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6 00:43: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六年學習經驗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自己班上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通過得體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事方式,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這樣說過:“教師的個人榜樣,乃是使青年心靈開花結果的陽光。”
加強自身修養的內涵是多方面的,除了基本的道德素養之外,還應當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學習,讓自己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才能。加強專業課教學能力的培養是最根本的,專業課教學能力提上去了,作為一個班主任才有了最起碼的威信。此外,班主任在課余時間還得盡量閱讀課外書,源源不斷地汲取營養補足自己的短板。通過理論的充實和實踐的鍛煉,讓自己具備出眾的才能,以此來征服學生的心靈,獲得他們的認可。
作為一名班主任,只有當他具備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時,學生才會心悅誠服地接受管教,班級管理工作才能水到渠成地做好。因此,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塑造獨特的人格魅力。
2.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還處于天真爛漫的年齡,他們喜歡和藹可親的班主任,而不希望他整天繃著一張嚴肅的臉。想要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顆愛心,舍得對學生付出。不管班上哪一位同學有了狀況,都要及時地了解和幫助,讓學生覺得班主任是值得信賴的“家長”;其次,要微笑著對待每一位學生。和藹可親能增加學生對班主任的好感,樂意和班主任老師交流;最后,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同學。不能因為哪個學生比較頑皮就冷眼相對,不能因為哪個學生比較內向就不和他交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陣陣暖意中感受到班主任老師的呵護和愛,從而從心底愿意和他交流。
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在班主任老師的噓寒問暖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中,愿意和班主任進行交流,愿意和班主任做朋友,這樣的氛圍和環境無疑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3.選好班干部,培養得力助手
學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謹慎地選拔和培養學生干部,能讓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逐漸從繁重瑣碎走向輕松自如。
在選拔班干部的時候,我嚴格按照“民意”進行選舉,并且每個學期都要進行新一輪的選拔,同學們以投票的方式選出有威信的同學。當新一屆的班干部選出后,我任命了紀律委員后,又別出心裁地任命副班長分管班級紀律。上個學期班里的紀律委員手握“大權”,滋生了一些驕縱的情緒,對關系好的同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關系不好的同學就格外嚴格。認識到這個問題后,我打破常規,讓兩個人搭檔,負責班里的紀律工作。結果,兩位同學的管理能力都不錯,配合得非常好,班里的紀律好了很多。
選拔合適的班干部,發揮他們的特長,并且定期地進行換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有能力的同學都能參選,參與班級管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因為有了小助手而變得井井有條。
4.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培養自覺意識
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對于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來說,需要管的地方太多太龐雜了。讓他們以合適的方式實現自我管理,既可以減輕班主任的管理負擔,還能培養小學生的自覺意識,可謂一舉兩得。
(二)國內外同類問題的研究現狀與趨勢:隨便翻翻我校訂閱的幾本教育教學期刊,幾乎每本期刊都有對有效課堂練習的相關論述,再上網一查本課題的相關資料,更發現類似的研究很多,有的還很深入。這說明了國內外的同行們是越來越關注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問題,不過也幾乎澆滅了我們再研究它的熱情,可仔細一想:哪個好課題會沒人研究?越多人研究不更證明它有研究價值嗎?只要我們結合實際,重視研究的過程,相信本課題還是有很高的現實研究意義的。縱觀這一領域的研究現狀,可以看出這些研究有以下共性:
1、關注轉變教師對課堂練習的觀念。新課標提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課堂練習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其效果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
2、提倡對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新課程強調增加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時間,必然會大大縮短課堂練習的時間,從而減少課堂訓練的數量與份量,有意識地設計針對性、梯度性的練習,對能否實施有效堂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須重視練習設計,確立效益意識。
3、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必須承認學生的生活實踐及個性確實存在差異,所以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兒童心理學研究揭示:兒童心理發展的原因和根本動力是兒童的需要和已有心理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學生能否產生主動的學習活動,直接影響兒童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激發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和基礎。2、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認為:人的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地建構的。理論指出:教學應當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建構,而不是要求學生復制知識,并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主體,具有主動發現、思考、探究、質疑的需要與可能。3、有效教學的理論源于20世紀上半葉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性概括為“三有理論”-----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其核心是教學的效益。有效教學理論應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并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合理的決策。
三、研究的目標:
