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4:50: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主動性越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把數學知識置于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源于生活,問題情境不僅包含與數學知識有關的信息,還包括那些與問題聯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的紐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將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引入課堂,讓學生看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在教學一年級《認識圖形》時,可以安排一個游戲:請學生動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讓學生初步感受平面圖形。隨后,再通過起名子,比較邊的長短、聯系所像的圖形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圖形。創設一個較好的教學情景,有利于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
二、聯系生活實際,尋找數學“原型”
有的學生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的情緒,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脫離了生活實際。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于那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概念,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盡量地引導學生從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原型”。從學生已有認知結構出發,去觸動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小學數學的許多概念、原理在現實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能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為數學研究的對象,學生就會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認識到把現實中的具體問題轉變成數學問題來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認識事物的特征,更準確地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
如在學習“循環小數”時,由于理解“循環”的含義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學習之前,我們可以給同學們念了一首童謠:“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講的什么呢?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講了這熟悉的童謠,很自然地引入和讓學生理解了“循環”的概念。為后面學習循環節奠定了基礎。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的原型,不僅能加深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學習熱情。
三、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知識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現實。教學中充分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于理解,更能體會出數學知識的真正價值,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如:一個數加上或減去接近整百、整千數的速算,可以利用學生買東西的生活經驗去發現和理解算法。我們可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小明到商店買足球,身上帶了135元,每個足球98元,小明可以怎樣付錢?還剩多少元?學生會想出多種方法,其中有的借鑒買東西時“付整找零”的經驗得出付出100元,再用35元加上找回2元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抽象出135-98=135-100+2的算式。這樣,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探究出算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生活歷程中感悟數學,建立數學中湊整簡算的思想,實現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構的目的,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的意識,提高了學生以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的能力。
四、活用數學知識,優化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方法
學生在學習知識后,不考慮所學數學知識的作用,不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這樣的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適應考試的解題能手。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后,讓他們應用這些知識去解決我們身邊的某些實際問題,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他們肯定是十分樂意的,這是我們教學所必須達到的目標。也真正達到了讓數學知識貼近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學習了百分數的知識后,可給學生運用相關知識,設計一個“購物方案”。六一兒童節期間,許多運動鞋店搞促銷活動,一款運動鞋原價120元,有一家鞋店降價20元,另一家鞋店打7.5折,第三家鞋店買二送一,你準備上哪家買?為什么?
學生會馬上進行計算:
在第一家買:120-20=100(元)
在第二家買:120×75=90(元)
昨天,我跟媽媽去超市。
挑好了東西我和媽媽就來到付錢的地方算錢。我站著無聊,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只見營業員阿姨告訴媽媽一共187元,我看見媽媽分別把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遞給阿姨。我看著這些錢,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么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問了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的腦子好像一下子開竅了明白了便告訴媽媽:“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也開心極了,因為我解開了一道生活中的問題。
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
寒假里,我們一家人來到安吉杭州Hello Kitty 樂園游玩。一大早我們就來到售票處排隊買票。大屏幕里播放著當天的票價:節假日成人票290元,兒童票180元。我發現節假日的票價比平時的票價要貴一些;別的景點兒童票是成人票的一半,而這里的兒童票比成人票的半價要貴挺多的。是不是他們和我一樣粗心算錯了?我正想著,媽媽叫我算算,我們一家三口要付多少錢呢?啊!我們只教了100以內的加減法,200多的我可不會加!我把小臉一撇不耐煩的說。媽媽告訴我:可以把290這個三位數去掉0看成29一個二位數來算,最后答案再加個零升位就可以了,你試試。29+29=58,58+18=76,760元。我小心翼翼的說著我的算式。這時媽媽的支付寶也被扣掉了760元。看來我算對了。
走進樂園,里面的建筑真漂亮啊!有城堡,有噴水池,有舞臺,還有好多好多的游玩設施。我玩了蘋果樹飛船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遠古石船,只見那船上下搖擺還會轉圈,刺激極了。但是排隊的人很多,隊伍在慢慢地往前挪,快到我們了,爸爸媽媽在討論還要多久才能坐上船。我突然想到了一種比較準確的方法來估算:我先觀察了石船,石船上有6排位置,每一排能坐4人,四六二十四,24個位置。再數數我們前面大概有幾個24,就知道我們第幾批能坐上去了。我告訴爸爸媽媽:大概我們第二批就能坐上去了,因為我們前面大概只有30個人了。
玩好了石船,我還玩了旋轉木馬,魔法單車等等,我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估計等待的時間,嘿!嘿!還都比較準確的哦。
生活中數學問題真是無處不在啊!
