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0 18:22: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建筑業職稱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作為工程量巨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會需要很多的施工人員,這樣,施工現場的勞動力就會過大,這使得施工現場的人員管理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如何對龐大的人群進行管理,這成了建筑單位最為關注的問題。在實際管理中,就會時不時的出現諸如指揮不當、操作失誤、溝通不及時、不能協調合作以及施工責任不到人等一系列問題,這回嚴重限制建筑業的發展。
1.2施工安全管理意思不夠
安全是施工之本,施工能否順利的展開,最重要的就是看施工過程能否有序、安全,如果施工的過程中發生了相關的安全問題,會給工業以及民用建筑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值得重視的是,受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在我國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現場,很多管理者都還沒有注意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他們的眼里,安全問題可有可無,為此在施工中很多工作人員都沒有帶安全帽,這在很大程度上威脅著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1.3沒有嚴格的施工質量檢查
工業、民用建筑施工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在施工的過程中,人們會涉及到很多的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的存在會嚴重的影響施工的質量。實際生活中,很多單位都選擇抽樣檢查的方法來檢查施工的質量,這種方法存在著很大的片面性,為建筑質量埋下了很大的隱患,所以很多建筑產品的施工質量都不能過關,也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施工質量標準。
2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措施探討
2.1選擇具有高素質、專業化的施工人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國之間的競爭已然轉化為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又轉化為各個行業的核心競爭,由此可見人才在行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就建筑業而言,人才是影響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作為施工主體的施工人員,如果沒有較高的素質以及專業技術,只會阻礙建筑施工的發展。值得注意是,工業與民用建筑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它不僅影響到國家經濟以及企業的長遠發展,還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居住質量以及安全,這就要求相關建筑單位在選擇施工人才的時候要選擇那些具有高素質的、專業化的施工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打造專業的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隊伍,才能做好建筑材料質量以及建筑后期的良好維護和保養,最終保障工民建施工的質量。2.2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新時期,建筑企業要想真正意義上的取得發展,就必須把質量保持更高的水平上,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具體的則是對以下四大因素進行控制:(1)對人的控制。建筑單位在用人的時候,必須綜合考慮人員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以及身體素質,因為人是施工過程的主體,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2)對材料的控制。要想確保工程的質量,就必須保障材料的質量,在購買材料的時候,要嚴格的檢查并驗收,這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一言以蔽之,施工單位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避免將不合格的材料運用到施工的過程中去;(3)對機械的控制。機械是施工得以進行的重要前提,在施工階段必須充分的考慮施工現場的條件、建筑結構形式以及施工的工藝方法等,這既有利于合理的使用機械設備,也有利于加強對機械的維護、保修以及保養;(4)對方法的控制。工、民用工程建筑中,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控制施工的質量,為施工質量以及施工安全創造良好的條件。
2.3加強工、民用建筑工程的進度管理
整個工程的完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工程進度的管理則需要注重所需要的所有時間,包括立項、設計、預算、施工以及驗收等,在加強工、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的同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建筑單位要切實加強與各方的練習,要能夠認真的貫徹落實工程進度。在施工中,要隨時的與設計方、施工方以及投資方等展開交流,不管是哪方都要及時的了解工程的具體進展情況,這樣,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就能夠及時的進行解決,以確保工程的進度;其次,要確保建筑材料的供應。不管是工用還是民用,都離不開施工質量,因此,施工單位必須如約將自己所負責的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等運到工程現場,確保工程進度不受到影響;最后,就投資方而言,必須及時的支付工程款。如果資金出現流轉不暢問題,就會阻礙建筑單位的發展。
建筑企業的成本指的是在開展生產建筑產品的具體過程當中所發生的,具體來講指的是實際的工、料、機、費方面的投入總和。建筑企業的成本控制是在完成一個工程項目過程中,對包括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階段在內的所有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有組織、有目的、有系統的控制和管理的過程。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建設成本、獲取利潤。可以說,進行成本控制是現代建筑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一、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特點
(一)全員性
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全員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工程建筑的成本控制盡管在實施中分散進行,但企業對整個控制過程負有組織、指導、監督和完善的責任;二是工程建筑的成本控制涉及到企業內部的所有人員,需要人人參與并承擔各自責任。
(二)過程性
建筑成本控制的實施對象是工程建設過程中每一個直接耗費及其關聯過程的費用投入,包括項目成本計劃與執行、成本核算與考核、成本分析及成本糾偏,并且成本控制的每項費用支出活動都要納入企業目標管理體系,這決定了建筑成本控制的過程性。
(三)實時性
建筑項目在實際操作中會有許多修改和變化,勢必會引起項目成本控制模型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成本控制能夠實時地對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具體問題作出正確反饋,反饋的信息在經過綜合處理和調整后對初始狀況及時作出響應。
(四)一次性
建筑項目由于其設計圖紙和施工條件的不同,往往被歸為單件式、一次性投入的特殊產品。這就是說各個工程的施工過程和成本形成難以用統一的模式來評價和預測,而必須“一事一議”。
二、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原則
(一)成本最低化的原則
針對建筑施工項目開展成本控制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實現通過各種手段的實施來實現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所以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首先保證質量目標實現的前提下,追求并達到成本最低化的原則,同時還要保證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以及在此過程中成本實現最低化的合理性,因為如果片面地追求低成本的效益那么必然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二)“三全”的有效管理
開展對于建筑企業成本的控制還要保證全面成本控制的原則性。具體執行過程指的就是要逐步地建立起完整的針對目標的成本控制體系,最終實現針對企業“三全”的有效管理。所謂的“三全”指的是全企業、全員以及相應的全過程一個都不能少,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建筑企業的施工項目成本一直都置于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之下。
(三)動態控制的原則
從性質上講,施工項目的過程是一次性的。所以在針對其成本控制方面應當要強調針對項目過程中的中間控制,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得到有效落實。雖然說施工準備階段只是針對整個過程的構想以及預計,但是在這一階段整個的基本定局已經確定。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還會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動,因此必須強化動態控制管理,以保證整體效益和成本控制的有效實現。
三、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施工前期目標的制定缺乏科學性
建筑企業在投標報價期間為了能夠中標盡可能的壓低標價,有的幾乎是無利可圖,這樣如果管理稍有不善就會造成企業的虧損。另外有些企業為了能夠中標不顧資金成本、不考慮企業的整體資金發展和安排的需要,大量的承接需要墊資的工程,一旦企業自身資金不能夠滿足需要,就需要進行貸款,支付墊資成本,如果在前期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投標報價時未考慮到此種因素,則會導致企業資金鏈的斷裂,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施工階段影響成本控制的幾項因素
1、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
材料成本在建筑施工企業成本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對材料的采購、入庫、領用出庫、使用及銷毀的過程不監控、不重視的話,那么就會存在跑、冒、滴、漏等嚴重浪費的現象,不利于成本控制。所以材料管理的效果,能對整個成本控制的成敗起到決定性作用。
