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職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4: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師評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師評職論文

篇(1)

2、學習態度比較認真,嚴格遵守校紀校規。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題設計,并較好地到達了任務書所提出的要求。演示效果良好。

論文書寫格式比較標準。界面設計合理,文檔齊全。推薦畢業設計評為良好。

篇(2)

現代管理大師彼特•德魯克指出:知識是今天唯一深遠的資源。傳統的生產要素——土地(即自然資源)、勞動和資本雖沒有消失,但已經變成第二位。假如有知識,就能夠容易地得到傳統的生產要素。正因為知識如此重要,作為知識載體的教師則必須得到高校的足夠重視。高校教師特性自主性高校教師具有自己的專業特長,在某一領域是專家,自主性強,在工作中強調自我引導,不喜歡上級領導的遙控指揮。工作的順利進行完全有賴于高校教師發揮自主性,他們容易將個人目標與學校目標結合起來,注重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成就自己的事業。創新性創新是高校教師工作的最重要特征,高校教師所從事的不是簡單的重復性工作,而是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依靠自己的知識,經驗和靈感進行的挑戰性工作,他們要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推動知識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流動性高校教師對高校的依賴性低,高校與教師是一種相互需要的關系。高校教師大都清醒的知道他們的專業能力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程度取決定性的作用,他們對專業的忠誠往往多于對高校的忠誠。他們一旦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學校又忽視或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時,就會跳離原高校。因此只有在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下,將高校的發展規劃同個人職業發展緊密聯合起來,才能有效的提高他們對高校的忠誠度。復雜性首先高校教師的工作過程難以觀察,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思維性活動,知識創新過程以無形為主,而且可能發生在每時每刻的任何場所,加之工作并沒有確定的流程和步驟,其他人很難知道應該怎樣去做,因此對知識創新過程的監督是沒有意義也不可能。其次,知識創新考核復雜,他們的工作牽涉面廣,多以團隊的形式出現,知識創新成果是集體智慧和努力的結晶,使個人成績難以分割,另外不同部門的工作性質也有很大差別。第三,知識創新成果復雜,成果本身有時也是很難度量的?;谥R創新能力的高校教師分類高校教師的知識創新能力表現為二個因素的共同作用,其模型為:創新能力=知識含量×教育質量。也那就是:一個注重教育質量而沒有知識的教師對于高校的發展不會發揮什么作用,然而,一個有知識但不注重教育質量的教師對高校的發展可能會造成危害,因為他們往往只關注于自身的發展而忽視應該承擔的教師職責,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科學發展和社會服務的質量。因此,根據高校教師知識含量高低和教育質量高低的不同,可以將高校教師分為不同的種類,并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應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這可以使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分配自己的精力,集中力量去關注那些高校非常需要但教育質量不高的教師,同時充分激發出知識含量高且教育質量高的核心教師的潛能。關鍵型教師是指知識含量很高,同時教育質量也很高的教師。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對于高校非常重要,他們是高校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管理者應將他們視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并依靠他們來壯大學校實力。骨干型教師是指知識含量較低,但教育質量很高的教師。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對于高校而言重要性一般,他們的離職不會給高校發展帶來重大威脅,當然由于他們教育質量很高,管理者應將他們視為學校發展的重要力量,緊密地團結他們并不斷提供發展各自能力的機會,以逐步將他們培養成高校的關鍵型教師。普通型教師是指知識含量較低,同時教育質量也不高的教師。對于這些教師,由于他們的離職并不會給高校的發展帶來很大危害,學校完全有能力迅速補充這些教師。高校的管理者沒有必要在他們身上花費太大的精力,只要將他們作為學校發展的普通人員對待就可以了。精英型教師是指知識含量很高,但教育質量較低的教師。他們擁有特殊的知識和技能,但他們的自身發展目標和高校的整體發展目標常常是有矛盾的,而且很難協調一致。他們如同學校中的孤島在水面上傲視一切,卻不愿和學校水融,因而管理者應對他們非常關注,從提高教育質量入手,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傾注在精英型教師的身上。

高校教師知識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篇(3)

二、綜合評價方法選擇指標體系

只從各個角度說明教學質量,無法進行教師之間的對比與綜合評價,因此需要構建綜合指標全面評價教師教學質量。我們可以選擇綜合指數法來綜合全面評價教師教學質量,而其關鍵是權重的確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層次分析法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提出的系統化、層次化分析方法,其通過專家打分方式對系統的有關因素進行比較評判,構造比較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后對矩陣作歸一化處理計算各權重。由于這里構建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涉及3個子系統,每一子系統都需要層次分析方法來解決權重問題。

