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4 14:48: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學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論文是學術論文的簡稱.學術論文是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

國家標準GB7713-87對學術論文所作的定義:"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二,論文的功用

1,可以記錄新的科研成果,本身就是學術研究的有效手段.

2,促進學術交流,成果推廣和科技發展.

3,促進科研的深化.

4,是考核作者知識,科研水平的重要載體之一.

國外高校對學術論文寫作教學相當重視,一些發達國家如美,日等,無論文科還是理工科,關于學術論文寫作要講授二,三十課時.

日本長岡技術科技大學校長川上正光在《科學與創造》一書中說:"大學的最大使命是創造出學問,技術,要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人."

因此可以說,論文寫作教學是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見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論文的分類

按功能分:研究論文 考核論文

考核論文:課程論文 學年論文 畢業論文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 :學士學位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

考核論文:

⑴ 學年論文:使學生初步學會使用專業知識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一般從大三開始(有專業選修課程之后)

⑵ 畢業論文:畢業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考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般在導師指導下選定題目,進行研究和撰寫.完成后要進行答辯再評定成績.

⑶ 學位論文:申請學位提交的學術論文,一般分三級,一般同畢業論文合二為一.

學位論文

(1)學士學位論文 :要求有一定心得. (12000字左右)

(2)碩士學位論文 :要求有新見解,反映出作者有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 (4-5萬字)

(3)博士學位論文 :要求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能從論文的寫作中反映出作者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和相當熟練的科研能力. (10萬字 )

四,論文的特點

⑴ 獨創性:學術論文不同于教科書,甚至不同于某些學術專著(知識的傳播和普及常規性的知識講解).

⑵ 科學性: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實際出發,具有現實意義,事實,事物,事件真實客觀,不帶個人偏見,不主觀臆斷,以最充分,確實有力的加論據作為立論依據,論證嚴謹而充分,富有邏輯效果,深層的專業理論知識.

⑶ 創新性:

① 對研究對象經過周密觀察,調查,分析研究,從中發現別人過去沒發現過或沒分析過的問題

篇(2)

中圖分類號:I0-0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6-0263-02

一、引言

如果論文題目是學術論文的名字,那么摘要就是學術論文的臉。摘要是否生動形象有價值,決定了讀者是否閱讀。它們是對整篇論文的精煉概括,使讀者一目了然,在短時間內了解論文的大概內容。如何寫好學術論文的摘要顯得至關重要。近十年來很多學者研究過學術論文寫作,如董華,胡勝強,高奮主,陳延斌,張明新,盧圣泉,蔡鐵權,樓世洲,謝小蕓,黃國文等。這些學者的研究對論文寫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由于目前學術論文的摘要的撰寫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我們仍然需要繼續探討。本文以中國知網里的部分論文為例分析摘要的寫作方法。

二、摘要

摘要是一種經過明確定義的文獻類型,具有確定的屬性和獨特的文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7713一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指出:摘要是報告、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方金秋,景超江,2000)。這就要求學術論文摘要具有簡潔、準確和客觀的特性。摘要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整個論文的簡要概述。摘要總共有六個結構要素,它們是:“主題闡述”、“背景信息”、“目的陳述”、“方法論和語料”、“研究結果/發現”和“研究所帶來的啟示/結論”(黃國文,葛達西,張美芳,2009)。摘要具有獨立性的特點。摘要可以單獨成為一個篇章,作為全文的縮影。不看全文便可以了解文章到底是研究什么,采用了何種研究方法,得出了那些研究成果。另外,摘要中一般不引用圖表和文獻。

撰寫論文摘要,要注意用詞和語法兩方面。在用詞上應該參考兩大原則:只談新信息;盡可能簡潔。不要加進編寫者未來的計劃和打算,諸如“有關方面的研究有待于進一步展開”等。用詞盡可能簡潔。如“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可以改為“increase”。摘要的敘述一定要客觀,不應該帶有個人的主管色彩,在摘要中一般不使用“perhaps”,“maybe”,“probably”等模糊詞語,也不該含有傾向性評論。在語法上,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摘要應該用三人稱表達,避免主觀色彩。比如用第一人稱就會給讀者像自我介紹和個人評論,不符合摘要的性質。在時態上,英文摘要的時態變化相對較少。由于讀者關注的是新信息、新成果、新研究的時間,對研究過程中的先后次序不太注意。在語態上,英文的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均可在摘要中使用。但在學術論文中多用被動語態,以體現其客觀性。在介紹研究目的和結論時也可用主動語態,因為主動語態涉及到人,較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努力,且主語部分可集中較多的信息,起到信息前置、鮮明突出主題的作用。在句型上,英文摘要使用較多的主位結構的陳述句(李旭,2007)。以下結合實例來分析。

對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及物性分析

常霄鵬

摘要:蘇軾的代表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目前還很少有人從系統功能語言學角度進行過分析,本文是這一方面的一次嘗試。筆者分析了該作品的及物性特征,說明了其主題思想及詞人浪漫、樂觀、豁達的精神境界,進一步證明了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在欣賞與評價我國古詩詞方面的貢獻。

關鍵詞:系統功能語言學;《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及物性

The Transitive Analysis of Su Shi’s Work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Chang Xiaopeng

Abstract: Su Shi’ representative work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has seldom been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article is one attempt for it. The author has an analysis of this work’s transitivity features to illustrate its theme and Su’s romantic, optimistic and open-minded spirit. It is further proved that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Key word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transitivity

