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4:51: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史學思想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東噶·洛桑赤列(1927-1997) 出生在林芝地區,1931年被十三世達賴喇嘛認定為林芝地區扎西曲林寺的第七世東噶活佛的轉世靈童,1934年藏歷五月初三進行了坐床典禮,從此開始了學修佛經的求學之路,篳路藍縷十余載,于二十歲時獲得了佛學最高學位拉然巴格西學位,成為一名滿腹經綸的佛教學者。1956年開始他參加革命工作,1960年到中央民族學院任教,1986年被聘為教授。六七十年代他曾到日喀則地區江孜縣、拉薩市的農村參加勞動改造,并參與編寫《藏漢大詞典》、《布達拉宮歷史》等重要文史資料的工作。1987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東噶·洛桑赤列的著書頗多,由其弟子南杰拉·赤列整理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東噶·洛桑赤列文集》共計8冊,其中尚不包括先生利用畢生的經歷整理編寫的《東噶藏學大辭典》和一部分校勘、注釋的文獻著作。他的著作中有關文獻學類的主要有:《紅史校注本》(1981);《藏族印刷術》(1981);《藏文文獻目錄學》(1986);《談與藏文古籍出版有關的若干問題》(1989);《東噶藏學大辭典》(2004)。這些著作對藏文文獻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古典文獻的研究方法、分類方式;藏文文獻目錄學的發展史、目錄編制方法;藏文辭典的編纂方法等成為后期學者必然參考之學術指導思想和方法。另外,藏族著名歷史著作《賢者喜宴》、《青史》,著名人物傳記《頗羅鼐傳》等也是經過東噶·洛桑赤列的校勘整理后得以正式出版。
1 廣泛搜羅文獻,注重文化傳承
東噶·洛桑赤列不僅精通藏族傳統文化,而且系統掌握了克思主義思想和現代意義的學科知識,在藏族文化研究領域具有諸多開創性的成果,是一般學者所無法企及的。他在授課時如此說:“小時候,由于家庭和拉章的經濟條件差,我就從其它富裕的拉章借來大量的書籍進行學習。”“后來,我考取格西學位后經濟上有所寬裕,我就從安多和蒙古地區買了大量書籍,并托人從不丹買來紙張,然后運到安多地區印刷書籍,這些收集的書籍在我老家的八柱間的圖書館和在拉薩的四柱間的圖書館已是滿滿一屋。這些書籍我一個不漏地看完了,雖然我不敢狂言我已看過所有的藏文文獻,但我敢說我已看過其三分之一。”“后來,到了北京之后,我還學習了其它文化及漢文。”
正是對藏文古籍文獻的印刷收集與研讀中萌生了東噶·洛桑赤列對藏文文獻的保護意識和以此繼承和弘揚藏族文化的歷史使命;也正是由于他孜孜不倦地接受新文化新知識的過程中產生了對藏族文化研究的新的突破和創新成果。1960年到中央民族學院工作以后,繁重的教學工作之余進行了大量古典文獻的整理與校注工作,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藏漢古藏文文獻研究工作者。他憑借單人畢生的精力完成的《藏學大辭典》的編纂工作也開始于這個時期。之后,雖然種種的客觀原因阻止了他的學術實踐,但他從未停止對藏族文化發展的思考和藏文文獻保護的責任心,為了保護他自己收集的無比珍貴的藏文文獻,他將全部收藏在他拉薩的住處中的文獻捐獻給了政協,卻不幸被革命者將其化為灰燼。結束后,他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黨的民族教育工作中,并用自己掌握的豐富的藏文化知識和的思想理論,寫出了一部又一部威震學界的不朽之作。如《論政教合一制度》、《紅史校注本》、《藏文文獻目錄學》等等。
藏書并訪書,尤其是挖掘稀見文獻的獨特價值成為了東噶·洛桑赤列余生的主要工作,他的著書和言行中也無不體現出對于文獻的保護意識和文獻對于文化傳承的深刻意義的領悟:“藏文文獻是一代又一代的藏族先民們艱苦奮斗,匯集智慧創作的結晶,涉及藏族的歷史、文化等方方面面。但是,全國解放以來的數十年內不僅沒有全面的系統地挖掘和整理,而且由于十年慘遭破壞:一部分被燒毀;一部分被扔到河里;還有一部分被投入糞便當成了肥料。如今,剩下的部分中,有些成為了孤本;有些只能見其名于某些目錄著作,國內外都不見其書;還有一些面臨失傳,因此,我們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倘若我們還懈怠不予及時的重視和搶救,我們將會成為有愧于人民和歷史的罪人。”他一生的成果正是對這段講話的最好詮釋。
2 積累目錄實踐經驗,建立藏文目錄學學科
東噶·洛桑赤列的年譜中記載:“1974年在自治區檔案館革命展覽館編著檔案目錄”;“1977年3月至1978年4月供職于自治區政協文化歷史編寫所”;這些目錄工作實踐和自己收集的文獻編目的基礎上,東噶·洛桑赤列翻閱大量藏文文獻和目錄著作,完成了《藏文文獻目錄學》一文,該論文首次發表在藏文刊物《章恰爾》1985年第2、3期,并由著名藏學家陳慶英和敖紅翻譯成漢文刊登在《研究》1987年第4期、1988年第2、3期。《藏文文獻目錄學》主要是古籍目錄學,是東噶·洛桑赤列長年進行藏文文獻目錄工作實踐的總結,也是他對藏文文獻目錄史的一次概括,更是藏文文獻目錄與現代目錄學學科相結合確立藏文文獻目錄學的奠基之作。該文從介紹目錄學的內容和作用開始,著重探討了藏文目錄的歷史和典籍文獻的分類方案,藏文文獻目錄著錄細則和其中要注意的事項,并簡要論述了漢藏大藏經目錄比較研究的意義等。
著名藏學家黃明信如此評價東噶·洛桑赤列的《藏文文獻目錄學》一文:“此文原原本本,結合實際,應該說是這一學科的奠基之作。”
3 校勘注釋,嘉惠后學
此前15年,斯利弗在美國天文學協會的一次會議上,公布的觀察結果是:“一些明亮星云(后來被證實是星系),既有藍移的,也有紅移的”;更遠的弱光星云,“全都展示紅移”(1-P111)。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哈勃有效地以“宇宙梯”法解決了確定星系距離的問題之后,通過對自己測定的24個河外星系距離的分析,發現紅移量大致同星系距離成正比,即(λ1-λ0)/(λ2-λ0)=D1/D2。當時普遍認為,這個結果“唯一可能的物理學解釋便是河外星系都在以正比于它們距離的速度退離我們而去”〔3-P140〕,由此得出的H=V/D,被稱為哈勃定律。其中H為哈勃常數,D為星系距離,V為星系退離速度。D和V“都不是可測量的量”(8-P403)。
哈勃定律作為膨脹宇宙論的基礎原典、現代宇宙學的觀測依據,存在如下紕漏:1、該定律中既沒有可觀測的物理量,何以能成為“觀測依據”?又缺乏作為必要條件的觀測數據,如何判定其正確?
