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4: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會主義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論文關鍵詞:危機管理和諧社會政府
1.樹立危機意識,掌握危機管理知識。提高危機管理的能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知道,今天的危機已呈現常態化,今天的社會時刻都有危機發生的可能。因此,作為危機處理的主要指揮者和組織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到“危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危機不僅僅在資本主義社會比比皆是,層出不窮,即使在社會主義國家也屢見不鮮,難以避免。”
2.建立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公共危機管理是各級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的職責和責任。就社會現實情況看,應對各種公共危機已不再是政府偶爾為之的任務,而是政府的一項重要的常態職能。這就要建立常設性的專門危機管理部門,統一指揮重大公共危機的應急管理工作。然而,我國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機管理系統卻缺乏專門、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和專業人員。當公共危機出現后,主要依賴中央政府或省級政府、有關部門設立的臨時機構來進行危機管理。這些臨時機構,一方面缺乏對危機的預測、預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危機管理的專業人員,缺乏應有的培訓和處理危機事件的經驗,必然影響危機處理的效果。
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在地方各級政府內部,成立一個專門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公共危機事件。
3.建立全過程的危機管理機制。有效地預防、回應、化解和消弭各種危機
根據危機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危機大致要經過危機的爆發、持續、消失三個階段。政府完整的公共危機管理應該包括危機爆發前的防范預警、危機持續中的應對處理和危機結束時的善后總結三個過程。為此我國政府加強危機管理就必須在危機預防、預警、處理及善后等各個環節上分別采取相應措施,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機制,著力構建全過程的危機管理機制。
首先,建立危機預防預警機制。從危機管理的目的和效果來說,危機預防比危機處理更重要。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錢預防,而不是花大量錢治療”。加強危機管理,重要的、也是必須的就是要加強危機預防,以減少和避免危機發生,并預見可能發生的危機。一是,各級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自我診斷,對發生在轄區內的各類群體性、突發性事件進行分析,查找原因,查找自身工作的薄弱環節,從源頭上扼制危機的發生和擴大;二是,建立一個靈敏、準確的信息監測系統,及時捕捉、收集相關信息并加以分析處理,對事態的發展和應對措施做到心中有數。
1999年初,財政部部長項懷誠明確宣布,我國將在近幾年內初步建立公共財政的基本框架。但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公共財政,理論界卻存在很大的分歧。筆者認為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把公共財政等同于國家財政。因為作為計劃經濟產物的國家財政強調憑借國家的公共權力,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并進行再分配,容易導致財政決策依賴于國家意志和上層建筑決定經濟基礎的誤會,這與社會主義改革的目標相矛盾。二是把公共財政與西方的公共需求財政相提并論。這是因為公共需求財政強調需求的一面,疏忽了需求與可能的關系,對公共需求沒有制約,就使財政理論本身存在不夠完備的缺陷。相比之下,本文認為建立在社會勞動價值論基礎之上的財政理論①,更符合社會主義公共財政的科學內涵,下面就這一問題作進一步分析和闡明。
一、國民核算大改革對財政收支性質的重大影響
國民核算是以社會再生產為核算對象的宏觀核算。但是,我國原先采用的MPS核算體系所界定的生產范圍僅限于物質生產,它用于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的總量指標。因為它只能反映物質產品的生產,不能反映非物質的生產,因而也就不能全面地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的總體規模。這對第三產業的發展,以及整個國民經濟協調、快速、健康地發展尤為不利。鑒于此,1992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對國民核算實施了重大改革,采用了以SNA為基礎的新國民核算體系,將生產范圍從物質生產擴大到非物質生產,包括以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并對其計算了產值。由于生產范圍的擴大,分配范圍、消費范圍和投資范圍也相應地擴大,因而對財政理論,首先是對財政收支性質產生了重大影響。
隨著生產范圍的擴大,國家管理、國防治安、文化教育、科學研究以及眾多的服務事業單位統統被列為生產部門,向社會各界提供公共服務。對生產部門提供的服務應該得到相應報酬,對于生產部門則應算作中間消耗C,但很多報酬不直接支付,只能通過財政部門轉撥給公共部門作再生產之用。稅收是剩余價值m的組成部分,致使剩余價值m之中存在非剩余價值mc。mc屬于中間消耗,對mc的分配自然屬于中間消耗C的補償。可見,由于生產范圍的擴大,財政分配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相當一部分與生產費用直接聯系在一起了。
過去,我國傳統財政理論堅持物質生產的觀點,否定公共服務部門的生產性質,所有服務部門包括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國家管理等都沒有初次分配,自然會得出稅收是憑借政治權力無償取得的財政收入,支出則是對政府等社會管理部門的活動的貨幣支付。現在情況不同了,承認了非物質生產也是生產,稅收的相當部分是對過去公共服務部門提供公共產品的價值補償,財政支出則是對未來公共服務部門的生產投入。財政收支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這種變化導源于改革開放、國民核算大改革和第三產業大發展。一句話,改革開放推動了財政理論的發展。
既如此,公共財政就不是家計財政。財政理論研究就不能就財政論財政,或者僅僅考察社會福利、公共需求、國家憑權力分配國民收入等等,而是把財政收支立足于發展生產,建立在提高生產效率和為生產創造更好的條件上。生產發展,財源擴大,從而使財政工作負有更大的責任和使命——優化資源配置。
二、財政收支應為社會再生產創造更好的軟硬環境和條件
財政收支與社會生產有著緊密的聯系。財政收支要發揮對生產的巨大促進作用,為社會生產提供更好的軟硬環境和條件,就要做到:
(一)充分利用稅率杠桿,調節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率提高,財政收入增加,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收入減少。經濟繁榮時期,采用增稅政策,防止投資膨脹。經濟衰減時期,則采用減稅政策,促進生產投資,提高經濟增長速度。通過免稅增稅,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老企業技術改造,使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對不發達地區,在稅收上給予優惠或財政補貼,調節地區平衡發展。對于同一行業的生產單位采用累進稅制,實現公平稅負,促進企業的平等競爭。
