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4:54: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音樂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20世紀這個新的音樂思潮競相涌現的年代里,音樂美學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音樂的自律和他律依然是美學界議論的焦點。音樂自律論也被稱之為形式主義音樂理論,他是18世紀和19世紀西方音樂美學理論中的兩大流派之一。這一流派以奧地利音樂理論家愛德華•漢斯立克為代表,他在《論音樂的美》一書中認為:音樂的美是一種不依附、不需要外來內容的美,音樂只是樂音的運動形式,情感的表現不是音樂的內容,音樂也不是必須以情感為對象,音樂不描寫任何情感。實際上,漢斯立克主張音樂的美來自于音樂本身,與其表達的情感和內容無關。音樂的原始要素是和諧的聲音,他的本質是節奏。音樂他律論也可以稱作音樂的情感論,這一流派認為:音樂是人類情感的表現,他受某種外在規律——人的情感的制約。情感是音樂表現的主要內容。這兩種流派都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音樂家,情感論的音樂家數不勝數,比如浪漫時期的諸多音樂家,而到了二十世紀,自律論的影響迅速膨脹,他們的代表是表現主義音樂時期的音樂家及在其后出現的序列音樂、偶然音樂,拼貼音樂等。本文就偶然音樂及其代表人物做一下淺顯的討論。
在二十世紀末,偶然性音樂占據了一個重要地位,他擺脫了序列式的控制走向了更大的自由,然而就在這自由中,他形成了一系列的偶然創作原則,這些原則生動地體現在了對偶然音樂有著濃厚興趣的作曲家作品中。約翰•凱奇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先鋒派作曲家。
1952年,約翰•凱奇上演了他的兩部驚世之作——在紐約上演的無聲音樂《4分33秒》和在黑山大學舉行的集體行為藝術,開始聲名大噪。“4分33秒”是一段虛無的演奏時間,但設計得有板有眼:演奏家走上臺,在鋼琴前坐下,打開琴蓋,靜坐,過了33秒,關上琴蓋又迅速打開,靜坐,再過2分40秒,再次關上琴蓋又迅速打開,仍靜坐,再過了1分20秒之后,演奏結束。雖然在當時已見怪不怪的紐約,人們的反應還是如預料中一樣異常激烈。觀眾在前33秒保持安靜,在之后的2分40秒開始禮貌得低聲嘀咕,最后的1分20秒是“絕對的熱鬧”,響起一波一波的憤怒喧嘩,然后鬧翻了天。大部分現場觀眾的反應是被耍弄,上當了,有一小部分則冷眼旁觀,還有更小部分似乎有些領悟。從來沒有玩世椰偷的行為波及到莊重的音樂廳里,即使在約翰•凱奇之后也沒有發生過。演出的轟動效應令《4分33秒》成為二十品世紀一首眾所周知的音樂作品。即便是在如今的回顧中,《4分33秒》也早已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文化里程碑”了。
一、音樂的存在方式
首先,音樂是一門音響藝術,從古希臘到古羅馬,經過漫長的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然后再到音樂發展的高峰時代古典和浪漫時期,音樂形式也從他的一度創作到三度創作(從樂譜、演奏到欣賞),都是通過一定有組織的樂音訴諸人們的聽覺,使欣賞者獲得某種審美享受,從而完成他特定的表達意圖,這條規則千百年來一度如此,甚至到了20世紀上半葉,音樂發展的軌跡雖然有些改變,但是其基本的音響形式還是保持不變。凱奇創作了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文化里程碑”的無聲音樂“4分33秒”,其創新性無可置疑,但是他違背了音樂感性材料的基本屬性。
1、非自然性—創造性
我們認為,每一部音樂作品所發出的音響都是經過作曲家靜心思考所創作出來的,而這些音響在自然界中是絕對不存在,換句話說,音樂的音響都是非自然性的,是一種創造性的音響。沒有創造性的因素,任何聲音都不可能變成音樂。《4分33秒》具有創新性,演奏家靜坐而不演奏,對此,觀眾在前33秒保持安靜,不知所措的耐心等待,在之后的2分40秒開始低聲嘀咕(主要是出于禮貌的原因),后來就有人咳嗽,最后的1分20秒是絕對的熱鬧,音樂廳里響起一波又一波的憤怒喧嘩,簡直鬧翻了天,整個觀眾席充滿了因迷惑不解而產生的各種音響。而“這部作品的音樂便是由觀眾制造出的各種噪音以及與此同時觀眾席以外的所有聲音構成”。由此可見,他違背了千百年來音樂必須具有樂音音響的材料,完全由各種噪音構成的音樂作品是立不住腳的。
2、非語意性和非視覺性
音樂和語言一樣,他們都是用聲音來表達的,但是他們所表達的意義卻完全不同。語言具有一種約定性的語義,是一種約定俗成;而音樂卻不同,他僅是限定在藝術的交往中,其樂音本身沒有明確的含義,所以他是非語義性的。同時,他又和舞蹈藝術不同,從他的物理形態來看,音樂僅僅是具有一定的頻率、一定的振幅和一定的波形的聲音在時間中先后或同時發響的組合體。這個組合體沒有可供視覺感受的形、色、狀,因此他是非視覺性的,凱奇的《4分33秒》中,演奏家僅僅坐在鋼琴旁,琴蓋打開又合上等動作,恰恰給了一種視覺的景象,這是不符合音樂邏輯的。:
二、偶然音樂帶來的影響
在現代的藝術領域中,其種類可謂繁多,但是還都是沿著歐洲藝術發展的邏輯而來的,但是受《4分33秒》的影響,整個藝術界都受到了啟發,比如音樂界把一首多聲部的經文歌的曲調、歌詞、內容,語言等毫不相干的東西拼貼在一起,繪畫界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也出現了那些脫離了規定的繪畫或雕塑的藝術,如環境藝術、身體藝術、偶發藝術等,這些流派脫離了畫布和一般做雕塑的材料,從而成為了一種行為、一個事件、一個姿勢、一段文字,或隨便拿任何東西如幾根樹枝、幾張紙、一塊石頭隨便拼湊如畫,這些作品可謂“美輪美奐”。又如在激進派的作品《蘋果》中,演出者一人拿一個蘋果上臺對著手里的麥克風大咬大嚼,擴音器里送來一片咀嚼聲。在《滴的音樂》中,用一口大鍋,把一杯水慢慢滴進去,大家坐著聽滴水聲等,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譚盾則也創造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音樂,可謂技法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但卻不能給人以美感;使氣氛荒誕詭秘,彌漫野氣,遠離現實人生,使聽眾不知所云。他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一次座談會上說:“現代音樂創作比的不是作曲技巧,而是比音樂觀念。”他們的這些觀念被認為是音樂向自然的回歸,但是假如藝術是這樣回歸的,那么對藝術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三、結論
盡管藝術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創新也很有必要,但是,脫離藝術的本體去談創新是不理智的,他最終只會阻礙藝術的發展,假如巴赫能夠想到這些創新,把音樂引向自然,那么我們就再也聽不到美妙的音樂了,也不會出現貝多芬和莫扎特這樣的音樂家了,我們只能看到演奏家靜靜地坐在樂器的前面而不出任何聲響,或者只能聽到滴水聲和鳥鳴了,看到的繪畫也只是幾只樹枝和幾塊石頭而已。
