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心理學課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2: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環境心理學課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環境心理學課程論文

篇(1)

二、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的現狀分析

1、城市環境設計的繁榮與城市導視系統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會對城市導視系統認識過于簡單化。在我國開設藝術設計教育的眾多學校中,沒有進行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的相關課程,專業劃分互不聯系,系統觀念人為割裂。學習平面設計的不懂市場調查與營銷,學習環藝設計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導視系統是要滿足社會需要的。設計中必須考慮到環境調查、人群細分、信息媒介、相關法規等必須考慮的因素,在專業的操作流程下進行導入設計。其次,學校無法真正提供給學生在社會實踐的機會,理論建設和項目執行比較少。由于城市導視系統設計從形成到發展經歷了很短的時間,絕大部分教師在導視系統設計實踐上顯得商業行為掌握不足。最后,學生急功近利,缺乏團隊精神,忽視設計理論的學習與思考。大部分學生缺乏與別人配合完成任務的心理準備,而完善的導視系統設計恰恰不是以個人力量能夠獨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

其一,單一知識結構和綜合運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導視的系統設計。城市導視系統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包括設計學、環境行為學、廣告學、營銷學、消費學、心理學、傳媒學以及電腦制作和相關制作工藝等,哪一樣都不可或缺。然而從行業到設計院校的人為專業劃分減少甚至割裂了專業間的互相聯系;其二,城市導視系統的現有理論與項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是一個十分強調實用性的行業,但國內有關該內容的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還比較薄弱。

3、改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學科,加強交流。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要突破作為短期階段性課程的慣例,要建立整體思維觀念與其他專業、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協作。例如城市導視系統設計課程可以分成若干單元,每個單元是由交叉學科專業老師帶課,或者通過課題合作等多種形式加強交叉學科交流。第二、重視師資理論更新。教師要不斷的接受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的最新訊息和一定的技術實踐來完善知識體系,深化理論并將之運用于教學。

三、規范城市導視系統設計

評價一個城市是否適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種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僅反映在功能齊全上,還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靈的愉悅程度。城市導視系統的誤讀性或不易讀性會影響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建立。例如,歐洲的城市街道與社區大部分不是直線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夠認知地圖,就可以輕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這與當地城市導視系統的易讀性和人性化設計不無關系。平面設計清晰、信息準確、方位設置合理的導視系統,從心理上給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確識別和認知,從而產生對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與之相比,國內部分城市規劃布局中規中矩的,建筑單體設計也十分漂亮,但是導視系統卻混亂不堪。且不說美感設計,即便是識別與指示功能都不能盡如人意。尤其是在場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費解,例如,同是車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間相距幾站路。試想連本地人都暈頭轉向,更何況外地游客?所以經常會見到有游客拿著地圖無所適從,也就見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該是屬于放置明顯路標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橋上赫然樹立的巨大廣告牌,路標指示牌被擠壓到角落,被花花綠綠的產品廣告所吞沒。城市導視系統的構建與設計不應只是做做樣子,為了看起來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應該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準確體現城市意象的系統設計。

1、符合城市環境行為科學

城市導視系統設計要符合環境行為學特點,細節設計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慮人們的行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應從人體工程學、生態學和美學等角度達到完美,以國家的標準為參照,實現以人為本的目的。導視系統信息設計要能夠被容易的、無誤的認知。導視系統設計要體現人與城市之間的溝通,根據人群分布和流動特點進行合理設置導視牌的尺度與位置,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導視系統與人群行為模式的相配。

2、體現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導視系統的造型和顏色要與城市整體形象協調,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體現城市整體性認知。建立區域導向系統,延續城市規劃設計理念,與城市設計的風格相統一。

3、符合人與環境的視覺和諧

環境要素,如氣候、光等客觀物質環境對視覺有一定影響。周圍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實地調查與模擬導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針對性的導視設計能夠更加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另一方面人們的戶外生活空間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規范城市導視系統視覺形象體系

城市導視系統設計逐級層次表現要具有一致性,視覺表達與信息要相協調,并形成視覺系統規范、內容豐富的形象體系。符號文字要符合國際通行的標準,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適應國際化發展需要。根據總體規劃進行區域劃分,采用分級檢索、圖文的有機結合和實效美觀的立體造型進行標識導向設計,以求建立布點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確的城市導視系統。

【參考文獻】

[1]李道增:《環境行為學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楊公俠:《環境心理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3]林玉蓮、胡正凡:《環境心理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篇(2)

隨著現代城市設計的進步,人們對于設計城市文化內涵的要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對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公共環境設計日益重視。很多原來制作銘牌的公司也都改頭換面為標識設計公司,似乎導視設計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水平。事實并非如此。在目前,即使已經導入了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的城市,我們依然會發現要想順利的去往一個目的地,要想快捷的尋找到距離最近的公共衛生間也非易事。與目前城市導視設計行業繁榮發展不相稱的是:導視系統行業的專業人員平均比率偏低,人才短缺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發展的最大瓶頸。即使已經從事或正在從事導視設計的人員也有很多是沒有受過系統的、專業的導視設計教育。當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逐漸分離,人們比以往更需要城市環境趨向藝術化與人性化。公共環境作為城市空間的組成要素,其視覺形象已成為城市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城市導視系統含義

導視系統來自英文“Sign”,有信號、標志、說明、指示、痕跡、預示等含義,現在已開拓成為一門完整學科。導視系統是指整體的城市指示系統,包括行政交通導視系統、商業導視系統、文化旅游導視系統等。城市導視系統是塑造城市形象和體現城市人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是建立在科學性以及公共性基礎之上的設計,要求注重設計倫理性、設計文化內涵以及設計功能更為合理的表達。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統是基于城市文脈形成的一個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設計時還要特別關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滿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應以城市環境行為為基礎,建立多個層級系統。如信息導視系統可分為一級、二級信息系統。

二、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的現狀分析

1、城市環境設計的繁榮與城市導視系統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會對城市導視系統認識過于簡單化。在我國開設藝術設計教育的眾多學校中,沒有進行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的相關課程,專業劃分互不聯系,系統觀念人為割裂。學習平面設計的不懂市場調查與營銷,學習環藝設計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導視系統是要滿足社會需要的。設計中必須考慮到環境調查、人群細分、信息媒介、相關法規等必須考慮的因素,在專業的操作流程下進行導入設計。其次,學校無法真正提供給學生在社會實踐的機會,理論建設和項目執行比較少。由于城市導視系統設計從形成到發展經歷了很短的時間,絕大部分教師在導視系統設計實踐上顯得商業行為掌握不足。最后,學生急功近利,缺乏團隊精神,忽視設計理論的學習與思考。大部分學生缺乏與別人配合完成任務的心理準備,而完善的導視系統設計恰恰不是以個人力量能夠獨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

其一,單一知識結構和綜合運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導視的系統設計。城市導視系統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包括設計學、環境行為學、廣告學、營銷學、消費學、心理學、傳媒學以及電腦制作和相關制作工藝等,哪一樣都不可或缺。然而從行業到設計院校的人為專業劃分減少甚至割裂了專業間的互相聯系;其二,城市導視系統的現有理論與項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是一個十分強調實用性的行業,但國內有關該內容的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還比較薄弱。

3、改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學科,加強交流。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要突破作為短期階段性課程的慣例,要建立整體思維觀念與其他專業、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協作。例如城市導視系統設計課程可以分成若干單元,每個單元是由交叉學科專業老師帶課,或者通過課題合作等多種形式加強交叉學科交流。第

二、重視師資理論更新。教師要不斷的接受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的最新訊息和一定的技術實踐來完善知識體系,深化理論并將之運用于教學。

三、規范城市導視系統設計

評價一個城市是否適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種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僅反映在功能齊全上,還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靈的愉悅程度。城市導視系統的誤讀性或不易讀性會影響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建立。例如,歐洲的城市街道與社區大部分不是直線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夠認知地圖,就可以輕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這與當地城市導視系統的易讀性和人性化設計不無關系。平面設計清晰、信息準確、方位設置合理的導視系統,從心理上給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確識別和認知,從而產生對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與之相比,國內部分城市規劃布局中規中矩的,建筑單體設計也十分漂亮,但是導視系統卻混亂不堪。且不說美感設計,即便是識別與指示功能都不能盡如人意。尤其是在場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費解,例如,同是車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間相距幾站路。試想連本地人都暈頭轉向,更何況外地游客?所以經常會見到有游客拿著地圖無所適從,也就見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該是屬于放置明顯路標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橋上赫然樹立的巨大廣告牌,路標指示牌被擠壓到角落,被花花綠綠的產品廣告所吞沒。城市導視系統的構建與設計不應只是做做樣子,為了看起來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應該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準確體現城市意象的系統設計。

1、符合城市環境行為科學

城市導視系統設計要符合環境行為學特點,細節設計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慮人們的行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應從人體工程學、生態學和美學等角度達到完美,以國家的標準為參照,實現以人為本的目的。導視系統信息設計要能夠被容易的、無誤的認知。導視系統設計要體現人與城市之間的溝通,根據人群分布和流動特點進行合理設置導視牌的尺度與位置,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導視系統與人群行為模式的相配。

2、體現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導視系統的造型和顏色要與城市整體形象協調,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體現城市整體性認知。建立區域導向系統,延續城市規劃設計理念,與城市設計的風格相統一。

