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考試知識點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01 03:03: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物考試知識點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物考試知識點總結

篇(1)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維持在80-100mg/dL范圍內;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會產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現低血糖癥狀,低于45mg/dL,出現低血糖晚期癥狀;多食少動使攝入的物質(如糖類)過多會導致肥胖。

4、消化:淀粉經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運輸:葡萄糖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主動運輸),經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為脂肪,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

篇(2)

中考和高考都有相應的考試要求和大綱,也是中考和高考命題的依據和重要參考,考綱又是根據生物教材大綱所制定的,它反映了生物學習的重點和方向,而且,考試大綱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根據時代的變化和考試形式的變化不斷調整的。總的來說,教材大綱和考試大綱還是考試的重要依據,因此,老師要好好研究考試大綱,根據大綱來把握生物的復習方向。

2、改變復習模式,制定階段性目標

生物復習參考傳統的考試復習模式,主要是采取三輪復習法,第一輪復習主要是要充分熟悉生物每一章節的主要內容,并建構主要的知識框架,將知識點用點、線、面的方式一點一點串聯起來,并進行梳理,根據每一章節內容之間的聯系,理解并全面記憶。第二輪復習主要是通過模擬試題和大量聯系的方式來鞏固記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單方面追求題目的數量,還要盡可能選擇具有針對性的題目。此外,還可以采用專題訓練的方式,每次生物課針對一個小專題進行測試和訓練。第三輪復習主要是查缺補漏,鞏固知識。在完成第一輪復習和第二輪復習之后,學生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學習重點,第三輪復習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復習效果。

3、重視試題糾錯和錯誤總結

一方面,生物老師要在精心研究考試大綱的基礎上,對考試的經典題型進行規律總結,然后對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式的訓練。在此基礎上還要選用大量中考真題進行演練,中考真題和普通的試題不一樣,真題具有科學性強、題目設計得更合理、重點突出、邏輯性強等特點,而且真題更能反映出生物教學的趨勢。另一方面,生物老師要引導學生重視錯誤和經驗總結,在練習中,不能只關注做題的量,還要定期對所做的題目進行分類和經驗總結,每過一段時間就將之前做過的題目整理出來,重點看一下做錯的部分,然后找出造成錯誤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因為同樣的原因犯同樣的錯誤。

4、深入研究考試題目抓住試題方向

復習生物,還要關注近幾年的考試試題以及考試方向,生物老師要仔細分析近幾年的生物試卷,捕捉考試信息,發現題目的規律。筆者通過對生物試題的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1、生物復習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每年中考高考試題中都有部分題目是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2、發現重點難點,生物復習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人體的新陳代謝、調節與免疫、遺傳等模塊中。3、重視生物教材中的圖片的理解和分析。4、復習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5、關注社會熱點。生物復習也要結合社會實際,結合社會熱點問題。總的來說,只有對試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5、結合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方法對學習效果很關鍵,尤其是對要參加考試需要及時復習的學生來說,一個好的復習方法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生物老師在帶領孩子進行每一輪的復習時,都要注意調整復習方法。比如說在進行每一個專題的練習時,分別指導學生對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實驗題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步驟,不要急于告訴學生題目的答案,教會他們自己建立一個全面的知識框架,然后引導學生的思路往正確的方向靠攏。在審題時,教會學生如何迅速找到題目關鍵字并從文字、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6、有側重點對試卷進行講評

生物老師定期對學生完成的試卷進行點評和分析,但是并不是說要對試題中的所有題目進行講解,這樣既浪費課堂時間,又讓學生抓不到考試重點。所以,針對試卷講評,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一、講解典型題目,舉一反三。選擇典型題目講解,根據題目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回顧生物教材內容。二、分析造成錯誤的原因,找出試題規律。生物老師要研究學生容易出錯的試題,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三、對試卷中的題目進行分類分析,研究每一類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四、重視知識點的擴展講解。老師要看到題目所涉及到的其他知識點,重視對學生知識的擴展。

篇(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634(2012)03-0062-03

0 引言

隨著生物技術的蓬勃發展,利用生物工程手段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工業生物技術,實現低碳循環經濟已經成為目前產業發展的前沿之一。由于產品分離純化是生物產品加工的重要環節,其過程、質量和成本往往決定整個生物加工過程的成敗。因此,生物分離在整個生物產品生產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是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等相關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相關知識儲備也為學生以后繼續從事科學研究或工廠實踐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的多學科交叉課程,知識面涉及物理、化學、數學、化工及微生物等學科,內容相對分散,不僅包括生物工程產物的分離、提取、精制的基本原理和相關基礎理論,也包括大量的分離單元操作及其工業實際應用。知識點涉及細胞破碎與分離、初級分離、膜分離、萃取、吸附、層析、電泳、結晶、干燥及蛋白體外復性等方面。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深切感覺知識點分散對學生學習、理解和復習的難度。知識網絡是人們在學習和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通過一定的方式聯系起來所構成的開放性知識體系。如果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將知識點歸納總結比較,由點到線,再到面成體,構建相關知識網絡并將其靈活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1 抓住本質化繁為簡,重點內容主線貫穿

