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1: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篇(1)

一、研究背景: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反對填鴨式、注入式教學,解放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面向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如何學習,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在學習上獲得主動、自主和獨立。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語文課題組將在上級相關部門和學校教科室的領導下,以推進課程改革為核心,加強我校的教學常規建設,完善我校的語文師資隊伍建設,大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認真進行課題研究,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創設和提供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讓每個孩子都接受良好的語文熏陶。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研究的總目標:

1、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2、拓寬學生自主性閱讀的渠道,擴大閱讀面,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3、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讓學生能讀通文言文。

4、通過無命題自由習作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審題,立意,自由寫作的能力。

(二)預期目標

1、使學生"會學"、"善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特別是在學法指導方面的能力,并不斷總結,不斷實踐,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學習方法指導的途徑及方式,形成系統、實用、開放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指導模式。

四、研究措施:

1、建立課題組,形成管理網絡。由校長顧問,教導處監督,教研組長組織實施,教研組長、組員具體開展,做到分層管理,步步落實,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運行。

2、注重教師培訓,加強理論學習。

實施"學法指導"的實驗研究,對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業務素質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組內首先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弄清"學法指導"的實質和任務,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

3、強化過程,加強全程管理。

首先開展課題研討活動,使研究者明確研究的任務和目標;( .網)其次是加強調查研究,把握學生在實驗前、中、后三個不同階段的學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實施指導,不斷修正課題研究方案,使課題研究工作更趨科學化和規范化;再次是開設學法指導課,選擇課題承擔者根據各自研究的內容上好實踐課,供大家觀摩學習;第四是督促全體組員不斷總結,積極撰寫論文、心得體會、個案分析等。

三、教育實驗研究法的一般程序

1、準備階段

(1)選定實驗研究的課題形成研究假設

(2)明確實驗目的,確定指導實驗的理論框架

(3)確定實驗的自變量

(4)選擇適合的測量工具并決定采用什么樣的統計方法,從而明確評價因變量的指標

(5)選擇實驗設計類型,確定控制無關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的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實驗的實施階段

篇(2)

1、學習目標。(1)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明確自己的責任。(2)擺正自己在班級(或小組中)的位置,肩負起自己的責任。(3)掌握學習技能,克服自卑,培養良好的智力品質。(4)能集中精力,及時完成學習任務。

2、人格目標。(1)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2)學會觀察別人的優點,能接受別人的批評。(3)懂得寬容待人,與他人真誠溝通,并體諒他人。(4)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性情。

3、生活目標。(1)了解消費常識,學會合理消費,培養管理錢財的初步能力。(2)培養處理日常班務的能力。(3)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技巧。

四年級:

1、學習目標。(1)增強學習技能,學會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學會調整學習情緒,具有良好的進取心。(3)增強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2、人格目標。(1)懂得與他人交往應遵循的準則,尊重他人人格,友好的與親人、老師和同學相互溝通和交往。(2)能向別人敞開心扉傾訴自己的焦慮,爭取別人幫助(3)能諒解別人的不足,在老師與家長地指導下,學會指出他人不足的方法。

3、生活目標。(1)增強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3)能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五六年級:

1、學習目標。(1)進一步提高學習技能,靈活掌握學習方法。(2)能及時調整學習情緒,克服考試緊張心理。(3)能自覺集中注意力,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2、人格目標。(1)能在成績面前,保持良好的進取心;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具有較強的自信心。(2)能正確的進行自我評價,并以恰當的方式指出別人的不足。(3)能理解別人,真誠待人。

3、生活目標。(1)培養生活中的獨立自主能力。(2)進一步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3)進一步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實施途徑的工作目標:

1、使學生在身心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達到優良水平。

2、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獨立性、堅持性、批判性、挑戰性、進取性、合作性等個性特征以及創新人格,具有能經受挫折、失敗的良好心態,以及堅忍不拔的性格。

3、研究探索編寫更適合小學年齡特點,符合學校實際的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材。

4、探究在心理輔導活動課、學科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人格的方式方法。

5、深化家校結合的方法與途徑。

6、幫助個別學生克服較嚴重的心理障礙,使之以健康的心態對待人生。

7、探索“教育活動中的心理輔導”,“教師健康素質的培養”的方式方法。

四、研究的內容

(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研究

1、研究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模式。

2、研究心理輔導活動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性學習能力的方式方法。

3、研究編寫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材。

(二)學科教學中的心理輔導研究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2、加強對教材教法的研究,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善于為學生創設成功體驗,增強學習自信心。

4、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會創新、能創新,促進創新人格的形成。

(三)小學生心理咨詢研究

1、及時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度過心理危機,使之以健康的心理對待人生。

2、幫助個別學生克服嚴重的心理障礙,使之增強自信心,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

3、做好個案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檔案,規范管理。

4、出版心理輔導個案研究成果集。

(四)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心理輔導的研究

1、提高現代家庭教育質量,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心理輔導。

2、針對問題家庭開展心理咨詢。

3、探討新形勢下現代家庭教育模式。

4、充分利用家長學校探討理論培訓的方式,推廣家庭教育成果。

5、構件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格局。

(五)教育活動中的心理輔導研究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懂得自己在班級中的角色與承擔的責任。

2、讓學生學會聽取別人的建議,能接受別人的批評。

3、引導小干部自覺在同學們當中起模范帶頭作用。

4、學會遇事的處理方法。

(六)小學教師健康素質的培養

1、具有自尊、自信和較好的自控能力。

2、能愉快的勝任教學,與學生、家長、同事有良好的關系。

3、具有廣泛興趣、果斷、機智,有領導才能,有幽默感。

4、坦白、公正、真誠、熱情尊重學生,積極向上,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創新意識。

五、研究的方法和類型

根據各子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性質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實驗法 2、調查法 3、行動研究法

根據研究方法的不同可采取以下類型:

1、應用研究 2、個案研究 3、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

六、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研究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制定各子課題實施方案,成立各子課題研究小組。(2)組織課題開題會,廣泛動員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組織各子課題組長制定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

2、研究階段(20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各子課題全面展開研究,完成階段性研究目標,及時寫出階段研究報告。

(2)各子課題完善研究檔案,整理研究成果。

3、結題階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1)各子課題進一步實驗研究,并寫出實驗報告,總課題全面總結研究成果,完成總課題實驗報告。

(2)撰寫結題報告,申請組織專家鑒定結題。

(3)對研究成果進行全面推廣。

七、成果表現形式

1、實驗研究報告

2、活動課教材及教師用書

3、??把芯空撐募?/p>

4、個案研究典型案例集錦

八、課題研究機構

課題領導小組

組 長:陳新能

副組長:謝緒友 張曉毛 葉仕紅

成 員:黃明芳 劉 芳 管雪君 王德良 李桂華 伍邵華

周進良

課題實驗小組

組 長:謝緒友

副組長:劉 芳 周進良

篇(3)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0月,國際環境教育會議發表的《貝爾格萊德》中提出了環境教育的公認目標:“促進全世界人類去認識并且關心環境及其有關問題,并促使其個人或集體具有解決當前問題和預防新問題的知識、技能、態度、動機和義務。”

根據環境和環境教育概念的內涵,以及《貝爾格萊德》中提出的環境教育目標之精神。將幼兒園《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課題研究目標確立如下。

1.激發幼兒熱愛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環境責任感,并有初步的環境保護的意識;

2.明確要動手動腦去探究身邊的環保;

3.尋找幼兒園環境教育課程內容.