以上的摘要和關鍵詞來自中國知網2010年6月第2期外語藝術教育研究中常霄鵬的論文。根據這篇論文的摘要,我們可以看出此摘要寫出了第一個要素“主題闡述”。即本文主要是從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及物性系統來分析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常霄鵬也介紹了背景信息,即目前很少有人從系統功能語言學角度來分析蘇軾的這首詩,并且他在引言里也對前人從哪些角度來研究做了個簡要的綜述。他沒有明確寫出這篇論文的目的和方法論。尤其重要的是常霄鵬沒有詳細地寫出研究結果。研究結果是論文摘要的最重要的部分,應該詳細地描述這個研究的價值。這樣讀者可以根據此結論來決定該論文是否有繼續閱讀的價值。所以應該把重點放在研究發現上。另外,常霄鵬沒有提到研究所帶來的啟示。作為學術論文應該要寫出啟示,以給讀者一個清晰的印象,并了解到該論文的閱讀價值。總之,從結構上看,這篇論文的摘要不錯,但仍然有待繼續改進。

從詞匯方面來看,這個中英文摘要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中文的摘要的第一句下半句“本文是這一方面的一次嘗試”多余,而且過于口語化。第一句的前半句已經交代了從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視角來研究這首詩的不多,所以后半句有畫蛇添足之嫌。英文摘要中第一句話的開頭“Su shi’ representative work”,Su shi’ 后面漏掉了“s”,這是個很明顯的錯誤。“representative work”也可以改為“masterpiece”,更簡潔。第二句話中“This article is one attempt for it”中“for it”多余,根據上下文讀者很清楚此論文就是用系統功能語言學分析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另外,“the author”容易引起歧義,讀者不知道這里是指寫論文的作者還是指蘇軾。由于容易引起誤會,可以改為“This paper”。在摘要中盡量使用物作主語,這樣更客觀也不易引起誤會。最后一句話中“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過于復雜,摘要應該盡量用簡潔的語言來表達。避免過于冗長,這里可以改為“contributes to”。摘要在用詞方面要盡量做到簡潔明了,避免羅嗦的長句表達。

又例如,2010年4月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2期,王茹茹的論文大標題為評《目的―――析功能翻譯理論》,副標題為兼談功能理論在翻譯教學中的作用”。其摘要:《目的―――析功能翻譯理論》一書對德國功能派理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指出功能派的翻譯理論即功能目的論在翻譯教學中具有明確目的、確定方法和衡量譯本質量的實用性與指導性。王茹茹的摘要在形式上缺少了背景信息、目的陳述和研究帶來的啟示。這個摘要沒有詳細寫出通過研究諾德的這本書發現了德國功能理論對翻譯教學的具體實用性與指導性。而只是在介紹《目的―――析功能翻譯理論》這本書的內容。這個摘要寫成了對《目的―――析功能翻譯理論》這本書的提示,沒有把重點放在研究發現上。

三、小結

寫好學術論文的摘要和關鍵詞部分,無論對初學者還是對有經驗的研究者來說,都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這兩個部分就是像人的臉一樣重要,決定讀者是否有興趣繼續閱讀。面相兇神惡煞、丑陋無比的人是很少有人愿意與其交朋友。從某種意義上講,摘要和關鍵詞決定了你的文章是否能被他人認可和借鑒。本文通過對中國知網上的部分論文的摘要和關鍵詞的分析,發現這些論文的摘要和關鍵詞在結構上和內容上都有一定的問題。首先,很多學者忽視了摘要的六個結構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發現”。這個部分就是吸引讀者眼球的重要部分,而有些往往把摘要寫成提示性的文字。還有部分學者在摘要里寫主觀性的評價,這是摘要寫作的一大忌諱。在用詞上,摘要中應該多用客觀性的實詞,不宜用帶有主觀色彩的詞語。語言盡量簡潔,可以用單詞表達就不用短語,可以用短語表達就不用句子。

參考文獻:

[1]黃國文,葛達西,張美芳.英語學術論文寫作[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2]方金秋,景超江.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0

篇(3)

一、學術標題與非學術標題

學術標題與非學術標題是截然不同的。

1.不同于小說與報刊文章的標題,學術論文的標題通常要長一些。APA(The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2001)建議學術論文的標題應包含10-12個單詞。但有些學術論文的標題字數也可能超過這個范圍。例如:

1) A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cit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cademic discourse

2) Shaping written knowledge: The genre and activity of the experimental article in science

2. 學術論文的標題主要體現出文章的主旨,而非刻意去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非學術性文章的標題往往更注重于吸引讀者的眼球,通過文字游戲體現作者的智慧。例如某些雜志里面的文章標題:

3)Coffee: New grounds for concern

4) The scoop on the best ice cream

3. 學術論文的標題是嚴肅、正式的,要盡可能清楚、具體地反映出文章的內容。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標題就是羅列出文章中的關鍵詞。例如:

5) Genre, intertextuality and social power

6) The power of reflexive language(s): Code displacement in reported speech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學術論文的標題很少使用比喻的寫作手法,也很少使用有歧義的詞匯,應避免使標題看起來不嚴肅、不科學,或者是誤導讀者。

二、學術論文標題寫作指南

為了寫出好的學術論文標題,論文作者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 標題之中包含論文里面最為重要的關鍵詞,有效告知讀者文章的主旨,適應學術交流和信息傳遞的需要。例如:

7) The hedging strateg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A contrastive rhetoric perspective

8) The hedging strategy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the principle in politeness: Chinese and English

