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4:52: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生學習計劃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在校計劃表
1、 上課老師沒有讓討論的時候不能和同桌說悄悄話,打亂課堂秩序。
2、 在學校要有禮貌,見到老師時要問好,放學時要對老師說再見。
3、 下課的時候,可以在操場上玩耍或在教室里安靜地看課外書,不能追逐打鬧。
二、作業質量計劃表
寫作業時要用正確的握筆姿勢,把字寫得工工整整,不能毛毛糙糙的,寫錯三個字扣一面紅旗,如果這個星期內被扣掉五面紅旗的話,這個星期則不能玩電腦。
三、放學后計劃表
1、中午放學后,回家讀一小時課外書。
2、下午放學后,回家第一件事是寫作業,寫完作業后可以適當地出去放松一下。
四、作息時間計劃表
1、每天晚上八點四十開始洗漱,九點準時上床睡覺。
2、早上六點五十起床,做一做簡單的運動。
3、七點半騎自行車上學。
五、游戲時間計劃表
1、星期一——星期四不能玩電腦。
2、星期五——星期日可以玩電腦四十分鐘。
六、學習成績計劃表
1、語文考93分以上。
2、數學考95分以上 。
3、英語考97分以上。
這就是我的新學期計劃,你們的呢?大家一起交流,讓新學期充滿驚喜,見證奇跡吧!
伴隨新學期的開始,我已步入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年。為了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以便為初中緊張的學習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六年級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我為自己制定了以下學習計劃:
周一至周五早晨6:30起床,讀英語20~30分鐘,隨后,邊吃飯邊聽英語;內容北京師范大學《英語》和新概念《初中英語》。
周一至周四首先完成學校的作業,然后周一、周二和周四讀新概念《初中英語》,讀英語20分鐘,然后電話教學。周二和周五共做2篇英語閱讀新版《小學英語100篇》,做閱讀前先復習上一次閱讀中遇到的生詞,然后再做當天的閱讀文章,遇到不會的生詞,待做完閱讀后查明詞義,并記錄到書上。
周五放學后做奧數作業,按照老師的要求寫明思路,且力圖多種方法。每天預習第二天所學內容:語文要求圈出文中生字,并組詞至少兩個;讀課文,了解文中大意。數學了解第二天所學內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英語找出生詞,查明詞義及讀音。
周六、周日睡到自然醒,然后周六上午10:10上奧數課,老師講解后做奧數作業中不會的題,要求寫清思路;下午3:30上舞蹈課,然后休閑活動,例如讀名著等。周日寫學校的周末作業和新概念初中英語作業(含復習本周的課堂筆記),晚上6:30上新概念初中英語。
1.爭取7月1日至7月20日完成語、數、外三門暑假作業。計劃大概每天完成6面暑假作業。
2.預習語文六年級上冊的古詩詞,文言文,日積月累等等。并有重點的選擇背誦。
3.預習六年級上冊數學相關內容。
4.預習六年級上冊英語的課程,默寫有關單詞,聽磁帶。
5.每天看課外書,報紙,還可以看看動畫片,但時間不能太長。
6.寫暑假日記一本,作文10篇,練好鋼筆字。
第二,生活計劃具體如下:
1.培養個人的生活能力,比如:做飯、洗衣服。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掃掃地,給父母捶捶背,幫父母買點東西等等。
2.預習語文六年級上冊的古詩詞,文言文,日積月累等等。并有重點的選擇背誦。
3.預習六年級上冊數學相關內容。
4.預習六年級上冊英語的課程,默寫有關單詞,聽磁帶。
5.每天看課外書,報紙,還可以看看動畫片,但時間不能太長。
6.寫暑假日記一本,作文10篇,練好鋼筆字。
第二,生活計劃具體
1.培養個人的生活能力,比如:做飯、洗衣服。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掃掃地,給父母捶捶背,幫父母買點東西等等。
1.教師的素質
雖然在分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學習內容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但教師在這一活動中仍然處于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地位。尤其是在職校學生這個基礎知識水平相對較弱的群體中,教師的綜合素質對學生可以說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在合作學習的準備期間,如果教師表現得不夠熱情或是出現其他的負面態度,就會導致學生從一開始就對合作學習不感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2.學生的態度
在準備期間,作為學生應該明確意識到,所謂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從以往嚴肅的課堂教學轉換成相對活躍的自學,而是要求將原有的學習項目通過與他人的合作、互動、交流,最終達到學習目的。并且,這一合作不單單是要求小組內部互動,還要求有組間的交流以及師生間的相互反饋。
3.評價的標準
