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4 14:49: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學小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科學小論文

篇(1)

科學小論文

星期天早上,我打開冰箱拿雞蛋,準備煎一個荷包蛋。我猛地一拉,發現橫臥的幾只雞蛋經不住猛烈的搖晃,流出了鮮艷的蛋黃和透明的蛋液。而豎臥的雞蛋卻完好無損。這是為什么呢?我跑去問正在看報紙的爸爸,爸爸說:“你自己做個實驗就明白了。是這樣做的……”

我為了探個究竟,照爸爸說的做了一個小實驗:我拿了一大團橡皮泥,分成四小團。上面豎直放上四只雞蛋和一塊木板,再放上《新華字典》和《小學生作文》兩本書。讓我驚訝的是,結果雞蛋毫發未損!我想如果雞蛋是橫放又是什么結果呢?動腦不如動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橫放了四只雞蛋。哎!讓我沒想到的是:剛放上一本《新華字典》,雞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這幾只雞蛋的殼剛好是薄的呢?不如換別的蛋試試看!但結果還是一樣。我再想:一邊放豎的蛋,一邊放橫的蛋,在橫放的雞蛋下墊點橡皮泥,讓這兩只雞蛋一樣高,結果又是怎么樣呢?我又做了個小實驗,結果放上一只鉛筆盒,原封不動,又放上一只瓷盤,橫放的雞蛋“啪”地一聲就碎了。

這是為什么呢?我仔細思考:這蛋是不是都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這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如果是對的,為什么是兩端殼硬、中間殼軟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問題。后來,我翻翻科學書,查了查資料,又問了問老師,得出了一個結論:我的想法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應該是:把雞蛋橫放,一壓就破了,如果把它豎起來,就不易破,這說明同樣的材料的強度大小,決定于形狀的不同。這就像拱橋和平橋,兩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橋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經過做這個實驗,我養成了遇見問題就要仔細思考,爭取弄懂的好習慣。

篇(2)

首先,媽媽取出一根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它,豎拿著。蠟油順著滴在了臺子上。媽媽乘著蠟油沒有凝固時,將蠟燭粘在臺子上。然后,媽媽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這時,蠟燭似一個乖巧的小孩一樣,熄滅了火星。我看了以后覺得這個實驗并不怎么奇特,但自己卻又說不出什么理由,只好請教媽媽。

媽媽說,因為火在燃燒時需要氧氣,而杯子把它蓋住了,里頭的氧氣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會把氧氣燒光,當杯子里沒有氧氣時,它就會熄滅自動熄滅了。

接著,媽媽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燒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燒杯壁就附著一層石灰水了。又把這個燒杯罩在火焰上,一會兒燒杯壁的石灰水就渾濁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納悶。

篇(3)

自然科學小論文是指通過對自然科學領域某些現象、原理等進行專門考察、分析、研究后所寫成的小論文。內容涉及生物工程、考古學、天體物理、環境保護、生命科學等諸多領域的新發明、新發現、新成果。自然科學小論文覆蓋面廣,思維量大,是“用科技知識”考查學生對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因此大部分學生感到閱讀難度較大。

二、設題思路

選項的設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語句,而要換一種說法。通過轉換,正確說法變得“似非而是”,錯誤說法又顯得“似是而非”。分析近幾年高考試題,關于自然科學小論文閱讀設干擾項的方法主要有:

1.對象或概念混淆。表面上,一些陳述內容在原文中也能找到相關的依據,但暗中將兩個對象或概念的內涵(如屬性、作用、發展趨勢等)進行了調換或混淆等處理。

2.強加因果或因果倒置。從原文中截取兩句看似有因果關系的信息句,巧妙地合在一起,由已知結果所推斷的原因或由原因所推出的結論有悖邏輯。如“焦油濾清器的研制,使柴草直接燃燒所產生的灰分遠遠少于原煤。”原文說“焦油濾清器能解決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問題”,和“柴草燃燒后的灰分”完全沒有關系。

