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4 14:49: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幼兒教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幼兒教師論文

篇(1)

直接指向于模仿,在模仿中學習,在滲透中學習。對于新手教師而言,其具有較強的工作熱情,具有積極探索的欲望,具有創新的動力,但是新手型教師往往會流于表面,對于深刻的教育規律把握和教育章法把握不夠,導致活動往往流于形式,這就需要有一定經驗和專業素養的教師的牽引與指導。教育本身是有一定的規律和章法的。新手型教師可以在模仿的過程中習得教育的基本步驟,模仿已經成熟的經驗,逐步掌握幼兒教師中需要學習的,諸如師幼互動、家園聯系、經驗提煉、活動設計等方面內容。同時,每個新手教師走上工作崗位時,個人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幼兒園可先進行職前培訓,內容包括園所發展歷史、規章制度、實例剖析、工作解析等,幫助其了解工作特點,萌發對幼教事業的熱愛之情。因此,對于新手型教師而言,園本教研需要為新手型教師提供一對一幫扶平臺,需要提供優秀的教師保教活動,為新手型教師入職打好基礎。

2.能手型教師———反思與創新能手型

教師具有一定的業務能力,不僅能夠勝任常規的保教活動,而且可以在此基礎上保持一定的創新能力。因此,園本教研需要逐步指向于教師的自我反思,發揮教師的內驅力。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積累總結的過程,教學的反思是教師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提高教育素養的有效方法。在自我評價中“回顧得失,汲取教訓,彌補不足”是重要的反思方法之一。教師在反思的過程中,會逐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在矯正的過程中引導出創新的動力,這對于能手型教師而言是有較為重要的意義的。對于能手型教師而言,園本教研需要為其教師提供較為有效的反思平臺,讓其在反思中尋找自身不足,引導出正確的創新能力。

3.骨干型教師———科研骨干教師

本身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有效的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而且能運用自身的優勢去指導青年教師,促進青年教師的發展,因此骨干教師在幼兒園的地位是直接而且突出的,必須發揮骨干教師的中流砥柱作用。骨干教師具有一定的示范、帶動、指導作用,而且可以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定的有效培訓,但是,骨干教師必須逐步地走向科研平臺,將自身豐富經驗轉化為可以研究的一般幼教規律,才能突破教育瓶頸,推動自身深入的專業化發展。因此,園本教研平臺需要積極為骨干教師創造科研平臺,積極鼓勵骨干教師進行理論學習和補充,思想上倡導“走出去,引進來”,為骨干教師深入學習創造機會;行動上倡導“先進理念本土化”,為組織骨干教師編寫教學計劃,參與課題研究,為骨干教師的跨越發展,創造堅實基礎。

4.專家型教師———引領專家型教師

在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上都有一定的造詣,在幼兒園整個教育活動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老師。專家型教師,往往具有較高的師德和職業素養,而且具有一定的業務知名度,能夠在一定范圍產生積極影響的公眾人物。專家型教師在幼兒園實際教學活動中屬于精神核心,對于幼兒園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專家型教師,幼兒園應該為其創造良好的教科研交流平臺,促進專家型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創造優質的外出學習機會,推動專家型教師的教育研究能力、反思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二、促進教師隊伍整體專業水平發展策略

園本教研,除了要關注不同階段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外,還要為教師的共同學習創造機會,讓教師能在共性活動中,取長補短,各取所需,推動自身專業發展。

1.觀摩與技能

培訓觀摩與技能培訓是較為直接和有效的,教師通過觀摩和技能學習,學習他人成功的經驗和技巧,可以較為直接的加快自身學習速度。首先,從園本教研實際來說,觀摩可以包括優質教學課堂,也包括了入園參觀等學習模式。觀摩活動的開展,對于教師尤其是新手型教師而言,可以給予其較為直接的感性經驗,對于幼兒保教活動可以有較為直接的認識;對于能手型教師可以尋找更多的創新點;對于骨干教師而言,在研習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反思能力;對于專家型教師而言,可以提供較為鮮活的案例便于研討。其次,由于幼兒園教師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其對于幼兒教師彈跳畫唱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職業要求。因此,在美術、音樂、舞蹈、片段教學(說課)、備課、教學等方面都可以在專家引領、骨干制定培訓計劃、能手教師實踐、新手教師學習的模式中促進教師的共同發展。

