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華詩歌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0: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余秀華詩歌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余秀華詩歌

篇(1)

一、余秀華詩歌中的現代性因素之一:困惑

第一,不用語言表達的困惑。不用語言表達,僅僅只是通過動作的描繪,就能夠讓人領會到這種困惑的存在。正如她在《向天空揮手的人》中所寫到的那樣:“風把她的裙子吹得很高,像一朵年華/隨時傾塌/突然,她舉起了手,向天空揮動/一直揮動。直到一棵樹把她擋住”。手向天空揮動是一個十分具有儀式感的動作,但是這種富于儀式感的動作是不知因而何來的“突然”而起的。她的悲傷是無所從來的,一切動作、情景無不勾勒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景象――這悲傷從何而來、這揮動是為了什么。正是因為有了向天空揮手的動作,才將這種困惑表達得透徹,她自己困惑、讀者也困惑。

第二,煉字表達困惑。一個“怔”字,表達傳神,正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里的困惑也是“怔不知所起,一怔再怔”。這個“怔”字出現在她的詩歌《后山黃昏》之中:“一個人坐到滿天星宿,說:我們回去/一棵草怔了很久/在若有若無的風里/扭動了一下”。

草學會了思考,因而才會“怔”了很久,草思考的是什么,這令人困惑,而更加困惑的是它還怔了很久,直到風吹來才扭動了一下。是詩人自己的困惑感染了草,還是草的困惑被詩人發現,這是一個“莊周夢蝶”的循環,在這個循環中,始終揮之不去那種困惑感。

第三,提問表達困惑。這些問題在《一只烏鴉正從身體里飛出》:“問題是一只烏鴉飛出后,身體去了哪里/問題是原地等待是不是一種主動的趨近/問題是一只烏鴉飛出以后,再無法認領它的黑/――不相信夜的人有犯罪的前科/最后的問題是一副身體不知道烏鴉/飛回來的時刻”。這只烏鴉象征著什么,又為什么會從身體里飛出,飛出之后又將去向哪里。這一系列問題就像一個未知而迷人的謎團一樣,它困惑著詩人也困惑著每一個讀詩的人。

二、余秀華詩歌中的現代性因素之二:焦慮

(一)來自時間的焦慮

焦慮的一個來由就是感受到了時間的轉瞬即逝、瞬息萬變,在這樣流動的時光中抓不住任何東西,一想到這里,焦慮就油然而生。在《今夜,我特別想你》中,余秀華寫到這樣的句子:“只是一想到你,世界在明亮的光暈里倒退/一些我們以為永恒的,包括時間/都不堪一擊/我哭。但是我信任這樣的短暫/因為你也在這樣的短暫里/急匆匆地把你土地的一平方米/掏給我”。

詩人明確寫到了時間的短暫,思念一個人的感情引動詩人對于時間短暫的審視,因為短暫而焦慮,所以哭了。然而,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盡管是處在這種焦慮中,詩人還是選擇就將自己交付給這樣短暫的光陰,棲身于這樣轉瞬即逝的時光中,一切的交流都是迅捷的,只因“你”也生活在這樣短暫的、留不住的時光中。無論是詩人還是詩人所思念之人,甚至是詩歌之外的每一個讀者,無一不是活在這樣短暫易逝的時光中,只是或許沒有發覺,而被詩人發現,所以詩人焦慮,所以現代性就在詩人的焦慮中躍然紙上。

(二)來自言說的焦慮

中國古人早就發出無數關于“言不盡意”的慨嘆,而余秀華也敏銳地體會到言說的無力,她認為這種言說是“荒涼”的,詩人對于這種焦慮的表達也浸潤著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這種焦慮之感在《掩埋》中表達地十分透徹:“那些花終于不再開了:如虛構的潮水退去/土地呈現本色:荒涼啊/荒涼的愛,荒涼的表達和身體里的次序/唉,一說到愛,就有瀕臨死亡的危險/除此,沒有第二條表達途徑/――她對這肉體和靈魂又一次不滿/如同一次地震,讓一個人死去,讓一個人活著/讓第三個人從廢墟里誕生/她亦生亦死/唉,我什么也表達不了/危險的是這樣的夜晚拒絕危險/發生”

這首詩中充滿著無數的隱喻,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艾略特的《荒原》,只不過《荒原》想表現的是現代人的精神失落,這首詩想表現的卻是一種“失語”狀態,即人無法通過言說來表達自己。“花”的意象泛指語言可以表達的一切事物,或者構筑的一切存在之物。當這朵“花”不再開的時候,語言構筑的世界如同退潮的海水,出海底的地表――荒涼的地表。荒涼的地表指涉的是語言背后無法觸及的人的思想。只有愛可以超越表達的荒涼,然而這樣的愛是危險的,因為它沖擊了語言的秩序。但是,困鎖于語言囚籠的人們除了愛沒有第二條途徑去突破這種言說的局限。詩人發現了這樣的困局,所以她才會對這靈與肉表達不滿。地震的隱喻更加明晰,天翻地覆,現有的境遇被完全顛覆,新的言說方式誕生。但在此之前,人們無法表達,因為言說的局限和語言的秩序過于強大,它拒絕任何敢于挑釁的情況發生。這在詩人看來才是真正的危險,言說無法觸及人之思想的局限。

三、余秀華詩歌中的現代性因素之三:傷痛

(一)肉體上的傷痛體驗

在《五月之末》中,余秀華這樣寫道:“一朵花開夠了就凋謝,但是我不能/――衰老是多么殘酷的一件事情,我竟如重刑犯/保持緘默”。她以一朵花短暫而絢麗的一生來襯托自己漫長而沉重的生命。衰老是每個人都必然面對的生命體驗,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而詩人卻形容自己詩歌“重刑犯”,為什么”?是不是意味著詩人自身殘疾的境況就是一副枷鎖,使得她對于自己的生命都無法發聲,所以只得保持沉默。對于自身生命的把握和清晰認知,對于自己身體的隱性書寫,在夾雜著傷痛的驗中,詩人表達出對自己生命狀態的清晰認知,因而愈發沉痛,傷痛也愈發明晰。

