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支教實習工作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4: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支教實習工作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學生支教實習工作

篇(1)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9―0081―02

教師數量不足、相當數量教師不能達到雙語教師的要求是制約新疆教育發展一大瓶頸,針對這一問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于2006年牽頭,組織新疆師范大學和石河子大學試點開展了“自治區大學生實習支教工作”。自2010年起,新疆地區的大學生實習支教規模已維持在每年萬余人次,結合新疆目前的教育現狀,預計此項工作還將長期開展。大學生實習支教工作雖然已順利開展多年,并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尚存在如下問題亟待解決:

一、進一步認識實習支教的本質和作用

實習支教涵蓋實習和支教兩個方面。在以前的工作中,教育行政部門過分關注此項工作的“支教”效果,工作的進行和推進都是圍繞能夠發揮“支教”效果開展。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發現,要做好新疆的教育工作,我們要在完成“支教”任務的同時著重考慮大學生的實習效果問題。新疆實習支教的地點80%以上在南疆四地州(喀什、和田、克州、阿克蘇)等農村地區,這些地區條件艱苦,缺乏有經驗的教師指導實習支教學生的教學工作,實習支教學生的派出院校也很難派出足夠的教師到實習支教地點指導學生的教學實習工作,大部分學生只能自己探索實習規律,難免走入教學的彎路、歧路,降低了大學生教育實習的效果。而這些學生主要來自新疆各師范類院校,是新疆未來教師的生力軍,如果他們不能達到較好的實習效果,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實踐鍛煉指導,那么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新疆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在無法改變農村缺乏足夠優秀指導教師現狀的前提下,只能由參加實習支教工作的派出院校進一步加強實習支教的崗前培訓質量和實習支教工作結束后的課堂模擬授課等工作,組織學生開展教育見習和微格教學,力求在實習支教開展之前就能幫助學生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具備扎實的教學技能,在實習支教結束后也能通過課堂模擬教學等工作來修正或鞏固學生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能。

二、實習支教的激勵措施不足

因新疆地區存在社會穩定狀況欠佳和生活條件艱苦等多種原因,致使大學生和學生家長對參加實習支教工作的意愿呈逐年下降趨勢。學生逐漸失去參加實習支教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實習支教效果不甚理想。針對這一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應協同其他部門共同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激發學生參加實習支教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

1.恢復獲得自治區優秀實習支教大學生榮譽的學生可享受在自治區特崗教師招聘考試中加5分、碩士研究生考試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優惠政策。

2.加大實習支教工作的宣傳力度,制作宣傳片、美術展、文藝晚會等各類以實習支教為主題的藝術活動,在整個新疆地區形成樂于實習支教、勇于實習支教、以實習支教為榮的良好氛圍。

3.調整教師招聘方式,在教師招聘過程中將實習支教經歷和實習支教成績作為教師招聘的參考指標,對有實習支教經歷的學生可適當放寬專業限制、年齡限制等硬性條件,對在實習支教過程中表現優異、做出突出事跡和感人事件的學生可考慮優先錄取。

三、實習支教工作的溝通協調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

實習支教工作具體運行的兩個最重要主體分別是實習支教學生的派出學校和需求學校,兩者之間在學生的學科需求、性別和民族結構、課程安排、生活問題等方面應該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調。目前的溝通機制是由實習支教需求的教育行政部門與派出學校進行溝通,而教育行政部門由于工作頭緒多、業務量大等原因無法充分了解基層學校的真正需求,造成溝通機制不通暢,不利于實習支教效果的充分發揮。

四、健全實習支教工作的選派機制

目前新疆地區參加實習支教工作的院校有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師范類學生和維吾爾語言等特殊專業學生,此外還發展了西南大學、西北大學、河北大學等8所省外高校,合計20余所省內外高校,每年約1萬余名大學生參加實習支教工作。結合實習支教各地報送的需求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的實習支教規模遠不能滿足各基層學校的需求狀況,如新疆和田地區的和田縣每學期的實習支教學生需求約350人左右,而能夠落實的實習支教人數僅為100人左右;阿克蘇地區沙雅縣每學期的實習支教學生需求人數約400人左右,而能夠落實的實習支教人數僅為150人左右;還有新疆北疆的伊犁州等地由于實習支教學生偏少則沒有被列入實習支教的受援地。

針對這一現狀,建議大力拓寬實習支教選派渠道,開展多方面的實習支教形式,充分發揮社會潛力。針對很多畢業后暫時無法就業而又有意向從事教師職業的高校畢業生,可制定在農村基層學校參加支教工作2~3年后,即可享受特崗教師等教師招聘考試的加分政策,在支教期間可享受與實習支教大學生同等生活補助和交通補助等待遇。這樣既可以緩解實習支教學生不足的現狀,同時也可以緩解部分就業壓力,起到雙贏的社會效果。

五、完善實習支教工作的配套資金

自治區政府每年劃撥3000萬元左右資金用于保障實習支教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標準給每名學生和指導教師每月發放400元生活費,給每名學生購買100元保險,并承擔每名學生往返交通費400元。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還有如下問題需要解決:

1.學生的生活補助標準偏低。在新疆地區實習支教的地點普遍為農村偏遠地區,這些地點經濟水平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現有的400元生活補助標準不能滿足學生的最低生活保障,建議將學生的生活補助標準由400元/人/月提高至800元/人/月。

2.指導教師的生活補助標準太低。從高校選派足夠的指導教師是保證此項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舉措,目前教育廳現行的實習支教指導教師生活補助標準為400元/人/月,遠遠不能調動支教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致使在選派指導教師時存在較大困難,同時增加學校財政負擔,建議將指導教師的生活補助標準由400元/人/月提高至2000元/人/月。

3.學生的往返交通費缺口較大。目前實行的實習支教學生交通費補助標準為400元/人,由于新疆地域廣闊,交通費用高,并且要租賃專車為實習支教學生運送行李,大部分實習支教院校要自行補貼較大數額的交通費用,每名學生大約需要補貼400元左右的交通費,這對實習支教的派出學校造成了較大的經濟壓力,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能夠將實習支教學生的交通費用實報實銷。

在國家大力支持新疆社會、經濟和教育等各方面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大學生實習支教工作對新疆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結合新疆落后的教育現狀,大學生實習支教工作也將繼續長期開展。只有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實習支教院校的通力協作下才能將此項工作做得更好,才能為新疆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更好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斌強,王慧珍.構建“三位一體”的師范生實習支教指導模式[J].教育評論,2014(04).