3.無中生有。選項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斷出來。如“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和氣化發電在規模發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由原文可知,只有直燃發電“在規模發展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完全沒提到氣化發電的規模化。

4.答非所問。(1)偏離本質。指選項偏離主要說明對象的本質屬性,只羅列其表象、內容、背景、事例或直觀認識等。該類型主要出現在對文中某一概念進行理解的題目中。(2)推斷和想象隨意。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推斷和想象”一類題中。選項故意不顧文中信息的實際,胡亂編造一些若有若無的信息,以此干擾我們答題。

5.修飾限制不當。命題者有意刪改或添加原文中的修飾語,設置理解陷阱,造成選項表述與原文不符。常見的有三類:(1)程度、范圍、語氣有意混淆。命題者故意改動文中表示范圍限制的詞語,如“凡是”“都”“幾乎”“除……之外”等,縮小或者擴大范圍。有時忽視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許”“差不多”“將會”等表示揣測語氣的修飾限制語,將“或然”語氣改為“必然”語氣。(2)夸大或縮小。它往往表現為“故意夸大”或者“故意縮小”某方面的內容,如對優點、作用、前景等方面的評價。(3)已然未然混淆。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確定或還未實現的事情說成既成事實,或者有意把原文中的設想或推測說成已然,造成以假當真。如“我國農戶、村鎮、縣市能源供給使用體系的構建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原文最后一段說,目前農村生物能源供給使用體系的構建,“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還很多,但無疑具有廣闊前景”。選項中所謂的“已取得重要成果”是典型的已然未然混淆。

6.主次混淆。設置干擾項時,將“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三、解題技巧

閱讀自然科學小論文有一個基本原則:答案就在原材料中。為此,我們可以按以下五個步驟來閱讀。

1.通讀全文,認真揣摩。

2.篩選關鍵詞句。包括重點術語、關聯詞語、修飾限制語及中心句、要點句。

3.找出原文中與題干和選項內容相對應的句子。若對應句不止一處,一般只有一處是對的,要仔細辨別。

4.注意題干和選項內容所涉及到的信息與原文所存在的“變”與“不變”。要特別注意是否出現了范圍的擴大或縮小,程度的加深或減輕,數量的增加或減少,是否改變了原有的因果關系、先后順序、主次關系,是否將偶然性、可能性變為了必然性,預見性變為了現實性,將來時變為了完成時,等等。

5.排除干擾項,驗證答案。

【閱讀訓練】

神農嘗百草的基因解讀(節選)

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神農嘗百草的故事。雖然史書和民間傳說都在證明神農嘗百草的真實性,但還是有很多人表示懷疑。不過,現代基因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神農嘗百草。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李輝的研究小組通過基因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初步證明神農嘗百草的事情可能是中國先民生存的一種真實情況。

在對中國人的DNA檢測分析后,李輝等人發現,中國人體內有一種苦味基因,稱為TAS2R16。它能辨識出哪些苦味的植物是有毒的。李輝等人利用DNA技術對基因片段進行分析,推測出中國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大約是在5000~6000年前受到自然選擇而形成的,而且功能很強。

從基因來看,所有人都有TAS2R16基因。TAS2R16基因編碼的苦味受體專門針對植物中常見的吡喃葡萄糖苷類毒素,該基因功能不強的人很難嘗出這類毒素。世界上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不會覺察出這種毒素特有的苦澀味道,而另一部分人則對這種苦味十分敏感。

人的功能獨特且有多種變體的基因一般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基因受到自然選擇后會在基因組中留下痕跡。被選擇的基因的弱勢類型容易被淘汰,但強勢類型會被保留,雖然是少數。被自然選擇的強勢基因附近的鄰居基因,也會連帶著只有少數類型被保留下來,稱為“搭車效應”。“搭車”的基因越多,功能越強,意味著自然選擇的歷史越短。

