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4:52: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研究生招生宣傳方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學生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源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學術風氣、科研成果、社會影響乃至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故而提升生源質量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提高學生生源質量成為高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也就成為了我們研究生管理工作者首先需要做好的一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筆者所在學院為例,詳細分析了制約研究生生源質量的因素、提高生源質量的措施以及前景展望。
一、研究生招生背景分析
作為研究生招生生源的主要對象,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要形成時期在本科階段,故而在重點高校攻讀學士學位并在本科階段表現出較高的學習能力、積極的人生態度且具有明確的科研意向的本科生是較為優質的生源,同時也是招生工作的主要目標群體。
通過對影響生源質量的因素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影響研究生生源質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相對主觀的招生政策這一因素以外,還有很多客觀因素影響著研究生生源質量的優劣。客觀因素中的劣勢主要表現在:冬季漫長、寒冷干燥的氣候;經濟欠發達、繁榮程度不高;計算機專業衍生的第三產業不完善;城市化程度較低,計算機行業就業機會較少。優勢表現在:學院文化底蘊深厚、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氛圍濃厚;具有健全的先進的培養機制、硬件設施設備齊全;學校專業種類齊全,本科生的生源較好并且基數較大,有利于和各個專業結合而培養復合型人才,幫助高級人才轉型以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綜上所述,我們要揚長避短,發揮學術底蘊深厚和學風優良的優勢,將本校優質本科生作為潛在生源進行宣傳和適當引導。同時吸引本省乃至東北的優秀生源,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招生政策和恰到好處的宣傳方案來增加我院的吸引力。
二、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規劃方案
通過對影響研究生生源質量因素的分析,我們制定研究生招生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本校計算機相關專業優秀本科生為主,輻射東北地區乃至全國的“985工程”、“211工程”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優秀本科生為主要招收目標,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出臺獎勵政策,提高在x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積極開展就業指導,提升我院研究生就業質量等環節,達到招生、培養和就業的持續發展、良性循環。
為此我們制定如下具體方案。碩士研究生方面:在每年的暑假針對全國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應屆本科畢業生舉辦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通過組織專業素質和能力的測試,選拔出一部分優質生源作為我院研究生的優質后備;在推薦免試研究生工作開始前期,針對具有保研資格的學生開設講座進行宣傳,使得具有推免資格的同學對本院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深厚的辦學底蘊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同時配合獎學金政策等增加吸引力;在考研報考前期,針對具有考研意向的應屆本科生開設講座,幫助學生客觀分析報考策略,適當引導報考意向。博士研究生方面:針對在讀碩士研究生制定本碩博連讀和碩博連讀政策以及政策激勵和獎學金獎勵等方案來吸引優質生源。
在積極制定招生方案和政策的同時,積極改革研究生培養模式,實行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增加與國外高校的合作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高水平前沿領域知識的學習機會。同時以打造名校和名牌專業為目的,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提升應屆畢業研究生的就業率以及就業質量以提高社會期望值,樹立良好的口碑和較高的社會威望以吸收潛在的優質生源。
三、研究生招生方案實踐效果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招生工作實踐效果也是檢驗方案正確性和研究生管理工作執行力的重要標準。自2013年以來,學院積極采取措施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通過改革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科目,開展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引進激勵政策和新生獎學金制度等一系列手段,使我院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有了可喜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3年至2016年,我們已連續舉辦了四屆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隨著夏令營活動的深入開展,在校內外學生中的影響逐步深入,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高漲,校內外報名的學生逐年增多。活動過程中,夏令營組委會精心組織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包括開營儀式、營員專業技能考核、校院情況介紹、學科專業介紹、專家講座、導師見面會、校史館參觀、優秀營員表彰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活動中學院組委會組織專家組出題、考試、評卷,根據筆試成績和專業素質能力測評,評選出優秀營員,頒發優秀營員證書,對于優秀營員在推薦免試研究生的考研中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我院舉辦的夏令營活動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和肯定。通過歷屆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的開展,充分向校內外學生們展示了我院的光輝歷史,卓越成就和雄厚師資力量,許多具有保研資格的學生經過溝通了解,選定了自己仰慕的老師作為研究生階段的指導教師。四年來參加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的學生逐年增加,營員地域分布也由東北地區輻射至全國各"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對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產生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和深遠影響。
在舉辦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之前,我院通過研究生入學初試的學生數量經常達不到學院計劃錄取數,需要進行校內外調劑,有些考生是由非計算機專業的相關理工科其它專業考生調劑過來,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相對較弱,直接影響到導師科研活動的進行和開展,往大處著眼甚至影響到博士生的生源質量和學院整體的學術水平。自從學院采取系列措施以來,我院研究生初試上線人數已由不足變為每年有相當大的剩余(見圖1)。
2014年開始教育部改革推免生政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擬推免的高等院校,面對激烈競爭,在學校整體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我院通過一系列措施,保證了三年來推免生人數不降反升(見圖1)。研究生生源質量也有了明顯提升(見圖2)。
學院還采取了其它一系列措施來提升研究生的生源質量,如加強研究生的復試環節的考核,實行單科淘汰制度。總體來說,學院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招生方案和有效的執行,實現了研究生生源質量的明顯提高,并且具有上升趨勢。
四、研究生招生工作展望。
就目前的生源質量情況來看,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還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了進一步提高生源數量,保證生源質量,重點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進一步加強招生宣傳的力度和廣度。通過校友、微信平臺、學院網站等多種途徑對學院專業設置、導師情況和招生工作進行深入的宣傳介紹。加大力度開展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擴大宣傳范圍,以本校為基礎、輻射東北乃至全國,吸引越來越多的“985”和“211”高校的優秀生源,建立起多層面體系化的招生模式。
隨著高等學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下統稱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教學質量逐步提到日程上來。學校研究生院2008年招生351人、2009年招生277人、2010年招生370人、2011年招生417人。化工學院從2008年研究生招生48人、2009年研究生招生50人、2010年研究生招生73人、2011年研究生招生75人,每年招生學生數逐步增加,因此,加強研究生教學管理勢在必行。認真研究探索研究生教學規律,規范教學過程,解決好教與學的問題,切實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優秀的生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第一,學院根據學校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招生計劃和調劑政策,學院領導高度重視,積極落實。學院成立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下設一個招生辦公室。招生領導成員包括學院領導、各學科教授及相關負責人。同時領導小組召開相關部門擴大會議,在會上主管研究生工作院長,介紹學校研究生院關于招生工作精神,并根據研究生招生工作進行布置,要求各部門積極配合,落實好研究生招生各項工作。
第二,積極協調學生生源。相關學科負責人、導師,認真落實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分別到相關院校、金屬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所進行調研和宣傳。招生辦公室積極組織落實與調劑報名學生進行密切聯系。
第三,在研究生錄取中,學院積極制定方案,從研究生綜合面試開始,進行嚴密組織,制定了研究生面試執行細則。
第四,在學生通過考試、復試、綜合面試選拔等環節中,注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核,把具有培養潛力的、優秀的研究生招收進來,選拔真正合格的學生,是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前提。
