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評定自我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0: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品德評定自我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品德評定自我總結

篇(1)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164-02

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假如要形成一個人,那就必須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那么,如何讓教育發揮其最大作用,使中學生成為真正的“一個人”呢?我認為,加強對中學生自我教育意識的培養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是優化班級工作的捷徑。

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是指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自我修養、自我批評、自我反省、克己自制的思想意識。這是中學生走向成熟的標志,也是衡量教育在學生身上所起作用的重要標準之一。對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一 前期教育

培養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樹立崇高的理想。這是培養中學生自我教育意識的根本點、出發點。

中學時代,由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快速發展,自我意識的增長,學生經常能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并且能夠認識自己的特點并對自己提出一些正確的要求,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教育中學生明白為誰活著、怎樣活得更有意義的道理,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就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乃至在人生道路上減少對困難的畏懼和疑惑,增加信心和力量,從而達到成功的彼岸,完成教育的使命。

從高一年級的新生入校開始,學生都經過了軍訓,同時參觀了武警中隊營房、學習優良傳統作風。聽學校領導介紹桐城市第六中學的情況(了解校史),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高中學生日常規范》《××××高中獎懲條例》,參加匯演(軍訓匯報表演),組織同學們在操場表演節目、廣播體操比賽等集體活動。特別是廣播體操比賽那天,烈日當空、酷熱難忍,有的班級一完畢就撤到蔭涼處,而我班比賽完畢仍回到操場坐好,一直到比賽全部結束,才回到教室。我特別表揚了同學們遵守紀律,有良好的組織性、自覺性,在黑板上寫了“比賽――比曬”,同學們一下子笑起來。后來,有的同學還在周記里記下了這件很有意義的事,說成是“高中生活第一課”。

為形成班集體正確的奮斗目標,在班級工作建設中,提出“作風、學風、班風”三風建設目標。確立了班訓: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確立班里的目標:凈、靜、競、進;確立了自我教育目標: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并加了一條蕭伯納名言“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質”。這些具體要求,都書寫張貼在教室。使學生自覺將自己的努力、人格的形成與班級“三風”建設結合起來。

另外,舉辦了“我的理想”演講主題班會、“順境更有利于出人才,逆境更有利于出人才”的辯論賽、“愛護我們共有家園”知識競賽等主題班會。這些活動,都是由班委或團支部組織,全體學生參與的,既增強了他們自我教育的意識,也培養了學生實踐的能力。

在班級管理中,我大膽地任用班干:任用班委干部7人、團支部干部3人、科代表7人、小組長7人、管門窗1人、管桌凳1人、管電視柜1人……班級管理人員共29人。我倡導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學生是班級的主人,這樣,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培養了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及獨立工作的能力。

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人生理想,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還只是自我教育意識形成的思想保障,中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學習、生活習慣,遇有特殊情況就會出現一些反復,他們頭腦中的自我教育意識尚經不起外界的誘惑或挫折的打擊,所以要鞏固前期教育成果,還需要跟上必要的中后期教育,注重教育的適時性、長期性。

二 中后期教育

形成一個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體系,引導學生能運用“道德修養法”,這是培養學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識的主要手段,此外還需加強“知”“行”的強化手段。

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進行常規性的訓練,以培養加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頑強的意識品質和嚴格要求自己的良好習慣,它尤為適合獨立性和控制力差的學生。從高一年級開始,建立自我管理體系――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將班級工作分為勞動、衛生、紀律、出勤、日常行為和其他工作等六個方面,設立各負其責的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行使監督權力,并認真做好班務日志記載。制定了《操行評定條例》,將以上六個方面分別列成細則,按照條例分別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量化積分,一周總結公布一次。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工作在高一下學期基本形成完整體系,這套自我管理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是“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其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德育過程表現為“提高認識、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行為習慣”,而這四個方面在發展方向和水平上處于不平衡狀態,表現出“情通理不通”,或“語言的巨人,行為的矮子”等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德育過程中可以具有多種工作開端”,因此,在不斷完善上述管理體系的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會運用“道德修養法”來強化自我教育意識。

所謂“道德修養法”,就是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規范,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省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方法。曾子的“三省吾身”、荀子的“日參省乎已”、孟子的“自反”“自強”等都是通過反省修養來提高個人的思想品德。其主要方法有:

1.讀書法

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溶化。”在班級工作和日常教學中,我利用班會課,給學生念一些文質兼美的課外讀物、時事資料,同時鼓勵他們到圖書館閱讀,并要求他們堅持做讀書筆記,用佳作展覽等方式激發其閱讀興趣,從大量有益的書籍中汲取自我教育的精神養料。

2.自我評價法

自我評價是指個人將自己的人格或自己的認識、行為與他人比較,與各種模范品質行為比較,進行自我評價的方法。每學期開學初,每一個學生都訂出《學習計劃》,我給他們裝訂成冊掛在教室。半期后,作“半期自我總結”,學期結束前作“期末自我總結”,并且由班委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操行評定,當眾公布。另外,由團支部組織了“愛護我們的家園”“告別不良行為”“談談我們這個班”等主題班會。通過這些方式使學生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更好地進行自我調節,是提高自覺性和主動性的內在穩定動力。

3.榜樣示范法

篇(2)

組 長:杜心華

副組長:李明萱、胡毅

組 員:羅俊龍、鮑殊佳、方文、李朝暉、游小文、劉軍喬、譚建平

第二、見習班主任要求 :

1、端正態度,認真學習(1)學習教育理論。認真學習有關班主任工作的理論、方法、藝術等書籍,做好讀書筆記,及時記下自己的讀書心得。(2)向指導班主任學習。虛心請教、誠懇接受指導班主任的指導,定期與指導班主任進行交流,與班主任一起研究參與班級的各項工作。(3)在實踐中學習。積極協助指導班主任,做好所見習的班級各方面的工作,自覺履行班主任工作職責,實踐中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并對實踐工作進行總結與思考。

