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4:51: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韓國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3-0034-01
中國畫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縮影,人們從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中,都可以捕捉到中國社會發展的人文景象。本文通過梳理中國畫的文化內涵,來揭開中國畫神秘的面紗。
一、中國畫的起源及功用
中國畫起源于古代,所謂的 “書畫同源論”,是指文字和圖畫都是起源于形象的模擬,文字對形象的模擬日趨抽象,而圖畫對形象的模擬日臻具體完善。
中國畫在我國古揮著“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的作用,即促進社會教化,幫助推行政策,構建社會和諧,穩固社會秩序。人物畫如:漢代的功臣圖將功臣畫在畫里,表彰他們的顯赫功績,激勵百姓及子孫后代為社會做貢獻;山水、花鳥畫是對自然景物的特寫,賢人雅士對經典的山水、花鳥作品有著更深刻的體味,他們在欣賞佳作的同時,可以修身養性,對于提高人的內涵與修養,消解人與社會的不和諧因素,發揮著直接的審美功能和間接的教化功能。
二、中國畫的古典精神
中國畫是一種文化的積淀,它融會了儒、道、佛等多家思想,是一種人文性的藝術。若一個人不能深刻的解讀中國傳統文化,他不可能從根本上、從深層次中去把握中國畫的精髓。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他們提出的 “中庸之道”對中國畫的影響是深遠的。在繪畫上表現為:追求和諧充實之美,強調含蓄,主張“寓教于樂”、認為“心正則筆正”,“人品不正,用墨無法。”
道家思想對于中國美學范疇體系的影響,顯然比儒、佛兩家深廣得多。老莊哲學崇尚“無為而為”,主張“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其思想促使畫家們超塵出世,隱逸山林,在自然中追求天然之美,在藝術追求上以小見大,以少勝多,追求雅淡空靈的境界,在自然中注入人的情感。到宋元明清,山水畫在中國畫中逐漸取得主導地位,這與道家格外重視自然的思想有關。
佛家思想認為世界是虛幻的,一切事物皆因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人只要靜心自悟,就可以覺悟。在中國文人看來,只有以虛靜明徹的心靈去關照和感悟大自然的美,才能達到“心物統一”、“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禪宗思想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趣味,崇尚意境,景越藏意境越大,景越露意境越小,把“虛、白、空、靈”看成是繪畫追求的目標。
總之,佛和儒、道思想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并存于畫家的修養與創作之中,三大思想支柱對中國畫有深遠的影響。
三、中國畫的筆墨
筆墨是中國畫的藝術生命的一種特質所在,是中國畫的第一要素。筆墨能表現出氣勢、節奏和韻律、能展現出生命力。中國畫的筆墨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上構成的語言,更是一種精神外顯的載體,還和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相關,有著超越形式的深刻內涵。唐代張彥遠指出:“夫物象必在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畫者善書”,意思是說用筆是造型的基礎,但它不是僅僅把形象畫像就夠了,還要有自身的“骨氣”。中國畫的用筆最高境界應是“意到筆隨”。運筆用墨不可雕鑿,不可極腐,不可牽連,不可脫節,不可無理,在于墨海中定精神,筆鋒下出生活的藝術境界。
筆和墨不可分離。清沈宗寒在《芥舟學畫編》的“傳神論”中說:“蓋筆者墨主帥也,墨者筆之充也……可謂盡泄用墨之秘也。”筆有筆用,墨隨筆用,墨有墨用,墨中見筆,筆墨互相生輝,互相依存。筆墨形式是中國畫創作得以實施的媒材,它是繪畫作品能否達到“氣韻生動”的關鍵。
四、中國畫的天人合一
一、韓國當代影視的發展與流行
韓劇從20世紀80年代舶來中國,從愛情劇《藍色生死戀》、家庭倫理劇《愛情是什么》到本世紀初的《大長今》,隨著中國電視受眾群體的增多而迅速在國內流行。
韓劇對于中國的觀眾可謂深入人心。大街小巷從音像店到商鋪和手機鈴聲到處響起的《大長今》的主題歌,隨處可見的某方便面的韓女廣告、某礦泉水的韓星廣告,各大小電視臺熱播的韓國影視劇給國人的生活也帶來了變化,如韓式餐飲生意興隆,韓服婚紗攝影成為很多年輕人結婚相冊中的一部分等等。韓劇不僅豐富了國人的業余生活,而且影響甚至左右了很多青年尤其青年女性對愛情婚姻的價值判斷。
韓劇在國內的流行主要由于東亞文化圈共存的對儒家文化的認同感。不僅韓劇,新加坡和日本的影視劇曾同樣在國內深受歡迎。這種文化的同質性是東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在當代文化形態及價值的轉型期國人的迷失和對傳統寧靜和諧文化精神的渴望。尤其韓劇,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更為純凈雅致唯美。優美的畫面、無論樸實還是華麗但都生動傳神的對白、悠揚動人的音樂、準確細膩的表演、細致深刻的心理刻畫、東方文化特有的仁義、禮孝、含蓄、內斂,切近而遙遠的熟悉,感動著世紀之交的中國滄桑巨變中渴望親情和諧生活的人們。從韓國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很久以來被忽視的純凈和溫暖。而且儒家思想在現在的韓國依然保存得很好,這些都會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二、韓國影視的民族文化心理與儒家文化
1、積極進取、達己達人的人格精神
韓國儒學的發展歷程中,著名的粟谷先生即李琪把儒家的“仁義”“忠信孝悌”規范進行系統化,上升為為人處世之道上之君子人格,從倫理層面升華擴展到宇宙人我,即所謂“民族志向”。民本、為民思想,才能產生好效果。他主張利與義的統一、經濟的繁榮與道德的進步密切相關,即使在儒家經典里也毫不回避這些:“徒以利害為急,而不顧是非之所在,則乖制事之義;徒以是非為急,而不究利害之所在,則乖以應變之權權無定規,得中為貴;義無常制合宜為貴得中而合宜則義與利在其中矣”這種文化內涵在韓劇中就表現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內化舉手投足的細節在韓影視劇作中隨處可見。在《大長今》中,徐長今從宮女到醫女,從母親被迫害致死到師傅鄭尚宮被迫害致死,劇作者刻畫長今的悲痛不是怨天尤人,不僅沒有自暴自棄,沒有以其治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反而在放逐中找到了方向,潛心向學,用不可替代的精湛醫術戰勝了小人之困擾,從而獲得精神的力量。《大長今》最后以長今為一高危產婦剖腹手術成功,終于驗證了自己的醫學理論結局,讓觀眾始終沉浸在她的歡樂之中,讓我們久久停留在她執著奮進、積極進取的精神之中而深受鼓舞和感染。
在歷史勵志劇和青春勵志劇中,我們最容易被震撼的就是主人公在艱難的環境中埋頭苦干、不畏艱辛、勇于克服小人設置的種種陷阱和障礙而最終取得成功的泣血奮斗史。人的生存是艱難的,很少人生來就在富宦之家,所以追求個人的成功和發展,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得靠個人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目標。在這個奮斗過程中,默默承受來自權勢斗爭和陰謀陷害等帶來的壓力,常常把一顆充滿憤怒的心調節到平常心的狀態極為難得和重要。同時還要寬恕曾經傷害過自己的小人,用包容的心去感化邪惡的心,用正直的信念去影響卑鄙低俗的權欲,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和性命去成全壞人的欲望以達到勸誡懲惡的境界。這種人格的高尚和人性的升華是韓劇中所崇尚的人格精神和完美人格。