李輝等人發現,中國人苦味基因TAS2R16的增強功能基因變體有比較長的“搭車”區段,應該是在1萬年內受到過自然選擇。研究人員檢測了世界上大多數人群的樣本,只在中國人的基因組中發現了有很強功能的苦味基因,即“搭車效應”很強,而非洲人和歐美人的苦味基因TAS2R16不如中國人的苦味基因功能強。

在5000~6000年前,中國正處于新石器時代的中期。這一時期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長,靠狩獵和采集已不能滿足人們對食物的需求。所以,一方面人們必須從森林中走出,從狩獵和采集轉為農耕,這便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谷”的歷史根據;另一方面人們又必須大量采集食物,這便是“神農嘗百草”的歷史根據。而面對各種可能充饑的植物,人們不能靠過去的經驗來判斷是否有毒,只能靠口嘗。當然,嘗百草并非只是嘗食物,而是既鑒別食物,也識別藥物。對于前者要鑒別其是否安全可食用,對于后者要鑒別其是否安全和有療效。在嘗百草的這個時期,苦味感靈敏和強烈的人會生存下來,而苦味感不靈敏和不強烈的人則會被毒死,就像神農吃了斷腸草一樣。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神農嘗百草并非是一個人的行為,而是中國先民許多人和一代又一代人的行為。在嘗百草中生存下來的群體就會保留功能強大的辨識苦味的靈敏TAS2R16基因,并遺傳下去。因此,從基因角度可以解釋為何神農嘗百草是中國先民一段可信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生存階段。

(選自《百科知識》2011年第17期,有刪改)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內容不能作為“現代基因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神農嘗百草”的依據的一項是( )

A.李輝研究小組通過基因研究初步證明神農嘗百草可能是真實的情況。

B.中國人的苦味基因大約是在5000~6000年前受自然選擇而形成的。

C.中國人的苦味基因形成的時期,正是中國歷史上神農嘗百草的時期。

D.中國人的苦味基因是在嘗百草中生存下來的中國先民的保留和遺傳。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因為中國人體內苦味基因的功能很強,所以中國人都能夠辨識出有毒的苦味植物。

B.世界上大約四分之一的TAS2R16基因功能不強的人,很難嘗出吡喃葡萄糖苷類毒素。

C.中國人的苦味基因的“搭車”區段較長,研究認為應是在1萬年內受到過自然選擇。

D.神農的苦味感不靈敏,不強烈,因此吃斷腸草被毒死了,嘗百草其實和神農沒有關系。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類的苦味基因和其他人類基因一樣,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篇(4)

最近一段時間,一種被稱為“水精靈”的玩具,出現在大街小巷尤其是學校周圍的玩具攤上。因為色彩艷麗著實吸引了不少同學的眼球,不少人抵擋不住小販的吹噓,常買幾只帶回家。開學初,我們班許多同學也加入了夠買了水精靈的行列。水精靈是個什么東西,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對人體有無害處,懷著這些問題,我展開了對水精靈的調查。

我先對學校周圍的商家進行采訪,想了解這些水精靈是從什么地方批發來的,有無生產家,是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但學校周圍的商家對此避而不答,有些甚至威脅我們。我只好改變策略,進行暗中調查,我先買了一袋,當即用小刀對水精靈進行解剖。立即遭到小販的制止:“這都是有生命的東西,老動它,會弄死它的。”據其稱,這是一種類似于蘑菇一樣的人工培育的海底真菌,它質地柔軟,無毒、無污染。用手觸摸的感覺像果凍。當用小刀從中間切開后,一股透明的液體隨之流出。憑感覺我覺得這是明膠之類的物質,明膠是做果凍的主要材料。這些水精靈有紅的,黃的,綠的,藍的,透明的,五顏六色非常漂亮。圓圓的,跟黃豆差不多大小,直徑約為1毫米,捏起來很軟,很有彈性,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經過初步的觀察,我們覺得這是一種很少見到的兒童玩具。但它為什么有這么多顏色,為什么有氣味那么香的味道,它的成份是什么?我又開始了第二步行動:并且開始記錄:

第1天:開始膨脹。我把一滴墨水滴入水中,一會兒水就又變成清的了。我很納悶,難道水精靈是污水清道夫嗎?2-3天后,水精靈長出了尾巴。同時開始脫色,尾巴短小,很像蝌蚪尾巴。第6天:水精靈開始產卵了。水精靈的卵很圓,可以捏碎,表面光滑。好像不會動。捏碎后里面像碎玻璃,里外都是透明的。我懷疑不是活的,可又會產卵。還十分有彈性,真怪。水精靈整個生長過程就像是一個細胞分裂過程。后來我上網查才知道水精靈是一種吸水性樹脂,一般是用淀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制成的。它們是膠丸大小的透明小球,有紅的、黃的、藍的……五顏六色,非常搶眼,用小玻璃瓶裝著,每瓶里面大概有10個小球,售價為1元,因為放入水中會有“神奇”的變化,所以它們也有個很酷的名字——“水精靈”。這些珠子很軟,很滑,還很濕,在水里膨脹以后,會鼓出一個包,慢慢地分離出來,這就是水精靈的卵。丙烯腈和丙烯酸酯都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商家在制作中也不可能用昂貴的食用色素,可能會添加一些工業色素,所以建議小學生最好不要玩這種東西,如果皮膚接觸了就要趕緊清洗,當然家長們也要留心,不要讓年齡小的孩子玩耍,以免誤食。不要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有些甚至會偷拿家長的錢,盲目地追隨潮流。有些同學還把水精靈帶到學校,在課桌下玩水精靈,不認真聽講,分散注意力,從而影響我們的學習。

篇(5)

睛眼被喻為心靈的窗戶,它是五官之首,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對于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均至關重要,誰都希望自己擁有一雙美麗而炯炯有神的眼睛,而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學生要保護眼睛不近視,主要是讀寫的姿勢要正確,眼睛與書之間要保持30厘米以上距離,不在強烈的太陽光下和太暗的光線下看書,也不要在走路、乘車時看書,不要躺著和趴著看書,讀寫時間也不要太長,我們學校就開展了讓孩子在室外有足夠的活動時間來保護我們的視力活動,另外還要堅持做好眼保建操,還要向窗外遠眺或看一些綠色植物。不要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操作電腦和玩電子的游戲;現在人們工作、學習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電腦,就連我們小學生寫完作業后也要上網玩一會網絡小游戲,但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要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厘米,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以使頸部肌肉輕松,并使眼球暴露面積減小到最低,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也可以通過設置屏幕色調、飽和度、亮度來保護眼睛。使用電腦的姿勢也很重要,最好使用可以調節高低的椅子,使操作者與電腦屏幕中心位置在同一水平線上,坐著時應有足夠的空間放雙腳,不要交叉雙腳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容易患上“干眼癥”,就是我們用電腦時間長了,人會感到眼睛疲勞、視線模糊、眼睛干燥或充血、畏光、酸脹甚至喪失眼睛的聚光能力。如是出現眼睛干澀、發紅、有灼熱感或有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就需要到醫院看眼科醫生了。

我在網絡上看到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胡蘿卜,、西紅柿、紅薯、菠菜、豌豆苗等,保護眼睛也可以從飲食上下功夫,多吃新鮮蔬菜對保護眼睛,防治眼疾,提高視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云南省楚雄市環城小學四年級:朱琪瑋

篇(6)

首先要準備一些干冰和熱水以及一個扎實的手套。我們實驗的第一步是:在手套里放入事先準備的干冰,分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干冰如果太多或太少會影響實驗的效果。放入干冰后,在手套里,倒入熱水。然后,立即把手套捆緊。

此時,我們會發現,手套開始慢慢的膨脹,越長越大。我們再把手套慢慢地搖動,我們會看見,手套脹得像一個充滿的氣球,慢慢地,手套爆炸了!為什么在手套里放入干冰后再倒入干冰然后封閉手套,手套會慢慢膨脹最后爆炸呢?讓我們再做一個實驗吧!