篇(2)

論文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教育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觀念、重要性、方式方法和如何創新的問題進行了初淺的分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教育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1 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積極轉變觀念,才能不斷創新。創新就是要以變則變,建立一套與市場經濟相適應促進高職教育發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過程中,一定要貫穿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適應變化了的形勢,從全局上、戰略上謀劃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重點是實現“四個拓展”:即由單向性向多向性拓展、由偏重灌輸向注重滲透拓展、由居高臨下向深入基層拓展、由單一層次向多層次多側面拓展。當前,特別要注意拓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導作用的同時,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大力建設校園文化,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正確處理加強和改進、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努力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加強的基礎上改進,在繼承的前提下創新。高職教育必須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觀念。正確轉變由舊到新、由錯誤到正確、由此片面到全面、由低級到高級的積極轉變;從不適應到適應也是一種積極的轉變;從墨守陳規到不斷創新才是一種大的轉變。

2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正確定位

在高等學校的培養人才過程中,思想政治素質是重要的塑造方面之一,是人最根本的素質。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如何,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就的重要標志,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發生了較大的變遷。在這個變遷過程中,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等各種思潮不斷地對學生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因此,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繼承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良傳統,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予創造性,增強實效性。

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穩定、健康、向上。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不夠適應,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所以要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各項教育工作的首位,努力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確定位就是要擺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當副業,要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黨政工作的重要議程,定期研究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要經常研究和分析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狀況,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部署,同時檢查。高職院校各單位、各部門要明確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責任,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和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把涉及學生的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好。堅持和完善聽課制度,深入到師生中了解思想動態,通報情況,指導工作,形成領導關心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益的良好氛圍。 轉貼于

3 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由理論轉化為實際的關節點,其實質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現代化。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樣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那就是方法的創新。

一是教育隊伍和管理方法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高職院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廣大教職員工都負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責任。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具體承擔學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學業引導和事務管理等任務,是一支特殊的教師隊伍。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堅持專兼結合的原則,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充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并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他們,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給予適當傾斜,使他們的實際收入與相應教師的平均水平相當。解決好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教師職務聘任問題,支持他們安心本職工作。鼓勵他們鉆研本職業務,為他們在業務方面發展創造條件,選拔推薦工作成績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骨干攻讀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學成后專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原來的輔導員、共青團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轉向“三育人”,呈現為以專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專業教師隊伍、學校管理隊伍和后勤服務人員組成的多維隊伍體系,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共振效應”。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眾所周知,時代在前進,科技在發展,勢必引起各種工作手段的變化,現在的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校企合作。這就要求我們要創新方法和手段,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堅持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既充分發揮學校教師、黨團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既重視課堂教育,又注重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學校管理之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有效地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信息網絡的發展,給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手段、方式、條件、效果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高職院校應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這也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要不斷創新。宣傳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廣大師生的科技意識和人文素質。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戰斗力。

總之,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創新是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有體制、機制的創新相互支撐,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高職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保障護航。

參考文獻

篇(3)

河北師范大學深化課程改革,初步構建起了由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專業課程、教育理論課程、教學技能實踐課程四大模塊組成的新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學生用三年半時間修讀完前3個模塊課程,再用半年時間到縣以下農村學校頂崗實習,接受“全職”崗位鍛煉,完成教學技能實踐課程模塊的學習,強化教育教學技能。

二、對實習支教學生進行全過程跟蹤教學指導

為確保實習支教工作取得實效,河北師范大學、實習學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共同管理和指導實習支教工作。河北師范大學組織不同學科教師教育專家(包括中學一線優秀教師),地方組織教研室和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對實習生進行全過程跟蹤指導;實習縣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習生到縣重點高中參加聽課、評課,接受高水平指導。

三、強化實習支教考核管理,提高實習支教質量

實習生在做好見習、實習教學、班主任工作、教育行政工作、課外活動指導、教學實驗、社會實踐等基礎上,還要參加教育調研和科技創新活動,提高科研能力。實習生返校后,各學院對其進行教學驗收并給出相應成績,實習生成績由實習學校、駐縣管理教師、實習生所在學院共同負責評定,按百分比計入總成績,實習生教育調研和科技創新優秀論文成績計入附加分。

四、充分利用高師院校教育教學資源開展農村教師置換培訓

以“更新觀念、傳遞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養”為目標,充分利用師大的教育教學資源,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深入開展農村學校被頂崗教師的置換培訓工作,培訓內容主要圍繞中學新課標、新理念、新方法展開,同時開展教學課件制作等教育技術培訓;聘請中學名師傳授班主任工作技巧,聘請中學名校長介紹校本管理經驗;組織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到名校考察學習先進的管理、教學方法。河北師范大學組織9個學科的教學論教師宣講新課標,3年共培訓教師1.2萬人次。組建了“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活動”專家服務團,選派50名專家、教授到50所實習支教學校進行定點幫扶,一年來舉辦講座230場,聽評課2400課時,個別指導3300人次。組織被頂崗的農村學校教師免費學習師大課程或到師大附中、附小跟崗進修,先后有近千名管理人員、教師進行了掛職鍛煉。

