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4:51: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心理健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近年來許多調查表明,我國大學生中的大多數屬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約占20%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原國家教委曾對12.6萬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和測試,發現存在明顯心理障礙者達到20.23%;更有資料表明,"在我國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學生有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來已達到30%。可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面臨著嚴重威脅,心理健康問題已經關系到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早日成才。因此,開展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2.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現代大學生的特殊性
由于獨生子女在大學生中占有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過于溺愛,從而養成依賴性過強,自理能力差,強調以自我為中心,面對競爭、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擊缺乏承受力。
2.2人際關系不良導致情緒及人格障礙
在大學中,人際關系比高中要復雜的多,要求大學生學會與各種類型的人交往,逐漸走向社會化。但部分學生不能或很難適應,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際障礙。
2.3未來就業問題產生的心理壓力
隨著教學體制改草、大學擴招及雙向選擇就業等,打破人們以往那種上了大學就如同進了保險箱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質和能力競爭的人才市場,因而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已是個普遍問題,這勢必導致大學生心理壓力劇增。
3.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塑造健康的心理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體育不僅以其艱苦性來磨練大學生的意志,還在使身體健壯和意志堅強的同時,培育出一個愉悅、開朗、健康的心靈。
3.2緩解和消除大學生的精神壓力和心理障礙
大學生身體活動過程的同時也是自身情緒和情感體驗的過程,其中的表情、行為、意志等都可以真實地反映出來,因而很容易發現存在不同心理障礙的學生。而體育鍛煉有助于緩解肌肉緊張和生活緊張,促進大學生的情緒由消極、殘缺、扭曲向積極、健全、正常方向發展,從而可以化解大學生不良的思想情緒,使體育運動成為一種獨立的精神需要,從而促進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諧、全面、健康發展。
3.3提高大學生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體育鍛煉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與社會的聯系。通過參加體育鍛煉,會使個體社會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豐富發展個體生活方式,這有利于消除工作、學習和生活等帶來的諸多煩惱,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
4.關于高校體育教學的幾點建議
4.1開設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
體育課程應設置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標準,心理健康的影響,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及時而恰當地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整。還可以開設心理咨詢門診,從而預防和排除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身心健康。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具體表現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困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而心理障礙則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身心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大學生活感到極度不適應。人的一生中會有多次的生活環境的變遷,每次環境的改變都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逐漸適應的過程。人的適應能力與自身的生活能力有關,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響。一般而言,在當代的在校大學生中,不適應問題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現的尤其明顯。大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環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齡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會發生強烈震蕩。當代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新一代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眼中的特寶兒,在學校是老師眼中的天之驕子,他們在生活上對父母有種很強的依賴感,在心理上又有一種很強的優越感,這也是導致他們環境適應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大學生活不適應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問題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可以說,大學生的其他很多心理問題也是因為一開始適應問題沒解決好而引起的,這應該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夠重視。
2.人際交往障礙。從人的本質上來看,人是一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人要想在社會上獲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這種復雜的關系。尤其是對大學生而言,離開父母、離開家來到一個陌生的集體當中,更始要學習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大學是通向社會的橋梁,當代的大學生一方面希望不斷擴大交往范圍,通過交往獲得信息,達成互相理解,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們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條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適應所面臨的交往情景。他們既要和人交往,但又不善于交往,因此會感到孤獨和寂寞。同時,在與他人相處時,如果與周圍人關系融洽,心情就會舒暢,關系冷淡或緊張,就會心煩意亂。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是多方面的,如果處理不好,心理上就會產生孤獨,情緒上自然低沉壓抑。從品質道德方面講,自私、蠻橫、孤傲、猜忌、心胸狹窄的人在集體環境中不受人歡迎。同時,從小在封閉環境中長大的學生容易發生交往問題,怕和人打招呼,怕與人接觸,在集體場合不敢大聲說話,與異性接觸感到緊張等心態,這些都與缺乏社交經驗有關。馬加爵的案子就是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因為過度的人際交往障礙,引發心理畸形,實施暴力行為。
3.戀愛問題。大學生戀愛人數日益增加,而且越來越早期化。現在大學生中戀愛問題也是心理問題的主要方面。戀愛是大學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他們正處于所謂"戀愛季節",限制他們戀愛是不實際的,只能正確引導。圍繞戀愛產生的心理問題有多種表現:有的因沒有異性朋友而難耐孤獨,煩躁,情緒不定;有的一廂情愿陷入單相思,無法自拔,引緒低落;有的面臨幾個追求者無法選擇;也有的發現兩人不合適想中斷關系的;有因誤會或為誤解、猜疑所困擾,憂心忡忡、郁郁寡歡的;有為失戀痛不欲生,并由此而產生強烈自卑、憂郁、焦慮、悲憤甚至絕望的等等。戀愛最使人激動,也最易于給人帶來痛苦。因戀愛引發的抑郁、精神障礙,甚至自殺、他殺,在大學校園也不在少數。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剖析
當代的青年大學生正處在生理、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生理發育基本成熟、心理發育尚未確定,尤其是情感豐富與情緒不穩定的矛盾狀態十分明顯。
社會轉型、改革開放、經濟轉軌、東西方文化的交匯、碰撞、融合,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得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引起了人們心理的巨大震顫。我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理與心理發展不平衡
由于家長對子女的過高期待、過分保護、關愛,造成孩子生活能力差,對家長的依賴性強,導致孩子認知和情感發育不正常,致使當前大學生心理斷乳期延長。當前,許多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和關心。為了讓孩子專心讀書,大多數家長把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瑣事都承包下來,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對家長依賴性強。過分的溺愛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認為別人的付出是應該的,自己有權利得到父母的愛和照顧,而無需盡義務。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行動時不考慮后果。孩子生理成熟了,認知能力和心理卻未成熟,生理與心理發展不平衡。長期以來,在高考指揮棒的調遣下,學校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重視智力教育,而沒有將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滲透到其中,忽略了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可以說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從高中開始就已經存在,父母整天的叮囑、監督、束縛和管制限制了學生的自由,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這些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響,使其心理失衡,嚴重的會形成心理障礙。心理問題在新生入學時呈現潛伏狀態。由于擺脫了高考的壓力,學生普遍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可以暫時遠離緊張的學習生活。告別了高中階段高密度的課時、繁重的作業和頻繁的考試,學生體會到了難得的輕松感覺。開始了在學校的住宿生活之后,他可以長時間脫離家長的監督和管束,從而獲得了從未享受過的獨立和自由。陌生的大學校園環境也使學生感到新鮮與好奇,對新事物和美好未來的憧憬使其暫時忘卻了心中的煩惱。盡管新的校園生活環境為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行自我調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把握住這個有利的時機。高中時期形成的心理問題,在新生入學階段,其癥狀往往有所減輕甚至消失,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己經徹底擺脫了心理問題的困擾,心理障礙仍以潛伏的狀態繼續伴隨著他們,一旦遇到其心理壓力過大或出現心理波動時,心理問題又會復發。