2、機械設備使用維護費用高,利用率低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對于大型機械設備的購買、租賃、使用、維護等的管理不規范,使用和操作人員的技術良莠不齊,維護保養不及時造成機械設備損壞和報廢,另外企業下屬各項目之間重復購買機械設備,沒有形成循環利用,致使大量的大型機械設備被閑置,造成設備投資浪費。這樣就會人為的加大成本的支出,不利于成本控制。
3、安全事故偶有發生
項目施工過程中安全施工應貫穿始終,如果企業不注重對全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輕則誤工、對工人的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如發生重大事故則要有巨額的賠償費并且影響企業形象、耽誤工期,會嚴重影響成本控制,造成項目的虧損。
(三)企業的成本分析難以落實,財務管理水平過于老化
建筑施工企業項目部的成本分析工作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關鍵是成本設計、成本預控、成本分折、成本糾偏、全員成本意識等規定的執行力不強。有的項目部沒有開展此項工作,有的項目部雖然開展了,但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做到成本費用開支的具體分析,達不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致使成本開支失控的現象得不到及時的解決。 有些建筑施工企業項目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僅僅是停留在最原始的“收、支、結余分配”的賬務處理和分析上,沒有建立與現今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風險意識、內控制度,沒有很好的發揮財務的管理和監督的職能。
四、加強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認真仔細的做好施工前期的投標報價工作
在投標報價時要考慮到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不能不顧公司的承受能力而強行的承接工程。在報價前要仔細的研讀招標文件里的明細條款,詳細研究工程量清單、圖紙的內容,這部分按照工程量定額計算誤差應該不大。但是對于圖紙以外部分內容的核定,項目人員一定要在投標簽踏勘現場進行實際情況的考察,以便取得比較準確的估算。在投標時要考慮全面,充分考慮到施工工期的獎懲條件、工程款的回款等情況,以便能夠合理的控制成本。
(二)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抓好各個環節以便實現成本控制
1、加強材料費用的管理,減少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在施工總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一般占到60%~70%之間,所以對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將會影響到整體的成本控制效果。針對材料成本控制要把握住材料的采購、入庫、領用等程序。首先要對材料的采購價格進行網上詢價、多家的報價對比,在質量同等的情況下爭取最低價采購;對于重要材料的采購,如鋼材、水泥等材料的采購,要采取公開招標、簽訂合同的形式進行采購,以便能夠保質保量、保證工期的正常運行。其次,在材料入庫時,要有驗收員進行點驗,填寫入庫交接單后方可入庫。最后,在材料領用時也要填寫材料出庫單,由專人簽字后才能領用。財務部門要有專人對每一項材料的入庫和領用情況進行稽核,要將財務賬上的材料數額、金額與材料人員的材料帳相核對,起到財務監督作用,切實的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2、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率,降低設備成本
首先,要加強對機械設備費用的管理,嚴格執行持證上崗的制度規定,并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以免人為的誤操作損壞設備,加大成本支出。其次,如果一個企業承攬了多項工程,則該企業可以成立一個機械設備租賃公司,由公司統一購買金額巨大的大型機械設備,各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向租賃公司租賃設備,這樣不僅節省了重復購買的費用,還避免設備的閑置,提高了設備的使用率,降低了企業整體的設備成本。另外,對機械設備要定期的進行維修保養,做到責任到人,保證和延長機械的正常使用壽命,降低機械設備的損壞率,將機械設備成本控制在目標規定的范圍內。
3、增強全員安全意識、提高工程質量
要定期的對全員進行安全知識的培訓,增強安全意識,時刻敲響安全的警鐘,才能保證工程的按期保質的完成,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安全、質量管理,使安全、質量的事故成本降至最低,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
(三)落實成本分析工作、加強企業財務監控機制
1、切實將成本分析工作落到實處,不走過場
項目在施工過程中要按月度、按部位及在完工后,要定期組織項目人員進行成本分析,參與成本分析的人員不僅是財務人員,還應包含預算、材料、工程、技術、安全、質量等多方面的人員,這樣才能做到分析的全面有效性。在分析成本時應根據成本設計、預控目標和實際投入逐項分析,找出各項節約和超支情況的原因所在,總結成本節約的經驗,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訓,分折收入、成本的量差和價差,從中尋找收入的漏項、政策性調價等因素,積極辦理增加收入,控制成本費用的投入,并為以后的工程進行成本控制提供了方向和對策。
2、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監控機制
針對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方面,就要求健全財務部門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完善財務手續,規范財務程序,并嚴格按照規定辦理。提高財務部門核算、監控、分折、服務等手段,加強財務人員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使其融入到企業的經營中去,以便于最終可以成為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以及核算方面的核心組成人員。同時為了適應現代財務發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信息化成本的有效核算體系,并將針對項目成本的核算成果進行對比和存儲,來實現對于最終成本核算結果的匯總和核定,并最后交付到相應的負責人手中,進行最后階段的核算控制。由于現代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停留在其原始的賬務處理功能上,它還在企業管理中占有核心地位和作用,相應的就要建立健全財務監控機制、內控機制,強調發揮財務的管理和監督職能;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要使其充分認識到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緩解債務負擔等問題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使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有效運行、防止財務風險。
綜上所述,本文從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特點入手,簡要分析了其實施過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則,并重點就目前針對建筑企業的成本控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對策解讀,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中還是要就相關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實現針對成本的有效控制,與此同時,要求相應的開發單位還要盡可能地做到統攬全局,對建材市場的發展方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對于定額方面也要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最終實現對建筑企業成本尤其是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周婉,付磊,張弘凱.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中的問題及對策[J]. 陜西建筑, 2009
[2] 黃炎貝. 淺談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問題及對策[J]. 技術與市場, 2011;04
大量調查資料顯示,當建筑企業需要資金時,首先考慮的融資方式是銀行貸款。出于融資風險的考慮,很少有企業嘗試其他的幾種融資渠道,比如出口信貸、租賃融資等,加上銀行融資利息高,手續繁雜,大大制約了建筑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融資風險考慮不夠
建筑企業在進行融資時都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即使是最普遍的銀行貸款,也會因為借款金額過大而造成企業資金比率不平衡,增加企業的管理風險。如果企業事先沒有做好適當的應對措施,一旦遇到原材料價格上浮、工程款項不能及時到位等突發狀況,可能會造成企業資金鏈條斷裂,還款風險加大,甚至會使整個企業陷入瀕臨倒閉的困境。
(三)融資市場體制有待完善
我國目前的融資市場體制還不是很完善。一是工程擔保問題。一般來說,擔保機構會向企業收取高額的擔保費用,致使一些企業無力承擔,無法向銀行貸款,或是擔保機構自身的資產實力相對較弱達不到企業需求。總之,現階段的擔保市場無法與建筑企業融資需求相匹配。二是融資信用問題。目前建筑市場上缺乏權威的信用評級機構,銀行或擔保機構與建筑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為了規避風險,不會輕易提供資金支持,這就增加了企業的融資難度。
(四)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如果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不夠嚴格、全面和完善,會造成企業對資金的管理處于被動狀態。許多財務部門對每筆資金只是粗略統計,沒有詳細的用項記錄,這樣會影響建筑企業的信用,影響融資,進而影響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建筑企業在融資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成本統計不過關
一些建筑企業受專業人才缺乏、管理理念滯后等因素的制約,對融資成本的控制力較弱。具體表現為財務部門對成本的管理分工不夠細致明確,統計部門所統計的信息不準確等,這些因素使得企業所核算出來的成本信息不符合實際情況,給建筑企業帶來融資風險,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項目成本控制目標可行性不強