2、設星系在t內退離距離D=Vt=HDt;依據哈勃關系式λ/λ=D/D,λ應隨時間線性增加,即該定律成立的必要條件是紅移譜線持續移動而不是紅移。
3.取H=3×10-2m/s光年,代入λ/λ=D/D=Ht=3×10-2m/s光年·t=10-10/年·t可知,任一星系的λ/λ都將以每年10-10持續增加。60年代觀測精度(λ/λ~2.5×10-15)已達這個數據的4×104倍,要證明哈勃定律成立,就必須提供對同一星系λ/λ隨時間線性增加的觀測證據。
近40年來,新理論與新技術的結合,相繼發現了一些不調和的紅移現象。海爾天文臺的阿普80年代末就宣稱:“我們已知有38個不調和紅移天體與24個星系相關聯。這個數字之大,不允許我們將它一筆勾銷”(1-P151)。依據這些佐證,至少在某些情況下,關于紅移跟膨脹關聯的傳統解釋是錯的。
紅移跟運動的關聯確實并不具有唯一性。依據狹義相對論,運動物體發出的光被靜止者觀測時將發生頻移,和聲波頻移機理相同,用多普勒效應解釋沒有錯。依據廣義相對論,具有強引力場的靜止物體發出的光,在引力勢較高處觀測也要紅移。即光的頻移有兩種機制,聲波頻移卻僅有一種,用多普勒頻移解釋光現象就必然會丟失引力頻移機制。通常的解釋是:“引力不能定量解釋星系的普遍紅移,引力效應至少不占主導地位”(4-P509),可以忽略不計;霍金的說法是:“星系的引力場沒有足夠強到對它有明顯的效應”(5-P47)。
哈勃宣布宇宙在膨脹時,全世界能夠理解廣義相對論的人寥若晨星,“據記載,本世紀20年代初有一位記者告訴愛丁頓,說他聽說世界上只有三個人能理解廣義相對論,愛丁頓停了下,然后回答:我正在想這第三個人是誰”(5-P83);50年代之前,“廣義相對論大體上是數學的一個分支”,60年代之后才“從考察數學結構到開始按照物理來思考”(6-P72);尤為重要的是,這個時期利用穆斯堡爾效應在高度差H=22.5m的條件下,“極其精密地測得57Fe的一條γ譜線的紫移,波長相對變化僅有λ/λ≌gH/C2~2.5×10-15,與理論預告值在誤差范圍內符合”(7-P94)。引力頻移被精確地測量出來后,就不得不承認“引力是一種極其巨大的力量”(6-P66)。即此不難算出,在地球引力場中γ光子通過22.5m,需時t1=h/C=22.5m/3×108ms-1=7.5×10-8s。
由哈勃關系λ/λ=D/D=Ht=10-10/年·t;當λ/λ~2.5×10-15時,t2=2.5×10-15×3.15×107s/10-10=7.88×102s。
依據平直而各向同性的宇宙學原理,當λ/λ~2.5×10-15時,引力效應/哈勃效應=7.88×102s/7.5×10-8s=1.5×1010。很顯然忽略引力效應肯定是個重大失誤。
大爆炸——膨脹宇宙論被稱為標準宇宙模型,存在3個問題:其一、不考慮引力效應就不符合現代宇宙學的定義;其二、40年前就測出的引力頻移比膨脹效應大1010數量級,早已粉碎了“唯一的物理學解釋”神話;其三、“廣義相對論用時空結構的幾何性質來表示引力場”(8-P328),哈勃當時并不理解,用多普勒效應解釋紅移屬于以偏概全;時至今日如果仍不考慮引力效應,宇宙常數偏小、退離速度偏大的錯謬,將永遠不可能得到糾正。
為了確定引力跟紅移的定量關系,特作如下討論:
一、改變高度差重做穆斯堡爾實驗,依據兩次測得的數據,可以確定:
1、紅移相對變化量跟距離還是距離平方相關;
2、導出相關公式,為比較引力貢獻和哈勃貢獻提供依據。
二、有人認為,光在漫長的星際旅途中會受到無數恒星的影響,其左彎右折必然使紅移量產生較大改變,無法予以判定。其實并非如此,可依據右圖闡明如下:圖中A為發光恒星,M、N為兩個恒星,P為太陽;光線AB受它們影響的實際傳播線路為AB、BC、CD、DE、EF;F為地球,FA為依據經驗認定的光傳播線路。實際上BC是光在M附近沿能級相同的測地線通過的軌跡,能夠影響紅移的僅為B′C′。即此可得如下推論:
推論1、光無論受多少恒星影響發生左彎右折,決定紅移或紫移的只有直線距離。
推論2、A使光紅移,F使光紫移,由于M地《M恒,地球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推論3、由實驗得出的公式,可以用于定量解釋星系的普遍紅移,同時將成為確證哈勃定律正確與否的判據。
參考書目
1、(美)巴里·派克著愛因斯坦的夢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
2、薛曉舟等著現代物理學的哲學問題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3、袁正光主編領導干部科普知識全書改革出版社2000年
4、大百科全書編委會大百科全書·物理卷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5、(英)霍金著許明賢等譯時間簡史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
6、(英)霍金著胡小明等譯時間簡史續篇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
7、倪光炯等著近代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
8、董光璧等著世界物理學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二、光速不變與波粒二象性
在討論這兩個問題之前,首先需要廊清物理學理論中的3種觀念。
1、物理學不研究“物質”,正如沒有人能夠講出“水果”是什么滋味一樣,因為二者都是抽象的類概念。實際上物理學只研究質量、電量、能量跟時空的關系,“物質”屬于誤用的哲學概念。
2、從牛頓那個時代開始,物理學就分牛頓范式和非牛頓范式,前者研究孤立質點運動的規律,后者探討熱、光、電、磁的本質;現在已經非常清楚,熱、光、電、磁現象的本質都是電磁波,統稱為能量。
3、現代物理學理論可以分為以質量計量、用時空描述,以能量計量、用位形描述兩大體系,物理客體理應分為質量系統和能量系統兩大類。同理粒子物理學就應該分清質量子(即費米子)和能量子(即玻色子),本質差異在于有沒有靜質量。
據此,先討論光速不變問題。
所謂的光速不變是一種簡稱,實際所指是光速與光源運動的速度無關,或曰:光總是各向同性的。依據“質量是慣性的量度”,光子沒有靜質量,自然就應該與光源的慣性無關。人們通常表現出的“不理解”,根源在于誤認為任何“物質”都具有慣性,忘記了慣性只與質量相關,屬于牛頓范式獨霸天下產生的常識性錯誤,不清楚物理客體應該分為質量系統和能量系統兩大類。
討論光的各向同性,首先必須依據兩系統結構論確立如下觀念:所謂的宇宙是質量體(包括電子、質子、原子、分子到其大無比的天球)懸浮在能量海洋(即連續輻射)中的巨系統。只有當能量(子)從質量體中放出(或被吸收)時,才表現出一份一份的粒子屬性,被稱為光子;而這種能量(團)在連續輻射的海洋中傳播時,則總表現為波。只需要以石塊擲入水中后,水波總是各向同性傳播為類比,就很容易理解光波總是各向同性的道理。
得布羅意提出波粒二象性,至今已有七十余年,開始時說微觀“物質”既是粒子又是波,后來改為既不是粒子又不是波;由于實際測量的結果是:用干涉儀得到衍射圖象,用計數器記下的是粒子數,就將微觀粒子的實在性跟意識聯系起來,認為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由測量者的意識所決定,關鍵在于選用什么樣的儀器。直到今天波粒二象性依舊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謎。
實際上只需要擯棄掉“物質”這個誤用的哲學概念,并承認物理客體分質量、能量兩個系統,問題即可以迎刃而解。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已如前述,只需要將在能量海洋中傳播和由質量體吸收(或放出)分開考慮,答案就已經非常明確:波屬于能量系統的屬性,而粒子性總跟質量系統相關。
光子屬于能量子,現在討論質量子的問題。依據量子運動的特點,粒子永遠不會停止運動。按En=n2h2/8mL2被關在L=4A箱內的電子(m=me=9.1×10-31kg),最低能量狀態(基態)也還有2.3eV能量,通常稱它為電子的動能,又是一種植根于“物質”這個誤用概念的常識性錯誤。量子場論承認微觀存在分粒子和場,每一種粒子都對應著一種場,卻講不清二者之間的關系究竟如何。只需要將電子放到質能兩系統結構論的框架去考察,就不難發現所謂的電子動能并非屬于電子,而是網絡態的能量海洋作用于電子的結果。任何粒子實際上都處在“樹欲靜而風不止”的被動狀態,傳統將這種能量理解為電子“自能”,是基于質、能不分產生的常識性錯誤。試想:空中懸浮的氣球不能靜止的原因在于空中能量分布不均衡,水中木屑的動能亦來自于水,都不屬于氣球和木屑自身所有;即此為類比就不難理解粒子性和波之間的相互關系。
