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4:48: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理環境保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環境管理體制是指國家有關環境管理機構設置、行政隸屬關系和管理權限劃分等方面的組織體系和制度。它具體規定了中央、地方、部門、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管理范圍、權限職責、利益以及相互關系,核心部分是關于管理機構的設置、各管理機構的職權分配以及各機構之間的相互協調等問題。一些西方學者在對環境管理體制問題進行討論時,往往會把公眾參與的問題考慮進去。他們認為,在環境管理體制的結構關系中,除政府的行為之外,還有社會利益團體和管理行為人,它們都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環境保護事業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具有較高的社會化程度,企業和公眾在環境管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這方面,我國與西方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較長時間以來,我們所說的環境管理體制僅指政府內部機構的設置,而公眾的監督和參與則被視為是外部作用機制,一般不納入進來。
一、我國地方環境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我國長期以來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對轄區內環境質量負責的環境管理體制,這種體制,由地方政府通過計劃、組織、調節和監督,來協調社會中的各種關系。這一體制的優點在于能夠很好地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由國務院統一領導、環境保護部門統一監管、各部門分工負責、地方政府分級負責”的管理體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級管理”、“四級機構”的組織體系。這種管理體制對于推動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自然資源相對較少,環境保護工作起步也比較晚,正處在經濟發展速度過快、管理手段較為薄弱、環境意識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的轉軌時期,因此該體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它還存在著不少的弊端,部門分散、地方分割、條塊分離的現象比較嚴重,管理手段相對滯后,很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對于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國政府對于環境管理機構的設置,大體上是一個倒“金字塔”的結構,即中央設置的環境管理機構數量較多、規模較大、人員充足、技術設備好,對環境監管的執法能力比較強;相對中央管理機構來說,各地方設置的環境管理機構,越往下數量越少、規模越小、人員越缺乏、技術設備越差,環境監管的執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國的縣級環境保護部門來說,它的技術人員編制較少,但實際工作人員的數量卻嚴重超編,大多數人員沒有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專業知識,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在機構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環境保護部門,同時又沒有較好的方法對人員進行培訓。同時,環境保護部門的技術設備配置也比較落后,缺乏基本的監測手段,不能有效地對排污總量和違法排污現象進行監測,有些甚至還需要將監測項目送到市一級部門進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監管人員在現場進行執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認識和已有的工作經驗,這樣及時取證就有一定的困難。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與通信工具,一旦發生違法排污現象很難及時到達現場,從而做出快速應急反應[1]。我國地方環境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為主的環境管理體制,導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為差異。
中央政府對于環境保護的態度非常重視,制定了一系列關于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把保護環境上升到了基本國策的戰略高度。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由地區間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所帶來的外溢效應是不存在的,因為任何一個地區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都意味著整個國家的環境質量在不斷提高。但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對于環境保護的態度就比較復雜,因為環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區域性等特點,該地區對環境問題加大投入進行治理,可能得到收益的并不是該地區而是鄰近的其他地區,這樣就使得一些地區忽視環境保護而片面地只追求經濟效益。在發展與環境的目標選擇上,地方的目標函數與中央存在差異。中央政府強調全局的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可持續性,而地方政府的目標則明顯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經濟發展。在環境保護政策的決策與實施上,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存在著“討價還價”和“對抗”的傾向。地方政府在落實環境管理的具體政策時,會與中央政府的要求產生一些矛盾與沖突,而地方政府則會憑借自身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和信息優勢,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式,盡可能地減少或避免自身利益的損失[2]。所以,在環境管理中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存在一定的行為差異。有學者認為,從環境保護的縱向管理上來看,我國是以地域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只對本級政府負責,在環境保護機構內部上級與下級之間只是一種業務指導關系,上級對下級缺乏應有的制約力,執法過程中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3]。由于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區對于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認識也不相同,因此,在資金投入上也存在著較大差異,有些地區投入了較多的資金用于環境保護,而有些地區則投入較少。這種現象必然造成地區之間環境管理力度上的不均衡,時間一長可能就會導致一些原來重視環境保護的地方政府向不重視環境保護的地方政府看齊,減少資金投入。即使某些地方政府一些有遠見的官員真的下大力氣治理本地區的環境,但由于環境的特殊性,我們也很難全面衡量其治理環境的業績,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流于形式。
(二)地方環境管理機構在設置上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目前全國有不少環境保護部門,特別是縣級環境保護部門仍掛靠在城市建設系統上,僅屬于城市建設系統的一個部門,這種現象給環境保護的執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城市建設往往引發一定的環境問題,而作為城市建設系統內的機構自然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環境監督管理,環境監管難免會流于形式。因為沒有獨立的機構,人員編制、工作經費等問題也都難以保障。有些地區環境保護部門內的自然保護監督管理機構不健全或者根本沒有自然保護監督管理機構,而環境污染防治和自然保護是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機構的設置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護監督管理機構都應該進行強化,不能側重于任何一方。有些自然保護任務非常繁重的資源或農業大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自然保護監督管理機構,有的省有自然保護監督管理機構但力量薄弱。在一些縣和農村,環境和自然保護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機構的設置和人員的編制則遠遠不能適應實際需要,甚至還有些地方出現了沒有人管理這方面的工作的情況。
(三)行政區劃的地方環境管理體制,不利于跨區域環境問題的協調。
環境問題具有較強的外部性和區域性,一個地區的環境污染可能會影響到周邊其他地區,往往會超越行政區劃的邊界,不受行政轄區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等問題,都具有跨行政區域的特點。針對這一現象,設置相應的強有力的流域環境管理機構,同時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流域環境保護立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我國在這方面的建設還很不夠。雖然在幾個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資源保護委員會,但從隸屬關系、職責、權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來看,該類機構并非強有力的流域環境管理機構。而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行政區劃為單位的環境管理體制,地方環境保護局隸屬于地方政府,這就使得一個有機的整體被這種體制分層切塊,個別地區為謀求經濟的發展而不惜損害其他地區的利益以及阻礙環境管理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時有發生。同時,由于部門之間的協調不暢,跨區域執法難度比較大[4]。
(四)中央政府監督乏力,難以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制。