工程施工之前,建筑企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標,而很多企業沒有做到這一點。造價員常常依據預算資金、當地造價標準及定額消耗量來測算目標成本,這樣勢必會與實際的施工情況有出入,進而影響到對后期施工成本的管理,最終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成本控制方面的管理不夠完善
現階段大部分建筑企業提供的成本材料與實際施工所需的材料是分開管理的。也就是說,建筑企業提供項目所需要的材料,但負責施工項目的勞務分包隊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所需控制材料,這樣企業就很難綜合控制材料的成本費用,有時會有重復計價,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難度。
(四)沒有宏觀把握施工過程中的客觀因素
建筑企業如果沒有對施工中潛在的客觀因素進行宏觀、細致地把握,有可能會增加施工成本,擾亂企業有效地控制融資成本。例如,在采購原料時,如果只追求數量而不考慮價格等客觀因素,很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增加企業不必要的損失,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對于企業融資方式的建議
(一)創新性地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除了銀行貸款外,建筑企業應該拓展融資渠道,創新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第一,企業可以通過周轉信用協定、擔保貸款等方式從銀行獲得周轉資金。另外,貸款利率較低、貸款期限較長的政策性銀行也是建筑企業合作的對象,兩者之間有效合作可以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第二,信用評級較高的企業可以選擇無需擔保的短期融資。這種融資方式對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和盈利水平沒有嚴格的限定,對企業一時的資金周轉大有幫助。有很大一部分企業沒有條件進行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但是如果最近一年有盈利,并且現金流穩定,信用評級較高,就可以選擇此種融資方式,當然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第三,可以選用租賃融資來節約成本。租賃融資可以降低工程設備的資金成本,減少企業資金的占用率,提高資金利用率。第四,通過模擬股份制的方式達到融資目的。對工程項目的主要利益群體和責任人采用模擬股份制的形式分配利潤。這樣可以激勵員工有效地進行自我約束,提高工作的積極性,最終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合理評估企業的融資風險
建筑企業在融資時都會面臨一定的融資風險。這就需要企業在項目實施前,對借入資金的比率、資金的使用結構有一個系統合理的規劃,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利用率,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逐步完善企業的融資市場體制
首先,建筑企業要實現長期有效的發展,離不開公正、透明的融資環境,這需要政府的支持與協助;其次,政府應該鼓勵建筑企業開辟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在政策上予以合理地支持;再次,在融資市場信用建設方面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市場的信用體系,使企業發展無后顧之憂。
(四)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
建筑企業應該與時俱進,逐步完善自身的內部管理制度。如財務方面,應該引進專業的人才管理企業的日常工作,掌握資金的詳細流動情況,提高資金利用率,保證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四、對于企業融資成本控制的建議
(一)提高融資成本的統計質量
融資成本控制統計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企業融資成本的具體應用情況,因此建筑產品的一次性完成能夠大大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工程質量可以從根本上實現成本控制。首先,要保證建筑產品的質量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避免因工程不合格造成的返工損失。其次,項目管理人員應該多去實地現場考察,了解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情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控制企業成本。
(二)提高項目成本控制目標的可行性
施工前期,建筑企業應該明確制定一套可行的項目成本控制目標,系統劃分資金,明確產權關系,保證融資資金的高效利用,達到控制企業融資成本的效果。
(三)進一步完善融資成本管理體系
企業可以通過完善成本的監督、采購體系,提高自身索賠意識等多方面途徑來完善融資成本管理控制體系,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法制的融資成本控制體系,最終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宏觀把握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客觀因素
提高企業各相關部門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適應現階段資本控制的發展需要,深刻認識融資成本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對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客觀因素予以高度重視,了解施工過程中各項費用的實際開支情況,嚴格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合理的資本支出。
工程設計是建筑施工的第一步,設計直接影響到建筑實體的質量。好的工程設計,不僅能夠縮短施工周期,還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有效節約投資成本。不全面的設計則會增加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導致投資增加。
1.2現場管理
施工現場除少數工程技術人員外,多數是農民工,由于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業務培訓,綜合素質較低、業務能力較差,如果項目管理再薄弱,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則混亂不堪。
1.3施工工期
工期是保證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追趕工期,或由于資金的不足、設計的變更等原因而延緩工期,均會降低建筑的施工質量。縮短工期,施工人員的作業量加大、設備機械的運轉負荷加重,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1.4建筑質量的監管
質量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在質量管理方面,沒有制定相應管理制度或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質量管理都是根據之前的經驗進行。此外,在施工過程中忽視對現場質量的檢測,并沒有對施工現場的材料以及成品進行全面的檢查,或者是檢測結果存在虛假情況。一些工程監理單位,對于建筑項目的施工設計、管理的了解不夠全面,而一些監督部門并沒有充分行使其政府機構賦予的職責,或沒能及時查找、識別隱患,沒有及時上報、處理。
2加強質量管理的措施
2.1從設計入手,加強設計單位的管理
通過招投標選擇資質等級高、實力強、管理先進的設計單位。對設計單位拿出的方案進行多輪評比,反復論證,優中選優。
2.2從實際施工入手,加強現場管理
第一,提高對施工現場人員綜合素質的管理。工程中標后,應根據工程實際規模和特點選擇人員,根據每個人的專業和技能特長合理安排崗位。定期對施工現場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施工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加強對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并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對做得好的施工現場質量管理人員實施獎勵。第二,嚴格控制進場原材料質量。由于施工原材料的質量直接決定工程質量,因此原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保證之根本。為了保證施工原材料的合格,采購人員必須要加強對原材料的采購、進場驗收以及現場檢查等各環節的管理工作,采購的時候采購人員應該對市場環境進行考察,貨比三家,選擇質量可靠的供應商進行原材料采購,并在原材料的運輸過程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安全,加強對進場原材料的規格、數量、型號等方面的檢測,以及進行現場驗收,從而保證材料的合格。第三,加強對現場施工設備的管理。建筑施工中的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要根據工程施工實際需要合理安排、調配施工機械,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同時又要考慮節約成本。施工過程中要隨時對機械設備的工作性能及工作狀態進行檢查,定期對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保養,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
持有型為主的商業地產主要經營收益為租金及物業增值,是以實現營業周期內運營成本最低、運營收益最高為目標的商業地產項目類型。因此,商業地產項目與住宅項目相比,對開發技術要求更高,同時,運營增值空間也更大。由此可以看出,決定商業地產項目適合作為綠色建筑發展的著力點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商業地產項目多采取租賃為主、租售結合的經營模式,與傳統綠色建筑住宅項目相比,改變了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投資者和受益者分離的尷尬局面;第二,與傳統綠色建筑住宅項目相比,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投資規模更大、回收期更長,但同時運營增值空間也更大。這兩個因素都導致了投資方追求的將不再是能夠賺取市場眼球以其將建筑產品賣個好價錢的綠色建筑評級指標,而是真正能節約后期運營成本的綠色建筑運營指標。而這種通過運營成本節約彌補前期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動機將有利于改變傳統綠色建筑住宅項目重建設、輕運營的弊端,成本管理所關注的將不僅局限于規劃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所發生的全部費用,還要充分考慮運營階段成本情況,以項目特定運營周期為視角進行項目開發成本管理研究更有意義。