篇(4)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招生人數逐年擴大,更多的學生涌入大學校園,因此每年提供給市場的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遠遠大于市場需求的人數,導致供求不平衡,且有逐年擴大的趨勢;另外,社會的高速發展需要各類優秀的人才,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全面、綜合。但是現實情況是大學畢業生的素養還不容樂觀,因此與社會的需求不匹配,無法達到社會的要求,這些都導致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高校教育經驗,對大學畢業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而端正自己就業態度,調整就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最終順利就業。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就業能力以及素質

向大學畢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同時還可以激發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憂患意識,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從而早作準備,避免不明確目標、受專業限制以及動手能力低下等原因造成就業難。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還可以幫助大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人格特征,比如說樂觀自信、善于合作、自立自強、與人為善以及善于調節負面情緒等等人格特征,防止畢業生性格過于內向、或者心理承受能力差、與人交往能力差等原因造成就業失敗的現象出現。另外,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還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適時的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創業培訓,給予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二)思想政治教育樹立學生正確的就業觀

向大學畢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樹立大學生的就業觀。現在很多的大學生信奉者“利益至上”的觀念,他們在選擇就業單位時往往只會關注福利待遇、工作環境等等,根本不會考慮奉獻問題。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達到社會與學生“雙贏”。一方面,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引導學生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教育學生“以大局為重”,將自身的興趣、愛好等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聯系起來,到國家有需要的地方去發光發熱,實現社會價值;另一方面引導大學生正確了解自己,客觀的分析自身的優、劣勢,揚長避短,最終確定適合自身情況的、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的崗位,實現個人價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

向大學畢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養大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對于現今的大學畢業生而言,無論他們從事何種工作,他們都應該將職業道德銘記于心,時刻鞭策自己。但是現在有部分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弄虛作假,缺乏職業精神,因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在他們求職的過程中做到實事求是、講求信譽,確保大學生能夠順利入職,同時還可以幫助大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確立艱苦奮斗、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以及愛崗敬業、遵紀守法以及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畢業生缺乏奉獻精神

由于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不斷地追求物質財富,導致人們大都形成了錯誤的“利益至上”的觀念,他們往往在工作中缺乏奉獻精神,不自覺地將自己的利益作為首要的因素。比如說,在一個“你會參加西部計劃嗎?”的調查問卷中,有高達22.5%的高校畢業生直接明確表示“他們不回去西部,條件太艱苦”;有33.7%的學生表示他們找不到工作時會考慮去西部工作;學生不愿到急需人才而又有更大發展空間的西部地區工作這種現象比比皆是。

(二)大學畢業生缺乏敬業精神

據相關報道,目前高校畢業生在工作中出現了或多或少的信用危機,主要體現在部分學生弄虛作假、任意毀約。在調查中發現,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誠實守信”的不滿意率竟然高達53.8%,而從企業的訪談看,這些企業也認為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問題同樣是不守信用,缺少實干精神以及缺少對企業、對工作的忠誠度。

(三)大學畢業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狀態

面對現今嚴重的就業形勢,有部分高校畢業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狀態,他們不敢在公眾表達他們自己;而另外有一部分學生過于自負,他們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往往有著過高的就業期望;還有的學生隨波逐流,以大眾的就業要求來要求自己,人云亦云,錯過了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再調查過程中,竟然有高達89.7%的學生表示出自己在就業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沮喪、焦慮以及不安的負面情緒;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企業等用人單位,他們對于學生的抗壓能力以及情緒調技能力不滿意。

(四)大學畢業生缺乏團隊合作意識

如今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的生活環境決定了他們大都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團隊合作精神,集體觀念淡薄。在調查過程中,有超過30%的學生在面對“你是否愿意與同學共享就業信息”的問題時,他們選擇不會合作或者視情況而定。當企業在招聘時問畢業生是否知道班級其他同學的就業情況時,令人意外地得到了“不清楚”、“不了解”等等答案。

三、加強大學生就業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加強實踐教育活動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實踐活動可以增加大學生才干,提高大學生的修養。高等院校應該為當代大學生搭建一個平臺,組織大學生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等等活動,為大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另外還可以舉辦一些講座,幫助畢業生了解到基層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從而指導學生在基層工作中尋找就業機會,結合自己的優勢在基層工作中大展拳腳,同時也要向大學生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做好艱苦奮斗、面對挑戰的準備,讓畢業生堅定他們的職業方向。

(二)舉辦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豐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創造良好的就業指導環境。良好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更加利于就業活動的開展,達到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目的。其次,良好的校園文化活動還能夠起到宣傳的作用,學校有很多的媒體、廣播等等可以宣傳與畢業生相關的就業政策以及就業渠道,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再次,良好的校園文化活動還可以解答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就業能力。比如說,學校可以定期舉行各種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優秀簡歷評選工作等等活動,并有意識地將各種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一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一一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他們在就業過程中的困惑。

(三)充分利用網絡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是高校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知識性、服務性等特點,為大學生的網絡就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幫助。通過學校的網絡,可以為畢業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就業信息,同時還可以在網絡上開展相關的問卷調查,借機了解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心理狀況,加強學校與畢業生之間的交流,并在校園網上單獨開設一個版塊,用于在線回答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這樣更加有助于形成網上與網上相互結合、虛擬與現實相互結合的結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四)培養專業教育隊伍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5)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for "90s" College Students

YANG Weixue, ZHENG Mingkai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With the first batch of "90s" students in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2008, until today, "90s"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campus. They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80s" both from the spirit or world view and values, present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90s"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actual work experience, trying to make a study of expand ways to "90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90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style