篇(4)

二、課程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和教學技術考核評價指標

(一)在教研室建立教學課程實踐指標評價體系

作為培養能為地方經濟服務的人才的本科學校,理論應與實踐并重,課內外實踐教學質量評估已歸到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中。將教學課程實踐指標落實到教研室的評價體系中去,是一種有效的監督機制。其中主要包括方法體系、制度體系、反饋調控體系。美術設計基礎教學除了理論基礎學習之外,又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訓練課程。教研室為全面、科學、系統地評價教學實施過程,從教學信息反饋等若干方面來建立實踐教學質量評估綜合體系,細化到基礎課程中去檢驗整個評估指標。在對教研室工作的評價中,應強化教研室的管理意識,加強教學基本建設,促進教研室乃至整個學校管理工作的規范化。

(二)最終成果是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原則

首先,要有指導性原則。要有教學目標與具體要求,評估要符合教學改革要求的指導性和推動性。其次,要有可行性和可比性,教學質量評價(如學生評價教師、教師評價教師、學校教學督導委員會的評價)和課程評估,教學成果評估等的評價標準要易于掌握和可量化。最后,科學性原則。評估活動與現代科學和教育教學的發展密切聯系,抓住課程教學的本質特征和主要矛盾,客觀、公正地評估科學性。

(三)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外因素

可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來分析藝術專業教學情況的技術考核指標。學生學習狀態決定著教學質量。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在藝術門類的教學方法上,課堂教學隨意性較突出。隨著教學評價與評估細則落實后,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變得有序和嚴謹起來。衡量課程教學質量,從內部因素來說,分為人和物的因素。教師和學生是人的因素,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是教學全過程的構成要素。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傳授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實踐操作,去完成大綱所賦予的任務。從外部因素來說,時代的進步,觀念的更新,科技的應用,社會可持續發展對人才培養都有了更高要求。

三、教研室對課程實踐教學指標評價體系的監控環節

課程實踐教學指標評價體系的監控是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學校應按照《閩江學院美術學院教師教學工作規范》,督促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養和教學工作中。在了解影響教學質量因素的基礎上,建立各專業課程教學質量體系評估指標數據。教研室的教學質量監控以教學環節的日常監控為主,由教研室主任負責組織本教研室的聽課、試卷命題、閱卷、試卷質量分析等工作,嚴把各教學環節的質量關,并落實到實際中去。

(一)教研室從技術層面上確立質量評價體系

在教學跟蹤中,設計課程教學模式首先應制訂教學大綱,根據大綱確定教案編寫、課題設計、課堂講授、討論交流、作業講評等原則及方法,并將作業質量分析、質量評價等教學信息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建立與實施

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估指標體系的目的在于激發教師對高標準教學目標的追求,通過對課堂教學質量客觀、全面的評價,可以促使教學評估標準內化,激發教師自尊及自我實現取得成功的愿望,進而產生教學的新需要,成為追求更高層次教學目標的動力。教研室是學校的一個縮影,抓好教研室教學工作,制訂合理的質量標準,建立定期評價制度,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管控,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建立適合教研室教學工作實際情況,便于操作的定量排序指標體系。教研室對教學工作綜合評價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在了解并分析教學工作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深入聽取匯報;實地考察,認真查閱相關附件資料、教學資料,對教學工作評價匯總,并將評價意見和進一步整改建議反饋給教研室。

篇(5)

二、構建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模型

就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模型而言,其系統是按照從高到低多層次的,包括諸多構成要素,例如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指標權重等。這同時也作為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評價內容要素。

(一)評價對象和目標的確定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評價對象自然是幼兒園的教師。要按照一定的目標來進行指標體系的設置。如今我國的幼兒教育有著良好的發展形勢,要想促使這種發展更加有序化和迅速,就需要引進和打造一支優秀的幼兒教師隊伍。但是,就當前的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來看,不盡如人意,并且成了發展的制約因素,限制著學前教育的發展。在幼兒教育實踐中首先一定要將這一問題解決好。研究對象指定是幼兒教師,就是要從價值角度對其綜合素質作出判斷,從而達到激勵教師的目的,以便學校能夠更好地選拔、任用和培訓幼兒教師的選拔,進而實現科學化的管理。