2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建造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盡管目前我國對發展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建造成本的控制模式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但目前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1)項目成本參考數據缺乏或不準確,又沒有合理的、簡單可行的綠色建筑成本投入績效評價標準,因此,許多開發商難以確定合理的項目目標成本,使后期成本管理困難。
2)項目設計指標偏高,又沒有評價體系進行規范和指導,造成能耗浪費嚴重。
3)缺乏系統設計的理念,許多商業地產項目成為技術堆砌的產物,實際節能指標遠低于設計節能指標的現象普遍存在,部分節能技術不實用且成本高昂,未能實現綠色增量成本和效益的有效平衡。
4)缺乏有效的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成本動態管理方法,對項目的管控偏管理而輕治理,項目過程控制效果不理想。
二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成本控制的要點
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建設規模大、參與方眾多、技術復雜的特征決定了其成本管控過程的復雜性。基于綠色項目設備的循環周期N進行的成本管控視角,以下從決策設計管理、制度管控方面對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成本管控的要點進行論述。
1決策設計管理
(依靠績效評價體系作出判斷)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決策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則:
1)決策階段尤為重要,可行性研究的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項目的成敗:盡量使綠色建筑咨詢顧問提前介入項目,以便綠色建筑顧問從決策設計階段即可對項目各專業的設計方案提出意見,避免方案確定后因綠色建筑申報引起方案變更所導致的成本增加。
2)可以采用成本預估和效益回收預期情況對項目采用綠色建筑技術、設備及材料的情況進行績效評價,形成較為可信的績效評價結果和運營成本分析。
3)堅持資源節約的理念,合理確定項目的建設規模和建設標準,在確保項目使用功能及舒適性的前提下,權衡優化設計指標,避免設計指標偏高造成的資源浪費。
4)重視各專業設計的系統整合,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涉及專業眾多,技術體系復雜,與傳統的住宅或非綠色建筑商業項目相比更加重視專業穿插,對于設計的精細程度也要求更高,商業項目的系統性要求亦更高,因此,各專業要從概念設計階段就緊密合作,通過精細專業化的設計,對各種方案進行技術經濟統籌優化,避免專業設計沖突導致的設計變更或者后期節能效果不理想。
5)技術選用要兼顧技術的適宜性及可用性,既要充分與當地氣候、水文條件相適應,且兼顧綠色建筑商業地產的實用功能要求,又要有技術成熟且易操作的特性。
6)要兼顧所選用技術的前期施工及后期運營成本,以特定的運營周期為視角進行項目經濟分析,對綠色建筑增量成本、建造成本及產生效益進行深入研究,充分論證項目的經濟可行性,真正實現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使用成本最低”的目標進行方案選優,確保實現科學決策,全面提高項目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2制度管控
(項目治理與項目管理相結合)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涉及的參與方眾多,各個參與方在項目中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這就給項目整體的實施帶來了難題。然而目前,我國對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成本管控的研究還是集中在對施工階段居多,且大多重管理輕治理的思維傾向也十分嚴重,這極大地制約了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在我國的發展。因此,更需要有效的項目管控機構,實現對項目從制度到流程的全方位管控,即項目治理和項目管理相結合的項目管控模式。對于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的建設過程,強調的是在項目參建各方的協調下,在項目建設各階段都能夠體現綠色建筑的特色,這就要求項目參與各方的有效溝通和協調,通過良性的溝通避免造成綠色建筑特性的缺失,保證綠色特性的可用性。因此,在綠色建設項目的項目管控模式中,主張做到摒棄靜止的、片面的和孤立的立場和觀點,堅持發展的、全面的、系統的項目管理和治理相結合的項目管控。實現項目治理與項目管理相結合的項目管控模式的核心思路,是通過完善的責、權、利分配制度更好地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在此治理模式下,首先要明確的是在綠色建筑建設管控過程中,綠色等級方面及商業項目功能需求的實現是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體系,將項目建設任務分解到各個環節,并通過項目治理在參建各方中完善責、權、利的配置與制衡,從而維持項目交易中的一種良好秩序的過程,這種秩序絕非只是在出現治理問題時才需要,而是貫穿項目的整個建設過程。實現項目治理與項目管理相結合的項目管控模式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建立以項目建設目標為導向的項目管控結構,使最有能力,最有積極性做出正確決策的人掌握決策權,以合理的部門責、權、利關系和有效的執行力去開發和利用最合適的資源,從而在此制度下,更好地通過項目管理實現資源、能力和態度的匹配,配合有效的監督機制,實現綠色建筑項目的成本、質量、工期和節能減排的項目目標。
3建立獨立的商業綠色建筑項目節能及效益實現的績效評價及管理平臺
(商業綠色建筑項目的項目核心管理目標統一)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建設過程的復雜性決定了其成本管控模式的探索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目前我國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尚處于起步階段,參考數據缺乏,這就要求參建方在建設過程中,一方面要積極通過綠色建筑專題會議、論壇等平臺學習新經驗,并根據項目自身開發和運營特點進行改造實現為我所用,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建設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和數據庫的積累,并在施工階段就要形成項目節能及效益管理平臺,實現能耗指標監測、節能成果展示和對外宣傳的展示平臺能耗在線監測,以便后期跟蹤各項技術的實際運營效果,積極總結經驗,完善節能技術措施。最終通過積累和分享,在標準化的基礎上,實現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的模塊化的設計、生產,有效形成成熟做法的拼接復制,形成節能技術的菜單化操作,模塊化設計、成本測算、工程實施一體化操作;最終實現綠色建筑商業地產項目成熟成本管理模式的推廣。
高職學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從校門到校門,有相對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有較強的專業水平,但都缺少施工現場的實踐鍛煉,實踐操作水平有待提高,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教學的質量。通過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校企的深度合作,給教師特別是專業教師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教學水平,增強實踐教學的意識,提升實踐操作能力,為高職學院培養一批有知識、懂技術的專業教師隊伍。
1.2有利于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良性循環
高職教育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培養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應以崗位需求來設置專業、制定教學課程體系,“產教結合、校企一體”模式正是完美體現了這一要求,對促進高職教育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構建“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模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思路
“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模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注重實踐教學課程與實際工作崗位相對接、實踐教學內容與崗位工作標準或要求相對接、實踐教學過程與施工、生產過程相對接。這種模式下的實踐教學體系主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服務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為學生提供理論學習、模擬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實踐操作的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建筑工程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狀況進行細致入微的調研、分析、總結,確定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安排、內容的選擇、項目的設計等,加強對學生職業素質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實踐教學項目的完成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盡力做到學生“零距離”就業。“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模式實踐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的能力目標是按將來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崗位能力要求來設置的;實踐教學內容是以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為案例或項目進行設計;實踐教學方法主要以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案例教學為主;實踐教學評價主要以自我評價、分組互評、教師綜合評價來進行考核,并在考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態度、團隊意識、協作精神等方面;實踐教學保障更真實體現在學校的制度保障、資金保障、師資隊伍、教學管理制度建設等諸多方面。
3基于“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模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內容
構建“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能力目標體系、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方法體系、教學評價體系、質量保障體系。