對于學習成果的評價標準,不僅僅是要考查學生個人的最終成績,還要兼顧評價合作的過程。這個過程既包括在合作過程中對自我意見的表達,也包括小組內部的相互協調以及小組之間的相互交流。這樣一來,從三個角度多方面立體式地評價,既考評出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所收獲的知識,又便于分析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與人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程度。
二、合作學習的過程
1.初步自學
首先,學生應該獨立完成對基本化學概念的掌握工作。并且,在這一過程當中,身為教師應該首先給學生指明一個學習方向,然后再鼓勵學生自主尋找學習重點,對自己無法弄清楚的部分內容提出具體的疑問,以便于接下來在小組內帶著問題進行有目的的合作學習。
2.組內互動
接下來,學生們根據教師給定的學習方向與先前自己總結出的學習重點進行小組內的互動討論,以解決自己的疑問,進而達到教師要求的學習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針對的群體是職校的學生,相對于普通高校或是中等院校學生,這一學生群體的個性更為活躍,這就是對課堂紀律的一個嚴峻的考驗了,需要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以及教師及時有效的督促管理。
3.組間交流
完成組內互動,得出初步學習成果之后,各小組應在課堂上分別匯報研究成果,隨即大家對各小組的成果進行比較。對于相同之處,加深印象;對于不同之處,再進行組間的討論研究,找出錯誤所在,最終達成統一意見。
4.師生反饋
最后,由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最終的評價。對于學業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做出修正或是進一步的深入講解;對于交流合作方面的成果也要做出細致的總結,以便之后的合作學習更好地進行。
三、合作學習的措施
1.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雖然說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起著引導促進的作用,但是學習的主體仍然是學生本身。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還是需要靠學生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的就是更新觀念,給學生營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師生建立在平等的合作關系上,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興趣與獨立性。
2.運用情境化學,培養學習興趣
雖然職校學生的文化水平和基礎知識都比較弱,但是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與操作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因此,教師可以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當中的相關事例聯系起來。再結合教材上的化學實驗,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親身驗證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現象。以促使學生在滿足自身好奇心的同時,帶著興趣學習到新的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記憶。
3.開發學生潛質,激勵創新思維
作為教師,不要僅僅注重學生的基礎學習,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加以啟發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去開發自己的潛能。讓學生們感覺到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到的每一項知識都是靠自己的努力總結出來的,都具有其實際應用的價值。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現代教學體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充分地考慮職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并對其因材施教,就能夠使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化學合作學習收獲到更好的成果。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常是“以練習為主線”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所以說數學練習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數學練習設計得質量如何,對學生思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對數學練習的設計除了考慮幫助學生鞏固一定的知識技能之外,還應成為幫助學生習得學習方式和積極思維的有效載體。
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設計數學練習,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呢?