結論:所謂的波粒二象性,是使用分別適用于能量或質量系統的儀器,檢測由質量子和能量子構成的復合態產生的不同效應。
驗證實驗:同時使用干涉儀和計數器對質量子進行觀測,當光柵的隙縫小于粒子的直徑時,放在光柵背后的計數器就不會記下粒子數。理由是通過光柵的只能是能量海洋中傳遞的一列波,具有靜質量的粒子將被“濾”掉。
三、絕對時間和相對相間
牛頓將時間分為“自身在那里流”的絕對時間和“可感知的及外界的度量”的相對時間。狹義相對論預言“動鐘變慢”;廣義相對論預言“一個鐘所處的引力勢越低(深),它走得越慢”。通常都說相對論的預言被證實,說明牛頓的時間觀念是錯的;實際上恰恰相反,即此正好證明了時間確實有絕對和相對之分。
牛頓之前,惠更斯已導出單擺周期公式T=2π(L/g)1/2,據此發明的擺鐘至今仍在使用,其走時快慢與g直接相關:g越大,T越小,走時讀數即變大;反之即被稱為變慢。這個結果為什么正好跟廣義相對論的預言相反呢?因為物理學研究的客體分兩個系統:一是由牛頓范式沿襲而來的,用質量計量、用時間和空間描述運動的質量系統;一是由非牛頓范式沿襲而來的,用能量計量、用位形描述運動的能量系統。擺鐘的讀數屬于質量系統計量的相對時間,可以通過調節擺長L使所有的鐘走時一致,其作用直接源于發條的彈性勢。剛旋緊發條時走時慢些,發條松弛時走時即變快。
用原子鐘實測的結果正好跟廣義相對論預言一致,這又是為什么呢?由于原子釋放能量子跟它所處環境的能級直接相關,而能量子的T即代表該能級的內稟時間,由能密梯度g′決定,是無法人為改變的,故而稱之為絕對時間。
如圖所示,行星R從遠日點N向近日點M運行時,動能(正能)逐漸增大,g亦隨之增大;由M向N運行時,勢能(負能)逐漸增大,g′亦隨之增大。沿NM方向,正能密梯度g遞增,負能密梯度g′遞減。原子鐘走時由g′決定,顯示的是絕對時間;擺鐘走時由g決定,顯示的則是相對時間。
小結:絕對時間是彎曲時空(負能密梯度決定其曲率)的內稟時間,傳統使用的擺鐘“度量”的屬于相對時間。當使用人為規定的時間標準去度量負能量海的內稟時間時,就必然會出現時間變快或變慢的實測結果。
驗證實驗:將在同一地點校準的擺鐘和原子鐘各一枚,用氣球帶上高空,依據電臺播放的校鐘訊號去校鐘時,原子鐘的讀數要大些(變快),擺鐘則變慢。
意義:該實驗可以確證:
2.教學方式多樣性。從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過于重視課堂理論教學,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理論說教和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機械的教化和啟蒙,導致學生思維方式固化、單一,學習效率低,學生個性得不到發展。現在的實踐教學則能實現書本理論思維和實踐感性經驗的結合,從而讓學生真正獲益。今天的世界瞬息萬變,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而且速度快,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密切聯系社會現實,針對社會熱點問題有效的展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則應根據學生的思想、行為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教學內容恰當選取教學資源,靈活地選擇各種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踐教學可運用演講、辯論、討論、研討、視頻資料賞析、讀原著、校內專題活動、校外調查、撰寫實踐報告和論文等多種形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教學環境靈活性。過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理論教學只在教室中進行,而當前提倡的實踐教學開展的范圍就寬泛的多了,既可以是課堂上又可以是課外,而課外的實踐教學既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校外實踐教學還可以與社會現實密切聯系。在這種方式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學環境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課堂、班級、校園、團隊、家庭、組織、家鄉、國家以及社會中都可以進行教學活動。廣泛的實踐教學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能拓寬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特別是在豐富多彩的社會中,感受事物的多樣、變化和聯系,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堂理論的理解。
4.教學效果持久性。實踐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接受學習,而更多地體現在為學生學習創造結構性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現,學生在探索中發現的正誤答案具有反饋性質,這也有利于實踐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并自行改正,此過程所產生的強化作用比外在的獎勵具有的價值要大得多。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促進學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對學習材料的記憶也更長久、更牢固,因此這種教學效果更具有持久性。
二、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應注意的問題
關于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目前教育界、學術界尚無成型探索。而部分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已初步形成,教學效果良好,獲得領導、教學專家、學生的認可和較好評價,并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產生了大量的實踐教學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亟待從理論上加以梳理、總結和研究,力求通過改革與創新獲得更大水平的提高。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密切結合相關教育教學的科學理論,立足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際,堅持走特色化發展道路,以大膽創新的精神、銳意進取的勇氣,積極推進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為提高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強化學生學習效果、提升教學境界、形成教學品牌、擴大社會影響而進行積極地探索與鉆研。及時總結經驗、查找問題,深化理論研究,加深對獨立學院實踐教學規律的理解,以科研促實踐,為獨立學院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貢獻力量。
