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3: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信息科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信息科學論文

篇(1)

針對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而言,測量成果是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數據源之一,測量學是采集和獲取地球空間定位數據,建立基礎地理信息庫的一門測繪類課程,[3]但目前大部分有關測繪綜合實習的教材都傾向于測繪類專業,沒有針對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教材,且教學大綱和內容具有滯后性。因此,在教材方面應針對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特點制定測繪綜合實習教學內容,著重強調對測量學理論知識的彌補與擴張,強調其與地理信息科學的對地觀測體系、遙感、信息科學等方面的密切結合,更好地為數字地球、智慧城市建設服務。

1.2測繪實踐實驗課時數偏少

隨著測繪科技的發展,新方法、新儀器都導致了教學內容的增加,從而導致本專業學生在有限的測繪實習課時內只能掌握基本儀器如水準儀、經緯儀的實戰操作而對全站儀等先進電子測量儀器僅限于認識層面,造成許多學生不會操作全站儀。需增加測繪綜合實習課時以便學生在充分了解水準儀、經緯儀的基本構造、原理的基礎上具有熟練的實際操作技能,此外還能讓學生有充分時間了解全站儀并熟練應用全站儀進行角度、高差等測量。

2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注重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及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實踐教學的成效,能更好地促進理論教學和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4]我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相關老師和領導非常重視企業平臺等在測繪實踐課程中的作用,積極與南方測繪、南通測繪院等企業建立校企聯合,以這些企業為依托建立測繪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以達到資源共享。這種校企聯合辦學的模式有效地解決了學校教學資源不足的缺點;同時在參觀中學習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通過測繪實例展示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現場講解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測繪綜合實習采取了相對自由的教學形式,在實踐教學方法上引入了引導式教學模式,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踐環節開始前,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確定實踐任務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老師主要是布置相關任務,介紹測繪工作流程和大致方法,講解工作要領和注意事項。具體的測繪工作由實習小組獨立完成,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在測繪實習過程中,指導老師進行現場指導并隨時對學生提問,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此外,為了避免團隊中個別學生的濫竽充數現象,在實踐中要求每個學生都會使用測量儀器并熟練了解各項技術標準,直到滿足技術要求為止,最終提交的實驗報告要求每人獨立完成。當測量結果誤差超限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應重測直到實驗數據滿足技術精度要求為止,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測量習慣。

3綜合實習成績評定方法的改革

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和考核可以很好地提高實踐教學的成效。測量學實驗課是認識測量儀器和鞏固理論知識的基礎,通常是根據實驗課時數與理論課時數的比例關系,確定實驗課的考核評分辦法確保每個學生具有單獨進行儀器操作的機會。測繪綜合實習主要過程是通過團隊協作完成相應實際任務,是對學生測量技能的提高階段,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8人左右。在實行新的教學考核方式以前,實習成績的評定往往是對每個小組進行整體打分,個人考核是由組長在小組內進行比較、權衡,這樣缺乏縱向的、組與組之間的比較,且組長往往顧及同學情誼平均分配成績,不能很好體現埋頭苦干同學的付出。為了改善這種平均主義的現象,實習考核改變了以前以實習小組為單位考核的辦法,考核對象細化到每位學生,按照其出勤、實習表現、分析測量誤差的能力表現等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考核。同時,考核成績與學生在測繪實習過程中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精神相結合,全面考核學生的測量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具體評價指標為:出勤占10%,主要反映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儀器操作能力、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繪圖能力考核占50%,該項考核指標是從學生的專業技能方面考慮;團結協作能力占20%,由小組組長和組員認定;實習報告占20%。學生的實習報告內容主要包括:實習技術總結和分析、實習心得體會和對實習及教學方式的意見與建議。考核機制的改革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實習的積極性,動手能力和專業興趣有了明顯提高,增強了專業素養。通過目前2011級學生專業實習的效果和反饋情況看,這種考核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鞏固了學生測量技能。

篇(2)