參考文獻:
長期以來,在社會大環境和培養機制的雙重影響下,多數音樂專業院校中存在著注重音樂表演(演奏、演唱)技能和技巧的訓練,而輕視理論學習、科學研究的現象和問題,加之在音樂論文寫作方面缺乏自覺的文字功力訓練,從而限制了我們在音樂研究和音樂表演中前進的步伐,使我們的音樂表演難以具有深刻的內涵,而缺乏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音樂研究對音樂表演有什么樣的意義、音樂論文寫作對音樂表演起到什么作用、音樂表演論文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與寫作等,都是筆者認為值得思考與探討的問題。
一、音樂研究對音樂表演的意義
音樂研究與音樂表演均表現為一種以音樂為對象的創造性勞動;區別主要體現在創作材料的不同以及由此帶來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的不同;音樂表演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其表達方式為演奏或演唱;音樂研究以邏輯思維為基礎,其表達方式為語言和文字。兩者之間相互推動和補充。因此,音樂研究能夠促進音樂表演,對表演專業具體化的細節研究能夠直接指導表演實踐。
音樂研究從學科意義上講,即音樂學,它是研究音樂的所有理論學科的總稱。音樂學的總任務是透過與音樂有關的各種現象來闡明它們的本質及其規律。其研究對象正是音樂及有關音樂的一切事物【sup】[1]【/sup】。
音樂表演則既是一種再現的藝術,即它忠實地傳達和再現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又是一種富有創造性使命的藝術,即它要參與音樂意義的生成,填充和豐富音樂的內涵,并由此富于音樂新的生命。因此,音樂表演者不僅要具備音樂表演的技能,完滿地表演與再現音樂作品,而且還要具備對音樂作品進行創造性解釋和表現的能力;不僅要對音樂作品的歷史意義和內涵有深刻的認識和體驗,而且還要站在當今時代的立場上,運用當代的審美眼光,對音樂作品的意義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釋,填充和豐富它的內涵【sup】[2]【/sup】。
鋼琴演奏家、理論家尤金烏德在《思考與演奏-對表演藝術的理論研究》一書中談到:“對于音樂學理論,今天的表演藝術家不是需要得更少,而是更多”。由此可見,當今的表演藝術家對于音樂學研究的需要是迫切的。原因之一是20世紀演奏觀念的改變。20世紀的演奏觀念受到同一時期音樂學研究大發展的影響,崇尚二度創作忠于原作,而忠于原作的基礎是種種歷史的、結構的和風格的音樂學研究成果。這些對于種種音樂學研究成果的認知、理解以及在表演過程中的運用,被稱為樂智(music intelligence),它是20世紀后半葉興起的新名詞,與樂感(music feeling)和樂技(music technique)一起,合稱表演藝術家的三大必要能力;原因之二是20世紀教學觀念的改變。20世紀講究表演詮釋必須基于對音樂文本的分析,而音樂文本的分析需要基于樂智。這是使得教學由口傳心授向樂智的培養轉變。教學逐漸從模仿過程變為揭秘的過程,即從謎面(譜面)通過樂智(音樂理論)走向謎底(音樂復原)的過程。
二、音樂論文寫作對音樂表演與教學的作用
音樂論文是對音樂某一領域中的某些現象和問題進行探討、研究,表述音樂科研成果的論文,也可把表達音樂研究成果的論文稱為音樂科研論文、音樂研究論文等等【sup】[3]【/sup】。作為音樂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既是對音樂研究成果的描述與記錄,又是人們進行音樂學術交流的工具。
音樂表演專業寫作類別,主要為音樂表演研究論文和音樂教研論文。音樂表演論文是指表達聲樂或器樂表演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一般來說更重科學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它既是研究對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全面總結,又是對表演科學的理性認識與深層把握。音樂教研論文是教師對音樂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所進行的探討和研究,表達音樂教研成果的文章。它是從生動的音樂教學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
筆者從事小提琴專業教學已有九年,結合自己寫作專業論文的經歷,我深刻感受到論文寫作對自己演奏與教學的幫助與作用。
首先,在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可以調動自己所學到的各種知識來探討某些音樂現象和問題。同時,我們還會查閱大量的書籍和文獻,了解所寫題目的研究現狀,掌握最新研究動向,從而對論題有更成熟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認識,使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體系化、系統化。這樣就能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認識力、思考力、分析力和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寫作學術論文能培養和增強文字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學術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使我們的教學予演奏示范與科學表述為一體,提高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重視理論修養和學術修養。
再次,音樂論文是進行音樂學術交流和傳播的工具。音樂學術交流、傳播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音樂會、研討會、錄音、錄像等,然而音樂學術論文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因為它是傳遞、儲存信息的良好載體,是國內、國際間進行學術交流的有力工具。這種交流與傳播不僅能提高音樂研究的水平,而且還可以廣泛的普及已有的音樂研究成果。
最后,音樂論文寫作的過程,能使我們主動建立學術意識,培養科學鉆研的態度,并且逐漸形成創新性的思維。
三、音樂表演論文思考與寫作的角度