3、符合人與環境的視覺和諧

環境要素,如氣候、光等客觀物質環境對視覺有一定影響。周圍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實地調查與模擬導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針對性的導視設計能夠更加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另一方面人們的戶外生活空間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規范城市導視系統視覺形象體系

城市導視系統設計逐級層次表現要具有一致性,視覺表達與信息要相協調,并形成視覺系統規范、內容豐富的形象體系。符號文字要符合國際通行的標準,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適應國際化發展需要。根據總體規劃進行區域劃分,采用分級檢索、圖文的有機結合和實效美觀的立體造型進行標識導向設計,以求建立布點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確的城市導視系統。

【參考文獻】

[1]李道增:《環境行為學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楊公俠:《環境心理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篇(3)

隨著現代城市設計的進步,人們對于設計城市文化內涵的要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對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公共環境設計日益重視。很多原來制作銘牌的公司也都改頭換面為標識設計公司,似乎導視設計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水平。事實并非如此。在目前,即使已經導入了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的城市,我們依然會發現要想順利的去往一個目的地,要想快捷的尋找到距離最近的公共衛生間也非易事。與目前城市導視設計行業繁榮發展不相稱的是:導視系統行業的專業人員平均比率偏低,人才短缺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發展的最大瓶頸。即使已經從事或正在從事導視設計的人員也有很多是沒有受過系統的、專業的導視設計教育。當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逐漸分離,人們比以往更需要城市環境趨向藝術化與人性化。公共環境作為城市空間的組成要素,其視覺形象已成為城市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城市導視系統含義

導視系統來自英文“Sign”,有信號、標志、說明、指示、痕跡、預示等含義,現在已開拓成為一門完整學科。導視系統是指整體的城市指示系統,包括行政交通導視系統、商業導視系統、文化旅游導視系統等。城市導視系統是塑造城市形象和體現城市人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是建立在科學性以及公共性基礎之上的設計,要求注重設計倫理性、設計文化內涵以及設計功能更為合理的表達。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統是基于城市文脈形成的一個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設計時還要特別關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滿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應以城市環境行為為基礎,建立多個層級系統。如信息導視系統可分為一級、二級信息系統。

二、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的現狀分析

1、城市環境設計的繁榮與城市導視系統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會對城市導視系統認識過于簡單化。在我國開設藝術設計教育的眾多學校中,沒有進行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的相關課程,專業劃分互不聯系,系統觀念人為割裂。學習平面設計的不懂市場調查與營銷,學習環藝設計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導視系統是要滿足社會需要的。設計中必須考慮到環境調查、人群細分、信息媒介、相關法規等必須考慮的因素,在專業的操作流程下進行導入設計。其次,學校無法真正提供給學生在社會實踐的機會,理論建設和項目執行比較少。由于城市導視系統設計從形成到發展經歷了很短的時間,絕大部分教師在導視系統設計實踐上顯得商業行為掌握不足。最后,學生急功近利,缺乏團隊精神,忽視設計理論的學習與思考。大部分學生缺乏與別人配合完成任務的心理準備,而完善的導視系統設計恰恰不是以個人力量能夠獨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

其一,單一知識結構和綜合運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導視的系統設計。城市導視系統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包括設計學、環境行為學、廣告學、營銷學、消費學、心理學、傳媒學以及電腦制作和相關制作工藝等,哪一樣都不可或缺。然而從行業到設計院校的人為專業劃分減少甚至割裂了專業間的互相聯系;其二,城市導視系統的現有理論與項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是一個十分強調實用性的行業,但國內有關該內容的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還比較薄弱。

3、改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學科,加強交流。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教育要突破作為短期階段性課程的慣例,要建立整體思維觀念與其他專業、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協作。例如城市導視系統設計課程可以分成若干單元,每個單元是由交叉學科專業老師帶課,或者通過課題合作等多種形式加強交叉學科交流。第二、重視師資理論更新。教師要不斷的接受城市導視系統設計的最新訊息和一定的技術實踐來完善知識體系,深化理論并將之運用于教學。

三、規范城市導視系統設計

評價一個城市是否適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種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僅反映在功能齊全上,還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靈的愉悅程度。城市導視系統的誤讀性或不易讀性會影響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建立。例如,歐洲的城市街道與社區大部分不是直線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夠認知地圖,就可以輕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這與當地城市導視系統的易讀性和人性化設計不無關系。平面設計清晰、信息準確、方位設置合理的導視系統,從心理上給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確識別和認知,從而產生對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與之相比,國內部分城市規劃布局中規中矩的,建筑單體設計也十分漂亮,但是導視系統卻混亂不堪。且不說美感設計,即便是識別與指示功能都不能盡如人意。尤其是在場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費解,例如,同是車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間相距幾站路。試想連本地人都暈頭轉向,更何況外地游客?所以經常會見到有游客拿著地圖無所適從,也就見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該是屬于放置明顯路標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橋上赫然樹立的巨大廣告牌,路標指示牌被擠壓到角落,被花花綠綠的產品廣告所吞沒。城市導視系統的構建與設計不應只是做做樣子,為了看起來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應該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準確體現城市意象的系統設計。

1、符合城市環境行為科學

城市導視系統設計要符合環境行為學特點,細節設計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慮人們的行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導視系統設計應從人體工程學、生態學和美學等角度達到完美,以國家的標準為參照,實現以人為本的目的。導視系統信息設計要能夠被容易的、無誤的認知。導視系統設計要體現人與城市之間的溝通,根據人群分布和流動特點進行合理設置導視牌的尺度與位置,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導視系統與人群行為模式的相配。

2、體現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導視系統的造型和顏色要與城市整體形象協調,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體現城市整體性認知。建立區域導向系統,延續城市規劃設計理念,與城市設計的風格相統一。

3、符合人與環境的視覺和諧

環境要素,如氣候、光等客觀物質環境對視覺有一定影響。周圍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實地調查與模擬導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針對性的導視設計能夠更加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另一方面人們的戶外生活空間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規范城市導視系統視覺形象體系

城市導視系統設計逐級層次表現要具有一致性,視覺表達與信息要相協調,并形成視覺系統規范、內容豐富的形象體系。符號文字要符合國際通行的標準,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適應國際化發展需要。根據總體規劃進行區域劃分,采用分級檢索、圖文的有機結合和實效美觀的立體造型進行標識導向設計,以求建立布點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確的城市導視系統。

參考文獻

[1]李道增:《環境行為學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楊公俠:《環境心理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篇(4)

中國高等院校環境設計專業的發展受西方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影響頗深,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課程結構和評價標準。伴隨著高等藝術教育大眾化、市場化進一步加深,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因此,高等教育中與傳統文化、民族特色相關的知識應進行擴寬,教學上應注重學科間的交叉與滲透,以便適應當代社會的需要。

風水是中國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現象,是中國人創造的自然、人文和諧關系的一種理論,是關于居住(陽宅)和葬地(陰宅)環境選擇的學問。從古至今,風水一直以一種人類活動的經驗積淀在中華民族心靈深處。梳理歷代有關風水的文獻不難發現,風水文化與環境設計的形成、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其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歷史實踐影響了數千年人類文明的進程。

環境設計主要是用技術與藝術結合的手段解決自然、人工、社會三類環境之間的關系問題。而中國的風水思想正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蘊含環境設計的理念,可以看成是初級的環境科學,這在“人文地理學”“行為地理學”“環境心理學”的論述中都有體現。將中國傳統風水文化引入到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科學地甄別其內容,系統地學習其精髓,可以幫助我們探討中國古代城市、村落、住宅與環境的關聯性,為深入了解聚落結構、建筑外部空間布局和內部細節營造提供依據,也為當今環境設計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提供指導。

一、風水作為專業課程的文化解讀

風水觀念源遠流長,一些人認為最遲也是始于周代,從此風水便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結下不解之緣,成為中國人追求理想環境的代名詞,人們試圖憑借所選的佳境招致幸福。風水按照“氣”“陰陽”“四靈”“五行”“八卦”等學說展開,形成兩大流派,即形勢派和理氣派。風水以“負陰抱陽”為基本格局,以對宇宙天地的迎合、引導和順應為總體思想,逐漸發展成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植根于社會的各個層面。

風水的產生早于其他學科,風水理論以傳統哲學觀念和方法為基礎,架構的思維體系中有一部分心理因素,因而在被某些缺乏科研依據的商業機構或個人肆意轉變為牟利手段之后,風水被看成是封建迷信的產物,受到大部分學者的批判。筆者認為,風水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社會存在,反映了人們對環境的整體審美思考,盡管其發展存在著許多歷史的、認識的缺陷,范疇也欠精密,但不應一味采取盲目的排斥態度,而應用理性的視角發掘其科學智慧的一面,填補長期以來由于思想禁錮而造成的學術空白。

如今,很多研究者從民俗學、地理學、文化學、建筑學、規劃學等不同領域探索風水,有些院校在研究生階段設置風水相關科研方向,相比之下,風水本科教育剛剛起步。筆者認為風水具有當代價值,應該作為通識文化繼續在當今社會發揮作用,在環境設計本科階段設置相關課程,使風水美學融入到建筑規劃、生態保護、空間布局等方面,指導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更好地處理人與環境的關系。

