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4 14:38: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縣域經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政府財政對縣域經濟技術投入不足自2002年以來,遼寧44個縣市財政對縣域經濟技術投入也快速增長,從2002年的1649萬元增長到2013年的14.06億元,十年來增長了85.2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49.8%。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在2013年,44個縣市財政技術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0.112%,這一指標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439%,更是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0.865%,財政技術投入難以滿足現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3.政府財政對縣域經濟技術投入地區不平衡政府財政對縣域經濟技術的投入地區間極不平衡。在2013年,縣域財政對技術投入最多的蓋州市(53700萬元)是投入最少的阜新縣(305萬元)的176.1倍。另外,從縣域財政對技術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來看,最大的綏中縣(0.487%)是最小的法庫縣(0.010%)的48.7倍,差距非常巨大。這種技術投入的不平衡性顯然不利于遼寧縣域經濟地區間的協調發展。
4.縣域經濟中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尚未確立一是縣域企業研發資金的投入較少。在遼寧省縣域經濟中企業的R&D投入強度仍遠遠不滿足企業技術創新的需要。這也是制約遼寧縣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二是企業激勵機制不完善。一方面,工資、福利待遇等方面缺乏競爭力,低于發達省份,難以吸引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企業也不注重對人才的長遠發展和后續培養。三是縣域企業高素質技術人才短缺。遼寧縣域企業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吸引人才的薪酬機制、激勵機制;另一方面沒有為良好的可供優秀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
5.高校和科研院所與縣域經濟的合作有待加強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很難滿足縣域經濟所需。目前,遼寧共有高等院校112所、科研院所149個,從事技術人員14萬多人。這些技術人員每年都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這些成果中很多都不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造成技術成果供求的結構性失衡。二是高校與縣域經濟沒能很好地深度融合。目前遼寧高校技術服務縣域經濟工作主要是“點對點”(即一個高校僅僅對接一兩個縣市,一個縣市僅僅對接一個高校)的幫扶對接,而一個現實經濟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技術支撐,很多時候緊靠一所院校或科研院所難以支撐,使得這一技術創新模式的作用沒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6.縣域技術中介服務體系仍需完善目前,遼寧的縣域技術中介服務體系的活力還遠沒能充分發揮出來。在信息咨詢、專利、技術評估、融資服務等技術創新服務領域的發展遠未形成規模與效益,政府對中介服務機構的引導協調工作措施不到位,在支撐服務創新能力與體系建設等方面作用不突出。我省縣域技術管理過程中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相對緩慢,缺乏活力,致使創新活動缺乏技術支撐。各縣市的技術工作雖有不同特色,但仍有不少縣市還沒建立綜合技術創新平臺,還缺乏為本地優勢產業提供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使得縣域政府所屬的技術資源相對分散,服務機構規模小而分散,服務人員缺乏資質,這些都是制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
二、優化遼寧縣域經濟技術創新模式的途徑
1.明確縣域經濟的包容性技術創新發展模式為了更好的發揮創新潛力,縣域政府應該建立一種三維發展戰略,改善創新環境、提高勞動技能、實現信息基礎設施網絡的全覆蓋并降低使用費用,政府與企業合作,低成本建立基層集信息流、物流和商流服務平臺,增加對公共部門和中小企業的投資。為了激勵包容性創新在縣域經濟體中的健康發展,縣級政府首先應轉變政府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為包容性創新提供有利的制度環境。
2.明晰政府對縣域經濟技術創新的指導方向一是加大政府對縣域經濟技術創新的財政投入。遼寧對的縣域經濟技術創新的財政投入相對偏少,財政技術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0.10%,這一指標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407%,更是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0.862%,財政技術投入難以滿足現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政府應增加財政對技術創新的投入。二是要調節地區技術創新投入差距。遼寧各縣市對縣域經濟技術的投入水平差距顯著,強縣與弱縣對技術投入相差數十倍。為了避免縣域間經濟與技術水平差距越拉越大,遼寧應通過對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縣市進行有差別轉移支付,即加大對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扶持力度,促進這些縣市技術創新。三是要通過政策與資金引導技術創新發展方向。政府應通過對不同產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不同來引導未來縣域經濟技術創新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技術資源的配置力度。
3.逐步強化縣域經濟中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一是扶持和鼓勵縣域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投入主體。政府應扶持和鼓勵企業通過增加技術創新投入,增強技術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內生動力,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投入主體。二是企業應設置有利于自主創新的企業內部激勵機制。企業應構建促進自主創新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促使企業員工在價值取向上追求創新利潤,從而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活動的開展。三是企業應培育和引進更多富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企業應加大引進和留住人才的力度,還應構建吸引和培育高層次人才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縣域經濟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與完備功能的行政區劃型的區域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中觀的區域經濟性質的經濟。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赫希曼(HectorSeaman,1958)提出了“核心區———邊緣區”理論;他認為在縣域經濟的產業布局上,縣域存在某種很強的地域特征,產業布局的位置分布有一種吸引力,它的引力強度與區位特征有關,而產業發展的最佳位置則應在區位特征最為明顯的方向上。而在區域和城市的研究中,主要是討論的就是這種城鎮群體空間的組合,這種系統理論已成為城市群空間研究的重要模式。相對于國外的這些理論研究而言,對于小城鎮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更多的是以發達的國家為研究對象,對于我國這種發展中的國家并沒有系統專門的研究。
1.2國內研究現狀
我們國家對縣域經濟的研究大多都是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根據區域經濟學對縣域經濟作研究分析。我國關于小城鎮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研究是從1980年開始的,以為代表的學者們在研究農村經濟的過程中提出了“小城鎮,大問題”的思想,提出了小城鎮的發展應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發展模式這一觀點,把小城鎮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依次為基理在我國涌現了大量的理論研究成果。目前我國在小城鎮建設對縣域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對深入研究其發展的相關機理、內在因素、相互作用等方面問題還不夠完善,對小城鎮和縣域經濟發展之間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在策略方面的研究不足,應該深入去研究。