2. 好的論文標題應用盡少的詞匯來盡量充分地體現文章的內容。前面雖然提到學術論文標題通常長于非學術論文標題,但也應該做到簡單易讀。太長的標題會使讀者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例如下面的標題,包含24個單詞,不簡潔、不易懂。

9) A study of contrastive rhetoric between East 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cultures as demonstrated through student expository essays from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該標題可以修改為:

10a) Korean and American student expository essays: A contrastive rhetoric perspective

10b) Contrastive rhetoric: Differences between Korean and American student expository essays

10c) Rhetorical patterns in Korean and American student expository essays

然而,權威的學術期刊里面確有一些過長的標題。例如TESOL Quarterly里面的某些標題:

11)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structures by Japanese and German children

12)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 interim report on a project to use uncontrolled language data as a source material for training foreign student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寫作標題過程中最好堅持KISS原則,亦即使標題簡短與簡單(keep it short and simple ),沒有特殊原因與需要時避免使用過長的標題。

3. 好的論文標題應該做到具體、一針見血。一方面,標題切忌過于寬泛、籠統。一個好的、具體的標題應該與論文所研究、探討的范圍相符合。另外,模糊的詞匯或者短語反而會使論文標題缺乏具體性。應該避免使用夸張的、不精確的詞或者反映出作者個人偏好的詞。例如:

13) The best way to translate Chinese ancient poems

14) Reading 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in teaching writing

三、學術論文標題模式

1.通常,標題采用名詞短語的形式(NP),而不是句子結構。例如:

15) Planned and unplanned discourse

16) The place of stylistics in the study of verbal art

17)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

學術論文的標題很少采用句子形式。Haggan (2004)發現,在307個科技論文標題、237個文學論文標題、207個語言學論文標題之中,使用句子作為標題的分別只有26個、10個、9個,分別占總數的8.5%,4.2%,和4.3%。而在句子標題里面,最常見的是問句。例如:

18) How writers orient their readers in expository essay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 writers

19) Initiating ESL students into the academic discourse community: How far should we go?

2.許多學術論文標題包含兩個部分,且中間加冒號,該模式為一般:具體(General: Specific)。

Swales(1990)在分析了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中的94個標題之后發現,60%的論文標題采用該模式。Haggan(2004)把該模式稱作復合式(compound titles),即:兩個名詞短語之間加冒號或者破折號。例如:

20) The pragmatics of argumentation in Arabic: The rise and fall of a text type

2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22) The Whorfian Hypothesis: A cogn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3.有相當數量的論文標題采用動詞+ing的形式。因為完整的句子很少充當標題,故可省略主語,在動詞之后加詞素-ing,表達與句子相同的含義。例如:

23)Controlling cultural variations in the preparations of TESOL materials

24) Resisting linguistic imperialism in English teaching

25) Adapting and composing reading texts

該模式(V+ing)又可與模式2合而為一。例如:

26) Improving student writ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ultural adjustment

27) Comparing textual feature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writing: A cross-cultural study

28) Spoken and written textual dimensions in English: Resolving the contradictory findings

4. 有些標題里面包含“towards”,“toward”,后面加“a science”, “a theory”, “an understanding”,這類標題暗示著論文將呈現給讀者一個系統的理論或對某一學科領域新的見解。例如:

29) Text production: Toward a science of composition

30)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 Toward a functional theory of text organization

31) Vowel phonology of Asian Englishes: Toward a characterization if international English

四、應避免的論文標題

1. A Study of――, An Analysis of, A Discussion of, An Investigation of, 這種使用“研究”、“分析”、“討論”、“調查”等詞語的標題應該避免。因為毫無疑問,論文就是要分析、討論、調查或者解釋某問題。作者需要呈現出的則是更具體的某一研究層面。例如:

32) A study of text types可以修改為:

33) Text types: A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

2.不要以介詞on來開始論文的標題。英語本族語作者(native writers of English)確實使用該種結構,但也只是偶爾用之。該結構的問題在于,它反映不出論文作者的研究目的,讀者通過題目看不出作者的新發現。例如,On Hamlet 與 On Shakespeare's Hamlet,二者均未能反映出作者要研究名著《哈姆雷特》的哪個方面或角度。建議修改為更具體的標題:

34) Fathers and Sons in Hamlet

3.避免過于自謙

類似“試論”、“試析”、“淺析”、“淺談”、“談談”這些詞語,出現在漢語論文標題里面是常見的,是作為標識語(MARKERS)而出現的,使標題更看似標題,并不直截了當的體現作者觀點。但是,英語寫作不同與此,英語寫作更加直接,不會使用諸如“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tentative analysis”, “superficial study” 等。這些詞會削弱學術論文的說服力。

4.避免使用過于專業的詞匯

晦澀難懂的專業詞匯與行話(jargon)會使潛在的讀者望而卻步。

5.除非是廣泛接受的縮略語(abbreviations),標題里面應避免使用生僻的縮略語。例如:

35)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可以縮寫成TESOL。

6.避免以否定形式(negation)出現的標題,即標題里面避免使用not等否定詞。

篇(4)

選定一種期刊雜志作為自己的投稿對象。怎么選呢,先看自己學校或者單位評職稱需要投什么級別的刊物。現在很多都要求必須是核心期刊,這個可以上網搜一下具體都有哪些。然后打開這個期刊的網址,看下期刊的具體分的板塊,是不是跟自己文章相符,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

2.寫稿子:

如果你的論文已經寫好了,論文格式就根據投稿要求進行修改,不同的雜志社對論文的格式要求不一樣。一定要嚴格按照這個要求操作,包括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的文章還沒有寫好而且已經選擇好期刊的話可以根據刊物要求寫稿子,投過去。投普刊的話,正常寫稿就好了,語句通順、邏輯清晰、不要有專業性錯誤。但如果普刊不行的話,需要的是國家級或者核心刊物,那就鎖定要投的刊物之后,要了解下刊物的各種格式、要求、審稿喜好。

3.收到反饋通知:

隨時登陸查看狀態網上投稿完了以后可以隨時登陸作者中心察看自己稿件的狀態。論文一般需要三審,會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對時間有要求的作者一定要留有提前量。一般核心都要進行修改的,按要求修改后繼續投,稿件如果被錄用,就會收到雜志社的通知。繳納了版面費后就可以等著見刊了。

4.發表費用:現在的刊物一般都要收取一定的版面費,按文章的字數占幾個版面還有刊物的等級來收取一定的版面費。只有少數的不收取版面費。

二、如何選擇期刊

篇(5)

在科學研究完成之后,需對其研究結果立即加以總結,并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闡明其發現及發明。否則,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發明與發現逐漸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復前人所做的工作,發生不必要的人力與物力的浪費。因此,學術論文的寫作就是貯存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為以后新的發明、發現的基礎(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學技術事業的延續和發展,不斷的豐富人類科技寶庫。人類文明的延續與發展,正是憑借著這種連續性不斷地積累、創造、再積累、再創造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學術論文是貯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寫作論文則是總結科學發現的重要手段。

2傳播科研結果

早在19世紀,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對于科研工作,必須"開始它,完成它,發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為,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明,都是社會成員的個體勞動或局部承擔的科研活動的結晶。對于全人類來說,很有必要將少數人的成果變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才能使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進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論文付諸實施的。這種傳播方式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也可以傳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首次報道了利用克隆技術(無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綿羊,它無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因此學術論文也是傳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且按照公認慣例,科學成果的首創權,必須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認,而新聞媒體傳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認的。

3交流實踐經驗

從事臨床及醫療工作一線的其他人員,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出較多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而這些經驗與教訓是十分寶貴的。將它們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總結,并以論文形式發表交流,就能發揮巨大的指導與借鑒作用,造福于人民。

4啟迪學術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并發展起各種學術思想,這些學術思想通過論文的形式不斷地探索與交流,并相互啟迪,形成新的學術思想,以促進科學事業的發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篇(6)

    "        一、怎樣寫學術論文

    "        二、為什么要練習讀書報告?

    "        三、讀書報告的基本格式

    "        四、讀書報告的要求

    "        五、讀書建議

    一、怎樣寫學術論文

    "        寫學術論文不難,難的是事先明白它的要求、形成按學術規范從事研究的日常習慣

    "        學術規范的日常化

    "        學術論文應考慮如下九方面要求:

    第一,他

    "        把他人觀點或其他現象作為直接研究對象

    "        借對他人觀點或其他現象的闡釋而間接表現自我

    "        考察研究他人觀點或其他現象的能力

    "        首要的是“他”性而非“我”性,是借助“他”性而呈現“我”性

    "        少走冤枉路

    第二,材

    "        必須援引足夠的文獻注釋或調研材料

    "        考察收集和引證文獻材料的能力

    "        一看論述能否以材料作論據

    "        二看材料是否可靠而翔實

    "        三看是否按規范作注

    "        注釋是學術論文的支撐點

    "        評委看論文常常就看注釋

    第三,小

    "        學術論文選題不是廣博而是窄小,即選取有特定范圍、邊界或程度并具備材料基礎的具體對象去研究

    "        可選擇人物、概念、流派或形態的歷史等,不宜直陳新理論

    "        20年多年前導師告誡弟子:寫一群作家或一個時代的文藝思潮

    第四、新

    "        學術論文必須具有創新性

    "        創新能力: 利用已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經過科學思維加工和再造, 產生新知識、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         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涉及:創新思維,批判精神,協作精神,挑戰風險的勇氣等等

    大學生創新素質

    "        (1)好奇心和興趣

    "        (2)直覺和洞察力

    "        (3)勤奮刻苦和集中注意力

    "        (4)人文素質,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等

    第五、厚

    "        厚是指厚重、沉厚。

    "        小而不單薄

    "        新但不浮泛

    "        小而新的題目需以厚實的材料和嚴謹的分析去使其豐厚、沉穩

    "        厚是指對問題采取多方面、立體或層層推進的研究,使人產生豐厚的感受

    第六、面

    "        論文的“點”可以牽涉寬廣的平面

    "        要使小題目不顯小氣,就需將其置放到寬廣平面去分析

    "        研究文學人物或作品需研究其同時代人物或語境

    "        既通過面闡釋點,又通過點闡釋面, 實現點面互釋

    "        面要求寬廣視野、比較眼光、全局胸懷

    第七,實

    "        處處求實、實證

    "        以研究基礎、翔實材料和嚴實論證取勝

    "        一是有厚實的學術素養

    "        二是對對象有足夠了解

    "        三是小心論證,不說空話,有可靠材料

    第八、透

    "        說理透徹、分析透辟

    "        不要求深不可測,而要求透徹、透辟

    "        與其講深不如說透

    第九、反

    "        在寫作中隨時回頭反思,反復思量或追問研究是否匹配,做出調整、推翻先前結論。反有三層:

    "        一是返回原初起點去再思,調整研究方案

    "        二是反過來從相反方向去質疑,自我反駁

    "        三是返回去把自身當作研究對象,返觀自我人格投影

    "        為學與為人的互動

    個案分析

    "        2002級呂挺同學介紹畢業論文寫作體會

    "        論文題目:

    –        日記體與女性身體關注

    "          ——試析格非小說《人面桃花》

    "        呂挺:畢業論文寫作體會

    二、為什么要練習讀書報告?