1、深入挖掘新課程下課堂練習設計的原則和方法,增強教師的預設意識,使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更重視課堂練習的設計,提高教師對新教材練習意圖的領悟能力和整合、優化課本資源,并設計出有效練習內容的能力,為實施有效課堂訓練提供可靠的保障。2、積極探索新課程下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練習形式和合理優化的課堂練習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在堂練過程中確有所獲,發展思維、培養習慣,提升數學素養,向40分鐘要質量、要效益。3、著力完善實用有效的課堂評價體系,不斷提高教師的課堂評價手段,打造一批講究課堂操控藝術的骨干教師。
四、研究內容:
1、新課程下小學教學有效課堂練習設計的原則與方法。2、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練習的形式與內容。3、小學數學有效課堂訓練環節的結構與實施過程。4、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練習的評價系統。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研究國內外新的教育理論和教改發展動態,借鑒已有的理論成果,支撐和構建本課題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制定好研究的目標與實施方案。2、調查法:調查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活動,獲取相關信息,制定策略。3、案例分析法:邊實踐、邊探索;邊歸納、邊完善,總結提取有效課堂訓練的方式、方法。4、經驗總結法:教師通過學習、實驗,總結教學實踐中的成功經驗,撰寫論文。
六、研究對象:
一至六年級
七、研究的保障措施:
1、經費保障:籌集足夠的經費,專款專用。2、時間保障:學校定期安排實驗教師進行研究活動,每周通報一次研究情況,每月一次小結,每學期一次總結。撰寫相關論文,并對研究人員進行考核、獎勵。3、措施保障:學校鼓勵實驗教師進行實際調查研究,并為研究者提供材料、設備。
八、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研究論證階段。(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
1、閱讀文獻,情況調查,確立課題。2、確立研究方案。3、開題論證。4、進行課堂練習設計、實施與評價問卷。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
1、進行課堂練習設計、實施與評價研究。2、適時反饋,調整研究策略。3、課題研究小組進行論證,設計有效課堂練習內容與實施、評價的組織形式。4、實施的調查報告,撰寫教學論文、案例,教學實踐階段經驗總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
1、有效的課堂練習設計、實施與評價模式展示。2、經驗總結。
第四階段:反思提高,結題。(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
一、教材的分析
拿到冀教版小學英語教材,我們對教材進行整體把握,詳細了解教材要給學生帶來的學習目標。根據筆者這些年來的教學經驗,總結為以下兩點目標:目標一,以教材課文中的話題為主線,要求培養學生日常交際功能,同時融匯語言知識的滲透,進而達到任務型教學的目的。目標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興趣中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在五年級之前,教材把學生們領入李明、Jenny、Danny的生活世界,教給學生們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比較簡單但很常用的詞匯與日常用語,學生們主要是字母―單詞―語句的學習。而到了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教材單元中開始加大了對話和課文的語言信息量和篇幅,語言結構也更加復雜,增加了語言活動量,教材逐步向學生提供相對完整的、有語境的語言片段,它更加突出了語篇――語段――語句――字詞這一整體語言教學的思路,此時我們的教學應該逐步向整體語言學習的方向轉型,指導學生從語境中學習、理解并掌握一些完整的語句,整體理解、感悟語言,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分析
1.注重整體把握教材,靈活設計教學活動
冀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從第一冊至第八冊自始至終是圍繞中國和加拿大三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這一主線展開,并根據各單元話題內容設計了真實自然的情景,并配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特別是進入了六年級以后,對話內容從低年級的三四幅配圖及兩三個話輪發展到高年級的十幾幅配圖及七八個話輪,再加上出現了部分篇章閱讀課文的教學,無疑教學內容和難度大大增加了,使得教師們很難準確地把握教材,靈活地設計教學活動,所以在進行第7、8冊的教學設計時,教師要通讀全本教材,了解主線和單元話題的情景,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添補,并且要盡可能地利用直觀的輔助教學用具和多媒體媒介等創造設計出各種語言情景,讓學生們利用各種感觀進入到英語的實踐活動學習中,加快學生們對教材中語言材料的接收和運用,提高學生們靈活運用語言的基本能力。
2.培養學生興趣,引入競爭機制
興趣在學生學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成為學生樂于刻苦學習的巨大動力。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自始至終地關注這個問題,并有意識地應用各種方式方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中采用Game(游戲)、Play(短劇)以及分角色朗讀課文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也十分有效,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如White(白)、Black(黑)、Red(紅)、Green(綠)四個組,整理好四份檔案,每節課上在讀書、寫字、回答問題等環節上進行評比打分,把平時的成績記入檔案,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公布一次,給表現好的小組獎勵。小學生,尤其是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富于表現自己、爭強好勝的年齡階段,為了各自小組的勝利,每個組員都會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中,為小組爭光。這樣一來能激化學生們的競爭意識,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
3.充分利用教材中設置的情境教學
在課堂開始時,讓學生們聽錄音,整體感知故事里的情節、語境、語音語調以及語言內容,然后對所聽到的內容進行探討,讓學生自己閱讀,理解故事。學生對基本故事情節有了了解之后,可以讓學生表演故事,或根據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提示復述故事,改寫或仿寫故事以此來拓展學生的語言運用思路。
三、教學總結
教學完成后,及時進行反思,加強教學經驗總結。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一定是經驗加反思。教學中的有效反思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行為、方法、決策以及結果等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利弊進行總結。這樣做既可以使教師品嘗到教學成功的喜悅,同時又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不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其進行糾正、補救、調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新,馬桂平.整合教材.創設情境.優化復習課[J].教材教法.