2.紅格鎮現狀及優勢
2.1城鎮現狀
紅格鎮位于鹽邊縣東南部,地理坐標在北緯26°25'~26°38'、東經101°51'~102°00'之間,東與新九鄉、和愛彝族鄉相鄰,南面與會理縣相接,西與仁和區隔江相望,北與益民鄉接壤。省道310由東西向穿越本區域,雅攀高速公路位于北部邊緣過境地段。現狀基礎設施水平較低,除省道310外,其他公路等級低,路面較差,以四級與等外公路為主,內部交通與對外交通混雜。市政工程設施不完善,尚無垃圾轉運站、消防站等設施,城鎮安全,環境衛生壓力較大。城鎮周邊金沙江、雅礱江地表徑流豐富,但利用難度較大,屬典型的工程型缺水區域。地表水資源在時間上分布不均衡,干季時期農灌用水、城鎮生活用水以及景觀用水都難以滿足需求。城鎮化水平低,城鎮吸納能力有限2012年的規劃范圍內城鎮化率37%,略高于全縣平均水平(22%),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0.3%),城鎮化水平較低。城鎮規模偏小,對入城農民的吸納能力有限。紅格產業發展戰略的重點是利用先天的生態資源優勢,促進服務攀西,創建國際社會性的旅游度假區,發展以生態第三產業為龍頭產業的現代服務業和房地產業的發展模式,成為了紅格鎮面向國際研究和創新,會展,商務辦公,教育和培訓基地,同時也成為了環境優良的度假休閑,娛樂和休閑,戶外運動,生態旅游區,低密度生態性住宅開發重點區域之一。新的產業結構產生大了量的就業崗位,為當地群眾的就業提供了支撐,為周邊村鎮人口的轉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周邊產業園區的工人和鄉鎮農村人口能夠有序有質的向紅格鎮轉移,有力地促進了紅格鎮的城鎮化。同時,紅格鎮昔格達和金河紅格村的特色水果產業,早春蔬菜等產業的銷路也在持續的擴大。
2.2紅格鎮規劃優勢
2.2.1紅格鎮規劃定位
紅格鎮規劃定位是紅格鎮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紅格鎮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以發展休閑度假產業、康復養生產業為基礎,以房地產業、健康體育產業提升整合旅游核心區的產業結構,帶動經濟發展,在規劃期內,將紅格溫泉度假旅游開發核心區建設成為以溫泉休閑度假、康體養生、健康運動以及房地產業相結合的具有濃郁亞熱帶風情的生態旅游勝地。同時紅格鎮以自身的地理優勢進行了紅格溫泉旅游度假區的總體規劃,其總體結構布局大致可以分為“兩軸,兩心和五區”。“兩軸”就是空間軸與引力軸;“兩心”則是紅格以龍山為中心的新鎮區和以溫泉湖片區為中的兩個綜合服務中心,“五區”則是溫泉湖區,幸福城區,陽光谷區,健康園區和錦繡村區五個功能分區。
2.2.2紅格鎮規劃對鹽邊縣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鹽邊縣將旅游產業定位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旅游經濟,發展鄉村旅游,五行養生休閑徒步旅行,全面打造紅格的運動休閑之旅和冬季陽光之旅,提高旅游產業的知名度。進一步鞏固紅格到格薩拉沿線的“百里生態長廊”精品旅游路線其中途徑桐子林、二灘、漁門等地把鹽邊的精品旅游勝地全部融入其中,利用這些先天的旅游資源,把鹽邊縣建設成為中國西部旅游特色鮮明的陽光之旅、大裂谷奇異風光之旅和川滇民族風情體驗之旅的最佳目的地。而紅格開發區作為鹽邊縣溫泉度假旅游的核心區開發區,以休閑度假、康養健康為主要產業,以房地產業、健康體育產業提升整合整個旅游核心區的產業結構,來推動鹽邊縣經濟發展,顯示出紅格鎮域規劃在鹽邊縣域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3.紅格鎮規劃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3.1帶動縣域旅游業的發展
紅格鎮具有先天的旅游資源優勢,陽光溫泉資源獨具特色,為發展特色旅游業提供了可靠條件。目前已依托陽光溫泉資源建成了紅格溫泉假日酒店、紅格溫泉賓館、國家級棒壘球競賽訓練基地,綠色運動休閑中心等休閑旅游設施,溫泉度假旅游開發核心區的建設也正逐步展開,休閑度假旅游業的發展出具雛形。通過對紅格鎮旅游產業的規劃打造,提高鹽邊縣紅格的知名度,對促進鹽邊縣域經濟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3.2促進縣域資源集聚
紅格鎮在其發展過程中,由于其地理位置、規劃條件、自身資源等方面的突出優勢,不僅促進了自身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周邊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內部龍頭”,紅格鎮還擁有周邊農村地區所沒有的基礎設施優勢,讓周邊豐富的農產品,小型商業等向紅格鎮集聚。讓紅格鎮在成為當地商貿服務中心的同時,也成為紅格鎮域周邊農村地區的信息交流的重要基地,讓資源、生產技術、農業技術、農業信息、產品信息、經濟文化等都在紅格鎮進行匯聚共享,促進區域的經濟交流合作,真正實現以鎮帶村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式。而正是因為這種集聚作用,使紅格鎮匯聚了大量的資源、經濟及生產要素,這些要素以紅格鎮為媒介又可以流向上游的小城市,讓不同地區的生產要素、資源在城市匯聚,利用城市更完善的基礎設施及經濟發展方式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縣域又可以通過其輻射帶動作用反過來拉動紅格鎮鎮域經濟的發展。
3.3對所在地區產生影響和支配
紅格屬于以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形成獨特的農業特色,近年來積極推進優質水果、糧食等基地建設,芒果、玉米等迅速發展,農業基礎條件較好。從用地建設條件、地理位置、宜居環境來看,紅格鎮都將成為礦業從業人員,旅游及服務業人口,周邊農村人口及生態移民人員前來居住生活、休閑娛樂的首選地,是鹽邊縣南部片區“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的重要支撐。
(1)地理位置優越-滇黔鎖鑰,黔西門戶。關嶺位于貴州西南部,東北、西北與鎮寧、六枝特區毗鄰,西南以北盤江為界和晴隆、興仁、貞豐三縣相望。灞陵河大橋把黃果樹景區和關嶺自治縣連為一體。(2)交通區位優越-四通八達,陸航快捷。航空、高速鐵路,在建滬昆高鐵、G60滬昆高速、國道、關興公路、省道。隨著滬昆高鐵的通車,同時依托與周邊區域交通的聯系,以及關嶺目前已具有的良好道路系統,為各地游客的進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1.2機遇優勢。
(1)國家層面———觀光旅游持續火熱,休閑度假快速升溫。世界度假經濟發展規律表明:國民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休閑度假需求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國民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旅游形態開始進入成熟的度假經濟階段。(2)省域層面———3萬億投資,貴州旅游邁入“大干快進”全速時期。a.國發二號文件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貴州建設“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的戰略定位,把“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作為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的一項重點任務和支柱產業來發展,為加快推進“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和旅游強省建設提供了難得機遇。b.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明確將貴州省定位為國家公園省,將在10年內通過投資數百個項目打造旅游強省,投資總額約3萬億元。
1.3區域層面———劃時代機遇,“可遇也可求”。
(1)一條路打開關嶺旅游新通道。滬昆高鐵開通,將使上海、杭州、南昌、長沙、昆明等旅游消費力強勁、出游率高的城市游客能快速、便捷地到達關嶺旅游。(2)一座城(頂云新城)助推關嶺成為黔西南旅游集散大本營。以高鐵開通為契機,以頂云新城建設為助力,新城建設將助推、保障并快速實現關嶺作為貴州西南旅游集散大本營的地位。
2灞陵河生態旅游圈目前現狀
灞陵河生態旅游圈開發現狀。根據景區旅游資源分布狀況,可以概括為四大資源聚集組團,分別是:(1)頂云新城組團:頂營司城垣、汽車營地。已開況:圍繞頂營司城垣,建設了頂云廣場,主要表現頂云經驗,為市民提供活動場所。汽車營地,目前在開發建設中,還未投入使用。(2)灞陵河大橋以北組團,老樹巖瀑布、滴水灘瀑布群、雞窩田布依族村寨、月亮灣田園風光。基本只能實現遠觀。雞窩田布依族村寨和月亮灣田園風光保護較好,還沒有開發的痕跡。(3)灞陵河仿古區組團,灞陵河大橋、三國古戰場遺址風景區、紅崖天書、灞陵河峽谷。灞陵河大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游客觀光層,暫未開放,大橋舉辦了跳傘國際挑戰賽。三國古戰場、紅崖天書、灞陵河峽谷開發較為初級。(4)木城河與打邦河組團,木城河布依寨、八德古榕樹、涼水井情人樹、那大關瀑布。民族文化表達較粗淺。八德鄉有老榕樹資源,但目前樹下為居民市場,未見旅游痕跡。涼水井情人樹和那大關瀑布開發較為初級。
3灞陵河生態旅游圈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
3.1灞陵河生態旅游圈開發存在的問題。
(1)有資源、缺產品。灞陵河旅游景區從自然生態到歷史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樣。但缺乏對其整合和深入利用,因此導致景區尚無完整的旅游產品體系。(2)有文化、缺美感。灞陵河旅游景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三國文化世界聞名,但是厚重的文化沒有得到美的表達,文化載體需要建設。(3)有景點、缺景觀。灞陵河旅游景區現有的景點景區,基本處于初級開發階段,景觀特色不突出,局部有亮點,但并未形成景觀效果以及景觀風格。(4)有賣點、缺龍頭。灞陵河旅游景區有古老的三國文化遺址、有河道、大橋、峽谷等自然風光,也不缺乏旅游賣點,但并未形成代表景區向外發聲和推廣的一至二個龍頭項目。