三、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1.通過調查研究了我園幼兒環保意識的現狀;

2.影響幼兒環保意識培養的主要成因及其分析;

3.探索幼兒環保意識培養的方式;

4.幼兒環保意識培養等途徑、方式、方法的探索。

四、課題研究的重難點

重點是: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方式。

難點是:幼兒環境教育方式的探索。

五、課題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對象是:2.5—6歲幼兒

范圍是:區直機關第三幼兒園小朋友群體。將在本園環境教育質量上綜合一般的班級,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班級為實驗對象。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調查問卷法:對幼兒問卷調查,掌握家長對幼兒實施環保培養程度及其影響,幼兒環保行為發展主要原因。為針對性的設計實施方案提供客觀依據。

2.行動研究法:教師對自己采取的教學方法在過程中所進行的設計——探索——反思——探索的過程的實錄,老師在活動中成長的過程,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探索的過程。

七、課題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9月——.1月幼兒環保意識狀況調查問卷;

a.擬訂家長調查問卷方案;

b.準備調查材料,實施調查;

c.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調查材料和結果

d.撰寫調查報告

第二階段.3月——6月

a.實施實驗;探索對策,落實實驗對象

b.根據方案,實施實驗;

c.收集整理處理實驗數據和資料

d.總結實驗結果,撰寫影響幼兒環保意識形成的原因分析論文等。形成階段性成果。

第三階段.9月——.9月

a.總結各班研究成果

b.修改總體研究報告

c.申請課題鑒定、驗收

第四階段結題、驗收

等待結題、驗收,準備相關材料。

八、課題成果形式

篇(4)

(一)現行數學教學中的眾多問題要求我們必面進行教學研究與改革。

1、教師備課更多考慮的是自己怎么去教,很少思考學生應該如何去學。教師課上講的過多、過細,學生只是被動地聽、機械地記。

2、不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使學生感覺數學枯燥乏味,失去學習信心,逐步走進學困生行列。

3、違背學生認知規律,課內損失課外補,題海戰術泛濫,使很多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不堪重負,苦不堪言。

4、教師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不能做到以學定教,“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這一思想意識淡薄。

5、以考定教,平時的教都為期末的考而服務,不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

6、少數優秀學生獨占課堂,后30%的學生經常被忽視和遺忘。

7、情境創設有生活味卻沒有數學味,有活動卻沒體驗。多媒體包辦一切,甚至成為學生獨立思考的干擾源。

8、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師不能及時介入學生的學習,師生互動、情感交融的場面很少見。

9、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探究式學習流于形式。

10、總以分數論英雄,很少關注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只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卻忽略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上述不足并不是每一位教師,每一堂課上都存在,而是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或多或少的會出現類似問題。鑒于此,我們就必須要認真研究自己的教學,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提高,學校的發展呼喚符合我校實際的教改新舉措。

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使得我們的教學方法簡單陳舊,教學費時多而收效少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嚴重制約著我校數學教學工作的前進步伐,多年來,我們曾借鑒洋思經驗(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和“三段式”教學法(課前預習、課上展示、課后總結)但效果并不明顯。為了追求課堂教學的最優化,實現學校數學教學工作的長足發展,我們就必須轉變觀念,改革教學。當前,“數學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的先進理念和成功做法就擺在大家面前,所以,我們要全力借鑒,用心思考,早日探尋出一條符合我校實際的數學教學新路。

二、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課題研究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為中心,追求數學課堂的高效率。

研究中既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又要實事求是,統籌兼顧。遵循數學教學規律,考慮學生認知特點,結合我校實際全面探索旨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經驗和做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研究,掌握優秀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二)具體目標

1、熟練掌握“數學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的基本模式和大體框架并合理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

2、引導學生學習掌握“三步讀書法”。

3、科學建立學習小組,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4、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習慣,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課外閱讀。

5、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預習和自學的良好習慣。

四、實驗措施和方法

(一)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沒有充分的備課就不會有精彩的上課。

1、教案。教師可以繼續使用共案,但同組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體現“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的設計思路,結合自己班學生特點做好共案的使用修改記錄。

2、學案。鼓勵教師設計學案,設計學案要以“確定學習內容,制定學習目標,設計探究重點,準備教具學具,設計教學過程,撰寫教學后記”這幾方面入手。(具體設計框架請老師們參照《數學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理論與實踐》182頁)

3、集體備課。一定要利用好每周一的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時以研究學生、分析教材、設計教法、優化學法為主,力求用“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的新理念去備課。

(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我們進行教學改革和課題研究應該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點放在課堂教學。

1、轉變觀念,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

教師的教應該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以學定教”。課堂上并不是看教師講的什么樣,而是要看教師導的什么樣,最終歸結到學生學的什么樣。有這樣一段話——學生思維靈活,潛能巨大,只要教師啟得有道,引得有法,學生便能自會,便能獨創,如果離開了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創造,那么數學就沒有生氣,教學思路就會枯竭。

2、認真領悟和運用“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的結構模式。

今后我們的數學課堂要以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模式為主要授課方式,希望教師能把這一結構模式靈活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

學生活動: 自主嘗試 自主交流 自主歸納 自主練習

(主體) 自讀自悟 質疑釋疑 回顧整理 嘗試評價

教師活動: 創設情景 靈活組織 誘導反思 查漏補缺

(主導) 分層指導 歸納總結 當堂矯正

3、大力推行“三步讀書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步讀書法”既初讀(以整體著眼,通讀教材),細讀(逐字、逐句細讀教材)精讀(回到整體,帶著問題閱讀)。

(1)實驗初期我們要致力于在學生中培養滲透“三步讀書法”加強學法指導。

(2)盡快讓學生掌握如何有效的閱讀數學課本。

(3)培養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4)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

(5)努力實踐“三步讀書法 二步讀書法 快捷讀書 自由讀書”的上升發展過程。

4、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極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尤其對于我們60---70人的大班額來講意義更加重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善加利用。

(1)在給學生分組時要按學生綜合能力的好、中、差分成若干異質小組。

(2)合作小組以四人(前后桌四名同學)為宜,便于組內成員間交流。

(3)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監控和指導。

(4)減少對個別學生的評價,盡可能多的對該組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5)鼓勵學有余力的優秀學生幫助本組的學困生學習,組內最后的學生能夠學會是評價該組是否達標的底線。

5、培養學生在參與中進行質疑和釋疑的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些話告訴我們引導學生質疑和釋疑是增強學習信心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最佳方法。也是調動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質疑和釋疑能力,多為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創造質疑和釋疑的機會。

6、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主動性。

(1)把“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作為自己工作的基點。

(2)努力為學生創造“興致勃勃地學習,聚精會神地思考”的學習氛圍。

(3)千方百計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4)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5)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7、注重課上小結和課尾總結,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習慣。