一、練習設計要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發展潛能,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思維方式的多樣化和思維水平的不同層次。例如,比較分數2/3和3/5的大小,我提供了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小組匯報時,有畫圖直觀比較的,有畫數軸的,有通分比較的,有化分子相同后再比較的……我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比較。
二、設計分層次的練習,讓不同的學生練有所獲
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甚至得不到發展。為此,練習應針對學生的差異,分層布置,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從而培養數學能力。
1.基礎性練習。現行人教版教材相應的配套練習題較少,且練習冊上有些習題的難度又偏高,致使部分學生很難在課后利用書本上習題的解答方法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因此,新知教學后,教師應結合本節(或本單元)的知識點,把握住知識的重、難點,了解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選編一些與新授知識相吻合的習題,既要重點突出又要抓住學生的薄弱環節,充分做到作業設置的知識性和目的性相統一,切忌生搬硬套,隨意給學生布置些過于簡單或難度較大或機械重復性的作業。
2.拓展性練習。在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做法,尤其是一些公開課、示范課,一定要在課尾設計一些思考題,讓優等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這種做法已經沿用了好多年,而且大家也一直認為效果不錯,但我想補充兩點:一是這些問題不一定要局限于課尾,而是應該根據教材中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學生學習中的實際情況而定;二是設計的拓展性練習的難度應適當,不能只是著眼于幾個優等生,而更多地應該考慮到全體學生,最起碼是班級里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認知水平。
例如,我在教學“分數應用題”進行鞏固練習時,設計了這樣的練習題目:先讓學生匯報本班有男生多少人(30人)、女生多少人(25人),接著再把“男生有30人,女生有25人”板書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思考:利用以上兩個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頓時,學生活躍起來,爭先恐后地發言,提出了很多問題:“女生是男生的幾分之幾?”“男生是全班的幾分之幾?”“男生比女生多了幾分之幾?”“女生比男生少幾分之幾?”……每個學生最少也會提出三、四個。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有選擇地板書出:男生人數是女生的3倍;女生人數是男生的_______;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_______;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_______……緊接著,讓學生根據以上板書信息,任意選擇其中的一個數量和一個分率,同時補充上一個適當的問題編成一道分數應用題,并要求學生嘗試解答。就這樣,我把選擇條件、改編應用題及解答應用題的主動權都交給了學生,有效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三、精心設計探究型作業,豐富學生的思維品質
探究性練習是一種適合學生體驗數學探究過程、培養數學素養的作業,它能給學生主動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作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設計作業時,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使學生研究、探討數學的潛力得以充分發掘,成為一個學習的熱情者和主動者。學生對作業感興趣了,作業就能起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在設計小學數學作業時,抓住“有趣”兩個字。
如:學習“比多求和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每位學生準備一副撲克牌。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同桌合作:一個出題,一個猜點。如:學習了“認識圖形”后,可以設計這樣的游戲:把一個同學的眼睛蒙起來,讓他用手摸口袋里的圖形,說出是什么?并說出是根據什么辨認出來的。這樣的練習將所學的知識蘊含于游戲中,是學生最喜歡的數學作業。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不僅在學習中體驗知識的魅力、成功的喜悅,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用數學語言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學生感覺到數學作業是一個游戲天地、學習的樂園。
二、設計自主性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實施新課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必須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作業設計要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動獲取知識、分析運用知識的機會。學生通過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從而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如:教學完“生活中的大數”后,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選擇練習。A.數一數,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數數活動。B.讀一讀,并說一說數的組成。C.用2、8、0、0組成不同的四位數。
這種作業極大地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作業,就能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保證了全體學生都在不同的目標下練有所得,使他們樂學而不厭,樹立“我能行”的信心。
如:每一單元快結束時,我事先布置學生尋找或自己創作本單元你認為最典型或最容易錯的題目,上交后由老師選擇匯總成單元練習題,每題的后面寫上“此題由××同學提供”。當這樣的練習紙發到每個學生手上時,興奮與自信顯現在每個學生的臉上。學生做這樣的作業也更認真了。
三、設計探究性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功感
獲得成功是每一位學生的向往,也是每一位學生的權利,教師要為學生的多向合作營造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勇于探索,敢于質疑問難,力求達到“情意共鳴溝通、信息反饋暢通、思維活躍流通”的意境。讓學生主動探究,大膽創新,在作業中獲得成功體驗。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無論是學習還是日常生活均用到了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廣泛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學習信息技術是必不可少的課程。但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對于理解力、認知力等各方面還很薄弱的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吸收。對此,教師可以根據日常生活中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將其感興趣的一些事物,簡單有趣的生活場景,小游戲等加入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相結合,以增強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積極性,同時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
