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人類課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2: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化學人類課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化學人類課程論文

篇(1)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它的核心內涵是在反應過程和化工生產中,盡量減少或徹底消除使用和產生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物質。

化學教育尤其大學化學教育是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醫學類職業是與人類生死、健康休戚相關的事業,保障人類健康離不開藥物,藥物合成又離不開化學,而化學工業的發展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如何在這三者之間構建和諧,綠色化學是唯一出路。綠色化學不應是一門獨立學科,而應是一種指導思想,是人們應該傾力追求的目標[1]。作為大學化學教師,我們首先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將綠色化學教育滲透到教學工作中去,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讓學生樹立起綠色化學意識,培養出具有綠色化學意識的一代新人[2]。綠色化學成為醫用基礎化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給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1.提高自身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能力和專業水平。

綠色化學是化學科學與物理、生物、材料及信息等科學結合的產物,是化學科學的發展與進步。因此教學人員不但需要具備化學基礎知識、理論和技能,還要系統地學習關于綠色化學的理論知識,了解有關綠色化學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

2.改革實驗方式,避免實驗污染物產生。

化學實驗中總有氣體、液體或固體產物的生成,或多或少地會產生有害或有毒的實驗廢棄物。筆者所在的安徽三聯學院醫用基礎化學課程針對的是文理兼收的醫藥營銷專業學生,他們畢業后從事藥物開發、合成的可能性很小,進行化學實驗實際意義不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取消了實驗操作環節。對于個別必要的實驗,借助網絡,利用錄像、多媒體課件、Flas、計算機虛擬實驗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演示,避免了化學污染物的產生。

3.針對職業需要,整合醫用基礎化學知識結構,添加綠色化學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選用了張法浩主編的《醫用基礎化學》,該教材包含了無機、分析及有機化學的內容。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根據專業的特點及教育部對高職學生理論知識“夠用為度”的原則,我院該課程總學時只有72節,比過去減少了二分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做出調整,以適應新世紀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3]。要更多地將醫藥營銷工作中實際需要的知識融入教學過程,摒棄那些不重要又晦澀難懂的知識,使醫用基礎化學真正成為理論的基石。現行教材內容與職業缺乏緊密聯系,忽視了與實際的聯系,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筆者對課程進行了重新整合,刪減和壓縮了教材中電解質溶液、酸堿滴定法、配位化合物、分光光度分析法、分子軌道理論等章節內容。將壓縮的理論和實驗課時用以補充綠色化學內容[4][5],多元化、多層次、多角度地向學生揭示、展現綠色化學與基礎化學的緊密聯系。對晦澀難懂的內容以教師精講為主;常識性的內容由學生講解;與生活息息相關相關的內容設計題目,讓學生發表見解、分組討論或辯論,然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這樣既突出了重點、難點,又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

4.學生應用化學知識、原理,結合綠色化學,撰寫科技小論文

作業是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延伸。除了布置教材習題外,為讓學生更深入更主動地將綠色化學的理念滲透到傳統化學學習中,在課程結束前,筆者布置學生選擇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選題,通過探究和調查,查找相關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分析、解釋、評價、調查、討論、研究,寫出科技小論文。從對連續三屆學生提交的論文情況看,由于平時的教學中始終貫穿了“綠色”這個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主題,學生興趣濃厚、選題廣泛、立意明確,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解決,學生始終是決策者、行動者。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去關心環境及環境問題,更深刻地理解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認識到他們的態度、行為和決定將對現在和未來的全球環境、整個社會產生影響,激發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5.改革教學方式及成績評定方式。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教學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五年的教學中,筆者經歷了傳統教學――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這一教學手段改革過程。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教學,無論信息量還是教學效果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完整的教學過程應該包括成績的評定,考試方法的創新是教學改革不可缺少的環節。從2005級開始,課程成績的評定項目包括:平時成績20分,科技論文40分,理論考試40分。前兩項是基本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占總分60%,比重超過了理論知識的考核,既有利于調動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的積極性,又促進了教改的不斷推進和完善。

筆者經過幾年嘗試性地將綠色化學融入到醫用基礎化學的教學探索,逐漸實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中及時滲透綠色化學方面的知識,適當地加深和思維拓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綠色化學教育,成為有綠色化學理念的新一代高職大學生,是時代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馬莉,冉嗚.綠色化學的提出與發展.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9,(6).

[2]何樹華,田開江.大學化學專業應加強綠色化學教育.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0,18,(5)

篇(2)

人文精神是哲學體系中的一種重要精神,它既代表了人類追求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也體現了維護和關切理想的人格。因此,倡導人文精神不僅順應當代社會發展的潮流,而且對高等化學實驗教育的改革也有積極作用。表現在:

(一)人文精神有助于培養高校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的人文素養。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中在注重學生化學實驗綜合技能培養和訓練的同時,加強人文精神的滲透,是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化學人才的要求。但目前實驗教學的模式仍然沿襲了傳統的注入式模式,每個學生實驗的相關信息如實驗目的、原理、儀器、藥品、步驟,甚至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都在教材中詳細地列出來了,學生只需機械重復,“照單抓藥”,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也就是說,目前的高校化學實驗教材設計使得學生在實驗中的主動參與度不夠,對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的綜合設計體現不夠,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難以體現化學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相互交叉的特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實驗設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限。如果在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學習精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教學中,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習效果應該優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因此,良好的人文修養可使高校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經常進行兩種思維方式的交差、互補訓練,形成全面的知識結構。

(二)在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可以培育大學生們的民族責任感,鍛煉其形象思維能力和學會如何做人,為其在社會上立足,為社會做貢獻打下堅實的精神基礎。作為今后國家建設的主力軍,當代大學生如果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怎么談得上對國家、對民族有感情、有責任心呢?又將如何為國家、為民族服務和獻身呢?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楊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博士畢業生在論文答辯前,必須能背誦《論語》和《老子》,否則就不能參加博士論文答辯。

(三)人文精神能為高校化學實驗教學提供正確的導向。高校化學實驗教學本身并不包含價值判斷,因此需要人文精神為其導航,明確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和價值取向。高校的化學實驗教學不能只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還應在實驗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只注重化學實驗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人文精神運用到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手把手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創造力的開發將是大有裨益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人文精神貫穿于化學實驗教學中,能有效保證化學實驗教學工作和諧、有序、健康地進行。為了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構建現代化化學實驗教學創新平臺體系勢在必行。創新平臺的創立應著重以訓練基本實驗操作能力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中心,樹立創新教育的理念。在傳授學生實驗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科學思維,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因此,我們要結合化學實驗教學實際,整合與優化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專業實驗課程體系,使化學實驗教學進一步規范化、系列化、規模化,不斷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個學科門類相互融合程度加大,因此,在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中,需要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科技人才,不但具有嫻熟的實驗技能,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應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具備全面的知識結構。近年來,為適應社會發展對化學人才的要求,高校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已在悄然進行。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將化學理論運用于化學實驗、加深對化學理論感性認識的好辦法,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在實驗教學中,高校化學教師應精心設計實驗教學的過程,將人文精神滲透其中,通過多種渠道、多個環節、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積極觀察多變的化學現象,主動分析和探究化學問題,并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讓學生自主設計和完成實驗內容,形成穩定的學習動機。在高校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從如下幾方面滲透人文精神:

(一)恰當地運用教具、實驗、模型、化學常識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針對教材中各章節的教學內容特點,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方法、手段,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篇(3)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8(c)-123-02

高等護生人文素質培養是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醫學人文精神與醫學科學精神融合是社會化醫學行為的必然要求。醫學職業道德教育是醫學人文精神在醫療護理活動中的具體體現,這種教育應貫穿于整個醫學教育的始終, 在整個醫學教育中,人文素質的培養教育對護理學院學生至關重要。

1提出問題的依據

當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面臨空前的機遇和挑戰,加強人文素質培養,推進醫學生的全面發展已成為高等醫學院校的共同目標。現代醫學科技發展的深度、廣度、交叉度、轉化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對我們如何應對挑戰,給醫學生構造一個什么樣的知識平臺,提出了一個既重要又緊迫的課題。 國家“十一五”規劃發展戰略已經明確,將生命科學作為優先、重點發展的專業領域。而醫學是生命科學主要的研究和服務領域,所以醫學和生命科學都面臨著范圍與結構的調整,其包含的范圍更廣,醫學向其他學科滲透及其他學科向醫學滲透的趨向愈發明顯,邊界更加模糊。因此對高等醫學教育的定位和范圍、結構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的重要的課題。 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十一五規劃”和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需要以及從人才培養的學科范圍、產業結構調整及國家經濟的發展等諸方面,也均對我們高等醫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醫患、護患關系緊張, 醫療糾紛增多,醫患、護患沖突時有發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醫學教育中忽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現代醫學要求醫學生不僅要懂得生物醫療護理知識,也必須掌握更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必須讓每名醫學生懂得,要做一個好醫生、好護士,首先要做一個好人。而在現實的醫學教育中,仍然存在著重視醫療、護理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授、培養;忽視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學知識技能的傳授、培養的傾向,部分醫學院校的畢業生只能憑借建立在生物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學科的理論和技術之上的醫療、護理理論、技術認識疾病,進行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疾病。而忽視疾病的發生、發展的心理、社會原因;不能自覺地應用預防、診斷、治療、護理疾病的心理、社會手段;只見疾病,忽視患病的人;只重視人的生物學屬性,忽視人的社會屬性。這種情況有悖于當代醫學發展趨勢。

高等護理教育要跟上時代的要求,必須加強人文素質培養。要將人文精神融入于整個護理教育之中。必須打破原有的醫療護理教育理念和模式,建立起與社會發展和市場競爭同步的教育理念,在醫學各專業課中大膽地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只有自覺地把醫學科學精神內蘊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更富有清晰性、準確性,才能更好地指導人類的醫療護理實踐。

2高等護生人文素質現狀

2.1對高等護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在現實的高等醫學教育、特別是高等護理教育中,存在著重視屬于自然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能范疇的醫學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授、培養;忽視社會科學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學知識技能的傳授、培養,教學計劃、學時時數、課程安排、甚至上課時間多安排在下午等等。致使有的學生偏科嚴重,重視醫療專業基礎理論課的學習,不愿意上有關的政治理論課、社會科學等課程,由于受社會大環境不良影響,還有的學生對未來產生疑惑,精神生活空虛,生活品位較低,相信迷信。有的則沉迷網吧,流連在虛幻的世界中,甚至出現網上犯罪。有的則追求享樂性、刺激性的消遣,缺乏社會責任感。這種情況有悖于當代醫學發展趨勢,這與我國高等醫學院校在前期的教學改革,大力推進技術層教育的同時,對醫學生、特別是護理學院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環節薄弱或欠缺有重要關系。

2.2政治理論學習淡漠,缺乏時代氣息

在校醫學生普遍存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醫學書”,據調查和分析,多數高等護理學院的學生平時不愿意參加政治理論學習之類的活動,因而,政治敏感性不強,很難掌握時展主潮流。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低,自我為中心、功利主義則相對較強。團隊精神、協作能力相對較差。

2.3由于高校擴招,使在校護生整體素質下降,知識面狹窄單一

文、史、哲知識匱乏,有的學生知識面非常狹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醫學論文、病歷、處方、護理病志乃至一般日常應用文的書寫能力等都很差,語句不通,錯別字連篇,字跡難看等,這將影響今后的醫療護理行為。

3加強護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3.1構建醫學人文學科的學術共同體

隨著醫學人文學科研究的擴大和深入,不僅需要各人文學科的獨立發展,而且更需要多學科之間的交流和相互配合,通過召開學術會議、技術交流等對自己和他人的學術成果的引證、評價,都可促進醫學人文知識的積累和深化。因此,醫學人文學科學術共同體的建設顯得十分必要。學術共同體的建立有賴于醫學人文學各學科的發展和相互溝通,需要一個較長的磨合過程,在這種相互交會中探尋新的學術生長點,推進學術共同體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3.2加強醫學史各學科的建設

確定醫學人文學科的核心課程,是當前醫學人文學科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要加強醫學史各學科的建設,促進醫學史學科與其他醫學人文學科的交叉研究,這對推動醫學人文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根據學科發展內在規律,強化醫學人文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系。以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確定醫學人文學科的核心課程具有實際意義。

3.3加強高等護生人文素質教育

3.3.1轉變護理學院辦學模式,以求學術生態平衡。護理學院可以醫學為平臺,開展醫學人文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從而推動醫學從個體醫學到群體醫學,從醫學預防到社會預防,從技術政策到社會政策,以超前意識引導醫學與社會緊密結合,推進醫學的社會化和現代化。醫療護理專業教育中始終貫穿人文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道德觀與思維方法,在課程內容中穿插一些醫學發展史和一些有重大影響的醫學人物的事跡,激發學生從事科學的熱情,幫助他們樹立高尚的科學道德,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

3.3.2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激發學生自立、自強、自主品格的培養。教授學生感受并學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以及互相尊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人文精神;要充分運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對科學的極大熱情,獨到的見解,創新的思想,高度的敬業精神等,身教重于言教,鼓勵各專業教師把專業課程與人文課程結合起來,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使相關的人文社科內容融入醫學課程中。這樣可使學生在接受專業訓練的同時得到人文社科教育。

3.3.3要切實營造護理學院的人文環境和氛圍,制定以各級各類教師為主體的人文教育網絡,提高學校各級各類人員的認識,如有組織地開設人文選修課、舉辦人文講座和讀書活動;要創建融洽的校內人際關系,創造一個理想的全體教職員工與學生共同參與、維系心智與情感交流的氛圍;要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調查研究,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參加服務集體、服務社會獻身祖國的社會醫療護理實踐;組織學生參觀旅游,瞻仰革命遺址等活動,增長人文地理知識,陶冶愛國情操;同時還應重視社會外部環境對校區文化的影響,注重學生的行為舉止,精神氣質得到全方位的熏陶,把培養中國現代學生人文素質融入于整個醫學教育、特別是高等護理教育之中,從而推動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

[參考文獻]

[1]張麗霞,吳永盛.重視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10):14.

[2]楊敘子.科學人文交融 育人創新[J].醫學教育探索,2002,1(1):5.

[3]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醫學教育中[J].醫學與哲學,2003,24(3):16.

