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課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5 14:50: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精品課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精品課程論文

篇(1)

二、二十一世紀對生物統計學課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紀對生物統計學課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紀上半葉農業和遺傳統計學首先獲得了發展,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生物統計學、統計流行病學、隨機化臨床試驗學已經成為攻克人類疾病的一個里程碑。這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顯著提高了人類的期望壽命。

21世紀人類基因組,基因芯片等實驗科學產生出的巨量數據,需要新工具來組織和提取重要信息。

將數據轉化為信息需要統計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洞察力、技術和訓練。

未來的生物統計學將會與信息技術密切結合,較少側重傳統數理統計,而會更多注意數據分析,尤其是大型數據庫的處理。生物統計學越來越不同于其它數學領域,計算機和信息科學工具至少和概率論一樣重要。

(二)生物統計學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

生物統計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通過樣本來推斷和估計總體,這樣得到的結論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錯誤率,這是統計分析的基本特點,因此在生物統計課程的學習中培養了一種新的思維方法———從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分析科學試驗的結果。

生物統計學是通過個別的試驗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結論,屬于歸納推理的范疇。但其有別于簡單枚舉法和科學歸納法,是一種或然性歸納推理或者概率歸納推理。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絕大多數涉及到的是隨機事件,因此,生物統計學不僅是試驗設計與統計方法的教學,更重要的還是大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這對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很有必要。

生物統計學包括試驗設計和統計方法兩個有機聯系的組成部分。通過試驗設計的教學可提高大學生設計研究課題試驗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確課題的研究目的、試驗因素與水平以及試驗設計方法等方面的內容。通過統計方法的教學除讓學生弄清各種統計方法的內涵外,還需要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選擇最適合的統計方法,以揭示資料潛在的信息,達到研究的最終目的,從而提高大學生科學研究素質。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一)加強電子課件及網絡平臺建設。

生物統計學是應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原理研究生物界數量變化的學科,而概率統計的理論和思維方法對本科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加之課程學時的減少(由原來的60-70學時,降到現在的40學時左右),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入門,并使學生在了解概率統計思想的基礎上,掌握常用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及使用條件是課程的教學難點。為此,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課件,通過在課堂上把抽象內容形象化與直觀化,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建設了一個生物統計學教學網絡支撐平臺,現有課程簡介、教學大綱、師資力量、授課教案、電子版《生物統計學》教材、課程錄像、實習指導、在線測試題、參考文獻、其它教學資源等欄目,免費向全校師生開放。

(二)將多媒體教學優勢與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機結合,用較少的學時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將多媒體這些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就可能會帶來一些弊端諸如:(1)內容多,幻燈片變換快,由照本宣科變為照屏宣科,為新的“滿堂灌”;(2)課件圖片多,內容以展示為主,缺乏啟發性;(3)教學內容常用滿屏的方式顯示(即所謂“死屏”),老師照著屏幕上的內容給學生講解,失去了傳統教學方法,老師邊講邊板書能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特點,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體在教學中只能充當工具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多媒體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制作課件時,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精煉教學內容,模仿傳統教學書寫板書的過程,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顯示教學內容的動畫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仍然保持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姿教態,在授課的過程中與學生保持互動,根據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能力,掌握屏幕上顯示內容的速度,必要時輔以板書進行講解。這樣做既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又充分照顧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內容沒有縮減,學時減少近三分之一的情況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長期堅持教育教學方法及教學規律的研究。

生物統計學的理論基礎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從這個層面上講,它有非常濃的數學味道,但是它又有別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生物統計學更主要強調的是概率論及數理統計的思想和方法在解

統計學在生物學中的應用已有長遠的歷史,許多統計的理論與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應用發展而來,而且生物統計是一個極重要的跨生命科學各研究領域的平臺。現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的蓬勃發展,使得生物統計在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領域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課程建設中,隨時注意納入生物統計學在前沿領域研究應用的內容,增強課程的活力,提高教師和學生面向生物產業主戰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生物統計學要不要開實驗課,怎樣開實驗課,一直存在爭議,在此認為生物統計學不僅應該開設實驗課,而且還要將實踐教學的重點放在計算機技術和統計軟件的應用上,讓學生不僅掌握統計方法,而且加深對原理的認識,獲得就業或升學的必備計算機統計技能,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一)開展統計軟件的實習,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素質。

20世紀20年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于處理多變量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于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并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將統計方法中復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在課程體系改革中,各課程的教學時數與達到培養目標所需完成的教學內容相比還是不足的。為此,可以通過標準的統計軟件的教學實習來達到以點帶面,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素質。

為此我們建立了一個專用于實習教學的生物統計電腦實驗室。現共有50余臺電腦,并連接到校園網。實驗室配備有指導教師,負責對上機的學生答疑。除按教學計劃進行的正常實習教學外,實驗室還對優秀學生免費開放,鼓勵他們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應用所學生物統計學知識,學習新的生物統計學知識,掌握應用計算機解決生物統計學問題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必須將本課程的實踐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教學外,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

在原綿陽農專期間,主要在作物育種、作物栽培、動物營養等課程實驗與實習中,根據相關內容加入了試驗設計方法以及數據統計分析的相關內容。

組建了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以后,由原來的單一農科專業變成了理、工、農三大學科均有專業的格局。雖然專業的學科歸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其內涵均屬于生命科學的范疇。以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劃分,均屬于實驗科學。