2、身體力行,積極實踐(1)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思想、身心等各方面的情況,幫助所見習班級的班主任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特別是配合做好學習有困難、行為習慣較差等后進同學的疏導轉化工作。(2)見習期間,要積極參與班級的各項活動(包括班級的各項常規工作,早操、課間操、中自習、校本課程、班會、夕會、晚就寢等),嘗試組織主題班會、班委會、家長會、學生座談會等,嘗試組織各種有益的德育活動,熱情接待家長,必要時可主動進行家訪。

3、對班主任工作要勤于思考,不斷進行工作總結,及時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并對自己的工作情況每周做一次總結。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班主任培訓、班主任工作座談及班主任外出考察等活動。

第三、見習班主任指導老師工作要求:

1、學校為每位見習班主任聘任一名班主任工作指導老師。

2、指導老師要本著對班主任成長和對學校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做好對指導工作。對他們要做到關心愛護與嚴格要求相統一,指導幫助與相互學習相統一,理論學習與班務實踐相統一,班級工作獨立負責與為他們創造條件相統一。

3、在學生中確立并維護他們的應有地位,善于“搭臺子”和“壓擔子”。

4、經常與他們交流學生情況,交流班級管理中的心得體會。

5、及時負責地協助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對他們進行考核與評價。

第四、見習班主任的考核與評定 :

1、考核分二次進行,分別在第一學期期末和第二學期期末進行。

2、考核內容由檢查學習心得、自我總結評價、學生測評、指導教師評價、年級組評價、班級管理績效(班主任月考核、星級班級考核)等組成。

3、考核結果與評職、評優掛鉤,考核優秀的(前30%)學校將予以表彰獎勵。

4、見習班主任考核為優秀的,指導班主任評定為優秀指導班主任,德育處表彰。

篇(3)

功能偏移,忽視了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教師的教育與學生

的綜合素質評價相脫節等等,使其已成為束縛素質教育獲得突破的一個瓶頸。實施

新課程以來,評價發展迅速,德育工作者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問題進行了大量有價

值的探索,從傳統的、主觀的評價轉向客觀的科學的評價,從單一的定性評價,轉

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樣性評價。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為了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多樣化的人才,我校堅持以“做人”教育為突破口,其

他各項工作協調發展,不斷強化“大德育”觀念,堅持以德立校,堅持學校、家庭

、社會教育相結合,嘗試構建了一套完善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逐步形成機制

,并實踐了一套全新的評價方法,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一、結合學校實際,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要搞好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就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而建立綜合素

質評價體系的關鍵是需要一個根據評價目標建立起來的評價指標體系和一個評價標

準體系。我校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從六個方面展開。

1.認真落實思想品德評價工作。思想品德評價對指標體系的建立相對比較容

易,因為國家頒布的有關德育大綱或德育綱要中不僅有德育目標的總體目標,而且

有分階段的德育目標體系。上級部門下發的思想品德評價表就是根據德育大綱提出

的目標和內容的要求來建立的,每學年進行一次評價,初中階段共進行三次評價,

我校嚴格按程序落實這項評價工作。開學初利用班會對思品評價表進行學習,使學

生明確努力方向,評價時,開展評價學習,嚴格按要求評價。對“五無”評價,即

無班主任簽字、無班主任評語及等級、無折合分(折合分=自評分×10%+互評分×

20%+師評分×70%)、無校長簽字、無評價日期。學校政教處不予以審批,學校對學

生德評不達優秀的不予評優,不合格的限期改正。由于我校對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嚴

格操作,班主任和全體學生都很重視,評價效果良好。我們把思想品德評價作為我

校評價體系中的第一項重要內容。

2.開展家長評定學生思品活動。評價內容分為“理想前途”、“心理健康”

、“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

于律已遵守公德”五大塊,共25條標準,表現分為“優良”、“中”、“差”三個

等級,分別按4、3、2分計分。評價表下設有家長寄語欄。每學期開展一次評價活

動。家長對這項評價活動非常贊賞,同學們也因為家長要對自己進行思品評價,平

時在家、在學校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養成,同時我們班主任的

教育效果也能夠通過家長對學生思品的評價得到一定體現,學校也通過這項評價作

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項指標。(見附件一)

3.建立學生成長卡。評價對象是個別自制力差的學生,評價以每周一張表格

的形式,每節課由學生持成長卡找任課教師評價,評價分為三個等級即優(A)、良

(B)、待改進(C)。每周自己和班主任進行小結評價,并把信息反饋給家長,家長簽

好意見,反饋給班主任。這樣通過成長卡的評價,這些平時自制力差的學生不斷改

進缺點進步十分明顯。像我們初一年級一些行為習慣差的同學,如C一5班廖勇吉、

蔣金洲,C一7班趙梓君,C一9班郝昱進步大,現已取消了成長卡評價。家長們對這

項活動熱情很高,如C一5班蔣金洲自列入成長卡評價對象以來,家長來校共教達十

次以上,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應。(見附件二)

4.建立學生成長袋。成長袋依次分為“A學生1-10周表現”其中學生表現(從

思想品德、學習態度、體育鍛煉、勞動觀念、班級貢獻、時事學習、課堂表現、情

緒狀態等方面每周自評如實填寫),班級考核(由班干部逐周填寫)B“期中總結”其

中包括學生成績表、學生期中反思表、班主任期中寄語;C“學生11-20周表現”(

內容同A);D“期末總結”包括“學習成績表”、“學生自我評價”、“班主任評

價”、“家長評價”。每學期初把成長袋發放到各班主任手上,對每一位學生按要

求評價,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通過成長袋反映出來。成長袋已成為我校學生成

長進步的搖籃。(見附件三)

5.建立家校聯系本。聯系本是一種很實用的評價工具,是溝通家校聯系的紐

帶,是將教師、家長評價及學生自我評價結果相互反饋的一個載體,它形成三方共

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使評價三方對學生建立客觀全面的認識,促進進一步發展

,發揮評價最大效應。我們學校的具體做法是:每個學生備一個聯系筆記本,學生

在校的表現通過聯系本適時反映給家長,學生在家的表現通過聯系本適時反饋給班

主任。學生是家校聯系的中介和受教育、受評價者,學生在評價中全面認識自己、

約束自己。家長教育責任心增大,諸多家長紛紛通過家校聯系本與班主任教師溝通

,經常來訪的家長也大量增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真空

”時間也得到有效控制,學生上網玩電游沒有機會。

6.制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評價內容16條,評價按照自評、家長評、小

組評、總評(師評)每學月開展一次。本方案附表上對評價方法有詳細說明,這里不

作過多講述。(見附件四)