篇(4)

近期,教育部宣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就20個問題征集意見,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項引發熱議。為什么取消分科?理由是高中階段學生應該接受更全面的知識,過早分科會削弱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其實,不僅僅是高中階段,大學階段的通識教育被忽視也成為了中國教育界關心的話題。如何處理“通”和“專”的矛盾?有限的教育資源怎樣分配到基本知識和專業學習上才是最合理的?

下面具體介紹筑波大學教育與研究組織的一系列改革的具體操作方法和新的教學模式,以期能給我們以啟示。

筑波大學建校于1973年10月,作為日本突破傳統大學制度改革嘗試下的新構想大學,其成立僅35年就已在日本甚至國際高等教育界和科學研究界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筑波大學以新的教育與研究組織模式開創了全新的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改革之路,而且它并非只是簡單地通過增加課程來加強通識教育,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兼顧通識與專業、教學與科研、專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

一、教育組織改革――學群、學系制

日本大學傳統的教育與研究組織是“學部――學科――講座”,即學科制和講座制兩種形式。所謂學科制就是按照必要的科目設置課程和安排教師上課:講座制則是根據專業設置在同專業中開設一定的專業講座,并根據講座安排教師。其中講座既是研究單位也是教學單位,通常由教授一人和副教授一人組成。若干講座組成學科,若干學科又組成學部。講座制因其良好的承繼性、自主性、教授負責分工明確等優勢一直成為日本大學主流的教育與研究的基本組織形式,但是講座所涵蓋的學科領域過于狹窄,科研交流不足等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講座雖有良好的知識承繼等特點,但它同時有著與學術自由、學術發展格格不入的一面。于是,筑波大學以“學群、學系”的設置,試圖擯棄“學部――學科――講座”這一模式的弊病。

根據1973年2月文部省的《筑波大學全體計劃》,新成立的筑波大學下設6個學群26個學系,6個學群分別為:基礎學群、文化,生物學群、經營,工程學群、體育專門學群、藝術專門學群、醫學專門學群。

2005年筑波大學規劃今后10年發展計劃,提議改組學群、學類,2006年7月21日召開的教代會通過了新的編制案,2007年報日本文部省,決定正式改革學群學類設置,2008年入學的新生按照新的學群被編制入校。新學群設置有:人文,文化學群、社會。國際學群、人類學群、生命環境學群、理工學群、情報學群、醫學群、體育專業學群、藝術專業學群,

學群相當于傳統大學的學部,是本科階段學生的教育組織。它以一個大的學術方向將幾個相近的學科領域統合起來。

筑波大學還設置了專業方向明確的如體育、藝術等專門學群,對專門學群學生實行一貫制教育。而所謂學類,是學群內設置的具體負責本科生教育的組織,學生隸屬于各個學類。每個學類的課程都根據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以及學生的潛在能力與適應程度,由該學類的課程委員會編制。學生除學好專業課程外,還要學習綜合課、專業基礎課和公共課。學群和學類是教育組織,而學系是研究組織,學系并非狹隘的專門領域,而是由相關學科領域共同構成的研究組織,教師按各自的專業分屬某一學系。設立學群和學系遵照的是教育組織與研究組織分別設立的原則,這樣有利于教師協調開展教育活動與研究活動。各個學系的教師按照所擔任的課程參與相應學群的教學工作。而學群的課程編制、學生成績認定、招生畢業等教育組織與管理工作則由學群內的任課教師組成的教師會議具體負責。

二、配套課程改革

筑波大學的學群類似于我國的學院,但是它所涵蓋的學科范圍比一般的學院更大,它開創了一種新的教學組織模式。下面不妨比較一下筑波大學人文,文化學群和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來看看學群制在課程改革上的特點。

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下設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系,但是這四個系之間無論是教學研究還是管理運營,彼此沒有任何聯系,各系有各系獨立的教學、管理系統,人文學院只是對四個系的一個總稱。我國的高校學院設置普遍采取的是與中山大學人文學院相同的模式。

筑波大學的人文?文化學群中各學系的教學工作被統一于學群的整體教學要求中。其教學關聯性表現在:1、開設人文?文化學群共通科目,如歷史――時間空間的探求、走進語言研究、學習跨學科研究等課程:2、承認學生在必要且適當范圍內的不同學類間選修的專業課成績;3、可由學群內其他學類教師指導本專業學生畢業論文;4、承認學生在必要且適當范圍內選修的其他學群開設的課程成績。

此外,筑波大學各學群在授課時,不是將基礎課同專業課按學年截然分開的,其基礎課學生在任何一個學年都可以選修。學群使得學科的交叉部分被系統化、綜合化處理,同時科目靈活設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向調整選修科目,既擴大了學生的學術視野。啟發新的思維,又有利于跨學科合作研究。與我國大學各學院:學院下各系互不聯系相比,筑波大學學群制這種綜合性教學組織更適應當代跨學科發展的需要。

2008年筑波大學公布的《2008年國立大學法人筑波大學年度計劃》中提到與教育理念相適應的課程計劃的具體方案:

1、在責任副校長領導下實施以學群教育為本的企劃、方案。平衡考量綜合科目、體育、外語、情報處理等通識教育科目和專業教育性科目的同時,編訂、實施一年級以上學生的基礎專業課程安排。

2、設置新機構――教養教育機構負責擔任通識教育,加速建構良好的通識教育的同時,切實推進綜合科目的改善問題。

3、繼續在加強學生IT技術、英語運用能力以及國際理解力等教育方法上下苦功。這一條上,2009年還特別加上“應準備實施英語教學改善計劃”一項。

由這些具體方案可見,筑波大學教學理念的核心是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并舉。學群制使得除了英語、體育等公共科目,各學群又有自己的專業基礎相關科目,專業設置注重綜合性。可以說這是筑波大學平衡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所采用的一個創新教學組織模式。

對于課程形態、學習指導方法等筑波大學也采用了一系列相關的具體措施:

1、根據不同學科的特性、教育目的,采取講授、演習、實驗、實習等多種恰當的授課形態組合搭配的形式,活用多媒體設備,采取多樣的教學手法。推進社會參與型學習;活用網絡教學;研討采用情報交流技術(ICT)的教學法等。

2、采用專業語言學習階段的助教制,同一科目平行班授課。TA重點配置和延長授課時間、小班授課等方式,充實細節教學指導。

三、我們的難題與筑波大學的啟示

我國大學現在的課程結構,基本上是參照國外高校設公共課、選修課、專業課,各種課程比例也日漸接近。總體來看我國高校的現狀依然是:專業課程多,通識教育課程少;通識教育課程公共必修課多,選修課少;單一學科課程多,跨學科課程少;理論課程多,實踐、方法類課程少。而且現有的通識教育課程含金量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很多通識教育課課程目標不明確,素質教育變成了知識競賽。解決當前學科建設中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矛盾,首先必須改變課程設計以院系為單位、學科為本位、教師為中心的局面,轉變到以大學科領域為單位、全面性知識為本位、以學習者為中心來設計課程和培養環節。