課程改革已實行十年之余,眾多教育者有一個共同的心聲:課改表面對數學要求降低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對學生的數學修養要求卻高了,更多地表現為數學眼光,即能夠運用數學知識經驗去分析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思考數學的發生、發展過程。而在中國傳統模式的教育下,培養出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對于這點《數學課程標準》也已經意識到了。下面,筆者就從五個角度談談尋找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方法。
一、運用邏輯推理解決問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生活中問題的種類很多,自然解決問題的途徑也很多,而某些問題不需要專門的知識,也不需要有很高的技能,只要運用正確的邏輯推理就可以解決。解決的要點是:逐一分析討論所有問題可能出現的情況,拋棄不合理的情況,最后得到問題的解。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例:教室里的椅子壞了,第二天上學,教師發現椅子修好了。經了解,椅子是A、B、C三人中的一人修好的,教師找來這三個人。A說:“是B做的。”B說:“不是我做的。”C說:“不是我做的。”經調查,三人中只有一人說實話,椅子是誰修的呢?
分析:因為三人中只有一個說了實話,所以可以假設是某人做的,看結論是否符合“三人中只有一人說了實話”這一條件。
(1)假設是A做的,那么A說的是假話,B與C說的都是實話。這樣有兩人說的實話,不符合“只有一人說了實話”這一條件。
(2)假設是B做的,那么B說的是假話,A與C說的都是實話。這樣兩個人說實話,不符合“只有一人說了實話”這一條件,所以不是B做的。
(3)假設是C做的,那么A與C說的是假話,B說的是實話,符合“只有一人說了實話”這一條件,所以是C做的。
由此可見,運用邏輯推理來解決問題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而這種推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應從小培養,數學學習正是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
二、通過動手操作來解決問題,培養實踐操作能力
皮亞杰認為:“智慧的鮮花是開發在手指尖上的。”這句話道出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有些數學問題看似很困難,但通過觀察、分析、操作等已有的活動經驗很容易就找到答案。
例如小學六年級研究正方體的展開圖時,只是簡單地靠觀察正方體的形狀是較難完成的,但通過動手剪切就很容易找到答案。經過動手,學生發現正方體共有11種展開圖,并且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這樣,學生做到手腦并用,不僅培養了動手操作的能力,而且對于思維的發展也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操作是種能力,是種藝術。通過動手操作可以將某些規律性的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地表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感受數學的樂趣,接受其直接經驗。
三、用生活經驗去解決問題,培養數學意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又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僅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實際。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倡導學生將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共同解決問題。
例如某班要開展元旦晚會,小明是班中的生活委員,教師交給他50元錢讓他購買水果。該同學沒有急于拿著錢上街買水果,而是開展了一項調查活動,統計了班里愛吃蘋果、梨子、橘子、香蕉等水果的同學各多少名,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去購買了相應的水果。
這個事例從表面上看,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卻蘊涵了豐富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小明知道水果不能全買一種,因為同學們的喜好各不相同,那么到底如何去買,就必須進行調查、統計、進而決策,這樣才具有可行性,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四、利用空間觀念來解決問題,培養發散思維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所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時,應認識和遵循創造性思維的規律,利用已有的空間觀念來克服定式思維,養成從多角度、多層次地去思考問題的經驗。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請你搭4個一樣大小的等邊三角形,至少需要同樣長短的接力棒多少根?