(二)精神上的傷痛體驗

肉體上的傷痛只是余秀華詩歌中的一部分,精神上的傷痛,才是她詩歌中表現更加明顯的現代性因素。在《你只需活著》中,她對于活著的傷痛體驗明顯是精神上的:“要說幸福,這恰恰是,剛剛好。/而我卻一直深懷哀傷。如此隱匿,而我自己也說不出口的/活著,如一截影子,從天空落進水里/一輩子子一起的人無法相愛,獨自成活/是誰無法讓我們對這樣的人生說:不!”。

這是活著的、精神層面的痛苦。一截從天空落進水里的影子,形單影只、孤獨寂寞,這是身為一個人在精神上的孤獨。然而,更為痛苦的還在這之后,那就是這樣的人生竟然是一個無法拒絕的人生,而只能選擇默默承受。面臨這種痛苦的人生境遇而無法采取任何行動,只能逆來順受地活著,這才是真正的痛苦。

(三)情感上的傷痛體驗體驗

在《我想遲一點再寫到它……》中,余秀華這樣寫:“我想遲一點寫到一個人,遲一點抬頭看見星空/我想讓這心中的塊壘再重一點,直到塌下,粉碎我/多么絕望啊:我遇見了最好的/卻不能給出一句贊美”。這種傷痛來自于無法自由表達對于美好事物的贊美,這對于熱愛生活、熱愛美好事物的人來說,無異于是一種酷刑,所以詩人才會發出“多么絕望啊”的感嘆。的確,與最好的擦身而過卻只能默默離去,這種體驗就是一種傷痛,由此可見余秀華對于傷痛的捕捉是何等細膩。

參考文獻:

[1]余秀華.搖搖晃晃的人間:余秀華詩選[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

[2]余秀華.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華詩集[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篇(2)

姓名

任教學科

高中英語

所屬

教研組

十八中英語組

學校信息化環境

£多媒體環境 £混合學習環境 £智慧學習環境

教研組

能力選點

能力點1

能力點2

能力點3

能力點4

能力點5

個人關注

的能力點

(微課程設計與制作)

個人能力選點

① 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② A10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③ B2微課程設計與制作④C2創造真實學習情景智慧學習環境

個人研修專題:(在教研組設定的研修專題基礎上,結合個人能力選點,確定研修專題)

預期研修成果

學情分析

教學設計

學法指導

學業評價

1. 分析軟件操作過程與結果的視頻記錄及說明

2. 其它

1. 教案

2. 課件

3. 教學設計反思

4. 其它

1. 信息技術應用課例視頻

2. 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片斷視頻

3. 教學反思

4. 其它

1. 其它

學習共同體(結構和人員)

教研組同伴

高國安

校內相同能力點研修同伴

崔前道、高國安、林祥勝

區域教研同伴

上級指導專家

其它同伴

學習與研修設計進度(可加頁)

周次

研修

能力點

自主選學

個人實踐

同伴互助(聽評課、教法研討、展示交流等)

活動方式

(網絡、現場)

技術/資源

支持

1-4

A1、

A10、

B2、

C2

選了43門課程

課程學習

電腦、網絡

5-12

上課、備課

聽評課、磨課

現場

多媒體教室等

13-16

上課、制作課件等

公開課,評課

現場

多媒體教室

終期成果

£教師培訓記錄表()份 £教學設計( 1)份

£課堂實錄視頻( 10)分鐘£學生學習體驗視頻( 2)分鐘

£教學反思( 1)份£課件(1)份 £其它()份

學校審核

篇(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4-0121-02

一、一體化教學的含義與概念

所謂一體化教學體系,就是將教學的各個環節整理融會,把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整體考慮,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構建培養職業能力的目標體系,并通過落實各個教學環節來實現整體教學目標。一體化教學是職業教育和培訓近年來所采用的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學員或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

一體化教學就是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實行一體化,是多種因素的有機融合,是將計算機、多媒體、網絡、電路仿真、實踐教學、生產實習等融合于整個教學過程,并對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合理、科學和規范化評價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具有獨特的先進性和優越性,使學生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能。

二、一體化教學產生的背景和意義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職業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職業教育訓練的發展速度。也就是說,職業教育訓練已經大大地滯后于職業技術發展變化。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如果不能認清形勢,采取果斷措施,及時、快速地轉變觀念,把目標轉向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經濟發展這個大方向的技能人才培養上,就會嚴重阻礙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目前,職業教育訓練還未完全脫離傳統教學的窠臼,教學理論陳舊,教學思維禁錮,教學方式呆板,難以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無法在規定的教學時段內培養出符合社會經濟需求的技能人才。許多事實證明,傳統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職業教育單位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因此,構建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職業教育目標要求的教學體系已成為時代的必然選擇。這種科學、實用的教學體系就是一體化教學體系。

通過一體化教學,教學從知識的傳遞轉向了知識的處理和轉換,教師從單一傳授型向行為引導型轉換,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模仿型向主動動腦動手的實踐創新型轉變,教學手段由黑板、口授向多媒體、網絡化等現代化教育技術轉變,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專業教室、實習車間和分散指導轉變,從而真正體現出一體化教學這種職業教育的開放性、實用性和實踐性。

一體化教學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為以后擇業和創業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維修電工專業開展一體化教學的特點

維修電工專業開展一體化教學,有利于維修電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有利于維修電工專業課程各個教學環節間的相互銜接,有利于早日造就“雙師型”的專業教師隊伍,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快速成為技能型人才。因此,維修電工專業只有看清形勢,勇于進行教學改革,深入研究和開展一體化教學,才能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一)一體化教學方法的特點。一體化教學方法應始終圍繞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實踐技能教學為主線,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目的,采用多種形式實施教學,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了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

一體化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情況下,鼓勵學生圍繞教學目標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起個咨詢和輔導作用。這樣,師生在專業教室或實訓中心邊學邊做共同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在專業教室或實訓中心這種特殊的職業實踐場所,更有利于達到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提高。

一體化教學方法這種將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徹底擺脫了傳統教學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脫節的弊病,突出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綜合性、應用性和實踐性。

(二)維修電工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維修電工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簡單、實用、新穎等特色,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是理論與實踐、理論與生產實習相結合的一種新穎教學模式。