(二)保持合理的財政收入規模,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判斷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是否合適的標準因不同財政理論而不同,西方財政學以居民對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選擇的價格均衡為標準,國家財政論則以需要與可能的均衡為判斷標準。我們認為財政收入歸根結底來源于生產,自然應以是否促進社會生產順利發展為標準。社會大生產,三次產業既分工又協作,要求三次產業比例協調,作為第三產業的公共產品部門也應保持適當的比例,參與社會分工和協作。當前,我國財政比重嚴重偏低,而我國在基礎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發展落后,資金短缺。說明當前我國財政收入規模極不合理,應調高其比重。
(三)財政支出應以促進公共服務結構優化為原則。財政支出表面上是對資金進行分配,實際上是對物資和人力進行分配,向社會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公共服務的內容多種多樣,除了國家管理和國防治安等行政外,還有其它種種服務,如科技服務、信息服務、文化教育服務、城鄉交通管理服務等等。財政支出要處理好兩個比例:一是居民服務與生產服務的比例;二是以上兩大類服務內部的結構比例,以適應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不同時期的公共服務需求的增長和結構變化。為社會生產、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硬軟環境。
三、需要進一步認識的幾個財政理論問題
從國家財政到公共財政,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存在明顯的不同,有許多問題仍存在爭議,進一步分析這些問題并予以認真回答,有助于公共財政框架的構建,有助于對公共財政的進一步理解。
(一)財政不僅僅是一種分配行為。長期以來,我國傳統財政理論一直堅持物質生產的觀點,不承認服務也是生產,自然得出財政只是對剩余價值的分配,屬于再分配范疇的結論。計劃經濟時期,個人和企業都是作為政府的附屬物存在的,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問題主要通過政府計劃的途徑來解決,財政部門只是圍繞政府計劃來籌集資金、分配資金,這時期的財政只能起到籌集資金、供給資金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后,生產范圍擴大了,政府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都是生產單位,在市場經濟中,如同企業和個人一樣,都是身份相等的市場活動主體。國家依靠提供公共服務取得收入。企業和個人交了稅,就有權要求政府提供優質服務,這時財政就擔負了更大的責任,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生產最多的公共產品。
(二)不能將公共產品與公用事業、轉移性質的公共福利相混淆。進一步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對于財政支出的結構優化有重要意義。公用事業一般指郵電、通訊、電力、煤氣和自來水業。他們很多都是由國家組織或經營,有的還實行國家補貼,與公字聯系,故稱公用事業,但不同于公共產品。因為享用公用事業,無論是電、煤氣、水或郵政、電訊、服務等都是直接付費,與一般商品和勞動力購買大致相似,用不用自便。另外,公共產品不論是城鄉交通、公費醫療、文化館場等很多都具有福利性質,是為生產、為居民提供的各種公共福利。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物質的和非物質的,但必須是公共產品部門的勞動成果。而現代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障,其中相當部分為各種福利付款和種種費用減免,這種屬于社會義務的各種轉移支付,如對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的各種補助,不論是現金支付或購物相贈,其經費都來源于企業和個人的繳納,并構成居民的公共福利,但未經公共產品部門的加工,不算生產成果,所以不論其物質形態還是價值形態,都不能列入公共產品總值之中。
(三)財政學與政治學的關系不能絕對化。堅持財政分配是上層建筑的觀點認為,財政是國家運用權力,無償地、強制地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稅收被用于維護國家的統治制度。可見,這種觀點源自于對國家范疇的認識。現在,生產范圍擴大了,國家、軍隊、警察都列為生產范圍,歸于經濟基礎,政府通過財政分配參與社會資源分配,與企業和個人的資源配置活動沒有什么不同。提出這一點可能會引起更多、更大的非議。但是,我們冷靜地分析一下,哪個時期,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不需要國家的管理和軍隊、警察提供大量的安全保障服務呢?當然,財政作為政治程序直接安排和操作的活動,它又與政府的具體政治制度和規則密不可分,財政制度和財政政策體現政府的政治主張和意圖,自然屬于上層建筑,并對財政收支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四、社會勞動價值論應該成為公共財政研究的基礎性理論
確認公共產品,是以確認第三產業為前提條件的。公共產品是公共產品部門生產的成果,它與一般產品的差別,只是在于它是公共產出和公共消費,私人不能占有,也不能排斥他人消費。這表明公共產品同樣是生產部門生產出來的產品。但是,我國經濟學界至今仍堅持物質生產觀點,導致財政理論研究出現邏輯矛盾,原因就在于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存在誤解。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認為,只有人類勞動才創造價值,這是理論的核心。物質生產是勞動,第三產業以服務為主要內容,也是勞動,同樣創造價值。那么,我國經濟學界為何仍然堅持只有物質生產才創造價值呢?原因有二:一是源于馬克思提出的“物質生產部門”。在這里要弄清楚,馬克思是在19世紀第三產業規模很小,還不能以一個獨立產業出現的情況下提出“物質生產”概念的。在當今,第三產業普遍得到迅速發展,在經濟發達國家,其產值和勞動力的比重已達到60%70%以上。二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生產力水平低,第三產業的產值過小而被忽視了。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并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作為重大國策之一,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已上升到35%左右,現在再也不能對第三產業的生產視而不見了。
現在,我國新國民核算體系擴大了生產范圍,就是承認了第三產業創造價值。一、二、三產業勞動合稱為社會勞動,也就是社會勞動創造價值。社會勞動價值論是基于改革開放,基于生產范圍擴大,基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所形成的理論創新,它推動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發展,因此,社會勞動價值論自然應成為公共財政理論研究的基礎性理論。
在現實的社會主義社會下,很多群眾文化均來自群眾自身的生產生活實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很多優秀的群眾文化都是根據群眾自身的一些經歷進行改編和創作出來的,因此說社會主義社會下的群眾文化植根于基層,來源于民間,而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的一大特點便是基層性和群眾性。也正是由于群眾文化具有這樣的特點,反映了現實中很多群眾文化的基本生活,才更加受到群眾的歡迎,并成為國人雅俗共賞的一項藝術。
2.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參與的廣泛性特點
在現實的群眾文化發展發展過程中,社會主義社會下的群眾文化展示出參與的廣泛性。首先參與的廣泛性體現在,參與群眾的數量和行業相對廣泛,由于很多群眾文化來自于民,因此,備受群眾歡迎,使得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都非常喜歡這種文化活動,使得現實社會中參與群眾文化的人群較多;再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參與的廣泛性還體現在群眾文化的傳播過程中會受到所在地方地域、民族和氣候的客觀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優秀的文化傳播與演出的過程中,均會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因此說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具有參與的廣泛性的特點。
