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3-13 13:22: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學心理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醫學心理學論文

篇(1)

2當前我國醫學教育體系中人文學科教育對醫學心理學科的需求

醫學倫理學和醫學心理學是醫學教育體系當中具有人文內涵的學科。醫學倫理學是引導醫學發展的方向,規范醫療實踐活動中醫患雙方行為以及相互關系的學科,而醫學心理學是研究解決心理社會因素與疾病、健康關系的學科。同時,醫學心理學也是關系個體人格發展成熟與否的學科,關系到他們對于自身和社會的認知評價與應對方式。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臨床醫師在醫學人文認知方面存在著差異。從醫時間越長對于醫學人文本質的認知越深刻。一些從醫時間較短的年輕醫師往往對于醫學人文本質的認知不到位,所以醫學院校應該加強對未來醫療事業主力軍的年輕醫師和高學歷醫師臨床醫療實踐醫學人文認識的培養。2012年溫嶺殺醫案中的當事者連某,在接受治療后自我感覺并沒有好轉,有些癥狀反而加重了。據報道:連某手術后對醫院包括對主治醫師在內進行了多次上訪投訴,均未得到讓其滿意的答復。而院方給連某的解釋答復是根據各種化驗和檢查的數據影像等資料,得出連某的病已經治愈,沒有再治療的必要,但連某斷然拒絕這樣的解釋。其本人訴說他的呼吸、睡眠等感覺不但沒有好轉,而且比以前更嚴重。在這個事件中,單純從患者的角度看,醫院方面沒有充分考慮連某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多次投訴上訪,終究沒有得到足以讓他消除心中疑惑的答復,一次次的投訴未果轉化成一次次的憤怒,終于以一種非理性的方式發泄出來,使雙方都付出了沉重代價。心理學告訴我們積壓在內心的各種不滿必須以適當的方式途徑、在適當的時候發泄出來。一個人承受的壓力和不滿,如果超出他能承受的極限時就會以極端的形式爆發出來。如果醫院方面在接受連某投訴過程中能考慮到他的感受和心理需求的話,結局可能不是這樣。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媒體、醫院方面還是社會公眾單純譴責連某的行為,而不反思醫院以及醫師方面的不足,既不公正也不客觀,更不能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另外,醫療中的“生”和“死”是最常見而又最重要的現象。無論是對患者還是對醫護人員自身,都是無法回避的問題。由于醫學生或者年輕醫護人員的人生閱歷不夠,在面對患者死亡時,少有人會體驗到即將死亡患者的恐懼焦慮以及其家屬的悲痛,一些醫務人員可能表現得較為冷漠和無動于衷。醫學心理學科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謀求醫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與成熟,培養他們樹立科學的生死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能夠用恰當的方式為死亡患者和家屬提供恰當的幫助。所以,從以上種種現象看,具有豐高收入者文精神內涵的醫學心理學科對培養醫學生以及年輕醫療衛生人員人文情懷有著重要作用,在我國醫學教育體系當中開展多方位的人文教育工作顯得緊迫而又重要。

篇(2)

1課題:

《心理障礙》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教學目標:(1)能力目標。熟悉心理障礙概述、神經癥性障礙。(2)知識目標。掌握心理障礙的概念;心理障礙評價原則;心理障礙判斷標準、分類等。(3)素質目標。掌握心理障礙分類及各種常見的心理障礙。(4)重點難點。神經癥性障礙。(5)解決辦法。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通過視頻觀看和技能訓練,提高診療水平。(6)教學準備。教案、視頻、網絡及多媒體教室。(7)教學學時。2學時。

2教學步驟設計

2.1引入

案例引導:背誦《考場守則》的大明大明是高校大學三年級學生,他不喜歡現在所學的專業,認為是自己高考發揮失利,檢查不仔細才進到現在的大學。因此,他在大學的每次考試都會反復檢查試卷,為此,感到焦慮不已。大學二年級時,他每天早上都背誦《考場守則》以后才能安心上課,如果沒有背完,則焦慮緊張、思緒混亂、無法上課,同學們都不理解大明的這種行為,他自己也感到痛苦不堪。通過“背誦《考場守則》的大明”這個案例,引導學生討論、思考問題(1)本案例中描述的大明是否有心理障礙?(2)心理障礙的評價原則是什么?準備:教師分布學習任務,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共同探討學習。

2.2知識講解

通過案例引導,引出本節教學內容。

2.3心理障礙概述

心理障礙:也稱病理心理、變態心理、心理疾病、異常心理等,是指人的心理、行為及人格上的種種異常,表現為一個人沒有能力按照社會認可的適宜方式生活,以致使其行為后果對本人和社會都造成不適應。心理障礙的“三原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無論形式和內容都應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性,否則就為異常。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性原則:個體的知、情、意在自身是一個完整、協調的統一體,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具有協調一致的關系。人格相對穩定性原則: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的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具有相對穩定性,并在一切活動中顯示出區別于他人的獨特性,在沒在外界重大刺激和變革的情況下,一般不易改變。如果個體在沒有明顯外部原因的情況下,人格表現反復無常,往往是心理異常的一個突出特點。心理障礙判斷標準:標準包括:經驗標準、社會適應標準、醫學標準、統計學標準。心理障礙分類:(1)輕度心理障礙:是指心理活動某些方面受損,表現為高級神經功能活動失調,往往無器質性損傷,適應環境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有自知力。(2)重度心理障礙:是指個體的心理障礙程度較重,心理全面受損,心理活動的各方面協調一致性瓦解,個體與現實環境的關系嚴重失調。有些人可能腦部還存在某些器質性病變,對個體心理和社會的危害較嚴重。(3)心理生理障礙。是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導致的軀體功能性障礙和軀體器質性病變的一類疾病,這類疾病在發生、發展及轉歸過程中都與心理社會因素的刺激有關。(4)人格障礙。是指人格征明顯偏離正常,使病人形成固定的、持久不變的異常行為模式。(5)行為問題和不良行為習慣。是指影響健康的行為習慣,常見的不良行為有:藥癮、煙癮等。

2.4神經癥障礙

神經癥定義:又稱神經官能癥,是一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礙。病人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病程遷延呈發作性。其共同特征:一組心因性障礙;功能性障礙;具有精神和軀體兩方面癥狀;有一定人格物質基礎;是可逆的;社會功能相對良好;自知力充分。常見分類:(1)恐怖癥。以恐怖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人對某種特定事件、處境或在與人交往時產生強烈的恐怖和不安,有心悸、出汗、手抖等植物功能失調癥狀,采用回避方式來解決這種焦慮不安。病人明知沒有必要,但不能阻止恐怖發作。分為社交恐怖、場所恐怖、特定恐怖三種類型。(2)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為主的神經癥,其特點是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病人意識到行為的不必要性,但不能控制,并為此感到強烈不安。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二種類型。(3)焦慮癥。是以焦慮、緊張為主的情緒障礙,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癥狀和運動性不安。焦慮癥病人的焦慮并非由于實際的威脅或危險所引起,并且其緊張驚恐的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類型。(4)疑病癥。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征的神經癥,病人因這些癥狀反復就醫,各種醫學檢查陰性和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即使有時病人確實存在某種軀體障礙,也不能解釋所訴癥狀的性質、程度,或其痛苦與先占觀念。(5)神經衰弱。是指一種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為主的神經癥,以精神易興奮又易疲勞為特征,常有情緒煩惱、緊張、易激惹等癥狀,這些癥狀不能歸因于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病變或其他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

2.5教學效果驗收訓練

篇(3)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對蕪湖市某醫學類本科院校即將畢業的五年級女生進行問卷調查,共調查262人,有效問卷249份,有效率為95%。

1.2.調查工具

1.2.1.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定

被試者最近1個月的睡眠質量,PSQI分≤2分者為睡眠狀況好者,PSQI分>7分者作為睡眠狀況差者,介于兩者之間為睡眠狀況一般者[4]。Buysse等確定PSQI總分5為劃界分,其靈敏度為89.6%,特異度為86.5%。國內以PSQI>7作為成人睡眠質量問題的參考界值。中文版PSQI由19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構成,其中參與計分的為18個自評條目,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的應用和對日間功能的影響7個成份,每個成份按0~3等級計分,各成份得分的總和為PSQI總分,其總分分值介于0~21之間。PSQI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5]。

1.2.2.癥狀自評量表(SCL-90)

共有90個項目,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因子,采取5級評分制,分為無、輕度、中度、偏重、嚴重[6]。1.3.統計方法:采用EpiData3.0軟件建庫,雙重錄入并檢錯;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為一般性描述統計,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和回歸分析。

二、結果

2.1.睡眠質量

249名調查對象的PSQI平均得分為(4.64±2.59)分。以PSQI總分>7分作為判斷睡眠質量問題的標準,則有27.71%的高年級醫學女生有睡眠質量問題,睡眠好、睡眠一般和睡眠差所占比率依次為24.10%、48.19%、27.71%。

2.2.不同睡眠質量調查者間的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將249名調查對象分為三個組,即睡眠好、睡眠一般、睡眠差,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得出各組間SCL-90因子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01),睡眠越好,SCL-90各因子得分越低,表示心理健康狀況越好。

2.3.PSQI各成分與SCL-90各因子之間的相關分析

為了分析睡眠質量與心理健康狀況之間的關系,將PSQI各成份得分與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PSQI各成份得分與SCL-90各因子得分呈正相關關系(見表2)。PSQI總分與SCL-90總均分間的相關系數為0.475(P<0.01)2.4.PSQI總分與SCL-90各因子分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PSQI總分為因變量,SCL-90各因子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在α=0.05水平進入回歸模型,具有顯著意義的因素有兩個(見表3)。各相關因素按作用大小(標準回歸系數的絕對值)依次為強迫和焦慮,這兩個因素可以解釋PSQI總分變異的26.5%。

篇(4)