依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轄區內的環境質量負責。也就是說,環境質量的好壞,地方人民政府是責任主體,但相關法律既沒有明確規定政府部門如何履行其責任,如何保證其履行責任,也沒有明確規定如不履行職責應承擔何種責任[5]。在經濟增長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級政府和領導政績的主要標準的情況下,考核干部實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長為依據的體系。在對地方政府官員進行政績考核時,各種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仍然是重要的內容,尤其是GDP的增長,把本地區的經濟生產總值、財政收入、企業規模、招商引資情況等作為衡量政績的硬性指標,而對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與黨的建設等方面則沒有硬性要求。這種考核體制某種程度上鼓勵了地方發展經濟的熱情,挫傷了地方提供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的積極性。“這就促使一些地方將完成經濟指標作為本地區發展的首要任務,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片面地理解為以GDP為中心,把發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為GDP增長才是硬道理,不顧資源、環境的可承載能力,盲目上項目,搞投資,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現象十分嚴重”[6]。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領導從個人和本地區的短期經濟利益出發,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缺乏緊迫感,甚至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錯誤認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護環境,就會阻礙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影響政績目標的實現,甚至出現干擾環境執法行為,明目張膽地保護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在地方政府的默許甚至支持下,一些企業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環境執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對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對本轄區環境保護質量負責的義務,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環境質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機制和手段進行監督和制約。
二、實現地方環境行政管理體制科學發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轉變部門職能。
國家應將環境保護的執法監督作為各項工作的重點,由微觀管理轉為通過宏觀調控進行指導和服務,轉變工作理念,由單純的管理轉為真正的為基層和企業服務。不斷加強環境保護總局在宏觀決策管理方面的職能,積極推進環境保護事業單位的改革,理順中央與地方、環境保護部門與經濟發展部門的關系,初步建立起科學的行政運行規范。同時要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在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主動性、積極性的同時,運用必要集中和適當分散相結合的工作方法,把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政策、標準等的制定權集中到中央,同時又要按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根據各個地區發展存在的差異,環境標準可以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對于跨區域的環境問題,如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問題的處理權限都應該集中到中央,將局部性的環境問題,如噪聲、固體廢棄物處理等問題的處理權限放到地方,環境保護方面的國際合作問題其處理權限應該放到中央,而環境保護合作項目則可以放到地方,環境主管部門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導或指導的作用。
(二)加強人員和機構方面的建設。
精簡機構主要針對的是非政府部門職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門職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簡,反而要不斷加強。從整個國家的發展趨勢上來看,在對其他國家機構進行精簡的情況下,對于環境保護方面的國家機構應該不斷加強。因為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只注重發展經濟,對于環境問題重視不夠,導致環境污染欠賬較多。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對環境問題進行治理,但環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現有的生態環境可能還會進一步不斷惡化,在將來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可能仍然不會有明顯好轉,所以,從整個國家的長遠發展來看,要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加強環境保護。
(三)健全環境保護跨部門以及中央與地方的協調機制。
環境保護政策離不開部門發展政策和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而不單單是某個部門的職能。要把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狀況和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對資源的消耗、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納入統計指標,使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要建立國民經濟綠色發展統計指標體系,不僅要有經濟指標,而且也要有環境指標、人文指標,用這些指標來衡量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水平,全面、科學、合理地評價地區、單位和干部的業績。要改變不平衡的管理體制,形成綜合權力機構,就需要順應政府機構改革的潮流,通過計劃、預測,綜合考慮潛在影響因素,協調各部門間綜合處理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問題,加強跨部門的統一規劃與管理。在環境保護政策的落實上,國家利益與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環境保護的中央與地方的協調制度就顯得尤為緊迫。
參考文獻:
[1]胡雙發,王國平。政府環境管理模式與農村環境保護的不兼容性分析[J].貴州社會科學,2008,(5):91-96.
[2]鄧志強,羅新星。環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管理探索,2007,(5):19-21.
[3]游霞。環境管理體制若干問題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58-59.
環境道德素質教育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一項新內容,主要是教育人們如何關心地球、關心其他物種,其最終目的是培養自覺踐行環境道德的“理性生態人”。環境道德素質教育包括代內公平、代際公平、種際公平、綠色消費觀教育。環境道德教育的提出,使道德價值觀從當代人之間、人與之間擴展到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人與自然界之間。中學生作為國家未來和的希望,正處于世界觀與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環境道德意識一旦形成,就會給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打下深刻的烙印,對其一生的社會行為乃至對整個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都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前環保局長威廉瑞斯利曾說:“全球環境的威脅是現實地理的反映,未來環境問題要從地理教育開始解決。”《地理教育國際》也確立了地科在培養學生環境道德意識方面的基礎學科地位。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環境道德素質。
一、挖掘教材內容,寓環境道德素質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
我國現行的地理課本均以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為主線,整個知識體系都以地球的宇宙環境為開端,而自然地理方面則著重闡述了宇宙、大氣、海洋、陸地四大環境的性質、特點、分布、運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為培養學生具有環境道德意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人文地理方面則著重論述了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關的幾個主要問題,突出了工生產、城市鄉村、、商業貿易、郵電通訊、觀光等人類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蘊含著豐富的“人地和諧”的環境道德教育資源;區域地理方面則闡述了某一特定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人地關系,蘊含著豐富的“因地制宜”的環境道德教育資源,最后又都歸結到人類和環境及如何協調人類和環境的關系上,使得環境道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貫穿整個教材的始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寓環境道德素質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環境道德意識,提高學生的環境道德素質。例如講“逆溫現象”時,可介紹世界公害事件之一的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講“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時,可利用課本與課外補充資料,加深學生對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環境問題的理解;講“氣候資源和海洋資源”時,可讓學生明白這些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要節制、適度利用,否則就有可能導致氣象災害、海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在人文地理教學中,更要注意每一課都蘊含的人地關系思想,每節內容都要滲透環境道德素質教育。例如講“工農業的區位選擇”時,可讓學生從正反兩方面充分討論影響區位選擇的各種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轉嫁問題,深深懂得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關系思想;講“逆城市化現象”時,可進一步講述國外許多人出于環境保護的目的,主動摒棄高消費、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恬靜的田園生活而導致的逆城市化現象;講“濕地、森林、草地既有經濟價值又有生態價值,而且生態價值比經濟價值大得多”時,可以印度一位教授曾對一棵正常生長50年的樹算的兩筆不同的賬為例:其木材等經濟價值最多值300多美元,其涵養水源、調節大氣濕度、產生氧氣、吸煙滯塵、降低噪音等生態價值卻高達20萬美元;講“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時,可結合一些發達國家的動物保護法規定主人剖魚宰牛等時,必須使動物無痛苦地死去,否則就是違法行為,讓學生理解人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公平;還可以1993年菲律賓的45名兒童由他們監護人的代表為訴訟代表人,代表他們這一代及其下一代向法院提訟,指控菲律賓政府環境治理部門所簽發的木材許可證超出了森林的采伐能力,要求政府停止大規模地出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采伐權的活動的案例,讓學生淺顯地理解代際公平原則。