分析:這是道開放性的數學題,如果從一個平面上來考慮,至少需要9根接力棒;如果發展到空間只需要6根。由于學生的思維定式,結果很多同學只答對了9根,極個別學生出現6根的情況。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讓學生學會從一個層面發散到多個層面去思考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運用多門學科知識去解決問題,培養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數學中的有些問題僅由數學知識“單干”是不能解決的。同樣的,生活中的有些問題,雖不是數學問題,常常也需要運用到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經驗共同解決。
例如,清帝乾隆為顯示他治國有方,并表示對老年人的關懷與尊敬,曾在乾清宮舉行盛大的“千叟宴”。出席宴會的一位老者,精神矍鑠,一問之下竟是與會者中古稀之年的最長者,乾隆大喜,以這位老壽星的歲數為題吟出上聯,要求在座的人對答下聯。上聯是:花甲重逢,又加三七歲月。
其中上聯中的“花甲”指60歲,“重”是兩倍,又加“三七”歲月,所以老壽星的年齡為60×2+21=141(歲),座中有一位才智機敏的大臣紀曉嵐,即時應對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解決問題要讓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在數學教學中,解決實際問題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要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并轉化為適應生活的能力。
一、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教學現狀
在我國從古至今仍流傳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名句,強調苦讀,苦練,父母也常囑咐要“用功”學習,放學回家則常問“上課能聽懂嗎”、“考了幾分”之類的話。從不問“今天你向老師提了幾個問題,你解決了幾個問題”。傳統的教育觀念流傳之久,傳播之廣,實踐之長,根深蒂固。千百年來,中國學生解題能力不斷提高,卻掩蓋了人們震驚的事實:我們的學生不會發現問題,被教成了沒有問題的學生,然而現實生活中并沒有現成的問題,需要人們從紛繁雜亂的生活中收集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最后再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學生連收集信息并從中發現提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就更不可能解決問題。如在教學列方程解決問題時,有這樣一個題目:有一種飲料有兩種包裝規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的單價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要求自己提出問題,列方程解答。很多學生已經懂得了列方程并解答,可就是沒有問題,而自己卻又不會提問,這樣的狀況普遍存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高度重視了學生解題的能力,往往忽視了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這一過程。在城市小學,學生基礎比較好,可能會對這一塊也比較重視,學生通過多做練習,苦讀、苦練后,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初中就已經很滿意了,可是哪怕是這樣,也僅僅只是代表他們解題還可以,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卻是遠遠不夠的,那么怎樣在這樣的環境下使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呢?
二、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方法
1、理清數量關系
解決實際問題最終還是以問題解決為目標的,怎樣才算是解決了問題呢?一般是以通過列式計算找到問題的答案為標志。那么要想將問題解決掉,還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比如要會列式,會計算等。
除了多做練習以外,最主要的還是要老師把握好方法,將題目講透,并且在講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至少要滲透這個思想在里面。其次在解題時,一定要學生理清每題的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是靠數量關系解決的,數量之間的關系是數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可以根據數量關系確定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怎么列式,它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思維方法,為列式提供了理論依據。小學生在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中常出現以下情形:有時,面對數學問題,無從下手;有時,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來;有時解題到途中,卻是:“山窮水盡”,有時即使解出來了,讓他說說是怎么解的,他就是說不出來等等.這些疑惑可歸結為沒有理清其中的數量關系。所以在進行這方面的教學時,一定要要求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聽聽學生應用數量關系進行邏輯推理的敘述,學生不能僅靠感覺列式計算,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數量關系的訓練,在列式解題之前讓學生列出數量關系,讓學生對數量關系感悟到位、理解深刻、掌握牢固,這樣才能找準解決問題方法從而對“癥”下藥。
2、聯系現實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入數學知識,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有理有據科學地整合教材,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同時也會消除學生對枯燥的數學知識的厭倦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這樣他們學數學的興趣也會隨之增加,不會產生厭學狀態。生活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作為教師應切實注意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大量極有價值的數學現象給予應有的關注和分析,促使學生自覺地將所學數學知識和生活中的問題溝通起來,為使學生能較好地解決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3、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樂趣