掌握正確的實驗設計方法,從不確定性數據中挖掘事物的客觀規律,是實驗科學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因此,我們將原來只是在農科專業上延伸實踐教學的作法推廣到全院的所有專業,結合實驗課教學的改革,對發酵工藝學實驗、植物細胞工程實驗、食用菌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等課程的內容全部或部分改為用生物統計學指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把過去單一的實驗流程、樣品觀察或檢測實驗改變為試驗條件的優化試驗,提出在不同條件下對樣品測定的比較試驗設計、單因素試驗設計、多因素試驗設計、正交試驗設計、均勻試驗設計,對試驗結果要求學生使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進行分析和討論,最后得出最佳試驗條件。

這樣的實驗教學改革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從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的角度看,改驗證性實驗為設計型、綜合性實驗,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從生物統計學角度看,將課程的教學實踐延伸到課程外,彌補了學時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統計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知識得到很好的內化。

此外,在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中指導學生選用正確的實驗設計和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檔次;在畢業論文(設計)中要求學生采用恰當的生物統計學方法進行設計與分析,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設計)。

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訓練了學生的統計思維能力,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掌握生物統計學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了學生學好用好這門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學生從復雜的生命現象中挖掘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的能力。

篇(2)

(二)選擇內容制定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標準,明確課程的性質、要求以及重、難點問題,以企業崗位要求對應教學模塊,突出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先進性和操作性,以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崗位綜合能力。

(三)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選擇試點班級,以學習者為中心,打破過去傳統的理論與實踐分離的學科型教學模式,深化課程改革,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完善。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課程教學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強調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以經濟案例或真實的工作任務為實習實訓的目的,強調學生將所學知識技能在實踐中應用,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四)收集過程性材料豐富教學資源庫加強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收集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計劃、項目模塊化教案、練習題、案例、實訓指導書、試題、課件、數字化教學資源等,完善教學資源庫庫,豐富教學資源庫的教學資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庫中的資源共享。重視教材建設、以公開出版的教材做為參考,開發校本教材,強調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編寫配套的校本教材。

(五)課程考核注重過程性評價改革考核評價方式、提高教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建立課程考核標準和課程考核評價機制,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采取校內教師評價與校外社會企業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學生間的自評、互評相結合的多方式的評價方式。

(六)進行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能力探索專業課程師資培養途徑和方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安排老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傳、幫、帶活動,使會計教學組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通過課程開發、參加各類教學比賽、進行教科研研究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形成年齡梯隊和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學團隊。

二、精品課程建設促進專業建設

(一)促進專業的發展。骨干專業代表著學校的辦學水平,精品課程建設應從骨干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入手,與該專業的實踐教學和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密切結合,通過精品課程建設,促進學校骨干專業的發展,并帶動其它課程的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

(二)策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精品課程建設突出課程設計的職業性,課程內容的實踐性,課程結構的模塊性,建立體現和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和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具備的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標準和考核標準。

(三)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對教師進行多渠道培訓,吸收來自企業的專家、技師共建課程,進行課程的開發和相關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進而建設一支素質高、教學技能過硬的“雙師型”精品課程師資團隊。

篇(3)

2、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精品課程建設是國家教育部“質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要重點抓好的第四大方面要求我們,要注重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在少數高職院校,由于課時緊張,反映學科前沿和工程技術、經濟、文化發展的最新成果的引入與課程基礎內容、經典理論的講授出現了矛盾。由于教學經費投入不足,教學實驗設備更新緩慢,現代化教學手段得不到廣泛應用,實踐教學受到削弱。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倡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鼓勵使用優秀而先進的教學資源,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3、精品課程網站的整體設計與構思

精品課程網站應具有很強交互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全方位的網絡體驗,因此課程網站的整體設計與構思應從操作簡便、界面友好、靈活、實用、安全的要求出發,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搭建平臺,即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效率。完成這一設計目標首先要求課程負責人要組建精品課程建設團隊,應根據精品課程建設通知和精品課程指標體系的要求,組織申請材料、填制申報表,并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平臺向學校提出精品課程建設申請。申請完成后的一項主要工作便是搭建設課程支撐網站,無論是團隊自行開發的課程支撐網站還是學校提供的課程支撐網站,都要具有申報功能和課程教學功能。這就需要課程支撐網站除了要提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程介紹、教學隊伍、教學大綱、授課教案、教學課件、實訓實習、作業習題、試卷答案、學習指南、在線答疑和教學視頻等網站教學內容外,還需提供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教學隊伍、教學方法與手段、實踐條件、教學效果、特色與創新、課程建設規劃、學校的政策支持與措施以及現場教學錄像等申報材料內容。

篇(4)

 

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啟動的推進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經過7年來的申報、建設與應用,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也暴露出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對精品課程過程建設的動態化監管不力等。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現正處在提高品質、加強應用、改革創新的關鍵時期,認真總結精品課程建設的成績與經驗,分析動態過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創新精品課程建設與管理模式,應成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性和常規性的工作。 

 

一、精品課程建設取得的明顯成績 

 

1 理論研究成果豐富,實時指導精品課程建設實踐。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的啟動,引發了高校教學人員和管理者對其多方位的探討,理論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實時地指導了精品課程建設實踐。一方面,對精品課程含義進行了全面解讀。顧玉林認為,精品課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課程體系,“五個一流”要素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張胤等認為,精品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以“問題為中心”的綜合活動;趙楊群則從精品課程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內涵層面進行釋義。另一方面,對精品課程建設要素著眼點進行了深入研究。黃存華認為,課程建設包含“觀念、師資、內容、教法和手段、評價、制度”等課程要素,其中課程資源網上后的共享及教學應用是項目重點和落腳點;宋生瑛認為,建設精品課程重心是師資隊伍,核心問題是課程內容建設,關鍵環節是教材建設,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是重要途徑。 