把厚書讀薄,抓住本質,化繁為簡,以簡明扼要的文字或圖表將所學內容凝練出來,是學習繁多知識的一種有效方法。例如色譜技術是現代生物分離技術的核心,色譜又分為凝膠過濾色譜、離子交換色譜、反相色譜、疏水色譜及親和色譜等。授課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該章節內容分類繁多,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理論課程講解過程中,重點突出色譜分離的本質——根據混合物中的溶質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分配行為的差別而進行分離的方法。抓住這一本質,上述色譜分類就是基于溶質分子和固定相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不同,而關鍵在于選用的固定相。一般而言,應用于生物產品分離純化的固定相色譜介質共同特點是都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化學穩定性和機械強度。而凝膠過濾色譜主要就是采用微孔凝膠介質為固定相,如Sepha-rose,主要起篩分作用,是根據溶質相對分子量的差別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如果對凝膠介質活化并鍵合一定量的陰陽離子,就成為離子交換介質,如Sepharose-DEAE,主要是根據溶質與固定相間靜電作用力的差別進行分離,即離子交換色譜;如果對介質表面偶聯疏水基團就成為疏水介質,如Phe-nyl Sepharose,主要是根據蛋白分子與介質間弱疏水作用的差別而進行分離,即疏水色譜,是生物大分子常用的分離純化方法;如果將介質表面完全非極性化,如ODS-C18介質,就是反相色譜,主要根據溶質問極性差別進行分離分析,常用于非極性小分子(分子量小于5000)的分析和純化;如果將介質表面活化并偶聯一定的親和配基,即親和色譜,如BSA-Sepharose介質,主要是根據生物物質間的特異性親和作用而實現分離。由此可見,色譜分離的核心在于選用的介質,而決定分離原理的主要因素是介質表面的基團,據此可將上述內容歸納總結如圖1所示。通過這樣的一個圖,在相應色譜章節課程講授過程中,引導學生從本質出發理解不同色譜分離過程的區別和聯系,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色譜分離原理的理解,更為關鍵的是,學生對色譜分離的本質、分類、各種色譜方法的區別和聯系均可熟練掌握。

再如,生物分離過程的一般流程如圖2所示,該圖概括了生物分離課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分離操作,因此在課程的講解過程中應以其為主線,在各章引言、生物產品分離示例的課程講授中重點突出此圖,并在全部課程結束后重新復習該流程圖。通過這樣反復強調,可化繁為簡,學生對各分離操作在生物產品分離中的地位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各個單元操作的認識,深入理解各分離操作在生物產品分離工藝中的作用和相互關系,從而扎實地掌握各分離操作并能夠靈活運用。

2 以因素為切入點,注重分離過程的提煉總結

雖然生物分離過程涉及內容繁多,但在分離工藝中一些單因素對分離的影響存在相通之處。如果以每一個因素為切入點,將相關知識點歸納提煉總結,可使分散的知識點構建成網,從而使知識體系立體化,加深學生對生物分離操作的理解。例如,生物產品如蛋白質、有機酸及核酸等都是兩性物質,在不同的pH條件下兩性物質的帶電性質會有所不同。而帶電性質會影響其分離特性,因此pH控制在這些兩性物質分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應有意引導學生總結和提煉。在初級分離沉淀分級中,控制pH在目的產物等電點附近可使其溶解度降低,便于沉淀析出;有機溶劑萃取分離過程中,控制體系pH可使目的產物保持分子或離子狀態,可調節其在水相或有機相的分配,從而實現萃取或反萃取;離子交換吸附過程中,決定分離的主要因素是目的組分與介質間的靜電引力,控制pH可改變目的產物的電離狀態,進而實現選擇性的吸附或洗脫;親和色譜分離過程中,如果靜電引力在親和作用中占據主導地位,pH控制在親和吸附或洗脫過程中也具有重要意義。課堂上引導學生以pH對生物分離的影響為導向,歸納總結成表,如表1所示,就形成了清晰的知識網絡。

再如,表面活性劑在生物分離中也有廣泛的應用。細胞破碎中,采用表面活性劑處理細胞,可增大細胞壁通透性,便于細胞破碎;初級分離中,加入表面活性劑利用表面吸附的原理對溶劑進行分級分離;膜分離過程中用表面活性劑作為清洗劑對污染膜進行清洗;液膜萃取過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劑穩定液膜,反膠團萃取中加入表面活性劑形成反膠團溶解生物物質;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加入表面活性劑使蛋白變性并消除其電荷差異,從而使其遷移率只與蛋白分子量有關。與之類似,過程強化技術等在生物分離中的應用有超聲波破碎、超聲波萃取、微波萃取、超臨界萃取、超臨界色譜等,以一個因素為切入點,將整個生物分離課程的內容提煉總結,并在課堂上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并以課堂提問和課后思考題的形式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和查閱相關資料,由點到線再到面成體,構建相應的知識網絡,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知識融會貫通能力。

3 加強知識點橫向比較和聯系

由于生物分離過程涉及分離操作較多,為加深同學們對所學概念的理解,課堂教學中可將各知識點進行橫向聯系和比較。如色譜和吸附這兩個概念,色譜主要根據溶質和固定相之間各種相互作用——分子大小、靜電引力、疏水性、特異性識別等的不同實現分離純化;吸附是根據范德華力或靜電引力實現從液體或氣體中回收有用目的產物的過程。在分離單元操作過程中,色譜和吸附是兩個互相并列的概念;但在色譜分離技術中,吸附色譜是根據固定相與溶質問吸附作用力不同的色譜操作,其本質是吸附原理在色譜上的應用,是和凝膠過濾色譜、疏水色譜等并列的概念。在實際講課過程中,這兩個概念學生非常容易混淆。類似的離子交換吸附和色譜也存在相似的區別和聯系。