1.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應解決的關鍵問題。①在改革與創新中,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地安排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各教學環節間的銜接性與連貫性,形成整體合力,提升實踐教學水平。②在深入研究、廣泛借鑒、自主創新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靈活多樣、適應性強、富有創新價值、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實踐教學形式,不斷地提高實踐教學的趣味性、針對性與實效性。③在改革與創新中,不斷探索實踐教學新機制,力圖解決如何在學生間更加合理地分配實踐教學資源的問題,既要使全體學生普遍受益,又能夠充分調動起先進分子的學習積極性。④在改革與創新中不斷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實踐教學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效果。⑤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明確教師的職責定位,充分調動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效果。⑥在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成果,探索提高實踐教學成果質量的新路徑,更加科學、規范、合理地管理實踐教學成果,對個別優秀地實踐教學成果要充分挖掘其潛在的社會價值,及時推廣,擴大其社會影響。⑦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學生成績考評機制,將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與實踐教學考核成績及平時課堂表現成績有機地結合起來,用科學的考核機制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全面考查,同時也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產生有效激勵。⑧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水平,開拓新的境界,堅持走特色化建設道路,及時總結經驗,發表科研成果,抓牢宣傳陣地,擴大社會影響,力求形成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品牌。
2.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應制訂的計劃。①對獨立學院已開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具體實踐過程進行梳理和分析,總結經驗,查找不足。②結合獨立學院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際對獨立學院的實踐教學規律加以理論研究。③在上述基礎上形成“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實施方案。④在實踐中落實并不斷調整整改方案,切實推進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步伐,最終完成既定目標。
二、思想實驗方法在倫理學中應用的局限性
(一)知識論話語的限制
“思想實驗”這一研究方法通過假想的程序設計和合乎邏輯的思維推理引出問題并得出悖論,這種研究方法背后所展現的思維方式(假想實驗、邏輯推理、歸謬反證等)是以知識論話語為背景的,而倫理學具有實踐性質,訴諸于價值領域的探討,知識論的思維取向與倫理學的價值論視野并不能夠得到很好的結合。“電車難題”這一倫理學思想實驗中設計者試圖引出“功利主義”和“義務論”這兩種倫理理論的矛盾沖突,從而使我們陷入到一種理論選擇的困境中,這個困境實質上是一種知識論思維的限制,即認為我們必須在一種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規范化理論指導下才能夠發出確切的行為,從而試圖去引發構建一種沒有漏洞的理論以確保知識的可靠性。然而,從一個更大的價值論和存在論的視角來看,我們發出一個行為首先是基于具體的實際情境,基于對生活世界自身的價值和意義理解來進行一個綜合的判斷,而不是出于某一固定理論規范的預先指導,如果想要把這一理論通過邏輯論證普遍化、必然化,就更加不符合價值探討的思路了。
(二)實驗與實際的差異
“思想實驗”本質上是一種假想實驗,理論上的設想與實際生活的實踐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理論上所表達出的立場也并不能夠蘊含生活實踐的全部價值。思維假設中的場景和我們實踐生活中的場景具有不同的性質:對于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言,我們常常是被動的,因為實際中的問題往往會隨時隨地發生而并不跟從于我們的主觀設想,每一個具體的環境和情境都是隨機的。然而,對于思想實驗中的問題,我們的出發意圖是主動的,即這種假想是特定的、尤其是針對某種理論來建構和設計的。由此多數思想實驗針對某一理論觀點進行批判和反駁,是一種從觀點出發的思路,而不是從問題出發再到觀點的思路,理論如果先入為主,這種特定的預先指向性并不利于整個問題的研究進程。倫理學問題的實踐性質決定了研究方法需要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而不是簡單的理論內部之爭。
(三)行為與行動者分離
隨著近代科學的興起以及隨之而來的現代哲學的深刻變革,在現代性的語境之下,倫理學話語也發生了轉變,越來越脫離“關懷倫理”而轉向“操作倫理”,從以探討“德性”為主的美德倫理學轉向以探討“行為正當性”為主的功利主義、義務論等主流倫理學說,從一種以“行動者”為中心的德性訴求轉向了以“行為”為中心的分析和論證,這也就導致了德性與規范、行動者與行為的分離,用斯托克的比喻來說就是現代道德哲學的“精神分裂癥”。而大多數的思想實驗研究方法也是在這樣的話語轉向下應運而生的,馬赫作為第二代實證主義的代表,在其《認識與謬誤》一書中第十一章以“論思想實驗”為題展開論述,這一般被認為是思想實驗最早作為一種正規的學術研究方法出現并被應用,可見這一研究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帶有科學主義和行為主義的色彩,是話語轉向的一種表現。在亞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時代,人們關注以行動者為中心的德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要考察和評判的不僅僅是一個行為本身,而是包括發出這個行為的行動者,“對每個人來說,適合他的品質的那種實現活動最值得欲求。”一個人在生活實踐中獲得優良的德性與他做出合乎德性的行為是一致的,成為好人與做好事可以是內在統一的,行動者作為一個本體概念蘊含著德性、規范和幸福本身。而現代倫理理論的代表功利主義和義務論所關注的則是行為自身的合理性,無論行動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只要他的行為選擇符合規范,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即“人們只是為了確定何種行為是達到這種善的正當(正確)手段而追求關于目的的知識。”“行為中心”的理論追求“好的行為”,而“行為者中心”的思路則朝向“好人”、“好生活”這樣更大的圖景。如果我們把倫理學中“電車難題”這一思想實驗所得出的悖論放置在亞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時代,也許并不會符合那樣一種話語體系,是否轉動方向盤和是否把橋上的胖子推下去這些行為選擇并不意味著某人是一個功利主義者或義務論者,而很可能是反映了某人擁有某種德性。并且,出于一種德性也許并不妨礙他在前后不同的情境下做出看似矛盾的行為選擇。例如在第一種情境下他選擇轉動方向盤以一救五,這說明他具有衡量并珍愛生命的意識,在第二種情境下他沒有選擇將橋上的胖子推下去,則意味著他擁有憐憫之心,而前后這兩種德性是不會相互矛盾的,即便他在行為上作出了看似矛盾的選擇,卻依然可以用他自身(行動者)的德性來合理解釋。如果從這樣一個倫理視角重新審視“電車難題”的話,那么這個困境的解答也就不單單是某種悖論或幾種理論的內在糾紛了。思想實驗方法在倫理學中被應用時,多以行為本身是否合理的反問方式來針對某種理論進行質疑和反駁,在這一方面反映出這種研究方法的話語局限,并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倫理話語的完整性,從倫理學整體的歷史變遷上來看,并不能很好地涵蓋所有的倫理學話語和評價方式。
