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4:50:44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探究式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熱愛學生。教育學生
體育教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還應當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熱愛。青少年下是長身體。增知識和世界觀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需要老師的愛。實踐證明,熱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真誠的師愛能在潛移默化之中使學生會以高尚的情感對待人,形成團結、友愛的品質,乃至升華為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操。真誠的師愛要善于控制自已的感情和情緒,要有一種有利于教學、工作給人以影響力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那種愁眉苦臉的神態(tài)和諷刺挖苦的話語,都會使學生反感。真誠的師愛必須是高尚的嚴格的、熱情的、體貼入微的,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和鍛煉積極性。
3、身教重于言教
在體育教學訓練及其他各項活動時與學生的接觸中,教師很自然成為學生模仿對象。體育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神態(tài)都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從言談到舉止,從思想到行為。都應力求成為學生的表率,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好榜樣。不僅如此,體育教師還應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做到課堂內和課堂外一樣,學校內和學校外一樣。真正做到“師者,人之模范也”。
4、應具有深廣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技能
體育教師通過自己教學、訓練、課久體育活動組織指導來實現(xiàn)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體力和智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增強學生體質,完成本職工作。體育教師專業(yè)理論知識深廣,技能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學生才能的培養(yǎng)和教學質量。只有掌握比專業(yè)大綱深廣得金的知識,才有可能對大綱、教材的全部內容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才有可能正確地深入淺出講授教材,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根據(jù)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應掌握專業(yè)理論知識主要有:
4、1學習體育教學大綱、教材教法。
4、2學習與教育、體育相關的政策和法規(guī)。
4、3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如體育理論、運動是心理、運動解剖、運動生理等等。
4、4學習體育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方法。
5、應具有較高教育教學,訓練組織實際操作能力稱職的體育教師,不僅要有全面專業(yè)理論和技術,而且還要有從事體育教育教學和訓練的組織能力,才能發(fā)揮自已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學、訓練質量。業(yè)務能力主要有:
5、1掌握體育科學理論和體育基本技術,并能運用于教學、訓練工作的實際能力。
5、2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的能力。
5、3組織指導和制定課外活動計劃的能力。
5、4指導訓練校代表隊和組織體育競賽和裁判能力。
5、5創(chuàng)新和掌握現(xiàn)代教學的能力。
6、應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人類用來表達感情,交流思想工具。在教育過程中它是偉遞知識和教學學生一種手段。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若能講究語言藝術,不僅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良好心理定勢和情感變化,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易于他們接受知識,掌握運動技術和技能。教師的語言技巧親切感人,語言確切,通俗生動,邏輯性強,這樣才能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活動,在體育教學中收到預期效果。
7、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能力
學校體育工作,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重視和其他教職員工的支持。體育教師在工作中作為爭取自己的地位,爭取支持,我們要主動與團委、學生會、總務處、班主任聯(lián)系,與他任課教師搞好關系,爭取各方面堅體育工作支持和配合。
體育教研組團隊協(xié)作精神相當重要,工作要相互配合支持和幫助。課前要互相多通氣,避免場地器材的沖突。如果遇到矛盾時,要互相謙讓,為他人提供方便。當工作有成績時,要正確對待,不能把一切功能歸于自己,把自己看作一朵花,看人家是豆腐渣。對組內同志要尊重。理解和關心:對老的要尊重,對年青的要愛。一個教組工作,不可能沒有矛盾,積極態(tài)度應是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必太計較。
8、應有健壯的體魄、充沛的精力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高等院校位于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前沿地帶,與國外院校、科研院所進行了廣泛的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學者互訪。教育部門作為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窗口作用也日漸突出。交往需要溝通,翻譯是溝通的橋梁。教育外事翻譯作為外事翻譯的一種,具有其學科專業(yè)特色。
一、教育外事翻譯與外事翻譯
教育外事翻譯是外事翻譯的一種,在很多方面與外事翻譯存在著一些相同點,如工作具有嚴肅性、嚴謹性和實效性等特點。嚴肅性是因為教育外事雖然是中外教育界人士之間的交往,一般情況下不涉及政治,只談學術,但如果在交往中存在強烈的政治沖突,則需極力維護國家與民族尊嚴。嚴謹性體現(xiàn)在對翻譯的水平的要求上。教育外事翻譯與外事翻譯都會涉及國家的立場、政策、教育機構間的利益等,稍有差錯就會影響到學校甚至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利益、形象等,就可能給國家或集體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實效性則主要體現(xiàn)在口譯方面,要求譯員能馬上作出反應,當場完成翻譯過程,在短時間內完成翻譯、定稿、打字、校對等多道程序。但是,教育外事翻譯較外事翻譯還有自己獨有的特點,如教育專業(yè)性、學術性等;外籍專家授課、講座翻譯,則又涉及文學翻譯、科技翻譯以及其他專業(yè)學科翻譯等。
二、教育外事翻譯的種類
教育外事翻譯同其他翻譯一樣,就翻譯方式來說,有漢語譯成外語(簡稱“漢譯外”)和外語譯成漢語(簡稱“外譯漢”);就其工作方式來說,有口頭傳譯(簡稱“口譯”,Interpre-tation)和筆頭翻譯(簡稱“筆譯”,Translation)。口譯運用于講演、會談、合作談判、參觀訪問、游覽、宴請、購物及日常生活等;筆譯內容包括對外信函、傳真、合作協(xié)議、針對外國留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條例、針對外籍教師和專家工作的規(guī)章制度與管理辦法、學校對外宣傳材料、外文網(wǎng)頁等。
(一)教育外事口譯
口譯,又稱口頭傳譯,是現(xiàn)場翻譯,包括交替?zhèn)髯g(簡稱“交傳”,ConsecutiveInterpretation)和同聲傳譯(簡稱“同傳”,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一般情況下,在校際會談、外籍教師和留學生聯(lián)誼會、游覽等場合通常采用交傳方式;在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論壇,如亞太大學聯(lián)盟(APAU)校長論壇,采用的則是同傳??谧g較筆譯而言,具有較高的靈活性,選詞簡明易懂,目的是使受話者當場理解和掌握所要傳達的信息??谧g一般不宜采用晦澀難懂的詞語和冗長的句子結構。根據(jù)場合的不同,口譯分為正式場合的口譯和非正式場合的口譯。
正式場合的口譯。正式場合的口譯一般應用于雙方領導會談、宴會致辭、合作談判等。一般而言,這類交談的主題嚴肅,內容具有一定政策性且對雙方來說都比較敏感,所面對的聽眾具有較高的認知和判斷能力。鑒于這些特點,從事外事口譯的工作人員在事前應該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要熟悉本單位的情況,對一些名稱對應的外文要有比較透徹的了解。各專業(yè)、院系的名稱翻譯要前后一致,符合西方的表達習慣。例如:①I’dliketointroduce,Mr·JohnSmith,directorofInterna-tionalProgramsoftheUniversityofWollongong,Australia·我很高興介紹約翰·史密斯先生,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國際部主任。
這里“directorofInternationalPrograms”是指負責國際項目聯(lián)絡的官員、主任,相當于我國院校的“directorofForeignAffairsOffice”(外事辦公室主任)。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目前我國高校外事部門的稱謂也在不斷變革,也出現(xiàn)了類似“InternationalAffairs”“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sDepartment”等。這也是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需要。不過,“ForeignAffairsOffice”這一頗具中國特色(ChineseCharacteristics)的稱謂也正為越來越多的國外同行所接受。②我謹代表河南省教育廳,預祝中國鄭州輕工業(yè)學院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取得圓滿成功!I,onbehalfofHenanProvincialEducationDepartment,wishagreatsuccessofthejointprogrambetweenZULI,P·R·ChinaandUOW,Australia·“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個新名詞,有的地方譯為“Chinese-foreignCooperativePrograminrunningschools”。這種譯法本身沒有什么錯誤,但我們在實際應用中卻不能完全照搬國內現(xiàn)成譯法。要根據(jù)口譯的簡明特點和實際語境的需要,用簡明易懂的譯法來解決問題,如“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這里就可直接譯為“jointprogram”。③TheFacultyofInformaticssignedagreementswithtwomajoruniversitiesinChinalastyear·去年,信息科學學院與中國的兩所重點大學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
這里的“Faculty”意思是“大學的系、科或學院”。與澳洲大學不同,我們通常把“學院”翻譯成“College”或“Depart-ment”。
非正式場合的口譯。這類場合主要指與學校聘請的外國專家、教師、招收的外國留學生在工作及生活上的接觸,陪同外賓參觀游覽、購物也視為非正式場合。此時說話者往往會帶有很大的主觀性、隨意性,蘊涵豐富的本民族文化信息,翻譯時既要符合語言表達習慣,又要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
