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工作要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4 14:48: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稅工作要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國稅工作要點

篇(1)

(一)高起點構建稅收收入管理體系。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創新稅收收入管理模式,按照“客觀地定,科學地分,合理地調,準確地考”的要求,構建新型稅收收入管理體系。在組織收入過程中,根據經濟稅源變化,及時合理調整收入增長目標,改進組織收入考核方式,健全完善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健康增長機制。

(二)高標準提高稅收收入掌控能力。根據預算安排和經濟發展趨勢,改進收入目標管理體制,通過“自下而上反饋,自上而下下達”等形式,試行分稅種、分級次、分行業、分地區測算稅源潛力。合理分解收入目標,力爭各單位經濟稅源實際與年度收入預期目標保持一致。試行重點稅源分片、分行業管理辦法,加強重點稅源、新增稅源、萎縮稅源等經濟稅源調查,及時掌握最新情況,摸清稅源底數,提高收入掌控能力。

(三)高質量完成稅收收入預期目標。堅持依法依規組織收入,貫徹落實組織收入原則,堅決防止“空轉”、收“過頭稅”等違規行為,認真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牢固樹立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收過頭稅的觀念,實現真實、沒有水分的增長。強化收入質量管理,完善收入質量評價制度,及時發現組織收入中的苗頭性問題,及時糾正并嚴肅查處違規行為。牢固樹立科學任務觀,增強任務觀念和憂患意識,充分認識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加強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檢查,分析增收點,找準漏稅點,努力完成全年稅收收入目標。

二、立足于“深”,推進稅收收入分析

(四)深入落實稅收分析工作機制。根據《進一步完善稅收分析工作機制的意見》(國稅發〔2015〕8號)文件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相關工作制度,全面推進稅收形勢分析、稅收風險分析、政策效應分析和經濟運行分析,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稅收分析格局,有效地發揮稅收分析為組織收入服務,為加強征管服務,為稅制改革服務,為宏觀決策服務。

(五)深刻分析經濟稅收熱點難點。根據國家宏觀經濟走勢和政策熱點以及高層關注重點,把握分析角度,開展專題稅收分析,不斷提升分析水平和報告價值。站在地方政府角度謀劃稅收分析產品,加強分析成果應用,為經濟稅源建設、促進產業發展提出有針對性、實效性參考建議,全力打造稅收分析系列“拳頭產品”,在服務大局、提升站位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六)深度挖掘稅收數據分析價值。掌握數據挖掘分析方法,揭示事物發展規律,豐富稅收分析內容,提高對稅收大數據“金礦”的開采能力。不斷改進收入預測方法,提高收入預測水平。

三、立足于“嚴”,推進稅收會計監督

(七)落實嚴格的監督程序。實施稅收資金安全和收入質量的動態監測管理,開展稅收資金安全日常監督和稅收票證及稅款繳庫專項監督檢查。加強對申報、繳庫、退庫、更正、欠繳、多繳等環節資金運動跟蹤管理,強化重點稅源申報、繳退庫情況的監督,充分發揮稅收會計的監督職能。

(八)開展嚴肅的風險防控。掌握稅收收入管理開展情況,將稅款征繳、退庫、更正、多繳、欠繳稅金等環節存在的風險進行分級分類監督管理,向有關單位和部門推送稅收資金安全管理風險防范點,提升稅收收入風險整體管控能力。

(九)細致嚴謹的打好基礎。強化欠稅管理工作,跟蹤掌握各單位欠繳稅金情況,實行欠稅風險分類核算管理,適時欠稅綜合管控能力評價結果,促進欠稅整體管控能力的提高。積極與有關部門銜接,進一步提升出口退稅退庫效率。繼續推進信息化管理稅收票證,切實提高稅收票證系統數據準確性,進一步規范稅收票證日常管理。

四、立足于“活”,推進稅收統計反映

(十)圍繞稅收中心工作,加強征收成果的多維度反映。不斷提高稅收統計數據的利用率,重點從減免稅、產業結構、新型工業化、園區稅收等方面多維度開展統計分析,提供有質量的統計報告。

(十一)圍繞稅收職能,加強減免稅效應的反饋。推進減免稅會計核算,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研究解決方案,加強統籌協調,做好重點項目減免稅核算統計工作。繼續開展減免稅統計調查,加強審核檢驗,強化與地稅、財政部門的溝通協調,切實提高數據質量。完善減免稅政策效應分析機制,選取一批重點和熱點問題開展分析,及時反映優惠政策的實施效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十二)圍繞稅制改革,加強改革成果的反映。根據“營改增”以及消費稅改革等稅種改革進程,開展相關統計調查工作,適時反映稅制改革成果,為完善稅制改革提供數據支撐。

五、立足于“精”,推進稅收數據管理

(十三)提升數據監控管理的精度。完善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堅持“零差錯”目標不動搖。根據“營改增”業務需要,結合工作重點,查找薄弱環節,更新增補監控指標,不斷擴大監控范圍,進一步提升數據質量監控水平。堅持每日市局定時監控,狠抓數據差錯的及時修改,適時組織歷史數據清理,進一步提升系統數據質量。

六、立足于“強”,推進收核隊伍建設

篇(2)

2.突出抓好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宣傳教育。大力宣傳憲法確立的國體政體、領導核心、指導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權利義務等主要內容,不斷增強廣大同志的憲法意識、公民意識、愛國意識、民主法治意識。學習行政法制理論、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憲法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及與公務員職位相關的專門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學法和依法行政的自覺性與能力,為全局同志學習和運用各種法律法規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強化教育培訓,著力提升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素質