    "        傳承知識

    "        訓練理解、概括與語言表達能力

    "        體會治學奧秘

    "        為創新而積累

    "        學術論文及學位論文的必要訓練

    三、讀書報告的基本格式

    "        引言

    "        一、內容概述

    "        二、理論與方法

    "        三、擴展討論或個案分析

    "        四、評價

    "        結語

    "        注釋

    "        參考文獻

    個案

    "        碩士生羅成同學介紹讀書報告撰寫體會

    "        題目:閱讀《互文性研究》

    "        重點介紹:

    "              運用“互文性”觀點分析舒婷《致橡樹》

    四、讀書報告的要求

    "        1.理解書:認真理解和概括書本內容(書里說了什么)

    "        2.抓書主旨:在前后左右比較中抓住其主旨(書的貢獻何在)

    "        3.激活問題:從中激活個人的問題意識

    "        4.聯系實際:聯系中國實際加深體會

    "        5.利用書:看看如何用書

    五、讀書建議

    "        第一,知建樹究得失

    "        總體上知曉該書學術建樹(如學術貢獻、特點、地位、影響及意義等),不忘探究治學得失。

    "        在充分尊重學術建樹,冷靜評判具體治學長短

    五、讀書建議

    "        第二,取人長開己竅

    "        讀他人書,應取其長,促使自己開竅

    "        隨時隨地像海棉吸水那樣盡力吸收他人著述之長

    "        始終保持警覺之心也必不可少

    五、讀書建議

    "        第三,他失九不及己得一

    "        名家難免有片面性或缺點,決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十全十美

    "        學人不能滿足于評說別人而不知自己建樹

    "        指出他人的九處缺點也不及自己亮出一處優點

    "        名家得失固需評,自己建樹更根本

    "        成熟的學人應時時自問:換了我,該怎么做?是否做得比他好?

    五、讀書建議

    "        第四,讀人書想己事

    "        讀人書時想自己事,籌劃學問該怎么做

    "        讀書無止境,人的學術生命有限

    "        不要被良辰美景迷惑,而要以有限生命投入到個人學術園地的開拓上

    "        在繼承中創新

    五、讀書建議

    "        第五,先梳理后立說

    "        創新建立在對現有成果的了解與尊重上

    "        提出新論點前先應梳理前人已有工作,否則落入雷同、重復陷阱

    "        提出新論前應小心求證

    五、讀書建議

    "        第六,廣讀書小落筆

    "        一方面廣泛讀書;

    "        另一方面治學時小處落筆,將廣泛的興趣沉落到細小問題的研究上。

    "        廣讀小落,才會作出真正的學問來。

    "        廣讀廣落,聽起來很美,但終究顆粒無收。

    五、讀書建議

    "        第七,讀西書做中學

    "        年輕時難免向往西學,以做西學為樂為榮,但真正的學術園地還在中國,真正站得住腳的學問還是中國學問即中學。

    "        一方面必須研讀西書;

    "        另一方面,作為中國人,更重要的是研究自己的問題,做出中國學者自己的建樹。

    五、讀書建議

篇(7)

需要列目錄的論文,目錄要獨占一頁。目錄二字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以下列出論文正文的一、二級標題及參考文獻、附錄等項及其對應頁碼。用小4號宋體。

論文題目用3號黑體,頂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作者姓名:題目下方居中,用四號楷體。

完成時間:作者姓名下方居中,字樣為X年X月,用四號楷體。

論文摘要:作者姓名下空一行,左起頂頭,寫明摘要字樣加粗,點冒號,接排摘要內容。一般用五號字,字體用楷體。

關鍵詞:摘要下方,左起頂頭,寫明關鍵詞字樣加粗,點冒號,接排關鍵詞。詞間空一字。字型字體同摘要。

正文:關鍵詞下空一行開始。正文文字一般用5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單倍行距。

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如果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四、五級序號分別為1.、(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一般不獨占行,末尾加句號。如果獨占行,則不使用標點。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篇(8)

第一:寫論文(這個不用多解釋)

第二:論文排版,由于論文投稿前,很多期刊都要求按照期刊規定論文模板格式對論文進行調整,以便審稿專家觀看,所以你需要去所投期刊官網上面去下載論文格式模板(一般期刊都會有提供word版本的格式模板),下載后,嚴格按照要求調整好格式。

第三:登錄所投期刊官網,然后去注冊一個賬號用于投稿

第四:用賬號登錄期刊官網,進入投稿系統入口(一般期刊網上會有相應提示),按照投稿系統流程一步一步弄即可(最好是用IE瀏覽器來投稿,兼容性比較強)

第五:上傳稿件,一般投稿系統流程中的最后一步就是上次你的word版本的稿件,這個時候一定要再次看看被上傳的word是否是自己論文的最終版,不要傳錯了

第六:收到郵件回復,表示雜志社已經收到你的稿件,部分雜志社會同時要求你交納審稿費,并給出審稿費匯款地址,你需要去郵局匯款審稿費(匯款時一定要寫上你的文章編號)

第七:等待錄用即可。

延伸閱讀:

SCI源刊>EI源刊>國內中文核心>CSCD>EI會議>SCCSI(南大核心)>科技核心和一般行業核心>普刊

SCI源刊無疑是最權威的,這里要說明的是,已經沒有SCI會議論文這個說法了,因為SCI數據庫已經不再接受會議論文。只接受期刊論文。

EI源刊也是屬于比較權威的文章,但是EI源刊是允許有中文稿件存在的,如果你是投過內的EI源刊,那么其錄用難度與國外一般的SCI難度其實相當了。當然EI源刊中也有水刊,EI公司以前是每年更新一次EI目錄,現在是每個月更新一次,所以現在如果投比較水的EI源刊,有一定風險。

中文核心算是比較權威的國內期刊論文,現在是每3年更新一次。但是中文核心中,有些期刊可能既是中文核心,又是EI源刊,這種期刊一般錄用難度都很大。

CSCD,被稱為中國的SCI,不過這種叫法有失科學性,總體上講這種文章還是比較權威的

EI會議,這個爭議比較大,但是一般來說,只要你文章進EI數據庫被EI檢索,其論文級別還是比較高的

篇(9)

?整個學術論文沒有對同行工作的介紹,把我們的學術論文一放到國際背景下,看起來有點像小學生的論文。

?作者手上沒有有分量的文獻,參考文獻量太少,有的只有兩三篇,有的根本沒有參考文獻。

?在寫作方面缺乏研究過程的重要環節的完整信息,多數人不會結合討論來解釋他得到的結果。科學技術、理工農醫的論文的重要一環是解析實驗結果,而我們的一些論文往往以結論代替討論,沒有討論,人們就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和創新性。

?原創性的論文沒有第一手的研究結果,自己研究分析一通,得出的是別人的結果。

?不介紹同類工作已有的結果,不提人家研究到什么程度了,只說自己是世界先進水平,這是違背科學道德的。

提高引用率高增加論文分量

解決這些問題,要從很多方面入手。我想,如果我們能從正面提倡引用別人的論文,就能解決我們這六個問題中的好幾個問題。如果他能夠認真地引用論文,前三個問題就解決了,第四個問題也可以部分的解決了,因為作者就會明白什么叫討論,什么叫結果,什么叫結論。作者手上沒有好論文,就會形成低水平論文指導低水平論文的局面。

篇(10)

1.引言

近20年來,學術語篇作者立場(authorialstance)逐漸成為二語寫作研究的一個重要議題。在當前國際學術交流日趨頻繁的背景下,合理表達作者立場、彰顯作者身份從而在學術領域發出聲音的重要性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認同(Hyland2005;Lancaster2016;Jiang&Ma2019;徐昉2015)。然而,相較于母語作者,英語二語學習者由于語言能力所限,在合理使用立場詞匯表達觀點方面存在較大困難(Jiang2015)。立場表達不僅是二語學術話語習得研究以及學術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學術新手論文寫作的難點(Hyland2018;王敏,劉丁2013;徐昉2015)。為應對這一難題,教師應把握英語學習者和國際期刊作者立場表達的總體特征及規律,揭示導致立場建構差異的具體詞匯表達及其功能和分布特征,發現學習者癥結所在(Aull&Lancaster2014)。我國已有寫作立場相關研究多關注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學位論文(徐宏亮2011;徐昉2015;周惠,劉永兵2015),甚少涉及其他專業英語學習者,尤其是作為學術新手的理工科博士生在科技論文中立場表達的特點(秦楓,陳堅林2013)。鑒于此,本研究對比中國理工科博士生與國際期刊作者建構學術立場的文本實踐,考察學術立場的語言資源、修辭功能及其在學術論文各部分的分布,以期進一步提供理工科學術立場語言表達實據,指導學術英語寫作教學。

2.文獻綜述

作者立場指語篇中作者對文章信息或話語參與者的態度、情感、判斷及責任,包含作者對文章信息顯現方式的評價(Biberetal.1999)。學術語篇中,作者通過使用多種語言資源(如模糊限制語、強勢語等)表達立場,實現論說協商以及與讀者互動的人際功能(Hyland2005;姜峰2016)。立場資源詞是立場的語言實現方式,主要包括模糊限制語、強勢語、自我指稱語和態度情感標記語,用于傳遞作者的判斷、觀點以及對命題的態度(Hyland2005)。模糊限制語是“模糊表達事物的詞語”(Lakoff1973),主要幫助作者實現避免對命題表達武斷態度、承認學術團體其他觀點的功能(Hyland1996)。與之相反,強勢語則表達明確、不容爭議的態度主張(Hyland1999)。學術語篇中的模糊限制語和強勢語是表達作者立場的核心修辭手段,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幫助作者進行論說協商(Hu&Cao2011;Lancaster2016)。為了突出自身或所在團隊的立場觀點,加強與讀者及篇章的互動,作者還會采用自我指稱語,即第一人稱代詞、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等(如“I,we,my”)來表達對命題的觀點、態度,從而建構作者立場、彰顯作者身份(Zareva2013)。態度情感標記語表達作者對命題的態度,實現形式主要包括從句、對比、標點符號等(Hyland2005)。雖然態度情感標記語可直接表達作者評價,但其在學術寫作中的使用頻率遠低于其他立場資源詞(Biberetal.1999)。Hyland&Jiang(2016)發現,態度情感標記語在過去50年的理工科學術論文中使用頻率大幅下降。鑒于此,本研究重點關注模糊限制語、強勢語和自我指稱語3類立場資源詞的使用。合理表達作者立場并使之符合學術共同體的規約,對作為二語學習者的學術新手來說并非易事。學科背景和論文結構對立場詞匯選擇至關重要(Salager-Meyeretal.2003;Biber2006)。就學科背景而言,相較于人文學科論文,理工科論文的立場表達雖然較少(Hyland2004),卻在近50年呈現明顯的歷時增長(Hyland&Jiang2016),需要更多研究關注與教學指導(王晶晶,呂中舌2017)。就論文不同部分的立場資源詞使用特征而言,Mansourizadeh&Ahmad(2011)發現和專家相比,學術新手在論文結果與討論部分準確使用立場資源詞表達修辭勸說的能力較弱。Jin(2018)進一步指出,論文結果與討論部分最適合專家學者展示研究成果、推介研究發現。徐宏亮(2011)通過對比中國英語專業博士生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發現在結果與討論部分期刊作者傾向于使用認知型立場資源詞,而博士生更多使用態度型和方式型立場資源詞,且選詞單一、缺乏多樣性。從以上研究結果可知,我們需要更多了解學術新手如何融入學術話語共同體并與之對話。正如Swales(2004:56)所言:“學術話語應凸顯新手與專家的差異,而不是母語與非母語的分歧。”理工科博士生作為國際學術發表的后備軍,在學術英語寫作中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因此,描述我國理工科博士生與國際期刊作者學術論文立場表達特征,可為學術新手增強目標讀者意識、豐富立場表達資源與手段、了解學術規范并在國際學術領域有效發出聲音提供實例借鑒。