俄羅斯文學作品集中體現了俄羅斯的文化特征,這是自明性問題。但是文化并不局限于文學作品,它還存在于器物、思想、建筑、服裝等方方面面,而將文化用文學作品表現出來一直是俄羅斯文學者所追求的目標。文學和思想的結合并不是俄羅斯特有的,而是所有民族的共性,只是因為各種差異導致文化在文學中的重要性不同而已。
一、作為普遍性的文學與文化共生
人類藝術思維要的遠遠早于抽象思維。如果將人類比喻成嬰兒,在同年時就確立了主體地位。只是人類是多個民族共同組成的,而并非某一族群。當一個民族睜開眼睛審視自我時,它會發出感嘆,拉康稱其為“小他”。在《舊約》中,孩子對父親的行為的不能完全理解,更別提一個民族。拉康將令主體感覺震驚的外部世界稱為“象征界”。從其精神分析學教學來說,嬰兒在出生前,其周圍人早已按照業已存在的方式進行交流。拉康認為:對主體來說,象征秩序為構成性。“象征界”并不是能夠繼承的,而是需要主體在不斷地學習中逐漸掌握。
由于“象征界”存在差異,因此俄羅斯民族強迫自己遺忘,俄羅斯民族特點決定了俄羅斯民驍勇善戰、不屈不撓。俄羅斯民族的出現不僅有必然性,同時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這是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這個民族剛剛出現時就有一定的原始野性。基督教的滲透導致這個民族逐漸向西方文化靠攏,但是至今仍然被稱之為“歐洲的亞洲人”。當然,我們可以從語言、歷史等諸多方面探尋這個民族的思想內核,同樣我們也可以將文學作為探尋的切入點,只是能作為切入點的源文本少之又少,這些文本大部分記錄的是這個民族的產生、發展以及存在意義等。俄羅斯文學對俄羅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文學作品的產生必然包含著周圍風俗以及一個時代的精神。每一個對歷史悠久的民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這種文本。其中《古史紀年》、《伊戈爾遠征記》和《伊萬雷帝與庫爾布斯基通信集》就是確定其文化成因和特征的代表作。
二、與俄羅斯文化密切相關的源文本
《伊戈爾遠征記》在塑造該民族心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作品以俄羅斯民族為主體,對其歷史事件和基督教關系進行了具象化解釋。雖然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爭議不斷,但是俄羅斯歷史大部分是通過這部作品才被后世所知是肯定的。這部作品作者首次將一些抽象概念應用到具體事物描述中。例如,“憂傷”一詞,一方面體現了伊戈爾戰敗之后的悲痛,而另一方面將其上升到抽象思維,對諸神在戰敗之后的不作為進行批判。尼?別爾嘉耶夫發現了兩個問題:一是這個民族對信仰所持有的態度;二是這種態度在文學作品中得以體現出來。在俄羅斯文學作品中無不體現著神之印記,這印記不僅是作者對美學的訴求同時也是其文學作品特有風格。比如在這部作品中,塞維爾斯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命中注定,在其出征前出現日食現象,這已經代表著神對他的懲罰。雅羅斯拉夫娜希望通過禱告能夠讓大公跳出泥潭。
《伊萬雷帝與庫爾布斯基通信集》這部作品的出現要比“莫斯科第三羅馬”思想晚,在伊萬的信札中就體現了與這種思想相類似的激情。雖說是信札,但讓人感覺更像是宣傳當時俄羅斯帝國思想的詔書,目的就是將“皇權神授”這一思想宣揚出去,這無疑強調了這個民族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奉行神的意志。在這封信中,伊萬對基督教深信不疑,認為只有俄羅斯民族才擁有上帝。
兩部作品都不同程度的體現了俄羅斯文化思想,但是都比較模糊,但是能夠證明,文學和思想之間從古至今都有著緊密關系,正是由于這一認識,才使得俄羅斯文學作品逐漸登上高峰,為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鑒定了重要基礎。
三、文學思想維度體現俄羅斯文化厚度
俄羅斯文學及富含詩意又飽含理性深度。文學不單單是門藝術,同時也是民族思想的體現,通過對文學作品的研讀能逐漸引導我們打開俄羅斯的文化大門。俄羅斯民族的性格的特點在文學中得到了較為全面地展示,通過解讀要素,將其民族精神的深層逐漸構造起來。在認識這一民族時,不能完全從哲學思想上去解讀,主要是因為缺少思辨精神,因而,這也是導致其將觀點和感受凝結在文學中的重要原因,并具有一定的哲學色彩。
維切?伊萬諾在研究俄羅斯文學和思想的關系時說道:一些被淹沒的詞和一些被吃透的觀點復活意味著什么?這說明這些提出者在對傳統做法背板時所體現出來的后悔,都會回歸到傳統,因為在俄羅斯文學在社會教育中早就得到了應用,對善良進行宣揚、歌頌,教導人們要成事。他的觀點一點也不新穎,在這之前,許多前輩已經探尋出了其特殊使命。
文化能夠塑造文學形象,我們不能將《塔拉斯?布爾巴》所描述的事件看成是真實記錄,該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親手殺死背叛族群的小兒子的父親,這一形象是對將薩克軍人的品質人格化,這種品質為今后俄羅斯軍事文學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俄羅斯文學家往往在俄羅斯思想中加入自己的一些話語,以此對俄羅斯文化形象進行塑造,但是還存在一種傳統就是將文學作品當成闡釋哲學的資源。比如尼?別爾嘉耶夫,在他的作品《俄羅斯思想》中以《戰爭與和平》作為闡述托爾斯泰主義的依據,他認為:托爾斯泰主義中非暴力抵抗這一思想的深奧程度要遠遠超過人們的認知。洛謝夫也是借助俄羅斯思想對其文化形象進行的豐富的,在其1916年的《柏拉圖的愛神》中將超人學說、上帝質疑、美的闡釋等諸多互不相容的理論融入到自己作品中。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俄羅斯文學的思想維度與文化使命進行了探討。一直以來,文學作品都是承載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俄羅斯文學作品同樣如此,作品表面反映的是某些事物的形態、精神、價值,但其內涵體現的無一不是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文學作品在俄羅斯民族中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族的產生、發展都被記錄在文學作品中,通過對俄羅斯文學作品的解讀,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俄羅斯文化因為文學而得以以“活”的形態傳承下來,世界其它民族文化同樣如此。
個人簡介;魏征,1981年9月,女,內蒙海拉爾市。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俄語語言文化,講師,碩士研究生畢業。
2010年,他隱瞞身份,利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電子網絡下載了Jstor數據庫的大部分內容。Jstor是一家將學術期刊和論文數字化的非營利機構。他沒有共享或出售這些資料,并于后來將其交還,但檢察官仍然認真追究了那份宣言,對斯沃茨提出詐騙指控。
斯沃茨參與過諸多項目,包括新聞聚合工具Reddit和開放版權許可的“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深受喜愛和敬仰。但他對學術研究和出版的分析卻存在著錯誤的理解。
斯沃茨倡導的學術研究免費訪問體系可為公眾帶來福利。在這樣的體系下,任何人均可以閱讀、分析并借鑒私人和政府資助的研究成果。然而,仍有人要為此買單,麻省理工學院和牛津(Oxford)等大學付出的成本將不降反升。