(二)各級評價指標的確定在將評價的對象和目標確定下來之后,第一個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按照教育方針政策和評估的目的為依據來進行目標的分解。還要考慮到教師的教育學、心理學和現代管理多種理論,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獻法、訪談法和問卷法等。該體系主要按照三個維度來劃分,即專業理念和師德、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其中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涵蓋了2個二級指標,即關于職業理解與認識等,還有8個三級指標;專業知識所涵蓋的二級指標有3個,三級指標有2個;專業能力涵蓋的二級指標有4個,三級指標有13個。

(三)標度和等級的確定標度,顧名思義就是達到標準的程度。可將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標準劃分為優、良、中、差四等級;可以就幼兒教師綜合素質所達到的等級程度采用描述性語言來分等級進行區分,四個等級為“完全符合、大部分符合、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采用量化形式表示則分別對應的是100、80、60、40。

(四)權重的確定由于評價指標存在不同,所以對對象預定目標實現情況的判斷,也會起到不同的作用。所謂的指標權重,顧名思義就是該體系中指標的重要性程度如何,同時促其數值化,而這個數值便是所謂的權重。確定權重的方法有專家咨詢費、層次分析法、平均數加權法等。通過整理和分析問卷調查的數據,設計出具有較強合理性的問卷結構,具有比較高的信度和效度。這時候取得數據就可以來對研究期望獲得的結果進行驗證。由此也表明了問卷所獲數據所具有的參考價值,如此便為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深入研究打下一定基礎。

(五)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指標的試評在擬定評價指標體系之后,進行試評,以便再次修訂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的相關規定,以便使該指標體系更加充實和完善。

篇(6)

改革后的《化學分析》,其教學內容完全建立在“理實一體化”的基礎上,緊密聯系企業化學分析工作設立學習情境,以真實的分析檢驗任務為載體設立子學習情境,每個子學習情境作為一個基本教學單元,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學習性工作任務。每個教學單元學習內容包括完成某一分析檢測任務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知識,伴隨一次學習性工作任務的完成,學生學習并體驗該次分析測定正確規范的操作,同時學習基本理論知識,訓練學生對同類測定的舉一反三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改革后的《化學分析》教學內容參見下表。五個學習情境的學習內容涉及到冶金、化工、食品、藥品等領域的分析檢測任務,教學內容對應于行業工作情境,實踐技能處于突出的位置,體現了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每一個學習性工作任務的實施按照“情境引領,任務驅動,教、學、做、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

教學模式改革

按照“工學結合”的總體思路,以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發展為目標,在《化學分析》學與教的過程中,我們確立了“情境引領、任務驅動、教、學、做、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每一個工作任務按照資訊(提出分析檢測任務,學習相關知識)———計劃實驗方案———決策實驗方案———實驗實施完成檢測任務———評價反饋學習過程五個教學環節開展教學活動。

資訊:每一教學單元的教學活動由教師布置學習性工作任務開始,教師通過介紹任務相關背景知識,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指出任務相關重點、難點知識引導學生明確自主學習方向,通過提供學生相關教學資源,設計案例、設問釋疑、小組討論、現場演練、自學作業等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查資料獲取相關信息和知識,形成完成任務的初步方案。本教學環節以學生在任務驅動下獲取知識為中心,但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者等多重角色的作用不容忽視,否則教學活動將走向無序和混亂,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計劃、決策實驗方案:主要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本教學單元中的分析檢測任務制定實驗方案,并決策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學生進行分組、小組內交換意見,共同研討實驗方案并進行人員分工、填寫分工任務單、操作程序表;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溝通、交流過程,記錄學生的表現和遇到的問題,并回答學生的提問。而后由學生選派小組代表,陳述實驗方案,并回答其他同學和老師的提問;教師通過聽取學生的匯報過程,記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糾正學生不恰當的實驗方案,幫助學生完善實驗方案,防止下一教學環節———實驗實施時發生不可逆或危險事件。這一環節教學活動主要體現在學生通過實驗計劃、分組討論、方案展示、集體決策,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集體智慧,通過積極探索、相互溝通、相互學習形成實驗實施前的可行方案。這一教學環節旨在培養學生探究知識和創新方法的能力,提高學生語言交流和表達能力。

實施實驗:主要是學生親手實踐決策形成的分析檢驗方案。學生根據決策環節形成的方案,修改各自操作程序表,按個人操作程序表分頭實驗;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檢查實驗操作,組長協調好本組實驗進度;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實驗實施過程,記錄操作中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并在關鍵操作之前,預設問題,控制危險、不可逆事件的發生,保證學生操作過程中人身安全和實驗設備的正常運行,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和習慣,同時教師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注意檢查、糾正學生的不規范操作,適時進行示范操作演示。本教學環節旨在通過學生親手動手實驗以及教師的檢查、控制,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協作精神。