“90后”大學生以其優越的成長環境,追求新潮,對新生事物的妝受能力受到社會的關注。同時,也由于人們孤僻的個人性格,以自我為主心的處世原則備受詬病。正是由于這種矛盾的存在才使得“90后”大學生不同于“70后”、“80后”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而對于“90后”大學生,他們新一代的接班在學生工作中該如何開展工作呢?首先我們要根據“90后”大學生自身的特點來看。

1 “90后”大學生思想特點

思想即首先包括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其次還有法制觀、人生理想、社會理想等內容。“90后”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渴望成才,責任心、使命感明顯增強。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學生在社會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和沖擊下,觀念上、道德上產生了錯位和傾斜,使得青年學生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為:

第一,價值觀呈顯多元化趨勢,大學生素質有待提高。學生中有“哈韓”“哈日”的,有崇尚歐美文化的,還有喜愛傳統文化的,總之持各種價值觀的都有。

第二,注重效率,講求速成;重視目標,手段功利。功利行為的增加與當代大學生所承受的社會風氣和就業壓力息息相關。在就業形勢逐年緊張的壓力下,“90后”的大學生普遍憂患意識較強。甚至在入黨的問題上,許多學生在入學的第一個月就積極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時,但同時裸地表達了其入黨的目的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

第三,情感豐富,觀念開放。“90后”大學生中,大多數談過戀愛。他們曾坦言“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在男女交往中,有些學生過分重感情體驗、生理要求,而忽視男女雙方愛情的義務和道德責任,甚至有個別學生對學校嚴令禁止的婚前的做法漠然置之,認為這是個人的自由。因此,“90后”大學生入學后要學習的不是戀愛觀,而是婚姻觀,或者家庭道德、性道德教育。

第四,貧困生自卑感減弱,自立意識增強。在“90后”學生中,貧困生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有些學生生活費依靠自己打零工賺取,而對于學費也有學生通過寒暑假打工來賺得。對于貧困與自卑的認知并不如以往的學生強烈。這一方面使得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放開手腳前進,另一方面也體現在涉及利益的助學金方面爭取積極,而退讓不足。

第五,民主意識增強,享樂主義盛行。“90后”大學生由于親身感受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特別是隨著我國人民民主法治意識的增強和法制社會的建設,“90后”大學生在公平、公開的程序面前抱有極大的熱情,在處理涉及學生利益的事情上,學生非常看重自己的民利。

2 “90后”大學生思想觀念形成的影響因素

種種觀念表明了“90后”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仍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這與黨和國家對于青年學生高素質的思想要求相差甚遠,與肩負未來的歷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有:

2.1 社會多元價值的影響

“90后”大學生因其處于市場經濟改革的重要時期,他們深刻體會著市場經濟帶來的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一方面,以競爭為根本的市場經濟規則促使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促使進取觀念、平等觀念、價值觀念、競爭觀念的形成和強化。另一方面,由于以利潤為導向的市場弊病還給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帶來了負責影響。如唯利是圖、金錢至上、功利主義等腐朽丑惡的現象沉渣泛起,導致部分大學生過于關注自身生存狀況和發展條件而削弱了對崇高精神的追求。

2.2 互聯網等新興媒介的影響

“90后”大學生因其生長環境自然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民大軍中的重要一部分。互聯網中,除了在課堂上對各種事物的有限認知,從網絡新聞和網友共享與評論中獲得更加豐富的內容。所以互聯網在很大意義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

3 “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創新

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應該注重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協調,虛擬方法和現實方法相結合。結合“90后”大學生的特點,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創新。

3.1 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協調

顯性教育常見于我們對于大學生所開展和教育和影響活動。我們要重視從這些方面去開展活動。“90后”大學生思想活躍卻并不成熟。所以,我們應著重找準以下幾個關鍵點:

第一,抓住時機進行正確的政治導向教育,抓好政治教育與政治文化的契合。新生入校時,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學習觀是首要任務。端正入黨動機是入黨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切實加強國家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的學習,合理地制定一份計劃則是大學四年每個學生心中的自我鞭策。針對“90后”大學生強調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強調法治,崇尚個人主義至上對于這類政治主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于“如何避免他們被‘全盤西化’,而是學會正確地將西方政治文化中有利于個人與社會發展的部分吸納進來,而把不利于發展的部分剔除出去。”①

第二,抓住典型案例進行心理護航。“人的思想問題往往與心理問題聯系在一起。因此, 解決學生思想和行為問題,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通過心理透視、了解學生思想的癥結。”②針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如速成心態、虛榮心態、自高心態和悲觀心態,緊密結合“新生入學適應”、“人際關系適應”、“耐挫力”、“就業輔導”等問題,耐心地開展心理輔導和心理疏導則是大一大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時機。

第三,重視制度建設,培養良好習慣。”90后”大學生重視學生工作的公平、公開和公正。這就要求在涉及學生的獎、助、貸、評先評優等工作都應出臺相應的制度,按照學生的思想、學業、文娛、體育等方面進行整體衡量,制度交由學生討論并確定,最終形成符合學院實際各項標準。通過制度的引導作用減少學生之間的內部矛盾,營造積極向上、互助互學的優良學風。

隱性教育往往不如顯性教育目的明確,它是通過社會環境、大眾傳媒的潛在影響因素對人的思想品德的影響,一般也沒有目的性,它的影響結果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③在營造”90后”大學生良好的成長環境則是高校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機遇。

利用好社團,加強學生社會實踐,傳承優秀校風。學生社團組織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平臺。學校社團一般涵蓋了環保公益、文化藝術、學術研究等多個類別,能規模上一般可以覆蓋校內大部分院系。通過社團活動結合專業知識知行結合。同時鼓勵學生在寒暑假期間自行組團,自擬調查課題,采取旅游、實習、見習、打工、社會調查等各種方式進行社會實踐,并通過實踐活動,理論聯系實際撰寫出報告、心得體會等,以提升知行水平。