二、講求教育實效,實踐全新評價方法

過去評價方法基本上是定性評語。這種方法由于沒有明確具體的評價標準,過

多地從教師印象出發,使評價往帶有明顯的主觀性、隨意性。我們學校對評價方法

進行了探索,對評價方法進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我們運用的幾

種評價方法:

1.操行評語法

評語法是評價者根據自己對測評對象的觀察和了解,參照有關標準用陳述句的

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分析,肯定優點,并指出主要缺點和努力方向的一種方法。

我們班主任的期末評語,按以下兩種方法操作:

(1)班主任直接寫評語。直接寫評語較為省時間,但主觀性強。為了解決這一

問題可以把班主任寫的評語交給學生本人看,以征求他們的意見,然后教師再定稿

。其中評語要求少否定,少批評,更多地應該針對學生各個方面的進步。

(2)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寫評語。這種做法是由學生本人根據評價目標的

要求,自己進行評價,寫出評價的意見。或者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后,再讓學生在

小組里相互評價,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據學生自我評價意見和平時的觀察寫出綜合評

語。這種做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反思型評語法

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參與評價通常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有助于調動

其內在動機,成為自覺的內省與反思的開始,促使其認真總結前期行為,并思考下

一步計劃。隨著評價的日常化,建立不斷的良好的反思習慣,形成源源不斷的動力

。我校學生的成長袋的每周表現及期中反思表就是采用這種評價法。

3.等級法

等級法是根據評價目標的要求,把學生評價內容劃分為若干等級的一種方法。

具體等級可分為五級、四級、三級。等級的表示法一般用描述等級的語言或“”

來標記。例如五級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四級分為“優、良、合格

、不合格”;三級分為“優、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學生畢竟是個別,為了不

給學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可以用“待努力或待達標”代替“不合格”,用“

”表示方法類同。

用等級法評價學生素質能說明每個學生思想發展的程度及其在班集體中所處的

地位,而缺乏具體內容,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和努力方向都不明確。所以等級法

要與自我總結和小組或他人評議結合,使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的認識比較清楚。

我校的“學生成長卡”、“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就是采用等級法評價。

4.評語定量法

此法是把評價分為若干因素或項目,每個因素分若干等級并用評語表示,如:

很好、好、一般、較差,每個評語給定一個分值。如“很好”給5分,“好”給4分

……。把各項分數相加所得分數為測評總分,再從總分數中折算成優、良、合格等

幾個等級,把計量轉化為評語。我們的“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家長評定學生思

品方案”主要采用這種方法。

5.評分法

這種方法是以《德育大綱》、《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依據,

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和學生年齡特點,提出一些學生品行中應予提倡的良好行為項目

為加分項目,列出一些學生品行應予以否定的不良行為項目為減分項目,視為考核

量標。對每個學生學期開始,確定一個基礎分(60分或100分),然后根據平時操行

予以加減分,加分與減分可以相互抵銷。實行這種方法,著重對平時學生行為作出

記載,每月評定總分一次,期末總算。

用這種方法考評學生,有事實依據,比較客觀,便于及時獲得學生思想狀況反

饋的信息,便于教育者施教,同時有利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認識。我們各班級采用了

這種學生日常操行評分辦法,進行班級學生日常管理。

學校就如一個花園,有蒼翠的松樹,也有低矮的藤蔓。學校應本著“全面發展

”的宗旨,既關注每一個學生,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堅持以人為本,

重視人文精神的回歸。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中,我校將評價與教學緊密結合起

來,將評價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一部分,通過合作改進評價活動,根據不同評價目

標,應用多種評價方法,設計富有創意的評價工具,開展豐富多彩的評價活動,時

時事事有評價,以此優化了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發展。

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師已漸漸將這些理論、思想、深入滲透并貫徹

到一切教學行為當中,使教師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新的評價觀念,產生新的評價行

為,讓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揚起了科學理性的風帆。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我們決心

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扎實工作,開拓創新,不斷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徑,努力營造

和諧的氛圍塑學生高尚的人有特色的重點學校,為培養更多、更好的新時代建設人

才,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評價方法:

1.在每一條評價內容中,“優秀”記,“良好”記,“合格”記

,“不合格”記為〇,每一條評價內容獲7個“”以上,“總評”記錄為“優

”。

2.總評“優”達到12個以上的可以評為班級“星級少年”,并可以參加“校

篇(4)

主要做法有:

一、具體的評價標準,使評價易于操作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為此我們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目標分為品德習慣、學習能力、合作交往、強身健體、審美表現五個方面。為便于操作,我們把這五個方面分成若干要素,每個要素再列舉出若干關鍵表現,突出階段性和基礎性。如低年段的“誠實守信”,可將其具體描述為:不說謊話,有錯就改;認真完成作業,不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要盡量讓評價指標顯性化,這樣學生可以根據這些目標確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教師根據這些指標對學生進行逐項評定,就能避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空洞和流于形式,引領教師全面關注學生的日常發展狀態,引導學生自覺地將評價與日常行為表現聯系起來。

二、多樣的評價方式,使評價全面客觀

我們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式上,首先改變了評價的主動權牢牢地被班主任掌握的現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應采取學生熟悉的、活潑的、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邀請家長、校外輔導員、科任老師等參與評價;同時開展學生自評與互評等方式,達到激勵目的。這樣班主任不再是唯一有評判權的裁判,學生本人、同伴、家長、班主任、學科教師等根據不同的評價指標,可以擁有各自的評價權。如生活方式中的評價以學生家長為主體,團結同學等方面則由同伴作為評價主體等。這樣打破了評價由班主任教師一人掌握并實施的現象,使評價結果更加全面客觀。