3.健全干部學法制度。建立健全國稅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明確領導、組織、協調本級機關干部學法的工作責任;重點建立領導干部學法制度。

4.開展全員法律培訓。按階段、列重點、分步驟、有針對性地持續組織全員干部稅收法律培訓。不斷創新干部法律培訓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組織開展講座式、互動式、論壇式法律培訓。高度重視法律師資力量和骨干隊伍的培養,充分借助社會法律專家的力量,不斷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今年舉辦1期干部《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專題講座。

5.認真開展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和法律知識測試。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法律知識測試,做好結果運用,懲前毖后,獎優罰劣。鞏固“五基達標”活動的成果,將法律知識和依法行政知識考核常態化,進一步提升基層干部執法素質。

6.提升國稅干部依法行政的職業素質。通過引進干部競爭機制和創新重點部門、重點崗位資格準入等制度,促使干部自覺投身學習,促進干部加強執法能力。

三、加強制度建設,著力健全依法行政的基礎性制度體系

7.完善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制度。認真貫徹執行《省國稅系統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實施辦法》,從重案標準、審理流程、文書制作、信息傳遞、結果處理等方面規范重案審理流程,充分發揮政策法規部分在重大稅務案件審理中的法律服務和參謀作用。編輯一定數量的重大案件審理案例,進一步放大重案審理的示范效應。

8.規范稅收行政自由裁量權。嚴格貫徹落實《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施行)》,避免稅收執法的隨意性,增強執法的合理性和可控性。規范行政處罰程序,對行政處罰告知、聽證、取證、稅收保全、強制措施等行為嚴格監管,切實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優化稅收法制發展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

四、加強監督考核,著力構建行政權力運行的內控機制

9.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堅持運用信息化手段對稅收執法行為的自動化考核,堅持按月通報,按季分析,按年總結,將考核結果與年度績效考核掛鉤、與干部個人評先評優掛鉤。在全局內深入開展執法監督和內部審計,堅持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專案檢查相結合,提升檢查的質量和檢查的深度。

10.強化行政執法責任追究。按照“有錯必糾,過罰相當,公開公正,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監督檢查與促進工作相結合”的原則,嚴格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違反法定權限和程序實施行政行為的,依法追究過錯責任,責任追究做到公正公平。

11.自覺接受外部監督。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對本部門的工作作風、服務質量的檢查和評議,虛心聽取其對國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認真配合監察、審計、檢察等專門監督機關的工作,積極落實監督決定。強化社會監督,依法保護納稅人對稅務行政行為實施監督的權利,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對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批評、建議、控告、檢舉等權利。

五、加強法制宣傳,著力營造系統依法行政的和諧氛圍

12.全面開展普法宣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六五”普法工作總體部署,嚴格遵照市委市政府“六五”普法工作安排,全面開展全局“六五”普法工作,制定“六五”普法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把領導干部法制培訓、全員業務素質提高、規范干部執法行為等作為工作的主要內容,把普法工作與“稅法宣傳月”緊密結合,開展稅法宣傳進社區、進機關、進工廠、進農村、進軍營、進校園等“六進”活動,向廣大市民普及稅收基礎知識,提高廣大民眾對稅法的認知。充分利用材料宣傳、社情輿論、藝術感染等多種形式,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大舞臺、大環境和大氛圍,推動普法工作大眾化、開放化、社會化。

13.進一步豐富宣傳形式和內容。以稅收宣傳月為契機,把稅收宣傳月宣傳與日常宣傳結合起來,結合實際,在探索稅收宣傳規律上求進步、在拓展稅收宣傳思路上抓突破、在豐富稅收宣傳內容上下功夫、在創新稅收宣傳形式上走新路,充分運用手機短信、網上答題、攝影比賽、演講比賽、有獎征文、知識競賽等方式和活動,展示依法行政工作成果。依托內部門戶網站、辦稅服務廳等平臺,納稅人學校,拓寬外部媒體、報刊等陣地,強化對新出臺的稅收法律法規及規章、政策的解讀性宣傳,強化對納稅人法定權利和義務的宣傳,營造依法行政的社會環境。

六、尊重納稅人權益,著力妥善處理涉稅行政爭議糾紛

篇(3)

區局以創新稅收管理服務為著力點,以納稅人滿意和行風根本好轉為落腳點,全員參與,全程服務,提升納稅服務質量,為納稅人提供一個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稅收環境.以辦稅服務廳規范建設為載體,各部門協同配合,努力營造環境優良,服務優質,經濟高效,公眾認同的稅務機關.