1、符合教學規律:將理論與實踐、生產實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符合教學規律。

2、有利于增強自信心:理論指導下的技能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在獲取、積累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增強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促學效果。

3、符合培養目標:職業培訓單位以能力培養和訓練為中心,用交互式、互動式教學代替了傳統灌輸式課堂教學,不僅突出能力培養,而且鍛煉了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增加了實踐經驗,符合職業培訓單位培養人才目標的要求。

4、能夠促進雙師型教師成長:一體化教學打破理論課教師與實訓教師相互分隔的現象,有利于培養和造就知識面廣、技能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四、維修電工專業開展一體化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維修電工一體化教學是以技能培養為核心,通過合理分析知識和技能要素的比重,根據培訓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和組合,打破原有學科、課程之間的壁壘,淡化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界限,對課程內容和課堂教學進行優化整合,增大實訓比例,精簡和壓縮理論課程,從而搭建一個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融為一體教學平臺,有利于知識和技能的相互滲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課程資源開發

維修電工理論與實踐教學需要對教學課程進行改革和對資源進行開發,使一體化教材的目標符合和達到實用性強、知識面寬、內容新穎、技能突出的目標。

1、教學內容綜合開發。刪除那些偏難偏深的內容,充實一些實用性強的內容,加強知識間的融合性,以能力培養為本位,以夠用為限度的原則,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崗位為目標,以重點培養學生技能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2、新技術課程開發。充分了解當前科技發展的新動向,根據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利用當前應用軟件發展水平,開發一些實用、新穎的課程教學內容,讓學生親身感受新方法、新技術的獨特魅力。

3、實踐課開發。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切實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應大膽創新和開發實踐課教學內容,增加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實踐課內容。如《電子技術基礎》可增加調光控制板調試、雙向晶閘管等動手制作內容。

(二)課程與教學改革

1、課程設置改革。根據一體化教學的要求,打破原來傳統的專業課程體系,將整個教學計劃按模塊化設置,分為專業課模塊、文化基礎課模塊及綜合素質課模塊。其中,對維修電工專業課模塊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按照教學目標和進度完成。例如《電工技能訓練》的教學內容涵蓋了安裝電工、維修電工、值班電工、內外線電工等工種的主要知識和技能,教學應以電工實際作業內容和技能培養為主線,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組織學生根據等級工技能鑒定標準來完成。

2、教學方式的改變。維修電工專業一旦確定開展一體化教學,就必須首先滿足開展這一教學改革的條件,比如先進的教學理念、一定的教學和訓練設備、實習教學場地等。因此,建立一個與一體化教學相適應的機構或中心就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在這方面,學校和培訓單位應加大資金投入,建立電工電子、電力拖動以及可供進行編程控制的實驗室等,從保證一體化教學改革能夠順利進行。例如《電力拖動控制線路》的教學,這門課理論教學部分抽象難懂且而顯得有些空洞,學生常因理論基礎較差而影響正常進度。對此,采取一體化教學可以對有關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加大實踐和動手操作訓練,使學生在理論教學后即可進行實踐訓練,迅速將理論知識具體化和實踐化,有效地降低了教學難度,提高了教學效果,培養和鍛煉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總之,維修電工一體化教學使得專業知識更具備深入和延續的空間,強調了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實踐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操作能力和操作能力,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綜合提高。

參考文獻:

\[1\]劉佳.職業教育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職業,2010,(21).

\[2\]李娟,李逸航.職業教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12).

篇(4)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07)-06-00033-02

社會性別(gender)一詞的使用是為了區別“性”(sex)這一生物學意義上的詞,它是指社會對兩性及兩性關系的期待、要求和評價,強調影響兩性發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即社會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性別的社會差異是指兩性的生物差別經由社會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現出的一系列行為規范和社會角色以及性別分層和性別不平等[1]。相對于性別這一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體差異,社會性別差異的形成要復雜得多。美國女心理學者藏尼爾采用“主題統覺測驗”的方法進行了一項研究,提出如下的論述:女性的成就動機異于男性,在男女競爭的情況下,女性的成就動機是消極的。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長期重男輕女的文化傳統培養了女性對成就的消極價值觀。由此可見,在兩性生理差異之外的制度化力量,對個體性別意識的養成和社會性別差異的生產有著巨大影響。

大眾傳播作為嵌入家庭、學校和鄰里社會的制度化力量,對個體的社會化有著重大影響。通過媒介的主題、故事、情節和對話,媒介悄悄傳遞了無數男人和女人應該具有怎樣的相貌、行為和作為的信息[2]。因此,通過大眾傳播而生產的媒介形象,包括被呈現的頻率、再現方式和象征意義等,它不僅表現、傳播既有的社會性別差異觀念,同時參與社會性別差異觀念的生產與再生產。因為,“大眾是通過傳媒建構的這類知識和影像來認知世界,來體味它們曾經經歷過的現實生活。”[3]電視作為具有廣泛覆蓋和龐大受眾規模的現代傳媒,更是以其它媒體無可比擬的影響力滲透了社會大眾生活。

一、早期選美:女性媒介形象的物化與性別隔離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出現在電視廣告、電視劇、新聞和人物專題等節目中的女性,多為低成就的處于男性附屬地位的媒介形象,無論是廣告的故事構架、人物專題的切入點等等,都在通過一系列的電視符號表達并且傳遞著這樣的觀念信息:女性是與家務勞動、廚房、兒女聯系在一起的;男性是與創造、成功和先進的科學技術聯系在一起的。打開電視機,絕大多數的汽車、電腦、酒類廣告幾乎都是象征成功的男性代言人;而嬰兒奶粉、廚具衛浴、服裝、化妝品等則是女性形象主打的領域。當年家喻戶曉的“小天鵝”洗衣機--獻給母親(妻子)的愛就是這種媒介形象最淋漓盡致的表現。傳媒中的這些象征使社會性別差異在觀念形態上固化并得以延續,不過此時的媒介形象,女性依然有一定的獨立性,即使是作為兩性關系中較弱的一方,依然在社會勞動領域與男性展開競爭,在以家庭為代表的私人領域與男性展開合作。