二、風水課程的教學方法

風水理論紛繁復雜,旁系頗多,目前還沒有一本完整的理論成果可作為教材使用,許多古代風水典籍都是用文言文編著,往往晦澀難懂,本科生要想較全面、深入的進入風水世界具有一定難度。此外,大多數授課教師沒有相關實踐經驗,只是從書本上或是網絡上了解一些成功案例,給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在基礎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相關文獻,確保風水文化的傳播不在扭曲和誤解的基礎上建立,所涉及的內容集中在有確鑿理論依據的部分,去除模棱兩可的觀點,案例引用也應有所考究,以一種科學合理的方式灌輸給學生;在專業課階段,為了達到課程與市場的緊密聯系,可以聘請校外風水專家、風水職業設計師擔任專題客座教授,參與課程教學,使課堂傳授的觀念、內容、方法與業界發展同步,避免常規的內容寬泛、形而上學等問題;在實踐課階段,可推行“真題真做、虛題實做、實地調研”等教學策略,將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化為與實際項目相結合,強化學生實踐體驗學習和實戰設計意識,提高活學活用、古為今用等能力。

目前,國內環境設計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通常采用三段式教學,即大一階段的專業基礎課,大二、大三階段的專業方向課及大四階段的專業實踐課。風水作為課程不能局限在單一時間段來完成,應融合本科四年的專業視角采用貫穿式教學方式,涉及風水的流派宗旨、形勢美學、經典案例研究、現代實際運用等內容,將知識點整合到相關設計課程和實踐課程中,加強風水知識與專業方向的聯系,在實際案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深奧艱澀的風水不是一件易事,本科開設的風水課程在內容上應更偏向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方面,純風水理論應適當弱化,感興趣的學生可在研究生階段,根據對風水的理解及個人特點選擇更寬泛的學習內容。

三、風水課程的設置及內容

本科一年級主要通過秋季寫生進行實地感知,從中了解風水的基本流派及特點。環境設計類學生在一年級末通常會安排去外省寫生采風,常去江西婺源、安徽西遞、宏村等風景秀麗、明清建筑保留較完好的地方。這些地方整體規劃布局嚴謹,既講來龍,又講去脈,是中國風水村落的典型代表。風水術在其漫長的歷史變革中,曾出現過諸多流派,特別是鼎盛的唐宋時期,以楊筠松為代表的“形勢派”可謂為主流。該流派強調“山龍落脈形式”為主,因傳播地始于江西,故又稱“江西派”。形勢派注重在空間形象上達到天地合一,遵循“山環水抱必有氣”等規律。如果教師僅在課堂上枯燥的講授“龍、砂、穴、水、向地論”五訣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在外出寫生時依據實地實景進行具體講解,則既生動又讓學生印象深刻。

二年級主講風水基本理論。圍繞大一階段所了解的“形勢派”,以“陽宅”和“陰宅”兩個方面分專題進行研究。陽宅形法又細分“宅外形”和“宅內形”,“宅外形”是對宅外視野所及的范圍進行整體環境質量評估,常以“辨形”“察氣”兩種相宅手段,以及“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為主要內容,授課時需要將古代最佳城址、村址、宅址的風水圖配合以上要點詳解,再選取清代紫禁城的風水平面圖進行分析。“宅內形”是對宅院形態的規定,同居住者的日常生活聯系密切,主要是對尊卑大小、方圓整缺的權衡,可延伸到大三階段的室內設計方向課程中。在探討“陰宅”問題時,主要與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聯系起來,所謂“圣水深壑,靈山翠微,億年安宅,鞏我丕基”,天子的靈魂要和山川大地相配相融達到永存,因而從風水的角度剖析帝王陵寢是對古代傳統文化的綜合體現。帝王陵寢除了強烈的禮制色彩和大規模建筑群的空間組織處理方面的精湛造詣外,細致探究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有機結合,如何使整體環境賦予藝術感染力,是值得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傳頌的,經典案例可選用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的清東陵等。

三年級劃分不同專業方向。本科階段主要涉及的室內設計包括家居空間和公共建筑空間。后者涉獵范圍更廣,內容更龐雜,因此在設置風水室內方向課程內容時,只選取家居空間進行深度剖析,主要從功能分區、空間流線、色彩照明等方面展開。比如,客廳的玄關設計、臥室門朝向的講究、老人房的燈光色彩、兒童房的書桌擺放的注意事項、廚房的布置、衛生間設計中的禁忌,以及一些帶有美好寓意的物品與方位的配合問題。景觀設計方向則側重選址、擇向、營造、樹種的意蘊等方面,包括地理、氣候、水文等諸多因素的審辨和選擇,以及對應的優化處理方法。比如“四靈獸地形”模式、“水口”序列,以及如何做到“藏風聚氣”等,運用風水知識對山水空間進行有效組合,從而形成錯落有致的景觀格局。

四年級階段,對風水有基本認知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專業方向的需要,把風水知識與操作方法直接作用于畢業設計作品中,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某個觀點展開進一步論述,以畢業論文或是期刊論文的形式完成。

結語

高等藝術院校是培養設計人才的搖籃,也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無論將風水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還是將風水作為一種普及學科,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審美價值,都體現了中國古代的生存藝術與規劃原則,將風水科學引入到環境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可以使現代環境設計蘊含傳統文化美學,對推動當代藝術教育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鄭曙D,等.環境藝術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篇(5)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92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of the Kindergarten

Design Review over the Past Decade

WU Zhiqi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99)

Abstract Our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design kindergarten outdoor activitie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Thoughts on outdoor activities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design itself; the second is comparative study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hievements in this regard; the third i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the proposed real problem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outdoor environment; design; review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是幼兒園教育環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引起了園林和建筑設計、教育學等相關專業背景人員的研究興趣,大家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催生了不少研究結果。本文對有關幼兒園戶外環境設計的理論研究文獻進行述評,希望為今后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關于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設計本身的思考

1.1 關于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的內涵

關于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的內涵,大家的觀點較為一致。師衛華認為室外游戲場地、室外小品、鋪裝、植物綠化等是幼兒園的室外環境主要成分。①陳捷頻認為室外環境設計的要素要從造型、色彩、安全、材質、尺度和行為心理等方面來探討。②

汪穎赫認為,就空間分布來說,幼兒園戶外環境指在幼兒園內,與構筑物里面空間相對應的空間形態,在幼兒園構筑物以外,它是由構筑物及建筑圍合而成的,有可能還包括構筑物或建筑物;就景觀分布來說,是指在幼兒園中,對行走、穿越、游戲和休息、交往等具有服務功能的包含游戲場所、沙水地、通道、植被等各種硬質、軟質景觀設施場地。③

孫娜分析了幼兒園戶外環境的類型及特征,將幼兒園戶外環境功能分區為集散區、體育運動區、游戲活動區、綠化觀賞區和勞作體驗區。④武艷艷提出幼兒園戶外活動空間的基本板塊包涵功能性空間、場所性空間和領域性空間。⑤

1.2 關于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設計的原則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設計的基點是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設計原則。湯志民提出幼兒園游戲場設計原則有統整性、發展性、多樣性、挑戰性、創造性、近便性及安全性。⑥

師衛華提出的幼兒園室外環境設計五項原則是安全性、開放性、主體性、游戲性、教育性。范磊提出了戶外活動環境設計的基本原則有系統化、現代化、人本化、開放化、游戲化、趣味化、幼兒化等。⑦

可見,以上設計原則大都體現了關注幼兒與環境的關系,突出幼兒游戲的自主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2 關于國外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設計成果的介紹

師衛華在其博士論文中介紹了以下四位學者的研究專著:一是美國的Linda Cain Ruth (琳達?凱恩?魯思)的著作《簡捷圖示兒童緒論建筑環境設計手冊》(2003年出版),為之后的設計者提供了與兒童有關尺度的參照標準。二是美國的AnitaRulOldS(安妮塔?魯伊?奧爾茲)創作的《兒童保育中心設計指南》(2008年出版),本書從多角度非常詳細而具體地介紹了兒童保育的中心設計相關方面的內容。三是德國的Mark Dudek馬克?杜德克的著作《學校與幼兒園建筑設計手冊》(2008年出版),書中論述的建筑和室外空間的設計是有關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四是西班牙建筑師帕科?阿森西奧的著作《世界幼兒園設計典例》(2003年出版),本書收集了22所幼兒設計案例,都是來自全世界的設計作品。⑧

張蒞穎介紹了英國在進行學前教育戶外游戲環境設計時考慮以下方面:室內教育環境和戶外游戲環境的銜接、游戲場地的面積、游戲場地的布局、固定設備設施、當地的氣候條件、地面狀況、座位安排、環境的外觀和物品儲藏地的安排等。⑨

德國幼兒園的環境設計崇尚自然,園內有大片活動場地,草地沙地、水溝以及花草樹木,活動場上放置了廢舊物品和自然物材料,孩子們可自由搬動它們,此類做法使孩子們與自然的親近得到促進。日本幼兒園的自然環境是為了滿足幼兒的游戲和探索需要,而不是用來欣賞。幼兒園室外地面絕大部分是沙土地,供幼兒嬉戲和探索。⑩

朱海婧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角度分析了美國幼兒園環境設計的指導思想,并從政治經濟文化視角深入分析了美國幼兒園實施中的一系列過程環節,和我國進行比較,并基于我國國情提出了建議。