3.2灞陵河生態旅游景區未來發展方向。
(1)大景區聯動,與黃果樹聯合互動。構筑“大關嶺-大黃果樹”景區空間結構。充分了解灞陵河景區與黃果樹景區的資源基底差異,確立互補的開發方向,從而實現與黃果樹景區的互動和客源共享。(2)三國文化品牌重塑。文化是旅游的靈魂,灞陵河旅游發展應以“三國”為旅游主打品牌,通過深入挖掘三國文化內涵,形成三國文化體系,并落實到旅游產品和設施上。(3)旅游資源休閑打造。灞陵河資源類型豐富,應整合資源,將休閑度假產品在此集中打造,從而形成盤江和黃果樹兩條觀光旅游帶中間最好的休閑度假過渡,進一步提高關嶺旅游競爭力。(4)旅游新城完美配套。在新城中解決旅游集散、餐飲等服務功能,使其成為灞陵河生態文化旅游景區的有力后盾。從而完善整個景區的功能配置和旅游要素發展需求。(5)合理規劃空間布局。a.關嶺新城旅游綜合體: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旅游業發展為重點,高鐵建設為驅動力,發展成云貴旅游集散中心,大黃果樹旅游圈西部門戶區。b.灞陵河-木城河風光帶:依托灞陵河及峽谷風光,積極開發親水娛樂,農業休閑為主要內容的灞陵河美麗風光帶。c.木城河民俗體驗板塊:整合木城河兩岸的優良資源深入挖掘布依民俗文化,集民俗體驗、生態觀光、遺址仿古于一體的布依風情體驗景區,滿足游客高層次的需求。d.灞陵河文化體驗板塊:借力灞陵河大橋“亞洲第一大公路橋”的名氣,和關嶺低空開發的便利條件,繼續舉辦低空飛行賽事,開展大眾低空狂歡節,聚集人氣。e.雞窩田生態度假板塊:整合滴水灘瀑布、補母當河等資源,建設親水田園式的生態休閑度假項目,打造關嶺最具“世外”意境的田園生態度假區。(6)生態低碳戰略。引導旅游者強化環保意識,最終把灞陵河生態文化景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旅游目的地。(7)精品帶動戰略。全力實施精品帶動戰略,提升旅游區文化內涵和品質,逐步形成特色體驗式旅游線路及產品,打造一系列高檔次、高水平的旅游景區。
4灞陵河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帶來的效益
4.1發展生態旅游業,能帶動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4.2生態旅游的發展,能夠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除了取得經濟利益外,還保護了環境和當地的民族文化。
4.3發展生態旅游業
有利于促進生態旅游區社會政治環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層次較低下。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資源性、關聯性、混合性和復雜性,縣域經濟既依靠當地資源以大農業為基礎,又混合有加工型、商貿型、采掘型等多種經濟發展類型。但是,一方面我國絕大多數縣域經濟的發展面臨基礎設施落后、生產模式陳舊、科技創新能力低下、區域經濟和產業結構欠合理、資金和高素質人才嚴重短缺等諸多制約因素,同時又多面臨小農經濟與規模化、山區經濟市場化與邊緣化、農村經濟與城鎮化、特色經濟與工業化等諸多矛盾,特別是一些欠發達縣域的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發展步伐邁得太慢,縣域差距不斷擴大。目前我國貧困線標準定得還較低,農村返貧率還很高,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資源匱乏、交通閉塞、發展環境缺失的偏遠邊緣化地域。另一方面,我國多數縣域經濟增加值構成中,第一產業的比重仍偏大,第三產業的發展依舊不足。2013年全國縣域經濟增加值構成中,第一、二、三產業的占比約為21%、45%、34%,而同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二、三產業的占比約為10%、44%和46%,第三產業的GDP占比第一次超越第二產業躍居第一。同時,我國縣域經濟的產業層次也普遍較低,以價值鏈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產品多屬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級產品,資源的消耗量較大,環境的污染度較高,經濟和社會效益較低,第二產業對第一產業的反哺效應不顯著。
其次,縣域經濟間發展的差距日趨顯著。我國幅員遼闊,各縣域因社會經濟發展的地理區位、要素稟賦、政策制度、產業結構、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致使縣域經濟間的發展差距呈擴大趨勢。地理區位上,沿海地區或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優越,原有基礎好,再之引領改革開放,率先占據了經濟發展的優勢,而地理位置邊遠的內陸地區或山區原有經濟基礎薄弱,自我發展能力低下,改革開放步伐較慢。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縣域間要素流動的速度不斷加快,地理區位優越的縣域因集聚優勢和規模報酬遞增等形成的正能量促使其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并與地理區位不占優勢縣域間的經濟發展形成差距且日益擴大。政策制度上,雖然國家從宏觀層面出臺了統一的政策法規,明確了基本框架或內容,但實踐中各縣域結合自身實情會將制度地方化、習俗化,其實施的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安排會差異于國家統一的政策框架,同時國家對一些區域實行以放權讓利為前提條件的傾斜政策,會使這些地區的試點縣域獲得從其他地區轉移過來的超前利益,進而擴大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差距。資源稟賦上,由于眾多縣域將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地方特色資源的開發上,而特色化資源工業的發展是縣域經濟發展中短期內最易見效也是環境約束最少的現實選擇,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各縣域發展失衡的重要致因。產業結構上,由于各縣域資源空間配置和產業要素聚集狀態的差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縣域產業結構類型,其對未來一定時期縣域經濟發展的內部均衡和外部協調具有決定性作用,進而形成了縣域經濟間的發展差異。社會文化屬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由于自然條件、社會發展、文化風俗等差異性的共同影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當地文化,并通過文化觀念與文化價值體系等形式作用于個人、家庭、企業和政府等,進而影響到縣域經濟的發展策略、產業結構、管理模式等方面而導致縣域經濟發展的差異。
最后,縣域經濟發展后勁不足且人力資源素質偏低。一方面,縣域經濟發展的后勁不足主要表現在產業核心競爭力缺失、特色經濟發展趨同,工業投資規模縮減、交易市場容量有限、固定資產投資速度減緩、科技教育投入不足等。近年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持續提高,縣域經濟發展正步入黃金時期。目前,我國改革忽視了作為縣域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第一產業的發展后勁戰略,一些基礎性和新興的第三產業如計算機信息、科技服務等發展仍后勁不足,導致基礎產業不基礎,弱質產業仍不強。同時,縣域經濟發展資金的業務范圍與實際職能不相符合,加之現行稅收征管體系中增值稅、所得稅、消費稅等主要稅種的征收稅款大部分集中在中央及省級財政,縣級政府則較少有獨立穩定的稅收收入致使縣域經濟缺乏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而發展后勁不足。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縣域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多為年齡長、體質弱、能力差的留守農業居民,且其多聚居于自然條件惡劣、經濟基礎薄弱、交通運輸不便、教育發展落后、收入水平和地區公共服務水平低下的老少邊窮縣域,人才既進不來也留不住,勞動力素質普遍較低。同時,由于我國高等教育中重基礎教育和理論教育、輕視技能培訓和實踐鍛煉等現象依舊存在,導致低學歷者接受新鮮事物、創新創業能力較低,而高學歷者勞動技能又不如低學歷者,使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不牢、動力不足、活力不夠、潛力不大。
(二)財政政策體系層面
首先,稅收制度體系缺失。我國不盡合理的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稅收結構、城鄉二元稅制嚴重阻礙了縣域經濟的均衡、健康發展。我國現行稅收制度是在1994年推廣分稅制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而來的,它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實行相對較低的稅率和標準更寬的稅前扣除政策,給予外資企業超國民企業待遇,對農民實施有別于城鎮居民個人和企業的扣除一定成本后對利潤征稅的總收益征稅,形成了縣域非均衡的發展格局。同時,體現非市場性分配關系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也存有缺陷,人為操作痕跡明顯,調節作用顯現不足,實施效果不理想,政策過渡性意味較重:由于轉移支付的初衷就是縮小縣域經濟發展的差距和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而轉移支付的層層配套下撥方式,不僅限制了中央財政政策調控職能的有效發揮,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層政府的可用財力,使財政轉移支付目標偏離了原定目標;稅收返還的初衷是為了保障既得利益,化解改革阻力,而目前稅收返還、基數返還、體制補助等成為轉移支付主要內容的機制卻阻礙了縣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縣域政府的財政自給率低下,大部分在60%左右,特別是一些貧困縣域的財政自給率僅有10%左右,而對轉移支付的依賴性過度易產生思想惰性,使縣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等隨之消減。