二、導師的高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第一,研究生導師必須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事業心,并在學科建設團隊、科研成果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因此,高素質的導師是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的關鍵。研究生導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導師對學生的學習和人格的陶冶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導師隊伍建設中,首先是要做好導師的遴選工作,這也是強化導師知識儲備和責任感的一種手段。遴選的導師要德才兼備,能嚴于律己,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二是充分尊重和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成長。針對每年研究生入學后,學院根據校研究生管理要求,召開全體研究生導師和新生雙選會,制定學生雙向選擇規定。首先參加雙選會的研究生導師自己介紹自然情況、科研團隊以及在學科領域的研究方向、取得的成果。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今后工作和研究方向與研究生導師進行雙向選擇。
通過學生雙選更好地加強研究生早日進入導師科研課題,增加導師與研究生相互間更好地進行課題工作。
三、規范的教學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
首先,制定培養目標、培養過程等各個環節,是提高教育質量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教育質量體系的核心部分。根據學校研究生院對各學院(系)的統一部署,學院召集全院各學科教授、副教授、學科帶頭人參與對研究生培養方案、大綱進行全面修訂。如:化學工藝學科碩博連讀研究生博士學位培養方案、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等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進行全面調整,保證研究生教學有章可循,按時完成學校研究生院下達的修訂培養方案,確定研究生培養目標。
其次,規范教學過程,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根據學校研究生院制度規定,一是加強對研究生進行開題報告檢查,并形成會議紀要,匯總上報研究生院。二是加強對研究生的中期檢查,學院并進行記錄,進行匯總上報研究生院。三是不斷規范研究生課程教學。明確研究生導師負責制,保證教師在課堂教學、課程考核、科研、論文指導等方面規范有序進行,按時完成研究生院學位辦下達教學任務。
第三,經常開展學術活動。學校、學院不斷研究和構建適合研究生學習特點的學習平臺,組織校內、外專家、學者來學校進行講座和學術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現代研究領域最前沿技術水平,提高研究生研究水平。
第四,不斷完善課程考核機制。在學生的考核上,以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核心,方式多樣化。在課程考核上,采取課程考試、撰寫論文、課堂提問、自學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在課外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導師科研活動,提高學生科研能力。
第五,保證教學任務準確。每學期學院都對研究生教學任務進行核對,對教學任務中的課程名稱、學時、任課教師、職稱一一與導師核對,保證按時完成研究生教學任務。
四、學位論文質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第一,根據學校管理規定,建立必要的淘汰機制。在研究生教學中,要不斷提高研究生的教學質量,首要是畢業論文質量,嚴把質量關。在研究生學位中,建立健全開題報告制度和中期檢查報告制度。同時,在學生學位答辯上采取導師負責制,認真、科學地評審。凡有畢業學生,學校采取隨機抽查學生參加學校盲審論文,其中包括同等學歷、工程碩士。同時,參加學校組織的論文查復檢測。避免研究生論文出現抄襲現象發生,保證研究生論文高質量完成,并為研究生答辯做好準備。
第二,導師嚴把論文質量關。除盲審外,對研究生沒按要求完成的論文或論文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不能參加正常答辯。應延遲答辯和延遲畢業或予以淘汰,以確保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2010年學院有1名學生未能正常完成學位論文,學院按照學校規定要求執行整改,延遲至第2年參加答辯。
第三,過硬論文質量。學院學生論文90%以上研究生從事與教師科研相關課題,在2010年有2名教師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研究生論文盲審,并被評為學校優秀畢業論文。
總之,通過不斷加強研究生教學規范化管理,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 學生在國家規定的學習年限達到《學位條例》要求,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保證了研究生教學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培根.高等教育還需面向什么.中國大學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穩步上升,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約為51.7萬人,比2011年49.5萬上漲了4.4%,報名人數也由2011年的151.1萬增加到2012年的165.5萬,上漲了9.6%。隨著招考規模不斷擴大,各招生單位在生源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除了國內近千家招生單位外,隨著國內外交流和開放程度的加深,國外的招生單位通過各種途徑和辦法爭取國內優質生源,使得研究生招生和錄取工作壓力增大,面臨許多新情況。在這樣的形勢下,各招生單位為保證數量穩步增長,往往容易忽視生源質量,對日后的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學生的學術背景、受考核方式、錄取成績、思想狀況、年齡跨度和個人素質等千差萬別,如何選拔優秀生源成為各招生單位越來越重視的關注點和面臨的挑戰[1]。本文以廣東省某重點高校為例,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近三年來在招生錄取方面的生源數據,以期從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近年來廣東省高校研究生錄取的概況,并對今后研究生優質生源選拔和招生錄取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促進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更快、更好地發展。
二、近三年碩士研究生生源概況
研究生生源質量的評價體系主要包含生源結構和生源素質,其中生源結構包括招錄比、生源分布、各專業錄取率、報考類別等多個方面[2]。本研究通過調查2010—2012這三年的招錄比、生源范圍、學習形式和學歷情況等,為生源質量的改善提供數據參考。
(一)碩士研究生招錄比
近三年碩士生報名和錄取人數在逐年遞增,報名人數由2010年的3018人上升到2011年的3431人,而2012年更達到了3970人,錄取人數也由2010年的760人上升到2011年的767人,再到2012年的845人。在報名和錄取人數均增加的基礎上,錄取率并沒有提高,說明在錄取指標增幅有限的情況下,追求高層次學習和提高學歷的考生數量在逐年增多。近三年的錄取率雖有有少許下降,但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的增加說明隨著學校知名度的提高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以及宣傳工作的深入和廣泛開展,學校的辦學水平獲得了廣大考生的認可,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了該校,這樣就為優秀生源的選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生源范圍
生源范圍主要從華北、華中、華南、東北和西北等幾個地區入手進行統計,其中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陜西、甘肅;西南地區包括四川、云南、貴州、、重慶。
據統計結果顯示,華南地區、華中地區和華東地區均是近三年考生來源較多的地區。華南地區從2010年到2012年分別錄取了282人、279人和276人,分別占到錄取總人數的37%、36%和33%。緊跟其后的是華中地區,錄取人數近三年達到了170人、182人和234人,占錄取人數比例分別是22%、24%和28%。華東地區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錄取人數分別是133人、159人和156人,占到各年錄取總人數的18%、21%和18%。這三個地區從地理位置來說距離廣東省都比較近,屬于較易覆蓋的宣傳范圍,考生對學校的了解程度和信任度較高,加之考生人數眾多,這意味著高校在開展宣傳工作時,需要保持對這些地區的宣傳力度,從而保證報名和錄取人數繼續提升。錄取人數相對較少的地區有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南地區和華北地區。西北地區2010年錄取人數28人,2011年26人,2012年34人,占錄取總人數的比例均在4%左右。東北地區錄取人數分別是33人,35人和29人,均占錄取總人數的4%左右。西南地區近三年的錄取人數和比例分別是56.7%,44.6%和67.8%。華北地區錄取人數2010年58人,2011年41人,2012年46人,分別占到錄取人數的8%、5%和5%。這幾個地區錄取比例相對較低,而華北、東北等地區考生人數并不少,教育質量和水平很高,為吸引到更多優秀生源,可以加大對這些地區招生宣傳的力度,制訂目標明確的宣傳方案,更大程度上促進不同地區和學校間的交流合作,讓更多的考生深入全面地了解報考院校,為獲得良好的生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學習形式
近三年錄取的碩士研究生中,錄取前的學習形式主要是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網絡教育及境外學歷等。普通全日制學生2010年有713人,2011年有733人,2012年有797人,數量在不斷增加,基本占了每年錄取總人數的95%。錄取的成人教育形式畢業的學生2010至2012年分別有16人,12人和16人,均占錄取人數的2%。錄取的以自學考試形式畢業的考生2010年有28人,2011年有14人,2012年有27人,比例分別是4%、2%和4%。以網絡教育形式或獲得境外學歷證書形式等錄取的學生數近三年來共是3人、8人和5人,比例較低。由此可見,普通全日制畢業生是研究生報考的主力軍,一直以來都是高校錄取的主要對象,境外學歷證書持有者人數有增加的趨勢。
(四)學歷情況
碩士研究生中2010、2011和2012年分別有711人、726人和800人是本科畢業(含應屆本科和成人應屆本科),均占錄取總人數的95%左右。高職高專畢業的考生類型緊跟其后,分別達到47人、31人和41人,比例分別是6%、4%和5%。這些數據說明近幾年絕大部分考生都是擁有本科學歷和水平的考生,所占比例較穩定,高職高專學歷的考生比例變化不大,擁有本科畢業證的學生仍然是錄取的主要群體。在本科畢業生占主導的情況下,高校可以在面向全國開展招生和宣傳工作的同時,將“211高校”所在生源地的考生作為重點宣傳的目標,這樣既可以保證報名人數,又可以吸引更多名校的優秀畢業生,改善生源結構,提高生源質量。
三、保障研究生生源質量的對策
通過對研究生招錄比、生源范圍、學習形式和學歷情況等的數據分析不難發現,生源質量的改善除了常規的宣傳工作外,需要深入分析,發現生源結構的構成和變化,制定出有針對性和目標性的保證生源質量的評估體系,從而不斷改善生源情況。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理有效地運用各種宣傳手段