3 關于我國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設計實踐成果

3.1 對幼兒園戶外環境設計中的問題分析

相關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概括為以下方面:(1)幼兒園選址的客觀問題、規劃布局不夠合理、整體性把握不足;(2)細部處理不適宜、個性空間及趣味性設計不足、綠色空間及可持續性設計不足、器材器械單一、缺少大量的自然元素;(3)資金缺乏導致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體育知識的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

3.2 優化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設計的建設性意見

(1)針對不同地域的幼兒園戶外環境設計研究。這類研究注重不同地域差異,因地制宜地設計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蔡琦分析了寒地住區幼兒園戶外環境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寒地住區兒童活動環境設計原則、具體建議,突出氣侯和地域文化性的特點。 董筱娓認為西部幼兒園環境創設時應注意童真童趣,注重安全性;整體突出,兼顧層次性;動態環境,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 冷曉陽對北方幼兒園戶外設施進行地域性分析,提出了北方幼兒園戶外設施的設計方法和設計原則,以及設計的實際應用。

(2)從室外環境的整體設計著手的研究。建筑設計師黎志濤于2006年出版了《幼兒園建筑設計》一書,付瑤于2007年出版了《幼兒園建筑設計》一書,這兩本書整合了學前教育學、環境心理學和景觀設計學等多領域的知識,較系統地闡述了我國幼兒園建筑設計的理論,過程與方法及設計規范等。

武艷艷提出生態學視野下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的設計策略是在空間格局上追求開放與整體、在空間設施上追求個性與趣味、在環境設計上追求綠色可持續、在材料投放上追求豐富與多變。 孟成偉提出幼兒園戶外環境設計應實現戶外環境功能與景觀的和諧與融合,要力求為幼兒設計自然化的幼兒園環境,固定的和可移動的游戲器械相結合,應排除公園化和樂園化的幼兒園戶外環境建設這二種趨向等觀點。

師衛華、汪穎赫等人系統研究了幼兒園環境設計的總體方案,包括戶外環境設計,這其中的設計內容有幼兒園建筑布局、戶外游戲場地、通道、綠化、水體、鋪張和小品。

研究者注重從戶外環境的整體來設計,但研究中對戶外活動區域的細節及區域間的聯系性和層次性方面的關注度仍然不夠。

4 展望

已有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提供了值得借鑒的觀點,但也存在很多重復研究的情況,對其他方面的關注度不高,思維擴展性不夠,且部分文章只是感性認識,未做深度和系統分析。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可從以下方面著手:(1)為使幼兒園戶外環境設計更趨人性化,研究者需對幼兒園戶外環境中的幼兒游戲活動開展科學、細致的觀察與分析,從而深入了解幼兒活動的特點和需要,并關注戶外活動區域設計的細節,以及活動區域間的層次和聯系。(2)多學科領域人員參與研究是有必要的,今后相關研究可將園長和教師吸收進來,并做到以下三結合:一是將室內和室外環境設計結合起來;二是將室內外環境設計和室內外活動銜接起來;三是將戶外環境創設與戶外活動課程資源開發相結合來研究,最終做到戶外環境創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本文系2014年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貴州省城市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與管理研究”(編號14ZC252)和2014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編號2014C 0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①②⑦⑧ 師衛華.以北京市海淀區為例的當前我國幼兒園室外環境設計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9.

③ 汪穎赫.幼兒園戶外空間環境設計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6.

④ 孫娜.幼兒園戶外環境設計探討[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5.

⑤ 武艷艷.生態學視野下的幼兒園戶外活動空間設計研究――以濟南市部分幼兒園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6.

⑥ 湯志民.幼兒園環境創設指導與實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

⑨ 張蒞穎、張世鋒.英國開展兒童戶外游戲理論與實踐[J].學前教育研究,2010.8.

⑩ 王欣.日本幼兒園自然環境的創設和利用[J].早期教育,2003.9.

朱海婧.美國幼兒園環境設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5.

蔡琦.寒地住區兒童戶外活動空間環境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5.

篇(6)

 

專業(方向)

學歷

畢業生人數

服裝與服飾設計

本科

74

服裝設計與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總計

 

153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發展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科學素養、團隊意識以及溝通能力,具備良好的藝術設計修養和較扎實的服裝學科基礎理論,具有傳統造型與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傳承創新能力,能獨立進行服裝創意設計和成品實現,從事紡織服裝商品企劃、服裝產品設計、消費需求與流行現象分析、設計流程與管理、時尚文化研究及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服裝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服裝概論、造型基礎、構成基礎、色彩與圖案基礎、服裝設計表現技法、立體裁剪、服裝材料學、服裝紙樣、服裝工藝、服裝結構設計、服裝設計程序與方法、服裝市場營銷、時尚攝影、時裝展示與陳列設計、傳統服飾專題創新設計、禮服定制設計、專題設計、男女童裝設計等。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發展需要,具備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與人文科學素養,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工程實踐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系統掌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學科前沿及服飾傳統造型與造物相關理念,具有較完善的專業技能、工程素養、服裝產業領域實踐能力和人文科學素養的工程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造型基礎、構成基礎、服裝CAD、服裝立體裁剪、服裝材料、服裝紙樣設計、服裝工藝、成衣設計、針織產品設計、服裝產品企劃、服裝市場營銷等。

    表演專業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為文化創意及時尚行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修養和服裝專業基礎知識,經過服裝表演系統訓練和實踐,能從事服裝模特、服裝編導與活動策劃、模特經紀管理、模特專業教育、整體造型設計、服裝市場營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服裝表演概論、服裝表演、服裝表演編導、鏡前展示、廣告表演、服裝攝影、舞蹈編導、形象設計、服裝設計基礎、服裝工藝基礎、服裝買手、服裝概論、服裝市場營銷與實踐。

    舞蹈表演專業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掌握舞蹈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具備扎實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質和技術操作能力,較好的舞蹈創作和改編能力,較強的舞臺表演實踐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組織、排練與協調能力,具有文化傳承與創新意識,能夠在社會文化部門、藝術團體、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舞蹈表演、編創排練與教學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基訓、劇目排練、編舞技法、中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身韻、現代舞等。

 

聯系人:劉怡宏    聯系電話:89626346   郵箱:412321260@qq.com

 

 

 

 

 

 

 

 

 

 

 

 

現代手工藝術學院2021屆畢業生宣傳材料

畢業生人數:

 

專業(方向)

學歷

畢業生人數

工藝美術

本科

145

公共藝術(手工)

本科

18

總計

 

163

 

 

    工藝美術專業(共145人)

工藝美術專業是山東省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專業、山東省高水平課程群建設專業、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

本專業秉承傳統工藝美術與創新藝術設計融合教學理念,在傳統工藝美術振興、新舊動能轉換、產教融合、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引領下,依托校內外教研平臺和社會資源,通過實訓實踐、項目工作室、大師進課堂、企業實習基地實踐等多種教學形式,培養能夠掌握工藝美術專業理論知識,了解工藝美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藝術市場經濟規律、藝術生活消費、時尚動態,具備設計實踐和藝術創作能力,能夠從事現代工藝品設計制作、為工藝美術產業服務的高水平創新應用型人才。

工藝美術專業下設纖維工藝、染織工藝、陶瓷工藝、玻璃工藝、漆器工藝、金屬工藝、首飾工藝等專業方向。

纖維染織設計方向(共25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方向培養具備纖維染織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纖維染織藝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纖維染織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色彩風景、素描人體、立體構成、白描、歸納水粉、立體構成、中國畫(工筆寫意)、新民藝學、地毯設計、織繡設計、材料實驗、絲網印、手工印染與設計、染織發展史、市場學、印花面料設計、纖維藝術—平面形態、彩印、纖維藝術—空間形態、家紡產品工藝與結構、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藝術實踐、畢業創作、畢業論文

陶瓷藝術方向(共26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方向培養具備陶瓷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陶瓷藝術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陶瓷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色彩風景、素描人體、立體構成、陶瓷藝術史、陶瓷成型工藝(拉坯)、陶瓷成型工藝(泥條)、動物雕塑、新民藝學、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裝飾、陶瓷成型工藝(翻模、燒成)、陶瓷日用器皿設計與制作、服飾陶藝、陶瓷壁畫、課題創作、現代陶藝創作、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藝術實踐、畢業創作、畢業論文。

琉璃藝術方向(共25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方向培養具備玻璃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玻璃藝術設計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玻璃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色彩風景、素描人體、立體構成、玻璃藝術史、玻璃設計表現技法、模具制作、燒成與綜合材料實驗、玻璃后期加工、傳統工藝雕塑、計算機軟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礎、動物雕塑、窯制玻璃課題設計、吹制玻璃課題設計、燈工玻璃、玻璃產品設計、玻璃首飾設計、綜合材料研究、玻璃環境設計、熱熔玻璃、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藝術實踐、畢業創作、畢業論文

    漆藝藝術方向(共23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方向培養具備漆藝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漆藝藝術設計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漆藝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色彩風景、素描人體、立體構成、漆藝基礎、立體構成、裝飾基礎、漆藝史、漆藝綜合材料研究、寫實漆畫課題創作、漆立體脫胎成型工藝、建筑環境與漆壁畫課題研究、漆器皿課題創作、裝飾漆畫、現代漆家具設計與制作、空間與漆塑課題創作、漆藝產品設計、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藝術實踐、畢業創作、畢業論文