其次,財政支持力度不足。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財政支持主要包括直接支持和間接支持,即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縣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除需在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特色經濟等層面下工夫外,還須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雖然各級政府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如國家在縣域經濟的第一產業發展中對種糧農民實施直接補貼政策、產糧(油)大縣和生豬大縣獎勵政策、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政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同時各縣域又在國家政策框架內結合自身特點切合實際地實施農業扶持政策,如對糧食生產機械優先補貼等,這無疑給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但是,國家財政對農業投資的占比特別是其基本建設、技術信息等方面并沒有持續攀升反而呈逐年下降趨勢,致使縣域經濟發展中普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
最后,財政支出結構欠合理。一方面,財政支出的地域分布結構失衡。我國財政對不同地域實行了非均衡政策,如向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重心的東部沿海地區傾斜的財政政策導致該地域的公共服務水平和縣域經濟發展速度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另一方面,財政支出總額中各類支出的占比不合理。我國目前的財政支出中生產性支出不足而非生產性支出偏大,縣域“吃飯財政”問題較為突出;除福利與撫恤支出和支農支出外,其他支出的時期和地域分布不均衡和穩定;財政用于科教文衛、城市管理、社會保障等公共項目的支出嚴重不足。國家財政理應通過合理的支出結構發揮其促進縣域經濟和產業結構優化的效用,但支出結構不合理的財政既會導致資源配置的不公,又會造成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失衡和滯緩。
1.注重人才結構的多樣性。
縣域經濟形式包羅萬象,大城市里有的經濟形式一般在縣市區域中都存在,大城市里沒有的經濟形式在縣市區域也會出現。從主要大類上說,大城市里主要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而縣域經濟不僅有工業和服務業,而且還有農業、漁業、家禽畜牧業等方面;從分類上講,縣域經濟包含房產建筑、機械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商務貿易、旅游服務、企業管理、商業服務等各行各業;從硬件和軟件角度上講,縣域經濟包含有形和無形兩種經濟形式,前者以有形的產品、資產為代表,后者以無形的傳統文化為主要形式。縣域經濟高端技能型人才類型面面俱到,必須滲透到各種經濟領域,從主要類型上說,既要有從事工業生產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又要有從事農業、漁業、家禽畜牧業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從分類角度上講,要有從事房產建筑、機械加工、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商務貿易、旅游服務、企業管理、商業服務等各行各業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從有形和無形的經濟形式角度講,還要有從事社會管理、教育培養、文化宣傳等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縣域經濟發展需要全方位、多樣性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缺乏任何類型都是不全面或者是片面的。
2.注重知識和學歷結構的優化性。
縣域經濟隨著時代變化而發展,縣域經濟所需要的人才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展,這些人才應掌握與時代進步相適應的知識內容。知識是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文化的寶貴財富,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創造世界的基礎。人類在不同時代的生活、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知識是不斷變化、無窮無盡的,而人才的精力和時間卻是有限的。縣域經濟人才要結合基層實際,以實用性為前提,注重更新和優化實用性知識內容,只要有助于分析和解決一線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只要社會時代需要,知識就會實用。例如,人們在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之前,不會關注美容美發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進入小康階段后,許多民眾開始關注美容美發專業知識,與美容美發相關的產品研發、生產、服務等知識便有了社會時代價值。隨著美容美發實用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服務產業的發展,社會機構也將為美容美發產品研發、生產和服務管理培養相應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豐富和優化美容美發方面實用的專業性知識。在學歷結構方面,縣域經濟人才必須與時俱進,既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又符合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大潮流。總體上講,現有從事縣域經濟建設技能型人才的學歷層次普通不高,標準相對較低,往往以普高、中專或大專學歷為主基調,具有本科、研究生學歷的技能型人才寥寥無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本完成了從精英高等教育到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轉變,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歷人員不斷加入到縣域經濟人才隊伍,高學歷技能型人才將逐漸變為縣域經濟人才的主流,這為優化縣域經濟人才學歷結構營造了優越的社會環境,有助于滿足現代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有效地推動區域性基層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3.注重工作技能的應用性和綜合素質的協調性。
知識是基礎,技能是重點,培養和提高工作技能是縣域經濟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現代化的縣域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運用先進技術從事創新工作的實力,如果縣域經濟人才掌握先進實用性技能,他們就會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創新思維、革新產品,表現出專業技能的應用性特點。除了實用性知識和應用性技能外,縣域經濟人才還需要有全面、協調發展的綜合素質。知識和技能是才的范疇,綜合素質是德的內容,有才無德是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德才兼備才是正品。一個人如果學習了實用性駕駛知識,掌握了應用性駕駛技能,就必須具有良好的駕駛品德或優良的駕駛素質。如果只了解知識而不掌握技能,可謂紙上談兵;假如有知識和技能,不注重職業道德,違反交規,開錯路線,這樣的人就是劣品,對縣域經濟發展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縣域經濟高端技能型人才應瞄準時代方向,體現時代精神,增強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在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諸方面共同發展,為城鄉一體化進程展現其全面協調發展的綜合素質。
二、培養縣域經濟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社會意義及一些注意事項