評價反饋:學生給出本學習單元的習題、練習題、作業、實驗報告和學習體會,這標志著學生完成了本教學單元的學習任務,教師根據學習成果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反饋總結;學生通過總結學習、操作過程的經驗教訓,進行自評和小組間互評,教師通過總評表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本教學環節旨在通過學生完成任務的成果展示和學習過程的總結評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提升學生的自我價值認同感,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

考核評價改革

考核評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什么樣的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就有什么樣的學法。《化學分析》課程從人才培養需求出發,改革課程考核內容和方式,課程采取貫穿教學全過程,分階段、全方面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考核的學業評價方式。課程在每個教學單元結束后根據以下標準進行階段性考核評價。本課程十個教學單元的成績加和,將形成本課程占60%的過程考核成績。為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我們在期末進行課程全部知識的綜合測評,占課程總成績的40%。

篇(7)

目前,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中,廣大教學工作者在專業培養目標設立、課程體系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獲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多數院校在學生考核和評價方式方面,仍然沿用傳統教育的方式,脫離了高職教育以能力本位的本質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改革的深入發展。天津職業大學在引進英國Edexcel(愛德思)國家學歷及職業資格考試委員會的BTEC證書課程的教學模式實踐中,在建立以能力考核為核心的高職教學考核評估制度,促進高職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方面做了初步的嘗試,獲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BTEC教學模式簡介

英國BTEC教學模式是一種國際上較有影響的職業教育證書課程。由英國愛德思國家學歷及職業資格考試委員會頒發證書,分初、中、高3個層次9大類,上千種專業證書。其中BTEC國家高級文憑(HND)課程,即相當于英國大學前兩年的課程。同時,還相當于達到了相應專業的英國國家職業資格NVQ四級水平。學生畢業后,既可繼續升入英國大學的學士學位學習,又可直接就業,無須再經過崗前職業資格培訓考試。

我校于2001年5月獲準建立BTEC教學中心,同年9月開始在賓館管理專業開設BTEC(HND)證書課程。BTEC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大不同。

1.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是BTEC教學模式的核心。在BTEC模式中,學生始終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則處于輔助地位。突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注重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存在是BTEC模式的主要特征。

2.知識體系不同傳統教學的知識體系一般為縱向式的,強調課程體系的銜接。學生學習可以由淺入深、逐步深入。BTEC模式是跨學科、跨領域的,強調課程內容的綜合性。教學中不要求有一本針對性很強的教材,鼓勵學生去查找資料,鍛煉自學能力。

3.學習方法不同傳統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BTEC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包括問答、討論、演練、案例、演講等,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學生在帶著問題找答案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自己學習。

4.突出通用能力培養把通用能力列入教學目標,明確界定通用能力的內涵,把發展通用能力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部分,并對學生通用能力的發展水平進行評估。

5.考核評估方法獨特BTEC模式的評估目的是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通過課業的完成過程全面評估學生學習到了什么專業能力,并測量通用能力的發展水平。所有這些都以成果作為教學評價的依據。

二、BTEC考核方法與傳統考核方法的區別

BTEC教學模式的考核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分散為主、以試卷定成績的傳統考核方法。BTEC的成績考核采用等級制。成績分為“優秀”、“良好”、“通過”、“不通過”四等。學生成績的確定是以課業為主要形式,重點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

1.BTEC模式考核以課業為形式,以證據為依據,以成果為標準傳統的考核方式以分數為標準,以卷面成績為依據。筆試作為主要形式,不僅難以正確評價一個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而且還助長了學生“上課抄筆記、下課背筆記、考試考筆記”的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錯誤學習方法的蔓延。BTEC教學模式的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實際成果為標準。成果包括專業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兩方面。專業能力成果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師交給的課業和其他任務時,掌握、運用和創新專業知識的能力。為保證考核的準確性,要求教師對每次課業和每次課內外活動都要給出明確的等級評判標準。并且要求標準內容十分清晰,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完成課業和社會調研等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自我管理、與人溝通合作、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運算和應用現代科技手段、設計和創新等的能力。無論哪方面成果,都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積累的,都是教師考核學生學習成績的依據。