(二)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不足
學生未接受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識匾乏。根據2004年10月在北京師范大學對100名在校大學生所進行的調查,17%的學生表示自己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非常了解,34%的學生表示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了解,而49%的學生表示對這方面的知識并不了解。由此可見,目前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狀況并不樂觀。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防止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但是,目前很多學校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缺乏相關內容的課程,并沒有使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實質上的作用。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原本脆弱的心理缺少了有效的防護機制,這不利于預防心理疾患。有的學生誤認為健康的概念只是局限于生理上沒有嚴重的疾病,在出現心理波動和心理失衡時,意識不到這些狀況會發展為心理障礙,這增加了預防心理疾病的難度。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學生面對情緒失控的狀況,常感到非常恐慌,找不到擺脫困境的辦法,不會向心理咨詢機構求助。心理健康知識匾乏導致學生心理調適能力不足,從而增大了心理問題發生的可能性。由于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識,學生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不足。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狀況,忽視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埋下了誘發心理問題的隱患。"目前,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認識上的偏差。首先,是對健康定義的片面理解,學生往往沒有認識到心理健康也同樣是評價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學生只注重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心理健康。其次,是對心理健康標準的片面理解,學生通常容易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沒’病’,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有問題的,而對大多數人來講,不必考慮這個問題。此外,是對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有的學生自認為沒有什么心理煩惱和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學不學心理健康知識,重視不重視心理健康與自己無關,自我感覺良好。"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學生在遇到情緒不良、心態失衡或是壓力過大等情況時,認為一時的心情不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快就會過去了,不至于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正面臨著心理疾患的威脅。缺乏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使很多學生錯過了避免形成心理問題的最佳時機。他們往往是在心理問題日益嚴重,以至于直接影響到其正常的生活時,才不得不采取應急措施或是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三、解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應的解決對策也不應是單一的。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如何及早疏導、干預,防患于未然,朔造大學生健康的人格,這是擺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課題。解決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我認為應主要從學校和學生自身兩方面來考慮。
(一)學校方面對策略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僅如此,學校還應引導學生正視挫折,對困難和失敗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隨時做好應對挫折的準備。
其次,要讓學生認識到挫折的兩重性。心理衛生學認為,真正能引起適應困難的,主要不是那些挫折、應激和沖突本身,而是當事人對于它們的看法以及用來應對的方法。挫折對個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只看到其消極影響是片面的,挫折的作用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是一種內驅力,能推動個體為實現目標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費更多的精力,還可以增強個體的容忍力,提高認識水平。
(二)學生自身方面對策
首先,要對自己寬容,不過分追求完美,正確認識自身的缺點。要敢于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如果學生能夠坦然地接受自身存在心理問題的現實,承認自己有缺陷并且敢于面對這一缺陷,那么心理問題對于他們來說也就不再可怕了。
其次,要正確地認識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總是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害怕讓別人失望,這是一種壓抑自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是造成某些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事實上,一個人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愿望,自我價值的實現并不是完全取決于他人的意見和評價。
最后,還要合理地釋放壓抑的情緒。大學生面臨著學習的壓力以及就業的抉擇,背負著較重的心理負擔,適當地宣泄不僅能有效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還可以使學生的心理障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參考文獻
[1]史仲芳,心理與健康,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M].1987.
[2]王樹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學,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M].1986.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見》明確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依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分析和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加強心理品質修養和鍛煉,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那么,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差距,使其順利成才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采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于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后,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3、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于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系,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4、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
第四,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于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從心理咨詢具有治療功能的角度來說,心理咨詢屬于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輕度心理障礙的人。通過咨詢者與求詢者的交談、指導,針對求詢音的各種心理適應和提出的問題,幫助求詢者正確地認識到自身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導求詢者更為有效地而對現實,為求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機會;增加求詢者的心理自由度,幫助求詢者改變過去的心理異常,最終恢復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詢兼有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功能,通過心理咨詢,為咨詢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和條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質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實現降低和減少心理障礙,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2006年我國就業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1、勞動力供大于求壓力進一步加大。
2、困難地區、困難行業和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
3、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加大,就業服務急待加強。
4、高校畢業生依然面臨結構性就業難題。
5、初高中畢業生繼續處于政策邊緣化狀態,退役軍人就業問題比較突出。
6、產能過剩、經濟波動和貿易摩擦所引發的就業風險增加。
二、擇業中的心理問題
(一)擇業的心理矛盾
1、有遠大的理想,但不能正視現實
2、想做一番事業,但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
3、有較強的自我觀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
4、渴望競爭,但缺乏競爭的勇氣
5、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難以決斷
(二)擇業的心理誤區
1、“學而優則仕”的自負心態
2、自認“白玉有瑕”,盲目自卑
3、求職過程中過于保守
4、“舉棋不定”,猶豫再三