隨著生源數量不斷增加,擴大宣傳,吸引更多優質生源成為擺在眾多高校面前的一個首要任務。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宣傳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包括網絡、電話、報紙、雜志、現場咨詢等[3]。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這些宣傳手段,并開展卓有成效的宣傳工作吸引了越來越多高校的注意。通過前人所作調查發現,網絡是目前高校和考生利用最多,宣傳最便捷有效的途徑,但電話、雜志和現場咨詢等宣傳方式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4]。因此,高校在選擇宣傳媒介的時候,既要考慮到受眾面,又要考慮到實際效果,結合多種宣傳渠道,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的差異性,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定能事半功倍,為獲得良好的生源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明確招生宣傳對象
在開展招生工作的時候,不僅要保證穩定的報考人數,更要在生源質量上下工夫。在生源充足的情況下,要分地區、分學校制訂目標明確、內容詳盡的招生宣傳計劃,從而吸引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高校的學生,促進多領域思想和學術等的交流。使來自更多地區和著名高校的考生能夠詳盡和全面地了解報考院校,擴大生源范圍,提高生源質量。
(三)把好研究生入學考試關
研究生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初試主要以全國統考為主。復試由各個學校根據國家和學校相關規定,組織第二輪的筆試和面試。現行的研究生錄取考試更多地強調了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科研能力和實操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考核,往往造成高分低能,培養出會學習不會應用的學生,既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又不利于社會對全面、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把好入學考試第一道關意義重大。高校可以根據自身學科建設、分布情況和培養目標等,制訂出合理的考試方案,特別在自主性較大的復試階段,既能讓學生發揮所學,又能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考核,從而選拔出優質的學生。
(四)增強自身辦學水平和影響力
根據對多所學校開展宣傳工作的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的知名度和辦學水平,專業設置和知名導師,以及就業情況是考生普遍關心和愿意深入了解的問題,因此為了吸引更多更優質生源,高校可以在開展宣傳工作的時候,提供大量這些方面的信息,讓考生對報考院校有深入和全面的認識。同時,高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專業水平,引進更多名導師,提高學校整體辦學實力,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在這種良性循環帶動下,學校的聲譽和實力不斷提升,學生對學校的信心增加,生源質量自然會得到提高。
(五)開展港澳臺地區招生工作
研究生招生和培養單位在獲得港澳臺招生資格后,可根據每年國家的面向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招收研究生簡章開展境內外的招生工作,合理利用國家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密切與港澳臺高校的聯系,開展研究生招生、培養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促進研究生生源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方文心.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的對策與方法—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生源質量分析與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0).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3-0045-02
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確立及重要意義
1904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正式確立大學的三大職能: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此后,世界各國大學開始重視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逐步調整辦學理念,適應社會發展需要。1908年,哈佛大學首創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BA),開創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的先河,使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正式成為碩士研究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不單純地強調理論知識和科研,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時刻把握社會發展需求,使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迅速地被全世界所認識和認同、接納。我國專業學位的設置始于1990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體制經歷20余年的發展和完善,日趨成熟,無論從培養目標到人才培養再到考核評價過程,處處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體現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以應用型高層次人才為本且帶有職業屬性的獨有特色。
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體制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擁有“化學工程”、“材料工程”兩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及“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學術型學位授權點。本文通過對比與分析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數和培養情況,論述現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情況對比與分析
根據學院的招生統計數據顯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情況由2009年至2014年增長25倍,但一直不被學生認可,學術型研究生招生比例遠遠高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2014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數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數的40%。這說明,學生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身份和專業學位存在一定的質疑和誤解,反映出專業學位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這就需要相應政府管理機構、高校招生部門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廣泛宣傳,提高專業學位的社會和企業認知度,平等看待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時,高校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幫助扶持專業學位成長,使其早日實現教育部關于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研究生錄取比達到1∶1的規劃目標。
(二)培養方案的設置對比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在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設置中,修讀學分情況差別不太明顯,課程學習期限一致均為1.5學期,即課程修讀要求幾乎相同。但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學制比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多半年,使得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完成綜合環節和學位論文的時間相對緊張。如果要求碩士在讀期間,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來說,更難以完成,這容易導致學生不愿攻讀專業學位,導師不愿接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造成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偏低的冷淡局面。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雖然采用雙導師制,但由于企業導師缺乏指導經驗,企業在時間和空間、業績上沒有給予企業導師相應的支持鼓勵,企業導師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工作中。校內導師擁有多年的指導經驗,長期與學生接觸,掌握他們的思想脈搏,能夠更好地溝通,指導學生順利完成學位論文。這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采用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為主的原因。但校內導師缺乏實踐經驗,因此企業導師在實踐培養中的作用是校內導師無法替代的,比校內導師的作用更加突出。學院經過不懈的努力,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積極與企業單位建立聯系,爭取聘請專業領域內有豐富實踐經驗、個人指導能力和專業具有較高水平的資深人士擔任企業導師,至今正式受聘的企業導師為21人。
學院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理論課程和綜合環節,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相比,涉及面廣泛,增加工程領域技術課程、工程實踐、新技術講座等內容。但能否真正接觸專業領域的發展前沿,滿足就業需求,體現職業特性,需要通過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就業反饋的信息和就業單位反饋的情況來檢驗,不斷改進、完善課程設置,明確實踐研究方向。反饋信息的調查、收集和整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積極配合和共同努力,學校和學院應建立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評價反饋機構與制度,使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真正與社會需求接軌,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應用型高層次人才。