BTEC模式對學生的每一項成果都要給出成績等級,而等級的評定要有可靠的證據。證據既是學生用來證實成果的手段,又必須與專業學習緊密聯系。一般來說,證據可通過以下渠道獲得:①學習過程的表現;②來自社會、學校等各方面的反映;③學結、自我評價、筆記等。證據匯編由學生自己收集整理。內容包括:個人總結、學習心得、測驗單、教師和指導教師的書面反饋意見、課堂筆記、實驗或實習報告、問卷調查、工作記錄、圖表、照片、計劃、流程圖、日程表、草稿、數據庫、計算機文檔及軟件等。建立匯編的意義在于為學生申報成果提供基礎證據,為教師評估專業技能和通用能力等級提供基礎證據。此外,還可以向用人單位展示學生的成就及潛能。對證據的重視,從另一方面進一步反映了BTEC教學檢查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注重過程的特點。

2.考核以課業為主、多種形式并用傳統的考核方式以筆試為主要形式,雖然題型是多種多樣的,但最終考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BTEC教學模式的考核是以課業作為最主要的形式。同時,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輔之以其他多種考核方式。如“課業+筆記+活動”、“課業+筆記”、“課業+案例分析”、“課業+口試”,等等。

課業與傳統意義上的作業的區別主要在于:一是訓練目的不同。傳統的作業,其訓練目的只是掌握該門課程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應試能力,BTEC模式的課業,其訓練目的是在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和鍛煉通用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并通過課業了解自己在專業技能和通用能力兩方面的潛力以及需要發展的領域,以促進其自我提高的需要;二是完成的過程不同。傳統的作業體現的是教師如何教,要求教師圍繞講課或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思考題和練習題,學生只要對照教材或課上例題或者再參考少量參考書就可以完成。而課業體現的是學生如何學、教師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選題真實,真題真做。課業一般都有選題背景,有課業目標,有明確的任務和考核標準。學生需要使用多種交流手段(如社會調查、上網、去圖書館、走訪、實驗等)收集大量的信息并進行歸納、分析才能完成課業;三是效果不同。傳統的作業是對一章或一節內容的重復和模仿,其作用是鞏固課堂講授效果。課業是對一門課程的階段性訓練,一般一門課程要安排3個以上的課業,其作用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通用能力。

3.以成果定等級,重視資料積累傳統的考試方式以筆記或作業定平時成績,以試卷定期末分數,按一定的權數將兩者相加即為一門課的最終成績,而試卷往往就成為了惟一的成果。BTEC教學模式以課業形式為學生提供在活動中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成果主要在完成課業的過程中展示。

課業由一項或一系列有實際應用背景的任務所組成,每次課業規定了學生必須鍛煉和展示通用能力的內容,一般應取得3~5項成果,課業學習的成績最終以成果定等級。學生在完成課業的過程中要做好記錄,收集并保存證據,并用證據來申報自己的學習成果。證據有多種形式,如筆記、工作日志、報告、總結等資料。也可以是聲像資料、圖表模型、計算機文本、設計方案、作品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證據。證據除了可以用來申報學習成果、評定學習成績等級外,還可以在求職時用來展示自己的能力。

4.尊重學生,重視投訴傳統教學的考試試卷由教師出,分數由教師定,而且一旦分數確定就是一錘定音,即使學生有疑異,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查卷和變動的。BTEC教學模式的考核也同樣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投訴是BTEC班學生的基本權利。當學生的自我評價與教師的評價一致時,學生可以在有充分證據的前提下,對教師的評價結果提出質疑,甚至逐級投訴。教師應把接受投訴當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持鼓勵的態度,傾聽學生的意見,并作好充分的解釋和說明。這樣既有利于教學相長,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

三、借鑒BTEC模式,改革高職考核評價方法的設想

高職院校考核評估方法的改革,應當以培養目標為依據,以能力考核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真實。對于專業課和大部分專業基礎課應當以完成課業為主要考核評價形式,同時可以輔之以其他考核形式。在具體的實施上,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規定課業數量根據每門課程課時的多少確定課業數量。一般應以15~20學時設計一次課業為宜。同時要求課業要由淺入深、由小到大、由單一向綜合逐步過渡。最后一個課業一般要求是綜合性較強的大課業。