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有大量實用人才,培養縣域經濟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步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一是可以凈化社會風氣,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使基層勞動者自覺學習產業升級換代所需要的實用知識,掌握城鄉一體化所需要的實用技能,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工程。二是改善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結構,為基層企事業單位培養有質量意識、有責任意識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優化產業隊伍的學歷結構、知識結構,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社會和諧。三是推動縣域經濟升級換代、優化經濟結構。我國原有縣域經濟主要以消耗自然資源為代價,缺乏保護環境資源的意識,如果有了高端技能型人才作支撐,企事業單位就有創新的動力和實力,它們有能力改變原來粗放的生產模式,促進企業技術革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培養縣域經濟高端技能型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會一勞永逸。社會各界應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統一認識,創新思維,重視相關事項,努力提高培養縣域經濟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質量。
1.注意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觀念。
一些縣市區為了早日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為工作載體,認真制訂計劃目標,包括明確每10000人口中要擁有600個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一些地方政府為完成這一目標任務,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行為,把有些不符合高技能人才標準的人員以某種借口作為高技能人才進行統計;有的地方按持有技能證書數量重復計算,造成縣域經濟高端技能人才在統計時出現標準不高、弄虛作假等傾向。
2.注意避免好高騖遠的傾向。
德國等西方國家在培養和利用高技能人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我們培養縣域經濟高端技能人才樹立了榜樣。我國政府近期也將許多本科院校重新定位,把原來以培養學術、學科研究型人才為重點轉變為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提供培養縣域經濟高端技能人才的制度保障。由于我國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礎還不很扎實,時間和經驗較為有限,短期內縣域經濟高端技能人才仍不能以高學歷為主體,不適宜在縣域經濟中普及高學歷技能型人才。如果要大量引進國外洋研究生作為縣域經濟高端技能人才,他們可能會水土不服,既用不上,又留不住。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穩妥地培養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高技能人才。
3.注意避免因循守舊的培養方式。
縣域經濟高端技能人才種類繁多、層出不窮,以前有的可能會在發展過程中失去作用,以前沒有的可能會受到重視。例如,以前的裁縫是手工作業,主要靠手工技術,現代紡織以機械生產為主,主要衡量使用縫紉機制衣的技能。傳統上講,培養縣域經濟高端技能人才主要是職業教育機構、社會培訓機構的任務,以學校培養模式為主,習慣于按部就班,培養現有行業的專業技能。事實上,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過程中會涌現新的行業、新的工種,如果因循守舊,就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例如,發明計算機之前沒有編程員的職業,現在計算機編程員的作用越來越大。有些傳統技術還要靠口手相傳,學校和培訓機構不能提供培訓服務。因此,培養縣域經濟高端技能人才要發揮企業、行業方面的社會作用,增加校企合作、教行合作的培養模式,使教學做融為一體,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職業教育視角下株洲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
1.政府職業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資源質量不高。
株洲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因此,應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而職業教育的主要投資方應該是政府。然而,在該地區,重普教輕職教的傾向仍比較明顯,在財政預算內,職業教育經費所占比重較小,而且針對職業教育的專項經費與獎助貸力度也不大,效果并不明顯,這嚴重影響了該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進而在縣域經濟建設中缺乏合適的人才,勞動者的素質普遍不高,阻礙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2.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不合理,專業人才緊缺。
近年來,株洲縣域經濟表現為現代新農村與現代農業建設穩步推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城鎮化與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這樣的發展趨勢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而專門人才的培養需要職業教育設置合適的專業。然而,從相關部門的專業設置調研情況來看,大部分職業院校所設的專業為第二產業相關專業,如汽車維修、機電一體化、焊接技術與數控技術等,其次為酒店管理、護理與計算機網絡等第三產業的相關專業,而涉及第一產業的專業則較少,這顯然無法為現代農業與現代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平臺,無法培養大量的相關人才為現代新農村建設服務。同時,專業設置也沒有很好地銜接當地經濟發展。如醴陵市旅游資源豐富,很少有職業院校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即使有些職業院校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但教學內容沒聯系到當地實際,過多地強調理論知識或旅游管理的一般知識,沒有因地制宜地進行專業化教學,顯然無法明顯地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3“.雙師型”教師短缺,勞動者技能不高。
教育的實施者主要是教師,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勞動者技能的關鍵。然而,株洲各縣職業院校的師資隊伍無論是在質量與數量,還是在專業結構、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等方面與高標準的“雙師型”隊伍仍有較大的差距。大多數教師教學實踐經驗匱乏、理論水平不高、實踐能力不高、年齡老化、知識結構不完整、素質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的質量。農村勞動者學習基礎本來就比較差,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與學習,所學的東西并不多,不能很好地為該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服務。
三、職業教育視角下加快株洲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對策
1.加大政府投入,提高農民技能。
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加強培訓,提高其技能,是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多渠道籌資,分層次、有目的、有計劃的提高農民素質,如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等。可以借鑒國內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根據職業教育與普及教育的在校生人數之比,設定相應的投入比。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一方面需要政府提高重視,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手段,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勞動力培訓提供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又要加強監督。不僅要把投入與就業掛鉤,而且還要把投入與受訓者素質提高掛鉤,建立起培訓、就業、素質提高的銜接與監督機制。
2.加快專業結構調整,促進縣域產業結構升級。