(1)創設直觀性情境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上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事物創設教學情境,使數學知識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展開想象。例如教學《線段》時引入:通往小猴家的路有兩條,一條路是直的,一條路是彎的,小猴走哪條路可先到家,這里面有什么數學奧秘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2)創設描述性情境
所謂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語言表達的方法,為學生描述一段新鮮而熟悉的生活事例,來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例如教學《平面圖中的方向與位置》時,教師課前談話:國慶期間,你們出去旅游了嗎?誰來說說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生1:我去…。生2:我去……師:你還知道哪些景點?(生交流)師:老師帶你們去好嗎?”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趣的情境,教師的談話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開始了學習。
(3)創設欣賞性情境
欣賞性情境是指在課堂上通過錄像或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從而引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分析思考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例如在教學《找規律》時,用多媒體形象的展示找規律的方法,學生在欣賞了美麗的圖片的同時獲得了知識。
(4)創設體驗性情境
在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走進社會,變“小課堂”為“大課堂”,通過學生身臨其境的現場體驗,再變“大課堂”為“小課堂”。例如教學《平均數》時,例題呈現給學生的是靜態的老師分鉛筆的一幅畫面,學生在生活中有分東西的生活經驗,把學生的這種經驗作為學習的基礎,讓學生動手去分一分,學生有感性的認識,對理解平均分就有了更深的影響。
4、運用數學思想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新課改后的小學數學知識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現實生活問題展現給小學生。數學廣角的內容是數學生活化的一方面,是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體現,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數學廣角的內容可以分為抽象的數學原理和具體的數學問題,其中抽象的數學原理包括:抽屜原理、優化思想和排列組合 原理;具體的數學問題包括:雞兔同籠問題、找次品問題、編碼問題和植樹問題。下面結合這些數學原理和數學問題,舉出數學生活化的例子。
(一)抽象的數學原理生活化。抽象的數學原理是指可以把直接或間接的經驗抽象概括成數學知識。抽象的數學原理生活化是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抽屜原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抽屜原理是由德國數學家狄里克雷首先提出并用以證明數論中的一些問題,所以也稱為狄里克雷原理。抽屜原理的表述:把a+1件或更多件物體隨意放入a個抽屜, 那么至少有一個抽屜里的物體不少于2件。
例1:500人中至少有2個人的生日相同
分析:1年有365或366天,生日也就有365或366個,把365或366個生日當做抽屜,把 500個人當做500件物體,由抽屜原理可知至少有2個人在同一個抽屜里,即500人中至少有2個人生日相同。
通過上例可知:抽屜原理可以解決現實生活問題,關鍵需是要發現現實生活問題與抽屜原理的聯系,哪些元素是抽屜,哪些元素是要被放進抽屜中的。雖然抽屜原理本身并不復雜,但是現實生活問題中的抽屜原理千變萬化只要在現實生活問題中找到抽屜模型,就可以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抽屜原理主要解決“存在性”的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求小學生能結合具體問題把大致意思說出來就可以了,不需要學生 “說理”的嚴密性。
2.優化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優化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在小學數學中有兩方面體現,一是找次品教學,二是運籌學教學。
(1)找次品。找次品在現實生活中醫藥領域中的應用:
例3這里有5瓶鈣片,其中1瓶少了3片,設法把它找出來。
分析:先把5瓶鈣片分成3組,其中2組每組2瓶,另1組1瓶。再把2瓶一組的2組鈣片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平衡,則另1瓶里缺了3片鈣片;如果不平衡,把質量輕的1組放在天平的兩邊,質量輕的一邊缺少了3片鈣片。方法不只一種,也可以一瓶一瓶的稱質量,質量輕的一瓶少了3片鈣片。找次品不僅在醫藥方面有應用,在零部件加工方面也有應用,例如:在一批零件中選出了10個,其中1個零件與其它9個零件的質量不一樣,怎樣盡快找出這個零件。可以把10個零件分成4組,其中前3組是3個零件,第4組是1個零件,先稱前3組,如果前3組平衡,則次品在第4組;如果前3組不平衡,則次品在質量較輕或較重的1組里,再分別稱這組里的3個零件即可。
(2)運籌學。運籌學起源于二戰時期,其實我國古人早就有了豐富的運籌思想,比如戰國時期“田忌賽馬”的故事就是對策論的應用。運籌學安所解決問題性質上的差別,將實際 的問題歸結為不同類型的數學模型。這些不同類型的數學模型構成了運籌學的各個分支,主要的分只有: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動態規劃、網與網絡分析、存儲輪、排隊論、對策論、決策論。下面給出小學課本上的例題
例6:要烙3張餅,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1
分析:
(1)一張一張的烙,需要18分鐘;
(2)先烙兩張,再烙一張,需要12分鐘;
(3) 三張餅一起烙,需要9分鐘。
解:先烙1,2號餅的正面,接著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最后烙2,3號餅的反面。這種方法只需9分鐘。
運籌學也是一種優化思想,不是對每一個決策變量獨立地進行考慮,而是把整體 內部所有相互作用結合起來作出評價。把相互影響的各個方面作為一個整體,從整體出發尋找出一個優化協調的方案。
參考文獻