例如,時下在湘菜館有“毛氏紅燒肉”。中國人一看就知道這菜名的意思是同志在世時喜歡吃的紅燒肉?!凹t燒肉”的英語翻譯通常是“braisedporkwithbrownsauce”,而這樣翻譯對外國人而言,此菜中的文化信息就遺失了。所以我們不妨再多加解釋一點:“akindofporkfavoredbyChair-manMaoZedong,thefounderoftheP·R·China·”
(二)教育外事筆譯
由于外事筆譯的對象通常是一些信函、傳真、校際協(xié)議、演講稿等,所以在遵循一般筆譯的翻譯要求即達到“信、達、雅”的標準外,還需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外事具有政治敏感性,對重要的涉及國家方針政策的詞句必須把握好分寸。如:④中國政府恢復了對香港行使,臺灣是我國神圣領土的一部分。TheChinesegovernmenthasresumedtheexerciseofsovereigntyoverHongKong,andTaiwanisapartofthesacredterritoryofourcountry·其中“行使”是絕對不能忽略的,否則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一直對香港擁有的歷史事實;臺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inalienable)一部分,是對“”言論的嚴正否定。這些關鍵語言點無論在任何外事交往中都要始終正確使用。
第二,要注意教育行業(yè)專業(yè)術語的區(qū)分與掌握。⑤建校25年來,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已發(fā)展成為一個以工為主,文、理、經(jīng)、管、藝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Sinceitsestablishment25yearsago,ZhengzhouInstituteofLightIndustryhasdevelopedintoamulti-disciplineduniversitywithengineeringasthemainstayandothersubjectssuchasart,science,economics,management,design·這里把“鄭州輕工業(yè)學院”翻譯為“ZhengzhouInstituteofLightIndustry”就是一種舊的譯法的沿襲,不太準確。在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工作的一位外籍教師曾對此譯法提出過疑義。當初雙方通過電子郵件商談該外籍教師赴鄭州輕工業(yè)學院任教事宜的過程中,他就因校名中的“Institute”(指一個很小很小、只有幾間房子、單一學科的??茖W校)而產(chǎn)生了動搖。在他瀏覽鄭州輕工業(yè)學院的網(wǎng)頁、查看學校給他發(fā)送的材料后,覺得學校好像不僅僅是一個“Institute”,應該是個“University”,所以他又通過郵件加以確認。當他到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后,才明白學校的情況確實不是“Institute”所能涵蓋的。他即對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名稱的譯法提出了批評,認為“Institute”不能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應該改稱“University”。由此可見,翻譯的準確性對學校的對外交往是何等重要。
隨著中外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不斷發(fā)展,中外學生交流也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學生渴望走出國門,赴海外求學。大學校際間的學生互換也成為一種新的合作交流方式。一些較之漢語所謂的新名詞也隨之出現(xiàn),如學分轉移(CreditTransfer)、國際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Foundationprogram)、基礎年級(FoundationYear)、迎新介紹(Orientation)等,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交往中多與國外同行交流。
三、教育外事譯員的素質
同所有外事翻譯一樣,教育外事翻譯者首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翻譯道德,嚴肅認真,嚴守機密,嚴格遵守外事紀律。其次,教育外事翻譯者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和完善的知識結構。作為中外文化教育交流與溝通的紐帶,教育外事翻譯的內容極其廣泛,不僅涉及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情況,還有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所以,外事翻譯工作者必須大量閱讀各方面的書籍,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賈文波·漢英時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2001年7月,經(jīng)國務院同意,教育部正式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小學的體育課改為體育與健康課,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都進行了重大改革。然而在以培養(yǎng)中等學校體育師資為主的高等師范院校體育專業(yè),學科課程卻還是沿襲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學模式,以學科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仍占主導地位,忽略了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揮和培育。這種陳舊呆板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手腳,不利于培養(yǎng)大批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體育人才。
另外,傳統(tǒng)的以期末考試定成績的制度又養(yǎng)成了學生考前1—2周突擊復習的壞習慣,致使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因此,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迫在眉睫,我們基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中“學會生存,學會學習”的要求和造就新世紀體育師資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在高師體育專業(yè)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一為改變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要求學習的轉變;二為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課堂設計能力,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假設、求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jù)
1.1集學術主義課程與人本主義課程優(yōu)勢為一體
學術主義課程論是20世紀印年代以來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流派,其影響遠遠超過了由博比特創(chuàng)立的工學主義課程和康茨、布拉梅爾德創(chuàng)立的社會改造主義課程論,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坦豪斯,布魯納、施布等,它認為教學目的應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著眼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因為年青一代智力的充分發(fā)展,能夠使個人和國家在異常復雜的競爭時代中具有更好的生存機會的能力,把學生思維能力和遷移能力的發(fā)展置于課程設計的中心。因此它主張:(1)以學科基本結構為中心來組織課程;(2)設計螺旋式課程、重視內容安排的序列化;(3)突出知識形成過程教學;(4)提倡教師引導下的發(fā)現(xiàn)學習。然而這一流派也暴露出了過分強調理論,偏重課程的學術化(培養(yǎng)少數(shù)尖子式教學課程),被認為是使學生“非人性化”,妨礙了“完整人格”的實現(xiàn)。
人本主義課程產(chǎn)生于20世紀7O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杰斯、梅茨等人,它認為課程應為每個人提供自己感到滿意的經(jīng)驗,關注學生的情意、認知、感情、理智、情緒、行為等,并發(fā)展其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識,實現(xiàn)個性的充分自由發(fā)展,建立了“人性中心課程”。它的出現(xiàn)對于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和主體作用,重視人文學科課程、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意志教育等產(chǎn)生了巨大的積極作用,但它過分強調學生的興趣,在實施中易助長自由主義。
基于上述現(xiàn)代西方各流派的優(yōu)缺點,在體育專業(yè)理論教改過程中,首先需考慮到應針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適應能力,同時也要注重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以體現(xiàn)學生的情感、需要、興趣等因素,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積極學習過程,造就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適應、學會生存的能力。因此,我們的新型教學模式應是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適應社會需要為核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尊重學生情感、需要、個性、興趣為向導,集學術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想優(yōu)點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1.2戴爾的“經(jīng)驗之塔”理論
戴爾把教學(視聽)理論總結為“經(jīng)驗之塔”。戴爾認為靠語言符號、視覺符號而獲得的抽象經(jīng)驗,其學習過程速度較快,但不易保持,易遺忘;而通過觀察途徑而習得的經(jīng)驗,是情境教學,學習速度中等,不易遺忘,易保持;而通過具體實踐操作而習得的經(jīng)驗,學習速度慢,但牢固可靠。從目前體育專業(yè)學校體育學教學的現(xiàn)狀看,主要采用了以抽象經(jīng)驗獲得的途徑,雖然也有人提出運用多媒體教學,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被動學習而獲得的抽象經(jīng)驗的教學模式。本文的主要思路就是打破抽象經(jīng)驗的學習模式,讓學生親自參與設計、查詢、合作、討論、演說、辯認等,并結合具體實踐活動,使觀察和實踐結合起來,并配以多媒體教學,以利于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實踐運用和牢固掌握的整體教學目標。
1.3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世界是個人頭腦創(chuàng)建的,事物由各人方式去理解,因此強調以個人本身經(jīng)驗來理解,強調以個人本身經(jīng)驗解釋現(xiàn)實,賦予意義,并重視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景性,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根據(jù)以上理論,教師在給定問題后,就得讓學生自己在課外收集資料,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解釋現(xiàn)象,并重視小組合作、商討,這樣既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發(fā)展自我提供了條件和環(huán)境”。
1.4杜威思維理論