2.專題研討模式專題研討

其根據是園本活動中出現的某一個較為突出的保教活動問題,通過集中交流、探討、梳理,總結出規律的有效模式。這是一個由點及面的過程,是一個通過點的有效性來促進面的普及型過程。第一,專題反思。專題反思是具有專門針對性的反思行為。大家互通成功之道,同時將自己的疑難和困惑說出,共同分析解決。在專題反思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反思活動中,習得大量有益經驗和鮮活案例,為應對相似情景問題,提供了有效依據。例如,年輕教師可以在針對如何做好班級離園時間段的幼兒組織問題中向有經驗教師學習成功經驗,提高自身的組織能力。第二,主題讀書交流。對于教師而言,其必須從內心對于知識的獲取抱有興趣,而主題讀書交流活動,為教師的主題研討提供理論高度,同時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為教師提供針對性、專門性的知識。例如,關于如何做好觀察記錄,推薦《觀察兒童》、《計劃、記錄與幼兒發展》、《聚焦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與評價》等相關書籍,可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第三,專家入園指導。專家入園,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走向正軌,同時在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上也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專家入園,不同階段的教師可以獲得不同深度,不同廣度的教育專業理念,這從整體上推動了新教師的專業覺醒、能手教師的反思深度、骨干教師的研究能力乃至專家教師的思維碰撞。

篇(2)

(1)教育活動目標。教師應思考本次教育活動目標的選擇與設置是否具有科學性和適宜性,通過活動的組織相應活動目標是否已經達成,自己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促進了目標的達成,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應該如何改進等。

(2)教育活動準備。教育活動準備應包括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和物質材料的準備兩個方面,教師應思考幼兒活動前的知識經驗基礎方面的準備是否充分,本次教育活動內容是否處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之內,即是幼兒現階段發展需要的、能夠掌握卻沒有掌握的相關內容;物質材料的準備是教育活動順利完成的保障,是實現教育活動目標的關鍵,所以教師在反思時也應思考自己所組織教育活動的物質材料準備方面是否充分,有哪些有待完善的地方等。

(3)教育活動過程。教師可以思考教育活動過程的設計是否合理,各個具體環節的設計是否有效促進了活動目標的達成,在各具體環節中教師分別采取了哪些教學方法,是否調動了幼兒的興趣以及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進等。

(4)教育活動延伸。很多幼兒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對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都精心設計,并在組織實施中付出了很大精力,但對活動延伸部分往往是一帶而過或根本不用心去考慮,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活動的效果。所以教師在反思時應思考教育活動延伸部分的設計與實施是否科學,是否有效地鞏固并提升了本次教育活動的效果,延伸設計部分有哪些需改進與完善之處等。

2幼兒方面

(1)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教師應思考幼兒對所組織的教育活動是否感興趣,本次活動能夠或不能夠激)發幼兒興趣的原因是什么。在調動幼兒興趣方面教師做了哪些努力,有什么可取與不足之處以及在后續的教育活動過程中應如何改進等。

(2)幼兒的發展。本次教育活動促進了幼兒哪些方面的發展,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幼兒是主動發展還是被動發展的,在促進幼兒主動發展方面教師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可取與不足之處以及在后續的教育活動過程中應如何改進等。

二實現反思途徑多元化

1幼兒園方面

(1)積極引進專家,引領教師反思。教師的教學反思是對實踐經驗的理性化提升過程,是促進實踐經驗轉化為實踐理論的有效手段。廣大幼兒教師具有豐富的幼兒教育實踐經驗,而理論積淀相對薄弱,這就決定了幼兒教師在進行有效反思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問題得不到解決則會影響反思的質量。鑒于此,幼兒園應積極聯系相關教育專家,為教師有效反思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

(2)培養本園反思骨干,指導教師反思。教育專家的指導對幼兒教師理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專家指導能夠極大地提升教師的教學反思水平,然而園外專家的指導對大部分幼兒園來說是相對稀缺的資源。因此,幼兒園可以有意識地培養本園的教學反思骨干來指導教師進行反思。

(3)開展反思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合作反思。調查中97%的教師通過自我反思的途徑進行反思,而同事討論僅占42%,這與幼兒園的反思制度不無關系。為促進教師在教學反思方面的合作,幼兒園可以定期開展反思教研活動,指導教師就所遇到的反思方面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討論與研究,共同學習,提升反思質量。