篇(4)

一、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制度。認真落實總局關于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制度的指導意見和工作方案,以稅務行政處罰權力清單為突破口,在省局政策法規處統一部署下,組織各單位分期、分批公布稅收執法權力清單,主動接受社會對稅收執法權的監督。

二、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根據總局和省局工作部署,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繼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確需保留的審批事項依法調整為行政許可,規范行政許可的實施。配合落實納稅服務規范和稅收征管規范,加強對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的后續管理,堅決防止和糾正“明放暗不放”、“一放了之”等行為,切實做到“把該放的放到位、把該管的管起來”。

三、建立公職律師制度。根據全省國稅系統公職律師制度工作意見,初步建立我市國稅系統公職律師團隊,成立公職律師管理辦公室。

四、加強規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嚴格落實稅收規范性文件起草、論證、征詢基層和納稅人意見、納稅人權益影響評估、合法性審查等工作機制。加強稅收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做到及時報備、及時審查,積極對待省局定期通報審查意見,及時做好常規清理工作。

五、落實重大案件審理制度。根據全省國稅系統《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的實施意見出臺我市《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厘清審理委員會成員單位職責,組織抓好制度落實,通過大案件審理工作強化對稅收執法權的監督制約。

六、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工作。主積極受理和公正審理行政復議案件,鼓勵調解和解,努力把稅收爭議化解在初發階段、化解在基層、化解在稅務機關內部,并積極參加行政應訴。

篇(5)

一、 數量與質量結合,重在質量,全面完成各項稅收任務

(一)落實稅收計劃。……

(二)完善考核辦法。……

(三)實施微機管理。……

(四)加大稽查力度。……

二、 改革與創新結合,重在創新,全面提高隊伍的兩個素質

(一) 強化領導班子建設。……

(二) 以人為本,不斷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

三、 監管與創建結合,重在創建,全面優化國稅干部形象

(一) 深入開展部門糾風工作。……

(二) 提高認識,切實為納稅人、地方經濟建設服好務。……

(三) 抓準著力點,明確目標,加強文明建設。……

四、 規范與創優結合,重在創優,全面強化各項稅務管理

(一) 強化各項基礎工作。……

(二) 加強增值稅日常稽核。……

(三) 加大普通發票的推廣力度。……

(四) 加強財務管理。……

(五) 規范中央稅收征收管理。……

五、 廣度與深度結合,重在深度,全面加大科技興稅力度

(一) 加強培訓,提高素質。……

(二) 深化應用,持續發展。……

(三) 加強稅收宣傳。……

(四) 做好稅務信息報送工作。……

篇(6)

在“保增長就是保穩定”的口號之下,政府以財政直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也帶來了巨額財政赤字。由此,全國各地的財稅部門正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稅收戰爭”,以圖進行財政“保衛戰”。

稅收告急

過慣了好日子的中國各地稅務部門正處于巨大壓力中,原因只有四個字“加大征稅”。

據東南某經濟大市的國稅局公務員透露,因為壓力巨大,一向被人羨慕的國稅局公務員竟有辭職的例子。

上述國稅局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由于財政壓力加大,中央對公務員收入監管更趨嚴格,他們今年的收入,僅有過去的一半,但工作任務則絲毫不減。

東南沿海的經濟強市往往擁有大量外來人口,但其編制都是以戶籍人口劃定,該市國稅系統歷來就不堪重負,所以需要大量雇用臨時工,也就是“協稅人員”,這些占據該局人員五分之二的協稅員收入一般比公務員少一半,而從事的又都是最基層的工作,如此壓力下,“辭職者更多”。

一方面是經濟形勢下滑造成的稅源減少;另一方面,中央和各地為了刺激經濟又在大筆花錢,及需增加財政收入彌補赤字。此時負責保證財政收入的稅務部門自然“抓狂”。

“國稅總局每年的一號文都是當年度的稅收工作要點。2009年的一號文,口氣是近年來最嚴厲的。”上述東南某省地稅工作人員回憶說,2008年的稅收工作要點中:前三點分別為“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加強稅收法制建設”,“推進稅制改革”。而2009年,前三點則變成“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各項稅收調控工作”以及“大力組織稅收收入,確保稅收收入持續增長”。長期的“推進改革”,讓位于迫在眉睫的應對措施。

國稅總局于年中開始將稅收增收任務層層分解至各個省市,這是1993年分稅制改革以來的頭一遭。

基層稅務所的所長們此時成為壓力焦點之一,他們和所在地方的納稅大戶關系都很好,此時的關系好壞真的要直接用“錢”來衡量了。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因為各種歷史原因往往有或明或暗的稅收減免措施,而稅收自查,“一般是請這些納稅大戶來協商,以便完成指標”。

雖然年初,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就表示,2009年將是財政十分困難的一年,預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明顯下降,同時支出壓力進一步加大。但嚴峻的經濟形勢還是超過了預期。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僅完成年度預算的22.1%,比去年同期進度低5.2個百分點。

各地稅務系統的年中工作會議報告中,最“流行”的總結為“三個前所未有”。經濟形勢的變化“前所未有”,組織收入的難度“前所未有”,而各地政府對稅收部門實現稅收職能的期盼之熱切,“前所未有”。

老問題,老辦法

事實上,早從4月份開始,“前所未有”的“查稅風暴”已拉開了帷幕。當月,國家稅務總局連續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工作的通知》(該通知來公布),《關于加強稅種征管促進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見》。該兩項通知都是針對當期的稅收,目的是為了實現年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應收盡收”精神。

同時開展的2009年稅收檢查專項工作,進一步把查稅引向了2005年至2008年的歷年偷稅漏稅避稅行為。為此,國家稅務總局還專門制定了近1.5萬字的“稅務自查提綱”。