[2]小學英語暑假備課指導課題組.Lesson 20 How Far is Beijing[J].暑假備課指導,2006(07).
[3]張海燕.突出情感教育.設計英語教學[J].備課指導:英語,2009(07).
[4]陳春英,王靜敏,王麗娟.淺談英語教材內容的適度擴展[J].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觀念不斷深化,教育部門對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尤其注重對小學教育的改革,因為小學是我們學習生涯的開始階段,必須從小打好基礎,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輕松并且學得更好。小學新課改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死記硬背,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學習,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江蘇省實行新課改以來,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亟需解決。
一、江蘇省小學數學應用題新課改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對教材的把握不準
新教材一般都是把應用題作為教學內容的第一情景,通過對應用題的訓練達到讓學生熟練掌握知識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老師只是發揮了應用題的引導作用,僅僅把應用題作為教學內容的敲門磚,在對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卻沒有發揮應用題對知識的鞏固作用。并且在對應用題的講解時,沒有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在數學學習中,養成良好的數學建模意識非常重要,而很多教師完全忽視了這個問題。
2.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做到很好地取舍
一些教師為了響應新課改要求,只采取新型的教學模式,而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全盤否定。這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我國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是許多優秀教師通過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實用性。雖然其中有一些內容不適合新時期教學標準的要求,但是也不應全盤否定,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把值得保留的傳統教學精華流傳下去。
3.對情景創設的度把握不當
雖然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加入更多生活情景,但是一些老師過于追求對生活情景的創設,把創設生活情景放在重點,片面追求生活情景的創新,忽視了與教學內容的聯系,造成本末倒置現象嚴重。
二、新課改要求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水平
1.正確把握教材
江蘇省新課改要求下的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時,一般是把應用題分散來編排,不同年級的應用題難度不同,不同的應用題有其不同的意圖,不同的應用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內容也不盡相同。例如在江蘇省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88頁有一道練習題,題目如下:
林老師編寫了一本《趣味數學故事》,獲得稿費3800元。按規定,一次稿費超過800元的部分應按14%的稅率納稅。林老師應繳納稅款多少元?
正確的解答應該是:(3800-800)×14%=420(元)
編寫這道應用題的教學目的是,首先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寫出計算公式,然后依據正確的計算步驟對算式進行計算。在計算過程中,學生既學會了加減乘除法的運算法則和運算順序,又訓練了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他們以后的數學學習有很大幫助。
2.要做到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合理取舍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合理取舍,拋棄其不適合的地方,保留其精華部分。比如傳統的“四步教學法”,就值得我們保留和學習。數學應用題“四步教學法”是指,在解答應用題過程中,第一步要找出題中有用的數據和數據之間的關系,第二步是分析解題方法,第三步是要盡量找出足夠多的解題方法,做到一題多解,第四步是要學會用方程來解。
例如:江蘇省六年級下冊第5頁教材練習題:
亮亮把200元錢按二年期整存整取存入銀行,兩年前整存整取年利率為2.7%,到期后應得利息多少元?
解答該題時應該首先找出有用數據:200元,年利率2.7%,兩年,并且找出他們之間的關系;然后分析解題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時間,還可以用方程的方法來解答,最后計算得出答案。
3.合理把握情景創設的度
教師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要合理把握生活情景創設的度。既要選擇實用性比較強的,與生活有密切聯系的情景內容,同時還應該與教學內容相符合,不能脫離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王健.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11):55.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英語教育越來越重視小學與初中的銜接,作為英語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閱讀教學已成為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教師精心的課堂教學設計和針對性的方法指導,從而逐漸形成的。現行的大多數小學英語教材,都是從四年級開始涉入閱讀教學內容,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發現,中、高段學生雖然年齡跨度看起來不大,但在英語基礎知識積累和語言能力方面實際差異較大,所以四年級中段閱讀課和五、六年級高段閱讀課的課堂教學模式還是應有所針對性地區別開來。而五、六年級高段閱讀課的課堂教學模式應逐漸接近中學,需要慢慢銜接和遞進。
二、研究對象:
小學四—--六年級學生。
三、文獻綜述:
1.課堂上以單詞、句型、語法的零碎講解為主線,忽視了語篇的整體理解。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遇到生詞、難句是在所難免的。學生碰到生詞、難句往往會一味地思考,甚至是查閱詞典,從而影響了閱讀速度和整體理解。教師以單詞、句型、語法的零碎講解為重點,卻忽視了語篇的整體理解,不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應避免對課文的分割式講解及逐句翻譯法,教師應在整體的語言情境中引導學生對課文中語法或詞語做整體理解,提高對課文理解的正確性。有時生單詞過多,學生就會覺得太難,甚至害怕閱讀課。
2.課堂上注重句型的操練,忽視了學生的整體閱讀的培養。
現在大多數英語教師教學中多注重句型教學,而忽視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只注重語言表層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練,滿際語言的熟練把握,而忽視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完整的表達某一話題的能力,導致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影響學生對完整語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閱讀能力不能得到系統完整地發展。有時對句型的操練時間把握不準,導致不能完成閱讀教學目標。顯得頭重腳輕。