2幼兒教師方面

(1)借助專家力量,提升反思質量。園外專家的指導能夠有效提升教師反思的理論水平與高度,當然前提是幼兒教師自身要具有學習的進取心與動力。園外專家的指導是難能可貴的,一旦幼兒園給教師創造了這樣的學習機會,作為幼兒教師應該抓住機會,積極學習,不斷完善自身反思思路,提升反思質量。

(2)合作互助,提高反思水平。教師之間就教學反思開展有效合作,能夠促進教師取長補短,相互討論與學習,提升教學反思水平。作為教師要敞開心扉,就反思問題開展共同研究與討論,不僅要充分利用幼兒園提供的反思教研活動機會,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也可以對遇到的反思問題進行討論,合作互助,提高反思實效。

篇(3)

二、男幼兒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優勢

近年來,男幼兒教師作為一種新鮮血液注入學前教育工作者隊伍,成為幼兒園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男幼兒教師以其性別、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一)男幼兒教師基于生理因素所形成的教育優勢

從生理因素上來講,男幼兒教師和女幼兒教師的差異不單是器官上的差異,還有組織、細胞、分子的差異,遺傳與基因、解剖與生理機能、運動機能及其身體形態的差異。正是這種先天的差異性,使得男幼兒教師的體育教學在速度、密度、力度、險度等方面均展現出強烈的“陽剛”風采。男幼兒教師所選擇的活動內容普遍刺激、驚險和富有挑戰性,因為爆發力、體力及反應速度等方面的優勢,男幼兒教師在一些細節上也會如魚得水。例如,在一次體育課上,幼兒在玩“小小跳水員”的游戲(幼兒要從凳子上面跳下來)。由于幼兒的準備動作不當,在起跳的時候失去了平衡。幾乎所有的圍觀女性教師都發現了這一情況,其中幾位身體本能地沖過去,這個時候身旁的男幼兒教師還在組織其他幼兒排隊。可是就在幼兒要摔倒在地的一剎那,身旁的男幼兒教師一個跨步,伸出雙臂抱住了幼兒,使其穩穩地站在了地上。其反應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讓女教師感慨不已[6]。

(二)男幼兒教師具有陽剛之氣和果敢的性格特點

男幼兒教師陽光、勇敢、堅強的性格特點能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促進幼兒園教育中幼兒身心的健全發展。男幼兒教師具有其獨特的教育優勢。男性具有獨立、自主、堅強、自信等優秀品質,具有陽剛之氣,有利于促進幼兒的發展。孩子在與男幼兒教師的接觸中,通過游戲潛移默化地感受著男性品質,在自然中便學習了他們的舉止。所以在幼兒園,男幼兒教師能幫助幼兒模仿、學習男子的氣概,從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認同。

(三)男幼兒教師組織的體育活動內容豐富、活動量大,能夠滿足幼兒的需要

男幼兒教師身體素質好、體育技巧高、精力旺盛、辦法活、點子多、保護能力強,更適合帶領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男幼兒教師組織的體育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既可以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又可以激發幼兒積極參加游戲的興趣。男幼兒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以哥哥的身份介入,在與幼兒玩耍的過程中會深受幼兒的喜愛。男幼兒教師會給孩子更多的游戲時間,讓他們盡情地玩耍。特別是讓那些精力旺盛、喜歡運動、大一些的幼兒得到滿足,同時也減少了他們的攻擊的發生。另外男幼兒教師善于抓住體育活動中的關鍵點,在給幼兒傳授體育活動知識技能的同時,完善幼兒的人格和個性,為幼兒的終身健康打下基礎,讓幼兒在大量的活動中得到滿足,心情愉悅,身體健康[7]。

三、提高男幼兒教師體育教學活動水平的建議

(一)男幼兒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體育知識與技能

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是教師素養的核心部分,直接影響著他們對教學的認識和理解。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是教師獲得專業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的教師,應該擁有過硬的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體育專業知識是教師專業化的基礎,特別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教師面臨著科學技術的綜合化,教育的社會化和教育科研一體化的趨勢,要具有綜合的知識結構。隨著全球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和我國對教師專業化的關注與實施,幼兒體育教師作為教師成員中的一個群體,在倡導幼兒體育的思潮中不可忽視。