(1)課上小結必不可少,它可以把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概括,便于學生理解。

(2)課尾總結意義重大,它可以理清學生思路,強化知識鞏固。

(3)總結更多的是由教師組織引導,但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總結疏理、歸納概括的學習能力。

(三)作業

教師每天除了備課、上課之外,可能用時最多的就是批改作業,教師費時費力辛辛苦苦,學生消極怠慢無動于衷。所以,如何進行作業的留、批、改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具挑戰性課題。根據外地先進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堅決不留機械重復性作業。

2、作業(包括課外作業)留量一定要適中。

3、作業必須在當堂課上完成。

4、作業中的錯誤之處一定要學生自已改,及時改。讓學生明白錯在哪,為什么錯,養成自己改的能力,終身受用。學生改后教師再批,仍可讓該生得優或滿分,保護學生作業積極性。

5、改革作業本中只打√或×的單一做法,選用“——”、“ ”、“?”等多種批改形式。例如,學生因抄錯了數而造成整題錯誤的,可在錯數旁畫“?”。算式正確只是得數錯誤的可把得數用“ ”圈起等等。

6、評語不單單就是“優”“好”等字樣或打一個分數,而是激勵學生上進或指出錯誤原因的話語,評語也不一定都在作業結尾處,也可在作業中的關鍵位置出現。

7、面向全體首先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所以本學期開始我們大力提倡按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給他們分層布置作業。

8、作業書寫格式要統一。倡導學生寫數學日記,辦數學小報,記數學課外閱讀筆記。

9、鼓勵教師大膽嘗試學生自批互改作業,把批改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教師的單邊活動變為師生的雙邊活動。切記學生自批互改決不是找幾個優秀生代替教師批作業,而是把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在教師指導、學生批改、師生講評的過程中達到所有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提高的效果。(具體做法,詳見《數學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第六章)

(四)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對教師而言,能否以“教學反思”的方式化解教學中發生的教學事件,這是判別教師專業化程度的一個標志。做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反思意識、反思能力,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1、繼續寫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篇數不統一要求,字數也不進行限制。

2、教學反思不等同于教學后記,反思可能會發生在上課前、上課中、上課后,只要是自己的所思所想,隨時都可記錄。

3、教學反思學期末要進行評比,記入綜合考評成績,學校將選錄優秀反思編輯《教師隨筆集》。

(五)數學課外閱讀

數學課外閱讀是數學教學的組成部分,它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擴展,又是培養學生教學語言水平、數學交流能力和終身學習、個性化學習的有效手段,所以在指導學生數學課外閱讀方面我們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教師要在實驗初期對學生數學課外閱讀進行引導和指導。

2、教師要精心為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以數學家成長故事、趣味數學、數學奧秘等方面的書為益)

3、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

4、與書香班級建設相結合,適時組織數學讀書交流,好書推薦活動。

5、提倡讀寫結合,在閱讀時可適當做讀書筆記(摘抄或心得),也可通過數學日記或小報形式來反饋課外閱讀情況。

(六)評價

數學評價不是排隊,而是為了促進發展,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里重點說一下對學生的評價措施:

1、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不要等學生做錯了再去批評,而是要在做題的過程中就給予指導和矯正。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是否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

2、很好的利用成長記錄袋。成長記錄袋是一種主要的質性評價方法,它多以描述和記錄為主,通過對學生行為表現,作品等內容的記錄再現學生的發展過程,所以我們要注重對它的正確使用。

3、個別談話與作業分析。對個別學生要經常性談話,指出他的優點和不足。對學生作業進行分析,做出正確判斷找出問題根源,引導學生積極健康發展。

4、引導學生課上正確的自我評價,和真誠的評價他人。

5、分數不代表學生數學學習的全部,希望能夠正確對待考試。

6、通過研究,促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活。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五、實驗步驟

第一階段(2009.7——2009.8)準備階段

1、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數學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理論與實踐》。(暑假期間)

2、學校制定實施方案,教師制定實驗計劃。

3、召開開題會。(學習方案,布置此項工作,全體數學教師交流座談)

第二階段(2009.9——2010.6)實驗階段

實驗年級(三、四、五、六年級)對此項實驗進行實施。定期研討與小結,收集整理過程材料。

第三階段(2010.7)總結階段

(1)學校撰寫實際報告,教師寫出實驗總結。

(2)教師要結合此項實驗的開展情況撰寫經驗論文,期末進行交流。

(3)總結各項研究成果及做法,疏理經驗,為下一年的實驗工作做準備。

六、保障措施

1、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學校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定期組織交流研討,解決重大問題及督導檢查實驗開展的各項工作。

2、為了保證這項實驗的順利開展,所有數學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閱讀《數學課程標準》和《數學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理論與實踐》,把它們作為自己工作的理論支撐和行動指南。盡量為實驗教師多爭取外出學習機會,加強業務學習和理論培訓。

3、確保實驗班級和實驗教師的穩定杜絕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篇(5)

課題將充分利用新作文雜志社廣泛聯系各個層次的作者,聯系一線老師及一線中小學、高校作文教育教學專家的作者資源與專家資源優勢,為課題提供精到實用的學術信息支持;將發揮雜志發表推廣的媒體優勢,為課題研究的新鮮思想觀點、新鮮經驗做法提供第一時間推廣傳播支持;將依托新作文雜志社隸屬山西出版傳媒集團的出版平臺與課題研究同步開啟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性出版計劃,動態出版生成課題研究專著等課題成果。

二、課題研究的三對關鍵詞與三大基本方向

第一對關鍵詞是:梳理與總結。與之對應的一大方向是全面梳理活躍在當下中小學作文教學實踐中的方法與內容,思想與流派,為宏觀上把脈中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提供切實的依據。第二對關鍵詞是:研究與推廣。相應的方向是選擇寫作學界、作文教學界前沿的理論與體系,研發先進理論與教學一線實踐對接,推廣可行方法與途徑,實現科研理論向教學實踐的產業化轉變。第三對關鍵詞是:創新與發展。與之對應的方向是集大家智慧,百花齊放,催生更為新鮮的作文教學新理念、新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范疇

1.作文教學目的、原則研究

新課標所制定的作文教學目標與作文教學實踐距離研究,微觀課時、單元、學期、學年作文教學目標的設定及結構研究,以“自悟”為目標的作文教學目的研究。

動力學原則、先放后收原則、自悟原則、大量讀寫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因地制宜原則、個性化原則等。從這些原則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適的規律,并進行概念的準確界定。

2.作文教學內容與過程研究

興趣、主題、結構、語言、語感、思維、文體、技法訓練與方法研究,作文過程中思維外化與內化對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構成及提高研究。

作文步驟研究,作文教學階段整體目標、知識結構及序列安排研究。

3.作文課堂組織研究

課堂實施過程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經濟發展環境下作文教學的因材施教問題研究。課堂結構、課堂組織形式類別、個別輔導、小課堂、大課堂等。