1.2欲神-一種本能性的欲望所謂“欲神”,泛指人源于其個體生物本能的一類欲求沖動及相應的行為,食、色、性及趨利避害是其主要體現,它與人類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緊密相關。從實質上說,此種行為在動物中多為生理性的,是在無意識下引發的,多數情況下,機體能清晰地意識到這類沖動的萌發,并借助意識作出相應調控,同時還伴有某些情緒體驗。

2三神與心身關系層次

心身關系是中醫心理學的理論核心,對機體的健康和疾病的判斷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追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我們不難發現,三神學說對中醫學心身關系和心身結構的構建起到了奠基作用,也為心身疾病的辨治提供了重要的靶點,這主要體現在三神學說與心身關系層次緊密相關性上。

2.1從“身”到“心”關系層次-欲神這是一個低層次的身心關系,在這層關系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要素多是軀體方面的。相關研究也表明,控制這類行為的調節中樞位于古皮層、舊皮層,也稱邊緣前腦。可以說本能性的欲求沖動多為這些系統的功能所控制。然而,傳統理論多認為:“識神”可以誘發或抑制“欲神”。從生理原理來看,則是大腦皮層的感知及意識等活動所伴有的皮層神經電化學反應對皮層下較低層次中樞調控的結果。本質上,這種關系是皮質電化學反應對邊緣系統功能的下行性作用,這是“身”與“身”之間的相互作用。此外,一些醫學家則認為“欲神”亦可以沿著神經通路向上擾亂元神,影響大腦皮層的精神心理活動,但從側重的要點來看,上行性有可能次于并弱于識神對欲神的把握。

2.2從“身”到“身”的關系層次-元神就解剖構造而言,元神與欲神位置接近,不僅包含低層次的內側皮層(邊緣系統)也囊括了腦干、下丘腦等局域結構的調控作用在內。且這些部分主要依賴自主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對內臟的功能進行調節。這些功能多是與生俱來的,其調控中樞為邊緣系統。故多認為“元神”是一種神經電化學活動,屬于“身”的范圍,而且這種活動也受到大腦皮層的調節,即所謂“識神”主宰“元神”。因其解剖位置相近,且有的則是同一結構的不同功能,故欲神與識神之間多是緊密關聯的。

篇(5)

1現代醫學模式對心理護理的要求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認為現代疾病是綜合多因素致病,要對上述三軸系統進行全方位診斷治療,注意情緒、個性、不良行為、心理應激這四大因素。要求護理工作者:(1)計劃護理,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2)心理護理,調節患者的社會角色(重視患者同醫護人員的關系,不應存在求和被求的關系),穩定患者情緒,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和心理應激反應,調節其情緒變化,幫助患者增強適應能力[3]。

2心理護理的原則

心理護理內容較多,在進行臨床護理工作中應遵循一定原則[2]。(1)心理護理與軀體護理的整體性。對患者進行軀體護理,以減輕新的情緒反應,心理護理以減輕情緒對身體的作用,阻斷情緒惡化加重軀體反應的惡性循環,建立心身良性循環能達到心身協調。(2)心理護理目標的個性化。同一類疾病,患者都有某些相似的心理反應和軀體反應,但是,作為某個患者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各異及遺傳素質不同,其個性特點亦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態、應激反應就發生了特殊性變化,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有計劃的心理護理。(3)實施中解決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心理護理工作中,首先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視其為患者最主要的問題。由于在現代疾病中(多為慢性病),多數目前還未尋找出特異的治療方法,部分患者就產生悲觀消極、甚至厭世的心理活動,從而形成心理-病癥加重-心理的惡性循環。醫護人員應就此給以心理疏導,講述心理因素對疾病影響的重要性,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4)重視醫院環境(醫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關系、精神環境)。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親切感,促進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環境,積極配合醫療護理。

3心理護理的目的

3.1滿足患者的需要,搞好醫患關系心理護理的基礎是良好的醫患關系,因此首先要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規律發生了較大變化,醫護人員應盡量滿足其飲食、睡眠和休息等生理需要,使其生理過程得以盡早恢復。關心愛護患者,滿足其愛與被愛的需要。尊重患者的個性、習慣,以滿足患者的心理、社會需要。平等、同等對待所有患者,使其感受到有同樣的社會地位。同時醫護人員應向患者介紹醫院狀況(設備、醫護人員技術水平、診斷治療條件),所患疾病的科學知識,以滿足患者的安全需要。

3.2調整患者的社會角色患者進入角色,與原角色發生沖突,多數表現為生病后仍想繼續工作,對此應予以調整角色行為疏導,以利于康復。當疾病轉入恢復期或慢性時期,則應逐漸淡化其患者角色意識,有利于恢復其社會角色[4]。

3.3調整患者情緒,緩解心理應激患者一般都具有焦慮、恐懼、疑慮和抑郁心理以及與家分離后孤獨、失助、失望等情緒變化。這些變化會加重患者病情,及加劇其心理應激,甚至致其死亡,必須予以調整,恢復其樂觀、穩定的情況,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多數心理應激所引起的后果可通過心理護理加以緩解[5]。

3.4改變患者不良行為許多疾病的發生與不良因素有關。應說明不良行為的危害性,應用行為療法,認識療法改變其不良行為[6]。

3.5增強患者心理適應能力及處理心身反應能力引導患者及時適應患者角色、病房環境,用心理學方法處理疼痛、失眠、病殘喪失感,孤獨寂寞及其病態身體意象。

4心理護理方法

4.1搞好護患關系掌握人際吸引原則,注意個人端莊、誠懇、和善友好的儀表。經常與患者交流,發展友誼,多關心其病情,使其產生感恩報答之心。放下架子,尊重患者,平等相處,多方了解患者的需要、動機、個性和行為習慣,有針對性地避難求易搞好關系。

4.2重視語言與非語言溝通技巧多用治療性語言與患者交談,解釋病情,疏導其思想癥結,積極暗示,安慰患者情緒。如告某相同患者剛剛治療好轉或痊愈出院等,暗示其疾病可治愈,前景美好。要明確回答患者提出問題,果斷表態,切勿使用消極暗示,猶豫和含糊其辭的語言,同時重視語調、表情、動作、態度相配合這一非語言交往技巧。

4.3緩解患者心理應激,調整其積極情緒把醫院設備、醫護技術及以往治療同類疾病成功經驗,向患者詳細介紹。將重癥和搶救患者與一般患者隔離。

4.4改變患者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對患者進行個性測定,根據其個性結構和特征向其說明其個性的優、缺點及其與疾病發生的關系,促其逐步改變不良習慣和行為。

4.5改善病房環境盡量美化環境,布置好病房設施,保持清潔安靜,調整病友間關系,促其友好交往,相互關照。

4.6促進患者盡早適應患者角色,教會其放松方法運用心理防護機制(潛意識中),使其保持精神活動的平衡和穩定。促進患者散步、疏泄、轉移注意力及練氣功、太極拳等放松方法。

5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培養

現代醫學模式要求護理人員除具備有“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利他精神,“增強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減輕痛苦”,“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職責外,還應具備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注意力,準確的記憶和獨立思考能力,具有穩定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性格;同時對工作極端負責和處理果斷,具有淵博的醫學知識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語言表達能力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因此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養[7],加強護理人員的在職教育[8],學習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和醫療知識,樹立獻身護理事業的事業心,加強護理技巧訓練,深入護理實踐,不斷總結成功失敗的經驗,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

【參考文獻】

1陳本秀.淺議傳統文化觀念與心理治療.社會與醫學,1998,11(5):40-41.

2岳文浩,趙耕源.現代臨床心理手冊.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0-149.

3楊菊賢,張錫明.實用心身疾病學.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1992,97-99.

4高素芝,曹繼艷.患者角色的適應與護理.美國中華健康衛生雜志,1998,1(5):166.

5陳學詩.當代心理衛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189.

篇(6)

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是文藝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經典之作。即便在各種文藝心理學的教材和讀本層出不窮的今天,朱先生的這本著作依然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

一.《文藝心理學》的寫作背景

根據朱光潛先生《作者自白》中所說,這部書作為講稿使用,在很多所大學里面講過很多次。理解這一點對理解本書的體例和行文風格很有必要。《文藝心理學》一書文風平易通俗,這和它作為“講稿”不無關系。

從本書的《作者自白》以及附錄中的《作者自傳》里還可以看到另一個問題,就是朱光潛先生做文藝心理學研究的知識背景或者說是知識儲備。作者自述:“我前后在幾個大學里做過十四年的學生,學過許多不相干的功課,解剖過鯊魚,制造過染色切片,讀過建筑史,學過符號名學,用過熏煙鼓和電氣反應表測驗心理反應,可是從來沒有上過一次美學課。”

這種知識積累對朱光潛先生能夠展開專業的文藝心理學研究無疑大有裨益。文藝心理學這門學科本身是一門交叉學科,不僅要有文藝知識,同樣需要有專門的心理學知識背景,朱光潛先生的寫作背景在這方面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在《作者自傳》中,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朱光潛先生所受的教育。朱先生從小受的是正統的封建私塾教育,對四書五經以及傳統詩文、歷史以及必須的科舉策論的學習時間長達八年之久。后來朱先生輾轉異邦,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受到長期的封建教育和英帝國主義教育”。朱光潛先生其時說這句話無疑是很誠懇的,但在今天看來,我們可以認為這是扎實的古典文學根基和純正的歐洲文化的熏陶。朱光潛先生出生于安徽桐城鄉,他所就讀的桐城中學就是由桐城派古文家吳汝倫創辦的,因此特別注重桐城派古文的學習,教學所用的課本即是桐城大師姚鼐的《古文辭類纂》。桐城派是清代影響最大的散文派別,提倡義法說和雅潔的審美標準。桐城派先驅戴名世提倡“道也、法也、辭也,三者有一之不備而不可謂之文也。”(《已卯行書小題序》),奠基者方苞樹立起“義法”說的大旗,要求文章內容醇正,文辭“雅潔”。我們看桐城派的理論和創作,就會發現朱光潛先生在行文上有著很重的桐城色彩。