在同一章節相關的易混淆知識點也可以橫向聯系和比較,例如疏水色譜和反相色譜,都是根據目的組分疏水作用的差別進行分離純化,但又有所不同。疏水色譜固定相表面偶聯弱疏水性基團,疏水作用較弱,洗脫時主要采用降低離子強度、調節pH或者加入表面活性劑等方法降低疏水作用,可直接應用于鹽析后蛋白分離純化;而反相色譜固定相表面完全被非極性基團覆蓋,表現強烈的疏水性,洗脫時主要采用降低流動相極性的梯度洗脫法,但應用于生物活性物質分離時存在使目的蛋白變性的危險。在講授各自章節時將相關的知識點橫向聯系,比較其異同,通過知識網絡的構建使得各知識點不再孤立分散,可以使學生總攬全局,加深學生對生物分離過程的理解,并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4 重視考試的導向作用

考試的目的是為了鑒定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考試大綱和試題對于師生教學過程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由此可見,考試僅僅是學習過程的一個階段,考試中反饋出的信息有助于下一步更好的教和學的過程。考試結束決不意味著該門課程學習的結束,這一點對于當前大學教學而言尤其重要。因此,筆者在生物分離工程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拓展多種考試方式,采取了隨機小考、課后小論文考察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在課堂上隨機小考,提問學生并引導學生總結提煉構建相關知識網絡,知識點的消化吸收主要在課堂上完成;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一門課程的學習不僅僅是課堂的45分鐘,在課后集中選取一些具體的生物產品分離課題,安排學生主動去查閱相關知識,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資源,在課余時間完成知識面的拓展;期末考試試題的命制要靈活,重視知識點的比較、聯系和總結,如前文所述,讓學生列舉pH控制、表面活性劑或者過程強化在生物分離中的應用。通過這三種考核方式,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課余時間為拓展,以期末考試為導向,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大大提高,不僅學習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素質,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生物分離工程內容較多,構建知識網絡可以將各知識點聯系比較,可以抓住本質化繁為簡,將所學知識串成一條線,突出各因素在分離操作中的作用,將不同單元操作相互比較并聯系起來,并以考試為導向,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從而真正做到學有所用。通過這一教學實踐,鄭州大學生物工程系2008級生物工程班學生的生物分離工程理論課程平均成績為79.4分,其中90分以上的占25.7%,不及格學生占1.4%。在鄭州大學組織的網上教評中,筆者的評教成績均在90分以上,為優秀等級。下一步應繼續完善,探求更加符合當代教學特點的生物分離工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李華.生物分離工程課程的教學體會[J].化工高等教育,2007,(4):34-36.

篇(4)

二、探析有效發揮生物成績統計作用的途徑

1.增強成績統計的頻率

高中生物考試一般來說分為月考、季考、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而往往考試成績出來之后,大部分教師只會對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進行統計,結合這兩次的考試成績來分析學生這半學期和一學期的成績,而忽略了如學生臨時抱佛腳、在考試中偷看別人成績等情況。僅僅是統計期中、期末成績往往不能科學地、真實地反應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因而教師應該對月考、季考甚至是周考進行統計,雖然統計工作比較繁雜,但是增強高中生物成績統計頻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成績。

2.運用工具軟件進行成績統計

教師應該充分掌握計算機技術,并將此充分地利用到生物考試成績的統計工作中,相較于傳統手動統計成績來說,運用計算機工具軟件更有利于發揮成績統計的作用,在統計的整體上比傳統手工統計更加系統化、便捷化,教師通過軟件統計出來的數據能夠更加一目了然地看出學生分數分布情況。在生物考試成績統計中,鑒于軟件成績統計的優越性,教師還可以將成績提高或者是成績明顯下降的同學清晰地標記出來,更有利于之后教學的開展。

3.細分成績統計內容

發揮生物成績統計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還應該將成績的統計進行細致劃分。傳統高中生物成績的統計內容往往是“姓名、成績、名次”,而細分統計內容則是在統計時,會增加具體知識點的成績統計,如“生物新陳代謝章節知識點分數”“生殖和發育章節知識點的分數”等,雖然這種細分工作很繁雜,但是一旦統計出來,教師就會對學生的掌握情況有了比較清晰、深刻的了解,相比于不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就進行教學活動更加有效率,也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材講解。

4.對成績統計進行描述性分析

每次進行成績統計之后,大部分教師往往會就此結束生物成績統計工作。其實,在統計之后,教師還應該對統計的結果進行描述性分析,也就是對統計做一個規律性的總結。如教師可以統計學生在“細胞”學習中,哪些知識點還沒有掌握,還可以對學生整體在考試成績中反應出的問題進行總結性的分析。統計的本質在于能夠促進后續教學的有效進行,只“重形式不重結果”是違背成績統計的初衷的。

5.增加成績統計的對比分析

在高中生物成績統計時,教師可以對這學期已經完成的考試成績統計進行綜合的對比分析。幾次生物考試的成績往往能夠反映該學生在總體知識上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師通過科學的對比來研究不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之后的教學該如何展開,該采取怎樣的教學手段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6.將統計結果及時和學生溝通