這種人格精神在韓劇創作者們所表現的韓國歷史中,通常是政治文化的核心人物,換言之,也是推動歷史進步的靈魂人物,在某種程度上改寫歷史或者引發思想變革和社會變革的人物。比如《大長今》中的醫女長今引發的男尊女卑傳統之變、《商道》中的19世紀初朝鮮巨商林尚沃的“商而優則宦”,都極大地影響了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與革新。《商道》描寫19世紀的韓國商人林尚沃的奮斗歷程,作為一個商人,林尚沃是成功的。他是一個以“賺取人心比賺取金錢更重要”為宗旨的商人。林尚沃從小就有個要當“譯官”的心愿,但眼看考取功名無望。他只好和父親一起棄文從商。面對商場上的鉤心斗角。他始終如一地以“經商就是做人”的觀點,跨越國界,歷盡艱險,艱苦創業,最后成為商界奇才。這種人格的修煉與升華帶著儒家思想特有的烙印,激勵著困境中的青年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在困境的磨礪中保持正直上進的品質,在面對明槍暗箭和委屈甚至精神的欺凌折磨中涅更生,從而感天泣地,止于至善。同時在韓劇中令人回味的是那些曾經超出倫理道德底線的人,曾經陷害別人、背叛朋友、愛情的人,幾乎都有一個因果相報的臨終救贖,因對別人的罪惡感和被以德報怨的感召,這種救贖宣揚了邪不壓正的人間天道。
2、長幼有序、謙卑、禮讓的人倫觀念
在韓劇中,親情比如手足之情、舐犢之情、反哺之情都描摹得濃郁深厚。在《大長今》中,長今之母病逝山坳,小長今采來野果喂到奄奄一息的母親嘴里并反復的懺悔請求母親對自己貪玩任性的原諒;《黃手帕》中尹紫英對年少失怙的弟妹無私的照顧、對年邁外婆的贍養;還有《小婦人》中母親為了惠得、未得等四姐妹的成長忍辱負重、忍受丈夫的打罵、外遇和撫育四個女兒的勞累。這一幕幕,都反映和折射出東方倫理的禮、孝之義,無不感人至深,令人扼腕。
令人難忘的還有一些作為小人物出現的老人家,嘴里老是罵罵咧咧,罵兒女、罵老伴、罵街邊不守禮儀的小青年,看來熟悉又親切有趣,一如我們身邊的有著大男子主義的父輩們。大多數韓劇并不展示歷史風云的波瀾壯闊和社會進程的縱橫捭闔,而是傾力于對紛繁陸離的現實生活進行工筆素描和對平凡人物進行特寫放大。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物的悲喜交加都會在電視劇里得到淋漓盡致的細微表現。大到財產婚姻的爭論,小到鍋碗瓢勺的碰撞,家長里短與兒女情長在平淡煩瑣的縱橫交織中盡顯人生的無際無涯、不可捉摸。平實而又復雜的人生在電視劇中得到了全景化、立體化、人性化的展示。同時,韓劇通過這些小角色的言行把普通人、平凡人的真實、瑣碎的生活細節展現給我們,不僅使劇作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而且還以大眾化的審美趣味贏得了觀眾。
齊家是儒家思想的美好愿景。家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一國之基。所以,家庭被置于首要地位,家庭中的倫理秩序被一再強化。在韓劇中,作品所著力表現的內容不僅僅是家庭成員的關系與親情,對家庭秩序的關注也是其特點。所以,關注家庭、家族,將表現家庭成員的情感世 界作為電視劇表現的中心,是韓劇的一大特色,也是吸引眾多青年、中年甚至老年觀眾的看點。“孝是韓國人最重視的道德品行之一。孝是尊重父母與祖先。心存愛與尊重,對父母、對祖先盡最大情義的一種習慣或行為舉止。”“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孝悌作為儒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發揚光大了。不僅在中國,在韓國“孝悌”的思想也被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是小到維護家庭大到維護國家和社會秩序的基石。洪日植說:“孝作為韓國人的觀念文化,幾乎是我們的信仰。”不論是“孝”是“悌”,在每一部韓劇中都有表現。如電視劇中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對權威的絕對服從,對上級的畢恭畢敬都體現了韓劇對“孝”的提倡。至于“悌”,我們可以看到韓劇中,弟弟、妹妹必須對哥哥、姐姐用敬語,夫妻之間在公開場合也使用敬語,男女之間使用敬語稱呼對方為“小姐”或“先生”,即使在學校、工作單位,也要對比自己早入學、早進單位的人用敬語稱呼“學長”或“前輩”。
總之,這些方面共同構成了“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形成了一個頗具特色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心理結構,而構成這個思維模式和文化心理結構的四大要素是血緣基礎、心理原則、人道主義和個體人格。強調血緣紐帶是“仁”的基礎含義。孔子把“孝”“悌”作為“仁”的基礎,把“親親尊尊”作為“仁”的標準,維護氏族家長傳統的等級制度。建立在血緣基礎之上,以“人情味”(社會性)的親子之愛為輻射核心,擴展為對外的人道主義和對內的理想人格,構成了一個具有實踐性格而又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這一模式日益滲透到廣大人民的生活、關系、習慣、風俗、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中。它終于成為一種無意識的集體原型現象,構成了一種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結構。
三、當代韓國影視與當代中國影視
對當代韓國影視的激烈抨擊時有耳聞,而這些否定性評價也并非中肯,韓國影視劇在中國的流行并非毫無理由。這種文化沖擊,說是乘虛而入并非無稽之談。反觀當下中國,在當代的中國傳媒中,我們看到的卻是轉型期文化呈現出的多元文化并存狀態中電影電視人表現出不盡如人意的信仰和價值的迷茫與失落,文化和道德價值的混亂,對利益的偏重而本末倒置表現出華麗的形式與內容的空洞蒼白的不足。作為面向大眾的文化產品沒有自己的“根”,不能把握歷史的主流從而引導現實主流文化,不能站在歷史的角度反思當今社會,從而弱化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之責,讓人深思。
當代中國影視不乏優秀作品:《三峽好人》《瘋狂的石頭》,但極度奢華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等所表現的空洞浮華卻也盡顯文化的虛無和嚴重的形式化。結構的失衡導致了文化市場上的良莠并存、參差不齊,最終形成核心傳統文化的普遍缺失。這種缺失還有文化政策和利益的原因。
2.教學模式問題目前,在漢語語言生中開設中國文化課主要有三種模式:專題講座模式。這種方式適合漢語程度較高的留學生,在漢語言本科專業的留學生中開設還是比較適合的,而在漢語程度較低的語言生中采用此種模式是非常不合適的。傳統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常常運用演繹的方法來概括中國文化的特點,這樣很容易形成過度概括,使學生對中國文化產生某種刻板印象。”文化教學的實踐活動過少,留學生缺少實踐的機會。實踐課模式。有的高校認為漢語語言生對漢語的掌握程度不夠,只采用實踐課的模式,學習一些諸如中國武術、太極拳、剪紙、書法和中國畫這類的實踐課程,而沒有開設文化知識課。
3.課程設置及教材建設方面文化課課時少,設置的內容不夠豐富。以長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為例:漢語語言生的文化知識課每周僅有2學時的中國文化專題講座及20學時的語言文化實踐活動。目前適合文化課教學使用的教材相對缺乏,大部分高校為漢語言本科生開設的文化課采用了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的《中國概況》及韓鑒堂編寫的《中國文化》,而來華漢語語言生的文化課卻沒有合適的專門的教材,只有教師自己準備的資料或自編教材。
二、來華漢語語言生中國文化課教學改革的具體對策
