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4: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理分析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50例患者,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齡最小1.5歲,最大者58歲,平均年齡18.6歲,病程1~38年。上述患者經一般的腦電圖檢查無確診病理類型,不便于臨床治療,故采用視頻腦電檢測。
1.2檢查方法
采用美國Bio-logical公司生產的32導聯全數字化視頻腦電監測系統;采用國際10~20系統電極放置法[1],安放參考導聯與雙極導聯相結合進行描記,電極安放在額-前額,前額-中央,中央-頂、頂枕及耳垂等處[2]。通
過攝像頭將患者錄像信號與腦電波同步記錄下來,用電腦硬盤儲存數據,供醫師對照分析,做出診斷。
2護理方法
2.1檢查前
2.1.1心理護理
由于大部分患者病程長,復發率高,藥物治療不能完全控制或緩解,臨床癥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發作時意外發生率高,精神痛苦并產生心理障礙,對診斷及治療缺乏信心。因此我們必須耐心細致地做好心理疏導,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巧,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并滿足患者的需求。介紹視頻腦電的現狀及發展,告知檢查無痛苦及創傷,介紹檢查經過,介紹進行該檢查的必要性和優點,請檢查完畢的患者現身說教,解除患者的顧慮,取得家屬和患者的積極配合。
2.1.2病人準備
所有患者均需預約檢查,檢查前三日停服對腦電圖有影響的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至停服鎮靜催眠藥物及抗精神藥物。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發作的性質、時間、規律及是否有誘因,如發作時間在白天,預約日間檢查;發作在晚間,則預約在晚上檢查;如果發作有誘因,檢查前盡量給予誘發因素。檢查前一日將頭發洗干凈,不用護發素,不能涂抹發膠、摩絲等定型劑,避免油脂等影響電極導電性,必要時剃發或涂拭電糊來減少頭皮電阻值[2]。入室檢查前要詢問病人是否正常進食,以防發生低血糖,影響檢查結果。囑病人脫去化纖衣物,但要防止受涼,貴重物品交由家屬保管。需要做睡眠剝奪誘發試驗的患者,囑咐檢查日前夜禁睡5~10小時。對小兒和精神病人等不能合作者,可在檢查前給予適量的快速催眠或鎮靜劑,常用10%水合氯醛,待病人安靜或入睡后在做腦電圖檢查。檢查前應先排空大便。電極帽松緊大小選擇要適度,過松時電極容易出現偽差;過緊時容易影響血液循環,使檢查者感到頭暈不適,進而引起腦電波的變化。
2.1.3環境及儀器準備
打掃房間衛生,拉上窗簾,檢查空調是否能正常運轉。確定腦電圖機工作正常,電極帽完整無缺,電極線無斷裂脫落,攝像頭前無物體遮擋。
2.2檢查中
2.2.1病人護理
要求患者檢查時盡量保持臥位、安靜休息狀態,應力求舒適、精神安寧、肌肉松弛、自然呼吸[2]。定期探察患者頭部電極是否脫落或松動,如有及時告之醫師并按原部位粘貼上電極。指導幫助病人床旁解大小便并及時給予清理,在檢查床上進食時要避免食物掉落弄臟床被。檢查過程別要問及患者有無頭痛、惡心、抽搐發作及其他不適癥狀。遇到被檢查者抽搐時及時告之醫生,并解開病人領扣,取出活動性假牙。使用舌鉗防止舌后墜阻塞呼吸道,同時取平臥頭側位,擦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遇到牙關緊閉者用紗布包著壓舌板,塞入臼齒處,防止咬傷舌頭。切勿過度按壓病人肢體,以免造成骨折或脫位。同時可掐人中、合谷穴促患者蘇醒。注意保護頭部電極線,避免患者扯斷或拉脫電極線。遇到連續發作時應告之醫生予以鎮靜止痙治療。過度換氣誘發試驗前給患者作過度換氣動作示范,不合作的患兒可在嘴前懸吊紙條或玩具,鼓勵患兒盡力吹氣,誘導過度換氣動作。陪人不能擋住視頻攝像鏡頭視野,尤其是發作期,陪人應充分讓發作行為被攝影記錄,以便醫師與腦電同步分析。
2.2.2維持穩定適宜的環境
調整室溫18~22C,濕度50%,注意光線強弱[3]。溫度過高,病人出汗,頭皮上電極極易松動,腦電基線漂移,產生偽差;溫度過低,病人寒冷肌肉收縮而致偽差增多。濕度過高,在安放電極線時粘膠不易干、粘不牢[2]。保持室內整潔、安靜,不要在室內喧嘩或頻繁走動,盡量使患者進入完整的睡眠周期狀態,以減少偽差。
2.3檢查后
清洗被檢查者頭部的導電膏和耳垂的橡皮膏,檢查電極線是否斷裂或者損壞、丟失,遇到此情況及時報告醫生。清理床被,開窗通氣,保持檢查室內整潔舒適。門診患者通知其取檢查報告的時間及地點,留下病人電話及詳細詳細地址,以便定期回訪。
3討論
視頻腦電監測(video-EEG)是對被檢查者行長達12~72小時的腦電錄像監測,操作方法簡便,偽差少,是鑒別癲癇發作類型及性質的最有效的檢查方法,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癲癇綜合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本系統具有記錄的腦電波型清晰,資料可重復回放,可精確分析臨床發作和腦電之間的關系,定位準確,可提高臨床癲癇的診斷水平,并為臨床鑒別一些非癲癇發作性疾病的診斷提供幫組。但是,由于檢查時間長,而且有些受檢者具有發作表現,甚至伴有意識改變。所以,檢查前、中、后整個過程的系統護理工作是保證完成此檢查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準確記錄腦電波信號,避免和減少偽差的可靠保證。我院通過明確的整體全程護理,所有受檢者順利完成檢查。檢查過程中感受舒適安逸,受到患者的一致肯定。完整順利的檢查協助提高了臨床醫師的診療水平,減少癲癇與其他發作性疾病的誤診、漏診率。
參考文獻
[1]JOHN.R.HUGHES,主編.臨床實用腦電圖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2]譚郁珍,主編.臨床腦電圖與腦電地形圖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9-10.
[3]韓建,等.131例癲癇病人行視頻腦電監測的護理.當代護士,2003,7:25.