3.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內容的通俗性特點
在現實的文化發展過程中,由于多數的文化內容均來自于普通群眾,因此,群眾文化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展示在世人面前。讓群眾文化經久不衰,備受國人愛戴的另一個原因便是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內容具有通俗性的特點,由于其內容通俗易懂,即使沒有上過學不具備學科知識的老百姓依然能夠明白其中的內容,由于是群眾創造,于是其在說話內容,言語表達,內容選擇上均貼近于老百姓的現實生活,因此通俗性是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的另一大特點。
二、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的功能分析
1.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具有反映國家意志進行整治教育的功能
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對國人具有整治教育作用,首先表現在群眾文化可以有效的傳遞國家的意志,反映國家建設的一些主張,并利用群眾文化自身備受世人喜愛,以及蘊藏豐富教育資源的特點,對國人進行必要的政治教育。再就是很多群眾文化蘊藏的樸素的民族情感在里面,也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如端午節的龍舟和吃粽子便是對屈原精神文化的歌頌,無形中也倡導國人要愛國,也傳遞了國家的一些階級意志。以上兩點都說明了在現實的社會主義國家下,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群眾文化發展的一定因素,便是群眾文化具有反映國家意志進行整治教育的功能,在群眾文化的傳遞過程中也將國家的一部分主張和意志傳遞給更多人,有利于我國文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的穩定發展。
2.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具有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促進消費,有利于經濟發展
在現實的社會主義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其表現出的功能和作用有很多,其中豐富群眾的社會文化生活,讓老百姓在工作之余能夠享受到自身所喜愛的文藝節目,增加老百姓的精神修養和訴求,使其精神世界更加豐富發展。再就是現實的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在娛樂群眾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消費,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群眾在進行必要的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無論是一次消費所需要的服裝、道具、交通運輸以及后勤保障等均需要花錢購買,即使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仍然存有二次消費,如飲料、香煙等等,這些物質的購買必然會促進地方消費的進行,使得地方稅收得以充盈,經濟得以發展。
3.社會主義社會下群眾文化具有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國家的穩定發展
在群眾文化中存有一個重要的載體,其便是節日文化。由于我國古代文化相對繁榮,因此,流于后世的節日文化也非常厚重。如中秋節、元旦、農歷新年、元宵節等等,每到節日都會舉國歡慶,舉行大型的文化活動,每家每戶都沉寂在幸福和歡樂之中。這無形中推動了民族愛國心和凝聚力的擴散和宣傳,有利于國家的長久、穩定發展。
民主不僅是一種包括民主國體性質和民主政體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文化形態。民主文化具有民主制度本身所無法具有的然而又是民主制度建設所必需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制度的誕生,離不開民主文化的啟蒙作用和輿論準備;一種民主制度要想充滿活力、鞏固發展又必須借助于文化的力量來不斷地反思自己,提升素質,革故除弊,開拓前進。因此,僅僅有了民主的形式是不夠的,真正的民主必須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這個內容就是使民主內化為人的心理定勢,變成一種道德的力量和倫理的觀念。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這種倫理觀念的民主卻往往被人們忽視。因此,對民主的倫理意蘊進行探討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民主的政治學涵義
在談民主倫理觀之前,我們應先對民主的政治學涵義作一了解。一般認為,“民主”是一個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了由一種行為方式、一種觀念到一種理論再到一種制度的發展過程。民主作為人類社會的活動,首先是從行為方式開始的。原始社會的民主行為方式被恩格斯稱之為“古代自然長成的”民主。(1)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民主制則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紀,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普及,社會等級觀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選舉權的擴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開發的機會,在歐美發達國家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日趨完善。20世紀,民主化則成為一種世界性的進程,形成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制度。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作為剝削階級社會最發達、最完備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專制方面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虛偽性。而社會主義民主則是一種高于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是最廣泛、全面、真實的民主。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民主是一個含義很廣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質和特征的狀態、現象。廣義的民主,不僅是一種國家制度,而且還是一種價值,是人們在評價某種制度和行為時的價值尺度和價值標準。另外,民主還是一種精神狀態,具體表現為個體的民主意識(即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人們對于民主的內在結構形成的觀念。完整的民主意識包括人們對于民主的一切認識和看法,涉及到國家、社會、個人權利、法律、經濟、政治結構、社會一般文化氛圍等多方面的內容)和民主精神(即社會成員以一種獨立的人格,自主地參與社會活動的品格)。雖然廣義的民主拓展了人們對“民主”的認識,但它仍僅限于對“民主”作政治學的分析。正確分析民主的方法應當是“把民主廣義地理解為各種各樣的生活領域中自由而平等的關系的原理。”(2)“應當把民主主義理解為涉及從日常生活到生產、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廣泛的社會一切范圍的東西。”(3)只要有社會關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著民主問題。非政治領域民主問題的存在,表明把民主僅僅看作政治范疇是不夠的。由此看來,民主不僅是一個政治范疇,同時也是一個道德范疇。
二、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的內涵