1.要幫助留學生端正文化學習態度,實行分級分層次教學明確文化學習是更高層次的漢語學習,要想學好漢語一定要了解中國的文化、理解中國的文化、走進中國的文化中去。在學生漢語程度低的情況下,依托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個體差異分級分層次教學,制定低、中、高三層次的教學目標以及相應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初級程度的學生以文化實踐課或者觀看圖片、錄像、電影等多種方式來學習中國文化知識,文化教學要始終結合語言技能的操練和交際能力的培養來進行。中高級程度的學生可以采取CBI理論下的主題模式:可以就每個主題進行討論,對中外文化現象進行比較,培養留學生的文化判斷能力和鑒別能力,促進他們具備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意識,幫助他們更得體地運用語言的必備要素,而不僅僅是將中國文化的相關知識傳授給他們。
2.補充師資力量,加強已有漢語教師中國文化知識方面的培訓壯大對外漢語文化課教師隊伍。在教師的選擇上不能只招收中文專業的教師,相關歷史專業、教育專業也可以勝任對外漢語教師的工作。中文專業的教師教授漢語語法上占優勢,而在教授中國文化方面,歷史、教育專業的教師則更勝一籌。當然,既能教授漢語言又能教授文化的雙料教師才是最符合標準的對外漢語教師。
〔中圖分類號〕I1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12)04-0187-03
中華典故浩瀚如海,典故擷取的神話故事、歷史傳說、經典語句等承載了中華文明的幾千年歷史,展現了不同時期的社會發展、文明進程和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典故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使用典故的過程中,根據典故的各種形式形成復雜多樣的詞語符號,這些詞語符號逐漸固定下來成為一類意義固定的特殊詞匯群體,即典故詞語,如“得兔忘蹄”“御史雨”。筆者統計了《漢語大詞典》中的典故詞語共7663條,這些典故詞語豐富了漢語詞匯系統,是典故文化對語言發展作出的最大貢獻。本文運用語言學和文化學相關理論,著重從典故詞語的結構形式、形成方法、蘊含意義和典源文獻等視角來解讀典故詞語體現的中國文化內涵。
一、典故詞語的形式和形成體現了
中華文化的審美特質
典故詞語作為中國典故文化的傳承者和載體,在形成過程中也以一種非自覺的狀態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審美特征。
中華典故文化比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的典故文化都興盛發達,使用典故既能表達情感,又能不失含蓄之美。
典故形成典故詞語、典故詞語再被使用,實現了兩重模式的轉換。首先使用者根據典故原型,進行內部語義和形式的整合,形成典故詞語;繼而運用典故詞語形式,將典故的意義進行相似事物的投射。比如“吞氈”本是蘇武在惡劣環境下嚙雪吃氈的行為,但后人對蘇武在極度艱苦環境中不失節的行為和精神予以升華,賦予“吞氈”新的含義即比喻堅貞不屈。歷代許多文人喜好用典,文學成就因此至巔。比如唐代詩人李商隱就善用工典,其詩歌既典雅優美,又富含深意。如《錦瑟》中巧妙運用“莊周夢蝶”“望帝杜鵑”等典故表達自己對浮華人生的苦悶和無奈,“錦瑟年華,莊生夢蝶,望帝鵑啼,滄海遺珠,一切皆空。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錦瑟》是李商隱精神世界與佛學義理的美妙契合。”①
典故詞語暗合了中華民族思維的隱喻認知傾向。隱喻是認知心理的一種重要模式,隱喻是產生新語義的根源。人們基于概念之間的“相似性”,通過認知領域的聯想方法,將兩種相似概念關聯起來,用一種概念表達另一種概念。隱喻分主動和被動兩種。被動隱喻是主體由于自身思維能力限制或臨時性的言語貧乏,無法選擇恰當的詞或表達方式時,不得已而使用另一種相似的情況完成當前的表達需求。主動隱喻是主體根據需求自行選擇合適的相似對象來實現預期目的。用典更多地體現了人類認知的主動隱喻心理,影響著典故詞語的形成。
在音節分布上,偶數音節典故詞語的數量遠遠多于奇數音節詞語。偶數音節詞語數量占總數的8438%,奇數音節詞語僅占1562%。在偶數音節詞語中雙音節詞語最多,其次是四音節詞語。
偶數音節詞語數量多,雙音節和四音節詞語的數量又居多,是受漢語整齊勻稱的節奏要求和韻律構詞的影響。韻律構詞是人們心理作用的一種表現,典故詞語的形成受追求韻律的心理因素的影響。許多四音節典故詞語在意義上完全可用三音節詞語來表達,但人們卻有意識地將其湊成四音節,如大量“之”字四字結構的存在就說明人們為追求韻律和諧、補足音節而在本可以不用“之”的地方加上一個無意義的“之”,如“寢丘之志”“沒羽之虎”。總之,漢語作為一種音樂性極強的語言,其高雅的形式美決定了另一種高雅藝術——典故詞語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和諧、自然之美。
典故詞語的比喻成詞手法是中國古代三種藝術思維方式“賦、比、興”三元素之“比”。詩學創作有三種傳統的思維方式即賦、比、興。典故詞語的形成非常直觀地體現了“賦、比、興”理論中的“比、興”藝術思維模式和手法。在典故成詞的情況中,比喻成詞最多,包括以物喻人、以事喻事、以人喻人等。如《莊子》書中有很多利用客觀世界的例子來比喻論證作者思想的情況,出典成詞非常多,如“蠻觸”“一指馬”“運斤成風”“游刃有余”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講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質彬彬”這是對“美”的一種內在提升和要求。典故詞語的形成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美”的精神向往和藝術思潮。
典故詞語數量多,但卻不是面向大眾的,而是針對一部分文人雅士,其出現文本是文學創作或典籍著作中,并不口語化,很多詞語都難以從字面上了解其含義,甚至有的詞語晦澀深奧,對受眾的文化認知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典故詞語的出現和使用反映了統治階級的審美趣味。李占偉在解讀審美趣味時提及了布爾迪厄對“統治階級趣味”在服飾上、飲食上、欣賞藝術作品、語言表達和行為上的種種表現,其中如“架屋”(對專事模仿者的譏諷)、“吞爻”(精于易學)“喪斧”(失去旅行費用)、“析圭儋爵”(任官受爵)等,若非飽讀詩書,普通人民是很難理解的。
二、典故詞語的意義多角度地折射了
中國傳統文化
典故詞語從內涵意義上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幾大模塊:
1.引言
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在世界各國的正式出版物中,關于“文化”一詞的定義目前大約有160多種。我國出版的《辭海》對文化的解釋:“從廣義來說,指人類在社會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體現出一個社會或一個社會群體特點的那些精神的、物質的、理智的和感情特征的完整復合體”。總之,文化世界是人類創造的由不同特質負載的有意義的世界。
不同民族在其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環境、生活習慣、信仰、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方式、道德、風俗習慣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各自所特有的文化,也就產生了文化差異。語言反映文化,承載文化,又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和交流工具。源語與譯入語文化的差異,使人們對相同的事物或行為,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就會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這就使得以傳達原文意義為本旨的翻譯遇到了文化差異的障礙(蔡平.2008.10),因此翻譯從一開始就擔負著文化交流和信息溝通的重擔,翻譯在傳播異域文化的同時,也在改造和構筑本民族的文化。