現有體系下,專業資料圖書館為使用在線數據庫每年支付高達5萬美元。該體系的批評者將高昂的成本歸咎于里德?愛思維爾和Springer等公司的暴利行為。活動家、《衛報》(Guardian)作家喬治蒙比奧特(George Monbiot)將其稱為“純粹的食利資本主義”(rentier capitalism),認為人們應當“拋棄這些寄生蟲般的大地主,解放本應屬于我們的研究成果。”
與之相關的一種觀點是,出版成本已隨著紙質印刷向數字化的轉變而顯著下降。2012年第一季度,里德?愛思維爾旗下的科學出版分部愛思維爾(Elsevier)營收9.78億英鎊,盈利3.52億英鎊——營業利潤率為36%。趕走資本家,通過公共渠道發表學術成果,一定能大幅減少成本嗎?
也許吧。愛思維爾確實需要更多的競爭。它的收費結構不透明,學者們爭相在它出版的期刊上。愛思維爾擁有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稱的“護城河”——一個從業130年、占有20%市場份額的企業是難以撼動的。
但這種優勢不是偷來的。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以來,研究型大學為了節省資金,將規模不大但成本高昂的出版業務外包,造就了愛思維爾的優勢。愛思維爾雇傭7000名編輯,管理著約50萬名(無償)同行評議專家組成的網絡,每年出版30萬篇新論文,并運營著100TB的數據庫。
印刷只占學術出版成本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成本集中在編輯、審核投稿(其中三分之二被退稿)和管理數據的費力工作上。開放訪問的出版商也要付出類似的成本,例如愛思維爾的競爭對手、位于舊金山的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英國研究信息網絡(Research Information Network)的一項獨立研究發現,從印刷到數字的轉變可為全球節省10億英鎊——值得提倡,但它僅占全部成本的12%。將私人公司剔除出去或許能節省更多成本,但同樣也可能降低效率。
不論如何,成本仍然高昂。行業中90%的企業實行訂閱制——正是斯沃茨恨之入骨的那種模式。另外10%的企業實行開放訪問,研究人員(或是研究贊助方)向期刊支付每篇論文1000至5000美元不等的發表費用,以彌補出版成本。之后任何人均可免費閱讀。
開放訪問很有吸引力,并且得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英國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等研究基金和英國政府的支持。惠康基金會認為,如果每年投入7億英鎊的研究經費,卻不為推廣研究成果額外花費1000萬英鎊,是沒有意義的。
目前,研究成果的主要讀者是學者,他們大多能夠通過圖書館訪問論文。不過,拓寬讀者群可能擁有巨大的好處——開放訪問的科學期刊《Plos One》便是有趣資料的寶庫。
所以說,開放訪問主要是將賬單轉移了。英國研究信息網絡估計,如果90%的市場采用開放訪問,總成本將降低5.6億英鎊,但大學的支出將增加。英國的圖書館訂閱費用將省下1.28億英鎊,但要支付2.13億英鎊的發表費用,因為英國大學發表的研究數量很高。
公共需要是公意得以存在和發展的道德動力
“要如何才能既實現人們的共同協作又不會因此而喪失自由”是盧梭思考社會契約論并進而提出公意思想的邏輯起點,然而,我們還有必要進一步追問:是什么要求人們共同協作?是人們的公共需要。一切社會及其結構得以存在的前提都是人的生存和發展,但人的生存和發展是有條件的,必須滿足人的衣、食、住、用、行等各種需要之后才行。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為了延續自己肉體的生存,就必須獲得生存和繁殖所絕對需要的生活必需品”。[8]就人的需要來說,它完整地內含著個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兩個部分。個人需要是指個人或者家庭感到私人利益的某種缺乏而力求獲得個人滿足的心理驅動力,相反,公共需要指的是共同體所有成員感到共同利益的某種缺乏而力求獲得共同滿足的心理驅動力。公共需要區別于個人需要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它是一種超越了個體差異性和特殊性的具有整體統一性和普遍性的心理驅動力,是人們應對公域中的公共事務(如戰爭還是和平、秩序還是混亂、自由還是奴役、維持自然生活狀態還是進入社會生活狀態等)而激發出來的,是人們通過共同協作實現和共享公共利益的道德動力和基礎,也是驅使人們達成羅爾斯所謂“重疊共識”并且進而形成公意的原動力。霍茵菲爾德•尼布爾也認為,人除了自私的自然沖動以外還有另一面,即“人的自然沖動不僅促使人超越自己去追求生命的永恒性,而且也促使人與其他生命共同達到某種和諧”。[9]公共需要具有客觀存在性。它的對象中包含著很多物質的東西,如各種公共事務;它的基礎是公域,而公域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個領域;它的實現也需要一定的外部物質條件,而這些都是客觀存在著的。由是觀之,之所以人們需要通過合作的方式脫離自然狀態進入社會狀態,是因為人們在自然狀態下遭遇了普遍性的共同障礙,而且它的力量之大遠遠超過了個體維系其生存所能運用的力量,如果不改變這種“各自為戰”的生存模式,人類將會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而走向滅亡。正是“共同生存”這一具有普遍性的公共需要激發了人們“協作共生”的公意的產生。盧梭在《社會契約論》“論社會公約”部分其實已經隱含了這個思想,他說:“除了把大家的力量集合起來形成一股力量,在一個動機的推動下,一致行動,才能戰勝阻力,否則,人類就不可能繼續存在”。[10]這里的“動機”一詞其實已經暗含了公共需要的意蘊,只不過他用了主觀性的“動機”表達了客觀的公共需要而已。公共需要不僅是公意產生的道德動力,而且也是公意發展的道德動力。人們的公共事務是隨著客觀物質條件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新的公共事務又會引發人們形成新的公共需要,因此人們稍低層次的公共需要得到滿足之后就會在此基礎上形成更高層次的公共需要。比如,當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已經不成問題的時候,人們就會相應地產生并提出要求自由、民主、平等等高層次的需要。這與馬斯洛認為的人的需要是由低向高逐步發展的思想不謀而合。公共需要推動公意發展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公意的主體范圍在逐漸擴大。古希臘時期,只有公民才有表達公意的權利和資格。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公民是除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婦女、兒童、奴隸、俘虜和外邦人之外的有財產、有智慧、有時間從事政治活動的成年男人。可見,有資格表達公意的公民范圍確實非常狹窄。但是后來,特別是近代以來,隨著啟蒙運動的影響、女權主義者的據理力爭以及平等觀念的深入人心,手工業者、農民、奴隸、婦女等人群也享受到了表達公意的公民資格。盧梭憑借著天賦人權理論這一“批判的武器”對格勞秀斯關于剝奪奴隸公民權利的合理性觀點給予了嚴厲地批判,說“剝奪了一個人行使自己意志的自由,就等于是剝奪了他的行為的道德性”。[11]可見,表達公意的主體范圍確實是在不斷擴大的。其二,公意的內容也在不斷擴展。人類由自然狀態進入社會狀態伊始,公意主要是表達對和平、秩序、安全等內容的公共需求,隨后,人們對于個人自由、民主、人權、平等和福利為內容的公意要求逐漸增多。比如,霍布斯更加強調秩序和安全,洛克更加強調自由,盧梭則更加強調平等。又比如,隨著人類工業文明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問題的凸顯,保護生態環境為內容的公意表達現在變得越來越趨于一致,須知,前工業時期此問題根本是不存在的。
實現公共利益同時保障個人權利是公意的旨歸
1.自學思考題的設置應指導學生對新舊知識、前后知識內在聯系進行思考,以便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的學科體系,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網絡,理順體系結構。