另一方面,嚴控“一般性開支”的政策,也使得東南各省市,尤其是相對更為依賴外貿的江蘇、浙江、廣東的一些地區對公務員收入采取了最嚴格的監管。

面對嚴峻的財政形勢,中央、省、市等各級財政都有各自的困難。而中國獨特的財政收入體系,則導致各級政府對“組織收入工作”各有不同的側重點。

中央財政主要來自各地國稅及海關,其稅收收入占中央財政收入90%以上。也因此,國稅和海關系統等中央的“錢袋子”對加強稅收監管三令五申。

同時,今年的“治理小金庫”工作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華社的報道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僅發動兩次“全國治理小金庫”的運動。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接近財政部的專家表示,這兩次“小金庫”治理,分別為1985年到1992年,1995年到1999年,皆為經濟形勢較差,中央財政吃緊年份。中央通過“治理小金庫”,將地方政府沉淀于“小金庫”的計劃外資金重新劃歸國庫,以充實中央財政。據悉,此次“治理小金庫”與歷次一樣,內部也是“指標化”管理,總金額數以百億計。

而地方除了配合國稅總局的要求,做好地方稅征管工作外,土地財政收入依然是增收的重要手段。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為保地方財政收入不降,北京等城市從二季度便開始“放量賣地”。北京市副市長陳剛曾公開表示,確保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征繳入庫總額與去年持平,本著“多儲快供”的原則,加快供地,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業界普遍預期今年北京的土地收入將達到700億元,創歷史新高。土地收入預計將占北京地方財政目標的三分之一強。而從年初至今,上海市公告出讓的土地收入已高達526.1141億元,超過前一年的全年水平。

巨大的財政壓力之下,甚至出現國稅、海關等各部門互相“打架”現象。據悉,某東部省份的進口加工企業被海關查獲一批進口原料涉嫌報價太低,“偷逃關稅”,在補繳關稅款之后,這批原料的價格又被國稅認為過高,有偷逃增值稅的嫌疑,不得已,只能再次修改賬本,補繳國稅。

“財政保衛戰”勝敗待定

按照財政部稅政司的說法,2009年是增值稅轉型全面推廣的第一年。全國結構性減稅總額將達5500億。但今年中央財政收入的目標是保八――盡管“結構性減稅”將減少5500億收入,中央稅收收入依然要實現8%―10%的增長。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解釋說,中國的稅收主要是增值稅、關稅等“流轉稅”。這些稅收并不以企業利潤多少為征收對象,而在流通環節征稅。只要GDP還在增長,經濟依然在擴張,那么稅收隨之增長也就是合理的。

而另一方面,因為預算管理體制中對財政盈余的監管采用各案制,中央財政歷年盈余的使用無需審批,而只需要在使用后向人大備案。2008年1至11月,中央政府財政盈余1.224萬億元。但因為經濟形勢的惡化,在年底“突擊花錢”的經濟刺激計劃之下,2008年全年財政瞬間逆轉為赤字1100億。

篇(7)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一、涉稅信息交換和第三方涉稅信息采集的現狀

涉稅信息交換的主要目的是采集到國稅部門所沒有的、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一些重要數據信息,信息數據的真實、完整直接決定了信息管稅工作開展的質量。因此,推進涉稅信息交換機制,應從涉稅信息的質量、數量和方式等三個層面入手,科學合理采集信息。

準確是對涉稅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只有準確地采集到納稅人的涉稅信息,才能全面把握納稅人的生產經營狀況,進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稅收管理。在信息采集過程中堅持技術與管理相結合,提高信息采集質量。在技術上,規范信息采集標準,統一數據錄入口徑,嚴格納稅人報送報表的數據勾稽關系審核,強化網上申報審批軟件和核心征管系統的數據錄入校驗功能,防止異常數據進入系統,嚴把數據入口關。設計數據質量檢測指標,實現自動比對分析和檢測,發現異常數據提醒前臺操作人員修正;對前臺無法修正的錯誤數據,按照程序提報上級稅務局進行后臺清理、校正。采集信息首先按照稅源管理需要進行采集。其次按照稅源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進行采集。在質與量統一的前提條件下,優化信息采集方式,首先是積極借助現有信息系統采集內部信息,對于納稅人生產經營信息,設計相應的網上申報附表直接采集或者實行稅收管理員到戶采集。其次是分層級采集外部信息。對于外部信息,應根據信息的權威性、信息集中度和獲取方便性,實行分層級采集,對于海關、銀行、公安部門身份信息等,真實度較高,已經實現全國數據大集中的涉稅信息,可以實行全國統一采集,對于國(地)稅、工商、質檢、統計等直接影響本地稅源管理,具有權威性,已經實現全省數據大集中的涉稅信息,可以實行全省統一采集;對于納稅人的用電、用水信息以及與其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物耗等信息,可以由武漢市的各區稅務局批量采集。當前形勢下,國家稅務機關只有加強與社會職能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才能建立協稅護稅網絡,促進稅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涉稅信息交換是指政府有關部門和其它相關單位依照規則的內容、方式和周期向稅務機關提供涉稅信息,以及稅務機關依法向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征稅人的涉稅信息。漢南區國家稅務局第三方涉稅信息的主要來源和信息內容有: 漢南區工商局提供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等,用來比對漏征漏管戶;漢南區統計局提供統計月報、經濟普查信息,用來進行經濟稅收分析,明確工作方向;漢南區財政局提供計征契稅情況和財政收支情況,用來監控房地產企業銷售情況;漢南區房產管理局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信息、房產轉讓信息、房產租賃信息房屋銷售信息,用來加強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管理;漢南區外匯管理局提供非正常核銷信息,用來與納稅人出口正常收匯核銷情況比對分析;漢南區科技局提供專利技術轉讓信息、高新技術企業審批信息,技術轉讓信息可查找申報表"收入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是否屬實,外國企業專利技術受讓單位信息可用來查找應扣未扣預提所得稅情況,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可監控所得稅優惠政策執行情況;漢南區發改委提供計劃投資項目立項批復信息、房地產開發項目成本參照信息,為國稅部門進行企業所得稅監控提供參考;漢南區民政局提供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信息,用來比對稅務登記,查找漏管戶;漢南區外經貿局提供對外貿易進出口綜合信息、對外貿易進出口主要市場信息、加工貿易信息、出口企業自營進出口權登記、變更、注銷登記底冊等,用來監控出口退稅管理情況;武漢開發區海關提供進料加工核銷手冊、報關單等,用來監控出口退稅管理情況;漢南區國土資源局提供土地使用證發放信息、土地轉讓信息等,用來加強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管理;漢南區國資委提供企業兼并、改組改制信息、企業破產信息等,用來加強稅務登記管理、稅款清算、欠稅追繳等;漢南區建委提供建設施工許可證信息、材料設備招標信息、監理招標申請信、設計招標申請信息、勘察招標申請信息、直接發包信息,用來加強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管理;漢南區商檢局提供進口設備信息,避免非居民所得稅稅款流失;漢南區公安局提供車輛登記信息,用來比對車輛購置稅繳納情況;漢南區殘疾人聯合會提供殘疾證信息,用來與稅務登記信息比對,查找異常納稅人;漢南區衛生局提供各醫院藥品、醫療器械和耗材統一采購信息,用來與供貨企業申報信息比對;漢南區供電公司提供電力銷售信息,用來評估納稅人增值稅申報真實性;漢南區水務集團提供自來水銷售信息,用來評估納稅人增值稅申報真實性;漢南區地稅局提供企業所得稅應稅所得率、工資薪金明細等,用來與國稅企業所得稅管理情況比對。