5、信心不足
(三)擇業的幾種常見心理現象
1、焦慮
2、自卑
3、怯懦
4、孤傲
5、冷漠
6、問題行為
7、軀體化癥狀
三、擇業中的怎樣面對就業新形勢
(一)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1、拓寬思路,樹正確的就業觀
2、樹立“先就業,在擇業”的擇業觀念
3、樹立自主創業的就業觀
(二)擇業時應遵循的原則
1、服從社會需要的原則
2、積極參與與競爭的原則
3、爭取及時就業的原則
4、多渠道就業的原則
前言(就業指導課程開設的意義)
人的一生是漫長的,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目前,大家面臨的關鍵一步就是——就業。有人曾經對就業作過這樣的比喻:就業如同婚姻,一樁美滿的婚姻可以造就一個幸福的家庭,一份理想的職業可鑄造一個輝煌的人生。對面臨畢業的大學生而言,選擇職業可以說是人生道路的緊要處,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擇業決定一個人未來事業和人生的目的、追求。但很多大學生對如何擇業,擇業中可能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等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
針對目前大學生的現狀,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同時也是國家教育部開設課程的相關要求,我校就業指導中心特別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我們這門課程主要分為擇業心理、簡歷制作、職業道德、面試技巧、就業政策、就業途徑六個模塊,下面主要針對大家擇業心理這一模塊做一個比較詳細的闡述,讓大家在就業前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一、2006年我國就業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
2006年,我國勞動力供給增量達到峰值,供給總量快速增長。但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較低,勞動力需求難以大幅增長,勞動力總量仍然嚴重供過于求。就業的結構性矛盾隨著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推進而日益突出,增加了就業工作難度。
1、勞動力供大于求壓力進一步加大。
2006年16歲以上人口增長達到高峰,勞動力資源增量有1700多萬人。預計全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總量約2500萬人,其中城鎮新成長勞動力約900萬人,下崗人員460萬人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840萬人,按政策需在城鎮安排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和退役軍人約300萬人。從需求情況看,如果經濟增長和就業彈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可增加就業崗位800萬個左右,加上自然減員提供的就業崗位,預計今年城鎮可新增就業人員約1100萬人。勞動力供大于求將達到1400萬人,比2005年增加100萬人。因此,如何應對今年的就業壓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2、困難地區、困難行業和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
目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還有60多萬人,集體企業下崗職工約400萬人,今后3年國企實施政策性破產還需安置360萬人,輔業改制約有300萬職工需要分流安置。在已實現再就業人員中,約有三分之一就業穩定性較差。資源枯竭型困難城市和困難行業中,由于傳統產業衰退,失業人員積累多,失業周期拉長,再就業矛盾更為突出。面臨就業困境的還有近年迅速增加的失地失業農民,亟需納入就業政策扶持范圍。
3、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加大,就業服務急待加強。
2006年全國勞動力供給增量中,約有60%是農村新增勞動力,其中絕大部分需要到城鎮尋找就業機會,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任務十分艱巨。同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環境和服務亟待改善,特別是在農村勞動力較多的中西部地區,服務設施和設備短缺陳舊、教師和管理人員不足且素質較低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擴大和穩定
4、高校畢業生依然面臨結構性就業難題。
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從地區分布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勞動力需求相對旺盛,而西部地區需求不足。從學歷層次看,就業困難者主要集中在大專和高職畢業生,重點院校、熱線專業供不應求。多數新增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層次趨于下降,薪酬、福利減少。非正規就業崗位比重增加,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高端服務業崗位不足。部分東部城市開始討論人口控制政策,有可能造成東部就業空間的緊縮。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仍需進一步深化。
5、初高中畢業生繼續處于政策邊緣化狀態,退役軍人就業問題比較突出。
2006年,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初、高中階段畢業生繼續增加,總量達到480多萬人。加上城鎮還有200萬左右的往屆初高中畢業生處于失業(受登記制度限制,多數未登記)或半失業狀態,就業矛盾不可忽視。他們普遍缺少職業技能,又難以得到直接的政策扶持,與下崗人員相比,在就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需要引起更多關注。近年每年約有30多萬退役軍人需要在城鎮安置就業,今年軍隊縮減員額,數量將有所增加。雖然安置人員總量并不很多,但是受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和體制政策不完善影響,其就業安置工作面臨較大困難。
6、產能過剩、經濟波動和貿易摩擦所引發的就業風險增加。
2006年,由投資過快增長、結構不合理引發的產能過剩以及能源、紡織、房地產、汽車等行業供求關系的變動,都將直接或間接對就業增長產生影響。特別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要求整頓甚至關閉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大量人員的分流安置問題不容忽視。國際貿易關系對就業的影響將更加顯著。2006年,是全球紡織品貿易配額取消后的第二年,我國紡織業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來自美歐等國以及一部分發展中國家變相設限、貿易摩擦加劇的風險,對國內就業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二、擇業中的心理問題
面對擇業,大學生的心理是復雜多變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許多畢業生都躍躍欲試或惴惴不安。在擇業過程中畢業很難免會出現種種心理矛盾、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
(一)擇業的心理矛盾
1、有遠大的理想,但不能正視現實。
大多數畢業生在畢業時躊躇滿志,懷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希望到社會施展才華,成就一番事業。但是他們懷有遠大的理想和宏偉抱負的后面隱藏著閱歷較淺,實踐經驗不足,對社會和生活認識膚淺及自命清高等弱點。這種矛盾使他們感到理想與現實有著巨大的差距,過高的期望值和客觀的社會現實的反差,使他們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在擇業前表現出興奮和惶恐,熱情和回信交織的矛盾心理。
2、想做一番事業,但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
在擇業中,很多畢業生都愿意從專業出發選擇職業,準備干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愿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同時他們又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想走捷徑,想涉足層次高、工作條件好的單位,想一舉成名,一蹴而就。不愿到艱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西部去,到邊遠地區去,不愿深入基層。
3、有較強的自我觀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
即將畢業的學生,自我意識日趨完善,他們對自我的存在及意義有了明確的認識。在擇業中,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迫切地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但是,由于他們社會經驗不足,自我意識還不完善,還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有時評價過高,洋洋得意,目無一切;有時評價過低,自卑自賤,自怨自艾。
4、渴望競爭,但缺乏競爭的勇氣。
就業制度的深化改革,為畢業生提供了公平公開的競爭環境,他們已經認識到一個人如果沒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就不可能成就事業。但是,真正面對社會為其提供的競爭機會時,許多大學生又顧慮重重,缺乏勇氣,有的怕競爭失敗丟了面子,有的怕競爭傷了和氣,有的認為不正之風干擾太大,競爭肯定會失敗等。
5、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難以決斷。
擇業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種選擇的境遇。各種選擇各有千秋,倘若猶豫不決,往往會坐失良機。Eg:做教師待遇穩定,但收入不高;經商收入豐富,但風險大;留在原籍,人際關系熟悉,但缺乏新鮮感和挑戰性;去外地人生地不熟等等這些都是畢業生在擇業中經常遇到的難以決斷的問題。
以上種種矛盾心態,給畢業生順利就業帶來消極的影響,個別畢業生甚至發展到形成了心理障礙影響身心健康,嚴重影響就業。
(二)擇業的心理誤區
1、“學而優則仕”的自負心態。
有些大學生特別是以優等生在擇業時眼光只盯著大城市、好單位,追求安逸的生活,[怕吃苦,眼高手低,一旦遇到挫折,找不到工作就萬念俱灰。
2、自認“白玉有瑕”,盲目自卑。
有些畢業生過分看重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害怕用人單位看不上,還有一些人因犯錯誤而抬不起頭來,也有部分人因為自己專業課程不好而信心不足,結果錯過時機以致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3、求職過程中過于保守。
一些畢業生缺乏社會競爭意識,害怕風吹秀木,不愿當出頭鳥。到了人才市場本可一試鋒芒卻總是退避三舍,不敢子薦,過分謙虛,擔心別人嘲笑自己“自賣自夸”,以致錯失良機。
4、“舉棋不定”,猶豫再三。
有些畢業生擇業時缺乏主見,常為家長、同學所左右,身不由己,以致彩球四飛,中了哪家算哪家,可一旦簽了協議后又后悔不迭。
5、信心不足。
在人才市場同樣遵循貨真價實這一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用人單位把要求薪水底的人視為“無用之材”,而對那些薪水要求比以前還搞一些或平等的人另眼相看。假如你對薪水要求明顯低于市場價格,那么你不僅沒有表達你的自信心,還可能給用人單位無真才實學的印象。另外畢業生過于看重在求職過程中自己的學歷水平,導致自己信心不足。
畢業生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須沖破以上的誤區,樹立正確的求職觀念。首先要正確認識自我,了解分析市場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其次要用于推銷自己,敢于競爭,“該出手時就出手”。要學做“當代愚公”,堅忍不拔,百折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如此這樣,求職不再只是夢。