教師對學生成績統計完成并且做出一定的總結之后,要將改進的建議以及成績反映的狀況及時和學生溝通,因為所有統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改善當前的學習狀況,因而教師必須和學生進行有效的、針對成績上反映出的問題的合理交流,給予學生在后續生物學習上的科學的建議,充分發揮成績統計的作用。

篇(5)

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一般從10月份開始,直至第二年4月份結束,占據高三生物復習的大部分時間,也是決定高考勝負的關鍵。為此,在復習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復習的實效性,為第二輪復習和高考成績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掌握學生學習基本情況

學生學習情況是教學策略采取的基礎,也是科學制訂第一輪復習計劃的依據。在分析過程中,要全面掌握學生高中生物學習的整體狀況,然后分析學生基本情況、基礎知識、思維水平、學習技能等方面的差異。并掌握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存在的不足等。在全面掌握和分析這些內容的基礎上,然后制訂更為科學、合理的第一輪復習計劃,為提高復習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二、把握考試大綱的考點

考試大綱規定了考試的內容、命題要求、考試形式等,是高考生物命題的依據,也是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的指導性文件。另外,考試說明對考試要求做了更為細致、全面的說明,包括知識能力要求、能力目標等。對題型、難易比例也進行細致說明,并附有樣卷,有利于學生制訂復習策略。為此,第一輪復習中必須以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為指導,制訂有效的對策。近些年來,高考試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注重聯系實際生活,題材上重視選擇新穎的材料。為此,復習過程中不能單純地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而應該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要求學生能靈活運用知識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所以,第一輪復習中要抓好基礎知識復習工作,強調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適當對知識點進行延伸與擴展。

三、構建知識結構網絡體系

對高中生物知識進行整理、歸納,讓知識點相互聯系并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知識結構網絡體系一般具有整體性、多樣性、開放性的特征,各知識點緊密聯系在一起,一個知識點也可能與多個知識點相聯系,第一輪復習過程中,必須把握好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之形成網絡結構體系,避免出現知識點孤立的情況。在構建知識結構網絡體系的時候,首先要熟記單個知識點,然后注重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之形成一個結構網絡。另外,復習過程中還可以要求學生完成各個復習進度概念圖,引導學生建立專題概念圖,包括遺傳概念圖、細胞新陳代謝概念圖等內容。將不同知識點緊密結合在一起,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促進復習效率提升。

五、合理選擇習題進行練習

高三生物復習習題多種多樣,而學生時間和精力有限,為此,合理選擇習題進行練習顯得十分必要。習題選取應該少而精,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以提高習題練習效率。習題選擇時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針對學校所在的高考區域合理選擇,由于不同地區的命題不同,考試大綱和考試要求也不完全一樣,必須把握習題選擇的區域性特點。習題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習題進行訓練。習題訓練要具有代表性,可以代表某種解題方法或某個知識點,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另外,習題訓練要具有一定的梯度性,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要指導學生進行自我檢測,明確習題訓練中存在的不足,促進學生改進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對習題還要做好講評工作,培養學生審題能力,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注重對典型例題的分析,并用好錯題本,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六、提高學生理解和分析圖表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能讀懂生物方面的圖表,并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從而更好地解答問題。為此,第一輪復習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理解和分析圖表的能力。在第一章復習時要總結相關的坐標曲線,讓學生掌握識圖方法,更好地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例如,在酶這一節內容學習時,要總結以下曲線:酶活性與pH;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淀粉定量,酶濃度一定時,產物積累量與時間的關系;酶濃度增加一倍時,產物積累量與時間的關系;酶濃度一定,淀粉濃度與產物產生速率的關系。另外,識圖時還要掌握特殊點的含義,包括橫縱坐標的交點、最低點、最高點、拐點、交叉點等。從而使學生能熟練地分析圖表,更好地解答相關問題。

總之,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中,要根據教學工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復習的實效性。任課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掌握科學合理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牢固掌握知識點,從而構建高效的生物復習課堂。

篇(6)

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每個學生都成為有效的學習者,而不是單純看教師是不是把該講的知識都講清楚了。教學的有效性,就是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能夠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知識,通過教學能夠對學生的自身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高中生物涵蓋的知識面較廣,從分子生物到細胞生物學再到生態學的知識內容都有涉及。學習過程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繁多,并且相互之間的聯系也比較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有效性,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取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高中生物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掌握好這些知識,并做到運用自如。