    首飾藝術方向(共22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方向培養具備首飾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首飾藝術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首飾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色彩風景、素描人體、立體構成、材料與工藝基礎、成型工藝、首飾制作工藝、皮雕工藝、鑲嵌工藝、首飾綜合材料、首飾加工、金屬器皿簪花、金屬焊接工藝、腐蝕工藝、計算機輔助設計、首飾展示設計、首飾文化、刻銅工藝、首飾起版工藝、首飾鑄造、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藝術實踐、畢業創作、畢業論文

    金屬工藝方向(共24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方向培養具備金屬工藝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金屬工藝藝術設計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金屬工藝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色彩風景、素描人體、立體構成、泥塑浮雕、材料與工藝基礎、表現技法、設計概論、動物雕塑、成型工藝、徽章設計、電鑄工藝、鐵藝設計、金屬焊接工藝、鍛銅浮雕、鑄造工藝、金屬器皿、人體雕塑、環境雕塑設計、產品設計、腐蝕工藝、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藝術實踐、畢業創作、畢業論文

    公共藝術(手工)專業(18人)

    公共藝術專業是山東省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專業。

    本專業培養學生從城鎮化空間環境中,以藝術方式表現社會和生活公共性問題。本專業下設公共造型藝術、工藝裝置藝術兩個專業方向。開設課程注重拓展學生對材料綜合利用的思維方式,使其在認識和了解空間環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種藝術形式,具備教學、研究以及在室內外公共空間進行藝術創作等方面的能力,成為能勝任城市文化藝術相關領域工作的實踐型文化藝術人才,以滿足相應的城市環境美化與人文關懷需求。

    主要課程:公共藝術概論、形態訓練、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體構成、寫生、裝飾基礎、雕塑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綜合材料1、環境心理學、雕塑形態、園林設計、公共藝術策劃I、金屬裝置工藝、浮雕、數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設計、陶瓷設計、綜合材料2、纖維壁飾、公共藝術策劃II、陶瓷陳設、玻璃環境設計、金屬裝置藝術、藝術實踐

 

聯系人:李遵   電話:89626366  郵箱:1361967895@qq.com

創新創業學院(淄博陶瓷學院)2021屆畢業生宣傳材料

畢業生人數:

專業(方向)

學歷

畢業生人數

藝術設計(雕刻藝術設計)

專科

51

總計

專科

51

 

    藝術設計(雕刻藝術設計)專業  專科(51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職業道德、文化涵養和健康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意識,培養具備雕刻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傳統雕刻工藝與現代制作工藝相結合設計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畢業生能夠在產品設計公司、工藝美術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雕刻產品、雕刻工藝品的相關設計與管理工作,主要擔任產品設計師、雕刻工藝技師等職業,也可以個人從事雕刻產品、雕刻工藝品的設計與制作。如下表所示:

職業類別

初級崗位

發展崗位

設計類別

助理雕刻設計師

雕刻設計師

助理產品設計師

產品設計師

設計繪圖員

產品設計師、雕刻設計師

技術類別

初級技師

高級技師

工藝美術師

高級工藝美術師

主要課程:傳統裝飾文化與表現、傳統繪畫技法、雕塑、計算機輔助設計、玻璃內畫技法、玻璃燈工工藝、陶瓷成型工藝、陶瓷釉色裝飾、刻瓷工藝、品牌策略、文創產品設計。

 

聯系人:楊友森   聯系電話:0533-4126217   郵箱:2298033374@qq.com

 

 

 

應用設計學院分院2021屆畢業生宣傳材料

畢業生人數:

 

專業(方向)

學歷

畢業生人數

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

專科

33

環境藝術設計

專科

34

影視多媒體技術

專科

28

總計

 

95

 

 

    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  專科 (33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質、職業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質、健康的體魄、較高的藝術涵養和審美水平,掌握視覺傳播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獨立完成廣告、包裝、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技能復合型設計應用人才。畢業生能夠到設計公司、企事業單位及其他有關機構從事美工制作、書刊編輯、廣告策劃與設計、包裝整體開發與設計、品牌設計與推廣、新媒體交互設計等職業。

主要課程 :圖形創意、編排設計、樣本設計、電腦輔助設計、字體設計、圖形創意、書籍設計、攝影、容器造型與紙盒結構、包裝設計、招貼設計、界面設計、企業形象視覺識別設計、廣告策劃與設計等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專科 (34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職業道德、文化涵養和健康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意識,掌握室內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室內設計與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高技能復合型應用人才。畢業生能夠在建筑表現公司、房地產公司、室內設計公司、家具設計公司、軟裝設計公司、照明工程及設計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居住空間設計、家具設計、照明設計、軟裝設計、裝飾工程技術與管理工作,主要擔任圖紙繪制員、三維建筑表現設計師、室內裝潢設計師等職業。

主要課程 :人體工學、室內設計原理、計算機輔助設計、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建筑構造與測繪、建筑裝飾預算、照明工程設計、家居設計與構造、室內設計專題、室內軟裝與陳設設計、景觀設計、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  專科 (28人)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職業道德、文化涵養和健康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意識,掌握數碼圖形圖像和新興數字媒體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藝術設計、計算機圖形圖像、數字影像技術、網頁設計等高技能復合型應用人才。畢業生能夠在電視臺、報社、數字影視制作公司、移動多媒體公司、互動娛樂公司、廣告公司、電視頻道及欄目包裝部門、網絡媒體制作部門從事平面設計、網絡動畫、紀實攝影、商品攝影、視頻采集與編輯、影視后期特效等職業。

主要課程 :計算機圖形基礎、圖形創意、商業攝影、數碼圖像后期、版式設計、分鏡頭設計、網絡動畫制作、數字音頻、影像風格化設計、攝像基礎與剪輯基礎、平面卡通設計、三維造型、紀錄影像、敘事視頻創作、UI設計、影視特效與合成、品牌與欄目包裝。

 

篇(7)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如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生態學等等,都對建筑學專業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建筑學專業教育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建筑學專業教育改革必須面臨的重要問題。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建設事業突飛猛進、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是建筑教育改革面臨的重大課題。圍繞這一課題,我院建筑學專業在專業目標教學體系化改革的基礎上,強化教學質量,進一步探索在成功素質理論指導下的建筑學專業教學改革,不斷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我國建筑學專業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等建筑教育為與國際接軌不斷探索教學改革,在評估的標準要求下, 培養計劃逐步規范,產學研結合較緊密。但總體而言,全國近80 所建筑院校普遍存在著重技能培訓的傾向,教學體系中主干課與相關課的關系呈縱向線型模式,基本知識的傳授較扎實。但是我國建筑學專業教育的現狀還存在以下不足。 

(一)重書本輕調研, 重表象輕能力 

從教與學兩方面來看, 大多重視和強調書本知識的傳授。學生多依賴于書面資料獲取知識, 重視對優秀作品的表象學習, 輕視調查研究, 缺乏對深入、細致、艱苦的實地考察環節重要性的認識。而我們的設計課教學由于受課時的制約, 學生調研“走馬觀花”, 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也不夠深入, 勢必影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二)重成果輕過程 

建筑設計作為主干課程, 我們一貫以“最終圖面成果”為評判依據, 圖面的表現技能則直接影響了其好壞的評價。而對設計過程中學生對具體問題的分析、思考及提出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重視不夠, 或少作評判依據。在此無形的導向之下, 學生往往只注重手上功夫的技能訓練, 計算機制圖等手段的運用, 而淡化對自身人文素質的培養, 因而涉及問題面窄,研究問題膚淺。 

(三)重仿學輕創新, 重專業輕綜合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 信息量大、速度快, 查閱資料十分便捷, 加之我國建筑知識的普及性低, 人們對建筑好壞的評價常取決于表象、取決于 “新奇”。 出現了在建筑設計中拼湊“名作”、“復制雜志”的“仿學”現象。這樣一來無形中抑制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造成在特色與創新方面能力的匱乏。 

(四)重分值輕素質 

建筑學專業具有藝術與技術的雙重特征。在我國目前的招生制度下, 大多數院校建筑學專業招生按分數線自高而低進行錄取, 幾乎無法考察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建筑學專業的基本素質。招生中這種重分值輕素質的現象, 常常導致大學學習階段“高分低能”的局面。 

二、成功素質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建筑學 

專業教學改革措施成功素質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建筑學專業教學特點是專業間相關課程的開放和專業的開放。如何發揮優勢, 學習先進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 探求自身培育特色, 形成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的開放性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 值得廣泛、持續和深入地研究。專業間相關課程的開放,目前的教學計劃中安排了12個學分的跨學科選修課,體現了專業間的開放性。根據建筑學專業教育的特點,我們開設了建筑經濟、建筑環境心理學、西方哲學專題、現代企業管理概論、建筑文化與評論、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建筑攝影等選修課,這樣,既可與社會對建筑學專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相接軌, 也可以使學生在建筑設計中研究和分析問題的深度得以升華, 進而起到促進其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專業的開放, 則應充分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 發揮教師來源廣泛和年輕富有活力的優勢, 加大系內選修課的開課量。城市建設學院有建筑學、土木工程兩個專業屬相關學科,專業間選修課甚至專業課和學科基礎課亦可以有一定量的開放性, 如土木工程的“房屋結構、地下結構、大跨度結構、特種結構、道路立交設計”及建筑學專業的“美術、設計基礎、公共建筑設計(一)、建筑構造、陰影透視”等課程, 若以開放的觀點來看待這樣的選修課環境, 相信定會對學生的培養創造富有特色的良好發展空間。主要措施如下: 