1.1.1護理質量的問題產科工作繁瑣、周轉率極高、產婦與新生兒均需觀察與護理,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病人來住院的時間、人數、病情都難以預料,這給工作人員產生一定的壓力,特別是晚夜班的護理人員一人當班時更為緊張。
1.1.2未能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如三查八對制度及無菌操作制度。未能及時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不能及時發現產婦及新生兒的異常情況。
1.1.3專業知識缺乏及實際操作能力差如產婦及家屬提問不能正確作出回答及解釋,靜脈穿刺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判斷能力差、有異常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并報告醫生,如遇急、危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搶救。
1.1.4護理溝通技術欠缺①說話語氣生硬、面無表情、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產婦及家屬認為護理人員缺乏醫德,服務態度差,無同情心。②各項護理操作前未作解釋,暴露性操作前未作任何遮掩工作,使產婦認為工作人員不尊重他人隱私權。⑧溝通缺乏技巧,不能把握有利時機,講話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1.2護理文書質量不過關
1.2.1護理記錄不及時、缺項、漏項、書寫時存在亂涂、亂刮、亂畫現象。
1.2.2護理文書記錄不真實、不整潔、內容公式化。
1.2.3急、危、重癥患者記錄不及時、不準確、不客觀、重點不突出,與醫生在醫療文件書寫時內容不一致。
1.2.4醫學法律法規意識淡薄、無自我保護意識。
1.3管理者工作的強制化,對護理人員工作缺乏贊同與認可
在我國,目前社會普遍存在著重醫輕護、護理人員社會地位低,勞動強度與收入相對不平衡。
1.4醫護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
1.4.1醫護人員向病人及家屬交待的病情與解釋不一致,導致患者及陪擴人員的不信任。
1.4.2由于醫生與護士技術上的差別以及詢問病史地點、時間不同,導致醫療文件書寫內容刁二一致。
1.5產婦及家屬的原因
1.5.1家屬對醫療護理與醫療環境期望太高,對產婦及新生√L發生的一些問題(包括生理現象)過于緊張。
1.5.2個別家屬及產婦素質較差,缺少社會道德,不尊重醫護人員,甚至亂罵、污辱護理人員。
1.5.3語言、年齡、文化程度及家庭背景的不同,使護理糾紛埋下隱患。
2防范措施
2.1提高護理質量
2.1.1病人多工作繁忙時實行彈性制排班,適當增添班次,使護理人員做到忙而不亂、急而不燥。推廣實行整體護理模式,把握有利溝通時機,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2.1.2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加強三查八對制度及無菌技術操作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2.1.3嚴格護理文書書寫制度,遵照《湖南省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實施,做到舉證有據,保護護理人員的合法權益。
2.1.4提高業務水平,積極參加院內院外組織的各項學習,邀請權威專家、教授講授專科知識,實行“請進來、走出去”的管理方案。每年選派技術職稱高、有責任心、上進心的優秀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對新調入、剛分配的工作人員實行崗前培訓,實行優化考核制度。
2.2強化護士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組織全院護士學習相應的法律法規及護理文件書寫的規范化要求,使每個護士從根本上認識到護理文書的書寫是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的有利證據,也是保護自我的根本措施。
2.3管理者實行“人性化”管理,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重視護理工作,關心護士,對優秀事跡及優秀個人加以適當獎勵,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對有可能發生糾紛的病人有預見性,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盡可能滿足其需求,以盡可能化解醫療糾紛的隱患。
2.4加強醫護之間的合作與溝通,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工作為前提,顧全大局,相互諒解,相互配合。
總結護患糾紛不僅影響了護患關系的和諧,也給護理工作人員帶來了心理上的壓力和工作上的不愉快:對醫院的發展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因此護理糾紛的及時預防與解決有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同時也有利于促進醫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發展: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2適應證:停經49天以內,B超顯示宮內妊娠,孕囊平均直徑≤20mm,無感染性病灶,血常規正常,無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禁忌證。藥物流產前應排除異位妊娠,否則異位妊娠誤行藥物流產可導致失血性休克[1]。
1.3方法:第1、2天每早8時各頓服米非司酮75mg,服藥前后2h須空腹,第3天8時空腹來院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并觀察4~6h。如果孕囊未排出,可重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直到胎囊完全排出。如果陰道出血量過多,即在無菌操作下行清宮術。
2結果
1000例患者用藥后5h內排出完整妊娠物973例,27例失敗,其中21例重復用米索前列醇后3h排出完整妊娠物,6例在嚴格無菌操作下行清宮術。在院觀察期間,全部病例陰道出血量相當于正常月經量。妊娠物排出后淋漓出血6~10天,月經復潮在藥流后28~40天。
3護理
3.1心理護理:對手術疼痛及有關風險的恐懼是受術者普遍存在的最突出的心理反應,護士應對不同年齡、文化、婚姻等情況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有利于患者的語言進行交流。首次藥物流產,多由于環境陌生,懼怕疼痛、出血、不了解整個過程及疼痛持續時間和藥流后康復情況等,常表現為精神緊張、不知所措、恐懼焦慮等。對已婚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或避孕失敗的經產婦,其憂愁、矛盾心理,多為社會因素,因工作緊張及家務繁忙而致身體恢復時間過短,或不愿為他人所知等心理負擔,而表現為情緒緊張。針對不同對象運用交流技巧,加強衛生知識宣教,融洽醫護患關系,穩定藥流患者緊張情緒,緩解恐懼和焦慮。醫護人員應親切勸慰早孕者,用禮貌語言介紹醫療環境、治療經過、配合方法、中間可能出現相關問題以及應對疼痛的特殊技巧等。護士不但要熟練掌握各種技術操作,還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采取交流技巧,幫助她們調整不良心理,用通俗易懂語言講解藥物流產的大致過程,使其明白藥物流產是一種安全簡單的過程,整個過程會有輕微腹痛,但不會經受太大痛苦,90%以上的孕婦會自動排出妊娠囊,從而使其有安全感,情緒亦會放松下來。未婚先孕者,可能存在一種羞恥心理,表現為躲躲閃閃,不愿說出真實姓名、年齡及工作單位,不愿碰見熟人。多由于年齡小、缺乏有關知識及社會適應能力。醫護人員不能歧視、嘲笑、議論她們,應同情、關心、安慰她們,宣傳性道德方面的知識,應說明醫護人員會遵守職業道德,維護她們的隱私,為她們保守秘密,使她們從心理上得到溫暖,卸下思想包袱,積極配合接受治療。對已婚者多用醫囑性的語言、婉轉語氣進行有關知識宣教,如采取避孕措施的必要性,可行的避孕方法,藥流后相應的休假安排,以解除她們的后顧之憂。
3.2用藥指導:護士為患者發放藥流藥物時,應主動提供咨詢服務,應詳細介紹服藥方法、劑量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少數人服藥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少量陰道出血、頭暈、蕁麻疹等,告知患者對癥處理后即可解除,以減少其不必要的擔憂。并注意觀察陰道出血量,有無腹痛及陰道排出物。在家服用“米非司酮”期間如有腹痛或出血過多(出血量≥月經量2倍者)應立即前往醫院檢查,如陰道有排出物,應保留標本,及時來院檢查胚囊絨毛是否完整。
告訴患者藥流的危險性,要選擇有清宮條件的門診藥流,不允許自行在藥店購藥。服藥的第1、2天可在家休息,也可以正常上班,但應避免重體力活動。第3天8時,患者空腹來院,由護士發放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后到門診觀察室休息,觀察室環境應保持清潔、安靜、優雅,使患者心情放松。放柔和的音樂,內設若干床位,并分別用布簾隔開,設有單獨衛生間,衛生間備用消毒便盆,囑其將陰道排出物保留在便盆內,由專門護士檢查是否為妊娠物及胚囊絨毛是否完整。胚胎物排出后需在醫院留院1h,觀察陰道出血量及腹痛情況,并作相應處理,若陰道流血不多可回家休息。
3.3健康宣教:(1)流產后2周內適當休息,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悲傷、緊張、惱怒,以免影響子宮收縮。(2流產后的最初2~3天,陰道流血量一般相當于月經量或略多于月經量,若陰道流血量過多或持續不凈要及時復診。(3)注意保暖,避免冷水浴及冷飲,避免過冷引起其他并發癥。(4)藥流后陰道正常酸堿度被惡露血改變,加之子宮內膜創傷,機體生理防御機能減弱、抵抗力下降,極易造成女性生殖道感染。保持會陰清潔,流產后2周和流血期間禁止盆浴和坐盆,禁止游泳。保持會清潔干凈,勤換衛生巾、紙。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用清潔干燥的毛巾擦干,切勿用手掏洗陰道,也不可自由用任何藥物洗劑沖洗陰道[2],可采取淋浴保持身體清潔。(5)飲食上應吃高蛋白富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如:肉、蛋、乳及豆類,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6)病發癥的自我觀察:發熱,體溫37.5℃以上及寒戰現象;陰道分泌物有惡臭現象;嚴重腹痛、惡心、嘔吐現象;大量陰道出血或出血持續2周以上[3]。(7)流產后休息3-4周,如有異常時及時就診;1個月內禁止同房。
參考文獻
[1]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95.