(三)擇業的幾種常見心理現象
在求職過程中,大學生的心理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扭結和沉積在一起,往往會產生一些心理干擾。困擾畢業生擇業的心理現象主要有:
1、焦慮
畢業生擇業中焦慮心理的一種特殊表現就是急躁。在職業為最終確定以前,畢業生普遍有急躁心理。他們恨時間過得太慢,怨用人單位優柔寡斷,他們希望談判桌前就一錘定音,希望無需周折就如愿以償。急躁心理還反映在選擇單位上,在對用人單位信息掌握較少或不完全了解用人單位的性質時,就匆匆簽約。一旦發現未能如愿,后悔莫及。尤其在規定的期限內尚未落實單位的一些學生,心里更為焦躁。大學生在擇業中的這種焦躁心理,常使他們憂心忡忡、煩躁不安、心理緊張、無所適從。
2、自卑
一些畢業生往往過低估價了自己,總是自慚形穢,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職過程中他們缺乏勇氣,不敢競爭。在屢遭挫折之后,一些畢業生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變得膽小,畏縮,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這種心理不僅是一些學生悲觀失望,憂郁孤僻,不思進取,而且還有礙于自身聰明才智的正常發揮。過度自卑,還會產生精神不振,心靈扭曲,以及沮喪、失望、孤寂、脆弱等心理現象。
3、怯懦
有些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過于怯懦,有一種“丑媳婦怕見公婆”的心理。有的在談判桌前不是面紅耳赤,就是語無倫次、張口結舌、支支吾吾、答非所問,辛辛苦苦準備的臺詞、腹稿在一急之下忘得一干二凈;有的謹小慎微,害怕說錯一句話、一個問題回答不好會影響自己在用人單位代表心中的形象,以致不敢放開說話,該表達的意思未能充分表達。這種怯懦心里多見于內向或抑郁氣質類型的學生。
4、孤傲
一部分學生對自己估價過高,自認為高人一等,非常傲氣;或認為自己學了很多指示,各方面條件也不錯,不會沒有好的歸宿,哪個單位錄用自己是其榮幸;或認為現時太落后,英雄無用武之地,瞧不起那種職業,橫挑鼻子豎挑眼,沒有自己滿意的。
孤傲心里是缺乏可觀的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評的表現。一旦有了這種心理,很容易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幻想一旦代替顯示,會使自己的擇業目標和現實產生很大的反差。
5、冷漠
當一些畢業生在擇業中受到挫折而感到無能為力、失去信心時,表現出不思進取、情緒低落、意志麻木等不健康的精神狀態。他們自認為看破了紅塵,決計聽天由命,任憑自然發落。冷模式遇到挫折后一種心理反應,是逃避現實、缺乏斗志的表現。這種心理與就業的競爭機制是不相適應的。
6、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既違背社會行為規范的不良行為。畢業前,一些大學生因某些主體需要不能滿足獲獎度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時缺乏應有的品德和個性修養,在他們身上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常見的有逃課、損壞東西、對抗、抱負、遷怒于人、拒絕交往、進行不良交往、過度消費、嗜煙、嗜酒等等。問題行為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學生順利擇業,還可能導致嚴重危機與違法。
7、軀體化癥狀
軀體化癥狀是指由于心理壓力和生活方式而導致的異常的生理反應。畢業生由于心理應急水平偏高、心理沖突強度大,挫折體驗多,加之一部分畢業生性格上本來并不十分健全,因此容易導致某些軀體化癥狀,如頭痛、頭昏、血壓不正常、消化紊亂、背痛、肌肉酸痛、口感、心慌、尿頻、飲食障礙等。這些癥狀若不及時排除,就可能危及學生的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
三、擇業中的怎樣面對就業新形勢
針對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及影響就業的因素多元化的特點,一方面我們要冷靜地面對激烈競爭就業形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完善自我,以適應快速發展的人才市場的需要。
(一)立正確的擇業觀
1、拓寬思路,樹正確的就業觀
2、樹立“先就業,在擇業”的擇業觀念
3、樹立自主創業的就業觀
(二)擇業時應遵循的原則
1、服從社會需要的原則
二、泰山文化與駐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一)泰山可視可感的物質文化滲透著人的生存理念
泰山物質文化主要是指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兩者相互映襯、相互充實,宮室、植被、摩崖石刻、題字、廟宇、道路、溪水、山谷、建筑、懸石、碑坊、亭臺、松柏等等,山水交映、盤道崎嶇,歷來有“步步不離地,步步是登天。一寸不著力,一寸天相懸。親到絕頂者,步步乃慎焉。”的說法,通往山頂的路上,“登高必自”、“從善如登”、“努力登高”類題刻醒人耳目,給登山者以積極的心理暗示。這些和諧的自然美景,既有靜謐安然之處,又有古樹參天、風清云靜之所,移步異景、蒼松翠柏、溪水潺援、高崖深谷、怪石嶙峋。登臨之處,無不蕩滌心靈、振奮精神,不亞于在這空靈幽深的美景中進行一次人生冥想,靈魂得到洗禮,心胸豁然曠達;“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遙望攀登之路,真真切切、曲曲折折、喧囂紛爭,連綿起伏的群山、滾滾流動的白云,都變成了旅途中多彩的風景,這種登山實踐,人們始終處于欣慰和奮發向上的情緒之中,拋卻了煩惱,振奮了精神,催人奮進,置身積極心理狀態中。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自古以來,各階層的泰山朝圣者,把攀登泰山比作啟迪人生的精神之旅,歷代名人宗師對泰山仰慕而至,泰山成為了一種精神具象,一種精神存在,一種心理象征。
(二)泰山精神蘊含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和教育價值
通過泰山文化凝練形成的優秀品德稱作“泰山精神”,泰山的厚重、博大,世代敬仰,不斷給人以啟迪、激勵和力量,而人的意志、追求、性格、理想,又恰與之契合,為駐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新的發展。
1.勇于攀登、登高必自、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從古至今,人們不光流連于泰山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而且熱衷于一級級臺階不畏艱險的攀登過程,在過程中體驗與時俱進、勇于攀登、積極向上的心理境界,表達不畏艱險的情懷,昭示著一個人要實現人生理想,達到人生目的,就必須在確立遠大志向的同時,正確對待不幸和挫折,充分的投入到生活中去,發奮努力、克服困難、不斷超越、持之以恒。這些泰山攀登精神的意義,可以通過積極心理學的關注視角,引導駐泰高校的大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強烈進取心的心理訴求,最大限度的激發自身潛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敢于面對挫折和挑戰,勇往直前,塑造積極人格,促進全面發展。
2.寬容博大、包羅萬象、居高不傲的包容精神。泰山“五岳獨尊”,有著“呼吸宇宙、吐納風云、海納百川”的博懷,在泰山之上,無論儒、道、釋,還是古往今來各種文化,總能互相包容,兼收并蓄。分散于各個寺廟宮觀的泰山石刻上,能清晰地看出儒、道、釋三教合流的現象,雖然從內容上難以梳理出明顯的教派合流的發展線索,但毋庸置疑的打上了儒、道、釋多元崇拜印記。諸多景點也涵蓋了經濟、民俗和其他宗教派別等信息,印證了泰山文化的博大、包容,“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正是泰山文化胸懷博大、包容萬象、謙虛謹慎的包容精神的真正寫照,包容精神的培養,有益于幫助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上懂得寬容待人、忍讓克制,在人際交往上易于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情感,容忍別人的過失,合情合理的向周圍的人們表達自己的心理訴求,接納別人,悅納自我。
3.敢于擔當、扶正壓邪、勇于承擔的擔當精神。我國自古就有靈石辟邪和崇拜的民俗,泰山石也不例外,海內外常把泰山石、泰山石敢當碑碣賦予“保平安”、“鎮宅”、“辟邪”的靈石。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泰山石敢當在人們心目中成了正義的化身,賦予了新的信仰理念,延展了靈石崇拜功能,包含了“扶正壓邪”、“懸壺濟世”、“敢于擔當”的擔當精神。馬克思曾告誡我們,“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人是社會的人,其社會本質決定了一個心智成熟的人要敢于承擔相應的人生責任,這種敢于擔當、勇于承擔的責任感注重強調個體的自主、自覺,強調認知、情感、行為內心體驗責任意識的自覺承受。培養勇于擔當、敢于擔當的擔當精神,有助于健全學生人格,引導學生自主、自覺、知行合一,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承擔自身言行產生的一切后果。
4.物我兩忘、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精神。泰山作為登臨圣地,不同于一般自然風光,如果僅僅局限于自然特征,泰山也就談不上“五岳獨尊”的顯赫地位,“離開了人的現實的生命活動,任何自然地理環境都是沒有現實意義的。”泰山的自然物景和藝術風格渾然一體,從眾多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的泰山文化遺存中,可以發現置身泰山中人與自然那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融洽關系。尤其在泰山的多元文化要素中充分體現著和諧的思想,既保持了自然本身的和諧,又解決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和諧,以及景觀與游客生理、心理上的和諧。推及心理健康教育,這種和諧理念,涵蓋人與國家、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強調個體的修身養性,強調尊崇生命的本源。和諧理念的推行,有助于大學生的和諧成長。
5.凝重沉穩、維護自尊、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泰山山脈形體渾厚、沉穩,給人以安穩感的視覺感受。司馬遷認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于鴻毛”。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用了“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更是賦予“重如泰山”以嶄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歷經風雨洗禮,泰山便有了平安之山、穩定之山的文化內涵,蘊含了泰山的人格價值,并把追求“國泰民安”、“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同人類最高精神境界、價值理念和人生理想融為一體。當代大學生正處于多種形態的人生價值觀,少數學生沒有遠大抱負,沒有生活目標,缺乏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穩如泰山”的人生理念滲透,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克服各種急功近利、不切實際、盲目攀比、好高騖遠的浮躁情緒,營造腳踏實地、穩健務實的學習風氣;“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引導大學生認識到人的存在價值,利于培養志向高遠、穩健務實的合格人才。