第一個原因就是計算機已由神秘事物變成一件“家用電器”,學生對計算機的新鮮感逐漸降低。總的來說,在二十一世紀之前,計算機通常還是昂貴的代名詞,往往學生在接觸信息技術學科以前幾乎沒使用過計算機,計算機對于學生來說還是一個令他們陌生,感到神秘的新鮮事物,學生對于學習計算機充滿了好奇心,那時的計算機課成為學生神往的一門課,條件雖差但學得很認真,課堂紀律好。但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算機走下“神壇”,在社會和家庭日益普及,學生對計算機的新鮮感逐漸降低,現在不少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學科之前已經玩了多年電腦,電腦用的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幼兒時期。按照人的認知原理,在計算機日漸普及的年代,“計算機”已不是他們頭腦中的新鮮事物,因此也不再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腦神經刺激源,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主觀能動性在無形中消失了,不少學生幾乎不聽信息技術學科的理論課,而去做其它學科作業、看課外書、聽MP3、做小動作等,只是等到上機課的時候才會向機房 “發起沖鋒”,但其主觀上是還去玩游戲、聊天、上網等等,信息技術課學科老師對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感到很是無奈。

其次就是教學內容重復單一,知識老化,跟不上時代步伐。當今的信息技術課,比較一下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教材,就可以發現教學內容幾乎是重復單一,知識老化,缺乏創新,還在重復地學習:計算機發展史、計算機組成、Window98、“文件的復制、移動、刪除、更名、建立文件夾”、Word97或Word 2000等,軟件版本和知識體例遠遠不能反映近一、兩年計算機的發展情況。教材再怎么不好也比沒有教材好,老師不能不用,但往往照本宣科,無奈地按教材內容授課,學生學得乏味。可以說,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是最是無奈的一件事了。現在試作如下比較:小學的信息技術課教學強調動手、淡化理論,小學生未知的東西較多,所以對信息技術課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初中的信息技術課,開始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都有要求,由于學生年齡不大,比較聽話,課堂紀律也不錯,也比較好按教材教學,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一些學校機房設備落后,教學效果其實是難以保證的。對于高中的信息技術課來說,高一新生的現狀基本上是這樣的:學生大多是見過或用過計算機,較多學生有上網或用電腦的經歷,計算機已不是他們心目中的新鮮事物,到了高一再來重復學習過去基本上學過、聽過的信息技術內容就比較反感,他們自認為只要能到機房上網就可以了,教材上的內容已經沒有多大的意思了。但事實上,往往他們對計算機知識是一知半解,也有很多誤解和無知,但卻自以為是,并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計算機操作習慣。由于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缺乏新穎性、時效性,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被學生認為是最沒有意思的東西,因而理論課也就成了 “沒有意思”的課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方法古板,死守教材,缺乏靈活性、創新性和時代性。我們信息技術教師不妨進行如下自我反思,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是這樣的一個現狀:教師常常對可引入教學的時代元素缺少挖掘,對教材內容缺乏推陳出新和全局安排,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你所教的東西到底對學生有什么用處,對于所教學生的總體情況和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和研究,教學就是被動地授課,課堂語言沒有誘導性設計,所講內容沒有發散性、延展性和反映計算機最新發展成果的時效性,甚至連教師自己授課的精力都不充沛。試想,這么枯燥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又怎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第四個原因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對信息技術學科重視不夠。一是對信息技術教師缺乏人文關懷和業績激勵機制及科研創新獎勵機制。學校未能出資鼓勵他們對學生開展興趣培養,未能支助他們指導學生參加計算機應用水平或技能的培訓、競賽,未能開展教師多媒體課件水平競技比賽,未能發揮計算機教師的專長向校園網提供為其他學科制作的公用課件和便于拿來就播的理化生實驗動畫元件和人文學科的音視頻合成動畫元素,未能建立起信息技術教師的業績競爭機制去激勵信息技術教師對業務進行科研和教學研究。二是不重視硬件投入,缺乏必要的資金用于設備維護和硬件升級。不少學校機房的現狀是:計算機數量不夠,配置落后(計算機機房設施往往比主流配置平均晚五年左右),計算機運行又慢又卡,硬件的投入應該引起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重視。現在頻頻出現上機課學生逃課的現象,有學生認為理論課沒意思,上機課機子(計算機)又不夠,就算有機子又不能流暢運行,操作快一點話就卡了。一些學生就干脆不去機房,呆在教室里干別的事,對信息技術課很是失望,覺得信息技術課可有可無。