篇(5)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55

1 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的問題

1.1 落后的考核方式

中職的德育課程在進行評價和監測學生的水平方面以及學習情況上,還是會以老舊的考核方式為準,考試模式也是以閉卷的形式開展,若分數高,就會證明道德水平較高。雖然在考試分數的體現上,能夠將學生的考試能力反映出來,可是不是全部的表示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怎樣的。不夠合理的評價機制,讓形式化的考核工作產生,讓德育考試的主要引導作用喪失。

1.2 陳舊的教材

當前的教材重點放在教學德育理論,對學生所具備的職業道德、誠實守信的教育較為忽略,尤其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較為缺乏。教師作為引導者,在教學階段講解理論知識十分透徹,可是對于社會現象的討論和分析較少,不能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所調動。

1.3 單一的授課方法

中職德育課往往會采用單一的教材開展課堂的教學內容,這樣的灌輸式教學,讓引導過程較為淡薄,只是抽象的進行授課,行為指導方面實際進行的幾乎沒有。

2 中職德育課程改革中所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將能力作為核心,對德育教學的考核模式要正確改革

多年來的德育教育,讓中職的德育課教學當中產生了極大的缺點,就是灌輸式的教學在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在書本上標注重點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們在腦中牢記所講的理論知識,最終在試卷上考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成績的評定,只是片面的評定標準,對于學生的多角度全面發展不是非常的有利。在現階段,中職的德育考試要不斷科學化,在價值、情感、能力、知識這幾方面對中職學生開展系統的考試評價。中職學生的相關成績評定需要對這幾方面的內容有效融合。

第一,平時表現要和卷面成績相融合。

對卷面成績的注重,對實際表現忽視的評定模式要有所改善,總體成績不能夠通過卷面成績來評定,這樣進行的后果只會讓弊端愈演愈烈。有必要將平時的表現也納入總體成績中。

第二,要將能力與知識相互融合。

讓死記硬背知識點的傾向全力克服,嚴格關注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三,要讓閉卷和開卷有效融合。

要正確的引導中職學生書寫調查報告、小論文等,要讓學生們積極的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運用在生活上的具體案例對教材中的詳細內容有所印證,讓理解方面更加深刻,重點培養學生們使用自身學到的知識點、對實際問題系統解決的能力。運用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德育學科的相對育人功能發揮出來。

2.2 將就業作為導向,對德育教學內容要充分整合

中職德育的教學內容需要充分的進行整合,其中要將就業作為導向,實施模塊式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就業與創業指導”這一節的過程中,需要對“職業與創新”這一主題合理圍繞,針對職業教育課程需要分割成創業和職業兩個大型模塊,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嚴格培養學生們的創業意識以及職業道德意識,可以進行“模擬招聘”等教學活動,開展即興的辯論、演講,還可以開設創業方案等適當的比賽。

2.3 對課堂教學的注重,對社會實踐教學的忽視要合理轉變

第一,在中職德育課的教學方式上有所突破。

按照中職學生的普遍思想品德特征,利用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現場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和學生活動、職業活動相互融合,讓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所突出。

第二,在中職德育課的內容上要有所突破。

要讓貼近學生、貼近實際以及貼近生活進一步體現出來,讓社會主義的價值教育有所突出,要在德育課的教材中有效的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相關內容,主要是為了讓職業教育特點凸顯。也就是要對心理健康教育、創業和擇業教育、法制教育、職業紀律、職業道德教育以及職業理想教育給予合理強化。

第三,在中職德育課的教材結構上突破。

利用模塊化這一方面,讓半工半讀、工學交替的需要充分適應。

2.4 中職德育的教學模式需要改革,讓學生成為主體

在德育教學當中,學生是以主體的身份存在,不可以當做灌輸的客體。所以,在中職德育課堂的教學方面一定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在一定程度上教師的基本職責就是讓學生學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讓學生可以學會正確的思考。要把德育教學的具體內容劃分為不同的教學專題,正確的引導學生們將問題帶入企業、帶入社會,再進行詳細的體驗和調研,在探究問題中會同時將該問題的解決方法充分掌握。

這樣的研究方式,能夠讓學習方式有所升華,也就是學習的八步法,具體包含:自我評價實踐證明、自我總結、體驗、答疑、交流、調研、設疑自學。這樣的學習方式合理的凸顯出了學習的合作性、研究性、自主性以及學生的主體性,顯示出了將學生作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能夠提高和培養學生進行自我學習的能力。

3 總結

根據以上的論述,中職德育的教學改革方面是較為繁瑣的,一定要采用嚴格、細致的探索精神和科學態度,進行不斷的提升和反復的實踐,要具備優質的環境,讓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標準有效構建,要力求將就業作為關鍵點,讓能力有所提升,讓德育教學模式有所完善。

參考文獻:

[1]楊光輝.中職道德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信息部(下旬):理論版,2011,(5).

篇(6)

德育是我們時代的當務之急,但德育又是一個千古難題。德育是一個需要智慧也呼喚智慧的教育領域。道德教育是一種非注重發揮德育對象主體性而不能具有實質性效果的教育形態。同時,德育過程具有計劃性與正面性、復雜性與多端性、引導性與整合性的特點,決定了德育教學要在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的基礎上,實行多種德育方法的綜合運用。

一、說理法

說理法是通過語言說理傳道,使學生明理曉道,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認識的方法。這是一種堅持正面理論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導,增強辨別是非能力,促進道德發展的重要方法。

說理的形式多種多樣,說理法屬于正面講授法,注重對學生的啟發。《論語.述而》中記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注解說:“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教育學意義上的啟發實際上是指通過調動對方的積極思維而有所領悟的教育方法。作為一種教育理念的“啟發”在道德教育上意味著它承認人性的善良或道德教育在人性上是可能的。教師不能給學生以道德良心,而只能將其固有的道德良心喚醒。道德教育只有在具備一定的主體接受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進行。道德教育必須考慮學生的道德發展水平與個性實際,真正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在運用說理法的時候要具有一定的“時代性”。說理法多是在講授課程的時候運用,可以是一個道德原則,也可以是具體形象、具有啟發性說服力的講解和報告。說理法廣泛運用于德育中,因為德育要求有其正面的引導,教師合乎邏輯的分析與論證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價值觀念、信念的養成。