 

2 網絡課程百花齊放,彰顯課程個性特色。網絡課程建設是精品課程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實體與表征。每年度的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的申報,使網絡課程從形式裝幀到內容潤色上百花齊放、各具特色。如清華大學實現教務部門統一規劃、多部門充分合作的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管理模式,其課程網站具有為教師提供自主管理、自主維護功能的特點;王靜愛教授以國家精品課程“中國地理”為例,著重探討和設計了“中國地理”網絡課程的8個結構模塊。 

 

3 創設平等競爭平臺,涌現大批名校與新秀。經過7年來的申報與建設,精品課程除具有立項項目“殊榮”外,還作為團隊教學實力的象征、課程在同類學科中的影響力以及學校在全國的知名度的潛在價值等意義,已越來越被大家所認同和推崇。各高校在激烈的角逐中,更加追求精品課程的高質量和個性化,涌現出了一大批精品課程強校,既有知名學府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也有通過精品課程的不斷建設、提升脫穎而出的新秀,如,湖北師范學院、石家莊鐵道學院、西南石油學院、桂林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等。實踐證明,精品課程建設有效提升了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是一項具有可持續發展意義的工程。 

 

二、精品課程過程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隨著市場對人才需求變化、課程目標不斷微調與定位、學科動態發展、學生個性特點而進行的長久的、持續的、不斷改進完善、有始無終的動態變化過程,注重過程建設是精品課程質量工程的關鍵。從目前的精品課程建設實踐來看,過程建設仍然存在以下普遍性的問題與現象。 

 

1 六大要素過程建設盲目消極。眾多的高校經過轟轟烈烈的精品課程申報,立項戴上桂冠后,就將精品課程建設一事束之高閣。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六大要素(包括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學管理)該“怎么建”“建的內容是什么”。建設方法與內容的懸疑與模糊,使一些高校在精品課程過程建設中出現盲目性、盲從性,甚至失去建設的方向性,其結果導致消極建設、被動建設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課程建設“重在過程、在過程建設中提升質量、在過程建設中加強課程競爭力、在過程建設中促成課程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與核心。 

篇(5)

【作者簡介】 韓光明,新疆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語文課程教學論及實踐教學研究。鮑煒煜,新疆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小學語文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20世紀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圍內逐漸興起,電子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知識量激增,依托電子信息技術,知識傳播的途徑和方式發生重大變化,遠距離開放教育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課堂面授教學不再是教學的惟一形式。跟隨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美國的高校中首先創建開放教育資源項目,美國“MIT Open Course ”、英國“Open Learn”等項目的建成推動了全球范圍內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這些項目通過網站為學習者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這種“基于資源的學習”給更多人提供了學習機會和平臺,真正實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對于“終身教育”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有利保障。在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推動下,2003年4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正式啟動。隨后,全國高校陸續開展了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主要分為國家級、省級、校級三個層次。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在于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精品課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良性循環,要作為今后高等教育建設工作的重點。然而,筆者通過與部分本科生的交流發現,他們對于精品課程的知曉和使用情況并不樂觀,多數學生表示沒有聽說過精品課程,對于學校已有的精品課程資源,許多學生表示不知道、不了解或是知道但沒有根據其進行學習,相對于國外的“麻省理工學院公開課”、“哈佛大學公開課”、“耶魯大學公開課”等,許多學生卻表示有所了解,部分學生還會主動上網進行學習。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究竟我們的網絡精品課程資源存在怎樣的問題?如何才能讓網絡精品課程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如何進行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筆者曾親自參與了校級精品課程“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建設,搜集整理了關于網絡精品課程的大量資料,對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有自己的一些認識與思考。

二、精品課程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論”

2003年《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正式,精品課程建設正式啟動,各省市教育廳也相繼下發相關通知,紛紛采取措施和策略,力圖實現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高校課程建設,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由于現代教學中,信息量大量涌入,教師需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真正發揮學習促進者的作用。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能夠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已經成為教師必備的專業能力。網絡精品課程的建成,將會對教師的職后學習提供幫助,教師只要具備使用網絡精品課程的計算機水平,便可以利用精品課程網站的各種功能,拓寬自身的知識領域,借鑒網絡精品課程中的基礎教育課程資源,實現自我提升,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精品課程,是“精品”加“課程”的產物,是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方法、教材、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認為,精品課程建設由六個方面構成: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材、實驗和機制的建設。精品課程作為一種高質量、高水平的課程,通過精品課程網站教育資源,從而構成網絡精品課程,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03年我國開展精品課程建設以來,“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精品課程逐步展開重點建設,目前各級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并且已經收錄到頗具影響力的“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該網由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中心依據教育部教高廳函[2007]32號文件而設立,旨在向高校提供高質量的教學資源,面向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服務,運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收納國家、省級、校級三級精品課程,成為教育資源使用與共享的平臺。到目前為止,共有14234門本科課程,包括文學、歷史學等13個門類,5843個高職高專課程,包括農林牧漁、醫藥衛生等20個門類。根據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已有的本科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級、省級、校級),共14234門,教育學類只有600門,理學和工學分別為3023門和3910門,教育學本科課程在國家精品課程中僅占4.22%,與理工類課程建設數量相比,相差甚遠,對于其他課程門類而言,發展十分緩慢,情況不容樂觀。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是以“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建設為基礎,以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為根據,根據學習者對課程資源的需求進行建設的開放教育資源。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小學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質量的好壞,課程實施順利與否,對小學教育的發展,對師范生的就業和自身的專業化成長具有直接影響。“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門課程的名稱是逐步演化而來的,主要經歷了“教學法――教材教法――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關于這一課程名稱的改變,反映出人們對本課程認識的不斷探索與深入。小學語文學科教育學共經歷了中師、大專、大學本科三個階段。“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小學教育專業本科階段的必修課程,以課程論和教學論兩大理論為支柱,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具有較強的應用性、綜合性的課程。