3.2 虛擬方法和現實方法相結合

(1)用好網絡發揮其信息傳播作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手機現在已經成為”90后”大學生的主要通訊和信息獲取工具。“人手一機”已經是現實。利用好QQ、飛信等溝通工具,能夠在第一時間將重要的通知、要求傳遞給學生。利用這種傳輸途徑,特別是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有效地去引導學生,表達黨和國家的觀念和意見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2)用好網絡媒介,有效整合班級文化。對于 “90后”大學生來說更有親近感。班級通過博客、微博、社交網絡、QQ群能可以有效地整合班級文化。通過及時地更新匯總自己的活動過程。不論是學業、實踐、還是豐富多彩的丟,通過身邊人去感染身邊人,從而進一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現實中增加學生對班級組織的歸屬感。另外還須“強化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網絡家園。”④

注釋

①陶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政治文化的契合[J].社會科學家,2010(9):126-128.

篇(6)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073-01

服務式教育方法是應十報告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提出的,服務式教學法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具體要求,變顯性教育為隱性教育,依靠學生自身,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落到實處,滿足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在系統規劃、整體推進的基礎上,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一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主體意識不強,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模式

受傳統時代教育實踐單向傳承機制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基本矛盾為教育者所掌握、實施的教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即教育過程的基本動力。受教育者只是被傳授、被發展、被要求的對象,需要教育者時時代表社會提出要求,才能推動教育過程的發展。這種單向式的、被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否認客體的主動和能動作用,忽視客體的參與,缺乏主客體的交流互動,會導致客體對教育者和教育內容的抗拒或虛假接受,容易導致教育的低效性。

2.以顯性教育為主導,與隱性教育方式缺乏有效銜接

顯性教育又稱“有形”教育,傳統的顯性教育即有明確目的的灌輸式課堂教育。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枯燥乏味、形式單一無變化,方式陳舊,方法缺乏創意,因而無法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參與的積極性,反而引起學生的應付心理和逆反情緒。相反,隱形教育則以學生為主體,又稱“無形”教育,通過場景設定和氛圍營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驗,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心靈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啟迪,進而潛移默化地達到教育目的。二者缺乏有效銜接,將導致學生喪失了自主學習和自我體驗的機會,還將導致學生失去自我調整與實踐的方向,進而造成學生知、情、意、行各軌道在更大程度上的偏離,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 服務式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措施

1.把握形勢政策課堂,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

形勢與政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無論在課程內容設置還是課堂教學形式都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服務式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們在課堂內容安排上應兼顧理論性與思想性,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功底;兼顧政策性與時效性,根據國內外的形勢熱點,讓學生及時了解國家政策的新變化;兼顧實際性與新穎性,要抓住學生關注的問題與學生的思想實際,創新教學形式,如案例討論、情景模擬、對話互動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學生自身的探索與努力,真正掌握理論與實踐的精髓。

2.轉變工作理念和方法,努力做到三個貼近

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生個體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自我發展,激發創造力和活力,從實際生活和現實問題出發,有步驟、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發展健全人格。其次,要將學生自身需要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其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實現自由全面發展。此外,變管理式工作理念為服務式,變主導式工作方法為協助式。增強對學生的信任,鼓勵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達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目標。

3.努力建設校園文化,提升學生發展空間

校園文化建設是以大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活動為載體,過程中重視學生群體的主導意識,確保各類活動滿足大學生現實與自身需求,使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主體意識,達到規范言行,挖掘潛力,培養個性和協作精神,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營造和諧奮進的校園文化氛圍,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導性,創新校園文化建設機制,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提供發展空間。

4.以點帶面,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力量

為學生干部和社團骨干定期提供培訓,通過課程講解、實訓操作、創意激發等系統的培訓,使其真正具備應有的知識儲備、遠見卓識和工作能力。同時,為每個學生組織配備一名專業指導教師,化顯性教育為隱性教育,專業指導老師的任務不是任務式和管理式教導,而是服務式和引導式協助,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和風采。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賦予學生正能量,積極引導,依靠學生自我調整、自我實踐、自我總結,自我解決實際問題;通過不斷的內外化過程,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以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克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845~846

篇(7)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的教學工作中一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表現如下:(1)通過心靈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精神境界。思想教育是精神與心靈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給予學生前進與向上的勇氣,不斷地提升個人精神境界,讓大學生健康成長。(2)加強大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質上就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能力與綜合素質,改進和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竭力將大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與建設者。

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的問題

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具體有以下兩點:首先,很多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不夠全面,單單覺得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大學生課堂學習上的一部分,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只要拿到及格分,學不學都沒關系,而且思想政治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人人都懂,不管學不學都可以順利過關,從而輕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與作用。其次,大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喪失是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無法更好的展開的重要原因,課堂上提不起學習興趣,不會積極的與老師配合,老師講課也就缺乏動力,這樣學生更沒有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課堂效率也大打折扣。

三、在新形勢下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完善

(一)通過深入教學來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新形勢下,要從教學的內容與形式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改革,來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深入分析,實現縱向追根朔源與橫向包羅萬象。在橫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要涉及大學生外在的言談舉止、人格培養、心靈的凈化與完善、精神境界的提升、美德的彰顯、對理想的堅守與追求以及平日的行為規范等,是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從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容里得到啟發。從縱向上看,高校要盡可能做到“因人施教”,從每個學生的特點與個例出發,給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促進大學生的進步與健康成長。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綜合社會上出現的部分案例,深入的進行分析,盡力給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做出更好的有效的指導。