(二)男幼兒教師應該具備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體素質

健康的身體是搞好幼兒體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男幼兒教師要教育和照看一群天真活潑的幼兒,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身體健康的教師,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與幼兒一起活動,給幼兒帶來自信和歡樂;如果教師體質差,精神狀態欠佳,則班級的氣氛壓抑、沉悶,影響幼兒的心理。男幼兒教師的心理素質影響幼兒的個性品質形成。具有優秀心理素質的教師其工作方式傾向于民主型,心胸開朗,處事機智靈活,所任教班級幼兒大多守紀律、有禮貌與人親近,能友好相處。男幼兒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在幼兒面前,展現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獲得幼兒的信賴和喜愛。

篇(4)

2如何培養學前專業學生的責任心

基于責任心的重要性,中職院校一定要強化學前專業學生的責任意識,通過完善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2.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案例教學培養幼兒教師的責任心單靠書本的知識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職院校要從教學模式改革入手,增加案例教學,通過現實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對責任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講述近些年所發生的幼兒園學生安全事故的真實案例,并且配以相應的圖片,通過這些凄慘的圖片等激起學生對事故原因的分析,以此強化他們對責任意識的重新認識;同時中職院校也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性。

2.2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中職院校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不僅僅表現在對相關學科知識的了解與把握上,而要具備幼師教學的綜合技能,其中教師的責任心是幼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要緊緊圍繞學生的職業能力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優化教學的內容:一是要增加關于培養學生責任心的相關知識,在現有的教學課程中增設責任心培養課程,當然這種責任心培養課程不一定非要按照相關的書本知識或者有關理論進行,可以充分借助社會中的某些實例等進行探討,強化學生的責任心;二是整合學前教育課程,構建以工作任務驅動的課程體系,比如中職學前教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就責任心這一教學任務,整合相關的課程實現教學內容的統一性和流程性。

2.3拓展學前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教師的教學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責任心的培養雖然與學生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是離不開教師團隊的培養,只有教學水平過硬的教師團隊才能為幼師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堅強的后盾支持。中職院校要為教師團隊教學質量的提高創建一切條件,比如鼓勵年輕的教師繼續深造,提高教師的責任心,通過教師責任心的提升促進學生責任意識的增強。

2.4完善實踐教學,為學生創建承擔責任的機會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要加強與社會幼兒園的合作,鼓勵學生深入幼兒園教學一線,了解幼兒教學工作的真實環境,讓他們參與到幼兒教學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幼兒園內的學生性格各異,教師在教學管理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責任心,不僅要關心幼兒學生的生活,還要關心他們的學習,這就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責任心,如果他們任由幼兒學生發展,那么其最終就會對幼兒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被幼兒園所解聘;同時中職院校也要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克服困難的信心等,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故意增設一些難題查看學生在遇到這些難題的表現,并且鼓勵學生通過自我努力實現。

2.5創新教學評價機制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要改變傳統的以考試分數為主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以反映學生職業素質能力的多種考核形式的多元化考核機制:一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考核標準,重視學生的綜合技能,將責任心考核轉化為量化指標,提高對學生責任心、愛心以及童心的考核;二是構建以“平時表現+實踐考核+期末考試”等多種形式的考核制度,增加對實踐表現的考核分析,重視對學生的綜合技能考核。

篇(5)

二、評價原則

評價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應堅持一些原則,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師評價,利于提高評價水平。首先,應堅持評價與指導相結合。評價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種手段,要充分發揮它的形成性評價功能,對各項評價指標要充分地進行評議,從質的方面分析它的優缺點,對被評價人要歷史地、動態地進行分析。應通過評價有效促進教師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熱情。同時,應結合評價結果給予教師教學活動方面的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自評,進行自我反思,來提高教學活動的水平。如在評價教學活動的設計或實施中,教師也應通過評價來了解幼兒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情況,從而有效地改善教學情況,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應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評價項目往往從整體出發,來全面衡量教師工作的方方面面,考察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教師的工作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教學活動作為教師重要工作之一,是十分需要教師在教學領域結合各自的能力、專長等來來開展活動。如一些教師音樂較好,在進行語言課活動中,可以通過音樂來引入課程內容,而美術或者手工有專長的教師往往能夠更好地發揮幼兒的動手能力等。因此,在對教師日常教學活動進行評價時,應將教師的共性和個性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才能。最后,應堅持發展性原則。評價時應體現當前教育發展趨勢,體現現代教學觀,注重將過程與結果相結合,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把教師日常教學活動作為評價的重點之一,使不同層次的教師達到幼兒園的要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實現自身和幼兒的發展。同時,應尊重教師的地位,尊重教師之間的差異、特色和教學活動中的創新意識,挖掘教師自身發展的潛力,不斷提高教師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并鼓勵教師在不同階段,不同基礎情況下都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形成自我發展的動力。