面對人才競爭加劇的21世紀,如果我們的大學改革不加快進程,我們的教學模式仍然落后于人,我們的人才培養計劃將會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當然,事實上。正如張維迎在其《大學的邏輯》中所說,中國的大學“其實好多學校都在改革。只是改革步驟有快有慢,措施有大有小,力度有強有弱,方式也不太一樣”。大學改革的緊迫性,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了。所有這些正在進行的嘗試,都必將或多或少為以后的改革積累經驗。筑波大學作為新構想大學,在日本僅此一例,其改革也遭到了一些批評,日本文部省對這些批評采取了謹慎應對的態度。但它作為一種嘗試,給別的大學改革提供了很多借鑒,其本身良好的教學、科研口碑也使其成為躋身世界名校的日本大學之一。在大學教育改革上,政府如果能給高校更多自。一定會大大加快高校改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郭石明著:《社會變革中的大學管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篇(5)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7-0063-03

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跨越式發展滿足了提升國家人力資本總量、綜合國力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據馬丁·特羅(Martin Trow)的理論,毛入學率高于15%將標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1]2007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23% [2],表明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時代,此進程中面臨著教學資源緊張、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就業壓力激增等巨大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不少學者進行了思考,從宏觀面梳理大眾化教育與精英教育的關系,提出大眾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兩個輪子,應同時并存,協調發展,并探討針對大眾化教育階段如何實施精英教育以及如何培養創新型拔尖人才等問題,[3][4]但是針對不同專業類別,需要有針對性地更新教育理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應對大眾化進程中的各種挑戰。

一、我國高校生命科學人才培養現狀簡析

當今世界人口、環境、糧食、資源、健康等與人類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的解決,都有賴于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生命科學的迅猛發展態勢和巨大應用潛力呼喚著創新型生命科學人才的培養。[5][6]國內研究型大學為貫徹、落實《國家2010-2020年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充分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優勢,培養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理科基礎學科領域拔尖創新型人才,推出了“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對生命科學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了大力度的改革與創新,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華大學提出教學安排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有利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 培養創新進取的科學精神為宗旨進行教學改革, 以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復合型” 的跨世紀創新人才。[7]北京大學的教學改革理念與思路是以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核心,將教學體系及內容與生命學科的高速發展同步,通過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的有機結合培養拔尖人才。[8]南開大學專門成立生物伯苓班,在學生實驗、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建設中取得了較好效果。[9]北京理工大學構建了“多層次、貫通式”的生命科學實踐教學培養體系,取得較好成效。[10]

地方院校與研究型重點院校相比,在生源、師資、科研資源等方面均有明顯差距,因此地方性綜合型大學的生命科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需要依據自身辦學條件、學科發展水平、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發展定位,確立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保證其教育質量,走特色化發展之路。面對新形勢,地方性院校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已有一些創新性探索,一些院校開始探索與企業從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過程到就業全面合作的新型校企共育人才的“訂單式”培養模式,實現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共贏的舉措,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11] [12] [13] [14]

二、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索

(一)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辦學現狀

深圳大學是一所教學與科研并重發展的地方性綜合型大學,地處深圳市,肩負著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的發展重任。深圳大學同樣存在高校大眾化進程中多方面的問題和挑戰,其中教學硬件資源緊張、師資問題隨著政府投入以及人才引進力度的加大已有所緩解。目前亟待解決的是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學生就業壓力劇增以及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等方面的問題和挑戰。以生命科學學院的生源為例,近三年錄取的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近200分,這為因材施教提出極高要求。深圳大學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巨大與深圳市日益重視生物產業發展的現狀并存,因此必須重新審視并適當改革創新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

深圳大學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辦學基于國際、國內、地方等背景和條件,經過多年的實驗實踐教學改革探索,確定了分層次、國際化、創新型的人才培養目標,探索精英教育與大眾化教育的結合模式,以兼顧不同基礎、不同興趣、不同天賦的學生能夠分別得到適當的培養和提升的同時,進一步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要求。

(二)構建系統化、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深圳大學對實驗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進行了深層次的改革與實踐,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實踐教學體系,該教學體系對學生進行層層遞進的5個層次的訓練,即基礎驗證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創新性實驗或創業訓練、研究訓練及專業實訓。

其中專業實訓、實習已形成由如下4個方面組成的體系:

(1) 教學實驗中心生物技術實訓實驗室:學生學習發酵工程、產物分離純化等實驗技術,每年約承擔30名學生進場實訓。

(2) 基于學院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結構生物學及蛋白組學等平臺)的實訓,每年每個平臺平均承擔8-10名學生進場實訓。

(3) 校外生物學野外實習基地:維護好2-3個野外實習簽約基地的聯系,建立長期性相對穩定并有所輪換的實習基地建設方式。

(4) 校外企業、檢測機構、科研院所實習基地: 完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強化與企業、檢測機構、科研院所的聯系,尤其是增加學生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充分發揮學校與企業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并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目前,與我院簽訂聯合培養企業、檢測機構、研究所等已經超過20家,尚需完善管理機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使學院與已經簽訂聯合培養協議的企業之間保持良性互動,既利于相關企業定期挑選適量的學生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訓,又利于企業人員來校使用相關儀器設備等。

(三)建成依托實踐教學體系的分層次、國際化、創新型的生命科學人才培養模式

兼顧大眾化背景下的研究創新型人才與應用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需求,改革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因材施教,設立創新實驗班和創業實驗班,分別培養研究創新型人才和應用創新創業型人才。

對于創新實驗班的學生:注重開拓國際視野、強化理論基礎、提高研究能力、培養創新素質,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厚基礎,學研結合,拓寬專業口徑。在理論課及實驗課中增加雙語(英漢)教學。實驗課除了基礎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外,增設《創新實驗》課程,以科研小課題的形式開設,從實驗設計到最后的論文撰寫都以自主學習方式為主,教師指導為輔,使學生能夠獲得較為系統的科學研究訓練。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將創新實驗項目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申報各種類型的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項目,比如實驗室與設備部設立的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教務處組織申報的廣東省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實驗項目以及校團委組織的大學生“挑戰杯”競賽等。最后,學院建立畢業論文的雙向選擇機制,使創新實驗班的學生與承擔科研項目多的老師優先進行雙向選擇,科研任務重的老師獲得較優秀的學生,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而創新實驗班的學生可以更早進入科研實驗室,使科研素養和研究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另外,鼓勵創新實驗班的學生在校內科研平成專業實習,畢業論文選題偏向理論研究,畢業去向以從事技術研發或攻讀研究生為主。

對于創業實驗班的學生: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理論基礎夠用,注重創業素質培養,增強就業競爭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在學習中以應用知識為主,學以致用,專業教育為主,通識教育為輔。增加開設《創業訓練》課程,以產品研發的形式開設,以老師的應用型科研課題或學生自主創新思路為基礎,采用聚徒式教學模式,學生從市場調研、產品開發各個環節均以自主學習方式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如果某項目產品研發順利,且市場前景較好,則推薦該項目進入深圳大學學生創業產業園進行項目的產業化孵化。創業實驗班的學生主要到校外企業的生產一線進行專業實習,畢業論文選題偏向實踐應用研究,畢業后能夠勝任技術應用類工作或自主創業。

對于非實驗班的學生:由于成績中等偏差,學習積極性不夠高,所以非實驗班的學生多數只需完成基礎驗證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專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等實驗、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實驗過程中每個環節對他們的嚴格要求,使他們逐漸養成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以及增強做人做事的責任心。

(四) 建立企業人員與校友的講座機制

邀請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資深研發人員為新生開設講座,增強學生對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了解和認同感;邀請在不同工作崗位的校友為畢業班學生開設講座,加強勵志教育與“挫商”教育(旨在提高學生對于挫折的適應與自我調節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與了解社會現實,畢業后更容易融入社會。