二、理論聯系實際,寓素質于各項活動之中
在教學中滲透環境道德素質教育,課堂理論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讓學生走出課堂,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寓生環境道德素質教育于實踐中,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其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認同感。一方面可開展校園環境建設。“校園環境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氣氛,體現著學校群體的榮譽感、自豪感和集體的意志作風,它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群體中的每個成員產生教育作用,以潛在的規范性支配著每個成員的行為,使生活在這個群體中的成員不斷調節自己的和行為方式,以獲得群體肯定”。[1]如為喚起學生的節水意識,可在學校的每個水池、衛生間、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張貼一些溫馨提示,如:“水是生命之源”。為喚起學生勿踩草坪,保護植被的意識,可在學校的草坪上豎起如“走路讓讓道,小草微微笑”的提示語。為倡導學生拒絕白色污染,開展自制購物袋、禁止帶一次性飯盒進校園等活動。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另外,可充分利用學校 宣傳攔、校報、廣播站、校園網站等各種媒介,開辟環境專欄、環境專刊、環境30分、環境專題網站等;舉辦各種有關環境保護的攝影、漫畫、環保資料剪報、論文、詩歌朗誦等展覽和比賽活動;舉行環保主題班會、環境專題講座等,結合教學內容請本市環保單位有關人員開展環境保護專題講座,普及環保科學知識;每學期可組織學生適當觀看有關宣傳環保的經典,如《可可西里》、《后天》、《地球停轉之日》等,讓學生幼小的心靈在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情節中一次次地受到洗禮。
另一方面,可組建地理課外興趣小組或環保社團,利用節假日開展環境現狀與保護、環境觀測、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動。如參觀本市垃圾場、有代表性的工礦企業、氣象站、水文站、自來水廠等,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或游覽本地名山秀水,讓學生親近自然,在良好的環境中陶冶情操,使學生能多角度、多層次地在更現實的活動中了解環境,理解環境與人類的關系。通過這些知行統一的各種實踐活動,能使課堂滲透的環境道德意識內化為每個學生的實際行動。
三、把握時政熱點,寓環境道德素質教育于形勢與政策教育中
我們國家對環境問題已經重視起來了,我們也要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當前,地理新課程在環保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初中地理新課程在實施環保教育內容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如何落實好初中地理新課程條件下的環保教育內容,需要教師認真研究。
一、環保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1.環保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
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賦予環保教育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賦予環保教育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賦予環保教育以基礎地位。
2.環保教育對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擴大城鄉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環保生態建設可以改善環境,環保產業可以促進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環保教育生態和產業的雙重性決定了環保教育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應肩負的歷史使命和作用。
二、在地理新課程中滲透環保教育的綜合分析
1.環保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優勢地位
中學地理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明確規定:中學地理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國情和國策教育;初步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懂得要協調人類發展與環境的關系。教科書按教學大綱要求,以地理環境、資源、人類活動作為線索,確定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認識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通過利用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資源發展生產。在利用合理時,就能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利用不當時,則出現生態平衡遭受破壞、環境污染等危及人類生存的問題。從學生的年齡特征來看,中學生正處于增長知識、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青少年時代接受過的環保教育和參加過的環保活動,對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2.利用課堂教育,滲透環保意識
課堂教學作為環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對受教育者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環境教育過程中是必要的保障。根據我國目前環境教育的實際情況,依據教材,立足課堂,以現有的課本內容為基礎,盡量挖掘與環境教育相關的內容,自覺地、有效地滲透環保教育,是充分發揮教師在環境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的一個顯著標志。隨著社會生產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人和環境的對立統一關系中會出現不少新的問題,也會有新的成就和經驗,應及時地有選擇地補充到教學中,這就需要開放性教學。所謂開放性教學就是指環境教育中利用一些開發性教學材料,即由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收集、閱讀文字資料,實地調查等學習活動,使學生自己得出恰當的結論。
3.精心備好地理課外興趣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內容
初中地理新課程課外興趣活動安排得較為豐富,在備課中如何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環境教育內容,也是實現滲透環境教育,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的重要方面。
(1)進行環保知識講座,觀看錄像。教師在初中地理新課程備課中,結合教學內容,可安排課后環境知識講座,觀看環境問題治理的錄像,由于一些專題報告、講座及問答、討論等是由學校或主管部門邀請環保機構、地方政府、環境專家、學者來校作報告。這些報告和講座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內容,分專題、有計劃地進行,每次重點解決一個側面的問題。從而拓展學生環境教育的知識面,彌補課堂教學中環境教育時間不足的缺憾,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還促進了學生環保意識的形成。
(2)對環境教育基地進行參觀訪問。初中地理新課程對學生學習的要求是多樣的,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中,而是要求學生能夠走出教室,走向社會,這種方式應該予以提倡。教師在備課中,結合教學需要,讓學生對家鄉附近環境教育基地進行參觀訪問。參觀前精心備課,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觀,讓學生在參觀中思考,在訪問中感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能夠提出一些有創意的建議,這樣,無形中學生受到的環境教育是巨大的,認識也會不斷加深。
(3)進行實地調查,撰寫調查報告,小論文。初中地理新課程中,還有許多要學生進行實地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小論文的片段,在備課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部分內容,備好這部分涉及環境教育的內容,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備課一定要細致,要讓學生明確調查什么內容,調查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進行調查?調查的結果是什么?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么?通過調查你認為應該采取什么對策?只有在教師認真備課,精心安排下,學生的調查才能夠取得成功,才可能寫出良好的調查報告,把所學的知識遷移到實際的應用中去,從而培養了學生保護環境的能力,并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創新興趣,達到多重教學效果。
三、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實行環境保護
依法行政,不斷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督執法體系,強化預防監督,堅決遏制人為環境破壞。同時,通過法律執行,切實保障環境保護者的合法權益,把環境教育的宣傳納入法制化軌道。加快環境保護法制建設步伐,加強環境保護執法隊伍建設,堅定不移地控制人為造成的新的環境破壞,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環境保護工作重治理、輕預防的工作思路。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養育了祖先,撫育著我們,也是子孫后代繁衍的根基。然而,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們的家園正經受著種種環境問題的困擾。環境問題正在危害著我們的家園,破壞生態平衡,威脅我們和子孫后代的幸福生活。過去一些發達國家所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以環境污染為代價,造成公害橫流的發展經濟的道路,應當引以為戒。人類要過幸福生活,使經濟持續發展,就要保護好環境。環境問題需要我們人人參與。人們環保意識的優劣,對環境保護的效果有重要影響。
總之,環保教育事關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就必須走環保產業化發展道路,才能夠繼續再造一山川秀美、物豐民富的地球。實踐證明,在地理課堂內外的環境教學和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在環境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和主體意識,是學校實施環境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其意義是極其重大而深遠的。
參考文獻:
[1]刑繼德,林成果,初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法,開朗出版社,2003:27,90-93.