4.作文教學教材研究

各類(含社會培訓)作文教學教材特點及各自適用情況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編寫與使用的應用原則研究,不同作文教材應用策略對比研究。

小學、初中、高中作文教材內容編排序列研究,小學、初中、高中各類相關訓練的銜接研究,教材的結構、內容、容量、呈現形式研究。

5.作文教學教師研究

作文教師素養的構成研究,作文教師素養的提高途徑研究,專職與非專職作文教師教學效果對比研究,不同教學風格與方法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研究。

6.作文教學資源研究

家長、學校教學資源,作家、教研機構等社會智力資源,作文教輔圖書資源,作文專業報紙、雜志資源等諸多作文教學資源的優勢與不足,開發與利用研究。

7.作文教學評價研究

作文評價的方法與途徑研究,作文評價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評價的結果使用研究。作文升格的標準、方法研究。

8.現作學前沿理論與實踐推廣研究

言語生命動力學理論與實踐推廣,非構思寫作學理論與實踐推廣,題型寫作理論與實踐推廣。

9.傳統寫作及寫作教學理論批判與借鑒研究

葉圣陶、張志公、呂叔湘、梁啟超、朱自清、張中行等作文教學理論研究

10.現代心理學、腦科學、思維科學與寫作教學關系研究

作文教學中的左右腦協同思維的策略研究,中國人獨特語言區對于作文教學的影響研究,學生語言發展心理進程對寫作能力的影響,寫作思維學研究。

11.作文教學新媒體教學手段研究

作文教學軟件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網絡時代作文教學的新特點與新方式研究,作文報刊對學生作文水平的影響研究。

12.作文考試與日常作文訓練研究

小學作文考試與學生作文心態能力發展影響研究,中考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研究,中高考作文與日常作文訓練的關系研究。

13.各級各類作文培訓專項研究

培訓的規模,教材,方法,時間,效果,影響等研究。

14.作文教學流派梳理

建國以來形成的各種作文教學與實驗研究。

15.國外及港臺作文教學研究

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新加坡、臺灣、香港作文研究。

16.讀寫直通策略與方法研究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學法的指導研究,以作文教學為主體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提高的對比研究。

17.作文教學跨門類借鑒研究

其他學科對作文的影響與借鑒研究,音樂、美術、戲曲、電影、電視等藝術門類對作文教學的借鑒研究。

18.涵養、自悟、自修、自審、自改、內生作文動力培植研究

對學生內在文化修養、道德修養、非智力因素養成的研究,自悟、自修、自審、自改能力養成研究,寫作動力內在的自生長形成機制研究。

四、子課題申報條件

1.本著雙向選擇、自愿參加、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原則,履行必要的審批手續,申報子課題,成立課題組。

2.子課題組負責人要有較強的作文教育教學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原則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級、中教高級、大學副教授以上職稱,具備較高的科研組織指導能力。子課題組負責人必須是子課題研究的實際主持者和指導者,并在實驗研究中承擔實質性任務。

3.子課題組負責人所在的單位,必須領導重視,建立相應的組織系統,有完成子課題組研究任務的相應專業力量。

4.具備相對穩定的作文科研教改隊伍和組織機構,并設置固定專員和總課題組定期聯絡、溝通、匯報工作。

5.除執行本方案的各項規定之外,還要遵照總課題組的相關要求,履行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五、子課題的申報立項、開題、培訓

1.各學校在總課題研究的框架內,自主選擇子課題的研究目標和內容,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子課題選題指南見附件一)

2.填寫《中小學作文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研究》子課題申報表,一式四份加蓋公章后交總課題組秘書處。子課題申報截止日期至2012年12月底(子課題申報表見附件二)

3.由總課題組組織專家完成對參加子課題學校的資格立項審定。

4.陸續審定合格的學校統一參加總課題組召開的課題立項開題培訓會議(時間及地點另外通知),屆時統一頒發“十二五”科研課題立項證書及課題學習資料。

六、課題的組織管理

為了認真抓好課題研究,落實總課題與子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分會秘書處《中小學作文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研究》總課題組負責課題的管理工作:負責制定總課題研究方案,負責對子課題研究方案進行審定,對研究成果進行審核;組織對子課題的研究進行指導、培訓、評估、檢查;由總課題組秘書處承辦課題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和成果推廣等活動。

本課題管理采取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集中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傉n題組依據課題進展情況組織相關的研討、培訓、交流、考察;各地區的子課題學校也可以自行組織相關活動,邀請總課題組給予指導與支持。

總課題采用公開申報、審批、分子課題研究方式,鼓勵各子課題承擔學校和個人以校為本,切實優化研究過程。希望研究者樹立成果意識,注重課題研究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一般情況下,承擔子課題研究時間為2~4年。

希望參與單位自愿給予總課題一定的研究經費支持,額度由雙方協商決定。

七、《中小學作文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秘書處聯系方式

曹 韌:0351-5256554 15535812691

聶艷宏:0351-4195579 13203419770

曹曉花:0351-5256564 15034062154

張東萍:0351-5256564 13754818519

附件一:《中小學作文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研究》子課題申報指南

附件二:《中小學作文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研究》子課題申報表(附件二略,該表可登陸新作文網站省略下載。)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

附件一:

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

中小學作文教學法理論

與實踐研究

子課題申報指南

一、作文教學目的、原則研究

1.新課標所制定的作文教學目標與作文教學實踐距離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2.微觀課時/單元/學期/學年作文教學目標的設定及結構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3.以自悟為目標的作文教學目的研究。

4.作文教學原則研究。

二、作文教學內容與過程研究

5.興趣、主題、結構、語言、語感、思維、文體、技法等作文內容分類訓練方法研究。(小學、中學)

6.學生作文基本功構成及提高研究。

7.作文教學階段整體目標、知識結構及序列安排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三、作文課堂組織研究

8.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經濟發展環境下作文教學的因材施教問題研究。

9.作文課堂結構、課堂組織形式類別、個別輔導、小課堂、大課堂等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四、作文教學教材研究

10.社會作文培訓教學教材特點及各自適用情況分析研究。

11.人教版語文教材中作文教學教材特點及適用情況分析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12.蘇教版語文教材中作文教學教材特點及適用情況分析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13.語文版語文教材中作文教學教材特點及適用情況分析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14.作文教材編寫與使用的應用原則研究,不同作文教材應用策略對比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15.作文教材內容編排序列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16.小學、初中、高中各類作文相關訓練的銜接研究。

17.作文教材的結構、內容、容量、呈現形式研究。(小學、初中、高中)

五、作文教學教師研究

18.作文教師素養的構成研究,作文教師素養的提高途徑研究。(小學、中學)

19.專職與非專職作文教師教學效果對比研究。(小學、中學)

20.不同教學風格與方法的教師對學生作文寫作影響研究。(小學、中學)

六、作文教學資源研究

21.家長作文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2.學校非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3.作家、團體、教研機構等社會作文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4.作文教輔圖書作文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5.作文專業報紙、雜志資源等諸多作文教學資源的優勢與不足,開發與利用研究。