從這一層面上講,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視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生命教育也正好是其教育的補充、拓展與深化。為了促進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內容與方式上的轉變,促使大學生回歸自我精神的把控,真正感到生活的價值和快樂,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生命教育為導向,突破原有的學科架構,重新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以重新回到關注學生的價值和潛能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上來。實踐證明,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確保大學生在生理、心理、社會性以及靈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地發展,根本破解大學生心理異常與疾病以及造成嚴重后果等突出問題,真正使大學生珍愛生命的美麗,健康成長,順利成才。再從相關理論分析來看,預防與矯治大學生心理異常雖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之一,但在面臨大學生“三觀”方面偏差而產生各種錯誤認識之時,心理健康教育則往往顯示出有些無奈與無力。對此,學者進行了多層面的探索。其中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羅杰斯提出“當事人中心療法”。這一理論最突出的是,要相信當事人的自我成長的力量。這即是講,對其當事人存在思想方面的偏誤時,要運用人本的理念與技巧,對其首先能夠理解與接納,然后促使當事人去自我反省,進而促使他能夠逐步趨于積極的方面而不斷進步。顯然,這種精神力量的原源是哲學,也就是最高認識層面上對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考量。超個人心理學一樣關注人的生命與精神世界。這一理論在診治心理問題時,在很多方面與生命教育是相同或相似的,特別是其提出的要極好地診療人的心理問題,必須直面人的思想認識,也只有在精神層面解決了人的思想問題,“人”才能夠產生本質性轉變,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啻他山之石。從這些理論分析可見,重新審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教育的目標,重要的是需要以生命教育為導向,并將其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之中。
二、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需以生命教育為基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想不斷地豐富與完善,就不僅要適時地拓展本學科的知識與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及時地吸納與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從教育的內涵與外延上看,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深、更寬。眾所周知,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所關注的主題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如大學生的貧困與就業的壓力、學習與交往的困頓、前途與情感的迷茫、現實與責任的逃避以及對生活的悲觀、對生命的漠視等,但二者所關注的側重點是極不相同的。對于這些問題,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認為是心理問題,并會相應運用心理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不可否認,這些措施的確使大學生有了進行心理疏導的路徑和破解心理癥結的方案。然而生命教育不僅僅局限于這些方面,它關注的是更深層次的有關生命問題,如壓力所引起的生命價值問題、困頓所引起的生命意義問題、逃避所引起的生命責任問題、冷漠所引起的生命權力問題等等。由此可見,生命教育更凸顯了教育的本質與本原。為此,要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就需以生命教育為基礎,吸納、拓展與充實其相關的內容。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確定,主要針對的是如何破解大學生遇到的現實問題。就其具體內容來看,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對的是,大學生面臨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問題以及擇業、擇偶和學業問題等。這些現實的問題,確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在特別重視當前直接迫切的現實問題的情境下,恰恰忽視或輕視了大學生生命意義的主題教育內容。
從二者教育的本質與相關性來看,只有以生命為主線和目標,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欣賞生命的美好,懂得生命的可貴,明晰生活與生存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才能進一步地深化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實效。高校教育的實踐也說明,當學生從內心感悟到生命教育與自我人生共振時,就會使他們油然產生對生命強烈的敬畏與尊重,進一步在內心深處對于自我“三生”,即生存、生長與生命產生良好的向前向上的反思與反省,會以樂觀的態度對待與解決自我所遇到的各種心理的或現實的問題。由此而言,生命教育內容是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層、更根本的教育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是當前深化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基本方面。然而,提出與主張在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上要注重大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他們的生存、生活與生長,并不是把生命教育內容機械地搬過來,硬塞進去,而是為了改變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偏頗,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過分注重心理理論與技能的片面性,使學科理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搭起一座相通的橋梁,進而使科學理論既能夠促進學生基本智能的提升,又能夠培養大學生正確地了解與理解生命及其意義,并積極地追求與創造生命的價值。此外,生命教育還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沒有開展的內容,比如休閑與養生教育、生命的尊嚴與權利教育、生命倫理與死亡教育、女性的家庭教育等等。這些方面的內容從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來看,似乎離題很遠很偏,但仔細分析一下,它其實是很近很正的。在一個凸顯人文教育的當今時代,面對這些問題,應該說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而不是要以生命教育壓縮或替代心理健康教育。這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借鑒和融入生命教育的內容,使其教育重新面對大學生的現實,并從他們的現實世界中凝練教育材料,致力于培養他們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快樂的生命意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充實與完善。
三、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需以生命教育為參照
有關家庭教育這個概念,我國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予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例如,有學者認為,家庭教育就是學生的父母親(包括學生的年長者)在家庭中對他們孩子所實施的教育;還有學者認為,家庭教育應包括兩方面的教育:一個是學生父母親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另一個就是學生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教育,其中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應是最為主要的教育。此外,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家庭教育就是學生的父母親對學生所進行的一種培養教育,也就是在學生家庭中,其家長根據一定的社會發展需要及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自覺地有意識地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及自己的生活實踐,來對他們子女的學習生活施加一定的影響,以期讓他們的孩子能朝著他們所希望的預期目標發展。總而言之,家庭教育就是學生家庭成員之間所進行的相互之間的教育;在這個家庭中,不管是長者對幼者,還是幼者對長者,所有的有意識有目的施加的影響,都應屬于家庭教育。本文中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學生家庭中,其父母親及其家庭成年人對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施加影響及教育的過程。
(二)家庭教育的特點
1.家庭教育具有啟蒙性和早期性
在小孩出生之后,其原生環境就是他第一次接觸的環境,其父母親是孩子最早接觸的人,因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認為,人生整個受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就是家庭教育。對于一個人一輩子的發展狀況,家庭教育起著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眾所周知,人的教育是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家庭教育就是這項系統工程的基礎。因此,學生在學校里所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或多或少都可在學生家庭里反映出來,而學校在實施教育過程中所發現的很多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其根源均可從學生家庭教育中進行追溯。
2.家庭教育具有連續性和全面性
小孩出生以后,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與自己父母親在一起的家庭里,并不斷地受到來自家庭各方面的影響和教育。這種家庭教育總是在自覺與不自覺、有意與無意中進行著,無論是通過哪種形式、在哪個時間實施教育,都是家長通過自身的一舉一動來對他們的子女進行隨時隨地的影響和教育。這種教育既影響到孩子平時的生活習慣及談吐品行,而且還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品行道德,具有極大的潛移默化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明顯的全面性和連續性的特點,這種來自學生家庭的、能夠影響到學生一生的終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體現出學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學生家庭的價值觀。
3.家庭教育具有明顯的滲透性和感染性
實踐表明,能對小孩心理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主要有:家長的學歷知識、家長的教養方式、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的情緒氛圍。小孩與其父母親之間的天生親緣和血緣關系,使得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小孩產生強烈的感染作用,對于自己父母親的一舉一動,小孩往往能夠做到心領神會。而一個家庭氛圍越和諧、親情越濃厚,越能促進小孩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家長及其家庭其他成員所持的態度,極易引起小孩的共鳴,因而家庭教育具有較為明顯的滲透性和感染性。
二、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分析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學生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且學生家庭教育的具體方式,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因此,家長的教育方式,將極大地影響著孩子的發育和健康成長。