但以女性為選秀對象的選美節目出現,則放大了兩性生理差異,強化了女性的被觀賞性。已有30年歷史的香港小姐選美和內地名目眾多的選美活動,雖然也設置了一定的才藝環節,但也多以歌舞等表達社會性別差異的內容為主,將女性的容貌和身體視為競爭內容和吸引受眾的娛樂元素。因此此類節目與其說是要增加和表現女人的魅力,不如說是通過把女人物化和商品化取悅男性。

傳媒對女性形象的物化這一處理一旦被選美的方式模式化,則勢必通過傳媒的力量將原本存在于私人領域的性別隔離主流化合法化。一方面,早期選美節目集中于對女性身體近乎完美的追求,制定了單一的審美標準,這些標準一般而言超出了大多數青少年的實際情況,處于性格養成期和社會性別角色習得階段的青少年,隨著自身身體的變化,已經有了對美的追求和需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或者容貌的缺陷,并由此產生不滿,形成心理壓力,由此造成自我隔離。但一般說來,這種壓力是相對隱蔽的,在與同輩群體相處的過程中,通過不同形式的直接交流或者間接觀察,可以認識到缺陷的普遍性,從而化解心理壓力。這種女性媒介形象,強調女性的身體,忽視女性的頭腦,易造成受眾對女性職業形象的狹窄定位,進一步造成女性在勞動領域的發展局限并使既有的性別等級秩序拉大。此外,私人領域的性別隔離,增加了青少年對自身性別形象的不滿,或者夸大自身以生理差異為基礎的性別形象,易造成對社會性別差異的錯誤認識,抑制其個性發展,從而造成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性別隔離的再生產。在這一階段,早期選秀節目中的媒介形象以女性物化形象為主要指向,對社會性別差異的生產造成消極影響。

二、新時代選秀:挑戰傳統性別媒介形象

選美文化代表的是大眾文化,因此其“易逝性”不可避免。一方面由于電視媒體對娛樂功能的挖潛,培育了相對成熟的電視受眾,提升了電視受眾的娛樂需要,因此也加快了選秀節目的審美疲勞,縮短了選秀節目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當今電視媒體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和創新能力的有限性都導致了以“克隆”、“復制”為手段的同質化競爭。如果將選秀節目視為流向市場的商品,該商品在眾多復制品的迅速包圍中,其不可替代性被削弱,因此選秀節目產品的自我更新時間縮短。在更新內容上,傳統的僅以女性為觀賞對象的選秀節目也不再是受眾的唯一需要。被電視節目市場鼓勵和激發的娛樂精神,善于尋找市場空白,發掘受眾的潛在需求,由此催生了對新的選秀對象的開發,導致了以男性為觀賞對象的選秀節目的出現。

星空衛視2002年推出的《美人關》和湖南經濟電視臺推出的同類型選秀節目《絕對男人》,開始將男性推至選秀舞臺,從五官、形體、表達等角度考察男性魅力。然而在2006年由東方衛視推出的《加油好男兒》和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中,全國觀眾票選出來的首屆冠軍卻折射了受眾對傳統兩性形象的不同解讀,好男兒和超女冠軍相對于各自的性別而言都具有一定的中性化特征。但所謂中性只是二者的表面印象,好男兒冠軍的靦腆和超女冠軍率性與瀟灑的舞臺表現也顛覆了受眾對傳統性別的印象。不過之后的民意調查顯示,受眾在面對選秀明星和生活中的異性朋友所持的認同標準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之后湖南衛視推出《快樂男聲》,針對男性的選秀節目開始進一步走向全國,由單純的男性美麗鑒賞走向才藝表現,由此“男色”時代開啟之后開始了對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探索。《加油好男兒》與《快樂男聲》的成功也帶來了藝員培育、電視劇生產等一系列以“男色消費”為核心的產業鏈。盡管有著環節設置的不同,但此類節目都倡導男色與女權的節目精神。

與傳統選美節目相比,《美人關》、《絕對男人》、《加油好男兒》與《快樂男聲》的選秀,臺上與臺下的性別進行了互換,即男性成為觀賞對象,接受來自女性觀眾的品評。同時,由于電視娛樂節目對互動形式的創新需求,為與傳統選美節目的專業評委相區隔,對男選手的去留權和成績評價被交給由女性或者由不拘性別的觀眾組成的大眾評審。《美人關》甚至在節目現場設置水池,隨著現場女性觀眾決定的淘汰選手推至水中,現場女性觀眾的尖叫與狂呼也到達巔峰狀態,以社會性別差異為游戲元素的娛樂形式被推向極致,女權主義得以張揚。而《絕對男人》則相對溫和,與《美人關》所暗示的男人過關這一從兩性對立的角度出發所不同的是,《絕對男人》更加強調選手才藝等傳統娛樂元素,并且著力渲染選手情意和團隊精神,營造更為健康、合作與和諧的兩性環境,同時《快樂男聲》的男性選秀特征開始弱化,開始導向年輕人共同的追求夢想、人生選擇、社會責任等一系列問題。

總的說來,在以市場為主導的此類節目生產中,都是換位思考,逆向思維,使女性娛樂欲望浮出水面并得以張揚,體現了對女性受眾娛樂需求的精妙體察,將原本就隱匿于民間的女性對“男色”的消費訴求納入傳播軌道,不再遵從傳統的社會性別觀念和主流取向,而代之以受眾主導,娛樂至上的游戲精神,挑戰了傳統媒介形象中的兩性分工,重構了傳統媒介形象中的兩性話語文本。賽場上對男性審美的話語張揚,也促成了兩性性別角色的溝通,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兩性之間的性別隔離。

然而,性別媒介形象的表達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社會性別差異的生產和建構,仍然無法使得社會生活中長期存在的既有社會性別關系得以逆轉。一方面,盡管男性選手在節目中作為女性群體的觀賞對象出現,但對傳統男性氣質的張揚依然沒有走出傳統男性角色規范,甚至在現場女性觀眾毫不掩飾的近乎瘋狂的膜拜中,這一男性氣質不是弱化而是強化了。傳統性別角色不僅規范著男性本身,女性內心審美的最終傾向,也表現出對傳統媒介性別角色的認同。因此,針對男性的選秀節目挖掘了“男色消費”的審美訴求,張揚了女性游戲的話語空間,挑戰了傳統媒介性別形象和觀念,但仍只是一股小小逆流,因此對徹底改善兩性關系作用比較有限。