(二)通過多種多樣的特色方式對大學生進行教學

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多種多樣的特色化教學,也就是通過改變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產生興趣,從而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時,可以給大學生播放相關的圖像、視頻等,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枯燥乏味,還能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在大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和學生進行自由對話,就某一當下熱點進行探討,這個過程不僅能讓大學生釋放自己的心聲,還能增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應該更加靈活多變,在以教材和課本為參考的同時還要實現靈變的教學,如就德育話題開展演講或是辯論賽等,可以有效地對硬性教育進行規避,還能使大學生的思維變得更靈活,從而實現自主學習思想政治,把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變成啟發式,使學生在學習上更為主動。

(三)通過增進師生的交流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師生之間的交流是課堂教學的前提,只有增進師生交流,拉近師生的距離,讓老師和學生可以互相了解,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作用,才能不斷改進師生之間的關系,營造出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進而使課堂效率得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質上就是學生與老師互相理解溝通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不像其他科目是知識的教學,它已經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而是德育、心靈的溝通與深化的過程。只有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下,大學生才可以自由的施展自身的才華,表露自己真實的想法,使得大學生在心靈的需求上得到滿足。要以人為本,與大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才可能使師生之間的交流得以提升。只有了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聆聽大學生的心聲,這樣才能找到溝通的契合點,進而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破口。

篇(8)

近年,地震、海嘯、火災、洪水、甲流等各種突發事件頻頻出現,運動損傷、交通事故等各種意外傷害事故層出不窮,現場施救在社會發展紛繁復雜的今天顯得尤其重要。為了維持受害者生命、穩定傷情、防止繼發性損傷就必須對傷者實施現場急救,但猝死病人搶救的最佳時間是4分鐘內,嚴重創傷病員搶救的黃金時間是30分鐘內,故意外傷害現場的當事人或旁觀者掌握緊急救助技能對自救或對他人實施救助非常重要,如果施救及時準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身心傷害和財產損失。大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處理意外傷害事件的能力有限,使得他們在遇到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時經常會手足無措,從而錯失很多自救或施救于人的良機,而使事故向惡性方向延展下去,其后果也是令人悲痛不已。隨著近年來大學生意外事故頻率的增加,加強對大學生緊急救助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至關重要。

一、當前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宣傳力度不夠,大學生急救意識淡薄。

社會和學校的重視程度均不夠,在急救知識宣傳上形式單一單調,普及工作不到位。大學里基本上還是傳統的宣傳展板形式,宣傳沒有成為常態化。偶有大型的宣傳都是在“大難”來臨時或之后(非典、甲流、地震、火災、意外傷害等)才開始陸陸續續映入人們的眼簾。各高校現普遍以冬日防火等為契機搞一些講座、演練等形式的宣傳活動,或在體育課上體育老師傳授一些意外身體傷害的急救措施為主要的急救知識宣傳渠道,但均涉及范圍狹隘,學習知識有限,缺乏專業、正規指導和訓練,導致現在的大學生急救知識相當匱乏,遇到突發事件不能有效的實施自救和施救于他人,在施救現場,大家多以旁觀者的身份處之,急救意識相當淡薄。

2、獲取知識的渠道有限,出現“想學無門”局面。

大學生對急救知識和技能的需求與興趣都比較高,他們非常希望學習一些基本的醫療知識和急救技能,在緊急情況下能自救或對他人進行施救。但是,當前大學生獲得急救知識的渠道有限,主要是通過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絡等傳媒體,大學里面很少有相關知識的教學,專業的指導老師也少之甚少,更不要談專業的培訓機構、培訓器械,使大學生想去學習急救知識和技能因為缺乏這樣的渠道而無處可學。

二、大學生急救知識普及教育的措施

1、通過校園網絡電視播放《意外傷害與急救》系列衛生科學教育片并且內容定期更換,組織學生和教職工觀看學習,并在觀看完成后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

2、通過學校開設網站設立大學生急救知識教育網頁,網頁內附有急救措施及技術的操作短片。短片主要包括全面、系統地介紹疾病和意外傷害等的急救知識以及行之有效的疾病預防、治療、護理知識和防止意外傷害的急救方法。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開設相應的網上對話欄目,為大學生就這方面的知識進行答疑解惑(和醫務室校醫協調由醫務室專人負責)。

3、為將急救知識教育普及到校園每一位學生,學校可以將急救知識教育片進行拷貝,下發各個院系。各院系通知各個班級進行拷貝,保證每個班都可以看到教育片。班級可組織分寢室觀看或者集體觀看。觀看完之后各班自行組織以此為主題的班會討論急救相關知識,鞏固所學知識并搜集大學生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形形的其他疾病和意外傷害等問題。將學習效果和所搜集的問題向學院反饋,學院盡快給予評價并對所搜集的疑問進行解答。

4、舉辦急救知識方面的展覽。定期出急救知識專欄、圖片展,將其分為疾病、自然災害、公共突發事件、意外傷害等幾個大的版塊,內容定期更新。利用周末、節假日或主題日將急救知識專題專版放在餐廳前、體育場、實訓中心等處展出,讓同學們在這些時段內能夠更加認識到急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活動期間還可以給大學生發放急救知識手冊等措施來宣傳急救知識和提高大學生的急救能力。

5、組織急救知識有獎競賽活動。開展常用急救知識競賽,加大宣傳力度和提高急救知識普及率,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每學期培訓完之后組織一次大學生急救知識競賽和急救技能操作比武,在集中培訓完之后競賽活動之前發給志愿者或有興趣參加本次競賽活動的學生關于急救知識的文字材料、真人模擬教育片等,同時校醫務室提供所需器械并指派專人現場指導,進行大概一周的強化培訓,每天進行一定強度的訓練,集中練習。從志愿者和興趣愛好者中選出一定比例的選手進行分組參加比賽。在人流量較多且比較寬敞的場地進行競賽。通過必答題、搶答題和技能操作的三輪競賽,由學校衛生所得老師和教務處、學生處領導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參與獎等。競賽的效果一是鞏固培訓知識、加強技能掌握,同時對圍觀的學生也起到非常好的宣傳作用,對急救知識的普及也有一定的幫助。