本組112例,男46例,女66例,平均年齡54.6歲,其中胃癌13例,食管癌24例,乳癌15例,肺癌30例,惡性淋巴瘤3例,結腸癌10例,直腸癌8例,骨肉瘤9。穿刺靜脈為貴要靜脈107例,肘正中靜脈5例。置入導管長度(43-52)cm,置管時間(35-185)天,平均置管時間78天。除2例病人自行拔管外,余均按治療計劃撤管。
1.2材料
選用美國巴德公司生產的三向瓣膜式[3]PICC單腔導管、無菌手套2副、肝素帽1只、生理鹽水1瓶、3M無菌半透膜。
1.3置管前準備
應用此導管應先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向患者講解插管目的、方法、優點,術中配合,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注意事項,以消除緊張心理,并簽定知情同意書。環境準備:置管前紫外線消毒病室30分鐘,室內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走動,保持病安靜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惡性腫瘤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3]。操作中應牢固樹立無菌觀念,術前嚴格洗手,最好刷手,術中防止皮膚和導管污染,使感染率降到最低。
1.4操作步驟
1.4.1穿刺部位選擇依次選擇肘窩部的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和頭靜脈,同時應嚴格選擇適應置管條件的血管,避免選擇損傷硬化過細的血管,避免選擇乳腺或腋部曾手術一側的手臂。
1.4.2操作方法患者仰臥或半臥位,穿刺側上肢外展90°,頭偏向穿刺側。測量插管長度,從預刺點沿靜脈走向至右胸鎖關節再向下至第二肋間隙[2]。操作者帶戴口罩及手套,將第一塊無菌巾墊在患者手臂下,嚴格消毒穿刺點,范圍10cm×10cm,扎止血帶,更換手套,鋪孔巾,用穿刺針進行穿刺,見回血后,再將針鞘向血管內送進約0.15cm,撤出穿刺針芯,將導管由鞘內送入中心靜脈至預定長度,固定導已置管患者的感受,解除顧慮及緊張情緒,同時向他們介紹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1.5護理
1.5.1穿刺后做好有關記錄包括導管型號,穿刺靜脈名稱,置管名稱長度,胸片結果、穿刺日期及操作者,置管完畢。
1.5.2正確封管封管有其特殊性,要求脈沖式正壓封管,注射器操作時避免壓力過大,不宜用10cm以下的注射器進正確的封管,因為注射器的管腔容積越小,施在導管壁上的壓力就越大。輸液后不需要用肝素封管,只用20cm無菌生理鹽水脈壓正壓封管。
1.5.3嚴格無菌操作更換貼膜時應注意沿導管方向向上揭開敷貼,觀察有無滲血紅腫,換藥時遵守無菌技術,徹底消毒,特別是針眼處用碘酒棉簽按壓數分鐘,傷口無滲血時根據情況每周換藥1次-2次,如傷口紅腫伴疼痛,則消毒后針眼處涂百多邦軟膏,增加換藥次數每天2次,本組有1例患者經1周換藥后癥狀消失。發現敷貼潮濕脫落疑污染時及時更換,每次換藥后護理記錄上應記錄導管留置體內長度。
1.5.4保持導管通暢延長導管使用時間在輸液過程中,先輸乳劑,后輸非乳劑,輸注化療藥物,血制品及氨基酸脂肪乳后需用無菌生理鹽水100ml沖管。患者變動,大便、惡心嘔吐時應隨時調整滴速,以防導管內凝血、折疊、脫落等,以便及時處理。
2并發癥的預防與治療
2.1靜脈炎是PICC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病率2.6%-9.7%,多發生穿刺后1~7d[4]。判斷標準:Ⅰ級:穿刺點疼痛,紅或(和)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主要為機械性刺激所致。原因可能為:①導管在血管內的機械性刺激;②選擇的導管型號不當(導管粗、血管細,導管不能在血管內漂浮),材料過硬;③穿刺技術不熟練反復探刺血管造成機械性刺激和損傷;④穿刺側肢體過度活動[5,6]。一旦發生,應立即處理,若處理后2-3天癥狀不緩解或加重,則應立即拔管。本組發生2例,對發生靜脈炎的患者采取下列方法:減少患肢活動,局部硫酸鎂濕敷,2例均緩解。
2.2血栓形成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靜脈血栓的形成主要與患者的疾病類型、性別相關,與導管的類型、插入的血管、患者年齡無明顯相關[7]。本組患者未出現血栓并發癥。
2.3穿刺點滲血在腫瘤化療患者出現,首先應排除是否有骨髓功能抑制,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障礙。另外,多見于局部壓迫止血不足,或患者運動過頻、動作過大。對此,常規置管前了解患者血常規、凝血機制檢查結果。同時置管后做好宣教工作,避免不良因素發生。當發現有滲血,勤換敷貼,勤加置管管理操作規范,加強無菌觀念及技術。
2.4導管堵塞除外血栓形成原因主要是沖管、封管方法不正確,沒有定期沖管造成導管扭曲、打折。預防措施:保持PICC導管的順暢,避免扭曲、打折;輸注粘稠度較高的液體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鹽水把導管完全沖干凈才能封管;輸液完畢時應及時封管,封管用10ml肝素鈉稀釋液行脈沖式推注沖管,患者未輸液時要正壓封管,定期沖管。
2.5導管脫出本組1例患者為食管癌腦轉移病人,意識不清,顱高壓癥狀發作時強行拉出。另1例患者在睡覺時自行拔除導管。對此,我科加強護士責任心培養,置管前應反復交待、教育,并對患者家屬行健康教育。囑患者穿寬松及大袖的衣服,用襪套或護膝保護肘部。護士在固定導管時,也不宜留有過多的導管在敷貼外。
3結果
本組112例患者施行PICC,置管成功率100%,發生靜脈炎2例,感染3例,治療后痊愈。2例患者自行拔除PICC管,1例重新置管,并完成化療。1例未再置管。
4討論
PICC的優點
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護士按照嚴格的無菌操作下可以獨立完成,故成功率高,無須局麻、縫針、創傷小,患者可帶管活動,同時也避免了反復靜脈穿刺給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董淑華,王建榮.靜脈輸液相關新技術的應用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9):719.