自高校擴招以來,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以平均每年近30%的速度遞增,到2006年我國在校研究生總數已經突破100萬,成為世界高等教育大國。伴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迅速膨脹,對研究生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國家的研究生培養目標,研究生就應當具備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研究生階段的教育應重在開拓他們的視野,教會他們思考與研究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引領學生入門,為其日后的繼續深造、努力成為創新型、開拓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當代研究生培養的現狀
當前隨著國家擴招,研究生培養規模的逐年激增,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研究生的急功近利、追逐個人享樂使得一些研究生既想成才,又不愿付出艱辛的勞動,加之少數學位授予單位管理不嚴,放松要求,使得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學位授予質量出現了滑坡趨勢,在社會上造成了較為不好的影響。
1.課程教學不合理
有的高校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不規范,隨意性較大。課程的設置和教學不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所需要的知識結構來考慮,因人設課教學的現象嚴重。跨學科課程、科學研究方法課程所占比重較少,研究生選課的自由度不大。同時,當今世界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就要求研究生課程內容的更新也應加速。然而目前研究生課程設置普遍沒有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地對所開設課程及課程內容進行適當調整、補充與完善,課程內容相對陳舊,跟不上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
2.導師隊伍建設不足
研究生培養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指導教師的水平,研究生導師水平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飛速增長,但導師的數量和質量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特別是近年來碩士點的增長速度較快,使得研究生導師嚴重缺乏,這樣出現了三個問題:一是一些高校為了解決導師缺乏問題,在導師隊伍建設方面數量壓倒質量,在遴選導師時降低標準“突擊提拔”,致使導師整體水平下降;二是出現了一個導師帶二、三十個學生,根本無暇顧及學生的論文與指導,有些導師甚至連自己學生的姓名都不知道:三是出現導師兼跨現象。由于導師數量不足,致使一些導師跨專業帶學生,有的導師甚至兼跨三個專業,嚴重地影響了培養質量。
3.論文質量不高
當前許多研究生由于平時缺乏科研訓練,做學位論文時不會選題,要求導師提供題目,或是論文選題理論與實際意義不大,對研究現狀把握不準,不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由于導師數量缺乏,學位論文開題環節把關不嚴格,導師指導不到位,學生對所選題目不了解、不熟悉,開題過后仍不知道寫什么,沒有自己的觀點,難以保證論文質量,甚至出現論文答辯成績看導師資格,而不看研究生論文寫作及答辯水平的怪現象。 轉貼于
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幾點思考
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舉措一定既要做到嚴格、規范,又要科學、可行。因此,研究和探討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途徑和方法,培養出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高層次人才,是擺在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和任務。筆者有如下幾點思考:
1.提高生源質量
提高生源質量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基礎。良好的生源是提高培養質量的基礎。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首先要在保證生源的同時,提高生源的質量。在當前,有些熱門專業往往報考人數非常多,有些專業報考人數卻少得可憐,導致最后錄取時沒有合格生源。這里面既有專業自身的問題,同時也有招生宣傳問題,有些專業不被人了解,或者說有些招生院校對外宣傳比較少,很多考生不了解這些招生院校,無形中就少了一部分生源。因此,相關高校應積極做好招生宣傳工作,認真制訂招生宣傳計劃,組織專門人員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在部分院校舉辦研究生招生咨詢會,詳細介紹各招生專業的基本情況,這對改善生源結構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優化研究生培養方案
優化研究生培養方案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途徑。培養方案是培養單位進行研究生培養的依據,是檢查、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標準。培養方案一般包括學科及專業簡介、培養目標、研究方向、學習年限、課程設置等。培養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從培養人才角度出發,不斷完善優化研究生培養方案,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科學合理設置課程。
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必須包含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面、強化實踐為原則,課程體系應注重實用性、綜合性和前沿性,并形成合理的比例。為了能更好地讓每個學生都能按照各自的意愿和職業目標接受培養,研究生教育計劃還會列出多種多樣的選修課供學生選修。哈佛商學院要求學生必修的課程有12門,可供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自由選修的課程則有幾十門。必修課中的學位課程必須有一定的覆蓋面,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專業課不能過于零碎,不能過于方向化。
3.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導師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第一責任人,導師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應該給予研究生充分的幫助,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因此,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導師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嚴格導師選拔制度,控制導師資格的評審,實行導師與研究生互選的“雙向選擇”制度。由專門的學術委員會進行導師的遴選。導師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因此,要把能力突出的教師補充到導師隊伍中來,從學術科研水平和學生培養水平兩個方面對導師進行評定,改變只上不下的導師終身制;避免導師資格榮譽化的傾向,保證導師隊伍的高素質、高水平、高質量。與此同時,培養單位應該從單位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倡導形成導師選學生、學生選導師的良性的“雙向選擇”制度。
4.完善規范管理
完善規范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保障。加強研究生培養質量管理是確保并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保障,培養單位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積極采取有效規范的管理措施至關重要。
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規范管理主要是管理隊伍專業化、管理方式規范化。管理隊伍專業化是指隨著研究生教育管理事務的復雜化與管理內容的增多,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責任心,熟悉管理事務,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管理方式的規范化,是指研究生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對管理規范化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應及時制定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杜絕主觀隨意性。
參考文獻:
2.專業學位類別迅猛增多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9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置和試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幾點意見》,開啟了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同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批準在我國設置和試辦法律碩士、教育碩士、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等六種專業學位。十年后,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印發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通過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2011年2月1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我國第39種專業碩士——審計碩士。目前這39種碩士層次的專業學位設置,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
3.制度化、規范化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國家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力度是清晰可見的,相關政策文本的出臺,使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發展更為制度化和規范化。比如在《關于構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就業服務體系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就業工作納入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工作,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合格者獲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執行普通高校畢業生的有關管理和就業政策。這就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就業問題提供了制度化規定,有了保障。
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發展背后的困境