總之,語言是翻譯的操作對象,翻譯處理的是語言所體現的文化,要傳達的是原文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2.語言文化內涵特征對翻譯的影響
2.1語言文化內涵漸變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文化的發展,社會的統一和分化以及民族間的接觸和融合,語言及其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一直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在各國語言里都有一些古字詞已消亡,如:“官人”“老爺”等反映封建官僚階級特權思想文化內涵的詞語,已隨著封建社會的消亡而消失。還有許多字詞現代通行的釋義與它們最初的語x大相徑庭。例如:“精神”,在古漢語中的是單字成意,“精”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神”是人的意識、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集中表現和主宰者,如“精神內守”(來自《黃帝內經?素問》)指的是“精”與“神”都要內守,不要外漏,而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單一概念,與 “物質”相對應。
翻譯是理解和表達的轉換過程,理解是表達的前提,沒有透徹的理解就沒有準確的表達,而語言文化內涵的漸變性特征給今人理解、翻譯、傳播古典優秀文化帶來源語解讀上的極大障礙。要把“精神內守”翻譯成英語,必須要立足客觀實際,從對歷史的考察中去分析和理解其具體文化內涵,還要與英語中“精神”的文化內涵進行比較,然后考慮采取何種翻譯策略可實現等效翻譯。“精神”的文化內涵具有獨特的民族性,因為西方文化中的“精神(spirit)”概念,具有“靈魂”、“心智”、“意識”、“普遍理性”、 “先天邏輯”、“宗教”等多重含義,其所蘊涵的“普遍理性”、 “先天邏輯”、“宗教”等意義是中國“精神”概念所沒有的。李照國對此句的翻譯是Jingshen (Essence-Spirit)will remain inside.他采取音譯加注的翻譯策略,既體現了“精神”文化內涵的民族性特征,又保留了“精”譯成“Essence”,“神”譯成“Spirit” 不能達到等效傳遞文化信息的效果的現行譯法。這種術語音譯的異化翻譯策略可以使得文化傳播過程中的概念統一規范,便于回譯,有利于文化交流。加注的目的是便于讀者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也體現了古典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播和翻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艱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2.2語言文化內涵豐富性
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進步,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人們對世界萬物的進一步認識是以已知事物詞匯的本義為基礎,通過比較、推理、聯想等思維方式認知、描述新事物。從語言符號學的角度來看,語言符號是能指與所指結合的整體。“符號的任意性原則是符號能指與所指不對稱性發展的根本原因。在能指不變,符號的所指對象發生了擴展,除了原來的所指內容外又出現了新的內涵意義,可以指稱新的對象。”這就產生了一詞多義。羅蘭?巴爾特也認為,“能指符號指向的是與能指符號相關聯的事物指向的文字符號所匯集的海洋,而不僅僅是能指符號所指向的事物本身” 。一詞多義在語言符號系統中大量存在,這是語言符號文化內涵豐富的體現,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例如:1.漢語中的“青”,①綠色,如“青椒”;②藍色,如“青天”;③可黑色,如“青布”。2.英語中的“glasses”,①玻璃杯,②眼鏡,因此He is looking for his glasses.單句在理解上就會引起歧義。
語言文化內涵的豐富性特征對翻譯過程中源語詞語文化內涵的準確理解,及目的語詞語文化內涵的對應選擇都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此,語言文化內涵的豐富性特征決定了翻譯不是簡單地兩種語言切換,而是為實現跨語言及文化雙重交際任務的闡釋方式,也是對源語文化內涵準確解碼與目標語文化正確編碼的復雜工程。
2.3語言文化內涵隱匿性
2.3.1語境
語言是人們的交際工具,人們的語言交際活動總是在一定的交際環境中進行,語言學界稱這種語言交際環境為語境。語境既包括語言因素,如書面語言的上下文、口語中的前言后語等,也包括非語言因素,如交際的時間、地點、場合、時代、交際對象以及社會、文化背景、自然環境等等。
要正確理解一個句子的全部內涵,單單了解句子內部各詞組合的表層意義是不夠的,想要理解句子的真實涵義還必須分析理解句子的語境,由于一切語言運用都離不開語境,語境與語言的關系如同土壤與植物的關系一般,語境中蘊含著語言的潛在語義。例如:①《阿Q正傳》中阿Q大喊“天門兩塊!”,單看此句不知所云,如果結合前后情節就會明白此句涵義――阿Q在天門的牌位上押了兩塊錢。②“paint the lily”字面意思是給百合上色,而在基督教文化中用百合花代表純真,象征完美無缺,所以用給百合上色表達對某事物作不恰當或過分的修飾之意。 因此譯成漢語時要考慮中英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譯出此短語的內涵意義,可意譯成“畫蛇添足”,或釋義為“費力不討好”等。
2.3.2 隱喻修辭
隱喻由本體和喻體組成,其兩項的關系是一前一后,一彰一隱,即,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發現了兩事物之間的相似性,于是把已知的概念映射到未知的概念上,用原來已經存在的詞語表達新領域的新事物或新觀念,從而生成新意義,這里的延伸義是原義的擴展和張揚,使同一個詞的蘊含內容變得更加豐厚,而不是用一種延伸用法掩蓋了原義。例如:“heart”本義是“心臟”,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人們便把心臟對人體的重要性這一概念的認知投射到對事情重要性的認知上,因此派生出“關鍵、核心”等意思,如The heart of the problem is supply and demand。人們利用舊有的詞義通過延伸與擴展派生新義,詞匯的這種重復使用使人利用有限的詞匯來表達無限的思想,這是語言的創造性使用,語言的創造力不只是詞匯的不斷增長,更在于詞匯之間聯系方式的創新。從認知心理學來說,隱喻性語言的使用符合人腦記憶的精煉原則。
“詞語的隱喻意義最能體現文化語義詞語的時代性和隱含性特征”,破解詞語的隱含意義是譯者準確解讀源語及實現等效翻譯的前提。人們生活在同一物質世界里,自然生活條件的相似性給人們提供了共同的生活經歷和感受。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中華民族與其它民族的生活及思想觀念有很多相似之處,語言學家及社會學家研究表明隱喻是各民族共同的認知思維方式,因此英漢兩種語言中有些隱喻在結構形式、喻體的選擇及由此產生的形象、喻義等方面是相同的。如:A man of good character will not fish in troubled water. 中的“fish in troubled water”與“渾水摸魚”等等,對這種喻體及喻義相同的隱喻性語言,可以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來實現語際間和文化間的有效交流。