現在一般提到的環境教育均是指“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即在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下,使人們在有效參與環境事務的活動中了解環境的有關知識、技能,同時在人們對待環境的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進行培養的一種教育活動。中學地理教學的任務是使學生較系統地獲得有關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以及有關人地關系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了解不同地區應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環境,如何協調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這是時代賦予中學地理教育的使命,也使地理課程滲透環境教育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中學環境教育的現狀
我國現代環境教育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才伴隨著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而開始。1992年11月,我國第一次環境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提出“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的口號,將環境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課程中。環境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借鑒國外的經驗與做法,探索出諸如探究式、互動式等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目前環境教育重點除了在教授學生系統的環境知識,培養他們的一般環境意識,建立他們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和態度外,還要求教師注意聯系當地實際情況,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引導其發現生活中的問題,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并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分析和判斷,進而采取正確的行動,從而形成一種自我行為。
二、中學地理課程中環境教育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教師環境意識淡薄
絕大多數教師對環境教育有較正確的認識,但對環境問題了解少,對本區域環境問題關注也不多,對個人在環境中的作用認識不夠;加上高考指揮棒的原因,地理教師都只是把精力集中在學生學科成績的提高上。在環境教育中教師遇到的困難主要有:領導不重視、課時緊、資料不足、缺乏經費。
2.環境教育的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我國中學地理課程中環境教育比較隨意,沒有確定的目標指向性。教師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進行環境教育、如何進行環境教育。多數教師對環境教育的目的、原則和方法還不十分了解。
3.缺乏學科交流合作
現在我國環境教育工作主要由地理、生物、化學等學科的教師來擔任,他們受過相關專業的訓練,卻缺乏環境知識和環境保護的系統培訓。環境教育本身具有綜合性,教師教學卻局限于本專業內容,把環境知識作為所教學科的延伸內容,所以,對環境教育有關的內容不敏感,對環境教育的方法、技能不了解。這造成各學科之間缺乏溝通,使環境教育低水平重復,沒有實效性。
4.教學策略不足
環境教育實踐性強,環境教育應充分運用各種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實際思維能力、操作技能的策略,以實現環境教育的目標。但目前在中學地理環境教育中仍以講授法為主,其次是演示法、讀書指導法。而調查法、參觀法、實驗法、實習法這些實踐性強的教學方法應用較少。
三、地理課程環境教育的對策和建議
我國環境教育與發達國家之間還有一定差距,要使我國的環境教育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應在下列幾方面作進一步的努力。
1.加強環境教育師資培訓工作
環境教育師資缺乏,必然影響環境教育工作的大范圍開展。學校領導和教師應加強對環境教育的重視,利用節假日請專家對教師進行集訓,或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與交流。培訓中還應加強教師環境教育基本技能的訓練,圍繞環境教育的學科滲透、獨立設課、課外活動等內容,提高教師制訂教學和活動計劃,調查和評價當地環境問題,開發和利用校內外環境教育資源等方面的能力,在實踐中探索環境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環境教育的實效。
2.結合國情教育進行環境教育
國情教育是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中國的環境承受著人口和發展的兩大壓力,中國的環境問題不僅有人為的環境問題,還有頻繁多變的自然災害等環境問題。通過對我國的國情分析,使學生懂得以下的問題:(1)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2)我國環境問題形勢嚴峻。水資源短缺、荒漠化進程加快等環境問題嚴重影響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3.結合鄉土地理進行環境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身邊發生的破壞環境的事例,教育他們認識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境意識。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利用假期進行家鄉環境狀況及發展變化的調查。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參觀、到有關部門獲取相關的資料等措施,可以對家鄉的環境問題有直接的認識。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鄉土地理的了解,還可以使他們從思想上、感情上更加關心環境、熱愛環境。既提高了他們的環境意識,又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在學校日常教學活動中,注意環境教育的滲透,加強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已成為我們當前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應試教育的導向下,初中地理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根據初步調查就可知道,在大多黨跫噸醒В學校把初中教育搞成了升學考試教育。學校只重視升學考試的學科,忽視其他學科。在很多初級中學,地理課教學由兼課教師擔任,對教學效果很少過問,導致大多數兼課教師隨意把地理課作為自己所教“主科”的復習課或練習課。老師向學生教授地理基礎知識的時間都難以得到保證,還談什么地理素質教育呢?甚至有的“主科”老師鼓動學生放棄學習地理,因此學生對地理課根本沒有興趣,上課也不專心,在地理課上記英語單詞或做其他科的作業,在這種狀態下進行地理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素質教育是面向學生的全體教育,讓學生主動發展,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維”、“學會創造”、“學會做人”等打下扎實的基礎。
地理教學中得“學會做人”主要是指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環境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中學地理教學目的要求: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口觀、環境觀、資源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深化對國情、國力以及國策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由此可見,教學生“學會做人”是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如何使學生具備較強的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培養學生自覺維護人類利益又不損害環境的地理行為素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是地理素質教育中值得重視的問題。
在有關環境教育滲透的各個學科里,地理與環境教育的關系可以說是最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強調的“人地關系”與環境教育中所倡導的“理解和鑒別人類、文化和生物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結合目前普遍認同的“關于環境的教育,在環境中的教育,為了環境的教育”的環保教育模式,明確地理教育在學生環保意識培養方面的目標和任務
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關于環境”的知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中學環境教育大綱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標題與地理有關。如人口、資源、環境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等內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包含著,在實際教學中,要培養中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
地理教育應幫助中學生“在環境中”提高環保意識。地理學科第二課堂豐富多樣,通過各種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環境中親身體驗,通過各種探索活動,感受各種環境問題,端正環保態度。
地理教育能夠幫助環境教育成為“為了環境的教育”。向學生闡釋人地關系,培養他們的全球觀念,使他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投身于環保事業。
充分挖掘現行地理教材中能夠進行環保意識培養的內容。