漢南區各大銀行、人民銀行提供非貿易及部分資本項目下對外付匯信息,漢南區國稅局用來監控非居民企業所得稅繳納情況;專業銀行提供資金流,用來監控納稅人是否隱匿業務收入。漢南區政府采購中心提供集中采購信息,與供貨企業申報信息比對,強化增值稅管理;漢南區保險公司提供車輛事故理賠信息,用來對汽修行業增值稅進行監控;漢南區醫保管理部門提供醫保卡刷卡信息,用來與醫藥零售納稅人的申報情況比對;漢南區煙草公司提供煙草批發信息,用來與煙草零售收入比對,強化增值稅管理;漢南區質監局提供企業法人代碼信息,用來加強稅務登記管理。漢南區國稅局還可從鐵路、公路、機場等貨物運輸單位,了解納稅人物流情況,為納稅評估提供參考。

二、當前涉稅信息交換中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保障不力。

《稅收征管法》規定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支持、協助稅務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實施細則》只是在原則上規定了相關職能部門有提供涉稅信息,加強協稅護稅的義務,但對具體采取什么方式、何種程序,相關部門和單位與稅務機關有什么權力和義務,違反規定應如何追究和處罰等均沒有具體規定。從漢南區國稅局工作推進情況看,需要依靠地方政府行政力量加以引導,先天性存在不足,同時稅務部門需要政府協調各相關部門采取行政命令、或與部門“一對一”交換的形式加以確定,大大提高了征稅成本。

(二)信息交換部門認識不高,被動應付。

少數政府部門往往以自身利益、商業秘密為由,對國稅部門獲取涉稅信息不支持、不配合,不愿意或不提供納稅人涉稅信息;部分職能部門、社會團體、協會組織等,普遍存在"征稅就是稅務部門的事"與本部門工作無關的思想觀念,對信息交換應付了事,缺乏主動意識。

(三)信息交換平臺未搭建,效率不高。

由于政府部門與國稅部門之間、國稅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之間沒有實現計算機聯網,對外,未形成統一的信息交換平臺,信息化支撐不足,涉稅信息主要以excel表格及word文檔的形式通過電子郵件或移動U盤進行傳遞,保密性差,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還有的職能部門只提供紙質報表,數據需稅務人員手工錄入相關軟件才能使用,有些部門涉稅信息需要國稅人員上門采集,你不上門我不報送,加大了工作量,增加了信息交流的成本,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對內,由于數據比較零星分散,稅務機關沒有建立專門的第三方數據分析利用平臺,所取得的數據主要依靠人工分析或部分導入已有系統輔助分析,由于不同人員對數據的分析能力不同以及數據解釋缺乏統一的口徑和標準,致使利用率也大打折扣。由于沒有搭建一個系統化的信息交換平臺,造成了信息化處理能力、支撐能力不強。

三、建立健全完善涉稅信息交換機制的建議

(一)緊緊依靠政府形成治稅合力。

涉稅信息交流涉及很多部門,隸屬不同,職能各異,僅僅依靠國稅與部門之間相互溝通,很難達到思想統一、步調一致。政府的強勢領導是推動涉稅信息交換深入開展的關鍵。一是建立市、區兩級涉稅信息交流組織領導體系,明確規定政府、稅務、各職能部門在涉稅信息交流中的義務與職責、方法和途徑,將其納入各部門日常工作,實行職能化管理,避免短期行為。二是定期召開涉稅信息交流工作聯席會議,及時通報各單位涉稅信息交流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政府督查部門定期對涉稅信息交流工作情況進行督查,并下發通報,加強監督,形成社會綜合治稅的合力。

(二)搭建信息化平臺提高信息處理能力。

篇(8)