2.對課業的要求課業設計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所設計的每一次課業都應包括:①課業題目。②課業背景。③學生應完成的任務(包括個人獨立完成或小組共同完成的任務)。一次課業至少應有3項任務,綜合性課業應為5項以上。④培養的能力。即通過本次課業要培養和考察學生哪些具體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和通用能力。一般一次課業所要培養和考察的能力應在4項左右。⑤課業評價標準。結合本課業任務和能力要求,明確規定出學生獲得優、良、合格。重做、不合格5個等級的標準,便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⑥課業完成時間。一般一次課業的完成期限規定為2~3周,綜合性大課業可以更長一些。兩次課業的間隔至少為3周。明確規定學生必須按時完成課業,緩交課業必須事先向任課教師說明原因,經允許可后延1周完成,對無故延遲1周完成的,成績降1個等級,延遲1周以上完成視為無效,成績按不及格處理。

3.對課業成績的評定課業按等級給出成績,一般分為優、良、及格、重做和不及格5等。

優:課業的各主要部分均表現出色。

良:課業所有主要部分均明顯優于合格或課業某些方面出色,其他部分基本達標。

合格:課業所有主要部分均基本符合標準。

重做:課業基本沒達到標準。

不合格:課業經過重做仍未達到標準。

一般規定重做的課業成績等級最高為合格。

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每次課業都要給出評語,指出該課業的優缺點,包括對通用能力水平的評價,以利于學生的進步。每門課程的最終成績,應根據每次課業成績和平時成績及表現,按一定比例確定。

4.對作弊的認定學生課業不要求集體完成的,學生應獨立完成自己的課業。對于串通答案或抄襲他人課業,或讓他人抄襲課業者,均按作弊論處。

四、用課業代替考試行之有效、益處多多

學生學習成績評定是高校教學質量評估中重要的測量方法和手段,也是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檢驗。傳統的考試方式無法真實、全面地考核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篇(8)

教師資格制度作為一種職業準入制度,它通過嚴格的考核與認定程序,嚴把教師進入的關口,只向那些具備教師資格條件者發放教師資格證書,從而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

(二)有利于體現教師職業的特點,提高教師的地位,促進教師職業專業化的發展

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用立法的形式規定教師的任職資格,將明確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進一步確認教師職業的法定地位。這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增進全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也有利于各級政府制定有關保障教師待遇的法律法規,使教師待遇逐步得到改善,從而使教師素質、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三)促進教師來源多元化,形成高質量的教師儲備隊伍

教師資格制度構筑了教師入門的關隘,既是嚴格的,也是開放的。使有志于從事教師職業的非師范院校畢業生和其他行業的優秀人員可以通過教師資格認定的途徑來獲得教師資格,加入到教師預備隊伍的行列中來。這對于改變教師隊伍專業結構或學科結構的單一性局面、豐富教師隊伍專業結構的類型、優化教師隊伍專業結構的組成必將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準入制度不夠完善

首先,師范類院校開設的教育類課程占總課程的25%左右,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行政管理、現代教育技術等理論知識和各種實踐活動。而對于非師范類院校畢業生,卻只考試教育學、心理學兩門科目,而且據調查,這樣的考試在一些地方從出題到組織和考試,情況并不令人滿意,突出表現在態度不夠端正,工作不夠認真,而且從目前教師資格證書獲得較為容易的現狀也可以看出,我國對教師從業資格的實際要求還是比較低的,經過參加考試人員的倉促準備,絕大多數都能通過,教師資格認證變成了走過場,完全流于形式主義不足以保障教師質量。

(二)教師資格認定標準不夠靈活

教師資格認定標準是有關職業必備條件的條例性文件,它是進行教師資格認定的依據。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我國教師資格認定的主要缺陷是認定過程建立在靜態的標準基礎之上,諸如申請人的學歷,專業以及職業素質等,而忽視了對教師更新知識,更新技能等動態方面條件的要求,而這卻難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學校教育以及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

(三)教師資格證書的有效期限

我國《教師資格條例》規定在“弄虛作假,騙取教師資格”和“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情況下,應取消教師資格。否則他們取得的教師資格證就終身有效。?2?教師資格的終身制嚴重影響教師培訓或繼續教育的質量。

三、政策建議

(一)提高教師資格標準,嚴把入口關

提高教師資格標準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在學歷上,要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對于非師范類畢業生進入教師隊伍,仍要嚴格其準入標準,應當盡快建立非師范類畢業生要獲得教師資格必須到相應的教師教育機構接受一年的教育專業培訓制度。當然,教師資格標準的提高,不僅表現在學歷要求上,更要注重教師的專業化素質上。教師資格制度的嚴格執行,首先要強化教師專業水平和教育能力的要求,并在標準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建議盡快制定一套國家教師專業標準,從而使得教師資格制度真正具有裁決教師資格的法律效力。