音樂表演論文思考與寫作的角度應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運用已有的音樂學研究成果,對作曲家開展縱向、橫向、原點比較。縱向比較即對不同風格、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作曲家進行比較研究,旨在尋找出他們間的影響、聯系與傳承;橫向比較即對同時代、同國籍、同流派作曲家進行比較,尋找差異;原點比較即對一個作曲家不同時期、不同題材作品的比較,既尋找聯系,也尋究差異,從而使我們在把握作品音樂風格方面有所建樹。
其次,對音樂文本進行研究分析,從曲式結構、和聲、調式調性、速度力度等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并以手稿為基礎,對作品進行不同版本的研究與分析,并將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錄音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在演奏方法與風格詮釋上闡明自己的觀點。
再次,從事音樂表演教學的工作者,必然要求將教學與科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科研予教學創新支持,教學反饋科研以靈感驅動,二者互相推動,相輔相成。因此,對已有的專業論著及同行發表的論文進行搜集、閱讀和整理。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主觀的思考與探索,不斷將教學方法的積累升華為教學理論的形成,才可逐步建立自己的學術思想和學術理論。
綜上,音樂論文是儲存、傳遞信息的良好載體,它不僅能廣泛傳播和普及已有的音樂研究成果,而且便于人們從中汲取知識,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因此,筆者認為在音樂院校的表演專業中,進行音樂論文寫作訓練是極為必要的。
音樂不是技術,而是文化。我們只有在音樂研究中不斷前進,才能使我們超越自己,進入一個全新的、更高的音樂表演與學術境界,從而讓自己的音樂表演更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注釋
[1] 廖乃雄、羅傳開.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音樂學”詞條.
[2] 張 前.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1.
[3] 傅利民.音樂論文寫作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1.
(一)音樂對語言學習的促進作用
音樂學習不僅能影響人的語言記憶,還有助于提高音高辨識力及拼寫能力。有中國學者做過實驗,將6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一組15個單詞讓學生試聽兩遍,試聽后讓學生將所聽到的單詞寫出來,結果顯示,從小接受過音樂訓練的32名學生,在試聽后寫出的單詞量明顯多于未接受音樂訓練的學生。一項美國進行的實驗,對100名五年級學生進行非語言智力因素、拼寫、閱讀等方面測試,結果顯示,60%接受過樂器演奏學習的學生,在拼寫方面的表現、智力水平明顯優于其余40%未接受樂器演奏學習的學生。一位法國學者選擇法語口語短句與音樂短句,并升高部分句子末尾音的基頻,播放給母語為法語的40名10歲兒童試聽,結果表明,學習過三年左右音樂的18名兒童,均能辨別出語言中微弱的音高變化,而其余12名兒童不能辨別出。以上實驗均證實,音樂學習可提高音高辨識能力及拼寫能力。另外,音樂學習還可促進對外語的學習。某音樂學院的外語教師對60名學生進行實驗,其中將音樂綜合測試成績為90分以上及60分以上學生分別作為研究組、對照組,對兩組進行英語能力測試,結果顯示,研究組英語能力測試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此結果與以上觀點相符。
(二)語言對音樂的作用
語言節奏對音樂創作具有潛在影響,美國一位學者用不同語言歌曲的器樂版本試聽,之后將旋律中的音高部分去除,保留旋律原有框架試聽,結果顯示,在兩種情況下,聽者均能辨別歌曲原有語言。這一研究可從側面證實以上觀點。
(三)音樂與語言結合對高校公共音樂教學的作用
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國綜合高校公共音樂教學模式較陳舊、教育理念淡薄、課程設置隨意、內容單一,主要以欣賞課為主,且重視教師講授,忽視學生的實際參與,課堂教學質量較差。為提高教學質量,應不斷改進音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音樂與語言結合的積極作用。
1.音樂與語言表達、思維技巧結合在授課時,為使音樂與語言表達、思維技巧充分結合,可選擇標題音樂如《鵝媽媽組曲》《百鳥朝鳳》等。在欣賞此類歌曲時,可先讓學生聆聽,不告訴其曲名,在初次聆聽中,進行分段欣賞,并引導學生對歌曲出現的音樂形象進行回憶,討論歌曲中的音樂要素。復聽后,讓學生發言對歌曲中音樂形象及音樂要素之間關系的理解,并讓學生在課后對該歌曲的相關信息進行查詢,下節課開始時,讓學生講述歌曲的創作背景、作者等,并再次聆聽,對該歌曲的學習加以鞏固。這樣的教學方式可加深學生對所學歌曲的理解,同時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2.古詩詞欣賞、音樂欣賞與音樂旋法教學的結合古代詩詞的修辭手法與現代民歌中的旋律發展方法很多是相通的,如古詩詞中“頂針格”與民歌中的“魚咬尾”功能相通等。在教民歌時,可先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原詞及旋律,對比音樂作品與相關古詩詞作品,之后讓學生將所熟悉的與情緒相符的古詩詞填進旋律中,這既可加深學生對旋律的記憶,還可鞏固已學的文化知識,并加強學生的文化修養,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另外,在西方音樂中,也有“魚咬尾”等方式的類似旋律施展方法,可適當將其應用于教學當中。
二、《錦城春色》中音樂的旋律特征
自從進入到20世紀以來,旋律就已經成為廣大作曲家們最為關注的音樂構成要素,其擺脫了傳統旋律技法的束縛,尤其是由主題發展而來的旋律線條被漸漸地摒棄。而作為美國現代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伯恩斯坦也十分推崇創新的音樂旋律,并堅持站在音樂劇前沿,對傳統音樂旋律進行改編創新,從而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音樂旋律。音樂劇《錦城春色》中的音樂就對這一旋律特點進行了印證,其雖然在某些部分采用了傳統的音樂旋律,但只是為了體現出某種特定的音樂效果,以加劇音樂劇的矛盾沖突。多數情況下,該音樂劇中的音樂旋律都是采用的一種創新的旋律旋法,不受固定旋律模進方式的制約,完全依靠音樂劇作家的臨場發揮,是一種“開放式的旋律”。具體而言,音樂劇《錦城春色》中音樂的旋律特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多音樂主題旋律特征。在音樂劇《錦城春色》之中,由多種主題音樂材料動機結合而成的多音樂主題旋律是這部作品的主要旋律特征之一。