1.貫徹整體優化的原則,修訂教學計劃,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并嚴格執行,以保證教學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2.改革設計主干課程的教學內容,變類型教學為目標教學,重新修訂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 

3.在一至三年級實行教學年級責任人和骨干教師制度,而在四至五年級則實行教學專門化制度,強調教學的環節控制,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感; 

4.聘任教師實行公開評圖制度,加強學生參與意識與競爭意識; 

5.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通過對教學各環節的規范化要求,實行規范化管理,建立教學保障體系,以保證教學秩序的穩定正常進行; 

6.抓緊重點課程建設,以專業主干課(含試驗課) 、專業基礎課和主要基礎課為課程建設重點,對其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教學內容、師資力量配備、教材及參考資料等均進行了認真研究,制訂出改革措施。從而帶動了各相關課程的整體發展; 

7.發揮教學督導小組的作用。組成由系主管副主任任組長的督導小組,對教學計劃、上課情況、設計任務書的制定、各個教學環節的檢查等作出評定工作; 

8.完善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加強實習中的教學環節,規范實習要求和內容,全面提高實習質量; 

9.構建專職兼職結合的教學評價機制;建立開放的教師教學業務能力資質認證制度,擴大學生在教師評定過程中的發言權。 

三、在成功素質教育理論指導下的 

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為了避免技術基礎課與設計主干課脫節的現象,要求按職業資格考試和專業評估要求培養學生。根據成功素質理論在建筑學專業教學改革的要求,在每個設計課程中,注重配合環境設計、建筑物理、技術、設備、防災等方面的知識要求;注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分析,按教學要求將技術基礎課的知識貫穿到各個設計主干課教學環節中。該系列課程包括建筑技術、建筑物理、建筑設備、建筑力學及結構等,它的建設主要是解決與設計主干課程的配合、交融問題,使其真正起到為設計服務的作用。采取的主要措施為: 

1.三年級上期的設計課中,結合住宅設計將建筑構造的知識運用,讓學生完成從環境設計、建筑單體方案設計、建筑構造設計等系列設計。 

2.在三年級下期的設計課中,結合科技設計將工業設計、智能設計等構造知識相融合。結合博覽、美術建筑將建筑物理中的光學、熱工等知識相運用。 

3.在四年級的高層設計中,要求運用建筑設備、建筑防災知識。 

4.五年級的廳堂設計中,要求結合建筑物理的聲學知識。 

5.畢業設計則是綜合運用各類知識。 

四、幾點思考 

城市建設學院建筑學專業從起步到穩步發展,雖然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形成了一些特色,但仍然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拼搏。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如何解放思想,樹立“可持續性”的學科發展觀念,完善成功素質教育理論的建筑學教學體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課題。本著總結過去面向未來的宗旨,我們初步設想:首先,強化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教育模式,使建筑學專業在成功素質理論教學體系中求發展,以加強教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的密切結合,為提升教師隊伍水平、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創造良好的條件;其次,立足“以人為本”,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改思路,要積極培養、引進高、精、尖人才進一步充實教師隊伍,要研究探索學生樂于接受、行之有效和適合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新方法。此外,要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強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建設與應用。只要我們勤于思索,勇于創新,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成功素質教育理論的建筑學教學體系一定會顯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首屆全國建筑學專業學位研討會、專業教育評估研討會資料匯編. 國務院學位辦編印,1992. 

[2]林濤.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1). 

篇(8)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5)04-0005-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01

場館學習作為一個系統主要由兩大要素構成:第一是展品及以展品為核心的展陳環境,第二是作為學習主體的參觀者。在場館學習這個系統中,盡管有時也有博物館解說員的參與,但并不占重要位置,這一點和正規教育體系中教師具有重要地位不同。因此,對場館學習進行的探索也主要圍繞以上這兩大基本元素展開,其一是展品及展陳環境的設計與開發,其二是對作為學習主體的參觀者進行的研究,這被稱為“參觀者研究(Visitor Studies)”。

一、參觀者研究的不同視角與基本范疇

1.參觀者研究的各種視角

參觀者研究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市場營銷、管理學、傳播學等諸多學科為其提供了不同的理論支撐與研究視野。比如:社會學視角關注的是參觀過程中參觀者的人際交互;心理學視角關注的是參觀過程中參觀者的心理加工過程;教育學視角聚焦的是博物館參觀具有的教育價值與意蘊;市場營銷視角追求的是博物館參觀的經濟價值的最大化;管理學視角關注的是參觀過程中參觀者的組織問題的能力;傳播學視角探討的則是參觀過程中的傳播要素及要素之間關系的動態變化與演進。在不同歷史時期,上述不同學科對參觀者研究的影響力也不相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參觀者研究與場館學習(或博物館教育)有極為密切的聯系與歷史淵源。場館學習領域的知名學者George Hein曾指出:“參觀者研究源自于博物館的教育功能的發揮。自發端以來,參觀者研究便秉持著各種有關于學習的不同假設,在研究方法上也堅持著各自不同的立場。”因此,總體而言,目前博物館領域的參觀者研究具有鮮明的“學習”導向,通常都是從社會學、心理學及教育學的視角出發,把焦點集中于學習上,把學習作為博物館參觀的一個重要結果。

2.參觀者研究的主要資源

從場館學習的視角來看,參觀者研究關注的是基于對參觀者數據的分析,發展各種評價方法,對參觀者的學習進行有效評估,對展覽或展品對于參觀者的短期和長期影響以及參觀者的社會行為模式和參觀結束后表現出來的興趣愛好等進行評估。為達成此目的,參觀者研究依賴一系列非常廣泛的研究資源,包括:到場觀眾與非到場觀眾的人口統計學信息及其他數據;參觀者的心理及個性的基本簡況,如學習風格、態度、語言技能及時間安排等;參觀者行為的各種不同模式,如誰到哪里,和誰一起,累不累,有沒有再次參觀,使用了哪些服務,喜歡何種類型的展品等;對展覽訊息進行理解的能力,以及展覽對其態度、行為及興趣的影響等;博物館內及展覽中各種元素(標識、布局、媒體、噪音等)的設計與呈現是如何影響參觀者的閱讀行為、路徑尋找及注意力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需要注意的是,參觀者研究是以與參觀者有關的數據收集與分析為基礎,但并不僅限于此,其最終目標著眼于作為學習者的參觀者參觀績效的提升以及場館學習中環境與展品的改進與完善。

3.參觀者研究的基本范疇

Paulette McManus認為,目前參觀者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基本范疇:第一,參觀者的人口統計學分析。對參觀者進行人口統計學分析是早期參觀者研究即參觀者調查(Visitor Survey)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整個參觀者研究的基礎范疇。“早期的參觀者研究揭示的是參觀者廣闊的輪廓,而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興起的新的參觀者研究開始把對參觀者的調查視為一種對博物館的角色與功用進行批判性評價的機會。”現在對參觀者的人口統計學分析,不但把潛在的參觀者也納入進來,而且更關注特殊少數族裔,其目的在于對參觀者與非參觀者進行描述及區分。

第二,對參觀者的行為與知識習得的研究。它關注的是參觀者對展陳做出的行為反應及行為反應背后的更為深層的認知加工乃至意義建構過程。以參觀者對展陳做出的行為反應的研究主要基于行為主義心理學有關刺激――反應二者之間聯結的基本框架,目的在于改進展品的績效;對參觀者知識習得進行的研究則吸收和借鑒了教育研究中課程開發的各種方法,焦點集中于采用各種教育技術手段并通過經典的前測――后測來判斷參觀者的知識習得狀況。

第三,以參觀者為焦點的研究。在參觀者的行為與知識習得研究中,研究人員均把展品概念化為遠離人的物理實體即實物,對展品的這種客體化或對象化處理方式忽視了參觀者作為人的主體性,沒有考慮到他們的動機、興趣、經驗背景、所處社會歷史文化境脈,以及作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把創建展品的人與參觀展品的人結合起來,使其在共同的經驗背景下展開對話與互動,共同推進基于展品的意義建構過程,就成為參觀者研究必須面對的新挑戰。從以展品為焦點轉向以參觀者為焦點,越來越關注參觀過程中各種社會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越來越關注參觀者與各種人工制品、參觀者與他人之間的交互,便是其對這一挑戰的回應。

二、參觀者研究的歷史演進與方法學創新

1.從參觀者調查到行為模式的探索:參觀者研究的歷史發端與早期形態

參觀者研究源于19世紀末博物館工作人員對參觀者進行的調查,即參觀者調查。它構成了今天場館學習中參觀者研究的早期形態之一。當時的參觀者調查致力于回答的問題是:“到博物館來的是什么人?”,主要通過調查來把握參觀者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人口統計學信息,比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階層等;地理分布信息,比如來自何處,住在什么地方,來博物館是短途還是長途,是國外還是國內等;社會經濟狀況,比如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就業狀態等等;另外還有參觀者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等諸多方面。這個時期的參觀者調查通常都是一種“市場研究”(Market Research),即一種博物館行業的市場調查。它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數據獲取的手段主要是調查問卷,輔以結構化與半結構化的訪談,很少用到定性的研究方法,也很少有完全開放性的訪談。直到20世紀20年代以前,鑒于公共博物館運動及博物館教育運動的不成熟,參觀者研究一直呈零星分布的狀態,各自之間都是孤立進行的。也就是說,此時的參觀者研究尚未形成明確且一致的研究主題,也沒有形成一個緊密合作的科學共同體,從事參觀者研究的主要是博物館工作人員,而非專業人士。