關于本書的寫作背景,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其成書的時代環境。這一點在第八章的“作者補注”里有清晰的證明。朱光潛先生在第八章討論完文藝與道德的關系之后,補充說這兩章“是在北洋軍閥和專制時的,其中‘道德’實際上就是指‘政治’”。政治對文學的影響是無孔不入的,尤其是在當時那樣一個“偌大一個中國放一下一張書桌”的年代。

二.《文藝心理學》的核心理論

前面已經說過,這部《文藝心理學》并不是一部很具體系的理論著作,而更多可以看作是論文匯編性質。但這并不是說本書就是一部很散亂的“穿珠式”作品,相反,雖然沒有清晰的理論架構,但有一個核心的“元理論”,本書中對許多問題的探討出發點和落腳地都是很一致的,就是因為基本理論立場穩固且鮮明。筆者認為,這個基本理論就是作者前五章里用大量篇幅、從多個角度進行探討“美感經驗”問題所得出的結論。可以說,前五章是本書的“文之樞紐”,后面對具體問題的分析都是對這個基本理論不同程度的運用和展開。

前五章分別從五個方面對美感經驗進行分析,第一章開宗明義地提出觀點:“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感經驗的特點是意象的孤立絕緣,物我一氣。同時作者指出,“形象的直覺”中的所謂“形象”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我們每個人所直覺的物象并非是固定的,對同一物象的直覺實際上感受到的它顯現于我們的“形象”,這個形象就帶有了很大的主觀色彩和個人的二重創造。所以作者又說,“美感經驗是形象的直覺,就無異于說它是藝術的創造”。

第二章中,作者提出了關于美感經驗的一個重要概念:心理的距離。這個概念并非是朱先生原創,而是他從英國心理學家布洛那里借鑒而來。在本書的第二章中,朱光潛先生所用的很多例子和布洛的原始論文都是一樣的,而且從論述順序上看來也有諸多相似。但就此得出朱光潛先生就是忠實地再現布洛的思想還太草率。仔細推究一下可以發現,朱光潛的“心理距離”和布洛的“psychical distance”是很著較大差異的。布洛所強調的距離作用有著很大復雜性,布洛認為,心理距離同時具有消極作用和積極作用,消極作用在先,積極作用是在消極作用的基礎上生成的,兩者之間有著清楚的先后關系。在朱光潛先生這里,他把距離的消極作用和積極作用看作了問題的兩個方面,將布洛的前后關系、因果關系置換成了并列關系。布洛實際上是為位審美無利害說尋找論據,是把“心理距離”即“對于經驗的某種特殊的內心態度與看法”,當作審美“靜觀才成為可能”的先決條件提出來的。朱光潛先生則把布洛的這種沖突觀念“移花接木”到了中國的傳統“逍遙游”精神上來。當然,這并非是說朱先生譯介錯誤。恰恰相反,理論的旅行本來就要“入鄉隨俗”,西方學說的中國化是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的,正是在朱光潛的闡發中,距離說的意義得以擴展。朱光潛先生所標舉的經過其消化的“心理距離”說后來得到廣泛流傳和運用本身就說明了這一提法的價值。

第三章講物我同一,在第一章中已經提到,這里更進一步闡明。朱光潛先生區分了美感與,并指出那些在看戲時最起勁、叫得最響的人們往往并沒有把藝術當藝術看,得到是只是而非對藝術的真正欣賞。在第五章“關于美感經驗的幾種誤解”中作者亦首先對這種混淆“”與“美感”的成見進行了分析。

總體來說,前四章分別從“形象的直覺”、“心理的距離”、“物我同一”、“美感與生理”四個方面對美感經驗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既有欣賞者的角度,又有創作者的角度,既有文藝理論的論說,又有實驗科學的證明。第五章反面著筆,從關于美感經驗的幾種誤解著手來鞏固前四章的論述,并作出結論。因此,前五章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是本書的理論核心,其中前兩章可看作是核心中的核心,“形象的直覺”和“心理的距離”是朱光潛文藝心理學的分析的兩根基柱,這在后面的章節可以清晰地看出。

三.學理方法的反思及細節指瑕

朱光潛先生在本書的前言中有一段很值得注意的說明,“做學問持成見最誤事。有意要調和折衷,和有意要偏,同樣地是持成見。我本來不是有意要調和折衷,但是終于走到調和折衷的路上去,這也許是我過于謹慎,不敢輕信片面學說和片面事實的結果。”簡言之,就是“調和折衷”這四個字。

這當然是一個很嚴謹也很切合實際的方法,這個方法也往往是能夠導向一個合理的結論的。例如第八章討論藝術與道德的問題,作者在例證分析之后認為“為道德而藝術”和“藝術獨立自主”這兩個相反的主張“各有各的真理,也各有各的毛病”。朱光潛先生做出的選擇是朝向另外一個方向,也就是拿實際的以往的藝術作品來進行分析,看看它們和道德的關系究竟如何。這個研究路向無疑是明智且有效的。但筆者在此想要說明的一點是,這種“各打五十大板式”的言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勢必掩蓋論證的鋒芒,調和出來的結果往往淡乎寡味,雖看起來四平八穩、無懈可擊,但正應如此,反而往往起不到任何言說的效果,難稱之為真正的“學術建樹”。很多時候,深刻之處恰恰在于偏頗之處

另外需要指出的,任何一部著作無論如何精雕細琢總難免存在一些細節上瑕疵,這一點也同樣存在于《文藝心理學》這部著作當中。例如第十章討論“什么叫做美”時批評“哲學家討論問題往往離開事實,架空立論,使人如墜五里霧中。我們常人雖無方法辯駁他們,心里卻很知道自己的實際經驗,并不像他們所說的那么一回事。”這個批評難免有些武斷了,很多哲學家本身也是文學家,像書中所提及的歌德、席勒等人,其哲學思想很多都蘊涵于文學作品或談話書信之中,絕非“架空立論”。

四.結語

“頭頭是道,有味”,這是朱自清先生在為本書所作的序中所下的八字評語,確實精當。“頭頭是道”,言本書之辨彰學術、考鏡源流、求真法理;“有味”,言本書之平易暢達、凝練樸實、說理透辟。

文藝心理學是一門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舊書不厭百回讀”,作為文藝心理學方面的理論經典,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不僅是要學習其中所涉的具體理論,更要學習朱光潛先生的思維方式和治學方法;不僅將其看作一本理論著作,更要把它實際地運用到對我們當下所面對的文藝事實的分析評論之中。

參考文獻:

[1]朱光潛:《文藝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篇(7)

一、對意識的初步分析。

1、意識、意識活動和意識功能。意識是大腦的一種屬性,它是大腦里進行的一種活動,是大腦的能夠進行這種活動的屬性。意識是大腦中進行的一種以信息流動、信息處理為主要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有時也有肢體運動參與。我們使用“意識活動”這個概念描述意識的活動特征。從含義看,“意識活動”強調的是意識的活動性,“意識”強調的是意識活動所引起的一系列現象,意識比意識活動含義更廣泛。

意識不是大腦所有的活動,它只是大腦活動中的一類。我們把這類活動的作用用“意識功能”這個概念表示。“意識功能”是意識活動的產物。意識有這樣一些功能:意識能監視、控制全身的活動(嚴格說,意識不能監視、控制人體的所有活動);意識能使人類認識、改造世界,包括人類自身;意識能發泄、表現、抑制自己的感情;意識能使人有獨立的思想、人格、個性、個人意志等。

意識、意識活動、意識功能三個概念是指的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這三個概念不是包含關系,意識不包含意識活動,它就是意識活動,意識也不包含意識功能,它的作用就是意識功能。三個概念的區別是強調的側面不同,在需要強調不同側面時,分別使用不同的提法。

2、討論意識的途徑。由于除哲學以外沒有其它科學認真地討論過意識,人們對意識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認識。

在迷信說法中,意識是靈魂,是生命特有的可以脫離肉體存在的東西。它強調了意識與生命的特殊關系,但是否定了意識的客觀物質性;它強調了意識對肉體的獨立性,但是否定了意識與肉體的不可分離性。意識的確是生命的特有現象,但不是所有生命都有意識,只有人才有意識;意識有產生個人思想、個人意志、個性等的功能,在這些功能中表現出意識對肉體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意識并不能脫離肉體而單獨存在,意識會隨肉體的死亡而消失。因此意識不是迷信說法中的靈魂。迷信說法之所以有人相信,就是因為它也有正確的東西(意識的生命性和意識對肉體的相對獨立性),只是它把正確的東西荒謬地夸大,對不利于自己的東西加以歪曲,迷惑了糊涂的人。我們要從科學的角度研究、討論意識。

作為大腦的一類活動,意識顯然是心理活動,應該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可是由于它與心理學的其它對象糾纏在一起,很難單獨作為心理課題研究。例如思維、情感都是心理學專門的課題,意識就和它們糾纏在一起,使思維、情感具有意識的特征。以至于很多人把具有意識特征的思維和具有意識特征的情感當做意識。

人認識、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一個人獨立的思想是意識的重要組成,但它們都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如果思維是意識特有的一種活動,可以把意識作為一個大課題,把思維作為它之下的一個小課題來研究。但是,實驗表明沒有意識的動物也有簡單的思維能力,最著名的是荷勒的大猩猩實驗。在他的實驗觀察中,大猩猩可以在夠不到食物時想出把短棍接長的辦法拿到食物。這里的大猩猩顯然表現出簡單的思維能力。計算機也可以模擬一些思維,目前模擬思維的計算機是絕對沒有意識的。這些都證明思維是可以獨立于意識以外的活動,思維并不是意識的特有活動。但討論意識離開個人思想,離開人的認識改造世界的能力,就不是完整的討論。在這里,意識顯然與思維糾纏在一起。