3.研究方法

3.1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3個問題:(1)立場資源詞在理工科博士生學術論文與國際期刊論文中總體上各有何分布特征?(2)立場資源詞在理工科博士生學術論文與國際期刊論文各部分的分布有何特點及異同?(3)理工科博士生與國際期刊作者的立場資源詞選擇分別有何特征,體現什么修辭功能?

3.2語料來源

本研究基于理工科博士生學術論文語料庫(CSW)、國際期刊論文語料庫(JAW)兩個自建語料庫探討研究問題。兩個語料庫的語料涉及4個學科,分別為類屬于理科的物理學、生命科學以及類屬于工科的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CSW語料來自北京市某高校學術英語寫作課學生提交的期末論文,每個學科30篇,均參照各學科國際權威期刊要求撰寫。JAW語料取自4個學科的高水平期刊①,每個學科選取排名前三的期刊,每種期刊抽取論文10篇。由此,每個語料庫的論文數量均為120篇,總共240篇,約98萬字符。為確保研究結果的有效性,兩個語料庫選取的均是“引言—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模式的實證研究論文。根據Hyland(2005)的立場資源詞分類,我們使用語料庫分析軟件AntConc3.5.0w檢索語料文本,共得到148種立場資源詞及詞塊形式。兩位研究者分別統計每種形式在不同語境中的頻率,并人工剔除功能不符合的語料,兩者間信度為0.95。兩個語料庫庫容不同,因此立場資源詞分布狀況采用每萬詞的標準化頻率來統計。參照Hyland(1998)、Yang(2013)的分類,本研究將模糊限制語、強勢語分為3類:認知情態動詞,認知形容詞、副詞和名詞,認知動詞。認知情態動詞主要表達對話題的判斷與協商。認知形容詞、副詞和名詞的功能主要是突出與特定知識領域的關聯,或表達評判與論斷。認知動詞則主要表達對從句引導的事實或觀點的立場。此外,對自我指稱語的檢索顯示,“me,mine,my,ours”在兩類語料庫中均較為少見,因此本研究主要關注“we,our,us,I”的分布及使用,其中“we”是僅指代作者的“we”(exclusivewe),而非與讀者互動的“we”(inclusivewe)。

4.結果與討論

4.1總體分布

檢索結果顯示,兩個語料庫中立場資源詞的總頻數為106441次,標準化頻數為每萬詞1081次。博士生使用的立場資源詞總體上顯著多于國際期刊作者(p<0.01)。兩個語料庫中,作者都頻繁使用立場資源詞,表明學術語篇不僅僅匯報枯燥的研究數據,更是通過數據、觀點評價與判斷等表達個人認知立場,以此構建學科知識(Flowerdew1997)。博士生與期刊作者立場資源詞使用的共同特征是模糊限制語的使用頻率均為最高(分別占39.1%和42.7%),表明無論博士生還是期刊作者都傾向于用謙虛商討的態度來論說和表明觀點。自我指稱語的使用頻率均高于強勢語,位居第二。這一結果支持了相關研究(如Hyland&Jiang2016)。Hyland&Jiang(2016)指出,過去50年模糊限制語已逐漸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立場資源詞;作者越來越注重在學術語篇中彰顯身份,自我指稱語在科技論文中的使用頻率逐年提高;與之相反,強勢語使用頻率卻日趨走低。雖然博士生與期刊作者的立場資源詞使用具有共同特征。