三、評價建議

為了更好的評價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樹立較為全面的評價觀。在對教師日常教學活動評價中,不應僅僅局限于教學活動設計的目標是否達到,需要把握住教學活動中的每個環節,這其中應考慮到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還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等。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幼兒的評價,也應包含在日常教學活動評價中,將教師日常教學活動評價細化,應注重評價內容的全面與多元化,不僅應包括教師教學的技能,還應考慮到教師的專業發展。其次,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活動的發展。盡管促進教師教學活動發展的任何一種教育評價方法都不可能是萬能的,但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長處和缺陷,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和界限。因此,在對教師進行教學活動評價時,可以把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自評與他評,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和要求,以及教師與幼兒自身的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再次,評價要與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相融合,實現教學評價的動態化。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主要圍繞五大領域的課程展開,而評價即是對課程與教學的一種反思過程。教師作為課程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這就要求教師在接受評價結果的同時,應該結合評價結果來進行反思,并在下一次的課程或教學活動組織得到體現和融合。因此,在教學活動的實施中,教師可以進行反思,通過觀摩其他優秀教師的課,結合自身的情況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進行教學前的診斷評價,客觀了解幼兒的心理準備,充分考慮幼兒生活經驗和實際需求,從而確定所要表現的教育內容和形式,使幼兒對教學活動產生濃厚興趣。這種將評價與教學相融合的方法,能夠促使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實現教師和幼兒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篇(6)

二、“師徒結對”制度鞏固提升了幼兒園老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始終的一個持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道路也是沒有止境的。對于老幼兒園教師來講,不斷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提升專業素養,適應教學要求,創新教學方法既是現代學習型社會對教師職業提出的要求,也是幼兒這一特殊教育群體的需要。古語云“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是故教學相長也。”當老教師擔當起“師父”這一角色時,老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無論是在日程教學活動設計、技能訓練,幼兒管理等任何一個方面都要精益求精,只有自己做好表率,對新手教師的教育效果才會好。面對新教師提出的一些教學困惑、疑問,成長中出現的問題,老教師必須結合自身經驗、反思討論,最終給出新手教師滿意的答案。在這些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都鞏固和提升了老教師的專業能力。同時在帶新教師時老教師也能從新教師身上學到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新手教師大多是從高校剛畢業,她們充滿朝氣,擁有最新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老教師在教新教師過程中相互切磋,相互學習各自的優點,實現專業能力的共同提升。

篇(7)

(一)語音方面:發音準確,吐字清晰

幼兒教師職業語言是標準的普通話,為了提高勝任力,幼兒教師應做到語音準確、吐字清晰。首先,我國普通話還未全面普及,部分地區普通話推廣程度較低;其次,幼兒自身發音器官還不成熟,吐字不清,發音不準的狀況時有發生;再次,幼兒有意注意較弱,傾聽他人說話時注意力不夠集中。因此,教師的表達不能出現口齒不清、語音含混等現象,而要語音標準,語言規范。教師既要用正確的發音給幼兒作出示范,還要引導幼兒注意區別發音相似的讀音和容易混淆的發音,如平舌音z、c、s和翹舌音Rh、ch、sh,f和h,n和l,韻母中的前、后鼻韻母等。這些如果不引導幼兒加以區分,幼兒一旦形成錯誤的習慣,將會對其終身語言產生影響。

(二)詞匯方面:生動淺顯,簡練易懂

幼兒生活經驗有限,詞匯比較貧乏,具體交談過程中,詞不達意現象、用錯詞語現象時有發生,教師應用正確的語言給孩子做示范。但是如果幼兒教師對自身語言素養和語言表述習慣不加以重視,語言表述方面存在漏洞,其負面的影響就會非常明顯。因此,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一定要重視語言修煉,努力克服語言缺點,為幼兒的語言學習與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另外,由于幼兒處在特殊的學習階段,她們掌握的詞匯較少,不同年齡、不同個性幼兒的個體化差異較為明顯,因此對幼兒說話要盡量簡單、具體,交流時,要多用單句、短句,要高度重視兒童的個體差異,同幼兒的交際口語盡量兒童化、淺顯化、形象化、生活化。