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環境教育內容應以課本為主要依據。現行中學地理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智能教育內容。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講述社會、經濟、生態的持續發展,資源的持續利用;闡述環境問題的現狀、起因與解決辦法,揭示人地互動發展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
通過學習地理知識,是學生才懂得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環境對廢棄物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對資源的無節制掠奪開采,對環境的任意污染與破壞,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通過破壞環境來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孫后代的生存,必將受到社會的譴責,從而明確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樹立新型環境道德觀念。
通過學習地理知識,使得學生成為大自然的優秀管理員,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講究環境衛生,節約用水用電,收集廢紙廢鐵,愛護花草樹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主動參加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投身于環保事業。
世界上的事物是復雜的,許多事物的存在既對人類的發展有益,也可能對人類有潛在的危害。科學技術是面雙刃劍,使學生認識到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環境問題的存在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階層的人對同一環境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設計爭議性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討論,讓他們通過內部矛盾的沖突,深入理解環境問題,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
地理教學必須重視開放性教學,加強環境教育,培養學生的多方面才能。讓學生自己找材料討論,自己得出的結論,結論可能是各種各樣,也可能是比較一致的,教師要根據一定的科學原理引導學生討論所得結論的合理性。通過開放性教學培養中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也是對學生進行如何利用信息資源來學習和探索的過程。學生不掌握這個過程,就無法做到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環境問題,環保意識的提高也無可談起,因為真正使學生信服又能理解的知識是學生自己參與學習過程后獲得的。
充分利用各種實踐活動,將環境知識轉化為環保意識。
環境意識的形成必須依賴于學生的實踐,而且只有在他們的實踐中才能表現出來。如果沒有接觸過協調環境關系有關的活動,那么,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只能是一句空話。所以,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環境教育。
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本土化要求從區域文化、經濟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出發,教育內容上應體現出地方特色。作為地理教師,要利用本學科優勢,針對本地區特點,從鄉土實際出發,讓學生聯系當地的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環境和農業、工業、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等社會環境進行課題研究,還可以適當增加鄉土教育內容和職業教育內容,重點探究當地文化、歷史、地理、資源、經濟特點以及與當地農村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比如,在某些地區可以探究資源開發、農業生產、山區交通狀況、旅游等問題。通過觀察、調查、研討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大膽探索,充分自主、自由地開動腦筋,大膽想象,培養他們將來建設家鄉的意識。
二、積極開展地理研究性學習
在開展地理研究性學習時,學生是主體,要讓學生盡可能從實際出發找出一些源于自然環境、生產技術領域、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創設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
1.結合實際,科學選題。
選題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教師提供參考課題和學生自選課題。地理高考大綱中新增設的高中地理研究性課題可作為選題參考。教師可鼓勵學生自選課題,但他們自選的課題必須經教師審批,以保證選題的學科特點。教師在審批學生的選題時必須結合實際,如學校軟硬件條件、資料的來源、學生的素質、是否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符合等。
學生的選題和課題報告、論文寫作都需要教師的輔導。所以,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就是教師要上好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課。受認識規律和認識水平的局限,學生選題的一個通病就是選題過大,這使得接下來的研究難以具體操作,無法深入展開,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成果的價值。因此,選題要強調貼近當地實際生活,如:外出務工人員創收、農村能源改造、家鄉河流的治理、超市經營探討、城鄉道路規劃、煤礦資源開發現狀、農村秸稈利用調查、城市交通擁擠現狀等都是較好的選題。
2.進行地理研究性學習。
以下是根據四川省米易縣當地地理環境進行的課題研究案例。
(1)課題:亞熱帶季風氣候與特色農業生產
第一,學生設計一張“氣候與農作物類型調查表”,以小組形式通過查閱資料和到氣象局進行氣候調查,從氣溫、積溫、降水量等方面了解米易不同地方(海拔差異)的氣候特點。
第二,聯系課本知識,根據積溫不同、降水量的差異將米易劃分為三個不同的氣候帶。實際調查出來的內容反映的是三個不同地區的氣候,根據海拔高低將其分為:安寧河谷及雅礱江河谷(海拔1400m以下,南亞熱帶半干旱河谷季風氣候)、低山區(海拔1400m~2000m,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中山區(海拔2000m以上,山地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
第三,學生通過獲得的氣候資料、海拔高度研究分析氣候、地形對農作物分布的影響。學生通過對比發現:氣候差異使三個地區農作物的類型不同,農作物的熟制不同,同一種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不同。教師引導學生研究分析其氣候成因及氣候對農作物的限制因素。
第四,讓學生聯系已經學過的農業區位,結合本地氣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市場等因素綜合分析當地發展立體農業或特色農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結合鄉土實際情況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思路。
(2)課題:當地旅游資源開發評價
第一,學生設計了“米易縣旅游經濟調查問卷表”,以小組形式進行問卷調查,從整體上了解米易縣旅游資源種類及旅游業現狀。
第二,選擇具體的旅游景點――國家AA級風景區米易龍潭溶洞,從游客分布、游客量、宣傳力度、環境質量和服務質量、旅游價位、游客對米易龍潭溶洞旅游業前景的看法等方面進行了調查,最終發現米易龍潭溶洞旅游景點經濟效益并不樂觀。
第三,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讓學生聯系學過的旅游資源的相關知識,從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市場距離、交通位置及其通達性、地區接待能力和旅游的環境承載量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評估米易縣旅游業現狀及其優勢與劣勢。許多同學寫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3)對“礦產資源的開發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的研究
第一,學生通過對米易縣礦產及礦山、加工廠現狀調查,初步了解到全縣主要的礦產資源,利用已學知識簡單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地質背景。
第二,通過實地調查,明確將本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這一認識,提出本地還可以開發利用哪些資源。讓學生思考如何為家鄉的建設出謀劃策。
第三,通過對礦山、加工廠現狀實地調查,了解礦產資源的開發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主要從環境污染(工業固體廢棄物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和生態破壞(對土壤環境、農業生產、植物生態的影響)方面來研究,提出保護環境特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三、地理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
1.發現并提出問題。
最初可以由教師提出若干可行性研究專題,讓學生自由選擇,逐步發展到學生從自己生活和現實社會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設計方案。
問題提出后,要認真分析該問題產生的背景,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然后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設計方案包括目的、內容、方法、日程、調查對象、成果要求等項目。
3.實施并調整方案,匯總成果。
要依據課題研究的要求,讓學生收集有關文章、數據、圖片等材料。材料來源有兩種形式,一種可通過期刊、網絡等途徑收集第二手材料;另一種則需要通過實地調查、問卷采訪等形式獲得第一手材料。
4.成果交流。