2.自學思考題的設置應抓住難點,突出重點。新教材在理論知識的講述上往往將知識點置于夾敘夾議之中,置于正文和輔助資料之中。自學思考題應在宏觀上注意引導學生對知識點的分析,引導學生對重點知識進行強化,對難點問題進行突破。
3.自學思考題的設置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一是培養學生說明問題和理論論證的能力;二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進行高二年級的“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教學時,我預設了如下的自學思考題:①當今世界的主題是什么?②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判斷?③這種判斷的意義是什么?④和平與發展的關系是什么?⑤對和平與發展問題的辯證認識?⑥影響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是什么?⑦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有哪些?⑧中國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政策和主張是什么?這些自學思考題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自學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二、學生自學
首先,通過自學思考題引導學生泛讀。注意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從宏觀上了解應該掌握的知識點以及它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其次,深入閱讀。以自學思考題為指向,讓學生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層次關系,使學生既能把握教材的主干,又不忽略教材的枝葉。再次,完成自學思考題。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力爭獨立解決。對較難的問題,可作為下個討論交流環節的重點。
三、討論交流
討論交流有兩種形式:一是閱讀過程中的小范圍交流。如學生對教材中的個別詞句,涉及其他學科的概念等,這一般不需教師指導,學生小范圍的討論可以解決問題;二是對教材中的基本觀點的不同理解引起的全班范圍的討論交流。這種大范圍的交流,教師一定要針對所學內容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辯論、爭論,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并及時記錄研討成果。在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導學生討論的方向,使討論向正確的方向邁進;二是注意聆聽,特別要對學生一些有問題的發言進行思考,及時引導辯論,如果還不能解決,應在啟發指導環節做好啟發,使問題得以解決。
四、啟發指導
自學啟發式教學中,應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首要目標,但教師的啟發指導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學中,教師的啟發指導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是為學生解疑釋惑。例如,在學習“人生價值”一節時,教材是這樣解釋價值的:價值是個含義廣泛的范疇,它既是經濟范疇,又是哲學、倫理學、社會學、美學的范疇。對于高二學生來說,對價值概念的理解當然會聯系到經濟學的價值概念。而哲學上的價值概念和經濟學上的價值概念的關系,是近年來討論的焦點之一。教學中我除了向學生介紹各種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觀點外,還依據學生的知識基礎,通過啟發誘導讓學生選擇正確的較為合理的觀點,做到既鍛煉學生學習和甄別的能力,又讓學生掌握知識的雙重目的。二是提高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堂以及教材實際,不失時機地進行啟發,使每個學生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五、練結練習題的設計應遵循以下三原則:
1.鞏固知識。
知識的系統鞏固,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習新知識時,有目的地聯系已學過的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知識系統中去;二是新知識學習之后,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和運用,從而鞏固新知識。
2.加強思想教育。
葉圣陶先生在《讀書和受教育》一文中指出:“學生讀課本并非目的,真正懂得事物,真正明白道理,真正實踐好行為,才是目的。”因此,課后練習題要盡量聯系學生的思想癥結和改革開放的事實,促進學生將知識內化為堅定信念,外化為文明行為。
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和智力快速增長的發育期,思想隨著身體與智力的開化也逐漸清晰、活躍。由于特殊的生理期導致學生受外界的影響較大,并且出現叛逆心理。為了對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個正確引導,培養和塑造良好的品德,大部分中學開展了思想品德教育課程。傳統的思想品德課程主要是以教人、育人模式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的參與。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學教育吸收了外國先進的教育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融入了人文教育,這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而且還可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使教師可以及早發現學生心理的問題和思想上的困惑,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關心學生內心的感受,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名利與榮譽。
一、人文教育的含義與作用
人文主義始于西方,是文藝復興的重要思想體系,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圍繞人性和人的價值的體現,實現人性的解放、自由與平等,重視人的社會意義,關懷人的精神生活。而人文教育則是基于人文主義的基礎上,承認人的核心地位,尊重人的本性,關心人的多元社會需求。通過人文關懷與教育,推動人性差異化、特殊性、獨立性的發展,實現人的自我發展和自我滿足。中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人文教育體現為“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育學生涉世做人的原則與道理,儀禮的要求與標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實現人性的尊重,使其真正了解人生的意義。人文教育不僅是現代思想教育的一種技能,更是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培養需求。
二、中學思想道德教學中的人文教育