杜威提出科學思維的五步法,即問題一表征—假設一推理一問題的結論。薩其曼提出探究訓練模式,施瓦布結合生物科學提出了生物教學探究模式,馬希爾斯、考克斯等提出的社會探究模式以及學習環(huán)模式等。但探究式教學的程序不外乎就是杜威提出的思維方式,歸納為: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分析、歸納得出探究的結論,反思評價研究過程、應用知識解決新問題。在課堂上,師生圍繞問題進行的交流對話活動、學生動手動腦,進行探究操作和思維活動,是經(jīng)歷知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探究體驗、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在解決學校體育工作的問題中習得學校體育學的知識,即融學校體育學的學習于解決學校體育工作的問題和經(jīng)歷探究問題過程之中,從中培養(yǎng)學校體育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學校體育問題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
2.1教師提出學習目標,創(chuàng)設一種問題情景澈活學生的思維
學校體育學的教學,聯(lián)系社會或生活,以學校范圍選定問題;或從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中讓學生選定問題,問題是學校體育學探究教學的起點,也是學生學習和思維的開始,如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再讓學生研究。
2.2引導研究
學生起初不知道如何研究,沒有研究的技能和經(jīng)驗,這就需要教師引導、示范。根據(jù)奧蘇伯爾的“先行組織者”策略,在問題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先前知識經(jīng)驗,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尋找資料,提出假設,按照探究的程序一步一步向解決的方向逼近。學生是學習任務的主要承擔者,放手讓其獨立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小組合作中討論、爭辯。由于個人的知識經(jīng)驗的不足,對問題的理解不一致,而爭辯中可能把問題看得更全面,獲得深刻的理解。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高級合作者,問題的咨詢者和解答者,提供背景知識,引導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2.3結論及評價
在學校體育學探究式教學中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研究過程,學習研究方法,也注重探究的結果。結論往往是要掌握的知識點和規(guī)律性的東西,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因而對結論要求準確無誤。如何獲得正確的結論呢?除了個人研究、小組合作交流外,還要有包括教師在內的集體評價。通過展示個人或小組的學習結果,互相評判優(yōu)點與不足,拽出錯誤加以糾正,以便養(yǎng)成尊重事實、尊重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在評判中相互接納、包容、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2.4反思與應用
學校體育問題經(jīng)過探究得出結論,以問題的表征、假設對資料的分析歸納,整個過程中是否有不妥當之處?如果有,如何改進?反思的過程也是檢驗的過程,尋求更好答察的過程。即使問題求解方案不止一個,經(jīng)過反思提出更多的方案以供比較、選出最佳方案、人無完人,們現(xiàn)代教育追求的是更加完善和完美的人,趨向于“完人”教育,因而對自己苛求一點,由此養(yǎng)成習慣,必有好處。
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應用,將知識應用于問題解決之中,才顯出知識的價值,也才能使知識轉化為能力,變成智慧技能,同時在應用中使知識前后相聯(lián),構筑成知識鏈、知識網(wǎng),使孤立的知識變成統(tǒng)一的、靈活的知以結構,從而在使用時便于提取,提高認知的靈活性。
如平時學完一節(jié)課,或一單元的課堂學習,或單元測驗,既是對學習的檢查又是對知識的應用,通過應用練習,找出沒弄懂的地方或理解錯誤的地方,知錯而改及時糾偏,提高學習效率。
學校體育學探究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去操作、去探究、去分析、去歸納,即注重課常的“活”與“思”,讓其“動”起來!同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是瓦動交流的過程,是激勵、激發(fā)的過程,有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有方法的引導。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更好地學,先是教師的幫、扶、引,而后是教師的放手,讓其獨立學習、獨做事,這樣才能由依牽負而轉向自主地學習,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正是我們要培養(yǎng)的具有開拓精神,有主見,有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能適應未來工作崗位變換而具備終,學習能力的人。
3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原則
3.1自主學習的原則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課堂內外,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由此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班級集體化教學和個刪化、個性化、因材施教的矛盾,采用了創(chuàng)造性教育思想和原則改變教材體系和課堂內外教學模式,以教師指導,學生自編提綱,小組討論,小組合作,課堂角色教學為主要形式,教師再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組織引導、控制答疑等途徑與學生交往,如此,自然形成了課堂內外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同,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干¨積極性,同時改變了教師滿堂灌、學生無心學、死記硬背的教學敝端,真正體現(xiàn)學生自主、自愿、積極主動和熱情的學習氣氛,從而達到丁很好的教學效果。
3.2學會學習的原則
一個學生如果沒有學會學習的能力,而是靠傳統(tǒng)教學中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那么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人也將被時代所淘汰。因此,所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各環(huán)節(jié)都要舊繞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能力這個主題,這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高,不斷適應新時代、新知識的迫切需要。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調動各種因素,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下,讓學生課外自尋資料,自編提綱,課中自我表現(xiàn),與同學問合作,課后自評、自我總結等來提高學生的能力。
3.3合作學習的原則
應試教學的特點就是學習的個體化,從知識的預習、課堂理解、記憶到課后的復習都是學生個人的事,最后的考試也是衡量個人知識多少的唯一形式,因此,這種教學不利于發(fā)展學生間的社會交往素質和心理品質。素質教育要求培養(yǎng)復合型的人才,發(fā)展學會生存的能力,而生存能力最關鍵的素質就是群體間相互交際、相互合作能力?;谝陨显颍覀冞M行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并與老師一起合作教學的能力,按不同興趣愛好、教學目標分小組,每個小組在課外一起搜尋資料、討論題目,編輯學習素材等,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積極思維。
課堂教學更是合作學習、合作教學的實踐基地,小組間的不同觀點的競爭促動學習小組內的合作,學生在合作中接受同學間的知識。教師也可鼓勵學生上講臺,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教學使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合作者、向導,師生關系轉換成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由此來發(fā)展學生合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競爭能力等零質。
3.4從創(chuàng)造中發(fā)展知識的原則
與傳統(tǒng)應試教育被動地、機械地接受和掌握知識不同,探究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問題中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從收集資料、自編教材開始,學生根據(jù)師生協(xié)商教學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中接受大量的不同內容和不同觀點,然后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討論,小組之間交換意見,教師的指導,在實踐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最后通過自我評估、以寫小論文等形式鞏固所學知識。這種在創(chuàng)造中、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遠比死記硬背的生動、豐富和鞏固。
3.5以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的原則
新型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將扭轉“應試教育”出現(xiàn)的高分低能、高學歷低創(chuàng)造的狀況,全面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中,應該強調學生以下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1)搜尋資料的能力;(2)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3)和別人合作工作的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4)組織學習活動的能力;(5)學會學習、獨立操作能力;(6)演說能力;(7)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初步實踐能力;(8)初步科研能力;(9)評價能力。
4實施探究式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以小班、中班的形式上課(30—4O人)為宜,使人人都有機會參與各項活動。
(2)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必須進行考試方式的改革,教師應需有一定的自。
(3)為學生提供方便的文獻資料查詢服務,包括提供校內“中國期刊網(wǎng)”資料查尋服務。