4.2立場資源詞的論文結構分布及使用特征

4.2.1模糊限制語

模糊限制語大多集中出現于論文的結果與討論部分,這或許與理工科學科知識構建有關:研究者通常會在匯報研究成果之后對成果進行解釋性判斷和評價。方法部分使用模糊限制語較少,在兩個語料庫中的使用頻率均低于10%,期刊論文中的使用頻率更是僅為4.7%。論文作者在方法部分少有態度評價,大多為程序性“列清單”式的表述(Swales1990),這在理工科類研究論文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博士生在方法部分的模糊限制語使用頻率大于引言部分,且與期刊作者的使用頻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這說明中國理工科博士生在方法部分的表述訓練依然不足,極有可能因使用不恰當的模糊表達而增加表述的不確定性。對于期刊作者,方法部分主要是描述性匯報,只需清晰地闡釋實驗材料和數據分析步驟。期刊論文語料庫中引言部分模糊限制語的使用頻率(占13.2%)高于結論部分(占4.3%)。但在博士生文本中,結論部分的模糊限制語使用頻率(占12.2%)卻高于引言部分(占9.2%)。解釋這一分布差異需要考察模糊限制語在引言部分的功能:模糊限制語不僅可為引言中的話題創建語篇協商空間,而且有助于激發讀者興趣、推動讀者對研究問題進行探索和討論。作者梳理和評價已有文獻,通過模糊限制語為讀者創設語篇交流與對話的機會,從而在開放的話語空間引介研究議題。這一功能在期刊論文中較為多見,如例1、例2①所示:例1Onemightwonderifthereareanionimpuritiesortheequivalentswhichactuallyenhancegrain-boundarydiffusion..(IN-生科-期刊②)例2Ultrafastexperimentsonmolecularnanostructuresareincreasinglyabletoprobethedetailsofenvironmentaldegreesoffreedom,whosequantummaybekeytounderstandingthedevicecharacteristics.(IN-物理-期刊)例1中,期刊作者通過“might”推測材料特性并設置疑問,從而激發讀者對議題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研究推斷。例2中,作者使用模糊限制語“may”探討分子納米結構實驗中量子研究的重要作用,進而引出實驗目的。與期刊作者不同,博士生傾向于直接介紹背景,錯失在文章開篇與讀者互動、溝通和協商的機會。例3Fidebondformationproteins(Dsb-p)areakindofproteinfamilythatcatalyzesthedisulfidebondformationduringtheproteinprocessing.(IN-生科-博士生)各類模糊限制語按使用頻率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認知形容詞、副詞和名詞,認知情態動詞以及認知動詞。為深入了解博士生立場資源詞使用偏好,我們還考察了博士生與期刊作者使用模糊限制語的具體特點及差異。對兩類作者使用頻率前五位模糊限制語的比較發現,“may,could”在博士生論文和期刊論文中均排名前兩位,表明科技論文作者常使用此類資源詞表達對自身或他人研究結果的商討及推斷。博士生與期刊作者模糊限制語使用的不同之處在于,博士生多使用“about”(排名第三,占9.5%)和“mainly”(排名第四,占5.8%),或表達對數據的大致推測(如例4),或表達對研究范圍的限定(如例5):例4Theintenseemissionlocatedatabout590nmcorrespondingtothemagnetic5D0-7F1transitionofEu3+wasrelatedtothecentrosymmetricstructureofthehostlattice.(R&D-材料-博士生)例5Inthefirstthreepasses,theaverageeffectivestrainincornersismainlyfocusedonthethirdpass.(R&D-材料-博士生)期刊作者則更多使用“possible”(排名第三,占9.1%)、“likely”(排名第四,占5.2%)和“indicate”(排名第五,占4.3%)來表達對研究結果、論斷的商討和推測,體現出明顯的互動特征。

4.2.2強勢語

博士生與期刊作者使用的強勢語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即在結果與討論部分使用頻率最高,使用頻率居后的依次為引言、方法、結論部分。這反映了科技論文強勢語的分布模式:作者在結果與討論部分著力強調研究成果的學科關聯性及重要性,從而獲得讀者對研究的理解和認同。然而,一旦作者論辯協商達成(即結論部分),用來渲染論斷及提升自信的強勢語需求則會相應減少。對強勢語使用情況的進一步考察發現,博士生和期刊作者都在引言部分自信地搭建理據,介紹研究目的,并在結果與討論部分使用強勢語來提高研究結果的可信度。與模糊限制語的類別分布相同,強勢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也是認知形容詞、副詞和名詞,其次為認知情態動詞,提升研究結果客觀性的認知動詞使用頻率最低。博士生與期刊作者強勢語類別使用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博士生逐漸掌握了學術寫作中強調和增強知識判斷、表達作者聲音的語篇交流手段。然而,博士生比期刊作者顯著多用強勢語(p<0.01),這一結果驗證了Hyland&Milton(1997)的研究發現,即學習者比母語者多用強勢語,在論斷中過于直白,且不能透徹理解強勢語之間的細微語用差異。對博士生論文與期刊論文中使用頻率前五位強勢語的比較發現,“find,show”在兩個語料庫中均位居前兩位。這一分布特征印證了Hyland(2005)的研究發現:理工科研究需要依據客觀的科學事實來構建知識。通過使用“find,show”,作者強調事實、匯報研究結果,而非解釋信息,從而提升知識構建的客觀性。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生多用“typical,obvious”來強調研究結果的事實性(如例6),作者顯示度相對較低;而期刊作者則更多使用“demonstrate,believe”來評價、判斷自身或他人的研究結果,凸顯個人或團隊發現,彰顯作者身份。例6Itisobviousthatthewirelessnetworktrafficwouldbeapparentlyalleviated,whileweusesuitablerecommendationmethodstopredictandapplyCASoRTsystem.(IN-計科-博士生)

4.2.3自我指稱語

上一篇: 學年思想總結 下一篇: 多媒體與語文教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最新国产资源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美特级 | 亚洲中文字无幕码中文字 |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另类日韩国产综合 | 日韩亚洲首页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