再例如,人類特有的感情也是意識的重要表現,感情顯然是情感活動的結果。如果情感活動是意識特有的活動,可以把意識作為一個大課題,把感情作為它之下的一個小課題來研究。但是,動物也能表達感情,它們也有情感活動。動物的這些情感活動也是沒有意識的感情活動,這表明情感活動并不是意識特有的活動。但討論意識離開對個人感情的討論,離開對感情的表現、發泄、壓抑的討論,就不是完整的討論。在這里,意識顯然與情感糾纏在一起。

于是問題出現了:如何把意識最本質的東西突出出來,使意識能夠既作為一個獨立的心理課題,又不至于與其它課題糾纏不清。我們從意識的許多功能中找到一條核心的功能,把它叫做意核。在繼續的研究中又發現,意核對其它活動的控制和相互促進,使其它活動發展進步,可以解釋出意識所有的功能的產生:意核控制和促進思維發展,從而產生了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功能;意核控制和促進情感活動的發展,從而產生了個人感情和人對感情的表現、發泄、抑制;意核控制和促進意志活動的發展,從而產生了個人意志、個性、性格。

這些發現使我們確定了討論意識的途徑:先討論意核的功能,再討論意核的生成,進一步討論意核對其它活動的控制,討論意核促進其它活動的發展,討論意識全部功能的生成,就這樣形成一套完整的意識心理學理論。

3、意識的核心功能──意核。人類的意識表現得很復雜,有很多現象表明意識的存在和它的獨特性,但是什么是它最本質的東西、最本質的功能呢?我們在研究用計算機模擬意識時,對比這個被稱為電腦的設備,發現目前的計算機再先進,它也只能靠人編的程序工作,而沒有以“我”的面目監視、控制自身活動的能力。電腦控制的機器人也是這樣,是靠程序控制自動操作的,但是由于沒有自我,它并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為什么這樣做。而人與它們的區別不就是這一點么?意識的本質不就應該是這種功能么?這就是意識的核心功能──簡稱為意核。意核指的就是大腦的這種以“我”的面目監視、控制全身活動的功能。

意核的功能不包括在記憶、思維、情感、需要、感覺、意志、肢體活動等任何一種活動之中,也不是它們的綜合活動或組合活動。意核是獨立于記憶、思維、情感、需要、感覺、意志、肢體活動之外的一種大腦的活動能力,意核又是意識的各種功能中的一項功能。對它可以獨立研究、討論。

意核與記憶、思維、情感、需要、感覺、意志等心理活動和肢體活動結合在一起,由意核監視、控制這些活動,就會使這些活動具有意識特征,構成完整的意識活動。例如,由意核監視、控制思維,促進思維發展,發展后的思維加強對世界的認識,由實踐到經驗,再由經驗到理論,再由理論到系統理論,形成具有意識特征的認識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發展后的思維使人從實踐得到認識,由認識得到的經驗、理論提出發現、發明、創造等改造世界的設想,再經過實驗、實踐實現設想,形成具有意識特征的改造世界能力。再例如,由意核監視、控制情感活動,促進情感活動的發展,感情在發展中產生高尚的、偉大的、美好的感情,這些感情還具有了個人色彩,形成具有意識特征的個人感情;意核對感情的進一步控制才形成了具有意識特征的對感情的表現、發泄、壓抑能力。以此類推,就會解釋出意識的全部功能的產生過程。這樣就構成一套合乎邏輯的、系統的意識理論。

需要指出,在這些討論中我們應用了動態心理學的基本思想:各種活動在相互作用中互相促進、不斷發展的思想。在討論中,我們使用動態心理學專用的詞匯:生成。一個新的心理活動、新的功能從原來功能中產生出來,叫做生成。

意核是一種人出生時不具有、后天生成的大腦功能。意核有一個從無到有的生成過程:最初,意核是由記憶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區域產生的,這個區域是在存儲由感覺獲得的豐富資料、由肢體活動積累的經驗、由思維形成的認識時形成的。然后在這個區域中生成了監視、控制全身其它活動的功能。第三步,意核生成后,它又促進了記憶、思維、情感、需要、感覺、意志等心理活動和肢體活動的發展,使這些活動具有了意識的特征。最后,意核和被意核改造的其它心理活動共同形成人們心目中的意識。

4、意識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大腦功能。有些人主張動物也有意識,這就使意識更加令人難以研究、討論。我們反對這種主張。因此我們要明確指出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功能,除去人類之外,地球上任何其它的生命都沒有意識。

人類曾經與猴子、猩猩有共同的祖先。與曾經雄居地球的恐龍相比,人類這個物種在體形、力量上并沒有什么優勢。人類祖先是在體形和力量上比較弱小的一個物種。為什么人類能夠在強手如林的動物世界中一支獨起,獨霸世界,并逼迫得很多比它在體形和力量上強大得多物種滅絕呢?人類憑的是有認識并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是什么使人類有高于其它動物的認識能力和無比強大的改造世界能力呢?不是別的,就是人類大腦具有的意識。

我們知道,大腦完成認識與改造世界工作的不是意識,而是思維。是人類的思維產生了各種認識,是思維想出了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思維產生了發明創造。另一方面,有很多實驗都證明一些動物也能夠進行簡單的思維。但是為什么這些動物的思維沒有發展到人類的水平呢?為什么這些動物沒有認識并改造世界的舉動呢?就是因為它們沒有意識。人類的意識促進人類的思維高度發展,這才能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有人曾經說,是制造工具,促使人類從動物中分離出來。從考古的意義上講,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從進化的意義上講,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在動物實驗中(最權威的是荷勒的大猩猩實驗),猩猩可以折斷樹枝去取食物,猩猩也可以連接小棍去取食物,這可以算做是制造工具的行為。在另外一些實驗中甚至可以教會大猩猩使用由詞匯、語法構成的手勢語言。表明大猩猩也有使用交流工具的能力。但大猩猩并沒有因此進化成類似人類的物種,是因為猩猩的遺傳基因決定了它們的大腦不夠發達(這一點與大猩猩不能使用聲音語言一樣),大腦的不發達使它們不能生成意識,沒有意識又使它們不能從簡單的使用和制造工具行為進化到進一步認識并改造世界的行為。也就是說,它們的大腦不具備產生意識的條件,它們因此不能進化為類似人的物種。值得慶幸的是,在遺傳基因的變化中人類的祖先幸運地獲得了使大腦發育得很發達的遺傳信息,使得人類的大腦發達到能夠生成意識的程度,人類的祖先才發展為今天的人類。這段討論說明了意識生成一定要有必要的先天條件。

在白鼠的大腦發育實驗中人們看到:大量運動的白鼠大腦皺折要多于不運動的的。這表明:動物的大腦在出生后還要繼續發育,在大腦的后天發育期內,后天的活動會使同種動物的大腦發育有很大差異。對這個結果,本文稱之為大腦的多用則發育原理。意識是在大腦發育后生成的。狼孩具有人類大腦,卻由于生活在狼群中而沒有發展出人類的思維和意識。這個事例表明了人的大腦只提供了意識生成的條件,意識的生成還與后天環境有關。只是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能夠生成意識的人類社會條件下,后天環境對產生意識的影響被掩蓋起來。狼孩的事例向我們表明:后天環境是意識生成必不可少的條件。

意識是先天條件與后天環境的共同產物,先天條件不足的動物和后天環境不足的人都不能生成意識。為了突出意識產生于后天,我們用動態心理學的詞匯“生成”描述意識的產生。

上面,我們表明四個觀點:第一、意識是人類大腦具有的功能;第二、意識使人類具有了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力;第三、意識的生成要以大腦的相當發達為先天條件;第四、意識是大腦在后天環境中生成的。

二、意核。

1、意核是意識各種功能中的核心功能。意核是意識的核心功能,它體現出意識的本質。

只要對自身進行試驗,你就會知道:你的絕大多數活動都要受到意識的監視和控制。例如做動作:你抬一抬手,視覺和動覺、觸覺都會把得到的手的動作情況匯報給意識;在抬手的過程中,意識還要控制著手抬的高度,控制著胳膊彎曲的程度;意識還為你決定了抬手的目的,監視著該動作能否達到目的,根據感覺報告的動作情況,修改動作方式或結束動作。另外,意識也監視和控制你的心理活動:你思考一個問題,意識知道思考的問題是什么,從哪兒想起,意識為你安排如何思考。意識更要監視你思考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問題,意識為你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修改解決問題的方法,結束思考等。我們把這種意識對人體活動的監視和控制功能叫做意核,意核雖然是意識各種功能中的一種功能,但它是意識的核心功能。

不僅如此,意核是以“我”的面目完成監視和控制的。當你動作時,你會意識到“是我在動作”。當你摸到其它東西的時侯,你會意識到“是我在摸我以外的東西”。意核的“以我的面目出現”的功能叫做自我意識,它能使一個人作為清醒的活動主體而存在、而活動。

綜上所述,意核的功能表現為兩點:第一是對全身活動的監視、控制,第二是以“我”為主體實現監視和控制。綜合起來說,意核是大腦的一種以我為主體控制監視人體活動的能力。

2、初等認識和高等認識。我們把由感覺器官獲得的資料和由肢體活動、心理活動產生的經驗再經過大腦思維活動處理產生新資料的過程叫認識。認識是大腦的一種活動,是大腦獲得資料的活動,但它不是簡單地把信息傳遞給大腦,而是由思維對信息進行處理后送到大腦的。認識有時作為動詞使用,指的是活動過程;有時作為名詞使用,指活動獲得的新資料。思維是處理信息的主要操作。

先簡單說一下思維,思維有初等思維和高等思維。試驗證明了一些動物能夠進行簡單的思維,那是一些沒有意識的思維,這種思維叫初等思維。兒童在生成意識前也會生成這種初等思維。語言活動和意識生成后,人類的思維在它們的促進下發展為高等思維。所以,動物的思維都是初等思維。人類個體在語言和意識生成前的思維是初等思維,在語言和意識生成后,有語言和意識參與的思維是高等思維。