三、結束語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年齡階段的群體,他們對獲取急救知識和技能表現出很高的熱情,他們擁有思想活躍、文化層次較高的優勢,對于急救知識的學習和培訓,不僅可以使他們在遇到意外傷害時實現自救,還可以在必要時候挽救、救助他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把這些大學生一批一批地培養出來走向社會,傳播更多的急救知識,并帶動社會各類人群熟練掌握急救技巧技能,“滾雪球”式的效應會將整個國民的健康素質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篇(9)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密切關注與高度重視,典型示范則是最傳統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載體,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典型的旗幟作用、感染作用和自我教育作用。筆者參與典型示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課題項目,通過對遼寧近十所高校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典型示范的現存問題,并分析成因。

1 典型示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現存問題

1.1 典型示范的選樹原則不明確

1.1.1 典型示范遠離大學生生活

在學生眼中,典型示范評選的結果都是全面發展的非常出色的特例,而學校為了突顯典型的優秀一面,不排除有夸大其詞的成分,甚至對先進典型的不足遮遮掩掩,對毛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在“您的身邊有您認為的大學生典型示范人物嗎?”調查這項調查中,收回有效問卷1220份,其中60.8%的同學認為有,37.9%的同學認為沒有。可見這種完美的典型在生活中并不真實存在,所以在大多數學生心中,他們與典型存在著難以逾越的巨大心靈鴻溝,典型的行為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很難做到,所以也就失去了典型評選的真實意義。典型的選取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學校可以設定各種符合各個學院學生實際情況的評比,每年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報名評比,這樣可以讓典型更有說服力、感染力,同時讓學生有努力和學習的方向,做到典型大眾化、有效化。

1.1.2 典型示范的時代性不夠鮮明

當今時代,大學生的目標追求已經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僅注重思想的進步和學習的優秀。因此,用傳統、古板、守舊、落伍等形象已經不足以成為典型,更何況以此來說服新時代的大學生呢!當今的典型應該能夠反映并增強社會主流價值,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實踐證明, 用具有時代特點的典型去教育大學生,才能適應時代精神,順應時代潮流,使他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1.3 典型示范不夠大眾化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歸根到底要有可行性,可學性。在1204份問卷中,632名學生認為可能去參加,222名學生不會去參加,可見70%的學生沒有認同感,不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那么典型示范的影響力也無法發揮作用。大學生典型應該得到廣大師生的公認,具有牢固的群眾基礎,學校樹立典型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優越于普通同學和一般集體,但是最終還要歸宿于大眾。所謂的“超人”“超級英雄”雖然感人,但不夠平民化,人性化,只有共同性才能使典型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可和接受,從而鼓勵學生見賢思齊,不斷完善自我,形成人人爭先進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1.2 典型示范的選樹機制不健全

1.2.1 典型示范的選擇標準單一

不論是標兵的評比,還是獎學金的評選,都是相近的內容——選取學習優秀的學生作為典型。于是我們常常看到某個同學一人獲得幾個獎項,而一些學習沒有足夠優秀,但是其他方面很優秀的同學卻沒有機會成為典型。這種沒有針對性的選準會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也會造成一些學生對學校的不滿和對自己能力的否定心理。學校應該不僅僅單一地以學習為選準,而是針對各個方面樹立典型,讓更多的學生展現閃光點,激勵學生全方位,多層次發展。

1.2.2 典型示范的后續培養不到位

學校選取一個典型之后,會舉行頒獎儀式告之全校,但是忽略了之后的跟蹤培養工作,把典型教育作為了一種短期行為。典型不是自然成長的,需要經過組織的精心培養和教育,才能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變得更加成熟,從而成為一個長久的典型,時刻激勵著大學生。然而現在典型只是曇花一現,眾多典型在樹立之初備受關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被遺忘,典型逐步落伍,喪失了典型的引導作用。所以,學校應該給予典型一個后續的培養,經常進行后續發展活動,讓大學生時刻關注著他們,時刻激勵著大學生向他們學習,這樣才能實現選取典型的實際意義。

1.2.3 典型示范的選取不夠民主

典型是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的人,是學生的楷模,樹立的典型首先是要得到學生的認可。 而大部分的典型都是學校在學生申報材料中選舉出來的,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到典型的推薦、評選工作中。所以,學校應該發動“大眾評審團”,讓學生參加選舉典型的投票活動,杜絕有關人員內定的情況發生,選出讓學生認可、學校滿意的典型,從而增強典型的引導作用。

1.3 典型示范的推廣宣傳不到位

1.3.1 典型示范的宣傳方式單一缺少新意

目前對于典型的宣傳方法過于傳統,25.7%通過學校活動,16.7 %聽周圍學生說,52.5%的學生通過海報宣傳,廣播,網絡等渠道。然而海報形式宣傳地點局限在校園中心,學生上課、下課匆匆路過,很少會駐足,宣傳效果十分有限;對于新興的宣傳傳媒應用得不夠,不能很好地介入大學生的生活中去,既沒有時效性,也缺乏廣泛性。在信息發達的今天,互聯網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媒介,手機是接收信息的最快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打好網絡宣傳牌,讓更多的大學生通過網絡了解到典型的事例,也可以在細微處將典型滲透大學生的思想中去,例如:通過微信的方式,宣傳大學生典型。