由于中西國家地理位置及v史文化的差異,中英兩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及語言表達方式也有不同,中英兩個民族對同一個喻體也會產生不同的聯想,如:中國人看到“海燕”會想起高爾基的散文《海燕》,在漢語中海燕象征著不畏風暴凌空搏擊的勇敢者,但英美人總把petrel(海燕)和暴風雨聯系在一起,用來比喻引起動蕩和騷亂的人,“海燕”與“petrel”隱喻意義不同,漢英互譯時用直譯手段會引起讀者的誤解,因此可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傳遞文化,如:Sinclair Lewis was stormy petrel in his life as in his books. 可譯成:“辛克萊?劉易斯在他的生活中也像他的書中一樣是個制造麻煩的人”。英漢語言中有些隱喻選擇不同的喻體表達相同或相近的語義。如:表示新事物的大量涌現,英語用“蘑菇的生長”做喻體,如:New houses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而漢語用“雨后春筍”。對于英漢語言中異喻體同語義的隱喻,有時也可采用異化加注的策略,這樣可以把源語國家的獨特文化引介給目標語讀者,從而豐富譯入語國家的語言文化。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掌握外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維護語言的民族性,持之以恒的培養樹立一個良好的語言意識,理應是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隨著中華民族的新跨越和新崛起,隨著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抬升與加強,漢語已經越來越成為一門風靡全球和影響國際的“顯學”,成為中華民族在世界舞臺和國際交往中的形象標識和強大工具。現在世界各國人民自覺學習漢語的熱情越來越高,傳播漢語不僅是中國的需要,更是世界各國人民的需要。全世界78個國家和地區開辦的孔子學院有249所,孔子課堂56個,注冊學員有12萬多,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達到了4000多萬,漢語正在成為加拿大、德國等幾十個國家的第二外語。
與上述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漢語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在國內普遍被人忽視。看看身邊有多少英語培訓班,像瘋狂英語、紅魔英語、大山外語等培訓機構人頭攢動,場面火爆。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謝克昌曾在2005年1月14日的《人民日報》上撰文指出,在中國現行教育體系中,英語地位的過于顯赫,已對人才培養和選拔等方面產生了“負面影響”。很多大學生不必顧及漢語的學習,因為除了播音主持、語文教師等相關專業,一般不考漢語。大學語文教育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把它作為一個工具。忽視中文的結果是除了能向父母寫“缺錢速寄”的信還算順暢,其他文稿就難以下筆或勉強完成,大多數語法不通、文字不暢、面目可憎,難以見人。學生母語意識淡薄,文字敏感性幾乎沒有,稿件里別字、病句、邏輯不通。
漢語正在面臨著空前的挑戰。視聽語言充斥著信口開河、滑稽無聊的表現,網絡詞匯常讓人莫名其妙、一頭霧水,說一口流利的外語往往讓人羨慕不已,漢語蹩腳倒顯得無足輕重。現實中隨著網絡的發展與普及,出現了不同于規范語言的網絡語言,被人稱為“火星文”。這些語言和文字有的是字母,有的是部首,有的是諧音,有的是把常用字拆開來用。這些語言在網絡上廣為傳播,接受新鮮事物快的中小學生很快學會,并出現在自己的日記和作文里,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擔憂,將會危害到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科技在使書寫便捷的同時,也產生了“提筆忘字”等副作用,不會書寫成了我們要直面的危機。而有些年輕人總是用一些洋文來代替漢語。比如不說“謝謝”,而說“3Q”。更有甚者一些生造詞語,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如“變態”成為“bT”不中不洋。
“寫”是中國書法和文人畫領域的核心范疇之一,是書畫品評的重要標準。在中國的藝術理論中,無論是“形而下”的技法操作層面,還是“形而上”的主體審美層面,“寫”都有所指涉。但究竟什么是“寫”?現有著述中并沒有完整系統的論述,散見的主張又多有側重,并不一致。有鑒于此,筆者試著從幾個方面對“寫”進行一些梳理和分析,以期整理出“寫”在繪畫和書法中的具體所指和用法,希望能對讀者更明確地認識“寫”有所幫助。
一、“寫”的詞義辨析
在對“寫”的含義考證方面,大型的字詞典做的都比較充分,例如《漢語大詞典》中“寫”就有十六種注釋:
1.發三聲的“寫”有12種注釋
“①移置;輸送。②傾吐,發抒。③舒暢,喜悅。④盡,竭。⑤仿效,模仿。⑥用模型澆鑄。⑦摹畫,繪畫。⑧映照。⑨描寫。⑩抄寫,書寫。⑧寫作,創作。⑩立約租賃。”
2.發四聲的“寫”有4種注釋
“①傾瀉。②疏泄。③通‘卸’。④泄漏,泄露。”
對以上詞義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十幾種含義可以進一步的概括:
1.三聲“寫”的②注釋和四聲“寫”的①②注釋(下文序號后省略“注釋”兩字)指的是思想情感或物質的抒發和導引;三聲“寫”的①和四聲“寫”的③④是指某種物質或信息的移動。這兩部分可進一步概括為某種主客觀存在向另一種存在的運動或變化。以這一含義去比照“寫”的其它含義又會發現三聲“寫”的⑥⑧是這種含義在具體境況下的體現,④則強調這種含義所指的運動的范圍和程度。
2,三聲“寫”的⑦和⑨可以概括表述為將某種主客觀事物的狀態或變化用文字或形象呈現出來的行為和方式。⑤是這種行為和方式殊的一種。
3.三聲“寫”的⑩、⑩都是以書寫文字為基本動作,從這一角度看似乎可以將這兩種含義作為三聲“寫”⑩的引申義來看待。筆者目前沒有找到這方面的史料證實是否存在這種引申,但這三種含義確實有比較緊密的聯系。
經過以上整理,筆者認為“寫”一般具有如下所指:
(1)指某種主客觀存在向另一種存在的運動或變化。有傾吐發抒、移動、泄漏、疏泄等含義。
(2)指將某種主客觀事物的狀態或變化用文字或形象呈現出來的行為和方式。包括描寫、繪畫、模仿等。
(3)指書寫文字的行為和方式以及由此引申出的行為和方式。如抄寫、書寫、寫作、立約租賃等。
二、.‘寫”與‘.描”‘.畫”等類似字詞的比較
在美術理論中,我們會遇到一些與“寫”有相近含義的字詞。例如不只是“寫”,還有“描”、“畫”、“作”等字都可以與“字”和“畫”組成詞語,表達與“寫字”、“繪畫”類似的意思。單獨看這幾個字的含義并不能將它們與“寫”明顯區分開,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這幾個類似字詞的比較來進一步確定“寫”的內涵和外延。
先來比較一下“描”和“寫”。“描”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描畫、摹寫”,在《辭海》中指“依樣摹寫或繪畫”,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①照底樣畫(多指用薄紙蒙在底樣上畫)……②在原來顏色淡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重復地涂抹”。常用的由“描”組成的詞語有:“[描朱〕亦稱‘描紅’……在一種印有紅色楷字的習字紙上摹寫……比喻模仿。……〔描花〕依照花樣描摹。……〔描畫]②夸張地敘述;形象地敘述。……〔描詩]謂詩作無創造性,依傍、承襲古人。”
對以上解釋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描”雖然也有寫和畫的成分,但眾多的字詞解釋大都有“摹”的意思,即.‘照著樣子寫或畫”,還有“重復地涂抹”的一層含義。我們由此可以判斷出“描”的含義側重于形象的模仿、重復,且允許修補改正。這一過程中由于有原始參照的限制而顯得拘謹且缺乏創造。與之相比,“寫”的傾吐、傾瀉、疏瀉等含義更有一種富于運動感的多變的創造性意味,且由于傾吐內容的不可重復而具有不可重復性。