(三)語法方面:語句完整,語言規范

語法是構詞成句的規則。由于交際閱歷少,幼兒本身對語句的把握很多時候不夠準確,類似單詞句、電報句及其他缺少成分的不完整句出現的頻率較高,老師要注意傾聽幼兒談話,要用規范的語句做出示范,說話時語音要標準,語句要通順,組詞或造句要符合語法規范和要求。還要從交際效果入手,讓幼兒意識到完整、規范化語言的重要作用,引導孩子說完整的話,表達正確的意思,提高語言的交際功能。

(四)語用方面:文明有禮,和藹自然

對于幼兒教師而言,耐心、愛心、恒心是衡量其勝任力高低程度的重要指標。勝任力高的教師,她們在語言交流時表現出較好的耐心、愛心、恒心。她們在語言中融入了濃濃的關愛,她們對幼兒體貼、關愛有加,每句話都給人以春風拂面的感覺,她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真誠地對待每個兒童,把幼兒當作自己的朋友,甚或是自己的孩子,說話的內容能夠吸引兒童的興趣,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均能適應兒童的接受范圍,說話時態度和藹可親,上述表現使教師的教育更具吸引力。

二、幼兒教師語言素養提升路徑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可見,優秀教師的魅力在語言方面的表現是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化腐朽為神奇,能夠春風化雨、滋潤心靈。但在現實中,幼兒教師間語言素養差距較大,公立學校經過招聘選拔的教師總體語言素養尚好,但部分臨時雇傭的教師語言問題較為嚴重,比如發音不夠標準、語言不夠規范;師生交流、家校互動時語言平淡,語病頻出,不能做到感情豐富、內容充實。幼兒教師應如何提高語言素養,充分發揮語言的溝通交際、感人育人作用,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呢?

(一)加強學習,夯實理論根基

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由此可見,作為幼兒教師除應具備良好的語言基本功和文化修養等基本素質外,還必須對自身的定位尤其是自身的語言可能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有準確的把握。為了提高勝任力,教師除了要不斷學習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語言表達能力外,還應學習語言學理論的基礎知識,如《教師言語表達》《語言學概論》等理論書籍。只有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并能理論聯系實際,在語言表達上才能駕輕就熟,游刃有余。

(二)擴大閱讀,豐富文化底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詩詞歌賦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經過歷史淘汰與積淀的經典篇章集思想美、語言美、藝術美于一體。教師要博覽群書,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教師感受豐富優美的語言,還可以提高教師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對于優秀篇章,幼兒教師可以示范朗誦,朗誦前邀請其他老師對語言表達技巧進行剖析,共同探討,把握要點。朗誦時可選擇合適曲目配樂,在優美的氛圍中,老師的誦讀不知不覺地訓練了自己的發音技巧,豐富了詞匯,也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審美感受與語言熏陶。

(三)注重情感,美化生活語言

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由許多環節組成,老師可從日常生活語言表達效果的提升方面來提高自己的勝任力。在園生活的各個環節均有不同的要求,教師可用準確、生動、充滿生活樂趣的話語,對日常生活中不同生活場合提出明確的要求。如早操之前,教師要對幼兒隊伍進行整理,老師可以說:“小朋友,橫的一條線,豎的一條線,我們都在線上站。”午睡時,教師可以說:“小肚皮,吃飽飽,小腳丫,跑累了,小眼睛,要睡覺。”蓋被子時,教師可以說:“小眼睛,閉起來,小被子,拉過來,小手小腳藏起來。”這些語言簡單明了、便于理解,不僅能讓幼兒明白該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能讓幼兒樂意去做,這樣基本上可以讓孩子很容易理解該如何做事,也能實現老師的教育目的,對于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四)優化策略,錘煉溝通語言

有效的溝通是對孩子進行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奠基人陳鶴琴先生告訴我們:“小孩子是喜歡稱贊的,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聽好話。”教師的鼓勵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力量,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極為有利。因此,對幼兒實施教育時應當以激勵為主。但現代教育實踐表明,成功的孩子應該是鼓勵+批評的模式。由此可見,幼兒教師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正面引導與激勵的原則,但也要客觀指出孩子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幫助孩子自信、健康、正確地成長。勝任力強的教師,無疑是能夠藝術性運用語言對幼兒展開評價和引導的老師。