(一)強迫式家庭教育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所帶來的影響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部分高等院校和學生家長,把學生成才與否界定在學業優差和能否順利找到一份好工作上,而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他們素質能力的培養,卻考慮不夠。這樣,就使得許多家庭在對他們子女進行家庭教育時,采取強迫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采取命令、懲罰的方式來強迫孩子學習,更有甚者,采取打罵的方式來逼迫孩子進行學習;在孩子學習期間,為了能快速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而制定出一些硬性學習指標;一旦孩子未能完成這些硬性學習指標,就采取罰、打等極端方式來對待。顯然,長期在這種強迫性家庭教育方式下生活的孩子,極易產生自卑等性格特征。這些孩子一旦形成這種性格特征,就對學習充滿著恐懼、厭煩,對生活充滿著痛苦。因此,在這種強迫式家庭教育下,學生極易形成極為強烈的自卑情緒,甚至會得諸如強迫癥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由此可見,強迫式這種家庭教育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由于這種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一味地對孩子進行嚴格要求,極大地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長期在這種強迫式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先不論他們能不能成才,以他們這種不健全的心理狀態進入大學學習,一碰到困難、挫折,且這些困難、挫折無法得到及時解決時,就會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二)放羊式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
與上述的這種家庭教育方式正好相反,放羊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則是以聽之任之的教育態度來對待孩子,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狀況不聞不問,只要讓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就可以了,其他的就與家長沒有任何關系了。這種家庭教育方式,更多地是出現在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身上,因為這些孩子的家長一直在外打工,對于孩子的學習,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因而就出現了對孩子學習不聞不問的狀況;只要能及時給孩子繳納學費、給孩子按月寄生活費就很不錯了,其他的諸如孩子的生活困難、心理健康問題等一概不予以理睬,全部推到學校方面。在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下,學生極易產生放縱自由的性格特征,一旦進入大學,在與人交往中就容易出現散漫、缺少團體合作的意識,而且更多的時候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處理事情。長期形成的性格缺陷日漸暴露出來,在一定條件下就引發出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三)民主式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
總的來看,民主式家庭教育這種方式,是在總結和吸收以上兩種家庭教育優點、有效克服其缺點的基礎上產生的。在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中,作為學生家長,他們能夠在尊重子女的基礎上,與孩子積極地交流,并且幫助解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對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某些閃光點,能夠及時發現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對于孩子在學習中做得不好的地方,能及時予以指出,并與孩子合作一起進行解決。此外,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對于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是極為重視的,家長非常注重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這種家庭教育方式,能夠真正體現出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當孩子遇到問題,特別是有關心理方面的問題,就能及時予以溝通和幫助解決,這不僅能讓孩子形成獨立、堅強的性格特征,而且還有利于孩子具備健康、自信的人格魅力,因而在他們進入大學以后,就能較好地處理各種人際關系,促使他們朝著健康、陽光的方向發展。當然,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并非單獨出現的,也不是無條件就可以進行實施的,通常這種家庭教育方式的成功實現,要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學生家庭要具備一定的經濟收入;第二,學生的家長都應具備比較高的文化水平;第三,學生的家庭應具備團結協作的家庭氛圍。在實際當中,有些學生家庭并不全部具備這些條件,但這些家庭仍然可以培養出較為優秀的人才,屬于這種群體的并不多,而且從總的來看,缺少其中某些條件的學生,在他們進入大學之后,也比較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一、引言
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趨于全方位,心理健康與人格健全問題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人類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將越來越取決于人類自身的人格健康狀況,且人格健康發展是促進全社會健康發展的一種力量。2l世紀是屬于能承受社會變革和經濟改革所帶來沖擊的人格健全者。
人格與心理健康關系十分密切,利用人格心理測驗來判斷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方法,已在實踐中廣泛應用。人格(personality)是人心理行為的基礎,是一個人獨特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模式,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身心組織。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去如何面對外界的刺激作反應以及反應的方向、速度、程度、效果,即人格對人的身心健康、活動效率、潛能開發以及社會適應等都產生影響。“人格即命運”,人格是決定人的一生成功與否,快樂與否的關鍵因素。健康的人格,使人在困苦中品出快樂,在失利時取得成功,在平凡里創造輝煌。因此,重視大學生的人格模式的研究,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他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大學生個體順利成才的重要保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某綜合類院校、師范類院校大一、大二學生600名,文理、藝術類均有。收回有效問卷的人數為519人(前后兩個問卷均有效者)。平均年齡20.3歲,男生248人,女生271人。
(二)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測查表(PsychologicalHealthInventory,PHI),是在總結MMPI中國版十幾年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編制而成的,經檢驗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PHI具有以下七個臨床量表:軀體化(SOM,Somati—zation)、抑郁(DEP,Depression)、焦慮fANX,Anxi—ety)、病態人格fPSD,PsychopathicDeviate1、疑心(HYP,Hypochondria)、脫離現實(UNR,Unrealis—tic)、.興奮狀態(HMA,Hypomania)。PHI還具有三個效度量表:Q(無法回答的題目數)、L(說謊分數)、F(詐病或裝壞分數,Feign)。
成人內外控制量表(ANSIE),是一種評定心理控制源的量表,心理控制源來自Rotter的社會學習理論,在該理論中認為,心理控制源是有關個人性格或行動與事件結局間關系的泛化性期待,是指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有些人會積極、愉快、主動地應付困難處境而同時另一些人則表現消極態度的一種遐想的內心狀態。心理控制源的個體差異預示著不同的行為表現,外在控制定義為結局不由個人努力所決定的一種普遍信念,內在控制則認為事情結局與個人努力相一致。大量研究證實,外在控制與焦慮、抑郁情緒有關,外在控制性強的人更難應付緊張的生活環境。而一個內在控制性強的人,能較積極地追求有價值的目標,較多地投身社會活動、有靈活性、更有主見、幸福感更強。
(三)研究方法與數據處理
紙筆測驗方法。用SPSS11.0對數據進行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心理健康測查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首先,有2%的學生沒有反映自己的真實情況。在其他各因子上有問題的學生比率并不高。其次,大學生在詐病、軀體化、病態人格、興奮狀態的均值顯著高于全國常模均值,而在抑郁、疑心因子上的均值低于全國常模均值。按照PHI量表的具體解釋,在詐病分數上顯著高于常模可能是大學生一次做的問卷題目較多有不認真、理解錯誤的情況,或者是表現為互相無關的癥狀,或在偽裝疾病(這有待進一步研究)。其次,軀體化分數高于常模,說明大學生有許多敘述不清的身體上的不適,易表現為不愉快、自我中心、需求同情、訴苦等。再次,在病態人格和興奮狀態上明顯高于全國常模,說明大學生在個性上主要表現為:外露、善交際、愛享受、精力過度充沛、樂觀、無拘無束、好出風頭、判斷力差、不成熟、愛尋釁、虛偽、做作、輕浮、夸張、易怒、性急、絕對樂觀及不現實的打算、過高地估計自己。
從表2中顯示:綜合大學與師范院校的學生在說謊、詐病因子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在過份夸大自己的優點,企圖給人一個好印象,受試者可能在說謊的人數比例上高于師范院校的學生。在詐病因子上分數顯著高,可能綜合大學的學生在做題目時認真程度不夠、理解錯誤,或表現出互相無關的癥狀,或在偽裝疾病。其他幾方面均沒有差異。
結果顯示:男大學生在詐病、焦慮、病態人格、脫離現實、興奮狀態上與女生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如女大學生,主要表現在:男大學生在做題目時認真程度不夠、理解錯誤,或表現出互相無關的癥狀,或在偽裝疾病;在焦慮因子上男大學生表現出緊張、焦慮、反復思考、強迫思想、恐怖、刻板,缺乏信心等高于女大學生,他們經常自責、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在病態人格因子上表現為:外露、善交際、愛享受、好出風頭、表現判斷力差、不可信任、不成熟、好攻擊,愛尋釁等。在脫離現實因子上表現為個性退縮、企圖逃避現實,膽小、古怪、緊張、心情混亂。在興奮狀態因子上表現為善交際、外露、沖動、精力過度充沛、樂觀、無拘無束、輕浮的、夸張、易怒、絕對樂觀及不現實的打算、過高地估計自己。
在大學中為什么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如女大學生?具體原因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二)成人內外控制(ANSIE)測驗結果
(1)517名大學生被試在ANSIE量表的平均分是14.16±4.91,中數為15,眾數是13,分數基本呈正態分布。男生的平均值是14.79,女生的平均值是13.52,二者存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男大學生的外控人數高于女大學生,這個測驗結果和上面的測驗結果基本一致。