三、“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基本情況

在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中以“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有兩門課程,分別創建于2007年和2008年,網站運行時間已經超過五年,屬于已建成的網絡精品課程,因此下文主要對這A、B兩所學校的網絡精品課程進行分析。

通過上述調查可以發現,目前關于本課程的網絡精品課程尚處在初始階段。首先體現在已建成網絡精品課程的數量上,到目前為止只有兩所學校;另外,目前已建成的網絡精品課程存在諸多問題,網站建設過于簡單,部分重要的模塊沒有發揮作用,關于本課程的學習資源極為有限,網絡精品課程資源沒有實質內容。基于目前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網絡精品課程建設仍存在很大缺口,必須加強其網絡精品課程的建設,努力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絡課程學習,發揮網絡精品課程的真正作用。

參考文獻:

[1] 丁興富.信息技術革命、教育全球化和遠距離開放學習――亞洲開放大學協會第11屆年會學術報告評述(Ⅲ)[J].中國電大教育,1998,(7):26-29.

[2] 袁駟.精品課程是一種境界[J].中國大學教學,2004,(7):9.

[3] 黃德群.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特點、問題與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0,(5):64.

[4] 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2003-4-8.

[5] 吳啟迪.國家精品課程[J].科教文匯,2005,(2):22.

[6]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http:///benke[EB/OL].2013―4―18.

[7] 孫建龍,王云峰.“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5,25(2):65.

[8] 楊滿福.開放教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現狀、問題及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3,(6):75.

[9] 肖陽,馮玲.高校本科專業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創新的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24(2):326-327.

[10] 陸海棠.構建質量保障體系,提高精品課程建設質量―以廣西民族大學精品課程建設為例[J].教育研究,2011,34(2):41-43.

[11]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與高校教學深化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07,(10):66.

[12] 黃寶玉,項國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分析及思考[J]. 中國高教研究,2007,(9):72-75.

[13] 馬俊.以學生受益為中心開展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08,(11):88.

[14] 王愛華,汪瓊.精品課程與國外開放課程共享利用的對比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6):16-21.

免費資源取代教輔

從今秋新學期開學起,山東省東營市教科院專門編寫的義務教育學段各學科電子版教學資源,依托東營市教育信息網公共服務平臺,專門開設了“教育資源應用平臺”,實現了教師、學生課程資源的網上免費下載、自主選擇與學習應用。“這讓師生告別了人手一本甚至多本教輔資料的歷史,開啟了全市師生網上免費下載學習資源的新模式。”市教育局副局長陳召華說。

篇(6)

2土木工程材料課程體系構建

2.1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精品課建設的前提條件,也是教學質量的關鍵與保障.精品課的建設首先需要有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良好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在制定精品課建設規劃時,應以課程為單位合理配備師資,形成一支以主講教授負責、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梯隊,并按一定比例配備輔導教師和實驗教師.主講教授應了解學科前沿知識以及學科和課程的發展趨勢,能把握學科的發展動向,對課程的內容有合理定位;梯隊主講教師應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在教學一線貫徹教學意圖并有效地實施教學活動;實驗教師除應能指導學生進行基本的、綜合性的試驗外,還應在此基礎上開展一些創新研究實驗.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應使課程組教師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形成合理梯隊,并采取相應的評價機制、激勵機制和用人機制等,確保課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當前不能滿足要求的教師應制定培養計劃,有計劃地實施培養,使得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的延續性,以確保精品課建設的持續進行.

2.2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

課程知識體系與內容的確立,即教學大綱的制定是否得當,對于教學效果、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程教學內容要具有基礎性、普遍性、科學性、先進性,能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以達到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教學目標,這對于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尤為重要.

2.2.1理論教學

(1)教學內容的設計.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均較強的學科基礎課,它涉及土木工程建設中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及其制品.由于材料的種類繁多,涉及的學科領域廣,因而形成了龐大的土木工程材料內容體系.為此,在課程教學設計、內容規劃方面,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對課程的內容體系進行適當的分解、深化、組合與重構;并著力解決好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課堂學時的有限性,教學內容的基礎性與材料科學的發展性,材料知識的理論性與材料的應用性之間的矛盾.例如: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對水泥、混凝土的有關內容進行加深加寬,適當增加水泥凈漿、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的設計、生產、檢測等內容,并加強材料耐久性知識的講授;對于道路工程專業,則應增加無機結合料、瀝青混合料、土工合成材料等內容,并對石材、集料的內容適當多作介紹;而對工程管理類的專業,教學內容的面要廣但深度要適當.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標準的不斷出現,教學內容要及時進行更新和補充.如高分子材料品種很多、發展很快,各種新型砌塊、環保墻板的涌現,以及各種性能優異的新型防水材料的應用等,都應及時引入課堂,進行補充加強;而對于逐漸淘汰的,如燒結黏土磚等高能耗、非環保材料則應予以簡略,或采用對比的方法講述.此外,材料科學的理論性深度應適當,要與應用性緊密結合,體現出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的相互作用.如教師在講課中及時補充了“鳥巢”、“水立方”等工程中所采用的新材料、新技術,在充分體現工科院校特色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工程實踐知識.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內容的傳授需要好的教學方法來體現.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逐步形成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學課件圖、文、像并茂,信息量大和直觀形象的優勢,同時積極開展工程實例法教學,形成一套有特色和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夯實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加強與工程實踐相結合,以工程實例來說明相關的知識點;要加強材料的應用性知識,強化學生作為卓越工程師的工程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學生具備依據工程特點、材料性能合理選用材料、正確使用材料的能力.例如,在講授混凝土骨料的質量與級配理論時,引入了汶川地震中最牛小學的工程實例,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強化了學生的工程意識、責任意識.學生反應這種教學法很鮮活,時代感強,有利于提高思維能力.課堂教學中,還應重視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協作學習等現代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的應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如在講授水泥的性質、品種與應用時,提出了大體積混凝土的工程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選擇適宜的水泥品種,并進行課堂討論,將工程實踐與理論知識聯系起來,使所學知識也活起來.