受伊安•麥克哈格的《與自然共設計》的啟迪和斯坦尼茲景觀變化模型的影響,GeoDesign的核心在于將設計的理念引入到GIS系統的框架之中,研究一種可以融景觀規劃和設計、環境影響與評價、過程管理和結果預測于一體的地理規劃設計工具以及所涉及到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問題。GeoDesign具有廣闊的理論與實踐應用前景,也必將給我國高校在目前的地理科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體系設置、專業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帶來巨大的沖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GeoDe-sign的核心理念就是建立“追求人類活動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或影響程度最小的規劃、設計活動”,這對我國廣大地方院校的地理科學專業開展專業課程設置具有重要的啟示,需要作深入、系統地研究。
2GeoDesign對地理科學專業的影響
2.1對學生的知識背景與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理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形成運用地理學思考和解決人文、經濟、社會領域的地理問題的基本技能,鍛煉運用地理學的相關知識和理論進行地理學實習、實驗的基本實踐技能。地理專業的核心課程體系關注學生的地理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表1)。GeoDesign借鑒風景園林、環境科學、地理學、規劃學、再生研究及綜合。研究等諸多領域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用于在地區和全球尺度上通過地理位置和取向的優化來解決突出的問題。顯然,GeoDesign是新興的地理信息科學與景觀規劃設計領域的相關理論、方法融合的結果,關注學生運用GIS技術和地理學原理來評估人類活動所可能產生的影響的方法(圖1)。可見,地理專業今后需要更加注重拓寬學生的綜合知識視野,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領域,形成更加系統的復合專業技能。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要更加注重吸收多學科的知識并內化為自身的綜合技能,掌握新興的GIS、GeoDesign等專業技術并轉化為自身的地理知識創新技能。
2.2對地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變革的要求
目前,我國各類師范類高校大都開設了地理科學專業,且學生的培養目標主要定位為面向基礎教育輸送合格的中學地理教師。長期以來,這種定位為我國的地理專業人才培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現階段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整體推進,這種地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也日漸顯露:(1)由于中學地理師資的相對飽和導致地理專業的畢業學生就業競爭日趨激烈,部分高校的地理專業在招生、專業發展等諸多問題上面臨困境;(2)相對集中的地理學基礎知識的培養模式局限了學生主動學習并掌握地理科學領域的新技術,不利于學生形成創新性較強的能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動態的知識結構,最終影響到學生綜合技能與就業取向;(3)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充分,很多學生畢業后即使是選擇進一步深造也仍需繼續學習在本科階段就應該學習過的一些技能性、實踐性課程;(4)沒有構建學生的可持續創新的地理科學知識終身素養。這說明了地理專業的整體辦學思路長期沒有得到有效的調整,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廣大師范類高校的地理科研工作者沒有及時地結合國際地理科學前沿研究領域對地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思考。GeoDesign是一種統一的、具有較強的空間規劃能力但又不依賴于特定軟件平臺的地理科學整體思維方法,致力于解決復雜環境下的地理設計、分析、建模問題。因而,GeoDesign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設計規劃能力、空間分析能力和數字表達能力,這對現有的地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2)。
2.3要求變革現有的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視地理專業的改革,在課程體系設置、課程教學、教材建設、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由于地理科學前沿研究領域的很多科學理論轉換到專業教學領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高校地理專業領域的教學改革仍然方興未艾。目前,美國的賓州州立大學、北亞利桑利大學已經開始開設GeoDesign的相關專業,開始正式實施GeoDesign專業的相關教學。這對將GeoDesign納入到我國高校地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中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
GeoDesign是一種全新的地理學空間規劃理論體系,緊密關注人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它所提出的“改變自然,設計自然”的理念更加注重將地理學的理論、知識、方法運用到人類的實踐活動當中。GeoDesign以GIS作為技術支撐,以對空間活動的規劃設計作為目標,對于很多設計過程的中間結果可以在計算機中實現虛擬重現,這樣的特點非常有利于教學過程,學生不但可以觀測到中間過程結果,而且還可以對設計結果進行預測。所以,如何將地理學的理論、案例、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等有機結合,形成具有地理信息技術新特色的GeoDe-sign教學模式,這些都是對當前地理專業教學方式的重大挑戰。
3對地理專業環境教育模式改革的建議
3.1設置學科交叉融合性強的環境保護核心課程
地理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始終以人地關系作為學科的核心領域。現代地理學融合了地圖學、數學、計算機科學、遙感、自然環境、地球表面過程等諸多學科,隨著人類對地理環境問題認識的深入,其他學科的方法和理論不斷被引入到地理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當中。因此,目前我國高校地理專業的核心課程設置中應當突出并強化新興的、綜合性強的、能體現地理學最新理論發展方向的交叉課程的設置,并鼓勵學生選修這類課程,以利于培育學生的環境素養并通過他們促進我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如地理信息科學是地理學與測繪、計算機等學科融合發展的新興學科,但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地理專業一般只開設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這樣一門較為簡單的課程,而對于其它技術性課程則多數不開設,在環境教育類課程設置中也不注新的學科理念、技術理念等的引入,這非常不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地理學在科學技術的驅動下不斷發展,形成了很多新的學科和專業,如GIS和GeoDesign。所以,在保證學生掌握必備的地理學基本理論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地將新興的交叉性強的地理類環境保護相關課程作為地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程,以利于他們形成更加良好的知識結構。
3.2加強學生終身地理素養和環境意識的培育
終身地理素養指的是學生能夠掌握與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有用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并且能夠形成持續的地理學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即使他們從學校畢業后仍然能夠自主地、不斷地學習新的地理學知識和理論,能夠關注地理學的研究熱點問題。這實際上是地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真正目標。對于我國高校地理專業的本科階段的學生而言,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地理學科學思維方法,掌握必備的地理學軟件分析工具,構建運用計算機進行地理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學生一旦掌握了地理學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基本的地理學研究工具,在今后的工作與學習中,他們就能夠自主地圍繞某一地理科學問題開展相關研究活動,這不但有利于增強地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而且也非常有利于提高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地理師資水平。當然,對于如何構建學生的終身地理科學素養,既要開展相關評價方法的研究,也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和課程方案,更加要求廣大高校的地理學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掌握某些地理科學的前沿研究領域。
3.3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掌握系統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是現代高素質復合型地理人才的必備要素。近年來,歷經多輪地理專業教學改革,我國很多高校的地理專業的主干課程的課時總數都被不同程度的削減。但是,地理學始終是強調實踐動手能力的學科。現在地理專業的實踐動手能力主要由野外實踐、課程實習和畢業論文構成,在評價方式上主要有實驗報告、考察記錄和畢業論文等方式,加之現在很多實驗課程依賴于多媒體教學等方式,實驗課程的開設效果也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在客觀上都導致了地理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如有的學生甚至連ArcGIS、ER-DAS等主流GIS平臺軟件都不能熟練地進行操作。當今地理學走向跨學科交叉發展成為必然的趨勢。因此,GIS技術已經成為地理學研究的必備工具。