動物也能夠認識,例如野獸對食物的情況、對周圍環境都有認識,家畜對主人、對主人指示也有認識。再例如很多動物對要發生的事情有簡單的預見,這是通過認識實現的;家畜家禽對主人的習慣很熟悉,是通過對主人的認識實現的。這些都是動物的認識。動物的認識過程比較簡單,它們把感覺到的東西記憶下來,在頭腦中由初等思維做處理,就能夠得到認識。這些認識會保存在它們的記憶中,成為它們行事的依據。兒童在生成意識前的認識能力與動物類似,比動物略高級一些。為了與意識生成后的認識加以區別,我們把動物、兒童的認識叫“初等認識”。

意識獲得信息的過程我們叫做高等認識。注意,我們本來應該說,在意識生成后進行的認識叫高等認識。但是高等認識是意識獲得的全部信息,意識不獲得高等認識以外的信息。所以我們換一種說法,兩種說法的含義一樣。為什么這樣?在了解意核生成過程以后,就會有答案。意識得到的高等認識信息已經不是感覺器官、活動部位、心理狀態原來的信息,它們經過很多道手續進行處理,才報告給意識。這些處理大體包括形式簡化、特征提取、符號化、思維簡化等。意識得到的認識信息已經非常簡單、抽象、概括。這使得經高等認識后的信息與感覺信息、肢體活動信息、記憶信息、心理活動信息有了很大不同。

高等認識資料的表示方式與初等認識完全不同,高等認識獲得的資料是用交流語言、內化語言(一種由交流語言簡化成的大腦內部語言)、形象語言(用圖形、聲音形象、其它感覺形象表示的語言)表示的,也是用這種形式保存在記憶中的。而初等認識是用形象語言表示和保存的。大腦中的其它信息(例如觸覺接受的疼的信息)是用大腦神經信息編碼表示和保存的。這是因為高等認識是由高等思維完成的,高等思維又生成于言語活動之后,高等思維使用的語言中就增加了交流語言和內化語言。每個人都知道這樣的事實:我們的意識只能讀懂大腦中用交流語言、內化語言、符號語言表示的東西,而對大腦中用神經信息編碼記錄的東西毫無所知。由于傳遞給意識的全部信息都是高等認識,上述就事實表明,高等認識也是有語言限制的。我們把交流語言、內化語言、形象語言叫做意識可讀語言。

認識還在不斷發展。初等認識發展為高等認識后還要繼續發展。在意識控制思維活動后,意識用對思維的認識進一步改造思維,由此生成了科學思維。科學的思維參與認識過程的信號處理,生成科學的認識。經過人與人的交流,集中人們思維的成果,科學的認識就成為人類共有的知識和理論,它們也是人類共同的認識。

本段提出初等認識與高等認識的區分,提出高等認識是意識獲得的唯一信息,提出高等認識資料是由意識可讀語言記錄的,都是獨創性見解。

3、意核的生成。一個人剛剛出生時,并沒有意核,就是說他大腦中沒有一個以我的面目監視、控制全身活動的機制存在。隨著發育,隨著這個人接收外界信息的增加,隨著他的肢體活動能力和心理活動能力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他言語活動和思維活動的發展,意核才在大腦生成。

那么大腦是如何生成意核的呢?基本過程是這樣:在意核生成前,大腦的某一記憶區域存儲對客觀世界(包括外界和自身)初等認識的資料,當這個區域發展出獨立處理這些資料的能力,又在處理過程中獲得了對“我”的認識,并取得監視、控制全身活動的權利以后,這個區域就生成了意核。詳細討論如下。

對人類大腦的研究表明,大腦細胞是存儲和處理功能兼備的,本文稱之為大腦存儲和處理功能兼備原理。這一點與被叫做電腦的電子計算機不同。電腦的CPU具有處理功能,但只有很少的存儲空間,資料保存主要靠存儲器;而存儲器只有存儲功能,處理要靠CPU。這種特征使電腦的硬件必須共同完成一個任務。人腦細胞的存儲和處理兼備特征使人腦的一部分可以具有獨立的功能。在大腦研究中已經證實:人類大腦有很多功能定位區,它們分別完成相對獨立的任務,甚至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都由大腦的不同部位完成。人們稱這種現象為大腦功能定位。我們把這叫做大腦功能定位原理。對大腦的研究還表明,大腦的分工并不是絕對的,在一些功能定位區受到損傷時,其它部位可以代替它的部分功能。我們把這叫做大腦功能替代原理。這樣的大腦結構就為意識的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礎。順便指出,這種把實驗結果總結為原理并作為規律的做法,在動態心理學中經常使用。

意核是意識的核心功能,意識是人類大腦特有的功能。意核生成過程就要由正在發育的兒童說起。正在發育的兒童漸漸生成初等認識的能力。由于他們生活在人類社會環境中,使得他們有較好的初等思維能力,有較為發達的記憶能力,并因此獲得了豐富的“初等認識”。這些初等認識主要是思維對感覺得到的資料和肢體活動獲得的經驗進行處理的結果。根據大腦功能定位原理,這些“初等認識”要保存在大腦的一個固定的區域中,我們把它叫做“認識存儲區”。意核的功能將從這個區域生成。最初,這個區域的任務就是保存對全身活動的“初等認識”資料,也不過就是一個具有記憶功能的區域。根據大腦的存儲和處理功能兼備原理,這個區域還要對這些“初等認識”的資料進行處理,這種處理是向人體各處索取經初等思維操作處理過的情報。這相當于收集全身活動的情報,具有監視全身活動的性質。根據大腦的多用則發育原理,這個區域的細胞由于大量的記憶活動和收集情報活動會特別發育起來,該區腦細胞的發達為該區生成新功能創造條件。漸漸地,收集全身情報到“認識存儲區”的處理工作就轉變為對全身活動的監視功能。

“認識存儲區”神經細胞的特別發育也使它有可能擴大存儲容量和生成新處理功能。新的處理功能來自該區域獲得的認識資料。當意核獲得某種認識后,會試圖把認識轉化為活動,這種活動如果是以前沒有的,就生成了新的處理功能。具體而言,這里指的獲得的認識資料就是對控制全身活動的認識,試圖進行的就是“認識存儲區”向全身發出活動指示。在意核的監視功能生成以前,沒有意識的動物和生成意識前的兒童也有指揮、控制全身活動的能力,它是由一個叫做自動控制系統(后面還要詳細討論它)完成的。在“認識存儲區”獲得的“初等認識”中,也有對協調全身活動的認識,“認識存儲區”憑借這種認識產生一種“試圖”,試圖向自動控制系統發出一些活動指示,其中有些指示竟然被自動控制系統執行了,“認識存儲區”由此獲得這種試圖成功的新認識,依據這個新認識“認識存儲區”加強發出活動指示的活動,漸漸地“認識存儲區”便這樣有了對全身活動的控制能力,于是一種新的處理功能便在“認識存儲區”生成了。

大腦的一個普通的記憶區──認識存儲存儲區,就這樣生成了監視、控制全身活動的功能,使它具有了意核功能的兩項特征。這個認識存儲區也就轉變為意識功能區了。

4、意核生成過程的三項說明。

第一、試圖是動物和人的一種本能。在上面的討論中我們說:當意核獲得某種認識后,會試圖把認識轉化為活動,這種活動如果是以前沒有的,就生成了新的處理功能。這種說法,有些人可能感到離奇。

早在桑代克進行迷籠實驗(饑餓的貓被放在有插銷的籠中,它用大量胡亂動作,最后打開籠子吃到籠外食物)后,他就提出嘗試錯誤理論。盡管他的理論有很多不恰當的地方,但實驗揭示一個事實:動物(和人)在無法實現自己欲望時會胡亂使用一些活動試圖實現自己的欲望,在大量失敗后,就可能從胡亂嘗試的方法中找出偶然出現的正確方法。產生這種“試圖”時并不必須有思維參與。小孩、不聰明的人在猜測時無根據、不動腦子地胡猜,就是人類無思維參與產生“試圖”的例子。

根據這些現象,我們提出我們的“試圖理論”:在某些需要無法實現時,動物和人會本能地采用一些胡亂的活動(包括肢體活動和心理活動)試圖實現需要,這個舉動叫做“試圖”。一些能夠滿足需要的活動被確定下來,于是就形成了一種新的活動能力。我們認為“試圖”是動物和人適應環境、維持生存的一種本能。在他們沒有經驗或辦法實現欲望(或需要)時,一定會產生一些胡亂的試圖以求欲望(或需要)的實現。而很多正確的活動方式、新的能力、新的功能,甚至新的思想就產生于對這些試圖的選擇(主觀選擇和客觀選擇)之中。“試圖理論”是我們的動態心理學中討論功能生成的一個重要依據。

“試圖理論”與桑氏的“嘗試錯誤理論”的區別在于:本理論只根據實驗和觀察,指出動物與人有這種本能,把它作為一種產生新活動能力的規律,沒有對細節進一步猜測,進一步討論。而桑氏的問題恰恰在于他忽視了實驗本身指出的普遍規律,自己根據實驗細節猜測出幾條規律,他討論的有些細節沒有普遍性,結論就不免有片面和不符合事實的東西,只好由人指責了。“嘗試錯誤理論”有問題并不表明桑氏迷籠實驗沒有意義,也不意味著根據這個實驗得不出普遍性規律。

第二、認識對意核生成的兩項作用。在意核生成的前一部分我們指出,認識要求大腦為它分配一個“認識存儲區”,這個區域又生成了意核功能。這是認識對意核生成的第一項作用,認識為意核生成創造了物質條件。在意核生成過程的后一部分,我們又提出:在獲得對全身活動控制的認識后,意核又依據這種認識試圖發起對全身活動的控制。這是認識對意核生成的第二項作用,認識又可以作為意核生成新功能的依據。

第三、意核的生成與人類的言語有密切關系。動物雖然也能相互交流信息,但動物不能創造和使用人類的由詞匯、語句和嚴格語法組成的交流語言,也因此動物不能生成意核和意識。兒童只有生活在人類社會環境中才能生成意核,起關鍵作用的是語言交流。那么,語言對意核生成起什么作用呢?首先語言促進了思維的發展,為思維提供了一個抽象操作的工具──詞語;同時意核也提供了抽象思維的操作方式,這種方式就是把一批具體事物用一個詞匯表示,再把一批詞匯作為一批事物用一個新詞匯表示,多次這樣做,就可以使信息大大簡化。這種簡化,大大加快思維對信息的處理,提高了認識的水平。其次是,語言使意識獲得“我”的概念,獲得了“我”是主體的重要認識。這里用什么符號表示“我”并不重要,不同民族就使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我”,有些部族人還只能用自己的名字表示“我”。關鍵在于從大量的有關“我”的資料中抽象出“我”的概念,并且用一個詞匯表示它。有了“我”這樣一個簡單的概念,意核便有了“我”這樣一個簡單的看問題的立場,意核才能以“我”的面目監視和控制全身活動。

5、自我意識的生成。最初生成的意核只是產生了對全身活動的監視、控制功能。意核還要以我的面目從事這種控制和監視工作,才算具有完整的功能。這就是說,還要生成自我意識。那么,自我意識是怎樣生成的呢?