本文作者:周家興劉麗果工作單位:遼寧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1.“說教者”與“生活意義的合作探索者”矛盾多少年來“尊師重教”的實踐使得我們片面的把尊重知識等同于尊重教師,片面把尊重教師等同于不向教師提出質疑,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人為的形成一種等級的關系。教師應該是上級,而學生應該是下級,學生必須遵守這種關系。而違反了這種關系,那么社會的規(guī)范就會去譴責他。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實際上幾乎是所有的教師)在面對學生時,最常說的是“你要……”、“你應該……”、“你必須……”。實際上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有時處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tài),即使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由于年齡和經(jīng)歷的局限,對事情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尤其是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過多、過頻的要求很容易被視為“羅嗦”,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也會下降,甚至有時候會造成學生的逆反行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簡單的說教不論是對學生、教學還是教師自己都是一種不負責任,必須引起深刻反思?,F(xiàn)實的情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擔當著學生榜樣的角色。如何扮演好這一角色至關重要。教師良好的道德品行通過與學生接觸的一言一行得以體現(xiàn),進而影響學生。這種在生活中的“隨意性”影響更有效果。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與日常的言行結合起來,真正與學生一起探討生活的意義。從“說教者”向“生活意義的合作探索者”的轉變將對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教師提出新的挑戰(zhàn)。2.“教材執(zhí)行者”與“課程內容設計者”矛盾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自身的特殊性,如使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注重政治導向性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往往更關心“怎么教”的問題,而“為什么而教”和“教什么”則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師往往只要吃透大綱精神就可以了。新的課程標準給教師更大的發(fā)揮教學才能和想象力的空間。教師可以以課本為基準,寬領域收集一切有益于教學過程的素材,根據(jù)社會的新動態(tài)和學生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即使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增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還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的現(xiàn)實狀況,不斷琢磨研究,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植根與生活,在與生活“零距離”接軌中探索有效的教學途徑,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正。因此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學會處理教材,把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而不是單純的“教材執(zhí)行者”。3.“知識傳授者”與“學生主動學習的促進者”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論課最終目的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習,但是,受應試教育的習慣影響,適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似乎還未形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更注重知識點的理解。以知識學習為最終目的、通過考試給學生的打分,實質上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簡化與割裂,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就往往陷入枯燥的說教,不能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應有的效果,更不能真正的引導學生品格的健康成長。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往往忽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真正需要達到的目標,而是把目光局限于書本,教學過程更多是是知識的講授,學生掌握了知識,卻難以體驗所學知識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因而必然導致“知”與“行”的脫節(jié)。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僅要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更要注重“信與不信”、“為與不為”的問題。尤其是在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不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重視、無興趣的情況下,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變成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課程,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重新定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育過程中從“權威”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在促進學生知識結構、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更新的同時,使學生的學習從“他律”轉變?yōu)椤白月伞薄?.“紀律管理者”與“學生成長激勵者”矛盾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核心部分,所有教師都知道課堂管理的重要性。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說,課堂管理更是難中之難?,F(xiàn)在的學生不好管,現(xiàn)在的課堂更不好管,這是不爭的事實。教育實踐中,常常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許多老師對優(yōu)秀學生非常喜歡,對差生則很苦惱。老師這種教育思想是十分有害的,是教育的極大障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既是紀律的管理者,維護學生遵守教學秩序,又要避免因對學生評價的簡單量化等而給學生的心靈造成傷害。要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fā),“對癥下藥,量體裁衣”,關鍵是要看到學生相對的進步,并及時給予正強化的鼓勵。不同的成長背景和不同的生活歷程造成個體各方面素質水平的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尤其是大班上課的情況下)要統(tǒng)籌兼顧、全面協(xié)調,既維持了課堂良好的教學秩序,又避免激化師生間的矛盾或多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處理不當而造成個別學生的心靈傷害,課堂管理的難度和藝術性就體現(xiàn)在這里。在課堂管理上,如何讓學生參與進來,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時機,營造自由學習的空間,去發(fā)揮他們的特長,表現(xiàn)他們的個性。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一切事物,而不是把我們眼中觀察到的東西強加到他們身上?;顒又?,給學生更多自由的空間,少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逐步提高他們的觀察分析能力。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認真思考不斷探索的問題。
1.轉變觀念,樹立新的師生觀教師觀念系統(tǒng)的轉變是教師精神變革中最內在而具有前提意義的條件。教師的職業(yè)知識和能力,只有在教育觀念的統(tǒng)領下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它的功效。課程改革需要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教師要以觀念的更新去統(tǒng)領新課程下的角色行為。在教育觀念中,最重要的是要樹立新的師生觀。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育中“唯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起教學雙重主體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交往關系,實現(xiàn)師生關系由權力模式向合作模式的轉變,教師應成為學生的對話者和協(xié)作伙伴。在新課程背景條件下,師生關系觀要實現(xiàn)一種從“人—物關系觀”到“人—人關系觀”的轉換。2.積極引導,開展教育培訓對教師的教育培訓是促進教師發(fā)展,更好更快適應角色要求的有效途徑。新課程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標以及教學評價方面都相對以往教學要求有了較大轉變。因此,教師要在第一時間接受并把這些新要求應用與教育教學實踐,集中的教育培訓是很必要的。通過培訓,要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讓教師意識到新課程所給予教師的專業(yè)自,并教會教師積極去使用這些權利。讓教師走出以往思維的束縛,自主開發(fā)教學資源,并實現(xiàn)職業(yè)生活的自我發(fā)展與完善。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既需要有關專家教授的講解或現(xiàn)身說法,更應該讓教師親自參與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最能感受參與的重要,因而才能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更好的指導學生。3.創(chuàng)新理念,倡導終身學習研究表明,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而言,有比較正確的自我角色認知意識。但時代變化必然要求教師角色的變革。教師必須立足于終身學習,不斷促進專業(yè)化發(fā)展,促進教師角色在教育變革中的重塑,促進教師角色在新時代要求中的角色適時轉換,才是教師事業(yè)成功的根本保證。為此,教育行政部門應將教師終身教育納入教師選調、考核體系之中,積極推進教師終生學習意識的確立,行動的展開。要建立學習型學校的管理文化和思想,將學習置于學校管理的核心,體現(xiàn)在管理的過程、方法與運作機制等各個方面和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確立目標、建立制度、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納入考核等具體措施,支持教師的反思性學習,保證教師的合作學習,鼓勵教師的行動性學習,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教師應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隨時接受新的教育觀念,積極更新自己的教育信念和專業(yè)技能。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作為教學要素之一的教師在“探究式學習”中起什么作用,是新課程改革中最關鍵的問題。探究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從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轉化;在關注學科教學的同時關注學科間的聯(lián)系及懂得科研;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關心學生的終生發(fā)展。這一變化反映了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教師應從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工作方式等方面挑戰(zhàn)自己,改變和完善自己。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習慣于教師講課文,學生記筆記:習慣于老師一“演”到底,學生一“看”到終,而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運用綜合知識,主動地進行有意義的探索,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必須走出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實現(xiàn)自我角色的轉變,由過去的“演員”而改任現(xiàn)在的“導演”。那怎么才能做好一個“導演”的角色呢?