早期數學主要是作為一種實用技術或工具,廣泛應用于處理人類生活及社會活動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主要體現在食物、牲畜、工具以及其它生活用品的分配與交換,房屋、倉庫、溝渠等的建造。所以,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中。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表,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由此可見,我們的學生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運用數學知識。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生活經驗,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生活經驗是兒童數學學習的重要資源。尊重和承認“生活經驗是兒童數學學習的重要資源”,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如果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不能正確地加以分析,也許就很難準確地把握住學生學習的“起點”,教學很可能會回到“灌輸”的老路上去。著力實施一種“基于生活經驗的數學教學”,也正是數學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有這樣一個教學案例:三年級數學單元測驗的一道填空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黃瓜長約3( )。有些同學填寫的單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數。老師不假思索地將這樣的選擇判為錯:一根黃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長呢?“老師,黃瓜長約3厘米為什么錯了?”試卷剛發下去就有好幾個學生圍著老師問。“你們見過黃瓜嗎?”老師覺得挺奇怪,就試探著問了一句。小家伙們一聽都急了:“我們經常吃黃瓜呀!”“那它有多長呢?”“我們家拌的黃瓜是大約長3厘米呀!”一個小家伙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比畫著。原來他們見到的是餐桌上的黃瓜片,聰明的老師沒有貿然地去否定他們。第二天,老師帶去一根黃瓜,孩子們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曾說過:“兒童回答老師提問的精確性,主要取決于兒童經驗的邏輯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邏輯。”學生說黃瓜長約3厘米,剛開始老師以為學生是沒有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確表象。其實,不是這樣的。學生填“厘米”是基于他們特有的生活經驗,他們見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黃瓜片兒。如果問題說清楚是“一根黃瓜”也許好些。尊重學生的經驗既包括那些正確的經驗,也應該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錯誤的經驗,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二、注重生活實踐,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例如,在教學“利息和利率”這一課時,可以利用活動課的時間帶學生到銀行去參觀,并以自己的壓歲錢為例,讓學生模擬儲蓄、取錢等活動,觀察銀行周圍環境,特別要記錄的是銀行的利率。學生記的時候就開始產生問題了:“利率是什么啊?”“為什么銀行的利率會不同啊……”對于學生的這些問題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揚他們觀察的很仔細,然后就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預習新課。到上課的時候,由于是自己發現問題,自己來解決問題,從而找到符合實際需要的儲蓄方式,這樣培養了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事物、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并自覺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聯系。
數學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現實生活是數學的豐富源泉.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它既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創造意識的重要途徑.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應該去思考、去研究的問題. 合理安排課內、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索知識,發現知識,拓寬知識,運用知識,感悟數學知識的意義,體驗到數學的魅力,使之促進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探索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呢?
一、課內:創設生活化數學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重視所指出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出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從學生生活周圍所熟悉的事例來處理,為學生建立一種開放的,與生活相結合的,生動的課堂教學方式.
1. 挖掘生活資源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課堂教學中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植樹問題》時,讓學生玩“出手指游戲”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讓學生伸出雙手張開手指,你看到數學了嗎?看到什么了?有的學生說:“看到了5個手指頭”. 有的說“我看到了4個間隔”. “伸出的手指數與間隔數存在什么關系?”自然的過渡到《植樹問題》上,讓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手指游戲,感受到植樹問題的特點——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2. 捕捉生活現象
“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捕捉生活現象的習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創造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循環小數》時,先讓學生說一說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紅綠燈,讓他們回憶紅燈、黃燈、綠燈變化的規律. 總結出它們總是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種現象教循環現象. 日常生活中的這種循環現象在數字運算中也會出現. 為學生學習循環小數打下直觀的基礎.
3. 創設生活情境
在課堂中,創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 例如,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對于這三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新出現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卻毫無感知. 因此,在導入新課時,可將全班學生帶到操場上沿著100米跑道走一趟,引導學生想象邊長為100的正方形,并思考這樣的土地面積有多少,學生回答是10000平方米時,馬上告訴學生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頃. 這樣,“公頃”的概念在學生的大腦中基本建立.