地區產業結構是專業設置的前提,而合理的專業設置對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及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株洲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在于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專業設置要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農業為基礎、制造業和基礎產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為依據,強調地方性,為當地培養人才,服務地方經濟。株洲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應在縣政府的指導下,推動地方產業與職業院校密切結合,為株洲縣域經濟中的優勢產業、新型產業設置新的專業或對已有專業進行調整,通過產學合作、校企合作,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培養行業所需人才,為城鄉一體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3.培養農村實用人才,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實用人才,是指在農村科技、經濟、教育、衛生、文化與經營等領域中,不僅具有一技之長與一定的專業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人才。實用人才在株洲縣域經濟發展中作用至關重大,他們可以通過發展一項事業,富裕一方百姓,帶動一片經濟。因此,應加強實用人才的培養,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力保障與智力支持。實用人才的培養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廣泛開展調研,建立農村人才信息庫,并對其進行網絡化、信息化的動態化管理,探尋具有實用人才潛質的勞動者。實用人才應主要從有文化、品德好、會經營、懂技術等方面去衡量。其次,整合各方資源,拓寬培訓農村實用人才渠道。除了傳統的農民技能培訓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訓實用人才:一是依托協會的輻射能力,由協會向農民傳道授業;二是院校學習,對于基礎較好,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可以將其送到專業的院校進行深造,或者請相關專業到當地來進行培訓;三是異地參觀,增長見識、擴闊視野、拓寬思路。最后,加大政策支持。對于實用人才創業興業,政府在稅收、工商、信貸方面給予支持,對其成長及時關注,鼓勵其做強、做大,為當地經濟服務。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
首先要開展師資隊伍水平調研,摸清該地區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教師編制、教師聘任、職稱評定與培訓考核等多方面的信息,并以此來建立適合該地區職業教育特點的教育管理機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經費投入上,要嚴格按照執行“城市教育附加費的20%用于職業教育”的標準;在教師編制方面,不僅要建立專職教師編制制度,還要明確兼職教師編制,以此建立教師流動機制,增強教師隊伍的活力;在教師聘任上,要重點考慮從企業聘用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豐富師資隊伍的實踐能力;在職稱評定方面,應充分考慮職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把實踐能力作為考核教師最重要的標準;在培訓考核方面,不僅要加大投入,還要拓寬培訓渠道。
安徽省五河縣工業園區始建于2003年,規劃面積16km2,工業園區產業主要定位是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引進了以華芳紡織、華運毛紡為代表的4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2013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6億元,占全縣比重達到43.9%;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8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97.5億元,占全縣比重達到46%;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9.8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3億元,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35%以上,解決了55%的社會就業。
1.2新區規劃及產業定位
新工業區堅持規劃引領,集聚人氣與發展活力,將園區定位為“工業園、生態園和新城區”。新區的規劃是在原工業園區基礎上擴大,總面積約40km2,起步區10km2,核心區5km2。新工業區重點產業定位設想:打造2~3個重點產業,如新型建材產業(防水、防熱、密封墻體等)、新材料及電子信息產業(超薄玻璃、觸摸屏、LED產品等)、裝備制造產業(數控、汽配、醫療設備制造等)、新能源產業(生物發電、太陽能、風能能源開發等)。
2存在的問題
2.1工業區規劃及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初始規劃形成園區與自然村共存,園中有村、村中有園,基礎設施簡陋,給企業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日趨嚴重,使得部分已建項目需要拆遷重建(布雷斯頓、利達針織、鴻雁塑業等),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園區雖然搭起了框架,但還存在斷頭路、半面路、道路狹窄等現象,路網未形成環狀,三水管網、綠化、亮化建設未能實現全覆蓋,與快速發展的形勢不適應,需要進一步完善。
2.2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缺乏
園區的建設要符合三個標準,一是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化,二要有相當企業進駐,三要實現產業的集聚。園區初始建設經驗不足,各方面條件不完善,沒有很好的達到這個標準,招商引資的整體環境不過硬,形成了“拾到籃子里都是菜”現狀,引進項目質量不高、規模不大,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地整合,沒有形成相應的產業鏈。同時,引進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技術含量不高,絕大部分企業的產品均以加工、跟蹤模仿為主,沒有核心競爭力,缺乏龍頭帶動企業,難以形成集團優勢和高新技術產業優勢,開發區的積聚效應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3項目建設用地緊缺
一方面由于招商引資競爭激烈,為吸引項目落戶,建區初期對引進項目的投資強度、土地投入產出率等不加控制,幾乎是有求必應。有的項目認定外來固定資產不少,但與實際投入不相符,出現項目占地過多、只圈不建、停產閑置等現象;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土地指標緊張,加上近年來招商引資成效日漸提高,造成有簽約入園企業在等地開工的現象。
2.4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空乏
園區內第三產業配套幾乎空白,無倉儲物流配送,造成企業運營成本高,招商洽談項目屢屢提出此問題;無公交站點、商場超市、娛樂服務等場所,不方便企業員工生活,不適應“產城一體化”構建宜居宜業環境的要求。
3對策建議
3.1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開發
一要堅持高標準規劃。工業區的規劃,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眼光放得長遠,高標準規劃,做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甚至更遠,都不會落后。既要有總體規劃,又要有專項規劃,既要有用地的布局規劃,又要有產業發展規劃;要舍得花錢,要結合實際,請知名的大的規劃設計院設計。二要高起點開發。結合縣域經濟能力,按照高標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做到“九通”,即通道路、供電、供水、排水、排污、燃氣、公交、通信、有線電視。要優化環境,做好綠化亮化,為吸引大項目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要注重資源集約利用,提高工業用地投資強度標準,工業區工業用地的投資強度應根據實際確定科學合理的指標。不能因為關系而降低標準,不能因為急于完成招商任務,盲目滿足招商企業要求而違背原則;要堅持規劃的嚴謹和嚴肅性,不得隨意變更規劃。園區規劃一經完成,就要嚴格執行,按照規劃要求進行建設。
3.2堅持把引進大項目作為工業區發展的關鍵來抓
項目是園區發展的生命線,沒有項目,一切都是空談。要重點支持主業突出、成長性好的龍頭骨干企業,依托大項目、好項目、尖端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增粗延伸產業鏈條。不斷提高對抓企業上項目重要性的認識,堅持招商引資發展企業、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改善環境服務企業的基本路子,實現企業數量增加,規模壯大,效益提升。要積極嘗試招商引資工作“公司化體制、職業化隊伍、專業化招商、市場化運作”,即招商體制由政府推動轉入公司化運作;招商隊伍通過職業培訓,樹立職業精神,形成職業化的隊伍;招商活動漸成體系,招商措施形成專業知識;通過市場化運作,為招商人員提供傭金和經費,在需求和市場中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要千方百計謀劃、爭取、引進一批新項目、大項目,全力以赴把項目建設搞上去。要集中全力抓項目,突破一點,以點帶面,以商招商。要進一步抓住一批重大項目落地,瞄準大企業、大集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努力將其吸引來投資興業。
3.3堅持大力培育特色農民工創業園
按照“政府推動、社會支持、市場導向、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整合閑置廠房和場地資源改建一批綜合性創業園和創業孵化基地。調查顯示,全縣各鄉鎮農民工創業園大多數都存在入園企業少,企業停產和土地閑置等情況,建議統一整合各鄉鎮農民工創業園,在縣城周圍建設四個大型特色農民工創業園,形成“一區四園”的發展模式。大項目、大企業可以直接進入新工業園區,一些中小項目、地方企業進入不了工業區,可以根據企業特色,就近進入特色園區,這樣有利于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動員(返鄉)農民工入園創業,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申報補助。還可根據企業規模、促進就業人數、實現經濟價值等情況給予資金獎勵,努力提高(返鄉)農民工入園創業的積極性。同時,農民工創業園的有效整合,還可以騰出土地指標,解決土地閑置、土地浪費等問題。