在音樂劇情發展以及音樂素材的作用之下,多音樂主題旋律表現得十分明顯,每一個場景、每一首音樂中的主題旋律都呈現出了鮮明的特點,且多旋律之間的相互融合與作用有利于營造出一種濃烈的音樂氛圍。其二,音樂主題場景交織的旋律構成。在音樂劇《錦城春色》之中,主題旋律是隨著整體故事情節的發展而發展的,當不同的場景出現不同的故事以及故事主人公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同形態的旋律線條;而當先前的人物再次出現的時候,先前的旋律線條又會以相對應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形成前后呼應的音樂效果。在變化主題的時候,伯恩斯坦常常將上一個主題旋律作為該部分的引子,且這一部分的劇情故事都是在上一個主題旋律的映襯之下而完成的,整部音樂劇也因此而形成了不斷交織的主題旋律特征。如當男女主人公在舞池相依偎時,前段音樂完全是借鑒的上一場景《史前人類》中的主題旋律;當行進到蓋比《幻想中的康尼島》之時,又是采用了前段音樂《紐約,紐約》中的旋律素材。總之,這種環環相扣的主題場景交織的音樂旋律密切了各個場景、各首音樂之間的聯系,對整部音樂劇主題思想的傳達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幼兒音樂游戲設計中的重點
音樂游戲活動教學往往是音樂活動設計的核心,在對幼兒實行音樂游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科學地將音樂內容進行游戲化,發揮音樂游戲活動的優勢,做好幼兒的學前教育工作,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下面這兩種方法是我們必須掌握的。
1.在純游戲活動中要適當地加一些教育內容
幼兒時期的一些游戲都是幼兒自發的,這種游戲屬于純游戲,游戲的特點就是趣味性極強,很適合幼兒,而且這種游戲流傳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在純游戲的過程中適當地加一些教育的內容,是對幼兒進行間接的教育,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的發展。
2.在音樂游戲的設計中要適當地加一些故事情節
虛擬的動作或其他的一些角色也是相當好的這不僅能豐富幼兒的思想,發散幼兒的思維,而且在游戲的過程中,能提高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這種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也是近幾年比較火的,運用的范圍也是相對廣的,對幼兒未來的發展確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造成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失衡”的原因
在教育體制方面,雖然我們的教育方針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經常掛在口頭上,但是在教育考核中只是一考定終身。經過調查獲悉,有些農村小學雖然開設音樂課,但也常常被擠占。而對于這樣有名無實的課程,任課教師很是輕松,要么不上課,只讓學生上自習。問其原因,他們只有一種回答:由于學生課業繁重所以留出時間讓他們可以更好的學習。但從現在教育管理部門方面來看,在應試教育為主的大環境影響下,人們越來越輕視音樂這門藝術課,認為音樂可有可無,音樂課也可以不上。在他們的心里,只有升學考試的科目才是“主科”,對音樂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他們所遵循的就是教育教學的重心都圍著“主科”轉,因而才會出現在調查的學校48個教學班僅有2名專業音樂教師,由于不重視音樂教育,所以在教師的招聘、配備以及教師職稱、職務晉升和評優評先均向主科傾向,致使小學音樂教育師資力量嚴重缺乏。在學校教育管理方面,雖然表面上仍然提倡素質教育,但實質上仍是應試教育,一些農村學校為了體現實施素質教育的號召,利用雙休日給學生開設了特長班,例如:電子琴、舞蹈、書法等一些學生喜歡的項目。但由于學校硬件設施的少之又少,學生不能系統的從中學到什么,就只能抱著玩一玩的態度,大多數學生都帶著周內老師布置的作業,這種打著實施素質教育的旗號開設的藝術特長班就變成了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自習室。學校依然把片面追求升學率作為唯一目標,并把考試成績排名作為衡量教師工作業績的主要指標。音樂、美術仍不列入考試科目。不少教師為了晉職評優,爭奪名次,一心撲在正課上,兼職的其它“輔”課都被主科擠占,音樂也自然成了可有可無的“小三門”。音樂教師也成為主科教師輕視和學校管理者歧視的對象。因為沒有人愿意去那些偏遠的農村任教,就算配備了音樂教師但沒有鋼琴、電子琴、風琴等設施,使得教師無法上課,學校領導就會安排這些教師帶學生語文、數學、英語這些主課或是讓這些教師帶班主任,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音樂課被代替,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在家庭教育中,現在家長對孩子教育過程中,對音樂藝術教育存在著錯誤傾向。農村地區由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觀念的影響,有的家長不顧孩子興趣愛好,扼殺了孩子的童真、童趣,給孩子的心靈留下創傷,致使一些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一些家長只讓孩子埋頭學習“數、理、化”,把孩子的音樂天賦和喜好興趣視為不務正業。這都導致了農村孩子無法正確的接觸到音樂教育。
三、改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對策
(一)音樂教育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音樂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審美情趣,使人樹立崇高的審美理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樂藝術以婉轉的旋律、變幻無窮的節奏、豐富多彩的音色、醇厚明亮的和聲、巧妙精致的結構和特有的表現方式感動人的心靈,喚發人的激情,激勵人的斗志。對于培養人、塑造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及全社會應高度重視小學音樂教育,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正確處理“正課”和“小三門”的關系,使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正常有序的開展起來。