對于廣義民主的政治學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屬性。“民主作為一種價值,作為一種精神狀態,就已具備了一定的道德意義。”(4)每一種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種觀念、思想的外化。只有當民主的觀念、思想和意識滲透于人們的現實社會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會道德關系時,才能為規范、制度的產生提供基礎。而具有道德內涵的民主,也理應成為道德體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為人們行為規范的一種準則。筆者認為“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的涵義應當是:在現實社會的民主生活中,人們在尊重人格與權利自主的基礎上,為了實現人們對自己事務的自主決定,依靠人的善惡觀念、心理、傳統習慣和道德輿論來維系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行為規范和道德觀念,它是民主內化為人的一種心理定勢(即內心信念、羞恥心、責任感和榮譽感等)的結果。
從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意義上的民主的實質、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與權利自主即人的主體自主。人的主體自主包涵了兩方面的內容,就是使人“成為一個人”和“尊敬他人為人”。首先,“使人成為一個人”就是指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資格和尊嚴;其次,是“尊敬他人為人”即對他人自的尊重。使人“成為一個人”是“尊敬他人為人”的前提和基礎;而“尊敬他人為人”則是“使人成為一個人”的必要條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為道德意義上的民主則更側重于對他人自的尊重。
既然在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中,民主的實質是主體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應包括的一些道德內容。首先,主體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權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為實現選擇的自由提供前提條件。而選擇的意義就在于沒有強迫的條件下選取自己所偏愛的行動方案。沒有強迫,一個人的行為才能保持完整,實現意志和行為的統一;沒有強迫,才會產生責任。
其次,主體自主還反映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權利平等。民主把平等待人作為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內在地包含著對他人人格和權利的尊重以及對一切不損害他人權利的信念和行為的平等的尊重。只有在別人的自主選擇與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時仍然予以尊重,才是民主意義的真正所在。
再次,主體自主還反映了權利自主。權利自主體現在兩個層次上。在個人層次上,權利自主表現為個人有獨立地處理屬于自己事務的權利。在社會層次上,權利自主表現為公民有參與社會管理的權利,即政治參與權。這種權利不僅使社會成員變成合法享有一定的權利并相應承擔一定義務的個人,同時,也使每個人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即公民。
最后,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中還隱含著對道德公正的確認和肯定。道德公正是指在道德上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在道德上處于平等的地位。而要想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就應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對待中均衡考慮雙方的利益。這種均衡考慮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理解。從積極方面看,每個人都應當把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視為一共同體,主動積極地去為他人謀利益,甚至為他人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這是較高層次的道德價值。從消極方面看,每個人都應當把另外任何一個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同時不應當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損害他人的利益,這其中最基本的一條還在于不侵犯他人之作為人的人格尊嚴的權利。正義的核心就是公民的自由權利的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所蘊含的一種理念。
三、把握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應注意的問題
明確了作為道德范疇的民主內涵,可以澄清我們對民主的一些模糊認識。首先,民主不是對個人的否定,而是對個人的弘揚。民主的最初含義是“人民的統治”,這就意味著每個個體在公共事務中必須服從“人民”這個集體或整體。但是服從這個整體并不等于忽視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與意義。因為人民是由每一個具體的個人組成的,每個個人都有基本的自由權利,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自由地決定自己的事務;同時,每個個體之間的權利也是平等的,不允許存在任何特權。如果否定了個人的這些權利也就否定了整體的權利,民主也就不復存在。在真正民主的社會里,任何權力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承認人的尊嚴和人權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每個個體擁有基本的自由權利,每個個體之間的權利是平等的基礎上的。因此,民主不是對個人的否定,而是對個人人格與權利的尊重與高揚。
其次,民主不是多數群體任意壓制少數群體,而是既尊重多數又尊重少數。民主的原意就是“多數人的統治”,即民主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但是,這并不能得出多數可以任意壓制少數人的結論。因為少數服從多數是與多數尊重少數相統一的,而不是相分離的。多數裁決的效力只能約束、規范人們的行動,而不能限制、妨礙思想的自由。真正的民主允許少數人與多數人一樣擁有陳述自己的觀點的權利和機會,多數人應保護仍然堅持自己觀點的少數人,允許他們保留意見,并不歧視他們,不打擊迫害他們。用伏爾泰的話說,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誓死捍衛你堅持自己觀點的權利。”這正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客觀世界是不斷變化的,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多數人的意見不一定總是最正確的,少數人的意見也不一定任何時候都是錯誤的。今天只有少數人贊成的觀點,明天就可能成為多數人的觀點。當少數人的權利被剝奪之后,也就不可能保證其他多數人的權利不會再被剝奪。因此,民主不僅是“多數人的統治”,也要求對少數人的權利加以尊重和保護。
最后,民主不是只講權利,而是也講義務。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這就意味著人民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但是,在享有權利的同時,還應承擔一定的義務,這正是民主社會中,國家與公民之間內在關系的一種體現。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割裂二者,必將導致一種非民主狀態的產生,使社會退回到階級對立的“臣民”社會中去。因此,在講權利的同時更應該講義務。
明確了民主倫理觀的內涵,可以使我們進一步理解政治民主實現所依賴的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還必須有作為道德化的民主給予支持,才能使其得到鞏固和加強并促其實現。民主政治的實現是建設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了解民主倫理觀,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注釋:
民主不僅是一種包括民主國體性質和民主政體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文化形態。民主文化具有民主制度本身所無法具有的然而又是民主制度建設所必需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制度的誕生,離不開民主文化的啟蒙作用和輿論準備;一種民主制度要想充滿活力、鞏固發展又必須借助于文化的力量來不斷地反思自己,提升素質,革故除弊,開拓前進。因此,僅僅有了民主的形式是不夠的,真正的民主必須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這個內容就是使民主內化為人的心理定勢,變成一種道德的力量和倫理的觀念。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這種倫理觀念的民主卻往往被人們忽視。因此,對民主的倫理意蘊進行探討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民主的政治學涵義
在談民主倫理觀之前,我們應先對民主的政治學涵義作一了解。一般認為,“民主”是一個政治概念。民主在它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了由一種行為方式、一種觀念到一種理論再到一種制度的發展過程。民主作為人類社會的活動,首先是從行為方式開始的。原始社會的民主行為方式被恩格斯稱之為“古代自然長成的”民主。(1)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民主制則一直受到冷落,直到19世紀,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普及,社會等級觀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選舉權的擴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開發的機會,在歐美發達國家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日趨完善。20世紀,民主化則成為一種世界性的進程,形成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制度。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作為剝削階級社會最發達、最完備的民主政治,在反封建專制方面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政治制度,因此,它代表和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它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虛偽性。而社會主義民主則是一種高于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型民主政治,它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是最廣泛、全面、真實的民主。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民主是一個含義很廣的概念,常用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質和特征的狀態、現象。廣義的民主,不僅是一種國家制度,而且還是一種價值,是人們在評價某種制度和行為時的價值尺度和價值標準。另外,民主還是一種精神狀態,具體表現為個體的民主意識(即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人們對于民主的內在結構形成的觀念。完整的民主意識包括人們對于民主的一切認識和看法,涉及到國家、社會、個人權利、法律、經濟、政治結構、社會一般文化氛圍等多方面的內容)和民主精神(即社會成員以一種獨立的人格,自主地參與社會活動的品格)。雖然廣義的民主拓展了人們對“民主”的認識,但它仍僅限于對“民主”作政治學的分析。正確分析民主的方法應當是“把民主廣義地理解為各種各樣的生活領域中自由而平等的關系的原理。”(2)“應當把民主主義理解為涉及從日常生活到生產、分配、政治、教育、文化的廣泛的社會一切范圍的東西。”(3)只要有社會關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著民主問題。非政治領域民主問題的存在,表明把民主僅僅看作政治范疇是不夠的。由此看來,民主不僅是一個政治范疇,同時也是一個道德范疇。
二、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的內涵
對于廣義民主的政治學分析,也涉及到了民主的某些道德屬性。“民主作為一種價值,作為一種精神狀態,就已具備了一定的道德意義。”(4)每一種制度的形成,都是一種觀念、思想的外化。只有當民主的觀念、思想和意識滲透于人們的現實社會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社會道德關系時,才能為規范、制度的產生提供基礎。而具有道德內涵的民主,也理應成為道德體系中的一部分,并使之成為人們行為規范的一種準則。筆者認為“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的涵義應當是:在現實社會的民主生活中,人們在尊重人格與權利自主的基礎上,為了實現人們對自己事務的自主決定,依靠人的善惡觀念、心理、傳統習慣和道德輿論來維系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行為規范和道德觀念,它是民主內化為人的一種心理定勢(即內心信念、羞恥心、責任感和榮譽感等)的結果。
從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意義上的民主的實質、精髓或基本精神是尊重人格與權利自主即人的主體自主。人的主體自主包涵了兩方面的內容,就是使人“成為一個人”和“尊敬他人為人”。首先,“使人成為一個人”就是指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即做人的資格和尊嚴;其次,是“尊敬他人為人”即對他人自的尊重。使人“成為一個人”是“尊敬他人為人”的前提和基礎;而“尊敬他人為人”則是“使人成為一個人”的必要條件。二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但是,作為道德意義上的民主則更側重于對他人自的尊重。
既然在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中,民主的實質是主體自主,那么由此可以引申出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應包括的一些道德內容。首先,主體自主反映出的是道德意志的自由。人的道德意志自由是人的基本權利。只有思想自由才能為實現選擇的自由提供前提條件。而選擇的意義就在于沒有強迫的條件下選取自己所偏愛的行動方案。沒有強迫,一個人的行為才能保持完整,實現意志和行為的統一;沒有強迫,才會產生責任。
其次,主體自主還反映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權利平等。民主把平等待人作為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內在地包含著對他人人格和權利的尊重以及對一切不損害他人權利的信念和行為的平等的尊重。只有在別人的自主選擇與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時仍然予以尊重,才是民主意義的真正所在。
再次,主體自主還反映了權利自主。權利自主體現在兩個層次上。在個人層次上,權利自主表現為個人有獨立地處理屬于自己事務的權利。在社會層次上,權利自主表現為公民有參與社會管理的權利,即政治參與權。這種權利不僅使社會成員變成合法享有一定的權利并相應承擔一定義務的個人,同時,也使每個人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即公民。