(五)加強內省,創新教學語言

語言是知識的載體,是文化的傳承。教師語言能力的高低對于教學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反思和創新,在提高語言能力方面下工夫,才能提高教學能力。首先,注重內省。學而不思則罔,教若不思同樣也罔。現在的幼兒同以往相比,差別十分明顯,教師不能僅憑過去的經驗,想當然地與幼兒進行交往溝通,必須牢記“經驗+反思=成功”模式,通過不斷反思生成新的理念、新的認識進而構建新的教法,為高效教學夯實基礎。其次,注重創新。幼兒教師的工作重復性較強,但老師不能僅是簡單的重復,要更具創造性的開展工作,要努力“從同中找出不同”,“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應注重積累語言材料,建設語言倉庫,貯藏豐富的資料,使語言素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篇(8)

二、農村幼兒教師生態學下的現實困境

(一)自身專業成長需要缺失,發展平臺短缺在所有幼兒教師中,農村幼兒教師應該是最悲情的。農村幼兒教師往往被排擠在教師編制、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機會之外,缺乏專業發展需求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必要物質基礎,其次農村幼兒教師的社會性需要也嚴重缺失,教師的生存滿意度、心理焦慮感、職業憂慮感等心理健康指標明顯低于公辦幼兒園教師和社會一般人群。

(二)家園合作處于低水平,幼兒園組織文化中的“花盆”效應受農村地區家長文化水平制約,以及農村教師多忙于教育教學工作,幼兒園家園合作水平滯后,家園聯系處于一種表面層次上的“良好”狀態。幼兒園組織文化是關于觀念文化、管理制度、人際模式等交互作用而創生出來的制度模式,它蘊含著教師發展的可能空間和限制因素。花盆效應在生態學上稱為局部生境效應。這種效應在農村幼兒園體現得更為明顯,表現為教師與教師之間、年齡組之間的“失語現象”。這種緘默性的組織文化阻礙了教師的專業反思以及交流合作,教師如同處在“花盆”中一樣,內部素質提升困難,專業發展停滯不前。

(三)社會性支持環境缺位,農村家庭及鄉鎮社區與教師銜接不暢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不是教師自身個人的完善,需要多方進行合力效應。農村家庭、鄉鎮社區是農村幼兒教師的外系統,它雖然不直接對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幫助,卻能對其間接產生影響和作用,從而影響教師的個體發展。而當前農村幼兒教師社會性支持環境缺乏,很多在農村地區的幼兒教師社會地位較低,普遍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與此同時,家庭對教師提供的支持也較少,很少家庭能為教師的發展提供幫助,鄉鎮社區與家庭的銜接也不是很通暢,家庭,鄉鎮社區和教師三者之間銜接不通,這使得農村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外部系統短缺。

三、改善農村幼兒教師現實困境的生態策略

(一)滿足農村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搭建農村幼兒教師發展的微系統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的自然性需要以及社會性需要的滿足是幼兒教師自我實現的基本條件。首先要滿足農村幼兒教師的自然性需要,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滿足農村幼兒教師的根本生存需要,第一要保障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可以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確定幼兒教師的工資,并要保障足額發放;二要增加津貼補助,如學歷津貼、加班津貼;三是保障機制,農村幼兒教師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應得到確保,讓農村幼兒教師也能享用公費醫療制度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其次要滿足農村幼兒教師的社會性需要,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確定農村幼兒教師的身份和地位,職稱評定是農村幼兒教師身份落實的一個重要體現。

篇(9)

2如何培養學前專業學生的責任心

2.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案例教學培養幼兒教師的責任心單靠書本的知識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職院校要從教學模式改革入手,增加案例教學,通過現實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對責任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講述近些年所發生的幼兒園學生安全事故的真實案例,并且配以相應的圖片,通過這些凄慘的圖片等激起學生對事故原因的分析,以此強化他們對責任意識的重新認識;同時中職院校也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性。

2.2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中職院校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不僅僅表現在對相關學科知識的了解與把握上,而要具備幼師教學的綜合技能,其中教師的責任心是幼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要緊緊圍繞學生的職業能力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優化教學的內容:一是要增加關于培養學生責任心的相關知識,在現有的教學課程中增設責任心培養課程,當然這種責任心培養課程不一定非要按照相關的書本知識或者有關理論進行,可以充分借助社會中的某些實例等進行探討,強化學生的責任心;二是整合學前教育課程,構建以工作任務驅動的課程體系,比如中職學前教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就責任心這一教學任務,整合相關的課程實現教學內容的統一性和流程性。