(二)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音樂教育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要通過積極健康的音樂教育,弘揚社會主義的真、善、美,傳承民族、民間音樂藝術,提高青少年音樂藝術素質,真正以中小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體現“育人為本”這一教育核心,為學生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活生存,學會做人做事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從教育法規和制度上確立音樂教育的地位
要從教育評價制度和考核管理體系中,制定中小學音樂教育量化考核指標,從思想上重視音樂課,把音樂教育科目作為必考內容,要與語文、數學等主科放在同等位置上,規定升級升學音樂科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和水平,這樣可以提高音樂教師地位,讓他們安心工作,鉆研業務、研究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形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動口、動手能力,讓校園重響歌聲,樂器聲,使學生切身感受音樂之美。
(四)創新音樂教育教學模式
改變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方式,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校內外文化活動和演唱比賽,組織“元旦”“五四”“六一”“國慶”等節日文藝匯演,班級聯歡活動、配樂詩朗誦等。同時,開展校園歌曲創作征集和民間音樂素材征集活動,真正把音樂教育教學同繼承和發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結合起來,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結合起來,同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結合起來,使中小學音樂教育邁上良性循環、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
(五)加強音樂教育設施的投入力度
音樂教學設施是提高音樂教育質量,實現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要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保證音樂教育的正常進行。現在一般農村學校,只要建一個音樂教室,一間舞蹈教室,一架風琴,一臺電子琴,一個五線譜示教板,再加上錄音機、電視機、VCD機、磁帶等,音樂、舞蹈課就可以正常進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解決農村小學音樂教師不足的問題
一是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更新觀念,像重視招聘數、理、化等專業教師一樣重視音樂教師,專門招考一批音樂專業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充實到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師資隊伍中。二是對有愛好、有特長的兼職音樂教師進行短期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和水平。還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培訓的形式,使有音樂藝術天賦和興趣愛好的本土高初中畢業生,通過定向專業培訓學習,回原籍任教,解決農村偏遠學校音樂教師不足的問題。
學生姓名:
系別:音樂系
專業:音樂學
指導教師:
年月日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音樂表演是音樂存在的活化機制,無論在任何音樂行為方式中,音樂表演都使整個音樂活動處于激活狀態。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紹、傳播、完善、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音樂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聲調聲覺的聲波運動,而是通過內在的情感動態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層心理體驗,賦予無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給人以人性的體驗。音樂表演的二度創造,就是通過表演者對音樂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賦予音響的動態結構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滿著豐富情態意味的音樂運動。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主要內容: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在表現方式上與非表演藝術很不相同。而音樂表演藝術則不同,他必須通過表演這個環節,才能把藝術作品傳達給欣賞者,實現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而音樂表演中根據藝術表現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對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揮之即去,達到揮灑自如、變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為音樂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實情感作為種子,同時它又是經過提煉,升華了的與音樂中的情感內涵融為一體的。應該說,只有這種藝術化了的情感,才是音樂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問題:
1、什么是音樂表演藝術及意義。
2、音樂的表現與精神性內涵。
3、音樂表演的二度創造本質——情感體驗。
4、音樂表演的情感體驗——投情。
5、音樂表演—賦予情感以生命。
6、音樂表演中審美情感的體驗。
7、對于音樂表演者的技巧與表現統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步驟:
1﹑大量閱讀古箏方面的文獻和著作;
2﹑找出有價值的課題;
3﹑依據論題精確尋找相關資料;
4﹑論文撰寫;
5﹑在老師的知道下進行修改;
6﹑定稿并準備論文答辯。
措施:
1﹑在圖書館和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文獻;
2﹑真理原有資料;
3﹑請教知道老師,與同學交流探討本論題。
進度安排:
1﹑XX年11月-12月初:查閱相關的資料;
2﹑XX年12月中旬:確定選題;
3﹑XX年12月底:寫開題報告并準備開題答辯;
4﹑XX年1月-3月:開始正文協作,完成初稿;
5﹑XX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XX年5月: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王次沼著:《音樂美學通論》人民音樂出版社
[2]修海平羅小平著:《音樂美學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
[3]蘇珊郎格:《情感與形式》中國社會出版社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2.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審美教育也是大學音樂教學中不能忽視的內容,這樣能讓學生更為全面地理解和欣賞音樂,讓學生感受到大學音樂的美,增強學生情感體驗,豐富學生閱歷,促進教學效果提升。影視音樂能有效地反映出喜怒哀樂等情緒,觀眾感情也會隨著劇情感情發生相應變化[1]。因而將這些內容滲入到教學過程中,學生情感也會發生相應變化,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情感體驗,提高藝術修養,促進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不斷提高。
3.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很多影視作品歌頌祖國,贊揚人們的勤勞和勇敢,能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大學音樂教學中要注重對這些內容的引入,將其合理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深入理解影視音樂的魅力。進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
4.塑造學生完美人格。大學音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技巧,還要塑造完美人格,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很多優秀影視作品具有這方面功能。通過引入影視作品主題曲、插曲,了解其歷史背景,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理解,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不僅能起到愉悅精神和身心的目的,還能提高學生鑒賞、表現、創造能力[2]。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情操,形成正確的是非曲直標準,有利于塑造學生完美人格。
二、影視音樂輔助大學音樂教學的應用對策
1.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進行視聽訓練。大學音樂教學中,視聽訓練是基礎性課程,通過視唱和音樂記憶來訓練學生的音樂感覺,培養學生音樂感悟能力。教學中從教材內容入手,往往會使教學變得枯燥無味,難以提高教學效果,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影視音樂在這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和特征,一般影視作品的片頭曲、片尾曲、插曲,學生都比較熟悉,將其合理引入視聽訓練教學中,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洪湖赤衛隊》插曲《洪湖水,浪打浪》等,都為學生所熟悉,并且作品抒情、上口、節奏平穩,是進行視聽訓練的優秀材料。同時由于學生對這些作品比較熟悉,因而不必過多考慮音準、節奏等內容,可以將學習重點放在識譜方面,能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學生識譜能力。同時影視作品音樂中具有多種節奏、旋律交匯,有利于促進訓練效果提升。例如,很多電影作品會采用“變奏曲式”這一音樂節奏,容易為學生所記住,并且該結構的主題、和聲具有較強邏輯性。影片《鋼琴師》采用“雙主題對位變奏”演奏這部作品,電影《夜宴》曲式結構也為“雙主題變奏”形式。這些作品都具有自身顯著特征,教學中合理采用這些內容有利于促進教學效果提升,提高視聽訓練實效性。
2.把握課堂教學節奏,提高鑒賞能力。“奏鳴曲式”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部分,它包含矛盾沖突因素、不同音樂形象等內容,是教學中不能忽視的內容。但是單純講解這部分內容往往比較困難,不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而利用影視音樂可以轉變這種情況,促進教學效果提升。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為《生活的顫音》《抹去吧,眼角的淚》《法國中尉的女人》等,都采用“奏鳴曲式”編寫方式,是教學中的優秀材料,進行節奏訓練時要重視這些內容應用。另外在古典音樂欣賞中,也可以利用影視音樂輔助作品教學,古典音樂表達方式多種多樣,交響樂是其中之一,這是教學中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影視作品利用交響樂配音,不僅能增強作品感染力,還能提高表現力,更好表達作品的中心思想[3]。例如,《命運交響曲》《最長的一天》等作品中,通過古典音樂的引入,提高作品感染力,促進教學效果提升,是教學中不能忽視的內容。今后在節奏教學中要重視影視作品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重視教學內容聯系,輔助鋼琴教學。大學音樂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喜歡某一作品,想親自彈奏給同學和老師聽,但不會編排,或者彈不出那種純正的感覺。為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從影視音樂入手,綜合采取有效對策,注重內容之間的聯系,促進教學效果提升。鋼琴音樂是大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學中要合理選擇這些內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鋼琴音樂教學效果。