“畫”在《辭海》中解釋為“繪,作出圖形。在其它詞典中的解釋也比較一致,顯示出比較單純明確的含義。它比“寫”甚至比“描”更強調形象性,更不計較過程而只追求“圖形”結果的出現。由于“畫”沒有像“寫”的傾吐、描寫等攜帶情感和意識內容的含義,使得“寫”與之相比較更富于情感和精神性而較少工匠式的制作感。
“作書”和“作畫”中的“作”有寫和畫的意思,但更偏重于對這兩種過程的抽象表述。相較而言,“寫”顯得更加具體化而具有可操作性。
綜上所述,在與“描”、“畫”等類似詞語的比較中,“寫”相對而言具有情感性、不可重復性、創造性、多變性和可操作的運動感,但形象性不及“畫”,理論的概括性不如“作”,嚴謹性不如“描”。
三、書法和繪畫中與“寫”有關的常用術語辨析
書法中與“寫”有關的詞語很多,如臨寫、寫紅、寫字、摹寫等等。經過上兩節的分析,我們應該比較容易地區分出各個“寫”具體的含義,其中,筆者希望通過對“寫字”的分析,再次強調“寫”的特征。
“寫字”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詞語,很多人把所有徒手呈現字的方式都稱為“寫字”。這種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未嘗不可,但其實“寫字”一詞有它比較確定的含義。除了“寫字”外,還有“描字”和“畫字”的說法,比較一下它們三個的含義,我們可以更加明確“寫”的特點。
“描字”在《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是“描成的字。指做作不自然的書法。結合(二)中提到的修改涂抹的含義,我們可以判斷出對文字形態的描摹嚴格來說不應稱為“寫字”。如果是像建筑工人在墻上寫標語一樣,先畫出字的外輪廓再刷卜顏色,這種情況應該叫“畫字”。這種字只是一種有文字形態的圖案,而非思想情感抒發的結果。“寫字”正好與之相反,字是思想情感的“跡化”,字的內容和形態意味如果與寫字的人要傾吐的思想情感沒有直接的及時的聯系,那么這種作字的過程用“寫字”來表述就不是很恰當。
“寫”在繪畫術語中也非常常見,如寫意、寫生、寫實、寫真、寫形、寫神、寫景、寫照等等。這些詞中“寫”的含義不盡相同,不可一概而論。現選擇其中幾個具體分析一下。
“寫意”是“中國畫中屬于縱放一類的畫法,與‘工筆’對稱。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來表達作者的意境,故名。筆者認為,在寫意一詞中“寫”同時具有(一)中歸納出的三種含義,這三種含義分別對應“寫”的不同方面:以類似文字書寫的技巧和方法描繪意象或物象,并通過這一過程和產生的結果傾吐抒發思想情感。
“寫生”指“直接以實物或風景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此處“寫”的詞義主要集中于(一)中歸納出的第二種,有描繪的意思。第一和第三種詞義的成分多寡不定。
“寫實”指“真實地描繪事物。此處的“寫”也應是第二種含義,即描繪。一般不具有“寫”的第三種含義。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戲仿(parody)一詞源于希臘語,最早是戲劇的一支,也是后現代主義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不同學者對于戲仿有著不同的定義。《牛津英語詞典》中將戲仿解釋為“模仿,使之變得比原來更荒謬”,著名理論家琳達?哈琴(linda hutcheon)認為戲仿是對于原作品再編輯、再構成等跨語境下的綜合模仿中所體現出來的文本與文本之間的影響關系。戲仿作品在與原文本相似的形式結構下表達了不同的主題,對原文本進行反轉或顛覆性的再創作。在現代社會中,戲仿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以更加多元化的面孔出現。它可以脫離原有的價值觀并向其挑戰;它可以通過想象力對社會現象進行諷刺;它也可以只是一次對于新創作的嘗試;它甚至可以是單純為了娛樂大眾而進行的搞笑。
古典小說對于現代作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素材。古典小說中這些熟悉的故事情節不僅可以給讀者帶來親切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而且,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區別戲仿所產生的與原小說的不同之處也給讀者帶來了閱讀的。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自然不會例外。
《西游記》自傳入韓國之后,一直備受韓國各個階層的喜愛,不僅對韓國的古典文學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也仍然影響著韓國的現代文化。對于韓國社會來說,《西游記》已經不單純是一本古典小說,它更是與時代相結合,在不停的變形中體現出了每個時代的文化和變化。動漫可以認為是《西游記》與時代相結合的最佳體現。由于動漫這一形式給作者提供了無限的空間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里不存在任何限制,可以通過反轉、顛覆等手段進行再創作,所以成為了戲仿最佳的體現空間。韓國動漫中《幻想西游記》()可是說是對于《西游記》進行戲仿的代表作。
《幻想西游記》是由韓國著名漫畫家許英萬的作品《Mr.孫》改編而成的動畫片,1990年由kbs電視臺開始播放,共有5季。它在故事主線上仍然延續了《西游記》原著,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魔去往西天的故事,但是除了主線和人物不變以外,背景和情節上加入了大量的現代元素,和原著已經完全不同。這種帶有時代感的戲仿的模式使得《幻想西游記》在韓國自播出以來就受到青少年的熱烈歡迎,很多年輕人是通過這部動畫片才開始對《西游記》產生興趣并開始去了解《西游記》的。
作為一個成功的戲仿的案例,《幻想西游記》在拼貼這一技法上是非常成功的。拼貼(pastiche)是戲仿的方法之一,是“一種關于觀念或意識的自由流動的、由碎片構成的、互不相干的大雜燴似的拼湊物。它包容了諸如新與舊之類的對應換屆。它否認整體性、條理性和對稱性;它以矛盾和混沌而沾沾自喜。”①
在《幻想西游記》中,孫悟空不再是英姿颯爽的美猴王,而是變成了一個身材矮小,大大咧咧,活潑可愛的小猴子,頭上的金箍變成了頭盔,身上的虎皮裙變成了帶有(下轉第30頁)(上接第27頁)超人S標志的緊身衣。盡管是一只猴子,但是非常討厭被別人叫做“猴子”,在片中大家對他的稱呼更多的則是非常有現代感的“Mr.孫”。動畫片中雖然延續了原著里孫悟空活潑樂觀的形象,但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義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兒童性、娛樂性的色彩。唐僧在《西游記》原著中是一個善良仁慈、相貌白凈的和尚,手無縛雞之力,性格懦弱,經常不能夠明辨是非。而在《幻想西游記》中,唐僧變成了一個中年長者,不再騎著白龍馬,而是開著一輛越野車,善于躲避妖怪的攻擊,以世界和平為己任。由于生性熱愛和平,在少林寺中學習武術的時候,故意只學習防守而不學習攻擊。豬八戒雖然仍然是一個大腹便便的豬頭人身的形象,但是服飾與原著中有很大不同,不僅戴著墨鏡,還有輛摩托車,手上的九齒釘耙也變成了威力強大的火箭炮。豬八戒對孫悟空說話時特有的口氣“”也成為了播出期間最火的流行語,受到了韓國青少年的追捧和模仿。
沙悟凈的形象變化是最大的一個。原著中對于沙悟凈的描述是“一頭紅焰發蓬松,兩只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對攢露白藤,頂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這個原本帶有些恐怖色彩的形象在《幻想西游記》中被完全顛覆了。沙悟凈變成了一個穿著紫色斗篷,喜歡吃炸醬面,拿著小榔頭作為武器的可愛的小妖精,他的身體可以像橡膠一樣拉長,在第四季中手里的武器還變成了一瓶殺蟲劑大小的噴霧器。這是一個有點聽覺障礙的沙僧,因為經常聽不清別人說的話而鬧出很多笑話。這樣一個滑稽的,帶有搞笑色彩的人物形象在韓語中不僅成為了沒有耳性一類人的代名詞,也成為了韓國搞笑喜劇界的經典題材,沙僧的一系列荒謬的笑話不僅成為了當時熱門的流行語,直到播出二十余年后的今天,韓國娛樂節目當中還經常能夠見到以此為素材的笑話。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2-0164-02