(一)做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者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情感或體驗影響下產(chǎn)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便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樂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在語文探究性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是很關鍵的。
探究式學習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形成極大的沖擊,促進著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傊?,教師在語文探究性學習中,要轉變觀點,擺正自己的位置,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語文探究性學習考慮到實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也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能勝任“導演”這一角色,做一名好“導演”。
(二)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必然要求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的角色也隨之發(fā)生轉變,即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
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學會了或者說習慣了老師“講”、學生“學”的機械方式,這樣的方式禁錮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探究性學習的起始點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而且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求答案。而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過程最需要的便是教師的指導。因此,教師不能再像一般教學活動中那樣,把所謂的標準答案給學生,而是本著“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精神,抓住契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指導學生如何去發(fā)現(xiàn)問題,比如說如何質疑,如何提問,如何分析等;以及發(fā)現(xiàn)了問題后,如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如何查找資料,如何利用已有資源,如何進行比較閱讀,如何進行專題閱讀,如何形成自己的觀點等??偠灾?,只有改變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包辦者,才能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作為引導者,若把個性化教育觀作為支配教師教學行為的指南,教師就需要將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導者上,尊重差異性,尊重多樣性,尊重創(chuàng)造性,與學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關系。
(三)做學生活動的組織者
教師是探究式學習的組織者。教師應放棄“師道尊嚴”的架子,注重師生平等,共同合作。教師應明白,探究式學習不僅是學生在學,教師也在學。教師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將一套組織嚴密的知識清楚地講解或呈現(xiàn)出來,而更主要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W習興趣,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與交流,并對其學習過程進行引導。這種引導要求教師點燃學生的思想火花,并且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經(jīng)驗和智慧,給學生點撥和啟發(fā),將思考和想象的空間留給學生。
傳統(tǒng)語文教育向探究性學習的轉變,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做一個合格的組織者、參與者。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是語文學習的主流,教師應盡量以參與者的角色進入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過去教師習慣于居高臨下地教育學生,這樣做的最大的危害是在無形中損害了學生的個性:語文探究性學習有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自主學習過程的主體,在他們主動吸收自己最感興趣或最需要的東西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鮮明的個性。因此,教師要鼓勵并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同時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去,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把東西直接告訴學生。
(四)教師是探究式學習的協(xié)作者
在探究式學習中,圍繞課題研究,教師指導的內容包括計算機知識科研方法、各種專業(yè)知識、課題報告寫作、數(shù)據(jù)處理等各方面,這使得教師無法單獨對學生在知識、方法、技術各方面都能有效指導,因此教師必須與同事合作。同時,教師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經(jīng)常參加學生課題組的活動,了解學生的需求,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沒有拘束地一起交談和討論,大膽地發(fā)表各自的意見。這樣,教師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指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素質。
(五)教師是探究式學習的研究者
探究式學習中學習內容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教師要努力成為具有研究意識和科研能力的學者型、科研型教師,用科學的手段和創(chuàng)新的教育教學策略、模式推動教育教學的變革。
作為研究者,個性化教育觀給教師提出的挑戰(zhàn)是多方面的,教師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上,才能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主動適應者,把握時代脈搏的主人。也就是說,教師不能再滿足于做一個教書匠,而且要爭做一個研究者,使自己不再是“匠才”,而是要成為“將才”甚至“帥才”。
“教師即研究者”這一提法,較早見于英國著名的課程學者斯騰豪斯。他把教師研究的重要性推到了醒目的位置。教師即研究者,反對的是外來的研究成果或觀念對于教師的控制,它所提倡的是改變教師等待研究者提供新成果,或純粹依賴習慣、經(jīng)驗的狀況。它重視發(fā)展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個人的自我教育、個人的實踐或職業(yè)能力。
二、教師工作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要靠綜合型的教師,還要依靠教師集體智慧的發(fā)揮。因此,我們不僅要以“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態(tài)度加強自身的學習和完善,還要走出封閉的教室,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密切聯(lián)系,為學生的學習充分挖掘課程資源。要成為新n程的積極實施者和推動者,還要強化以下工作態(tài)度:
心中裝有學生、熱愛學生。要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欣賞學生的想法,重視學生的問題,接納學生的意見,寬容學生的錯誤,滿足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在課上、課外都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教師要有博大的胸懷,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寓嚴于寬松,寓理解于關心,寓愛和尊重于熱情鼓勵之中,讓學生體會到人格的尊嚴,從而鼓起學習的勇氣,順利走向光輝的彼岸。
全身心投入。要不斷自塑師德形象,提高師德水平;要主動接受新知識,不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要主動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
進行教學科研。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性格各異、動態(tài)發(fā)展的學生,因而不可能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教學模式,必然充滿著未知因素,充滿著變化。隨著課程綜合性、彈性的加大,教師的自主空間也在加大,因此,我們不僅要會“教書”,而且還要會“用書”“編書”,會為學生設計和開發(fā)靈活的探究性、體驗性課程。
上述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實習學校的問題,另一類是實習生的問題。對這兩類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實習學校
有些學校給實習生安排的上課機會少,有些學校給實習生安排的上課機會太多。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是由實習學校的客觀條件造成的。在實施半年制教育實習之前,我們曾經(jīng)在北京的各個實習基地做過調查。67%的教師認為,一個學期的教育實習,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影響中學教學質量,學生和家長會反對。另有28%認為會影響中學正常的教學秩序,學校領導不同意。在與中學校長的訪談中發(fā)現(xiàn),重點中學的校長多不愿意接受半年教育實習,如果一定要安排,就要對每個月上課的數(shù)量有限制。而在對欠發(fā)達地區(qū)中學的調查中,校長卻希望一學期的課都能讓實習生上。據(jù)了解,凡是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會希望實習生頂崗實習,發(fā)揮支教的作用。半年制教育實習開始實施以后,實際情況與事先調查的結果相似。有一部分實習生在中學的兩個月中,只講了一節(jié)課。而另有一部分實習生一進校就開始上課,基本上是頂崗實習,沒有機會聽實習學校老師的課。實習生上課的機會少,有個別是因為指導老師的課少,無法給實習生安排。大部分是因為實習生教學效果不好,指導老師不敢讓他們多上課。特別是一些名校,學生、家長對教學的要求很高,學校不可能以犧牲教學質量為代價,給實習生提供充分的上課機會。而有些學校讓實習生頂崗實習,確實是因為學校師資力量薄弱,需要實習生分擔教學任務。
(二)實習生
實習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出來的很多問題,如對中學歷史教材內容不熟悉,對一些歷史知識把握不準確,語言表述能力欠佳等等,這些與學生的備課情況、綜合素質有關,也與師范大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有一定關系。歷史教學的原則、要求,歷史教學方法、技能,以及如何備課等等,大學教學論類課程里面已經(jīng)有過比較系統(tǒng)的學習,也做過一些實踐練習。通過在中學的教育實習,學生可以把大學所學理論和方法用于教學實踐,通過實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但是從教育實習效果來看,似乎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例如對教學內容的組織,語言表述等等,盡管中學指導老師也反復指導,但是實習生上講臺講課后,還是有很多問題。這說明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長時段的訓練,不是通過在中學上幾次課就能夠培養(yǎng)出來。而要延長訓練時間,除了增加在中學上課的次數(shù)外,還應該加強大學的實踐教學類課程。前面提到中學由于各種因素制約不可能完全保證實習的數(shù)量或者質量。對于師范大學來講,要解決問題,關鍵是完善大學教師教育類課程,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如果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通過適當訓練獲得基本的教育教學能力,到中學實習的時候,能夠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準確、清楚地表達出來,基本完成教學任務,中學指導老師就有可能讓實習生多上課,使他們得到更多的鍛煉。一節(jié)成功的課,核心是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如果講課的時候內容重點突出、條理清晰,表述正確清楚,基本上就成功了。如果語言再生動一些、形式再活潑一些,就是一節(jié)好課。而對于教學內容的處理,以及語言、教態(tài)等等,完全可以在大學的課程中進行訓練。總之,教育實習中與歷史教學相關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在大學課程中提前做好準備,在中學實習的時候可作進一步提高。