4.綜合應用其它策略,提高教學效果。首先,做好影視作品選擇工作,作品要貼近時代需求,具有時代氣息,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影視音樂是綜合藝術,作品往往來源生活,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演員通過表演塑造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然后應用聲、光、影等手段,將這些內容搬上銀屏。其中音樂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完整的影視作品具有片頭曲、片尾曲、插曲,這些都是進行音樂教學的良好素材。它與作品人物形象塑造、中心主題表達有著密切聯系,并且與視覺形象融合,不僅加強對人物、感情的渲染,還增強電影作品藝術美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其次,為學生創設探索和創造空間。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個性,將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結合起來,增強學生對影視作品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探索和反思能力。讓學生在增強對作品感悟能力的前提下,進行創新和創造,促進教學效果提升[5]。最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綜合采取有效措施,為學生學習創設良好環境,讓學生在教學中更好學習相關知識,加深對影視作品理解,促進大學音樂教學效果提升。要為學生欣賞音樂創設良好氛圍,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音樂教學和影視欣賞巧妙結合起來,學生在欣賞中解決問題,加深對作品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1.通過影視音樂加強學生視聽訓練
很多大學音樂教學針對視聽訓練時,往往通過單一的教材內容進行,使學生對于音樂教學內容缺乏興趣,教學效率低下。這時就需要影視音樂的介入,合理利用影視音樂能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開發學生的思路。特別對于一些影視作品,其中的插曲便是影視音樂的典型代表,能夠吸引學生產生對作品的興趣,訓練學生的視聽能力。如電視劇《天路》中的主題曲《青藏高原》、電影《洪湖赤衛隊》中的插曲《洪湖水,浪打浪》、電視《日內戈醫生》的主題曲《伊人何方》、電視劇《紅樓夢》中的《葬花吟》等等,合理引入影視作品中的主題曲,插曲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產生濃厚興趣,還可以提升作品的感染力,渲染情境氛圍,表達作品中心主題的同時,訓練學生的視聽水平。
2.通過影視音樂提高音樂欣賞力
音樂欣賞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音樂欣賞可以提升學生各方面的音樂素養,感知力,想象力等等。深入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而這理解和感受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由感官欣賞逐漸深入理解,隨后發展成情感欣賞,最后提升到理性欣賞層面。同時,提升欣賞力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表達直觀,具體形象的音樂作品最適合學生在初級階段進行音樂欣賞,而大多數影視音樂都符合以上條件。所以說,影視音樂對提高音樂欣賞力的作用不可替代。
3.影視音樂對課程的導入作用
很多音樂教師在進行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每當教學歌曲的時候,直接開門見山對音樂作品進行講解教學,往往會發生學生上課無精打采,對音樂作品不感興趣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合理進行音樂課程的導入工作,增添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熱情,改善課堂效率。在音樂作品教學前,合理引入影視音樂,為主要教學內容做鋪墊,才是課程導入的核心方法。如在進行芭蕾舞劇音樂《天鵝湖》的教學中,先播放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學生感受歡快的音樂氛圍,同時熟悉西洋銅管樂器的不同音色,掌握韻律和節奏,感受和辨別獨奏與伴奏的各個層次。又如教學演唱《走進》時,可先播放《詩話》,通過對的描述,讓學生感受的獨特魅力和雪域風光,引誘學生進行聯想,勾起學生的興趣,使音樂作品內容深入人心,達到音樂教學最終目標。
首先,它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客觀地看待歷史或當下的各種音樂事像,去表面化和片面化,避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在專著《山西樂戶研究》中,項先生給學界提供了一種在宏觀把握下的微觀研究,歷時性與共時性相結合的研究,跨學科研究與集體性協同攻關研究等幾種方法相聯合的研究模式。這些全新的研究理念和方法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條更加有效的途徑,給后學以較大的開示。樂籍制度肇始于北魏,至清雍正元年解體,歷時一千數百年,其間必然形成體系化,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影響也必然是深遠的。但遺憾的是,以往乃至當代的史家對其的研究少之又少。《山西樂戶研究》通過對樂戶的源流、歷史分布、組織形式和文化形態、音樂文化特征以及樂戶對音樂文化傳統的貢獻等幾個方面的考證,揭示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大一統的封建樂籍制度背景下有序傳承的歷史脈絡。作者找到了這種制度化傳承的有效方式——輪值輪訓制,并對它進行了詳細的闡述。[2]而作者的獨到之處就在于綜合運用了社會學、民族音樂學、民俗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多學科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與剖析。
項先生曾多次在各種學術場合倡導,要高度重視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中這種嚴密的制度化的傳播方式。我們過去想當然地認為民間音樂是由勞動人民世世代代口傳心授傳承下來的,并且這種方式是自然的、無序的。其實不然,一千數百年的樂籍制度所形成的固定的傳承方式,例如宮廷教坊、府縣教坊、府州散樂、衙前樂營等等,才是我國傳統音樂傳承之主脈。這種傳承方式在清雍正元年被官方瓦解后,并沒有真正消失,又被民間音樂悄然接衍,在民間音樂文化中存活。因此,樂籍制度下的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好比浩瀚無際的民間音樂大海深處一股宏大的“暗流”。[3]