1.社會認同度低一方面,傳統的“學術至上”的觀念認為高校是培養學術研究型精英的地方,一直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家長、社會公眾大多不知道什么叫專業學位研究生,很多人把專業學位定義為“次等”的學位,缺乏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的正確的理解。由此,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一直不被認可。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往往會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產生歧視,在升值或者評級的過程中因為專業學位而受到限制。由于大規模的專業碩士教育,其含金量與認可度在社會上還有一個檢驗認定的過程,還有一個認識接受的過程。
2.照搬學術學位模式現階段,我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幾乎照搬學術學位的培養模式,弱化了職業性、實踐性。在課程設置體系上,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52.9%的同學認為只有一到兩門課與學位專業不同,有4.18%的同學認為課程設置完全相同。可見,多數高校專業學位與全日制的學術學位課程設置接近90%的相同,相當多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方案是對學術型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方案的“復制粘貼”,只是調整、刪減部分課程,增加實驗課,或是給基礎理論課增加配套的實驗模塊,沒有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自身獨特的價值導向和教育規律。在專業實踐環節上,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濃重學術性,多數高校忽略了實踐環節的建設。以傳授知識為主,不能充分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實用性、技術性、實踐性,從而導致人才培養缺乏靈活性、多樣化和針對性,無法適應不同地區對人才規格的需要。
3.考核方式單一目前高校對于學生評價方式還是停留在基本的畢業論文和平時的情況。這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不合理的,純理論分析過于學術,缺乏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知識的創新和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所以,單一傳統的評價方式不能客觀評價專業學位研究生。
4.培養質量有待提高⑴生源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基礎。一方面,考生在選擇考研報考方向時,大多數都是以學術型學位作為第一志愿。表2就反映了2011年到2015年的報考情況,雖然報考人數在增多,但是2015年并未達到報考趨勢1:1的理想比例。另一方面,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的過程中,很多報考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在沒有被原報考的學術型學位錄取后或是在學術型學位復試淘汰后調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可見,生源不佳一開始就制約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質量。⑵導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對導師的專業訓練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目前,高校導師的學歷層次和學術能力大幅提高,但他們缺乏社會歷練,社會實務經驗不足。高校導師在進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過程中不自覺偏向理論知識,滿足不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2009年,教育部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建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制,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目前,有些專業學位研究生并沒有落實“雙導師”,落實了“雙導師”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校內和校外導師的職責不夠清晰明確,校內導師幾乎不參與學生實踐,校外導師作用發揮甚少,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的教育相互分離。通過對某高校2014屆550篇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進行調查,真正實施“雙導師制”,共同指導研究生論文的僅有15篇,占該類論文總數的2.7%。師資隊伍缺乏經驗,“雙導師”在實際中流于形式,不利于培養出滿足社會要求的高質量人才。⑶質量監控體系不完善。現階段,我國尚未建立起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適宜的質量評價標準,表現為論文指導和答辯中的學術型傾向和實習的敷衍塞責,多數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趨同,特別是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指標缺乏有效的監控手段和保障機制,以至于有些學生沒有經過嚴格、規范的實習及生產實踐,只是完成了畢業論文,或者同學術型研究生一樣在校內實驗室完成專業實踐。正是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評價標準尚不明晰,質量保障機制尚未建立,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不具有實質性的銜接,以至于很多畢業生在完成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之后,尚不能直接進入和勝任職業崗位。
三、走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困境的路徑
1.從政策和宣傳上,提高社會認可度⑴國家政策及時跟進。一方面,相對于學術型研究生,專業學位起步晚,國家的相關政策欠缺,政策的制定內容不夠及時和完善。在這種情況下,群眾感受不到國家政策對于專業學位的重視,自然對其認可度不高,報考存在相當大的顧慮。另一方面,社會需求在不斷改變,國家的政策不能一錘定音,需要隨實際情況而變更。每年的專業學位報考人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考生及其家長對于相關政策的研究和就業扶持的分析。⑵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宣傳工作。利用媒體、網絡等渠道大力宣傳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優勢,促使社會各界人士全面認識專業學位,顛覆學術學位能力優于專業學位能力的傳統觀念,加強社會各界對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在觀念上的重視程度。學校在招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發放資料、招生視頻等介紹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考生、家長和社會大眾全面了解專業學位的過程中產生認同感。
2.創新培養模式高校應緊密圍繞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框架,優選教學內容,突出課程實用性和綜合性,增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案例教學、模擬訓練等教學方法的運用。完善課程教學評價標準,轉變課程考核方式,注重培養過程考核和能力考核,著重考察研究生運用所學基本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加強實踐基地建設。高校應積極聯合相關企業,建立穩定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共同建立健全實踐基地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明晰各方責任權利。明確研究生實踐內容和要求,健全實踐管理辦法,加強實踐考核評價,保證實踐質量。促進實踐與課程教學和學位論文工作的緊密結合,注重在實踐中培養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研究生秘書聯系著三個方面:教師、研究生和學校,是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崗位,研究生秘書的工作直接關系到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對提高學校的辦學層次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研究生秘書的崗位職責
(一)招生工作
研究生秘書要協助分管領導編制本單位的研究生專業目錄;協助研究生招生科完成本單位研究生招生的宣傳及生源組織工作;協助研究生招生科做好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和錄取工作;
(二)培養工作
1 教學計劃,協助分管領導制訂、修訂各專業研究生培養方案;督促導師制定所指導研究生的個人培養計劃并落實培養計劃實施情況。個人培養計劃一份由分院(所)歸檔,一份交研究生培養科備案。收集培養過程中導師及學生的建議和意見,定期向分管院長匯報;協助分管領導做好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檢查工作。
2 導師管理,協助做好研究生導師遴選和考核工作;向研究生培養科提交研究生指導教師變更情況;負責研究生指導教師工作量考核工作;協助分管領導組織導師和研究生的雙向選擇工作。
3 課程管理,根據研究生培養科下達的研究生公共課程安排,編制本專業課程表并錄入系統,向授課教師下達教學任務書,同時做好調課、補課及外(返)聘任課教師管理等工作;組織各有關任課教師按照研究生部的相關要求編寫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表等教學文件,學院和研究生培養科各存一份;安排以同等學力及跨專業入學研究生補修課程事宜;做好研究生網上選課工作。
(三)學位工作
研究生秘書要協助分管領導組織論文評審工作,特別是盲審工作;畢業生在校期間審核工作;協助分管領導組織學位論文答辯;組織學生參加學位授予儀式;協助分管領導組織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申報工作。
(四)學科建設
研究生秘書要協助分管領導做好本單位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的檢查與評估工作;協助分管領導組織本單位重點學科、學位授權點的申報工作;學科建設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研究生秘書工作的崗位特點
1 工作繁瑣,程序復雜
研究生秘書的工作職責涵蓋了研究生的招生、培養、學位、學籍、就業等方面,范圍廣,內容多,這使得研究生秘書常感到身心疲憊,難以對工作進行系統的思考和創新。此外,研究生群體在社會經驗、生活方式以及年齡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這給研究生工作的組織實施帶來不少難度,研究生秘書的工作強度相應增加
2 工作交叉的領域多
研究生秘書的定位是對研究生進行管理和服務,對涉及到研究生的相關職能部門、學院的相關領導負責,并要做好對導師的服務工作及導師與研究生的溝通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秘書參與研究生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全過程,在研究生、導師、院系、及學校主管部門之間起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三、研究生秘書崗位的素質要求