(二)健全準入制度,使其更具靈活性

教師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水準必須是一流的,在教師資格認證工作中,應該嚴格把好思想品德關。思想品德的把關不應該是通過考試答題的形式來衡量,而應該通過觀察和調查的方式來解決,特別是通過對申請者畢業的學校、所在單位和所住的小區、街道等有關單位的調查來確定。

在教師資格認證工作中,原有的僅僅通過《心理學》課程的考試是遠遠達不到對教師心理健康審查的要求的。為了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方面的考核,在教師資格認證工作中可以將心理健康從身體健康檢查的項目中分離出來,作為一項獨立的項目單獨列項。聘請心理學家和心理醫生等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心理健康審查小組對申請人進行審核。

加大教育教學實際能力的考核力度。特別是在當前面向全社會的教師資格認證已全面展開,社會人員普遍缺乏教育教學實際經驗的情況下,這一措施顯得

尤其重要。

(三)取消資格制度的終身制

取消資格制度的終身制是目前發達國家教師資格制度改革的趨勢。許多國家規定資格證要定期更換,有效期一過必須重新確認。而我國資格條例只規定“弄虛作假,騙取教師資格”和“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情況下才取消教師資格,也就是說不違反以上規定資格證就具有終身合法性。終身制對教師專業化發展和繼續教育缺乏激勵作用。因此,應進行定期更新制度,規定在有效期內獲得一定的繼續教育學分才能更換,但不能一刀切,對有特殊貢獻的可以頒發終身資格證。

(四)完善現有的關于教師資格制度的法律規定

從目前教師資格制度實施的現狀來看,我們對于教師資格的認定缺乏具體、嚴密、細致的規定,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和嚴密性。因此,我們有必要立足于中國國情,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以盡快健全和完善現有的教師資格制度的法律規定,對于不同層次師資在專業學科與教育學科上應達到的水平、教學實踐的能力、資格證書的有效期限等方面都做出嚴格的規定并確保其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高交運,李淑貞.我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現狀及相關思考[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4)

[2]王奇.關于中國教師資格制度的幾點思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4,(6)

篇(9)

在過去,教育的功能被局限在文明的傳承上,不重視文化的創新,思想的培養。多元評價方式則非常重視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著重培養學生的個性,以學生為基本,允許學生大膽的創新、假設,有自我的獨特見解,可以說多元評價方式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產物。

1.2能夠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

中學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學生的道德素質,加強學生認識世界以及改造世界能力。但是由于中學政治教學受到應試思想的影響,將教學重點放在了記憶與背誦上,導致學生只重視知識點的掌握以及統一答案的背誦。而多元評價方式更加重視于中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能夠把學生從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

2.多元評價方式簡介

2.1利用紙筆測驗對學生進行評價

紙筆測驗一般可分為各種大型考試、課前聽寫測驗以及課后診斷性測驗三部分。其中考試作為評價多元評價方式必不可少的評價方法,能夠基于一個統一的標準在很短的時間范圍內客觀、高效的對學生當前的認知情況進行評價檢測,所以其在評價總分值中的比例應當適當提升。另外,無論是使用哪種紙筆測驗手段,均需要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生答題時的答題方法、心理狀態、答案規范程度,以及在紙筆測驗完成之后是否進行查漏補缺等等,推動紙筆測驗評價體系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2.2重視學生的課堂表現,提升學生主體意識

中學政治教育課堂作為老師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以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平臺,政治老師需認識到學生課堂表現的重要性,同時將學生的課堂表現歸入到學生學業評價體系之中。除此之外,中學政治老師還需要根據學生能力的培養目標以及課堂教學內容設定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變為政治課堂學習評價以及學習的主體。具體做法為:利用多媒體設備制作生動形象的政治教學課件,并在課件中添加視頻、案例分析以及圖片等,通過具體形象的內容,引導學生不斷的發現問題,并鼓勵學生主動的解決問題,挖掘出學生的個性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情景教學作為中學政治老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指的是老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工具,營造一種特定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更快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情景教學能夠提升中學政治教學趣味性,能夠提升中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可以幫助學生來理解政治知識,內化知識。比如說比如說老師在講解“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內容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情景:很多超市都存在顧客任意打開產品食品包裝,任意打開試用封閉包裝的日用品,隨意破壞產品等問題,顧客的這種行為輕則帶給超市幾元的損失,重則帶給超市上千、上萬的損失,日積月累超市的損失金額度能夠達到幾十萬元左右。老師可以基于這一情景向學生提問:你是否是這類顧客中的一員?這種行為是否正確?這種行為是否在消費者的正常、合法權益的保護范圍?你作為消費者又該怎樣正確、合理的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等等。通過一系列問題的創設,將學生放置于問題情境中,使學生更通透的理解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老師也可以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程度了解學生對本堂課的掌握程度,并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程度、正確率,了解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以及本堂課的教學情況。