4. 營造生活氛圍
課堂教學內容要面對生活實踐,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平等而又充滿智力活動的氛圍,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創新思維的訓練. 例如在教學《接近整百整十數加減法的簡便算法》時,有這樣一題“175 - 98 = 175 - 100 + 2”,學生對減100時要加上2,難以理解,我就讓學生聯系買東西找零的生活實際想:媽媽帶了175元錢去商店買了一件98元的上衣. 她付給營業員一張百元鈔票(應把175元減去100元),營業員找回2元,(應加上2元). 所以,多減去的要把2應該加上. 這樣教學,抽象的運算獲得了經驗的支持,具體的經驗也經過一番梳理和提煉,上升為理論上的簡便運算,從而又總結出“多減要加上,多加要減去,少加要再加,少減要再減”的速算規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外:加強課外實踐活動,帶著數學知識走進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機會. 因此開展數學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知能同步構建是非常必要的.
開展數學實踐,激發應用的興趣. 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光靠課堂教學遠遠不夠,必須開展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數學實踐活動. 實踐告訴我們,適當開展數學活動,可以增強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激發他們應用的興趣.
“簡單的時間計算”是學生在學習24時計時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新知識。這部分教材由易到難,第53頁例題的前一半是求整時到整時的經過時間,后一半是求非整點時刻間的經過時間。時間計算教學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整時之間的經過時間計算和非整點時刻間經過時間的計算。這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求整時之間的經過時間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求非整點時刻間的經過時間可以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想想做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例題復雜,可以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在學習完新課后,可通過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體驗、探索并初步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和培養學生估計經過時間的意識。
2.在解決生活中經過時間計算的問題中,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實用性,提高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誰愿意給大家說說每個星期天你都是怎么安排的?(生答)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小明和小紅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一天,好嗎?
教師出示兩個學生的作息時間表,如下:
師:在觀察表格時,請思考幾個問題。
(1)從這張表格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將時間段分成三類)
①整時 — 整時。
②幾時幾分? —幾時幾分(幾分是一樣的)。
③幾時幾分 —幾時幾分(幾分是不一樣的)
(2)根據你的觀察,你覺得哪個同學的時間安排得更合理?為什么?
①學生討論,匯報結果。
②總結得出:從表格中,我們知道了小紅溫習功課和課外活動時間比小明多。
師(小結):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24時計時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比較兩個同學的作息時間表,初步培養學生估計經過時間的能力,將數學問題生活化,然后將生活經驗數學化,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整時之間的經過時間計算
談話:小紅的作息時間安排比較合理,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首先來計算溫習功課花了多長時間?
(1)學生嘗試練習計算9:00~11:00小紅溫習功課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哪個同學想到的方法最多,想好之后同桌互相說一說)。
①撥學具鐘面:時針走了兩大格就是兩小時。
②數一數:從9:00到10:00是1小時,從10:00到11:00也是1小時,所以是2小時。
③減法計算:11-9=2(小時)。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計算方法,把看著鐘面直觀思考與列算式計算結合起來,從憑生活經驗解決問題上升到在數學思考中解決問題。)
2.“時”和“小時”的區別
(1) 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答案是2小時,不是寫2時)
(2)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因為幾時表示的是某個時刻,而幾小時表示的是一段時間。9:00 ~11:00中的9時、11時分別表示某個時刻,而9時~11時表示的是經過的一段時間,所以要用2小時表示。
3.非整點時刻間的經過時間計算
談話:大家一致認為小明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我們來計算一下小明溫習功課花了多長時間。
(1)學生嘗試練習計算10:10 ~10:50小明溫習功課所用的時間。
(2)畫線段:多媒體出示線段圖。
提問:圖中是把1小時平均分成幾份的?每份表示幾分鐘?開始的箭頭和結束的箭頭分別指向什么時刻?涂色的部分表示什么?
(3)交流計算方法。
師:還可以怎樣計算?同學之間交流一下。
①撥學具鐘面:分針走了四小格就是40分鐘。
②數一數:從10:10 ~10:50,10分10分地數。
③減法計算:都是10時多,用50-10=40(分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積極思考、主動提問、嘗試練習、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計算時間的不同方法,并初步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時間計算。)
(4)閉眼想象一下時間,是怎樣從10:10到10:50的?