區局實行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局長專題會議、區局國稅工作會議、專業會議、部門專題會議制度。

一、局長辦公會議

(一)局長辦公會議由局長、副局長、紀檢組長、總經濟師、調研員、助理調研員(以下簡稱“區局領導”)和辦公室主任組成。

(二)局長辦公會議由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副局長召集和主持。

(三)會議的主要任務:

1、傳達、學習上級決定、指示和有關重要會議精神;

2、研究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的辦法和措施;

3、制定區局年度工作計劃;

4、學習稅收政策,討論稅收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5、審定年度區局國稅工作總結;

6、討論決定局屬各單位請示區局的重要事項;

7、分析稅收工作形勢;

8、互通重要工作情況;

9、審定召開區局國稅工作會議和專業會議;

10、研究部署其他重要工作。

(四)局長辦公會議一般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如工作需要可隨時召開。

(五)局長辦公會議可通知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列席人員由會議主持人確定。

(六)局長辦公會議由辦公室承辦。

二、局務會議

(一)局務會議由區局領導、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

(二)局務會議由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副局長召集和主持。

(三)局務會議的主要任務:

1、傳達學習上級重要文件、指示,重要會議精神,研究貫徹意見;

2、研究落實局黨組會議、局長辦公會議議定有關事項的貫徹措施;

3、研究年度和中長期工作計劃的制定方案;

4、初審年度區局國稅工作總結;

5、制定區局年度階段性工作計劃;

6、通報經濟和稅收形勢;

7、聽取局屬各單位的階段和專題工作匯報及下階段的工作安排,協調工作關系;

8、審議內部工作制度;

9、學習有關稅收政策,討論貫徹落實措施;

10、其他需要局務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

(四)局務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一次至二次。

(五)局務會議議題由局屬各單位于每月25日前交辦公室集中,由召集人或主持人確定。

(六)單位主要負責人因故不能參加局務會議的,應事先向會議召集人或主持人報告,并指定人員代替出席。

(七)局務會議由辦公室承辦。

三、局長專題會議

(一)局長專題會議由區局分管領導和有關科室的負責人以及有關人員組成。

(二)局長專題會議由區局分管領導主持。

(三)局長專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討論、研究、部署專題性工作。

(四)局長專題會議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

(五)局長專題會議由主要相關科室承辦。

四、區局國稅工作會議

(一)區局國稅工作會議由區局領導、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

(二)會議由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副局長主持。

(三)會議的主要任務:

1、總結全年稅收工作;

2、分解全年稅收收入計劃;

3、表彰區局國稅系統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4、交流工作經驗;

5、討論局長主題報告;

6、研究新一年稅收工作要點;

7、討論研究其他有關重要工作。

(四)區局國稅工作會議一般每年召開一至二次。

(五)區局國稅工作會議由辦公室承辦。

五、專業會議

(一)一般專業會議由區局分管局長、區局承辦科室及相關單位負責人組成;重要專業會議由區局黨組書記、局長和局領導、局機關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組成。

(二)一般專業會議由區局主辦科室主要負責人主持;重要專業會議由區局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區局領導召集和主持。

(三)專業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研究部署專業性工作。

(四)專業會議分專業每年召開一次至二次。

(五)專業會議由主要相關科室承辦。

版權所有

六、部門專題會議

(一)部門專題會議由區局承辦部門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參加。

(二)部門專題會議由承辦部門負責人主持。

(三)部門專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布置部門重要工作。

(四)部門專題會議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

(五)部門專題會議由有關部門承辦。

七、有關要求

(一)會議要本著精簡效能的原則,能夠精簡的會議要精簡,能夠合并召開的會議要合并召開。

(二)會議實行審批制度。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由局長審批;局長專題會議由分管局領導審批;區局國稅工作會議由局長辦公會議審定,局長簽批;專業會議由局長辦公會議或局務會議審定,局長簽批;部門專題會議由分管局長審批。

(三)記錄紀要

1、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由辦公室記錄,整理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由會議主持人簽發;

2、局長專題會議由承辦部門記錄,整理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由會議主持人簽發;

3、專業會議由各承辦單位記錄,會議結束后,應將全套會議材料送辦公室歸檔。

(四)會議辦理

1、經批準的會議,由承辦單位起草會議通知,經辦公室審核,報局領導簽發;

2、會議上局領導講話的書面稿由承辦單位起草,需要上網的,可先送辦公室核稿,再報講話領導審定。如涉及較為重大的內容,應由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或局長審定;

3、辦公室負責會議通知的上網、會議材料的文印和對外宣傳聯絡工作;

4、會議承辦單位負責領導講話和有關文件的起草、人員的組織、會議文件分裝、發放以及會場布置等會務工作;

5、機關服務中心負責會場的聯系和車輛安排以及會議的食宿等工作。未經審批的會議,機關服務中心不得列支會議經費。

篇(9)