二、示范法

示范法是用榜樣人物的優秀品德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總是努力給少年們描繪出活生生的人的鮮明形象,這樣的形象成了人類的永久體現,我要讓這個形象照亮少年的心,深入他的思想深處,使少年的心更快地跳動……” 示范法中引用的榜樣人物可以是全國學習的榜樣,例如在教學中,帶領學生觀看《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新聞人物》的視頻,讓學生在被其中的先進和感人的事跡打動的基礎上,對道德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也可以引用是學生身邊的榜樣,每年學校都在表彰品行表現優秀的學生,評為學校的“文明守紀先進個人”,這些先進的個人就在學生的身邊,例舉他們的好人好事,先進行為,讓學生們有了具體學習的對象,有了實現道德行為的參照、可能和信心。由于榜樣能把社會真實的思想、政治、法紀、道德關系表現得更直接、更親切、更典型,因而能給人一極大的影響、感染和激勵,教育、帶動和鼓舞人們前進;運用榜樣示范法符合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進。也符合人的認識由生動直觀到抽象的發展規律。

三、陶冶法

陶冶法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如果說說理法和示范法一種明示的德育教學方法,陶冶法則是一種暗示的德育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論基礎是環境與人的發展的相互作用。一般說來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兩方面的作用機制。陶情是一種與認知活動相互聯系的情感和情趣的化育過程;冶性則指與情感聯系的認知上的進步乃至人格的提升。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陶冶的方法主要側重于情感的陶冶,但其作用當然不止情感的培育。“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與款押,熏清陶染,言談舉動,無心于學,潛易暗化,自然似之。”教師的身教對陶冶法的運用很重要,教師是學生模擬的重要對象,用教師自身良好的品行和道德修養影響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認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注重促進學生們在陶冶法中的主動參與,使得道德教育的意向和內容寓于生動形象的環境和氛圍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

四、鍛煉法

讓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鍛煉思想,增長才干,培養優良思想和行為習慣。

德性的本質是德行。亞里士多德說:“我們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為公正的人;進行節制,才能成為節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現,才能成為勇敢的人。”鍛煉的方式主要是學習活動、社會活動、生產活動、課外文體科技活動。在運用學習活動的方式時,可以采取模擬活動的形式,在課堂上開展針對社會生活而自編自演的“道德短劇”,讓學生們在創編短劇的過程中觀察生活,了解的社會道德的現狀和要求,讓學生在扮演的角色的過程中體會角色的感受,進而提高學生對道德的認知。運用社會活動的方式時,可以將道德教學擴展到校外,帶領學生到敬老院,去為老年人服務,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參觀烈士陵園,感受革命前輩的奉獻精神。運用生產活動的方式時,側重進行日常道德規范的訓練。要避免道德教育上的形式主義,日常道德規范訓練是很重要的。讓學生民主制定道德規范,實行有效的監督機制。鍛煉法將道德教育過程寓于學生的主體學習或探索之中,不僅有利于鞏固道德知識教學的效果,更有利于道德技能訓練和價值觀的培養。

五、指導法

指導法指的是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品德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是在建立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發展基礎上的,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

在運用指導法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學生道德修養的自覺性。要讓學生有提高自己道德修養的需求,同時幫助學生制定修養的標準與計劃,避免學生的盲目性,還要鼓勵學生在道德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自我監控、自我評價、自我激勵。在修養指導的過程中,讓學生閱讀好的書籍,是提高學生自我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這種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其自我意識及其自我修養能力的提高,調動他們自覺主動地接受教育,增強他們抵制不良思想道德影響的免疫能力,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發展以及學校德育目標、內容的實現。 六、評價法

評價法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

獎勵作為一種積極強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動中被廣泛接受和采用。適當的獎勵可使學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增強其學習的動機,改善教育活動的氛圍。特別是對于后進生來說,獎勵往往能夠更大的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在運用的獎勵法的時候,要注意即重結果也重過程,注意頻率和程度的適當,注意獎勵的針對性,注意獎勵的本質應是精神上的鼓勵,注意獎勵的范圍要盡可能的面向全體學生。

懲罰法能起到“當頭棒喝”的驚醒教育作用。“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于學生的堅強性格,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和人的尊嚴感,能培養學生抵制引誘和戰勝引誘的能力。”——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在運用懲罰的時候,要注意懲罰的目的是教育,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在懲罰中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愛心、善意和尊重。懲罰時要注意運用多種方式,同時要獲得多數學生的道德支持。

評比和操行評定要注意周期性和公平性,評比要發揚民主,條件要明確具體,人人皆知,評比過程中要讓大家發表意見,使學生受到教育,要定期檢查和總結,及時宣傳、表彰好人好事。要真正的起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運用評價法要注意做到目的明確;公正合理;符合實際;得到大多數學生的公認;表揚、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經歷一個反復的培養教育或矯正訓練的過程,這就要求從事德育課教學的教師在長期堅持的前提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道德修養的培養。馬卡連柯說“沒有任何十全十美的方法,也沒有一定有害的方法。使用這種或那種方法的范圍,可以擴大到十分普遍的程度,或者可以縮小到完全否定的狀態——這要看環境、時間、個人和集體的特點,要看執行者的才能和修養,要看最近期間要達到的目的,要看全部的情勢如何而定。”因此,德育的方法要靈活而綜合的運用。

參考文獻

[1]歐陽教.德育原理[M].文景出版社.