1 注重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教學秘書首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發展觀,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實際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在繁雜瑣碎的工作面前應具備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正確對待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平凡的管理崗位上做出成績。
2 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和服務水平
做好這個工作,如果不是本專業畢業,最好能自學或選修一下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盡量熟悉相關專業的內容。只有熟悉相關專業才能很好的介紹這個專業,堅定那些適合本專業考生的信心。同時還要強化主動服務的意識。此外,作為研究生秘書必須清楚地了解研究生教學工作各環節的工作程序,摸索出其中的規律,做好統籌規劃和安排,才能使工作做到井然有序。
3 強化科學管理意識
首先,研究生教學秘書必須將本職工作與學校的發展目標緊密地結合起來。只有科學地制定工作目標,才能有目的有意識的規范自己的教學管理行為,才能使各項工作有的放矢,循序漸進的進行。同時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教學管理的很多工作均通過系統管理軟件來完成,這就要求研究生秘書能熟悉電腦操作,熟練使用現代管理軟件,并掌握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實現教學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4 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
面對繁重的日常工作,研究生秘書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其工作高質量、高效率的保障。作為研究生秘書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面對繁瑣的日常工作, 要善于自我調節,保持情緒穩定,逐步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格,時常保持輕松平靜的心態,遇事不慌不忙。針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溝通協調方法,要學會“換位思考”,才能及時妥善地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對待領導,要做到尊重而不恭維、服從而不盲從;對待導師,要做到平等協調、尊重理解、互敬互諒;對待研究生,要做到態度熱忱、真心實意;對自己,要做到工作勤勞、任勞任怨、處事穩妥,好的工作態度也是順利開展工作的法寶。
1.2教師隊伍需要鍛煉隨著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勢必要求導師隊伍不斷壯大和發展,目前導師隊伍中有企業實踐經驗的人數甚少,同時,導師觀念誤區,由于學制原因,導師不太愿意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以學術型的形式進行指導[2]。
1.3管理制度缺乏一方面,學校面對全日制專業學位學生的管理,從國家層面尋求不到具體指導文件,僅有一些臨時性的文件;另一方面,學校對專業學位學生的管理模式還在探索,從學術型和在職碩士的模式中尋找新的管理方式。
1.4實踐環節落實有困難全日制專業學位培養方案中要求學生有半年左右的企業實習,從目前的培養情況來看,學生企業實習環節仍舊很難落實。一方面,學生要在兩年內完成學業,實習過程除了完成實踐工作還得進行論文寫作,強度比較大;另一方面,船舶相關企業訂單比較多,安排學生長期在企業實習比較為難,學生實習過程必須安排一名企業導師指導,有時還會牽涉更多員工,一般來說,企業不太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學生學習后基本不會留在實習單位就業,從企業用人角度來講,他們更愿意要有就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實習。
2培養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2.1加強招生宣傳力度經過兩年的培養探索,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改變招生策略,從2012年開始,學院加大招生宣傳,組織學院各研究所導師團隊面向所有學生進行招生宣傳,側重向學生講解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發展趨勢,從觀念上改變學生的看法。
2.2優化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方面,學院新開設多門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領域的應用課程,并在船舶設計、流體、結構方向各新增一門專業技術課程。聘請校外企事業單位專家來校為學生講課。在教學方法上,以學生為本,以職業導向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建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隊伍建設學院從2008年開始,要求青年教師必須進行至少半年的企業實踐培訓,同時,學院每年在相關船舶、海工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工來校擔任校外指導教師,學院還定期和企業通過進修、培訓的方式進行合作,增強校企聯合。學院目前所有青年教師均完成了一輪企業實訓環節,每年有十名左右的企業高工被聘為全日制專業學位企業指導教師。
2.4實踐基地建設在學校已有實習基地的基礎上,進行了工程實踐中心建設。與工程實踐中心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等方面本著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在乙方建設甲方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目前已經與13個造船企業和研究所簽訂了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實習基地協議,并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模式。其中與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共建兩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05-0072-03
為適應社會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調整優化研究生教育類型結構,2009年初,教育部部署增加5萬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大量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并實行全日制培養。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誕生,有效詮釋了應用型、實踐型高層次專門人才與當前社會需求有效鏈接的內在契合性。教育部還規定各單位以2009年學術型為基數,按5%―10%的比例減少學術型招生數,調減部分用于增加專業學位招生。此舉反映了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戰略的重大轉型,即碩士層次的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
當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招考中卻面臨著諸多現實困境,報考認同度不高,招考吸引力不夠,優質生源不足,導師主動性不強,這些阻礙了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的良性發展[1]。基于此,天津大學研究生院組織部分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代表座談,并有針對性地發放涉及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招考中面臨的各類問題的調查問卷270份。通過匯總問卷并做出翔實的歸因分析,提出了優化招考工作的建議。
一、加大招考宣傳力度
招考工作系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是宣傳周知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源質量優劣,直接影射到后續的培養質量高低,關系到社會認可度的高低,也會影響到下一年度招生和宣傳效果。目前,社會各相關方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認同度并不高。一方面,部分學生對該類型認識非常模糊、淺顯,導致其就讀動機不高;另一方面,教育部文件宣傳力度仍顯不夠,落實和執行“過于計劃性”,所采取措施與預定社會認可度難以協調匹配。
面對上述種種困難,在招考工作中加強宣傳,提升認同度是有意義的,也是迫切的。調查問卷中有學生建議:在本科階段的職業規劃指導課上,學校可介紹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實現從考生萌生考研想法至錄取的整個招考階段中宣傳周知。有鑒于此:一是研究生報考前進行旗幟鮮明地宣傳發動,招生單位需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優惠政策、專業(領域)及招生計劃數突出顯示出來,并將各專業(領域)招生計劃較往年的增長情況詳細說明,顯要標識出招生單位培養特色理念和舉措;二是通過研究生招生現場咨詢會、招考信息網絡平臺、微信平臺等方式,招生單位將象征考研競爭激烈程度的“考錄比”予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報考全日制專業學位的機會成本低,勝出率高;三是大力宣傳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總體規劃、展望和布局,介紹國外專業學位教育的成功經驗和顯著優勢,重點將國內在近七年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亮點以及國家積極發展博士專業學位教育的新動態展示出來;四是招生單位積極做好推薦免試研究生的引導和組織發動工作,吸引更多優秀本科畢業生以推薦免試形式攻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此項工作的“馬太效應”會很顯著,有助于增加報考吸引力。問卷中的“您認為如何保障全日制專業碩士的生源質量”一題,有學生反饋:為2010年啟動“推薦免試攻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這一重大舉措點贊,有學生稱之為扭轉“2009年招收生源全部為調劑生”的“尚方寶劍”。
推進專業學位教育的宣傳工作還要與社會實際相結合,由政府、招生單位、考生及關心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的社會各界人士齊力宣傳,向工業界、企業界及各類行業協會大力推介和宣傳專業學位教育,提升其社會認可度,并對推進專業學位教育的短期效應和長期效應進行合理定位[2]。
二、強化招考細節管理
研究生招考細節管理(或精細化管理),指在研究生招生管理活動中實現管理活動的精確化、標準化、細致化和人性化。唯有精細化才能管理到位,提高效能。因此,精細化管理已被各類招考錄取工作中密集運用。由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招考工作面臨著諸多需探索、挖掘和創新之處,為有效兼顧招考的“質量”與“公平”,以隱性提升全日制專業學位的“品牌價值”,招考管理層次從低級向高級、管理方式從粗放到精細,細化為一個個不可再分或不必再分的基本單元,并確保各單元間的有機銜接。