不過總的說來,在這樣的選秀節目中有了不同以往的兩性對話方式,促成了媒介性別形象的多元化,為電視節目中的媒介形象塑造與傳播作出了有力實踐。作為最為直觀和形象、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電視傳媒,如何實現自身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功能,使命和作用,積極構建新型媒介性別形象,需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篇(5)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專家教授的引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專業化發展。

二、研修目標

1、通過培訓,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認識。

2、深化對小學語文課程性質、課程目標的理解。

3、掌握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積極開展閱讀教學、習作教學等方面的改革。

4、促進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學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努力學習課程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做好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

2、學習專家們的先進理念,逐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積極動腦思考問題,并積極發言。

3、通過專家的引領,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努力探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4、積極參與各種研討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博采眾長,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逐步向專業化教師的標準靠近。

四、研修內容

1、認真聽取專家教授的講座,踏踏實實地學習理論知識。

2、去實地考察,并觀摩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吸取精華,提高自身素養。

3、積極參與班級研討活動,在活動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探討中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

4、每天聽課后做到及時反思,記錄感悟的點點滴滴。

5、每天堅持看一個小時的教學專著,努力學習與新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做好讀書筆記,寫下讀后反思。

6、每天填寫好研修日志,將自己的思想文字化,行動化。

7、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將自己的感悟文字化。

篇(6)

1、引言

教育部在《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中提出,應按照企業實際工作任務開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項目”課程模式。這種新的課程模式,是以工作過程為參照系,將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整合,課程不再是靜態的學科體系的顯性理論知識的復制與再現,而是著眼于動態的行動體系的隱形知識的生成與構建。這種課程模式要求,在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一體化的情況下,引領學生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務,在工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工作,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2、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構建

根據相關文件我校提出本學期進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改革。數控技術系專門召開會議學習相關文件,組建課程開發團隊,按照崗位情境的分析、學習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實施等路徑推進,將方法能力、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貫穿在課程中。

本學期將11高職數控5、6班《數控車床調試與維修》課程進行了工作過程系統化專業課課程改革教學實踐。對該課程將企業中數控車床典型故障調試與維修工作中作業頻率高,對人的職業生涯成長非常重要的內容,結合教學實際需要提煉成三大情景,七個子情境的學習任務,編寫成了《數控車床調試與維修工作頁》。同時,我們創設了與企業工作環境相近的教學場所,包括理論學習研討區、學習資料查詢區、數控車床調試實訓場等場所。

1)崗位情境的分析

崗位情境分析是通過調查研究對職業崗位分析、企業綜合分析及社會分析的綜合分析。通過崗位分析,開發的課程要適應時代需求,保證崗位分析的適時性。《數控車床調試與維修》課程在崗位情境的分析發現對數控機床廠家電氣組裝人員、數控機床廠家機械裝調人員、數控機床廠家系統調試人員、數控機床廠家銷售人員等崗位均可以適用。

2)學習情境的設計

在進入實際教學環節前應對相應學習領域進行教學實施方案設計,即學習情境設計。實際工作環境與學習環境存在很大的區別,故此如何在教學中模擬實際工作中的真實要素就成為學習情境設計的核心。不僅要從實際工作問題或情境出發,利用真實而有效的問題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而且還要讓學生按照實際工作的操作過程或規范來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消除教學環節與工作環境之間的差異,縮短“學”與“用”之間的差距。

《數控車床調試與維修》課程采用三大情景,七個子情境設計,具體如下:

工作情境一:直接故障現象檢修;

子情境一:“數控系統不能正常啟動”故障檢修;

子情境二:“數控車床出現急停報警”故障檢修;

工作情境二:間接故障現象檢修;

子情境一:“主軸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故障檢修;

子情境二:“進給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故障檢修;

子情境三:“刀架系統不能正常轉動”故障檢修;

工作情境三:間接故障現象檢修;

子情境一:“加工精度不能滿足要求”故障檢修;

子情境二:數控車床綜合故障檢修。

3)教學過程的實施

每個學習情境的實施都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個工作步驟實施教學。教學過程中六個步驟的實施,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互動、體現了學生“學”與“評”的結合、促使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整體提升等。

《數控車床調試與維修》課程采用六個教學活動步驟實施教學,具體如下:

教學活動1:根據故障現象和所用設備,進行相關資料搜集整理;

教學活動2:分析引起故障現象的原因,在教師指導下制定維修計劃和方案;

教學活動3:運用常用的測量工具,對故障機械部件和電氣線路進行檢測;

教學活動4:對系統參數、PLC程序校對,分析系統相關軟件故障原因;

教學活動5:排除故障,清理工具、機床并記錄;

教學活動6:對本次檢修方案進行匯報(分小組),學生互評。

三、實踐反思

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改革不僅強調理論(應知)與實踐(應會)的結合,而且強調工作任務中的任務關聯,從而使構建的課程體系體現知識的關聯與擴展,這些知識的關聯與擴展可以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及構建學生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可以看到課程體系的完善可以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企業的崗位設置,引導企業進行崗位調整,從而進行課程改革,體現教學與工作雙向互動循環促進的過程。

從實踐的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相比改革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現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能比較正確地借助其它學習資源進行學習,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得到了加強,安全環保意識有較大的進步。學習效果比改革前有了明顯提高,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得更加牢靠,在再現已習得的專業技能時,明顯比未實施改革的學生自信心要強。

但由于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差別很大,參與教學實施的各位老師對新編工作頁、新教學理念的理解程度不同,學生由長期以來被動接受知識技能訓練轉變為自主學習的不適應,使得實際實施與預期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有待進一步思考和完善。

四、結束語

課程改革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大力開展提倡,對現有的課程進行嘗試改革,盡快消除培養目標重新定位的不適應,使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今后工作崗位中更具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建國,趙惠君.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改革與發展趨向[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26):1-6.

[2]姜大源 關于職業教育課程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31).

[3]趙志群 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科學出版社,2003年。

[4]李學鋒.工作過程系統化高職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10-15.

[5]王風剛.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J].職業技術,2008,(98):38-39.

[6]應力恒.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職業技術教育,2008,(17):14-16.