我們參加婚慶典禮上是,會在里面有干冰的蛋糕上倒入熱水(酒),此時,蛋糕會冒出濃濃的煙霧,這又是為什么呢?

篇(7)

一、實驗過程

 

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點,科技小論文作文教學應從實驗人手。我著重從科技小論文的“小”字著手,它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實驗場地。鄉農科站依山傍水,這里有蔥郁的果樹、誘人的果實、品種繁多的蔬菜、先進的設備、知識豐富的技術人員,是一個天然大課堂。經過我的積極聯系,班級與該站簽訂了協議,在該站正式開辟了學生實驗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二是時間安排。每個學期我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到這里觀察、實驗、學習。三是購置科技讀物。

 

(一)準備階段

 

1 制定完善的計劃(包括時間、研究方法、人員安排、安全措施)。

 

2 教師先到實驗基地觀察了解,拿到第一手資料,制成圖片、課件備用。

 

3 上一堂大課,先通過圖片、課件展示農科站的概況,再設計一些懸念。如:無籽西瓜的種子哪里來?哈蜜瓜種植需要土嗎?仙人掌能吃嗎?等等。這樣可激發學生到農科站探索的興趣。

 

4 可搞一次“民意調查——關于農科站你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二)現場觀察

 

觀察可分為定向觀察和機遇觀察兩種,我組織學生到農科站實驗基地觀察,主要采取定向觀察。農科站把基地劃分為六大塊:瓜棚基地、水果基地、蔬菜基地、養殖基地、辦公管理基地、實驗基地。他們安排專門的技術講解員,負責指導解答。我先讓學生自由觀察,然后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重點觀察、重點思考、重點研究,提出不懂的問題,做好觀察記錄。如何解決學生不懂的問題呢?我鼓勵學生,一是向科技人員請教,二是查閱資料(上書店,跑科技館查閱等),三是上網查詢,四是訪問,還可以選擇其他方式。

 

二、撰寫科技小論文

 

人文的核心是寓于“文”中的人,既然在科學研究中,每個人的研究過程、研究方法、思維特點、表達風格迥然有異,我們的科技小論文的結構和語言,應該在不影響其學術性的前提下,邁出個性化的步子。

 

學生觀察實驗回來,手頭收集了大量的資料,怎樣運用這些資料撰寫小論文呢?農科站這個大課堂處處都有問題,我告訴學生抓住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把它寫下來就是你的研究成果。寫小論文的基本思路:提出問題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告訴學生寫科技小論文的法寶,即怎樣好寫就怎樣寫。例:一個同學在“怎樣思維”的小論文中這樣寫道:“為什么會有無籽西瓜呢?我又是怎樣發現這個奧秘的呢?活動中,叔叔切西瓜為我們解渴,我接過西瓜,忽然發現鮮紅的瓜瓤中沒有瓜籽,于是一個問題在頭腦中閃現:沒有瓜籽?這西瓜苗又是哪來的呢?奇怪的現象引起了我的好奇。問農科站的叔叔才知道,原來無籽西瓜的種子是一種配制出來的新品種。”

 

為了讓學生寫好科技小論文,我常組織學生搞一些小制作、小發明、小實驗、小考察,并有意識地讓學生把內容有條理地寫出來,使讀者知道其中的奧秘或科學道理,以夯實學生寫科技小論文的基本功。

 

為了使自己的科技小論文教學實驗順利進行,我還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成果展示活動,舉辦了“科技小論文展”、“科普小抄報展”、“農科站一行攝影作品展”等活動。為了把這些作品展示活動搞得活潑生動,我還發放小選票,讓學生家長、教師都來參與評選,由他們評出獲獎作品。

 

三、初見成效

 