(2)對兩類學校學生進行均值比較,結果表明師范院校學生的平均值低于綜合院校學生的平均值(分別是13.74,14.87),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1),說明綜合類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如師范類大學生,這與上一測驗的表2結果有一致之處。
(3)把所有被試分成3組,上下各28%被試(ANSIE≥17、ANSIE≤lO)被列為外控傾向組、內控傾向組,居中的44%為第三組,即中問狀態組。進行方差分析,比較不同控制感水平的被試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異。結果表明,不同的心理控制感水平的被試。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上得分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內控組在各因子上的得分較低,說明心理健康狀況良好,而隨著外控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在明顯下降。超級秘書網
四、討論
1.在PHI心理測驗中,大學生在各因子上有問.題的比率都不高,不象某些媒體報道的那樣嚴重,(民日報》1989年報道:在2916名接受調查的大學生總,其中25%的學生有心理問題。(健康報》1989年報道:一項對12.6萬名大學生的調查數據表明,其中20%的大學生有心理問題。樊富珉等2000年對北京市23所院校5200名大學生調查發現,其中17%的大學生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問題)。絕大多數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還是比較健康的。大學生群體在詐病、軀體化、病態人格、興奮狀態因子上的均值顯著高于全國常模均值,而在抑郁、疑心因子上的均值低于全國常模均值。說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定的問題。
關鍵字:社會實踐,大學生,心理健康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義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大學生處在讀書生涯與社會生涯的轉型階段,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更為值得關注,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主動了解社會,正確認識社會,從而不斷調整自己態度,行為,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把社會實踐與心理健康工作相結合,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人才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二、因缺乏社會實踐而引起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在當前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許多心理問題,諸如學習壓力,情感困惑,人際關系緊張,理想與現實沖突,考研與就業焦慮,經濟困難等等,但因缺乏社會實踐而引起的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自我意識沖突
進入大學以后,學生個體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雖然如此,因只有學習經歷少有生活實踐經歷的中學畢竟對人生的認識較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有些大學生并沒有形成自己的穩固形象,自我意識不夠穩定,在這一時期內,他們會經常產生一些自我意識沖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的沖突。第二,獨立的我與依附的我的沖突。一方面,進入大學離開了父母還存在依賴心理,另一方面,不斷成熟的自我渴望獨立。同時,自己對自己有理想與規劃,從單一的學習價值評價體系變成到綜合的能力價值評價體系,大學生對生活的憧憬與現實還存在距離。
2、人際關系問題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大學生只學習,不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較為封閉,人際交往能力較弱。一方面,渴望交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不能正確的擺正心態,缺乏人際交往技巧,這都容易使他們陷入人際交往誤區。正是因為這種高期望值與低成就值,造成心理巨大落差,使得人際失調,嫉妒,自卑等心理問題頻頻出現。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了社交恐懼癥等各種心理疾病。
3、就業心理問題
高年級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在求職道路上一片空白,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沒有合理的自我定位,面試時回答問題沒有思路等,導致找工作頻頻受挫,出現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傷,就業焦慮等心理。許多學生表現出經驗不足,承受能力差等問題,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之路。
三、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離不開社會實踐的作用,大學生對自我的心理定位也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找到人生目標
進入大學以后,脫離了異常忙碌的高中學業生涯,進入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時間的大學生活,很多人突然迷失了方向。大學生活的迷茫,理想我與現實我的模糊不清。如果參加社會實踐,能夠了解在社會上有什么職業適合自己,能創造社會價值,自己最感興趣,自己在專業領域還欠缺什么技能。從實際經驗中找到自我定位,明確自我方向和目標,給未來的自己做個設計,及時彌補專業上的不足,大學生活就此豐富多彩起來。
2、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和學校的過度保護讓他們帶著對社會的渴望和恐懼走進校園,他們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在社會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知道社會中會有怎樣的挫折等待著自己。正因為如此,他們有的缺乏自信,沒有勇氣從事自認為不能完成的事情,即使一點點難度也會將他們嚇跑,有的又盲目自信,認為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自己,低估了事情的難度導致失敗。社會實踐是建立真實自信的最好武器。在實踐中大學生能找到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及時商討補救措施。有了對社會的認識,有了對社會的實踐經歷,學生就不再會對社會感到恐慌,對自己充滿不信任了。
3、社會實踐可以幫助大學生減少情感障礙和社交恐懼
要想改善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減少人際交往困惑,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與他人接觸,交流和溝通,而社會實踐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在社會實踐中,經常是小組開展活動,小組成員必須相互交流,分工協作,這都是他們有了交往的空間和自由。為了使實踐順利進行,成員之間必須互相配合,遇到矛盾和分歧必須協商達成一致。這樣有助于正確處理情緒矛盾,減少情感障礙。同時,社會實踐的經歷,增強了大學生與人交往的情景,增強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耐受性。由于在社會實踐中,不是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為了活動內容而交往,可以使注意力轉移到活動上,不至于是交往過于緊張。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學到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減少對社會交往的恐懼。
4、社會實踐有助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
求職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通過大學期間的認識和改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大學生樂觀自信的心理品質,增強抗挫能力,減緩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抗挫折能力差,因此提升抗挫能力就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關鍵。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在實踐中尋找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辦法,從而培養大學生面對挫折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同時專業性很強的社會實踐,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久而久之,今后面對招聘單位方可信心十足。
5、社會實踐有助于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品質
意志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成功指標,而今我國大學生的意志品質不容樂觀,除了沒有清晰的目標以外,不能持之以恒,是最突出的問題。社會實踐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意志品質,建立大學生完善的人格。
四、如何通過社會實踐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務
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立足于大學生服務于大學生,能更好的為大學生就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實質幫助和有利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讓其更好的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1、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不僅僅是專業的社會實踐,更是大學生尋找自我缺陷,完善自己人格的一個途徑。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現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缺點,然后針對這些缺點,在實踐中有針對性的鍛煉自己,通過社會實踐來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2、豐富大學生第二課堂,充分開展學生會工作與社團活動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完成從校園到社會的過度,需要從校園社團活動開始。在學生會與社團活動中,每個同學通過自我定位,競選,工作實踐找到自己適合做的學生干部崗位,也是提高適應能力的一個過程。同時,學生會與社團活動中,鍛煉的組織協調能力,交際能力也鍛造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堅硬的基礎。
3、學校組織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月、周