篇(7)

中圖分類號:TM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5-0127-01

機電設備安裝和維修專業是我國職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專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的質量,必須要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進和完善,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創新和嘗試。

一、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對于設備安裝和維修專業的學生而言,其最重要的就是對職業能力的培養。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逐漸具備積極的態度、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新的設備安裝與維修技能,同時也應該具備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學生進入社會以后能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學生在經過了專業的學習之后還應該具備非常強的讀圖能力,對簡單的鉗工操作應該能熟練的掌握,對于工作中經常使用的一些工具也應該可以非常輕松的使用,如果需要小型的變壓器,學生應該可以獨立完成變壓器的制作,如果電路終端,學生還應該具備非常好的電子線路焊接能力,對當前機電專業經常使用的PLC系統要完成調試,同時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選擇適當的PLC系統,調試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學生還應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的途徑

1、以就業為導向,確定人才培養規格

當今“以就業為導向”已成為高職教育專業設置的指導思想,要求所培養的畢業生要能找到相應的專業崗位,并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即崗位設計及其應用技能的培養己成為高職教育的主要課題。實踐證明:科學地選擇支撐一個專業的技術,構建合理、有效的課程體系,才能滿足教學規律的要求,達到培養目標。因而,尋求社會需求與專業支撐技術的最佳結合,是準確定位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建設一個專業的首要任務。根據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的內涵設計明確的崗位及人才培養規格是當前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這也是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知識能力構筑的切入點。

2、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能力

當前,很多該專業的學生普遍都有比較嚴重的厭學現象,很多教師雖然在教學中已經使用了一體化教學的方式,但是還是存在著很多學生上課睡覺、玩手機甚至直接逃課的現象,為了保證教師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一定要建立起一個良性的師生關系。要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遵守“愛”和“嚴”這兩個原則,教師千萬不能因為讓學生聽話二對其進行百般呵護和放縱,教師的個人魅力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最重要的,教師要在教學中應用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實際經驗來使學生真正從心里感覺教師真的很有能力,同時還要減少和學生之間思想上的距離,這樣才能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去接受教師,發展呈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只有學生真心的接受了一個教師,教師去批評他或者是教育他,他才可能更容易接受,學生很認可這個教師才能更好的進行本課程的學習,同時能更好的展現出實際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能力。

3、改變課程設計方式,注重工學結合

在進行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教師根據學習的具體情況給學生安排不同的任務,但是學生還是沒有辦法真正的愛上學習,所以改變課程設計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是當前教學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課題。例如當前很多學生都對網絡游戲非常的感興趣,所以筆者在本文中也做出非常大膽的設想,如果能將課程做成游戲的形式就一定會吸引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更好的享受到樂趣。當然,建立的大型游戲首先它必須要和學生所學到的專業有非常大的關聯性,同時它也需要和學生平時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也要有很好的作用。其次是在游戲中容量一定要十分的充足,這樣才能包括該專業的,每個方面,將學習切實的融入游戲中。再次,玩的時間一定要夠長。這樣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保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實際的工作中對這些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樣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課程設計還包括學生學完某門課程后,運用所學課程的理論知識面安排的實踐教學環節。課程設計針對性強,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教學環節。課程設計的成績單獨考核。 例如:制圖測繪選擇一般復雜程度的組合體(常選齒輪泵),讓學生測繪并繪制組合體的裝配圖和零件圖,寫出測繪說明書。使學生具備繪制普通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再例如,機械基礎課程設計可選擇減速器為課題,進行設計。培養學生運用和檢索有關設計手冊及技術資料進行結構設計與工程計算的能力。其成績可根據設計質量和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或口試)進行考核。或者設備修理課程設計讓學生通過了解設備修理前的技術狀況,設備故障原因等分析,初步掌握故障分析、零件測繪、修理工藝編制、技術文件制訂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4、加強專業實習訓練,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首先,需要安排一定的基本技能實習。基本技能實習安排在教學過程各個階段進行,以培養學生各種基本操作技能為主要目的,實踐性強。基本技能實習一般在實習車間或工廠進行。通過鉗工、機加工、焊接、機械拆裝、電氣裝修、機械設備大修等實習,使學生具備修理及加工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實習完畢,必須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

其次,需要安排相應的專業認識實習。專業認識實習在學生開始學習專業課時進行。一般選擇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較先進的工廠為實習場地。通過實習,使學生了解工廠生產概況、生產過程、設備維修、設備管理、產品裝配、企業生產組織和車間管理的情況,獲得本專業較為全面的專業實踐知識。實習結束,學生寫出實習報告,根據實習報告和學生的表現等全面考核,實習成績列入學生成績冊。

三、結語

總之,加強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實現一體化教學模式,使機械與機電設備安裝維修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中理解并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與技能,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任務為載體,將理論授課、實訓教學結合的教學方法,將能夠極大的提升本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本刊編輯部.抓住一體化教學的根本[J].中國培訓.2008(06)

篇(8)

中圖分類號:U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09-0109-02

一、課題的提出

1.課題研究的背景

《汽車維修基礎》課程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學習《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等專業課程的重要基礎,在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門對理論知識要求很高、實踐性很強的實用技術課程。

目前國內出版了很多關于汽車維修專業方面的書籍,在專業課方面的書籍比較全面、系統和適用,在基礎課方面,有機械制圖、汽車常用材料、機械基礎等,雖然每門課程涉及到汽車維修一些內容,但通常都沿用了機械方面的基礎知識。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和適應性。鑒于此,我們對汽車維修基礎課程進行項目化教材的改革與實踐的研究。

2.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程的開設旨在為汽車檢測與維修等領域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課題的研究主要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售后服務等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汽車檢測與維修生產過程為核心,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基本技能。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汽車相關專業提供專業課程學習所需的全部基礎知識,并能夠有效推動汽車專業課程的開設和實施。該項目成果對汽車維修基礎課程的教材改革起到引領作用,對推廣項目化教學具有較高的價值。填補國內汽車維修基礎項目化教材的空白。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課題研究內容

根據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崗位要求,分析崗位能力所需的基礎知識內容,本著針對性和實用性原則,本教材共分七個項目:即汽車維修鉗工基礎知識;汽車常用材料;汽車檢測與維修設備及工具;汽車維修測量技術;汽車維修技術基礎;液力、液壓傳動;汽車常見零部件和機構。每個項目都有若干子項目組成。