4月1日上午,市局舉行全市國稅系統“提升執行力深化企業服務”行動暨稅收宣傳月啟動儀式。市人大主任王金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獻波、市政協副主席孟德善出席啟動儀式。全市50戶重點稅源企業代表、省、市新聞媒體、全市國稅系統代表等200多人參加。市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聞傳國主持啟動儀式,市局黨組書記、局長閻寧捷通報了“提升執行力深化企業服務行動”行動方案和稅收宣傳月活動安排,企業代表作了依法誠信納稅倡議,稅務干部代表作了優質服務承諾,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獻波做了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全市國稅系統近年來為推動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和開展“提升執行力深化企業服務”行動的重大意義,要求全市國稅系統在嚴格依法治稅,大力組織稅收收入的同時,要真正把服務企業、推動發展作為想問題、作決策、干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強化措施,提高服務效能,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確保圓滿完成各項稅收任務,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與此同時,各縣(市、區)局為配合宣傳月啟動儀式,在繁華地區設立宣傳點,擺放宣傳版面,懸掛宣傳標語,參加宣傳的稅務人員著裝整齊,向過往群眾發放光盤、彩頁、手冊等宣傳資料,并熱情向前來咨詢的公民講解稅收政策,重點是宣傳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這次宣傳活動準備充分,收到了預期的宣傳效果

二、舉辦“稅法大講堂”對納稅人集中宣講稅法

組織開展了2期“稅法大講堂”活動。4月份對全市1000多戶中小企業財務負責人和會計人員進行培訓輔導,學習了企業所得稅政策和匯算清繳等相關知識。通過此次講解為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6月份組織各城區局、縣局、禹州市局和長葛市局等350余戶新辦企業的財務人員及基層稅法大講堂師資人員集中學習了一般納稅人認定管理和所得稅優惠政策等稅法知識。同時,還就《納稅人辦理涉稅業務報送資料指南》和《納稅人權利和義務》等進行了納稅服務宣傳,與納稅人進行面對面交流,為其提供優質服務,力求使新辦企業辦稅人員能盡快掌握稅收政策、熟悉辦稅流程和操作方法。進一步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和財會技能。

三、搞好定點聯系企業和重點稅源企業的宣傳服務

將市政府確定的100戶和省局確定的27家企業集團在許的82戶企業作為第一批定點聯系企業。各級稅務機關結合“執行力提升年”、行風評議活動,按照市局統一要求,加強對定點聯系企業宣傳和服務,明確負責領導和牽頭部門,采取走訪、現場辦公、送政策上門等形式直接和企業見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稅法宣傳和政策輔導,開展個性化的納稅服務,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信息、遇到的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問題,及時受理和解決企業涉稅訴求。

四、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稅法宣傳和納稅咨詢輔導活動

(一)充分發揮12366納稅服務熱線和網站的作用,及時、準確地解答或解決納稅人提出的問題。上半年,12366受理納稅服務業務總量1012件,每個工作日平均受理7.5件。其中,熱線受理797件;網站受理215件。每月及時匯總和整理納稅咨詢問題,了解納稅咨詢熱點、難點。

(二)做好發票簡并換版宣傳和稅法宣傳工作。一是向納稅人發放《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的公告》和《普通發票簡并票種暨換版宣傳手冊》;二是依托12366平臺向納稅人發送發票換版宣傳短信;三是在辦稅服務廳門口懸掛宣傳條幅;四是以公告欄的形式對《公告》的內容進行了公示;五是稅管員下戶巡查時向納稅人發放宣傳資料;六是召開有納稅人及特邀監察員參加的稅企座談會,通報國稅工作情況,征求意見建議,構建和諧征納關系。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各級國稅部門共組織召開了稅企懇談會10余次。

(三)利用稅法咨詢QQ群答疑解惑。4月份,開通了3個國稅稅法咨詢QQ群,與納稅人在線交流,為其提供個。截至6月底,共在線解答納稅人問題101個。

(四)編印稅法宣傳資料。上半年,我們設置填寫了涉及稅務登記、申報征收、申請認定、發票管理等各個環節的30余份涉稅表、單范例和填表說明,制作了統一規范的涉稅表、單示范簿,以硬皮書的形式,分別放置在各稅務管理分局和辦稅服務廳,供納稅人參考,幫助納稅人盡快完成涉稅事宜。還統一編印了多種宣傳彩頁,免費向納稅人提供。編印了《納稅人辦理涉稅業務報送資料指南》(分為稅務登記、認定管理、發票外部管理、證明管理、稅收優惠管理、申報征收納稅擔保申請稅務行政救濟6類);《關于納稅人權利與義務的公告》宣傳彩頁3萬份;《普通發票簡并票種暨換版宣傳手冊》2.5萬份。

五、開展納稅信用體系建設活動。

3月份與市地稅局聯合開展了2008-2009年度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嚴格按照評定內容和指標,將納稅人分別評定為A、B、C、D四個不同的等級。共評出A級納稅信用企業69戶,對外進行公告,并為A級納稅信用企業頒發了標志牌。同時,根據評定結果,不斷完善對信用等級高的納稅人優先服務措施,引導和促進信用低等級的納稅人提高納稅誠信度,取得了較好效果。

六、依托新聞媒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

篇(10)

    美國人Ian McGill和Liz Beaty在他倆合著的《Action Learning》一書中首次對行動學習下了定義:一種在同事的幫助下,朝著既定目標前進時不斷反思與學習的過程。行動學習的培訓模式為:學習的終極目的是素質的有效提升,學習的載體是面臨重要或棘手的難題,受訓者的任務是通過團隊合作在實際工作當中解決難題。正如瑞文斯教授所說:“行動學習就是駕馭團隊的力量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有意義的任務..”簡而言之,受訓者獲得自我提升的最好方法是通過實際的團隊項目行動而非傳統的課堂講授。