本人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能夠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對知識點的掌握是有不同層次的要求的。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根據大綱中對知識點掌握的層次要求以及教學內容自身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樣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夠在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高中生物第一本教材的第三章第二節主要介紹細胞內的一些細胞器功能。這一節的學習目標是應用,是屬于知識點掌握的最高層次。教學實踐證明按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很難讓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掌握這樣一些知識點。那教師們就應該注意,改變教學方法,用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這些對學生們相對比較生疏的知識點。首先教師可以在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構建一個細胞的模型,并讓學生將各種細胞器放到細胞內來。這樣學生就能夠從全盤來掌握一個細胞內大概都有一些什么樣的細胞器。知道了有些什么內容了,接下來就是了解這些細胞器分別是做什么的,它們的結構又是怎樣的。在學習這點的時候我喜歡讓學生用逆推法。一般來說是結構決定了功能,而我在教學中用的方法是由功能推導結構特征。例如,教師首先向學生介紹線粒體是一個獨立的能量代謝場所。那么作為一個獨立的代謝場所,首先它是獨立的,所以它就是一個膜包被的系統。由于它是一個能量代謝的場所,所以其中肯定有很多參與能連代謝的酶,這些酶需要一些固定介質,而包被線粒體的膜就充當了這一介質。由于酶的種類很多,并且酶催化反應要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環境,所以線粒體的膜內陷成為了嵴。這樣的一種逆推發讓學生很快就熟悉了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這樣的方法比傳統的灌輸法的效果要好很多。另外,在教師教一些只要學生了解的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上講臺來講授這些知識。例如在學習細胞的癌變這一小節的時候,我通常會讓學生自己來來講。這一小節的知識點沒有什么難理解的地方,學生一般一看就能懂。同時癌癥這也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能夠引發學生更多的討論。一般我會讓學生提前一周去準備這節課,等到上課的時候讓學生自愿到講臺上來向大家展示他在關于癌癥這個主題上的一些認識,以及現在科學在研究癌變上面的一些緊張。這樣的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而且也能夠擴充一下學生們的知識。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很好。

2 根據教學內容做必要的知識擴展

高中生物教學中對知識的擴展是很重要的,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在高考生物中很多知識點都不是書上現成的知識點,很多知識點都是一些書本上知識點的擴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適當的擴展知識是使學生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關鍵。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的第二節激素調節中,課本上只是介紹了激素調節的發現以及一些很簡單的激素調節的例子。然而,在考試的時候,關于這一部分的知識點不僅僅是書本上介紹的那些簡單的激素調節事例。因此,教師在講授這一節的時候就應該適當的擴充學生的知識點。給學生講授一下我們人體內的一些激素,并且選擇比較重要的幾種激素來主要講解。講解的內容應該包括這些激素產生的部位、作用、這些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引起的人體的反應以及當人體出現這些激素紊亂的時候的一些主要措施。第二,適當的擴充知識點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對一些學生來說,課本上的知識他們能夠自己讀懂,所以教師如果只是講授課本上的知識根本就不能調動其他們的興趣。適當的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能夠讓學生喜出望外,讓學生知道生物學的博大精深,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

3 及時歸納總結知識點,并將知識點串聯起來

教師在講授完一節課或者是講授完一章的課程后應該幫助學生作一次總結。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能夠及時的回憶起學習過的知識,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記憶加強,而且能夠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生物知識網。這些知識都像網一樣環環相扣聯系起來,這樣知識能夠記得更加牢固。例如在學完了必修教材二后教師可以做簡單的總結,讓學生能夠將必修教材二中的知識點都聯系在一起。這一本書主要講的是遺傳和進化。遺傳就是講物種的基因有一定的傳承性,進化就是說基因會變化,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樣講述下來,就能將基因的本質,表達,結構,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都串聯進來。這些東西研究了以后是要用到實踐中去的,所以就有了基因工程。這樣幫學生梳理一遍,學生基本上能夠回想起這本教材到底講了些什么內容。學生掌握了書本框架后再去掌握一些細小的知識點就容易多了。及時的歸納總結能夠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知識,學習更加有效。

高中生物的知識點比較多,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該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學的輕松,掌握的牢固。

參考文獻:

[1] 寧衛,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課改論壇。2011(3):152

篇(7)

高考復習不在于每天的題海戰和疲勞戰,在于的是高三是否真正用心準備,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從高三的暑假開始就全力以赴的堅持是完全可以的,但千萬記住:一旦開始動手準備高考,就要全身心的投入。高考理綜復習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復習課程多,時間跨度長,因此,高考理綜復習必須有一個整體的規劃。總的復習進度劃分為起步、強化、沖刺和臨考四個階段。

(1)起步階段(第一輪復習)

首輪復習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夯實基礎。這一階段各科目都在進行一輪復習,基礎差的考生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補上自己的短板,合理分配時間到薄弱科目,從而達到各課程之間的平衡;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進一步加強練習,全面檢查自己的相關知識點,建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完善自己的課程體系。

(2)強化階段(第二輪復習)

所有科目的第二輪復習都安排在強化期,主要目的是重點專題突破。這一階段要從全面基礎復習轉入重點專項復習,對各科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把握;總結出常考、易考知識點,同時注意解題能力的訓練。

(3)沖刺階段(第三輪復習)

4月中下旬第三輪復習階段開始,主要目的是查漏補缺。本階段復習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調整心態,回顧錯題本,勞逸結合;二是適應理綜答題順序和時間的合理分配。物理、化學、生物的沖刺復習,購買最新的權威模擬試題和預測題,保持住答題手感。

(5)初試臨考階段 (第四輪復習)

6月上旬調整心態、準備考試。熟悉考試環境。

二.復習技巧

(1)第一輪復習(8月份~12月份)

①物理:重點是力學大版塊和電磁學大版塊,這兩大版塊占到80%左右,同時,高考對于實驗創新的能力也逐步加強,每年高考大綱雖然有所修訂,但變動不大,因此可以找本前一年的《大綱》先看著,在一輪復習跟住老師的前提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晚上的時間補齊自己的短板。這段時間可以用除全國卷一、二外的歷年高考真題來進行分章節的聯系。