3.4堅持統籌保障工業區建設用地
從有利于引進縣外優質資源、有利于提高產業發展效益,有利于實現發展方式轉型等方面考慮,“園區化”是實現工業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在國家嚴格土地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土地供給困難和用地需求增加,使工業用地問題成為制約工業園區發展的最大“瓶頸”。針對這個問題,一要竭力引進5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向上爭取點供用地。二要大力開展土地整治,置換出土地指標。三要大力開展土地清理,盤活閑置土地,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對閑置土地情況進行認真地調查核實,把廠房布局分散、占地面積較大、投資強度偏低、經營效益較差、土地浪費嚴重的企業作為重點處置對象,使閑置土地處置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農業產業化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了農業市場化進程農業產業化經營使得小農經濟和市場化之間的矛盾得到了調和化解。保障了農民農業生產經營中的主人翁地位。但是農戶一直以來分散經營的方式,無法對市場上農產品的價格準確判斷,再加應變能力較差,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傳統的生產方式與市場經濟體制間突顯出“小農戶”和“大市場”無法融合的矛盾。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式以龍頭企業為主,能夠有效地與國內外市場建立聯系,及時為農業生產反饋市場信息,更有助于產品參與市場競爭。同時還能為農戶的農業生產提供更多的服務,有助于農產品品種改良,豐富產品種類,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力倡導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優越性和科學性,為縣域地區農產品搭建一條通向市場的橋梁。
(二)農業產業化推動了縣域經濟規模效益的實現市場經濟本質上還是追求經濟效益,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縣域地區經濟相對發展緩慢,與當地追求規模經濟效益的困境不無關系。規模經濟效益的實現首先是資金、技術、勞動力的大規模的投入。而招商引資能夠使得縣域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得到有效的改善。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發揮主導產業發揮領頭帶動作用,鼓勵和支持農業大型龍頭企業的建立,吸引先進技術和外資的投入。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追求規模經濟的良好效應。
該縣地處黑龍港流域,東依漳衛運河,水資源主要依靠大氣降水和漳衛運河蓄水補給,多年平均降雨量530毫米。根據第二次水資源評價,我縣水資源擁有量為6229.9萬立方米,可開采利用量5606.9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64.5萬立方米,可開采利用量為418立方米,地下水為5765.4立方米,可開采利用量為5188.9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205立方米,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8.2%,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2.2%。受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所限,水資源具有“總量短缺、時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等特點。目前,該縣正處于一個連續的枯水期內。自1999年以來,全縣僅有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三年的降水量略高于多年平均值,因此地下水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地補充,同時因近幾年經濟發展較快,用水量逐年增加,超采地下水現象比較普遍,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供需形勢非常嚴峻。
1.2縣城水資源現狀及供需形勢
1.2.1縣城區自來水目前用水結構分為: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和特種行業用水三種。
近幾年的城區用水量分別為:2009年總用水量132.3393萬噸,其中,居民生活用水是109.8865萬噸;非居民生活用水是21.9970萬噸;特種行業用水量是0.4558萬噸。2010年總用水量142.3847萬噸,其中,居民生活用水是117.8942萬噸;非居民生活用水是23.9010萬噸;特種行業用水量是0.5895萬噸。2011年總用水量156.2347萬噸,其中,居民生活用水是128.6998萬噸;非居民生活用水是26.4275萬噸;特種行業用水量是1.1074萬噸。從數據上看,用水量都是逐年增長的局勢。
1.2.2縣城區域內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
城區范圍內按供水企業供水量和自備水源井統計,2009年工業企業用水量為300萬立方米、2010年為350萬立方米、2011年為400立方米。縣城工業企業和生活年需水量三年平均合計約350m3。今后5-15年是館陶經濟尤其是工業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按照縣淡水長期供求計劃預測,到2020年工業用水要比現在增長3倍,城鎮生活用水增長近2倍。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將更大,因此節約用水,減少污染,刻不容緩。
2存在問題
2.1城區地下水超采嚴重,加劇了縣城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開采地下水,城區工業企業生產用水仍以自備水源井為主,縣城污水處理廠和中水回用工程雖已建成,但目前還沒有規模性使用,而且大部分企業生產用水全部為一次性用水。由于無節制地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可利用量不斷減少,嚴重影響了縣城供用水安全。
2.2地表水源補給成本高
該縣雖已完成引黃引衛工程,達到通水條件,但因地處市生態水網末端、沿途長,蒸發、滲漏,上游多節制閘攔截現象嚴重,南水北調工程盡管線路確定,蓄水工程尚未實施;路莊揚水站提衛運河水成本較大,僅電費一項年開支可達300百余萬元。
2.3節水措施不到位,水資源浪費現象還普遍存在
①城鄉居民節水意識差,農業灌溉還是大水漫灌,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②蓄水工程和輸水設施老化失修,“跑、冒、滲、漏”現象嚴重。③節水意識淡薄,水的有效利用程度低,城鎮生活用水節水器具普及率低。并且新建項目節水審批缺乏協調和落實,造成節水考核監督滯后,使用的節水技術也比較落后。
3措施和建議
3.1合理規劃,狠抓工程,在工程建設上求突破
一是通過實施引黃入館工程,完成工程配套設施建設,使年供水能力達到1300余萬方。二是通過實施引衛工程,推進路莊揚水站更新改造,加快體制改革,擴大提水能力,為我縣提供3000萬m3的水資源,可有效緩解該縣水資源短缺的制約。三是通過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供水規模3萬噸/日的第二水廠,年增加有效蓄水量700萬立方,可保證4萬余戶居民、60余家企業的生產生活用水。四是通過實施完善縣域生態水網工程,可增加有效蓄水近1500萬方,滿足我縣耕地用水需求。五是實施公主湖、南湖蓄水工程。隨著館陶經濟的長遠發展,需水量的不斷增加,儲蓄水源500萬立方米,為該縣城區長遠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
3.2加強宣傳,更新觀念,在增強群眾的節水意識上下功夫
通過錄像、板報、宣傳車、網絡等各種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讓水是商品的意識深入人心。要改變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天上下、地下流”的舊觀念,強化全民的節水意識;及時傳遞正確的水價信息,使節水變為自覺行動。同時要形成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造成危害,誰負責賠償的管理機制,在全社會形成惜水、節水、保護水的良好氛圍。
縣域經濟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既是城鎮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部,又是工業經濟與農業經濟的交匯點,也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銜接處。其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國富民的基石。我國的縣制萌芽于西周,產生于春秋,發展于戰國,定制于秦朝,興盛于當代。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縣級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目前全國共有2000多個縣(包括縣級市、自治縣、旗),縣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90%多,縣域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縣域的社會總產值占全國工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縣域GDP約占全國GDP的63%左右。同時,縣域經濟的主體是農村、農業和農民,農業經濟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只有縣域經濟發展了,農業的基礎地位才能鞏固,農民收入才能提高,農村社會才能穩定。