因此,探索學生的專業實踐動手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顯得尤為重要。以筆者所工作的高校為例,部分科研實力較強的教師結合科研項目的需要,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地理研究課題,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或者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參加“挑戰杯”等多種方式,使得很多有濃厚學術興趣的學生在實踐動手能力方面得到了鍛煉;此外,系部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有興趣的學生成立了“地理信息工作室”、“制圖規劃工作室”等學習團體,開展學科競賽,這些都為強化學生在課外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我們認為,GeoDesign代表了地理學發展的一種新趨勢,也體現了地理學在數字化時代不斷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新特點。因此,在這一背景下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不但要突出課內時間的有效利用,更要求教師要善于精選科學研究的案例并指導學生從事難度適中的地理學環境問題的科學探究。
在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公眾話題,環境保護日漸成為社會共識的今天,中學生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師的課堂講授,還應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起來,才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對此,筆者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方式進行了探索。
一、通過環境主題活動法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主題活動就是以環境主題為中心,讓學生參與認識環境、愛護環境及保護環境的活動。這種環境主題活動主題鮮明、目的明確。既可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實施,也可在課外單獨進行,形式靈活;它和課堂內容聯系緊密,又有很強的實踐性;所需的時間可長可短,有利于教學的安排,教學效果良好。當然,一個好的環境主題活動的設計不僅要選好主題,考慮活動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組成,還要遵循環境教育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主題活動更有成效。
環境主題可以細分為多個方面的內容,如認識環境、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使環境主題活動在中小學環境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影響,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環境意識。
二、通過問題教學法滲透環境教育
問題教學法是教師通過提供給學生一個個有爭議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最好與當地環境有關,讓學生親自參與調查,收集資料,并就獲得的相關材料和初步確定的解決措施進行討論,以使學生得到環境技能方面的訓練、環境知識的豐富和環境意識的提高。環境爭議問題不僅可以由教師提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獨立從事他們自己選擇的問題的調查。
問題教學法之所以受到教師的歡迎,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一教學法能培養學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這些技能又是實現環境教育目標必須的過程。如識別環境爭議問題的技能;分析爭議問題和以一定方式調查爭議問題的能力;確定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和執行行動計劃的能力。
三、通過比較法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問題具有區域性與差異性,不同的區域存在著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在環境教育中用比較法較為適用。比較法是邏輯思維方法的一種,通過比較可以突出某一區域環境問題的本質特征,深化對環境問題的科學認識,有助于形成正確的環境觀。在環境教育中,比較法又具體包括縱向比較法、橫向比較法。
1.縱向比較法
可以比較某一區域不同時期的環境問題及治理狀況。如講我國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時,那時,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發生火災,生物資源遭到破壞,使它們不得不遷往他地以謀生存。早期的農業生產中,刀耕火種,砍伐森林,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2.橫向比較法
可以比較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環境問題。如結合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比較我國東部和西部環境問題的差異。東部由于生產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發展迅速,主要的環境問題有資源開發過度、水污染、大氣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嚴重等;而西部氣候惡劣、人口稀少、生產力水平低,主要問題有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積銳減、沙漠化現象嚴重等問題。這樣既可說明經濟與環境問題的關系,又可以明確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應同時考慮、統一規劃。傳統的以資源的高投入和環境污染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四、通過探究法滲透環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初中地理教學。具體地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地理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討問題的機會,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多樣的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活動。地理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其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當然,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地理環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對象內容的,通過師生共同努力能夠解決或部分解決的問題,才適合于探究式學習。例如,在學習“巴西熱帶雨林的危機”這部分內容時,通過探究討論有關環境保護問題,深化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在上課時,筆者讓學生就“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不力所引發的全球性環境問題”進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滲透方式還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我們要積極進行探索,這樣就可以發揮初中地理課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環保教學效果。
論文摘 要:對初中學生加強環境教育日益重要。對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通過環境主題活動法、問題教學法、比較法、探究法滲透環境教育。
在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公眾話題,環境保護日漸成為社會共識的今天,中學生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師的課堂講授,還應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起來,才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對此,筆者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方式進行了探索。
一、通過環境主題活動法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主題活動就是以環境主題為中心,讓學生參與認識環境、愛護環境及保護環境的活動。這種環境主題活動主題鮮明、目的明確。既可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實施,也可在課外單獨進行,形式靈活;它和課堂內容聯系緊密,又有很強的實踐性;所需的時間可長可短,有利于教學的安排,教學效果良好。當然,一個好的環境主題活動的設計不僅要選好主題,考慮活動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組成,還要遵循環境教育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主題活動更有成效。
環境主題可以細分為多個方面的內容,如認識環境、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使環境主題活動在中小學環境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影響,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環境意識。
二、通過問題教學法滲透環境教育
問題教學法是教師通過提供給學生一個個有爭議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最好與當地環境有關,讓學生親自參與調查,收集資料,并就獲得的相關材料和初步確定的解決措施進行討論,以使學生得到環境技能方面的訓練、環境知識的豐富和環境意識的提高。環境爭議問題不僅可以由教師提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獨立從事他們自己選擇的問題的調查。