[2]趙潔.白血病患者應用改良的PICC的護理96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1):11.
[3]東文霞,喬愛珍,李新華,等.PICC插管與鎖骨下靜脈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31.
[4]沈建英,呼濱.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臨床應用探討.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0):7852786.
[5]王曉婭,徐氚,倪柳琴,等.PICC術外測量方法的改進[J].護理研究,2004,4(9):154.
[6]袁玲,李蓉梅.PICC置管腫瘤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0):9452948.
凡在護理工作中因責任心不強、粗心大意、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或技術水平低而發生差錯,對病人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但未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者稱為護理差錯。[1]護理工作是整個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工作范圍廣、工作環節多,操作具體,可能發生差錯事故的機會較多,抓緊護理差錯事故的預防工作,可以防微杜漸,對預防事故的發生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我院發生的78例差錯進行統計分析,明確差錯發生的主要類型、高發科室、高發人群及高發時間段,以便于管理預防。
1臨床資料
2005年至2009年我院共發生護理差錯78例,均按我院護理差錯評定標準審定,其中2例嚴重差錯,76例一般差錯。
2結果
3討論
3.1認清護理差錯發生的高危環節,完善護理風險管理。
我院護理差錯發生率中錯抄或漏抄醫囑排在了首位,可見主班更容易出錯,這與主班的工作性質有關,主班在護士站處理醫囑的同時,常承擔接待新病人、辦理出院、接待病人、家屬以及其它各類到科室咨詢人員等工作,環境干擾大,易打亂正常工作程序導致出錯。處理的最佳辦法為引入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電子醫囑執行單直接打印,不經過轉抄,簡化流程,減少中間環節,減少出錯機率。另外遺忘性護理差錯(靜脈給藥或肌注給藥漏執行、漏發口服藥)占了總數的29.49%,是護理差錯的高發類型。某些護士責任心不強、憑主官印象判斷、交接班不清楚、不認真執行查對制度是發生此類差錯的主要原因。李旭[2]等指出,護理差錯是護理質量形成過程中的一種失控現象,是由質量管理缺陷造成的。護理部應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建立護理安全管理中心,建立差錯自愿報告系統,對上報的護理差錯事件采用“護理差錯環節討論法”[3]分析,突出環節討論,從事件發生全過程,分析每個人和每個管理環節存在的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以避免差錯的再次發生。
一線護理人員為防止各種遺忘性出錯,規定使用工作記錄本,每天上班前計劃好本班工作,對重點環節、關鍵環節作好記錄,下班前參照筆記本檢查本班工作完成情況。
3.2加強高危人群的培訓,提高護理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
低年資護士是發生差錯的高危人群,這與護士的臨床經險欠缺,業務技能掌握不熟練有關。有研究表明,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缺陷、事故的發生有著直接的聯系,是維護護理安全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要加強護理人員,特別是工作5年以內的人員“三基三嚴”培訓。培訓應從崗前培訓抓起,制定合理的崗前培訓內容,包括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醫療糾紛防范、護理風險防范、護理核心制度落實等方面,端正態度,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進入臨床后制定詳細帶教及考核計劃,強化基礎護理技能訓練,重點加強護理常規及搶救技能掌握,要注重護士慎獨精神的培養,加強責任心,防范護理差錯發生。
3.3護理差錯的高發時間及對策
護理差錯的發生時間以上午為主,這與大部份基礎護理、輸液、注射等治療工作均在上午有關,護士長應根據本專科特點,計算每班工作量,合理進行彈性排班,并且制定具體到時間段的各班次職責,規范護士行為,也使護士的工作有章可循,減少差錯的發生。其次,對一些長期醫囑的更改,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也可建議醫生提前到前一日下午,避免在特別繁忙時又有大量醫囑更改,增加護理差錯的發生率。
3.4重視高風險科室的人力配置及人性化管理。
護理差錯的高發科室為外科、內科,其原因為這些科室平時的工作任務較其它科室重,病情變化快,特別是外科病人病情急、變化快、病床周轉快,護理管理者要重視這些科室的護理工作,不僅在人力資源上予以支持,在護理技術上也要給予重點扶持和專業培訓。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與病人接觸多,護士每天圍繞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問題工作,稍有處理不當,便可引發糾紛,因此,給護士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尤其目前護理人力資源配備不足,工作高負荷,任何環節的問題均可導致護理差錯的發生,所以護理管理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護理管理者要經常深入一線,更多地關注護士的工作和生活,根據需要彈性排班,增設機動班,緩解護士的生理、心理壓力。同時優化工作環境,改善工作流程,保證各項工作按規章制度進行,做到計劃性強、時間觀念強、工作效率高、質量安全性好。超級秘書網
護理差錯事故的管理對病人安全至關重要。了解護理差錯的分布特征,加強管理,控制護理差錯事故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目標,也是護理管理者和研究者應該積極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2鼻飼情況及結果在入院24-48小時內,由于存在意識障礙,吞咽困難等情況,不能進食的患者,即給予鼻飼飲食。鼻飼液為營養液,蔬菜汁、水果汁等液體。結果:鼻飼后出現胃管脫出20例,堵管5例,誤吸9例,口腔炎、口腔潰瘍、腹瀉各10例。
2并發癥的預防及相應護理對策
2.1胃管脫出放置胃管后,在出鼻孔處貼小膠布,標記胃管放置的長度。用小棉繩雙向反折固定于胃管上,再將小棉繩掛于患者的雙耳后,胃管固定牢固[1]。咳嗽、惡心一般不會致胃管脫出,要嚴防患者自行將胃管拔出。對意識不清、不合作的患者,囑照顧者24小時陪護。必要時給予患者上肢約束帶固定,雙手可戴無分指手套。
2.2胃管堵塞胃管堵塞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鼻飼液的食物顆粒太大;二是鼻飼管在口腔內有扭曲;三是在鼻飼后未及時沖洗鼻飼管。根據以上因素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預防:首先,鼻飼前應檢查鼻飼管是否通暢在位;其次,制作營養食時要打爛,過稠時加水稀釋,藥物要研成細未服用,牛奶不要與果汁同時喂;另外鼻飼前后應用溫開水20-30ml沖洗管道。
2.3便秘與腹瀉胃腸道并發癥是腸內營養治療時最多見的,其中腹瀉最為常見。引起腹瀉的原因主要有:鼻飼用具及鼻飼液被細菌污染;鼻飼液溫度過低,刺激腸蠕動過快;每次鼻飼液注入量過多等。要減少其發生,要注意鼻飼液及鼻飼用具的清潔,鼻飼液要現用現配,低溫冰箱保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餐前充分熱透(煮沸5分鐘)鼻飼溫度38-40℃,每日更換注射器,管道接頭處應保持無茵。一般每次注入量為200-300ml。由于腹部受冷會使腸蠕動加快,而引起腹瀉,故應注意腹部保暖。腹瀉嚴重時,應暫停鼻飼,使胃腸充分休息,每次排便后,清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防止局部浸漬、破潰。約15%的腸內營養患者會發生便秘[1],這與患者長期臥床,腸蠕動減弱,長期使用低渣營養制劑或水攝入不足有關。因此要經常給予患者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飲食,提供足夠量的液體,并定時以順時針方向作腹部按摩,協助排便,必要時可遵醫囑予以服用緩瀉劑及胃腸動力藥。