一、中韓影視文化貿易發展現狀
(一)韓國影視文化貿易發展勁頭強勁
在1998年韓國政府“文化立國”戰略引領下,韓國影視文化作品成為了主打對外輸出產品。韓國影視劇出口值屢創新高,長期處于貿易順差的狀態。數據顯示,2013年韓國廣電節目對外輸出額高達2.42億美元。其出口市場覆蓋了亞洲、美洲、歐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以有相似文化底蘊的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為重要戰略基地。韓國影視作品由于類型豐富,劇情生動,角色刻畫細膩,內容積極向上,深受國內外觀眾喜愛,韓劇版權價格也因此不斷攀升。
(二)中國影視文化貿易發展狀況不盡人意
中國影視文化貿易起步晚,雖每年都以較大幅度增長,但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狀態。影視劇的進出口過于聚集,主要從美、日、韓等國引進,向亞太地區輸出,其中更以東南亞地區為主。影視劇類型、主題都過于單一,內容缺乏新意和國際化眼光。因此,相較于其他產業,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無論國內外都處在較低位置。
二、韓國影視文化貿易成功的原因
(一)韓國政府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
“文化立國”政策提出后,韓國政府逐步出臺了《文化產業發展五年計劃》《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文化產業被確立為國民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影視文化成為重中之重。影視劇的發展擁有了優越的政策環境。韓國信息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為影視劇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術幫助。韓國政府還不斷增加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支持,相關資金扶持額度不斷增加,設立了“文化發展基金”,對特定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韓國貿易保險公社為了支持并協助那些新人導演以及擁有獨特魅力的影片專門成立了“電影產業支援基金”。為推動影視文化產品的對外輸出,韓國政府有專門的影音分軌公司,鼓勵把韓文翻譯成外語,對創造出新成品所花的費用給予補貼,還創立了“出口獎”,最多可以獲得獎賞1 000萬韓元。
(二)韓國影視文化將東西方文化兼容并蓄
1.借鑒西方文化使韓國影視作品向國際化邁進。韓國電視劇早年是以模仿美國起家的。通過韓國的影視作品,可以看到漸漸增多的西方崇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自由的意識形態,也能看到具有好萊塢特色的大投資、大場面、多國元素和精美特技效果。韓國已然成為全球觀眾的“亞洲好萊塢”。
2.保持儒家傳統文化使韓國影視作品受國內外人民喜愛。儒家文化在東南亞地區有著較高的地位,其倡導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也已成為韓國人固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在韓國影視文化作品中有諸多體現――以積極正面的形象為主人公,在困境中不屈服,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這樣的影視作品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也讓外國觀眾產生了價值認同感。
3.兼容并蓄是韓國影視作品迅速成長的主要原因。“和諧”是韓國影視作品中最關鍵的特點之一。韓國的影視作品將傳統的價值觀念與西方國家提倡的民主自由的觀念相結合,打造出獨特的當今韓國影視文化,韓國影視文化也因此得以推開世界文化市場的大門,實現影視文化的大繁榮。如紅極一時的《大長今》,就唯美地弘揚了東方文化,贊美了東方女性;而《哈佛愛情故事》和《皇太子的初戀》這兩部電視劇則巧妙地把東方和西方文化結合在一起。
(三)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能準確定位目標市場
因國內市場較小,韓國文化產業把世界文化市場當作主要的戰略場地,并分進度,有選擇性的開拓市場。把在周邊并與其大致相同的價值理念的國家或地區,如中國、日本等作為突破口,進而打開東南亞和歐美市場的大門,并努力發掘潛在的中東和中南美市場。他們會根據出口市場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出口影片內容,對于歐洲市場,絢爛的視覺效果和驚險的動作場面較受歡迎,所以出口的影片大都是災難片、動作片及戰爭片。而對于有著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國和日本,則主要出口《大長今》《浪漫滿屋》《太陽的后裔》等為代表的家庭倫理劇和浪漫愛情劇來讓觀眾產生共鳴。
韓國還成立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的境外辦事處,以此來提升韓國影視文化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國際市場需求的研究與分析,有利于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
(四)韓國影視文化自身包裝魅力
為了獲得海外市場的認可,韓國影視公司特別重視塑造影視作品及其中演員的優質形象。韓國影視作品中的俊男美女、唯美的拍攝場景、最新款手機、服飾等物件的出現和使用,吸引了大量觀眾,也引領了時尚潮流。
近年來,韓國影視文化也逐漸向互聯網傳播的方式發展,以此增強國際市場運作。如《來自星星的你》和《太陽的后裔》,就是隨著互聯網的宣傳和在世界各國的各大網站同時熱播而被眾人追捧,隨之而火的不只是男女主角,還有啤酒和炸雞等。
(五)建立開發影視文化產業鏈機制
韓國特別重視文化產業及其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使經濟效益不僅局限于一個點。各產業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形成了非常堅固的產業鏈條。比如,韓國影視文化的進步就使得韓國各地的旅游業、飲食業等其他行業得到共同發展,促進了韓國經濟的興盛。
反觀中國的影視文化貿易,無論在認識上或是政策措施、資金支持、產業發展、影視節目制作等方面都與韓國有較大差距。中國影視文化貿易想要獲得長足發展,借鑒韓國成功經驗是可行的路徑之一。
三、韓國影視文化貿易成功對中國的啟示
(一)中國政府應加大對本國影視文化貿易的支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與認同是影視文化產業貿易發展的首要保證。借鑒韓國經驗,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應給影視文化貿易一定的政策支持,逐漸完善影視文化貿易的法律法規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體制,設立資金支持影視文化貿易機制。應加大對影視文化貿易的投入,通過采取出口退稅和補貼等政策措施鼓勵和促進高品質影視作品的出口,縮小并消除我國影視文化貿易逆差。鼓勵個人和企業贊助影視文化事業,建立各種影視文化基金會,實行專款專用,以利于影視文化貿易的繁榮。
政府在體制改革上還應著重解決發行渠道不暢通、打擊盜版力度不夠大、電影院瞞報票房等一系列問題。要不斷推動有關影視方面的各項改革,努力提高影視工作者對工作的積極性并發揮出其創造力,并使文化和市場資源都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二)文化傳承與融合并舉,提高影視文化產業競爭力