②化學:重點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這三大版塊,這三大板塊是整個高中化學的主干知識。第一輪復習在緊扣課本復習的同時注意概念的理解記憶并不是機械式的死記硬背,盡量把晦澀的概念轉化為自己易懂的語言,不但這樣方便理解,而且記得會更牢。這個階段的練習也很重要,但是切記不要題海戰術,適當的練習即可,但是練習之后對于錯題要及時總結。

③生物:生物分為細胞與代謝,遺傳變異,生殖繁育,新生物技術這四大板塊。爭取做到知識主干清晰,枝葉明了,重點難點心中有數,為下一步的復習進一步夯實基礎,掃除知識上的遺漏。此外,適當回顧初中相關內容,不留知識上的斷檔。針對自己平時容易混淆的概念,做題時易產生畏懼心理的知識進行比較和分析。爭取在第二輪復習前不再有知識上的盲點和大的障礙。

(2)第二輪復習(1月份~4月份)

① 物理:在這一階段,新的考試大綱剛剛下來,考生要根據最新的大綱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對于新增和修改考點要給予關注,這往往是當年命題的熱點,此時開始進入章節復習,分專題、分章節把握,要注意跨章節的綜合類大題的處理,此時可以用全國卷一、二的歷年高考試題來進行訓練。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② 化學:化學首輪復習和第二輪復習是緊密結合的,而且這個時候是考試大綱公布的時刻。此階段重點之一是提煉這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和重要結論,以及考試知識點,特別是新增考點和新修考點;對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初步綜合。二是進行專題訓練,并對專題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在這時對真題進行總結和研究

③ 生物:生物方面,應該在已經大體掌握知識框架的基礎上,在考試大綱的指導的前提下開始深入研究真題,尤其是非選擇題,掌握各種答題方法和要點,本階段必須進行相當量的題型專項練習,通過做題來鞏固。

(3)第三輪復習(5月份)

這一階段已經十分接近高考的時間了,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對于做過試卷的錯題進行整理和分類,第二是帶著問題再次回歸課本,這一階段已經不需要大規模的做題,主要就是調整作息,保持住手感,解決錯過的題目。

篇(8)

高一生物夯實基礎知識的步驟和方法一、落實考試說明要求正確處理好說明與課本之間的關系

考試說明(下稱“說明”)是高考生物命題的基本依據,也是指導高考復習的綱領性文件。每年的“說明”都清楚地闡明了當年考試性質、內容、形式及試卷結構和題型示例。因此,考生必須認真學習,深入研究。以高考說明中要求的能力層次為依據,以考試說明所列出的知識點條目為線索,對照課本中的有關知識點和內容逐條復習,以明確考試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內容。根據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的特點,生物命題的思路是:“遵綱不循本”,即知識點的考查一般遵循說明不超越課本,但能力要求不一定是課本涉及的,可能會超越課本。也就是要求考生在復習時對知識點的處理應源于課本,但對能力的要求應高于課本。

力求抓住五點:①知識點,②考試點,③能力點,④應用點(聯系工農業生產、國防科技、日常生活、環保知識的實際),⑤結合點(各章節的結合),要正確處理好“說明”與“課本”的關系。

二、重視課本,夯實雙基、突出主干知識,抓好學科內綜合

夯實“雙基”,立足點首先放在課本上,課本是生物知識的載體,是學生學習生物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的“藍本”,應該重視課本的基礎作用和示范作用。如課本中生物術語、概念、定律都具有規范性、權威性,抓住課本的知識點,把握好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對相關知識進行橫向拓寬、縱向加深。

縱向著重在“理解”,應有層次、有序,橫向著重的是“滲透”,應有意識、有機。對課本中的知識點要進行提煉、梳理、歸類、對比,將隱藏在紛繁內容中的最重要的要領、規律、原理、知識間的聯系整理出來,使知識系統化,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同時對以往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或未掌握的知識進行補缺強化。

立足課本,可以用專題形式進行復習,抓好學科內綜合,構建知識網絡體系,特別是那些反映生物學科主干知識內容、反映學科思想的內容和能夠與高等教育相銜接的內容,要穩扎穩打、腳踏實地。要理清知識的發生和本原,在教師幫助及自己的努力下通過分類、整理、綜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有了牢固的基礎,就可以從容應對高考,以不變應萬變。

三、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①復習時要突出主干知識、重點內容

主干知識內容不僅包括學習的重點,同時是高考試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考點內容。如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細胞內的物質代謝、動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的基本定律、伴性遺傳、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遺傳育種、生態系統、免疫、克隆技術、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態工程等等。對這些主干知識內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決新情景的問題。要力求做到知識點、能力點、薄弱點、應用點和考查點心中有數,那種不分主次泛泛復習以及題海戰術,無疑都是有害的。

②重視實驗能力培養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其培養目標與學生學習方式、能力、技能和態度有著緊密的聯系,與研究性學習的培養目標和學習方式是相輔相成、交互作用的。因此,我們在復習時要重視實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重視科學方法的訓練,掌握好與生物實驗有關的知識和技能。

③要講究科學的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指導著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思維方法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現階段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的關鍵性復習階段,講究科學的思維方法很有必要。正確的思維方法,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知識的運用,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分類、系統化、具體化、歸納、演繹推理等基本思維方法,一定要掌握好,并且牢牢抓住。