自我意識是在意核的控制下對“我”進行認識的結果。意核是怎樣認識“我”的呢?它需要完成三項認識工作:第一、對自身與外界區別的認識。第二、對自身機體統一性的認識。第三、對自身歷史統一性的認識。很明顯,在我們的理論中,自我意識生成于意核生成之后。觀察兒童成長的過程,他先學習控制自身的活動,后產生“我”的認識。這與我們的理論是相符合的。

意核是怎樣認識到自身與外界的區別的呢?這主要得益于人體生有豐富的感覺器官。在感覺器官接受的信息中,很大一部分是關于外界情況的。除去視覺、聽覺以外,觸覺在確定自身與外界的界限上貢獻非常大,痛覺則在確定自身范圍上起著決定的作用。而人體的內部感覺又不斷向意識報告內臟、各器官的情況。高等認識生成后,認識到內部與外部是嚴格區別的不同事物,進而把人體抽象為“我”,把這個界限外的事物抽象為“外界”。于是一個“我是獨立于外界的個體”的認識產生了,它成為自我意識生成的第一個基礎。

意核是怎樣認識到自身的統一性的呢?這得益于意核對全身活動的監視、控制功能和人體豐富細致的內部感覺器官。它們把人體所有情況都報告給意識,包括對全身活動情況的報告和身體狀況的報告。高等認識生成后,對這種現象加以認識,經過必要的思維、抽象,一個“我是一個全身緊密聯系、并可以配合行動的統一整體”的認識產生了,它成為自我意識生成的第二個基礎。

意核是怎樣認識到自身的歷史統一性的呢?這得益于人腦記憶具有的長久記憶功能。由于長久記憶,過去的經歷與現在的經歷合成為“我”的經歷。長久記憶的重要性可以從下列反例表現出來。有些小孩忘記了小時侯的模樣,忘記了那時做過的事。盡管給他拍了照,錄了像,他也會奇怪:“那是我嗎?不是吧!”一些失去記憶的人,也不知道“我是誰?”。正常的人在對長久記憶中的歷史資料進行認識后,就得出“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認識。這就是自我意識的第三個基礎。

這樣,“‘我’是具有與其它事物獨立性、具有全身統一性和歷史統一性的獨立體”的完整認識就產生了。由于這些認識保存在意識功能區,就是原來的認識存儲區,意核便把“我”與這個存儲區合為一體,把“我”與這個區域的功能(即意核)合為一體,并產生以“我”自居的試圖。當意核(它不過是大腦某個區域的功能)以“我”自居的試圖實現后,就生成了自我意識。它開始以“我”的面目出現,對人體進行監視和控制,這時的人就開始懂得什么是“我”了。

至此,意核的全部功能都已經生成。也可以說,這時的人已經有意識了。

6、意識的生成。從意核生成的討論中,我們看到,討論一個功能的生成,要逐一討論它的所有功能是怎樣逐一生成的。我們在討論意核的生成時,先討論了它監視功能的生成,又討論了它的控制功能的生成,最后討論了它的以“我”的面目出現的功能,此后才確認意核的生成。討論意識的生成也要逐一討論意識所有功能的生成。但是這并不難,沿意核控制、監視人體的其它活動的、促進它們發展的線索就可以得到意識所有功能的生成過程。

例如,意核監視、控制思維活動后,首先把思維的進行確定為“我想”“我思考”;然后它開始安排思維的方式方法,確定或改變思路;在思維過程中指揮回憶活動搜集資料、搜集過去成功的思維方式、方法、思路。在思維遇到困難時,意核指揮意志活動參與思維,幫助穩定情緒,使思維堅持下去。最后,意核控制的思維產生“我”的思想,“我的思想”不過是以“我”為主體思維得到的結果,但它具有明顯的個人特征。意核控制的思維還不斷進行著對世界的認識,并通過思維提出發明、創造、生產的辦法,實現對世界的改造。這樣,個人思想、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意識功能便逐一生成了。

再例如,意核控制、監視情感活動,首先意核把情感活動確定為“我的感情”“我的情緒”“我的愛恨”;然后,意核根據對情感活動的認識來監視、控制情感活動,決定是否表現感情,是否抑制感情,是否毫不控制地發泄感情;意核還控制著對感情的學習,使原始的、簡單的感情發展為高級的、有風度的、表現多樣的、含蓄的感情。最后意核控制的情感活動成為具有個人特征的感情。感情有了個人色彩后,人類特有的、豐富的、多樣的、變化多端的、柔情的、纏綿的感情故事才不斷產生。

以此類推,不難得到意識全部功能的生成過程。

在討論意識生成過程以后,我們可以較確切地描述意識:意識是指意核以“我”的面目監視、控制人體的各種活動后產生的所有現象。意識活動是指在意核監視、控制下人體進行的各種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意核監視、控制的肢體活動和意核監視、控制的心理活動。意識活動的中心在大腦,所以意識活動絕對是一種心理活動。

三、發動意識活動的需要問題。

1、需要是機體活動的發動力。世界上的運動分有序運動與無序運動兩種,所有的有序運動都是由某種需要發動的。例如,當太陽內部的原子反應(屬于無序運動)積累大量能量后,就產生釋放能量的需要,于是發動了爆發活動,在太陽表面就可以觀察到黑子現象。汽車停止時,產生要求司機發動的需要;汽車沒有燃料時,產生要求人為它加油的需要。這些需要滿足后,汽車才能正常行駛。生物的活動是廣義的運動,動物和人的活動更要有需要發動。動物在需要食物時,就發動尋找食物的活動。人在需要知識的時侯,就會發動學習知識的活動。但是,無生物是不知道自己的需要的;動物僅僅是在非意識層次知道自己的需要,但不能計劃自己滿足需要的活動;而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夠為滿足需要制定行動計劃。

無生物的需要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需要,沒有相應的心理活動。動物和人的需要是以心理活動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是心理學中討論的需要活動。在本文中,需要活動這個概念專指動物和人產生某種需要的心理活動,需要則包含沒有心理活動的需要和需要活動,需要與需要活動是有聯系但含義不同的概念。在進一步討論中,我們常使用“XX的需要”這樣的說法,它是指一種具體的需要活動。前面的XX代表需要達到的目標,例如需要滿足食欲,叫食欲的需要。再例如,需要發動一個認識活動,我們就叫認識的需要。后者是一種較高級的需要,它的目標不是得到一種物品,而是完成一項活動。“XX的需要”用法,可以使需要活動隨產生的需要不同而劃分成不同種需要活動,例如,認識的需要就是一種需要活動。

人的有些活動只由需要發動,不由需要活動發動,如人的內臟活動。自然的呼吸是一種內臟活動,它是由人體對氧氣的需要發動的,但不必有相應的心理活動。只有在呼吸不暢時才產生有心理活動的對呼吸的需要活動。肢體活動、心理活動則是由需要活動發動。

2、發動意核的需要活動。意核也是一種活動,它也要由產生某種需要的需要活動發動。在意核由生成到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種需要活動發動它,其中有一種是最重要的需要活動,這就是對認識的需要。

認識的需要是一種需要活動,它要求發動對不了解的事物加以了解的活動。認識的需要是人類特有的、其它動物沒有的一種需要活動。觀察兒童的行為可以發現,兒童對周圍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就是“認識的需要”的外在表現。動物也有好奇表現,但它不是為了滿足認識需要的。例如,小貓見到一個球,就會撲上去,抓,咬,追。它是把捕食動作轉化為游戲,它的需要是玩球。但小貓并不需要認識這個球,它也不會由此產生對球的什么認識。小孩則不同,當他們具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后,就從只會把玩具放到嘴上吃、看它走、聽它響等幼稚狀態下擺脫出來,他們往往拆開玩具,看看它們為什么會走、為什么會響。在他們掌握語言以后,他們就開始不斷向大人問為什么,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這也是認識的需要在起作用。我們從對上述現象的觀察中確定,認識的需要是人類特有的需要活動。

人類個體為了滿足認識的需要,要進行很多活動來配合認識活動,例如觀察、用動作作用于被認識的對象等。而意核要監視、控制這些活動,就生成意識活動,在不斷認識過程中形成完整的意識功能。