20世紀20年代以后,隨著公共博物館的普遍創建以及博物館教育運動的迅速發展,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觀。從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在歷時十余年的時間里,耶魯大學的兩位實驗心理學家Edward Robinson和Arthur Melton在行為主義的歷史與時代潮流中,把當時以數學為基礎,以定量為特征的心理測量與統計的新興技術與方法引入到了參觀者研究,借助于系統化、以數據為基礎的觀察方法,完成了一系列在參觀者研究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明確了影響參觀者行為的一系列重要環境變量,進而確立了參觀者研究以參觀者行為模式及其影響變量為核心的基本的研究疆域及相應的研究范式。Edward Robinson和Arthur Melton的研究是博物館領域內第一個系統化的參觀者研究,當時他們關注的興趣點主要是博物館環境的物理設計是如何影響參觀者行為的,并揭示了影響參觀者注意力及行為模式的若干因素,但此時的參觀者研究尚未明確以“學習”為焦點,即這一階段對參觀者行為模式的研究并沒有把參觀作為一種學習來對待,其首要目標也不是為了促進作為學習的參觀,而是為展品設計與開發提供反饋。

2.評價導向及參觀者主體地位的確立:參觀者研究在專業化道路上不斷走向成熟

其后,伴隨著博物館教育實踐不斷深入,Edward Robinson和Arthur Melton開創的研究模式被不斷發揚光大,參觀者研究的焦點逐漸開始從對參觀者基本信息的調查轉向更加注重評價。特別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教育與心理研究領域內對教育與學習評價的研究不斷取得豐碩成果,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前端分析(初期評價)等逐漸走進場館學習。此時,參觀者研究要回答的問題已不再僅限于“到博物館來的是什么人?”,而是擴展到了“到博物館來了之后怎么樣?”。但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參觀者研究受行為主義心理學、尤其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仍極為明顯。到20世紀70年代晚期,行為主義才逐漸讓位于認知主義。理論基礎的更新讓參觀者研究迎來了空前繁榮,大量具有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進入這一領域,推動著參觀者研究不斷前進,使其逐漸發展成一個專門研究領域。到20世紀80年代,絕大多數參觀者研究已經都是由專門研究人員完成的,僅有極少數研究中有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參與。這與20世紀初葉在參觀者調查階段博物館工作人員是參觀者研究的主力軍形成了鮮明對比。

總體而言,在20世紀70年代,參觀者研究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參觀者評價開始成為博物館的一個內部過程。其次,參觀者研究的心理學基礎也開始從行為主義轉換到認知主義。與此同時,在參觀者評價方面,原有的去境脈化的評價方式逐漸被突破,Robert Wolf等人提出了一種被稱為“自然主義評價”的評價取向,倡導在數據收集上使用質性方法,在基于研究數據對參觀者經驗進行解讀時采用一種整體的取向,把參觀者的博物館經驗作為一個整體、復雜且不可分割與不可簡化的對象來看待。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行為主義的范式逐漸被認知主義的范式取代,參觀者研究關注的焦點不再是展品對參觀者究竟做了什么,轉而致力于尋求參觀者對一件展品、一次展覽或一次博物館參觀之感知的理解,而且越來越強調其自然主義的境脈與特質,越來越堅持以參觀者為導向的研究取向,著重確立人在參觀者研究中的主體地位。這樣一來,參觀者研究關注的焦點便從早期聚焦于展品轉向聚焦于參觀者以及參觀者與展品之間的交互與傳播上;在研究方法上,也逐步擺脫定量方法一統天下的局面,更多質性的研究方法被引入進來,更多開放性的研究開始出現。

3.研究方法學的空前繁榮及學習之研究焦點的確立:參觀者研究持續走向繁榮

進入20世紀80年代,鑒于認知取向的日益成熟,參觀者研究開始致力于對博物館環境下參觀者的學習與認知發展進行探索。具體來說,這一時期參觀者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于傳播路徑上,對能夠支持參觀者學習的各種情況及條件的描述成為新的興趣所在,二者結合在一起,導致了形成性評價在參觀者研究中迅速增多,其目的在于在展品開發出來之后,塑造其面向參觀者的有效傳播,以促進參觀者有效的認知加工與認知發展。與此同時,各種新的研究方法學取向繼續被引入參觀者研究,其中最具標志意義的是人種學方法,尤以Judv Diamond及Sherman Rosenfeld等人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的博士論文研究為代表。他們以伯克利的勞倫斯科學會堂為對象,采用人種學方法,揭示了對參觀者進行描述性研究具有的意義與價值。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參觀者研究已發展成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如認知發展、信息加工、行為主義、人種學等。尤其是1988年“參觀者研究協會”的創建,被視為這一領域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式事件,因為這意味著專門從事參觀者研究的科學共同體已經初具規模。

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特別是進入21世紀之后,參觀者研究持續擴展,研究隊伍更加龐大,研究的課題及采取的方法也日益多樣。在理論與方法學層面上,主要體現在由維果斯基開創的社會歷史文化理論開始在參觀者研究領域內迅速崛起,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成為參觀者研究新的學習理論基礎,社會歷史文化取向逐漸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視角,活動理論開始成為參觀者研究新的重要解釋框架,參觀者與實物展品以及參觀者與參觀者之間的交互成為參觀者研究新的關注焦點,敘事研究、會話分析、詮釋學等各種新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以謀求在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上形成對參觀者經驗更加徹底與全面的理解與認知。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參觀者研究已完全而徹底地明確以學習為焦點,而且主要是從非正式學習的視角出發來尋求對參觀者經驗的理論解釋。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為參觀者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強大技術支撐,互聯網等手段被用于對參觀者進行大規模甚至是超大規模的調查,數據挖掘和大數據等技術被用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在過去十年間,盡管在研究的設計與實施方面還面臨著各種挑戰,但基于網絡的調查已成為一種便利且經濟的數據收集方法。

三、參觀者研究在方法學上面臨的現實挑戰及破解之道

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見證了場館學習中參觀者研究的繁榮。但在這一過程中,卻涌現出了一些更加具有根本性的難題與挑戰。首當其沖的是在研究方法的層面上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之間的張力以及背后更為深層的哲學觀念與研究范式之間的不可調和性,以及教育研究領域內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二者之間齟齬不斷一樣,長期以來,在場館學習領域內參觀者研究也面臨著類似的難題與挑戰。迄今為止,我們可以看到,參觀者研究在基本的哲學觀念上主要遵從的是以下兩種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路向:第一,從經典自然科學之分析還原的思想方法出發,對復雜性進行簡化,以定量地鑒別各種因果關系;第二,利用這種復雜性,從多學科視角出發,形成對參觀者及其活動的更加深層的理解。然而,脫胎于經典自然科學,以揭示因果關系為導向的定量研究在社會科學各領域大行其道,無往不勝,但在參觀者研究這一領域內卻難以扎根。

1.定量的因果研究在參觀者研究中難以扎根的原因剖析

早期的參觀者研究是基于行為主義的心理學,采取定量觀察的方法試圖把博物館視為價值無涉的研究實驗室,認為有效的研究數據只能來自持客觀中立立場的研究人員所進行的觀察。然而,以對復雜性進行簡化與還原為基礎的因果研究在參觀者研究領域內面臨著巨大挑戰。諸如隨機臨床試驗之類的因果研究,在某些圈子里被視為社會科學研究的“黃金標準”。但在參觀者研究中,這種形式卻難以真正扎根,主要在于理論和時間兩方面的原因。理論方面的原因是我們目前還很難真正科學且有效地鑒別并測度諸如動機、投入水平或學習之類的關鍵概念,并假定它們在不同情境中對不同參觀者意味著相同的意思;另外,因果研究這種形式的探索需要進行嚴格意義上的實驗室實驗,其中涉及對各種變量的精確操控,但參觀者研究所處的場景卻往往是自然場景,而且在參觀者研究中影響參觀者行為與心理的變量也非常復雜,由此導致因果研究在參觀者研究領域內面臨著第二個挑戰,即實踐方面的挑戰:參觀者研究都是在自然場景下進行的,通常情況下研究人員并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力對參觀者進行隨機分派與安排,隨機分配是此類研究的一個基本原則,但在參觀者研究的實踐中卻往往得不到滿足。