七、作文教學評價研究

26.作文評價的方法與途徑研究,作文評價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評價的結果使用研究。

27.作文升格的標準、方法研究。

八、現作學前沿理論與實踐推廣研究

28.言語生命動力學作文理論與作文教學實踐推廣運用研究。

29.非構思寫作學理論與作文教學實踐推廣運用研究。

30.題型寫作理論與作文教學實踐推廣運用研究。

31.――寫作理論與作文教學實踐推廣運用研究。

九、傳統寫作及寫作教學理論批判與借鑒研究

32.葉圣陶作文及作文教學思想的批判與借鑒研究。

33.張志公作文及作文教學思想的批判與借鑒研究。

34.呂淑湘作文及作文教學思想的批判與借鑒研究。

35.梁啟超作文及作文教學思想的批判與借鑒研究。

36.朱自清作文及作文教學思想的批判與借鑒研究。

37.張中行作文及作文教學思想的批判與借鑒研究。

38.――作文及作文教學思想的批判與借鑒研究。

十、現代心理學、腦科學、思維科學與寫作教學關系研究

39.作文教學中的左右腦協同思維的策略研究,中國人獨特語言區對于作文教學的影響研究。

40.現代腦圖研究成果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41.學生語言發展心理進程對寫作能力的影響及教學策略研究。

42.寫作思維學研究。

十一、作文教學新媒體教學手段研究

43.作文教學軟件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44.網絡時代作文教學的新特點與新方式研究。

45.各類作文報刊的優勢、特點以及對學生作文水平的影響研究。

十二、作文考試與日常作文訓練研究

46.小學作文考試與學生作文心態能力發展影響研究。

47.中考作文研究。

48.高考作文研究。

49.中、高考作文與日常作文訓練的關系研究。

十三、各級各類作文培訓專項研究

50.小學作文民間培訓的內容、方法、教材、規模、時間、效果、影響等研究。

51.中學作文民間培訓的內容、方法、教材、規模、時間、效果、影響等研究。

十四、作文教學流派梳理

52.――作文(法)專題研究。

十五、國外及港臺作文教學研究

53.美國作文教學研究。

54.日本作文教學研究。

55.韓國作文教學研究。

56.英國作文教學研究。

57.臺灣作文教學研究。

58.香港作文教學研究。

十六、讀寫直通策略與方法研究

59.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學法的指導研究。

60.以作文教學為主體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提高的對比研究。

十七、作文教學跨門類借鑒研究

61.學科作文研究。

62.不同藝術門類對作文教學的借鑒研究。

十八、涵養、自悟、自修、自審、自改、內生作文動力培植研究

63.學生內在文化修養、道德修養、非智力因素養成與作文關系的研究。

64.學生作文自悟、自修、自審、自改能力養成研究。

65.寫作動力、動機內在自生長形成機制研究。

申報者可以以某一地區教科研部門為單位申報區域性課題;也可以以學校為單位申報學校課題;還可以個人單獨申報個人課題。

上述課題供申報者參考,申報者可以結合本單位或個人的實際情況,在總課題總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自行擬定課題進行申報。

篇(6)

(僅供參考)

總體上要圍繞本課題思路及成果進“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核心任務,兼顧各部門承擔專項規劃的編制設想,研究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方案(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基本要點:

一、本課題研究小組的組織架構,涉及其他部門的人員如何來組織和分工。

二、課題需設立或分解成哪些子課題,分別由哪些人或單位來完成;課題研究的基本提綱和要點是哪些,拉出一個初步的框架或設想,以確立研究的大方向,這些內容在研究中還可以根據研究情況適當予以修正和調整。

三、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包括組織實施哪些調研活動,召開哪些會議,等等;其次是時間進度安排,以及其他工作要求。

四、其他需要在研究方案中予以明確的事宜。

說明:

篇(7)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41-0083-02

電工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生系統學習電工、電子技術理論和實驗技能的一門關鍵性課程。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近些年來新興專業、邊緣學科的不斷出現,給電工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做中教,乃是真教,從做中學,乃是實學?!币虼?,對《電工學》課程,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訓為手段,設計了知識、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課程,對電工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環節進行全面改革,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面向生產、服務、管理和建設的高技能人才。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電工學教學內容包括“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兩部分。

“電工技術”主要介紹電路的基本理論與基本分析方法、電氣設備的基本原理及控制;“電子技術”主要介紹常用電子元器件及基本電子線路的分析與計算。隨著現代化社會對學生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傳統的教學內容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因此,在教改活動中請相關專業教師參與,根據知識夠用、重在實踐的原則,突出實用性,刪除那些陳舊的、次要的內容,特別是一些復雜的推導過程,降低課程難度,減輕學生負擔,使他們樹立學好專業課程的信心和決心。補充目前工業企業生產中的新知識、新內容,尤其是新器件在相關領域的使用,從而確定各專業的教學內容。同時,可將優化的某些課程內容分模塊進行教學,模塊中包含有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內容。根據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制定各模塊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針對知識點和技能面確定教學內容和實驗實踐內容。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采用模塊化的教學模式后,教師可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對于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等內容,主要采用教師講授為主,推行板書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采用引導式、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方法。

實訓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邊做實驗邊討論,引導他們分析實驗數據、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并進行總結。學生在實訓中學習,在實訓中探索、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必將顯著提高,激發學習興趣。

三、師資隊伍的建設

電工學“教、學、做”一體化的改革對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極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不僅要有駕馭課題、組織教學的能力,還要具備工程師實踐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只有“雙師型”的人才,才能勝任綜合課程的教學工作。

四、教學模式的改革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是基于項目的。我們在某些教學內容的教學活動中進行了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探索,以某電子產品的制作為工作任務,比如要求學生設計并制作數字鐘電路,這個項目中整合了門電路、計數、顯示與驅動、振蕩器等知識點。學生在清楚工作任務的同時,要設計出布局合理的電路,在正確安裝電路后,能檢測并能排除電路故障,使電路正常工作。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學目標的統一,教師與學生主體地位的轉換,教師的示范性和學生動手體驗相結合,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概括起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以下幾個階段:

1.教師布置任務、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階段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了解工作任務的具體要求,根據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獨立收集、查找、分析和整理相關信息。

2.制定工作計劃階段

本階段中,學生按照工作任務的實際需要,通過討論確定工作計劃,包括:工作步驟、工作時間、檢驗計劃等,并確定最終的實施方案。這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

3.項目實施階段

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EDA軟件進行仿真設計,檢驗設計的正確性。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翻閱資料、修正電路來消化各知識點,完成理論知識到應用能力的轉化。

4.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操作

根據仿真電路,在實驗箱搭接實際電路,驗證器件功能,出現故障,小組討論、查找并排除。實驗操作使學生熟悉各種器件的規格、型號及性能,并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5.檢查、評價階段

教師組織學生就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提出可改進的方法。并對本實驗所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歸納。同時還要對工作安全和質量保證情況進行檢查。

從實踐中看,這種“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有益于學生特長的發揮,而且有助于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和協作精神的形成,使之體驗到個人與集體共同成長的快樂。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過去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以理論考試成績為主,實驗成績占的比例非常小,甚至有時還不計成績。為綜合評定學生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實驗課與理論課分開,單獨考核