(五)教學改革初見成效

當前,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現代大學教育尤其是理工類專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而構建科學的實驗教學體系對于創新人才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要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生命科學專業人才,要求給學生一個科學的知識結構,讓畢業生都具有生命科學的綜合實踐能力,實踐教學改革就不能停留在單門實驗課程的改革上,而是要從一個專業、一個學科的角度,研究培養學生的知識結構,建立完善的、相對獨立的實踐課程體系。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成分層次、國際化、創新型的生命科學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相對應的富有特色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基本兼顧了不同基礎、不同興趣、不同天賦的學生能夠分別得到適當的培養和提升。

自創新實驗班開設三年來,學生參與課外科技創新性實驗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本科學生獲全國大學生創新實驗資助項目2項,獲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實驗資助項目12項,獲深圳大學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130項;本科學生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共13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篇。近五年本科生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授權專利2項;本科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活動,獲總決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獲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決賽各類獎項19項,占深圳大學在該類活動中獲獎總數的70%。

已啟動兩年的產學研辦學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同學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并邀請了多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資深研究人員來校為學生開設專題講座,取得良好效果,使學生對深圳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可度,有的同學在實習結束就獲簽就業協議,近年來畢業生就業情況得以改善,專業對口就業比例明顯提升。

三、結語

本文介紹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取得的一定科學認知和階段性成果,創新實驗班開設三年來實踐教學效果明顯,產學研辦學模式使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畢業就業率有了明顯提高。創業實驗班近期才開設,效果有待考察。對于非實驗班的學生,要重點培養他們形成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以及增強做人做事的責任心,以利于他們畢業后即便不從事生命科學相關工作,也能夠成為上手快、易轉型的大學畢業生。最后,希望本教學改革探索能為地方性教學、科研并重發展的綜合性大學生命科學本科人才培養提供一定參考,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指正。

[ 參 考 文 獻 ]

[1] Burrage, M.(ed.) Martin Trow: Twentieth-Century Higher Education: Elite to Mass to Universal [M]. Baltimore :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0:64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7年度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教育部網站,2008(5).

[3] 劉志剛.大眾化教育、精英教育與研究型大學[J].中國高教研究,2006(5):4-6.

[4] 張新廠,鐘珊珊,管兆勇.大眾化階段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討[J].江蘇高教,2008(5):77-78.

[5] 許智宏.生命科學人才培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C].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文集,2006:7-12.

[6] 謝旭輝,胡忠.21世紀生物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高教論壇,2006(1):46-49.

[7] 屠萍官,張榮慶,王喜忠.研究型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1):1-4.

[8] 許崇任,郝福英.生物科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C].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文集,2006:125-128.

[9] 劉巍,劉方,卜文俊等.生命科學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實驗實踐能力培養的初步探索[J]. 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 2012(1): 40-42.

[10] 孫智杰, 李勤, 鄧玉林. 構建生命科學實驗教學體系與創新人才培養[J]. 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 2012.

[11] 張秉釗.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篇(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00-00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Curriculum

Lingling WU, Ling CHEN, Lifang ZHAO, Hao CHEN, Yuan YU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one of basic courses for graduates whose major ar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ongji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environmental graduat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self-development of our college,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ls,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s well a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practice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已經由點源污染轉向面源污染,由單一的環境介質轉移到大氣、水體、土壤以及生物體等多介質,發生了不少震驚世界的污染事件,如舉世聞名的“公害”事件。20世紀80~90年代,又發生了一些突發性的嚴重公害事件,如印度博帕爾農藥事件和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件等[1]。這些事件無疑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隱藏在這些事件背后的環境問題直接或間接的與化學物質有關。究竟哪些是污染物質、有毒物質?這些物質從何而來?其進入環境之后會發生什么變化?可靠的儀器分析技術能為上述系列問題的正確解答提供依據,也能為環境標準的制定和科學研究、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1. 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在現代分析化學和分析儀器及其功能不斷完善、高靈敏度的新型分析儀器不斷涌現的今天,伴隨著全球環境問題、污染事件頻發,大型分析儀器在污染源解析、污染擴散途徑追蹤、污染與健康關系以及在環境污染治理效率評價、工藝技術路線改進等多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先進高效的化學、生物分析手段已成為環境分析科學的重要工具。這些技術手段涵蓋了微量和痕量污染物的識別、污染物形態、價態、結構分析(表面和微區)分析。因此,培養具備先進儀器分析能力是環境教育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承擔著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攻關項目,作為科研一線主力群體的研究生都將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某個研究方向上的論文實驗研究。為了使學生能夠順利開展論文研究并提升論文質量,掌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技能十分重要,這也是在研究生學習階段開設環境儀器分析課程的重要原因。

2. 課程建設的特點

“環境儀器分析”是同濟大學環境類專業研究生專業學位課程,始于1999年。伴隨著環境科學研究的需求,經過十多年課程內容和形式的與時俱進,2011年成為同濟大學首批研究生精品課程。本課程重點介紹如何運用現代儀器分析和樣品預處理的理論與技術來鑒別和測定環境介質中化學物質的種類、含量、結構和狀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依據待測環境樣品中各組分的物理、化學性質的不同,選擇合適的儀器分析方法進行目標物的分離與富集,建立起準確的“定性”及“定量”的概念,并掌握與此相關的基本理論、測定原理及實驗技術,為后繼的論文科研和質量提升打好基礎。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學習本課程后,可以增強對近代儀器分析的發展趨勢以及新方法、新技術的理解,掌握環境分析方法和技術的研發技能。

(1) 組建教學團隊,豐富教學資源

該課程教學團隊有教師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等年青教師4人,其中實驗教師2人。教師學歷、年齡及學緣結構合理、教學任務分工明確,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人員配備合理,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各位任課教師的研究領域各具特色,兼顧環境領域多學科融合,因此在教學中能夠突出重點。

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各種光譜類、色譜類和生物類大型儀器,如GC/MS、HPLC/MS、ICP/MS和實時熒光定量PCR等,并且擁有網絡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課件以及實驗室儀器的操作、維護及實驗講解錄像。實驗教學課程由骨干教師承擔,開設有光譜實驗、色譜實驗和生物實驗,可以滿足教學需求。由研究生可依據今后論文研究方向選擇實驗內容,共享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各類分析儀器的豐富資源,實現了學有所用,學有專用。該課程深受學生歡迎,成為論文實驗研究的“預備”課,學生們受益匪淺。

(2) 理論應用相結合

依托同濟大學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豐富資源,該課程的教學按理論授課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更注重分析儀器的基本原理、操作使用要點以及在環境科學研究、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價值。

在學習掌握了相關儀器分析理論后,學生有機會面對分析儀器,訓練操作技能,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儀器基本操作技術和基本實驗技能。通過實踐課程的開展,讓同學親身體驗各種分析儀器的功能,以理論指導實踐,彰顯理論的重要性。動手實踐,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基礎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更有目的地進行理論學習[2-3]。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減少了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的盲目感,也大大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很好的培養。