信息技術學科應如何走出死胡同,如何讓信息技術課煥然一新?這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件大事,新時代的信息技術學科及教學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特征、采用什么方法呢?我們不妨嘗試作如下設想。

第一、從小學到高中的信息技術學科的教材有發展性、整體性、時效性,是經過總體

規劃形成的激發科學創新的認知體系。建議出版社至少每兩年對教材進行一次修訂,作一些新的增補和必要的刪除及勘誤。信息技術學科大致分為記憶理解類和手動操作類兩類知識。教材應對記憶理解類知識建立單獨的學習框題,但不同階段的教材的用語要符合不同階段的學生,力求準確無誤。比如:計算機應用?發展?組成、文件擴展名與文件類型、文件名通配符、同名文件相關知識、剪貼板作用與特點、算法設計、各個編程語句和函數的用法等,是理解認識類;有的直接記,有的要理解,教材的講解就不能含糊不周,應作到科學準確。手動操作類知識,如:鍵盤指法、鼠標操作、Windows窗口操作、文件操作、制作Word電子小報、電腦繪畫、編輯程序上機調試等,教材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以任務驅動方式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去完成同一任務,并對各項任務的基本的、常用的操作方法和操作過程進行必要的小結。電腦操作中常有一些沒寫入教材中的小技巧,教材也可以鼓勵學生查閱電腦報刊雜志或上網搜索,開展信息技術的探究性學習活動。第二、學校重視信息技術學科的地位,注意發揮信息技術教師的作用,保障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投入。學校不應只抓升學科目,而要實施素質教育,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發散性、時代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并鼓勵信息技術教師指導學生參加計算機水平技能培訓/競賽和信息教師開展計算機多媒體軟件/課件制作水平競賽,或給信息技術教研組一些有償的項目去做,如:維護校內計算機,開發一些校內實用軟件,幫助其它學科制作課件和動畫元件,建立校本資源庫等等,獎勵對學校有貢獻、創新有實績的信息技術教師。學校應改善信息技術教師的待遇,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他們主觀上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授課水平。

第三、信息技術教師自身提高了對信息技術課的認識,勇于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根據本人的研究,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如下三個要求:

1、精研專業,通備教材。這就是要不斷充實新的知識和技能,專業水平要與時俱進,不吃老本,要對教材拉通備課,抓住教材知識體系,看到教材的優點與不足,對教材講述的不完善、落后和疏漏進行合理地修訂和增補。

2、分析學生,了解學生,根據情況設計教學。搞清楚什么是學生普遍知道的?什么是一知半解的?什么是第一次接觸的?等等。教師只需問一問,學生普遍知道的就由學生完整地講出來,教師用重復學生的話來表示知識點通過,比如鼠標的操作。學生一知半解但認識不清的,一種就是多讓學生來談,也許將多個學生的認識和觀點歸納起來就完整了,比如改變窗口大小的操作,復制文件的操作。另一種就是學生經多次還言而不清、言而不盡的由教師就把這個“秘密”公布出來,提醒學生要搞清楚,比如,文件擴展名有關知識及重要性(Windows系統為什么要默認隱藏已知類型文件擴展名等)。對于學生第一次要接觸的知識,教師要學會從其它學科或生活中發現學習素材或知識基礎。比如: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為什么要學它,有什么好處,可從數學中找一些指數函數、數列等經典習題來引入,并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解決它。如:高斯的神算、病毒的繁殖、印度國王的棋盤、趣味作圖等等。