最后,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中還隱含著對道德公正的確認和肯定。道德公正是指在道德上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在道德上處于平等的地位。而要想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就應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對待中均衡考慮雙方的利益。這種均衡考慮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理解。從積極方面看,每個人都應當把自己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視為一共同體,主動積極地去為他人謀利益,甚至為他人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這是較高層次的道德價值。從消極方面看,每個人都應當把另外任何一個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同時不應當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損害他人的利益,這其中最基本的一條還在于不侵犯他人之作為人的人格尊嚴的權利。正義的核心就是公民的自由權利的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所蘊含的一種理念。
三、把握社會主義民主倫理觀應注意的問題
明確了作為道德范疇的民主內涵,可以澄清我們對民主的一些模糊認識。首先,民主不是對個人的否定,而是對個人的弘揚。民主的最初含義是“人民的統治”,這就意味著每個個體在公共事務中必須服從“人民”這個集體或整體。但是服從這個整體并不等于忽視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與意義。因為人民是由每一個具體的個人組成的,每個個人都有基本的自由權利,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自由地決定自己的事務;同時,每個個體之間的權利也是平等的,不允許存在任何特權。如果否定了個人的這些權利也就否定了整體的權利,民主也就不復存在。在真正民主的社會里,任何權力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承認人的尊嚴和人權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每個個體擁有基本的自由權利,每個個體之間的權利是平等的基礎上的。因此,民主不是對個人的否定,而是對個人人格與權利的尊重與高揚。
其次,民主不是多數群體任意壓制少數群體,而是既尊重多數又尊重少數。民主的原意就是“多數人的統治”,即民主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但是,這并不能得出多數可以任意壓制少數人的結論。因為少數服從多數是與多數尊重少數相統一的,而不是相分離的。多數裁決的效力只能約束、規范人們的行動,而不能限制、妨礙思想的自由。真正的民主允許少數人與多數人一樣擁有陳述自己的觀點的權利和機會,多數人應保護仍然堅持自己觀點的少數人,允許他們保留意見,并不歧視他們,不打擊迫害他們。用伏爾泰的話說,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誓死捍衛你堅持自己觀點的權利。”這正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客觀世界是不斷變化的,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多數人的意見不一定總是最正確的,少數人的意見也不一定任何時候都是錯誤的。今天只有少數人贊成的觀點,明天就可能成為多數人的觀點。當少數人的權利被剝奪之后,也就不可能保證其他多數人的權利不會再被剝奪。因此,民主不僅是“多數人的統治”,也要求對少數人的權利加以尊重和保護。
最后,民主不是只講權利,而是也講義務。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這就意味著人民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但是,在享有權利的同時,還應承擔一定的義務,這正是民主社會中,國家與公民之間內在關系的一種體現。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割裂二者,必將導致一種非民主狀態的產生,使社會退回到階級對立的“臣民”社會中去。因此,在講權利的同時更應該講義務。
明確了民主倫理觀的內涵,可以使我們進一步理解政治民主實現所依賴的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還必須有作為道德化的民主給予支持,才能使其得到鞏固和加強并促其實現。民主政治的實現是建設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了解民主倫理觀,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注釋: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廊坊城市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
反映人民心聲、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贏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擁護。
同志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集中表達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心愿,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八榮八恥”不脛而走、廣為傳播,迅速成為社會各界共識。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版權所有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逸為恥。”同志的重要論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是我們黨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進一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
榮辱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深刻認識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彰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必要性。社會的深刻變革,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的相互激蕩,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產生了多方面影響。熱愛祖國、積極向上、科學文明、團結友愛,是我們社會精神風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榮辱、不辨善惡、不分美丑的現象還大量存在,不僅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也阻礙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事實證明,沒有健康的社會風氣,沒有良好的道德水準,一個國家的經濟再發展,綜合國力也強大不起來,更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彰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性。我國是一個有億人口、個民族的發展中大國,加快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礎,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規范。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知榮棄恥,褒榮貶恥,揚榮抑恥,才能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發活力,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共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