2.2.2實踐性教學

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工科院校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也是國家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重要的加強訓練環節.

(1)實驗教學.

教學實驗是課程教學體系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按照基本技能、應用能力、綜合素質培養的目標,要重點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在土木工程材料課程中設置了基本性能實驗、綜合實驗及設計創新實驗三個模塊.通過基本性能實驗,應使學生掌握材料基本性能的檢驗方法及相應的試驗技能;通過綜合實驗,應使學生能根據不同情況下不同的試驗結果,對材料的性能進行綜合分析;設計創新型試驗可根據學生的需求展開,實驗室對學生開放,為學生進行課外科技活動提供平臺.在這種設計創新型試驗中,教師可為學生安排一些設計型、創新型、研究型的實驗,可以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較深入的試驗研究,如減水劑或摻合料對混凝土強度、流動性、耐久性的影響,混凝土裂縫影響因素分析,聚丙烯纖維對砂漿抗裂性能的影響等.學生在對所研究問題進行充分思考后,自己設計出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并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試驗現象的觀察、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試驗結果的總結以及試驗報告的編寫等一系列環節,得到一次全面的系統的訓練.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對材料科學研究的興趣,又為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提供了方法論,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創造條件.

(2)結合工程的實踐教學.

普通本科高校的定位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加快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進程,應使教學活動更加接近工程實踐,讓學生在工程中得到鍛煉,畢業后才能盡快適應和勝任實際工作.一方面,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設計創新型試驗的同時,還應鼓勵他們參與具體的科研活動.學生可以參加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中,也可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確立科研課題,并在實驗室或借助實際工程開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教師還應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程實習.如組織學生到水泥廠、混凝土攪拌站及典型的實際工程現場去參觀(如參觀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等),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引導學生善于在實際工程中發現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去尋求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也可邀請有關專家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工程中有哪些關鍵問題需要解決,解決的思路是什么,需運用哪些相關知識等.學生在與實際工程的緊密接觸中,感到學以致用,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開闊了思路,激發了創新意識,進而使其研究、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素質顯著提高.這些都對盡快達到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2.3網絡教學資源建設

在當前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資源賦予精品課建設以強大生命力.理論教學、實驗教學以及實際工程現場的學習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的,要想將課堂延伸,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即通過網絡課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很好的補充.我校在土木工程材料課程中建立了課程網站,其資料豐富、圖像鮮明、信息量大,已設有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新材料博覽、技術標準及工程實例等幾個專欄.理論教學欄目包括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課件、習題等各種教學文件及豐富的課程資料,便于學生隨時查閱;實驗教學專欄設有實驗室介紹、基本的實驗項目、實驗指導書及相關的實驗視頻等有關實驗教學的文件及資料;新材料博覽欄目設有大量的土木工程材料樣本、應用圖片及圖像,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多方面的補充與延伸,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并極大地擴展了課堂知識;技術標準欄目收集了各種現行的材料技術標準,還直接與國家各標準網站鏈接,便于學生和教師及時查看最新的標準與規范,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為加強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的聯系,網站還設置了工程實例專區,有各種工程實例供學生隨時了解查看,既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也使其體會到肩上責任的重大,增強了工程意識、責任意識與創新意識.此外,為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網站中還搜集了各種參考教材、科技文獻目錄及相關網站資料;并設置了試題庫專欄,有大量的習題供學生練習;為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還設置了交流欄,使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總之,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給課程提供的強大支持,使課程的知識體系延伸,加強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2.2.4教材建設

精品課程的建設,是許多項課程建設的糅合,精品教材建設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材的版本很多,選用合適的教材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對于推進教學改革,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在選擇教材時,首先要看其課程體系能否反映先進的教學思想,體現教改的意圖,教材不能僅僅是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介紹,而應該有課程建設的創新點出現.如:為加強實踐性教學,教材應體現與工程實際緊密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教材內容應能反映學科前沿成果,并不斷更新;教材應具有鮮明的特色,要與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和創新教育的教學方法相吻合.課程組經過多年持續深入的課程建設與改革,通過對不同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分解、組合及深化,編制出版了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具有專業特色的教材,并包括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實驗指導書及相關的習題指導書等.由于擁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立體化先進教材,從而保障了培養卓越工程師教學的基本需要.這套教材的編寫也體現了課程組教師的學術思想、學術風格和教學水平,使精品課程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