學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各種形式的第二課堂,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習活動,社會實踐月、周等,也更能直觀的使學生們提前進入社會,進行實際操作階段的社會實踐。幫助學生從實踐中正確認識社會,正確自我定位,發現自我價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社會觀有著積極的影響。
4、學校開設社會實踐與就業指導課
1.2社會營銷理念和心理健康服務的共通性社會營銷與傳統的市場營銷的本質區別在于,社會營銷的價值導向是目標受眾的利益,而非營銷者的利益。所有社會營銷策略都是為了讓受眾最大限度地接受某種有益的觀念或行為。它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和原則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些天然的聯系為社會營銷理念應用于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契機。首先,前者的立足點是目標受眾的利益,而后者以學生的利益作為核心價值和工作導向,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擾,獲得個人成長,達到心理健康。其次,兩者都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心理健康服務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為他們提供服務,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滿足每個個體獨特的需要。同樣,社會營銷要求服務提供者根據不同受眾對象的需要、價值觀、能力、興趣、文化背景等,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這樣才能激發受眾接受和保持期望行為的興趣,最終改變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態度和行為。最后,兩者都遵循自愿原則。一般而言,學生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服務、接受何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務完全出于自愿。對于有必要接受咨詢但本身不愿求助的學生,不適于采用強制手段(除按照《精神衛生法》需實施非自愿住院醫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外)。社會營銷利用行為改變的原理和技術,通過轉變觀念,提升動機,最終改變行為,相比于法律、政策等強制手段,是一種更為溫和、更為人性化的行為改變方式。社會營銷理念與心理健康服務之間的上述共通性,為將其引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礎。
2社會營銷的工作原則
社會營銷是傳統的市場營銷理論和方法在一個新領域里的運用。在商業領域里所采用的市場營銷的原理和技巧,大多都可以運用于社會營銷。概括地說,社會營銷的工作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行為目標(behavioralgoals):社會營銷關注的基本問題是行為改變。為了使營銷計劃切實有效,營銷者要始終關注自己的策略能否影響目標受眾,以及怎樣影響。對受眾知識和態度的改變是通往切實的行為改變的手段之一,因此社會營銷可以和教育、宣傳工作相結合,以便發揮長期作用,使某種觀念、態度深入人心,但社會營銷更關注如何將觀念、態度轉化成行為。為了達到行為改變的目標,營銷者可以將最終目標劃分成一些易于實現的行為步驟,并根據不同的行為目標發展出相應的營銷策略。受眾細分(audiencesegmentation):社會營銷不提倡“為所有人做所有事”。根據受眾細分原則實施目標行動,來達到營銷目的,讓社會營銷者能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受眾細分的過程是將龐大的異質性群體劃分成同質性相對較強的亞群體,劃分依據就是那些會影響他們對營銷策略的反應的特質,如年齡、性別等人口統計學變量,而更常用的劃分標準是受眾目前的行為、未來的計劃、改變的意愿、產品忠誠度,以及心理統計學特征,如生活方式、價值觀、人格特征等。這種將服務對象細分的方式,有利于根據不同亞群體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將資源有效地分配給最需要的群體。競爭分析(competitoranalysis):任何妨礙受眾群體產生目標行為的因素都可以看做競爭,具體通常指能滿足受眾群體需求的其他行為選擇或產品。社會營銷者必須了解自己的產品面臨哪些競爭,使自己的產品具有吸引力,比其他產品更能滿足受眾的需要。心理健康服務面臨的競爭通常是其他解決心理障礙的途徑,比如就心理咨詢而言,其面臨的競爭有求助于親友、自我心理調節等,每種途徑都能滿足大學生特定的心理需求,對解決問題也有一定幫助,營銷的關鍵是揭示其他方法不具備的心理咨詢的特有優勢。雖然在直接提供行為指導方面,心理咨詢不如求助親友,在降低污名和求助風險上,心理咨詢不如自我調節,但心理咨詢的優勢在于讓求助者獲得人格的成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這些作用是其他方法難以企及的。營銷組合(themarketingmix)的運用:營銷組合是指營銷策略實施的核心要素,這些要素主要包括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地點(place)和推廣(promotion),因而又被稱為4P營銷理論。從心理健康服務代價與獲益的角度理解4P理論,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提升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活動的獲益(產品策略),降低代價(價格策略),確保服務可以方便的獲得(地點策略),并以有說服力的方式向學生呈現以上信息(推廣策略)。
3社會營銷理念下心理健康工作的具體措施
3.1現狀和需求調查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首先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和心理服務需求進行調查。社會營銷者認為,“不要急于向受眾強調意識、接受程度和知識,而是應該先搞清楚人們需要什么服務,想從服務中獲得什么益處,以及我們面對什么樣的障礙[16]。”細致全面的調查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宣傳和干預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心理健康服務需求調查,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回答三個基本問題: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礙的狀況如何?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狀況如何?是什么因素阻礙或促進了學生利用心理健康服務?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幫助我們了解心理服務的潛在需求和資源配置的側重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便于針對學生的需要制定相應的干預形式和措施,對第三個問題則能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提供依據。現階段國內心理健康工作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了解主要是憑主觀經驗,實證數據大部分來自已經接受咨詢的學生,樣本缺乏代表性,難以了解學生總體情況。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應盡量使調查對象能夠代表某范圍內的學生總體。如果大范圍的調查難以實施,則可以通過嚴格控制抽樣方法的小范圍調查結果推測總體。對心理服務的需求所包括的內容有: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接納和認可程度;希望從心理健康服務中獲得的益處,需要的心理服務方式,如個別咨詢,心理健康課程,朋輩心理輔導,團體咨詢等。以上調查內容需要結合學生的人口學特征、心理障礙的特點等展開。綜合以上各因素,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將工作范圍內的學生總體拆分成同質性較高的亞群體,然后針對每個群體的特點進行宣傳和干預。
3.2有針對性的宣傳有時候,心理服務的潛在使用者并不清楚他們需要什么服務,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幫助,還可能拒絕幫助,這使得心理健康服務的宣傳工作至關重要。社會營銷理念下的宣傳不僅包括告知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的存在以及獲得途徑,更應該告訴學生如何明智地利用有限的服務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服務。基于現狀和需求調查結果,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根據亞群體的特點制定宣傳策略。例如,就心理咨詢服務的宣傳而言,有些學生并不了解咨詢如何工作,也不知道如何識別心理障礙,這時要重點宣傳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如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狀況的判別,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工作方式、有何作用等。有些學生對咨詢有基本了解,但因為對咨詢工作的水平缺乏信任而選擇不求助,這時強調咨詢的專業性和咨詢效果是宣傳的重點。有些學生本身已經有較高求助意愿,研究表明,對這樣的學生可以通過建構積極的求助網絡,強調平等人文的咨詢關系,嘗試提高他們作為咨詢當事人的自我效能,降低他們對咨詢風險的預期,來促進專業求助行為。
3.3層次化的心理健康干預心理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的調查將學生細分為不同的亞群體后,層次化干預即針對這些亞群體的特點,給予不同強度、不同形式的干預。國外一些高校以心理障礙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為劃分標準實施分級干預,其工作模式值得借鑒。例如,美國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分級制度,將學生的心理障礙劃分為不同級別,并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日本大學的心理輔導由三級不同的心理援助構成,一級心理援助的服務對象是全體學生,援助的特征是預防性的,其目的是促進發展和適應環境;二級心理援助的服務對象是在學習、心理、社會和升學就業等方面出現問題的學生,援助的特征是預防和早期發現;三級援助服務的對象是有特別援助需求的學生,如那些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由于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同,并非每個學校都要開展相同的活動。鑒于國內高校普遍人手不足、資源有限,可以用面向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總體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預防心理障礙的發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和知識普及解決學生的發展性問題;用團體輔導、朋輩輔導解決一般心理問題;對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提供個體心理咨詢和治療。要適時開展我國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循證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規范性,克服當前普遍存在的干預實務工作的隨意性。循證心理咨詢會使接受心理健康服務的學生獲得有關咨詢目標、咨詢過程、咨詢時長等方面更多、更確切的信息,這將促使他們變得更加主動,從而有效增強來訪者的自我改變動機,同時降低阻抗發生的概率。循證心理咨詢也能幫助初級心理咨詢師更清晰咨詢目標與干預策略間的關系,即使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咨詢師,也能通過循證心理咨詢提供跨流派的、更為靈活的專業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