1.課程內容生活化,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心智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小學生經常會因為理論性的課本知識比較枯燥而提不起學習興趣,課堂上無法長期集中學習注意力。這種現象極大影響了小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同時也降低了老師的講課效率。針對這一問題,老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平時生活中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各類卡通形象等特點,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考慮將小學生喜愛的卡通形象與課程內容相結合,讓小學生在視覺、聽覺等直接感官的感受上更加深刻。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小學信息技術》全冊第2課“認識計算機”的教學中,教學幻燈片的設計可以使用小學生喜愛的“喜羊羊”“灰太狼”“機器貓”等卡通形象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在這些小動物的上方或周圍標上本節課程需要學習的計算機的顯示屏、鍵盤及鼠標等硬件的圖片,然后再寫明相應的功能。老師與學生互動時可以通過“機器貓頭頂的硬件名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這樣帶上卡通形象的問句起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由于卡通形象更貼近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除了提高其學習興趣以外,卡通形象的視覺效果更能加深其對課程知識的印象。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每個老師可以根據所教任班級的具體情況,在課堂上每間隔10分鐘或者15分鐘播放30秒左右的比較輕快活潑的音樂,重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教學過程生活場景化,加深學生印象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2-0245-02
在當今高科技網絡時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給現代教育帶來了很大的變革。《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時應密切關注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養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因此,信息技術的運用,給教育的手段、方式、效果等帶來全新的變革,它改變了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優化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
一、興趣的激發
《語文課程標準》建議: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針對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形象、具體的文字、圖像、聲音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出來,用色彩、情感、疑問等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人教版《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借小竹排順流而下,帶領學生觀賞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美麗的風光,體會作者歡快的心情,萌發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一年級新生,對江南水鄉是陌生的,如何讓學生能感受到水鄉的美麗、肥沃,以致愛上水鄉?信息技術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新課伊始,筆者通過播放江南水鄉的風光(密密的樹林,綠油油的禾苗,蹦跳的魚兒,清脆的鳥鳴,竹排在清澈的水中暢游等畫面),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為什么這么羨慕,看了畫面你想說什么等等問題。通過觀賞畫面回答老師問題,可以說學生已經對江南水鄉有了一番視覺和情感的沖擊,調動起學習的興趣了。接著學習課文就水到渠成了。
古人云:“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只有當學生對其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才會樂意去學,才會去積極思維。可見,恰當的運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教師用大量的資料口頭介紹效果要好上很多。
二、情感的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應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滲透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同時還要求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王二小》一課講述抗戰時期小英雄王二小的英勇行為,本課學習目標除了識字寫字,還有是學習王二小的機智勇敢,表達對王二小的崇敬之情。這樣的題材有一定歷史背景,離學生的生活遠,單單憑借文本要到達學習目標有一定困難。因此,筆者先介紹歷史背景,認識“兒童團員”、“掃蕩”等詞,弄懂其中含義,然后學習課文內容。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文本的基礎上,體會到敵人的殘忍,激發對王二小的崇敬之情呢?在學習課文一二三自然段后,筆者播放了動畫片《王二小》假裝為敵人帶路,最后被敵人殺害的畫面,伴隨著《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聲,筆者和學生已淚流滿面。再回到課文最后兩段:“突然,四面八方響起……就殺害了小英雄王二小”;“正在這時候……消滅了全部敵人。”學生在朗讀時前后情感明顯反差很大,前一部分低沉,為失去王二小感到無限惋惜,后一部分高昂,為消滅全部敵人、為二小報了仇感到痛快。學生的情感隨著畫面,隨著歌曲,隨著朗讀,自然流淌、奔瀉,做到形真、情深、意遠,達到心靈的“喚醒”。
三、思維的促進
筆者十分贊同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運用,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性,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生動的音視頻圖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一年級下冊《識字6》是一組數量詞歸類識字。教學時筆者通過把數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讓學生在感受美麗景色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表示事物的漢字,初步感知數量詞的用法。其中,學生對“一畦秧苗,一孔石橋”感到陌生,提出質疑,為什么不用“一棵秧苗,一座石橋”?此時,最佳方法就是運用多媒體的畫面幫助思維,師圖示并講解:“一畦”與獨立的“一棵秧苗”數量上是不同的。“一孔石橋”指一個孔洞的石橋。通過圖示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讓學生在認識事物的同時認字,既能避免單個字的抽象認識,又能激活兒童大腦中的事物形象,增強形象性、生動性。這就是多媒體技術的魅力所在,它不僅能激活兒童大腦中的事物形象,增強形象性、生動性,同時還能促進兒童思維朝著更大膽、更豐富的方向不斷延伸。