3.1實踐教學能力目標體系
實踐教學能力目標主要由職業素質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構成。實踐教學能力目標體系起到一定的引領和激勵作用,更加側重于職業能力的培養。基于“產教結合、校企一體”模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目標即是能力目標,其核心能力目標是通過多層次的實踐教訓練,不斷使學生形成能夠勝任未來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的培養是以工作崗位需求為依據,按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確定職業能力標準,圍繞解決工程項目中實際發生的問題展開,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團隊精神、質量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學生最終實現“零距離”就業。
3.2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實踐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崗位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安排使學生熟悉未來工作中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掌握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處于操作層面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是實踐教學目標任務的具體化,實踐教學內容包括認識實習、工種實訓、課程實訓、頂崗實習、畢業論文等多個實踐教學環節,并以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將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使學生通過實踐教學掌握必備的、完整的、系統的專業技能。
3.3實踐教學方法體系
基于“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模式實踐教學方法體系主要體現教學過程的“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①模擬教學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模擬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師創設的一種情境中,進行技能訓練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典型的互動教學法。模擬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客觀條件的不足,為學生提供近似真實的訓練環境,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結合教學內容準備大量相關資料,創建與實際工作相似的工作環境、相似的工藝流程,讓學生熟悉實際工作的環境和工藝流程,使學生在與實際工作相似的環境中訓練職業技能。模擬教學法主要適用于課程實訓的教學過程中。②項目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也充分體現“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特點。這種教學方法廣泛應用于綜合實訓中。③“教、學、做”一體化方法。該方法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學改革理念。教學做一體化方法是在以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能力型課程體系、可操作性教學內容、實踐性教學活動和職業能力評價為基礎構建,貫穿能力本位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教、學、做”一體化方法的內容是以職業能力為依據,通過教與學、學與做、主體與主導、學校考評與社會考評等各種子系統的有機結合,有效實施教學全過程。④頂崗實習法。是通過學生在建筑施工一線從事具體工作,在完成不同工作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履行工作的職責,熟悉工作環境,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所以在工業建筑的過程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工業建筑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要使產房的建筑滿足生產工藝性的要求,對相關建筑的結構及技術要求有相對較為嚴格的要求,與此同時,在相關技術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與生產技術相結合,要充分的考慮到采光、通風以及屋面排水設施的構建,使相關的工業建筑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有效運行。所以,在工程建筑過程中,相關的管理部門應該建立健全的質量檢查工作,當地的政府要加強監督管理,從而為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一、工業建筑工程工業建筑的質量問題
(一)技術管理人員的素質問題存在的安全隱患
在工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相對較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工程質量的施工問題造成相應的影響。工程建筑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的素質水平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工程的質量造成影響,對于技術能力相對較強、信譽度良好的技術人員而言,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會做到盡職盡責,從而會為工程建筑中的質量問題提供充分的保障。但是,在現階段工程建筑的施工隊伍中,很多的技術安裝人員都是沒有任何經驗的農民工,沒有經過專業的上崗培訓,同時并沒有獲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這些現象的出現會使工程建筑中的質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阻礙了工程建筑過程中質量問題的提升。
(二)產品質量問題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在現階段工業建筑的過程中,一些項目施工會由于質量問題導致整個工程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而在施工的現場,一些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會產生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從而產生的一些綜合性問題會對工程施工現場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在一些固定的工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對于產品的生產質量很容易控制,但是對于建筑工程而言,相關的施工現場沒有完善的約束性指導,從而導致一些質量問題不能在根源上得到解決。而且,在相關技術的使用過程中,由于不規范化的技術應用,會導致施工中質量管理工作得不到全面的控制。
(三)工業建筑過程中質量監管制度不全存在的安全隱患
在工程建筑的過程中,質量的檢查工作是整個施工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而且一些產品生產者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并沒有注重質量的監控,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得到嚴格的監督與管理。而在施工單位進行項目施工的過程中,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施工的時間、減少資金的投入,對并沒有對相關的項目檢查工作進行嚴格的監管,而且很多施工單位的中的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沒有嚴格的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工作,對于一些繁瑣的質量檢查工作沒有積極主動的去完成。在建筑過程中應該建立規范化的監督模式,在現階段的一些施工建筑過程中,相關的管理部門并沒有建立規范化的監督模式,從而使整個工業建筑的過程中相關的質量問題沒有得到全面的保障,使工程建筑中的質檢員沒有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從而使相關的質量檢查工作沒有得到全面的保障。
二、工業建筑工程施工中質量提升的主要策略
(一)提高質量監控的整體水平
在工業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其質量的監控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著整個監管環境的建立與完善。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發展,在工業的建筑過程中其投資的規模也逐漸增大,在建筑過程中相關的專業技術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因此,在現階段工程建筑的過程中,要使工程中質量監控達到標準化的管理,就應該引進先進的監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科技監管程序,從而提高工程建筑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問題,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質量的提升。
(二)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項目施工選擇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招標計劃的實施才可以進行工業建筑的工程施工。而在工業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只有具有優良信譽的企業才會有專業化的技術施工人員。但是,在現階段的施工隊伍中,往往會存在相關技術人員與招標時所報技術人員的專業程度不符的現象,在投標結束之后隨便的更換技術人員。因此,在工業建筑的過程中,相關的企業以及監管部門要按照其基本標準對進場施工的人員進行仔細核對,從而保證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性,只有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達到了一定的標準,才可以為工業建筑的發展提供全面的保障。與此同時,要定期對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升其專業知識,從而我工業建筑工程的質量的提升提供全面的保障。
(三)建立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