3、豐富教學語言,創建情境教學,打造“活”的信息課堂。“情境教學”本是英語情境會話教學的簡稱,但我認為,信息技術學科也必須借鑒英語的情境教學方法,努力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信息技術學科必備知識的學習情境與氛圍,全力打造靈動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讓課堂活起來。下面以事例對比說明我的這個思想。

比如,以文件復制的教學為例,我們來對比分析一下傳統教學與情境教學的區別。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學習的內容是文件的復制,這是必考的內容,大家要認真去學哈,那么什么是文件的復制呢?或者文件復制的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來看,教材上這樣說的……”。“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文件復制的方法,文件復制的方法大致有菜單法、工具按鈕法、鼠標右鍵快捷菜單法、快捷鍵法和鼠標拖動法(還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寫操作方法分類),我們將分別學習。現在先來學習菜單法,請大家認真聽,作好筆記……”——這就是傳統教學模式,看似沒有什么錯誤,內容到位,態度也很認真,但其實是有問題的,該教學沒有創設教學情境,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根本沒有興趣聽下去。

篇(3)

2微課在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中的作用

2.1帶動學生自主學習

微課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內容充實、簡單易懂,是十分宜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三步。首先是學生通過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熟悉教學內容,發現重點難點,再在課堂中提出來。其次是課后答疑,對于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弄懂或是掌握的知識點,可以在課后通過回顧微課的方式,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記憶。最后是拓展學生學習范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真實喜好和想要了解的相關知識,自主選擇相關的微課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不僅彌補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也拓寬了學生的眼界。例如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微課資源,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后讓學生提出疑難點,教師再進行重點講解。然后再回過頭來對照微課教學資源,加深學生對疑難點的理解記憶。

2.2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微課教學可以和課堂教學同時展開,兩者互相彌補,互相支持,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教學課堂。微課制作方式簡單,容易分享,可以建成微課教學資源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先用微課資源進行簡單的知識點展示,然后立足于這些知識點,深入開來展開課堂教學。例如,中職計算機發展歷史講授時,教師可以預先通過微課,播放一些計算機從早期到現在的發展視頻等。然后再讓學生發表自己在觀看視頻后的感受,闡述一下現在計算機對學生生活的影響。如此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計算發展歷史有直觀的認識,更可以讓學生明白計算機發展對人們生活的改變,從而讓學生重視計算機這門課程的學習。除此之外,微課還可用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理論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搜集微課資源,向學生展示課本上所不具有但又與課本內容相關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充滿興趣,更可以通過微課資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3用于職業教學實踐

中職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較強的實踐性,除了一般的文化課之外,很多課程與職業教育息息相關,這些實踐活動都可以運用微課來進行方案說明或是規則制定。比如,要舉辦一次職業技能比賽,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比賽參賽規則、比賽流程、評選方式等傳達給學生,還可以利用計算機課上學到的技術,制作一些往屆比賽的精彩畫面或是優秀作品,激發學生參與。在比賽過程中,可以通過微課及時顯示比賽進程。對于最后獲獎的作品,更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全方位展示。比賽結束后,還可以通過微課總結比賽的經驗,記錄比賽的精彩瞬間,再將其作為微課教學資源,以備再次使用。

篇(4)

學習方式較之于學習方法是更為上位的東西,二者類似戰略與戰術的關系:學習方式相對穩定,學習方法相對靈活,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系,而且涉及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所以,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發展更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單一、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影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推進的一大障礙。試想,如果一個在學校中度過9年或12年學習生活的孩子,整天處于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之中,對于所學的內容總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們怎么能夠想像和指望他會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夠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能夠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設者?

轉變學習方式究競意味著什么?