3.課堂上注重單純地閱讀課文,忽視對學生整體式閱讀策略的指導和體驗。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時間是核對課后習題的正確性,而忽視了對學生在閱讀過程的指導、閱讀方法的體驗及閱讀習慣的養成,從而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4.課堂上注重課內閱讀,忽視學生課外閱讀資源的拓展。大部分教師的閱讀教學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局限于課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鐘,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基本上學生就再也沒有閱讀的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怎么才能得到提高?學生一旦進入初中學習,又如何能適應一定的閱讀能力的要求?因此,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在合適的機會為學生提供難以適度的閱讀材料,來滿足學生的需求。這不但可以對課堂教學給與有力的補充,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校開設英語角、英語社團。今年我們學校學生還參加了“一起作業”網上學習,其中就有繪本閱讀,頗受學生的喜愛。
5、課堂上以課文的翻譯為重點,忽視學生的整體運用。
現在大多數英語教師教學中注重課文的翻譯,忽視學生對課文的整體運用。教師給學生逐字逐句地翻譯,注重讀懂短文,而忽視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讓學生整體運用。扼殺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課程基本理念:
a.更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修訂稿中首次將英語課程的性質界定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一個人如果具有較強的語言交際能力、較高的綜合人文素養,他會更快地適應社會變化,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工具性與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b.更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修訂稿在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更注重了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不僅體現在基本理念的調整上,也體現在了課程內容的設置和各級目標的描述中。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必然經歷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漸進深入過程。修訂稿強調了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更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
2.《小學英語教學設計》期刊。
3.《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
第六條: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就取決于他會不會有理解地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因此,小學教師應當仔細地研究,每一個學生的這條能力是怎樣發展的。??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四、研究目標: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讀懂簡單的文章,形成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
2、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能,從小建立閱讀意識,獲取有用的信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逐步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促進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發展,實現獲取信息和實踐語言的功能。從而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
研究主要內容:
1、學生英語閱讀習慣的調查和閱讀價值引導。
2、如何激發學生自我閱讀的欲望。
3、在教學中如何引領學生不斷提高英語閱讀的良好品質。
4、基于課內閱讀教學之上,與拓展課外閱讀相結合。
五、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認真學習,密切關注教改動態,積極搜集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教學資料、信息,研讀《英語課程標準》等,使課題實施建立在扎實的理論支撐基礎上。
2、行動研究法:積極開展英語教材實驗研究,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積累閱讀教學的有意經驗。
3、個案分析法:開展課題引路、研討展示活動,收集典型個案,認真剖析、反思。
4、調查研究法:對實驗班學生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并對有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實驗者了解學生發展的情況為本課題的研究創造條件。
5、經驗總結法:注意搜集積累和總結課題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提升教學理念。
六、研究詳細計劃:
1、學習準備階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
(1)召開組員座談會,制訂具體的研究計劃。
(2)組員理論學習,學習適應新課程標準及素質教育要求的英語閱讀課教學策略。并分工明確,收集相關資料,寫好學習體會。
(3)結合學校英語教學實際,研討如何探究現行的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策略,使之適應新課程標準及素質教育的要求。
2、開題實施階段:(2016年6月—2016年12月)
(1)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宗旨,在實踐中探求適合小學生個性身心發展需要的閱讀習慣;并為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的提升尋找有意義的途徑。
在學校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學校布置英語走廊、班級英語角。不定期的進行英語手抄報展、英語書寫比賽作品展、班級英語角評比等活動,讓學生時時刻刻可以接觸到英語。開展英語歌曲演唱比賽、英語故事賽、英語聽力比賽等,努力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展示自己的英語才能。組員定期進行總結和交流。
(2)將口試和筆試、聽力巧妙結合。學生自覺參加了“一起作業”網上學習,其中的繪本閱讀,鍛煉了學生的整體閱讀習慣。
(3)人人爭做小老師,每天安排一名學生教會同學一句課外諺語或詞組。
3、成果采集階段,進行結題總結:(2017年1月---2017年3月)
(1)總結研究成果,收集學生學習過程和成果的收集、評價工作,并撰寫階段研究報告。
(2)進行學生訪談。
(3)收集相關資料,裝訂成冊。
(4)撰寫結題報告。
七、課題研究人員分工:
組長:代紅麗
全面主持課題研究,負責編寫課題研究方案和課題報告,同時進行文獻資料和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組員:趙文亮楊建偉
負責課題的組織工作,負責課題的日常管理。
組員:喬瑞娟鄭富平
進行文獻資料和英語課堂教學研究,并進行資料編寫整理。
八、課題研究預期成果呈現形式:
1、課題研究方案、研究報告;