2.3拓展學前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教師的教學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責任心的培養雖然與學生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是離不開教師團隊的培養,只有教學水平過硬的教師團隊才能為幼師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堅強的后盾支持。中職院校要為教師團隊教學質量的提高創建一切條件,比如鼓勵年輕的教師繼續深造,提高教師的責任心,通過教師責任心的提升促進學生責任意識的增強。

2.4完善實踐教學,為學生創建承擔責任的機會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要加強與社會幼兒園的合作,鼓勵學生深入幼兒園教學一線,了解幼兒教學工作的真實環境,讓他們參與到幼兒教學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幼兒園內的學生性格各異,教師在教學管理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責任心,不僅要關心幼兒學生的生活,還要關心他們的學習,這就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責任心,如果他們任由幼兒學生發展,那么其最終就會對幼兒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被幼兒園所解聘;同時中職院校也要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克服困難的信心等,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故意增設一些難題查看學生在遇到這些難題的表現,并且鼓勵學生通過自我努力實現。

2.5創新教學評價機制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要改變傳統的以考試分數為主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以反映學生職業素質能力的多種考核形式的多元化考核機制:一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考核標準,重視學生的綜合技能,將責任心考核轉化為量化指標,提高對學生責任心、愛心以及童心的考核;二是構建以“平時表現+實踐考核+期末考試”等多種形式的考核制度,增加對實踐表現的考核分析,重視對學生的綜合技能考核。

篇(10)

幼兒園管理人員往往受自身素質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容易忽略“管”與“理”的辯證關系。只重視管理的權力作用,淡化了管理的科學藝術性。“管”是權利的體現,是建立在嚴格的規章制度上的,以保證幼兒園井然有序的運轉。而“理”所創造的是一種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的管理氛圍,把教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若幼兒園管理者只側重權力管理,以偏頗的人性假設作為管理基礎,就會使人本管理矛盾疊聲,并降低幼兒園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激勵機制設置方面。

幼兒園管理中多數采取骨干崗位競聘制,將教師分為骨干教師和非骨干教師。對于骨干教師,幼兒園給予更多的鍛煉實踐機會,有意或無意地剝奪了非骨干教師鍛煉的機會,可能會引發教師對榮譽、獎勵等的過分重視,互相之間產生隔閡和誤會。另外,對教師精神激勵的重視程度不夠,僅僅將激勵停留在物質層面。

3.園本文化營造方面。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幼兒園缺乏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文化,只要幼兒教師自己對自我提升感興趣,幼兒園組織的培訓等工作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知識為本位的培訓,不僅不能讓新教師獲得更多的益處,反而引起一些教師的不滿情緒,而幼兒園繼續為這樣的培訓花費財力和人力,得不償失。

二、人本主義管理的實施策略

幼兒園的管理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要及時了解教師的思想動態和基本需求,關注教師的心聲,尊重教師的個性特征,加強對教師的合理使用和培養,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以人為本的思想滲透到幼兒園管理的各項工作中。

1.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

幼兒教師是學前教育的實施者,幼兒的品德、行為習慣直接受教師的熏陶,幼兒的興趣、愛好及情感、性格都是在與教師共同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幼兒園工作中注重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確立教師在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挖掘他們的工作潛能;切實調動教師參與管理的意識,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使優秀的人才盡快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2.打造人性化的成長機制。

教師的成長直接影響到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穩定性。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的自我培訓意識,讓教師認識到自己是培訓的主體,深刻理解培訓對自身發展的積極作用,提高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管理者在創新培訓制度時,要充分考慮教師在培訓中的角色,留出充足的時間讓教師在培訓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提高新教師自主參加培訓的意識,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幼兒園的培訓任務。

3.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幼兒園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研究運用有效的激勵機制方法,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有效的激勵機制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針對不同時代、不同的個體,其激勵方法是不同的。園長在日常工作中要與教職工及時溝通,了解不同時期每個人的發展需求,幫助他們制訂學習、培訓計劃,并為其提供機會和條件,促進其內在價值的實現,尊重教師的工作成果,把教師引導為幼兒園的主人。在關注教師薪酬等物質生活激勵的同時,重視和滿足教師較高層次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激勵,以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教師,這樣才能使他們產生較強的動機和積極進取的行為。

上一篇: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 下一篇: 學風建設演講稿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宅男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