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這是學習觀的根本變革,學習不是一種異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種發自內在的精神解放運動。基于此,本次課程改革提倡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

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般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傳統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與掌握,冷落和忽視發現與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使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接受書本知識(死記硬背書本知識即為典型),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態,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因此成為本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

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換句話說,要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由此可見,轉變學習方式實質上是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培養模式的變革。

二、現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轉變學習方式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從傳統學習方式轉向現代學習方式。但是現代學習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體的方式或幾種方式的總和,從本質上講,現代學習方式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性發展為目的,由許多具體方式構成的多維度、具有不同層次結構的開放系統。認識和把握現代學習方式的本質特征是我們創造性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的重要保證。

一、主動性

主動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對應于傳統學習方式的被動性,二者在學生的具體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和要我學。我要學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要我學則是基于外在的誘因和強制。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興趣。興趣有直接或間接之分,直接興趣指向過程本身,間接興趣指向活動結果。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情況就大相徑庭了,“強扭的瓜不甜”,學生在逼迫的狀態下被動地學習,學習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習責任。學習是誰的事情,誰應當對學習承擔責任?教師當然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但是如果學生自己意識不到學習的責任,不能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系起來,這種學習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學習。只有當學習的責任真正地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學生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生的學習才是一種真正的有意義的學習。

二、獨立性

獨立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對應于傳統學習方式的依賴性。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么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和顯在的獨立學習能力,不僅如此,每個學生同時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都有一種表現自己獨立學習能力的欲望,他們在學校的整個學習過程也就是一個爭取獨立和日益獨立的過程。低估、漠視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忽視、壓制學生的獨立要求,從而導致學生獨立性的不斷喪失,這是傳統教學的根本弊端。本次教學改革要求我們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值得強調的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對待學生的獨立性和獨立學習,還要有一種動態發展的觀點,從教與學的關系來說,整個教學過程是個“從教到學”的轉化過程,也即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隨著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增長和提高,教師的作用在量上也就發生了相反的變化,最后是學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獨立。

三、獨特性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其獨持個性的體現。實際上,有效的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的,沒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統一方式,對某個學生是有效的方式,對他人卻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論所指出的,每個人的智慧類型不一樣,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勢、學習風格也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具體學習方式是不同的。這意味著我們提倡轉變學習方式,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獨特性因此成為現代學習方式的重要特征。獨特性同時也意味著差異性,學生的學習客觀上存在著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準備以及學習能力傾向不同,決定了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內容和任務的學習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時間及所需要的幫助不同。傳統教學忽視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要求所有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運用同樣的學習條件,以同樣的學習速度掌握同樣的學習內容,并要求達到同樣的學習水平和質量。這種“一刀切”“一鍋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學生的學習不是從自己現有的基礎出發,結果導致有些學生“吃不飽”,有些學生“吃不了”,有些學生根本不知從何“入口”。現代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差異,并把它視為一種亟待開發和利用的教育教學資源,努力實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和教師指導的針對性。

四、體驗性

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和意識。體驗使學習進入生命領域,因為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僅僅屬于認知、理性范疇,它已擴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領域,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它表現為:第一,強調身體性參與。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中命活力,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基于此,本次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生參與,強調“活動”,強調“操作”,強調“實踐”,強調“考察”,強調“調查”,強調“探究”,強調“經歷”。第二,重視直接經驗。重視直接經驗,從課程上講,就是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尊重“兒童文化”,發掘“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從教學角度講,就是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從學習角度來說,就是要把直接經驗的改造、發展作為學習的重要目的,間接經驗要整合、轉化為兒童的直接經驗,成為兒童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否則,就會失去其教育意義和發展人的價值。

篇(5)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每一節數學課上,教師都需要抓住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就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與教學需要,使靜態的書本知識通過課件動態化得展示出來,直觀生動地顯示文字和圖形的變化,能夠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心理,使教與學之間互動更加緊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在教學生認識角度的時候,由于小學生沒有形成一定的空間觀念,很難理解角的意思以及掌握角的畫法。而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先使一個亮點顯示在屏幕上,然后用不同的顏色從這個點引出兩條線,并且使這個亮點和兩條射線處于閃爍狀態,這樣就能使學生再看到之后,馬上明白角是如何形成的。分別閃爍亮點與兩條射線,有助于學生認識角的組成與各部分的名稱。將一條邊固定而另一條邊移動,就能形成不同大小的角度,這樣就能很容易得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是與兩條邊的叉開程度有關的,而跟兩條邊的長短是沒有任何關系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動態演示,將以往靜止的畫面變得活動起來,就能非常輕松地突破一些教學難點,并且能夠明顯地壓縮教學時間,大大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和效果。