解決問題的探索
(一)加強教師教育類課程的實踐教學
目前北師大歷史學院與實踐教學相關的課程主要有師范生的《歷史教材分析》《歷史教學技能訓練》,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的《歷史課程與教材分析》和《歷史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稓v史教材分析》課有48學時,課程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約16學時,主要向學生介紹如何做歷史教材分析,以及教材分析須具備的相關理論知識;第二部分為教材分析示范,約時,請中學老師給學生做教材分析,讓學生對教材分析的方法有直觀深入的認識;第三部分為教材分析練習,約23學時,老師確定課題,讓學生自己做一節(jié)課的教材分析。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教材分析的相關理論和方法,熟悉中學歷史教材的內容,為學生獨立完成一節(jié)課教學設計,寫出教案打下基礎?!稓v史教學技能訓練》有16學時。在學習過《歷史教材分析》之后,與《歷史教學概論》同時開設?!案耪摗敝饕衫蠋熤v歷史教學的理論、教學方法和技能、如何備課、如何做教學設計等等,“技能訓練”則主要讓學生進行試講,實際操作《歷史教學概論》中介紹的教學方法、備課方法等等。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的課程比師范生的要求有所提高?!稓v史課程與教材分析》有48學時,分為知識講授和實踐練習兩大部分,每部分大約各占24學時。知識講授向學生介紹歷史課程的沿革、歷史課程改革的理念、歷史課程的目標、課程內容體系、教材體例結構,各種版本教材的特點,歷史教材分析的方法等,實踐練習讓學生選擇中學歷史教材中的一節(jié)課做教材分析,老師進行點評。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讓學生對于中學歷史課程和教材有比較全面的認識,熟悉中學歷史教材中的內容,掌握分析處理教材內容的方法。《歷史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分為知識講授、案例分析和實踐練習三大部分。知識講授約8學時,向學生介紹歷史教學設計的基本概念、理論依據(jù)、教學設計的主要模式等。案例分析約20學時,精選中學歷史教師的課堂教學錄像,先觀摩,然后分析研討,學習中學歷史教師教學設計的經(jīng)驗。實踐練習約20學時,由學生自己選擇一節(jié)中學歷史課做教學設計,到講臺上試講,然后師生共同點評。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掌握歷史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進一步熟悉中學歷史教材的內容,并能自己獨立進行教學設計,完成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二)創(chuàng)新歷史教育見習模式
歷史教育見習分為中學現(xiàn)場觀摩、校內遠程視頻觀摩和錄像觀摩三種形式?,F(xiàn)場觀摩一般是先聽課,然后再和授課教師以及該校歷史教研組的教師一起研討。校內遠程視頻觀摩是利用網(wǎng)絡技術將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即時傳送到大學的教室,學生在大學教室同步觀摩中學歷史老師的課程。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互動,進行討論。錄像觀摩主要是選擇一些中學歷史課堂教學錄像進行觀摩,研討。目前我們采用較多的是后兩種形式。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設計出“優(yōu)秀中學歷史課觀摩研討”的基本模式:同學課前預習,寫出教學目標和講課思路———觀看優(yōu)秀課錄像———授課教師說課———中學特級教師或歷史教研員評課———大學歷史專業(yè)課教師評課———回答同學提問。同學們的預習和聽課記錄是教育見習成績評定的主要依據(jù)。這種觀摩課師范生和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都可以參加。經(jīng)過幾輪嘗試,同學們反響熱烈,認為這種形式的觀摩研討非常有效,收獲很大。當然,這種觀摩研討要動用大量人力,組織起來有一定難度,不可能每次見習都采用這種形式,一般是和其他見習形式穿行。
(三)實習的集中指導
根據(jù)專業(yè)發(fā)展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們可以著力建好兩個會計實驗室:
1.設置仿真實驗場地。一個仿真實驗室應主要配備財務部門,同時簡要配備仿真企業(yè)的供應部門、生產(chǎn)部門、銷售部門等企業(yè)主要部門;以及外部仿真企業(yè)的開戶銀行、所在地稅務機關、公路或鐵路運輸企業(yè)、與仿真企業(yè)有業(yè)務往來的對方企業(yè)及其開戶銀行等。
2.財務部門分崗設置,并配置相應的設施。財務部門按可分會計主管、出納、流動資產(chǎn)核算、固定資產(chǎn)核算、投資核算、存貨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利潤核算、往來核算、總賬報表、稽核、綜合分析等設定會計崗位:按崗位配備桌子,另配備電腦一臺、會計科目章一盒、財務通用章一盒、財務公章一枚、印鑒、直尺、剪儀、橡皮擦、鉛筆、黑色筆、紅色筆、大頭針、回形針以及裝訂記賬憑證所需的裝訂機、線若干;另外還需準備好各種空白的、逼真的業(yè)務單據(jù)、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等財務所需的單據(jù)。實驗室墻壁上懸掛相應的業(yè)務流程圖以及各崗位職責。講臺上配備高科展臺,能夠展示各種紙質的實驗單據(jù)、賬簿等,同時配備多媒體設備,以便播放收集或拍攝到得各種與會計有關的影像資料。
1.硬件建設
校園網(wǎng)建設為開展會計信息化教學和網(wǎng)上模擬實驗提供了支撐平臺。首先應將實驗室建成具有教師機、多功能演示設備、應用服務器、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加密服務器、學生機等的局域網(wǎng),實現(xiàn)小范圍內信息共享和傳遞,再將會計信息化實驗室局域網(wǎng)與校園網(wǎng)絡連接。同時,還可將校園網(wǎng)布線到教師家庭、教室和學生宿舍,擴大實驗教學的范圍,實現(xiàn)全校范圍內信息共享和傳輸。
2.軟件、信息資源
綜合性會計信息化實驗室建成后,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提供下列軟件和信息資源并開設相關課程。如會計實訓軟件、商業(yè)銀行模擬實訓軟件、審計軟件、電子商務軟件、ERP軟件,電子沙盤軟件、習題庫、精品課程庫、會計信息庫等。
二、建立和完善實驗項目
實驗項目的設計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分析、管理能力至關重要。我們應該逐步建立和完善手工實驗—信息化實驗;模塊實驗—綜合實驗;模擬實驗—ERP實驗—電子沙盤模擬實驗的實踐性教學體系,體現(xiàn)出實驗的漸進性和數(shù)據(jù)利用的共享性和相互印證性。對于會計學的入門課程,比如,基礎會計應該在仿真模擬實驗室進行,并全部采用手工處理,這樣才能使學生熟悉各項數(shù)據(jù)的來源以及業(yè)務的處理流程。對于中級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開發(fā)與工程會計、管理會計、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高級會計等課程應該根據(jù)課程特點設計模塊實驗,使實驗項目涉及各種企業(yè)類型和各種業(yè)務項目,實驗方式可以是手工操作與各種實訓軟件相結合,從而為綜合模擬實驗打下基礎。綜合模擬實驗可以設計一個跨行業(yè)的企業(yè)集團,其下屬子公司有工業(yè)企業(yè)、商業(yè)企業(yè)、房地產(chǎn)企業(yè)、旅游企業(yè)、建筑企業(yè)、外商投資企業(yè)、外貿(mào)企業(yè)等,根據(jù)企業(yè)特點設計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合理性的經(jīng)濟業(yè)務。要求學生在會計信息化實驗室運用ERP財務軟件先完成各公司的經(jīng)濟業(yè)務處理并編制出個別財務報表,昀后編制企業(yè)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對于金融會計、審計、稅務會計等課程我們可以利用銀行模擬軟件、審計軟件、電子報稅實訓軟件進行實訓。昀后進行電子沙盤模擬實驗,讓學生親自參與企業(yè)運營管理的各項決策,掌握真實企業(yè)運營中會遇到的各種決策情況,并對出現(xiàn)的問題和運營結果進行有效分析與評估,從而有效的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動手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
三、合理設置實驗課時,提高教師素質
按照教育部下發(fā)的《制定專業(yè)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的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中理論課時、實踐課時的比例應為6:4”,也就是說會計實踐教學應占總教學時間的40%左右。各院校要本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出發(fā),制定出合理的實驗教學計劃,并按照計劃嚴格執(zhí)行。同時要提高教師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大會計實驗教師的培養(yǎng),提供或鼓勵教師深入會計一線體會工作和提高操作技能。加大“雙師”型人才的培養(yǎng)。
四、配備專職管理員,嚴格管理制度
緊接著,這節(jié)課的重點部分:探討兩艘船夠么?還有多少人不能上船?我們進行了種種設想。A、學生先提簡單的問題,比如:大船和小船共坐多少人?老師緊接著就問:“誰能解決它?”讓學生先列出算式,然后估算一下。這樣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本節(jié)課的重點問題;B、有學生直接提出“還有多少人不能上船”時,先把它寫在黑板上,再問:“還有別的問題么?”學生也會很自然地提到兩艘船一共坐多少人這個問題,在這里進行列式、估算,轉折“剛才有同學提到這個問題(手指黑板上的問題),你們能夠解決它么”。在這一塊兒,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體現(xiàn)出來,不管學生先出現(xiàn)哪種情況都是可以的,老師在這里要適時適度地進行引導。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新課程將培養(yǎng)目標分成公民意識、價值觀念、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突踐能力、人文素養(yǎng)和環(huán)境意識、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技能和方法、健康的審美情趣等幾個卞面。
語文課程擔負的任務是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與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二、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素養(yǎng)內涵十分豐富其特點是綜合性和實踐性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下面具體說說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內容語文能力。語文能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閱讀能力。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的分析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要靠學生自己讀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探究來提高。課標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語文課程標準把多讀多寫提到重要位置,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要求通過朗讀、誦讀、背誦等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通過整體感知、感悟、積累和熏陶,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豐富語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蘊。為加強閱讀,語文課程標準還明確規(guī)定了背誦篇數(shù)和課外閱讀量。強調重視朗讀,要求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品味、揣摩、感悟、積累,逐步學會欣賞,防止把理解與欣賞變成支離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學知識傳授,提倡學生在讀書思考的基礎上,發(fā)表獨立見解,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同時,課程標準對閱讀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標,并要求學生學會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等。
參與課標制定的華師楊在隋教授在聽了某位特級教師天衣無縫熱熱鬧鬧的一節(jié)語文課之后,說了一句話,你其他的方面很精彩,我不想評價,要是你多給點時間學生讀書,那就功德無量了。這就是說,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在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鑒賞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作文能力。過去的作文教學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作文要求不明確訓練具有隨意性。