2.在對復雜性的把握中克服定性與定量研究之間的張力

鑒于博物館參觀顯著的自然主義性質,參觀者研究具有內在的復雜性。John Falk等提出的“學習的境脈化模型”就對這種內在于參觀者研究的復雜性進行了強調。其明確指出:參觀者置身于四大廣闊境脈之中,即物理境脈、個人境脈、社會文化境脈以及時間境脈,每種境脈就其自身而言都是一個極為錯綜復雜的世界。如何駕馭這種復雜性是參觀者研究在方法學層面上面臨的最為巨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參觀者研究近年來開始出現了“境脈化轉向”,不再從經典自然科學的分析還原的思想方法出發,對復雜性進行簡化,以鑒別各種因果關系,而是承認并利用這種復雜性,從多學科視角出發,謀求形成對參觀者及其活動的更加深層的理解。伴隨著參觀者研究越來越植根于自然主義的境脈之中,越來越關注各種不可量化之社會歷史文化因素的作用,各種定性研究開始迅速崛起并蔚為大觀,而且參觀者研究在哲學立場上逐漸開始以一種以實用主義為導向的實踐認識論出發,把定性和定量二者結合在一起進行使用。比如Roger Miles等人就提出:對場館學習領域內的參觀者研究來說,定性和定量這兩個術語更加應該被作為對數據進行分析的方法,而不是對數據進行收集的方法。這表明,在承認研究對象具有內在復雜性的前提下,人們試圖把定性與定量二者之間的張力轉化為對研究對象之復雜性進行駕馭的動力。

3.在研究取向的多元并存與競合中確立主流的研究范式

篇(9)

關鍵詞 化學;未來;教室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14)04-0069-03

未來教室現階段還是一種理念,現實中部分學校正在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它會隨著教育理念和新興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目前業界關于未來教室的內涵定義主要有如下幾種:一種觀點認為,未來教室是集成了多種現代科學技術的增強型教室,師生可以無時無刻、無所不在、自由地從事教學活動。它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在這種教學環境中,新技術教學設備和數字媒體能夠有效地整合,充分發揮師生教與學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對于未來教室,臺灣的陳昱萃認為,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替代單向講授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可以自由地挑選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多元化、多管道地學習知識;當然各種先進的硬件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如電腦、手機、平板電腦、PAD等。華東師范大學張際平認為,人本主義是未來教室的首要要素,在人、技術、資源和環境等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同時輔以環境心理學、信息學、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等技術支持,以互動為核心,充分發揮各要素的作用,調動課堂教學主體的能動性,構建和諧自由的教學環境。同時,他也認為,未來的教室系統將是智能系統,其最終目標是實現整個教學環境的智能化。

綜上所述,未來教室應該是以發達的科學技術為基礎,并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個性化的、積極互動的、數字化的、不受地域與時間限制的新型教學環境。

研究案例

2013年,北京市教委針對未來教室的發展,實施了高中創新教育支撐條件建設工程,重點建設25個市級高中開放式重點實驗室。計劃在2~3年內建設一批融技術與教學為一體的虛擬、互動、智能的教室,更好地服務師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批學校為此做了種種有益探索,現以化學學科實驗室的幾個特點來說明。該案例引用了何文軼老師在化學創新實驗室的相關材料,何老師的設計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化學未來教室的發展方向。

1. 數字化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其賴以生存并不斷發展的基礎。化學數字化建設就是整合化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和傳感技術,建立智能分析平臺,實現化學教學的多元化。通過展示先進技術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未來科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勇于探究、樂于探究的科學態度。

(1)努力實現教學過程的信息化。信息技術可以構建新型的學習環境,運用以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將現有的封閉式教學推向開放性教學。對同一問題,通過多媒體和網絡多視角地比較、分析和思考,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網絡通訊技術,達到推動教學方法的改革、實現教學的多元化目的。

(2)現代化學實驗手段為充分發揮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功能提供了物質保障。信息技術的應用,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建立,可利用計算機所具有的交互性、快速響應、轉換存儲等功能,將實驗現象快速準確地以數字圖形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微觀顯示、真實直觀,這些為在學習活動中分析過程、揭示實質、理解原理、探究規律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數字化化學實驗平臺的建立,將化學實驗與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整合,構建學生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的開放環境,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充分調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有效培養了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更加深刻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之中。

2. 情境化

將化學和生物實驗室的相關資源進行整合,以“情境化學實驗室”的形式再現,主要從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出發,結合生活中的實例,為學生營造一種生活中的化學的情景,而不僅僅是為教學而教學。例如,講授汽車尾氣是霧霾天氣形成原因之一時,可以模擬出城市道路汽車的發動機聲,讓學生似乎能聞到尾氣的味道,從而激發學生珍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計,溫度、PH等傳感器,并結合常規儀器開展與生活中的化學相關的實驗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補鐵劑中鐵元素含量的測定; 食鹽中碘含量的測定;水果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食醋中總酸量的測定等。

3. 主題化

(1)由教師或學生自主確定恰當的、能體現化學學科核心知識的實驗探究主題,讓學生通過主題實驗探究加深對化學科學的理解,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化學學科知識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

(2)突出化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充分挖掘化學實驗的驗證功能、科學方法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為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和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和物質支持,讓學生按照研究性學習的要求,開展自主實驗課題探究活動。

4.信息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信息化進程,提高學生學習運用信息技術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使教學更有成效,需要借用必要的技術手段,使技術作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切切實實成為學生學習思考和知識建構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一種學習的輔助工具,從而在信息化基礎上,實現虛擬教學環境,通過人機對話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推動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

發展趨勢

未來教室不僅僅是硬件設備上的集成與管理,更需要借助軟件來協調硬件之間的相互關系,簡化操作步驟,擴展其中的服務功能。對教師與學生而言,這一切意味著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以及學習方式的變革,運用得好會使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縱觀世界各國未來教室的發展,筆者初步歸納有如下的發展趨勢。

(一)學習方式的創新(五“無”)

1.“無本”

按照未來教室的設想,無課本課堂是未來教室對傳統學校的一個重要突破。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接近21世紀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未來教室需要給每位學生配備電子書包,為教師教學配備集成計算機、投影系統、交互式電子白板功能的教學環境。學習可以以教師為主導,也可以以學生個體為主導,教學資源對于所有人都是開放的,教學活動主要以各種主題資源為基礎展開。在一些開放性的學習內容中,更是以整個互聯網上的資源為對象。

當然,所謂“無本”是未來教室建設的一個目標,就當前的情況而言,我們還不能完全拋棄印刷品教學材料。“無本”課堂的建設方向是逐漸減少紙質的印刷品而增加更多的數字媒體。為此,作為未來學校的一部分,圖書館不再是收藏書籍的地方,而更多的應該是一個媒體平臺,可以進行互動學習的地方。

2.“無界”

未來教室力圖改變人們對教學、學習的傳統理解。未來教室中的人不是學生,而是學習者,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不是在某個固定的地方,他所有的學習過程都進行了云存儲。雖然物理上處于不同的學習地點,但是可以保證每次面對的是同樣的學習情境。

對于處在集中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應該隨身攜帶電子書包。他們可以在教室里學習,也可以在圖書館,甚至餐廳學習。只要一機在手,在校園外也一樣可以學習,這完全打破了傳統學習對地點的依賴,最終達到學習和生活的完美融合。

3.“無時”

未來教室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實現學習的連續性和相關性。在教師的工作時間內,每位學生個體的作息時間是不同的。學生進入教學環境后,分別選擇自己的學習進程,教師和學生存在雙向的時間選擇。不再存在全班同時的固定課程表。

4.“無度”

未來教室系統是一個個性化的系統,每位學生在學習時有不同的進度,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培養。不會讓優等生覺得無聊,也不會讓后進生趕不上進度。在學生的電子書包里有專門的學習進度評估軟件,如果學生通過了評估,則可以繼續學習,甚至學習超出大綱的內容,但如果學生屢次未通過評估,他可以及時地向教師求助,教師可以實時地針對該同學的問題進行輔導。學生們的作業也是由數字化的作業處理軟件批改,教師通過軟件給出的統計數據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教師也會定期地主動對學生進行評估干預,以加快或減慢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在未來教室里,教師的工作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教學中的作用并沒有減弱。

5.“無綱”

與“無本”、“無界”、“無時”、“無度”相對應的是“無綱”。“無綱”即研究性學習,未來教室里的學習不再是單獨的學科課程,常常是通過一個問題,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與數門學科課程結合起來。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而且是將學習與生活、社會現實緊密相連,學生不再端坐于象牙塔內埋頭苦讀了。

(二)學習環境的創新

1. 完備的學習環境

未來教室不僅要對直接的教學環境進行建設,還要對間接教學環境有所考慮。與教學活動直接聯系的硬件設備、網絡、數字資源必須建設到位。而相關的建筑也必須按照綠色環保的要求建設。教學樓的外墻需要覆蓋太陽能電池板,為學校提供能源,門窗都需要密封保暖,屋頂要有雨水收集裝置,各種教室應該盡量采用自然光,教室內的環境溫濕度、空氣質量處于實時監控下,分布于各處的傳感器實現各種節能功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的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綠色校園的友好生態環境的價值。這種科技與教育的集合體,直接學習與間接熏陶的相互融合就是未來教室所追求的目標。

2. 多維的學習環境

未來教室應該可以靈活地分割空間以適應各種教學活動的要求,并且兼顧了合作性和便捷性。以理科實驗室功能為例,在其中學生會感受到科學的巨大力量,科學在推進人類社會進步中的作用,從而自發地對科學產生敬仰。通過內部結構的調整和科學氛圍的營造,使學生覺得自己就是科研人員;設備、家具可以自由組合以適應多種教學活動。教室內部區域的劃分也兼顧了適合集體活動的、鼓勵學生相互合作的區域和適合學生單獨活動、進行深入思考的區域。

3. 經濟的學習環境

上一篇: 大一上學期總結 下一篇: 鄉村金融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曰韩欧美在线看片 | 视频二区一区国产精品天天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幕乱码在线 | 午夜影视在线亚洲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