實驗考試可以考核學生對儀器功能、實驗原理、數據分析、實驗電路設計等知識的理解,還可以考核學生對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操作技能、故障排除及實驗數據的測試及分析處理等知識,實驗考試的內容分基礎實驗和設計實驗兩部分,基礎部分占40%,設計部分占60%,教師精心設計多套實驗操作考題,并制定詳細的評分細則,學生各自的測試內容可以采取抽簽方式決定。

2.實驗成績評定

實驗成績評定可分為平時實驗成績和實驗考試成績兩部分,平時成績占30%,筆試成績占30%,實驗操作考試成績占40%,對實驗提出好的改進意見,對在平時創作等活動中獲獎的學生,可以適當加分。

3.理論課考試

理論課成績仍然采取考試方式,學生的最終成績由理論課成績和實驗成績綜合而成,各占50%。

篇(8)

1. 背景。21世紀,科學技術更加發達,競爭更加激烈,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更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必須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心理素質的水平直接影響其他素質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方向,特別是從事創造性學習和創造性活動,要以個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為基本條件。從現實看,我們正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當然包括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我國中小學階段獨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普遍不高。據權威部門測試,當前我國學生心理素質的合格率僅為17%,許多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礙。他們身上暴露出來的心理問題直接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影響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習效率。中小學暴露出來的心理問題學校教育的關注,在實施素質教育,實施課堂教學中必須適當滲透心理教育。

2. 理論依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課堂教學,因此,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徑也應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它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能力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的過程。

心理學認為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以及道德品質的形成都是通過自己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實現的。贊科夫認為:“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敝橇σ蛩睾头侵橇σ蛩匕ㄐ睦斫】狄蛩貙W生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是最重要的教育活動,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因為課堂教學所占時間最多、分量最重、涉及面最廣、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全面、最深刻,所以要抓住課堂教學契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二) 學校背景

我校學生結構復雜,外來務工子弟的學生比較多,父母不在身邊由爺爺奶奶教育的也較多,還有部分單親家庭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得到家庭的關心比較少,使得部分孩子學習中出現了脆弱的心理,甚至出現一些小的思想傾向。所以小學生課堂學習中的心理輔導顯得極為重要。面對這一問題,1999年和2006年,我校相繼提出“農村小學心理教育的實踐研究”和“培養小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實踐研究”兩個課題,目的是想依據現代教育思想和相關學校心理教育理論為指導,通過篩選,針對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案研究,同時對不同特征的問題學生提出了比較具體的心理疏導的要求與方法。兩個課題分別于2004年和2011年成功結題,取得了一定的經驗。我校也被評為無錫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

而要徹底扭轉這一現狀,學校還應繼續組織教師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在已有的經驗上進一步總結、提煉、升華,立足于課堂內外的時間。尤其是教師在進行常規的課堂教學時,應該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讓學生在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同時,完善各種心理品質,特別是諸如情感、意志、個性品質等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有著深刻、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鑒于上述客觀事實及我校的實際情況,經學校研究決定在我校繼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所以,我校提出了“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實踐研究”的研究,通過此課題研究,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社會大家庭中健康地成長。

(三) 本課題國內外現狀的分析

心理素質是人才素質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素質,它在人才素質中具有核心和關鍵的作用。小學生受家庭、社會、學校的影響,由于身心尚未發育成熟,社會閱歷還沒有,加上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往往在學生的心理上出現障礙現象,產生“心理負效應”。

而心理學的發展往往與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對心理學,包括學校心理學的研究早而且也比較成熟,國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門有一門學科叫學校心理學,20世紀初產生,30年代后逐漸發展起來,尤其是近年來發展很快,它主要研究5歲-18歲這一年齡段的問題兒童、青少年和有學習不良、學習困難、學習障礙或行為障礙等的兒童、青少年。現在國際上已專門成立了一個學校心理學聯合會。在美國,學校心理健康已形成了較完整和成熟的體系,我國香港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模仿了美國的模式。

我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今已有不少學校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并且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驗,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

縱觀上述研究現狀,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我們準備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研究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年齡發展階段(小學1―6年級)科學可行的教育內容,同時結合我校實際,建構既能有效教育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又便于教師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心理教育的模式。心理教育應該以課堂為主戰場,以各學科教育為主要載體,充分發揮學校課堂教學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調動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積極性,這才是加強學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徑和方法。

二、 課題的界定

(一) 什么是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稱“班級上課制”。與“個別教學”相對,把年齡和知識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學生,編成固定人數的班級集體;按各門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和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并根據固定的時間表,向全班學生進行授課的教學組織形式。

(二) 什么是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質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簡稱,它是教育者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對教育對象心理的各層面施加積極的影響,以促進其心理發展與適應、維護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實踐活動。

“心理素質”之“心理” ――從心理學角度講:心理素質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韌性等等。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質包括人的認識能力、情緒和情感品質、意志品質、氣質和性格等個性品質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結構特別是大腦結構的特殊機能,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心理素質具有人類素質的一般特點,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紀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質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視對少年兒童的心理素質教育,也成為社會和時代的要求。

“心理過程”之“心理”――心理過程是指心理活動發生、發展的過程。它具有時間上的延續性。人的心理是復雜的。心理過程是心理活動的重要方面,個性心理特征是個體心理活動過程體現出來的特點。整個心理過程又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研究人的心理活動過程的特點和規律,對于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 什么是心理健康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四) 什么是“滲透性學習”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指出:“就是在你還不太懂的時候,在好像亂七八糟的狀態之下,你就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很多東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覺中,經過了一個長時期的接觸,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懂了。這個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p>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應該端正學校教育思想,將心理教育納入課堂教學。要以“學習為主導教育,課堂教學滲透教育,學校、班級、家庭通力合作”為主導思想,注重環境熏陶的教育作用,更好地幫助每一個孩子健康地發展,努力讓孩子享受生命的光輝。

三、 實驗目標

(一) 總目標

針對不同心理類型的學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健康的心態,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通過實踐,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和實踐能力,進而帶動整個課堂教學。

提供探求學生心理特點的具體操作方法,并根據不同心理特點設計最優化的教法。

(二) 具體目標

通過研究,使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增強教改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研究,使教師能把現代教學心理的研究成果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去,能根據不同心理特點設計最優化的教法。

通過研究,促進學生養成合格健全的人格,使每個學生能正確對待自己和接納自己。

通過研究,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的情緒情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針對不同心理類型的學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健康的心態,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四、 課題的主要內容及操作方法

(一) 研究內容

1. 心理健康基本要義研究。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義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從根本上說,心理健康必須符合現實的人類實踐活動的要求,即實踐標準是心理健康與否的根本依據;從實踐活動的時間維度上講,心理健康隨著實踐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著,表現為辨證的發展性;從實踐活動的空間維度上看,心理健康在不同的歷史文化條件下也是各不相同的,呈現出文化的多元性。