3、現代信息教學手段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恰當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能夠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的互動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給學生出一道題目,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每一組的學生圍繞問題自己解答,并將解答情況做成課件在課堂上展示,并組織各組學生互相交流探討,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這樣也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凸現出來。在選取內容時需要多下一些工夫,盡量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題目,激起學生探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學習網站,通過網絡學習來拓寬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等,使他們能夠運用并善于運用新方法去自覺學習和探索,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4、聲情并茂的課堂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開發小學生的潛能。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數學概念很多,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就能幫助學生很好的進行理解。

篇(6)

[正文]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沐浴著新課程的陽光,我們“豁然開朗”:教師不是“救世主”,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并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于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一、     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造”。

篇(7)

當前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形勢下,如何在信息技術教育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計算機教育的重要課題。可以從基礎性,實用性、擴展性和自主性四個方面進行考慮。也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動性,體現創新精神;有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

(一)課堂教學的基礎性

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是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學科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目前計算機在城市里有了一定范圍的普及,但是小學生真正有接觸過的,畢竟還是少數,所以不能一上來就讓學生看那些生硬的名詞術語,這會讓學生敬而遠之,也就談不上教學效果了。如在學習運用"畫圖"程序繪畫時,需要設置前景色和背景色,這兩個詞學生不容易聽懂,我是這樣來說的:"我們畫圖時要用到筆和紙,用電腦畫圖時也一樣,要選好筆(前景)和紙(背景)的顏色……。"又如在介紹文件名時,學生經常分不清什么是基本名什么是擴展名,我用一個很簡單的比喻就可以解決了,"文件的名字就像我們的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擴展名就像人的姓,用以區分各類的文件。"這樣,適當地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興趣,而且能達到幫助記憶和理解的目的,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又如在認識電腦時,我讓學生學會辨別計算機的四大件(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并學會開啟和關閉電腦的步驟,隨后讓學生進入Windows,讓學生操作鼠標,讓他們打開畫圖工具,寫字板工具,甚至進入電腦自帶的游戲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當然要建立在安全的系統保護下),通過這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低年級的學生對于畫圖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在教授完"畫圖"的基本操作后,為了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里和想象力,我并不是讓學生按照書上的圖片進行繪畫,而是給學生一個題目或是一樣事物讓學生自己創作、發揮。比如,我讓學生在"畫圖"程序中畫上自己的姓名。因為漢字是象形文字,每個文字的組成都有一定的含義,每個文字都可以完成一幅漂亮的圖畫。例如:"林"字,是由兩個木字組成的,有的學生把一豎畫成樹干,一橫畫做彎彎樹枝,然后在下面加上兩片樹葉,就成了一個"木"字,復制一下就成了一個"林"字。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可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從教學實踐中,我們意識到,信息技術教育中也包含了其他學科的知識,這要求任課教師除了掌握本科知識外,還要掌握一定的相關學科知識,綜合運用,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把深奧的計算機知識轉化為小學生所能接受的內容。