二是工業資源的基地。縣域資源是國家資源的基本構成部分。土地、礦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資源大都集中在縣域。沒有縣域資源在國家資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沒有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食品業和輕工業,以礦物質為原料的重工業和新興產業等,大都依賴于縣域資源的支撐。同時,廣大農村為國家建設還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可以說,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生產要素主要源于縣域。
三是拉動消費的“超市”。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縣域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水平的提高,使縣域成為國內最大的市場。只有縣域經濟加快發展,農民收入和購買力提高,市場容量才會進一步擴大,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才會更強。
四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縣域經濟包括城鎮經濟、鄉村經濟、農戶經濟幾個層次。按經濟成分又可劃分為國有、集體、個體私營、外資、股份制和各種混合經濟。各個層次、各種成分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無論哪個層次、哪種成分實現大的跨越,都會對縣域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促動作用。
二、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形勢的變化,縣域經濟發展面臨許多困難,一些深層次問題也逐漸顯現。這些問題有的是共性問題,有的是個性問題,有的帶有普遍性,有的帶有特殊性。
一是結構調整步履維艱。從總體上看,縣域經濟結構仍處于低級化水平,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造成縣域經濟結構單一,產業、產品雷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色彩難以在短期內抹掉。由于政策、機制、市場等因素的制約,縣域經濟結構調整短期內難以有大的突破和質的飛躍。一些原來工業基礎相對較好的縣(市),由于產品結構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場競爭中大都轉制或淘汰。一些過去的農業大縣,近幾年出現了“高產不難高效難、增產不難增收難、生產不難銷售難”的怪圈。
二是縣域財政十分困難。就多數縣(市)來講,普遍財力弱、負債多、包袱重、壓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許多應當投入的投不了,許多該辦的事沒錢辦,財政支出需求剛性增強,需要財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斷增加,縣一級財政壓力很大,甚至有的連吃飯都難保,危及政權建設的經濟基礎。
據統計,2003年縣域財政總收入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20%多一點,但財政供養人口比例,縣域占到全國供養總人口的70%。
三是城鎮建設進程緩慢。從多數縣(市)來看,城鎮普遍存在基礎差、功能弱、發育不成熟、帶動力不強的問題,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環境建設的落后,對外缺乏吸引力,難以聚集資本和生產要素;對內缺乏帶動力,難以成為牽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使縣域經濟的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難以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難以使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延緩了農村城市化進程。
三、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縣域經濟發展的諸多困難和問題不是一日形成,而解決這些問題也需要一個過程,必須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扭住經濟中心不動搖,牢牢把握發展主題不放松,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增加財力、提高綜合經濟實力為核心,不斷推進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應著力在以下六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調整,要按照“區域調特、規模調大、品種調優、效益調高”的思路,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龍頭帶農,抓科技興農,抓基地扶農,抓市場活農,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工業調整,要加快機制轉換和體制創新,要以技術改造、產品創新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導產業,抓大扶強。第三產業要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業,以及信息咨詢、中介服務等新興產業,構筑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購物中心、鄉鎮級的商業服務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級服務體系。
二是要把壯大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從縣域經濟發展的走勢看,民營經濟產權清晰,主體明確,機制靈活,越來越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強的吸引力和極大的競爭力。因此,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走出一條挖掘民智,吸引民資,依靠民力,做活民營經濟的發展之路。針對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組織引導上,特別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帶中間”的思路和方法,促進民營經濟的整體提升和群體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導規模企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強強聯合,以龍頭優勢輻射帶動民營經濟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過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結對聯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勵支持更多的農戶介入務工經商,壯大民營經濟群體規模,擴大富裕面。“帶中間”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業戶群體的發展,激促動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在某一產品、某一環節上做優做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三是要把培育特色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從區域競爭的態勢看,特色就是財力,特色就是潛力,特色就是競爭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經濟發達縣(市)的實踐也證明,發展特色經濟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場,是競爭力,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更好地適應形勢,放大優勢,培植強勢,做亮特色經濟。特色經濟多是“塊狀”、“集群”型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人們稱之“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帶有鮮明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因此,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規思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在全國、全球經濟發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擴張自己的優勢,建立自己經濟發展的“坐標系”,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