[2]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

[3]黃向陽.德育原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7)

1、有勤勤懇懇、默默奉獻的敬業精神

從教20多年來,我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愛崗敬業,默默奉獻,虛心好問,我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從大局出發,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少工作時效性、原則性都很強,都能想方設法、準確、及時完成工作任務,在工作中,我始終堅持著“老老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工作”的原則,我不浮夸、不搶功、不愛出風頭,腳踏實地地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四個學期,主動代上語文課一兩個月,沒拿一張代課票,去年,我主動分管了教學管理工作,從沒向學校提出要什么額外報酬。

但是,校長和老師沒有忘記我,給予了我不少榮譽:先后評為優秀團員、優秀青年教師,區德育先進工作者,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年年被評為區優秀教師,獲區政府嘉獎.

在此,我衷心感謝領導和老師們的厚愛。

2、有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始終不忘記要做一個好教師就要終身學習,不斷加強學習.年參加全國成人高考,年獲得了大學本科學歷。成為教導主任后,我更積極參加繼續教育,考取了普通話測試水平二級甲等;今年還參加廣州市心理健康教育c級證書班學習。我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獲得區電教論文評比三等獎,區德育論文三等獎,年參加了省小學思想品德教材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工作,《勇于創新》和《不向命運低頭》收入該書中。發表了《市場經濟下更要加強師德建設》,《淺談隨班就讀工作的探索與實踐》被小教科錄用。

3、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一定的工作能力與管理能力。在20多年的工作經歷中,我任教過中高年級語文、思品等學科,擔任過班主任,任教導主任時,負責的工作很多,曾分管教學、德育、課程設置及編排、教材、教師繼續教育、職稱評定、小一招生、轉學、隨班就讀、課外活動、年初基層報表、語言文字、畢業班語文考試命題、語文學科競賽命題等工作。但也能把各項工作做好。我有較強的協調能力,十分重視協調好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并做好預案處理措施。做好學科管理工作,加強教研教改。學生文章見報率是最高的。能有這些成績,與我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是分不開的,當我接到一項新的工作時,我總是親力親為地做,親身體會這項工作的過程,然后才指導有關老師協助做好這項工作,否則,光說不做,發號施令,只會指揮別人干這干那,是不行的。如:一年級拼音口試,試卷命題等。

我從年任教導主任工作以來,我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煉就了我做好工作所需的組織領導、上下協調、答疑解惑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所承擔的工作沒有出差錯,常受到上級有關部門贊揚,單位領導省心,教職工放心。在學生、家長和教師心目中,具有較高的威信和較好的教師形象

4、我能理解各層次的老師。

相信老師們從我平常的為人處事中就看到了吧。

篇(8)

新課程理念大力倡導素質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質,培養能力、發展個性。基于現代教育理論,素質教育評價方式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始終堅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

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對于學生的評價無論在功能和價值上,還是在學科內容、呈現方式以及對考試結果的處理上,都要力爭體現新課程所倡導的"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理念和工作思路,形成適合本地區的學生評價內容、形式、手段,以利于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我們應該和課程改革緊密結合,立足課改,結合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探索出符合實際,并突出學生特色的評價體系,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1.評價方式多樣性,發揚學生的優點

教學中主要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方式進行,各任課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各種過程性評價資料的整理,裝入《成長記錄袋》;學期末由班主任與任課教師進行交流,并查看《成長記錄袋》中的過程性資料,對學生習慣養成進行綜合評定,并將評定等級填入《成長記錄卡》中。

1.1 學生自評:當學生自己認為在某方面表現比較突出,或者讓學生回顧一下某一段的表現,自我進行評價,從而肯定成績,找出不足,以形成比較客觀的自我認識,將評價情況裝入《成長記錄袋》。

1.2 學生互評:在班主任的指導下,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同伴互評,主要看閃光點、看進步、看發展,因人施評。一般每月評價一次。

1.3 教師評價:各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及各種活動中的表現,發現學生的進步、閃光點時,可隨時進行口頭評價,讓學生記入《成長記錄袋》,做到"低、小、勤、快","低"指起點,"小"指小目標,"勤"指勤評價,"快"指快反饋。

1.4 家長評價:可通過每學期的家長會,或者和學生家長的平時交談中,指導學生家長評價好學生在家里習慣養成情況。

2.評價內容全面性,激發學生內在動力

新課程所倡導的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內容是比較全面的,評價時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不僅關注學業成績、道德品質,還要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興趣、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同時更要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擁有自信。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式上,首先改變了評價的主動權牢牢地被班主任掌握的現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應采取學生熟悉的、活潑的、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邀請家長、校外輔導員、科任老師等參與評價;同時開展學生自評與互評等方式,達到激勵目的。這樣班主任不再是唯一有評判權的裁判,學生本人、同伴、家長、班主任、學科教師等根據不同的評價指標,可以擁有各自的評價權。如生活方式中的評價以學生家長為主體,團結同學等方面則由同伴作為評價主體等。這樣打破了評價由班主任教師一人掌握并實施的現象,使評價結果更加全面客觀。

3.評價過程動態性,促進學生積極發展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涵蓋多項具體內容,如果把諸多評價內容的實施集中于某一固定時間,很不現實,評價結果很不科學。因此,我們將這些內容采取各取所需、分解達標的方式進行評價。可以先引導學生在自我總結的基礎上梳理出階段發展目標,再根據階段目標完成情況確定下一步的目標,如此循環,提高目標要求。在目標的實施過程中進行評價,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注重收集學生階段性達標成果,建立學生成長檔案。這樣,不再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期末時的一個環節,而是把它貫穿于學生整個的發展過程,從學期初各目標的確立與實施、學期中的成長展示,最終形成期末的評價等級。同時要定期給學生進行回顧與反思的空間,時刻激勵學生自省、自律,避免學生只著眼階段達標的短期效應現象,更立足于學生的長足發展,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發展性。

4.評價結果激勵性,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既有評價功能,又有反饋調控功能。要充分體現課堂評價功能,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必須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篇(9)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07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spirational

Award and Grants Review Mode

ZHANG Ailin[1][2], SI Yimin[1][2], SHAN Xiumin[1][2], MA Mingqi[1][2]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2] Tianj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To protect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ir education,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hard, uplifting, inspirational award, evalu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ra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 taken by the university,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project has become a student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a difficul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otivational scholarships review in th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new solutions to explore ways and means of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studies were discussed, inspirational scholarships to play the role of a guide to improve the class of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hav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som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otivational scholarships; award; assessment information; agricultural college