(二)課堂教學的實用性

文字編輯軟件的應用在小學教學中還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陷。例如漢字的錄入,漢字不像西方文字,不能直接的用鍵盤輸入,而是把漢字轉換成字母或者數字表示的代碼,在將代碼送入計算機識別,是一種間接輸入的方法。現在要求小學生背誦某種與小學語文教學規范相悖的漢字編碼規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在小學進行漢字輸入的教學,其目的不在學習某種漢字編碼方案,而是學習打字技能,輔助和促進語文教學。所以"智能ABC輸入法"和"全拼輸入法"應是小學生首選的基本輸入法,它可以幫助小學生學習和鞏固漢語拼音,提高識字率。由于拼音輸入法存在不認識的字就無法輸入這一缺陷,所以應該輔助以其他的輸入方法,例如"微軟拼音輸入法"中就帶有手寫輸入的功能,可以幫助小學生對不認識的字進行輸入。而其他對小學生語文學習可能產生誤導的編碼都應該堅決屏棄。鼓舞、指導學生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運用工具體現自我價值,我還結合一些節日進行電腦賀卡的設計。在圖文混合排版技術、豐富多彩的電腦繪圖、強大的功能和簡單的操作下,優秀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層出不窮。把優秀的作品打印給學生本人,還有利于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興趣。有的學生還利用課余時間制作小報,更多的同學則學會了運用電腦作為寫作、閱讀、認識世界的工具,為自己快速、高效的學習增添一個新的途徑。在Windows環境下大多數軟件的界面和使用方法都相近,例如"記事本"和"畫圖"程序的區別在于"畫圖"程序多一個工具箱和一個顏料盒,當把這工具箱和顏料盒隱藏起來后,就和"記事本"一模一樣了。當學生看到這樣的演示后,不但可以容易地掌握"畫圖",還可以舉一反三,達到知識的遷移,為以后學習其他軟件打下基礎,提高學習的能力,這也正是信息技術教育追求的目標。

因此,我認為,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創造條件。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因此實用性應擺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課堂教學的擴展性

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還要注意知識的擴展性,雖然主體是基礎教育,但是計算機也是一門活動課程。一些對計算機知識具有濃厚興趣的同學,非常渴望真正的去控制電腦。而簡單的程序設計語言是小學生初步認識計算機世界奧秘的重要途徑。

Logo語言的設計者之一的基爾代爾教授,在開發程序的想法是:希望Logo語言能帶給小朋友們嚴密的計算思維和有趣的學習體驗。Logo語言既是一種程序,也是一種玩具,它能用直觀的運動來體現編程的結果,讓我們在游戲中進行思考,在趣味中學習。在歐美等國家Logo語言在小學計算機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為,Logo語言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這對于一些喜歡數學的同學來說,Logo語言對其綜合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從程序設計的角度看,學習簡單的程序設計語言可以為學生今后學習其他高級程序鋪設道路。因此,我們在教學Logo語言時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以學習一種"玩具"為出發點,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我校的電腦興趣小組,在完成基礎教育的前提下,根據自愿的原則,吸收部分對電腦有濃厚興趣的同學,進行Logo語言教學的試驗,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篇(8)

知識的學習離不開科學方法,新課程理念下的探究性化學實驗,在新教材中有許多內容的呈現凸顯科學方法.例如,魯科版教材必修一在剛開始學習高中化學時,就研究金屬鈉和氯氣的性質為載體,專門學習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又如,在《有機化學基礎》選修模塊中,設置“有機合成”課題.一方面是將學過的典型有機化合物知識進行梳理、整合和應用;另一方面以這些知識為載體,總結出有機合成的一般方法和原則.為此設計了如下探究性教學實驗.

再如:設計以乙烯為基礎原料,最終合成目標產物———乙二酸乙二酯.學生動手利用球棍模型模擬:由乙烯生成鹵代烴,再轉化為乙二醇、乙二酸等中間產物,最終合成目標產物乙二酸乙二酯.通過這個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了“正向合成法”.在此基礎上又提出新的任務,讓學生討論:要合成乙二酸乙二酯需要經過哪些步驟?有哪些中間產物?基礎原料是什么?經過知識遷移,通過演繹推理很容易得出正確答案.這個實例,又讓學生體驗到了“逆向合成法”.之后再引導學生結合這兩個合成的實例,分析在實現有機物的轉化時,主要關鍵是增長或縮短了分子中的碳骨架,或者是引入、轉化了官能團.隨后采用逆向合成法推斷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原料和中間產物.由此再引出如何優選反應路線的問題,總結出有機合成的原則.