在工業建筑的施工過程中,質量的檢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整個技術施工的過程中,相關企業要完善監督檢查機制,而且當地的政府要強化其監管措施,使工程質量在根本上得到提升。如果在工程開始實施的過程中年,相關的工序檢查工作沒有得到全面的完善,以后的相關工作就不能全面的展開,因此,企業的內部質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與此同時,在工業施工的過程中要保證企業中的內部資料是安全可靠的,相關人員要做好記錄的檢查工作,規范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從而使企業中的質量檢查工作可以得到全面的完善。質量監督的監管部門在工程驗收的過程中要注意,嚴格的杜絕不文明現象的發生,從而使工程的檢查工作可以在正常的環境中全面展開。如果在工程質量檢查工作中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要及時聯系相關部門進行完善,從而保證整個工程可以正常的投入使用,全面的消除工業建筑中由于質量問題存在的安全隱患,使其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工業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部門要對質量檢查工作進行全面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質量的合理檢查。與此同時,為了使相關的業內資料可以達到真實有效的最終目的,相應的質量檢查人員就應該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使企業內部的工作得到嚴格的監控與管理,并及時做好專業的檢測工作。對于工程質量監控過程中所出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的找到有關部門進行工程完善,從而,使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國的工業建筑的發展,使整個過程中其質量問題得到全面的提升,為我國經濟化的發展提供充分的保證。
重要參考文獻:
關鍵詞: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保險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
職業健康安全事關勞動者的基本人權和根本利益,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對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的威脅長期得不到解決,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會成為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因素。我國的職業健康安全狀況對建筑業的職業健康安全工作提出了緊迫的要求,改善我國的職業健康安全狀況,推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已成為必然。我國在推行OHSMS過程中卻遇到了一些障礙,例如思想觀念,技術、管理、人員等方面的不足,導致該體系仍不能在建筑業順利推行。
根據對以往建筑企業推行體系的經驗借鑒和相關的資料顯示,我國建筑業推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人員方面的問題
1.1施工隊伍素質低下
建筑企業作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絕大多數農民工沒有受過專門的施工方面的培訓,同時國家缺乏相應的工人教育培訓框架體系。我國建筑業從業人員與經濟發達國家比較的情況見圖3-1。
圖3-1 經濟發達國家與我國建筑從業人員素質構成對比
據統計,經濟發達國家高級工占到從業工人的35%以上,而我國僅占7%左右。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75%以上屬農民工大都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培訓,高級工所占的比例就更少。大部分中小企業的項目經理、企業安全管理人員不具備起碼的條件和素質,有些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他們的安全意識淡薄,自身作業素質水平也不高,而OHSMS的推行需要每個施工人員切實認識到它的重大意義,主動的去執行、維護。施工人員本身存在的弊病直接阻礙了OHSMS的貫徹[10]。
1.2缺乏對OHSMS體系的正確理解
雖然,我國建筑企業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模式發生巨大變革,然而建筑業絕大多數建筑業從業人員仍然是素質較低的農民工,這些工人由于對自身基本需求方面的不重視,對OHSMS不會主動去關心和了解;另一方面,在已經推行OHSMS的建筑企業中,大部分推行者在推行體系的過程中,仍停留在應付記錄文件的填寫、內審檢查的準確方面,對建立和實施體系的意義和作用理解不夠,因而也影響到了體系全面有效的推行。
1.3安全思想意識淡薄
迫于建筑整體人員素質的低下,以及在安全文化方面的匱乏,他們不會主動的去加強安全方面的修養和認識上的提高,只能在意識領域被動接受這種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從而,這種本質的落后觀念造成了推行中的障礙。同時OHSMS在推行之初,由于體系未能良性運作,發揮正常作用,出現與現場安全管理不兼容、結合不緊密的情況,使一些企業員工思想上對體系存有質疑態度,認為企業推行該體系是新建立一套安全管理機制,摒棄了原有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認識上未能將兩者有機結合。
2管理方面問題分析
2.1政府主管部門缺乏有效推行手段
目前我國在推行該體系時,政府部門沒有建立有力的安全健康委員會,去參與有關活動,承擔相應的職能;同時政府主管部門沒有及時健全行業部門安全生產的條例、標準;沒有把體系文件審核規范變為強制性規范;沒有發揮政府強有力的導向和行政作用;沒有給與各方面的支持如:財政、其它政策方面;政府尚沒有適時采取強硬措施,用行政手段強制其建立OHSMS,并通過認證審核。
2.2政府沒有把安全監察和安全管理分開
安全監察管理體制機構改革后,有些管理人員忙于調查處理事故,顧不上經常性的預防和監督檢查,沒有把監察和管理分開;同時也沒有組建一支合格的安全監察隊伍去強化行政執法的客觀需要;企業的具體工作和標準擬定的人員沒有嚴格分開;沒有發揮監察的途徑和手段。
2.3企業管理層對OHSMS缺乏理解
OSHMS標準所提供的只是管理標準,也就是說是一種管理方法,除要求具體負責安全管理的人員和操作人員學習該標準,還要求組織管理層,特別是高級管理層的每個人都必須掌握該標準,對該標準有充分的理解。否則,所建立的管理體系是無法保持和實施的。
如果沒有最高管理層的承諾,如果離開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心、能力、態度和主觀能動性,按照該標準所建立的管理體系文件寫得再好,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筆者對一期參加項目管理研修班的同志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建筑企業在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工作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最高管理者對OHSMS認證工作重視不夠、管理人員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知識缺乏系統的了解、缺乏對OHSMS方針的統一認識。
2.4企業缺乏系統化的管理模式
現在施工企業在安全方面的管理都是零散的,不全面的,而同時施工企業的最高管理層沒有建立起現代的管理制度,沒有嚴格以規章制度進行約束和規范管理、工作績效與報酬相掛鉤,人員職責沒有明確,沒有形成系統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模式。
3法制建設方面的問題
我國目前雖然出臺了很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如《安全生產法》、《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規范及應用指南》、國家經貿委還頒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同時質檢總局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01)但是有些只是有條文,執行力度遠遠不夠,而且有些法規欠缺與企業實際的結合,所以在一定基礎上,沒有很好的發揮法律應有的作用,而且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在安全管理方面還很欠缺如:對OHSMS執行方面欠缺法律約束等。
3.1體系本身缺乏強制性規定
是否貫徹OHSMS標準,是否建立和保持OHSMS以及是否進行OHSMS認證審核沒有明確的強制性法律規定,所以這樣在組織還未充分認識到建立OHSMS的意義和作用時,他們一般不會輕易摒棄傳統的管理方法。
3.2與體系相關的法律還不健全
盡管已經出臺了一些關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法律法規,但是在全面支持OHSMS體系推行方面還是有差距的,如:沒有明確建設項目有關人員的安全責任,沒有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的法律要求 。
4職業健康安全投入方面的問題
建立和完善OHSMS,并取得良好的績效,需要大量的硬件(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及軟件(教育、培訓、信息)投入,但是在一些施工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施工企業,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不會看到體系管理帶來的無形和長遠利益,只顧眼前和局部利益,因而沒有加強在體系方面的投入。
4.1對現場安全技術裝備不足