1.3.2 典型示范缺少傳承性

“香港小姐”比賽是一種美的典型,她們在任職的一年內要擔負使命前赴各地宣傳香港的形象并實踐香港小姐服務社會的使命,不停激勵著人們對美的追求,并且把美傳承下去。與之相比,我們的典型卻沒有相應長期的宣傳,只是一時地受人追捧,之后就被人遺忘,這些優良品質沒有感染給更多的人,沒有傳承下來,著實是一種可惜。所以,樹立典型之后,要相應地做一定的宣傳,把典型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更多的大學生成為“典型”把優點傳承下去。

1.3.3 典型示范的互動性不突出

在“您是否接受過典型示范的大學生的幫助”調查中,66.3%學生沒有得到過幫助,21.6%學生偶爾會請他們幫助,12.1%經常受到他們的幫助。典型被樹立后并沒有在實踐中進行活動,不能夠擔負責任,主動發揮典型的作用,導致大學生對于典型僅僅了解大致的模型,而眾多的模型很難形成一個有利的整體形象意識融入到大學生的內心。學生只有處于特定的角色和情境之中,通過親身實踐、體驗,接觸到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才可能真正地被感染,被吸引。因此,典型應該進行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給學生們一個具體的形象,讓大學生知道該如何向典范學習。

2 典型示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問題成因分析

2.1 主體因素

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受到西方資本意識形態多元化文化思潮的沖擊與影響,導致當代大學生會有一些特性,最為顯著的就是自我化傾向和功利化傾向。

2.1.1 自我化傾向

由于現代的家庭格局多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得到的關愛較多,付出的感情較少,使得他們比較自我,從而造成現代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我的利益和感受,認為我就是我,無需效仿別人,會規劃自己的人生,選擇走自己設計的路。這種習慣就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漠不關心,甚至產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心態,所以使得絕大部分的大學生面對典型示范的過程沒有良好的積極的健康的心態。

2.1.2 功利化傾向

在經濟尚不發達,大學生雙向選擇的中國,大學教育的意義和價值主要存在于生存的角度、經濟的角度,卻忽視了教育的非功利性意義和價值,教育往往被當作是一種改善人的物質生存狀況的投資行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教育中所占比例不大。由于中國教育的特殊化現象,導致中國大學文化軟實力較為薄弱。從而典型示范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較為緩慢,落實較為遲滯。

2.2 客體因素

2.2.1 學校因素

學校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但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針對典型示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高校的問題,而是各個教育階段共同聯動的問題。大學教育階段存在的問題,與學生中學以及中學以前的學校教育不到位有著密切的關系。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是效果一直不明顯。因為不少學校德育教育重灌輸,輕實踐,也沒有強化校內先進典型、營造學習示范的氛圍。在典型示范上,從選擇典型,培養典型到樹立典型的每個環節,都缺乏有效的機制,缺少有效的多方合作,甚至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即使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偶有實踐,也是缺乏強有力的執行力來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實效果。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互聯網+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即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采用移動互聯網信息通信技術,彌補甚至是改造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現如今互聯網不僅是一種新型的常用傳播媒介,更是一種涵蓋了生活、教育、工作等領域的應用介質。其催生的網絡文化既包括互聯網活動的社會道德規范、法律準則等制度層面的內容,而且也隱涵著互聯網活動中的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等精神層面的內容,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時展與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需要,變革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迫在眉睫。筆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貼近生活、更具有實用性,在潛移默化之中,加強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重發展的持續性、應用的實用性和立場的正確性。

1國內對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現狀分析

“互聯網+”是近期提出的新概念,然而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起。高校就開始了互聯網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嘗試。盡管學者們在高校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時間較短。但已經取得一些相應的研究成果。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關于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所面臨的機遇、挑戰以及策略的研究。主要有張再興在其主編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中提出了構建校園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應對策略、網絡輿情管理對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危機管理體制的建設方案和措施。吳滿意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一書中詳細論述了互聯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等。

(2)關于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取向的研究。我國對網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取向的研究早在2002年就有了專著。即曾令輝等人合著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概論》,這是國內第一部在理論上比較系統研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著。徐紹華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研究》一書中論述了互聯網傳播的特點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研究,重點闡述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影響因素。胡樹祥主編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對互聯網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取向和內涵進行了論述。

(3)關于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吳倬在《論高校網絡德育工作的幾個基本原則與方法》一文中論述了高校德育教育的五大原則,即主體性、實踐性、疏導性、前瞻性、滲透性原則。徐建軍在其專著《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中指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遵循:育人為本、共建共享、功能優化的方法原則。

(4)關于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研究。主要包括互聯網+公開課的研究;互聯網+慕課的探索;互聯網+易班應用建設;互聯網APP客戶終端的應用研究等。凌惠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公開課建設探究》論述中國高校網絡公開課建設源于互聯網發展所引起的深刻的社會變化以及課程受眾思想、心理特點的變化。并提出,現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公開課建設,應特別注重授課選題、師生互動、技術運用和教師素質這四個環節。雷山漫在《從傳遞知識到引領價值觀構建――論思想政治理論網絡公開課建設》中談到建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公開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認為,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網絡公開課建設重心就在于課程的設計上。喬樂林則以獨到的視角分析網絡游戲對受教育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他在《網絡游戲的功能價值及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借鑒》一文中闡明了網絡游戲的功能價值及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問題,并提出發揮網絡游戲的優勢,促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現等。楊文博的《校園APP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中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充分利用APP的優勢,將校園APP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載體,提出了建設校園APP的具體措施。盧摯飛在《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論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應該從“一元教育”到“多元教育”,變單一化為多樣化,明確指出,易班真是能夠實現這一變革的利器。

2國外對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現狀分析

上一篇: 采購部經理 下一篇: 部門自評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婷婷综合缴情6月份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少妇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熟女 | 亚洲国产AV日韩AV二区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