篇(7)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各門學科都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但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在不少的地方,還沿用著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還存在著不少的弊端,需要教師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不斷創新教學形式,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名符其實的,高素質的小學語文教師,才能跟上迅猛的教育發展趨勢。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現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材在改變其原有面貌的基礎上也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對于文章內容的選擇上是非常嚴格的,這些新文章必須要經過仔細審核才可以加入學習課本,這些內容的擴充使語文教材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貼近生活,拉近了小學生與大自然間存在的距離,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這種改革備受教師與學生的喜愛。除此之外,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的號召,在編改校本教材的過程中有部分小學也開始逐步嘗試加入其中,并且對編寫成果加以使用,為展開校本課程實踐活動奠定了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限制于成績的好壞與學歷的高低,更加側重于人才的實用性,所以教育要從小學生抓起,在教學過程中把提高學生的運用實踐能力做為重點教學內容。教材文章中分別配有預習內容以及課后思考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有目標性的進行學習,引導學生自行收集相關內容材料并加以分析;學校還設置了部分教學實踐課程,這對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上教師缺乏創新意識

在現在的教學體系中,大部分教師依然在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觀念陳舊并且機械式的教學過程,嚴重的忽略了小學生愛玩好動的本質,課堂氣氛壓抑再加上學習內容的乏味無趣,容易導致小學生的求知欲受到大幅度的挫傷,這樣以來,教育便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

2.教學策略形式化

當前的社會現實讓校方更注重的是升學率以及學校排名。教師在學校施加的壓力之下,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必然也是針對于考試重點進行深度分析。這樣一來,教學過程毫無創新可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自己講解為主,全體學生以聽記為輔,這樣嚴重的忽略了學生自身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引導監督的作用,學生才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不可以一味的填鴨式教學,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把書本的理論知識教于學生,那么學生所接受的也不過是乏味無趣的文字符號,這樣不但會減少學生對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不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學策略形式化的存在是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中的絆腳石。

三、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改進措施

1.增強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創新是實施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環節,教師是課程學習中的主導者,所以教學效果要達到創新的目的,必然得要求教師應具備創新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掌握一些課本最表層的東西,這樣學生的學習思維會受限。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開拓思維,把課堂內容做成幻燈片或者是小視頻等形式向學生展示,這樣一來既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把學習內容加以理解,這種教學方式對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2.引導學生的參與教學活動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為目的,這樣重結果而忽略過程的教學方式,會造成學生的“高分低能”,這與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政策相違背,不利于創新型復合人才的發展,針對這種教學狀況,對教師的教學結構及目的進行了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精品課程建設中必須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它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與監督下完成教學目標,從而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開拓學生的思維,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的建設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它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語文是加強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學科,它做為陪伴學生終身的教育學科在整體教育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在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但是這個過程中仍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陳舊的教學理念已不再適應當前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在提升自己修養及創新意識的同時,讓學生參與在教學活動中,增加其對學習的積極性及趣味性。

參考文獻:

篇(8)

1.1明確以學生為服務主體

在精品課程的建設中,由于建設目的與主要使用者的區別,一門課程往往應該建設兩個網站,即申報網站和課程網站。申報網站是以評審專家為主要使用者,而課程網站服務對象主要是學生(泛指所有學習者,以下同),所以應明確課程網站服務的主體是學生,這是課程網站設計原則之根本。在此原則下,切實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網站的設計到建設內容盡可能地考慮滿足學生的需求,努力做到實現精品課程的高層次、大尺度的共享、交流、提高[1]。

1.2充分融入學科建設特色

在全國高等醫科院校眾多的寄生蟲學課程中,我們的醫學寄生蟲學精品課程建設具有“科研促教學、教學有創新”這一鮮明特色。通過一些模塊的設計,如“創新教育”、“學術動態”、“課外科研”等欄目,充分把本學科建設特色融入到課程網站建設中。這些具有學科建設特色的欄目是學生了解本學科創新教育內容的窗口,同時展示了創新教育的實踐成果,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創新教育實踐的主動性。

1.3恰當運用制作技術手段我們的課程網站開發比較早,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網站制作技術提高,為網站的完善與維護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圖、文、音、像并茂的教學資源;師生交互、動態網頁、時時更新的網絡功能等。我們運用不斷發展的現代網站制作技術與手段,實現了精品課程網站逐步“升級”。建設了由本學科教師可時時維護更新的網站管理后臺,制作、上傳各類使用簡捷、方便下載、網頁美觀的教學資源等。使各種技術為網絡化教育服務,把精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式)與物質(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完美、實用地呈現在這個網絡平臺上。

2建設內容

2.1網站的欄目根據課程網站建設的統一規范

標準和上述設計原則,醫學寄生蟲學課程網站設計為一級欄目、二級欄目及三級欄目。其中主要欄目結構如圖1所示。

2.2首頁的設計

網站首頁設計的風格、內容體現著精品課程網站的整體風格與內涵,也應該一目了然地表現出學科建設特色。

2.2.1網頁色調

網站的色調是網頁畫面的靈魂,對學習者有情緒影響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醫學寄生蟲學網站的主色調是黃色,輔色調是紅、藍色。主色調和輔色調藝術性地和諧搭配,并巧妙地遵循了醫學生同時具有文理性質的專業特點,滿足文理性質對色調偏好[2]。再加上寄生蟲、顯微鏡、標本館等圖片對Logo的點綴,突出了學科內容,引人注目。主要版面內容是白底黑字,網站首頁的整體效果是清新、簡潔、明了。

2.2.2網頁內容

內容上選擇了能充分體現本學科“科研促教學,教學有創新”的欄目,如學術動態、成果專利等,通過“學術論文”、“推薦本科生閱讀”、“seminar時間安排表”這樣的直接鏈接,讓學生了解寄生蟲學的最新研究動態,選擇參加感興趣的學術活動。另外,通過課堂上對本科生的調查結果,把學生最感興趣、使用率最高的教學資源制作成快捷鍵,如教學課件、教授講堂、考試考核、課外科研、病例討論等,方便學生快速查找學習。最新公告和標本圖庫是首頁上的兩個動態版塊,大量、清晰的標本圖片和即時更新的學科公告,從內容到形式科學地結合起來,既美觀了頁面,又實現了內容展示。