④強化訓練、多思善問

能力考查是近年來高考的“主旋律”,現階段能力提高可以通過強化訓練,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達到及時檢查復習的效率。現階段強化能力的訓練,老師認為應該以做中等難度題為主,在保證準確的情況下,力求提高解題速度。應當檢查自己是否具備適應高考的題型和題量,還有適應高考的審題、題意分析等各種能力。

考生應當接觸新情景的習題,加強識讀圖表能力的訓練,善于從圖、表提供數據的處理過程中理解試題,作出正確結論,以提高解題質量。善于歸納總結,想一想該題運用了哪些概念、原理?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屬于哪一類,彼此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經過比較,以少勝多,抓住了代表性,就可以以一當十。這就要求考生找出題目原型,摸索解題規律,以后再做類似習題就可以運用規律性方法解題。

另外,現階段的訓練試題涉及的知識面廣,有時要用到整本書,甚至跨課本。解這類試題,必須站在知識的全局和整體的高度來思考問題。對一些一時想不通的問題,一定要問,問老師、問同學,千萬不要輕易放過。

四、分析失誤、查漏補缺

現階段還應該把復習重點放在分析失誤、查漏補缺上。查漏補缺的目的是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方法是,對照自己平時練習中發現的問題,以及自己在知識、思維、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地練習,進行查漏補缺。特別要重視在“雙基”知識方面存在的缺漏,增加知識的覆蓋面。

還應該把自己做過的各類試卷中錯誤的部分裝訂成差錯本,復習時仔細看看,邊看邊思考,找出易錯知識和易錯原因;檢查是否能夠活用知識,有無臨場應變的能力。檢查自己對前期所犯的錯誤有沒有真正弄懂,錯誤有沒有重犯。只有這樣做,才能提高復習效率。

高一生物的四步驟學習方法一、預習

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后產生的問題記下來,有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做出預習筆記。通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于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于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聽講

很多優秀學生的經驗都說明了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主要功夫應下在課堂上。我們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是解決一種矛盾,即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通過學習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現,我們再來完成這個轉化過程。而由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是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應該是很順利的。有很多學生就是課上認真聽講,在45分鐘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但是,總有些人,課堂上不認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白白浪費掉45分鐘,反而在課下再花時間去完成轉化,此時已沒有老師的指導,只有課本上的內容,顯然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如此花雙倍或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就是常說的事倍功半。只要我們把主要功夫下在課上,那么,課下的負擔也就會減輕,而且學習效果也會提高,時間上也會更加充裕,這就是常說的事半功倍。所以,聽講這一步驟是極為關鍵的。

三、復習和作業

每節課上,一般老師都要留一定量的作業,這些作業的內容多是講課的重點內容,是應該認真對待的。作業的過程就是復習鞏固聽學知識的過程,但是,很多同學把作業僅僅當成是一種任務,甚至當成是個負擔。因此,急急忙忙趕完作業,就認為當天的任務完成了,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學習的幫助是微小的。無論課上老師是否留有作業,課下都應該先進行復習,及時將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復習一遍,這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心理學家對遺忘和記憶都進行過實驗和研究,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說,剛剛學習完知識后,遺忘很快就開始,而且一開始遺忘得較多,過一段時間間隔之后,遺忘的發展越來越慢,遺忘得也就慢了。根據這一遺忘規律,我們應該進行及時的復習,不要等到遺忘得差不多時,再進行復習,那樣,學習效果是不會好的。由于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所以我們復習得越及時越好。

每天的復習一定要避免機械的重復,而應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知識的聯系和老師講課的思路,將老師講課內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語言表述一番。

通過復習,加強了記憶,然后再來做作業,可以大大提高作業的效率,作業的困難、疑問、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過作業又可進一步運用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總結

總結是指在學習完某一章知識,對此章知識進行整理、重組,總結出該章知識的聯系、知識的系統或知識的結構,以便我們能從知識的整體上把握知識,從而加深理解知識和靈活掌握知識。總結的方法一般可用構建知識網絡的方法和綱要法。

總之,做好總結是我們學習常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通過總結,不但可以復習鞏固所學過的知識,而且能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使知識連貫起來、綜合起來,使知識建立起各種聯系。這樣,就使我們能在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上來對待知識,就好像我們站在山頂上來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樣,不但能看清所有景點,而且能看清各景點間的關系。由于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上來看待知識,我們也就有了駕馭知識的能力,就是說我們能靈活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了。

高一學好生物課的方法1、學會收集處理信息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紙雜志、媒體網絡、旅游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生物知識和敏感具體的生物問題,要善于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生物知識。讓學生課外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生物信息。這不僅是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培養勇于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篇(9)

導學案需要教師提前制作好,要按著書本和自己講課的順序,將諸多知識點以填空的形式下發給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預習非常重要。課前使用導學案預習,學生可以先把教材讀一遍,把空都填上,導學案上需要大家填空的地方也就是重要的考點。高中生物知識涉及的范圍很廣,考查的內容因此就涉及了學過的各個方面的知識。而且普遍來說,生物的出題點都很小,所以,高中生物每一節課知識含量都非常大。如果沒有提前預習,對新課有一定的了解,許多專業名詞都不知道講的是什么,那么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肯定跟不上老師的思路。