影視業強調“內容為王”,在“文化折扣”和“文化壁壘”的影響下,我國很多的國產影視劇都不被海外市場所接受。而在這一問題上,韓國影視業就做得很好,他們把本土化與國際化結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個性特征,讓國內外觀眾都能接受,這是我國最應學習的地方。中國有著長達五千年的歷史,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都是屬于中國的寶藏,體現了中華民族最本質、最具有特色的東西,必須保護與傳承。同時,可以結合西方的審美和欣賞習慣,找到中華文化中最能被外國觀眾認同的部分,并且對不同的國家與市場,調整產品制作與包裝的策略,打造出擁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精品,使中國的影視文化在全球激烈的競爭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
(三)努力創建文化品牌,早日打入國際文化市場
擁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應是影視文化產業進軍國際市場的秘密武器。具備了品牌影響力才有市場號召力,才能吸引一線的演員、制作團隊和發行團隊進行合作,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與更通暢的發行渠道。美國電影中的變形金剛、迪士尼等就形成了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韓國影視作品也創造出了屬于韓國獨有的文化品牌,比如生日喝海帶湯、汗蒸、扎羊角帽都讓人第一時間想到韓國。
中國的影視文化產業必須增強品牌意識,積極提倡品牌戰略,加強影視品牌宣傳,并改變運營方式,開發與之相關的衍生產品,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創造出更理想的戰略效益和經濟利潤,提升中國影視文化在海外市場上的地位。
(四)大力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人才是發展各項產業最為關鍵的因素。我國可以學習韓國經驗,在各大高校開設專門的影視文化專業或課程,積極推進人才在國際上的交流,定期與國外高校做相關的人才交流項目,定期讓影視從業人員出國進行培訓,培養出具有國際水平的影視文化產業專業人才。與此同時,我國可以建立并完善影視人才激勵機制,用物質獎勵等積極留住國內影視人才,努力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影視人才從業環境,進而吸引大量的外國優秀影視文化產業人才進入中國,幫助我國的影視文化貿易不斷繁榮。
(五)注重影視產品的原創性,努力建立完整的產業鏈
中國的影視文化產業處于中游和下游階段,即銷售產品的狀態,與韓國注重原創開發相比,只能獲取較低的經濟利益;加之市場拓展意識不強,營銷工作欠缺,中國的影視文化產品市場化程度較低,未能形成完整產業鏈。為此,應學習韓國經驗,變模仿為創造,鼓勵影視專業人員發揮創意,打造出屬于中國獨有的影視作品類型;努力建立影視文化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聯系,形成一條有效的產業鏈,推動不同產業間的配套工作,使得影視文化產業能與其他相關產業協同發展,促進中國影視文化貿易的發展,從而帶來較高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 李丹丹.韓國文化產業貿易成功經驗研究及對中國的啟示[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3.
中圖分類號:J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8-0100-02
一、引 言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但它也從來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愛情此物是最單純,也是最復雜的,它能完全折射出:一個人與一個社會,若想了解一個社會,就先去了解一對年輕男女的愛情觀,它往往旗幟鮮明地代表著這個時代,可以說,時代特征,在愛情身上,印證的最為清晰。現代愛情,來的更加容易,也更加艱難。容易的是它的開始,艱難的是它的過程與未來。想締結一段花好月圓的姻緣,猶如西天取經,取點露水情緣容易,想取到一顆真心就難。高度文明的生活,擠壓了人們的時間和空間,地球雖然變成村了,人心卻越來越遠了。
在如此的社會背景下,一些大型電視相親欄目應運而生,并且大熱特熱,也就不足為奇了。若有人問,二十一世紀,什么節目最火?放在兩年前,答案必是“選秀”無疑,但在今天,“相親節目”開始獨霸電視武林。相親這種事,本來可以算做隱私一類,但在今天,它大張旗鼓的變成了一種公開透明的選拔。電視舞臺,就是愛的秀場,女子們擺出比武招親的架勢,火眼金睛,精挑細選,男子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來而不往非禮也,我要什么,你有什么,兩廂一對眼,若對上了,一拍即合;對不上,各走各路,既公平公正,又自由自主,很符合當下的社會情緒和節奏。
其實以電視為媒,為青年男女搭鵲橋,并不是什么新鮮的玩意兒,此類電視欄目,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熱過一輪。最早是在鳳凰衛視播出的一檔從日本引進的戶外相親節目《誰令你心動》,然后是臺灣綜藝節目主持人胡瓜和高怡平主持的《非常男女》,“非常男女,有緣千里”這句節目口號在當時也是流行一時,《非常男女》的熱播引發了內地電視臺此類節目的狂熱跟風,一直走在娛樂最前端的湖南衛視創造了《玫瑰之約》的高收視,緊接著各大電視臺也陸續推出了多檔同類型節目。但這些節目僅僅火了幾年,就無聲無息的隱沒了,歸根究底,跟風作品的生命力不強是其中一個原因,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欄目中的社會文化影響力不夠。一檔好的電視欄目,其實與一個文學作品相類似,無論你書寫的是什么內容,以怎樣的形態表現,若能很好的反映投射出當下社會的百情百態,就不愁它的生命沒有延展。
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可謂是中國電視相親類節目的一匹黑馬,于無聲無息中,它殺出江湖,橫空出世,躍然熒幕之上,街頭巷尾,無不流傳著它的橋段。與《非誠勿擾》同期推出的,還有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浙江衛視的《為愛向前沖》,東方衛視《百里挑一》等等,這些節目,內容與模式基本類似,一時間,它們占據了各大電視臺的黃金時間段,被人們津津樂道。為了拼收視,它們的舞美越來越盛大華麗,男女嘉賓表現越來越驚人,嘉賓評點越來越毒舌,然而電視演繹的越熱鬧,人們卻開始在熱鬧中反思。一旦有了社會反思,一個相親節目的意義就不再只是一檔節目那么簡單,而是變成了一個值得研究和玩味的社會文化現象。
二、個體的多元價值觀——愛情的影子
在電視節目《非誠勿擾》中,最熱的莫過于“我寧在寶馬車里流淚,也不在自行車后微笑”這句話了,說這句話的女主角馬諾,因為她所代表的一種裸的價值觀,在罵聲中火起來了。這種裸的價值觀,就是如今社會相當龐大一個群體奉行的主義——拜金主義,拜金主義雖然是一種不健康的價值觀,然而它正是當今社會“一切以利為先”所締造的惡果之一,當這種惡果突然毫不比遮掩的呈現在電視之上,從一個青春靚麗的女孩言行舉止上折射出來的時候,人們震驚了,甚至難以接受,為此一度,《非誠勿擾》被輿論推向引導錯誤價值觀的風口浪尖。觀眾之所以難以接受,是因為“愛情”這件事的獨特性,愛情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體驗,誰都逃不開它的魔力。
而它最令人迷醉,最打動人心的,就是相愛男女雙方對彼此純然忘我的付出,不摻雜半點世俗情懷的依戀。試看每一段流傳至今的關于愛情的傳說,都絕對離不開這樣的主旨。所以,愛情的神圣不容褻瀆,誰將“愛情”貼上物質標簽,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