回顧意核的生成過程:正是大腦不斷產生認識的需要,使大腦獲得大量簡單認識的資料,大腦要為這些資料劃分出認識存儲區,才為意核的生成奠定了物質基礎。還是由于不斷產生的認識需要,認識存儲區才不斷向全身收集情報,由此生成對全身的監視功能。又是由于不斷產生的認識需要,使認識存儲區獲得了對控制全身活動的認識,而認識“存儲區能否控制全身活動”的需要,產生了向自動控制系統發出指示的試圖,從而生成了意核對全身的控制功能。同樣出于認識的需要,獲得了自身與外界區別的認識,獲得了自身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認識,獲得了歷史的“我”與現時的“我”是一個統一體的認識,從而生成了自我意識。

不僅在意核的生成過程中,就是在意識活動的過程中,認識的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種自我擴張的心理階段,就是由對自我能力認識的需要發動起來的。再例如,人們對事物認識的需要發動了人類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資料,通過分析、總結形成結論,通過對實踐資料的思考獲得理論,再通過邏輯思維使理論成為系統的、邏輯的理論體系。還例如,發明創造是由“對新思想、新事物、新材料”認識的需要發動的活動中產生的。

3、討論認識的需要的意義。任何活動都是由需要和需要活動發動的,這是動態心理學《活動理論》中一個重要的理論支柱。“認識的需要是人類特有的需要活動”是我們研究意識心理學時提出的新觀點。它們聯系起來使意核生成理論形成完整的邏輯體系。沒有對認識需要的討論,意核兩個功能的形成就會使人感到沒有理由。

進而,我們又能夠以認識需要是發動意識活動的需要為線索,解釋出意識活動的所有表現。

四、意識的程序和語言問題。本專題的目的是指出意識對人體的控制和監視不是萬能的,有很多東西它不能管,這就表現出意識監視、控制能力的局限性。并從理論上對意識監視、控制能力的這種局限性做出解釋。

1、意識的語言問題。意核在保存認識資料動的認識存儲區生成,該區域資料的記錄方式對意核的功能影響會很大。大腦有大量信息處理和信息傳遞活動,表示這些信息的是大腦神經編碼,人們在實驗中對它有所探測,但是目前還無法解讀它們。在人類言語活動生成前,簡單認識是用形象語言記錄的。形象語言是由表象信號進一步簡化而來。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量太大,不能全部傳遞給大腦中樞部位,要經過一系列處理和簡化。例如視覺信息經過去色、特征提取,大面積去除等處理,就得到視覺表象。這種表象再經過典型化處理,才能作為記錄用的形象語言。典型化處理是一種對形象的抽象處理,例如視覺,用一種樹的表象信息表示所有的樹,就是典型化處理。經典型化處理后的信息已經是一種符號化的形象,不再是原來的形象,所以叫形象語言。

在語言活動生成后,認識存儲區的資料由于交流的需要開始使用交流語言記錄和保存。由于交流語言有虛詞和語法結構,這些是說給對方的,對自己沒什么用,因此就產生沒有虛詞,語法不嚴格,實詞簡化的內化語言。內化語言比交流語言簡單,更有利于記錄和保存認識資料。

由于意核生成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中,能夠被意核讀懂的也只有用形象語言、交流語言、內化語言記錄的資料。意核不能讀懂大腦神經編碼表示的信息。意識以意核為核心,它也只能讀懂這三種語言記錄的資料,不能讀懂大腦神經編碼。意識得到感覺信息,是被處理、被轉變后的形象語言,而不是感覺器官原來的大腦神經編碼。這些處理可以看作是由大腦神經編碼翻譯成意識可懂語言。意核和意識由于受到語言的限制,功能也受到限制。例如,它不能了解人體內用大腦神經編碼記錄的內部情況,也不能了解記憶中用大腦神經編碼記錄的情況,它不能產生用大腦神經編碼編寫的指揮活動的程序等。

2、意識的工作區域問題。意核是認識存儲區生成的功能,盡管這個區域變得很發達,但是畢竟有容量的限制。很多資料要轉移到大腦的其它區域保存。于是出現意識的工作區域問題。資料只有在意核功能區(原來的認識存儲區)中,意核(從而意識)才感覺資料是清晰的、明確的。在其它存儲區的、盡管用三種可懂語言記錄的資料,意核(從而意識)也感覺資料是不清晰的、不明確的。因為在資料轉移到其它區域后,意核功能區只保留這些資料的目錄、摘要,沒有其它細節。也只有在把其它區域的資料調入意核功能區,意核(從而意識)才感覺資料是清晰的、明確的。

從對回憶過程的自省觀察中,每個人都能證明意識工作區的存在:在回憶完成前,你對要回憶的東西只有模糊的印象,當你完成回憶后,與這事情有關的所有細節便很清晰、很明確了。回憶實際是把其它區域存儲的資料調入意核功能區,使意識能夠閱讀的過程。

意識的功能也受工作區的限制,由于工作區容量有限,思考時常常出現想不清楚、感覺象一團亂麻的現象。人們往往把這種現象叫思路混亂,其實思路混亂只是表面現象,本質的原因是意識功能區工作區容量不夠,工作區與非工作區資料交流不暢所至。我們根據自己的經驗都知道,對于簡單的問題,根本不需要理清思路,即便是漫無邊際地瞎想,也能想出結果。足見思路清楚不是決定因素。對于簡單問題來說,意識功能區容量再小,也足夠大,需要的資料完全放得下,與其它區域交換資料的渠道也暢通,思路混亂一些,也能完成思維。對于復雜問題則不然,由于意識功能區容量有限,思維所需要的資料放不下,與區外交換資料的渠道也不能暢通,就會感到一團亂麻。解決的方法表面上是清理思路,實際上是在確定思路后清理工作區,把思路外的一部分東西清除出去,只保留思路需要的那部分,為思維工作騰出足夠的容量,并能夠保證與區外交換資料的渠道通暢。

經常思考的人,由于多用則發育原理,大腦的意識功能區發育得好,容量大,思路不清的現象就少。他們好象不用經常去清理思路,也能把復雜的問題想清楚。另外,經常思考的人,在確定好的思路方面經驗也豐富,這使得他們能夠輕易地找到好的思路,占用最少的意識功能區,解決復雜問題。

3、意識的程序問題。“程序”是計算機詞匯,它是驅動計算機工作的信息流。大腦的活動有沒有程序呢?應該有!人們都知道,意識就能為思維安排程序:先想什么,后想什么,依據什么,如何收集必要的資料等。意識也可以為肢體活動安排程序,先由哪個部位活動,后由哪個部位活動,活動達到什么目的。但是意識又不能為人體的很多活動安排程序:不能為消化系統安排程序;不能安排感覺接受信息、簡化信息的程序;不能安排需要和情感活動的程序;甚至對于記憶,意識也不能安排把資料放在何處,怎樣尋找存放好的資料等操作;更不能為意識、意核安排工作程序。

人的活動應該有一致性,要有程序就應該是所有活動都有程序,不可能一些活動有程序,另一些活動沒有程序,那么為什么有些活動的程序意識能安排,有些活動意識不能安排呢?為什么意識甚至不知道一些活動有程序呢?

是這樣的,問題不在于有無程序上,各種活動都有程序,只是人體的大部分活動程序是由大腦信息編碼“寫”的,意識與意核讀不懂它們,就不知道這些程序的情況。意識為活動安排的程序是用三種可懂語言“寫”的,意識自然就知道它們。

對于人體的活動而言,它們是按大腦信息編碼“寫”的程序工作的,用三種意識可懂語言“寫”的程序對活動沒有意義。但是在意識向自動控制系統發出指示,把安排的程序交給自動控制系統時,自動控制系統會把三種可懂語言程序翻譯為大腦神經編碼程序,從而保證活動指示被執行。這里的情況與計算機的高級語言程序翻譯為計算機實際執行的脈沖電信號語言程序非常類似。

有些活動,自動控制系統不能把意識安排的程序翻譯成相應的大腦神經編碼,意識為它們安排的程序就無效。例如呼吸、消化、意識、意核這些活動,自動控制系統就不能為之翻譯。

自動控制系統的翻譯還是單向的,它不能把大腦神經編碼程序反向翻譯為三種可懂語言程序,所以意識對很多活動不能知道其原來的程序。有些活動,意識可以通過感覺了解活動進行的情況,想象出其活動程序,雖然與反翻譯類似,但不是真正的反翻譯。

拿消化系統來說,消化系統是由很多器官配合工作的,每個器官的活動都要有控制信息,它們之間的配合也要有相應的信息。顯然,一定會有消化系統每個消化器官的單獨工作程序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程序,這些程序就是用大腦內部信息編碼“寫”的。意識不能讀懂大腦的內部信息編碼,這些程序又不能反翻譯成三種可懂語言,意識就永遠無法知道消化系統的工作過程。以此類推,感覺活動的程序,記憶活動的存取程序,需要和情感活動的程序,以及意識活動的程序都是由大腦內部信息編碼“寫”的,意識都不能讀懂它們,并永遠不能知道它們的工作過程。

篇(8)

2學生就醫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1結構設計

學生就醫信息管理系統的結構設計分為三個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瀏覽器,第二部分是Web服務器,第三部分是數據庫服務器。瀏覽器分布在高校各個醫務室內部的局域網之中,可讓醫務人員進行查詢、檢索和執行權限內的操作。Web服務器根據功能的區別可分為、Web服務器和應用服務器三個方面。數據庫服務器所使用的數據庫可以為SQLServer2008,并將其配置在獨立的數據庫服務器上,以此來實現處理復雜事務和日常維護的功能。

2.2功能模塊設計

學校學生就醫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有:院校管理機構、學生管理模塊、保險管理、查詢統計、就醫管理、用戶管理和系統維護等。

2.3數據庫和系統頁面設計

系統的數據庫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既可以反映學校機構的基礎數據信息,又能反映出就醫管理系統與學校機構之間的關系。在對系統的頁面進行設計時,需要對系統的素材按照邏輯和功能模塊、時間順序進行精密地規劃和組織。在確定Web站點的基本目錄和框架后,就需要開始著手對系統的網頁進行設計。