二、利用新聞媒介進行宣傳。校團委將以校園廣播、網絡、報刊、櫥窗等為載體,開辟專欄,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宣傳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成功經驗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經驗和體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舉辦團干培訓班。校團委將于4月中旬舉辦校、院、班三級學生干部培訓班,重點學習和討論社會主義榮辱觀、共青團湖南省委第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等,幫助大學生理解掌握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背景、重要意義和豐富內涵,以增強學生干部增強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性,提高政策水平、理論深度和業務能力。
我黨修改“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提法,提出“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認識的發展和深化。我們認識我國當前的按勞分配問題,也必須從這一最基本的國情入手。這樣,才能更好地領會和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此,本人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按勞分配談幾點認識,以求教于同行。
一、按勞分配的依據
按勞分配的依據指的是生產方式的性質。馬克思把生產資料的占有狀況與分配方式相聯系,認為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是參與分配的前提和依據,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而生產條件的分配,則表現為生產方式本身的性質。他在《資本論》和《哥達綱領批判》中所表述的按勞分配,強調的是在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中,按勞動量進行生活資料的分配。按照馬克思的設想,只有社會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勞動者的勞動可以直接轉化為社會勞動,才能實現按勞分配。勞動者直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由這種生產條件分配結果所決定,勞動者個人在生產資料的占有上沒有差別,因此,對勞動者個人而言,生產資料占有已失去了作為分配依據的意義,而是以勞動這一要素作為分配的依據。
但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中,實行的是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生產資料占有方式。即使是公有制,也還是處在較低發展階段。所以,全體勞動者直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這一前提條件并不存在。由于生產方式性質的不同,按勞分配的性質也就不同。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勞動者個人在生產資料的占有上是有差別的,生產資料占有狀況本身對個人分配而言是一種有意義的依據。因此在按勞分配之外,還需有按要素分配,即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
既然生產要素是價值生產的條件,那么就應當參與價值分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要素的范疇也在不斷擴大,科學技術、經營能力、知識、信息、創新能力等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成為價值生產的條件,它們也自然成為分配的依據。要素所有者憑借對參與價值生產的生產要素的占有狀況而參與分配,這是我國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方式中的重要分配方式。社會經濟越是向前發展,這種分配方式就將體現得越充分。
二、按勞分配的主體
分配的主體是誰?即由“誰”來進行分配?按照經典著作的理解,按勞分配是由國家進行的,因為在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條件下,國家實際上是一個大企業,不同的職工在不同的工廠里,是國家這個大企業的一分子。每個職工都是平等的,因而國家可以對每個職工的“勞”進行分配。
但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國家不斷向公有制企業放權,最終使他們成為獨立的法人。國家進行按勞分配,面對的不再是職工個體,而是企業。按勞分配的“勞”首先面對的是企業的“勞”。在這種情況下,按勞分配主體就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國家通過宏觀管理這只“手”,市場通過“看不見的手”,共同對企業進行按勞分配;另一方面,企業對職工也要進行按勞分配。
國家依然掌握著對企業進行分配的相當大一部分權力。國家通過財政政策,抑制企業其他要素參與分配的比例,提高企業勞動要素參與分配的比例,對那些吸收勞動力數量多、質量高的企業實行某種傾斜政策,等等,都體現國家對企業在進行按勞分配。
市場通過“看不見的手”對企業進行分配,本質上是對產品(服務)進行分配。也就是說,是按勞動成果進行分配。當然,由于勞動成果有一個是否被市場接受的問題,市場進行的“按勞分配”包含變量也較多。但是,我們所說的勞動是有效勞動,那些不被市場接受的勞動成果,實際上是無效的。無效的勞動或勞動成果不能參與分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將市場界定為一種理想狀態,那么可以說,市場對企業進行的按勞分配是最充分的。
企業對職工進行的按勞分配,是在扣除了馬克思所說的全部扣除,再扣除其他要素參與分配的份額之后進行的。不同的企業可能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計件、計時、獎金可以同時采用。
因此,按勞分配的主體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已經存在于微觀、宏觀和中觀領域,它們在不同的方面對每個職工的“勞”進行分配。
三、按勞分配的對象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學說中,分配對象是個人生活消費品。這一理論的提出是以生產資料全部由整個社會所直接占有,勞動者個人不占有生產資料為前提的。馬克思設想,在社會主義社會,由于實行產品經濟制度,消滅商品,消滅價值,消滅剩余價值,因而也就不存在任何價值分配問題,對勞動者個人所分配的只能是實物形式——個人消費品。正是基于生產資料全部由整個社會所直接占有、勞動者個人不占有生產資料的認識,勞動者個人所分配的才只能是生活消費資料。一旦離開了這個前提條件,按勞分配的分配對象將會隨之發生變化。
傳統社會主義經濟學的按勞分配對象之所以只限于個人生活消費品的分配,主要是因為它設想的社會主義要求由社會完全占有生產資料,因而它不允許個人收入除了用于生活消費以外還有剩余轉化為資本。因此,國民收入首先由政府分割為積累、公共消費和個人消費,然后對個人生活消費品再實行按勞分配。
但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中,貨幣工資不僅僅用于購買個人消費品,也可以進行投資,如購買股票、債券等,也可以用于購買生產資料或流通資料,組織生產或流通,創辦企業等非生活消費性支出。尤其是現在,剩余價值理念逐步被人們所認可,人們日益重視和講求剩余價值;勞動者進行經營勞動和生產勞動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不僅僅是實現勞動力價值即勞動力價值耗費的補償v,而且是比勞動力價值更大的價值即勞動力價值的增值m;不但可以參與剩余價值的分配,而且還有權決定剩余價值的分配方式。
勞動者參與剩余價值的分配可以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依據勞動者提供給企業的勞動數量和質量進行剩余價值分配,這是按勞分配;二是依據勞動者投入企業資本股份按比例分享剩余價值,但這是按資分配,而不是按勞分配。按勞分配原則在新價值分配過程中的作用層次有兩個:一是對勞動者的勞動力付出的補償費v實行按勞分配;二是對剩余價值m的一部分實行按勞分配。這就是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分配對象包括勞動者勞動力付出的補償費v和剩余價值m的一部分兩個方面內容。這樣,按勞分配對象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中,它不僅包括個人生活消費品的分配,而且還包括有比勞動力價值更大的價值即勞動力價值的增值m的分配。四、按勞分配的因素及其實現形式