1 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我班現有學生60人,在調查中,對課本作文感興趣的只有15人,占25%,對科普作文感興趣的45人,占75%,科技小作文的優秀率達60%以上,遠遠高出課本作文成績。

 

2 拓寬了寫作題材。

 

科技小論文的出現,無疑是一種新生事物,打破了以往司空見慣的“好人好事”的陳舊話題,使作文充滿了活力和靈氣。論文題材也十分豐富,有調查報告、科學幻想故事、科普詩、三字歌、論文等,不但學生愛看,老師愛看,家長也愛看。

 

3 點燃了創新的火花。

 

“學貴有疑”,科技小論文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據統計,在這段時間中,學生到實驗基地觀察,共提出215個問題,學生為探求這些為什么,問技術員、跑書店、上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查詢找答案,忙個不停,樂在其中。學生在探求的過程中,逐步養成敢于質疑、敢于批判、敢于創造的創新思維品質。

 

4 培育了科學精神。

 

篇(8)

二、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德育課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教師從頭講到尾,滿堂灌輸,教學效果較差。德育課的理論性比較強,所講的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由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服從和服務于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學,以實現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最優化。所以,教師在教案的設計、知識的傳授、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能力的訓練以及情境的創設等方面都要靈活多變,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景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精心設計疑問,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在使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設疑的問題難度適中,由淺入深,問題有新穎性、啟發性和趣味性,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認知心理。

此外,德育課教學還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引進多媒體教學。德育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組織辯論賽、分組討論等等,讓學生感到德育課不是假大空,的確對自己有幫助。

三、重視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

德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

教學過程應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生應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傳統的德育課教學模式是滿堂灌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淡化甚至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是積極、主動地思考。所以,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獨立思維能力,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從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四、改進德育課考評方法

傳統的德育課教學中,還存在著陳舊的“一張試卷定乾坤”的考評方法,這種方法使本來就對枯燥的德育課沒有興趣的學生更加產生厭煩情緒。因此,要想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改進德育課的考評方法。

1.創設合理的考試形式

改革考試觀,摒棄教師課堂講什么,學生筆記記什么,期末考試考什么的做法,應以能力考核為目的。考核形式要多樣化,在傳統的閉卷考試和筆試的基礎上,大膽嘗試開卷考試和口試,并配合寫一些小論文,立足于通過學習知識,獲得一種再學習的能力,即重在理解運用而非記憶,重在課堂參與而非結果。

2.構建科學的評價標準單一的以考試成績為惟一標準的教學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在個性和潛能上的差異,容易傷害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構建科學的考評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應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強弱和個性特點,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盡量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其特長。比如可以使理論考核占30%,如小測驗、小論文等,主要考核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參與活動占20%,主要考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表現,努力使各層次學生在相應的評價體系中得到充分發展;卷面成績占50%。

五、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

德育教育要與時俱進,增強時代特色,如就近期的一些國內大事開展“揭批”、“向地震災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等活動,肯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比如引導學生通過查報紙、翻雜志、上網搜尋、請教老師、關注廣播電視,去學習、感知、領會國內外大事,提高學生素質和立志報國的使命感;倡導他們參與“校園垃圾分類回收”,“定期到校園撿垃圾”等活動讓學生明白人們的環保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多重要,從而提高了從自己做起愛護環境的積極性。

總之,德育課教學可以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樹立新的德育教學觀念。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德育課空洞、枯燥,而會在平等、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在知識、能力和覺悟方面都有所收獲,切實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高志軍.淺議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5,(7).

[2]李志英.培養學生學習政治課興趣的思考[J].水利職業技術教育,2001,(2).