2、重形式、重技法、重寫作知識的傳授。
3、學生表達方式單一。
4、對學生作文的要求太高,,導致學生從小說假,話說大。
5、作文訓練的方法呆板。
6、學生作文的內容脫離學生實際。
7、作文訓練與思維訓練脫節(jié)。
8、成人化傾向嚴重。
9、作文是反向育人,練開頭學結尾,不是我手寫我心。
10、作文恐懼病依然存在。
面對如此種種。課標中明確提出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要求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鼓勵想象和幻想,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小學淡化文體,鼓勵不受拘束地表達,少寫命題作文,提倡多寫觀察日記、生活筆記、書信和隨感。重在激發(fā)學生練筆的興趣,在具體要求上,不再從中心、條理等方面提過高的要求。
口語交際能力,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教師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正是基于這給原因吳老師給我們做了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
綜合性學習能力。
課標要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還有識字能力,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諸多方面。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課標要求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尊重和理解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尤其值得強調的是,突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有獨到的見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就是所謂語文的人文性。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奶骄繉W習是這次可改的重點之一。自主合作探究是課標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具體地說,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學習者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jiān)控,并作出相應的調適。自主學習,是在老師主導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師要啟境、創(chuàng)造條件、指明方向,有針對性的對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靶〗M合作學習”就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yōu)化的合作學習小組。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誘發(fā)各類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知識,這樣就能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有利于組內成員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又便于開展組間競賽、公平競爭,發(fā)揮掘小組群體智慧,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小組合作的主要特點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任務分割,結果振合。分配角色,分享領導。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條件。
1.必須組建合作小組,培養(yǎng)得力的組長
2.必須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就是“五會”(1)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評價;(2)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做進一步的解釋;(3)樂于陳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觀點;(4)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并修正自己的想法;(5)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jù)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fā)言。
3.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4..發(fā)揚民主,引進競爭機制,激勵合作學習。
探究性學習。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文本或材料,在教師的幫肋和支持下,自主尋求答案、信息和理解的活動和過程。它與授受式教學是完全對立的?!稑藴省吩谡n程“總目標”中提出“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并在“階段目標”中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教學目標。比如“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策劃并參加校園、社區(qū)活動”;“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關注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辦刊、演出、討論等)”;“能自主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等等。探究式學習注重獨特感受和個性體驗。強調理解感悟與整體把握。
1、讀完這篇課文后你最強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什么?為什么?有沒有不喜歡的地方?為什么?
3、有什么疑問說說你不懂的地方?
4、你認為作者主要表達的是什么思想感情?為什么?你從文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教材編寫引入競爭機制,我們看到的就有人教版、上海版、江蘇版、湖北有個洪鎮(zhèn)濤版。
三、語文教育的教學評價
過去,語文學習的評價主要集中在聽、說、讀、寫能力及基礎知識的掌握,評價注重近期的顯性的效果,衡量的指標是剛性的、偏于理性的,評價方法單一,強調定量分析,大多是筆試題、客觀題。這就是應試教育。所謂應試教育,不是指一般的合格性考試,而是只選拔性考試,它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許多弊端,有人甚至說他對青少年的危害不亞于。此次課程改革,強調要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把語文教育長遠的隱性的效果放到重要位置考慮。
由于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語文評價不能完全采用量化和行為化的手段,評價方式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更應重視定性評價,用傳統(tǒng)的書面測驗和作業(yè)是不夠的。但我們又必須應對一次考試定勝負的尷尬。其實我們小學教學應該不需要選拔性考試,因為學生全部升學。畢業(yè)考試屬于合格性考試。對小學教學的評價應該是考試與考察相結合,可惜現(xiàn)在還做不到這一點。
四、實施新課程教師怎樣備課
1、備教材生成的價值。
教師備課中要研究教材要從知識性和人文性兩個方面來考慮。知識性包括語文內含的知識和課外延伸的知識。語文內含的知識既字、詞、句、段、篇、文體、修辭等。課外延伸的知識既社會的、自然的、倫理的、道德的等。人文性是從大語文觀來講的,既教材中所滲透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等。即對科學民主平等以及對生命的關愛等價值觀的追求。
2、備語文資源的開發(fā)。
語文教學要從單一性向綜合性發(fā)展,教師備課中要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思考課內與課外的聯(lián)系,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
3、備教學過程的構建。
教師備課中要變程序式課堂教學為建構式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學生的基礎上建構的。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策略者,教師對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應有個合理的分析,理解。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4、備學習方式的選擇。
教學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強調的是結果,自主式強調的是過程。課標主張由結果走向過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教師備課中要設計通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討論、自主選擇、自主創(chuàng)造、自主領悟、自主體驗的過程,激發(fā)了學生思維,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開發(fā)了學生的潛能。
5、備師生問題的生成。
沒有問題課堂教學是沒有生命的課堂教學。問題是打開思維的鑰匙,是展開合作交流的導索,有問題才有自主、創(chuàng)造、發(fā)現(xiàn)、體驗。我們反對教師的串問,但不能否定教師的問。教師的問要問的得法,問到關鍵,問的有價值。教師要少問,盡量把問題留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的問,可以問的新奇、獨特。教師備課中設計的問題要有序進性,體現(xiàn)情境性、啟發(fā)性、藝術性。
6、備教學活動的開展。
學習活動分為內含的和外顯的。內含的如:思維想象、自我對話、師生的情態(tài)對話等。外顯的如:聽、說、讀、寫、問、畫、演、唱。教師備課中要設計好這些活動。
五、新課程的課到底該怎么上
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江蘇的特級教師宋雙金老師在給我們講課之后說,一堂好課的標準是16個字: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我們學校舉行新課標的教學比武,由于找不到適應課標的評分標準。我們教導室制定了一個評分標準,由于時間關系在這里就不講了,簡單的講一節(jié)課是否體現(xiàn)了課標精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衡量。
1、在課堂上您真的關注學生了嗎?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例如,在學生分小組活動時,各個小組的學習進程出現(xiàn)了差異,小組的討論也非常熱烈,他們甚至提出很多的問題。這時,老師的第一個想法可能是:聽課的人會不會說我的課堂太亂了。而不是想,學生在做什么,他們的學習進行得怎么樣了,他們需要什么,我得想辦法幫助他們.老師只有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深入各個小組的討論,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況,才能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個活動。
2、知識是你直接“給”的,還是經(jīng)過了真正的“引導”的?
中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注重知識的傳授,重結果輕過程。“給”永遠只能給死的知識,而“導”卻能激活活的源泉,關鍵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導。
3、您組織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的嗎?
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最明顯特征。它有力地挑戰(zhàn)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同時也首次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討論不能僅僅停留在形式上。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唰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老師一喊“?!?,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fā)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覺得應該如何如何?!睂W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樣”。這就是流于形式的討論,這就是無效的。
4、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過于飽滿?