1.人文教育應以學生為本。傳統的思想道德教學是以教師教學為主,學生學習吸收為輔,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模式死板、機械、被動,而人文教育以學生為主導,將情感融入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得到情感的認同和品德的熏陶,形成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從而理解地學習與交流,激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人格潛力。思想品德教學課程要向學生灌輸人文關懷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的責任感,將學生的自我發現和自我發展作為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2.注意教師人文素養的提高。所謂“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中學思想道德課程的教師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師德與師資,要有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較高程度的文化素養,通過言談身教的形式給學生樹立榜樣,對學生的心理困惑做出解答。因此教師首先應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激情,擁有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和開闊的心胸。其次,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可以辨清世間的真假、善惡、美丑,發揮良好的思想導向作用。第三,應該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視野,不斷地加強學習,在提高自身素養的基礎上,教書育人,更好地培養學生。
3.改變教學方式。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思想道德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強化知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打開心扉,形成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模式,疏解學生內心壓抑的情緒,展現自己的個性,教師要從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進行疏導,促進學生人格的正確發展。同時還應該改變當前思想道德課程給數理化、語數外等主體教學科目的輔助地位,真正實現技能培養和道德培養相結合的綜合素質培養,減少重技術輕思想的教學弊端。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從提高學生自我體驗的文化蘊涵入手,促進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知識的沉淀,使學生最終實現自我的思想認知升華。
4.豐富人文教育內容。中學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應不斷得到豐富與完善,包括人文主義教育、人文學科教育、人性化教育等多個方面。人文主義教育就是倡導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價值與力量的發揮,要求自由平等和個性解放,培養學生廣博的知識、身心的健康、多才多藝。人文學科的教育就是包含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等社會學科內容的學習,通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對學生起到人文素養和內涵的積淀,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性,全面教育發展,真正實現教育的目的,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人并實現其全面的價值。
總之,人文教育體系是涵養人文精神、心靈疏導、知行統一、提升人性境界和文化內涵的大工程。而中學思想道德教學的人文教育就是對學生的培養從適應社會發展入手,樹立貢獻國家、回報社會、善待自然的觀念,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積極引導人生意義和社會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游學軍.對中學思想品德教學中人文教育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
班主任是通過學生專業學習來強化學生思想的,輔導員是指導學生思想工作的,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權責上的區別。然而目前我國教育部門高層卻未能夠充分注意到這點,以至在相關文件的上,仍是采取班主任與輔導員在引導學生思想意識方面功能并舉的提法。這種做法往往使得輔導員與班主任之間發生工作任務重疊,角色錯位的現象,同時,由于輔導員掌握著行政管理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班主任的引導力。
(2)教師的角色扮演失調
班主任角色是由于其個人學識、人格魅力與個人修養及學校賦予等構成的社會地位決定的,并且,高校班主任有著一定的楷模的性質。然而目前,高校的班主任大多都是由任課老師擔任的。大多數班主任老師在擁有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還身兼多個角色的扮演。
(3)班主任的個人素養不能適應學生的發展趨勢
在我國現階段的高校班主任隊伍中,雖然大多數班主任都具備較高的知識、技能水平和較高的人文素養,并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為學生服務的工作中。但是,仍然不排除存在部分班主任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不高的問題。
2.解決高校班主任引導學生思想意識制度困境的策略
從歷史慣性和中國當代的特殊需求來看,變革班主任制度是現階段解決高校班主任引導學生思想意識制度困境的最好途徑,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正確判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大學校園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同化作用,已不再是一片凈土。社會中的各種信息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斷地侵蝕著大學校園,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
(2)維護、服從黨和國家的利益
高校既是的基地,也是當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基地。然而現今大學生對黨的各種政策的認知及對傳統文化的吸取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誤差。因此,高校班主任應當言傳身教,并通過開展系列針對性的活動,增強學生對社會現實是非的判斷能力。
(3)完善班主任的工作動力機制
客觀來說,班主任的工作職責是比較重的,但班主任津貼卻十分微薄,基本上屬于一項無償的工作,這是難以調動班主任工作積極性的一個因素。因此,相關教育部門與學校應以完善權責統一的原則,適當地給予班主任一些權限和物質、精神上的獎勵。同時,學校的行政管理部門也應適當減少一些對班主任的考核壓力,主動聽取班主任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