2.課題研究目標

要求通過七個項目的理論教學和技能實訓,充分運用項目化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汽車維修必備的基礎知識,能熟練使用汽車維修的檢測、維修設備、工具和量具,具備對汽車維護、調整、維修的基本技能。

3.課題研究技術關鍵

改革傳統學科型教材的模式,整合汽車維修基礎知識內容,便于實施項目化教學。

三、課題研究采用的方法及具體實施

1.研究方法

1.1資料分析法。通過查閱國內外資料來分析汽車專業人才崗位技能要求,分析實現技能所需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點,找到汽車維修基礎整合的方向。

1.2調查法。通過調查了解全國范圍內汽車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識掌握重點與實際工作崗位需求之間存在的問題,找到本課題研究的應用價值。

1.3試點法。通過試點教學來驗證解決問題的理論根據、設計思路是否正確,為最終取得正確結果奠定實踐基礎。

1.4比較法。通過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向及實驗結果的比較,找出最佳的方案。

2.具體實施

2.1起始階段

課題準備階段,主要采用文獻法、調查法、網上查資料法、經驗總結法對課題提出的背景、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國內外專業建設資料和國內汽車制造企業、汽車維修企業用人需求等進行全面、深入的論證。同時,明確成員分工,為了使設計思路更合理,首先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2分析整理階段

分析收集整理的資料,研究其共性、特性,結合用人企業的崗位需求確定項目化教學方法,確定教材編寫整合內容。

2.3實踐實驗研究階段

依據初步提出的研究改革方案,進行項目化教學實踐,通過教師的講授、學生的使用,進一步進行反思、調整、探究相對優化的教材整合策略,最終定稿,開發出版項目化教材《汽車維修基礎》,充分體現了教材的適用性。

2.4結題階段

根據實踐應用研究階段的成果,撰寫課題的研究報告,填寫課題結題驗收表,組織課題結題相關材料并裝訂上報。

2.5教材出版

四、汽車維修基礎課程項目化教材的改革

1.改革的特點

本書對傳統學科型教材進行了整合,在教學內容選取上突出了適應性、實用性和針對性。保證了汽車類專業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礎知識的經典內容。

基礎知識的選取以實用為度,沒有過多的理論推導,為體現汽車專業的特點,本書選擇了許多汽車維修實際應用的實例,以培養學生針對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在敘述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對于各種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的闡述力求簡明扼要。本書所引用標準均為最新標準。實施項目化教學。

3.改革的內容

3.1整合了汽車維修專業所有基礎知識

為了實現以適用為度、刪減過多的理論推導,我們將涉及的領域進行了整合,包括:汽車維修鉗工基礎知識即工具的選擇和使用;汽車常用材料即維修方法的選用及材料的選用;汽車檢測與維修設備及工具即汽車檢測維修設備的功用、選擇及正確使用;常用傳動形式的特點等七個領域。

2.實現教、學、做項目化的教學理念

本課題不僅改革了其教學內容,還改革了教學的理念,將全書以領域為界劃分成模塊教學,每個模塊又以理論輔助實訓項目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掌握汽車維修必備的基礎知識,能熟練使用汽車維修的檢測設備、維修設備、工具及量具,具備對汽車維護、調整、維修的基本技能,實現提高了高職院校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宗旨。

3.體現零基礎、易掌握的改革原則

根據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要求,分析畢業生應必備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制定出理論、實踐教學大綱;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調整理論、實踐教學計劃;根據教學規律,分層次、分階段地完成理論、實踐教學目標。從理論講授到校內實訓皆由同一位教師負責完成,這樣既保證了教學的系統性,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可以大大提高了實踐教學效果;與專業技能等級考試融合,增強理論、實踐教學的目的性;實訓基地對學生開放。實踐教學課時畢竟有限,實訓基地對學生開放后,學生的實訓操作時間大大增加,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實踐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汽車維修基礎課程項目化教材改革的實施效果

1.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

通過項目化教材改革的實施, 我院學生的維修基本功都非常扎實,實際操作能力也都得到了普遍提高。學生在參加應聘時,更是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目前該專業的畢業生都被用人單位提前一年預訂,學生的就業率達到98%。而學生在擇業時也更側重考慮個人發展空間, 而不是以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為重。

2.教師專業教研水平的提高

各位教師在課題的研究中充分體現了主動性,在教改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參加課題兩項,先后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五篇教研論文,參編四本教材,組織實施試點教學班二個,取得良好的效果。

3.對學院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工作的促進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總結了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思路,項目化教材的實施更好的體現了崗位用人的需求。以此為例,其他專業課程的建設及教材的選擇都應堅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依照職業能力本位,根據社會需求和崗位能力,確保實施“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建立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實踐教學體系。

六、結論

課題的研究對高職、中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有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也使機電系全體教師的綜合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了汽車用人企業與院校人才零對接的難題,真可謂一舉三得。為學生今后從事汽車維修技術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9)

火力發電廠熱力輔助系統是電力生產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機械、液壓、電氣、 PLC、變頻器、傳感檢測、工業組態等多種技術,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控制系統。在傳統的教學中,《低壓電氣控制技術》、《可編程控制器》、《變頻器技術》和《組態技術》四門課程相互獨立設置,分散教學,缺乏技術技能的“集成”訓練,學生很難形成實際工作能力。而在實際的工程項目中,往往需要將以上四門課程的相關技術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對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控制。

本文在廣泛崗位需求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新能源發電系統和傳統火力發電廠升級改造的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技術要求,研發了一種火電廠輸煤程控系統實訓裝置,集成了低壓電氣、PLC、變頻器、傳感器、組態仿真等各種技術,開發出基于工程化模式的《火電廠輔控系統裝調與檢修》專業核心教學課程,較好地適應了電力生產企業對機電類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2 基于工程化項目實踐的課程開發思路

(1)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過市場分析、企業調研、畢業生回訪、專家訪談等方式,分析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典型工作崗位及其職業能力需求(如圖1所示),歸納出電氣設計、元器件選型、系統安裝調試、故障分析處理等七大職業能力。