問題教學法之所以受到教師的歡迎,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一教學法能培養學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這些技能又是實現環境教育目標必須的過程。如識別環境爭議問題的技能;分析爭議問題和以一定方式調查爭議問題的能力;確定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和執行行動計劃的能力。
三、通過比較法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問題具有區域性與差異性,不同的區域存在著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在環境教育中用比較法較為適用。比較法是邏輯思維方法的一種,通過比較可以突出某一區域環境問題的本質特征,深化對環境問題的科學認識,有助于形成正確的環境觀。在環境教育中,比較法又具體包括縱向比較法、橫向比較法。
1.縱向比較法
可以比較某一區域不同時期的環境問題及治理狀況。如講我國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時,那時,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發生火災,生物資源遭到破壞,使它們不得不遷往他地以謀生存。早期的農業生產中,刀耕火種,砍伐森林,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2.橫向比較法
可以比較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環境問題。如結合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比較我國東部和西部環境問題的差異。東部由于生產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發展迅速,主要的環境問題有資源開發過度、水污染、大氣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嚴重等;而西部氣候惡劣、人口稀少、生產力水平低,主要問題有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積銳減、沙漠化現象嚴重等問題。這樣既可說明經濟與環境問題的關系,又可以明確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應同時考慮、統一規劃。傳統的以資源的高投入和環境污染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四、通過探究法滲透環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初中地理教學。具體地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地理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討問題的機會,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多樣的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活動。地理探究式課堂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其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當然,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地理環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對象內容的,通過師生共同努力能夠解決或部分解決的問題,才適合于探究式學習。例如,在學習“巴西熱帶雨林的危機”這部分內容時,通過探究討論有關環境保護問題,深化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在上課時,筆者讓學生就“亞馬孫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熱帶雨林的開發和保護不力所引發的全球性環境問題”進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滲透方式還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我們要積極進行探索,這樣就可以發揮初中地理課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環保教學效果。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源源不斷地產生了大量的工業“三廢”,使得生態失衡、環境污染。據有關資料記載,1943年9月2日美國洛杉磯首次發生了“洛杉磯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日至8日在英國倫敦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在日本,曾因含汞廢水通過生態系統食物鏈的轉移、循環、累積而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由于全球溫室效應,引起人體組織缺氧,導致頭痛、神經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的現象時有發生。1994年國家環保部門對我國54個大中城市進行酸雨監測,結果發現有45個城市有酸雨現象(大量以煤、石 油天然氣為燃料而產生的二氧化硫的氮氧化合物在空氣中氧化,并吸收水份,形成硫酸和硝酸,隨雨水而降下來,就形成酸雨),占抽查總城市數的80%以上。 顯然,環境的污染已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心健康。嚴峻的環境危機,使得加強環保教育成為我們地理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教委也從1990年起,“把環境教育滲透到有關學科教學中去。”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大綱。由此可見,開展環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勢在必行。
二、在地理教學中,實施環保教育的切入點。
認真鉆研教材,講清中學地理教材中有關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方面的知識。教師在講授時,不僅要講清楚自然資源的概念,而且要詳細講解有關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的知識。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環境對廢棄物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對資源的無節制掠奪開采,對環境的任意污染與破壞,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通過破壞環境來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孫后代的生存,必將受到社會的譴責,從而明確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新型環境道德觀念。如講授黃河時,要說明黃河及流域概況的知識,同時指出,黃河所流經的黃土高原地貌在歷史上是一片“草豐林茂,沃野千里的綠洲”,但由于常年的開墾,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態失調、導致泥沙淤積下游,生態環境惡化,由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變成了中國的憂患。同時還應著重介紹,解放以來黃河兩岸的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治理改造黃河,化害為利,趨利避害,使晉陜等沿河省區出現了田園似錦、棉麥豐收的喜人景象,生態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樣既體現了愛國主義教育,又進行了具體生動的環境教育,寓環境保護教育于地理課的教學之中。
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學把環境教育優化在教學中,利用身邊的事實,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保護環境就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就應保護教室的環境,不隨地亂丟廢紙,包裝袋,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廢紙箱,積少成多,可把賣廢紙的錢用于班里,在家里,我們節約每一滴水等等,可進行環保教育滲透的內容很多。在每章、每節的教學時,我們要加強對環保教育的滲透,從地理角度出發,講明污染的危害,使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護措施。例如講到水污染時,應結合知識重點講明白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含有金屬離子的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及農藥的使用。一旦這樣水被人飲用,則會導致缺氧窒息死亡。通過在地理課堂上環保教育的滲透,既能對學生拓寬知識面,又能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加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在地理教學中,注重環保教育的實踐活動。
環境意識的形成必須依賴于學生的實踐,而且只有在他們的實踐中才能表現出來。如果沒有接觸過協調環境關系有關的活動,那么,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只能是一句空話,所以,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環境教育。
1.通過聯系實際加強環保教育。把環保教育與實際相聯系,以適應中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思想活躍、興趣愛好廣泛的特點。例如,結合課本中環境保護的內容,讓學生利用假期到沁陽化肥廠進行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寫出有關環保方面的調查報告;組織學生成立地理興趣小組,利用閑暇時間對空氣及附近工廠的廢水進行采樣分析化驗,指導學生開展環保科技活動。這樣,一方面使學生把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升華,另一方面更能引起廣大學生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增強了參與意識。