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發展中的_種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 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使命。 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專業教學計劃中的重要必修 課程,是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頂崗實習因為工作 崗位的真實性、能很好地與就業對接。畢業論文是學生運用所 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開展科學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 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因此,這兩個教學環節在高職教育 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研究高職教育的專家、學者對此 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張統華、龔娟等對高職實習頂崗實習的 意義及頂崗實習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進行了探討;張 雁平、劉曉剛、朱春瑜等人從學生、系部、學院以及實習基地四 個層面對頂崗實習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進行了研究;何輝、宋 萌勃等高職頂崗實習中學生的管理問題和頂崗實習的管理機 制進行了探討。羅長金、鄭永裕等人對高職畢業論文存在的問 題、高職高專畢業論文選題、如何加強畢業論文管理,提高畢業 論文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但是,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這兩個實踐教學環節的完成是 _個系統工程。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的安排、實訓基地 的長期有效運行機制、實踐教學的系統化管理、實踐效果的評 價等研究仍處在探索研究階段,系統性和規范性較差,缺乏行之 有效的理論和思路進行理性指導。同時,對于不同的專業,頂崗 實習的要求和管理也不盡相同,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建筑工 程技術專業頂崗實習質量更易受學生、指導老師、企業等諸多因 素的影響。目前各個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頂崗實習 與畢業設計的實踐教學環節上仍還存在不少問題。所以,為了 更好地保證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保證高職教育的教學 效果,開展符合建筑工程專業的頂崗實習基地建設與頂崗實習 和畢業設計的管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論文從實訓基地的建 設,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論文)的安排、管理、考核等方面進行 探討,為該實踐教學階段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的現狀
(一)畢業設計(論文)
在許多高職院校,許多人認為高職學生不適合撰寫專業理 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綜合性強的畢業設計(論文)。因此對畢業 設計(論文)環節的教學不是太重視,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實際 上,畢業設計教學環節是對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技能開展科學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的一次綜合檢驗。 學生通過完成畢業設計,能進一步強化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類專業的教學計劃中,畢 業論文大都安排在第五學期,即在完成理論學習后就直接進行 畢業設計。設計時間通常為四周,第五周進行答辯。畢業設計 的內容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某項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向);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工 程監理專業);工程預算(工程造價專業)。由于學生對項目沒 有直觀的了解,很多都是在網上下載,通過裁剪、粘貼完成;有 些學生還相互抄襲,無法達到教學的目的。
并且,由于近幾年頂崗實習基地建設的不足,學生就業壓 力的增大,對于頂崗實習及工作單位還沒落實的學生,他們的 很多精力都放在頂崗實習單位的尋找和求職就業上,整天忙于 奔波在各個招聘會中,自然就無法集中精力完成畢業設計;對 于已確定工作單位的學生,受其他同學的影響,投入的精力和 積極性也明顯不足。再加上指導教師為考慮就業率,對學生在 畢業設計期間去求職也聽之任之,都造成了畢業設計質量的下 降。因此,很有必要對畢業設計時間上的安排進行調整,使其 在完成畢業設計的同時又不影響尋找就業單位。
(二)頂崗實習
以往,頂崗實習的安排是在學生完成畢業設計后進行,加 上第六學期,實習時間一般在26周左右。在頂崗實習的實施 中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頂崗實習單位難落實。近 幾年的擴招,加上就業前景較好,大部分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類 專業學生數都是三四百人,這給實習單位的安排帶來極大地困 難;同時,由于建筑工程的特點,許多施工企業出于對安全的考 慮,把接收學生實習作為一種額外負擔。因此,很多學校都是 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實習內容不能保證,與專業對口率 較低。在整個實習期間,許多學生頻繁“跳槽”,嚴重影響了實 習質量。二是指導老師嚴重不足,每個老師要同時指導一二十 名學生,有的學校還更多,很難真正的完成指導工作。三是管 理不到位。學生實習地分散,再加上沒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 方法,學生的整個實習過程基本處于失控狀態。四是考核評價 難。多數學校對頂崗實習評價什么、怎么評價、誰來評價都尚 未形成科學的辦法。一般是企業寥寥幾句評語,教師給成績,缺乏科學性,沒有真實的反映學生實習情況和實習效果,給學 生造成一個實習好壞都一樣的錯誤觀念,影響了實習的質量, 最終造成了頂崗實習的效果不理想。
二、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
為了改善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工作技 能和就業競爭力,我院在2010年開始對建筑工程類專業的頂 崗實習和畢業設計進行了改革,將這兩部分整合為畢業實訓環 節,在頂崗實習中完成畢業設計,通過這三年來的實踐,取得了 較好的效果。
(一) 教學安排設計
在教學安排上,為了讓學生在頂崗實習時具備一定的頂崗 能力,使企業愿意接收學生,不把學生的實習當做一種負擔,本 專業安排了兩個四周的實習學期及暑期的企業見習。學生自 入學以來,經過第一年的相關課程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單項技 能,如_般建筑材料檢測能力、建筑CAD繪圖能力、建筑測量 能力等,進行第一次的校內單項技能實習學期及暑期的企業見 習;經過第二年的相關課程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 知識,進行第二次的校內綜合實訓實習學期及暑期的企業實 習,通過兩次校內實訓和暑假企業見習的工學交替,學生基本 具備了頂崗實習的能力。在第三學年,學生完成一個月的拓展 課程學習后,改變以往先做畢業設計再進行頂崗實習的安排, 直接就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完成畢業 設計。
將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相結合,整合為畢業實訓環節。首 先,學生在十月份就進入企業頂崗實習,絕大部分建筑企業都 處在生產高峰期,避免了以往學生在校完成畢業設計后,年底 才能進企業的局面。解決了建筑企業在年底停工,學生無崗可 頂的困境,其次,學生通過頂崗實習,在畢業論文的選題上能結 合實習的實際工程,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建筑 工程技術專業)、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工程監理專業)、工 程預算(工程造價專業)。
(二) 實訓基地的建設
為解決實習單位難找的問題,按照互利互惠、共蠃發展的 原則,我院加強了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穩定的實訓基地。首 先和長期與我院合作的、位于揚州及周邊地區的建筑企業共建 生產性的項目部,利用教師的科研、技術力量,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同時為企業員工進行技術等相關內容的培訓,增 加學院與企業的聯系。其次,聘請企業的專家、技術員為學院 校外兼職教師,不斷加強校企雙方的合作基礎。校企合作的企 業也能在頂崗實習的學生中優先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員工,滿 足了企業的人才需求,達到真正的雙蠃。
(三) 教學過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是順利實施畢業實訓教學環節的關 鍵。首先,我院制定了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管理辦法、頂崗實 習三方協議、頂崗實習安全協議、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教學大 綱、教學安排、學生成績的評定及指導教師的考核等系列教學 文件。學生在進如企業前就強調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的重要 性,并布置相應的任務和制定目標。其次,學生的頂崗實習基 本由學校安排在校企合作的企業,學生相對集中,便于指導和 管理。第三,采用“雙導師”制。除了學校的指導教師外,還聘 請了專業水平高、管理經驗豐富的企業技術員擔任學生頂崗實 習和畢業設計的校外指導教師。由于是長期合作的企業,指導 教師的積極性與管理經驗都相對豐富。同時要求學校的指導 教師與企業的指導教師經常保持聯系,并到企業進行巡查,了 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增進師生感情,也能加深學院與企業之間 的關系,實現對學生的共同管理。最后,強化考核體系,提高頂 崗實習質量。
(四) 考核評價
畢業實訓環節的最終考核評價由實習過程考核、任務完成 效果以及匯報答辯三個部分組成。過程考核主要由實習單位 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習態度、實習效果進行評價。校內指導 教師按照學生根據實習內容完成的實習周記、實習報告、實習 總結,結合實際工程完成的畢業設計以及匯報、答辯情況進行 評價。最后,結合校外導師和校內導師的評價,綜合評定學生 的頂崗實習成績和畢業設計成績。
三、結束語
畢業實訓環節中的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教育 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重要 過程。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應結合建筑工程自身的專業特 點,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規范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論文)的 安排、管理和考核,使該實踐教學環節得到有效的開展和實施, 從而保證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5)02-0013-05
服務區域經濟是高等職業教育重要職能。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結構的協調是高等職業院校發揮服務區域經濟職能的重要前提。江蘇城市職業學院(以下簡稱蘇城院)成立于2006年,8年來學校從江蘇區域經濟特點出發,不斷調整專業結構,目前基本形成了滿足區域經濟要求且相對穩定的專業結構。
一、蘇城院專業設置狀況分析
(一)專業設置及變動
蘇城院2011和2012年招生19個專業(其中,有一個專業分兩個方向),2013年招生23個專業(其中,有一個專業分兩個方向),增加了軟件技術、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環境工程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物聯網應用技術5個專業,停招了1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從專業分布來看,蘇城院的23個專業中,沒有明確指向第一產業的專業,明確指向第二產業的專業有7個(其中,建筑業4個,制造業3個),占比30.43%;明確指向第三產業的專業14個,占比60.87%;其他專業2個,占比8.70%。