(3) 尊重自主,注重實效

鑒于學生興趣點的不同以及論文研究的需要,該實驗課程分光譜、色譜和生物分析技術三個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這在一定程度下,實現了小班教學,使得每個學生都能接觸操作自己迫切需要使用的儀器。另一方面,尊重學生自主性,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在大方向區分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小組模式,使得每位同學參與到其中,并且可以互相討論,共享不同途徑捕獲的信息。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研究生對儀器分析這一領域有較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儀器分析的各類方法,初步具備根據分析對象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及理解相應問題的能力,從而順利開展科學研究。據研究生反饋,該課程強化了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提高了學生自主分析設計實驗的能力,并且減少了研究生論文研究中實驗方面的問題。

(4) 撰寫教材重實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分析儀器的面貌日新月異,儀器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但是目前教材內容的更新遠遠落后于新型儀器的更新速度[4]。為了把最先進的內容和教學科研的需求和特色相結合,我們在自編實驗講義的基礎上,撰寫并于2008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現代環境分析技術》,并于2013年6月更新出版了《現代環境分析技術》(第2版)。環境分析涉及的分析儀器種類多,面對的環境樣品也十分繁多和復雜。因此,該教材根據我國環境領域的實際需求和應用現狀,重點圍繞環境領域應用范圍廣、理論與技術相對成熟的方法,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① 環境樣品分析中常用大型分析儀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② 環境樣品預處理技術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如高效富集、分離方法等;③ 多種儀器和方法的聯合技術;④ 環境分析技術的發展,包括新理論、新方法和連續自動化技術等。教材編寫過程中注重先進方法的理論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科學性、適用性強,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

(5) 學習考核多方位

考核是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檢驗, 而考核方式也起著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的作用,科學的考核方式會推動學生的學習向最佳方向發展[5]。本課程的期終考核成績由平時參與和期末考試兩部分組成。平常參與通過學生課堂表現(隨堂考試、課堂提問)或實驗情況(實驗操作、實驗數據處理等)等各方面綜合評定。針對目前大學課程知識容量大,容易出現滿堂灌,老師又很難及時、準確了解每一個學生對當堂課所授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的現狀,我們在隨堂考試中引入了同濟大學自主研發的“智能交互反饋系統”。該系統可以在課堂上即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程度,以減輕學生在學期末的考試壓力。期末考試包括基礎理論知識考試和實驗部分考試。基礎理論知識考試旨在考查學生對儀器分析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實驗部分考試重在考查學生掌握儀器操作的能力。這種多元化的考評體系, 更加注重評價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善于思考的能力,可以科學合理、全面公正地反映學生課程學習的真實水平。

3. 結語

針對環境類專業研究生開設的“環境儀器分析”課程,為碩士研究生論文質量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師資隊伍多元化,教學模式多樣化”是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根本保證,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大型儀器實驗平臺,為教學服務,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 陳玲, 郜洪文. 現代環境分析技術(第2版)[M], 科學出版社,2013

[2] 白雁, 潘瑾, 李永強, 張威. 研究生現代分析儀器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1, 28 (9): 22-24

[3] 張 嫻, 袁 園, 孫雅潔, 施鼎方, 徐竟成. 利用光譜類儀器開設重金屬檢測實驗[J]. 實驗室科學,2012, 15(2): 166-168

[4] 吳秀紅, 蔣伏廣, 顧蘭云, 王京平. 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 6: 156-158

[5] 陳蘭化. 淺談儀器分析實驗教學[J].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 30(4): 88-90

篇(7)

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是指富于開拓性、具有創造能力,能開創新局面,能對社會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臨床醫學工作者[4-5]。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學識淵博。首先,創新型臨床醫學工作者必須具有淵博的醫學專業知識及熟練的臨床實踐技能。這是他們作為醫生的第一身份所決定的。其次,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還必須擁有相應的社會科學知識。臨床醫學研究的是人的疾病,服務的對象是人,兼具社會科學的特征。因此,不但要掌握好生理、病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醫學知識,還必需了解和熟悉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人文學科的內容。再次,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還應該了解和熟悉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和前沿進展,并做到融會貫通。惟有如此,創新型醫學工作者才會在學科知識交叉融合中更多地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推陳出新,做出創造性的貢獻[6]。創新型醫學人才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方面,他們能夠從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并且能運用臨床研究或基礎醫學實驗的方法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能追蹤基礎醫學和相關學科的進展,善于把最新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提高預防和診治疾病的水平。

2第四軍醫大學的教學改革和實踐

在第四軍醫大學的本科生教學中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重創新的培養理念;在加強醫學知識傳授的同時,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課程設置上,本校精簡和濃縮必修課,增加選修課門類,構建了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保證學生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并掌握基本的知識整合能力;同時實行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安排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引導開展科研實驗,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等。抽樣調查顯示,改革后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課程考試成績合格率平均提高2.1%,優良率提高6.9%,畢業考試平均成績提高8.8%。

2.1改革課程設置重視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的培養

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應當具有較強的知識整合能力。這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但是,目前國內課程設置多以學科為中心,這種課程體系過于強調某一學科理論的系統性,而相對割裂了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相反,近年興起的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則可以把基礎和臨床的知識橫向及縱向有機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生全面認識人體和疾病,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綜合把握知識的能力[7-8]。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較早開展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實踐,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學生較傳統教學組具有更強的知識整合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9]。本校的教學改革實踐也證明了上述結論。從2000年開始,本校歷時8年構建了一個有1800門醫學課程的醫學信息庫,開發了一個包括門戶網站、應用系統和信息資源的教學軟件平臺,形成了具有醫學特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并首次通過信息化教學,廣泛開展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教學,實現了老師導學和學生自學的教育理念。實施新課程改革措施以來,本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不但進一步提高了學習成績,而且參加國家、軍隊等各層次的科研項目人次較之前提高了15%,自主完成課外科研和實驗項目數增加了26%,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2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的培養,呼喚富有活力的教學模式。目前,大部分醫學院校的教學模式仍是“以教師為中心”。該模式下的教學以傳統的大班教學和講座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注,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10]。與此同時,部分院校開啟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注意綜合運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TBL(team-basedlearning)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1-12]。筆者借鑒了國內外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經驗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開展了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PBL);通過把每一個知識點隱藏在問題的后面,教學中學生能積極與老師交流探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但學習了相關的知識,而且訓練了邏輯推理能力,啟發了創新思維[13]。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培訓其創新性思維。所謂的創新性思維,指的是一種開創人類認識新領域和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有研究發現,創新性思維可以通過培訓而獲得[14]。在臨床教學中,本校注意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通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等方法培養創新思維。例如,胸膜疾病的診斷在臨床上是一個相對棘手的問題。一般的胸膜疾病,通過胸部CT、PET-CT、MRI等影像學方法可查明大致病變部位,通過檢查胸腔積液常規、胸腔積液生化、胸腔積液培養等檢驗方法則能進一步分析原因,而通過胸腔鏡檢查、胸膜活檢等可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但是,在經過系列的檢查后,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胸膜疾病未得到明確診斷。而轉換一下思維,有時則可產生柳暗花明的效果。在疑難胸膜病變的診療中,如把自發熒光技術與胸腔鏡結合使用,利用熒光下惡性病變呈現紅色而正常組織呈現綠色的特性,可進一步提高微小胸膜病變的檢出率,最終在熒光引導下利用胸腔鏡進行活檢而明確病因[15]。在上述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了啟發式教學,即從課程特點出發,通過合理編排和生動講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和尋找解決之道,最終達到“授之以漁”和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的目的。除此以外,筆者還開展了發現式教學法,即在教學中,老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和探索,將傳授知識過程變為教育研究過程,將被動學習轉變為自覺研究和模擬知識發生和發展過程,從而掌握科學思維的基本方法。開展新教法以來,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部分學生不但發表了多篇論文,而且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和三等獎2項。