四、視野的拓寬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學生活化已經被應用到教學工作的各個學科。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經在各個教學機構中廣泛應用。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就是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將生活經驗與生活場景更好地融入知識學習,在學生熟悉生活場景的同時,從源頭上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同時,通過這種學習與生活統一的教學方式,也能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一、精選教學內容,讓教學活動生活化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生活化要求,必須選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并且根據信息技術和基礎技能、性格愛好安排相關課程進行學習,從而將信息技術的相關內容直接轉化成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調動學生生活、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力度。例如,在將藝術字插入Word文檔這一節學習中,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作為代言人進行制作,通過簡單的介紹愛好、興趣,再用藝術字將其呈現,最后老師通過截圖的形式將有創意的作品發表到群共享。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老師不僅能熟悉學生生活、家庭以及學校環境,還能為學生提供生動的案例,把相關內容融入教學中,進而實現教材內容再造與充實。同時,這也是豐富教學活動的過程。
學習活動作為教學的主要載體,也是生活化教學的重點。因此,在現代化教學中應該活用教學活動與方法,將生活有機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在制作PPT中,老師可以將教案以微機教學的形式體現出來,讓學生體驗老師的角色。
二、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評價
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果的一個考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由于過分注重學習成績,從而忽視了其他方面評價。在生活化教學中,老師不僅要給予正確的評價,更要給學生學習的動力。例如,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性格、年齡特點,進行趣味化、游戲化、激勵化教學,讓學生在被激勵、被肯定的過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發散思維進行學習。
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作為一項系統的教學過程,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加大研究力度,在不斷總結的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技能,又要讓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提高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社會責任意識。
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通過深入挖掘信息技術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保護珍稀動物”這一課時,教師可對小學生開展深刻的生命教育,教會學生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這樣對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二、創設有益的教學情境
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將知識運用于實際,因此在課堂引入生活化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更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離不開教師精心的學案設計,應以小學生生活實際為出發點,創設他們熟悉、了解、喜愛的環境。例如,在學習制作word表格時,教師在課前設計了一份“你最喜歡的學科”調查表,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了解,完成該表格的數據收集和輸入過程,呈交一份完整的word表格。這樣,原本單調的制作表格過程中,融入了學生了解的生活化環境,激發了所有學生的參與熱情,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三、發揮課堂評價的重要作用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與數學、語文等傳統學科存在較大差別,教師應在評價手段、評價方法方面加以改進,將課堂評價與生活化相結合,既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要注重學生實踐水平。在開展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單獨準備一個記錄本,其中包括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及教師評價等內容;學生每完成一次作業,教師就應組織開展一次評價活動,并設置相應標準。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評價,讓學生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更加客觀地認知自我。應該注意的是,由于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特殊性,他們期望得到表揚和肯定,教師評價應以鼓勵性語言為主,并引導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積極解決問題。
另外,在開展課堂評價過程中,教師還可引入“檔案袋”的作用,注意收集學生優秀的信息技術作品。對于檔案袋中的作品,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評價,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改進的地方,促使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揮其課堂主人的效用,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廣泛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進而對小學信息技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
強化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生活化,除了注重課堂教學之外,更要將視角拓展到課堂以外,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就在自己的身邊,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以此激發求知欲望,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富有生活特征的情境作為教學背景,給學生布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或者問題。例如,在每學期開學之后,讓學生利用Email給家長和好朋友分別寫一封信,在信中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對朋友的思念之情。通過信息技術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生表現出濃厚的熱情,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回歸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路,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在充分了解教材基礎上,挖掘與生活化相關的知識或情境,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并逐漸將視角拓展到實踐活動中。只有不懈努力,才能順利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目標,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