篇(9)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后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后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后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現在我就來說一下我的小論文:

    前幾天,叔叔阿姨們就送來了好幾盆花和幾株樹。門口、客廳里、房間里和陽臺上都擺上了盆景。我對爸爸說:“我們家都有成植物園了,擺那么多的植物干嗎?”爸爸笑著說:“植物能制造氣氛,凈化空氣,人和動物誰都離不開它們,離開了它們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后不能生存?為什么人或動物離開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將信將疑。決定做幾個小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 

    星期天,我從車庫里抓來兩只老鼠。這兩只可憐的小老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圓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著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瓏老鼠放在一個大魚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里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相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沿缸著壁,繞著缸底快速地向前竄。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鐘,只見小老鼠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頓時,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進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葉茂的植物。然后輕輕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魚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了好久也沒要咽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了植物可以輸送動物所需要的氧氣。  

篇(10)

一、課堂提問的現狀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對提問還缺乏科學的認識,還不能有效地運用提問來達成高層次的教學目標,現在的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課堂上,幾乎所有的教師都在運用提問,但并非所有教師的提問都是科學和有效的。有的問題范圍太廣,學生不知道從何入手;有的問題太長,往往使學生抓不住重點;有的問題沒有思考價值,偏重于機械的盲目記憶;問題和問題之間沒有組織性和系統性,想到什么就問什么。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的提問不注重藝術性,問題水平偏低。諸如“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之類的提問,表面上營造了熱烈的氣氛,實質上流于形式、華而不實,有損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有的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只偏重于結論,如“對不對”、“答案是什么”,而很少問“為什么”、“這個問題你是怎樣思考的”,不善于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而適當引導,學生的思維過程的缺陷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思維水平難以提高。水平偏低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思維水平。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之所以高耗低效,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提問主體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學生隨老師的意旨學習課文,用老師想聽到的話回答老師的問題,課堂上表面熱鬧,實際上無論是語言訓練還是思想感情陶冶都是沒有生命力的。偶爾有學生發問,也只是問問詞語解釋,句子含義之類沒有思維深度的問題。

期待時間是指一個問題被提出之后與由這個問題引起的回答之間的時間,大量研究揭示,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的期待時間平均只有1秒,如果一名學生不能迅速地思考問題,教師通常會重復剛剛提出的問題,或重新表述這個問題,要么就叫另一個學生來回答這個問題。教師留給學生組織答案的時間太少。一再如此,學生就失去了使他們的思路趨于完善的機會。

針對上面出現的問題,我們提出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師有效提問的研究”的課題,根據現在的實際情況,通過對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能極大地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更好地駕馭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真正實現低負擔、高質量。

二、什么是有效提問

有效性提問是指提出的問題能使人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又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有效性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有計劃地、針對性地、創造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提問方式。

有效性的提問,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及時地反饋教學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從而大大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1、問題具有針對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的設計,可謂是關系到閱讀教學組織成敗得失的一項重要工作。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動腦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探索的課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學生如果不動腦,怎能期望有收獲?能真正讓學生在心靈上觸動、在知識上領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提高的不是那些泛泛的提問,而是一些精當的具有啟發性、針對性的提問以及答問后的討論、點撥。當前有些課堂提問抓不住課文的重點或教學的重點,有如蜻蜓點水,隔靴搔癢,無“綱舉目張”之效。教師教學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需在關鍵處著力,所提問題要突出課文重點或教學重點,抓住思想內容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問題擊中要害,使學生進入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狀態中。

2、問題具有探究性

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提問題應有一定的探究性。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在學生解答完自己提出的問題后,教師還應留下具有生活化、又賦有探究性的空間,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一步去探究。課后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逐漸明確研究思路,并實施研究,對所獲資料進行分析、篩選、整理、加工,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新見解、新觀點,并撰寫個小論文、小調查,還可組織交流或舉行展示。通過開展“探究性教學”,一方面使學生們學得了很多科學知識和技能,但更為可貴的是使學生獲得了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學習前人經驗的同時,具有勇于突破和敢于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這些獨特的思維過程,體現了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和求異性。

上一篇: 幼兒園評估匯報材料 下一篇: 科技培訓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可以免费观看的AV在线片 | 在线播放美女口爆吞精 | 亚洲综合另类欧在线美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