楊在隋教授說過寧要真實的有缺陷的課,不要天衣無縫完美無缺的虛假的課,教學環(huán)節(jié)過滿,沒有學生思考創(chuàng)新的空間,絕對是表演,因而也就是失敗的。
五、教學狀態(tài)
1、面向全體,體現(xiàn)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2、傳授知識的量和訓練能力的度適宜,能以簡駕繁。
3、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fā)展。有學生的充分的觀察、操作與獨立考的活動或機會。鼓勵學生質疑,能夠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創(chuàng)新、操作、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體現(xiàn)知識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fā)現(xiàn)。
4、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合理,教學密度適中。
5、教學民主,師生平等,課堂氣氛融洽和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6、注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尊重與信任學生,對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負責;熱情與寬容地鼓勵學生的好奇心,贊賞學生的獨特性與創(chuàng)造性。
六、教學基本功
1、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guī)范簡潔,生動形象。
2、教態(tài)親切、自然、端莊、大方。
3、板書工整、美觀、言簡意賅,層次清楚。
4、能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或因地制宜的使用自制教具與學具。
5、變和調控課堂能力強。
6、講解準確、清楚,無知識性、技術性錯誤。
7、組織教學得力,學生學習行為規(guī)范。
8、有教學機智,敏捷快速地捕捉教育過程中各種信息,能夠靈活果斷地采取恰當有效的策略與措施,推進教學進程。
七、教學效果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探究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初中化學課本中介紹了許多培養(yǎng)學生實驗技能和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實驗,化學實驗中的現(xiàn)象的正確分析與描述,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探究的是初中化學課本中部分有關實驗的現(xiàn)象是如何正確分析與描述的。
1、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現(xiàn)象之一是溶液中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而不能說有二氧化碳氣體產(chǎn)生或逸出。
氣泡與氣體是有區(qū)別的。氣泡是溶解性較小的或難溶的氣體物質從液體中逸出的現(xiàn)象;氣體不是現(xiàn)象,而是生成具體的某氣態(tài)物質,它是該實驗最終得出的實驗結論。
從上可以知道,盛大理石(或石灰石)固體的試管里加入稀鹽酸,其現(xiàn)象之一為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該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有待于更深入的、更準確的研究才能鑒定和檢驗出來。肉眼只能看到現(xiàn)象,而不能看到是什么具體物質。如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時看到的現(xiàn)象是集氣瓶(或試管)中有氣泡產(chǎn)生,而不能說是產(chǎn)生了具體的某氣體物質。同樣鋅與稀硫酸反應的現(xiàn)象之一只能說溶液中有大量的氣泡逸出,而不能說溶液中有大量氫氣的逸出。
通常所說物質之間發(fā)生了反應有氣體產(chǎn)生教育學論文教育論文,其實驗現(xiàn)象往往是溶液中產(chǎn)生氣泡,而不是具體的某氣態(tài)物質。
2、打開濃鹽酸的瓶蓋,在瓶口上方往往看到有白霧現(xiàn)象產(chǎn)生,這里不能說產(chǎn)生了白煙,也不能說產(chǎn)生了白色的煙霧;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之一為產(chǎn)生了大量的白煙,不能說產(chǎn)生了大量的白霧。
煙與霧是兩個不同的現(xiàn)象。煙是固態(tài)物質在空氣中分散成細小的顆粒而形成的一種現(xiàn)象;霧是液態(tài)物質在空氣中分散成細小的液滴而形成的一種現(xiàn)象。
濃鹽酸的瓶蓋打開看到有白霧現(xiàn)象產(chǎn)生,是因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成鹽酸,而鹽酸在空氣中分散成細小的液滴,故看到白霧;紅磷燃燒生成了白色五氧化二磷固體,而此白色固體在空氣中又分散成細小的顆粒,故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為煙;如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到氧氣的集氣瓶中,往往看到集氣瓶中有白煙產(chǎn)生,這是因為反應生成了白色氯化鉀固體小顆粒而形成的。
又如剛吹滅的蠟燭燭芯的上方往往看到有一縷縷白煙產(chǎn)生,這是因為蠟的燃燒是蠟的蒸氣在燃燒,剛吹滅的蠟燭燭芯的上方有蠟的蒸氣存在,而此白煙是蠟的蒸氣在空氣中冷凝成蠟的白色固體小顆粒形成的。煙與霧可同時存在,如磷在氯氣中燃燒,產(chǎn)生白色的煙霧,因反應生成了三氯化磷細小的液滴和五氯化磷細小的顆粒,故在空氣中形成了白色煙霧的現(xiàn)象。
3、可燃物燃燒現(xiàn)象之一有光和火焰,什么物質燃燒用光或火焰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呢?
一般對于固體可燃物而言,在燃燒時產(chǎn)生以發(fā)光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的,對于氣體(或蒸氣)和液體可燃物而言,在燃燒時則以產(chǎn)生火焰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的。如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之一為發(fā)出白光,鎂在空氣中燃燒現(xiàn)象之一為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它們是以發(fā)光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的,而不能說有火焰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物質的燃燒,它們是以產(chǎn)生火焰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的;又如將酒精點燃,其燃燒的現(xiàn)象之一為藍色火焰,酒精雖是液體教育學論文教育論文,在燃燒時酒精受熱變成蒸氣,酒精的燃燒實質是酒精蒸氣的燃燒,故酒精的燃燒是以產(chǎn)生火焰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的。
有的可燃物雖然是固體,在燃燒時不是以發(fā)光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的,而是以產(chǎn)生火焰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的,因為此固體燃燒的實質是其蒸氣在燃燒會計畢業(yè)論文范文。如硫固體燃燒是硫受熱升華為蒸氣,硫燃燒實質是硫的蒸氣在燃燒,故硫在空氣中燃燒現(xiàn)象之一為產(chǎn)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蠟也是固體,同樣燃燒時受熱升華為蒸氣,故蠟在空氣中燃燒也是蠟蒸氣在燃燒,所以蠟在空氣中燃燒是以產(chǎn)生火焰為主的現(xiàn)象來描述的。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其主要現(xiàn)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有時也往往說成產(chǎn)生了白色沉淀。
渾濁與沉淀是有區(qū)別的。
渾濁通常是指不溶于液體的物質(包括固體和另外某液體)分散在液體里形成的不均一、不透明、不穩(wěn)定的混合物的現(xiàn)象。如將泥土加入到水中形成懸濁液的現(xiàn)象就是渾濁;將植物油加入到水中形成的乳濁液的現(xiàn)象也是渾濁,它們靜置后都會出現(xiàn)分層的現(xiàn)象。
沉淀通常指的是渾濁的懸濁液中懸浮在液體里不溶的固體物質,由于重力作用發(fā)生沉降而析出的過程。
渾濁與沉淀區(qū)別是:渾濁是現(xiàn)象,沉淀是過程。
如上述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中變渾濁,是因為生成了白色難溶的碳酸鈣物質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不均一、不透明、不穩(wěn)定的混合物的現(xiàn)象,這樣的懸濁液靜置后會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由于難溶的碳酸鈣物質,在重力作用下發(fā)生沉降而析出,此時就是通常所說的產(chǎn)生了白色的沉淀。
渾濁與沉淀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不溶于液體的物質(包括固體和另外某液體)懸浮在液體里先形成渾濁的現(xiàn)象,然后靜置就會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如果不溶于液體的物質是固體,它形成的懸濁液,靜置后就產(chǎn)生了沉淀。也就是說如果不溶于液體的物質是固體,它形成的懸濁液,先出現(xiàn)渾濁,靜置后才產(chǎn)生沉淀。對于乳濁液中分散在液體里的不溶另外某液滴長久靜置就會出現(xiàn)分層,一般不會沉降而產(chǎn)生沉淀,由于不溶另外某液滴密度較小,因而乳濁液靜置后會出現(xiàn)上浮的現(xiàn)象。
渾濁與沉淀是從兩種不同角度來認識的教育學論文教育論文,通常所說物質之間發(fā)生了反應而出現(xiàn)了渾濁的現(xiàn)象,其實質是不溶的固體物質懸浮在液體里形成了不均一、不透明、不穩(wěn)定的懸濁液。如果說物質之間發(fā)生了反應而產(chǎn)生了沉淀,這是指渾濁的懸濁液靜置了以后不溶的固體物質在液體里由于重力作用而沉降析出了。
5、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之一是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體生成,但不能說有白色固體氧化鎂生成,因為前者為實驗現(xiàn)象,后者為實驗結論。如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其現(xiàn)象之一是溶液中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而不能說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同樣前者為實驗現(xiàn)象,后者為實驗結論。
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結論是不同的,實驗現(xiàn)象一般指我們能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而實驗結論是依實驗現(xiàn)象或通過更深入的、更準確的研究才能測定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一般能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是實驗現(xiàn)象,而不是具體的實驗結論。一般而言,實驗現(xiàn)象描述不會出現(xiàn)生成物的名稱,即不含實驗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