二、開設課外閱讀課。要使學生的知識面廣泛,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外,還要求學生閱讀大量課外書籍。解決這個問題我采用了開始課外閱讀課的辦法,每天下午開設一節閱讀課。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在班級內設立了圖書角,用班費、也自己掏錢買了一批適合少年兒童讀的圖書,還號召同學們把自己的好書拿到學校來,供大家閱讀,班級的圖書角有圖書300多本。同學們如饑似渴的閱讀,增強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到了三、四、五、六年級同學們開始到學校閱覽室閱讀課外書籍,凡是課程標準要求閱讀的課外書籍,同學們都讀過。閱讀大量課外書籍,使學生的眼界開闊,表現在寫作文、說話等方面,同學們的語文能力提高顯著。為了培養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我除了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等活動外,還在我所教的班級內開展一系列朗讀比賽活動,把朗讀作為一項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充分調動全班同學讀的積極性。通過閱讀培養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情操,一個愛讀書,常讀書的熱潮在我所帶的班級貫穿始終,可以說對學生的終身都有影響。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大范圍推進,新課程在教學中不斷深入發展,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對課堂質量的訴求都越來越強烈。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在這一場對教學質量的討論中,教師應當義不容辭地擔當起自己的職責,努力探索優質課堂的構建方法,不斷推進課程改革和教育模式優化。筆者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深刻地明白自己的工作意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索和創新,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對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一些構建方法。
一、創設恰當課堂情境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教案、講義內容來給學生一板一眼地講課,教學課堂枯燥無味不說,還無法顧及學生是否能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想要讓自己課堂的教學質量提上去,達到優質課堂的標準,構建方法之一就是創設恰當的課堂情境。
何為課堂情境?就是根據當堂課所教授的內容,構建出一個能夠讓你的學生接受的情境,并在此情境中進行這堂課的教學。比如,在講授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的“雞兔同籠”問題時,老師可以在上課前這樣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到了動物飼養場參觀小動物。大家最想看什么呀?”同學們的回答會五花八門,老師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在最后順利地引導同學們說出有四只腳和有兩只腳的動物就可以了,老師選擇不同的組合,雞兔、鴨兔、鴨豬等組合都可以,只要兩種動物分別有兩只腳和四只腳即可。接下來,老師就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了,當然,要把雞兔同籠改成所選的比較有趣的組合。這樣一來,一個趣味性很濃的課堂情境就構建好了。
恰當的課堂情境,不但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會讓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得心應手,提高教學質量,也能讓其他聽課者感覺趣味盎然,新穎獨特,課堂的優質性得以體現。
二、加強教材解讀深度
好的課堂情境固然重要,但如果授課教師不能夠深入地解讀教材,將教材所體現的好的內容完全呈現給學生,教學質量肯定不會好。想要將課堂教學質量提上去,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加強對教材解讀的深度。
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教材解讀深度不夠的問題,下面,筆者以五年級數學下冊中體積單位換算課程中教材解讀為例。很多小學數學老師在教授這一段課程內容時都只是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告訴學生“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卻很少有人會給學生仔細地講解為什么會是1000。筆者認為,在講這一段內容時,教師應當詳細地將幾何體體積的運算原理以盡可能簡單的方法,向學生交代清楚,而不是只告訴學生一個結論,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是對教材的另一種理解,也是從教材中提煉出來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授課方法,一定能改變小學數學課堂偏文科的現狀,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顯著地提高教學質量。所以說,加強對小學數學教材的深入理解,也是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構建方法之一,更是一條必經之路。
三、學生間協作學習出優質
傳統的數學教學皆是以教師教授為主題,同時輔以黑板記錄,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協作少之又少,殊不知學生之間協作學習更容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很多老師在引導學生合作方面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造作才能獲得最佳效果。筆者以六年級下冊統計與概率章節為例講述一下自己的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構建方法。統計與概率這一部分涉及的數據比較多,學習起來雖然難度系數不大,但計算過程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筆者認為,可以讓學生自行組成小組,針對某一個統計問題展開討論和計算。一個班級可以分成5人為單位的小組若干,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給每個小組布置難度差不多的統計與概率任務,比如,讓第一組統計:我班每位同學的家庭人口數,并計算出哪個人口數出現的概率最大;第二組統計:我班每位學生鉛筆盒中的筆各有多少支,出現最多的支數是多少等。這些任務雖然不難,但操作起來的工作量卻比較大,5人為一個小組進行任務,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事可做,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要得到最終的結果需要小組里每一位學生的共同努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還能互相學習、互相提高,最終不但能夠讓老師完成教學任務,還能讓學生們的友誼得以加深。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更何況我們的學生都聰明伶俐,最終得到的統計結果一般都會很好,如此一來,一堂質量卓然的小學數學優質課堂就構建成功了,教師在這堂課中的任務僅僅是在適當的時候給學生一些恰當的指導和建議。整個優質課堂基本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這與新課標的指導相當符合。
很多小學數學老師都覺得小學數學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教,構建優質課堂就更是難上加難了。筆者認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找準方法,把握好尺度,構建一堂優質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并不是什么難事,關鍵的就是找對構建方法。以上僅僅是筆者通過教學經驗總結而出的,也希望各位教師也能開拓思維,完善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構建方法。
參考文獻:
[1]袁甫平.在小學數學“常態課”中關注“高效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3(06):21.