2.4系統的實現

系統的實現主要包括這兩個方面:系統的開發和部署環境。首先,學生就醫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以Web為基礎設計的應用系統,采用的體系結構主要是B/S三層體系結構,主要由瀏覽器、Internet層、Web服務器層和數據庫服務器層這四個節點組成。系統對軟件開發環境的要求也需引起重視,服務器的環境配置(服務器CPU、SQLServer的版本等),客戶端環境配置包括系統硬件(計算機的CPU、內存和硬盤大小等)和系統軟件(如操作系統版本)也同樣需要重視。

篇(9)

1輔導目標的實際性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這門特殊的課程注重的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參與者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情緒和情感的心理波動,針對出現的問題尋找解決辦法。因此,針對不同團隊,輔導目標的確定是每個心理教師必須重點關注的內容,是整個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核心。輔導目標不是憑空想象的,要根據醫學生的不同年級、性格差異、所屬專業特點以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設置的,關系著整個心理干預實施流程針對性、可操作性、有效性。課前調查是制訂有效輔導目標的有效前提,通過觀察、問卷、訪談等最基本的調查方式,了解醫學生現實需求的前提。如:在為臨床醫療本科低年級學生設計《分工》一課時,課前調查問卷以基礎實驗技能學習為調查點,發現醫學生做基礎實驗時并不清楚實驗流程、分工合作和實驗結果評估。結合調查問卷反映出的問題,設計有效活動方案,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并制作相應的自評和互評表格來檢測輔導目標的可操作性,大幅提高了醫學生的實驗室工作效率和準確度,建立積極的自我工作評價理念,最后通過“群策群力”將這種評價方式和結果轉化到團隊工作模式中,達到輔導活動的目的。因此,活動輔導目標的確立一定要來源于生活事件,只有真實符合生活經驗和學習實際的輔導目標才是打開醫學生心靈第一道門的鑰匙,才能使整個輔導活動更加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2輔導形式的多元性

一堂有實效的醫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活動形式應該避免單一化,要有多元化的活動組合方案。要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目的和該組醫學生的特設計靈活有序、有效、合理、形式多樣的活動方案。不同輔導目標的團體心理輔導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動形式。如:頭腦風暴測試、對話行為訓練、角色飾演、心理短劇表演、具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心理量表測算等。如在為臨床醫療本科高年級學生設計《競賽與合作》一課時候,就采用了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整合團隊目標———簽署團隊公約,形成團隊觀念,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夾氣球的肢體接觸和小組合作夾豆子比賽,提出問題———短句串聯游戲和巧解千千結,引發討論———小丑木偶劇,形成體驗———多媒體展示、自我設計解決問題。把多元化的活動方式作為輔導載體是幫助醫學生獲得真實體驗的有效途徑,可以讓醫學生在自然狀態下輕松地融入體驗活動中,形成不同層次的感悟,循序漸進地傳授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調節方法,掃除潛在的心理障礙,完成防患于未然的心理輔導目標。另外,輔導形式的多元性還體現在輔導語言的豐富性上。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教師運用強親和力的鼓勵性語言,可以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有效統一。醫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應當進行真實的自我體驗和積極的自我評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富有智慧和啟發的課堂評價語言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激勵性的語言可以激發膽怯的學生參與意識,獲得交流中的初步體驗;引導性的語言利于學生更自然的在參感悟自己內心的情感,盡量投入,以獲得最真實的反應。提煉性的語言促使學生在形成淺層次感悟的基礎上,挖掘內心深刻的體驗,把游戲中的方法和技巧進行提煉,解決實際問題。

3輔導過程的實效性

3.1輔導環節的層次性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對象是醫學生,對醫學生的心理輔導要從易到難,按層次、分步驟完成。第1步,進行熱身活動。要啟動信任、溫暖、支持的團體氣氛,使參與者樂于傾吐和表達,自我探索、積極互動。第2步,發起階段。通過創設的活動情境,引導醫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完成隊員自我探索、提升和幫助的第一步。以單個學生的分享為起始點,帶動整個團隊成員的活躍度,以集思廣益的形式啟動討論。第3步,問題探究階段是關鍵的階段。主要任務是如何讓醫學生積極表述自己正向的和負向的生活體驗,暴露消極負性的自動思維,從自責、幻想、退避、求助,到正視不良情緒、合理解決異常心理問題,具體評價個體面對壓力時所采取的應對方法,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第4步,收集匯總階段。提煉精簡、有益的收獲。這個階段中既清晰理順問題的所在,也對如何應對防御或解決這些問題有了初步的概念,為輔導終極目標的完成奠定堅實基礎。第5步,嘗試實踐階段。在尋找處置問題的具體方法和方案同時,結合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嘗試新的實踐后動,發現偏差之后再評估糾正,以期形成良性循環。最后,自我設計階段。參與者把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中所學的方法,靈活機動地遷移到生活中去,并不斷糾正偏差,進行自我和團隊監督、評估、實踐,達到真正意義的實效性。

3.2輔導活動的主體性

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過程中,輔導教師要遵循以醫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只給適當的啟發和引導,要發動隊員自主進行活動的意識。環節設計上既要重視連貫性持續性,又要注意動靜結合。時刻以醫學生為主體,通過團隊游戲、角色扮演、團隊行為訓練、藝術活動、沙盤游戲等,鼓勵朋輩心理輔導,使其在自得自悟中實現內心體驗。整個教學過程應該讓醫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即使是在教給醫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想辦法,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提示,最后幫助歸納、總結、補充和提煉,提高輔導效果。

4輔導理論的靈活性

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知識是支撐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專業背景,讓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多元化的發展性的輔導理論目標在于促進個人的最優發展。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種類很多,如群體動力學理論、社會學習理論、人際交互作用分析理論、個人治療中心理論等。恰當、靈活地把不同的心理理論和學生實際有機結合才能讓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更專業、更有效,達到實現醫學生社會適應、人格發展、潛能發揮的目標。例如合理認知療法中的核心理論是埃利斯的ABC理論。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人的情緒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其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A代表誘發事件;B代表個體對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代表特定情境下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比如,以如何使患者和醫生形成良好的關系(A)作為共同探討的內容,通過隊員換位思考,角色扮演認識到規律和方法(B),期望醫學生在臨床實習中可以正確處理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并揭示調節情緒(C)的方法。由此把機械的心理理論用活動、討論、表演、游戲等方式呈現出來,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學生逐步感悟理論的內涵,形成深刻的心理體驗,順利達到輔導的目標。

篇(10)

新課程改革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給我們老師的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老師只有講究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本人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以下幾點教學建議。

一、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教學中,教師要堅信學生的探索能力,對他們的探索活動進行合理引導。努力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亦師亦友的良好師生關系。研究發現,開課半小時后,學生會出現疲勞、精力不集中和聽課效率下降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教師設計一下互動環節,比如讓學生站起來進行動作模仿,一起誦讀課文等。如果發現有的學生出現煩躁的情況,還可以安排他們上臺進行課文情景演示,教師通過播放配音朗讀進行配合,他們精彩的表演與配音的完美結合必定會贏得熱烈掌聲,這就是所謂的教學中的點睛之筆。

二、課堂教學鼓勵質疑,不斷增強學習興趣

在學習中,思考和提問是緊密聯系的,有思考才會產生疑問,提出問題又是學生進行開發創造的基礎。愛因斯坦指出提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誠實的孩子》這篇課文中,有的學生可能會問:表兄妹在回答是誰打碎了花瓶時,說“不是我”后面為什么是嘆號,而列寧的“不是我”卻是句號呢?對于這種需要仔細讀課文才能發現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模擬實驗的方式來解答:拿出一個摔壞的黑板擦問一個學生:“這是不是你摔壞的?”他肯定會馬上說“不是我!”這是老師要引導學生體會感嘆號是表達的非常肯定的語氣,而句號則表示由于撒謊而表現得語氣不很肯定。這個問題的解決,可以讓學生自己體會到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樂趣,大大調動他們提問題的積極性,使很多問題經過討論得出滿意答案。由此可見,鼓勵質疑能夠很好地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積極性,以確保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實施因材施教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的智慧類型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維,有的人長于邏輯思維,同時又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環境不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會使用不同的思維方式,獲得不同的心得體會,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學習的獨到之處,積極創設交流活動,使得學生能在與別人的思維碰撞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認識,豐富自己的認知方式。承認差異,承認個性就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小學語文課上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識落實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促進全面發展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任務之一。要想更好地完成這個任務,就必須設法調動學生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教師更要使自己成為值得學生信賴,讓學生感到敬佩的好老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善于引導和啟發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并用期待和贊許的目光激勵他們,即便是回答錯了,也要采取先鼓勵,后糾正,再表揚的策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耐心引導他們做出正確回答,并給予充分肯定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美好體驗,在調動了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增強了信心。

四、優化教學評價體系,科學把握激勵標準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應該多運用激勵性評價,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但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錯誤地把這種評價方式的適用范圍擴大化,沒有很好地把握好評價標準,過多地進行激勵和表揚,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了審美疲勞,對于被表揚的渴望度降低,最終導致教學評價不能發揮最大功能。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既要努力保證激勵性評價的功效得以發揮,又要注意科學把握運用標準和運用時機。在時機選擇方面,盡可能選在公共場合對學生進行鼓勵表揚,讓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成功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個別學生的成功經歷會對未接受過激勵的學生帶來強的的動力。而在選擇運用標準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劃分不同層次的激勵標準,要把標準定得略高于學生的實際能力之上,學生的努力付出得到激勵,能夠激發他們更強的求知欲望。當然,優秀學生和后進生在激勵標準上是不可能一樣的,教師必須科學把握激勵標準,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評價在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的作用。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相對復雜和繁瑣的過程,我們語文教師要隨時對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和總結,找出成功和不足之處,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升自身的執教能力和執教水平,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上一篇: 書記項目工作總結 下一篇: 動量守恒定律教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a∨天堂久久 | 亚洲欧洲日韩中文字幕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在线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āv视频国产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中文少妇按摩久久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