2.4誤吸致吸入性肺炎鼻飼患者發生誤吸是最嚴重的并發癥,常導致吸入性肺炎。常見原因為口腔中分泌物誤咽,胃排空遲緩,惡心、嘔吐致胃管移位,營養液返流以及患者體質較差等有關。要避免發生誤吸關鍵在于預防:每日口腔護理2次,及時清潔口腔分泌物,輸注營養液時要適時適量,緩慢勻速,開始時20ml/h,逐漸增加,一般輸入速度為50-100ml/h;采取合適的,床頭抬高40-45℃,進食后30-60分鐘再放下床頭,鼻飼前不要翻身、拍背、吸痰,同時避免進食后30分鐘進行以上操作。經常監測患者胃內食物殘留量,若未消化應延遲鼻飼時間。當發生誤吸時,應立即停止營養液的輸入,讓患者取右向臥位吸出口鼻返流物,必要時可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協助清除誤吸物。
2.5口腔炎、口腔潰瘍長期留置鼻飼管的患者,由于缺乏食物對口腔內腺體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減少,易造成口腔內膜干燥,也易造成細菌的繁殖,應用生理鹽水進行口腔護理,每天2-3次。防止齒齦及粘膜的感染。
3小結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由于各種疾病致吞咽功能減退,造成不能進食,依賴鼻飼以確保機體的營養需要,而在鼻飼過程中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雖然難以完全避免,但部分并發癥可通過護士的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問題,采取一定的護理預防措施,而減少乃至避免的,從而保障鼻飼患者的營養支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建萍,魏冰等.中華國際護理雜志.2002,第01期.
2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術,在局麻下經股動脈穿刺插管至肝動脈,灌注化療藥物和栓塞劑。常用化療藥物有阿霉素、絲裂霉素、順鉑、氟尿嘧啶等,2~3種藥物聯合應用。常用栓塞劑為碘化油。
3護理措施
3.1介入治療前護理
3.1.1基礎護理治療前,要求責任護士必須掌握患者的有關資料,詳細向患者及家屬說明介入治療的基本治療原理和過程,并向患者及家屬說明術后臥床及穿刺肢體制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訓練患者在床上排尿、排便的方法。同時,對患者的身體狀況做出積極評價。對身體狀況差者,應先加強支持治療。治療前數日應給病人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蛋類、奶類以及各種豆制品。
3.1.2心理疏導當患者被確診為肝癌時,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患者及家屬往往難以接受,又因對介入療法缺乏認識,由此產生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對治療失去信心,故護士要對患者進行安慰、解釋和心理疏導,使患者對此療法有所認識,從而幫助患者解除焦慮和恐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強治療的勇氣和信心,積極配合手術。
3.1.3術前準備術前12h做碘過敏試驗,雙側腹股溝區域備皮,術前6h禁飲食。檢查并備齊搶救用品,常規藥物準備。
3.2介入治療術中護理
3.2.1術中配合核對患者床號、姓名、碘過敏實驗結果,協助患者低枕仰臥位,戴一次性無菌帽,暴露穿刺部位,連接心電監護,常規肌肉注射胃復安10mg(減輕抗癌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mg(防止患者對造影劑的過敏反應),同時保證術中發生異常時能及時快速用藥。病人準備完畢,協助醫師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配合醫師為病人皮膚消毒,鋪無菌單,股動脈穿刺、造影、動脈內灌注抗癌藥物和栓塞血管。嚴格無菌操作。治療結束拔出導管,術者壓迫穿刺動脈點15~20min,同時護士應監測心率、血壓、同側足背動脈搏動,警惕迷走神經反射發生。
3.2.2術中病情觀察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生命體征的監護。同時密切注意患者是否伴有胸悶、呼吸困難及胸前區疼痛,及時發現肺栓塞。
3.3介入治療術后護理
3.3.1嚴密觀察出血情況術后24小時絕對臥床休息,每30分鐘測血壓1次,觀察足背部動脈搏動情況,至血壓穩定后4小時1次,如血壓低于90/60mmHg應立即報告醫生采取相應措施,本組未發現此類現象。
3.3.2觀察穿刺點的局部情況術后囑咐患者術側肢體伸直制動12小時,絕對臥床24小時,穿刺點用繃帶加壓包扎后用1kg沙帶壓迫止血6小時,注意觀察穿刺處有無滲血,局部保持清潔干燥。
3.3.3觀察有無血栓形成注意插管肢體皮膚的顏色、溫度變化,與健側比較觀察。因導管較粗,在血管內停留時間較長,有使血管內膜受損或血管粥樣斑塊脫落致血栓形成的危險,因此如發現肢體變冷、蒼白、疼痛、無脈或脈弱表示可能有血栓形成,應及時溶栓。本組無1例發生血栓。
3.3.4發熱、疼痛、嘔吐護理因治療中大量應用化療藥物,,腫瘤組織壞死,術后大多患者出現發熱、肝區脹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一般持續2~4d,輕者無需處理,劇烈脹痛時遵醫囑予患者度冷定100mg肌肉注射;體溫超過38.5℃時行物理降溫或遵醫囑給藥;嘔吐時將頭偏向一側以免誤吸引起嗆咳或窒息,必要時肌肉注射胃復安10mg予以止吐。
3.3.5飲食護理術后6小時鼓勵患者多飲水,晚上例外。因為晚上飲水多了會影響患者休息,術后6小時后小便量不少于1000ml,這樣有利于造影劑的排出。術后患者因化療藥物的作用會不同程度的出現惡心、嘔吐、疼痛、發熱等癥狀,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厭食,因此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和搭配。介入術后12h內禁食有渣、油膩食物,進食一些清淡、高熱量、高維生素的半流質,以增強食欲,增強機體抵抗力。
3.3.6預防感染由于化療藥物對骨髓的抑制,患者白細胞降低,機體免疫力下降,因此化療后易發生感染,所以術后3天要常規應用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加強營養,做好口腔護理及皮膚護理,預防口腔炎及壓瘡的發生。
4效果
經我們積極系統的護理干預,65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了介入治療全過程。術后有不同程度的厭食、發熱、嘔吐反應,經飲食調理、藥物治療,均得到了明顯緩解。術后未發生一例局部滲血等意外情況,患者局部亦無疼痛。經術后復查,患者原有腫塊均有不同程度減小。59例患者均遵醫囑于42天后進行了二次介入治療。有6例患者基本達到臨床治愈效果,患者及家屬均表示十分滿意。
5小結
肝癌的發病率近年來有上升趨勢,臨床就診的患者多數已處于中晚期,失去手術機會,隨著介入醫學的發展,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成為治療此類患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應用此法不僅可使腫瘤縮小,癥狀改善,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了生存期。加強治療前后的系統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毒副反應,提高患者對介入治療的依從性,對手術的成功、再次的介入治療、患者的康復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葉勝龍.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的現狀及評價[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2,6(3):10.
關鍵詞:護理計劃;護理管理
ClinicalAnalysisof100SharesNursingCarePlan
Abstract:Objective:Toknowthepresentofnursingcareplan.Toexploretheeffectiveinterventionforstandardnursing.Method:100sharesfromsamplesrandomlyfromJul.2004toJun.2005withstandardnursingcareplan,wereexaminedthecontentsandresults.Weanalyzedtheexistquestiousandputforwardthemanagements.Result:There''''s50%withdeficiancyofcontinuousevaluationnosolvedproblemsfor28%,deficiancyofhealtheducationskillsfor22%.Conclusion:Itcanimprovethenursingqualityandwholenursingcareplantostrengthemtheabilitytousenursingprocessandtheskillsforhealtheducation.