在上面結合實例分析和總結有機合成的方法和原則時,多次運用了比較、類比、歸納、演繹及模型法等多種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魯科版《有機化學基礎》教材作為課程標準向教學實施轉化的媒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有機合成任務,對有機反應有更為深入的認識,教材在“有機合成的關鍵———碳骨架的建構和官能團的引入”這一部分專門設計了“交流研討”“觀察思考”“遷移應用”等活動欄目,幫助學生樹立和歸納在前面所學的各種具體的有機化學反應,從而為學生能夠順利學習“有機合成設計”奠定必要的基礎.

對探究性化學實驗教學的建議

1.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

在上述探究性教學實驗中,以實驗素材為載體,將相關知識內容設計成一系列具有相互聯系和邏輯關系的問題,創設多層面、多維度的問題情境,誘發學生不斷思考,喚起求知欲望,引導學生主動自發進行探究性學習.

2.倡導交流與合作,深化實驗探究.

篇(9)

在實驗室中,先進行教學內容的現場實驗,通過實驗來驗證教學內容,從視覺與聽覺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進行深入的理論學習,最后讓學生動手進行范例驗證。這時,要求老師進行現場試驗指導,解答學生的疑問。

通過這種互動式與試驗驗證式的教學方法,既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興趣與動手能力,同時也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單一的被動學習轉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教學相長的學習氛圍,自然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實際的工程知識與技能穿插在其中,活學活用,讓學生的基本技能在不斷反復使用的過程中達到熟能生巧。如講電阻元件時,先講電阻的基本特性,再列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實例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然后講歐姆定律的含義與使用條件,最后以實例講解電阻功率的計算。那么在實際生產與生活中,如何判斷一個電阻的大小?從而引出如何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值的問題。

教師通過邊使用邊講解萬用表測量電阻值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示范完后,讓學生按照萬用表的使用說明書進行一次電阻值的測量,教師在旁邊現場指導。另外,教師還要注意作業試驗效果分析,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同時,也有利于老師根據學生所掌握知識的不同程度,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

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變,成績考核采用綜合考核的方式。期末考試分為實做與筆試兩部分進行。平時作業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20%,實驗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40%,期末筆試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40%。這種考核方式實現了對學生的全面考核,提高了學生的試驗水平,強化了學生的基本技能。

篇(10)

二、信息技術與科學課教學整合,使教學內容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模擬多種多樣的社會自然環境和生活場景,形成一種情境場,學生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運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超越時空,認識到許多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接觸到的、包羅萬象的知識和現象,如教學觀察蝸牛這篇課文時,老師不但讓學生掌握課文中的知識,更應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電子白板上,讓蝸牛像人一樣介紹自己的特點,學生仿佛處在童話世界,整個課堂教學變得活躍起來,學生通過觀察、聽覺、感覺等多角度進行感受,自然地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可以感受大自然神奇,可以讓學生輕松掌握了學習內容,又讓體現了科學與語文的聯系,體現科學的綜合性。在教學中,還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展示兩種圖片進行對比。

三、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因材施教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因人而異是有差別的,教材的編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無法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新課程理念要求,不能放棄每一位學生,所以教師應考慮要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教學各種各樣的聲音時,我讓學生在預習時,通過網絡搜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聲音,概括一下大體有幾種,并做好記錄,學生找到了大量資料,有的對小鳥的叫聲感興趣,有的對海浪的聲音感興趣,有的對火山噴發的聲音感興趣。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發展。利用電腦播放科學小故事,匯報時讓學生自由匯報,展示自己的才華,對表現好的進行鼓勵。為學生樹立一個真正的探究習慣的榜樣。在做實驗時,填好實驗報告單,把學生的實驗報告單展示在屏幕上,讓學生觀察不同的自我。

上一篇: 藥學實習總結 下一篇: 文化創新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新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韩无线码 | 亚洲精品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