責任的履行等需求也都在不斷的膨脹。這些需求膨脹帶來了對環境的破壞、對資源的消耗,如不加控制便會造成生態惡化、資源枯竭。事實上,這些行為正在或者不斷地在出現。企業與社會的關系,本質上是人類如何協調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當資源極大豐富足夠滿足人的需求時,人與自然關系很容易協調;同樣地,當企業所需的資源足夠企業發展的需要時,企業與自然的關系很容易協調。限度生存的基本精神是節儉,“人類不僅對現在的人們,而且對未來的人們負有某種責任。我們如何通過節儉地使用現有的資源,節儉地進行生產和消費來安排我們子孫后代的生活,是當前道德爭論的核心所在。”限度生存原則要求國有企業不僅要考慮企業員工的生存發展,也要考慮社區公民當前的生存發展,還要考慮企業的未來、考慮企業員工與社區公民的子孫后代也能生存發展。企業對未來后代的公正要求,集中表現在為未來后代留下能夠生存的資源。限度生存原則對國有企業在實踐上的要求是代際儲存,其具體的實踐操作路徑是國有企業應該樹立代際儲存觀念,并在政府主導下建立代際儲存制度,比如協調好能源開采進度與儲存總量的關系,協調好資源(空氣、水)消耗量與自然輸出總量的關系等等。
(三)倫理秩序
生態協調生態協調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發展而對企業提出的系統要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要求相統一。國企權屬的公共屬性,從企業內在動因上決定了其既要注重產品服務的生態性,更要關注生產服務系統與社會大系統之間的生態協調。企業的生態協調是項系統工程,至少應包括三個子系統協調,即:自然生態協調、經濟生態協調、人文生態協調。自然生態協調。自然生態主要是指環境生態。傳統的經濟學、管理學研究與實踐往往忽略了人類活動的基礎———自然環境,導致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偏向;而傳統的生態學又過分強調保持自然生態的原生狀態,忽視了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及民生改善的現實需求。兩種傳統觀點都忽略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系統需求,將人類所面臨的生態、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社會、民生等問題割裂開來,把本應系統化的問題孤立片面化。我們經營企業、發展經濟,不應以降低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為代價。實際操作中,政府對企業的建設環境影響及排污等都有相應的管制,但這個管制的前提是允許企業因發展而產生的環境損害行為;而國企因其公共性,在經營過程中就應更多地顧及公共利益,應該做到最大化地減小對生態的損害。經濟生態協調。新興生態經濟學要求人們綜合汲取生態學、經濟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相關領域的創新理論和實踐經驗,從生態、經濟和人文綜合系統及其新的內在運行模式上,從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生態平衡與經濟平衡、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相互關系上,從人類的根本、長遠利益上來研究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經濟生態協調的主要實現途徑是企業經濟運行從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模式向新型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模式轉變。舉個例子:廢污處理已經達標的企業,如果還有降低排放空間,一般情況下,民營企業可能就不愿意出錢來進行技術升級改造降低排放;但對國有企業來講,就應主動進行技改,降低排放,以彌補對社會成本的消耗。經濟生態協調另一途徑是國企要充分將科學技術成果與社會共享。④如在參與混合所有制企業經營中,國企要將一些涉及民生、節約能源、提高效率、降低排放的技術,盡可能地推廣運用。人文生態協調。除了自然生態(環境生態)與經濟生態,還有一種生態形式就是人文生態。人文生態包括法律規制、政企關系、企業與社區及上下游客戶關系等。從企業外部來講,政府部門要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社會環境(提供基礎設施、配套保障,不要求承擔過多的社會責任等);從企業自身來講,要維護好與其他企業以及社區的關系,不能因為資質好、項目多在同行中擠壓他人。
反觀2011年企業因誠信問題而被新聞媒體曝光的名牌企業,“雙匯”和“達芬奇”在全國引起了震動?!半p匯”是中國肉類行業的第一品牌,而“達芬奇”也是頂著“高檔次,高品位,全部原裝進口”光環,然而也在市場的測驗中應聲倒下。兩家企業產品混充偽劣、價格訛詐、虛假宣傳等景象重大地搗亂了市場競爭秩序,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針對名牌企業誠信缺失現象,很多著名的經濟學家認為,最重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國內外企業存在大量不誠信現象的主要原因。二是目前中國經濟體系面臨轉型的變化,即由粗放型經營模式向集約型模式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能早一點改正不誠信景象,可以盡量避免一定的沖擊力,還可以為品牌再次奠定更好的基石。針對上述情況,最重要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我國的企業和企業家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企業倫理。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企業和企業家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現已完全在社會責任上淪為“道德侏儒”??梢哉f,企業倫理的缺失,使得企業文化失去了精神旗幟,使企業發展失去了方向感,最終會使企業淪為滅亡的境地。因此,在我國當前建設企業倫理、職業道德顯得尤為重要,也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倫理和企業文化的概念
企業作為市場的細胞,其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企業在追求利益的同時,又必須使自身的獲利過程中同時也成為有益于社會進步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過程,即必須注重企業倫理。
(一)企業倫理的內涵。企業倫理,是指企業在處理其與利益相關者關系時的善惡價值取向及應遵循的行為規范。也指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條件下,企業及其成員在長期的生產、管理和經營等活動中,所逐漸形成的組織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總和。企業倫理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人的靈魂,是企業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靠全體成員自覺遵守和維護的經營理念,它以企業文化的形式成為約束企業行為的規范和準則,自然而然地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良好的企業倫理對企業的競爭力、凝聚力和向心力都起著積極的維系作用。