Keywords:Nursingcareplan;Nursingmanagment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人為本,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全面診斷,護理實施整體護理計劃,進一步提高護理的服務素質。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自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婦產科住院病案,均為女性,年齡在20~38歲間,平均年齡為28歲。
1.2方法:對產科住院病人采用標準護理計劃的病案,用計算機按住院號,隨機抽樣100份病歷作為分析樣本,檢查護理計劃的內容及實施效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并提出對策。
2結果
2.1評估:缺乏護理計劃連續性的50份占50%,在標準護理實施過程中找不出確實需要解決問題的28份占28%,缺乏抓時機和技巧實施健康教育的22份占22%。
3討論
3.1本次抽樣調查發現缺乏護理計劃連續性占絕大多數。病人入院時采用標準護理計劃,住院期間效果評價不及時,不符合實際,住院期間護理計劃變化不大,呈固板型,因此新的護理問題提出少,這與護理人員運用護理程序的能力密切相關。護理程序是護理人員實施整體護理的重要方法,是護士工作的工具,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做到應用正確的方法評估、如評估時,應從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方面準確無誤地診斷出病人的護理問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及時作出合理而適當的效果評估,及時糾正偏差,隨時修改護理計劃。從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個護理過程都要嚴格按規范的程序進行,并遵循管理學的原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修改計劃―再實施,如此循環往復,就能使工作得以見效。這就需要真正提高護理人員運用護理程序的能力。而目前護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筆者認為要采取不同形式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應用護理程序的能力。同時護理人員要掌握病人的治療方案,明確護理內容并深入了解患者對護理的需求,根據不同病人的心理需要,作出相應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與患者親密無間的交談,就能保證病人得到主動的、連續性的有計劃的整體護理服務。護理管理中加強護理的質控,深入了解護理程序實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偏差,這樣就能有效地保證護理程序的連續性,并運用護理程序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
3.2護理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適應千差萬別的病人變化和需要處理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又要時時、處處都離不開對病人的嚴密觀察。實施整體護理,需要我們連續不斷地對所管病人進行效果評估,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糾正護理計劃的偏差,從而保證護理質量。這就需要對病人疾病的發生、發展、治愈、康復的全過程進行不斷的、系統的臨床護理觀察。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調整護理計劃,循環式地評估。在實行整體護理的過程中,既要重視定向觀察,更要重視機遇觀察,通過機遇觀察,便可發現患者的心理、行為上的異常變化,去啟發我們發現護理問題。所以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應發揮主觀的能動性,善于思考,能及時識出護理問題,提高預見性護理能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才能及時地,準確地發現護理問題,使整體護理連續地落實到實處。
3.3在整體護理中,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是護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本次資料抽驗中發現,護理人員強調無時間去實施健康教育,實質上是沒認識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為與病人的交談開展健康教育是可有可無的。因此沒有抓住時機,掌握技巧實施健康教育。可運行護患溝通和交談技巧,抓時機采取非正式方法實施健康教育,如抓住給病人鋪床、換床褥時結合病情和急需了解的問題,或者患者和家屬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進行教育。此外,全面提高在崗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有計劃地系統地進行護患溝通和交談技巧的講座,促進護理觀念的更新,使護士盡快掌握護患溝通和交談技巧,不斷地加強專業理論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整體護理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1.1分級護理醫囑的準確性肖小文[2]調查發現:一級、二級護理所占比例高,達43.2%、50.4%,比相關資料[3]高;一級護理符合率僅27.8%,二級護理符合率僅36.2%,護理級別實際評定符合率低;從入院到出院一直是一級護理者占38.5%,一直是二級護理者占40.0%,護理級別大多未能客觀反映病情變化;醫生下達的護理級別整體向一級護理偏移,而且多數護士認為醫生確定的護理級別與病情不符,畢慧敏等[4]調查結果是52.55%,具有大專學歷或中級職稱的護士持這一觀點的比例更高。畢慧敏等[5]將醫囑護理分級和標準護理分級作比較,發現兩者有統計學意義。王淑琴等[6,7]將醫囑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護理分級作比較,也得出同樣結論。
1.1.2護士落實分級護理的隨意性較大由于沒有明確的執行標準和護理級別的不確定性,使醫囑逐漸失去嚴肅性和應有的權威性[4,8];護士淡化分級護理并形成思維定勢,對不按相應護理級別護理司空見慣,對確需按規定執行的護理也敷衍了事,結果是分級護理對部分病人只是一種形式[2,8]。
1.1.3臨床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魏暢[9]調查發現,分級護理執行人員中有9.01%~58.57%是由分級護理服務體系規定的最低資質標準人員提供的;2.21%~87.96%是由低于規定的最低資質標準人員執行的;1.83%~41.68%是由超過最低資質標準人員執行的,這說明臨床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1.2原因分析
1.2.1醫學教育要求與分級護理制度不相符醫療與護理相輔相成,但在醫學教育中很少涉及分級護理的相關內容,絕大多數醫學生不甚了解分級護理的相關知識[10]。王淑琴等[6]調查發現:住院醫師在校期間僅有31.75%的人接受過分級護理的相關知識,其余68.25%的人在后期工作實踐中逐漸了解;對分級護理依據即病情依據完全了解者為20.63%,部分了解者為79.37%;對各護理等級的具體要求了解者為12.70%,部分了解者為86.51%。由于臨床醫生對分級護理的知識了解有限,醫生往往根據主觀經驗或以慣性思維提出護理級別,造成分級護理制度執行中的不規范[6,10]。
1.2.2醫生認識上的偏差如有些醫生對護理級別從思想上未引起重視,下達的醫囑存在隨意性[2];有些醫生對新入院病人傾向于開出一級護理醫囑,以提醒護士注意[5];有些醫生從經濟考慮,認為把護理級別開高1個或2個等級可增加科室的收入[2];有些醫生為自我保護,在病人病情變化時不及時更改護理級別[9]。這些原因也導致分級護理制度執行的不規范。