2. 心理教育的滲透型課堂教學結構研究。滲透式教學,即將某個教育內容滲透到各門學科的教學之中,通過各門學科課程化整為零地實施教育。這種課程模式,便于將心理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內容進行滲透,使學習者在各學科的學習中形成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擁有健康的學習心態。

課堂教學結構是否優化直接關系到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結構而是隨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學習評價的不同而變化的。心理教育的滲透性課堂教學結構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研究: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體驗問題,獨立自學,尋找解題方式;明確問題,交流點撥,知識歸納;學生出題,教師答題,激發學生探索興趣。

3. 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教育滲透策略研究。課堂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滲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研究。第一,教師定位。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渠道,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靠教師去實施。 第二,激發興趣。課堂效率的高低和學科成績的好壞往往受個體興趣的影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學生與認知之間關系,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起點,并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為目的。 第三,堅持表揚。表揚就是對學生心理上施加刺激,以產生激勵效應。表揚就像陽光,沒有它,學生就不能健康成長。教師只有以深厚的師愛,寬容的師德,引導學生改正錯誤,才能使學生“口服心服”,并以愉快的心情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云。第四,暫緩評價。不要輕易評價學生創新成果。教師的評價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是令人難以估量的。教師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在學生心目中都是舉足輕重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正確評價能為學生提供心理安全是活躍課堂心理氛圍,開發學生創造潛能的一個重要手段。第五,鼓勵質疑。讓學生大膽發言是正確處理學生與思維之間關系的最好方法,要鼓勵學生刨根問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設種種條件,營造良好氛圍,廣開言路,讓廣大學生大膽發言,積極討論,互相急論,引導學生無所顧慮地提出不同意見,同時再讓學生對大家提出的問題共同探討,讓學生自己找到最佳答案和解釋。第六,教學相長。心理學上所談的教學相長的心理相容原則就是指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正確處理師生之間關系的原則。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師于課堂教學,而且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人際關系的榜樣,并將成為學生今建立人際關系的一種潛在模式。

4. 積極學習心理培養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該在課堂評價中,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心理的培養。首先,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運用自評,建立自信。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讓課堂教學評價成為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教師要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發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各自的發展進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促使他們向著更高、更美而努力!

(二) 操作方法

心理教育滲透策略可以考慮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依托教材內容滲透心理教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有機融合,課堂管理中進行有效滲透,使課堂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交融在一起,備受學生歡迎,也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雙管齊下,事半功倍。

2. 依托教學語言滲透心理教育。滲透心理教育,教師的教學語言尤為必要。課堂教學滲透心理教育要求教師的情緒自我調控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控,教師對學生充滿愛心,以富有愛的教學語言培養良好的心理氣氛,以此縮短師生距離,使課堂保持教與學的熱情。

3. 依托生際交往滲透心理教育。從健康心理學的角度講,一個人積極開展人際交往,處理好人際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課堂上和諧的生際關系,適當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是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展示。在社會轉型時期,在緊張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與他人的合作能力、協調能力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開放的社會,要以開放的心態來面對人際關系。為此,在課堂教學中要依托學生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交往中的素質,健全學生的心理,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心理是每個老師的必修課。

4. 依托隨機事件滲透心理教育。學生的心理健康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支持,適時開展活動,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孩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隨機事件的發生,并適時進行心理教育。

五、 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1. 課題組組成了科研小組實施和協調課題的研究,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并有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2. 學校把教師專業發展作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口,聘請市、區教研室領導及有關專家指導課題研究,進行理論指導和運用指導。學校提供足夠的研究經費作為保障。

3. 落實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核心組成員來自校長室、教導處、教研組長和青年骨干教師,都為重要的研究者,有組織、能力和物質保證,有利于課題的順利開展。

4. 組織課題研究人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骨干教師形成學習組織,學習有關文獻資料,率先行動,定期交流,撰寫課題研究的經驗總結。

六、 實驗步驟

(一) 準備階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學習國內外相關學生學習心理方面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反思我校前階段實驗研究的成果,提煉、升華,撰寫“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方案,并對該方案進行論證,成立課題研究組。

(二) 研究階段(2013年4月――2016年4月)

組織相關教師學習課題研究方案,嚴格按方案的操作要點開展研究工作,按學生不同年齡特點,成立低、中、高級段研究小組分專題開展研究工作,每學期進行兩次校級研討、交流活動,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解決對策,更正完善研究計劃和方案,撰寫好階段性研究專題總結、論文和階段性研究報告。初步提煉小學生學習心理的最佳互動模式,構建起區域性的學生學習心理輔導系統。

(三) 總結階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

舉行公開展示活動,全面整理和總結研究成果,撰寫總的研究報告。

七、 成果形式

篇(9)

關于讀與寫的關系,葉圣陶指出:“讀與寫的關系密切。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是吸收,是基礎,寫作是傾吐,是內化;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進,從外到內,一個出,從內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傾吐。”新課程實施以來,讀寫結合卻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不論是從作為典型推廣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朗讀多了,感悟多了,寫的訓練卻越來越少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學;而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又只字不提閱讀教學。大多數的語文老師都習慣將作文教學的陣地完全放到作文課上,往往忽略了小學生在日常語文學習中最先所接觸的最寶貴的習作資源——教材中的“課文”。這樣導致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兩相分離,學生讀課文和學作文也完全是兩碼事。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將課文學習所得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教師在進行習作指導時,也基本上不注重與所教課文的關聯。這種讀寫分離的教學方式,既浪費了有利的作文教學資源,又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細細品讀入選教材的課文,不難發現,這些作品大都出自專家、名師精挑細選之作,它們在以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獨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讀者的同時,更以其優美生動的語言,靈活精致的表達,獨具匠心的布局謀篇,為每一個閱讀者提供寫作的范本。教師如果在閱讀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從課文的內容選擇、材料組織、語言表達、篇章結構等諸多方面著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延伸開去,自然而然將課堂引向作文教學,使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融為一體,作文對于學生而言,便不再是可怕的事情。

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老師獨具慧眼,幾十年前就發現利用課文這一現成的資源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是一個好渠道。因此,幾十年來,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讀寫結合”的實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還專門編寫了“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丁有寬老師“讀寫結合”的實驗使我們深受啟發,如何活用課文資源,挖掘課文中最有利于調動學生習作積極性并能給學生習作提供參考和借鑒的因素,讓學生在習作時不但能模仿,更能創造,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問題。

二、理論依據

1、語文課程標準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小學作文的總目標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p>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讓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指導學生“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闭n標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明顯告訴廣大語文老師,應該好好利用教材資源為作文教學服務,讓學生將從閱讀教學中學到的知識與方法及時地遷移和運用到習作中去。

2、心理學提供的理論依據

心理學研究指出,閱讀是內化的吸收,是對基礎知識理解的過程;寫作則是外化的表達,是對基礎知識運用的過程。通過閱讀記憶,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表達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時,閱讀還能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運用的直觀形式。從這一意義上講,閱讀是作文的基礎,作文則是閱讀的發展和提高。當然,反過來講,作文又可以激發學生產生模仿的心理需要,從而帶動閱讀、促進閱讀。所以說,閱讀與作文,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讀與寫,確實存在著有機結合的客觀依據。