2.3特色鮮明的建設內容

2.3.1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醫學寄生蟲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成一級欄目,包含了實驗大綱、實驗課多媒體課件這類常見的二級欄目。此外,還增加了實驗課堂錄像和實習基地欄目,實驗課堂是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的教學錄像,豐富了醫學寄生蟲學教學音像資源。實習基地主要內容是教師指導預防醫學生畢業實習的實踐工作與成果,包括畢業生科研實習課題、論文等。實踐教學的內容反映了我校在醫學寄生蟲學教學中充分重視實踐部分,并開拓了課堂內外的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2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欄目下有三個子欄目:即課外科研、創新基地、挑戰杯競賽。課外科研中主要介紹每學年開展的本科生課外科研課題,參與學生發表的論文、獲得的成果和獎項;軟硬件俱全的創新基地,為學生開展一系列的科研活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堅持在“教與學中求創新”,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生從立項、實施到項目參評,完成了“科研思維、方法、操作”全面的培養與鍛煉。這個欄目讓“學有余力”的本科生了解創新教育的內容,并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

2.3.3學術研究

這個欄目包括研究方向、承擔課題、論文專著、成果專利。主要介紹我們教學團隊在醫學寄生蟲學研究領域的工作與成績,同時反映出國內外發展研究動態。這個內容的建設,不僅提供給學生、教師大量的科研信息,也是初步培養學生科研興趣與志向的平臺。

篇(9)

一、精品課程網絡建設的含義

自教育部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程以來,精品課程建設即成為各高等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精品課程網絡建設是指使用網絡對精品課程進行教學、建設與管理,集中體現為精品課程教學網站的設計、應用和維護管理等,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共享優質資源、提高課程教學效果與建設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二、精品課程網絡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

1.優質課程資源開放、共享的需要

進行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初衷之一,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擴展優質課程資源的輻射范圍,將課程建設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成果充分展示并加以推廣共享,從而帶動相關課程教學質量的普遍提升,更加有力地推動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創新,使更多的學生受益。通過網絡提高課程教學的信息化和開放程度,成為達成這一目的的必要途徑和手段。

2.課程自身建設與發展的需要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優質的教學效果是精品課程之“精”的最終體現和落腳點。網絡以其無可比擬的優勢為精品課程的持續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以網絡為平臺,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為靈活多樣,課程教學的互動性得以增強,傳統的時間、空間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師生間的交流更為便捷,學生可更加自主地安排課程學習,教師可適時公布課程通知,安排答疑,將大班教學與個別輔導有機結合,從而使課程教學更加高效。借助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均可得以延伸和拓展,教師可在課程大綱之外為學生提供相關領域的知識、信息和參與科學研究的機會,將研究能力的培養滲透到課程教學中,使部分學生在研究性學習和研究能力的培養方面獲得發展,從而使課程教學更加能夠因材施教。

3.教學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自2003年教育部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程以來,各高等學校均積極開展了國家、省市(自治區)和學校等各級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并且經過多年的建設,無論從質上還是從量上,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何從教學管理的角度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是各校一直以來努力思考并不斷實踐探索的重要課題。許多高校在精品課程建設之初即認識到了網絡建設的重要性,積極搭建精品課程網絡教學平臺。一方面,將網絡平臺的建設作為精品課程的重要評價內容,使各級精品課程的申報、評審更為規范。另一方面,將網絡平臺的建設作為精品課程質量監控的手段、途徑之一,以網絡為依托,提高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助推課程的持續建設與發展。

三、精品課程網絡建設存在的問題

1.精品課程教學網站設計不夠合理,功能不強

當前的精品課程網站可謂“五花八門”,有的由學校統一搭建專門的建設平臺,有的建立在院系信息平臺上,有的則以網絡課程的形式存在。以上幾種又往往成為申報高級別精品課程一蹴而就的臨時行為,功能單一,缺乏整體規劃,硬件設備性能不高,未能與網絡教學等相關資源平成一體,造成資源的重復建設和浪費。

2.課程網絡資源建設內容單一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5-0133-02

目前,關于國內精品課程的建設,各高校都有著自已不同的觀點與經驗。在重慶師范大學的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作為校級重點課程的動物學課程于2004年被評為了重慶市第二屆市級精品課程。在多年來的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依托重慶市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及重慶市“十一五”動物學重點學科,課程組成員傾注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力求將該精品課程建設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或推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的后備課程。在此期間,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與研究,無論是從課程體系、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方法與手段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具體總結如下:

一、全面利用多媒體輔教學方法應用于理論與實踐教學

完成了全部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多媒體課件制作并完全進行多媒體教學。與此同時,完成了全部實驗課程的課件制作,且重點對實驗課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示范效果。由于引進了許多現代新的教學元素融入形象生動的教學過程中,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對該課程知識的牢固掌握。