2.課堂筆記

在制作導學案時,可適當留些空白,供學生課堂做筆記時使用。事實證明,若想在課堂上把本節課的筆記從頭到尾一字不差地記下來,又能聽清老師講課的內容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導學案應大致按照教案的模式和內容進行設計和排版,盡量把知識點列出來,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適當在導學案上做些補充即可。

3.復習資料

在經過自己的預習、課上聽講、習題課的補充之后,導學案上應該已經記滿了所有可涉及的知識點,這便是學生在考試前復習的“法寶”。學生一定要保存好每一份導學案,在期末時可以裝訂成冊,這樣留到高三復習時都會起到不可預料的幫助作用。為了督促學生充分利用導學案,教師可在每學完一課后將學生的導學案收上來進行檢查,讓導學案不完整的學生盡快將知識點補齊。

二、思維導圖――理清思路,總結知識點,加強記憶

生物的知識點多而雜,如何清楚地理清知識點與知識點的關系,如何準確地記住每一個考點,“思維導圖”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圖即為思維導圖的一種模式:

思維導圖,即通過一個大的知識點,不停地向外擴充、延伸,把能寫出來的知識點一個一個地列出來,最后列出一張大的知識網絡。這種方法在復習的時候非常有效。每學一課后,我都會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式畫出一張思維導圖,這樣就可以把最近幾節課學過的知識點“串成串”,理清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種理解性的記憶方法,最終效果要比死記硬背有效得多。畫思維導圖也是在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由淺入深,一步一步發現問題,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也有很大幫助。

三、課堂小測――督促學生把“復習回顧”變成“學習習慣”

篇(10)

概念圖(Concept map)最早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教育系的諾瓦克教授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科學的教學策略。自開展研究概念圖以來,國外有關概念圖在理論研究和應用兩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我國有關概念圖的研究卻非常少,即使是介紹性的文章也不多。

研究表明應用概念圖進行教學,能夠顯著地改善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效果。具體包括(1)學習者通過制作概念圖,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并對其進行選擇綜合,從而確定它們之間的關系,因此避免了被動學習,加強了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能力;(2)教師制作概念圖,有助于其梳理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更加準確地把多知識有效而系統地聯系起來,展示給學生。這種實踐有助于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等等。

生物化學課程是生物學專業類學生的基礎課程,學好生物化學是學好其它生物學課程的基礎。生物化學課程涉及的概念非常之多,其間的聯系也甚為復雜。傳統的教學方法基本屬于教師講,學生聽,結果是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生掌握的知識要么是清楚的、零散的、分割的,要么是完全概念不清而且混亂。只有部分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而擁有系統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改善學習效果是困擾教師的一個難題。充分利用概念圖,開展生物化學教學有利于解決上述教學中的難題。

概念圖在教學上具有以下三個含義,我們將嘗試其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概念圖作為一種教學的技能

概念圖作為一種教學的技能已經被許多教師廣泛認可和接受。教師通過制作概念圖,對所教知識進行梳理、綜合,在原有將眾多知識點單獨、零散地展現的基礎上,以包含各知識點以及其聯系的體系以概念圖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的知識,擺脫眾多概念無序地堆放在一起的局面。例如:糖代謝包括幾個部分:糖原的合成與分解、糖酵解、三羧酸循環、糖異生以及磷酸戊糖途徑等部分。對于初學者而言,每個代謝途徑的反應以及催化反應的酶,以及酶的調節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理解記憶。平時在記憶這些小知識點的同時非常容易忽略各代謝途徑之間的聯系,產生“只見芝麻不見西瓜”的現象或者即使注重了代謝途徑問的聯系,也會忽略其中某一途徑與另一途徑的聯系。如何找到各代謝途徑間的相互關系,幫助學生在掌握各單個代謝途徑的基礎上,將糖代謝的途徑聯系起來形成整體概念,在學生完成糖代謝的學習任務之后,教師通過梳理總結制作了以下概念圖來解決上述問題。

通過制作概念圖,教師可以將生物化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簡潔明了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系統完整地掌握生物化學的知識。

二、概念圖作為一種學習的策略

國內外研究結果指出,概念圖可以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認知方式,大面積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自學能力。學生的認知方式主要有:記憶、規則、質疑和應用四種形式。然而,普遍認為選擇規則方式進行認知的學生,比選擇其他認知方式的學生,在進行有意義學習時更具優勢。運用概念圖進行學習的策略,學生采用的是規則的認知方式,即在學習新概念時,總是試圖去分析概念之間的關系,并加以理解與記憶;而在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系統中,學生主要采用的是記憶認知方式。因此,概念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感受是只有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才能有效地改善教學效果。例如:針對蛋白質的合成部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制作概念圖以幫助他們全面理解和掌握本章的內容。在概念圖的繪制過程中,學生不得不主動地思考、總結和綜合所學知識,這一過程使他們對蛋白質合成的理解不再局限在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核糖體(rRNA)、合成的信息模版(mRNA)以及合成原料的攜帶者tRNA和合成所需要的因子等單個知識點,而是在掌握單個知識點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了他們之間的聯系,從更深層次理解蛋白質合成的全過程。

三、概念圖作為評價工具

上一篇: 出納后勤工作總結 下一篇: 外貿年終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亚洲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综合色88一本到鬼色 | 最新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