兒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優美的句、段、篇作為讀寫結合的范本和中介,讓孩子通過小練筆的形式,及時運用閱讀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寫作,不但能滿足了兒童好表現的需要,還能激發孩子習作的積極性。

3、專家觀點

葉圣陶先生說:“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比~圣陶先生還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边@個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學生如何閱讀提供樣式,二為學生如何寫作提供樣式。我們一般在第一個方面下的功夫甚多,在第二個方面下的功夫較為薄弱。其實加強第二個方面的研究,教材才真正起到了葉老所說的作用。 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閱讀心理》中,曾把閱讀寫義為“一種從書面言語中獲得意義的心理過程?!辈⒅赋鲞@種“意義,不但指閱讀材料內說的“是什么”,對于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達”。因此,閱讀不僅是自外而內的吸收過程,更是寫作的基礎。

4、關于閱讀與作文教學的成功經驗

廣東的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老師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進行了“讀寫結合”研究,形成了獨有的讀寫結合導練教學新體系和“讀寫結合教學法”,給了我們借鑒。他在其“讀寫結合”實驗中指出:讀和寫是個互逆的過程。它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系。讀是理解吸收,寫是理解表達。有理解性的吸收,才會有理解性的表達,反之,表達能力強了,又促進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們之間這個聯系點,即讀寫對應性,也是讀寫遷移的基本因素,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不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徑,而且是提高學生聽、讀、說、寫各項能力達到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上海吳立崗教授“素描作文”實驗、南京市重點課題《體驗性閱讀與探究性寫作》也證明了閱讀與寫作是相通的,讀與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

三、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培養學生對讀寫的興趣,達到讀中悟寫、讀中導寫、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2、 通過研究,提高教師解讀教材的能力,增強教師樹立讀寫相結合的教學意識,探索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訓練的途徑和方法。

3、通過研究和實踐,引領本校的語文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從而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取得新的突破。

四、研究的內容

1、加強對學生的課內閱讀指導,使學生樂于讀書,善于讀書,并學會從閱讀中積累有利于寫作的素材,在閱讀中吸取營養并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2、精選課文中經典詞句以及段落,供學生欣賞背誦,以積累豐富語言,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教師應根據本學段的讀寫目標,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綜合學生與教材、讀與寫、教與學的關系尋找讀與寫的最佳結合點,探尋每篇課文中對學生進行習作練筆的訓練點,從課文以及生活中提供學生習作練筆的材料,解決學生無話可說的困難。

4、探討每篇課文中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習作方法,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一定的習作技巧。

篇(10)

在高考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是高考考查的范圍,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也是學生終生受用的語言運用能力,近年的高考中測試學生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題目分值較大,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越來越得到英語教育者的廣泛重視。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英語是21世紀公民的基本素質,是他們進行學習、工作和交往的重要工具。隨著惠州市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市政府近年來推出加快惠州市發展的宏觀策略,如打好文化教育和旅游兩張牌?;葜菔恰叭珖拿鞒鞘小保胤轿幕Y源較為豐厚,目前,惠州市還沒有系統的地方風情英語方面的宣傳資料。因此,這是一項值得我們探討的重要課題。

二、課題的理論依據

理論依據是《英語課程標準》:《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基本理念中第六點中提出: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要求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教學資源。

三、課題的界定與研究目標

1. 界定:課題《高中英語讀寫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旨在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恰當地補充,如文化背景知識,英語新聞,英語美文閱讀與欣賞等等。促進教學,激發興趣。但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校教師對閱讀教學策略(如閱讀的背景激活策略)和模式、寫作教學策略和模式掌握并不系統。學生對此也了解很少,影響閱讀和寫作。因此,迫切需要根據《英語課程標準》開發出適合高中英語讀寫教學的校本課程。

2. 研究目標: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有效地指導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技巧和策略,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寫作的興趣,調動不同層次學生英語閱讀和寫作的熱情,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導學結合起來,將選拔、甄別式評價與教師指導性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結合起來,最終形成經驗和資料。

四、課題研究的對象及步驟、方法

(一)實驗對象

全校高中30個班,高一至高三年級各10個班。高中三個年級實驗班承擔時文賞析的任務。高一年級、高二年級主要承擔“寫心集”、“惠州家鄉的故事”高二、三年級主要承擔“高中英語閱讀、寫作技巧和策略”的研究任務。周期三年。

(二)研究步驟:分五個階段

本課題實驗劃分五個階段:

(l)準備與驗證階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開題報告,制定實驗計劃,課題組人員分工,搜集資料,進行驗證性實驗;(2)實驗探索與推廣階段:(2014年3月-2015年2月):查閱相關資料,完成調查研究,開展實驗研究,提出改良方案,付諸實踐以驗證,擴大實驗范圍;(3)中期檢查階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 根據前期的實驗情況作階段性總結,撰寫中期報告,交流階段研究情況,反思研究現狀,總結階段成果、經驗和存在問題,商討下一步工作思路;(4)創新與升華階段:(2015年5月-2016年2月):后期總結,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初步形成論文、作品集;(5)總結與驗收階段 :(2016年3月-2016年7月): 撰寫結題報告 聘請專家評審結題。

(三)研究方法

(1)文獻法;(2)資料收集法;(3)問卷調查法 (4)行動研究法

具體操作如下:考慮到高一到高三學生的年齡差異、能力水平的不同,因而選擇高一年級、高二年級主要承擔“寫心集”、“惠州家鄉的故事”高二、三年級主要承擔“高中英語閱讀、寫作技巧和策略”的研究任務。

1. 每年新生進校的第一節課便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其中包括如何記憶和擴充單詞、如何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閱讀訓練等,閱讀方法和策略指導貫穿于各年級教學的始終。

2. 形成限時閱讀教學模式,每周保證給予各年級學生適量的40分鐘左右的限時閱讀訓練。高三每星期做限時閱讀訓練4-5份,基礎年級每星期2-3份,有條件的班級利用課堂時間完成,沒有條件的作為課外作業。

3. 教師命題與學生自主作文相結合,高三年級確保每周一次書面表達練習,基礎年級每兩周一次。教師加大面批的覆蓋面和頻率,重點講評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特點,歸納常用句型,通過督查和面批作文,使學生掌握英語寫作技巧,形成適合自己的相應的寫作策略,從而保證方法指導到位和訓練效果。

4. 定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民間采風,撰寫英語“惠州家鄉的故事”,優秀學生日記、周記、隨筆、家鄉的故事、Project作品可在“惠州家鄉的故事”網站上交流,以激發學生英文寫作的熱情,增強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懷。

5. 精選時效性強、趣味性強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美文作閱讀技巧的指導和文章點評,使學生了解不同文章的文體特點,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養成閱讀英語報刊、雜志的習慣。同時,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及世界各國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培養人文精神和跨文化意識。

上一篇: 農村結婚致辭 下一篇: 畢業論文選題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a | 亚洲性爱之日本精品视频 | 亚洲不打码视频在线看 | 亚洲女优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免费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