    行動學習培訓方法理論的思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強調學會學習,而非依賴教師灌輸知識。2、強調從經驗中學習,即在行動中獲得新知識、新能力的同時,更注重對以往經驗的反思和總結中獲得經驗提升。3、強調在分享中學習。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行動學習推崇的是受訓者之間的互相交流以及溝通,達到互取有無互相促進的作用。4、強調在改變中學習。注重“知行統一”,即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二、行動學習法應用于稅務執法人員培訓中的重要性

    稅務系統向來注重執法人員的培訓,各級稅務部門已經建立起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培訓機制。近年,國家稅務總局加大了稅務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出臺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建設發展》、《全國稅務系統“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稅務系統貫徹〈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實施辦法》、《2011年全國稅務系統教育培訓工作要點》等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明確了“不培訓,不上崗;不培訓,不提拔;不培訓,不任用”的培訓機制,始終堅持“先培訓后上崗”、“先培訓后任職”的原則。國家稅務總局在《2011年全國稅務系統教育培訓工作要點》中提出:“圍繞‘服務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稅收’工作主題,大力實施人才強稅戰略,啟動‘十二五’稅務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發展規劃,大力推進教育培訓改革創新,規范領導干部培訓,加強高素質專業化骨干培訓,創新一線人員崗位培訓。進一步改進培訓方法。”進一步定準了稅務培訓的主基調。

    但是,稅務系統的培訓大多數采取的還是傳統方式,即以知識為本位的傳授,教師以授課為主,學員以接受為主。呈現出強烈的封閉性。經驗表明,這種既遠離學員身處的真實情境,又缺乏在真實環境下的操作性的教學方式,缺少互動與交流,難以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新的理念很難滲透到學員的內心,更談不上內化為學員的行為。

    一項以廣西地稅系統執法人員為調查對象的問卷調查顯示: 62.7%的受訪者對法律理念有了較為正確的認識,但仍有相當比例(37.3%)的受訪者顯示出了混淆或模糊不清晰的狀況。對于執法能力知識的掌握也并不全面。總體看來,廣西地稅系統執法隊伍的法律素質呈現出觀念陳舊、法制意識不強、法律知識掌握不系統等問題。可見,原有的傳統培訓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難以有效地促進稅務干部通過培訓提升素質。

    三、 行動學習法引入稅務執法人員培訓的設計

    應用行動學習法設計培訓的目的,在于使稅務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真正得到全面深入的提高。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因地制宜制定科學的操作流程。如前所述,行動學習=終極目標+學習的載體+團隊分享的過程,根據這一模式,整個培訓的過程可分為以下幾步進行:

    第一步,組建學習團隊。

    團隊的組建是整個行動學習進行的開端和基礎。瑞文斯曾經說過:團隊成員應該是有能力、有興趣并有相關知識儲備的人,這也符合教育學中有“因材施教”的理念。

    我們只有了解了受培訓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以及他們對培訓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培訓工作。以往的稅務執法人員培訓也根據不同執法人員的不同情況,對接受培訓的執法人員進行了分類教學,諸如按職位類別劃分,稅務執法人員又分為稅收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按知識水平劃分,執法執法人員分為新錄用人員、一般干部以及業務骨干;按職位級別劃分,又有一般科員、科  級干部、處級干部和局級干部之分。然而,此種單向獨特的培訓方式,培養出來的執法人員呈現的是“一專但不多能”、“上下級業務隔閡”等情況,不利于我執法人員知識的全面發展和上升。 第二步,提出挑戰性的問題。 挑戰性的問題是整個行動學習的靈魂。行動學習就是圍繞著問題,通過學員之間的交流反思,共同找出解決之

    道。沒有問題,就談不上在解決問題的實際活動中達到學習目的,沒有構思巧妙的問題,就無法使學員們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并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整個學習過程將會流于形式。

    精心設計的問題應該是能夠適應不同層次學員知識水平,又能夠滿足他們不同需求的。首先,問題的選擇應該是顯著的;其次,問題的難易程度應當是團隊成員的能力所及;再次,問題應當能夠給學員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最后,問題應該與成員日常工作密切相關。例如:試用多部門聯合執法的角度解決稅務執法過程中一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大肆偷、騙稅,一兩年后跑到另外一個地方改頭換面,或直接將公司注銷后另起爐灶,重新從事稅收違法活動,等到案發時,這些企業法律主體己不存在,稅務稽查取證、執行都無法實施的難題。

    第三步,學習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的學習在行動學習法實施過程中是很必要的一環,對需要掌握眾多相關法律法規及操作流程的專業執法人員來說,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就無法人之所要解決的問題。但必須強調的是,專業知識的學習并非在于背誦或者獲得這些知識,而是熟練運用專業知識分析、研究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付諸實施。

    知識體系方面,稅務執法人員的培訓應著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系統訓練,即稅務執法可能涉及的憲法及行政法基本原則、《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控制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的規定》、《機關檔案工作業務建設規范》等規范性文件。

    學習過程方面,不僅要通過系統閱讀和聽教師講授,更要運用行動學習法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分享學習經驗、創造性地提出并解決問題、建設學習團隊和建立參加者所在的各機構學習小組等活動。

    四、小結

    綜上,將行動學習法應用于稅務執法人員培訓的實踐中,通過行動學習的 “實踐理論實踐”的循環往復,進而反思,總結出理論,應用于執法實踐的過程,對于促進稅務執法人員執法水平的整體提升,提高稅務執法人員素質的是積極的、有效的、可行的。

上一篇: 單位行政管理論文 下一篇: 籃球比賽活動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 五月婷综合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污污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