傳統的按勞分配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取決于可分配的個人消費品數量;二是取決于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
但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條件下,一方面,這兩個因素在量的規定上都與過去設想的和實現的不同。直接分配的不是個人消費品數量,而是用貨幣工資表現的個人消費品價值;企業職工提供的勞動量是以其實現的社會勞動量作為分配尺度的,而不是以自然勞動時間計量。另一方面,由于工人的勞動、資本、企業家的經營管理活動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是企業進行生產的四大要素,它們都涉及到要素報酬平等問題,都必須通過收入分配方式去體現和實現,因此,按勞分配取決的因素越來越多,除這兩個因素之外,還包括勞動力價值、勞動年限、勞動崗位、勞動質量、勞動收益、勞動效益、勞動力支出的多重因素、勞動力的支出質量和使用效果,等等。這些都是按勞分配因素的轉換形式。
與此相適應,按勞分配實現形式也發生相應發生變化。這主要表現為:適應于勞動力付出的價值補償v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力價值分配;適應于按部就班崗位以及勞動績效計量無法妥善解決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時間分配;適應于企業穩定的經營者和生產者人才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年限分配;適應于不同崗位對企業貢獻度差異明顯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崗位分配;適應于企業產品供不應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數量分配;適應于產品質量不夠穩定而對企業產品銷售負面影響較大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質量分配;適應于營業收入利潤率較高、銷售收入利潤率較高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收益分配;適應于盈利水平較高且競爭激烈企業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效益分配;適應于非競爭性企業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力支出的多重因素分配;適應于勞動崗位貢獻差異較大、技能貢獻差異較大、勞動成果差異較大的分配領域中的按勞動力的支出質量和使用效果分配,等等。
五、按勞分配的給付指導原則
“按勞分配”無疑應該成為最基本的勞動收入分配原則,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但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中有的情況下,也難以立桿見影,它只是作為一種給付指導原則發生作用。
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的不同企業、不同地區之間的職工,即使其付出的勞動是相同的,甚至其勞動成果也是相同的,但所獲得的分配卻不相同。現實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甲廠的高級工程師的收入還不如乙廠的工人,丙廠的勞模的所得還不如丁廠的守門人。在不同地區之間這種現象也很普遍。這種現象存在有其合理性,因為從社會角度來看,不同企業、不同地區之間的相同勞動及相同的勞動成果,畢竟是平等的。但從公有制的不同企業、不同地區之間的職工比,獲得的分配卻不相同,這畢竟是憾事。這種現象只能隨著勞動力市場的逐步完善,職工自由流動,而逐步得以緩解以至解決。這時,按勞分配就是作為一種給付指導原則來發揮作用。
還如,企業的“團隊生產”的特點以及產出相對于努力程度的滯后性,個人勞動有時難以觀測和計量,從而造成“按勞分配”計量的困難。有時勞動者的努力與勞動成果的相關性并不強;在許多時候,技術條件、資源條件、設備狀況等比勞動者的努力程度更為重要;服務性、創造性活動和管理活動無法計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其他與個人魅力、能力有關的許多活動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因此,對他們勞動的評價就有相當主觀的色彩。而且,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個人付出勞動不一定能形成整體有效勞動。簡而言之,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只能采用大致、接近的概念來度量勞動的質與量,甚至有時要做到大致、接近都非常困難。同樣,這些現象也是按勞分配中存在的憾事,但它們還是得以“按勞分配”作為報酬的尺度。這時,按勞分配同樣是作為一種給付指導原則發揮作用。
當然,這些認識,只是基于公有制企業和公有制單位領域。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全社會或是全領域而言,按勞分配”不只是一種具體的付酬尺度,而只是社會主義社會分配方式的一種發展趨勢。它的最終完全實現要通過我們無數代人艱辛努力才能完成。
【參考文獻】
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應該努力挖掘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燦爛遺產,繼承“天人合一”,彰顯和諧發展觀,延續愛國、重集體精神,培養個體獨特個性,繼承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相處,反對保守僵化,在繼承與批判中建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對于締造了幾千年中華文明的傳統道德,我們不能草率地、盲目地與之決裂或全盤吸收,而應堅持的批判精神,結合當前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努力挖掘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燦爛遺產,吸取其中的精髓,不斷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最初,道德并不是連用在一起的,而是分開的。老子在《道德經》一書中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這里的“道”表示自然界與社會的發展、變化、運動規律;“德”即順應自然的規律進行發展。后來荀子在《勸學》中將兩字連用:“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我國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都包含了豐富的傳統道德倫理思想,大體上,可以按五個方面來了解和掌握我國悠久的道德傳統。
1.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講究天人合一
古代儒家善的思想包含著對和諧的體現。他們認為因為自然生命是善的,而人類的生命又是大自然授予的,所以人也應該是本善的,而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更應該是善的[1]。人與自然在共同的性本善的蘊含中,達到了真正的合一與感應、協同與和諧。正如《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體現了自然和諧的內在含義,順應自然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因此,和諧也可以被認為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終目的。即使是在對自然的改造方面,也表現為非功利性、非破壞性的。中國古典神話所傳達的思想則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最好例證。如愚公移山是采用最樸實的體力方法去改造自然,在方便自己和后人的同時也友善地對待自然;同樣大禹治水采用非強力而是適度的疏導的方法。還有中國的詩人、哲人無不喜歡寓情于景,這表明他們的喜怒哀樂已與大自然不自覺的融為一體,他們已將大自然的好壞視為自己情緒的晴雨表。于是乎在風光美好的古代,才會流傳那么多賞心悅目的詩句,自然才會給予人類那么多的情感滋潤,這已是古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境界的最好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