(2)教學載體選擇

在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選取火電廠輔助控制系統作為課程的主要教學載體,將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檢修等教學訓練集成為一體。

(3)工程化課程開發

結合企業工作崗位職業綜合能力以及職業素養要求,將行業職業標準融入課程標準,以火電廠輔控系統的裝調檢修職業活動為導向,從真實的裝調檢修項目中提取典型的工程化任務,井對典型工程化任務涉及的知識、技能進行分類分析和歸納整理。根據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規律,按照由淺入深,從簡單到綜合的循序遞進方式,設計每個典型工程化項目任務的教學內容和學習情景,重構課程的知識和技能體系,并在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如圖2所示。

3 基于熱力輔助系統的工程化教學項目設計

調試、檢修等典型工作任務,設計電氣系統設計、電氣系統安裝、電氣系統調試、電氣系統檢修4個工程化教學訓練項目,共16個子項目,將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訓練,融入項目的教學,如表1所示。

4 基于工程化項目實踐的教學模式建設

(1)項目任務

針對火電廠輔助控制系統主控站、上煤站、碎煤站和配煤站的安裝調試任務,將學生分為4個項目小組,分別承擔1個站點控制系統的設計制作與安裝調試任務,再由各項目組長分配小組成員的具體工作任務,分工合作,協同實施,培養學生的分析表達、團結協作等方面素養和能力。

(2)技術方案準備

各項目小組通過資料查閱、教師引導等途徑,了解系統構成、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提出項目解決方案,擬定工作計劃。井通過分工合作,完成電氣控制原理圖、電氣元件布置圖、電氣線路接線圖、工具、器材以及聯機調試等技術準備,培養學生的技術分析與工程表達能力。

(3)工程項目實施

各項目小組根據擬定的技術方案,完成電氣控制系統的元器件選型、設備安裝、編程調試等工作任務。就地站點聯機調試完成后,接入整個輔助控制系統,與其他項目小組一起完成整套系統的集成調試。在調試過程中,完成各類故障的檢查與排除。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將“工程項目”的概念引入課程教學,幫助學生建立“工程項目”概念,全面培養學生電氣工程項目實施以及技術溝通、綜合協調、語言表達等綜合素質和能力。

(4)項目驗收答辯

對照行業技術規范,按照項目控制要求和施工標準,對各項目小組及項目小組成員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現場驗收和技術答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技術表達能力。

5 基于行業技術標準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建設

(1)建立對接行業技術規范的教學項目質量驗收標準

按照電氣工程設計、施工的相關質量標準,對項目小組完成的工程圖、電氣柜和現場布線進行工程質量驗收,實現課程教學質量標準與行業技術標準對接。

(2)建立校企聯合考核評價機制

引進行業技術專家,與學校師生一起,聯合對各項目小組完成的工程項目進行質量考核評價。通過視頻資料,校企考評專家聯合對學生的工作過程進行考核評價,實現課程考核評價與企業生產驗收標準的對接。

(3)建立多元考核評價質量標準

篇(10)

“腦癱詩人”的說法可能誤導了人們。余秀華腦癱但不腦殘。她的詩歌智商絕對在水平線之上。

余秀華瞬間走紅,是新媒體時代文化奇跡的又一個注腳.她是詩歌精神救贖奇跡的展示。余秀華的詩歌是從老牌紙媒《詩刊》發出的。隨后,微信廣泛便捷的傳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而她個人的博客,是“自己的園地”。如果沒有這塊自留地,她的詩歌夢想很可能夭折。因此,阿絡詩歌,特別是博客詩歌,這種零門檻、零審查、零投入,與觀眾讀者零距離的多零陣地.成為當下中國千千萬萬“余秀華們”的人生舞臺和精神博物館。

余秀華刷新了大眾對詩人形象的想象,成為后革命時代草根文化崛起的新例證。撬動眾人心弦的竟然是這么一個“灰不溜秋的農家老女人”。噢,原來詩人并非生活在天堂.并非長著羽毛,頭罩光環。但她的詩句顯然有著非同一般的精神光環,讓人幾乎懷疑她本人的腦病。“我諸求成為天空的孩子/即使它收回我內心的翅膀”,這樣的詩句顯然出自飛翔的心靈。不管怎么說,是詩歌標明了余秀華的與眾不同.

余秀華讓人們看到了新媒體的威力、傳統媒體的功用,也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農家女創造出的文化奇跡。但人們基本忽略了詩歌本身的當代功能。人們忽略了在新媒體時代,詩歌已成為最便宜的文化消費.詩歌是一所距離最近的教堂。隨著中國的歷史轉型,中國人的精神危機日益暴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現象是去教堂、做教徒。余秀華沒有去信教,她選擇寫詩。詩歌實際上扮演了她的教堂。

對新詩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當代大量詩人的詩歌,扮演了精神救贖的角色。我們已產生了這樣的詩歌:“當我死時,詩是我的尸體。”視詩歌為生命,不再是一句矯情、表演式的廣告,而是詩人們發自內心的精神宣言。唱歌可以出名,小說也能掙稿費,但詩歌與此幾乎不沾邊。但詩歌有它獨特的吸引力。詩歌成為詩人們的精神信仰。詩歌面前一律平等,詩歌沒有性別歧視,詩歌沒有貧富之分。

如果了解當代詩歌的狀況,我們就可以知道,有成千上萬的熱愛詩歌的人們,將滿腔熱情和大量心血投放到詩歌之上。詩歌就是離他們心靈最近的教堂。因此,在一個經濟主導、利益困擾的時代,人們關注一點詩歌,閱讀一點詩歌,或許可以更真切地理解這個時代的偏見,或許可以帶來意料之外的心靈收獲。(選自《環球時報》2015年1月21日,有刪改)

鑒賞評價

詩歌無論是在舊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是人們心靈的一塊園地。這是因為它本身對生活、對文化的高度概括,對心靈、對精神的準確反映,使得人們產生廣泛共鳴。而在新媒體時代,這種共鳴得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散開去。文章由一個現象推及內容與工具關系問題乃至內容的實質性問題,視野可謂闊大。

上一篇: 應急科普工作計劃 下一篇: 特色社區匯報材料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区在线官网观看 | 最新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 | 亚洲资源网久久 |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久久99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