實現研究生招考工作標準化為著力點,復試環節中引入體現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為導向面試是其重要突破口。招生單位依照教育部及省級招委的指導精神、程序原則、紀律規范、監督復議和實施方案(細則),結合招考的比例、分項內容及分值分布,為體現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為導向面試提供了思想準備和理論支撐;同時,多數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組織管理工作已下移至二級學院、系所甚至學科的趨勢,學院(系、所)可結合自身特色、學科特點,聘請來自于企業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領域的需求方、職業資格標準的制定者等參與到面試中,大膽嘗試推出實驗、小組報告、學術能力測試等多樣考核方式(見表一),制定出細化測評要素,量化為具體的測評指標體系或評測量表,以減少面試環節評分的主觀隨意性。
除復試環節的改革外,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考工作還應承續原有“單證”專業學位教育之精華,發揮好多方利益相關者共同評價作用,緊密跟蹤和對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美國GRE考試和中國GCT考試均是成功的范例,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考試初試科目設置、內容范圍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體現出考核評價內容從單一的理論知識考核擴展到知識應用能力、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和跨學科的綜合思維力等。考核評價過程中,考生倘若通過了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資格考試并獲得合格證書,考生可在1―2年的有效期內向招生單位多次提交專業復試申請。當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招考每一環節須充分論證、慎之又慎,只有充分孕育出改革“大環境”,通盤考慮招考的各節點之承續連接,方可試點先行并分步驟推廣實施。
三、構建多元化資助體系與就業保障平臺
多元化資助體系和就業保障平臺的構建既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職業發展需要,又是促進他們在“生活無憂”和“就業有門路”的狀態下潛心學習和科研,自覺承擔起知識創新生產和職業發展的必備基礎。除國家政策性規定的保障措施外,招生單位構建起多元化資助體系和就業保障平臺,有助于引導考生積極報考,同時也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培養體系正常運行的前提[3]。問卷中“您認為目前全日制專業碩士報考熱情度不高的原因和后顧之憂有哪些”,超80%的調查者坦陳:目前高校在學費、獎學金、資助政策、繼續學業深造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近90%被調查者提及尚需社會認可和檢驗,對就業前景持觀望態度。這無疑向招生單位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資助體系,積極搭建就業保障平臺的強烈訴求,以解除報考的后顧之憂。
多樣化的資助體系,可有效促進全日制專業學位培養與社會、用人單位的開放式互動,形成長效的專業學位教育質量保障機制和內在激勵機制。鑒于其主要生源是應屆本科畢業生,尚無工作收入和其他固定收入來源,解決他們的學費和生活費問題是首要面對的。尤為可喜的是,2011年底國家了將全日制專業學位正常納入國家財政撥款行列的政策,這無異于將會吸引更多考生報考,也能徹底改變為數不少的高校中以“專”養“學”經費配置之怪現狀。同時,國家也逐步規范收費標準,并研究調整專業學位教育中增加專業實踐、聯合培養基地建設費用,各高校也在積極構建有利于激發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學習動力的獎助學金體系。天津大學2009年招收494名首屆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時,在學費、獎助學金方面都給予了人性化、前瞻性考慮,將這些學生與學術型研究生一齊納入到現行獎學金體系中,且與學術型研究生執行相同標準。該做法使他們在入校之初就有平等感,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2009年12月,天津大學承辦了全國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工作研討會,并就全日制專業學位獎助體系工作做了典型發言。
從社會用人單位角度考慮,基于勞動力市場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有效規避風險偏好,用人單位更為傾向于招收培養模式相對成熟的學術型碩士生。當前,相關主管部門應協調制訂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目標和學科特點相對應的、無歧視的就業政策,進一步明確學歷認定、工資待遇等就業派遣政策和職場評價標準。培養單位通過與企業共建實踐基地、學生企業實習、校企科研合作、訂單式培養等方式,在招生、培養和學位論文等環節提前與用人單位建立內在密切聯系,有效促動了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理想、順暢就業。一方面,加強了專業學位與行業、職業的相互聯系。從發達國家的教育實踐看,較大規模地向“以實踐為方向的領域的職業性的學位專業”轉移則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主要是在直接與勞動力市場有關的職業訓練專業[4]。同時,強力推進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相銜接,使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逐漸成為社會信譽度高、用人單位歡迎的教育類型。如建筑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在相同行業進行任職資格考試時給予減免參加考試的年限。另一方面,國家也在政策上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的企業、開展校企合作較多的企業,給予如減稅、專項經費支持、科技計劃幫扶等政策傾斜,鼓勵優秀企業參與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中來,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和人才輸送儲備機制。
四、健全體系化兼具特色的培養體系
(一)突顯專業學位的對學術性價值取向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對高等教育下過這樣的定義:高等教育不是普通教育,而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由此不難發現,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順應了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必然會成為未來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主流。專業人員所獲得的自由教育絕不能只是他們接受技術訓練之前的教育,而必須與技術訓練同時進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須牢牢把握住與學術型學位具有相同的教育基礎[5],兩者對學術性價值取向具有內在一致性,探究和創新則是貫穿專業實踐活動的一條主線。因此,培養高層次職業人才與實現建設研究型大學是相輔相成的。通過探索“可流動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打通學術型和應用型研究生的合理轉換機制,對有志于進一步從事學術研究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一定規模內允許免試或申請攻讀博士學位。
(二)強化實踐屬性和特色
實踐性是專業學位最基本的屬性[6],實踐能力培養必然是專業學位培養之特色,應貫穿培養的始終。突出實踐性,既是發達國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經驗,也是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培養目標的內在規定。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由于實踐的組織和實施方式表現為專業實踐,因此,充分的、高質量的專業實踐是專業學位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應把研究生培養成為勝任專業工作的實踐者[7]。
1.嚴把生源入口關。有意識側重考察“創新實踐、創新應用”的潛質,將專業學位對應職業領域認識和興趣度、專業能力、職業素養納入到考察范圍,為后續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奠定基礎,在就業指導和職業發展規劃中突出實踐專長。招生單位可要求提交考生本科階段的實踐報告,如實習情況、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是否實質參加過一些科技創新競賽或實驗實習項目等;考察其對相應職業的了解程度、興趣、職業發展的初步規劃設想;在外語測試環節,有意識側重測試其相應規范、標準的外文專門術語的掌握程度等。復試過程則應從現代工程師能力需求和全面質量管理視角出發,重視各節點中考生專業知識、動手操作技能、實習實踐報告、職業能力傾向的反饋,全面評價其對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系統觀點、評估和決策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商務與管理能力的考核。
2.充分發揮實踐基地作用。實踐基地是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展專業實踐的重要載體和基本保障,各教學指導委員會已將其納入到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中。實踐基地不僅為學校提供開展專業實踐的廣闊平臺,為提高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提供培養條件;也是嫁接企業、學生、導師三方共同成長的優化路徑,可增強企業的人才意識和培養優秀人才的社會責任感,實現多贏局面。
3.建設實踐指導力強的導師隊伍。在提高導師實踐指導力方面,一是將優秀教學案例和教材編寫、行業服務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實踐、服務成果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8]。二是制定一系列校外導師薪酬、職稱評定等激勵機制,引導導師深入業界,真正體會業界最關心、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促進理論的實踐化與實踐的理論化。
參考文獻:
[1]秦發蘭等.關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特色化培養的思
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4).
[2]李雪林.我國研究生教育中學科類別結構失衡現象嚴重
[N].文匯報,2011-01-17.
[3]任欣榮,肖鳳翔,張立遷.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招考工
作問題之歸因[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5).
[4][美]伯頓?克拉克;王承緒譯.探索的場所――現代大學
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9.
[5][美]布魯貝克;王承緒等譯.高等教育哲學[M].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2001:14.
[6]鄒碧金,陳子辰.我國專業學位的產生與發展[J].高等
教育研究,2000,(5).