1.2.3護理人員嚴重短缺國家衛生部曾調查了全國210所醫院,結果顯示,護士缺編的醫院占被調查醫院的93.3%[11]。有些護士認為人員缺編是分級護理不能落實的重要原因,而這種觀點在學歷、職稱高者比例更高[4]。現有護士很難滿足分級護理的需要。
2護士下達分級護理的可行性
2.1由護理學科的課程設置看護士下達分級護理的可行性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護理學基礎》及全國中等衛生職業學校教材《護理理論》都對分級護理的標準和要求作了詳細的闡述,護士對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的適用范圍、護理內容極為熟悉,而且能熟練掌握操作規程[12],理論上說,護士是有能力下達分級護理的。
2.2由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現狀看護士下達分級護理的可行性我國恢復高等護理教育20余年來,已形成中專、大專、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層次護理教育體系[13,14]。高等護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經超過護理專業年招生總量的30%。據教育部統計,至2005年,我國已有4所學校開設了護理學博士教育,30余所學校開設了護理學碩士教育、133所學校
設了本科護理教育,近250所學校開設了護理高職教育,400余所學校開設了護理中職教育。除學校教育以外,成人自學考試專科和本科段均開設了護理專業,加上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我國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護理教育體系[14]。
完善的教育體系使護士掌握了大量護理專業知識,在理論上,護士具有分析病人病情、了解病人疾病的能力;在實際工作中,護士可以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做出決策,對病人進行分級護理,組織安排護理措施的有效實施[15]。
2.3由我國醫院護士的發展現狀看護士下達分級護理的可行性我國已經培養了大批護理人才,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護理隊伍不斷壯大[12]。至2004年底,全國護士數量為130.78萬名,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者達25.6%[13]。根據“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年—2010年)”的要求:到2010年,護士中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不低于30%,三級醫院工作的護士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應不低于50%,二級醫院工作的護士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應不低于30%[13]。
高學歷護士的加入是醫院一筆寶貴的財富。但是在現實的工作中卻存在著高低學歷護士、不同等級護士同等使用的問題[16],這不僅大大挫傷高學歷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而且極易造成由于不能體現自身價值而流失的現象;而由護士下達分級護理就是體現自身價值、展示護理工作獨立性的一個嘗試。
2.4由護理專業的自主性看護士下達分級護理的可行性專業自主性是指個人有權利自由的獨立作業且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說明,負完全責任[17]。目前,盡管護理專業在不斷發展,但護理專業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還未被社會乃至被醫院的管理者所認可,護理工作仍被看作是從屬于醫療工作之下,甚至有人認為在醫院是“以醫養護”。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醫生是醫院的主體,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和決策權,護士沒有權利參與真正的決策和決定[18],護士的工作自主性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束縛[19],工作滿意度也受到影響。有研究[20]認為,對工作環境缺乏支配能力、參與機構決策機會過少是影響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因素之一。
弗萊德森在他著名的《醫療職業:應用知識的社會學研究》(Freidson,1970)一書中認為:將職業與其他行業區分開來的唯一標準在于“自主性的事實”,即一種對工作具有合法性控制的狀態,一個職業只有獲得了對于決定從事其職業工作的正確內容和有效方法的排他性權力的時候,才具有穩固的地位[21]。但是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卻普遍存在著由醫生確定病人護理級別,護士被動執行的現象,如此下去護理專業自主性將如何體現?護士的專業知識將如何綜合應用?
2.5從護理倫理角度看護士下達分級護理的可行性護理倫理是以醫德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范為指導而形成的一種意識形態,它控制和調整著護理人員的思想感情和形態。護理倫理學的基本概念:支持維護、行動負責、互助合作、關懷照顧。
分級護理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常常使護理人員陷入了“倫理困境”,出現專業倫理與專業角色要求的沖突[22]:一方面在護理專業的倫理規范中,護士應該支持維護病人的利益和權利,給予其相應的護理;另一方面,在專業角色上,護士應配合醫囑的執行。護理倫理學指出,護士對自己所做的行動負有責任,即行動負責,指在護理領域內有關護理決策由護士做出,可見護理業務范圍內如分級護理的問題應由護士自己決策并采取措施[19]。2.6由學者觀點看護士下達分級護理的可行性胡斌春等[8]通過了解香港地區部分醫院的分級護理情況發現:香港地區的護理級別由護士確定,這樣既有利于保證護理質量,又避免引起護患糾紛,值得借鑒。肖小文等[2,4,5,19]認為,分級護理是護士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護理服務的依據,應由護理人員在對病人的健康狀況進行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做出;這樣既可避免跨專業指揮帶來的問題,又可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發揮各級護士主觀能動性,體現責權利和專業價值[23]。
在醫療護理工作中,醫療與護理是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兩個專業。護理當然要根據醫囑進行,但不等于說護理工作沒有相對獨立性;護士與醫生是平等的分工合作關系,而不是主從關系。因而在如何護理病人問題上,應該由護士做出決策,進行組織安排,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護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樹立職業責任感和自豪感[19]。護理人員若能取得下達分級護理的權力,其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必能提高,我國護理事業必將翻開進一步發展的新篇章。
論文關鍵詞:護士護囑病人分級護理可行性
論文摘要:闡述現行分級護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原因,從護理學科的課程設置、高等護理教育發展現狀、醫院護士發展現狀、護理專業的自主性、護理倫理角度等分析由護士下達分級護理護囑的可行性。
分級護理是按照國家衛生部統一制定的分級護理標準和要求,對不同病情的病人實施相應的護理和照顧的制度,通常是在病人入院后由醫生下達、護士依據醫囑實施[1],目前已成為護理工作中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級護理在規范臨床醫療護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執行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從而引發了護士下達分級護理的思考。
參考文獻:
[1]鄭雪梅,鄭水利,車文芳,等.醫院護理活動時間分配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2):917.