(二)企業文化的內涵。企業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組織文化,是一種產生于企業實踐中的文化現象。從本質內涵來說,企業文化指一種經濟文化,反映著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觀念和方式;從具體內容來看,它取決于企業發展的歷史、所處的社會和地理環境、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員工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的價值取向等因素。因此,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企業文化。
二、企業倫理和企業文化的關系
企業倫理和企業文化,實質上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辯證統一的關系。加強企業倫理建設,有力的推動企業文化向更高層次發展;企業文化的深化,對企業道德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應當將兩者相互結合起來共同建設,這樣才有利于企業長遠健康的發展。
第一、企業倫理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一個企業從誕生到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要開始重視道德經營理念,并把這種道德理念作為企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這樣才能使企業形成獨特的企業文化管理風格,使企業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持久的競爭力。那么企業必須重視倫理管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清醒認識企業倫理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它指引著我們的企業的發展方向。一個成功的企業,它必定是一個重視企業倫理建設的企業,是一個重“德”的企業。假想一下,若一個企業,在產品生產經營過程的某個環節上存在著“缺德”問題,其產品必定由好變壞,銷售由紅火變為冷淡,企業由興旺變為衰落。只需關注一些曾經風頭十足,不久便銷聲匿跡的產品,就不難看到企業若忽略企業道德理念的建設,企業經營失敗最終是必然的結果。例如2008年我國的“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反之,如果一個企業開始就注重企業倫理的建設,以成為一個有“德”的企業為目標,那么,這個企業早晚會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為一家成功的大企業。如1984年海爾產值348萬元,年虧損147萬,受命于危難之即的張瑞敏是第四任廠長,沒有錢到處借,職工積極性調動不起來,規章制度不健全,遲到早退現象嚴重……此時,海爾從生產冰箱開始,實行名牌戰略,狠抓質量,抓質量先抓管理,抓管理先抓人的管理,抓人的管理從轉變理念入手,這個理念也就是企業倫理。只有從思想上得到了轉變,企業上下才能圍繞著企業的目標而進行有效的工作。經過二十多年時間的發展,海爾已成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集團公司,曾被外界譽為“中國企業界的“。從海爾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企業倫理建設和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倫理的建設,指引著企業文化和企業發展的方向,是企業文化發展的目標。
第二、加強企業倫理建設,有力推動企業文化向更高層次發展。企業倫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企業內部管理,處理內部各種關系的道德意識、道德良心、道德準則和道德道德行為活動。二是指企業對外經營,處理企業與外部各種關系的道德意識、道德良心、道德準則和道德行為活動。三是指企業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倫理準則。企業倫理所規范的關系不但包括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職工與企業、企業與其他企業等關系,而且還包括企業與市場、企業與顧客、企業與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如果一個企業內部缺乏相互信任和公平公正的激制,那么企業就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的生產目標就不能實現。相反,如果企業加強倫理建設,那么企業文化就會向著更高層次發展,最終達到以社會或公眾利益為中心,以營銷行為符合社會公正、公平的自然規則為最高理性價值,達到于平淡中見精神,境之中抓機遇的高層次企業經營理念。
第三、深化企業文化,是提升企業倫理的重要環節。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和管理實踐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的,具有企業自身的獨特性。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最深層次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在由小到大的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企業文化也在不斷的深化,企業文化由以單純的自我利益為中心轉變為以社會或公眾利益為中心,創造出賦有企業信譽和品牌效應的企業倫理理念。企業倫理的提升,反過來又促進企業經營活動符合現代市場發展的趨勢。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對外是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一個企業真正有價值、有魅力、能夠流傳下來的東西,不是產品,而是它的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為員工確立一種具有群體心理定勢的指導意識,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圍,樹立共同的價值觀,能激發員工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工作熱情,使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發揮,從而產生歸屬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21世紀是一個經濟與文化相互結合、相互發展的時代,也是企業向著文化管理階段邁進的時代,我們必須堅持“以德治企”,加強企業倫理文化體系建設。當然企業倫理文化建設,它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歷史性任務,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模式和方法。但是,我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們的企業和經濟一定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約翰?科特與詹姆斯?赫斯克特.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