沿著這一理念,項先生繼續深鑿下去,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大量的研究論文,如《輪值輪訓制——中國傳統音樂主脈傳承之所在》(《中國音樂學》2001年第2期第11-20頁)、《論制度與傳統音樂文化的關系——兼論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研究》(《音樂研究》2004年第1期第18-29頁)、《北周滅佛‘后遺癥’——再論音聲供養與音聲法事的合一》(《文藝研究》2007年第10期第72-83頁)、《從<朝天子>管窺禮樂傳統的一致性存在》(《中國音樂》2008年第1期第33-42頁)、《關注明代王府的音樂文化》(《音樂研究》2008年第2期第40-52頁)、《傳統音樂的個案調查與宏觀把握——關于‘歷史的民族音樂學’》(《中國音樂》2008年第4期第1-7頁)、《小祀樂用教坊——明代吉禮用樂新類型(上、下)》(《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第25-35頁、第4期第55-76頁)等等,都屬于這方面的研究。然而,縱觀整個音樂學界,對于樂籍制度與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的研究仍剛剛起步,有待于更多學者參與進來,做更深入、系統的研究。
其次,有助于我們科學把握音樂小文化與中國傳統大文化之間相輔相成的血肉聯系,避免割裂事物的內在邏輯而孤立地看問題。例如,在中國傳統禮樂文化的研究中,既往的音樂史學家們往往多注重“樂”之形態——音樂本體,而忽略樂與禮之間的對應關系和功能作用。回過頭來,文史學者在談及傳統禮樂文化時又往往只關注“禮”的含義與范疇,而對于與“禮”相輔相成、相須為用的“樂”卻淺嘗輒止或干脆避而不談。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除了雙方學者的知識背景使然,還有一個深層次的緣由就是學者們的專業本位觀的影響。基于此,項先生提出一種從“制度、樂人與音樂本體相結合”的新的研究視角,使人們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以樂觀禮”,就是在這種學術理念下導引出來的次生概念。項先生認為,必須將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國家禮制(三禮五禮)與樂的對應、演化與等級關系搞清楚,研究才有意義。只有將國家典章制度下的禮樂樂隊組合、不同場合與不同禮制的關系搞清楚,才能夠真正理解禮樂文化的功能性內涵;只有將雅與俗、雅樂與禮樂的關系加以辨析,并明確各類禮樂的使用范圍,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地把禮樂籠統論之。
“以樂觀禮”,只有對禮中用樂的等級觀念有深層把握,明了同一種禮制,哪些等級能夠用樂?明了禮制本身的差異性,才能夠看清楚樂之于禮的嚴肅性和豐富性;只有對國家禮樂如何轉化為民間禮俗用樂的過程作出梳理,并對當下民間禮俗如何承載、接衍傳統意義上的國家禮樂作出合理判斷,才能夠對當下全國各地廣泛存在的傳統用樂形式、不同樂隊組合的內在聯系以及相當數量樂曲的屬性作出合理的解釋。對歷史上國家禮樂承載群體的整體把握是認知“以樂觀禮”的關鍵之一,南北朝以降樂籍制度的存在對于國家禮樂實施的作用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的。對上述問題均需鉤沉稽微、一一廓清,否則,這種論禮樂而混沌的狀況將永遠無法得到徹底的改觀。[4]
換言之,只有對封建禮制的功能與本質,禮與樂對應的內在意涵和互文關系[5]有正確的把握,才有可能建立起普遍聯系的理念,全面客觀地認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真面目,才能避免孤立地看待傳統音樂文化事像中的某一個案和音樂品種。
此外,在論及古代禮樂制度與各音樂形態的意涵與互通方面,項先生論述頗多,如《當下傳統音樂與民間禮俗的依附與共生現象》(《音樂研究》2005年第4期第5-11頁)、《禮樂•雅樂•鼓吹樂之辨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第3-12頁)、《中國音樂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第3-10頁)、《以<太常續考>為個案的吉禮雅樂解讀》(《黃鐘》2010年第3期第99-112頁)等,皆屬于這一學術論域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學術成果。
再次,有利于拓寬本學科的研究領域,夯實本學科的研究基礎,推動本學科的健康發展。一門學科欲獲得全面發展,需要有一個艱難的歷時性過程,需要幾代甚至幾十代學者的共同努力方能完成,期間肯定會面臨新舊觀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抉擇與揚棄。音樂學學科的發展,必須引入他學科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論,以更新和壯大自己的學術生命。
以音樂史學為例,楊蔭瀏先生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距今已逾半個多世紀了,近三十年來,我國音樂史學界無論在研究理念還是具體的方法論上都實現了根本性的更新,并取得了豐厚的研究成果。但是,問題隨之而來:當“傳統遭遇現代”,當原有的研究結論與新生的研究理念和成果PK,當傳統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已經無法把握愈來愈多的學術事像,無法對新生的學術難題[6]作出合理的闡釋時,我們該如何抉擇?正如項先生在《由音樂歷史分期引發的相關思考》一文(《音樂研究》2009年第4期第15-18頁)中指出的那樣,音樂史學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多學科視角的理念增強,從而導致了對本學科發展的重新審視,特別是考古學、文獻學、地理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等學科對音樂史學發展的貢獻尤甚。接著,作者談到關于“重寫音樂史”的話題,認為既有的音樂史學論域只是將音樂作為審美、欣賞的意義,而弱化了中國歷史上音樂既有的社會功能性和實用功能性的豐富內涵。如此則很難反映中國音樂在歷史語境下的整體樣貌,諸如音樂的存在方式、國家禮樂的上下貫通、民間對于國家禮制中吉禮理念與國家禮樂中禮儀用樂的重新組合與拼裝、在“為神奏樂”理念下相當古老的音樂形態可能近乎原樣承繼于當下。項先生建議從社會整體把握的視角,以國家禮制下的多功能性用樂為主線寫出一部中國音樂文化史——國家樂籍制度背景下的封建禮樂文化史。認為對樂籍制度和制度下群體承載的探研,應該成為一個相對長歷史時期音樂史學把握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