[2]肖小文
基層醫院護理級別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6,6(4):19-20.
[3]楊英華.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61-63.
[4]畢慧敏,吳箭,史雅軒,等.護理人員對分級護理的認知調查[J].護理研究,2005,19(6A):966-968.
[5]畢慧敏,蔣蘭芬,來桂英.住院病人護理分級的差異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6]王淑琴,劉雁梅,湯紅梅,等.臨床分級護理現狀及存在問題的調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5,5(7):15-17.
[7]王淑琴,劉雁梅,湯紅梅,等.軍隊醫院病人分級護理差異性分析[J].護理研究,2005,19(6A):1014-1015.
[8]胡斌春,黃麗華.分級護理制度實施中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57-58.
[9]魏暢.軍隊三級甲等醫院分級護理服務體系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軍區進修學院,2005:32-33.
[10]霍麗杰.分級護理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雜志,2003,20(1):77-78.
[11]胡玲,歐陽山蓓.我國護理人員開發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4,4(5):31-33.
[12]楊俊蘭,于洪.淺議護士處方權[J].包頭醫學,2006,30(3):38.
[13]楊英華.護理教育現狀與反思[J].上海護理,2006,6(4):1-2.
[14]沈寧.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護理教育健康發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6,6(2):8-9.
[15]鄭潔,郜玉珍.淺淡現代醫護關系中的護士角色[J].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6,15(2):143-144.
[16]鄭麗芬,陶慧娟,諸永蓮.不同學歷護士的組織管理及專業自主性的研究[J].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6,5(10):1193-1194.
[17]蘇麗智.最新護理學導論[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1-49.
[18]劉玉馥.護士壓力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1):4-5.
[19]王芳,喬巨峰.護理專業自主性發展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6):417-419.
[20]張立紅,韓英軍,朱月珍,等.部隊醫院護理科研開展現狀的調查[J].南方護理雜志,1997,4(1):36-37.
2病歷缺陷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體溫單入院四測與入院評估表及護理記錄不一致,或者不按要求記錄;藥物皮試結果漏填或記錄不規范;各種引流量記錄欠完整;尿管、洗腸標志漏填;出入院、轉科時間書寫不規范或漏寫等。
2.2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缺乏連續性;醫學術語使用不確切;護理記錄內容過于簡單,對病情變化觀察的記錄不詳細,不能客觀反映患者病情發生發展與診療護理過程,不能正確判斷和發現病情;護理記錄還經常出現亂復制、亂粘貼現象。
2.3出入院評估表欠簽名,入院宣教表及承諾書填寫不完整。
2.4危重特護表眉欄欠完整,24h出入量記錄不規范。
2.5醫囑單出現刮、涂現象及漏簽名,字跡潦草不清楚。
3病歷缺陷的成因
3.1護理人員技術水平臨床上,通常由低年資的護士、實習生負責書寫病歷,她們對病歷書寫規范不熟悉,臨床經驗不足,基礎理論知識也不全面。
3.2護理人員的工作、服務態度及責任心一方面,目前病房護理人員編制不足、工作繁忙、壓力大,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顧得了患者顧不了病歷的書寫,事后補寫時出現錯漏;另一方面,部分護理人員法律觀念淡薄、工作馬虎、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3.3電子病歷的使用由于我院采用電子病歷,護理人員為了方便,經常采用復制醫生的病程記錄、上一班的護理記錄等,在剪切、粘貼的過程中卻沒有認真核對,造成記錄內容與實際情況不一致。
3.4病房初級質控不到位由于部分負責初級質控的護理人員工作不細致或責任心不強,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審核就提交到病案室。
4干預措施
4.1健全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隨著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與其他相關法規的實施,人們的法律意識增強了,對健康的要求也提高了,患者要求復印病歷資料也越來越多,因此,病歷質量管理的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觀念,醫院制訂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成立了三級質控網絡對全院病歷進行逐級質控,層層把關;病歷質量管理制度及監控標準;舉辦合格與不合格病歷展示活動,把病歷缺陷率與科室獎金、護長津貼、科室質控員的獎金掛鉤等等,并且把制度落實到科室,責任到人,獎懲到人,從整體上全面提高醫院的護理病歷質量。
4.2強化護理人員技術水平護理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響護理病歷書寫質量的關鍵。護理病歷記錄的內容要求真實、客觀、全面、準確而又應突出重點,前后記錄要連貫[1]。因此,能否正確的書寫護理病歷,準確記錄病情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護理人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的高低。為了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護理部每月組織全院護士舉行一次業務培訓,由各個病區的護長、責任護士負責上課,每季度進行一次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年終進行一次三基理論考核,把考核成績作為職稱晉升,聘任的條件,還經常聘請院外的專家來講課,而對護理人員來說,要加強對自身的理論知識的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時,還要增強自己的文學修養,提高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病歷書寫能力。
4.3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制觀念,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忽視了病歷作為法律的依據,是醫療糾紛的源頭。護理部經常組織全院護士學習《廣東省病歷書寫規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管理條例》等法規,以及用實例來說明病歷在處理醫療糾紛中的重要作用,明確病歷書寫質量不僅僅是對患者、對醫院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以便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處處以患者為中心,自覺遵紀守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護理病歷質量。
4.4強化各級各類人員的職責意識,認真做好護理病歷書寫的責任。護理人員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義務,認真學習有關的規章制度及常規,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及工作態度,加強工作責任心。總之,護理病歷質量問題是普遍存在的,提高護理病歷質量的重點在于強化全院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重視病歷書寫,各盡其職,層層把關,共同來維護醫院的利益,減少或杜絕醫療隱患及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