[7]劉國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實踐性及其強化策略
關鍵詞 :招生改革 專業學位 企業參與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主要途徑,肩負著“創新升級”、“人才升級”的雙重使命,是國民教育的頂端。隨著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對于高層次、技能型、應用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教育便是以培養研究生個人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相結合,更加注重解決專業領域中的實際問題為目標的一種培養模式。
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加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擴大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促進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協調發展。”在過去的四年中,全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計劃招生比例已經從2010年的23.32%提高至2014年的42.37%,而我校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計劃招生比例也從2010年的20.56%提高至2014年的43.78%。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已漸漸向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傾斜。
二、目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存在的問題
在上述大環境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應當處于一種蓬勃發展的狀態,但是事實上,由于理念的缺失,社會對于專業學位認可度尚低,使得專業學位碩士的處境十分尷尬;與此同時,專業學位碩士的招生本身也存在一系列問題。
1.招生宣傳不到位造成學生認可度不高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咨詢考研信息的學生都表示不清楚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的區別,他們普遍認為專業學位較之學術學位層次更低,有些學生甚至將專業學位與職業教育畫上等號,這顯示出專業學位的招生宣傳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一方面考生對于專業學位有大片的認知空白,不明白專業學位碩士的目標定位;另一方面社會對專業學位的認可度不高,專業學位碩士在就業時壓力更大,這些情況直接導致了招生的困難,使得其生源的數量及質量都得不到保障。
2.初試模式同質化
考生對于專業學位的認知不足,一方面是招生宣傳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表現在專業學位碩士招生模式與學術學位碩士招生模式同質化嚴重上。簡單來說,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與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的最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旨在加強對專門人才的培養,后者的側重點則在于培養研究人員和高校教師后備力量,但是在現有的時代背景下,后者并不占據社會主流,具有迫切需求的恰恰是各行各業的專門型人才。目前,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形式主要有三種: 全國統一考試、單獨考試、推薦免試。其中,全國統一考試是目前我國選拔碩士研究生的主要方式。專業學位碩士與學術學位碩士一樣,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由國家劃定分數線,確定是否具有參加復試的資格。在初試中,相近學科間兩者的考試形式相同,科目相似,無法體現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注重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的主旨,不能很好地檢測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復試環節缺乏實踐能力檢測
目前,碩士研究生錄取仍然以初試分數為主,復試環節本身就存在時間短、功能重復、量化指標少等問題,同時,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對于考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更高,使得這些不足之處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復試選拔中更加明顯。
4.企業、行業作用微乎其微
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要求包括:面向特定的職業領域,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培養學生適應專業崗位的綜合能力。在此目標指導下,需要鼓勵、引導行業、企業全方位地參與到人才培養中來,需要充分調動行業、企業的能動性,發揮其在相應領域的專業指導作用,與院所形成專業化的教育與聯合培養模式。但是目前,行業、企業在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中,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根本沒有參與到專業學位碩士的招生、培養中來。
三、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及復試模式設計
目前,盡管國家加大了對專業學位碩士的宣傳力度,但是現階段專業學位碩士的招生工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模糊的定位、同質化的招生標準使得學生在入學之前無法明白自己的準確定位和方向,也使得學校不能夠選拔出真正適合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的學生。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速向社會輸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一般來說要求具有相應的職業背景,但是目前,專業學位碩士的主要生源大多來自于應屆本科畢業生,缺乏相應的職業背景。應屆本科畢業生大多沒有具體的職業規劃,對于選擇專業學位或是學術學位比較茫然,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實現向社會高速輸送專門型應用型人才,就顯得力不從心。想要解決以上問題,我認為可以通過招生模式的改革,改變專業學位碩士生的選拔體系,從而從源頭上保障其培養質量。
1.加強宣傳
我國的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教育起步較晚,在社會上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認知和認可。要想改善專業學位碩士的生源質量,必須從源頭抓起。一方面,向考研的主力軍——應屆本科畢業生宣傳專業學位碩士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將以就業為導向的考生吸引過來;另一方面,積極發展具有專業知識背景、具有工作經驗的人員。通過廣泛宣傳、宣講,糾正人們對于專業學位碩士的認知謬誤,當人們了解到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只是分工不同,并無層次高低之分后,相信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的生源質量會有大幅度提高。
2.初試模式改革
目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與學術學位碩士的選拔過程大體相同,除推薦免試和單獨考試外,大多都是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研究生入學考試進行選拔。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基本分為初試及復試兩個方面,但是,僅僅通過專業課的考試和短暫的復試環節,很難真正選拔出符合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目標的、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因此,在招生方式上,可以嘗試將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的招生與學術學位碩士的招生分開。
(1)初試時間改革。我們知道,國家統一研究生入學考試持續周期很長,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例,學生往往從大三開始便開始準備考研,大四上學期參加初試,下學期參加復試,總體戰線十分長,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參加社會實踐或者進企業實習,這樣選的考生,理論知識扎實,對于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或許是良好的保障,但是對于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型人才來說,這樣的過程并不理想。因此,可以適當將專業學位碩士的選拔時間提前,爭取在大三下學期完成,這樣為考生空余出半年的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或是進入企業實習,打下良好的職業背景知識基礎。
(2)豐富初試形式。除全國統考之外,可以加大推薦免試和單獨考試考生比例。其目的旨在將有志于從事特定行業,以職業為導向的考生從重復的理論學習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更多地參與社會實踐,積累相應的專業背景知識,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做有針對性的準備。這樣不僅有利于加速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也使得招生單位的自主權得到加強,有利于更多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人才脫穎而出。
3.加強復試選拔
對于專業學位碩士的選拔來說,實踐能力的檢測應當占據重要地位,這是初試分數所無法體現的,因此在初試檢驗過考生的理論基礎之后,應當更多地將重點放在復試上。
現有的復試形式大多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但是筆試與初試功能重復,而面試的時間短,很多時候流于形式,更是缺少對考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檢驗。為了能夠更好地向社會輸送高層次專門型的應用人才,復試面試應當成為專業學位碩士的主要考核手段。在復試面試中,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簡單的實踐操作,提供特定的環境模擬現實問題,觀察考生是否具有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否具有運用現有知識制定解決方案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實際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較為系統、詳盡的面試,科學、公平的評判,選拔出技能型、復合型的應用人才。
4.與行業、企業進行協作
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目標是實現與業界的零適應和無縫對接;熟悉業界應用的平臺和模式;學習業界最新的先進技術;參與實際項目的設計與實踐。要實現上述培養目標,必須積極推進校所、校企合作,有效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專業學位碩士招生的質量保障工作。充分發揮行業、企業的能動性,引導和鼓勵行業、企業全方位地參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通過跨學科、跨院校、產學研聯合培養等多種途徑,培養和造就科技創新和工程技術領域領軍人才。
例如,與行業、企業形成培養協議。一方面,可以吸收行業、企業中的技術骨干繼續深造完善自身的知識架構,豐富自身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可以讓通過初試的考生到企業中去進行實習,學習最前沿的專業技術知識,再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為社會、行業、企業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專業知識背景和較強動手能力的新生力量,實現互利互惠。
綜上所述,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其根本意義是在于為國家加速培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是以學科分類為基礎進行的專業性精英教育。盡管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但是卻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專業學位碩士初試及復試的改革,可以更好地選拔出適合專業學位培養的人才;另一方面,發揮行業、企業的能動性,引導和鼓勵行業、企業全方位地參與人才培養,可以使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更有效果,再加上培養模式等的不斷完善變革,使得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在健全的招生、管理體制下,將使得為社會輸送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如同水到渠成,延綿不絕,形成良性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