師(小結):剛才,我們用數一數、撥鐘面、畫線段和計算的方法,求出小紅和與小明溫習功課的時間。在同一天內,我們可以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就可以求出經過的時間 。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了解各個相互關聯的環節。幫助學生梳理、歸納求經過時間的方法,使學生思路更清晰,從而學會合理地進行計算。)
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小小圖書管理員”(練習:完成想想做做1)
(1)學生獨立解答。
(2)指名匯報結果,交流方法。
2.“小小營業員”(練習:完成想想做做2)
(1)你看到了哪幾家商店,它們的營業時間是怎樣安排的?
(2)算其中一個商店的營業時間。
師:請三名小小營業員分別介紹本店一天的經營時間和計算方法,看一看哪個營業員最棒?
(3)小結:比較三個商店的營業時間。
3.“小小郵遞員”( 練習:完成想想做做3)
師:剛才,我們的小小營業員和圖書管理員的表現都很出色,現在同學們愿意當一回“小小郵遞員”嗎?
4.“小星的問題”(練習:完成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計算(學生一起當小星,計算小星分布在兩天里的睡覺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先算晚上8時到晚上12時所經過的時間,再算出(晚上12時)0時到早上6時所經過的時間,再把這兩部分時間加起來就是總共睡覺的時間。
5.愿意接受小小列車員、小小播音員的挑戰嗎?(練習:完成想想做做5)
(1)幫助學生看懂火車時刻表,并理解“運行”“停靠”的意思。
(2)學生獨立思考,逐個解決問題。
(3)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①從濟南到徐州火車運行多長時間?(11:00~14:10)
②從徐州到南京火車運行多長時間?(14:20 ~18:00)
(設計意圖:以愉快的游戲活動情境鞏固了新知識的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體會數學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數學。)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這節課有什么收獲,你學習了哪些新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了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是我們的小精靈還想給聰明的同學提供更多的有關時間的知識,愿意看一看嗎?
教師課件顯示教材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職業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之間關系非常密切,也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與影響,生活中各類因素積極參與職業教育,通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職業教育有力地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職業教育也不斷增添新的活力創新發展。
職教數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并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從初中開始,就有增長率問題、銀行存款貸款問題、農戶收獲的樣本平均數與總產量問題、我國糧食總產量與人員增長問題等,而在中職數學教材中《函數》不僅加深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增加了實際生活中的水費、電費、稅費等問題。這類問題格調清新,市場經濟意識濃郁,時代感強,學生或耳濡目染,或親自經歷,或背景熟悉,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促進學生積極用數學的觀點、方法去解決當前日常生活中最實際的問題,這也符合初中的數學《課標》和職教數學的《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的“解決實際問題主要是解決帶有實際意義的和相關學科中的數學問題,以及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形成數學的意識”這一基本要求。
二、經濟活動聯系著數學的意識和方法
聯系市場經濟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觀念,并非要讓學生直接參與經濟活動,而應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在教學中逐步滲入經濟活動的內容,著重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數學的意識、觀念和能力。
如在教學“一元二次不等式”時,由于職校學生數學基礎大都比較薄弱,單純教如何去解不等式他們覺得困難且認為沒多大用途,從而大部分學生就失去了學習它的信心,但我們在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效果會截然不同。如商場經營者既要考慮商品的銷售額、銷售量,同時也要考慮如何在短期內獲得最大利潤。這個問題與商場經營的商品的定價有直接關系,定價低、銷售量大、但利潤小;定價高、利潤大但銷售量減少,此類問題直接與不等式相關聯。
例:某商場銷售某種商品單價25元。每年可銷售3萬件。設該商品每件提價1元。銷售量減少0.1萬件。要使總銷售收入不少于75萬元。求該商品的最高提價。
解:設最高提價為X元,由題意得提價后的商品單價為(25+x)元,提價后的銷售量為(30000-1000X)件。則可得:(25+x)(30000-1000X)≥750000解得0≤X≤5。即提價最高不能超過5元。
這類問題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也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本例主要從實際生活中經濟問題聯系數學知識,體現了數學在經濟生活中重要地位。
三、生活中常用簡單經濟型問題應用舉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參與到經濟活動中,因此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必要。職校財經專業的學生主要介紹數學在金融保險、投資理財、存款貸款、工資稅收、日常消費等方面的應用,下面簡單列舉其中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