2.3重視臨床實踐培養科研能力

創新思維始于實踐,源于問題,創新能力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更快更好地培養出來。臨床是臨床醫學生必須面對的實踐,也是科學問題的來源。陜西某大學的對照研究表明,早期接觸臨床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臨床思維和創新能力[16]。第四軍醫大學的教學改革調查也表明,實行把臨床課程的課堂放到醫院中和加大床旁教學的比例等措施后,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有了較大的提高。綜上所述,早期接觸臨床可以提高臨床醫學生發現問題的敏感性。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呢?早期接觸科研應該是一個可行的途徑。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通過檢索和閱讀文獻,可以訓練學生獲取信息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設計課題的過程中,通過自主設計、開題論證和不斷自我完善,則可以培養縝密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在驗證假設的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可以把理論與實際更好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并逐步培養其創新能力[17]。哈爾濱醫科大學的教學試驗表明,早期接觸過科研的學生具有更嚴謹的科學思維、更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更好的動手能力[17]。本校的教學實踐也證實了科研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校實行了本科生導師制度,鼓勵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深入了解導師的科研方向和需求,并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初步的科研活動。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度以來,學有余力的學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年來,本科學生累計發表科研文章140余篇,其中SCI文章15篇,最高影響因子達17.125。

2.4加強國際交流開拓學術視野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競爭的時代,而醫學教育國際化則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一個發展方向。面對挑戰,只有迎頭而上,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醫生和創新型人才。近年來第四軍醫大學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上投入了較大的精力,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學生的國際化和教師的國際化,從而為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的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一方面,學校與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著名學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本科學生可以通過答辯等形式獲取學術交流的資格,研究生可以通過考取國家公費留學和聯合培養的途徑實現留學海外的目標從而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本校也通過多種形式充實教師隊伍和實現教師的國際化。首先,本校立足自身,鼓勵學校的教師和附屬醫院的醫生通過海外攻讀博士后、訪問、進修等形式開闊視野和提高醫教研的能力。其次,通過聘請外籍老師任課、聘任國際一流學者擔當客座教授、邀請知名專家來校開展講座和面向社會招聘具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的拔尖人才等途徑使教師隊伍進一步國際化,為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的成長增添助力。

篇(8)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3-0073-02

分析化學是以研究物質組成和結構信息為主要內容的一門科學[1]。分析化學被譽為科學技術的眼睛,她不僅能夠為生產和科研提供信息,而且是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參與者,是一門能夠從分析數據中獲取信息和知識,解決生產與科研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學科。在我校,分析化學不僅是化學、化工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還是醫藥、農林、環境等理工專業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本門課程和社會生活、生產以及科研密切相關,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比較緊密的學科。學生通過分析化學的學習,可以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素養,提高自己遇到實際問題時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然而傳統的分析化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內容多、課時少;講授方式相對單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較低;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僅限于本課程的傳統認知領域,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領域和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培養等,這些問題制約著學生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水平的提高,不能有效地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學科間的相互交叉不斷深入,生產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得高等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進行深入的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新世紀所需要的人才。當今社會,一名合格的分析化學人才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分析技術的基本實驗操作和實驗技能,還要具有拓展現代分析理論和應用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儀器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運用專業化學軟件采集、處理各種復雜實驗數據的能力,從而能夠綜合分析實驗結果,解決生產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了更好的培養出合格的分析化學人才,改變傳統分析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進一步深化分析化學的本科教學改革,推進教育創新,提升本科院校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教學體會,借鑒近年來兄弟院校對分析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研究成果,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分析化學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教學內容改革

(一)教學改革的先導是教材建設

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與專業培養目標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緊密結合,在保留經典的化學分析內容的基礎上,應適當加大與社會生活聯系更緊密、科技發展比較迅速的現代儀器分析和生物學分析方法的內容[2]。使教材能夠更好地反映材料、能源、環境、生命等關鍵領域的發展,并與其他學科廣泛交叉滲透,使學生了解分析化學與人類生活和生存質量的緊密聯系,從而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分析化學人才,努力培養自主化、個性化和創造性發展的人才。

(二)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生活相結合

通過列舉日常生活以及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案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分析化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更深刻地理解分析化學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例如:目前人們普遍關心的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是否超標問題,我國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的國家標準快速檢測方法是“速測卡法(紙片法)”,利用膽堿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酰酯(紅色)水解為乙酸與靛酚(藍色)引起的顏色變化進行檢測,屬于一種變相的可視比色分析方法,因此可以將其作為吸光光度法一章的生活示例,引入到該章知識的講解中,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擴展教材中的吸光光度法的檢測手段、方式,改變老師和學生習慣默認的吸光光度法只能在溶液中檢測的觀念,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及時將分析化學領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和新進展引入到相應專業的教育中

對于化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將近年來發展的樣品預處理新方法,如:固相微萃取法、液膜萃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微波溶出法等新方法[3],以及毛細管電泳、流動注射分析、液-質聯用、氣-質聯用等新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對于生物、醫學等專業的學生可以將生化分析、及生物傳感器的最新進展引入課堂中,如:血糖儀的基本原理、基因檢測的新方法、癌癥標記物、細胞內生物物質的原位監控、檢測等傳感新方法。并將一些分析檢測的理念灌輸給學生,強調“量”的概念,如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太低和太高都不行,所以怎樣保證檢測的準確度(和數據處理一章“置信度”的知識點相聯系)?怎樣快速、高靈敏、高選擇性的檢測目標物?怎樣設計實驗實現目標物的原位快速檢測、無損檢測、實時檢測、實地檢測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性。

二、教學方法改革

(一)加強實驗和理論的結合,當前分析化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綠色環保,在教學中要體現節約、環保和創新的理念

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加強這種理念,例如:在實驗設計中,根據實驗需要用到的溶液量,配制稍過量的溶液,既節約了化學試劑又減少了化學試劑對環境的污染。此外,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及復雜樣品分析的實驗。通過課堂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實驗課中進行實踐。例如:混合堿的測定實驗,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堂知識的基礎上,設計詳細的實驗方案,寫出本實驗的目的、原理、所用到的藥品和儀器、具體的實驗步驟、注意事項以及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等,然后進行獨立操作,即時發現實驗中的問題,并主動獨立探明原因,充分發揮學生做實驗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分析化學的興趣,而實驗結果的記錄和分析要和教材中的數據和誤差處理一章緊密聯系,加深學生對該章內容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訓練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技能,并為其做本科畢業論文奠定基礎。

(二)自學提問式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分析化學教學方法一般都是課堂講授、“填鴨”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是導致學生自學能力差,思維僵化、問題解決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容易使學生陷入套用已有解題模式的怪圈。因此,開展以“問題”為核心的自學提問式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自學,體驗問題解決的探究過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自學,知識在問題回答過程中逐漸掌握和深化,構建和完善自己的化學知識框架和體系。類似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以及科學素養呈遞進性發展。例如:在氧化還原滴定法中的高錳酸鉀法,就可以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自學該部分內容,例如:該方法的原理?KMnO4標準溶液怎樣配置,為什么?標定KMnO4溶液的實驗條件:酸度、溫度、指示劑、滴定速度分別是什么?為什么要在這些實驗條件下進行?通過學生自學,然后教師提問,課堂回答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進一步掌握這部分的知識。