(二)專業招生狀況
2013年蘇城院23個專業共招生1964人,比2012年增加了291人,增長率為17.39%,在生源趨緊的條件下,招生人數的增加顯示蘇城院獲得了考生與家長的認可,辦學聲譽進一步提高。
在2013年招收的1964人中,從專業指向來看,明確指向第二產業的專業招生800人,占當年招生總人數的40.73%;明確指向建筑業的招生人數為697人,占比35.49%;其余為指向制造業,占比5.24%。而2012年明確指向第二產業的專業招生587人,占比為35.09%;明確指向建筑業的招生人數為440人,占比26.30%;其余為指向制造業,占比8.79%[1]。蘇城院招生專業及人數在第二產業內的分布情況見表1。
第三產業是一國經濟中最為活躍的一個部分,國家統計部門將第三產業劃分為14個產業開展統計。蘇城院的招生有14個專業明確指向第三產業,共招生838人,占當年招生總數的42.67%,蘇城院面向第三產業的專業共涉及8個行業,具體行業分布見表2。
通過表1和表2可知,2013年蘇城院的業設置中有60.87%的專業指向第三產業,但這些專業的招生數只占該年度蘇城院招生數的42.67%;指向第二產業的專業雖然只有7個,占比30.43%,招生數卻達到40.73%,并沒有明顯的向第三產業傾斜。
二、區域內專業設置狀況比較分析
(一)總體分析
至2013年江蘇省共設立高職高專院校82所,基于2012年的招生數據分析蘇城院專業設置與招生數分布的合理性。
由于全省招生數據過于龐大,江蘇城市職業學院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單用2012年在寧高職高專招生院校的招生數據與蘇城院2012年的招生數據進行對比,具體數據對比見表3。為了更好地看清蘇城院分行業招生占比與在寧高職招生單位分行業招生占比的差別,制作圖1。
由表3和圖1可知,蘇城院與在寧高職招生院校分行業招生比例分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總體趨勢基本一致,部分行業存在放大和收縮,體現出蘇城院的專業設置與招生相對集中,利于做大做強相關專業。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明確指向建筑業專業招生數占比遠遠高于建筑業產值占比,這和2000年以來持續十幾年的房地產熱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結合表3發現,在寧25所高職院校面向建筑業的招生總體趨熱,招生占比為11.59%,遠高于建筑業6%的產值占比,而蘇城院面向該行業招生占比又遠高于在寧25所高職院校面向建筑業的招生占比水平。結合表1發現,這一趨勢在2013年進一步加強,招生占比高達35.49%,蘊含較高風險,隨著近年來房地產業的降溫,建筑業將會受到沖擊,畢業生的就業率與就業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文 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 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 T]
(二)分專業招生數分析
蘇城院2012年招生的19個專業中,招生人數最多的前10個專業,見表4。其中,建筑工程技術、物流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工程造價、會計專業是在寧高職院校招生人數最多的前5個專業。
分析表明,蘇城院的專業設置與專業招生數分布與在寧高職院校總體招生數分布有共同之處,也有自己的個性一面,反映出蘇城院已在逐漸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
對表4的數據分析發現,2012年蘇城院明確指向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的招生占比明顯低于對應產業的產值占比,體現出對制造業與批發零售業的人才培養數量不足。結合表3發現,整個在寧高職院校對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的人才培養均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其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與研究。對比表2,2013年蘇城院對制造業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弱化,批發零售業的人才培養力度有所加強。
(三)新增專業分析
2013年,蘇城院新增了軟件技術、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環境工程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物聯網應用技術等5個專業,從區域內來看,新增的環境工程技術在南京高職院校中屬首次開設,其余4個專業其他高職院校均有開設,不屬首設。同時,新增的5各專業招生狀況并不理想,具體招生情況,見表5。
在寧高職院校2011-2012的招生數據表明,除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招生數持續增長外,其余3個專業招生數都在減少,考慮到2012年與2011年相比,招生總人數有所下降,可以認定除電子商務外的2個專業的招生情況基本穩定,蘇城院新增專業區域內招生情況見表6。
對比表明,蘇城院新增的5個專業在區域內招生狀況基本穩定,專業本身社會認可度沒有問題。
三、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吻合度分析
(一)總體分析
高等職業教育能否較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是檢驗高職辦學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蘇城院的專業設置結構與江蘇區域經濟結構對比,見表7[2]。
為了更清晰地把握蘇城院專業設置與江蘇省區域 經濟的吻合度,制作圖2。圖2顯示蘇城院招生分行業占比與江蘇省區域內分行業占比兩組數據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說明蘇城院的招生分行業占比與區域經濟結構基本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是蘇城院作為一個招生個體的理性選擇,畢竟一所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不可能涵蓋區域經濟生活的所有方面。
(二)新增專業與區域經濟新增長點的吻合度分析
江蘇省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制造業中增長最快的6個產業分別是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具體增速見表8[3]。
2012年,面向第三產業的投資獲得大幅度增長,全年服務業投資增長21.4%,在15個服務業行業中,投資保持增長的有14個,其中,金融業增長77.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73.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63.6%,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長50.3%。
蘇城院2013年新增的5個專業,環境工程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等2個專業的新設,是蘇城院從自身辦學條件出發,對區域內制造業增長而產生人才需求的應對;軟件技術和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增設體現了對第三產業增長的關注。
四、結論與建議
分析表明,蘇城院在近8年的辦學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穩定且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結構,一些專業已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重視第三產業的人才需求與培養,建立比較有效的專業增減機制,新增專業契合經濟的未來發展;重視考生與家長的專業需求,能夠及時調整招生計劃;辦學過程中能夠揚長避短,重視與其他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差別化。但也存在對制造業專業與人才培養重視不足,面向第三產業專業實力不強,社會認可度不高,新設專業創新性不足等問題。
(一)結合自身特點構建重點專業群,提升專業競爭力
蘇城院的專業設置已經面向第二、第三產業18個行業中的10個行業,專業門類比較廣泛,存在的問題是專業競爭力存在差異,從而造成專業招生人數的分布不均。
1.發展制造業類專業群,提高制造業人才培養能力
學校應在現有專業的基礎上,結合江蘇區域經濟特點,構建重點專業群,提升專業競爭力。如,可以在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基礎上構建自動化生產專業群;在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的基礎上構建化學與化工類專業群,進一步可發展生物制藥類專業群,提高學校對江蘇區域內產值占比高達41.40%的制造業人才培養能力。
2.跨系部整合,發展面向第三產業的專業群
蘇城院目前設有傳媒藝術系、城市科學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財經系、外語系、公共管理系等7個系及公共課管理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師資資源豐富,專業背景多樣。學校應該打破系部之間藩籬,構建面向第三產業的跨界型專業群。如,構建有財經系主導,跨越多系部的市場營銷專業群,與建筑工程系共建房地產營銷專業,與城市科學系共建化妝品營銷專業,財經系可自主開發金融與理財產品營銷專業等。構建以傳媒藝術系主導的藝術設計專業群,包括藝術設計(裝潢設計、園林設計、人物形象設計、廣告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等專業。
(二)擴大招生規模,構建合理專業招生結構
蘇城院目前有兩個規模較大的專業群:一是建筑類專業群,2013年招生697人;二是物流管理專業群,2013年招生615人。兩個專業群的招生總人數占學校招生總人數的66.80%。這樣的招生結構壓縮了其他專業的生存空間,其他14個專業的招生總人數為652人,只占學校招生總人數的33.20%,平均每個專業招生46.57人。
蘇城院受辦學條件限制,招生規模一直不大,使得專業招生結構調整空間不大,存在做大做強專業及專業群與風險過于集中的矛盾。但隨著招生人數的增加,可以擴大專業招生結構的空間,培養出若干實力強大的專業群,專業招生結構也將會趨于合理。
(三)加強招生宣傳,提高學校及專業的知名度
2013年,蘇城院雖然完成了招生總計劃,但有多個專業沒能完成計劃招生數。這些專業近幾年在專業、師資等方面建設成果豐碩,而2013年的招生卻意外滑坡,主要原因在于招生宣傳力度不夠。
目前,蘇城院參加教育廳組織的在各市開展的現場招生宣傳,并建有招生網站。但是,這兩種傳統的宣傳手段顯然不能滿足考生與家長對學校專業的認知需求。在招生過程中,要利用一切可用的網絡推廣工具,宣傳學校及專業;同時,也要廣泛關注網絡中關于學校及專業的問題及反饋,在網絡中樹立學校及專業的良好形象。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十二五”規劃課題《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研究》,編號:12SEW-Y-023,主持人:徐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