2.3自評互評法

中學政治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自評或者是互評等方式,使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以及評價的主人。學生在進行自我評價時,可以以自己的過去為參照物,或者是以他人為參照物,進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并推動學生內化處理評價標準以及目標。學生在進行相互評價時,需以相互愛護、相互促進為出發點,站在客觀的角度,給予被評價者真實、客觀地結論,推動被評價學生進步。

2.4檔案記錄法

中學政治老師可以根據新課改對中學政治的要求、中學政治課程的規律以及特點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成長檔案中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是否存在不符合日常行為規范的情況;學生的平時考試成績、期中考試成績以及期末考試成績;學生的課堂表現;中學政治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材料。老師需對檔案材料進行定期更新,同時定時向學生本人公布,使學生通過成長檔案切實感受到自己的進度以及成長,提升提升學生對政治課堂教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但是檔案記錄法這種評價方法的針對性比較強,同時每份檔案都有各自的特點,實施起來必然會增加政治老師的工作量,因此一定要按照同一個評價指標對學生進行靈活的評價,并防止形式化傾向出現。

篇(10)

二、結合歷年高考考點以及各種大考的考題進行研究

化學平衡是歷年高考中,化學試題中的一個熱點,是必考內容,而高中的學習,有很多程度是為了高考。因此在進行化學平衡教學時,要把握住教學的深度,還應該結合歷年的高考試題來進行研究,就以2011年的高考試題為例:在江蘇卷的第15題中進行了化學平衡的移動的知識的考察;在浙江卷的第12題以及福建卷的第10題當中進行了化學平衡中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知識的考察;在浙江卷的第13題中進行了化學平衡中沉淀溶解平衡知識的考察;在北京卷的第12題和天津卷的第6題當中進行了化學平衡圖像的考察等等。還有其他地區高考中也有化學平衡知識的考察,還有歷年中各種關于化學平衡的考題。教師在進行化學平衡教學過程中,想要把握住教學的深度,必須要結合歷年的高考題來進行考慮。另外,教師在進行化學平衡教學深度的把握中,還應該結合本地和一些相鄰地區的大考考題進行思考。這些大考考題的出題教師一般都擁有深厚的化學教學經驗,很多還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能夠很好的進行高考考點的把握和預測。因此教師在進行化學平衡教學深度的把握過程中要對歷練的高考考題和各種大考的考題進行深入研究,然后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

三、把握化學平衡教學的易錯點

要想把握化學平衡教學的深度,一定要針對化學平衡中的易錯點來制定教學計劃,這樣對化學平衡深度的把握才會更加合適。化學平衡知識中的易錯點主要有以下幾項:

1.在化學平衡移動當中,氣體混合物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然后再充入稀有氣體和無關氣體時的平衡移動情況,主要有兩種:

(1)在定溫定容的前提條件下,充入無關氣體或稀有氣體,平衡的移動情況;

(2)定溫定壓的前提條件下,再充入無關氣體或稀有氣體,平衡的移動情況。

2.勒夏特列原理在化學平衡中的應用。

(1)對平衡體現而言,如對一種剛開始的氣體反應,進行壓強的增加,反應是正向進行,并不服從勒夏特列原理;

(2)在反應中,如果改變其中一個平衡條件,可以使用勒夏特列原理來進行反應移動方向的判定,但當改變的是多項平衡條件是,就要根據各種天劍的不同改變對平衡的影響,來進行移動方向的判定;

(3)平衡移動只能減弱各種改變,并不能消除各種改變。

3.在外界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我們經常不能從正、逆反應的速率的變化程度來進行化學反應移動方向的判定,因為這種變化并不能直接的得到,而是要從平衡移動的方向來進行正、逆反應速率變化的確定。

上一篇: 幼兒園數學教學論文 下一篇: 教師師德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8k | 日本天堂天v在线播放 | 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拍 | 香蕉九九在线播放 | 精品少妇一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