貧困家庭大學生一直是國家和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一個群體,為保證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國家及政府在高校設立了國家獎學金、人民政府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金專項資金,而且資助力度也比較大,用于獎勵和資助高校全日制在學本專科品學兼優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但是由于這些類別獎學金設立時間較短,與其相關的管理制度、貧困等級認定、運行發放機制等方面尚不夠成熟、完善,加之包括我校在內的農業院校,貧困學生所占的比例大,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的評審成為高等農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難點。本文著重從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的評審方式入手,分析當前獎助學金評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探討解決的方法和途徑,為我校勵志獎助學金的評定工作打基礎。

1勵志獎、助學金評審過程中凸顯的問題及矛盾

近幾年,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的設立及發放確實緩解了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的生活問題,使他們安心讀書,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具有重大意義,但在實際評審、發放過程中也出現了多種矛盾和問題。

1.1 評審方式教條死板,以綜合測評為依據欠合理

勵志獎學金和助學金如何評定,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國家勵志獎學金、貧困助學金的申請指定給經濟困難且有民政部門出具的“貧困證明”的學生,而成績優秀、表現突出的學生,如果沒有“貧困證明”就沒有機會獲這項高額獎學金。參評學生既要品學兼優,即綜合考評要名列前茅,又要家庭經濟十分困難。

評定獎助學金的指標體系比較簡單,主要參考是否有“貧困證明”,專業綜合測評班級排名情況。而且綜合測評體系單一,主要考核學習成績、參加學校團體活動附加分、品德修養幾個因素,而沒有把學習態度、集體觀念、勞動觀念、身體素質、心里素質、意志品質、科技活動、創新能力和社會貢獻等因素及客觀的量化方法結合起來。

“經濟困難”的度量是最明顯的突出問題,現實情況是有的學生家庭經濟不夠困難而學習成績優秀但沒有參評資格,有的學生家庭經濟特別困難但因為綜合考評成績不高也不能參加評定。所以評審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價值觀,直接影響到學校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威信。

1.2 學生家庭經濟的真實狀況難以準確把握,是否屬于“貧困” 沒有標準

家庭的經濟狀況目前由于缺乏專業的調查機構和科學的評判手段,很難把握其真實狀況。在考察審核中,主要是通過學生自述、申請結合民政部門和當地街道辦等單位開具的證明材料,加之,結合該同學在學校的生活消費情況,綜合班級民主評議及任課老師、班主任老師的認知,打分排名,確定困難認定。對于學生自述,有的學生家庭確實經濟困難,但是出于愛面子,維護自己的隱私,特別是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學生,不愿將自己家的真實經濟狀況說出來;有的學生對于評定工作不是很認真,抱有可有可無的態度;有的學生為了得到經濟上的額外支持,故意渲染自己的困難程度,夸大其詞。對于縣級民政部門蓋章的證明,其證明力也有失真的一面,因為除了本村或街道干部大概了解申請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外,其余鄉鎮、縣區級民政部門干部基本不了解學生家庭經濟情況,而在該項證明書上蓋章亦不用承擔法律后果,做個順水推舟的人情,學生只要去縣區及民政部門蓋章,一般都能實現。

1.3 “僧多粥少”,難以均衡分配

勵志獎學金的獎勵額度較大,每年5000元/人,助學金的額度也不小,分別設為每年特困3500元/人、較困難的2800元/人,一般貧困2200元/人。而且家庭經濟困難是個相對的概念,不少學生利益驅使,不惜放下顏面,爭當“貧困生”,加重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這給實際生活特別困難,最需要得到資助的學生造成減少了獲得獎勵和資助的機會。學生之間互相監督,評議其家庭經濟狀況也難以發現其真實情況,因此在評審過程中,難以回答“誰比誰更需要資助”,評審結果往往是“幾家歡喜幾家憂”的感覺。

2解決評審獎助學金評可采取的有效途徑和方式

2.1 思想教育要貫穿勵志獎、助學金評選的全過程

在思想教育中積極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勵志獎學金、助學金評定過程中公正性的相對性,作為班主任老師及學生工作組老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重點關注貧困生的實際學習生活狀況和水平,與同學們交心相處,用實際行動關愛他們。教育學生在評定中要講風格,講理解,講大局,正確對待個人得失,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同時也要加強獲得獎學金、助學金的學生的感恩回報教育工作。國家政策也是要讓每一位貧困學生都能上得起學,這就要確實教育學生,有困難就說出來,不論是獎學金還是助學金都是國家、社會對學生們關懷,而且也要正確對待利益觀,要誠信,以身作則,把學校政府的關愛化作動力,用感恩的心去服務社會。

2.2 經常召開學生座談會,交流心得

以學生社團聯活動為紐帶,增強與同學的交流,鼓勵貧困學生積極參與到社團聯活動中去,給他們自由施展才華的機會和平臺,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踐磨練中塑造自我。用充分調動團學聯骨干學生的榜樣作用,發揮優秀學生干部在班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加強黨課學習,鼓勵學生們適時遞交入黨申請書,定期交流學習匯報思想,完善自己的“個人夢、個人規劃”,經常開展座談會、交流會,請優秀貧困生學生干部代表與貧困生進行交流,用實際行動證明“貧困生”雖然沒有能力選擇家庭和出身,但有能力選擇自己的明天和未來。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志向和骨氣,樹立戰勝暫時經濟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2.3 進一步改進評審方法,完善評審程序

學校應該制定嚴格的評選評定程序:先由學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再隨機抽取班級代表對其在校經濟開銷進行打分,匯總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意見,院級評定小組進行最后的統計和評審,審核后具體排名進行全校公示。在評審過程中要教育學生們,團結同學,形成班級凝聚力,樹立良好的班風,要互相謙讓,互相理解。畢竟受資助的名額有限,提出貧困申請的學生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助學金。對于確實困難的學生也許三百元兩百元就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可以嘗試鼓勵得到助學金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去適當地幫助那些沒有得到資助的同學,確保每個貧困學生都有一定的資助,保障學業順利進行,而且這樣也能夠增強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和友誼。