[2]趙冬臣.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征分析[M].東北師范大學,2012(12).
一、重視早讀課。早讀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以前是每天早晨讓學生讀半個小時,學生放聲朗讀,有表情讀,自由讀,校園中的氣氛活躍。古代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讀,在教師領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讀,常說的校園內傳出朗朗的讀書聲就是這個道理。從古代的教學實際情況看,這種教學方法所收到的效果十分明顯,也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所以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開設早讀課就是一項比較好的辦法。我從教小學一年級就重視了這一環節,直到六年級從未間斷。所上的課文要求學生至少讀上十遍,教科書上要求會背的課文,我要求全班所有學生必須會背,教科書上沒有要求學生會背的,我也會選一些好的內容,在可能的情況下要求學生會背。六年的堅持,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到學生小學畢業時,他們能背幾十篇課文、詩歌,也可謂滿腹經綸,為今后繼續深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重視課外閱讀課。要使學生的知識面廣泛,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外,還要求學生閱讀大量課外書籍。解決這個問題我采用了開始課外閱讀課的辦法,每天下午開設一節閱讀課。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在班級內設立了圖書角,用班費、也自己掏錢買了一批適合少年兒童讀的圖書,還號召同學們把自己的好書拿到學校來,供大家閱讀,班級的圖書角有圖書300多本。同學們如饑似渴的閱讀,增強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到了三、四、五、六年級同學們開始到學校閱覽室閱讀課外書籍,凡是課程標準要求閱讀的課外書籍,同學們都讀過。閱讀大量課外書籍,使學生的眼界開闊,表現在寫作文、說話等方面,同學們的語文能力提高顯著。為了培養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我除了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等活動外,還在我所教的班級內開展一系列朗讀比賽活動,把朗讀作為一項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充分調動全班同學讀的積極性。通過閱讀培養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情操,一個愛讀書,常讀書的熱潮在我所帶的班級貫穿始終,可以說對學生的終身都有影響。
三、重視語文課教學中的朗讀教學。在語文課教學中,朗讀所起的作用不能小覷,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有時能催人淚下,把學生深深的吸引住,讓學生隨著課文的情節和內容去思考、去享受喜怒哀樂。教師的范讀、學生的范讀、全班同學齊讀,分角色朗讀,分小組朗讀,分男女同學讀,種種讀的方法我全部使用上,真正是朗朗的讀書聲在校園回蕩,一走進校園給人一種神圣的感覺。有些課文就是通過讀讓學生去感受,去體會,去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和課文的深刻含義。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分角色朗讀的時候,有很多同學能把人物在某一個環境下,某一種思想情感讀得入木三分,活靈活現,這比教師在那里講的效果要好的多。現在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朗讀是讓學生參與的一項最好辦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當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朗讀,該講的教師還是需要去講,讀只是“聽、說、讀、寫”中的一項內容,其它三項內容也不能荒廢。
大家知道,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是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和熱點,但現在似乎“亮點不亮”,“熱點成難點”,近來出現了“兩種現象”:一是綜合實踐課程淪為“三無”課程(無教材、無教師、無課程標準);二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科化現象。據調查顯示,87%的老師覺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好上”“難教”。因為有超過一半的教師就與學生圍繞“資源包”在教室里“講”或“教”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化現象嚴重。
那么,在一定區域內如何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為學校和一線教師提供應有的支持與幫助?我們從“六個重視”來解決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樣?最終,達到較好的教學活動效果。
一、重視課程的落實,喚醒憂患意識
1.教育部門
一是出臺相關文件通知,制度保證,規范辦學行為。教育局層面關于印發《中小學貫徹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二是配備督學,進行隨訪,經常性下校督導綜合實踐課程的執行情況。三是制定評價標準。制定《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從辦學思想、辦學行為、教學常規、綜合課程、學習習慣等方面制定標準。
2.教研部門
一是具體量化,如出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教研常規管理暫行規定(試行方案)》。具體規定到學校、教師每學期、每月、每天都應該做些什么。二是過程視導,進行教學視導,抓好常規工作。三是質量監控,在期中、期末舉行教學質量抽測工作,做好診斷性評價。
3.學校層面
一是提高課程的執行力,安排好總功課表,確保開足、開齊每門課程。二是制定好課程整體規劃和安排,要警惕這兩種現象:一種是只看重語、數、英學科計劃,忽略了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另一種是用少先隊計劃、德育工作計劃替代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4.教師層面