二、加強實驗實踐教學環境的建設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也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幾年根據學校的總體建設規劃,借重慶市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及重慶市“十一五”動物學重點學科建設平臺,對動物學教學實驗室和實驗實踐教學環境進行了改善。為創造更好的實踐教學環境,我們增購了許多設備,如寬屏幕的等離子電視,投影儀、顯微觀察與攝像系統、實物展示臺、自創了“顯微觀察系統”與“實踐教學互動系統”,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同時,我們重視實驗實踐教學的常規管理并且強化常規教學,科學合理安排各種實習活動,以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為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興趣和完成優質的畢業論文,教學實驗室與研究實驗室也都面向學生開放,使學生較早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室及校外實習基地,進行設計性、創新性實驗、課程設計等,不僅可加深他們對專業知識及前沿知識的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較強的動手和實踐能力。在重慶市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動物學重點學科建設基礎上,設備儀器方面不斷完善、更新。早在自行設2003年就自行設計了有特色的互動實驗教學系統(主要由顯微數碼攝像系統、寬屏幕等離子電視、投影儀,展示臺等組合而成的互動教學實驗室)沿用至今。通過自行設計的互動實驗教學系統,解決了過去教學難點中難以觀察的微型動物(如草履蟲、眼蟲、水螅及渦蟲等),通過該系統可清晰直觀地示范教學,該系統實用、方便、經濟,在國內獨具特色。此系統由于其良好的示范教學效果,已在我校大學城校區本科教學相關實驗室內推廣,起到了精品課程以點帶面的作用。

三、動物學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研究

在貫徹教育部教學大綱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重點突出動物學課程的經典與現代結合的特點。形成相對完整和完善《動物學》的課程體系,以更靈活的方式、更完善的體制去滿足目前生物科學各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思路,進而達到提高學生技能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目的。故根據教學資源的優勢,我們將對動物學課程體系按照生物科學專業與生物技術專業構建成為動物學和動物生物學兩大課程體系。作為一門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精品課程,該體系將解決現行教材教學內容體系的局限、必修課課時偏少等種種問題,以便與國際間同類相關課程接軌,并且該體系的實施結果則說明該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四、實驗材料的新型培養方法,確保了實踐教學之需

動物學實驗教學中的許多實驗材料,不僅受限于采集時間及當地氣候條件,同時也由于其個體微小,傳統培養方法的局限難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采用新型的粗培養和克隆培養相結合的方法,獲得了優質的實驗材料,保證了教學需要,同時提高了實踐教學的質量,還為兄弟院校(如重慶大學等)的教學與科研提供實驗材料。

五、標本室的創新性研究和管理,保障了精品課程的教學

動物學標本在動物學的教學科研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于生物學標本的保存,尤其是對于一些珍貴罕見標本的保存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進行動物學教學標本的包埋、保存等制作方法的探索與建立,為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精品課程建設的近三年內,課程組主要成員探索性地采用新配方的不同樹脂對不同動物標本進行包埋的方法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果。目前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與實用新型專利1項,其中,3項國家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已獲批,另1項目前正處于公示中。本研究也深受學校各方面的重視,并由主管校長特批了相關項目支持該研究的進行,同時本研究也受到本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的關注。本工作正在延續中。

六、實驗室面向本科學生(本專業和全校)開放,確保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本實驗室推出的開放性實驗和各類的及各種課外興趣科研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實驗室條件,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探索性實驗:面向本專業本科生開放實驗室,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動物學實驗技術學習,學習生物繪圖,參與標本制作、鑒定,提高興趣、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提供了研究平臺,此開放旨在讓學生提前進入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的良好訓練,以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水平和質量。面向全校非生物專業學生以開放性實驗供其選修:如標本采集、制作、鑒定,人體常見寄生蟲病病原體的認識與疾病預防,重慶地區常見昆蟲的鑒定,珍稀動物的觀賞與種類識別等系列實驗,為提高非生物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作出了有效的嘗試,形成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基地之一。

七、專題學習小組法的建立、實施及成效

通過與國外院校進行學術及教學方法的交流,吸納國外優秀的教學方式方法、經驗及教學形式進行本科教學的改進。學生組成專題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分別選擇動物學課程范圍內的專題進行調查研究、資料收集、實驗驗證、完成所選的專題,專題學習結果以海報、展板或專題討論的形式進行或展出,并由教師與學生雙方進行最后的評定。以此提高了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動手收集資料及實驗的能力,體現團隊協作精神。實踐證明,該方法的建立與推廣不僅獲得了學生的認同與贊許,同時由于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目前已被本學院的其他老師學習采用。

八、程序化試題庫的創建及使用

本課程組于2003年起就著力進行動物學試題程序化的建設工作。目前,我們已建立的動物學的計算機試題庫可經常性進行增補、更新或調整,分為人工抽取或自動抽取兩種模式,并可根據出題要求隨機組成不同題型、不同難度梯度、不同分質的試題進行組成。這樣,使試題庫變得更人性化、自動化和科學化,亦可避免人為主觀因素而導致其他相應問題的產生。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動物學精品課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精品課程的建設就像人的學習一樣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將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努力,并不斷完善課程體系,構建精品課程共享平臺,不斷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實踐,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使我們的動物學精品得到不斷的完善,真正發揮精品課程的輻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英華,等.深入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推動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0):88-89.

[2]孟令勇.新建本科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9,(30):108-110.

[3]曹霞.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與科研互動關系探析[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9,(9):62-63.

[4]何建武.網絡環境下精品課程建設設計策略探析[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3):96-99.

[5]黃寶玉,項國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分析及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9),72-76.

[6]李銀芳.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教研究,2007,(1),91-93

[7]施曉秋,薛偉.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5,(1):90-91.

[8]李中.精品課程建設平臺的構建與實踐[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7(5):43-45.

[9]朱舉英.基于交互學習的精品課程網站設計與開發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

[10]史文婷.基于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

[11]王素梅.國家級精品課程主頁設計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13.

上一篇: 干部匯報材料 下一篇: 教學改革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素人 | 亚洲精品黄AV人在线观看 |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99精品 | 亚洲欧美人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