如果在評審過程中,學生能夠親身參與,有理有據,學生們也能夠心服口服,排除雜念和不公平的感覺,有利于教育學生,增進同學友誼,鞏固良好班風。

3 獎助學金評定后繼需展開的工作

3.1 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獎學金

正確引導,建議學生根據家庭情況決定獎學金的用途。 慶祝歡喜一定要適度,重在溝通同學感情,用特殊的方式感謝班級體成員,多為班級考慮,多為班級體的發展做貢獻,積極參加院校組織的各類活動。督促大家進一步努力學習,要杜絕奢侈浪費的之風。把獎助學金用實處,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用于補交學費,添置學習用品資料或報考相關證書或者用于為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添置設備等用途上。

3.2 監督獲資助同學的表率示范作用

勵志獎學金對獲獎者的學生來說,而言不僅是經濟上的獎勵,更重要是一種激勵,是對前一階段在校德、智、體、美、勞綜合表現的肯定。這些學生是全體同學學習的榜樣,尤其是經濟困難的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和目標。而且要鼓勵受獎勵的學生們再接再厲,奮發向上,爭取取得更多的成績和進步。同時,這些榜樣在獲得獎學金之后的學習與生活,也應該受多方監督,獎學金評審委員會也可委派一些學生們監管督促。如有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可以撤銷或收回資助獎勵款項。

篇(10)

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使他們具備健康的心理與健全的人格,將為他們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抬起頭來走大路呢?我嘗試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以心理氛圍為沃土,呵護每一個學生自信的幼苗

心理氛圍的創設是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起點,是激活或喚醒學生心理活動的“起搏器”,誘發學生積極行動的外在因素,創設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育人氛圍,能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得到發展,增強其自信心,從而逐步讓每位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發展。

1、利用期望效應,培養學生自信心理

在日常教學和班集體管理中,我體會到要想發揮期望的積極效應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1、向其他任課老師收集學生的有關信息,經常讓學生以隨筆的形式來夸夸班級中的同伴,認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發現他們的長處,充分相信學生的自我實現潛能,引導自己對每個學生持有正確的期望。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幫助每個學生制定合適的學習和發展計劃,并鼓勵每個學生對自己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幫助他們激發自己的高層次的成就動機。3、在課堂討論和提問時,特別關注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時,盡量給予充分的時間和提示,回答正確時及時給予表揚。4、對學生的評定要公正,不以一次的好壞表現而輕易下結論。尤其對表現不好的學生,更應當關注他們的進步和變化而非現在的表現。

2、多元評價,賞識每一個學生

1983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首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生觀與學習觀。“絕對的差生”是不存在的,某一方面的差生可能恰恰是另一方面的優生,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某方面的特長生。記得有一次,科學老師贊賞地指著我們班那位男生說:“你們班那位男生太棒了,思維活躍,上課發言積極,動手能力強,知識面又廣。”我驚異地看著這位老師,再一次地確認。沒錯,老師指的就是那個其他所有的任課老師的頭痛學生。上課做小動作,作業不按時完成……他的不足似乎說都說不完。

二、以成功體驗為雨露,滋潤每一個學生自信的心田

1、創設成功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內在潛力。

成功體驗是促使學生增強信心的關鍵,自信心不足的學生,常常過分夸大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過低估計自己的能力,這就需要老師為這些學生創設更多的成功機會,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通過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困難來體驗和認識自己的能力。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專長與潛能,教師要善于發現它,并且讓學生的特長充分展示,這樣可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我班有一個學生主課成績都差,但擅長美術,于是我就從發揚她畫圖特長入手,肯定、贊揚她的美術才能,讓她擔任班報的美編,鼓勵她參加美術比賽……當她的設計的板報受到大家的好評,當她的美術作品頻頻獲獎時,其自信心也漸漸修復了,開始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也能大聲地說出“我能行”。

2、更新評語形式,讓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

激勵性的評語是教師走近學生的一條捷徑,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暗示的契機。近幾年來,我給學生寫期末評語時,以“一個孩子一本書”為前提,把自己的熱情和對學生的愛心融于評語之中,力求寫“實”、寫“活”、寫“美”。

除了期末總結性評語外,我還嘗試運用各種各樣的評語形式如:別具一格的作業評語、畫龍點睛的作文評語。句句評語似點點春雨,滋潤著滿園的花蕾。

三、化無盡師愛作春風,揚起每一個學生自信的風帆

學生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學校、班級環境以及老師的態度,往往左右著學生一生成長的方向。因此,作為老師應該給予每個學生包含真情的無私的愛,需要讓學生知道你愛他、喜歡他。

1、你是班級里的一分子

對于學生來說,認為他是整個集體里的一員并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很重要,這將幫助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確立自己的位置。學生們需要感覺到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老師的視線,即使他們不在校的時候同樣能夠牽動老師的心。我努力地用各種方式讓我的孩子們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運動會場上,我給那落在后頭卻堅持跑完5000米的孩子溫暖的擁抱;期中考期末考前的班會課上,我想出各種點子陪著他們游戲,讓學生放松考前的緊張心理……

2、用博愛之心,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

對落后的學生,我總是細致入微地去體察他們,當某個同學作業沒有認真完成時,我親手為擦去潦草的字跡,告訴他優秀作業的標準,使他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當課堂上有人違反紀律的時候,我利用表揚他人的手段,用眼神提醒他要遵守課堂紀律;下了課,我總愛在班級里呆上一會兒,特意和他們聊一聊,說句:你今天在課堂上發言了,真棒,要繼續努力喔!

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就融洽了。我發現老師越是將情感充分地表露在語言、表情甚至舉手投足等姿勢上,就越能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鳴。

上一篇: 采購活動工作經驗總結 下一篇: 大學生心理班會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 | 日韩国产精品区一99 | 色丁狠狠桃花久久综合网 | 页面升级永久亚洲色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 中文字幕乱码女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