拘牙鮮Φ撓腔家饈叮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自覺性和示范性。一是因為綜合實踐的開設是順應世界潮流,朝兒童經驗和生活回歸,追求課程綜合化;二是因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時常想起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人才?”。因為成人的過多包辦,使得當今的學生“精神成長”和“動手能力”出現了嚴重問題,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球越打越小,步越跑越短,聲越來越細,氣越來越粗,手越來越瘦,人越來越胖。這些都迫切需要教師的引導、示范和解決。
二、重視資源的開發,豐富內容選擇
1.現有資源
一是用資源包,主題示例――為老師提供了選擇“教什么”的種種可能。二是地方校本,因地制宜――為老師提供了選擇“教什么”的優先條件。
2.潛在資源
一是開展“三活動”:自主探究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為師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依據。二是辦學特色,名勝古跡――為師生探究過去的歷史和學校生活提供了便利。三是時事新聞,熱門話題――為師生認識當今的社會和自然環境提供了素材。如:利用名勝古跡、辦學特色、熱門話題,重視資源的開發,必然豐富課程內容的選擇,有好的內容才會有好的開始。
三、重視隊伍的建設,促進專業發展
1.招考
招考綜合實踐的專職教師,如,近五年我們區域內共招聘了791位新老師,其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師36位,占招聘總數的4.6%,有了專職教師,這一學科才會有中堅力量。
2.聘用
除專職綜合教師外,聘用兼職教師,聘用校外能人。如,聘請校外的學者、民俗專家及其他專業人員參與,有法院的庭長、居委會主任、園林工程師、酒家的涼菜師傅、工廠的退休職工、本校食堂的廚師、保安等人都可聘為專業指導老師。
3.培養
教育改革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可以采取請進來的辦法,加大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如,請大學教授或市教科院的教研員等,開展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小學課堂教學調研指導活動。也可以走出去學習,華東師大、東北師大、北師大等地都是外派教師學習的好地方。同時,還可采用同伴互助、在崗學習等辦法來培養教師,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重視方法的指導,發展實踐能力
1.以“兩會”指導
這里的“兩會”雖非比人大會、政協會這兩會,卻是區域內教育的盛會,即“教學教改經驗交流會”和“聚焦課堂教學研討會”。在“經驗交流會”上,要有一場全校師生參與的才藝展示、一場校長論壇、一次校園文化建設的大檢閱、一場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觀摩研討課。在“聚焦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上,都會有3-6節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研討。教師在磨課、研課、看課、論課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
2.以“課題”指導
以市、區級“十二五”規劃課題為載體,開展研究工作,提高教師的科研實踐能力。可歸納為“5543”模式:(1)來個“五點分析”,即分析教師科研方面的優點、缺點、潛在優點、潛在缺點和尋找發展的增長點。(2)給個“五層目標”,即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階段性發展目標,合理形成“合格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杰出教師―特級教師”的五層發展目標。(3)力求“四個突破”:一是入職三年以內的教師突破初任教師關。二是入職五年的教師要突破勝任教師關。三是入職八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師要突破骨干教師關。四是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要突破指導關。(4)鋪設“三子路徑”:一是引路子:主要是以教學關注階段論、教師職業生命周期論等理論為基礎,聘請教育專家指導,專家及理論引領,促使骨干教師提高教育理論素養。二是搭臺子:結合教師崗位練兵活動,開展系列競技比拼,為骨干教師脫穎而出提供舞臺。三是壓擔子:骨干教師確立實驗課題,開展課題研究。通過引路子、搭臺子、壓擔子實現教師由教書型向科研型轉化。
3.以“合作”指導
一是團隊合作。綜合實踐活動貴在“活動”,重在“綜合”,只憑教師個人是難以勝任指導工作的,需要靠各學科老師之間密切合作,變“單打獨斗”為“團隊合作”。二是學科合作。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最常用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滲透于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中,講究的是學科之間的密切合作。如,“負重遠行”這項主題活動項目。活動前,德育處品社老師看到的是“誠信”教育;語文教師捕捉到的是“活動是寫作源泉”;數學老師抓住了“速度、時間、路程”三者的P系,學科合作效果好。
五、重視學生的體驗,分享學習樂趣
1.研究問題,知多少
筆者在平時的下校觀課看課過程中,常常會發現這種現象:一些老師在幫助學生確定活動主題時,往往先入為主,選擇教師自己感興趣的幾個主題供學生選題,結果學生活動的興趣索然,這是忽視學生主體性所致。那么,研究的問題從哪里來呢?一是從課本資源包來,例如,資源包每冊的《可愛家鄉》,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再回歸到實踐中去檢驗。二是從興趣中來,例如,《“低頭族”,請抬起頭來》《六年級女生閱讀校園青春小說現狀及思考研究報告》《中國夢,飛向月球》,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研究的問題。三是從生活中來,學生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身邊的物等,例如,《買東西的學問》《探究校園的植物》。
2.學科整合,少不了
從各學科綜合學習探究中提煉研究性學習活動主題,從而把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其他學科有機整合,使學科教學從課堂走向課外,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語文學科從“家鄉的民俗文化”的綜合性學習中提煉出《家鄉的食文化》《家鄉的茶文化》等活動主題。數學學科從“數據的收集、整理統計”的學習中提煉出《從數據談節水》的活動主題;科學學科的綜合學習中可提煉出《巧用廢品學科學》等活動主題……學科整合少不了,它讓本課程增色不少!