三、教學手段改革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在教學領域,計算機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很多學校都已經開始用多媒體進行分析化學的教學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經是大勢所趨。因此,改進和完善原有的教學資源,建立多樣化、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就顯得尤為必要。教學資源立體化主要表現在教學資源的超文本化上,將各種數字資源,如:文字、圖片、動畫、視頻、聲音等,運用超文本技術融合到一起,構建基于現代網絡技術的多媒體教學網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的課程教學需要,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整合,通過大量直觀的感性材料和多媒體形式呈現出的教學內容,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對分析化學形成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4]。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英語已經成為與人交流和獲取知識的必備工具,所以一個優秀的人才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必須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因此將專業英語詞匯引入分析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專業英語基礎。為此,我們采取了在課堂中將常用的化學用語的英文譯法及化學現象、化學變化過程的英文表達法進行中英文對照講解,使學生在分析化學的課堂上有一個運用英語的機會,以提高學生的科技英語水平,為接下來學習專業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飛速發展,分析化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在快速發展[5],為了高校分析化學教育者更快適應這一實際情況,必須進行分析化學的教學改革,提高分析化學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分析化學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期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分析化學人才。當然,教學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只有在不斷融入新的觀念、新的知識、新的教學手段過程中,不斷創新,不斷實踐,逐步提高分析化學的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的合格分析化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武漢大學.分析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樊靚.分析化學教學改革探討[J].廣東化工,2010,(37):158-159.

篇(9)

存在問題

篇(10)

新課程的實施,掀起了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給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樣也是對我們化學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新的挑戰和機遇。化學科組全體老師乘課程改革的東風,滿懷豪情地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大潮,勇當弄潮兒,勇創教學水平的新高,三年來在教科研和教學質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科組教師承擔了“十五”市、區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并已順利結題,獲得了三等獎;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設計獲獎或發表的有115篇次。先后有42人次獲得校、區、市、省級單位的表彰。

1、教師基本情況

科組現有教學人員共19人,全部本科學歷;高級教師11人,一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占化學教師的57.9%。

2.實驗室配置與設備

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XX年學校在區電教站的大力支持下對理、化、生實驗室進行了徹底改造,現共有化學實驗室6間,分上下兩層。其中一間是化學探究室,主要供輔導學生參加化學競賽及化學課外活動用,所配儀器設備先進。五間配備了抽風裝置,可進行一些有毒氣體產生較多的實驗;全部實驗室都安裝了先進的、帶電腦的多媒體平臺。配備了兩名專職實驗教師,各種儀器、設備、藥品、模型齊全,完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開出率均達到了100%。

3.教師教學硬件與軟件情況

全科組老師人人通過學校電腦水平測試,每人都配備了臺式電腦,可在寬帶網上縱橫馳騁,大部分老師可自行開發多媒體課件,實現了信息技術手段與本學科教學的整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特別是信息化教學在我校的迅速發展,本學科組教師在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方面,在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方面,在以實驗為引導、探索啟發式教學、做好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探討性分組實驗等方面,全面啟動信息化教學資源,利用網上的化學實驗資源,把研究性學習貫徹到每一個課堂教學中。利用一系列成功的實驗教學為學生學好化學打下堅實基礎。

二.教學理念與教學目標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自古以來歷代教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我們仿效之.!

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我們敬仰之!

30年前我們忽視了智育,30年后我們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應試教育,忽視了德育和體育,如何撥亂反正,實施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我們探究之!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我們實踐之!我們以為教書育人的科學發展觀的四大基本元素是: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全面---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

協調---知識、方法、價值觀三維教育可持續發展---自學方法、終身學習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了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行,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它以促使學生發展為根本,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立足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大力倡導科學探究,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滲透和融合,構建新的高中化學新課程體系。我校化學組的各位教師,自廣東省開展新課程標準以來,積極參加省、市、校各級的培訓,各位教師還努力學習有關新課程的理論,本組主要學習了《走進新課程》、《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教學指導》和《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等四本書。按照新課程實驗全員培訓,不培訓不上崗的規定,我們連續三年組織化學教師參加市的新課程培訓,還參加了市教研室化學科在教研活動中的理論學習和觀摩課學習。每位化學老師都取得了新課程培訓證書。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形成了新的教學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課堂教學,作為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正確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只有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才能使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布魯納認為:認識結構是指在感知、理解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形成的心理結構,是學習和理解知識的內部因素和基礎。學習不是被動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而是積極主動的信息加工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成功學習的基礎,只有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認識、主動獲取教學內容,主動吸收人類精神財富,他們才能認識世界,從而推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

2.創新教育

舊教材中,化學課程內容偏重于學科知識專業化、系統化,講究知識結構的合理性,存在著“繁難偏舊”的弊病,這是以知識為中心教學和片面追求升學率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有鑒于此,新課程立足于21世紀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著眼于課程內容與學生認知特點和發展需要的內在聯系,提出新的學習主題和相應的內容標準。由此出發,新課程標準對作為課程內容具體體現的化學教材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首先,教材應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社會發展的現實,展示化學對推進社會文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才能扎根于學生的心靈深處。其次,教材內容的安排也體現科學探究的特點,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教材內容的信息傳遞也用文字陳述,圖形、表格和各種醒目的欄目等多種途徑,從而增添化學知識的魅力,讓學生喜歡化學和主動學習化學。最后,教材在知識安排和版面設計上富于開放性和彈性,給老師和學生留有個性化創造的空間。總之,化學課程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個性活力,體現了濃郁的人本意識。

3.研究探索

新課程開設了一些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如高一化學有調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價格、資源情況及燃燒物對環境的影響,對家庭燃料的選擇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燒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二化學調查常用電池的種類、使用范圍、性能和價格以及電池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調查廢舊電池如何處理以及回收廢舊電池的意義和價值。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從生活、自然界和社會現象中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或化學學科內一些適合于通過探究來學習掌握的基本問題,這種方式要求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時,要遵循科學和進行科學研究的步驟和過程,要敢于面對困難和障礙,科學探究更注重學生在探究中表現出的創造性,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空間不局限于教育和實驗室,他們還要到工廠、社區、科研所、圖書館等地進行調查、訪問和查資料。經歷問題探究的實踐過程,獲得科學研究的初步體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問題的思考與感悟,激發起探索、創新的興趣和欲望,建立一種主動宏觀,獨立思考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的學習方式。

4.學以致用

新課程更好地體現了化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能使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世界,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首先,貼近生活,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認知事物的有效途徑,結合日常所聞,并由此得出科學的認識和解釋,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加便捷,更有感性認識的基礎。因此,新課程中編寫了一些課外小實驗或家庭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在課余利用日常生活用具或物質就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當學生能用化學知識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后,他們是十分高興的,并有一些成功感,由此,可以進一步激發起對知識的渴望,并有助于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的素質培養很有好處。

5.環境保護

上一篇: 教師個人師德承諾書 下一篇: 工程施工工作要點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观看 | 一级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乱码99视频 |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喷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