3.學生體驗,最重要
荀子《儒效篇》:“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我聽到的會忘記,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學生做過了,體驗了,這才是最重要的學習。
六、重視評價的跟進,做好經驗總結
1.評選先進教研組,給他一份獎勵
教研組是學科最前沿、最基層的戰斗堡壘,發揮綜合實踐教研組的作用尤其重要,只可惜實際工作中,還有相當的學校沒能成立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因此,可通過評選先進教研組來激勵。
2.征集優秀論文,給他一份肯定
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實踐的心得與思考,是教師教育思想的提煉與總結。教師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總有自己的“得意之作”與“成功之法”,也總有自己的困惑與思考。適時地組織區域內綜合實踐優秀論文評選并匯編成冊,這對老師是一種肯定。寫好論文、做好經驗總結,給他一份肯定。
3.舉行競賽活動,給他一次展示
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學、以賽促評,這是區域內教學研究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可舉辦“教師教學案例征集比賽”和“小學生研究性學習小論文比賽”,通過比賽調動教師教的積極性,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師生提供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例如,《香蕉與芭蕉一樣嗎?》《孩子們眼里的“”―― 一次時事熱點題材的學習嘗試》。
4.研究一個課題,給他一個探索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綜合實踐的教師更應該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來做研究,一個具有探索精神和探索實踐的教師,才能適應兒童這一天生的探索者。
通過以上“六個重視”,克服綜合實踐課程淪為“三無”課程現象和課程學科化現象,還綜合實踐活動本來面目和別樣的效果。
領導重視,保障安全是小學“校園足球”校本特色課程實施的前提條件。
1.成立機構
我們學校專門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行政為副組長、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為組員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
2.保障安全
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制訂應急預案和應急保障措施,我校配備了足夠的應急人員、必備器械和藥品,以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全方位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則,使全體師生牢固樹立“防患險于事故,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足球運動員應對安全事故的能力水平。盡可能為全體運動員購買保險,外出比賽找有資質的企業提供車輛,盡量避免和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
二、確立“快樂體育,健康成長”的指導思想
小學“校園足球”校本特色課程的實施研究,首先應該確立“快樂體育、健康成長”的教育指導思想,讓學生快樂、健康地學會足球技能。在學習技能中追求快樂,在快樂活動中成長。我們課題組在教學內容和手段上,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用游戲等教學形式使學生熟悉球性,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術,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鍛煉身體,為今后進一步學習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把孩子們從網吧、游戲室吸引到足球場上。以增強學生體質,豐富學校體育活動,營造校園足球氛圍,提升學校特色文化,培養青少年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注重過程,不斷改進
小學“校園足球”校本特色課程的實施研究,以“快樂體育、健康成長”為指導思想。校園足球的廣義是指在校園里開展的一切足球活動,包括足球課、足球訓練、足球比賽、足球文化體驗等活動。我校是以每周每個班開設一節足球課為教材為依托為核心,通過小學校園足球校本特色課程實施研究,使師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足球文化,學習足球技能,并將足球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養成正確、科學的運動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1.課程設置
以每周每個班開設一節足球課為教材為依托,開發適合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喜歡的校園足球活動項目;以根據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為依據,形成我校校園足球教材的框架,對教材進行篩選、重組和調整,開發一套可行且適合我校學生校園足球運動的校本特色教材;以足球運動為主體、以足球游戲為手段,建構游戲體系,把歡樂的元素植入足球運動中,引導學生體驗足球運動,激發少年兒童對足球的興趣,加快足球運動推廣普及;最后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制訂好每個足球水平學段評價體系,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足球興趣。
2.氛圍布置
營造濃厚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可以出版校園足球活動宣傳欄,或指導繪畫、書法,或收集校園足球文化相關資料、宣傳報道;其次可定期評選校園“足球小將”等;第三,可以在校園適當的地方建設足球訓練區、“足球樂園”等。
3.隊伍建設
聘請專業的足球教師或校外足球教練,力爭做到配備專職足球教師、教練。加大教師專業化建設力度,積極組織足球教師或教練參加專業技能的培訓,努力提高專業素養,提升技術水平。
4.夯實活動
(1)“校園足球”校本特色課程的實施研究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并調動學生的創造性,以足球運動為主題,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足球趣味活動和足球交流活動。
(2)每年以班級為單位舉行一次四~六年級的校園足球比賽,每年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一次一~三年級的足球興趣運動會,并評選校園“足球小將”“足球新星”等。
(3)建立學校與家長溝通平臺,獲得廣大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推動足球活動的全面開展。
(4)積極參加每年7月份金壇區暑期小?W生足球比賽,進行互動交流。通過足球,加深校與校之間的聯系,建立足球互助交流校,攜手進步、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